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乘数理论

乘数理论

乘数理论
乘数理论

乘数理论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应用

一、乘数理论:

乘数的定义:

乘数亦称倍数,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经济变量之间的一种函数关系,是国民收入变动量和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如用△Y 代表国民收入变动量,用△X 代表最初注入变动量,则乘数K 可用下式表示:

K= △Y / △X

现实经济生活表明,这种引起国民收入变动的最初注入量△X可为投资、税收、政府购买支出、转移支付和进出口等,各种不同的最初注入量引起国民收入变动,形成相应的投资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对外贸易乘数等,货币乘数也属于乘数范畴。

二、乘数理论在财政政策中的应用: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面向贫困生的一种信用贷款,通过信贷方式预支远期消费能力,来刺激或满足个人即期消费需求,进而实现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居民收入三者的同步增长。因此,它是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样,国家助学贷款将经济困难学生的日后收人转化为巨大的精神财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消费的继续流转,在乘数作用下的投资拉动中,GDP数量还将继续增长。

凯恩斯在消费倾向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乘数原理,乘数理论表示投资变化如何引起收入变化的理论。即一定量投资在已知边际消费倾向的条件下对收入的影响。乘数理论认为,乘数指自发性支出增加一倍所导致的均衡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而增加的倍数,就是乘数。如果增加10 元支出,能带来40 元收人,则乘数就是4。所以,乘数理论增加一笔投资所引起的收入的增加量,并不限于增加的投资量。乘数的大小,是由边际消费倾向所决定的,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向联系,用公式可表示为: k= Δy/Δc =1/1- MPC

其中K 表示乘数,△Y 表示收入增量,△I 表示投资增量。

凯恩斯认为,乘数的发生是国民经济不同的产业部门连锁反应的结果: 甲部门消费增加必然导致乙部门反应增加的情况,这又将引起乙部门的消费增加。在连锁影响条件下,各部门、地区的收入都会随之增加。显然,GDP 消费情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居民收入增长的情况△Y。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的增加而逐渐递减,在乘数效应作用下,如此继续下去,最终引起的收入增量多倍于初始支出量。

因此,从实际效果来看,全面贯彻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新机制比其他增收措施,如加薪、减税、建社保障更好;同时,于贷款资金主要用于学生缴纳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花费较快;而学校的学,收入一般也在当年用完。所以,助学贷款的消费见效快、时滞短,扩张性政策效果好。同时,国家助学贷款还具有边际消费倾向高、无挤出效应的消费特点。所以,发放国家助学贷款不但不会挤占其他项目的资金需要,还有利于确保资金的安全,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因此,与推出的住房商品化、教育产业化、高考扩招等政策相比,国家助学贷款带动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增长均为净增长,不会产生人们所担心的“挤出效应”。与扩大出口和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好处相比,发展国家助学贷款不但成为拉动经

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而且有利于提升增长质量,从而使大区域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得以健康、快速发展。

四、乘数理论在货币政策中的应用: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作为一种面向广大消费者的货币政策,通过降低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实现国民经济收入的健康快速发展。降低存款准备金,可以促进居民减少投资,鼓励国民消费,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消费低迷状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能够有效地吸收存款,抑制国民消费,从而增加国民收入。

从短期来看,我们可以通过增大乘数来实现国民收入增加,也就是增大边际消费倾向,减小边际储蓄倾向。日前,我国储蓄额持续增加,到2003年己经达到10. 5万亿元,消费潜力巨大。刺激消费途径很多,我主要从降低银行存款利率来进一步说明。

投资乘数理论简介

投资乘数理论简介 投资乘数理论,普遍理解为:在有效需求不足,社会有一定数量的存货可以被利用的情况下,投入一笔投资可以带来数倍于这笔投资的国民收入的增加,因而投资乘数理论是关于投资变化和国民收入变化关系的理论。 凯恩斯投资乘数理论 凯思斯提出的消费倾向=消费量/收入量,这是平均消费倾向。其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增量/收入增量=△C/△Y,它是按照越来越小的规律变化的。 凯恩斯的投资乘数理论是:在一定的边际消费倾向下,新增加的一定量的投资经过一定时间后,可导致收入与就业量数倍的增加,或导致数倍于投资量的GDP。这个理论可用下面的公式概括:△GDP=△I·K (1) K=1/(1-△C/△Y)=1/(1-消费增量/收入增量) (2) 式中△I为新增投资,K为投资乘数。 凯恩斯的投资乘数理论是在社会总收入与总消费的基础上,基于边际消费倾向而产生的宏观投资理论,它没有专门分析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中投资拉动问题。 (1)产销率 产品的产销率一般指售出的产品和产出的产品之间的数量之比,用S/P表示。当新增投资△I发生时,会产生新增产品△P和新增销售产品△S。由新增投资引起的产销率为△S/△P,用m表示,即:

m=△S/△P (3) 值得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产销率包含了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即包含了生产过程中的损耗、成品率、销售率和回款率的影响。如果产品生产过程的损耗为2%,成品率为95%,销售率为96%,回款率为100%,则产销率为m=(100-2)%×95%×96%×100%=89%。 由于生产过程的损耗是不可避免的,成品率也不可能保持100%,所以,产销率m永远小于1。即:m<1。m随着连续的产销过程遵从递减规律。 (2)新投资乘数 设投资产销率为80%,新增投资量为1000万元,有甲、乙、丙、丁等若干个相关工厂,由于生产与销售的连续进行,每个工厂以同等的产销率销售自己的产品,经过一段时间的连续产销过程之后,累计总额达到初始投资的5倍,即5000万元。用图1表示:设初始投资为△I,相应的产品为X。,产销率为m=△S/△P,新增销售量△GSP,连续产销次数为n,则经过n次产销之后,新增累计销售量为: △GSP=X0 + X0m + X0m2 + ... + X0mn = X0(1 + m + m2 + ... + mn) 设k为累计销售量与初始投资之比,称投资乘数即: k=△GSP/△I 或△GSP=△I·K (4) 由于:△I=X0,则: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与论述题

