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野牡丹异型雄蕊的功能分化

野牡丹异型雄蕊的功能分化

野牡丹异型雄蕊的功能分化
野牡丹异型雄蕊的功能分化

生物多样性 2009, 17 (2): 174–181 doi: 10.3724/SP.J.1003.2009.08317 Biodiversity Science http: //https://www.doczj.com/doc/b49883190.html,

—————————————————— 收稿日期: 2008-12-04; 接受日期: 2009-02-18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116)、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17864)和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7084) * 通讯作者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wyqx@https://www.doczj.com/doc/b49883190.html,

野牡丹异型雄蕊的功能分化

路国辉 武文华 王瑞珍 李新亮 王英强*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东省植物发育工程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高等学校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631)

摘要: 野牡丹科植物具有形态、大小和颜色显著不同的两种异型雄蕊。关于其异型雄蕊是否具有功能分化还一直存在争论。本文以野牡丹科植物野牡丹(Melastoma malabathricum )为实验材料, 比较了两种异型雄蕊在传粉过程中的功能作用。结果表明, 两种异型雄蕊在形态、花粉量和人工控制实验条件下的结籽数, 以及主要传粉昆虫木蜂(Xylocopa sp.)访花时的行为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 说明两种雄蕊在传粉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功能分化: 外轮紫色雄蕊中的花粉为后代提供雄配子, 而内轮黄色雄蕊中的花粉则为传粉昆虫提供食物。但两种雄蕊在花粉活性、花粉组织化学成分和结实率方面差异均不显著, 表明两者在生理上并没有分化。实验结果还表明, 除花前套袋不结实外, 自交、异交和自然对照都具有较高的结实率, 说明野牡丹不存在无融合生殖和主动自交及自交不亲和现象, 为兼性异交。

关键词: Melastoma malabathricum , 花部形态, 花粉, 传粉, 繁育系统

Division of labor of heteromorphic stamens in Melastoma malabathricum

Guohui Lu, Wenhua Wu, Ruizhen Wang, Xinliang Li, Yingqiang Wang *

Key Laborato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in Guangdong Higher Education, Guang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Biotechnology for Plant Development,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Abstract: Heteranthery in flowers has often been explained by Darwin’s ‘division-of-labor’ hypothesis. In order to test the hypothesis, we examined pollination pattern and the roles of two dimorphism stamens in pol-lination in Melastoma malabathricum ; this species contains two sets of stamens differing markedly in shape, size and color. We found differences i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numbers of pollen grains, seed sets fol-lowing experimental treatments, with stamens removed and pollinator behaviour between the two types of stamen. The anther of purple stamens contained more pollen grains than that of yellow stamens. Carpenter bees (genus species) alighted only on the yellow stamens, and grasped their five anthers. Flowers that had their yellow stamens removed set significantly fewer seeds than intact flowers.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seed set of flowers with purple stamens removed and intact flower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yellow an-thers function to attract pollinators and satisfy the insects’ demand for pollen, and the purple anthers satisfy plant’s need for safe gamete dispersal. However,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pollen viability, histochemistry, or fruit set between anther type, suggesting the lack of physi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Our experimental ma-nipulations also demonstrate the absence of self-pollination and agamospermy in Melastoma malabathricum , and that the breeding system is facultative xenogamy.

Key words: Melastoma malabathricum , floral morphology, pollen, pollination, breeding system

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 有花植物花部结构的变异远远高于其他器官(Barrett, 2002)。为了繁殖成功, 有花植物进化出各种各样的花部特征来吸引传粉

昆虫, 如为传粉者提供花蜜、花粉、栖息地等。大约有20,000种有花植物仅以花粉作为诱物来吸引昆虫(Michener, 2007; Luo et al., 2008)。这些植物面临

第2期路国辉等: 野牡丹异型雄蕊的功能分化 175

着一个矛盾: 一方面要保护自身花粉以繁殖后代, 另一方面不得不提供一部分花粉作为访花昆虫的食物。达尔文(1862)提出雄蕊的功能分化假说来解释这一矛盾(Darwin, 1862; Luo et al., 2008)。许多学者对这一假说进行过验证(Müller, 1881; Wolfe et al., 1991; Gross & Kukuk, 2001; Luo et al.,2008), 但是关于异型雄蕊是否存在功能分化还没有定论。

野牡丹科植物以花粉作为传粉者的唯一报酬,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分化出了形态、大小和颜色明显不同的两种雄蕊(异型雄蕊) (罗中莱和张奠湘, 2005)。Gross(1993)以及Gross和Kukuk (2001)根据多花野牡丹(Melastoma affine)两种雄蕊的排列和颜色以及花柱的特点, 推测其雄蕊应具有给食和传粉两种不同的功能, 但野外观察没有找到两种雄蕊明显分工的证据, 其主要传粉昆虫无垫蜂(Amegilla sp.)对两种雄蕊的访问并无选择性。罗中莱和张奠湘(2005)在对同为野牡丹属的地稔(M. dodecandrum)的观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而彭东辉等(2008)对多花野牡丹的观察却发现其主要传粉昆虫木蜂(Xylocopa sp.)访花时只取食短雄蕊(给食型雄蕊), 未见取食外轮长雄蕊(传粉型雄蕊), 这与Luo等(2008)对野牡丹(M. malabathricum)观察结果基本一致。杨利平等(2007)在多花野牡丹和Luo等(2008)在野牡丹中分别报道了传粉型雄蕊的花粉活力比给食型雄蕊的明显高的现象, 而我们的研究却发现不同的现象。因此, 有关野牡丹科植物的异型雄蕊功能分化尚存在争议, 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以野牡丹为实验材料开展传粉生物学研究, 主要目的是探讨如下问题: (1)野牡丹的传粉生物学特性; (2)其异型雄蕊在功能及生理上是否均存在分化?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材料和研究地点概况

野牡丹隶属野牡丹科野牡丹属, 柬埔寨、印度、日本、台湾、菲律宾及南太平洋诸岛屿均有分布, 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南和西南等地。生于山坡松林下或开阔的灌草丛中(陈介, 1984; Chen & Renner, 2007)。其适应性强, 花朵较大, 颜色鲜艳, 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是热带、亚热带退化草坡中自然恢复过程中的先锋种和优势种。花期5–7月, 果期7–8月。

野外观察实验主要于2006年4月24–29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弄化居群(105°34.916′ E, 23°13.151′N, 海拔841 m), 2006年5月22–26日和2007年6月15–20日在广东省龙门县地派镇桂峰山居群(114°03.293′ E, 23°48.826′N, 海拔337 m)进行。弄化居群长在荒坡灌丛中, 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年均气温18.7℃, 年降雨量为1,421.8 mm。桂峰山居群生长于阔叶林的边缘, 该地区同样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雨量充沛, 年平均降雨量2,230.7 mm, 年平均温度20.8℃。

1.2研究方法

1.2.1开花生物学特性的观察和形态结构检测

在广西那坡弄化居群随机选取10–15株植株, 对已开放的花序进行标记, 观察其单花和单株的开花特性。从06:30–18:30, 每隔2 h观察记录所标记花的开放状态。

用数显游标卡尺分别测量两种异型雄蕊各部分的长度并进行解剖、拍照。

1.2.2花粉组织化学检测

采集新鲜的成熟花粉置于载玻片上, 加一滴I2-KI或苏丹III-IV染色液, 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粒的染色情况。若I2-KI染色后花粉呈现蓝黑色, 则显示有淀粉存在; 若苏丹III-IV染色后花粉呈红色, 则显示有脂质存在(Dafni, 1992)。

1.2.3花粉活性与柱头可受性的检测

从06:30–18:30, 每隔3 h采集不同发育时期的新鲜花备用。采用MTT法(Rodriguez-Ria?o & Dafni, 2000)分别测定两种异型雄蕊花粉的活性和柱头可受性, 每次检测10朵花(每株仅取1朵)。

