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研究的近今发展_魏星

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研究的近今发展_魏星

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研究的近今发展_魏星
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研究的近今发展_魏星

2011年第5期

(总第188期)人口与经济POPULATION &ECONOMICS No.5,2011(Tot.No.188)

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研究的近今发展

魏星,王桂新

(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上海200433)

要:本文总结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研究的重要成果,

并指出当前学科存在的主要薄弱环节。研究着重探讨未来学科研究的发展趋势及重点研究领域

。“十二五”期间重点研究领域应在:人口迁移、城市化对经济推动作用的定量分析与评估,城乡统筹发展目标下的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发展研究,城市化过程中乡-城迁移人口的户

籍制度改革设计,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地区的人口分布与受害迁移预案研究,全球化背景下国

际人口迁移及其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等等。

关键词:人口迁移;城市化;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49(2011)05-0001-08

收稿日期:2011-04-28;修订日期:2011-07-22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CRK005

);“985”三期重大项目(2011SHKXZD010)。作者简介:魏星(1978-),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讲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迁移与城市化。

Recent Years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Migr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China

WEI Xing ,WANG Gui-xin

(Institute of Population Research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China )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important research results of population migr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the “Eleventh Five-

Year ”period of China ,and points out the main weakness links in the subjects.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and key

research areas of the discipline.The research in the “Twelve Five-Year ”period should focus on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of promotion of population migration and urbanization to

economic ;population migration and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under th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objectives ;household registration reform design of rural-urban migrate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migration plans of victims in natural disaster-prone

areas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nd its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effects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and etc..

Keywords :population migration ;urbanization ;review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历来是人口科学的研究重点。自1970年代末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空前活跃,为我国开展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现实基础,从而也推动我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研究得以迅速发展。但由于调查数据及国内学术环境等方面的局限,致使我国对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研究还存在不少问题或薄弱环节。本文将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研究的主要进展,剖析当前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我国“十二五”及未来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研究的发展趋势及需要开展的重点研究领域和课题,以便更好地推动我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研究健康发展。

一、“十一五”及以前学科研究的主要进展和重要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科学研究在拨乱反正与国际交流学习中逐步走向科学发展轨道,对我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并取得一些重要成果。

1.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研究的主要进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我国对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研究及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人口分布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人口迁移与城市化本身就是一个人口分布变动的问题。我国特殊自然环境地域结构的制约,决定了我国特殊的人口分布模式。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瑷珲-腾冲”线(又称“胡焕庸线”)至今仍有重要现实意义[1]。王桂新研究指出,我国人口分布虽然极不均匀但基本合理(合理度达80%)。而且我国自然环境地域结构的稳定性,使我国人口分布模式形成很大的惰性[2]。刘纪远、岳天祥等通过采用遥感及GIS技术分析,认为我国人口空间分布受第一性生产力和陆地地势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而自然因素对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依赖于交通设施和城市规模及空间分布等经济因素[3]。韩嘉富等还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LORENZ曲线对我国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进行了可视化研究[4]。相对来说,近年少见考察分析出生、死亡及迁移变动等直接因素对我国人口分布变动影响的相关研究。

(2)关于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基本事实的研究。大量研究通过考察移民属性,弄清了谁在迁移、哪些人在城市化的问题。张善余、杨云彦、段成荣等学者先后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人口迁移的宏观流向也由延续数百年的向北方迁移转换为向东南沿海迁移,由向稀疏地区进行开发性迁移转变为向人口稠密地区的集聚性迁移[6 7]。王桂新等考察发现,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等三大都市圈对人口入迁的吸引作用持续增强,构成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三大“吸引极”[8]。丁金宏、范·辛迪(Fan Cindy)也分别从不同角度考察了这一时期省际人口迁移的流场及其演变特征[9 11]。蔡建明等还推断人口迁移当前的空间格局不会有太大的改变,未来还将主要集中在大都市区范围内[12]。王春光、谢桂华、翟振武等不仅系统考察了进城农民工的就业状况,还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及最新动态[13 16]。周皓、刘传江还开展了流动儿童及第二代农民工的研究[17 19]。

