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石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完整

电石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完整

电石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完整
电石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完整

电石生产工艺操作规程讲解

主讲人:赵永

培训时间:2006年3月18日和8月15日

一、目的:

为了电石生产过程的控制,在受控状态下生产和满足本公司电石生产的工艺要求,制订电石生产工艺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

此生产工艺操作规程适用于宁夏兴平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过程中原料、配比、运料、投料、冶炼、出炉、化验分析、冷却、包装、出厂等范围。

三、工艺流程图:见附件

四、过程控制:

4.1 原料

4.1.1兰碳:兰碳是在矿热炉冶炼中主要的原料之一,而且还是化学反应中的导电体、导热体,因此它的组成的粒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电炉的操作,生产电石用兰炭应符合下列要求:

固定炭>81%,灰份<8%,挥发份>8%,水份<14%,粒度18-28mm,粒度的合格率要求在85%以上。

4.1.2 无烟煤:

电石生产中适用软质半软质,要求固定碳含量高,灰份小,无烟煤的比电阻大,所以在兰碳中用15%-30%的无烟煤比较适合电石生产,无烟煤的质量要求: 固定碳>85%,挥发份<10,灰份<8%,水份85%.

4.1.3白灰:

白灰是电石生石的主要原料之一,属易分解,应严防潮湿或雨水的浸泡,有条件应当罐装贮藏,时间为夏季1-2天,冬季2-4天为宜.

电石生产中的氧化钙应符合下列要求:

氧化钙>90%,氧化镁<1.6%,生过烧<10%

粒度要求:45-100mm,粒度的合格率要求在90%以上.

4.2 原材料的验收及控制:

4.2.1 验收:进厂原料必须经质检员外观验收合格.外观要求:粒度要求,水份含量的初步检验合格后,指定卸位置,注明产地,厂家标示。若新换产地厂家的原料必须先经过化验分析合格后,方可卸车,对固定客户的原料经过外观验收后可以先卸车后化验,及时掌握质量动态变化,接近控制指标时,质检员应向原材料供应部门发出“蓝色警告”,并以书面形式下达。

确保进入原料合格率98%以上,杜绝不合格原料进厂。

4.2.2破碎、筛分:

鉴于目前市场供应的原料粒度较大不符合电炉冶炼的粒度要求,本厂采用挤压式破碎方式振动式筛分方式对原料进行二次加工。

白灰的破碎粒度要求:45-55mm,符合工艺生产的要求,白灰、兰碳粉沫的筛分要求:因白灰、兰碳粉沫的筛分会影响炉料的透气性,容易造成棚料,塌料,直接影响生产,所以要尽量采用2.5mm孔径的筛网将白灰、兰碳中的粉沫筛分,有利了正常的生产。所有的兰碳经过筛分烘干,白灰经过破碎和筛分方可使用。

4.2.3 烘干

兰碳烘干要求及过程:干燥的过程实质是被除去水份,从固定物料中转移到气箱中,必须使干烘物料表面上的蒸气压超过炉介质蒸发过程,达到烘干的目的。兰碳潮湿水份超标,会直接影响电极炉及电质的质量。烘干后的兰碳水份要求达到:<5%。

五、电极糊

5.1电极糊的控制项目有固定碳,挥发份,灰份水份等,一般只要求分析挥发份,灰份和水份三项就可以把四项全部计算出来,根据不同的季节变化挥发份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自4月-10月挥发份应控制在<11%-11.5%,10月-4月挥发份应控制在>10.5%-11%.

5.2挥发份太高时,会造成下列不良后果:

A、不易烧结,强度差,容易造成电极软断;

B、收缩性大,强度也差,又可能发生硬断;

C、氧化快,电极糊消耗快;

D、容易分层烧结成异形,下放电极危险;

5.3如果挥发份过低时,会造成下列不良后果, A、过早烧结,强度差,容易硬断;

B、粘性不够,强度差,容易硬断。

6.配料:

石灰和碳素原料构成电炉料,炉料的配比掌握正确与否,对于电炉操作有很大的影响。

通常炉料配比是以100公斤石灰为基础,然后再配加一定数量的碳素原料。

6.1炉料配比的计算方式:

+C0

电石生成的反应为:CaO+3C----CaC

2

CaO分子量为56, C=3×12 CO=64 纯度100%

按照上式计算得出,理论上制得一吨电石需要消耗纯氧化钙875公斤,纯碳素C=563公斤,计算方法:

1000公斤电石所需纯氧化钙=1000/64×56=875公斤,

1000公斤的电石所需纯碳素

氧化钙=1000/64×36=563公斤

纯炉料的配比为:563/875×100%=64.3

生产纯电石炉料配比是100公斤,需要纯石灰100公斤,纯碳64.3公斤,在2个由计算炉料的配比方法,必须考虑原料中杂质含量,以及在生产过程中物料的

)×100÷C×B+F

损失,数量等因素,计算公式:炉料配比X= (3C/CaC

2

)×100÷A×B+D+E (CaO/CaC

2

将碳的原子量和氧化钙、碳化钙的分子量代入上式则得到:

X= (36/64)×100÷C×B+F = 56.3÷C×B+F

(56/64)×100÷A×B+D+E 87.5÷A×B+D+E

式中,A.石灰中所含氧化钙(CaO%)

B.电石的成价(CaC

%)

2

C.碳素原料中所含的固定碳(F.C%)

D.电石中游离氧化钙的含量见表

E.投炉石灰损失量

F.投炉碳素原料原料的损失量

据测定损炉白灰损失量E为7%,碳素原料的损失量业F=4%.

上式的配比计算为碳素原料中无水份的配比称为干基配比.

炉料配比式(湿)=干基配比

(1-水份)

6.2 配误差要求

A.人工运料电子计量允许误差+ 0.5Kg;

B.自动上料系统电子传感允许误差+ 1.0Kg;

6.3运料分自动上料和人工上料两种方法;原料上料皮带为1#皮带,大角皮带为2#皮带.三层皮带为3#皮带,1#炉.3#炉电极为4#皮带,1#炉1#电极皮带为5#皮带,兰炭配料称为1路配料称对应北侧变频器,白灰配料称作为2路配料称对应南侧皮带称.

6.4 运行次序:

5#皮带----4#皮带---3#皮带----2#皮带.依次开机试转在试转过程中进行巡视检查,调整,在无刮皮带及严重绝编情况下方可以开启配料皮带称,进行炉面上料.

7. 炉面操作:

7.1 投料方法分为(一次投料法、分次投料法、多次投料法、连续投料法),本厂采用多次投料法进行生产:

多次投料方法使哪里出现明孤,就在哪里少量投料保持料面一定的高度,投料不分炉次,不分出炉不出炉,只要有明弧就投料,按规定的时间定时出炉,不出现明弧时可以不投料,这种方法属间断投料,这种方法不充许明孤操作。 7.1.1 闭孤操作:

电石生产是在电石炉内的电能转换热能,然后再用热能直接加热物料而产生的化学反应,闭孤操作选用多次投料法,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A. 要选择合适的电气参数,使电极适当插入炉内的深度;

B. 想办法增加炉料的比电阻,减少炉料中的粉沫,增加炉料的投气性;

电石炉即使闭孤电孤炉,按其工艺生产特性,应该进行闭孤操作,孤光不能外露,料层结构应形式一个完整的体系,炉料能有秩序的一次沉,有条不紊的进行反映,要始终保持稳定而完整的料层结构,孤光不外露,炉面辐射热损失少,保持高炉温,提高热效率,从而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电耗,使电极按正常程序焙烧,做到焙烧量与消耗时达到平衡. 7.1.2 料层结构图: 7.1.2.----1 图:

料层A :在皮层发生炉料被逸出的气体,预热及碳素原料所含苞欲放的水份蒸发,蒸发镁与硅等金属蒸气大部凝结成氧化物,在此层的下部分常常生成硬壳,深度不易过大,取决于炉料的导热性

;

炉层B:相互扩散层,此层的炉料含有少量的碳化钙半熔滴物,再此层中氧化钙与碳相互扩散;

反应层C:是生石灰和固体碳素原料及半成品的半溶物质,以疏状态存在,其中充满了钙蒸气----氧化碳,在此部分由于被其上部的氧化钙和碳的相互扩散层,即透气性不好硬壳所覆盖,且在其内部气体压力的传递即迅速,在此部分不进行的一系列反应:

CaO+C=CaO.C(扩散)

CaO.C(扩散)=Ca(气态)+CO

Ca(气态)+2C=CaC

2

其中尤以CaC.C(扩散)—Ca(蒸气)+CO的反映和Ca(蒸气)+2C-----CaC的反映为主.