1.2.4单花花粉量、胚珠数和花粉/胚珠比率(P/O)的测定

随机选取即将开放的花蕾(花药未开裂)10朵(每株取1朵), 固定于FAA中, 带回实验室备用。从花蕾中取下花药并解剖, 将紫色外轮花药和黄色内轮花药的花粉分别移入一个带刻度的离心管中, 用蒸馏水定容至1 mL。在振荡器上振荡60 s后, 用移液枪吸取1 μL的花粉液滴于载玻片上, 在显微镜下观察并统计花粉数, 每个花药重复10次。同时将每朵花的子房置于载玻片上在体视镜下进行解剖, 观察并统计胚珠数。每朵花的花粉/胚珠比率(P/O)用其全部花药中的花粉量除以其子房中的胚珠数得出。

176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Science第17卷

1.2.5 访花昆虫及其行为观察

在弄化和桂峰山2个居群中每天随机标记5–10朵已开放的花, 连续观察2–3天。从08: 00–18: 00, 每隔1–2 h统计每30 min内在所标记花上各种访花昆虫的访花次数, 并对每种昆虫的访花行为进行摄影、描述。记录每朵花访花昆虫的种类、访问频率及停留时间, 并捕捉昆虫作凭证标本。

1.2.6人工授粉实验

对广西那坡弄化和广东地派桂峰山的野牡丹居群分别做如下处理: (1)自然对照, 不作任何处理, 挂牌直至结果; (2)花开之前套袋, 直至花凋谢; (3)花开之前套袋, 花开后人工自花授粉(黄色花药与紫色花药分别处理); (4)花开之前套袋, 花开后人工异花授粉(黄色花药与紫色花药分别处理)。然后检测各处理的结实率。

1.2.7 不同花部构件对传粉昆虫招引作用的检测

在2个居群中随机选取5–10株植株, 对每一株上即将开放的花分别做如下处理: 自然对照、去黄色内轮雄蕊、去紫色外轮雄蕊、去全部雄蕊和去花瓣, 然后挂牌, 直至结果。统计各项处理的结实率和结籽数。

1.3统计分析

文中数据的分析采用SPSS 11.5中的Independ- ent Samples T Test和One-Way ANOV A。

2 结果

2.1野牡丹开花特性及其两种雄蕊的特征比较

野牡丹单花花期为一天。早上08:30左右花开始开放, 两种雄蕊的花药同时开裂散发花粉。10:00左右紫红色花瓣完全平展, 花冠直径为6.12 ± 0.56 cm。雄蕊2轮(5 + 5, 6 + 6, 7 + 7)、异型。雌蕊1枚, 花柱为紫红色, 并且有一弧形弯曲, 柱头点尖、绿色, 高于紫色花药(图1A)。下午16: 00花瓣边缘稍微往上翘, 花瓣开始卷合。至19: 00左右花瓣完全闭合。第二天, 闭合的花瓣不再打开, 随后花瓣脱落。

野牡丹两种雄蕊的形态结构、颜色和大小明显不同(图1A): 外轮雄蕊5–7枚, 较长、紫红色, 药隔附属物弯向花瓣一侧, 从而使紫色的花药远离花的中心; 内轮雄蕊5–7枚, 较短、鲜黄色, 聚集在花的中央。外轮雄蕊的花丝和花粉囊的长度都明显长于内轮雄蕊(表1)。2.2两种雄蕊花粉的化学成分、活性比较及柱头可受性的动态变化

两种雄蕊里面花粉组织化学成分没有差异, 都是既含淀粉又有脂质(表1)。在整个开花过程中, 两种雄蕊的花粉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差异也不显著(t = 1.38, P = 0.17), 在单花花期内其活性均>83% (图2)。而柱头在整个开花过程中一直保持100%的可受性(图2)。

2.3两种雄蕊花粉量比较及P/O比率

我们分别检测了外轮紫色和内轮黄色两种雄蕊的花粉量。结果表明(表2): 两种雄蕊的花粉量存在显著差异(t = 3.56, P<0.05), 紫色雄蕊的花粉量约是黄色雄蕊的1.45倍。单花的花粉数为1,619,300 ± 348,578, 胚珠数为1,904 ± 239, 花粉/胚珠比率达863.40 ± 217.57。

2.4传粉昆虫在两种雄蕊上的行为比较

2006年4月24–28日在广西弄化居群和2006年5月22–26日在广东地派桂峰山居群所观察到的访花昆虫基本一致: 主要是木蜂(Xylocopa sp.), 偶尔可见食蚜蝇(Bacch maculata)、青条花蜂、金龟子、天牛、草蜢、蝇和蚂蚁等无规律地访花(图1)。

木蜂是主要的传粉者, 其访花行为非常有规律, 总是从特定的方向着陆。它们访花时径直向黄色的内轮雄蕊飞去, 降落时腹部压在紫色外轮花药的黄色药隔附属物上, 这使紫色的花药压贴在其背部。与此同时木蜂用足抓住黄色雄蕊, 用口器挤出花药中的花粉(图1B), 同时发出嗡嗡的振动声, 这时可看到紫色的外轮雄蕊喷出明显的花粉雾, 这些花粉大多落在木蜂的胸腹部和背部。它访问下一朵花时, 胸腹部和背部的花粉被带到下一朵花的柱头上。木蜂只采食内轮黄色花药里的花粉, 一次可以连续访问20朵以上的花, 有时甚至多达50朵以上。而且一株中所有正在盛开的花都会被访到, 大多数情况下, 一朵花可能被连续访问2次以上。据2006年4月24–26日在广西弄化居群连续3天的观察统计结果显示(图3), 木蜂访花主要集中在花刚刚开放的时候 (08:30), 访花频率高达约1.5蜂次/小时·花, 可能因为此时整个居群的花刚开放, 花粉量最大。过了12:00以后, 木蜂的访花次数就降至0.1蜂次/小时·花。17:30以后几乎看不到木蜂访花。

第2期 路国辉等: 野牡丹异型雄蕊的功能分化 177

图1 野牡丹的花和访花昆虫。(A)野牡丹的花; (B)木蜂访花采食花粉; (C)食蚜蝇采食黄色花药的花粉; (D)食蚜蝇采食紫色花药的花粉; (E)青条花蜂采食紫色花药的花粉; (F)青条花蜂采食黄色花药的花粉; (G)甲虫访花; (H)蝇类访花; (I)草蜢访花。 Fig. 1 Flowers and the flower visitors in Melastoma malabathricum . (A) A flower of M. malabathricum; (B) A carpenter bee for-aging on a flower; (C) A syrphus fly foraging on the yellow anther; (D) A syrphus fly foraging on the purple anther; (E) A blue-banded bee foraging on the purple anther; (F) A blue-banded bee foraging on the yellow anther; (G) A dung beetle and a long-horned beetle visiting a flower; (H) A fly visiting a flower; (I) A grasshopper visiting a flower.

表1 野牡丹两种雄蕊的特征及花粉组织化学成分比较(平均值 ± 标准差)

Table 1 Stamen characters and pollen histochemistry of Melastoma malabathricum (mean ± SD)

花粉组织化学 Pollen histochemistry 雄蕊 Stamens

花药颜色 Anther color

药隔附属物 Elongated connective

花丝长度 Filament length (cm)

花粉囊长度

Anther length (cm)

淀粉 Starch 脂质 Lipid

外轮雄蕊 Outer stamens 紫色 Purple 紫色, 弓形弯曲 Purple, curved

a a

内轮雄蕊 Inner stamens 黄色 Yellow 无

Absent

0.92 ± 0.09b 0.82 ± 0.08b + + 同列中不同的上标字母表示相互间存在显著差异 (P <0.05); 糖和脂质反应: + 为阳性。

Values in the same column with different superscript letters indicate that differences are significant (P <0.05). Starch and lipid reaction: + Positive.

