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球治理复习题

全球治理复习题

全球治理复习题
全球治理复习题

1、如何认识全球化的肯定论和怀疑论(算两题)

全球化是分散的地域国家社会走向全球社会的趋势与过程,是21世纪世界的基本特征。全球化的本质在于把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全球事务,解决全球问题,认同人类的共同身份和共同利益。

肯定论:对全球化持肯定论的流派一般是自由主义,即国际制度自由主义、共和自由主义、社会自由主义和相互依赖自由主义。代表人物是福山。其主要观点有:①当今的全球化是一种客观存在,史无前例。②推动全球经济增长③全球化削弱了主权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中的地位a,从外部看: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打破了主权国家对国际事务的主导权,主权国家纷纷加入国际组织,削弱了国家主权。b,从内部看,地方政府、政府部门、利益集团在国家政治中的影响力加大。

怀疑论:对全球化持怀疑论的流派一般是现实主义、重商主义。代表人物是伊肯伯里。重商主义把国家间关系看成是一种零和博弈,把货币当成是唯一的财富,储备金银。代表人物有米尔斯海默、赫斯特、华尔兹、吉尔平、克拉斯纳和伊肯伯里。现实主义对全球化持怀疑论的观点有:①现实主义认为国家在市场面前不是无为的②当今主权国家在国际政治中的主导地位没有改变③肯定轮夸大了经济全球化④跨国公司并没有因其是国际行为者而与母国失去联系⑤民族国家并未受到全球化的威胁,国家的调控和监管能力在增强而非减弱⑥全球化并未改变国际政治的本质

⑦主权国家制度比过去更加流行,并产生了许多新的国家。

2 、全球化的悖论(矛盾的统一体)

答:俞可平指出:全球化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内在的充满矛盾的过程,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它包含有一体化的趋势,同时又包含分裂化的倾向;既有单一化又有多样化;既是集中化,又是分散化;既是国际化,又是本土化。①单一化体现在:各国各民族在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日益趋同化。多样化体现在:自身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②一体化体现在:全球化是一种整合,它具体表现为国际组织的增加,尤其是跨国组织作用前所未有的增大;国家间整合的程度极大地提高,以至于传统国家壁垒如国家主权在相当程度上不断削减。分裂化体现在:由于各国经济发展不同;民族分裂主义行动,(即在全球化一体化的同时,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和地方的特殊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得到强调)和当今世界具有排他性的以大国为中心的区域经济集团(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出现,使世界呈现一个碎片化的世界。③集中化体现在资本、信息、权力和财富的日益集中。④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统一:与国际接轨虽成各国口号,但各国接纳国际准则,并没有忘记本国的传统和特征,而是将国际准则与本国传统结合起来,使国际准则本土化。

3、※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认识各国公共政策的趋同?

答:各国公共政策趋同的原因是a,激烈的国际竞争是导致国家间公共政策趋同的可能性原因b,国际组织、规则、制度的推动作用c,国际体系中某些大国的压力导致d,问题的国际化、普遍化。

4、主权国家的特点(与以往国家相比)

答:威斯特法利亚合约是现代民族国家建立的标志。其特点是:

⑴清晰的领土界线,固定的领土

⑵中央政府是合法的暴力统治者,对公民的监控能力提升。由于国家对于资源的垄断,使得现代民族国家的税收能力,调控能力等都远远强于传统国家:民族国家税收能力高,拥有精巧强大的组织技巧,所以现代国家相对于传统国家很少会出现横征暴敛的情况:民族国家拥有比较强的调控能力,对于资源的垄断让其可以在调度资源时更加高效、科学,这也使得民族国家在反灾害,反疫情等能力上要远远强于传统国家。

⑶相较于传统国家,拥有主权的民族国家无疑在权力的来源与归属上更有说服力,它们不像传统国家,简单的将权力的来源归结于简单的“君权神授”,而是系统的论证自己统治的合法性,主张主权在民

⑷国家诉诸于某种意识形态,而拥有较高的凝聚力,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出现有助于消除内部冲突,将政府和社会连成一个相互支持的整体,民族国家的统治无疑将会更加稳固,国民的归属感以及对于国家的认同感也会大大增强。

⑸为了应对外部威胁和冲突,国家需要高效的行政制度、税收制度和动员能力,国家官僚体系由此建立。传统国家的政治结构是不分离的,政府往往身兼数职,这就导致了政府权力的“一家独大”,一旦政府滥用权力,那后果将会不堪设想,国民将会使最首要的受害者。而现代国家由于实行分权制衡,任何一方都无法滥用权力,同时必须对公民负责,这不仅使国家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升,更保证了国家机器的高速稳定运转。

⑹在战争外在压力下,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相互应用和结合,已有的君主和新兴的商业结合,使得国家成为强有力的经济实体和战争工具

综上所述,现代民族国家相对于传统国家无疑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权力的来源和归属方面,政治结构的分化程度方面以及国家能力的水平方面,现代国家都远远优于传统国家。

5、全球化对主权国家的挑战

答:①为了适应全球化的发展,主权国家让渡一部分权力给国际组织,同时也把部分权力下放给地方政府部门乃至于个人、企业。来自超国家或超国家行为体,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它们制定的规则对各主权国家经济政策起着重大作用;联合国做出的各种决议、协议和裁定也规范着主权国家的行为。

②市场经济的发展,全球问题的出现以及外来文化的传播,削弱了民众对国家的认同③国际因素已经成为制约国内政治发展的基本变量。④主权国家面临内部民族、宗教、种族等次国家行为体的侵蚀。全球化基本上将所有国家纳入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那些自我封闭,远离这些进程的国家几乎成为国际社会的弃儿,在全球化时代,国家间交往联系及相互依赖程度前所未有的增加,一个地方的发生事件往往对其他地方会产生重大影响。

6、P87结合国际关系理论评价认识国际组织的作用

答:国际组织是主权国家为了解决共同问题而成立的常设机构。按成员性质,分为政府间国际组织(成员是主权国家或地区的政府)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成员是团体或公民);按地理范围分,可分为全球性国际组织(任何国家可以申请加入)和区域性国际组织(限于一定的条件);按职能范围分,可分为一般性国际组织(职能范围广)和专门性国际组织(只具有专业技术职能)。其具有稳定性、权威性、专业性和自主性。

国际组织的作用:

国际组织在参与全球治理的实际行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①为各国通过外交努力、协调关系、促进合作,进而达成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共识,提供一个固定的平台。例如WHO帮助各国控制疾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帮助解决教育问题等。②针对某些全球性问题,收集提供信息。联合国计划发展署每年就提供了大量的有关各国经济、人口、社会等问题的数据。③进行管制和分配。例如:IMF的货币政策,联合国对使用武力的规定,世界银行对于大量贷款的分配等。