熔融层D:在此层电石熔融成液体,因此,质量比上面的反应层有所均匀,在此熔融层的反应可分为:

MCaC

2+nCaC

2

·nCaO

由于电孤放散出较高的热量,易熔散石灰和比混合物,逐渐熔融而形成流动状态,逐渐向下沉降,至熔融层底部,同时又在高温状态再一次熔炼.

MCaC2·nCaO------(m-1)CaC2·(n-2)CaO+3Ca+2CO

将其中的电石混合体再提纯一次.

硬壳层E:由于距电孤较远,所以温度较低,是一种半成品多孔性物质和半熔融物质,此层在电炉负荷增大时,缩小一些,而当电炉负荷小时,则扩大一些,同时也逐渐下沉而重新生成一层新的,其速度较慢,尤其是圆形电炉中心三角区,其硬壳的生成,对生产操作关系很大,往往因为塌料而将电石生料通道堵塞,使三相不流通.

积渣层F: 在熔融层的底部,炉内杂质如硅铁、碳化硅等积累起来而形成,必须注意原料中的杂质的电炉操作,注意电极深入炉内的情况,尽可能是杂质的电石一起排出,不至于沉积炉底,延长电炉寿命.

7.1.3熔池:

电孤作用区,就是电婤发生的高温,所能做用到的区域,通常丟叫做熔池或堆埚.

为了便于说清问题,将电极下面的电孤作用区勫休做熔池,其直径以刀表示,三个电极下面的熔池是相连的,把这个连接起来的熔池叫做理想的炉膛内径,用DB表示.

三个熔池的圆周相切,在軙种情况下,电极中心距C等于熔池直径D,而电极中心距D和理想炉膛内径DB与熔池直径之铴的关系由下式求得:

DB=2(H+C/2)=2( C +C/2)=2.16C2COS30度

D=C=DB/2.16

若电极中心距C等于熔池直径D,则三个熔池之间形成了不太理想的“死角”,热量不够集中,容易造成三个熔池不相通,在正常生产时,这个熔池直径稍小了一些.

由于三个熔池相互重叠,在熔池中心孢成过分集中的热区,这样会降电极之间的电阻,增大了支路电流,电极不容易入炉内,反而不利于电石生产,所以说熔池太大于电炉操作也是十分不利的.

当三?熔池的圆周交于炉堂中心,促使电极之间互相流通,热能比较集中,这样的熔池是比较理想的,

熔池直径D与电极与电极同心圆直径DC相等,这就是说,我们设计电石炉时,如果把能计算出来的电极同心直径正好等于熔池直径,那就是很理想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实际炉膛内径应比理想的炉膛内径稍大一些,以减轻炉膛壁体受到的热蚀.

7.1.4 电石炉的电气参数:

电石炉的电气参数包括电炉变压器的容量.二次电压,二次电流和电压比,以及这些参数的可调范围,见表:7-1-3-1至7-1-3-7当变压器.

8 电极

连续式自烧电极即是电炉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是电炉的心脏,它起着导电和传热的作用.是由电极糊和电壳组成的,电极铁壳是由2.5mm厚的钢板卷制而成,

其中?有铁齿,以增加电极的强度和导电性,电极铁壳装在电极把持器内,然后将攵胡糊添加到铁壳内.

8.1 电极的要求:

A.能耐高温,同时热膨胀的系数要求.

B.具有比较小的电阻系数,可以降低电能的损耗;

C.具有较小的气孔率,可以使加热状态的电极氧化縓慢;

D.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才不致因机械与电气负荷的影响,使电极硬断;

E.必须经受住炉料的棚塌轻微的侧击.

8.1.1 电极的熔烧:

电极糊在由极壳内烧结:

A. 电极本身热量传导,电极端头由于产生电孤,温度可达到3500摄氏度,热量由下向上传导,故电极糊由上向下,逐渐降落时,受热越来越高,逐渐烧结;

B.电流通过电极糊本身所产生的电阻热;

C.炉膛火焰热的传导与辐射.

8.1.2 电极糊的烧结分为三个阶段:

A. 软化阶段,此时固体电极糊软化,电阻增大强度降低,使电极糊变为液体状态,在此阶段温度25摄氏度上升120摄氏度-----250摄氏度,大约在导电板500mm处;

B. 挥发阶段:此时电极糊充分熔化,沿着壳内截面流动充填空隙,并使质量均匀,同时开始明显地挥发而逐渐粘稠,电阻不断降低,挥发急剧而呈糊状,在此阶段,温度由120--- 200摄氏度上升至650----750摄氏度,大致在半环部位.

C. 烧结阶段:此时少量挥发物继续挥发,并开始进一步烧结,导电体大大增加,成为坚硬整体,完全烧结高度为导电鄂板下部200-400mm处,此阶段的温度由650-750摄氏度上升至900-1000摄氏度.

8.1.3 质量的判断:

电极培烧质量的好坏,主要根据肉眼的观察,判断电极能熔是否正常,如发现下放来的电极表面呈灰白色或暗而不红,则熔烧良好,如发现则太干,如发或冒

烟甚多,则太软,放完电极10-20分钟之内,特别是电极烧结跟不上消耗时,必须注意电极发展程度,有无漏油,冒烟或电极本身刺火现象,则需降低电炉负荷或停电处理,如导电鄂板内出同刺火现象,则须拧紧拉杆螺丝.

为了保持电极一定的长度,电极糊在烧结中必须掌握烧结速度和消耗速度的平衡.

为了使电极烧结质量良好,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符合质量标准又合乎块度,要求电极糊一般将整体电极糊砸成三段,填完时要保持一定的高度.

(2)电极制作与焊接必须符合要求,导电鄂板的冷却条件以电极的接触必须良好;

(3)尽量避免缩短电炉停电次数和时间;

(4)注意电极烧结质量并及时调整电极的部条件,注意电极软硬,控制风口风量.

8.1.4 电极烧结调节方法:

A. 调节风量大小和送风时间长短,采用风扣送风;

B. 控制下放电极的间隔时间与长度,电极下放的长度与消耗长度相平衡;

C. 放电极时,负荷的降低与增加.

8.1.5 电极事故的外置:

A. 电极软断的原因;

B. 电极糊所含挥发物过多;

C. 电极壳铁板太薄或太厚;

D. 电极铁壳倶作不良或焊接谨量欠佳,引起破裂,就会导致漏糊或硬断;

E. 下放电极时没有降低电炉负荷或降低太少,放电极后负荷增大得太快,也会引起软断;

F. 下放电极太频繁,间隔时间太短或下放电极后,电极过长而引起软断;

G. 电极糊加入不久时,加糊时粗枝大叶,在片上住而架空,也可能引起软断.

六. 处理电极软断的方法:

A.发现电极软断,应立即停电,操作人员太集中,由主要操作人员处理,迅速将电极降下,深入炉内,设法不使电极糊外流,并迅速松开电极使其和断头糊交接,把电极附近的电极糊撬开放掉,然合送电,从低负荷熔烧,软断的那一相电极不降提升,负荷可根据电极熔烧情况而增加,大约6-8小时可能烧好.

B.如果断头接不上,电极糊已干涸,无流动的可能,此时将电极放出一些,低负荷熔烧方法同前;

C.如果电极头接不上,电极糊很稀,还可能大量流出右电极糊流出太多,近于沉淀,此时应再焊接一节有序的铁壳与新炉开炉时采用的电极头相似,加入新电极糊,仍按前法熔烧,但应特别注意电极送风量和导电鄂板的冷却小量.