178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Science第17卷

图2野牡丹的花粉活性和柱头可受性

Fig. 2Pollen viability and stigma acceptability in Melastoma malabathricum

表2 野牡丹两种雄蕊的单花花粉量、胚珠数量及花粉/胚珠比率(平均值 ± 标准差)

Table 2 Pollen grain numbers, ovule numbers and P/ O ratios of Melastoma malabathricum (mean ± SD)

雄蕊Stamens 单个雄蕊的花粉数

Pollen grain number

per stamen

单花花粉数

Pollen grain number per

flower

胚珠数

Ovule number per flower

花粉/胚珠比

P/O ratios per flower

外轮紫色雄蕊

Outer purple stamens

191,590 ± 43,371a

内轮黄色雄蕊Inner yellow stamens 132,270 ± 29,864b

1,619,300 ± 348,578 1,904 ± 239 863.40 ± 217.57

同列中不同的上标字母表示相互间存在显著差异(P < 0.05) Values in the same column with different superscript letters indicate that differences are significant (P<0.05).

图3木蜂的访花频率(平均值 ± 标准差)

Fig. 3 Visiting frequency of Xylocopa sp.to Melastoma malabathricum flowers (mean ± SD)

青条花蜂和食蚜蝇的访花行为相同, 访花的目的均是采食花粉, 但它们既采食黄色花粉(图1C、F), 也采食紫色花粉(图1D、E)。啃食花粉时往往整个身体抱住花药, 长时间停留在花粉囊上。它们的身体小, 很少能碰到柱头, 因此不是有效的传粉者。蚂蚁、金龟子、天牛、草蜢和蝇类是没有目的地访花, 只是偶尔在花上停留。这些访花昆虫的体型相对都很小, 在观察期间, 没有看到这些昆虫的身体触及柱头(图1G, H, I)。

2.5 两种雄蕊花粉的雄性功能比较

为了比较两种雄蕊的花粉雄性功能是否存在差异, 我们分别采用两种雄蕊的花粉进行人工自交和异交实验。结果(表3)显示, 用黄色花药的花粉自交和用紫色花药的花粉自交, 两者的结实率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 = 0.42); 同样, 用黄色花药的花粉异交和紫色花药的花粉异交, 结实率也没有明显差异(P = 0.88), 表明两种雄蕊花粉的雄性功能没有

第2期路国辉等: 野牡丹异型雄蕊的功能分化 179 表3不同授粉处理的结实率比较(平均值 ± 标准差)

Table 3 Fruit sets following different experimental pollination treatments in Melastoma malabathricum (mean ± SD)

处理Treatments

处理花数(株数)

No. of flowers (No. of stems)

结实率

Fruit sets (%)

自然对照 Open pollination 93 (8) 64.02 ± 23.96a

黄色花药花粉自交Experimentally selfed by pollen of yellow anthers 16 (9) 66.67 ± 43.30a

黄色花药花粉异交Experimentally out-crossed by pollen of yellow anthers 30 (15) 75.56 ± 33.25a

紫色花药花粉自交Experimentally selfed by pollen of purple anthers 46 (15) 78.23 ± 29.83a

紫色花药花粉异交Experimentally out-crossed by pollen of purple anthers 49(19) 73.68 ± 38.11a

花前套袋 Bagged flowers 52 (4) 0b

同列中不同的上标字母表示相互间存在显著差异(P < 0.05) Values in the same column with the different superscript letters indicate that differ-ences are significant (P<0.05)

表4野牡丹不同处理的结实率和结籽率比较(平均值 ± 标准差)

Table 4Fruit sets and seed sets following different experimental treatments in Melastoma malabathricum (mean ± SD)

处理Treatments

结实率

Fruit sets (N)

结籽数

No. of seeds per fruit (n)

自然对照 Open pollination 64.02 ± 23.96 a (93) 548.11 ± 174.90a (27)

去黄色雄蕊Yellow stamens removed 78.57 ± 36.60 a (19) 336.92 ± 234.42c (13)

去紫色雄蕊Purple stamens removed 86.11 ± 33.21a (23) 660.64 ± 247.21a (14)

去全部雄蕊 All stamens removed 60.61 ± 41.68a (29)384.76 ± 305.63bc (17)

去花瓣 Petals removed 78.89 ± 34.34a (37) 512.89 ± 258.06ab (28)

同列中不同的上标字母表示相互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N: 处理的花数; n: 统计的果数。

Values in the same column with the different superscript letters indicate that differences are significant (P<0.05). N, Number of sampled flowers; n, Number of sampled fruits.

显著差异。实验结果还表明, 除花前套袋不结实外, 自交、异交和自然对照都具有较高的结实率, 说明野牡丹不存在无融合生殖、自交不亲和、异交不亲和及主动自交现象。

2.6不同花部构件对传粉昆虫招引作用的检测

为了检测野牡丹两种异型雄蕊对其传粉成功的贡献情况和不同花部构件对传粉昆虫的招引作用, 我们对野牡丹的花做了如下处理: 自然对照; 开花后分别去紫色外轮雄蕊、去黄色内轮雄蕊、去全部雄蕊、去花瓣等, 统计各处理的结实率和结籽数。结果(表4)显示: 5种处理的结实率两两之间没有显著差异(F = 0.59, P = 0.79), 但结籽数却差异显著(F = 4.59, P = 0.002)。去黄色内轮雄蕊的结籽数明显低于自然对照的结籽数(P = 0.01), 这可能是因为去黄色雄蕊后, 昆虫的访花频率减少的结果, 说明黄色雄蕊具有招引传粉昆虫的作用。而去紫色雄蕊和去花瓣处理后, 结籽数与自然对照没有显著差异(P = 0.16, P = 0.59), 说明紫色的雄蕊和紫色的花瓣对传粉昆虫的招引作用不大。去全部雄蕊处理后的结籽数明显低于自然对照(P = 0.03), 而与去黄色雄蕊的结籽数差异不显著(P = 0.59), 这进一步说明黄色雄蕊对传粉昆虫有招引作用而紫色雄蕊几乎没有招引作用。

3讨论

3.1野牡丹的花部特征与繁育系统

野牡丹花形大而且颜色鲜艳, 雄蕊两型, 花期一天, 一株同时开花数平均9朵, 且成片生长, 显示出明显的虫媒传粉特征。而其主要传粉昆虫木蜂访花时, 往往只采食黄色雄蕊的花粉, 而紫色雄蕊的花粉通过附着在木蜂的腹部和背部上而传给下一朵花, 从而实现异花传粉促进异交。由于野牡丹一株同时开的花数较多, 木蜂又频繁地访花, 所以不可避免会有同株异花授粉现象。野牡丹的花粉胚珠比率为863.40 ± 217.57, 参照Cruden(1977)的标准, 推测野牡丹为兼性异交, 这与我们观察到的结果是一致的。另外, 套袋实验也表明野牡丹自交、异交亲和, 不存在无融合生殖和主动自交现象, 所以野牡丹的繁育系统是依靠昆虫协助的混合交配系统。要定量了解野牡丹自交结实与异交结实比率, 进一步进行亲代与子代的分子标记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180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Science第17卷

3.2野牡丹异型雄蕊在传粉过程中的功能分化

异型雄蕊在野牡丹科、千屈菜科、雨久花科等多个科中都有出现(罗中莱和张奠湘, 2005)。人们对于这一现象的认识也由来已久。达尔文(1862)提出雄蕊的功能分化假说, 并用一种野牡丹科植物Heterocentron roseum进行验证, 比较了两种花粉所结种子的活力来检测异型雄蕊的分工, 但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之后有许多学者对这一假说进行过验证(Müller, 1881; Wolfe et al., 1991; Wolfe & Estes, 1992), 但他们只是关注花部特征和访花者的行为, 不能区分两种雄蕊花粉的确切去向, 或者是用花粉的模拟物来追踪花粉的运动轨迹, 难以代表花粉的实际运行轨迹, 所以结果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差异。Luo等(2008)主要通过访花频率、访花昆虫所携带的花粉类别和柱头上置落的花粉类别等实验证明野牡丹的两种雄蕊存在功能分化。而Gross和Kukuk (2001)在多花野牡丹的观察结果却相反。本研究通过花部特征、访花昆虫的观察和人工处理后的结籽数情况, 结果支持野牡丹的两种雄蕊存在一定的功能分化。