由于国际组织的组成者是各国政府,它们在行为中难免有诸多的利益偏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球治理。目前,全球性的国际政府组织基本上由西方国家依据其价值观建立并主导的,其运行的游戏规则和制度必然着力于维护少数西方大国的利益。同时,由于种族、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的差异,致使全球治理的真正实现尚有诸多鸿沟。①在理论上,国际政府组织由多国组成,难以突破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所谓的“集体行动逻辑”的障碍,一些成员国在参与全球治理的行动中存在着“搭便车”的现象。②一些民族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担心失去自治权,对这些组织行使全球治理的权力持谨慎和保留的态度,这就使得国际政府组织很难获得有效治理所应具有的权威。③国际行为体利益的分散性和现存体系的不对称性,导致各行为体难以采取集体行动。在当今国际体系中,既有美国、俄罗斯、法国和中国等大国,也有斐济、文莱这样的小国。在一个存在着巨大的非对称价值分配的结构中,治理的意义、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建构并维系一个完整的全球治理体系是十分困难的。

7、P90非政府组织的特点及作用

答:特点:⑴.非政府性:非政府组织以民间形式出现,在体制上独立于政府。

⑵组织性:非政府组织活动是一种团体性的活动,它不是分散的个人行为。具有正式的内部制度、负责人和经常性活动。

⑶非营利性:非政府组织一个显著的特征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行为活动的公益性。这种公益性不仅对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是一个补充,而且,它们能够为社会尽最大的可能提供一些社会所有公众都可以使用的公共产品。

⑷自愿性与自治性:参加者都是自愿的,非政府组织还是一个自治性组织,它的行为是在法律和公共制度约束规范基础上产生的,因而,其自治性程度非常高。

⑸非政党性:即不以取得政权为组织目标,也不参加公职候选人的推举。

⑹非宗教性:非政府组织不以传教活动、发展信徒为目的,其活动不涉及公众的宗教信仰。

作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非政府组织日益广泛地参与国际事务,它们在联合国体系内外的作用和影响不断增大,在各个领域里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承认。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主要有:①其在不同的利益冲突角色之间促成协调和妥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全球公共问题的解决,。在许多国际事务中,当事各国政府往往会由于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原因而争执不下,互不相让,有时甚至兵戎相见。在这种场合,非政府组织可以利用其民间的身份,在当事国政府之间进行斡旋,缓和紧张气氛,促进相互沟通与理解,打破僵局,推动问题的解决。②使各类行为体全面参与国际社会生活,有效弥补了国家在处理国际事务中手段的不足,传播和平民主思想,监督、督促国家政府改变政策③为跨国公民社会创造了思想认同的基础,有利于建立和规范国际价值观以及改革国际制度。但,它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在方式上来说,国际组织主要通过游说,向有关方施加压力来实现其作用;②其次在现实中,非政府组织总是与政府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使其成为国家对外政策的代言人。某些国际非政府组织建立的初衷就是为特定政府的主流政治势力服务的,并做出一些迎合其资助者意愿的行为③国际非政府组织大多是依据各主权国家的法律在各国进行注册,在特定的主权国家内部的活动获得了合法性;但作为跨国行为体,它们在国际法的框架下,并不具有国际法主体资格。④很多国际非政府组织关注的问题通

常只集中于某个专门性的领域,对于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缺乏了解和关注,而且其内部也有腐败和举措失当等状况的发生。⑤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国际贩毒集团等邪恶的非法国际组织已对国际安全构成很大威胁,加剧了社会矛盾。其显著标志是2001年的“9·11”事件。

8、※全球治理的挑战及如何促进全球治理以解决全球问题?

答:全球治理是指国际各行为体为解决全球共同问题而采取的共同行动,以实现共同利益。是全球化时代的处理关于国际政治经济问题的全球规则和制度的新模式。全球治理强调多边主义、多边合作和自由主义。国际社会在治理全球问题方面(如:环境领域、经济领域和反恐合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全球治理也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①各民族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下几乎平等的地位严重制约了全球治理的目标的实现。②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超级大国,冷战后它奉行单边主义的国际战略,对公正而有效地全球治理造成了直接的损害。③全球治理机制自身也存在很多不足。如:管理的不足、协调性的不足、合理性的不足、民主不足和服从性不足。④面临全球问题各国要协调内政,但在现实中这与许多国家强调的不干涉内政原则相违背。

9、如何认识中国在环境治理上主张“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

答:该主张是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提出的。①发达国家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生产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过度的消耗资源,并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因此,发达国家应承担主要责任。发达国家应积极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与文化援助,给发展中国家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以治理环境,而不应动辄以武力或制裁与威胁,动辄以环境问题与人权挂钩。②发展中共家也应该认识到,对环境进行掠夺性利用,是一条不能持续发展之路,只会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发展中国家应加强环保,积极地加入有关国际环境合作机制,应通过各种努力使之得到更加公正合理的解决。

10、※王道与霸道

答:王道:仁政、法治,在对外关系上和平相处,即敦信睦邻。霸道:君主在管理国家时刑罚武力,在对外关系上,重视军事力量。“王道”强调“以人为本”,“霸道”强调“以权为本”;“王道”强调首先重视他人利益,“霸道”强调首先重视自己利益;“王道”强调“以德服人”,“霸道”强调“以力服人”;“王道”强调让人主动跟随,“霸道”强调让人被动屈服

11,人道主义干涉的界定及如何限制?

答:人道主义出现于14世纪末期,格劳修斯强调“人权”,认为这是被天然赋予的权力。人道主义是指国家、国家集团、国际组织主要为保护被干涉国的国民不被普遍剥夺国际上公认的人权而使用武力或其他强制措施。

现实主义的认识:⑴由于国家的历史、文化差异的存在,国际社会并不存在着普遍的道德原则,所谓的普遍的绝对的原则,只是对国家政策不自觉的反应,而国家政策是以特定时期国家利益的理解为基础。

⑵人道主义干涉与不干涉内政原则相冲突,不干涉内政原则一直成为现有国际秩序的基石,人道主义干涉的实施将会破坏这一原则。

⑶国家对外政策的目的是利益和权力,因此人道主义干涉是违背国家利益需求的。

⑷国家若介入,肯定是有利益需求的。

全球主义的认识:国际社会是以人为单位组成的整体,一国政府对本国居民人权的侵害或任由本国居民遭受灾难,是对国际普遍道德的践踏,为了拯救灾难中的个人,国际社会有权力也有义务进行干涉。

限制:①理由正当。保证国内广大人民的最基本的权利,一国不愿或无力承担,且同样拒绝别国对其进行相应的援助的提议。以致人民的生存陷入异常的灾难中。②UN或地区性政府间组织是唯一的合法干涉集体③武力的使用只能当做最后不得已使用的手段且使用要得当④人道主义干涉的目的要明确、公开。

12,文化对国家关系的影响

答:①文化是决定国家、民族和个人经济、命运的关键因素,有些文化相比其他文化能够更好地为成功提供保证。

②文化影响国家领导人理解政策问题的方式,通常还决定着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选择。影响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③文化影响国家社会、经济和军事结构及设计。

④文明冲突论。“文明冲突论”是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提出的。他认为,应该以文明的认同与冲突作为世界政治的思维框架,以文化和文化认同作为阐述冷战后世界力量的结合、分裂和冲突模式。而最有可能逐步升级为更大规模战争的地区冲突,是那些来自不同文明的集团和国家之间的冲突。

⑤文明趋同论:不同文明相互趋同、相互融合。

13,P231中国参与全球化的基本经验及影响?