七、电极软断的预防:

A.电极送风量和导电鄂板的冷却水量要合理控制,要求操作人员认真做好巡视检查,及晨的调节风量和水量确保电极的熔烧正常进行。

B.松放电极晨要高度警惕,升负荷要胆大心细,注意观察电极糊的变化,若发现电极恶化,应迅速降低电极负荷,必要时停电进行处理。

C.应及时的检查电极糊的质量,不使用不合格的电极糊;

D.严格检查电极铁壳的焊结质量,一定要符合技术条件规定的质量要求。

E.要严格执行电极管理制度,按规定下放电极。

认真控制间隔时间,按时填加电极糊,保持规定的高度和电极工作长度。

八、电极硬断的原因:

A.电极糊所含的灰份过高,平时保管不妥,夹带较多的杂质,电极糊所含的挥发份较少,过早烧结或粘结性差,引起电极硬断;

B.停电次数多,停停开开,在停电时没有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会造成电极开裂和烧结分层;

C.电极壳内落入灰尘较多,特别是长时间停电后,电极铁壳内会积存一层灰,送电后不加清理,会造成电极烧结分层,而引起电极硬断;

D.停电时间长,电极工作段没有注入炉料内,而受到严重的氧化,也会造成电极硬断;

E.电极过长,拉力过大,对电极本身是个负担,如操作粗心,也会引起硬断,电极电流密度太大,也会发生电极干裂或硬断;

九.电极硬断的预防:

A.严格掌握电极工作长度,不允许过长;

B.严格检查电极糊的质量,其所含的灰份不能超过规定值;

C.正常生产时,不允许灰尘落入电极壳内,尤其是检修时,一定要把电极壳内的灰尘清除干净;

D.认真检查电极的送风量的导电鄂板内的冷却水量;

E.加强设备维护,提高检修质量,减少计划外停电;

F.停电后,特别是在冬季,要立即用热料将电极四周培土,以达到保温和防氧化的目的,送电后,负荷不要提升过快。

十、出炉操作:

10.1 出炉时间控制:

生产时间应控制在60分钟—90分钟之间为宜,出炉时间应控制在30分钟以内.

10.2出炉操作:

10.2.1当圆钢捅入炉内,感觉炉内很疏松,圆钢上粘有较厚的电石时,说明炉温高,电石质量高,炉内畅通.

10.2.2 如炉内疏松,而圆钢粘电石较薄,说明电石质量不太高,但炉内还是畅通;

10.2.3如炉内坚硬,甚至夹住圆钢,圆钢上粘的电石较薄或夹杂生料,说明炉温低,炉内不畅通,有塌料现象;

10.2.4 圆钢捅不到深处,说明炉内产生隔墙,这种隔墙可能是生料杂电石凝结在炉底或其他杂质凝结在炉底,

正确掌握出炉间隔时间和流出时间,是为了保持电石质量,保持炉温,还要考虑好操作,所以计划好时间,加以控制.

十一、分析、化验:

11.1 炉前化验:

取样:根据行业执行标准,出炉时要求进行隔锅取样,使用专用的样杆,由化验员监控出炉工取样,每次取2-4锅;

11.2 破碎: 破碎的粒径要求5mm-8mm,掺和均匀;

其技术指标符合下列要求:

11.3 试验方法:(发气量的测定)

碳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乙炔气体,根据气体计算量器测出生成气体的体积,计算碳化钙的发气量:

CaC

2+2H

2

O-----C

2

H

2

+Ca(OH)

2

+127 KJ

11.4 测定手续:

电石发气量是在(电石发气量测定器)中进行的,外筒内装有一定量的饱和食盐水,并用乙炔饱和发气之前调好零点,称取粒度为3-7mm的电石试样50克,准确至+ 0.1克,装于底杯中,迅速将其投入乙炔发气瓶中,将胶塞塞紧,然后从具有刻度的高位瓶中径6×9mm胶管准确注水10-30摄氏度,自来水0.5升,进行发气,待电石完全分解,平衡其压力读取标尺数值,升/公斤,记取气罩内温度及大气压力,图10-1-3-1.

11.5 电石发气量的计算:

发气量(G)按式(1)计算:

G=a×h(P-P1)(273+20) = a×h(P-P1) ×2.892×1.25

107.3(273+T) 273+T

式中:C=碳化钙的标准发气量L/Kg

A=气体计量器校正值,L/Kg,mm

P=大气压力,KPa(大气压力表中读取)

P1=按表中查出T摄氏度时饱和食盐水的蒸气压力KPa;

T=测量罩内温度摄氏度

允许误差: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为之差不大于4L/Kg,校正后的气体计量器校正值,a=L/Kg.mm

11.6 不同温度下饱和食盐水蒸气压力:

说明:A:发气量测定的标准环境为:20摄氏度,101KPa,

B:自然块以炉前化验下浮6K/Kg为报告结果.

11.7 注意事项:

A.从侧定发气量的水银气压计读数减去水银气压计的温度校正值:

5-12摄氏度(气压计温度) 1毫米汞柱

13-20摄氏度(气压计温度) 2毫米汞柱

20-28摄氏度(气压计温度) 3毫米汞柱

29-36摄氏度(气压计温度) 4毫米汞柱

37-44摄氏度(气压计温度) 5毫米汞柱

11.8发气量测定器应避免阳光照射,并保持室内温度稳定,发生瓶经常清洗,保持容积准确升的出气畅通.

11.9 分析误差不大于+ 5升/公斤.

12. 冷却:

电石自出炉完毕由天车工从出炉地车连电石锅吊运到指定位置待冷却:

A.夏季的冷却时间:250分钟为宜;

B.冬季的冷却时间:90分钟为宜;

12.1待电石在冷却以后,由天车工使用专用吊钩称计量按成品级别码放到指定位置.

13. 包装.标示.贮存和运输:

13.1电石用1.0-1.2毫米厚的铁桶包装

13.2 包装容器上应贴有合格证,其内容包括:生产厂各厂址,产品名称,商标,发气量,净含量,批号等.

13.3 包装碳化钙前,要严格检查碳化钙包装桶是否完好,桶内应干燥和无碳化钙粉沫及其他杂物.

13.4 碳化钙在运输中应轻拿轻放,运输工具必须有防雨防水设备.

13.5 打开的或已损坏的桶装碳化钙,不允许存放到仓库中,碳化钙包装后,存放在专用的仓库或防雨棚内,仓库内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不受水淹雨淋,仓库内禁止安装上下水管或采暖设备,禁止积存碳化钙粉尘.

宁夏兴平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2月20日

电石库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95671 电石库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电石库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物流中心电石库电石的入库、出库、贮存等操作。 本规程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物流中心。 2 内容和要求 2.1 电石简介 电石化学名称为碳化钙,分子式为CaC2,外观随碳化钙的含量不同而呈灰色、棕色、紫色或黑色的固态物,含碳化钙较高的呈紫色。其新创断面有光泽,有恶臭味,是有机合成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利用电石为原料可以合成一系列的有机化合物,本公司

主要用于生产氯丁橡胶。 工业电石的主要成份是碳化钙其余为游离氧化钙,碳以及硅、镁、铁、铝的化合物及少量的磷化物、硫化物。工业用电石纯度约为70%-80%,杂质CaO约占24%,碳、硅、铁、磷化钙和硫化钙等约占6%。工业品密度2.22g/cm3(18℃),熔点2300℃,能导电,纯度越高,导电性越强。 电石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属于遇湿易燃物品。电石遇到水和潮湿的空气,分解产生乙炔气和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的热。遇明火或撞击,摩擦时极易燃烧爆炸,与银铜等金属接触,能生成敏感度高的爆炸性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氟、氯、硫、磷、乙醇等起化学反应。 由此可见在碳化钙和水产生反应时是极易燃爆(乙炔气燃爆极限2.3%-80%)。若仓内或库内乙炔

生产车间工艺操作规程

1生产车间工艺操作规程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为了便于生产操作管理,本处列出与装置有关的二氧化碳物理性质数据,以便工作时参考。 表1 二氧化碳的相变参数

2).液体二氧化碳产品规格 本装置生产的产品:质量符合GB10621-2006标准的食品级二氧化碳产品。

3).生产工序说明 本装置通过对二氧化碳原料气进行压缩,然后依次经过“夹心饼”精脱硫、催化氧化脱烃、分子筛干燥、冷凝液化、浅低温提纯等工序,得到质量符合 GB10621-2006标准的食品级二氧化碳产品。 脱硫 二氧化碳原料气中含有以H 2 S、COS为主的多种形态的硫化物,脱硫的目的一是保证产品质量,二是保护脱烃催化剂。脱硫的任务及指标是保证原料气中的总硫≤。本装置采用“夹心饼”精脱硫工艺,即原料气先经过氧化铁预脱硫,脱除原料气中的绝大部分H2S,然后再经过水解塔,将原料气中的COS转化为H2S,然后在经 过活性炭精脱硫塔,脱除残余的H 2 S。主要反应如下: 预脱硫塔:Fe 2O 3 .H 2 O+3H 2 S= Fe 2 S 3 .H 2 O+3H 2 O Fe 2O 3 .H 2 O+3H 2 S=2 FeS+S+4H 2 O 水解塔:COS+H2O=H 2S+CO 2 精脱硫塔:H 2S+1/2O 2 =S+H 2 O