第十二章 简答题 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武大2001研)(答案) 2.为什么说GNP不是反映一个国家福利水平的理想指标?(北大1998研)(答案) 3.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区别。(东南大学2003研;北大1999研) (答案) 4.写出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GDP)之间的关系。(北大2001研)(答案) 5.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与个人在股票债券上的投资有何不同?为什么新住宅的增加属于投资而不属于消费?为什么存货投资也要计入GDP之中? (武大2002研)(答案) 6.说明在证券市场购买债券和股票不能看作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活动。(天津财大1999研)(答案) 7.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人们从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入GDP?(北方交大2000研)(答案) 8.下列各项是否计入GNP(国民生产总值)?为什么? (1)转移支付; (2)购买一辆旧车; (3)购买普通股票。(复旦大学1995研)(答案) 9.“GNP=C+I+G+(X-M)”的内涵。(武大2002研)(答案) 10.简要评述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缺陷及纠正。(浙大1998研)(答案) 11.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主要方法。(人行1998研)(答案) 12.国民收入核算的三种方法。(浙大1998研)(答案)

13.储蓄投资恒等式为什么并不意味着计划储蓄总等于计划投资?(答案) 14.试述GDP、GNP、NDP、NNP、NI、DI和NT几者之间的关系。(答案) 15.储蓄—投资等式中的储蓄和投资与宏观经济均衡的投资和储蓄的区别。(答案) 16.如何用支出法计算四部门经济的CDP?(答案) 17.请推导四部门经济中总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式。(答案) 第十三章 问答题 1.相对收入假说是如何解释“消费函数之谜”的?(北大1997研)(答案) 2.试述相对收入假说中的“棘轮效应”,分析这种效应对消费者的影响。(武大2000研)(答案)3.简述生命周期假说。(武大2002研)(答案) 4.简要说明投资乘数定理,并指出这一结论成立的条件。(人大2000研)(答案) 5.试说明投资乘数,发挥投资乘数的前提条件有哪些?(人行2001研)(答案) 6.简述乘数、加速数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的限制因素。(人行1999研)(答案) 7.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l,为什么?(同济1998研)(答案)8.试述乘数理论的适用性。(答案) 9.简述凯恩斯分析有效需求不足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答案) 10.在凯恩斯的收入决定论中,收入水平是如何决定的?利息率的变动对此有什么作用?(答案)11.简要论述消费理论的几种观点。(答案) 12.简述国民收入决定和国民收入核算的关系。(答案)

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

1.根据微观第三章内容分析消费者行为: ①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进行分析:假定消费者对其他商品的消费保持不变,则消费者从连续 消费某一特定商品中所得的满足程度将随着这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因此,消费者要实现自己的行为目标——效用最大化,就必须要妥善支取自己的收入,并实现最佳购买比例。 ②根据基数效用论所使用的方法来分析:每一单位的货币效用相等,当消费者用一定的收入去 购买不同种类商品的时候,如果消费者所购各种商品的边际效之比等于它们的价格之比,这就是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③根据序数效用论所使用的方法来分析,即边际无差异曲线法。此时,消费者均衡条件在几何 上表现为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切点。在商品的价格与消费者的收入都既定不变的条件下,只有在切点处消费者才能获得效用的最大化。 2.论述通货膨胀的类型及其原因。 按照形成原因。通货膨胀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是指在总供给水平没有提高的情况下,由于总需求过度增加,使得经济 中的商品和劳务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继而导致价格水平的上升,引发通货膨胀。 ②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 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从而引起通货膨胀。 ③供求混合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由需求拉上和成本推进共同起作用而引发的通货膨胀。 ④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大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由于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所引 起的物价持续上涨。这种理论从各生产部门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劳动市场的结构和各生产部门之间收入水平的赶超速度等角度分析了由于结构特点而引起的通货膨胀的过程。 3.如何理解最大利润原则? ①最大利润原则是指当MR=MC时,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企业的最润达到最大化。 ②最大利润原则是厂商决定或者调整产量的原则,这是因为:当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时,则厂 商还有潜在利润,增加生产是有利的;当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时,减少产量也会引起企业利润的增加。由此可见,只有当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企业利润才会最大。 4.需求和供给变动对均衡有什么影响? ①当供给不变,需求发生变动时:需求增加,均衡价格上涨,均衡数量随之增加;需求减少,均 衡价格下跌,均衡数量随之减少。结论:需求变动会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的变动。 ②当需求不变,供给发生变动时:供给增加,均衡价格下跌,均衡数量随之增加;供给减少,均 衡价格上涨,均衡数量随之减少。结论:供给变动会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5.在微观经济学中,对生产者行为的分析分为几个部分?其主要内容各是什么? 在微观经济学中,对生产者行为的分析分为三个部分。 ①生产理论:主要介绍最优投入问题,一种生产要素的最优投入就是第二区域,两种生产要素最 有投入是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相切之处得到的生产均衡点,即为最有要素投入组合。 ②成本收益理论:它是分析成本收益变动规律,来研究如何达到最大利润原则。最大利润原则是 指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③厂商均衡理论:它是分析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这四个市场,厂 商在不同市场如何决定产量与价格,以便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 6.宏观经济的政策目标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 ①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有四个,分别是: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②关系: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之间是一致的;经济增长与稳定物价之间存在矛盾;充分就业与稳 定物价之间存在矛盾;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也存在矛盾。 ③结论:正是因为这些矛盾的存在,所以应该在经济活动中搞好它们的平衡与协调。

