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康德“想象力”概念的基本含义

论康德“想象力”概念的基本含义

论康德“想象力”概念的基本含义
论康德“想象力”概念的基本含义

论康德“想象力”概念的基本含义

雷德鹏原载于《学术论坛》

历来的康德研究者都对康德的“想象力”概念的基本含义究竟是什么,感到迷惑不解。这当然与康德本人对这个概念的模糊认识和摇摆态度有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图通过讨论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粗浅的心得体会:第一,康德把这个概念定义为人的一种直观能力,那么,它在何种意义上是直观?第二,康德说,想象力是人类知识的两大主干感性和知性的共同根基,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一、想象力在何种意义上是直观

康德对“想象力”概念含义的阐述,集中体现在他的两本著作,即《纯粹理性批判》(下称《纯批》)和《实用人类学》中。康德把这个概念的基本涵义规定为人的一种直观能力,它能够表象即使不在场的对象,并依其是否具有创造性而划分为两种:一是“生产性的想象力”,又叫做“创制性的想象力”;二是“再生性的想象力”,又叫做“复制性的想象力”。康德特别重视前一种想象力。例如在《纯批》中,康德将想象力的基本含义规定为人的心灵的直观能力。他说:“想象力是把一个对象甚至当它不在场时也在直观中表象出来的能力。……就想象力就是自发性这一点而言,我有时也把它称之为生产性的想象力,并由此将它区别于再生的想象力。”(1,P101)又如在《实用人类学》中,康德说:“想象力(facultas imaginandi)作为一种即使对象不在场也能具有的直观能力,要么是创制的,这就是本原地表现(exhibitio originaria)对象的能力,因而这种表现是先于经验而发生的;要么就是复制的,即派生地表现(exhibitio derivativa)对象的能力,这种表现把一个先前已有的感性直观带回到心灵中来。”(2,P49)那么,想象力在何种意义上是直观?

要理解康德的“想象力”概念的这个基本含义,我们首先必须把握康德的“直观”概念的一般含义。康德说,所谓直观就是先于一切思维的表象行为。一切知识都借之与对象发生关系。实际上,在康德的论述中,有两种不同意义的直观。

第一种叫做“感性直观”,它包括“经验性的直观”和“纯粹的直观”;第二种叫做“非感性直观”或“智性直观”。所谓“经验性的直观”,是指经过感觉与对象相关的直观。而感觉是指当我们被一个对象所刺激时在表象能力上所产生的结果。所以,这种意义上的直观,侧重于表象的质料、即经验性内容方面,包含着、混杂着任何感觉。它以对象的现实的在场为前提。所谓“纯粹的直观”,是指表象中没有混杂任何感觉,所包含的只是使某物得以被直观到的形式。这种意义上的直观,侧重于表象的形式,并且是“纯形式”,所以它也是“纯直观”。这种直观包括空间和时间。所谓“智性直观”,是指单纯的自我活动,它是一种本源的直观方式,即它本身就使直观的客体之存有被给予出来,因此,它只能属于原始的存在者,而永远不属于一个不独立的存在者。这种意义上的直观是被用来整理和规定自我本身、“本体”等“非感性直观的客体”,即“自在之物”的杂多的。(1,

P105 及P226)康德认为,由于这种直观适用于自我本身、“本体”等“自在之物”,因而它已经超出了人类理性能力、即它超越了经验范围的界线,所以,对知性来说,它既无用处,也无意义了。

那么,康德的想象力究竟在何种意义上是直观?对此,康德自己确实没有作出明确的阐释。实际上,整个说来,他的“想象力”概念给人一种模糊的感觉。但是,如果依照康德对直观的论述,正如我在上面所阐述的,“想象力是直观”还是可以努力去领会的。并且,我认为,由于康德的直观概念的复杂含义,我们就不能单从某一种直观形式去领会,而必须综观之。因此,我认为,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去领会:

第一,想象力具有直观的非概念性的“表象”特征。根据康德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直观,无论是感性直观,还是非感性直观,其本质在于它的非概念性的“表象”,即“非思维性”,要么是“前思维性”的,要么是“超思维性”的。感性直观的本质在于“前思维性”,而非感性直观,即智性直观的本质则在于“超思维性”,更确切地说在于“超认识性”。这里的要害是搞清楚康德的“思维”概念是指什么。康德说:“思维就是凭借概念的认识”。(1,P63)换言之,思维,即运用知性概念去统摄各种表象,在意识中获得诸表象的一个统一性意识。因此,也可以说,“思维是把诸表象在一个意识里结合起来”。(4,P71)所以,思维属于知性的。“知性不能直观,感官不能思维。”(1,P52)这是康德先验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另一方面,知性只能在经验的领域发挥作用,凡不是现象的东西,由于它不能是经验的对象,知性就永远不能跨越感性的限制。因此,自我本身及“本体”领域,因为它们都超越了现象世界,属于感官世界的彼岸,在那里,知性概念决不能涵盖过去,只有超经验的、即经验已经失效的“理念”和“命题”,因而属于超概念思维(确切地说是超概念认识)的信仰领域。“一切纯粹的理智认识都有这样的特点,即它们的概念都在经验里提供的,它们的原则都是通过经验来证实的。相反,超验的理性认识,它们的理念并不从经验里提供,它们的命题从来既不能通过经验来证实,也不能通过经验来否定。”(4,P106)所以,那里的直观,同样是“非思维性”(更确切地说是“超认识性”)的,因为它们已经超越了思维(认识)的界限。由上述可知,直观的“非思维性”本质,表明了它是非概念性的表象。康德把想象力定义为人的一种直观的表象能力,其实质也正在于此。

第二,想象力具有纯直观的生产性或创制性特征。康德认为,纯概念思维本身不具有创造性。分析判断属于典型的概念思维形式,不会给知识增任何新的东西,因为它只是把原来已经蕴含于主词中的谓词陈述出来。但是,综合判断具有创造性,它能够扩展原有的知识。因为综合判断不是纯概念思维,它包含了经验内容。康德理想中的判断形式是先天综合判断,这种判断既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又具有创造性或生产性。此外,康德认为,纯直观(这里指非经验性的直观)具有本原的创造性,即它们能够本原地表象对象。事实上,在一切想象力中,康德尤其重视“创制性的想象力”。他说“创制性的想象力”,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它的激动来自主体内部,属于“主体自己激动自己”,因而是先验性的,即先于经验而发生;二是具有构想的性质,即本原地表现对象,能够构想出现实中不存在的东西来。而所谓复制的想象力,则具有复制性和召回性的特点,通过它可以回忆过去和预见将来,因而没有什么创造性可言,而仅具有“复制性”。从根本上说,创制的想象力在于它的本原性。本原性表明,在那里,不存在任何概念思维意义上的“抽象构造”,因而这种原发地所产生的东西,是根本不能用概念来加以分别的。毋宁说,在那里,所有的一切(包括感性和知性)都处在鸿蒙混沌之中。因为,不论是空间,还是时间,本质上都是惟一的。我们只能表象一个惟一的空间、一个惟一的时间,人们经常谈论部分时间或部分空间,实质上根本不能用一般意义上的整体由部分构成的部分观念来看待它们。因为在它们那里,整体和部分是同

质的。并且这种同质的东西,又是一个无限的给予的量。所以,时空直观比起概念来是更本源的东西。所以,本原的东西本质上是模糊的。康德说,想象力就属于这种性质,它属于“模糊观念”的领域,是下意识的创造活动。他认为,在人的心里,模糊观念占绝大部分,其领域也许是不可测度的。(2,P12)这表明,想象力的创造活动具有无限宽广的空间。

第三,想象力具有纯直观的“不在场意识”特征。根据康德的论述,他实际上已经综合、改造了传统的直观概念,在一定的程度上更凸现了唯理论的“理智直观”,而突破了实证科学单纯强调经验性直观的局限性,其意义在于为想象力打破在场与不在场的分裂,突出不在场的重要性奠基了理论的基础。反过来,康德的想象力概念的重要作用正表现于此。(5,P3)不过,在这里我们要区分出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情况是,就时间性意识来说,想象力将虽然不在场,但在过去或将来是在场的对象与现在的情况相联系起来、并召唤到场,这属于“再生的想象力”的功能,具体表现在记忆力和预见力的作用上。记忆力是把过去的事情在眼前回忆起来的能力,预见力是想象将来的事情的能力。“过去的事情”和“将来的事情”虽然都不在场,但对于我们把握在场以至形成一个对象的统一性表象,却是异常重要的。比如,在知觉中,我们的表象是按时间顺序发生的,每一个表象就自身而言是绝对同一的。但我们要对对象形成一个整体的把握,就需要将先前的表象“保持在手”,因为如果我们总是把先行的表象从思想中丢失了,并且在我们进到继起的表象时没有把先行的表象再生出来,在思维中发生这种类似“猴子摘包谷”的现象,便永远不能产生出一个完整的表象,不能形成关于一个对象的知识。