Forbes(1882)观察到木蜂、熊蜂(Bombus sp.)等大型蜂类在访问一种野牡丹属植物的花朵时会直接飞向花中心的黄色雄蕊, 而不理会紫色的雄蕊和花柱。与我们观察到木蜂访问野牡丹花朵的行为相似。所以我们认为野牡丹的黄色雄蕊起招引昆虫作用, 其花粉为昆虫提供食物, 而紫色雄蕊起传粉作用。我们推测: 去除紫色雄蕊后昆虫的访花频率与自然对照没有显著差异, 而去除黄色雄蕊后昆虫的访花频率明显下降。人工去除不同花部构件后的结籽数结果和Luo等(2008)的实验结果都支持了我们的推测。但是, Gross和Kulkuk (2001)观察发现多花野牡丹的两种雄蕊都具有吸引主要传粉昆虫无垫蜂的能力, 所以得出多花野牡丹的两种异型雄蕊没有功能分化。而在我们的实验中也发现虽然青条花蜂和食蚜蝇这些小型昆虫都采集两种雄蕊的花粉, 但它们体型较小, 不能接触柱头, 没有传粉功能。可见异型雄蕊的功能分化也许与传粉昆虫有关。

野牡丹两种雄蕊的功能分化与其形态分化密切相关: 内轮雄蕊黄色, 外轮雄蕊紫色, 外轮雄蕊的花粉囊和花丝都明显较长。这种颜色和形态结构上的分化决定了它们不同的功能。此外, 野牡丹两种雄蕊的位置也发生了分离: 黄色的雄蕊聚集在花的中心, 可以提高对昆虫的招引力; 而紫色的雄蕊和花柱则远离花心, 呈弓形弯曲, 木蜂访花时, 紫色的花药和柱头正好压贴在其背部, 实现传粉。可见野牡丹的这种花部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传粉的效率。另外, 紫色雄蕊中的花粉量明显多于黄色雄蕊, 这可能是一种权衡: 野牡丹用较少量的花粉作为报酬吸引昆虫, 将较多的花粉散布出去产生后代。

本研究中, 野牡丹两种雄蕊中的花粉活性、花粉组织化学成分和人工控制授粉后的结实率都没有显著的差异, 表明两种雄蕊的花粉在生理上还没有分化。这与前人在同属的多花野牡丹(杨利平等, 2007)和野牡丹(Luo et al., 2008)、地稔(Luo et al., 2009)等的结果不一致。这可能是由于实验方法和操作等因素不一致造成的差异, 或者是由于不同的种类在进化水平上不一致。异型雄蕊的分化程度常随类群而异(罗中莱和张奠湘, 2005)。前人的研究(Tang & Huang, 2007)已表明, 一些类群如决明属(Chamaecrista)、鸭跖草科的Tripogandra grandiflora 和鸭跖草属的Commelina coelestis、玉蕊科、云实属的金凤花(Caesalpinia pucherrima), 雨久花科的雨久花(Monochoria korsakowii)和鸭舌草(M. vaginalis)等的异型雄蕊的花粉特性存在差异, 但另一些类群如茄属的Solanum rostratum、决明属的Chamaecrista fasciulata和异蕊草科的Cyanella属等的异型雄蕊的花粉特性并无差异。花粉特性的差异似乎与两种类型的雄蕊的功能分化程度相关, 而即使其花粉特性不存在差异, 二型雄蕊仍可能有不同的功能(Tang & Huang, 2007)。因此, 被子植物异型雄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Barrett SCH (2002) The evolution of plant sexual diversity.

Nature Reviews Genetics, 3, 274–284.

Chen J (陈介) (1984) Melastomataceae. In: Florae Reipublicae Popularis Sinicae (中国植物志), 53, pp.152–159. Science Press, Beijing. (in Chinese)

Chen J, Renner SS (2007) Melastomataceae. In: Flora of China. Science Press, Beijing.

Cruden RW (1977) Pollen-ovule ratios: a conservative indica-tor of breeding systems in flowering plants. Evolution, 31, 32–46.

Dafni A (1992) Pollination Ecology: A Practical Approac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Darwin C (1862) Letter to Asa Gray, 22 January.

第2期路国辉等: 野牡丹异型雄蕊的功能分化 181

https://www.doczj.com/doc/b49883190.html,/darwinletters/calendar/entry -3404.html.

Forbes HO (1882) Two kinds of stamens with different func-tions in the same flower. Nature, 26, 386.

Gross CL (1993) The breeding system and pollinators of Me-lastoma affine (Melastomataceae): a pioneer shrub in tropi-cal Australia. Biotropica, 25, 468–474.

Gross CL, Kukuk PE (2001) Foraging strategies of Amegilla anomola at the flowers of Melastoma affine-no evidence for separate feeding and pollinating anthers. Acta Horticul-turae, 561, 171–178.

Luo ZL (罗中莱), Zhang DX (张奠湘) (2005) A review of heteranthery in flowering plants. Journal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Botany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3, 536–54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Luo Z, Zhang D, Renner SS (2008) Why two kinds of stamens in buzz-pollinated flowers? Experimental support for Dar-win’s division-of-labour hypothesis. Functional Ecology, 22, 794–800.

Luo ZL, Gu L, Zhang DX (2009) Intrafloral differentiation of stamens in heterantherous flowers. 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47, 43–56.

Michener CD (2007) The Bees of the World, 2nd edn.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Baltimore.

Müller H (1881) Two kinds of stamens with different functions in the same flower. Nature, 24, 307–308. Peng DH (彭东辉), Zhang QX (张启翔), Huang QT (黄启堂), Xu XS (许贤书), Xie XC (谢祥财) (2008) Study on pollina-tion biology of Melastoma affine. Journal of Fujian College of Forestry(福建林学院学报), 28, 115–12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Rodriguez-Ria?o T, Dafni A (2000) A new procedure to assess pollen viability. Sexual Plant Reproduction, 12, 241–244. Tang LL, Huang SQ (2007) Evidence for reductions in floral attractants with increased selfing rates in two heterandrous species. New Phytologist, 175, 588–595.

Wolfe AD, Estes JR (1992) Pollination and the function of floral parts in Chamaecrista fasciculata (Fabaceae).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79, 314–317.

Wolfe AD, Estes JR, Chissoe WF III (1991) Tracking pollen flow of Solanum rostratum (Solanaceae) using backscatte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X-ray microanalysis.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78, 1503–1507.

Yang LP (杨利平), Qu P (屈平), Li Y (李燕), Xiao YJ (肖艳杰) (2007) Characteristics of pollination biology of Melas-toma affin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30(6), 42–4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责任编委: 黄双全责任编辑: 时意专)

植物学恩格勒(Engler)系统植物分类344

恩格勒(Adolf Engler)被子植物门系统分科 (据1964年第12版,分植物界为17门,其中被子门如下共62目344科) 一、细菌门Bacteriophyta 二、蓝藻门Cyanophyta 三、灰藻门Glaucophyta 四、粘菌门Myxophyta 五、裸藻门Euglenophyta 六、甲藻门Pyrrophyta 七、金藻门Chrysophyta 八、绿藻门Chlorophyta 九、轮藻门Charophyta 十、褐藻门Phaeophyta 十一、红藻门Rhodophyta 十二、菌物门Fungi 十三、地衣门Lichenes 十四、苔藓门Bryophyta 十五、蕨类门Pteridophyta 十六、裸子门Gymnospermae 十七、被子门Angiospermae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现已知10000余属23.5万余种 分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和单子叶植物亚纲(Monocotyledoneae)两纲。Ⅰ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分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和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两亚纲,如下:(I)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1木麻黄目Casuarinales 1木麻黄科Casuarinaceae 2胡桃目Juglandales 2杨梅科Myricaceae 3胡桃科Juglandaceae 3假橡树目Balanopales 4假橡树科Balanopaceae 4银毛目Leitneriales 5银毛科Leitneriaceae 6 Didymelaceae 5杨柳目Salicales 7杨柳科Salicaceae 6山毛榉目Fa gales 8桦木科 Betulaceae 9山毛榉科 Fagaceae