货币乘数理论知识

货币乘数论的模型大体可以分成简单乘数模型和复杂乘数模型两类。 1、简单乘数模型 式中: m为货币乘数 r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假定商行经营中不保留超额准备金;基础货币也不以任何形式漏出存款领域。这个简单模型的结论,与凯恩斯的外生货币供应论是吻合的。 简单乘数模型以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为根据而提出的。在早期的论述中,新古典综合派进行的是简单的抽象分析,认为在现代银行制度下,商业银行能够通过其业务活动创造出存款货币来。这个过程简单地说就是:第一家商业银行在接受基础货币作为初始存款后,除了保留的法定准备金以外,均用于贷款或投资。第二家商业银行接受了由这笔贷款或投资转化而来的存款以后也是照此办理,通过各级商业银行延续的连锁反应,最终创造出数倍于该笔初始存款的存款货币。这个初始存款的派生倍数称为货币乘数,其数值等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 2、复杂乘数模型 在简单乘数模型中有两个假定,即假定商业银行不保留超额准备金和假定原始存款不漏出存款领域。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两个假定是不切实际的。也就是说,实际上商业银行一般都因各种原因而保留一定的超额准备金,原始存款也在不断地漏出存款领域。这两部分金额如同法定存款准备金一样因退出了存款货币的派生过程,也影响着存款货币的扩张效果,因此,新古典综合派的萨缪尔森又把这两种因素考虑在内,在简单货币乘数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符合实际的复杂货币乘数公式。 萨缪尔森用“超额准备金率”来衡量商业银行超额准备的大小,用“现金漏损率”来衡量原始存款漏出存款领域的多少。超额准备金率是商业银行保留的超过法定准备金的准备金与存款货币的比率;现金漏损率是顾客在整个存款派生过程中所提取的现金总额与存款货币的比率。如果用e 表示超额准备金率,用c表示现金漏损率,货币乘数公式则变为: 3、货币乘数论的基础:M1、M2。

国际贸易学名词解释-净进口

国际贸易学名词解释-净进口

贸易:国际之间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的交换。国际贸易:国家或地区之间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的交换活动。 对外贸易额: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的总和。 贸易差额(顺差、逆差):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之内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 对外贸易条件: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一单位商品 能换回多少单位进口商品的比 例,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效益如 何,通常用该时期出口价格指数 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来表示。 出口价格指 数 TOT=----------- ---X100 进口价格指 数 对外贸易依存度:一国在一定时期之内进出口商品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例。 总贸易:以国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

专门贸易:以关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三国间贸易: 第三方贸易:中间商利用其从事国际贸易的经 验、技术、商务关系或地理上的优 越地位,对出口国(第三国)供应 商以买方地位,面对进口国(进口 商)以卖方地位,分别签订买卖合 同,货物则由出口国(第三国)直 接运送至进口国,中间商仅以文件 处理(document process)方式达 成贸易,并赚取差价行为。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各类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 处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世 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 示。 易货贸易:以经过计价的货物作为清偿工具的贸易。 现汇贸易:以能够自由兑换的货币作为清偿工具的贸易。 国际贸易额:同一货币单位表示的世界各国出口或进口总额。

国际贸易量: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际贸易额,排 除了价格波动的影响,反映了国际 贸易的实际规模。 贸易条件:是两国进行贸易时的交换比例,用来 衡量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 对以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反 映该国的对外贸易状况,一般以贸易 条件指数表示。 对外贸易依存度 国际分工: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一国内 部社会分工向国外的延伸和继续,是 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 基础。 垂直型分工:指发达国家进口原材料出口工业制 成品,发展中国家进口工业制成品 出口原材料的国际分工。 水平型分工:各国在工业生产之间的专业化协作。 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通过国家之间的相互交 换,参与国消费者可以得 到的商品数量,要大于各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及答案.doc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及答案 広观经济学考试论述题(第四大题部分) 六、论述题: 61.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能否根拯产品的物质属性加以区别? 62.怎样理解产出等于收入以及产出等于支出? 63.能否说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掉一些时比少卖掉一些时,G7P增加要多一些? 64.假如某人不出租他的房子而是口己使用,这部分房租算不算GNP? 65.如果政府庭用原来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员做工作人员,GNP会发生什么变化? 66.在下列两项中每一项所发生的情况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有什么区别?(a)—个企业为经理买一辆小汽车以及这个企业给这个经理发一笔额外报酬让他口己买一辆小汽车;(b)你决定买本国产品消费而不是买进口货消费。 67.“总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就增加”的说法对吗? 68.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记入GNP?而人们从政府公债得到的利息不记入GNP? 69.为什么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从个人来说可算是投资,但在经济学上不能称为投资? 70.为什么住宅建筑支出不被看作Z耐用消费品支出而看作是投资支出的一部分? 71.为什么存货被算作资木,存货变动会被算作投资? 72.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NP? 73.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NP、NNP、NI、PI、DPI这五个总量中那个总量有影响? 74.为什么西方広观经济学家通常可假定产量是由总需求决定的? 75.怎样理解凯恩斯的“有效需求”概念?假如某一年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同时存在着失业国民收入和就业将会产生什么变化?凯恩斯认为应采取何种対策? 76.支出曲线和总需求曲线冇什么区别? 77.如果消费的变化是国民收入变化带來的,那么,这样的消费和自发投资对国民收入是否有同样大的影响?