催化氧化脱烃 催化氧化脱烃的主要目的是脱除原料气中的H 2 、CO、烃类(碳氢化合物)等 可燃杂质。原料气经过预热至380℃后进入脱烃塔,在脱烃塔中贵金属(活性氧 化铝负载铂、钯)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原料气中的可燃杂质与O 2 发生催化燃 烧反应,生成CO 2和H 2 O,脱烃过程操作温度为380~500℃。由于硫化物会使脱烃 催化剂中毒,因此必须保证进入脱烃系统原料气中的总硫≤。 分子筛脱水 利用分子筛将原料气中的微量水脱除,保证原料气中的水分≤20ppm,分子筛吸附饱和后加热再生循环使用。分子筛吸附塔一共设置两台,一台吸附,一台再生,切换使用,采用热再生方式进行再生,利用放空尾气进行吹冷。 液化提纯 原料气经过液化后进入提纯塔进行精馏提纯,利用精馏原理,根据二氧化碳与杂质组分的沸点不同,在特定条件下将杂质加以分离,提高二氧化碳纯度,降低消耗。 4).工艺流程简述 从界外来的原料气进入压缩机(C0101),压缩过程中,从压缩机二段引出去预脱硫塔(T0201A/B),脱除原料气中的H 2 S。预脱硫塔共设置2台,可串可并,根据脱硫剂的使用情况进行串联或并联使用。经过预脱硫后的原料气返回压缩机(C0101)三段入口,经过三段压缩后,经过脱硫加热器预热至60℃~90℃后进入水解塔(T0202),将原料气中的有机硫水解为无机硫,然后进入精脱硫塔 (T0203)脱除原料气中残余的H 2 S。从精脱硫塔出来脱硫合格的原料气,经过脱烃热交(E0202)预热380℃,再经过脱烃电加热器(F0201)后进入脱烃塔(T0204),当温度不够时,开脱烃电加热器(F0201)进行提温。脱烃塔(T0204)出来的高温原料气经过脱烃热交(E0202)回收热量后,经过脱硫水冷器(E0203)冷却至常温,然后经过除湿器(E0204)与回冰机系统的气氨换热而被冷却至-5℃,冷却除湿除去原料气中的部分水分,除湿器(E0204)出来的原料气进入分子筛塔(T0205A/B),经过分子筛吸附脱水使水分≤20ppm,分子筛塔一开一备,当水份接近20ppm时,则启用备用塔,该塔退出再生 (再生时引入经电加热器加热至约250℃的空气进行再生,当再生气出口温度≥150℃时,再生结束,用提纯塔放空气冷却到35℃后备用)。

电石炉中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

The prerequisite for vigorously developing our productivity is that we must be responsible for the safety of our company and our own live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电石炉中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标准版)

电石炉中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导语:建立和健全我们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引我们生产劳动的方向。而大力发展我们生产力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对我们企业和我们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可用于实体印刷或电子存档(使用前请详细阅读条款)。 1、执行“密闭电石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中各项有关规定。 2、电石炉控制室是整个电石炉各岗位之间的连接枢纽,是整个系统的中心控制室,因此仪表操作人员必须精力集中,密切注视各控制盘仪表及声光指示系统的工作情况。 3、正常停电操作,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规程》、《操作规程》要求操作各控制系统,不准超越规定值运行。 4、正常停炉时,必须将电压、电流降低至规定值方可停电,特殊情况(入漏水、漏电、断电极等)才允许满负荷急停电。 5、压放电极时,操作人员要精力集中,注意电流表、电压表和氢气表的波动,防止电极事故的发生。 6、送电前,检查表盘各操作开关、按钮及声光指示报警等装置是否灵敏可靠,检查各仪表显示是否在规定位置,检查现场是否还有他人在检修作业等。 7、非操作人员禁止进入操作室,操作人员不得擅离职守。

库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通用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库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通用 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库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通用版) 一、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从事化工企业仓库、保管、收发作业。 二、一般安全规程 1、仓库保管上岗,必须将防护用品穿戴整齐,并应熟悉本库存放化工原料,金属材料及建筑材料的性质。 2、工作人员不准随意离开工作岗位,班前不准饮酒,防止发生事故。 3、搬运刃口、毛刺或涂油的工具或零件时一定要戴手套,放置稳当 4、工具、零部件不准放在电器开关附近或压在电线上。 5、不可在光滑或涂油的零部件上行走,所用梯凳,不可有油垢,放置要牢固。 6、夜间搬运零件,工具时,应由充分照明,应根据物件重量和

体力强弱进行搬运,防止发生事故。 7、两人和两人以上一起搬运物料及大型零部件时,应互相配合,相互协调。用车运输零部件,应放平稳,牢固。 8、加热后的零部件必须冷却后再进行点数,运输和存放,必须将热物体运输时,须用适当容器,并装设警示标志,防止烫伤,库内应通风良好。 9、货物堆放距屋顶、墙壁、灯具不得少于50厘米,距屋柱不得少于50厘米。 10、采用吊车、行车、或其他起重机械作室内搬运时,应遵守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应与起重工、挂钩工、行车工密切配合。 11、仓库内的零件、工具、材料、木模、用品的堆放必须合理排列,堆放整齐,便于取放,并留出走道。大小物品的堆放,要上轻下重,上小下大,不得过高,确认放平稳后,方可离去,防止倒塌伤人。 12、送物料到生产现场时,要有收发凭证,应注意勿使用物料碰撞正在运转的机器设备,人身不准接近运转中的机器设备。

石灰生产工艺操作规程

一、石灰生产工艺流程图

二、主要参数 1 窑体主要参数 1)有效高度 21.7 m 。 2)有效容积 150 m3 。 3)窑衬外径 4.6 m 。 4)窑衬内径 3 m 。 5)高径比 7.58 。 6)焙烧带高度 5 m 。 7)烧嘴:低压套筒式。 8)烧嘴数量:2排共28只。 9)上下排烧嘴距离:2.5M。 10)上下排烧嘴布置:平面对称、上下错排。 2、煤气与助燃空气参数 1)煤气热值:850~950KCaL/NM3 2)空气过剩系数:1.05~1.15 三、技术要求 1 石灰石(执行YB/T5279-1999 二级石灰石标准) 1)粒度规格:40~80 mm。 2)成分: CaO > 52 % MgO < 3 % SiO < 2.2 % S < 0.10 % P < 0.02 % 3)石灰石应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加热过程无爆裂。 4) 石灰石中不得混入杂质。 2 燃料 1)高、焦混合煤气 2)高炉煤气热值:≥ 740 KCaL/M3 3)焦炉煤气热值:≥ 4000 KCaL/M3 4)焦炉煤气比例: 3~5 % 3 石灰主要指标(执行厂内控标准 JGN52-1999 ) CaO > 88 % MgO < 5 % SiO < 3 % S < 0.07 % 灼减:6% 活性度:300ML 4 烘窑 1)新窑衬烘窑烘炉时间不小于168小时 原则:驱除水分、烧结好炉衬。 2)新窑烘窑要求 升温速度:每小时不大于10~15℃。 保温:150℃、350℃、600℃进行保温,保温时间20~24小时。 烘炉终结温度:850~900℃。