另一种情况是关于所谓“无”的意识。局限于经验性的直观的观点认为,只有“有”(存在着的某物,在场)才是认识的对象,相反,“无”(不在场)则不能构成认识的对象。但是康德指出,抽象地讲,“一般对象”包括了某物和无。“无”有四类:第一类是与全体、多数和单一这些概念相对立的是取消一切的概念,即虚无(Keines)的概念,这种概念没有任何一个可指出的直观与之相应的对象,所以它等于“无”(Nichts)。第二类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对象,因为它是某种不可能的东西,例如一个由两条边构成的直线形,乃“荒诞之物”。第三类是没有实体的单纯直观形式,因为它们本身并不是对象而只是对象(作为现象)的形式条件,它们虽然作为进行直观的形式而是某物,但本身决不是被直观的对象,如纯粹的

时间和空间。最后一类是“实在性”的对立面,即“否定性”,表示有关一个对象的缺乏的概念。康德指出,实际上,这四种类型的“无”又可归结为两类:即前两类可归为一大类,称之为“空虚的概念”;后两类可归为另一大类,称之为“对于概念的空虚材料”。所有这些种类的“无”都是不在场的对象,但是它们在认识中,却仍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如果光明不给予感官,那么我们也就不能表象黑暗,而如果没有广延的存在物被知觉到,也就不能表象任何空间。” (1,P256-257)因此,“无”为对象,又要区分两种不同的情况。其一是,自在之物本身的“无”以及“荒诞之物”的“无”,从严格意义上讲,它们是可思而不可知的。因为,任何认识都是关于“现象”的,认识不能达到超现象的领域。因此,这种意义上的“无”,如果也是意识的对象的话,那么它们只能是“先验的幻想”这种意识的对象。相应的直观为“智性直观”。其二是,“对于概念的空虚材料”的“无”则可以成为认识的对象。因为“对象”是“现象”而不是自在之物本身,是自在之物的“所显现”,而不是它的“所是”。“所显现”是指对主体的人的意识的显现,所以,它完全是由人的表象方式所决定的。这样,“现象”之成为“现象”,原因就是我们主体自身所具有的先天的主观条件,如直观的纯形式(时间和空间),以及纯粹知性概念(规则、原理)等。而所有这些先天的主观条件在一个印象被给予我们之前,都是“无”。因为它们先于经验而深深隐藏在我们的内心,若非某种“机缘”,自身不会显现出来。不单如此,一个经验性的直观,如果不被纳入这些先天的主观条件下,不进入人的意识而被思考,也是“无”。(1,P122)所以,一个经验性的直观要成为对象,必定牵涉到“无”,只有当它与“无”结合起来时,对象或现象才能现实地发生。换言之,“无”是与经验直观一起被成为意识的对象的。

二、想象力作为感性和知性的共同根基意味着什么

从这个视角看,学术界关于康德想象力的基本含义,大致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康德将想象力看作是间于感性与知性之间的东西。近些年来国内一些康德研究专家就持此观点。比如,倪梁康先生说,康德的想象力“更多是间于知性与感性之间的东西。”(3,P53)又如,温纯如先生也认为,康德的“想象力具有感性和理智的双重性,两方面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作为感性的想象力,带给意识中的感性多样性以主观的秩序性,使感觉表象成为想象力的作品,这就是现象界;作为先验的想象力,从知性那里获得颁布给它的法则规律,按照自我意识

先验统一性或纯粹统觉的综合统一性原则方式,带给现象多样性以连接。”(6,P43-44)事实上,这种观点还可以追溯到海德格尔。他认为,康德的想象力作为“感性的能力”,归属于心灵的认识能力之中,而心灵的认识能力已经被康德区分为感性和知性两种。但是由于想象力能表象即使不在场的对象,因而它就与其他的直观不一样,其他的直观只是表象真实的事物和仅仅“在手”的事物,对象必须按其在场的样子被表象。“因此,想象力在一种特殊的双重意义上被称作一种构成的能力:作为一种直观能力,在提供图像(或外观)的意义上,它是构成性的;作为一种并不依赖于可直观的东西的在场的能力,它充实自身,即,它创制和构成图像。”前者是接受性的,后者是自发性的,“但如果接受性意味着与感性相同以及如果自发性意味着与知性相同,那么,想象力便以一种特殊的方式间于两者之间。”(7,P89)

另一种观点认为,康德将想象力视为既独立于感性,又独立于知性的人的“第三种能力”。例如我国较早的康德研究专家郑昕先生就持这种观点。他说,康德同意传统上的关于感性与知性等的划分。但是,“他也意识到此类思想有困难,为着克服这个困难,替它们找联系,于是想出第三种能力:先验的想象力,去联系感性和悟性[即知性]。” (8,P110)事实上,海德格尔也持这种观点。他认为,在康德的想象力理论中,存在着所谓“三分法”,即把想象力看作是独立于感官和统觉的人的主观认识能力第三种来源。(7,P94)在一定意义上,G?德勒兹受到海氏的影响。他认为,康德把想象力作为表象的来源的三种主动的能力之一:“有三种主动的能力参与了综合,当其中的任何一种与其他的能力相关地被考虑时,它们也都是特殊表象的来源:想象,知性和理性。因此,我们的能力构成是这样:我们拥有一种接受的能力和三种主动的能力。” (9,P9)这样,实际上,G?德勒兹把康德的“认识能力”划分为了四种,新立一种“四分法”说。不过,按照康德,如果从一般意义上来理解“知性”(包含知性、判断力和理性)的话,那么G?德勒兹的“四分法”则仍可纳入“三分法”。

我认为,上述两种观点都难以令人十分信服。康德对感性与知性作了比较严格的区分,并认为“有很重要的理由把每一个与另一个小心地分离出来并区别开来”。(1,P52)感性是人的低级的认识能力,知性是人的高级的认识能力。实际上,除了“自发性”外,康德对知性还作了其他的多重解释。为简便起见,我在

这里把它们概括为五种含义:一是认识的自发性,二是思维的能力,三是概念的能力,四是判断的能力,五是规则的能力。所以,康德认为,感性与知性,泾渭分明,切莫混淆。关于这种界限,康德说他甚至于1770年就“完全清楚地”意识到了。(10,P82)尽管如此,康德认为,对于形成我们的知识而言,“这两种属性中任何一种都不能优先于另一种。” (1,P52)因为,无感性则不会有对象给予我们,无知性则没有对象被思维。因此,我们的知识要求它们的互相结合,使概念成为感性的(即把直观中的对象加给概念),以及使对象的直观适于理解(即把它们置于概念之下)。在这里,康德暗示了它们之间存在着联系的可能性。我们知道,自古以来,感性与知性(广义的理性)的关系,就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尤其是在近代,两者的关系更加恶化,它们之间原有的鸿沟更宽、更深了。康德哲学是近代哲学思想的汇总。一方面它承袭了传统的感性与知性的“二分法”;但另一方面又发现这种“二分法”有困难,而且也并不完全符合人类能力的本性。从哲学的本性来看,这种感性与知性长期被分裂的状态,也算得上是它的“耻辱”之一。康德说过,是休谟将他从“教条主义的迷梦”中“惊醒”过来的。休谟曾经努力用想象来连结印象与观念,用想象来解释“抽象观念”的起源,尽管他对“抽象观念”本身持否定的态度因而用“虚构的想象”来作为其根源。休谟的这些尝试和努力,无疑启发了康德,促使他引入想象力作为感性与知性的共同基础,实现它们之间的统一。