国际贸易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述 一、单选题 1、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是() A 、李嘉图B、赫克歇尔C、里昂惕夫D、亚当.斯密 2、从世界范围看,世界各国之间货物与服务交换的活动称为() A、国际贸易 B、对外贸易 C、多国贸易 D、双边贸易 3、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额的资料以() A、欧元表示 B、美元表示 C、本国货币表示 D、日元表示 4、各国在进行货物贸易统计时对于出口额的资料以() A、FOB计价 B 、CIF计价C、CFR计价D、EXW计价 5、某年世界出口贸易额为万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万亿美元,该年国际贸易额为() A、万亿美元 B、万亿美元 C、万亿美元 D、万亿美元 6、真正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实际规模的指标是() A、对外贸易量 B、对外贸易额 C 、对外贸易依存度D、对外贸易值 7、以货物通过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的是() A、无形商品贸易 B、过境贸易 C、总贸易体系 D、国境贸易 8、在专门贸易体系中,作为进出口统计标准的是() A、海关结关 B 、货物通过国境C、交纳税费D、订立合同 9、我国出口一批货物给香港某公司,该香港公司又将这批货物转卖给美国某公司,这个贸易现象对香港 而言称为() A、间接进口 B、间接出口 C、转口贸易 D、易货贸易 10、当一国的出口额大于其进口额时,称为() A、国际收支逆差 B、国际收支顺差 C、对外贸易逆差 D、对外贸易顺差 11、2003年,美国的进出口额为2万亿美元,GDP为10万亿美元,因此,美国当年的对外贸易系数约 为() A、2% B、4% C、10% D 、20%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利益 一、单选题 1、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 A、社会生产力 B、上层建筑 C、资本流动 D、自然条件 2、最初的国际分工形式是()。 A 、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分工 B 、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分工 C 、宗主国与殖民地间的分工 D 、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分工 3、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是()。 A、11—12 世纪 B、14—15世纪 C、16—18 世纪 D、18—19 世纪 4、社会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为()。 A 、生产力增长B、经济增长C、信息的丰富D、生产水平的地位 5、决定各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是()。 A、自然条件 B、市场规模 C、社会制度 D、生产力水平 6、在国际分工发展阶段,占主导地位的是()。 A、自由竞争 B、垄断 C、合作互助 D、自由贸易 7、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是在() A、一战后 B、20世纪初 C、二战后 D、19世纪中叶 8、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处于主导地位的是()。

宏观经济学题目

宏观经济学题目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名词解释1.宏观经济学(杭州大学1998研)2.国内生产总值(CDP)(中国政法大学2003研) 3.名义GDP和实际CDP(武大2000研) 4.潜在的CDP(人大2003研;北师大2001研) 5.国民生产净值(NNP)(武大2001研)6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与消费物价指数(人行2000研) 7.国民生产总值8.个人收入(PI) 9.流量与存量10.重置投资 11.自发投资12.引致投资 13.转移支付14.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 简答题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武大2001研) 2.为什么说GNP不是反映一个国家福利水平的理想指标?(北大1998研) 3.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区别。(东南大学2003研;北大1999研) 4.写出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GDP)之间的关系。(北大2001研) 5.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与个人在股票债券上的投资有何不同?为什么新住宅的增加属于投资而不属于消费?为什么存货投资也要计入GDP之中? (武大2002研) 6.说明在证券市场购买债券和股票不能看作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活动。(天津财大1999研) 7.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人们从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入GDP?(北方交大2000研) 8.下列各项是否计入GNP(国民生产总值)?为什么? (1)转移支付;(2)购买一辆旧车; (3)购买普通股票。(复旦大学1995研) 9.“GNP=C+I+G+(X-M)”的内涵。(武大2002研) 10.简要评述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缺陷及纠正。(浙大1998研) 11.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主要方法。(人行1998研) 12.国民收入核算的三种方法。(浙大1998研) 13.储蓄投资恒等式为什么并不意味着计划储蓄总等于计划投资?