烘窑前加入1米厚的石料保护炉底。 石灰窑烘炉曲线图(后附) 5 操作控制要求 A、焙烧温度控制: 1)焙烧带温度:1050~1150℃。 2)预热带温度:400~900℃。 3)冷却带温度:900~200℃。 4)窑顶烟气出口温度:≤ 600℃。 5)出窑石灰温度:≤ 200℃。 B、风气配比 1)煤气量:8500~10000 Nm3/h 2)空气量:6800~8000 Nm3/h 3)空气过剩系数:1.05-1.15 4)一次助燃空气与二次空气比:4:6~3:7 5)煤气压力:14000~18000 Pa 6)空气压力:13000~15000 Pa C、装料、出料 1)先上料再出料 2)每小时装料一次,每次6-9吨。 3)每小时出料一次,上多少出多少,保持料线高度1.5~2米。 D、焙烧检验项目 1)石灰窑烟气成分(CO CO2 O2 ...)。 2)石灰产品的生烧量、过烧量、活性度及化学成分。 E、休风操作要点 1)煤气降压操作,由加压煤气降至常压煤气。 2)空气压力,随煤气压力的降低相应的进行降压操作,保持空气与煤气压力差 < 3000 Pa 。 3)煤气压力由高压降至常压后,关闭烧嘴阀门。 4)烧嘴阀门关闭5分钟后,关闭二次风阀门,再停风机。 F、复风操作要点 1)启动风机,将风压与煤气压力匹配得当。 2)先送二次风,5分钟后再开烧嘴风气阀,进入煤气常压焙烧。 3)调整煤气、空气的流量、压力配比,使之运行稳定。 4)转入加压操作,根据煤气压力的升高,随时提升空气压力,稳定风气压力配比。 5)转入正常生产操作。

电石炉面操作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正式)

电石炉面操作工安全技术操 作规程(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上岗前,必须穿戴好安全劳动保护用 品。 2、严禁操作人员同时接触二个带电体,以 防触电,严禁任何导体接触或碰撞带电设备, 以免造成人身或设备事故。 3、要经常疏松料面,并要及时撬掉电极周 围的硬块,以保证一氧化碳气体顺利排出和有 一个良好的吃料口。松料时严禁用冷钎猛捅,

以免喷出红料把人烧伤。 4、送电时,要详细检查铜排、母线、水管等设备是否有连电处,检查无问题后方可送电。 5、电炉运转中,如遇到固定连接件松动,铜排、铜瓦发红、刺火,应立即停电处理,排除故障,以防设备事故扩大。 6、电极管理要做到责任到人、保证安全生产。开弧时,不得下放电极,以免软断,电极糊流入溶池。电极发生软断要及时停电将电极落下,用料围住,以免电极糊大量流出将人烧伤,生产中发现通水设备严重漏水时,应及时停电处理。 7、在维修等作业人员全部撤离导电体工作

现场时,待班长的指令方可送电。经常观察电极的工作长度及情况,以防出现电极故事。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电石出炉岗位操作规程

出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教程 一、岗位任务、工作原理及适用范围 1、负责与中控岗位联系保证出炉岗位的正常运行和维护;负责出炉前的各项准备、出炉、堵眼、拉锅、吊卡锅;负责炉嘴、小车等设备的检查维护。 2、利用烧穿器、吹氧管、铁钎等将电石炉炉眼打开,让其生成的液态电石流入电石锅内冷却成型。 3、本操作规程适用于电石炉一楼出炉岗位。 二、出炉工艺流程

三、工艺指标 1、一般正常情况下每次出炉时间间隔为60分钟。 2、出炉时间以20分钟±5分钟为宜。 3、置于地面上的热锅在60分钟以后才能取下插板。 4、液态电石在锅内冷却时间必须在四小时以上才准吊坨出锅。 四、工作内容 1、出炉前的准备工作 1.1按要求穿戴好所有的劳动防护用品,准备好防护用具。 1.2将烧穿电极装的足够长,检查烧穿器及烧穿母线是否完好,禁止用绝缘不好的烧穿器。 1.3检查出炉小车是否完好,出炉空锅是否准备充分并检查有无漏锅,位置是否摆正,牵引机运行是否正常,钢丝绳松紧是否合适、无重叠。 1.4检查出炉轨道地辊是否齐全、有无杂物影响出炉小车的运行。 1.5出炉工具(包括托铲、堵子、铁棍、钎子、铁锹以及堵眼用的泥球或电石渣子)准备齐全,完整好用。 1.6确定出炉炉眼。 1.7检查要出炉的炉嘴、炉门、防护屏等出炉冷却水系统是否完好,有为漏水现象。1.8检查出炉场所地面是否保持干燥、有无杂物、积水。 1.9将小车拉入准备出炉的炉嘴下面,并由专人往返试运行小车,以确保小车在出炉时能够正常运行。 2、出炉 2.1一般正常情况下每次出炉时间间隔为60分钟。 2.2出炉负责人根据电石炉运行情况及上炉出炉情况确定出炉眼位置,并决定开眼方式。(开眼分烧穿器烧开、用铁棍撞开、用吹氧管吹开或几种联合使用等) 2.3烧穿器烧眼 2.3.1与中控工联系取得同意后安排出炉工将烧穿器拉入适当位置(以烧穿器能接触到出炉嘴为限)开启烧穿器开关进行烧炉眼。 2.3.2用烧穿电极把炉眼烧深、烧大,清好电石溜道和炉口,在烧眼过程中不允许将烧穿器左右摆动,炉眼烧成里小外大成喇叭形为宜。

5-工艺操作规程((模板)

XXXXXX(产品)生产工艺操作规程1、产品概述 2、产品和原料的物化性质 2.1产品XXXXX 2.1.1、化学名称: 化学结构: 分子量: 2.1.2、产品的物理性质: 2.1.3、化学性质 2.2、原料的物化性质: 2.2.1、原料XXXX物化性质 2.2.2、原料XXXXXX物化性质

. . . . . 3、产品及原料质量标准:3.1、产品XXXXXX质量标准 外观: 3.2、原料质量标准:(例如) 3.2.3、环已烷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含量≥99.0%,水分≤0.02%。 3.2.4、三氯甲烷 符合GB4118—92一等品标准,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含量≥99.0%,酸度≤0.001%,水分≤0.01%。 3.2.5、硫酸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含量≥98%。 3.2.6、碳酸钠 符合GB210—92一级品标准, 外观:白色固体,含量≥98.8%,水不溶物≤0.1%。 4、生产工艺原理 5、生产工艺流程叙述 5.1、工艺流程叙述: 7、主要工艺控制点: 7.2、原料配比及生产控制点 (分工序叙述) 7.2.6、公用工程准备:

8、开停车操作:(例如) 8.1、开车前准备: 8.1.1、仔细检查各种设备、管道和阀门,是否漏气、漏料,管道是否畅通; 8.1.2、各阀门是否灵活好用,开关位置是否正确; 8.1.3、各泵机是否能正常运转; 8.1.4、仪表是否指示正确灵活好用。 8.1.5、空车时中间罐、成粉器试真空达到0.06MPa 以上; 8.1.6、备足各种原料,通知冷冻准备开车送冷冻盐水,做好开车记录; 8.1.7、放空冷凝器开启冷乙二醇水溶液进出口阀门,吸附器充填硅胶; 8.2、备料 8.2.1、在乙二醇水溶液罐E118、E117、E120中配制足量的30%乙二醇水溶液, 8.2.2、E118的乙二醇水溶液通过盘管用冷冻盐水降温到约00C用于冷凝器E111、成 粉器R116、真空泵前冷凝器E127、真空泵后冷凝器E130、集中放空冷凝器E152冷凝物料、中间罐R114物料的冷却、冷凝; 8.2.3、E117、E120的用蒸汽分别加热到约400C、80~850C备用; 8.2.4、在碱溶液罐V103中放入约4吨自来水,加入200kg无水碳酸钠,用P104打 循环配制成约5%的碳酸钠水溶液,经分析合格后,再用P104打到碱高位罐V113中备用。 8.2.5、原料、公用工程达到生产要求和规定指标后,往高位罐备足各种原料。 8.3、开车操作 8.3.1、合成工序: 1)、关闭反应锅放料底阀,打开反应锅冷凝器冷乙二醇水溶液进出口阀门,往冷凝器 中通冷乙二醇水溶液; 2)、从高位罐中放入1000L环已烷, 从高位罐加三氯乙醛,开动搅拌; 3)、打开反应锅夹套进出口阀门,往夹套内通80~850C的热乙二醇水溶液预热物料, 当物料温度达到600C以上时,开始自高位罐滴加二甲酯; 4)、滴加二甲酯时,控制滴加速度及调节反应锅夹套进出口阀门,保持反应温度76—