答:基本经验:⑴多主体、多部门合作制度是实施全球治理的基本形式与有效机制。多主体、多部门合作制度,是指国内外不同行为体(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全球公民社会)以及同一行为体的不同部门、层次、单元,共同参与中国本土上的跨国合作,推进全球治理的制度性安排与机制。⑵政府在全球治理中仍起主导作用,但要求政府部

门及其官员的权力与管理观念的日益更新。政府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有助于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要为政府与公民社会关系的理性定位与良性互动营造良好的环境。政府正在转变观念,逐渐承认公民社会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独立地位和作用;同时,公民社会也应该在增强独立自主性的基础上,成为政府的合作伙伴。⑶全球意识与全球价值在全球治理中有所体现和认同,并得到传播,但与全球治理的要求尚存在着差距。中国本土上以跨国合作形式进行的全球治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全球意识和全球价值关怀,并在治理的进程中培育和强化,使其认同度得以逐渐提高。影响:⑴提升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有利于中国自身的发展。信息的全球传递、压力的全球转移、竞争的全球展开,对各国形成了巨大的改革压力。政府在处理内政问题时必须有更广阔的国际视野,也使涉外部门必须从国内外两个大局来思考并处理外交问题,从而使国家利益得到更有效的维护。国际金融与经济危机发生后,中国加速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拉动内需、减轻外贸依存度,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大大增强。这让中国经济抵抗国际金融与经济危机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全球治理中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和影响力。

⑵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有利于国际新秩序向公平合理的方向调整。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反对使用武力,主张尊重各国主权,不干涉内政,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巩固安身立命的基本原则。中国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机制等新兴治理机制,主张解决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为发展中国家在WB、IMF等国际金融机构中份额和表决权的提升发挥了实质性作用。中国在国际环保领域坚持“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即为发展中国家赢得了发展空间,也确立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环保援助原则,从而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环保事业。中国参与国际司法合作,把逃到世界各地的中国罪犯引渡回国,把触犯中国刑律的外国罪犯从世界各地缉拿归案。这些努力不仅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使得全球新秩序朝着更加公平合理方向发展。

14,文明冲突论

答:“文明冲突论”是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提出的。亨廷顿认为,“在冷战时代的新世界中,冲突的基本源泉将不再首先是意识形态或经济,而是文化···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发生于不同文化的国家和集团之间。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下一次世界大战,如果有的话,必将是所有文明之间的战争。亨廷顿不仅把文化和文明看作是国际关系中的关键变量和国际事务中国家行为的重要基础,而且看做是国际冲突的首要原因。这是亨廷顿文明冲突理论的核心和命脉所在。

文明间冲突,在亨廷顿看来,一般有两种形式,在地区或微观层次上,不同文明的邻国或一国内不同文明的集团之间的断裂带冲突;在全球或宏观层次上,不同文明的主要国家之间的核心国冲突。

亨廷顿认为断裂带战争具有相对持久、时断时续、暴力水平高、意识形态混乱、难以通过协商解决等特点。不仅如此,断裂带战争通常发生在信仰不同宗教、不同的神的人民之间。亨廷顿从历史学、人口学和政治学的角度分析了断裂带战争爆发的原因:历史上的冲突遗产,恐惧不安和彼此仇恨的历史记忆;人口比例的巨大变化,一方对另一方造成政治、经济和社会压力;政治上新兴政治实体对民主化进程的强烈要求。由于断裂带战争是间断性的、无休止的,因此永久性的结束断裂带战争是不可取的,而只能暂时的休止断裂带冲突。这通常需要主要参与者的疲惫枯竭和非主要参与者的积极介入。断裂带战争是自下而上,断裂带和平却只能自上而下。

亨廷顿提出了八大文明:印度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日本文明、东正教文明、儒家文明、西方文明、非洲文明和拉丁美洲文明。他认为未来的世界新秩序将是这八种主要文明相互影响、合力作用的结果。文明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以文明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战争最可靠的保证。在未来时代,主要文明间战争的防止需要各国遵守三个规则:⑴弃权原则,即核心国避免干涉其他文明的冲突,这是多文明和多极世界的和平的首要前提条件;⑵合作调节规则,即核心国相互协商和休止彼此文明间的断裂带战争⑶求同原则,即所有文明的人民都应探求并努力扩展与其他文明在价值观、惯例和习俗方面的共性。