国际贸易期末考试题

国际贸易期末考试题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国际贸易》期末考试试卷(A卷) 课程代码及课序号:ITR301-0,1,2,3 学号:姓名:成绩: 班级:课序号:任课教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得分 1、最惠国待遇 2、对外直接投资 3、贸易转移效应 4、技术性贸易壁垒 二、单项选择题(下面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请将正确选项填写在题号前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5分)得分 ()1、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如下条件______ A、剩余产品的出现和国家的形成 B、商人的出现和国家的形成 C、国家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剩余产品的出现

D、商品生产的扩大与商人的出现 ()2、对外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根本区别是______ A、对企业是否拥有一定的控制权 B、是否涉及有形资产的投入 C、对企业是否拥有经营管理权 D、是否涉及无形资产的投入 ()3、通常进口关税中的正常关税是指______ A、最惠国税 B、普惠税 C、特惠税 D、进口附加税 ()4、国民待遇条款的基本要求是_____ A、外国企业享有最优惠的特权待遇 B、所有外国人、企业和船舶与本国公民、企业和船舶享受同等的待遇。 C、缔约一方仅给缔约另一方以此待遇,其它缔约方无权享受 D、外国公民与本国公民在领海捕鱼权方面都享有同等待遇

()5、已知一国的贸易顺差为30亿美元,投资增加额为20亿美元,国民收入增加额为80亿美元,则该国的对外贸易乘数为______ A、 B、 C、 D、 三、多项选择题(下面各题所给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以上的答案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填写在题号前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得分 ()1、若德国和英国在同一劳动时间内分别生产10米毛呢,15米麻布和10米毛呢,20米麻布,那么,基于比较利益原则的分工格局为______ A、英国生产并出口麻布 B、英国生产并出口毛呢 C、德国生产并出口毛呢 D、英国生产并出口麻布 ()2、跨国公司需具备的因素有______ A、一个工商企业包括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实体

国际收支理论_3_乘数论

乘数论(Gandolfo,8.1-8.2), 南开8.2) 30、40年代发展出的理论 假设:Exchange rate fixed 。只考虑收入变化(及其导致的支出变化)对BOP 平衡的影响。 凯恩斯风格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这里用了Gandolfo 的式子,但是用了南开的notation ) 10,0<<+=c cy C C 10,0<<+=h hy I I 10,0<<+=m my M M 0x x = M X I C y -++= 以上式子具体解释见Gandolfo (1)由以上可以推出 )(1100M X G I C m c Y -++++-= (1) Y :国民收入; c :边际消费倾向;m :边际进口倾向;:自主性消费;I :投 资; G :政府购买支出;X:出口;自主性进口。 0C 0M 乘数m c +-11 小于封闭经济条件下的乘数,但仍大于 1.因此,无论,I ,G , 的变化都会带来Y 的多倍变化。 0C 0M X -由于↑会增加收入Y ,刺激经济,可能导致以下政策建议:鼓励出口、 抑制进口,以刺激经济。这被称为“新重商主义”。 0M X -

(2)),利用前面的式子(1),得到 (0mY M X M X B --=-=)(10000M X G I C m c m M X mY M X B -++++---=--= = )(1)(1100G I C m c m M X m c c +++---+-- 0C ,I ,G , ↑会导致B↓, X ↑导致B ↑, ↑导致B↓ 0M Implication:可以通过减少,I ,G ,、增加X ,来改善国际收支,增加贸 易盈余。反之,可以用相反政策来减少盈余。 0C 0M (3)出口和自主性进口除了引起国际收支的直接变动,也会通过国民收入的变化导致国际收支的进一步变动。 比如:X 上升了Y ↑?进口上升(by X ??X m c m ?+-1),因此,最后的国际收支B 的总的变化会小于一开始的进口上升值: X X m c c ?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资料讲解

第一章古典贸易理论 第一节绝对优势理论:亦称绝对成本理论、绝对利益理论 1、代表人物(英)亚当·斯密经济学鼻祖 代表作品:《道德情操论》1759、《国富论》1776 2、按照绝对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和贸易,直接利益主要表现在:①提高产出水平;②提高消费水平;③节约劳动(时间)。 3、理论内容概括: (1)如果一国生产某一商品的单位成本比其他国家绝对的低,则该国在该商品的生产中具有绝对优势; (2)各国应专业化生产并出口本国有绝对优势的商品,进口具有绝对劣势的商品,则都会从中受益。 第二节比较优势理论:亦称比较成本理论、比较利益理论 1、代表人物及作品:(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 2、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和贸易,直接利益表现在:①提高产出水平;②提高消费水平;③节约劳动时间 3、理论内容概括:(核心:两优取重,两劣取轻) (1)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 (2)各国应专业化生产并出口本国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商品,则都会从中受益。 第三节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 1、代表人物及作品:(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1848年 2、国际交换比例:国际交换比例以贸易前两国国内的交换比例为限;国际交换比例影响贸易利益的分配;国际交换比例由相互需求的强度决定。(课件) 练习: 1、在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中,机会成本是(B )。 A. 递增 B. 递减 C. 先递增后递减 D. 不变 2、最早提出贸易利益“非零和”观点的经济学家是( C )。 A. 斯密 B. 李嘉图 C. 赫克歇尔 D.里昂惕夫 3、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有(ABE )。 A. 绝对优势理论 B. 比较优势理论 C. 要素禀赋论 D. 规模经济理论 E. 相互需求理论 4、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前提假设有(CDE )。 A. 2x2x2模型 B. 技术水平相同 C. 市场完全竞争 D. 消费者偏好相同 E.规模收益不变 第二章要素禀赋理论: 1、要素禀赋:又称要素丰裕度,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2、要素密集度:产品生产中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3、要素禀赋理论内容:H-O定理(模型)、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S-S定理、罗伯津斯基定理*。 4、H-O定理:瑞典:赫克歇尔《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1919) 俄林《域际贸易与国际贸易》(1933) 5、H-O定理:定理内容:要素禀赋决定一国的比较优势;一国应主要生产和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商品,则两国都会从中获益。