(3)关于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原因或影响因素的研究。段成荣、周皓、坂本博和戴二彪、范·辛迪、曹洋等几位学者分别根据不同迁移理论和模型,考察了人口规模、收入差异、国家政策、空间距离、移民传统、自然条件等宏观因素对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影响特征,发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迁移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基本符合这些传统迁移理论所揭示的人口迁移规律[20 24]。俞路和张善余等研究发现,中近距离迁移(1200公里以内)主要受经济距离和人口规模影响,远距离迁移(1200公里以上)的主要影响因素则是地理距离和气候条件[25]。唐家龙和马忠东则主要从微观角度,分析了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婚姻状况等个人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26]。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得出量化结论,是上述诸多研究的重要特色。王桂新还根据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迁移原因的分析,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迁移原因及机制发生了由以社会原因为主转变为经济原因为主、由计划型迁移为主转变为以市场型迁移为主的重大转变[27]。

(4)关于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影响后果的研究。蔡昉的团队对我国人口迁移的经济后果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他们发现在1978 1998年间我国GDP的增长中,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的贡献达到21%[28]。蔡昉还分析了未来把城市化作为新增长点的意义[29]。王桂新、黄颖珏考察指出,1995 2000年间的省际人口迁移,推动东部地带同期的GDP增长了10%以上[30]。段敏芳进一步考察了人口迁移对城市发展的作用[31]。杨开忠也系统分析了我国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32]。王德、刘传江等考察了人口迁移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认为人口迁移有利于缩小地区收入差距[33 34],但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35]。朱宇则认为,人口迁移既是区域差异扩大的结果,也是解决区域差异扩大问题的重要途径[36]。总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迁移与城市化推动了国民经济特别是城市经济的发展,但陈明星和陆大道等通过对我国城市化的综合评估,指出城市化的综合发展将对土地资源、能源安全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压力[37]。

(5)关于户籍制度改革与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的研究。这是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学科近年讨论比较集中的一个问题。学界普遍认为,现行户籍制度是制约我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正是这一制度性因素,造成了我国特有的“半城市化”①及“外来人口”或“农民工”问题。王春光、刘传江、厳善平、王桂新、张得志等从不同角度考察了城市“外来人口”或“农民工”状况,发现他们虽然对城市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在就业、收入、居住、医疗、社会保障、福利待遇、子女入学等诸多方面都不能享受城市居民的待遇,很难融入城市社会,并对如何改善他们的待遇、促进他们的社会融合提出了自己的政策建议[38 41]。在考察城市外来人口问题的同时,学者们也积极开展了改革现行户籍制度的研究。王美艳、蔡昉提出了改革户籍制度的三项措施[42],彭希哲等则提出户籍制度的分步改革思路,如先尝试通过政策体系的透明化以及管理与服务手段的不断完善,使流动人口在履行义务的同时公平地享有权利[43 44]。朱宇和陈文哲却通过在福建省的调查,发现流动人口的目的地选择已呈定居城市(镇)、循环流动和回迁家乡“三维分化”,并建议政府改革应该考虑流动人口选择多样化的需求[45 46]。陈金永(Kam Wing Chan)和戴维斯(Davies)等国外学者也对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考察分析[47 48]。

(6)关于人口迁移与城市化战略及政策的研究。在促进人口迁移方面争议不大,但农村人口应主要迁移到哪些城市、城市化应采取什么战略则是一个长期争议的问题。主张重点(或优先)发展小城镇(包括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等不同观点的学者,仍各持己见,莫衷一是。宁越敏、李健根据对城市化国际经验的总结,提出我国的城市化应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49]。邵怀友、朱宇也从城乡协调发展视角,以福建为例探讨了大城市城郊地区“就地城市化”的发展[50]。沈建法、张力则分别考察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的特点,并探讨了未来城市化的发展[51 52]。王桂新、俞奉庆还从全球化战略出发,提出应加快上海世界城市的建设[53]。顾朝林、张鸿雁等更从不同的角度,分别以《我国城市化格局·过程·机理》和《城市定位论———城市社会学理论视野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两本专著,系统地考察研究了我国城市化的机制、过程及发展战略与相关政策[54 55]。

2.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在“十一五”期间,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研究发展较快,并取得一些重要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很好地摸清了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征以及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把握了人口分布的变动规律及其未来趋势。在一定意义上,这也从一个侧面回答了人们为什么不迁移的问题,甚至也解释了我国区域发展差异的形成根源。

其次,基本摸清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迁移的基本问题。如谁在迁移(移民属性),为什么迁