《社区管理》模拟试题

《社区管理》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社区的维系功能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心理)维系;一是(社会)维系。 2、社区具有明显的地域空间特征,按此标准来划分,社区分为(法定)的社区、自然的社区和(专能)的社区。 3、社会主体可分为三大类:(社团行动)、公众动员和(传播媒介)。 4、社区管理主体的制度建设的特点有(制约性)、权威性和(相对稳定性)。 5、以文化性质为标准分类,可以把社区文化分为(公益性)群众文化、娱乐性赢利文化、(休闲文化)、艺术教育和表演等。 6、一般说来,社区文化的功能集中表现在社会沟通、心理凝聚、(价值导向)、行为规范、文化传承和(协调发展)等六个方面。 7、我国的社区教育管理模式主要有(学校辐射型)、街道(居委会)辖区型和(资源自助型)。 8、社区组织工作模式主要有三种:(社区发展)、社区计划和(社区行动)。 9、社区治安管理的内容具有涉及面广、(范围大)、(复杂性强)的特点。 10、社区服务的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资助)、居委会自筹、当地社会福利有奖募捐自留福利资金、社区服务的有偿收入。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社区环境:社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综合,也就是各种直接或见解地作用于和影响社区本身的外部客观因素的总和。 2、社区管理主体:以社区政党组织(社区党组织、街道办事处和乡镇政府)为核心,由社区自治组织、业主委员会和中介组合子共同构成的社区管理组织系统。 3、狭义的社区文化:社区除了物质文化以外的其他社区文化的总和。 4、社区社会保障;以设为依托,以社区居民为主要保障对象的社会保障体系。 5、社区管理方法:社区管理主体为履行社区管理职能,实现管理目标,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而采用的各种方式、手段、措施和技巧的总称。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简述社区的特征。 要点:是社会的缩影;是聚落的承载体;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居民具有共同的社区意识;不断变迁的;管理上的自治性;功能上的综合性、管辖上的区域性等特征。 2、简述设环境的发展趋势。 要点:建设智能社区环境;建设生态园林式社区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区环境。 3、简要谈谈社区文化的特征。 要点:略 4、当前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主要措施包括哪些? 要点:构筑新型组织网络;建立新机制;努力实现两大组织郑和,扩大党的基层组合子工作覆盖面;高度重视党风党纪建设与党的群众工作;赋予街道党组织必要的职权; 四、论述题(每题14分共28分) 1、请谈谈如何改善城市社区环境管理? 要点:理顺城市社区环境管理机制,明确社区环境整治责任;制定城市社区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确立城市社区环境保护目标;结合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和企业技术改造,为提高社区环境质量创造条件;积极推行污染集中控制,提高防治措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防治污染能力;疏通、拓宽资金渠道,扩大城市社区环境建设的资金来源;加强城市环境管理,健全监督执法队伍;以社区客持续发展为导向,发展社区环境教育; 2、试析我国社区社会保障工作的发展方向。 要点:发挥政府在社区的社会保障建设和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完善我国社区社会保障工作许多其他方面; 《社区管理》模拟试题二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社区概念的最早提出者为(藤尼斯),他曾把社区氛围三种类型:(地区社区)、亲属社区和非地区社区。 2、从社区所处的地域角度划分,可将社区环境分为(社区内)环境和(社区外)环境。 3、加强社区管理主体的功能建设,主要表现在要健全组织结构性功能、完善(工作机制性)功能和强化(需求性)功能。 4、按社区的地理环境为标准,可将社区划分为(平原)社区、山区社区、(牧区)社区等。 5、社区管理行政方法按照性质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定性)的和(定量)的社区管理行政方法。 6、实际中,我们可以把社区文化分为三个层次:非正式的社区文化、(准正式的)社区文化和(正式)的社区文化。 7、社区治安公里的功能主要有(防范)功能、疏导功能、(监控)功能和惩戒功能。 8、根据服务对象的差异,可以把社区服务氛围两大类:一是面向社区内特殊人群的(社区养老)服务;一是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便民利民)服务。 9、一般把城市社区社会保障划分为(社会救济)、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共六项保障内容。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社区管理: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社区基层政权组织与社区居民、住区单位等为维护社区整体利益、推进社区权方位发展,采取一定的方式,对社区的各项事务进行有效调空的过程。 2、社区管理主体建设:以社区政党组织(社区党组织、街道办事处和乡镇政府)为核心,由社区自治组织、业主委员会和中介组合子共同参与,旨在进一步健全管理主体的组织机构、完善社区管理主体的功能和制度,提高社区管理主体的工作效率的过程。 3、社区体育:在城市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内以及在乡村社区中,以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条件,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活动。 4、社区民主政治:存在于一定地域的以同质性人口为主题的人群生活共同体的政治现象与政治关系。 5、社区服务:在政府的同样规划和倡导下,以社区组织为依托,以生活在一定社区地域内的全体成员为对象,通过社区成员间的互助性服务,解决本社区是社会问题。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简述社区管理的特征。 要点:区域性;群众性;综合性;规划性;层次性动态性; 2、简述我国城市社区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要点:城市社区的环境质量随建设年代不同存在着差距;城市社区建设的老化问题;城市社区环境污染严重;贫困地区的社区环境整体落后;全国各地区的社区环境建设发展不平衡; 3、简述城市社区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 要点:提升社区文化品位;美化社区环境;美化社区环境的要素; 4、街道办事处的主要职能有哪些/ 要点:主持社区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工作;社区工作的规划与操作,履行了事业职能;主持社区工作的资源开发,两重性经济组织职能。 四、论述题(每题14分共28分) 1、试述我国当前社区民主政治建设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要点:问题:社区自治制度行政化趋势期待变革;社区公民民主意识期待提高;社区社团自治作用期待提高; 对策:扩大直接选举范围,完善选举制度;充分发挥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会议的作用,开拓民意表达渠道;提高社区工作者素质,规范管理制度; 2、试述我国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与特点。 要点:趋势:走向法治化、规范化、社区管理机构设置必将更加科学,合理等; 特点:管理组合子框架体系形成,具有配套性和系统性;管理组合子间的关系明确,具有整体性和联动性;其职位定位准确,具有全面性和立体性;管理队伍多元高效,具有职业性和社会性;管理机制有效,具有能动性和规范性; 《社区管理》模拟试题三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一般情况下,自然资源可分为三类:社区的(生态资源)、社区的(生物资源)和社区的矿物资源。

2020电大专科《社区治理》试题及答案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社区服务与管理 试题 2009年1月 一、单选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每题2分,共20分) 1.1978年,提出社区功能包括生产、分配、消费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社会参与功能,互相支持功能等五个方面内容的学者是( )。 A .美国学者桑德斯 B .美国学者华伦 C .中国台湾学者徐震 D .中国香港学者林香生、黄于唱 2.“21世纪的治理” 、“面向本体论的全球治理”等文章,为治理理论的创立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 ) 。 A .詹姆斯·N ·罗西瑙 B .罗纳德·J ·格罗索鲁 C .保罗·韦普纳 D .奥利弗· E 威廉姆森

3.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规定:街道办事处是()。 A.城市最基层的政府机关 B.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C.市辖区或者不设区的市的人民委员会的派出机关 D.城市社区的社会团体 4.党的领导在社区工作中主要体现为()。 A.组织领导B.政治领导 C.行政领导D.工作领导 5.按照有关法规规定,我国城乡基层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为()。 A.2年B.3年 C.4年D.5年 6.中国城市社区服务的发展方向发生转折的标志是()。 A.1987年武汉工作会议 B.1993年14部委颁发的加快城市社区服务发展的意见 C.1995年民政部颁布的全国城市社区服务示范城区标准

D.1999年民政部开展全国26个社区建设试验城区试点 7.中国传统的社会福利服务对象主要是指()。 A.民政部门负责的“三无”对象B.农村“五保对象” C.企业负责的职工福利对象D.城市社区居民 8.社区物业管理主要是对社区内()的管理。 A.商用物业B.居住物业 C.工业物业D.其他用途物业 9.下列关于社区发展的看法,除了()外,其他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A.过程说B.方案说 C.运动说D.方法说 10.社会工作通用过程模式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 A.功能派B.发展心理学 C.系统论.D.控制论 二、多选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2至4个正确的。多选、少选、错选均 不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社区治理作业一

12春《社区治理》作业一_0004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1. 1989年,( C )发表的一篇题为《撒哈拉以南非洲:从危机到可持续增长》的报告中,首先使用了“治理危机”一词。 A. 联合国开发署 B.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C. 世界银行 D.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 社区的第一个基本要素是( A )。 A. 人口 B. 地域 C. 社会互动 D. 乡村 3.( C )是指社区内有目标、有计划建立起来的、以满足一定需要的各种团体和机构。 A. 社区治理 B. 社区建设 C. 社区组织 D. 社区工作 4.( A )指的是一种由共同的目标支持的社区公共事务方面的活动或管理机制。 A. 社区治理 B. 社区建设 C. 社区组织 D. 社区工作 5. 学者(A )于1995年发表题为《没有政府的治理》的专著,并撰写了题为“21世纪的治理”、“面向本体论的全球治理”等文章,为治理理论的创立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A. 詹姆斯·N·罗西瑙 B. 罗纳德?J?格罗索鲁 C. 保罗·韦普纳 D. 奥利弗?E威廉姆森 6.“社区控制”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D)提出的。 A. 美国学者桑德斯 B. 美国学者华伦 C. 美国学者希拉里 D. 美国学者罗斯 7. 德国社会学家(A )早在1887年就曾经著有《社区与社会》一书,探讨古代社区群落和现代社会的分别。 A. 腾尼斯 B. 迪尔凯姆 C. 韦伯 D. 帕森斯 8. ( D )创建了系统功能主义理论。 A. 美国学者桑德斯 B. 美国学者华伦 C. 中国台湾学者徐震 D. 美国学者帕森斯 9. ( A )提出了三种社区类型,分别是基于地理或空间属性的社区、基于身份或利益属性的社区和基于个人网络的社区。 A. 美国学者法林 B. 社会学家亨特和沙特斯 C. 美国学者希拉里和威尔士 D. 美国社会学家贾尔宾 10. ( C )总结了有关社区定义的文献后,提出了构成社区的人口、地域、社会互动、共同的依附归属感四个基本要素的观点。、 A. 美国学者桑德斯 B. 美国学者华伦 C. 美国学者希拉里和威尔士