乙炔生产工艺流程概述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本项目采用“电石入水法”生产溶解乙炔,其主要原料为电石和水。 (1)电石破碎 人工将电石库内的大块电石破碎成50-200mm的电石。 (2)乙炔发生 将破碎好的电石人工运至发生器间,通过电动葫芦将电石提升至3.5米平台上,采取电石入水的方式进行生产操作。电石和水在乙炔发生器内进行水解反应,生成乙炔气和氢氧化钙(熟石灰)并释放出热量。 粗乙炔气体由发生器顶部逸出,经喷淋预冷器及正、反水封进入乙炔气柜中。电石渣浆流入渣浆槽,发生器的反应过程如下: 主反应: CaC2+2H2O→Ca(OH)2+C2H2+130kJ/mol 副反应: CaO+ H2O→Ca(OH)2 +63.6kJ/mol CaS+ 2H2O→Ca(OH)2 +H2S Ca3P2+ 6H2O→3Ca(OH)2 +2PH3 Ca3N2+ 6H2O→3Ca(OH)2 +2NH3 Ca3Si+ 4H2O→2Ca(OH)2 +SiH4

Ca3As2+ 6H2O→3Ca(OH)2 +2AsH3 (3)乙炔净化、中和、气水分离 从气柜中出来的乙炔气经过一清塔、二清塔,然后进入中和塔。因电石中含有少量的硫、磷,所以粗乙炔气体中含有少量的H2S、PH3,须在装瓶之前进入清净塔加以净化。在清净塔与含有效氯0.085~0.12%的次氯酸钠溶液直接接触反应,以脱除粗乙炔气中的磷、硫杂质。由清净塔顶排出气体进入中和塔与塔顶喷入的 10~15%液碱中和反应后,经气水分离器除去气相中水分,使纯度98.0%以上的精乙炔气送压缩系统。工艺反应式如下: 4NaClO+H2S→H2SO4+4NaCl 4NaClO+PH3→H3PO4+4NaCl 反应生产的酸,再用10~15%的碱液中和,其反应式为: 2NaOH+ H2SO4→Na2SO4+2H2O 3NaOH+ H3PO4→Na3PO4+3H2O 2NaOH+ CO2→Na2CO3+H2O (4)压缩、油水分离、干燥 净化的乙炔气经低压水封进入压缩机,本工段选用2Z-1.5/25型乙炔压缩机,采用分子筛高压干燥装置。压缩至2.4MPa,温度35℃左右,经高压油分离器油水分离后,进入高压干燥器干燥,送乙炔灌瓶架灌装。 (5)灌装

滑板生产工艺操作规程概诉

滑动水口生产工艺操作规程 1、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滑动水口的原料管理、预混合工艺、泥料配料混碾工艺、成型工艺、半成品检验及不合格品处置方法;半成品热处理、成品检验及取样、入库及贮存和滑动水口标识说明。 2、引用标准 GB/T 7321—2004 《定形耐火制品试样制备方法》 GB/T 2997—2000(2004)《致密定刑耐火制品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和真气孔率试验方法》 GB/T 5072—2008 《常温耐压强度试验方法》 GB/T 3002—2004 《高温抗折强度试验方法》 GB/T 10325—2001(2004)《定形耐火制品抽样验收规则》 GB/T 10326—2001(2004)《定刑耐火制品尺寸外观及断面的检查方法》 GB/T 16546—1996(2004)《定形耐火制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3、滑动水口的型号和形状尺寸 根据生产计划,按照工艺卡上砖型尺寸进行生产。 4、工艺流程 滑动水口经过原料采购、化验,配料,混碾搅拌,压制成型,烘烤干燥,成品检验,入库等工艺流程。 5、设备和仪器管理 5.1 S114混碾机。 5.2 1000吨电动压砖机,1250吨手动压砖机。 5.3 游标卡尺、测量试样尺寸和检查其几何形状的工具。 5.4 100、500磅秤、模具等装置。 5.5 仪器设备必须保持干净整洁,摆放在规定的位置。 5.6 搅拌机要求每天在停机后清理一次,保持搅拌机内干净;每天生产前必须检查搅拌机刮板是否能正常,检查搅拌机运转是否正常。

每天配料前必须检查磅秤是否正常。 6、原料管理 6.1 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技术质量部制订原料的规格、品位及控制要求。 6.2 采购部向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可的合格分供方采购原料,所采购的各种原料由质检部门依据原料检验准则验收并取样化验,判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6.3 储运部负责对库存原料的管理,验收合格的原料,必须按要求分类堆放,并给予明确的标识。验收不合格的原料不得投入生产,质检部门必须给予禁止使用标识。 6.4 入库的原料储运部必须按标准贮存及管理,避免滴漏、遇水及雨淋。 6.5 生产班组使用原料时,必须在指定的合格的原料区(有原料理化指标检验合格标识)按严格的领料程序领料,即必须由专人领料和填写领料单;原则是在每天作业完,打扫设备和现场卫生后,按生产计划和配料单计算后在储运部仓库保管员的监督和指导下领好下一天的各种原辅材料;原则每天领料一次,领好的各种原辅材料必须按照规定堆放在指定的存放区域和料仓内。 7、配料 7.1 按照生产要求,对指定生产砖型,严格按照生产工艺卡指标进行称量配料,每种物料重量误差控制在该物料重量的5%以内。 7.2 为防止细粉受潮,细粉在搅拌时再单独称量加入。 8、泥料预混及要求

电石炉控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新版)

电石炉控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新版) The 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 is a very detailed operation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in the form of work flow, and each action is described in words.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787

电石炉控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新版) 1、执行“安全通则”中各项有关规定。 2、电石炉控制室是整个电石炉各岗位之间的连接枢纽,是整个系统的的中心控制室,因此仪表操作人员必须精力集中,密切注视各控制盘仪表及声光指示系统的工作情况。 3、正常停电操作,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规程》、《操作规程》要求操作各控制系统,不准超越规定值运行。 4、正常停炉时,必须将电压、电流降低至规定值方可停电,特殊情况(入漏水、漏电、断电极等)才允许满负荷急停电。 5、压放电极时,操作人员要精力集中,注意电流表、电压表和氢气表的波动,防止电极事故的发生。 6、送电前,检查表盘各操作开关、按钮及声光指示报警等装置是否灵敏可靠,检查各仪表显示是否在规定位置,检查现场是否还

有他人在检修作业等。 7、非操作人员禁止进入操作室,操作人员不得擅离职守。 8、操作室内应注意保持清洁卫生,室内严禁烟火。 9、当故障报警系统中有装置报警时,应迅速做出准确判断,并采取果断措施并报告班组长进行处理。 10、电石炉停电后,应按照分厂工艺人员指令进行电极升降等项操作,并应锁定停送电按钮,防止误操作。 11、正常运转时,应密切注意炉压显示,炉内气体压力应控制在正压0-1毫米水柱之间。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电石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电石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碳化钙(CaC2)俗称电石。工业品呈灰色、黄褐色或黑色,含碳化钙较高的呈紫色。其新创断面有光泽,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呈灰色或灰白色。能导电,纯度愈高,导电性愈好。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加水分解成乙炔和氢氧化钙。与氮气作用生成氰氨化钙。 电石是有机合成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之一。是乙炔化工的重要原料。由电石制取的乙炔广泛应用于金属焊接和切割。 生产方法有氧热法和电热法。一般多采用电热法生产电石,即生石灰和含碳原料(焦炭、无烟煤或石油焦)在电石炉内,依靠电弧高温熔化反应而生成电石。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主要生产过程是:原料加工;配料;通过电炉上端的入口或管道将混合料加入电炉内,在开放或密闭的电炉中加热至2000℃左右,依下式反应生成电石:GaO+3C→CaC2+CO。熔化了的碳化钙从炉底取出后,经冷却、破碎后作为成品包装。反应中生成的一氧化碳则依电石炉的类型以不同方式排出:在开放炉中,一氧化碳在料面上燃烧,产生的火焰随同粉尘—起向外四散;在半密闭炉中,一氧化碳的一部分被安置于炉上的吸气罩抽出,剩余的部分仍在料面燃烧;在密闭炉中,全部一氧化碳被抽出。 (一)电石生产工艺过程 烧好的石灰经破碎、筛分后,送入石灰仓贮藏,待用。把符合电石生产需求的石灰和焦炭按规定的配比进行配料,用斗式提升机将炉料送至电炉炉顶料仓,经过料管向电炉内加料,炉料在电炉内经过电极电弧垫和炉料的电阻热反应生成电石。电石定时出炉,放至电石锅内,经冷却后,破碎成一定要求的粒度规格,得到成品电石。在电石炉中,电弧和电阻所产生的热把炉料加热至1900-2200℃,其总的化学反应式为: CaO+3C=CaC2+CO+10800千卡 (二)电石炉生产工艺 1、配料、上料和炉顶布料 合格的原料由原料加工车间经计量、配料后,由斗式提升机送入电炉车间料仓内,由炉顶布料设施、固定胶带输送机和环形布料机将料送入炉顶环形料仓。炉顶布料设施按需要把炉料布入料仓,由电炉加料管分批加入电炉内。 2、电炉 半封闭电石炉是由炉体、炉盖、电极把持器、电极压放和电极升降装置等组成,是生产电石的主体设备。电炉由变压器供电,炉料在电炉内经高温反应生成电石,并放出一氧化碳气体,生成的电石由出炉口排出,用烧穿器打开炉口,熔融电石流到冷却小车上的电石锅内。 电极的压放为油压控制,采用单层油缸抱紧提升电极锥形环油缸压紧导电鄂板,电极的正常升降由四楼三台卷扬机控制,电极的升降、压放、抱紧、下料控制全部在二楼操作室按电钮控制。