①王春光等把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但未能获得城市户籍转变为市民的城市化称为“半城市化”,把获得城市户籍转变为市民的城市化

称为“完全城市化”;蔡昉、左学金把两种情况称为“浅度城市化”和“深度城市化”;王桂新把两种情况作为城市化的两个发展阶段,分别称之为“集中化-形式城市化”和“市民化-实质城市化”。另外,也有非正规城市化和正规城市化之说。

移(迁移原因或影响因素),主要从哪里(迁出地)迁向哪里(迁入地),什么时候迁移(不同时间迁移规模或强度的变化),在迁入地做什么(迁移目的或就业状况),以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或后果。

再次,加深了对城市化本质规律,以及对城市化推动经济发展及现代化进程重要意义的认识和理解,把握了我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明确了我国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制度因素(如户籍制度)及其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以及推动我国未来城市化健康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最后,多学科学者的参与,多角度的交叉分析和综合研究,自然科学方法和社会科学方法的密切结合,以及遥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技术方法的广泛引入,都日益成熟并逐步形成自己明显的学科研究特色。学科研究水平日益提高,与发达国家同一学科研究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

二、“十二五”及未来学科研究发展趋势及重点研究领域和课题

1.当前学科研究的总体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或薄弱环节

如前所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在“十一五”期间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研究发展较快,并取得重要成就。目前的研究进展仍在以往轨迹的延长线上。相关学科研究的交叉和综合,现代技术方法的引入和应用,基础数据资料的充实和完善,都已使我国的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研究沿着以往轨迹的延长线继续深入和发展。但与国外特别是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人口迁移与城市化问题进展比较,我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或薄弱环节。

(1)对一些基础性问题尚未很好地研究解决。如城乡划分及城市人口的定义与统计尚缺具权威性和可操作的统一口径。由于对城乡划分及城市人口的定义与统计问题仍未很好地解决,不仅使各地对城市人口统计口径不一,缺乏可比性,更直接影响对城市化的科学统计、认识和研究[56 57]。有关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外来人口及人口迁移、人口流动等一些基础概念也十分混乱,有待于加以科学规范。

(2)缺乏全国系统性的个人、家庭等人口迁移微观层面的调查统计数据,影响了对人口迁移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现在我国每10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其间进行一次补充性人口抽样调查。全国系统性的人口迁移数据只能从这两类人口调查中获得,但公开出版发表的数据只有统计处理后的集体数据,而微观层面的个体数据则基本不公开,这就无法根据人口普查或人口抽样调查获得的人口迁移数据对人口迁移进行更深入的微观层面的分析,也不利于对迁移人口的迁移历程及人口迁移过程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研究。另外,对全球化背景下日益频繁的国际人口迁移的统计与研究也仍十分薄弱。

(3)相对于人口迁移影响原因的研究,对人口迁移后果(或归结)的研究还比较薄弱,特别是从城乡统筹角度对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研究还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偏重人口迁移对流入地(城市)影响后果的研究,而少见人口迁移、城市化对流出地(农村)影响后果的研究,更缺乏从城乡统筹的角度全面系统地考察人口迁移对城乡发展影响后果的研究;二是即使对人口迁移对流入地(城市)影响后果所进行的较多的研究,也大多局限于定性的描述性研究,而缺乏更深入的系统性的定量分析研究。

(4)对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基础理论研究仍较薄弱。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研究的进展主要体现在实证研究方面,理论研究还比较落后。由于缺乏对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不同制度下人口迁移与城市化规律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总结,过于强调我国特殊国情条件下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特殊性,忽视了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人类社会的一员,人口迁移与城市化也应该符合人类社会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普遍(或共有)规律。这一局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我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理论概括和提升,甚至造成少数理论研究中所提出的所谓理论“创新”成果缺乏国际学术界的认可。

(5)对人口迁移与城市化政策及战略对策的研究,还基本局限于政府行政文本式的口号型表述,

缺乏采用科学的定量方法进行多方案的系统分析和定量评估,致使提出的人口迁移与城市化政策及战略对策缺乏坚实的科学依据,难以对不同的人口迁移与城市化政策及战略对策体系进行评估比较和决策选择,更无法把握这些人口迁移与城市化政策及战略对策的实施后果。这不仅是我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更影响和延缓我国对一些人口迁移与城市化重大问题的解决。如城市外来人口户籍制度改革问题及大中小城市孰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战略问题,都是由于缺乏科学评估而迟迟不得解决的重大问题。