各种常用中药材的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功能主治: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热病津伤口渴。用法用量:~9g 玉竹 功能主治: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 用法用量:6~12g 莲子 功能与主治: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用于脾虚久泻,遗精带下,心悸失眠。 用法与用量:6~15g 百合 功能主治: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用法用量:6~12g 芡实 功能主治: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用于梦遗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用法用量:9~15g 薏苡仁 功能主治: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 用法用量:9~30g

功能主治: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 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用法用量:15~30g 红枣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 用法用量:6~15g 枸杞子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用法用量:6~12g 龙眼肉 功能主治: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 用法用量:9 ~15g 党参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用法用量:9~30g 当归 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常见病的中药治疗

常见病的中药治疗 内科病症 一、感冒: (一)含义:感受触冒风邪为主的六淫之邪和时行病毒,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内科常见疾病。(二)病因病机 1.病因:以风邪为主因 (1)六淫风邪常兼夹它邪致病:寒、热、暑湿、湿、燥; (2)时行病毒; (3)生活起居失当; (4)正气虚馁,卫外不固。 2.病机 (1)发病:卫气之强弱及感邪的轻重 (2)病位:主要在肺卫。 (3)病性:一般以实证居多,若素体正虚,又感外邪,为本虚表实证。 (4)病势:邪袭肺卫,多以表证为主,很少发生传变。 (5)病机转化:初起多见风寒或风热之邪侵袭,外邪束表犯肺,肺卫功能失调。在病程中且可见寒与热的转化或错杂。 (三)分类及用药 1.风寒感冒:包括风寒表实证和风寒表虚证。 (1)风寒表实证 证候特点:轻者仅见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流涕清稀,咽痒,咳嗽,痰白,舌苔薄白,脉浮。重者可伴恶寒发热,无汗,头项强痛,肢体酸痛,脉浮而紧。 证机概要: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内闭,肺气不宣。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代表方剂:荆防败毒散。 常用中成药:荆防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伤风停胶囊、表实感冒颗粒、风寒感冒颗粒、感冒软胶囊、感冒疏风丸、都梁丸、小儿清感灵片等。 正柴胡饮颗粒 【药物组成】柴胡、陈皮、防风、甘草、赤芍、生姜。 【功能主治】发散风寒,解热止痛。用于外感风寒初起,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喷嚏、咽痒咳嗽、四肢酸痛等症。适用于流行性感冒初起、轻度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0g或3g (无糖型),一日3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2)风寒表虚证 证候特点:恶风发热,汗出,头痛,或有项强,咳喘,咳痰稀白,舌苔薄白,脉浮缓。证机概要:风寒袭表,营卫失和,肺气不利。 治法:辛温解表,调和营卫。 代表方剂:桂枝汤。 常用中成药:桂枝合剂、表虚感冒颗粒,等等。 桂枝合剂 【药物组成】桂枝、白芍、生姜、甘草、大枣。 【功能主治】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用于外感风邪,头痛发热,鼻塞干呕,汗出恶风。【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15ml,一日3次。 2.风热感冒:包括风热犯表证及暑湿伤表证。 (1)风热犯表证 证候特点:身热较著,微恶风,无汗或有汗不畅,咳嗽,痰粘或黄,咽燥,或咽喉红肿

常见中药的主治功能

常见中药的主治功能 一、解表药 (一)、发散风寒药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荆芥发表散风,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防风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羌活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白芷解表散风,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藁本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苍耳子散风除湿,通窍止痛。 辛夷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二)、发散风热药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牛蒡子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散肿。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止痉。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葛根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淡豆豉解表,除烦。 二、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寒水石清热泻火。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解毒消痈。 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淡竹叶清热除烦,通利小便。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二)、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秦皮清热燥湿,解毒,止痢,止带,明目。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三)、清热解毒药 1、治湿热病药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 贯众清热解毒,杀虫,凉血止血。 蚤休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2、治热毒疮疡药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紫花地丁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野菊花清热解毒。 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红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熊胆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 3、治热毒泻痢药 穿心莲清热解毒,燥湿消肿。 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4、治咽喉肿痛药 射干清热解毒,祛痰利咽。 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四)、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玄参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几种野牡丹科植物的物候期观测

第 35 卷 第1期
Fujian
Science
&
福建热作科技 Technology of
Tropical
Crops
Vol.35 No.1 2010
几种野牡丹科植物的物候期观测
徐晓新 苏金强 黄阿凤 陈振东* 林秀香
(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漳州 363001)
摘要:对从福建省内引种的 6 份野牡丹科植物进行物候观测,初步了解了其生物学特征表现和生态适应性,掌握了其季相变 化,为引种栽培提供生物学依据。 关键词:福建省 野牡丹科植物 物候期 中图分类号:S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327—(2010)01—0006—03
物候观测是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生态特性的一种途 径,对于科研和生产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从福建 省内引进了 36 份野牡丹、1 份金粟兰和 2 份草珊瑚,种 植于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苗圃,通过 4 年(2004 -2007)的物候观测,初步了解了这些种类的生物学特 征表现和生态适应性,掌握了其季相变化,为引种栽培 提供生物学依据 。以下介绍其中 6 份野牡丹科植物的 物候期观测结果。
[1]
展叶期:树冠上 10%叶片展开,呈平面状。 落叶期:树冠上 10%以上叶片产生离层脱落。 新稍生长期:指新梢生长的总日数。从树冠上 10% 营养芽开放,幼梢生长点明显可见时计算起,至树冠上 10%枝条顶芽形成为止。具多次生长习性的树种,3-5 月抽出的新梢称春梢,6-8 月抽出的新梢称夏梢,9- 10 月抽出的新梢为秋稍。多次生长的树种,新梢生长期 以第一次梢生长开始到最后一次梢顶芽形成的时间计 算。 现蕾期:树冠上出现 10%的花蕾或花序。 始花期:树冠上 10%的花朵完全开放。 盛花期:树冠上 50%的花朵开放。 落花期:90%的花开放。 果实成熟期:树冠上 10%的果实出现黄绿色,少数 类端开裂露出白絮。 1.3 统计分析方法 以各物候期距 1 月 1 日的天数对物候期进行数据转 换后,再进行统计分析。[2]
1 方法与材料
1.1 试验区概况 观测地点在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内的内圃和 外圃,位于北纬 24 °38' ,东经 117°31′,海拔 45m,年 平均气温为 21.1℃;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 12.8℃; 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为 28.8℃;年平均降雨量 1603.8mm;平均年日照 1804.8h;平均相对湿度 79%; ≥ 10 ℃活动积温 6500~7700℃;无霜期 330 天以上。所 内土壤为花岗岩风化而成的红壤,表层富含有机质,肥 力中等,pH值 5.0~5.5。 1.2 观测方法 结合中国物候观测法的总则和野生花卉各发育时 期观测特征统一的前提下,制定观测表。 1.2.1 观测对像设定 各物种以代号表示,野牡丹以字母 Y 加序号表示, 如:Y1(野牡丹) 、Y3(多花野牡丹) 、Y16(长泰细叶 野牡丹) 、Y20(五峰细叶野牡丹) 、Y21(展毛野牡丹) 、 Y23(银毛野牡丹) 。每份选 6 株,进行定株观测。 1.2.2 观测时间 非花期每周二次,在当天下午进行观察记录,花期 每天观测;因野牡丹是在早上开花的,因此花期在上午 进行观测。 1.2.3 观测项目及标准
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厅重点攻关项目(2004N012) 。 *为通讯作者
2 结果与分析
2.1 野牡丹科植物的物候期 观测的物候数据见表 1。Y23 在引种地试种过程不 结果。 同多数南方植物相同,所引种的野牡丹科植物抽稍 期和展叶期都在 1-4 月份温度回暖时期。其中,Y23 一 年中有两次较明显的抽稍展叶期, 一次是 1-4 月份的春 稍,一次是 8-10 月份夏秋稍。所引种的野牡丹科植物, 花期多数在 5-7 月份;花期多为 1 个多月,盛花期短, 一般只有十几天;单朵花的寿命多数为一天。 2.2 野牡丹科植物的物候期分析 6 份野牡丹科植物在不同年份的花期平均日期、最 早日期、最晚日期、最早与最晚日期的相差天数和变异
6