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

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 生产车间岗位职责 建湖子木实业有限公司

魔芋小结生产工艺及其说明(表式)

魔芋小结生产操作规程 序言: 根据Q/JHCG0001S-2010 制定以下操作规程 一、个人生产前清洁卫生 1. 所有员工必须穿着统一工作服、工作鞋,戴工作帽,换衣后内衣不得外露,裤脚必须塞在工作鞋里,头发和耳朵不得露在帽子外面。 2. 进入生产区域不得佩戴首饰,不得留有长指甲,每周检查一次。 3. 洗手消毒:清水洗一洗手液一清水冲洗一消毒液浸泡30秒一烘干 4. 用滚轮除去身上灰尘和毛发。 二、生产前设备检查、工具清洗消毒 1. 生产前对设备进行检查,排除故障和安全隐患。 2. 生产前工器具清洗后用消毒液消毒。 3. 设备清洗后100C蒸汽消毒。 4. 预先配好定型流槽的专用水。 5. 定型流水槽放水前清洗,检查槽壁。 6. 检查管道口是否清洁,放掉管道内的剩水,待清洁水色正常后方可放水。 三、配制工艺用水和生产用水 1. 配制定型流槽用水:1700升清水,加入1.1千克食用氢氧化钙,完全溶解。 pH 值:11.0-11.7 。 2. 配制养护水:按照6.5-7.0 ? 比例,在清水内加入食用氢氧化钙,完全溶解 pH 值:11.5-11.8 。 3. 配制塑封水:按照6.0-6.5 ? 比例,在清水内加入食用氢氧化钙,完全溶解pH 值:11.6-12.0 4. 各种工艺用水和生产用水调节pH值,用清水或食用氢氧化钙。 5. 质检人员全程监督配制过程,并且将检测和调整数据记录在案。 四、备料

1. 质检部门对每一批次原料都应该进行仔细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产地、包装、数量、清洁度、白洁度和统一性。 2. 质检部门对每一批次原料都应该事先做小样试验,计算好膨胀倍率,将结果填写在备用原料单(货卡)上。 3. 质检部门对每一批次食用氢氧化钙以及辅料进行严格检查和测试。 4. 生产时操作工应该按照领料单说明,向仓库领取指定批号的原料及辅料。 5. 领取指定批号的原料及辅料时,应该做到两人复核。 五、投料 1. 向清洗好的搅拌桶内注入清水,至750升时质检员取第一次水样。 2. 启动循环泵,清水注至1000升时,质检员在循环泵出水口取第二次水样。 3. 当水温达到20C±2C时,打开搅拌机,一分钟后,将原料缓慢投入搅拌桶内使其充分搅拌均匀,此时循环泵将原料从底部抽出,从上部注入搅拌桶。 4. 原料搅拌7分钟时,用长柄橡皮刮板将搅拌桶边缘的原料仔细刮入搅拌桶内。 5. 原料搅拌8至10分钟,停止搅拌机,倒开循环泵,使管道内原料全部进入搅拌桶内。 6. 关闭电源,盖上搅拌桶盖子,使搅拌桶内原料静置膨胀。 7. 原料静置,按照不同的倍率,膨胀时间90分钟一120分钟。 六、食用氢氧化钙溶液配制和均质机操作 1. 按照领料单规定,向仓库领取规定数量的食用氢氧化钙。 2. 在清洁的250L容量不锈钢桶内注入20C±2C的净化水100升,加入食用氢氧化钙,充分搅拌,使食用氢氧化钙完全溶解。 3. 测定并调整食用氢氧化钙溶液,使其pH值控制在12.0-12.5之间。 4. 将符合要求的食用氢氧化钙溶液倒入离心桶内,开动搅拌使其保持均匀。 5. 将均质机、离心桶、搅拌桶,三者管道准确连接。 6. 膨胀原料与食用氢氧化钙溶液混合比为10:1,食用氢氧化钙溶液流量为:70升/小时。 7. 均质机转速650转/分钟。 七、定型流槽准备 1. 将配好的定型流槽水注入流槽加热至70C。 2. 加入300g原料溶解于水槽中。 3. 用丝网清除水中络合物,直至看不见络合物为止。 八、出丝 1. 在定型流槽的喷头上安装带有标准孔径和密度的出丝板,出丝板应该安装紧密,不能出现泄漏。

电石炉中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电石炉中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通用版) The 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 is a very detailed operation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in the form of work flow, and each action is described in words.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921

电石炉中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1、执行“密闭电石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中各项有关规定。 2、电石炉控制室是整个电石炉各岗位之间的连接枢纽,是整个系统的中心控制室,因此仪表操作人员必须精力集中,密切注视各控制盘仪表及声光指示系统的工作情况。 3、正常停电操作,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规程》、《操作规程》要求操作各控制系统,不准超越规定值运行。 4、正常停炉时,必须将电压、电流降低至规定值方可停电,特殊情况(入漏水、漏电、断电极等)才允许满负荷急停电。 5、压放电极时,操作人员要精力集中,注意电流表、电压表和氢气表的波动,防止电极事故的发生。 6、送电前,检查表盘各操作开关、按钮及声光指示报警等装置是否灵敏可靠,检查各仪表显示是否在规定位置,检查现场是否还

有他人在检修作业等。 7、非操作人员禁止进入操作室,操作人员不得擅离职守。 8、操作室内应注意保持清洁卫生,室内严禁烟火。 9、当故障报警系统中有装置报警时,应迅速做出准确判断,并采取果断措施并报告班组长进行处理。 10、电石炉停电后,应按照分厂工艺人员指令进行电极升降等项操作,并应锁定停送电按钮,防止误操作。 11、正常运转时,应密切注意炉压显示,炉内气体压力应控制在正压0-1毫米水柱之间。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电石库安全操作规程

电石库安全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我公司电石库电石的入库、出库、贮存等操作。 2 内容和要求 2.1 电石简介 电石化学名称为碳化钙,分子式为CaC2,外观随碳化钙的含量不同而呈灰色、棕色、紫色或黑色的固态物,含碳化钙较高的呈紫色。其新创断面有光泽,有恶臭味,是有机合成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利用电石为原料可以合成一系列的有机化合物,本公司主要用于生产氯丁橡胶。 工业电石的主要成份是碳化钙其余为游离氧化钙,碳以及硅、镁、铁、铝的化合物及少量的磷化物、硫化物。工业用电石纯度约为70%-80%,杂质CaO约占24%,碳、硅、铁、磷化钙和硫化钙等约占6%。工业品密度2.22g/cm3(18℃),熔点2300℃,能导电,纯度越高,导电性越强。 电石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属于遇湿易燃物品。电石遇到水和潮湿的空气,分解产生乙炔气和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的热。遇明火或撞击,摩擦时极易燃烧爆炸,与银铜等金属接触,能生成敏感度高的爆炸性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氟、氯、硫、磷、乙醇等起化学反应。 由此可见在碳化钙和水产生反应时是极易燃爆(乙炔气燃爆极限