2.“十二五”及未来学科研究的发展趋势及重点研究领域和课题

(1)“十二五”期间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发展趋势。理论来源于实践,学术研究也应主要把握和服务于实践的需要。展望“十二五”期间,我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发展将主要呈现如下特点,这些特点又将决定我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学科研究的发展趋势。

首先,人口迁移将继续活跃和发展,人口迁移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基本空间格局也不会发生实质性变化。我国受金融危机冲击的经济发展,需要寻求新的增长点和维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源动力;发达国家通过人口迁移、城市化实现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启示我国也必须发挥人口迁移与城市化推动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200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一号文件又一次强调的“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一系列号召和部署,显示中央政府已下决心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推进城市化加快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历来都是人口迁移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而目前我国地区、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已持续扩大到逼近“红线”,形成诱发人口迁移的更大潜能。在此客观潜能的作用下再加政府、市场的“双重”推动,人口迁移必将持续活跃和发展,迁移选择也将更加多样化。但从各方面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来看,“十二五”期间,人口迁移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主要从中西部地区迁向东部地区(特别是三大都市圈)、从农村迁向城市的基本空间格局仍将不会发生实质性变化。

其次,城市化仍将持续加速发展。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城市化迁移,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迁移的主流。因此,持续活跃的人口迁移必然带来加速发展的城市化。2009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为45.7%,根据城市化发展的国际经验,“十二五”期间仍将处于加速发展阶段。长期以来,我国的户籍制度等主要制度设计并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上述中央政府将要开展的一系列制度改革,必将给长期受束缚的城市化注入新的动力,推动城市化更快更好地发展。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基本都已达到70%以上,其城市化进程仍在继续。我国的城市化率尚处不足50%的水平。不管蔡昉所说的“刘易斯拐点”[58]是否已经到来,都不会影响我国“十二五”期间城市化的加速发展趋势。

第三,户籍制度改革将进入实质性改革阶段,户籍制度改革使人口迁移逐步由“临时性”流动为主向以“永住性”迁移为主转变,并推动城市化向深度(或实质)城市化发展。目前,人们已普遍认识到现行户籍制度的弊病和不合理性,认识到现行户籍制度对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形成了很大的制约,要推进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向深度(或实质)城市化健康发展必须改革现行户籍制度。中央政府的一系列会议和文件,都已明确提出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一旦进行实质性改革,必将使人口迁移逐步由“临时性”流动为主向以“永住性”迁移为主转变,并推动城市化由以形式城市化为主向实质城市化为主方向发展。怎样对户籍制度进行实质性改革?改革以后人口迁移与城市化一些重要特性的改变,将伴生一系列重大社会经济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第四,全球化的推动,将加速国际人口迁移与世界城市系统及世界城市化的发展。金融危机的冲击说明我国已开始受到全球化的深刻影响。对外开放与交流以及世界经济分工合作的要求,都将促进我国国际人口迁移特别是使外国人迁入我国日益增多。世界城市系统及世界城市化的发展也将波及世界各个角落,作为一个迅速发展的发展中大国,为了应对全球化的挑战,也应该积极参与全球化竞争,加快建设自己的国际化城市乃至世界都市,以提升自己在全球化中的地位,分享全球化的利益。这样,就要求必须加强出入国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国际人口迁移的调查统计,开展国际人口迁移及其对我国发展影响的研究;探讨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把国内城市化与世界城市化有机结合起来,如何在世

界城市化中加快自己国际化城市及世界都市的建设。

(2)“十二五”期间应该加强研究的几个重点领域和课题。根据目前我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及“十二五”期间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十二五”期间我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学科应该重点推进以下几个领域的研究。

一是基础问题研究。基础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学科的研究和发展水平,所以在“十二五”期间仍要继续一如既往地重视加强对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基础研究。一方面,要加强对有关基础概念及数据资料整备等一些基础之基础问题的调查研究,如前面所说的城乡划分及城市人口的定义与统计、各类人口概念的规范、一些人口迁移与城市化数据的调查统计等,都尚缺具权威性和可操作的统一口径。同时,踏踏实实地开展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基础理论的研究。要加强对国外人口迁移与城市化规律的研究和经验借鉴,考察我国特殊国情条件下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发展的特殊性,把总结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和我国特殊国情条件下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实践结合起来,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进一步概括和提升我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发展的特殊规律及理论研究水平,为丰富世界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理论宝库作出贡献。