在《纯批》“导言”的结尾,康德写下了如下一段耐人寻味的话:“似乎不能不当作引子或预先提醒来说的只是:人类知识有两大主干,它们也许来自于某种共同的、但不为我们所知的根基,这就是感性和知性,通过前者,对象被给予我们,而通过后者,对象则被我们思维。” (1,P21-22)康德在对“先验哲学”这门科学从体系上进行划分时,用了“不能不”这样的字眼来特意提醒读者,在人类知识的两大主干(stems)感性和知性的背后隐藏着共同的根基(root),我认为,他的用意至深。感性与知性的这个共同根基,或许就是他一直冥思苦想的知识论的最大难题。其实,认为在感性与知性的背后隐藏着共同的根基,或感性与知性有着共同的根源这个思想,在康德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因为,我注意到了,《纯批》二版时,康德对原来的一些重要观点作出了修正,但这个提法却一字未改。另外,他讲授《实用人类学》几十年,对自己讲授的东西可谓千锤百炼,他在此著中也

一直坚持了这个观点。(2,P61)康德的认识表明,他不是把想象力与感性、知性置一平面之上,宁可说,它与后两者的关系可以形象地表示为一“V”字形的立体结构,它处在这个“V”字形结构的底尖部。所以,主张“想象力间于感性与知性之间”的观点,本质上是将想象力与感性、知性三者置于一平面之上,不符合康德本人的意思。并且,如果康德将想象力规定为间于感性与知性之间,那么势必造成诸如在想象力与感性之间、在想象力与知性之间需要新的中介,以及这些“在……之间”的“在……之间”的无穷中介的逻辑难题。像康德这样的逻辑学大师不会看不到这一点。

当然,如果康德被误解,他本人也应负有责任。因为,他对这个概念的认识,存在着含混和摇摆。在《纯批》第一版中,康德的确提出有三个本源的来源(心灵的三种才能或能力),即感官、想像力和统觉,将它们都看作是知识的“本源的来源”,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功能。(1,P85)康德的这个观点在《纯批》的另一个地方,也再次强调了。(1,P124-125)显然,在这些地方,我们还看不出感官、想象力和统觉这“三个本源的来源”究竟哪一个更为“本源”,但却给读者一种错觉:想象力是与感官、统觉(知性)处于同等地位的人的心灵的“第三种能力”或基本要素。如果真是这样,康德便在传统的“二分法”基础上发展出了一种新的“三分法”。对此该作如何解释呢?我认为,康德的本意可能并不想提出什么“三分法”。因为,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康德在“先验要素论”中,除了“先验感性论”和“先验逻辑”之外,就应该还有第三个基本要素的理论,或许应该称之为“先验想象力论”。事实上康德并没有这样做,而是预先提醒读者,在感性与知性的背后隐匿着它们的共同根基,它们都是从这个“根基”(root)上派生出来的。而康德的一些说法,特别是在《纯批》一版中的一些说法,又确实给人如海德格尔所理解的那样以口实。康德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纯批》二版时,毫不犹豫将所谓的“三分法”删除了。

另外,康德自认为他在1769年完成了观点上的新“转折”,(11,P81)但是,为什么直到12年后他的知识论巨著《纯批》才问世?康德在致一些朋友的书信中多次谈到他希望、也可望它早日问世,但还是未能如愿。他在该著作出版几个月后,即在1781年11月16日致约翰?贝尔诺利的信中道出了其中的缘由。他说,这部书稿“一直拖下来了。1770年,我已经能够以确定的界限,完全清楚地

把我们认识中的感性和理性区分开来,……但在这时,我们认识中的理智的起源却给我造成了无法预见的新困难。我拖延的时间越长,这种拖延也就越有必要。” (10,P82)可见,“理智的起源”问题消磨了康德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康德把想象力作为感性和知性的共同的根基、来源,经过了艰难的思索历程。从这里,我们不难理解他思想上难免存在着一些模糊之处。

所以,康德肯定不会满足于简单的“二分法”的局面,但也决不会再提出什么“三分法”来增添新的复杂关系,他要在感性与知性的划分基础上进一步理出感官、想象力和统觉(知性)三者之间的真实关系来,以解决感性与知性的分离局面。我认为,康德的意思就是将想象力作为人类知识的两大主干感性与知性的共同根基,别无他意。并且,他这样做,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这个极其重要的概念的本质含义:

第一,想象力既具有感性的特点,又具有知性的一些特征,因而它并非感性和知性之外的孤立的所谓“第三种能力”。对此,我在前面已有较充分的论述。这里不再赘述。但要补充两点。首先就前者而言,康德还把想象力规定为知觉(其中包含有感觉的经验性的意识)本身的一个必要的成分。(1,P127)其次就后者而言,康德还解释说,想象力实际上被添加了统觉的东西。(1,P129-130)

第二,想象力比感性和知性更本原,感性和知性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人类的认识能力,通过想象力这个共同根基,感性和知性得到连通。“我们有一种作为人类心灵基本能力的纯粹想象力,这种能力为一切先天知识奠定了基础。借助于这种纯粹想象力,我们把一方面即直观杂多和另一方面即纯粹统觉的必然统一性条件联结起来了。这两个极端,即感性和知性,必须借助于想象力的这一先验机能而必然地发生关联。” (1,P130)

最后,想象力先于统觉,成为一切知识的基础。因为一切直观的表象都必须由先验的统觉提供统一性而成为知识,而先验的统觉的综合统一又必须有先天的综合作为前提。生产性的想象力具有这种先天的综合功能,所以,想象力的纯粹的(生产性的)综合的必然统一这条原则先于统觉而成了一切知识、特别是经验

知识的可能性基础。所以,从这里,康德关于想象力作为人类知识的两大主干感性与知性的共同根基的思想,就看得更非常清楚了。

参考文献

(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2)康德,《实用人类学》[M],邓晓芒译,重庆出版社,1987年5月

(3)倪梁康:“康德‘智性直观’概念的基本含义”,载《哲学研究》[J],2001年,第10期

(4)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M],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4月(5)参见张世英:《论想象》,载《江苏社会科学》[J],2004年2期

(6)温纯如:“康德论想象力的创造性”,载《哲学研究》[J],2001年第12期(7)Martin Heidegger, Kant and the Problem of Metaphysics[M], translated by Richard Taft,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0

(8)郑昕,《康德学述》[M],商务印书馆,1984年8月

(9)Gilles Deleuze ,Kant’s Critical Philosophy: The Doctrine of the Faculties [M], translated by Hugh Tomlinson and Barbara Habberjam,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4.

(10)李秋零编译,《康德书信百封》[C],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1月

(11)阿尔森?古留加,《康德传》[M],贾泽林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5月

康德专题研究笔记

一、康德与纯粹理性批判的介绍 《纯粹理性批判》是一部名著,在西方哲学史上,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这本书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端,康德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转折。 在此之前,西方哲学都好理解。比如迪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都是业余哲学家。 伊曼努尔·康德是大学教授,以后的哲学家也大多是教授。 笛卡尔和培根都是易懂的。 康德使西方哲学上了一个台阶。从他以后,哲学成为了一种专业。没上过大学,没读过专业,就不可能成为哲学家,直到今天一直如此。以往作为通俗的,业余的哲学,自此为止。 哲学的体系性更强,要求从事哲学研究的人必须专业。必须按部就班的受到训练。 具有复杂性和专业性。 康德是第一个难读懂的哲学家,到了康德,是第一个读不懂的。 从他以后,哲学大体上再也不是业余的人能搞的了,成了一门学科。 哲学首先要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要有大学教授指导。这是哲学的一个飞跃式的发展。 安培能臣:康德哲学像一个蓄水池,以往的哲学都流向康德,以后的哲学都从康德流出来。 以往的哲学,康德都做了解答,以后的哲学,康德提出了很多问题。现代哲学,绕不开康德。 康德哲学是对以往哲学的汇总,同时也为后来的哲学开拓了新领地,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现代哲学两类:科技哲学和人文哲学。这种划分就是从康德来的。 现代哲学的很多问题,都是康德提出的:人文、道德、哲学和信仰的关系。 科学之所以可能? 逻辑在里面起什么作用? 各种认识之间的关系? 人文哲学 道德信仰和知识宗教的关系? 胡塞尔,海德格尔、德里达、弗雷格、实证主义等都从康德而来。研究他们,必经康德。 二、康德哲学的意义: 1、康德提了哲学中很多永恒的话题。 2、康德《纯批》的方法。 康德《纯批》是要调和当时的两大哲学流派,所提出的种种解决办法。看康德时,我们心中要有他所处的背景,他的主要目的,是调和唯理论所表现出来的独断论、经验论所表现出来的怀疑论。对于这两派,他既有肯定,又有批判。 唯理论——独断论笛卡尔 经验论——怀疑论休谟 康德的逻辑很严密,但因此而行文晦涩。康德说一定不要断章取义,一定要读完,才能读懂。 康德充满了矛盾,但表面上矛盾,但真正读懂了会发现,在形式逻辑上似乎是矛盾的东西,其实并不矛盾。脱离语境,就容易误解。英语语境的康德研究者,从逻辑实证的角度出发,容易犯这样的错误。