《社区管理》模拟试题三

《社区管理》模拟试题三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一般情况下,自然资源可分为三类:社区的()、社区的()和社区的矿物资源。 2、按经济结构、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等多元标准分类,可将社区分为()社区、城镇社区和()社区。 3、社会主体可分为三大类:()、公众动员和()。 4、按社区的地理环境为标准,可将社区划分为()社区、山区社区、()社区等。 5、社区管理行政方法按照性质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的和()的社区管理行政方法。 6、职能社区系统软件可分两类:()软件和()软件。 7、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救助制度主要有城市生活保障线制度、()救助和()救助等。 8、根据服务性质的差异,社区服务客分为补偿性服务、()服务和()服务。 9、社区作为居民生活的社会共同题,通常包括四个要素:即()、(人口)、组织机构和文化。 10、社区资料收集的途径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一是()。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社区管理体制:社区管理的组织天下及运转模式,即参与社区管理的管理主题2的组织结构、职权划分和运行机制的总和。 2、社区民主政治参与:社区居民参加社区发展计划、项目等各项公共事务于公益活动的行为及其过程。 3、社区自治:在国家法律的规范之下,在党的领导下,在政府的指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之下,社区享有一定的民主自治的权利。 4、社区管理主体:以社区政党组织(社区党组织、街道办事处和乡镇政府)为核心,由社区自治组织、业主委员会和中介组合子共同构成的社区管理组织系统。 5、广义的社区文化:是居住在社区中的居民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社区环境的特征。 2、简述社区环境的构成要素。 3、.简要谈谈社区管理主体的功能。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发展我国社区教育的基本措施。 2、如何解决我国城市社区再就业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社区管理》模拟试题三答案

社区治理期末复习(15.4.26)

社区治理期末复习 第一篇自我练习 一、名词解释 1、社区------社区是由一定地域内的、相互关联、共同生活的人群形成的地域共同体。社区与社会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社区和社会指的都是人类生活的群体形式或生活共同体,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社区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形式。 2、社区管理------是一种社会基层管理,指的是人们在社区规划要求以及社区工作目标指导下,使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来使社区内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协调一致,使其处于稳定、良性的状态,实现社区的健康发展。 3、社区文化------广义上的社区文化是指居住在社区内的居民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上是指社区内除了物质文化以外的其他社区文化的总和,这些文化现象包括社区居民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富有个性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等。 4、社区管理体制------是指社区治理体系组成及其运行的制度化的与非制度化的运行体系,是指参与社区治理的主体的组织结构、职权划分和运行机制的总和。 二、单项选择题 1、滕尼斯将社区分为三种,其中不包括( D ) A.地区社区 B.非地区社区 C.亲属社区 D.文化社区 2、将社区分为居住社区、商业社区、工业社区、政治社区的标准是( B ) A.社区规模 B.社区发挥的功能 C.社区环境 D.社区发达程度 3、美国社区治理是多个主体自由和平等参与的过程,这些主体不包括( D ) A.公民 B.企业 C.非政府组织 D.志愿者 4、社区居民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富有个性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等 属于( A ) A.狭义的社区管理 B.广义的社区管理 C.早期社区管理 D.现代社区管理 5、社区管理的作用不包括( A ) A.平衡作用 B.稳定作用 C.凝聚作用 D.组织作用 三、简答题 1、社区的形成条件有哪些? (1)有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的人群 (2)有基本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性服务设施 (3)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 (4)有一定的地域范围

电大专科《社区治理》试题及答案1

电大专科《社区治理》试题及答案1

社区服务与管理 一、单选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每题2分,共20分) 1.1978年,提出社区功能包括生产、分配、消费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社会参与功能,互相支持功能等五个方面内容的学者是( B )。 A.美国学者桑德斯 B.美国学者华伦 C.中国台湾学者徐震 D.中国香港学者林香生、黄于唱 2.“21世纪的治理”、“面向本体论的全球治理”等文章,为治理理论的创立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 A ) 。 A.詹姆斯·N·罗西瑙 B.罗纳德·J·格罗索鲁 C.保罗·韦普纳 D.奥利弗·E威廉姆森 3.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规定:街道办事处是 ( C )。 A.城市最基层的政府机关 B.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C.市辖区或者不设区的市的人民委员会的派出机关 D.城市社区的社会团体 4.党的领导在社区工作中主要体现为( B )。 A.组织领导 B.政治领导 C.行政领导 D.工作领导 5.按照有关法规规定,我国城乡基层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为( B )。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6.中国城市社区服务的发展方向发生转折的标志是( A )。

A.1987年武汉工作会议 B.1993年14部委颁发的加快城市社区服务发展的意见 C.1995年民政部颁布的全国城市社区服务示范城区标准 D.1999年民政部开展全国 26个社区建设试验城区试点 7.中国传统的社会福利服务对象主要是指( A )。 A.民政部门负责的“三无”对象 B.农村“五保对象” C.企业负责的职工福利对象 D.城市社区居民 8.社区物业管理主要是对社区内( B )的管理。 A.商用物业 B.居住物业 C.工业物业 D.其他用途物业 9.下列关于社区发展的看法,除了( A )外,其他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A.过程说B.方案说 C.运动说D.方法说 10.社会工作通用过程模式是建立在( C )理论基础上的。 A.功能派B.发展心理学 C.系统论.D.控制论 二、多选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2至4个正确的。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1.系统功能主义学派主要代表者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提出,社会系统从低到高的层次包括()。A.有机体系统 B.人格系统 C.社会系统 D.文化系统 2.法国学者玛丽一克劳德·斯莫茨提出,“善治”或“有效治理”的构成要素有()。

社区管理模拟试题范文

《社区管理》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目前在我国社区服务中,针对社区中的弱势群体需要提供() A、福利服务 B、便民利民服务 C、公益性服务 D、有偿性服务 2、下列哪些不属于社区文化的特点() A、专业性 B、地域性 C、群众性 D、多样性 3、社区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是指() A、就地接受服务 B、就近接受服务 C、经济上的可接受性 D、就近、就地及经济上接受服务 4、下列哪些属于社区基层管理者() A、社区低保干事 B、社区卫生主任 C、社区书记 D、社区主任 5、扩大社区民主,实行居民自治,是社区建设的根本。这是哪种()社区发展的新形式。 A、服务型社区 B、自治型社区 C、学习型社区 D、数字型社区 6、国家卫生城市验收标准规定,建成的绿化覆盖率至少要达到() A、25%以上 B、30%以上 C、35%以上 D、40%以上 7、根据滕尼斯的原意首先使用了中文“社区”一词的人是() A、袁方 B、费孝通 C、王青山 D、奚从清 8、按照区域特征,我们通常可以把社区划分为() A、农村社区、城镇社区和城市社区 B、平原社区、山区社区和牧区社区 C、流动型社区、半固定型社区和永久型社区 D、传统社区、发展中社区和现代社区 9、街道办事处为主体,在居委会、中介组织、社会团体等各种社区主体的共同参与配合下对社区的各方面事务进行管理。这是哪种()社区管理模式。