二是学科前沿研究。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学科的前沿研究,主要包括理论前沿研究、方法前沿研究和多学科交叉对一些重大实践问题的综合性研究等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也都是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学科研究长期坚持、永续推进的研究方向,“十二五”期间同样也要高度重视。理论前沿研究包括探索和总结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发展的世界普遍理论和发现各个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发展的特殊规律。如上所述,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学术研究水平还不高,所以应注意把总结世界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发展的普遍规律结合起来概括和提升我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发展的特殊规律及理论水平。研究方法特别是定量分析技术也同样是我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学科的弱项,有待努力挖掘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积极学习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以及国外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文理之间及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相互合作共同对一些重大实践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已成为当今学术研究发展的重要趋势。人口迁移与城市化问题,就是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城市规划等若干学科的共同研究对象,人口学一定要在其中利用自身专长,并学习和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先进理论和方法,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学科理论体系及方法体系,在对一些重大实践问题的研究中发挥作用。

三是重大实践问题研究。全球化浪潮已冲击到世界各个角落,我国也正处于重要改革、转型与发展时期,“十二五”更是我国改革、转型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人口迁移与城市化作为我国转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过程,不仅事关我国的改革、转型与发展能否成功,对世界发展亦有重要影响。同时在人口迁移与城市化方面也有一些重大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如东部沿海地区出现一时的“民工荒”,是否说明农村已无剩余劳动力、“刘易斯拐点”已到?推动城市化已是政府刺激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但现有户籍制度又在严重制约着城市化的发展,户籍制度要不要改、怎样改、何时改?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没有户籍居住在城市,弱势集团的地位和鲜明的公民待遇差异,已构成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如何尽快妥善解决?怎样在人口迁移与城市化过程中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和生产力的优化布局?土地流转问题、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都与人口迁移、城市化密切相关,如何在推进人口迁移与城市化过程中妥善解决好这些问题?全球化已造成大量外国人迁入我国,国际人口迁移已日益深刻地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乃至国家安全的各个方面,而我国在国际人口迁移研究方面还十分薄弱,也亟待加强。“十二五”期间应该开展对这些重大实践问题的研究。

基于以上,建议在“十二五”期间首先应该重视对以下几个方面问题的研究。

一是人口迁移、城市化对经济推动作用的定量分析与评估。在近年产业调整、经济转型时期,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已被政府作为刺激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这就要求考察人口迁移与城市化

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机制和作用环境,评估现阶段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果,研究人口迁移、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以及如何实现人口迁移、城市化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多方案模拟分析和综合评估,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二是城乡统筹发展目标下的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发展研究。城乡统筹发展,一直是中央政府关于区域发展的主要政策目标,而人口迁移、城市化又与这一政策目标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应在城乡统筹发展目标下考察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村人口转移潜力,预测“刘易斯拐点”的出现以及“刘易斯拐点”出现以后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发展的演变趋势,探讨“刘易斯拐点”出现后的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对城乡统筹发展的影响,提出城乡统筹发展目标下的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发展战略。

三是城市化过程中乡-城迁移人口的户籍制度改革设计。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市化的发展。现行户籍制度的改革已议论多年但并无明显进展。以上预想“十二五”期间户籍制度将可能进入实质性改革阶段,为了推进和搞好这一改革,需要探讨我国应该实施怎样的户籍制度,我国现行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如何进行现行户籍制度的改革,应该按怎样的步骤和时间表推进现有户籍制度的改革?要根据我国国情和国外经验,进行模拟分析,提出可行性改革方案。

四是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地区的人口分布与受害迁移预案研究。近些年来,我国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极大损失。应尽快从全国范围考察地震、洪水等各种大面积自然灾害易发地区的人口分布状况,评估这些地区的受灾危险性及不同情况下的受害损失强度,绘制各种资料地图;探讨这些地区居民的迁移安置或一旦受灾后的临近迁移安置预案,提出相关的防灾、抗灾、救灾多元化战略及居民迁移安置预案的实施措施。

五是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人口迁移及其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伴随全球化发展的国际人口迁移日益频繁,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愈益深刻。这一研究应该重点放在外国人向我国的迁移,考察全球化背景下外国人向我国迁移的发展趋势、国别迁移规模及入迁外国人属性特征、迁移我国的目的和类型,迁入我国的地区分布及就业特征,分析这种国际人口迁移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对我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提出应对全球化与国际人口迁移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胡焕庸.中国人口之分布———附统计表与密度图[J].地理学报,1935,(2).