康德的自由思想

康德的自由思想中涉及的五对关系 政治学理论082200271 郭礼峰在康德庞大的哲学体系中,自由是康德批判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康德所考 虑的自由,不仅仅是意识层面的自由,而且是要从哲学本质上来考察人类实践生活中自由所赖以成立的理性的先决条件,考察自由的哲学基础以及人类的天职、希望和未来。康德的自由思想既不是宗教主义奴役人的“神性自由”,也不是经验主义浅薄无聊的“任性自由”,而是“理性自由”,实践的理性自由,是站在人类理性的高度对自由的一种审视。康德对自由的阐述与论证,改变了人们对自由问题的思考方式,把人们从对自由的错误认识中拉出来,使人们认清自由的本质,明确自由的价值,使人们对自由问题的思考达到一种理性的、辩证的高度。 自由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每个时期人们对自由的理解有很大不同,其内涵也发生着变化。自由问题是西方哲学中最核心的问题。自由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哲学是西方思想发展史上的第一束理性思维的闪光,也是整个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朵理性之花。在古希腊自由起初是指一种国家生活原则,直到赫拉克立特,自由的内涵发生了变化,自由由一种政治概念发展出独立性和能动性的涵义来。但随着政局的动荡,古希腊哲学家的一切美好而崇高的理想都被罗马统治的冷酷和残暴扫荡殆尽,这使得人们对于自由的追求逐步转向内心。 人们认为人的自由仅在于超出一切,对一切现实漠不关心,以达到内心安宁。中世纪哲学是唯灵论的哲学,它由新柏拉图主义特别是柏罗丁的“太一学说”发展而来。这一时期的自由学说分为两种类型:一类认为人没有意志自由,主要代表是早期教父哲学家奥古斯丁;一类则认为人是具有意志自由的,其主要代表为托马斯.阿奎那和经院哲学时期的约翰·邓·司各脱派。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自由的理解发生了变化:在中世纪唯名论和经验论的争论以及希腊哲学的影响下,人们开始要求对宗教进行改革。一种回到古典文化范本,复兴人性,摆脱教会控制的文化和宗教改革运动应运而生。文艺复兴主要复兴的是古希腊哲学,这一时期人们以古希腊的哲学理论为基础,对人的意志和情感进行肯定,反对基督教的精神统治,要求信仰自由和肉体自由。 近代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反权威、反专制、反集权主义,要求思想自由,行为自由的时代。唯理论坚信理性和知识的能力,认为自由就是对理性的符合和认识;经验论将自由归于意志、情感,认为自由存在于人自身之中。这样他们的论述在近代就形成了一场围绕着自由与必然之间关系而展开的混战。对西方自由观历史发展轨迹的考察表明,人类对自身自由奥秘的探索经历了一个长期艰苦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先前的思想家们提出了不少富有启迪性的见解,留下了一大笔优秀的思想成果,这些见解与思想成果无疑是康德自由观的理论前提与思想来源。尽管许多哲学家都对意志自由的存在持否定态度,但几乎所有哲学家都或多或少地保留了自由观念。这也预示着,随着哲学新变革的到来,自由理论的逻辑进程将在更高的层次上展开。 从自由思想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出,虽然自由在不同时期人们对它的理解和界定不同,但每个过程都显示出了人们对人类自由生活的追求。每个时期人们所追

康德的想象力理论及其对当下教育的启示

康德的想象力理论及其对当下教育的启示 摘要:康德的想象力理论包括想象力的内涵、特点、类型及表现形式等多方面内容。该理论不仅在其整个哲学体系中和西方哲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而且对于当下的教育,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教育不能约束和扼杀学生的想象力;教育应培养学生创造力而不是模仿力;教育的单一化评价标准应该被取缔。 关键词:康德想象力当下教育启示 康德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重视人的主体性的哲学家,在对审美主体性理论的探索中,康德在继承前人关于想象力的思想的同时,全面分析了人的想象力。他的想象力理论不仅在其整个哲学体系中和西方哲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而且对于当下,特别是当下的教育,有着重要而丰富的启示。 一、康德的想象力理论 康德把想象力看成是潜藏在我们心灵中的一种艺术,它是康德哲学体系中最重要结构的设计师。想象力,集中体现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和《实用人类学》两部著作中。想象力,作为一种表象的直观能力,要么是构成性的,即本原表现对象的能力,先于经验而发生;要么是重构性的,即派生地表现对象的能力。这种表现把一个先前已有的感性直

观带回到心灵中来。纯时空直观属第一种表现,而一切其他直观都以感性直观为条件,这感性直观当其与对象的概念相联结而成为感性知识时,为经验。如果想象力是不自觉地产生在你的脑海,那么这种想象称为幻想;如果在睡梦中脑中浮想联翩,那么这种想象就叫做梦幻。 康德认为想象力是多产的,富有创造性的,这是它的最主要特点。但是,想象力并不是凭空存在的,它只运用直观的材料与形式,并不重新创造任何东西,即想象力必须以先前的经验和感性材料作为必要条件。因此,在这里所说的创造性,不是凭空捏造,而是根据以往的经验而得来的有一定依据的想象。例如,一个天生双目失明的人是无法想象颜色的;一个技艺高超的魔术师虽然可以变出千万种魔术,但他不能创造新的事物。想象若成为现实,必须从感官那里汲取自己形象的素材。想象力把感性材料置于知性之下,以便赋予知性的诸概念以内容而形成知识。当想象力的独创性不表现为模仿,而与概念相协调时,就叫做天才,当其与概念不协调时,就称为狂热。想象力的优势同时也是它的缺陷,即为它的虚构要么纯然不受约束,要么就是完全无规则的。不受约束的想象力在合理的情况下能够结出丰硕的果实,无规则、无厘头的想象力则近似荒唐。 想象力作为一种感性的创造力具有三种不同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在空间中直观的构成类型,即构成的感性创造力。

纯粹理性批判 导读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导读 ——2012.2.25 I背景:《纯粹理性批判》的理由 正如康德所说,“曾经有一个时候,形而上学被称为一切科学的女王,并且,如果把愿望当做实际的话,那么她由于其对象的突出地位的重要性,倒是值得这一称号。今天,时代的时髦风气导致她明显地遭到完全的鄙视,这位受到驱赶和遗弃的老妇像赫卡柏一样抱怨:modo maxima rerum, tot generis natisque potisque potens-nunc trador exul, inops-Ovdi. Metam.(不久前我还是万人之上之人,以我众多的女婿和孩子而当上女王——到如今我失去了祖国,孤苦伶仃被流放在他乡)”。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形而上学战场上独断论和怀疑论的斗争,使坚持独断论的形而上学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人们对其由于鄙视、厌倦而采取冷漠的态度。 康德认为,人们“在任何地方想到某物,他们就不可避免地退回到他们曾装作极为鄙视的那些形而上学的主张上去”。所以,问题不是需不需要形而上学的问题,而是需要怎样的形而上学的问题。换句话说,我们不需要那种独断的在科学形而上学的名义下的侍卫“伪科学”的形而上学,而是需要一门真正科学的形而上学。所以康德说“世界上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形而上学”——而这种“形而上学不仅整个必须是科学,而且在它的每一部分上也都必须是科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康德认为要对我们自己的理性能力展开考察,对于纯粹理性展开批判,而他所谓的“纯粹理性批判”,就是“对一般理性能力的批判,是就一切可以独立于任何经验而追求的知识来说,因而是对一般形而上学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进行裁决,对它的根源、范围和界限加以规定,但这一切都出于原则。” 康德这一解决问题之思路的结果,就是他的哲学著作——《纯粹理性批判》。 II问题:“先天综合判断”的可能 《纯粹理性批判》围绕着对于“纯粹理性”自身的批判而展开,试图通过对于“纯粹理性”自身的批判,寻找一条对象符合知识的认识道路,从而把哲学变成科学。在康德那里,科学知识就是那种不仅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而且能够扩展我们知识范围的知识。根据康德的理解,这种知识就是“先天综合判断”。因此《纯粹理性批判》若要说明科学知识如何可能,说明哲学如何才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归根结底就是要说明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先天综合判断成了整个“纯粹理性批判”所要解决的总的问题。