估值模型的适用性与改进

估值模型的适用性及其改进 估值方法 人们通常将每股收益作为公司价值分析指标,许多投资者和公司的管理人员都认为,只要公司的财务报表利润提高,股价就会上涨。尽管每股收益确实有用,但由于财务报告收益的变动并不能代表公司根本的经济变化,每股收益过于简单,不能反映其他影响公司价值的重要因素,必须要有其他的价值评估方法。 (一)贴现模型 1、贴现现金流量法 现金流量贴现以一种全面而又简明的方式,囊括了影响公司价值的因素。现金流量贴现法是运用收入的资本化定价方法来决定股票的内在价值,即任何资产的价值是其预期会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折现值总和。如下式: 股份权益价值=每股股票的价值=股份权益价值/普通股数 其中CFTEt为第t期的股份权益现金流量,ke为股份权益成本。 2、股利贴现模型 贴现现金流量法认为股票的真实价值等于其未来全部现金流量的现值总和。对于股票来说,这种预期的现金流就是在未来预期可以得到的股利。根据对股利及其增长率的估测,用股利贴现模型来确定股票的价格,解决了现金流量贴现法可操作性较弱的问题。为了简化分析,本文仅以稳定成长的公司为例说明股利贴现模型。稳定成长公司的股价应为:其中,P为股价,DPS1为预期明年的每股股利,ke为股份权益成本,gt为持续的股利成长率。 (二)经济增加值EV A 对基于传统会计信息的估值方法的失望,激发了一系列替代会计估值的方法出现,而经济增加值EV A是其中较为引人注目的,EV A准确地度量了企业的经营效益。EV A由Joe M. Stern等人创立,Stern Stewart公司将EV A注册为商标。《财富》杂志每年刊登Stern Stewart 公司计算的全美1000家上市公司EV A,使得EV A的概念深入人心。 EV A是基于企业需要获取足够利润以弥补包括债务和股权投入资金的全部成本的想法而产生的。会计方法反映了债务成本,却忽略了股权资本的成本。在会计报表上,投资者的股权资本投入对公司来说是无成本的。EV A则认为股东必须赚取至少等于资本市场上类似投资的收益率,资本获得的收益至少要能补偿投资者承担的风险。EV A就是企业税后净经营利润扣除资本成本(债务成本和股本成本)后的余额。在EV A准则下,投资收益率高低并非企业经营状况好坏和价值创造能力的评估标准,关键在于是否超过资本成本。 EVA实际上是经济学上的剩余收入或者经济利润概念。从理论上讲,股权资本的真实成本等于股东的机会成本。EV A给出了剩余收入可计算的模型方法。EV A的计算方法如下:销售额-经营费用-税= 营业利-财务费用=EV A 其中,财务费用= 资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W ACC =债务资本成本率×(债务资本/总市值)×(1-税率)+股本资本成本率×(股本资本/总市值)。股本成本或者说是股票投资预期报酬,是依据资本资产定价理论(CAPM)来确定的。股本的预期报酬可以下式表达: 其中E(R)为股本的预期报酬,Rf为无风险利率,β为资产的贝他系数,E(Rm)为市场组合收益率。

试述乘数理论的适用性(出自第六单元)试述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缺陷(出自第五单元)

管理学作业答题纸 经济学基础作业02(第5-8单元)答题纸 学籍号:***********姓名:****** 分数: 学习中心:弘成学苑********学习中心专业: ____****______ 本次作业满分为100分。请将每道题的答案写在对应题目下方的横线上。 题目1 [50 分] 公式ΔY=A·ΔA,其中A为乘数值,ΔA为自发支出的变化,它包括投资变化ΔI,政府购买ΔG转移支付变化ΔTR等因素,这个公式表明了自发需求变化导致产出以A倍变化.这个理论反映了现代经济的特点,即由于经济中各部门之间的密切关系,某一部门支出(即需求)的增加必然在经济中引起其他部门的连锁反应,从而使收入以倍值增加。 一般说来,需求的增加有两个后果: 一是价格水平上升; 二是产出水平{即收入水平)上升。 只有当经济中存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时,自发需求增加ΔA会导致收入水平增加A·ΔA;当经济中已实现了充分就业时,即没有可利用的闲置资源时,自

发需求增加ΔA只会导致价格水平上升而不会使产出水平(或实际收入水平)上升。 一般情况下.需求的增加将导致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同时上升,上升幅度一般不等。还应该指出,有时经济中的大部分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但由于某一种或几种重要资源处于“瓶颈状态”,这也会限制乘数发挥作用。因为这种某些资源的“瓶颈状态”会使利用其他闲置资源成为不可能。 题目2 [50 分] 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缺陷: 首先,非市场交易活动得不到反映。例如,许多不经过市场交易的活动,像家务活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难以在GDP统计中反映出来。家务劳动由自己干改为雇人干,GDP就会上升,但国民经济实际产出并未增加。又如,不少地下交易,只是为了逃避税收,在这里,经济活动发生了,GDP统计中却未得到反映。 其次,有些严重影响到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内容无法得到反映。例如,GDP核算无法说明人们享受了多少闲暇(两个生产了同样多GDP的国家,一国成员劳动十分紧张,一国成员享有许多闲暇,显然后者福利大于前者)。又如,GDP 无法说明环境污染到了什么程度(两个生产了同样多GDP的国家,如一国环境污染了,另一国并未污染,显然,前一国人们不及后一国人们幸福)。 再次,西方国民收入核算把所有市场交易活动反映到GDP中来,并不能正确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如某地赌博和黄色活动盛行,也许GDP水平很高,但并不说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保护贸易政策之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了解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内容,熟悉其建立者的简介。通过举例,使学生能较好的理解掌握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优点和局限性。 重点: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内容。 难点: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优点和局限性。 讲授