A、企业主导型社区管理模式 B、政府主导型社区管理模式 C、市场主导型社区管理模式 D、社区自治管理模式 10、社区内马路的宽窄直接关系到社区环境的哪种要素() A、空间要素 B、生态要素 C、管理要素 D、人文要素 11、“社区”一词最初是由德国社会思想家()在1887年提出。 A、F?法林顿 B、卡尔?马克思 C、马克斯?韦伯 D、F?滕尼斯 12、对社区建设的总体部署是() A、社区文化 B、社区规划 C、社区精神 D、社区服务 13、在职业活动中,社区工作者不仅不允许自己做有损于本职业的事情,也不容忍他人做有损于自身职业的行为。,这体现了社区工作者的() A、责业精神 B、廉业精神 C、敬业精神 D、勤业精神 14、下列不属于社区管理主体的有() A、社区基层政权组织 B、社区居民 C、社区内的单位 D、社区外的单位 二、多选题 1、下列属于社区服务特征的是() A、地域性 B、互助性 C、福利性 D、营利性 2、社区治安管理的内容包括() A、社区秩序管理 B、特种行业管理 C、消防管理 D、联防培训管理 3、社区治安管理中可以采用如下哪种技术来加强社区治安管理() A、电视监控 B、楼宇对讲电话 C、报警系统 D、出入登记 4、社区资源的特点是()

国家开发大学电大《社区治理》课程期末重点复习试题精编汇总

最新度广播电视大学(电大)期末考试 《社区治理》课程期末重点复习试题精编汇总 一.名词解释 ●社区:是指由一定数量成员组成的具有共同要求和利益的,形成频繁社会交往互动关系的,产生自然情感联系和心里认同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 ●地理社区:基于空间属性而形成的社区。可以是一个村落,一个集镇,一个城市和一个行政区等。 ●身份利益社区:主要用来指那些非地域的社区,即功能社区、联盟性社区或是精神性社区等。 ●个人网络社区:指基于个人的主观连接的群体而形成的社区。 ●社区问题:就是社会问题在社区层面的表现。 ●社区治理:是一种共同的目标支持的社区公共事务方面的活动或管理机制。 ●社区发展:是社区居民在政府机构的指导和支持下,依靠社区力量,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状况,解决社区问题,增强社区凝聚力,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提出概念的是美国社会学家F.发林顿 ●社区组织:是指社会组织在社区中的表现形式。 ●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与市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 ●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的福利资金和福利政策的扶持,援助下,在社会资源技术的积极支持、帮助下,依靠社区居民的组织参与,动员社区内在的资源力量,向社区居民提供的各种服务活动称为社区服务。 ●社会行动策略:是指假定社区中现存的受迫害的和弱势的人群需要组织起来要求大社区增加他们的资源和平等地对待他们,具体的策略是斗争性的倡导方式和战术运用,它寻求社区中的根本改变,包括权力和资源的再分配、让边缘群体接触决策过程等。 ●街居体制:作为区政府派出机关的街道办事处和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居民委员会产生并得到了法律的认可,法律还明确规定街道办事处指导居民委员会工作。 ●乡村管理体制:是在乡镇成为国家最基层政权组织同时,其下设立的村民委员会成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之间的法定关系界定为指导与协助关系,而不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市场失灵:不能有效抑制垄断,不能有效提供公共物品,不能克服外部不经济行为,不能带来其运行所需的外部环境条件,不能提供我们极为珍视的许多东西,人们把市场机制的上述缺陷叫做“市场失灵”。 ●政府失灵:主要表现在政府干预经济活动中,因决策失误而不能达到弥补市场失灵的预期目标,或者虽然能达到目标,但效率低下,代价昂贵,导致资源未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或者达到预期目标,效率也较高,但产生了种种未曾预料的副作用。 ●第三部门:指除政府和企业以外的第三种社会组织;“第三部门”就是各种非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总称或集合。 ●社区党建:即社区党组织的建设,是指中国共产党的基层党委或工会和社区党支部为主体的,由社区范围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各种组织的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性党的建设。 ●居民委员会:会是在党领导下的社区居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自治的组织实施机构。 ●村民自治:是指全体农村居民为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实现对农村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 ●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为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与发展,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精力、经验、技术,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状况,促进社会发展而无偿服务于社会生产生活的行为。 ●社区照顾:社区照顾:是指提供适当水准的干预和支持,以使人们能够实现最大的独立和控制他们的生活,为实现此目的,必须发展在各种设置中的广泛的服务。 ●社会关系网络:是指社区中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和支持的互动关系网络,一般是指一种非正式组织下的自然的交往关系。 ●社区治安:是指社区治理各行为主体(包括政府、非政府部门、机构),依靠社会力量,强化社区控制手段,促进社区环境的有序状态。它包括法制教育、人民调解、治安防范、社会矫正、维持秩序和事故预防。 ●社区卫生:是指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为计划生育指导等服务为一体的基层卫生服务。 ●社区物业管理:指对社区内居住物业的管理工作。主要指业主通过选聘物业管理企业,由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秩序的活动。 ●社区文化:是特定社会区域中成员精神生活、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包括社区居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精神状态、风俗习惯、公共道德的思想形态,以及学习、交往、娱乐、健身、休闲审美等日常活动。 ●社会保障:是为保障民生以及促进社会进步,由国家和社会以立法为依据出面举办,由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组织实施,对因各种经济和社会风险事故而陷入困境的人群以及有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全体公民提供的、福利性的物质援助和专业服务的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社会工作者:经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或训练的,从事社会工作专业研究、教学和实际工作的人员。 ●受助者:也称当事人、服务对象等,在许多社会工作文献中将受助者称为案主。 ●社会环境:是指与人的活动、与人的生存和发展有关的外在实物的总和。 ●社会资源:社会中存在的、对于某一社会成员或群体有用的所有财富的总和。 ●小组工作:是一种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组成的小组为工作对象的社会工作方法,它主要由社会工作者通过有目的的小组活动和组员间的互动,帮助小组成员共同参与集体活动,从中获得小组经验,处