康德的哲学思想

康德的哲学思想 思想与生命体现为一种高贵 康德的哲学思想 1770年是康德学术活动和哲学思想发展进程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康德发表了他的教授就职论文《论感觉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则》。由于这篇论文为他后来创立的先验唯心主义的批判哲学奠定了思想基础,因此学术界通常都以这一年为界限,把康德哲学思想的发展划分为两个时期,即“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 (一)前批判时期的哲学思想 在“前批判时期”,康德研究的兴趣和重点主要在自然科学方面。他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提出了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宇宙不变论相对立的宇宙发展论,从而形成了他自己的带有唯物论和辩证法倾向的新自然观。康德的新自然观集中体现在他的“两个假说”中。

第一个假说是“潮汐假说”,即地球自转速度因潮汐的摩擦而逐渐减慢的假说。这一理论是康德在1754年发表的《对地球从生成的最初起在自转中是否发生过某种变化的问题的研究》一文中提出的。康德认为,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地球上海洋的水位发生着定时涨落的潮汐现象,水位的涨落与地球表面不断发生摩擦的结果,势必导致地球自转速度逐渐变慢。这种影响在短时期内固然微不足道,但长期积累又得不到补偿,最终必然会使地球自转停止而走向死亡。康德的这个假说已为后来的自然科学所确证。这一假说的哲学意义就在于,它表明了包括地球在内的一切天体都是运动的,都有其自身的变化、发展和灭亡过程。 第二个假说是“星云假说”,即关于宇宙中诸天体起源和演化的假说。这一理论是康德在1755年匿名发表的《自然通史与天体理论》(即中文译本《宇宙发展史概论》)一书中提出的。康德认为,宇宙间最初充满着分散的、云雾状的物质微粒,即“原始星云”,它们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的相互作用。由于这些微粒分布的密度不同,因此在引力的作用下,密度较小的质点便逐渐聚集到密度较大的质点上去,从而形成

边沁

边沁 百科名片 边沁 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1748年2月15日——1832年6月6日)是英国的法理学家、功利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改革者。他是一个政治上的激进分子,亦是是英国法律改革运动的先驱和领袖,并以功利主义哲学的创立者、一位动物权利的宣扬者及自然权利的反对者而闻名于世。他还对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 目录[隐藏] 杰里米·边沁 乔治·边沁 杰里米·边沁 乔治·边沁 [编辑本段] 杰里米·边沁 简介

边沁 启蒙运动在关于科学、宗教、政府职能的观点的转换上做了不少工作,但是在社会组织方面其成就则不明显。在启蒙运动时期,国家权威的正当性和所基于的原则都逐渐被世俗化了,而有关保持社会秩序的宗教观念亦不可避免地被启蒙运动所产生的观点淡化。因此,在关于替代和补充旧秩序方面,急需提出一种新的价值系统。而边沁就是一位提出新的价值系统以便取代宗教的哲学家。他还是一位社会设计师,可以说是西欧现代化的先驱。尤其是他的伦理观和法律观,名为自由民主制度奠定了社会基础。 观点 在边沁的一生之中,他曾先后提出或支持过以下的观点:(1)个人以及经济的自由,(2)国教分离,(3)言论自由,(4)女性的平等权利,(5)废除奴隶制度和体罚(包括儿童),(6)离婚权,(7)自由贸易(8)高利贷,(9)同性恋的合法化。 由边沁发展出来功利主义学派有着一些重要的追随者,他们是:詹姆士·穆勒、其子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和包括罗伯特·欧文(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内的一些社会改革者。 生平 边沁出生在伦敦东城区的斯皮塔佛德的一个保守党律师家庭。他被视为一个神童,因为他作为一个初学走路的孩子时便已在父亲的书桌边阅读卷帙浩瀚的英格兰历史并且在三岁就开始学习拉丁文。 他在威斯敏斯特中学毕业后,在1760年入读牛津大学的女王学院并在1763年和1766年先后取得他的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他修读法律并于1769年获得律师资格,但他很快就认为英国法律缺乏理性基础而厌倦了。他认为英国法律是就事论事,主观武断。他希望法律的指导原则能从科学中汲取营养,而不是像18世纪那样为纯粹的特权、自私和迷信所支配。在得到父亲的允许和帮助以后,边沁开始研究法律并

纯粹理性批判(康德)读书笔记

科学技术哲学读书报告——《纯粹理性批判》(康德) 数理学院2011级专业:课程与教学论姓名:孙虎学号:112200674 通篇读完康德的这篇《纯粹理性批判》以后,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在书中描述的关于逻辑、知识等方面的观点。受到自身知识的限制,我无法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只能收肠刮肚的用自己的浅薄学识来认识这部著作。 在古希腊哲学中,理性主要被理解为人类的一种本质力量与创造模式,它涵摄认识领域与实践领域。柏拉图认为,理性的人处在世界与理念二极之间的张力关系中,既有属神的超验理念本质,又必然地生活于大地之上。希腊精神经启蒙思想深刻地影响着康德。在康德那里,人的理性特质更加突显,而且那种张力色彩依然是思想的必要前提。不过,康德的伟大在于其综合精神。我们不好使用“折中”、“调和”等词汇来纠缠康德,而应积极地体会他那深邃的创造思想。在康德那里,质料与理念、现象与本质空前地统一,存在因而获得完整的根据,这根据显然不在传统意义上的超验理念中,不在彼岸——那人迹难至的永恒的空虚与黑暗中,而在我们的思想概念、在我们的理性理念中,在理性本身。而且,人只能生活于自己的理性中,而不能生活于生命之外的超验理性之中。在倡导主体性哲学的康德那里,理性只是人的理性,理性不仅是人类的能力和工具,更是人的本质、源泉、依据和目的。人类因理性而为的,不是去探求身外的别的什么东西和奥秘,而是对自己理性本身的自觉,自觉其作为人以及人的整个世界之源泉、之模式、之理想的身份及尊严、这种自觉即自由,乃是人类的起点与终点。 关于逻辑的完整的叙述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的。即使今天我们有了数理逻辑我们仍然要承认康德是对的。可是逻辑本身不是哲学,探讨逻辑的基础才是哲学。可是逻辑的基础的确不明。形式逻辑的所谓正确是一种基础不牢的正确。所以后人其实是限制形式逻辑的使用范围而不能彻底否定它,比如黑格尔辩证逻辑。这和哲学的确不同,但它的情形比康德所说的要复杂的多。康德说的太简单化了。康德说逻辑不能前进的确是错了,数理逻辑把传统逻辑的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这里看下去传统逻辑实在太稚嫩了。 在这本书中,康德将心理学、形而上学和、类学与逻辑学作了区分。这本书里给出的逻辑学的对象是一切思维之方式的规律。思维形式就是概念、判断、推理之类。这个理解是落后的,现代逻辑从句子出发,直接关注推理问题、真的问题,似乎更能体现逻辑的实质。逻辑的成功在于它限制了自己,这话说的极好。反过来说,哲学的失败在于它不限制自己,它总是想解决它不可能解决的问题。逻辑的地位——各种学问的门径。知识的一部分是先天的知识,先天知识根据与对象发生关系的方式分为规定对象(或概念)和使对象成为现实。先天知识根据是否完全不是来自经验分为纯粹的和不纯粹的。这个划分似乎是说混杂的知识(不纯粹的知识)中有先天的部分,这个先天的部分也叫纯粹先天知识。这里一个问题是纯粹不纯粹的划分是否只针对理论知识,实践是否纯粹的问题《实践理性批判》谈过,可惜我一直没能看懂。 康德在这本书中强调物理学的成就在于经验知识上。这个精神和哥白尼革命的思想有对立的成分,也有符合的成分。对立的方面是指哥白尼革命是反对人类