野牡丹异型雄蕊的功能分化

生物多样性 2009, 17 (2): 174–181 doi: 10.3724/SP.J.1003.2009.08317 Biodiversity Science http: //https://www.doczj.com/doc/b49883190.html, —————————————————— 收稿日期: 2008-12-04; 接受日期: 2009-02-18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116)、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17864)和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7084) * 通讯作者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wyqx@https://www.doczj.com/doc/b49883190.html, 野牡丹异型雄蕊的功能分化 路国辉 武文华 王瑞珍 李新亮 王英强*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东省植物发育工程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高等学校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631) 摘要: 野牡丹科植物具有形态、大小和颜色显著不同的两种异型雄蕊。关于其异型雄蕊是否具有功能分化还一直存在争论。本文以野牡丹科植物野牡丹(Melastoma malabathricum )为实验材料, 比较了两种异型雄蕊在传粉过程中的功能作用。结果表明, 两种异型雄蕊在形态、花粉量和人工控制实验条件下的结籽数, 以及主要传粉昆虫木蜂(Xylocopa sp.)访花时的行为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 说明两种雄蕊在传粉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功能分化: 外轮紫色雄蕊中的花粉为后代提供雄配子, 而内轮黄色雄蕊中的花粉则为传粉昆虫提供食物。但两种雄蕊在花粉活性、花粉组织化学成分和结实率方面差异均不显著, 表明两者在生理上并没有分化。实验结果还表明, 除花前套袋不结实外, 自交、异交和自然对照都具有较高的结实率, 说明野牡丹不存在无融合生殖和主动自交及自交不亲和现象, 为兼性异交。 关键词: Melastoma malabathricum , 花部形态, 花粉, 传粉, 繁育系统 Division of labor of heteromorphic stamens in Melastoma malabathricum Guohui Lu, Wenhua Wu, Ruizhen Wang, Xinliang Li, Yingqiang Wang * Key Laborato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in Guangdong Higher Education, Guang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Biotechnology for Plant Development,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Abstract: Heteranthery in flowers has often been explained by Darwin’s ‘division-of-labor’ hypothesis. In order to test the hypothesis, we examined pollination pattern and the roles of two dimorphism stamens in pol-lination in Melastoma malabathricum ; this species contains two sets of stamens differing markedly in shape, size and color. We found differences i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numbers of pollen grains, seed sets fol-lowing experimental treatments, with stamens removed and pollinator behaviour between the two types of stamen. The anther of purple stamens contained more pollen grains than that of yellow stamens. Carpenter bees (genus species) alighted only on the yellow stamens, and grasped their five anthers. Flowers that had their yellow stamens removed set significantly fewer seeds than intact flowers.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seed set of flowers with purple stamens removed and intact flower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yellow an-thers function to attract pollinators and satisfy the insects’ demand for pollen, and the purple anthers satisfy plant’s need for safe gamete dispersal. However,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pollen viability, histochemistry, or fruit set between anther type, suggesting the lack of physi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Our experimental ma-nipulations also demonstrate the absence of self-pollination and agamospermy in Melastoma malabathricum , and that the breeding system is facultative xenogamy. Key words: Melastoma malabathricum , floral morphology, pollen, pollination, breeding system 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 有花植物花部结构的变异远远高于其他器官(Barrett, 2002)。为了繁殖成功, 有花植物进化出各种各样的花部特征来吸引传粉 昆虫, 如为传粉者提供花蜜、花粉、栖息地等。大约有20,000种有花植物仅以花粉作为诱物来吸引昆虫(Michener, 2007; Luo et al., 2008)。这些植物面临

野牡丹子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

野牡丹子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 【出处】出自《陆川本草》 【拼音名】Yě Mǔ Dān Zǐ 【英文名】Fruit of Common Melastoma 【别名】豹牙郎子 【来源】 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野壮丹的果实或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astoma candidum D. Don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原形态】灌木,高0.5-1.5m。茎印四棱形或近圆柱形,茎、叶柄密被紧贴的鳞片状糙毛。叶对生;叶柄长5-15mm;叶片坚纸质,卵形或广卵形,长4-10cm,宽2-6cm,先端急尖,基部浅心形或近圆形,全缘,两面被糙伏毛及短柔毛;基出脉7条。伞房花序生于分枝顶端,近头状,有花3-5朵,稀单生,基部具叶状总苞2;苞片、花梗及花萼密被鳞片产太糙伏毛;花梗长3-20mm;花5数,花萼长约2.2cm,裂片卵形或略宽,与萼管等长或略长,先端渐尖,两面均被毛;花瓣玫瑰红色或粉红色,倒卵形,长3-4cm,先端圆形,密被缘毛;雄蕊

5长5短,长者药隔基部伸长,弯曲,末端2深裂,短者药室基部具一对小瘤;子房半下位,5室,密被糙伏毛,先端具一圈刚毛。蒴果坛状球形,与宿存萼贴生,长1-1.5cm,直径8-12mm,密被鳞片状糙伏毛;种子镶于肉质胎座内。花期5-7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约120m以下的山坡松林下或开阔的灌草丛中,是酸性土常见的植物。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财及福建、台湾、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止血;通经下乳。主崩漏;痛经;经闭;难产;产后腹痛;乳汁不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研末泡酒。 【附方】①治子宫出血:野牡丹子五钱,炒黑煎水服。(《陆川本草》)②治乳稀少:野牡丹干果五钱,或加穿山甲三钱,通草二钱,猪脚一节,水炖服。(《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华本草》

各种常用中药材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知识讲解

各种常用中药材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

北沙参 功能主治: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热病津伤口渴。 用法用量:4.5 ~9g 玉竹 功能主治: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 用法用量:6~12g 莲子 功能与主治: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用于脾虚久泻,遗精带下,心悸失眠。 用法与用量:6~15g 百合 功能主治: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用法用量:6~12g 芡实 功能主治: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用于梦遗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用法用量:9~15g 薏苡仁 功能主治: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

用法用量:9~30g 山药 功能主治: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 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用法用量:15~30g 红枣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用法用量:6~15g 枸杞子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用法用量:6~12g 龙眼肉 功能主治: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 用法用量:9 ~15g 党参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用法用量:9~30g 当归

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 伤。 用法用量:6~12g 赤小豆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用于水肿胀满,脚气肢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 用法用量:9 ~3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菊花 功能主治: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用法用量: 5~9g 金银花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用法用量:6 ~15g 巴戟天 功能主治: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用法用量:3~9g 麦冬