第一课时 二、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1.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产生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指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凯恩斯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凯恩斯(1883-1946)是当代最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义的创始人。 2.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主要内容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凯恩斯的主要追随者马克卢普和哈罗德等人在凯恩斯的投资乘数原理基础上引申提出的。 凯恩斯认为投资的增加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有乘数作用,即增加投资所导致的国民收入的增加是投资增加的若干倍。 第二课时 马克卢普和哈罗德等人把投资乘数原理引入对外贸易领域,分析了对外贸易与增加就业、提高国民收入的倍数关系。 根据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凯恩斯主义积极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3.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简评 凯恩斯主义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规律性,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理论对于认清国民经济体系的运行规律,制定切实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也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做练习册相关题目。

第一课时 [复习回顾]: 1 .幼稚工业保护论的内容。 2、.幼稚工业保护论的创立者简介。 3、.幼稚工业保护论的简评。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回顾、总结。 [讲授新课] 二、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1.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产生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指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凯恩斯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它试图把对外贸易与就业理论联系起来,从增加就业,提高国民收入角度说明保护贸易的重要性。 凯恩斯(1883-1946)是当代最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义的创始人。凯恩斯生活的时代,是世界经济制度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资本主义经济以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尤其是1929~1933年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的爆发,世界市场问题进一步尖锐化,各国相继放弃自由贸易政策,改变为奉行保护贸易政策,强化了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干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凯恩斯的经济立场也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支持自由贸易转为赞同保护贸易,并积极为其提供理论依据。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书

乘数加速数模型

乘数加速数模型 一乘数原理 乘数的概念最初由俄国经济学家图干·巴拉洛夫斯基提出,凯恩斯在通论中把乘数和边际消费倾向联系起来,说明总支出变动与国民收入变动的关系,所以乘数原理在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中占重要地位。之后,美国经济学家汉森和萨缪尔森把乘数原理同加速原理结合起来,解释经济周期。 乘数是指总支出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如果如果是投资的增加,则乘数是投资乘数;如果是政府支出的增加,则乘数是政府支出乘数,等等。乘数原理说明了各种支出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因为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对某一部门冲的支出增加,不仅会使该部门的生产和收入相应增加,而且还会引起其他部门的生产,收入,和支出的增加,从而使国民收入的增长量倍于最初的支出。 乘数作用大小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一系列条件的制约:1。社会存在闲置资源,如果没有闲置资源,则投资增加及由此造成的消费支出增加,并不引起生产的增加,只会刺激物价上升。2。投资和储蓄的决定相互独立。否则成熟作用要小得多,因为增加的投资会引起对货币需求增加从而使利率上升,利率上升会鼓励储蓄,消弱消费,从而部分抵消由投资增加引起的收入增加进而使消费增加的趋势。3 货币供给量增加能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假使货币供给受到限制,则投资和消费支出增加时,货币需求的增加就得不到货币相应增加的支持,利率会上升,不但会抑制消费,还会抑制投资,是总需求降低4 增加的收入不能用于购买进口货物,否则GDP不会增加5 此外,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挤出效应,和搞税收都会使乘数作用被部分抵消 加速数原理 加速原理指收入变动或消费变动引起投资变动的理论。当满足不存在闲置资源和资本---产出比不变两个假定时,产品需求增加引致产品生产扩大,为了增加产量,就要增加资本存量,要求有新的投资。也就是说,收入或消费需求的变动导致投资的数倍变动。 含义包括:1。投资不是收入绝对量的函数,而是产量变动变动率的函数。即投资变动取决于产量的变动率,若产量的增加逐期不变,则投资总额不变。2。投资率变动的幅度大于产量的变动率,产量的微小变化会引起投资率较大幅度的变化3若要保持增长率不至于下降,产量必须保持在一定比率增长。因为产量的增长率变缓,投资增长率就会停止或下降。即使产量不是绝对下降而只是相对放缓了增长速度,也可能引起投资的缩减。4 与乘数一样,都是从两个方向发挥作用的。即当产量增加引起时,投资量的增长是加速的。当产量减少或停止增加时,投资的减少也是加速的 5 要使加速原理发挥正常作用,只有在过剩生产力全部消除时,才能实现。 加速原理发挥作用的限制条件:1,。生产能力是否全部运转。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出现设备闲置现象,即使消费需求提高了,也可以通过利用现有设备的过剩能力来解决。而不一定要增加投资,从而使加速数作用大为削弱 2 预期的影响企业通常会出于预期主动增加或减少存货,当需求消费随收入增加而增加时,就不一定引起生产的扩张 3 时滞的影响考虑到设备生产时间,消费对投资的带动并非像加速数原理描述那样立竿见影,使加速数作用大打折扣4 资本---产出比率的变动。在现实生活中,随着这一比率的下降,投资波动的幅度也会变小