康德实践哲学研究_康德的实践哲学

康德的伦理学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但正是这一点被人们所误解,认为康德的道德哲学是一种空洞无物、没有实际效用的学说。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康德的实践哲学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康德的实践哲学 [摘要]康德的伦理学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但正是这一点被人们所误解,认为康德的道德哲学是一种空洞无物、没有实际效用的学说。然而,综观康德的道德哲学,可以看到,康德道德法则形式化的追求只是其道德哲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另一方面,康德力图使自己的道德哲学走向经验和情感,走向生活世界。这也就构成了康德伦理学的实践性。 [关键词]康德伦理学形而上学至善 [中图分类号]B8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035-02 一、康德的伦理学 康德伦理学的出发概念就是自律的善良意志,人们常说,通向地狱的道路是用善良的意向铺砌的,但康德的善良意志并不是消极的,这位思想家向善良意志的体现者所要求的是活动和行为。人们或许会批判康德对事情的形式主义的看法,他暂时谈到的只是帮助人们在生命的海洋中找到确定方向的指南针,道德方向的丧失不会是长久的,道德境界迟早会在人的面前清楚地显示出来,并且人们将看到他们的行为会把他们引向的方向——引向善或恶。善就是善,其准是如此的显而易见。 在康德看来,实践理性的宗旨就是用之指导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生活,如果人们拥有了一个对实践生活很合理的理性却不用于人类实践生活,不能普及开来,那么原理描绘得再美轮美奂,事实上它是没意义的。想要指导人类的实践道德生活,就必须将理论带回到现实的大千世界中。 《实践理性批判》是对一般的实践理性进行批判,一般的实践理性包括我们日常的实践活动。“这个批判为什么不提名为纯粹理性批判,而是简单地提名为一般实践理性批判……如果它在这一方面成功了,就无需批判纯粹能力本身,以发现理性是否以这样一个过分僭越的要求,超越了自己……”[1]康德在导言中,强调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区别,理论理性是处理认识的问题,实践理性是处理欲望和意志的问题,其最高表现形式就是意志能力。 那么什么是意志呢?在康德看来,就是自己实现自己的对象的能力。 纵观《实践理性批判》这本书,康德的道德形式主义研究到达最高之处了。实践理性批判事实上是对人类道德法则的元伦理分析。对道德法则的表达是形式主义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它就是康德的绝对命令或定言命令法则。康德对道德法则是这么评价的“以上所列举的观察道德原则的三种方式,归根到底,是同一规律的不同公式,其中每一个又包含着其他两者。它们之间虽然有着区别,不过这种区别与其说是客观实践的,还不如说是主观的,其目的在于通过这种类比使观念与直观相接近,并由此与情感相接近。”[2]而随后的两种表述只是为了能更接近情感。

康德的哲学思想内容介绍

康德的哲学思想内容介绍 哲学家康德全名伊曼努尔;康德,是德意志著名的哲学家,那么康德的哲学是怎样的?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康德的哲学是怎样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康德是著名德意志哲学家,也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哲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他认为将经验转化为知识的理性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如果没有先天的范畴,我们是无法理解世界的。康德的这个理论是结合了英国的经验主义和欧陆的理性主义的成果,对度过唯心主义与浪漫主义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康德哲学在框架上的分析命题是主语包含谓语的命题,综合命题是主词不好扩谓语的命题分析命题都是先验命题,综合命题大多都是后验命题,但是存在先验综合命题,这也就论证了数学的可能,康德认为这些事可以推演到形而上学的领域的,即在物自体和现象界是存在这样的调和性的概念的,所谓调和性的概念就是他所谓的纯粹理性将之类推在实践中就是实践理性,若是将它类推在审美中,就变为了批判力。 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哲学体系,这三大批判分别是纯粹领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的问题是无解的。纯粹理性批判研究的是人类如何认识外部世界,而判断力批判主要回答的是我们可以抱有怎样

的希望。 康德的著作康德著作主要分为9卷,不同时期内容各不相同。第一卷康德写于1747-1956年间,这一时期的著作主要的方向表现在自然科学方面,其中涉及了“活力测定”、“地球的自转”、“地震”、“火”等内容。第二卷主要是康德1957-1977年间的著作,这个时期的著作属于前批判时期,研究的方向比较杂,其中共收录了康德的17篇著作。第三卷名为《纯粹理性批判》,在其刚出版时,康德因其内容而被人们误解,称他的思想为“贝克莱主义”,使得他非常烦恼。 6年后,康德进行了修改,补增了对唯心论的偏斥,减缩了再生想象力的派生作用的章节。第四卷主要内容来自于第三卷第一版和其他的一些著作,主要包含了4篇著作。第五卷主要囊括了1788年发表的《实践理性批判》和1790年发表《判断力批判》,后者的发表,代表着康德“批判哲学”思想体系的形成。第六卷主要包含《纯天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和《道德形而上学》两部分,前者的出版颇为曲折,曾受到普鲁士政权与宗教政权的反对。第七卷包括了《学科之争》、《实用人类学》,通俗易懂,主要表达了康德对人生的思考。第八卷主要由部分论文和部分著作组成。第九卷主要囊括了《逻辑学》、《自然地理学》及《教育学》,而这一卷的这三部分内容主要是由两位学者依据康德发表的论文编辑而成的。 康德启蒙运动有什么作用在这次启蒙运动中,康德率先提出了给活动的核心的,也是最本质的就是人应当通过自我的独立思考,从而进行立项的判断,而不是受外界的影响,被外界干预。当然他还注重

西方文论作业

西方美学史专题研究 文艺学中国文论张爱荣20124003003 得分任课教师:张子程 探析康德知识学中的想象力 众所周知,康德把《纯粹理性批判》的总问题,归结为先天综合判断是何以可能的问题。康德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借助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想象力。但是我们知道大量事实证明,认识活动并非仅仅是在抽象概念与理论世界中周旋, 想象在认识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被誉为“现代幻想之父”的法国科学家濡勒·凡尔纳,就发挥了他丰富的想象,早在上一世纪就设想了电视、直升飞机、导弹、坦克等,列宁曾说过:“在数学上也是需要幻想的,甚至没有它就不可能发明微积分。”马克思指出“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也说明了这一点。 康德在分析人的审美心理结构时,将人的思维感知力三分为感性—知性—理性。想象力则是一种游移于知性与理性之间的一种人的思维能力,它时而与知性相结合产生自由美, 时而又与理性相结合广生依存美,即当审美而向知性时,注重的是对象的形式的合目的性当审美而向理性时, 它则是“道德的象征”,也就是康德重点分析的“崇高”。可见,想象力在康德理论中是一运动的能力,这亦导致想象力给人一种难以把握的印象。康德自己也说“我所了解的审美观念就是想象力量的那一表象,它生起许多思想而没有任何一特定的思想, 即一个概念和它相切合。因此,没有语言能企及它,把它表达出来。” [1]P16由此可见在康德的主体性美学研究中,那种“强有力地从真的自然所提供给它的素材里创造一个像似另一个自然来的”的“自由想象”是难以把握却又极为重要的。康德关于想象在审美意识中的作用的学说最终属于典型说,想象力的功能是使理念显现于个别的感性形象之中。我这里要说的审美意识的更高层次应当是超越典型说所讲的典型创造,而以在场的东西通过想象显现出本身不在场的东西,从而使鉴赏者驰骋于无限的想象空间(无限的不在场的空间),玩味无穷,所谓“词外之情”、“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才是最高的审美境界。比如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元稹的“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等等例子,都是说的这种想象力的审美功能。从“山河在”、“草木深”之出场让鉴赏者去想象———玩味“无余物”和“无人”的这些本身未出场的荒凉景象,从“白头宫女在”之出场让鉴赏者去想象一玩味昔日之繁华已成过眼云烟的寂寞寥落景象,这就是一种“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的诗意和审美境界。因此在阐释康德的想象力的意义时, 必须将其放入他的感知体系中去把握。 一、想象力与知性的协和运动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内容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内容 《纯粹理性批判》的哲学要义 首先,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一版序之中,阐明了对理性进行批判的必要性首先在于确定一般形而上学是可能还是不可能,以及规定源流、范围和界限.但是康德于第二版序之中,反而不是着重于进行理性批判的条件,而是改变了知识与对象的关系:“不是知识依照对象,而是对象依照知识”,这一新概念,导致康德发动了哲学界中的“哥白尼式革命”. 在导言中,康德提出了全书的总纲:纯粹理性的总任务是要解决“先天的综合判断”、即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而又扩展了知识内容的真正科学知识是“如何可能”的问题,并按这总问题细分了以下的四个问题:1.数学如何可能?2.自然科学如何可能?3.形而上学作为自然的倾向如何可能?形而上学作为科学如何可能? 康德把全书大致的分为了五部份:“1.先验感性论,2.先验逻辑论,3.先验分析论,4.先验辩证论,5.先验方法论” 1.先验感性论 “先验感性论”主要是阐明,只有通过人的感性知识(接受能力)所先天具有的直观形式即“空间”和“时间”两大要素去整理自在之物(的表象即现象界)刺激感官的感觉材料,才能获得确定的感性知识,同时,空间和时间也是数学知识的先天直观形式. 2.先验逻辑论 “先验逻辑论”的阐明“感性必须与知性结合,直观必须与思维结合,才能产生自然科学的知识”,因而必须有一门不同于形式逻辑的先验逻辑来探讨知性的结构及其运用于经验对象时的各种原理.先验逻辑立足于知识与对象的关系,即知识的内容,而不是单纯的思维形式,这标著辩证逻辑在近代的萌芽. 3.先验分析论 “先验分析论”(真理的逻辑)阐明了知性的先天概念和先天原理是自然科学之所以可能的根据和条件.在概念分析论中,通过对知性判断中的逻辑机能的分析.而先验分析论当中的原理分析论主要阐明了知性指导判断力把范畴运用于现象的法规. 4.先验辩证论 “先验辩证论”(幻相的逻辑)主要阐明了理性不可避免地要超越现象去认识的本体,由此产生的作为自然倾向的形而上学只不过是一些先验的幻相,而不可能是真正的科学.康德在先验辩证论的导言之中指出,理性这种推广能力由于要从有条件者出发通过推论去认识无条件者. 5.先验方法论 先验方法论首先阐明,纯粹理性的经验使用虽然有正确的使用法规(知性的先更原理),但其理论的(思辨的、先验的)奥用却没有法规可言,因而必须对其先验使用方法(从定义出发的独断论、从正反两方争辩并互相证伪怀疑论方法、还有假设和证明的的方法等四个方面)加以训练,确立一些“消极的”规则,以限制纯粹理性的扩充到可能经验之外的倾向,从而为建立一种有关经验的形而上学准备了方法论的原则. 知识论要义与其他: 虽然康德使用的是批判哲学,他本人却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哲学理论.他本人自称发动了一场哲学领域内的哥白尼革命.在康德所处的时代,欧洲哲学思想主要