2.3%-80%)。若仓内或库内乙炔含量达到燃爆极限,遇火星立即发生燃爆。因此进入电石库人员严禁带入烟火。 2.2 电石仓储安全规定 2.2.1 电石遇水或在潮湿的环境中产生乙炔气体,从而有可能引起燃爆。故电石的贮存过程中必须无进水或受潮,其环境(料仓)保持干燥,温度≤60℃。 2.2.2 贮存电石的密封仓内乙炔气体体积浓度≤1%。若仓内乙炔浓度超标,应及时用氮气置换,直至仓内乙炔浓度达标。 2.2.3 电石储存在干燥清洁的电石仓内,远离火种、热源。 2.2.4 库内严禁各类火种,禁止吸烟和使用手机, 且与明火或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必须大于30米。 2.2.5 电石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 2.2.6 电石库室内地面高于室外自然地面,以防雨水浸入。库房要充分通风,并保持干燥。 2.2.7 电石应与卤素(氟、氯、溴)、潮湿物品、易燃、可燃物品等分开存放。专仓专储。 2.2.8 电石库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 2.2.9 电石库应备足适用的消防器材,岗位人员必须会使用。电石发生火灾时应采用干砂、二氧化碳或干粉灭火器扑灭,禁止使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等灭火。 2.2.10 电石粉尘对皮肤、呼吸道及眼睛有刺激作用。电石粉尘的容许极限浓度为10 mg/m3,电石粉落入眼内,少量时应立即翻开眼皮用流动清水冲洗,大量时应及时送往医院救护。 2.2.11 发现触电时,立即切断电源,如遇有高空触电,应采取防高空

食堂生产工艺流程与操作规程

蓝天学校食堂生产工艺流程及操作规程 为了加强学校食堂管理,强化责任,规范流程,提高效率,确保安全,现就学校食堂操作 规程明确如下: 一、食品加工流程: 原料进货验收 ------ 择洗 ------ 精洗——切配 ------ 加工制作 ------ 备菜间存放——分发 二、餐具洗消流程: 餐具清洗消毒 ------ 浸泡 ------- 漂洗 ------ 存放保洁 三、餐具回收流程 餐具回收——残存物清理——归类——清洗 四、分餐运输流程 运输 ------ 抬入餐厅 ------ 分配到分餐窗口 ------ 厨房间卫生 ----- 厨房卫生管理 操作规程: 原料进货 1、学校一切食品必须定点采购,采购食品及其原料时,应向供货者索取食品的检验合格 证或者化验单(即索证)。 2、索证时对索证食品的卫生检验合格证,化验单必须查清产品名称,生产企业名称,生产 日期,批号等。 3、索证食品的卫生检验合格证,化验单如为复印件,应加盖检验单位印章。4、包装食品必须检查食品标签,严禁“三无”产品进库。5、食品进库或制作加工前必须由验收员 验收,签字二、食品粗加工 1、动物性食品禽、肉、鱼和植物蔬菜等分开加工,生熟菜墩要分开 使用,肉类、蔬菜清洗池要分开使用,防止相互影响。 2解冻融解应提前进行,在常温下自然解冻,不用热水融解禽、肉、鱼类食品,处理后的 食品应分类摆放,用洁净的容器存贮,防止与未经处理食物接触造成污染。 3每天工作前处理好使用的设施,清洗水池,地面,容器架、框、刀具等,工作结束时要 搞好卫生,及时处理垃圾及废异物。 4加工间应保持墙面、地面清洁,加工原料应计划出库、采购缩短存放备用时间,防止腐败 变质,所有加工食物都应严格验收检查及至取样式检验,不符合规定和标准的不予接收,不 可加工处理。先处理的 食品原料应先提供使用,粗加工间内的工具,用具,工作服不得外借使用,并经常清洗保持 清洁。 三、烹调加工 1、烹调加工所用原料应保持新鲜,冷冻的肉、禽、水产应在室温下缓缓地彻底融解,不能 热水融解应急处理。 2、灶房内的所有原料进入时要认真检查,发现卫生问题及时处理,不干净返回粗加工间 重新处理,腐败变质或感官性状异常的应停止使用。 3、调料应认真检查,发现异杂物等及时筛选,禁止使用假冒伪劣原料。 4、非食品用原料严格控制,禁止入内,防止误食引发食物中毒。

电石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完整

密闭电石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凡上岗人员必须通过三级安全教育,方可上岗。 2、进入岗位前,必须按规定佩戴齐全岗位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用具。 3、生产操作时,应精力集中,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不得串岗、 睡岗。 4、岗位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工艺流程》进行操作, 严禁违章操作和冒险蛮干。 5、岗位操作人员有权拒绝使用不安全的工具、设备;有权拒绝违章指 挥。遇有紧急或特殊情况,需经分厂领导批准,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之后,方可进行特殊作业。 6、各生产环节传动设备的启动按钮有木岗位巡检工操作,以防其他人 员操作发生事故。 7、各岗位应经常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以防CO中毒或爆炸事故发生。 8、操作人员作业过程中如遇身体不舒服(如头痛、呼吸困难、呕吐 等),应立即通知班组长或有关人员,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休息或到医院进行治疗,禁止继续操作,以免发生事故。 9、凡进入设备或容器,必须执行化工部“进入容器、设备的八个必 须”(即必须中请、办证,并得到批准;必须进行安全隔离;必须切断动力电,并使用安全灯具;必须进行置换、通风,达到进入条件;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必须佩带规定的防护用具;必须有人在容器外监护,并坚守岗位;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 以确

保人身安全。 10、分厂电石炉二层以上按国家火灾爆炸危险环境分类为乙类禁火 区,应设置醒目危险警告标志牌,严格禁止吸烟。检修需动火,必须按照禁火区动火管理规定办理动火审批手续。 11、为防止气体泄漏等意外事故发生,应配置必要的防毒而具及救护 器具,启用事故柜器具后,应及时通知分厂有关领导。 12、分厂各生产环节入口应设置警示标志,凡未经分厂领导或当班调 度批准,拒绝一切外来人员进入岗位。 13、应经常保持各岗位环境整洁和工作通道的顺畅,不准在岗位通道 上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及与生产无关的物品。 14、各工序应按照设计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操作人员应熟悉掌 握使用方法。

电石生产工艺论文

电石的生成方法有氧热法和电热发。一般多采用电热发,电石的原料是生石灰和碳素元素(焦炭、无烟煤和石油等),在电石炉内依靠电弧高温熔化反应而生成电石,主要生产过程是:原料加工,配料,由电炉端的入口或管道将混合料加入电炉内。在密闭电炉中加热至2300摄氏度,一次下列反应生成电石:CaO+3C →CaC2+CO,熔化了碳化钙。从炉底取出后,经冷却,破碎后作为成品包装。反应中生成的一氧化碳则依电石炉的类型以不同方式排出:在开放炉中,一氧化碳在料面上燃烧,产生的火焰随同粉尘—起向外四散;在半密闭炉中,一氧化碳的一部分被安置于炉上的吸气罩抽出,剩余的部分仍在料面燃烧;在密闭炉中,全部一氧化碳被抽出。 关键词:电石石灰焦炭电极

1.绪论 (1) 1. 1 电石的性质 (1) 1.2. 电石的用途 (2) 2. 电石生产主要设备 (2) 2.1 电石炉的类型 (2) 2.2 埃肯电石炉 (3) 2.2.1埃肯电石炉简介 (3) 2.2.2 电炉炉体 (4) 2.2.3组合式把持器 (4) 2.2.4电极压放程序 (7) 2.2.5电路低压供电设备 (7) 2.2.6炉盖 (8) 2.2.7加料系统 (8) 2.2.8水冷却系统 (9) 2.2.9液压装置 (9) 2.2.10电炉自控系统 (9) 2.2.11碳材干燥 (10) 3. 电石生产的原料 (11) 3.1 焦炭 (11) 3.2 石灰 (11) 3.3 电极糊和电极 (12) 3.3.1电极的特性 (12) 3.3.2 电极糊 (12) 3.3.3 制造电极糊的原料 (12) 3.4 电极的烧结 (13) 4.4.1电极糊烧结过程 (13) 4. 电石生产工艺中工序流程 (13) 4.1 碳材干燥 (13) 4.2 配料站工艺流程图 (14) 4.2.1配料站物料流程图(见下页) (14) 4.2.2流程说明 (15) 4.3 电石及破碎物料流程 (16) 4.4 电石生产 (17) 总结 (21) 致谢 (22) 参考文献 (2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