电大专科《社区治理》试题及答案.doc

社区服务与管理 一、单选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每题2分,共20分) 1.1978年,提出社区功能包括生产、分配、消费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社会参与功能,互相支持功能等五个方面内容的学者是( B )。 A.美国学者桑德斯B.美国学者华伦 C.中国台湾学者徐震D.中国香港学者林香生、黄于唱 2.“21世纪的治理”、“面向本体论的全球治理”等文章,为治理理论的创立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A ) 。 A.詹姆斯·N·罗西瑙B.罗纳德·J·格罗索鲁 C.保罗·韦普纳D.奥利弗·E威廉姆森 3.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规定:街道办事处是( C )。 A.城市最基层的政府机关 B.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C.市辖区或者不设区的市的人民委员会的派出机关 D.城市社区的社会团体 4.党的领导在社区工作中主要体现为( B )。 A.组织领导B.政治领导 C.行政领导D.工作领导 5.按照有关法规规定,我国城乡基层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为( B )。 A.2年B.3年 C.4年D.5年 6.中国城市社区服务的发展方向发生转折的标志是( A )。 A.1987年武汉工作会议 B.1993年14部委颁发的加快城市社区服务发展的意见 C.1995年民政部颁布的全国城市社区服务示范城区标准 D.1999年民政部开展全国26个社区建设试验城区试点 7.中国传统的社会福利服务对象主要是指( A )。 A.民政部门负责的“三无”对象B.农村“五保对象” C.企业负责的职工福利对象D.城市社区居民 8.社区物业管理主要是对社区内( B )的管理。 A.商用物业B.居住物业 C.工业物业D.其他用途物业 9.下列关于社区发展的看法,除了( A )外,其他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A.过程说 B.方案说 C.运动说 D.方法说 10.社会工作通用过程模式是建立在( C )理论基础上的。 A.功能派 B.发展心理学 C.系统论. D.控制论 二、多选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2至4个正确的。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1.系统功能主义学派主要代表者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提出,社会系统从低到高的层次包括( abcd )。 A.有机体系统B.人格系统 C.社会系统D.文化系统 2.法国学者玛丽一克劳德·斯莫茨提出,“善治”或“有效治理”的构成要素有(abcd )。 A.公民安全得到保障,法律得到尊重,特别是这一切都通过司法独立、亦即法治来实现 B.公共机构正确而公正地管理公共开支,亦即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 C.政治领导人对其行为向人民负责,亦即实行职责和责任制 D.信息灵通,便于全体公民了解情况,亦即具有政治透明性

试题.试卷—--社区专职干部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社区专职干部招聘考试知识点及答案【第一套】 一、判断题: 1、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整合的主要载体是社区。1.对 2、维系社区的纽带是利益关系、地缘关系、血缘关系。 2.错 3、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是领导与被领导、命令与服从的行政隶属关系。3.错 4、社区成员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和居民群众。4.对 5、社区工作既是一项专业、一种职业、又是一门艺术。5.对 6、社区的划分应坚持有利于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有利于社区居民的民主自治,便于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原则。 6.对 7、社区自治章程和社区自治公约由社区居委会提出,街道办事处研究确定。7.错 8、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行“三个公开”是指向保障对象公开、向居民公开、向社会公开。8.对 9、社区建设的队伍主要是由社区党组织干部、社区工作者、社区理论工作者和志愿者组成。 9.对 10、属于社区照顾的主要对象是独居老人、单亲家庭成员、慢性病患者、精神病患者。 10.对 11、城市里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要求必须开展社区建设。 11.对

12、社区志愿服务是无偿服务。12.错 13、社区居委会对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和公务员的行为进行监督。 13.对 14、社区工作要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队伍建设是基础。14.对 15、在进驻物业管理机构的社区,物业管理机构对爱国卫生工作负主要责任。15.对 16、中小学校文体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允许适当收费,用于日常维护和管理。 16.对 17、政府职能部门可任意给社区居委会下达工作任务,并对完成情况进行考评。 17.错 18、社区建设工作就是指居民自治。 18.错 19、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成员实行专职制,每届任期三年。19.错 20、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的范围为:县级以上城市和市辖区。20.对 21、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时,社区单位以单位名义集体进行选民登记。21.对 22、社区警务的“三大互动”是要求民警与社区居民、社区居委会、辖区单位互动。22.对 23、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的职权范围是决策权、监督权、执行权。23.错 24、社会福利社会化,政府在财政上扮演“后台老板”的角色。