康德的批判哲学-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康德的批判哲学: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康德的哲学思想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康德的批判哲学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康德的批判哲学 康德的哲学思想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以1770年为界,在此之前,康德研究的兴趣和重点主要在自然科学。在这期间,他提出了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宇宙不变论相对立的宇宙发展论,从而形成了他自己带有唯物论和辩证法倾向的新自然观。这体现在他的两个假设中。第一个是“潮汐假设”,他认为由月亮引力引起的定时涨落的潮汐现象所带来的海水与地表的摩擦会导致地球的自转速度变慢,这个假说为后来的自然科学所证实。其哲学意义在于它表明包括地球在内的一切天体都有其自身的变化,发展和灭亡的过程。第二个是“星云假说”,又称“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他认为宇宙间到处充满着物质和精神,物质和精神成反比,物质的力量是引力,精神的力量是理性。由于地球处在太阳系中间的位置,故人类拥有一定程度的理性,但没有完全纯粹的理性。这种关于理性的思辨虽然在现在看来是不很科学的,但他的星云假说第一次沉重地打击了宇宙不变论的形而上学自然观。康德从发展的观点出发,把宇宙看成是一个在时间上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康德的星云假说不仅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且奠定了新的辩证自然观的基础。对此,恩格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年的8月,康德发表了他的教授论文《论感性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则》.。这是康德哲学思想分界的标志。 康德在前批判时期的哲学思想经历了从唯理论到批判唯理论的转变。他接受的是莱布尼茨――沃尔夫哲学体系的教育。接受了唯理论把天赋理性置于经验之先的基本立场。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索过程中,他在接受牛顿物理学的同时也认识到经验的重要性。并由此而接受了经验论对传统形而上学和唯理论的批判,但他最终并没有选择经验主义,而是在唯理论和经验论之间另辟蹊径,开辟了先验哲学的新路径。 康德在前批判时期的哲学著作表现出逐步脱离唯理论,接近经验论,最后综合两者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直接导致他的那篇教授就职论文《论感性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则》。他提出决定我们对世界认识的不是外部对象。而是先验形式,还有他关于物自体和现象的区分:物自体在认识之外,现象则在认识之内。正是这些思想,构成了他批判哲学的主旨。以

论康德“想象力”概念的基本含义

论康德“想象力”概念的基本含义 雷德鹏原载于《学术论坛》 历来的康德研究者都对康德的“想象力”概念的基本含义究竟是什么,感到迷惑不解。这当然与康德本人对这个概念的模糊认识和摇摆态度有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图通过讨论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粗浅的心得体会:第一,康德把这个概念定义为人的一种直观能力,那么,它在何种意义上是直观?第二,康德说,想象力是人类知识的两大主干感性和知性的共同根基,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一、想象力在何种意义上是直观 康德对“想象力”概念含义的阐述,集中体现在他的两本著作,即《纯粹理性批判》(下称《纯批》)和《实用人类学》中。康德把这个概念的基本涵义规定为人的一种直观能力,它能够表象即使不在场的对象,并依其是否具有创造性而划分为两种:一是“生产性的想象力”,又叫做“创制性的想象力”;二是“再生性的想象力”,又叫做“复制性的想象力”。康德特别重视前一种想象力。例如在《纯批》中,康德将想象力的基本含义规定为人的心灵的直观能力。他说:“想象力是把一个对象甚至当它不在场时也在直观中表象出来的能力。……就想象力就是自发性这一点而言,我有时也把它称之为生产性的想象力,并由此将它区别于再生的想象力。”(1,P101)又如在《实用人类学》中,康德说:“想象力(facultas imaginandi)作为一种即使对象不在场也能具有的直观能力,要么是创制的,这就是本原地表现(exhibitio originaria)对象的能力,因而这种表现是先于经验而发生的;要么就是复制的,即派生地表现(exhibitio derivativa)对象的能力,这种表现把一个先前已有的感性直观带回到心灵中来。”(2,P49)那么,想象力在何种意义上是直观? 要理解康德的“想象力”概念的这个基本含义,我们首先必须把握康德的“直观”概念的一般含义。康德说,所谓直观就是先于一切思维的表象行为。一切知识都借之与对象发生关系。实际上,在康德的论述中,有两种不同意义的直观。

康德哲学的理论概述

康德哲学的理论概述 (西方哲学概览之一)① 一、康德的生平著述 (2) 二、前批判时期 (3) 三、哲学领域的“哥白尼革命” (4) 四、什么是先天综合判断? (6) 五、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 (7) ①提到的章节号码和页码是赵敦华的书中的章节号码和页码

一、康德的生平著述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1724年4月22日出生在东普鲁士的格尼斯堡(1945年后成为前苏联,现在的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市)地处波罗地海之滨,普瑞格河流经市区入海,它是海岸贸易和手工业发达的城市。父亲是一位马鞍匠。母亲受过一定的教育,心地善良,信虔诚派基督教,她对康德影响很大。八岁至十六岁在教会办的九年制学校上学,成绩优异。1740年进入格尼斯堡大学神学院学习,1745年毕业。这时因为母亲和父亲先后去世,家境困难,他当了九年的家庭教师。他在给学生上课之余,还抓紧时间进行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学习和研究,希望获得担任大学教师的资格。在1755年以前匿名发表了《一般自然史和天体理论》的著作和几篇论文。1755年开始在格尼斯堡大学任教,担任了多年的编外讲师。有时每周上课多达二十课时,他曾讲过自然观、人类学、自然地理、逻辑学、形而上学、道德哲学、自然神学、教育学、哲学大全等课程,据说还讲过建筑学和火药制造技术等课程。1770年晋升为教授。在康德的一生中,除了有一次暂短的外出旅行以外,他从来也没有离开过格尼斯堡。他没有结婚成家,生活极其有规律。早五点准时起床,上午上课,下午上课或搞研究和会见朋友等,下午五点准时散步,晚上读书或写作,晚十点准时就寝。只有一次例外,是因为读卢梭的著作着迷而没有去散步。正如教材第259页的引文中说的那样,是卢梭告诉了他,凡是人都是自由平等的,不能因为自己有知识有才能,而蔑视无知的普通民众。是卢梭教给了他要学会尊重人,特别要尊重普通的劳动者。因此他与卢梭一样,可以说都是平民哲学家。他追求自由平等,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迷信,但是他的性格外圆内方,有调和折中的特点。他的宗教观是理性的宗教观,因此受到政府和宗教界的批判和限制,不让他发表有关宗教方面的言论和著作,他不得不违心的服从。但是等到他退休,前德国国王死了以后,他照样坚持发表自己的见解。1804年病故。 康德熟知古希腊罗马的历史典籍和哲学,也非常了解英法的近代哲学和自然科学。但是对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除了卢梭以外,就是牛顿和休谟了。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用在进行教学和哲学与科学的研究上。因此有人说,康德没有生平,他的工作和著作就是他的生平,他是典型的学院派的书斋哲学家,这种评价是世界公认的。他的著作以1770年为界,分为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批判时期的著作又分为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理论哲学的著作有《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