不同野牡丹品种的扦插技术研究

野牡丹科植物为草本、灌木或小乔木。单叶, 对生或轮生,叶片全缘或具锯齿,通常为3~5(7) 基出脉,花两性,常4~5数,花瓣常颜色鲜艳。 我国有25属,160种,25变种,主产西藏至台湾、 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1]。近年来,野牡丹科植物因其观赏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引进了大量 野牡丹科的植物,包括巴西野牡丹(Tibouchina semidecandra)、角茎野牡丹(Tibouchina granulosa)、粉苞酸脚杆(Medinilla magnifica)等[2]。野牡丹科植物的繁殖方法主要包括扦插、播种和组培,其中扦插作为繁殖高效且成本低廉的方式而采用最多[9-11]。林秋金等[3]认为,用100mg/L的NAA处理角茎野牡丹的顶部枝条能取得较好的扦插效果,角茎野牡丹的扦插生根率和扦插时间有关。刘秀香在对细叶野牡丹的扦插研究中发现,春季使用顶部枝条和红壤∶谷壳灰=4∶1的基质,为扦插细叶野牡丹的最 Vol.39熏No.5 2019年5月 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AGRICULTURE第39卷第5期May.2019 不同野牡丹品种的扦插技术研究① 罗帅1)②刘晓洲1)王永淇1)赵阳阳1) 谭广文1)周仁超2)李子华1)③ (1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00曰 2中山大学广东广州510275) 摘要以野牡丹新品种‘天骄’、‘超群’、‘心愿’的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作为试验材料,研究基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对3个品种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泥炭作为基质对3个品种的扦插效果最佳。适用于‘天骄’、‘超群’、‘云彩’3种野牡丹的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分别是使用500mg/L IBA、500 mg/L ABT和200mg/L ABT浸泡插穗15min。 关键词野牡丹;扦插;基质;植物生长调节剂 中图分类号S566.1;S144.3文献标识码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9.05.007 The Differences in Rooting of Melastoma L.Varities Cuttings LUO Shuai1)LIU Xiaozhou1)WANG Yongqi1)ZHAO Yangyang1) TAN Guangwen1)ZHOU Renchao2)LI Zihua1) (Puba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O.,LTD.,Guangzhou,Guangdong510600; School of Life Sciences,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510275) Abstract Semi-lignified branches of Melastoma cultivars'Tianjiao','Chaoqun'and'Xinyuan'were used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s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ubstrates and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n rooting of their cutting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eat was the best substrate and that the best treatments with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for'Tianjiao','Chaoqun'and'Xinyuan'were500 mg/L IBA,500mg/L ABT and200mg/L ABT,respectively,with which cuttings were soaked for15 mins. Keywords Melastoma L.;cuttage;substrate;plant growth regulators ①基金项目:广州市越秀区瞪羚企业专项“泛热带地区野牡丹科种质资源收集及野牡丹属新品种的培育与应用示范” (No.2018-GX-001)。 收稿日期:2019-04-08;编辑部E-mail:rdnk@https://www.doczj.com/doc/b49883190.html,;编辑:白净;排版:白净。 ②罗帅(1993~),男,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E-mail:1013873725@https://www.doczj.com/doc/b49883190.html,。 ③通讯作者:李子华(1983~),男,学士,风景园林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花卉与景观设计,E-mail:155044075@qq. com。 30 --

常用中成药功效

一、解表中成药 小青龙颗粒用于风寒感冒主治外寒里饮证止咳平喘亦可治疗过敏性鼻炎 九味羌活丸用于风寒感冒兼清里热 感冒清热颗粒用于风寒感冒午时茶颗粒用于风寒感冒内伤食积证败毒散用于风寒感 宣理肺丸用于风寒感冒宣肺止咳参苏丸用于老年或病后、产后气虚而感受风寒者 银翘解毒片用于风热感冒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双黄连颗粒用于风热感冒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小儿感冒颗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柴胡口服液用于外感发热 保济丸用于胃肠型感冒症见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 藿香正气水用于胃肠型感冒症见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 二、清热中成药 牛黄解毒片用于火热内盛症见咽喉、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银黄口服液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炎 板蓝根颗粒用于热毒壅盛所致的扁桃体炎、腮腺炎等 抗病毒口服液用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 感冒退热颗粒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 三黄片用于三焦热盛泻火通便症见口舌生疮、心烦口渴、尿赤便秘 黄连上清丸用于上焦风热症见头晕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小便黄赤等 牛黄上清丸用于上焦火热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等 紫雪用于热病止痉开窍症见高热烦躁、谵语、惊风抽搐、斑疹 吐衄片仔癀凉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热毒血瘀所致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痈疽疔疮跌打损伤及 各种炎症 龙胆泻肝丸①用于肝胆实火上炎证症见头痛、胁痛、口苦、耳聋、舌红苔黄②用于肝经湿热下注证症见阴肿、阴痒、筋萎、小便淋漓或妇女带下黄臭等

左金丸用于肝火犯胃、脘胁疼痛、口苦嘈杂、呕吐酸水、不喜热饮 二妙丸用于湿热下注之足膝红肿热痛、下肢丹毒、白带、阴囊湿痒 六神丸用于烂喉丹痧、咽喉肿痛、喉风喉痈、单双乳蛾、小儿热疖、痈疡疔疮、乳痈发 背、无名肿毒 西瓜霜咽喉含片防治咽喉肿痛、声音嘶哑、急慢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口腔溃疡、 口腔炎、牙龈肿痛等 清热消炎宁胶囊主治热毒证消炎止痛舒筋活络 十滴水主治中暑证六合定中丸主治夏伤暑湿、宿食停滞证症见恶寒头痛、胸闷恶心、吐泻腹痛 六一散主治暑湿证症见暑热身倦、口渴泄泻、小便黄少、痱子刺痒仁丹用于中暑呕吐、烦 躁恶心、头目眩晕、晕车晕船、水土不服三、 三.温里中成药 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小建中合剂主治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挛痛、喜温喜按、按之则痛减或脾胃虚寒引起的虚劳 发热、心悸不宁等 香砂养胃丸温中和胃用于不思饮食、呕吐酸水、胃脘满闷、四肢倦怠 四逆汤口服液温中祛寒回阳救逆用于阳虚欲脱、冷汗自出、脉微欲绝 参附注射液回阳救逆益气固脱用于阳气暴脱的厥脱证用于急救 艾附暖宫丸理气补血暖宫调经主治子宫虚寒、月经不调、痛经、腰酸带下 四、理气中成药 逍遥丸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气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月经不调 越鞠丸理气解郁宽中除满。用于胸脘痞闷、腹中胀满、饮食停滞、嗳气吞酸 复方田七胃痛胶囊行气和胃制酸止痛。用于气滞型胃脘疼痛 五、理血中成药 速效救心丸行气活血祛瘀止痛增加冠脉血流量。用于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 麝香保心丸芳香温通益气强心。用于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绞痛、胸闷及心梗

几种常见的中药配方

几种常见中药配方 1、黄连解毒散 【主要成分】黄连、黄苓、黄柏、栀子 【性状】黄褐色粉末;气微香,味苦。 【功能主治】泻火解毒、三焦热盛,疮黄肿毒; 1、防治禽的新城疫、流行性感冒、法氏囊、鸭瘟、鸭病毒性肝炎、小鹅瘟、传染性喉气管 炎、支气管炎、新母鸡病等,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呼吸困难、闭目缩颈、肿头肿脸、冠髯发紫、拉黄白或黄绿色粪便、产蛋下降、蛋品质下降等。 2、治疗猪伪狂犬病、蓝耳病、圆环病毒病、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肺炎、口蹄疫、水泡病、非典型猪瘟、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 3、畜禽多种细菌或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的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禽类)、鸭浆膜炎、肠炎、内脏出血、菌血症和败血症。 4、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和治疗免疫抑制性疾病,促进生长发育,提高饲料报酬。 【用法用量】混饲:治疗每袋100g拌料25-30kg,预防量减半,全天量可集中1次投喂,连 用3-5天。也可以用开水烫泡20-30分钟后,稀释至适量清水饮用,药渣拌料。 2、清瘟败毒散 【兽药名称】通用名:清瘟败毒散 【主要成分】玄参、连翘、地黄、水牛角、黄连、黄芪、栀子、牡丹皮等。 【性状】本品为灰黄色的粉末;气微香,味苦、微甜。 【功能主治】泻火解毒,凉血清热,清瘟祛邪。提高机体抗病毒能力,维护猪群健康体系。 增加畜禽采食量,提高蛋禽产蛋量,降低死亡率。 【适应症】广泛用于畜禽细菌性、病毒性和细菌病毒混合感染性疾病。 1、本方能清热生津、清热解毒、保肝利胆、增强免疫、促进食欲。对无名高热征、温和性 猪瘟、猪高热病、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等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1)能使高热病变异病毒 造成免疫缺陷性疾病的猪只免疫体系得到快速恢复。(2)无名高热、伪狂犬、细小病毒等病 毒引起的精神沉郁,厌食或食欲废绝,皮肤发红,毛囊、腹下、四肢末梢等有出血点;耳朵发绀呈蓝紫色,结膜炎,眼睑肿胀;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气喘,呼吸困难;粪便燥结,腹泻下痢,小便赤黄量少;后躯瘫痪,站立困难,出现神经症状等,以及仔猪体质虚弱、呼吸困难、反复拉稀、腹泻不止、逐渐消瘦、脱水、走路摇摆等。(3)高热病引起的:母畜体 温升高全身红紫、耳朵发蓝、心力衰竭、呼吸困难、浑身发抖、四肢无力。早产或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产后无乳等。 2、主要针对禽新城疫、禽霍乱,传染性法氏囊炎、鸭瘟、鸡痘等病毒引起的家禽精神沉郁、 缩头垂萎、眼睑流泪,甩头流鼻、排黄、绿色粪便、嗉胀、口流黏液、食欲减少、产蛋下降、便血腹泻等症。对于大肠杆菌引起的输卵管炎、泄殖腔炎、腹膜炎、败血型大肠杆菌如包心、包肝等效果明显。对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白痢、伤寒、腹泻也有特效。用后能迅速提高禽的采食量,改善家禽的精神状况,显著改善蛋壳颜色,增加蛋壳厚度。 3、母猪产前、产后一周给药,可提高仔猪免疫力和抗病力,减少腹泻等疾病的发生。 3、金花平喘散 【处方】洋金花200g 麻黄100g 苦杏仁150g 石膏400g 明矶150g