社区管理学考试资料

社区管理期末复习指导 1.什么是社区?社区有哪些功能?答:社区是指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进行特定的社会活动的活动区域。 社会的功能:1,政治功能;2,教育功能;3,服务功能;4,娱乐功能;5,凝聚功能。 2.社区有哪些构成要素? 答:1,地域要素;2,人口要素;3,区位要素;4,结构要素;5,社会心理要素;6,约束要素;7,物质要素。3.什么叫社区管理?社区管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社区管理是指在街道范围内,由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主导的,社区职能部门、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区域性、全方位的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 社区管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社区组织管理;2,社区党建管理;3,社区服务管理;4,社区文化、教育管理;5,社区环境管理;6,社区治安管理。 4.社区管理的原则是什么? 答:社会管理的主要原则有:1,全体利益原则;2,自治和自助原则;3,组织和教育原则;4,协调性原则;5,前瞻性原则。 5.社区管理的体制是什么? 答:社区管理体制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同个方面:1,管理重心下移,社区的功能增强;2,“条包块管,以块为主”的管理格局;3,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框架;4,建立行政、经济、法律三大手段并举的运作机制。 6.社区规划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答:在社区规划中,以人为本思想的贯彻,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第一,一切为了人的需要的满足。第二,社区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第三,社区应该做到塑造人、陶冶人、提升人。第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为论述则加以下内容。 在以人为本的社区规划思想指导下,为了满足居民(村民)多方面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在规划设计的时候,使社区“多功能化”。今天的社区不能只具备单一的居住功能,而应当集居住、休闲、娱乐、审美、卫生保健、科学生活、环境美化、净化心灵等多种功能,以满足居民在安全、方便、舒适、自我价值等多方面的需要。 7.如何在社区管理中做到“小政府、大社会”? 答:为了做到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框架,最关键的是机构要精简、管理要统一、效能要高。为了做到这一点,可以按照下面的总体思路去规划社区的管理机构:第一,纯粹的行业行为由企业承担;第二,半行政化的服务行为由中介组织承担;第三,政府直接办的经济实行政企分开;第四,社会职能转交给社会组织。 8.社区景观包括哪此内容?什么是社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答:社区景观是指社区的外在景色,是一个社区的内在本质与外在形式的结 合,是人类精神和理想在社区领域的具 体体现,包括活动景观和实质景观两大 类。活动景观,主要包含的是市民的日 常生活、公共活动、节日集会等反映地 方民族特色、文化艺术传统、风俗习惯 等浓厚生活气氛的内容,它表现为动态 的“物”。实质景观指的是社区和自然环 境、文化古迹、建筑群以及道路等社区 各项功能设施的总体,它表现为静态的 “物”。 自然景观指的是自然界中原有的山川、 河流、地形、地貌、植被及一切生物所 构成的地域空间景观。人工景观主要包 括有社区空间结构(街道、广场)、建筑 形态以及社区街廊设施(社区街具、雕 塑等)。 9.目前社区中有哪些主要管理机构? 答:社区内具体的组织机构包括街道委 员会、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居民 自治性组织及中介组织等。 10.物业管理公司负责管理的基本内容 是什么? 答:物业管理涉及的领域广泛,其基本 内容按服务的性质和提供的方式可分为 常规性的公共服务、针对性的专项服务 和委托性的特约服务三大类。 11.街道委员会的职能是什么? 答:1)街道办事处主持城市社区工作的 组织、协调与管理工作,履行了行政职 能。2)街道主持社区工作的规划与操作, 履行了事业职能。3)街道主持社区工作 的资源开发,履行了经济组织的职能。 12.居委会的功能趋向。 答:居委会的功能趋向主要体现在四个 方面:1)社会治安的维护者;2)居民 安居乐业的服务者;3)居民意愿的传递 者;4)居民自我管理的组织者。 13.高度的法律意识对社区管理者有什 么特殊的意义? 答:第一,它为社区管理行为提供法律 监控;第二,它能为社区管理的合法行 为提供法律保护的依据,减轻或减少社 区管理的损失;第三,它还有助于调解 社区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各种纠纷;第四, 它有助于社区管理者为社区居民提供必 要的法律支持。 14.社区从业人员应具备哪些道德修 养? 答:1)优秀的道德品质,高尚的革命情 操,诚实严谨,恪尽职守的态度,廉洁 奉公,公道正派的作风。2)在代表党和 政府有效地进行各种关系的协调中,不 牟私利,不循私情,为人正直,处事公 道,讲究信用,遵纪守法。3)在本职工 作中,尽心尽责,恪尽职守,能充分履 行自己的社会责任、经济责任和道德责 任。4)勤奋学习,钻研业务,积极进取。 熟悉和了解自己的岗位职业。5)积极主 动地联系群众,认真、耐心地听取群众 呼声,反映群众意见,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 15.社区管理者为什么要注意个人形 象? 答:作为社区管理者,其与各类公众直 接打交道的机会很多,他们的个人形象 往往会极大地影响着管理目标的实现。 因此,社区管理者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 形象。社区管理工作对其从业人员要有 体形、长相、仪表、风度等素质的要求。 社区管理是一种塑造形象的行为,社区 管理人员的形象应该首先塑造好,个人 形象不佳的人固然不宜当社区管理者, 但“奶油小生”、打扮妖艳的女郎也不会 讨人喜欢。社区管理者应该衣冠整洁、 举止大方,一言一行都表现出积极、认 真、向上的精神风貌。社会管理者应无 人为的个人形象缺陷,是其做好社区管 理工作的基本条件。 16.什么是文明社区?创建和管理文明 社区的措施有哪些? 答:文明社区是以行政区划的街道(镇) 为载体,以地域内的所有单位和居民的 共同参与为主体,以提高社区成员素质 为目标,以环境优美、生活安定、服务 完善、风气优良、组织健全、治安良好、 教育全面、文化丰富为特征,广大社区 居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创建和管理文明社区的措施:1)完善社 区管理体制,强化社区管理职能;2)开 展社区同创共建,实现社区资源共享;3) 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努力提高创建实效; 4)充分依靠社区群众,发挥党员模范作 用;5)加强分类指导,营造良好外部环 境。 17.文明社区的内容体系是什么? 答:文明社区的内容体系按照内容特征 可细化为以下八个方面:1)社区意识。 2)社区共建。3)社区教育。4)社区文 化。5)社区服务。6)社区环境。7)社 区安全。8)社区风尚。 18.简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区 的“两个文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目标、 社区意识。 答:物质文明主要指人类社会物质生活 条件的进步状况,主要表现在生产工具 的进步,人类控制和改造自然能力的提 高,以及由此而来而产生社会物质财富 的增长和富裕,标志着人们物质生活水 平的提高。 精神文明是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主 观世界的改造,社会精神生产和精神生 活的发展所取的成果。 “两个文明”主要指社区内物质财富的 增长与富裕,及以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提 高为内容的社区物质文明建设,和以社 区内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发展的成果为 内容的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在全 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 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实现以思想道 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 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以 积极健康、丰富多彩、服务人民为主要 要求的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以社 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活环境为主要标 志的城乡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在全国 范围形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 发展的局面。 社区意识是指社区成员对社区的认同感 和归属感,是文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共 同思想基础和精神体现。 19.如何做一名称职的居委会主任?等 老师提示再做。 20.如何做一名称职的街道办主任?等

社区治理试题及答案

社区治理试题 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我国领导人()前不久应邀出访俄罗斯,并出席历史名城()建城300周年庆典仪式。 2、党的十六大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3、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和扩大党的(),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4、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 5、()是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公文文种。 6、《宪法》第111条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住地设立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 7、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建立“属地管理、单位负责、()、社区服务”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管理体制。 8、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的时间一般安排在()。 9、()要以坚持网络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群众的需求为目的。 10、社区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是()。 二、判断题:(共20题,每题分,共10分,对的在题后面()内打“∨”,错的打“×”)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六大报告的灵魂。 2、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财富、尊重创造。()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说明市场经济本身有一个姓“资”姓“社”的问题。() 4、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应当坚持同步富裕,同时富裕。() 5、国务院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6、“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这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的有关条款规定的。 7、社区居委会下设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可适当收费。() 8、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9、“人的意志高于一切,决定一切”的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10、《琵琶行》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11、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12、推进社区建设的步骤是梯次推进的发展战略,从大中城市开始启动,逐步向中小城市和城镇发展。() 13、社区居委会是社区居民依法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群众自治组织。() 14、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是领导与被领导、命令与服从的行政隶属关系。() 15、社区的划分应坚持有利于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有利于社区居民的民主自治,便于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原则。() 16、社区自治章程和社区自治公约由社区居委会提出,街道办事处研究确定。() 17、社区居委会对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和公务员的行为进行监督。() 18、中小学校文体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允许适当收费,用于日常维护和管理。() 19、居民会议必须有全体十八周岁以上的居民、户的代表或者居民小组选举的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出

《社区管理》模拟试题

《社区管理》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德国社会学家()早在1887年就曾经著有《社区与社会》一书,探讨古代社区群落和现代化的分别。 A.腾尼斯 B.迪尔凯姆 C.韦伯 D.帕森斯 年,提出社区功能包括生产、分配、消费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社会参与功能,互相支持功能等五个方面内容的学者是()。 A.美国学者桑德斯 B.美国学者华伦 C.中国台湾学者徐震 D.中国香港学者林香生、黄于唱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居民委员会是()。 A.街道办事处的派出机构 B.城市基层群众性居民组织 C.城市群众性社会团体 D.城市最基层政策权形式 年之前,我国农村基层实行的管理体制是()。 A.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管理体制 B.乡(行政村)管理体制 C.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管理体制 D.乡政村治管理体制 5.党的领导在社区工作中主要体现为()。

A.组织领导 B.政治领导 C.行政领导 D.工作领导 6.政府机构具有扩张本性已被()所证明。 A亚当·斯密关于市场“看不见的手”的论述 B帕金森定律 C“马太效应”理论 D凯恩斯的“消费驱动”理论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居民委员会六项工作任务,第四项工作任务是()。 A.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B.开展民间调解工作 C.进行法制教育 D.加强流动人口管理 8.个案工作是工作者以()的方式帮助个人或家庭的方法。 A.群体化 B.个别化 C.小组 D.团体化 9.中国传统的社会福利服务对象主要是指()。 A.民政部门负责的“三无”对象 B.农村“五保对象” C.企业负责的职工福利对象 D.城市社区居民 10.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人际关系主要靠()维系的。 A自然的情感、血缘或亲缘关系 B法规规则 C契约约束 D礼节仪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