西方哲学史--康德与道德法则

康德与他的道德法则 “有两种事物,我们愈是沉思,愈感到它们的崇高与神圣,愈是增加虔敬与信仰,这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大家对这句话一定都不陌生。这是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康德的千古名言,也是我高中时期最喜欢的名人名言之一。不过那时我对康德还不甚了解,这次借着西方哲学史的学习机会,首次深入了解了康德的哲学思想。 我们都知道,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伟大哲学体系,分别是:“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康德的哲学思想庞大而深奥,对于像我这样的哲学初学者来说,在领会的过程中不免有些吃力,因此我选择了与生活相对于贴近的“实践理性批判”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这里,我就主要探讨下对于康德的实践哲学的一些领悟和感想。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先回答了人类可以认识些什么,继而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回答人类该做怎样做。对这个问题,康德的回答是:要尽自己的义务。他在解释何为“尽义务”时提出了“绝对命令”,也就是被其称为“道德法则”这一著名概念。文首的那句千古名言就是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对道德法则重要性的说明。 康德的道德法则与以往的道德理论和我们通常理解的道德有很大不同,以往的道德学说大都以善恶概念决定行为意志,从而使意志所遵循的行为原则是以善恶概念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善恶概念成了道德原则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条件。对此,康德认为,这样的道德学说最终都要以个人感受性作为其道德原则的起点和基石,使道德原则沉沦为功利主义,有时,我们理解的“善”的行为在某些性况下是违背道德原则的,这样一来就无法建立起具有普世意义的道德法则。 为此,康德在自己的道德法则中设立了三条公式,第一条:要只按照你同时认为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这条常常被后人引述,事实上也正是康德道德法则的核心思想所在。 跟据我对道德法则的理解,这条公式说明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即我们在做事前,要先以大家都这样做为前提,然后再决定我们到底要不要这么做,我们还能不能这么做。例如,将杀人作为个人的主观行动准则,显然与普遍立法的客观原理不符合。因为没有人会同意将杀人作为普遍立法的原理,如果我杀人,自己也会被别人所杀,将人都杀光了,又怎能杀人呢?所以,杀人作为行动准则自身就否定了自身。道德准则是其否定,也就是不能杀人。 当然,道德法则与经验是不同的,作为有效的法则,仅仅在于它们能够合乎理性地建立在先验的原则之上并被理解为必然的。对于我们自己和我们行动的概念和判断,如果它们的内容仅仅是那些我们可以从经验中学得到的东西,那就没有道德的含义了。正如康德提出:如果说,有人错误地想通过经验所得到的任何东西来制定道德原则的话,他就已经陷入最糟糕、最致命的错误的危险之中。 第二条公式则是自律的原则。康德说:你的行动,要把你自己人身中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中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是目的,永远不能只看作是手段。它所表达的涵义实际上就是意志的自律------只服从你自己所制定的普遍法则。换

康德美学的几个关键点

康德美学的几个关键词(审美判断力部分) 对于初涉康德美学的人来说,我认为要理解康德的美学思想,应该从以下关键词的理解开始。 知性和理性先验原则想象力审美判断无概念的普遍有效性共同感纯粹美崇高美美感二律背反美的艺术天才和灵感 一知性和理性 在哲学的一般领地中,康德指出: 通过自然概念的立法是由知性进行的并且是理论上的。通过自由概念的立法是由理性造成的并且只是实践性的,不过只有在实践中理性才是立法性的。(第8页) 高层能力系统表 从上可知,康德的知性是获得知识理论的一种凭借方式,也可以说是一种知识,理论知识的获得是凭借书本知识,而不是实践。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中》知性在此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他是一种从知识到知识的认识,从理论到理论的深化,而与人的实践脱离。理性,指的是实践理性,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发挥作用,指导人的实践道德和自由意志,与《纯粹理性批判》的理性区别开来,《纯粹理性批判》的理性和知性的含义相同,是人的知识认识能力。朱光潜认为《纯粹理性批判》是研究形而上学的知识,我一直认为学术上的形而上学(不是马克思的静止、片面、绝对形而上学)指的是对终极世界的探求,是人的道德精神方面的,只可体会,不可认识的,研究的是宇宙的无限,从而感知人自身的有限性。怎么解释,是我认识的错误吗?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在他的三大批判之中,第一部《纯粹理性批判》,实际上就是一般所谓哲学或形而上学,专研究知的功能,推求人类知识在什么条件之下才是可能的;第二部《实践理性批判》,实际上就是一般所谓伦理学,专研究意志的功能,研究人凭什么最高原则去指导道德行为。第三部《判断力批判》,前半实际上就是一般所谓美学,后半是目的论,专研究情感(快感或不快感)的功能,寻求人心在什么条件之下才感觉事物美(美学)和完善(目的论)。这三大批判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第345页) 梯利的《西方哲学史》:知性论:知性不能独自直观或知觉任何事物,感觉不能独自思维任何事物。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可能有知识。关于感性规律的科学,被称之为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康德哲学是在近代大学的学术坏境中建立起来的一种专业性极强的思辨体系,其中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纯粹理性批判》,最突出地体现了这种学究气的一部作品。许多试图读懂康德体系的人都半途而废。不得不承认,康德思想尤其是其思想中的精华:形而上学思想确实晦涩难懂枯燥乏味。但是我们不能对此置之不理或不屑一顾,也不必视为畏途,望而却步。只要我们真正掌握了唯物辩证法这一锐利的思想武器,通过我们锲而不舍的钻研,我们必定能进入康德哲学富丽堂皇的大厦,观赏到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启发心智的思想艺术品。 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第一遍读完《纯粹理性批判》,确实觉得云里雾里,不知所措。更何况写读后感了。遂又耐着性子读了第二遍。顿时觉得柳暗花明又一村。不能说是大彻大悟。但至少这部经典的教育名著让我欲罢不能了。我只能说若是还有充裕的时间我一定读第三遍第四遍。根据我所能理解的纯粹理性批判,我将她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背景,结构,思路(内容)及评价。以下我将一一阐述。 《纯粹理性批判》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他所提出和讨论的问题从本质上看是全新的。从其历史背景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的历史条件,就是文艺复兴以来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运动。它带来了法国启蒙运动以及随之而来的德国启蒙运动。而《纯粹理性批判》就是这些思想运动的参天大树上结出的一个硕果,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首先是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叛逆精神。例如康德在这部著作的序言里,就以法国启蒙学派的大无畏精神宣布:“我们的时代是真正的批判时代。” 其次,以牛顿和伽利略为代表的自然科学的产生为其提供了理论基奠。我们都知道,康德从青年时代道奇哲学思想成熟和创立时期,一直都处于自然科学的强大引力之下。 最后便是以卢梭为首的人文科学的诞生,为《纯粹理性批判》的诞生提供了可能性。在康德看来卢梭是唯一一个可以和牛顿相提并论的人,他们是各种领域——自然领域和人文领域的巨人。 关于这本书的结构,我是按照目录来分的。整本书虽然层次明显,但若刻意把他们分散确实有点差强人意了。康德则依据《纯粹理性批判》在其整个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它所要解决的任务和问题,将它划分为两个部分,即先验要素和先验方法论。而先验要素论又分为先验感性论和先验逻辑。其次,先验逻辑由先验分析论和先验辩证论构成。最后,先验分析论又分为概念分析论和原理分析论。另外,从《纯粹理性批判》的这种结构来看,康德对人的认识能力的考察似乎是一种静态的解剖和分析。故这部经典名著我想更适合称它为:理性的解剖学。但是,《纯粹理性批判》并不只是发现和判明了认识能力的结构,而主要致力于判明由诸认识能力的结构所制约着的诸认识能力的功能,判明它们各自在知识总体和相互关心中的地位,功效和作用。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贯彻始终的根本指导思想,或者一条思维主线,就是通过对理性本身,即人类先天认识能力的批判考察,确定有哪些先天的,即具有普通性和必然性的要求,以及这些要求的来源、功能、条件、范围和界限,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