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邓三个代表资料

毛邓三个代表资料

1、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条件是: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国营经济为领导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制度的确定。

C.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的确定。

D.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制度的建立。

E.国民经济的恢复。

答案:A,B,C,D,E

2、社会主义文化的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是:

A.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E.坚持党的领导

答案:A,B,C,D

3、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中国产生并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是:

A.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C.有不断向前发展的全国革命形势。

D.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E.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正确政策。

答案:A,B,C,D,E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其主要特点是:

A.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相结合。

B.区域自治和民族自治相结合。

C.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政权机关是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的自治机关,同时又是国家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

D.民族区域自治是各少数民族以民族为单位进行的“自治”。

E.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比一般地方权力机关拥有更大的自主权,是“高度自治”。

答案:A,B,C

5、党在过渡时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总路线是:

A.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B.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

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E.恢复国民经济。

答案:A,B

6、“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涵是:

A.“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台、港、澳地区的资本主义制度并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但主体是社会主义。

C.“一国两制”构想的立足点和前提是采用和平的方式,而不是诉诸武力来实现祖国的统一。

D.“一国两制”是国策,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的合法性,而非权宜之计。

E.“一国两制”的构想,并不承诺放弃武力。

答案:A,B,C,D,E

7、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D.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E.农民和地主之间的矛盾

答案:B,C

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A.有利于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B.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C.有利于维护社会的长期稳定。

D.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E.有利于祖国的统一。

答案:A,B,C,D,E

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国际背景是:

A.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和平和发展仍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B.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

C.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D.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融激荡

E.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

答案:A,B,C,D,E

10、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全体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它包括: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

E.股份制经济

答案:A,B,C,D

1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主要体现在下列原则上:

A.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B.中国共产党领导。

C.民主集中制。

D.多党合作。

E.政治协商。

答案:A,B,C

12、邓小平于1992年南方讲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做了全面、科学的概括,其内容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D.实行公有制。

E.实行市场经济。

答案:A,B,C

1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主要由下列要素构成:

A.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

B.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D.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E.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答案:A,B,C,D,E

14.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其基本特征是:

A.科学性,即反映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体现人的价值

B.时代性、即发展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化

C.民族性,即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D.开放性,即吸收世界各国和民族的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

E.群众性,即文化来源于群众,服务于群众

答案:A,B,C,D,E

15.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们党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出现了一系列的错误观念,主要表现是:

A.在所有制关系上,把公有制经济视为社会主义唯一的经济成分。

B.在分配领域中,虽然提倡实行按劳分配,但实际做法却导致了平均主义

C.在经济体制上,把计划经济视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D.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E.把反修防修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答案:A,B,C,D,E

16.社会主义公有制

答案: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全体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

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它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的主体

17.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就是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以及各方面的代表人士,就有关国家事务通过协商一致达成一致的制度。其中政治协商会议是政治协商的重要组织形式。

18.“三步走”战略

答案:即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至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人均达500美元,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实际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000美元,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1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答案:即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0.“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答案: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其中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经济建设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2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就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内,在党和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地区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22.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答案: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这集中表现在:第一,性质相同,都是以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第二,作用、职能相同,都是对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都承担着领导和组织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职能;第三,历史使命相同,都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逐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和社会不平等,为未来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23.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特点

答案:1)其国体是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其中无产阶级是领导力量,居于领导地位。2)其政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是向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过渡形态。

24.人民代表大会的特点

答案:1)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中国共产党领导;3)民主集中制原则

25.为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答案: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虽然也包括官僚资本主义,但革命的对象并不是一般的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由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所以与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同的地方是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而不是资产阶级。

26.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容

答案:1)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融合;2)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3)工业化与扩大就业并举

27.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因为:

A. 它们共同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它们共同的政治立场是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C.它们共同的奋斗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D.它们都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和改造社会的根本手段。

E.它们共同的政治原则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的领导。

答案:A,B,C,D,E

28.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表现在:

A.“一国两制”构想坚持一个国家的原则立场

B.“一国两制”构想坚持用和平方式解决祖国统一问题

C.“一国两制”构想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D.“一国两制”构想符合当代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的历史趋势

E.“一国两制”构想从中国实际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尽可能照顾各方利益,易于为各方所接受答案:A,B,C,D,E

29.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C.世界资产阶级革命

D.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E.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答案:A,D,E

30.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方针是:

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B.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

C.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D.扩大基层民主

E.改革政治体制答案:A,B,C,D

31.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其基本特征是:

A.科学性,即反映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体现人的价值

B.时代性、即发展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化

C.民族性,即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D.开放性,即吸收世界各国和民族的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

E.群众性,即文化来源于群众,服务于群众答案:A,B,C,D,E

3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主体形式,这是因为:

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个人消费品只能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B.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必须实行按劳分配

C.社会分工的存在使劳动者的劳动还存在差别

D.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还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劳动者还不可能不计报酬的为社会劳动

E.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的答案:A,B,C,D

3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而不是社会主义的,这是因为:

A.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B.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C.革命的对象不是一般的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

D.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

E.革命的动力是农民、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答案:A,B,C,E

35.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

A.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B.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和智慧进行革命和建设。

D.武装斗争。

E.统一战线。答案:A,B,C

36.近代以来中国革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A.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B.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人民的解放。

C.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

D.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E.消灭资本主义。答案:A,B,C

37.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其原因和主要表现是:

A.我国社会主义不是建立在充分发展的资本主义基础上,而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后,社会生产力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得到提高和根本性的改变

C.低下的社会生产力又直接决定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都有不完善的地方

D.生产力不发达和生产关系不完善,还决定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在上层建筑方面还不成熟

E.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处在发育过程中答案:A,B,C,D,E

3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统一战线的主要经验是:

A.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B.正确地对待资产阶级。

C.对统一战线内部的不同力量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

D.坚持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E.必须以武装斗争为支柱。答案:A,B,C,D,E

39.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

A.以和平方式进行改造。

B.以渐进方式推进改造。

C.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D.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相结合。

E.在指导思想上始终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答案:A,B,C,D,E

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这是因为

A.二者性质相同

B.二者作用、职能相同

C.二者历史使命相同

D.二者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相同

E.二者表现形式相同答案:A,B,C

4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答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关系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在经济运行机制上,计划与市场相结合,但市场是配置社会资源的基础

4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案:人民代表制度是指由全国各族人民定期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

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并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它国家机构,以实行人民管理国家的一种制度。它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3.“三个有利于”标准

答案: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是邓小平提出的判断各项工作是否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44.

45.

46.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答案:就是创造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1)无产阶级领导就是无产阶级思想或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2)科学的文化是指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真理;3)大众的文化中的“大众”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其他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以及各种人民武装。

47.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方针

答案:(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2)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3)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这就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扩大基层民主。

48.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

答案:1)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国家独立和富裕的必要条件;2)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解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的必然要求

4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答案:1)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相结合;2)区域自治和民族自治相结合,是从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3)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政权机关既是少数民族实行自治的自治机关,又是国家的一般地方机关。

50.中国对外开放的原则

答案:1)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2)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3)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抵制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及思想的侵蚀;4)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共同富裕的原则。

56.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在全国各个地方和行业,公有资产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有质的提高

D.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要不断上升

E. 国家垄断经济效益好的行业答案:A,B

57.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港澳台投资经济

D.外资经济

E.股份制经济答案:A,B,C,D

59.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主要特点是:

A.人民民主专政在本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B.人民民主专政扩大了人民民主的范围。

C.人民民主专政清楚地表达了民主与专政的辩证关系。

D.人民民主专政清楚地表述了我国的阶级状况和民主性质。

E.人民民主专政把民族资产阶级划入了人民的范围。答案:A,B,C,D,E

60.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条件,这是因为:

A.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力量,但中国无产阶级人数较少。

B.农民有革命要求,但人数较多,所以无产阶级必须与农民结成联盟。

C.小资产阶级的的处境与农民接近,且数量可观,所以无产阶级必须联合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是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阶级,是重要的革命力量,无产阶级须联合。

E.必须对敌人进行分化、瓦解,争取那些哪怕是暂时的动摇的同盟者,以打击主要敌人。答案:A,B,C,D,E

6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A.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B.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C.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D.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E.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答案:A,B,C,D,E

6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主要由下列要素构成:

A.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

B.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D.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E.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答案:A,B,C,D,E

65.“

66.

6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答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关系

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在经济运行机制上,计划与市场相结合,但市场是配置社会资源的基础

68.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答案:指国家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主权独立受到侵犯,封建经济结构开始解体,资本主义开始初步发展的国家

69.可持续发展战略

答案: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在不牺牲未来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需要的发展战略。它要求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发展,从而最终达到社会全面的持续的发展

70.

71.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容

答案: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在生产力方面与资本主义相比体现出的根本的属性;2)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是社会主义在生产关系方面与资本主义的最根本的区别;3)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在根本目的和最终目标上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

72.。

7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特点

答案:1)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2)这五种经济成分主要有三种经济势力:社会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

74.“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答案:1)“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2)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台港澳地区的资本主义制度并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但主体是社会主义;

3)“一国两制”前提是采用和平的方式,而不是诉诸武力实现祖国统一,但并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4)“一国两制”是长期国策,而非权宜之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