对外贸易乘数

第一、扩大出口需求 扩大出口需求,发挥对外贸易乘数效应,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民经济结构,这是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两项基础性条件。要在宏观经济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加快经济关系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平等化进程。以此为基础,对外贸易才能以市场机制为手段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我国的经济结构一直处于不断的调整之中,对外开放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经济结构调整不能孤立于国际分工之外。应该分析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综合考虑中国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与新技术革命的趋势,选择中国应重点发展的产业,提高这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这种不断完善的经济结构基础之上,对外贸易才能带动中国整体经济竞争力的提高,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第二,改善出口产口结构 鼓励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中国较长时期以来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这基本正确地反映了中国的比较优势状况。中国的比较优势主要在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根据比较优势原理,中国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可以获得静态的比较利益。不过,比较优势理论并不保证比较优势的转变和产业的升级,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强产业关联度和技术外溢性质,则能够通过乘数效应,促进产业的升级和经济增长。第三、积极增加进口 积极增加进口,保持适度顺差,提高净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着重通过扩大出口需求来解决国内剩余资源,这对于短时期内求得宏观经济的平衡很有作用。但是,从长期来看,单纯地扩大出口并不利于一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增长。扩大出口必须相应地扩大进口,通过扩大进出口贸易规模来扩大国内与国际经济资源的转换,这样才能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也才能为国内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开辟新的天地,从而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国内资源的闲置问题。

试述乘数理论的适用性。 (出自第六单元) 试述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缺陷。 (出自第五单元)

第1页(共3页) 管理学作业答题纸 经济学基础作业02(第5-8单元)答题纸 学籍号:***********姓名:****** 分数: 学习中心:弘成学苑********学习中心专业: ____****______ 本次作业满分为100分。请将每道题的答案写在对应题目下方的横线上。 题目1 [50 分] 公式ΔY=A·ΔA,其中A为乘数值,ΔA为自发支出的变化,它包括投资变化ΔI,政府购买ΔG转移支付变化ΔTR等因素,这个公式表明了自发需求变化导致产出以A倍变化.这个理论反映了现代经济的特点,即由于经济中各部门之间的密切关系,某一部门支出(即需求)的增加必然在经济中引起其他部门的连锁反应,从而使收入以倍值增加。 一般说来,需求的增加有两个后果: 一是价格水平上升; 二是产出水平{即收入水平)上升。 只有当经济中存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时,自发需求增加ΔA会导致收入水平增加A·ΔA;当经济中已实现了充分就业时,即没有可利用的闲置资源时,自

第2页(共3页) 发需求增加ΔA只会导致价格水平上升而不会使产出水平(或实际收入水平)上升。 一般情况下.需求的增加将导致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同时上升,上升幅度一般不等。还应该指出,有时经济中的大部分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但由于某一种或几种重要资源处于“瓶颈状态”,这也会限制乘数发挥作用。因为这种某些资源的“瓶颈状态”会使利用其他闲置资源成为不可能。 题目2 [50 分] 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缺陷: 首先,非市场交易活动得不到反映。例如,许多不经过市场交易的活动,像家务活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难以在GDP统计中反映出来。家务劳动由自己干改为雇人干,GDP就会上升,但国民经济实际产出并未增加。又如,不少地下交易,只是为了逃避税收,在这里,经济活动发生了,GDP统计中却未得到反映。 其次,有些严重影响到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内容无法得到反映。例如,GDP核算无法说明人们享受了多少闲暇(两个生产了同样多GDP的国家,一国成员劳动十分紧张,一国成员享有许多闲暇,显然后者福利大于前者)。又如,GDP 无法说明环境污染到了什么程度(两个生产了同样多GDP的国家,如一国环境污染了,另一国并未污染,显然,前一国人们不及后一国人们幸福)。 再次,西方国民收入核算把所有市场交易活动反映到GDP中来,并不能正确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如某地赌博和黄色活动盛行,也许GDP水平很高,但并不说

国际贸易学名词解释-净进口

贸易:国际之间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的交换。 国际贸易:国家或地区之间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的交换活动。 对外贸易额: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的总和。 贸易差额(顺差、逆差):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之内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 对外贸易条件: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一单位商品能换回多少单位进口商品的比例,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效益如何,通常用该时期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来表 示。 出口价格指数 TOT=--------------X100 进口价格指数 对外贸易依存度:一国在一定时期之内进出口商品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例。总贸易:以国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 专门贸易:以关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 三国间贸易: 第三方贸易:中间商利用其从事国际贸易的经验、技术、商务关系或地理上的优越地位,对出口国(第三国)供应商以买方地位,面对进口国(进口商)以卖方地位,分 别签订买卖合同,货物则由出口国(第三国)直接运送至进口国,中间商仅以 文件处理(document process)方式达成贸易,并赚取差价行为。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各类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世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易货贸易:以经过计价的货物作为清偿工具的贸易。 现汇贸易:以能够自由兑换的货币作为清偿工具的贸易。 国际贸易额:同一货币单位表示的世界各国出口或进口总额。 国际贸易量: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际贸易额,排除了价格波动的影响,反映了国际贸易的实际规模。 贸易条件:是两国进行贸易时的交换比例,用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对以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反映该国的对外贸易状况,一般以贸易条件指数表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