[2]王桂新.中国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57-105.

[3]刘纪远,岳天祥,王英安.中国人口密度数字模拟[J].地理学报,2003,(1).

[4]韩嘉富,张忠,齐清文.中国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分析及其可视化研究[J].地理信息科学,2007,(6).

[5]张善余.我国省际人口迁移模式的重大变化[J].人口研究,1990,(1).

[6]杨云彦.八十年代中国人口迁移的转变[J].人口与经济,1992,(5).

[7]段成荣,杨舸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J].人口研究,2008,(6).

[8]王桂新,毛新雅,张伊娜.中国东部地区三大都市圈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极化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5).

[9]丁金宏.中国人口省际迁移的原因别流场特征探析[J].人口研究,1994,(1).

[10]丁金宏,刘振宇等.中国人口迁移的区域差异与流场特征[J],地理报,2005,(1).

[11]Fan Cindy C.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Population Redistribution,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1990and2000Census Comparisons [J].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2005,(2).

[12]蔡建明,王国霞,杨振山.我国人口迁移趋势及空间格局演变[J].人口研究,2007,(5).

[13]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5).

[14]谢桂华,农民工与城市劳动力市场[J].社会学研究,2007,(5).

[15]翟振武,段成荣,毕秋灵.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最新状况与分析[J].人口研究,2007,(2).

[16]翟振武,侯佳伟.北京市外来人口聚集区:模式和发展趋势[J].人口研究,2010,(1).

[17]周皓.流动儿童心理状况及讨论[J].人口与经济,2006,(1).

[18]刘传江,徐建玲.第二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

[19]刘传江.中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0]段成荣.省际人口迁移迁入地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研究,2001,(1).

[21]周皓.资本形式,国家政策与省际人口迁移[J].中国人口科学,2006,(1).

[22]坂本博,戴二彪.中国における省間人口移動の変動と規定要因:1985 2000[J].『応用地域学研究』,第9号第1巻,2004,(9).

[23]同[19].

[24]曹洋,郑思齐,龙奋杰.中国人口流动的驱动力及空间差异研究[R].清华大学“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2008.

[25]俞路,张善余,韩贵峰.上海市人口分布变动的空间特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5).

[26]唐家龙,马忠东.我国人口迁移的选择性:基于五普数据的分析[J].人口研究,2007,(5).

[27]王桂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发展的几个特征[J].人口与经济,2004,(4).

[28]蔡昉,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J].经济研究,1999,(10).

[29]蔡昉.城市化与农民工的贡献———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思考[J].中国人口科学,2010,(1).

[30]王桂新,黄颖钰.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与东部地带的经济发展:1995 2000[J].人口研究,2005,(2).

[31]段敏芳,城市化发展与人口迁移[J].决策参考,2005,(4).

[32]杨开忠,中国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与概念模式[J].城市问题,2001,(3).

[33]王德,朱玮,叶晖.1985 2000年我国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均衡作用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3,(6).

[34]刘传江,段平忠.人口流动对经济增长地区差距的影响[J].中国软科学,2005,(12).

[35]孙自铎.跨省劳动力流动扩大了地区差异———与缩小论者商榷[J].调研世界,2004,(12).

[36]Zhu,Y.The Floating Population's Household Strategy and the Migration's Role in China's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pulation Geography,2003,9(6).

[37]CHEN Mingxing,LU Dadao,ZHA Liangsong.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China's Urbanization and Effects 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J].Geogr.Sci.2010,20(1).

[38]王春光.我国城市就业制度对进城农村流动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39]同[19].

[40]厳善平.中国の人口移動と民工:マクロ·ミクロ·データに基づく計量分析[C].勁草書房,2005.

[41]王桂新,张得志.上海外来人口生存状态与社会融合研究[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5).

[42]王美艳,蔡昉.户籍制度改革的历程与展望[J].广东社会科学,2008,(6).

[43]彭希哲、郭秀云,权利回归与制度重构———对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考[J],人口研究,2007,(4).