常用中药功效大全

常用中药功效大全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1风寒感冒2咳嗽气喘3风水水肿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主治:1风寒感冒2寒凝血滞诸痛证3痰应饮、蓄水证 紫苏:发汗解表解鱼蟹毒——行气宽中顺气安胎 生姜:发汗解表解鱼蟹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荆芥:发表散风——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防风: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白芷:散风寒湿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细辛:散风寒湿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苍耳子:散风寒通鼻窍止头痛——散风除湿 辛夷:散风寒通鼻窍止头痛 羌活:祛风寒湿痹解表——气雄而烈上行达表 独活:祛风寒湿痹解表——气淡而缓下行入里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薄荷:疏散风热透疹利咽——清利头目疏肝解郁 牛蒡子:疏散风热透疹利咽——滑利通便解毒散肿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利咽——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桑叶:疏散风热平肝清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柴胡:发表升阳——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升麻:发表升阳——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葛根:发表升阳——解肌退热发表透疹升阳止泻生津止渴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驱风止痛 淡豆豉:解表除烦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知母: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滋阴润燥

芦根:清热生津——祛痰排脓清胃止呕利尿透疹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排脓散肿 竹叶:清心除烦清热利尿——生津止渴 淡竹叶:清心除烦清热利尿——渗湿泄热 夏枯草:清肝明目降血压——散郁结 决明子:清肝明目降血压——润肠通便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烦止呕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燥湿止泻清热利尿 白鲜皮:清热燥湿杀虫止痒——清热解毒祛风痛痹 龙胆草:清肝泻火清热燥湿 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 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散结清心利尿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清肝明目通经下乳利湿通淋紫地丁: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清肝明目解蛇毒 野菊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泻火解毒利咽明目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散肿——凉血消斑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散肿——利咽散结 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散肿——清肝泻火息风定惊 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射干:清热解毒利咽——降气祛痰 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泻火散肿 马勃:清热解毒利咽——清肺止血 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凉血止血 鸦胆子: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截疟腐蚀赘疣

(整理)小时候吃过的野生植物

家乡可食用植物 1.稔仔 中文学名:桃金娘 拉丁文:Rhodomyrtus tomentosa 科属:桃金娘科、桃金娘属 灌木;嫩枝有灰白色柔毛。叶对生,革质,叶片椭圆形或倒卵形,先端圆或钝,常微凹入,有时稍尖,基部阔楔形,上面初时有毛,以后变无毛,发亮,下面有灰色茸毛,离基三出脉,直达先端且相结合,网脉明显;花有长梗,常单生,紫红色;花瓣5,倒卵形;浆果卵状壶形,熟时紫黑色;花期4-5月。 食用: ①直接食用果实:果实为浆果,每年七月末至九月下旬成熟,成熟时红色或者紫黑色,手指般大小,成熟时果肉红色,味甘。直接采摘,洗净,去皮,即可食用。 ②果实泡酒:采摘果色为红色的果实(果实已成熟),洗净,暴晒至干,清蒸。选用38度以上的白酒对其进行浸泡,因个人口味,可适当加入枸杞子、桂圆、红枣等,浸泡半年以上即可饮用,浸泡时间越长,味越香醇。

2.捻地稔 中文学名:地菍 拉丁名:Melastoma dodecandrum 科属:野牡丹科、野牡丹属 小灌木;茎匍匐上升,逐节生根,分枝多,披散,幼时被糙伏毛,以后无毛。叶片坚纸质,卵形或椭圆形,顶端急尖,基部广楔形,全缘或具密浅细锯齿,3-5基出脉,叶面通常仅边缘被糙伏毛,有时基出脉行间被1-2行疏糙伏毛,背面仅沿基部脉上被极疏糙伏毛,侧脉互相平行;叶柄被糙伏毛。聚伞花序,顶生,有花(1-)3朵,基部有叶状总苞2,通常较叶小;花梗被糙伏毛,上部具苞片2;苞片卵形,具缘毛,背面被糙伏毛;花萼管被糙伏毛,毛基部膨大呈圆锥状,有时2-3簇生,裂片披针形,被疏糙伏毛,边缘具刺毛状缘毛,裂片间具1小裂片,较裂片小且短;花瓣淡紫红色至紫红色,菱状倒卵形,上部略偏斜,顶端有1束刺毛,被疏缘毛;果坛状球状,平截,近顶端略缢缩,肉质,不开裂;宿存萼被疏糙伏

175种常用中药大全(有彩图1)1-34

1.杜仲: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 功效分类:补益药。 科属分类:杜仲科。 别名:思仙、思仲、木绵、檰、石思 仙、扯丝皮、丝连皮、玉丝皮、丝棉 皮。 性味:甘;微辛;性温 归经:肝经;肾经。 功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主治:腰脊酸疼;阳痿;尿频;小便 余沥;风湿痹痛;胎动不安;习惯性 流产。 用药禁忌:阴虚火旺者慎服。 2.桑白皮:桑科植物桑的根皮。 功效分类:清热药;利水药。 科属分类:桑科。 别名:桑根白皮、白桑皮、桑桑皮、根皮、桑皮、双皮、桑白皮、双白皮、炙桑皮等。 性味:甘;辛;性寒。 归经:肺经;脾经。 功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肺热喘痰;水饮停肺;胀满喘急;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用药禁忌:肺虚无火力、便多及风寒咳嗽忌服。 常用中药大全

3. 秦皮: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小叶白蜡树或秦岭白蜡树的树皮。 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 科属分类:木犀科。 别名:岑皮,梣皮,秦白皮,蜡树皮,苦榴皮。 性味:味苦,寒。 归经:归肝经、胆经、大肠经。 功能:清热燥湿,清肝明目,收涩止痢,止带。 主治:用于热毒泻痢,带下阴痒,肝热目赤肿痛,目生翳障。 用药禁忌:脾胃虚寒者忌服。《本经逢原》:胃虚少食者禁用。 药材基源:秦皮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腊树、小叶白腊树或秦岭白腊树的树皮。4.津柴胡:是多年生草本。 功效分类:辛凉解表药。 科属分类:伞形科。 别名:茈胡、北柴胡、硬柴胡。 性味:微有香气,味淡。性微寒,昧苦。 归经:归肝经、胆经。 功能: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少阳证,肝郁气滞,气虚下陷,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用药禁忌: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药材基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

常见中药的主治功能

常见中药的主治功能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常见中药的主治功能 一、解表药 (一)、发散风寒药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荆芥发表散风,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防风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羌活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白芷解表散风,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藁本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苍耳子散风除湿,通窍止痛。 辛夷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二)、发散风热药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 牛蒡子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散肿。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止痉。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葛根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淡豆豉解表,除烦。 二、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寒水石清热泻火。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解毒消痈。 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淡竹叶清热除烦,通利小便。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二)、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秦皮清热燥湿,解毒,止痢,止带,明目。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三)、清热解毒药 1、治湿热病药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贯众清热解毒,杀虫,凉血止血。 蚤休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 2、治热毒疮疡药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野菊花清热解毒。 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红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熊胆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 3、治热毒泻痢药 穿心莲清热解毒,燥湿消肿。 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4、治咽喉肿痛药 射干清热解毒,祛痰利咽。 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四)、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玄参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