[44]彭希哲,赵德余,郭秀云.户籍制度改革的政治经济学思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

[45]Zhu,Y.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Their Settlement Intention in the Cities:Beyond the Hukou Reform[J],Habitat International,2009,31(1).

[46]Zhu,Y.,Chen W.Z.The Settlement Intention of 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 in the Cities:Recent Changes and Multifaceted Individual-level Determinants[J].Population Space and Place,2010,16(4).

[47]Kam Wing Chan,Will Buckingham.Is China Abolishing the Hukou System[J].The China Quarterly,2008,195.

[48]Gloria Davies,Gaby Ramia.Governance Reform towards“Serving Migrant Workers”:The Local Implementation of Central Government Regulations[J].The China Quarterly,2008,193.

[49]宁越敏、李健,让城市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国外的经验与启示[J],求是,2005,(6).

[50]邵怀友,朱宇.大城市周边城乡融合区人口的就地城镇化———以福州市为例[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1).

[51]Shen Jianfa.Scale,State and the City:Urban Transformation in Post Reform China[J].Habitat International,2007,31(3-4).[52]L.Zhang.Conceptualizing China's Urbanization under Reforms[J].Habitat International,2008,32(4).

[53]王桂新,俞奉庆.上海人口迁移与世界城市建设[J].中国人口科学,2009,(5).

[54]顾朝林,于涛方,李王鸣.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机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5]张鸿雁,张登国.城市定位论———城市社会学理论视野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56]武澎東.中国の都市化の政策的展開.創価大学創大中国論集[J],2008,11(3).

[57]同[29].

[58]同[29].

[责任编辑方志]

《城市与城市化》疑难规律方法

《城市与城市化》疑难规律方法 一、城市功能分区 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集中形成不同的功能区。三大主要功能区的形态、位置及特征列表如下: 形成 功能 区 商业区工业区 住宅区 形态 占地面积小, 呈点状或条状 集聚成片 占地面积大,是城市的最基 本职能,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特征 经济活动繁 忙;人口数量昼夜 差别大;建筑物高 大稠密;内部有明 显的分区 不断向市区外 缘移动,并趋向于 沿主要交通干线分 布 建筑质量上高级与低级住 宅区分化;位置上高级与低级住 宅区背向发展 位置 市中心、交通 干线两侧、街角路 口 市区外缘、交 通干线两侧 高级住宅 区 低级住宅 区 城市外 缘, 与高坡、 文 化区相联 系 内城、工 业区附近, 与低地、工 业区相联 系

(1)图例A表示的功能区为________区。 (2)图中①地适宜建立________工业部门,试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3)图中②③④⑤四地中,________地最适宜建高新技术产业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住宅 (2)钢铁靠近煤、铁产地,燃料原料丰富;靠近铁路线,交通便利;位于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对城区污染小。 (3)③靠近科技文化区环境优美 二、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分析时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地理位置 距市中心的远近影响地租水平,结合各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不同,进而可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现总结如下表: 地租随距 市中心的 距离变化 示意图 各类土地 利用付租 能力随距 离递减示 意图 付租能商业用地付租住宅用地的付工业用地的付

人口迁移:中国人口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计划生育教育--人口迁移:中国人口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日期:2007-04-24]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流动性不断加强,迁移的流向和机制亦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口迁移的宏观流向发生逆转,延续数百年的向北方迁移转换为向东南沿海迁移;城镇化进程加速,向稀疏地区进行开发性迁移转变为向人口稠密区的集聚性迁移,中国正在经历着和平时期最频繁的人口流动。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在加入WTO的压力情况下,中国可能发生大规模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大量农村劳动力将脱离传统农业,其中相当部分将以不同形式进入大城市,而城市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以及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变化,必将促使中国人口迁移日益频繁,这样,人口的流动性也会随之不断提高。总之,当代中国的人口迁移和劳动力流动问题是中国人口转变、城市化迅速与经济转型的历史性重要阶段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口和发展研究方面最有活力的领域之一。 人口在空间上的移动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都是社会活跃度的重要衡量指标,其中,以定居为目的的人口迁移作为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过程,其研究价值尤为突出。 我国人口迁移与流动性的急剧变化,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有关部门也进行了多项调查。但是迄今为止,有关的研究仍然被统计数据和统计口径等问题所困扰。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不断加强,现有的户籍迁移统计数据却不能反映这一趋势,各次人口普查所取得的迁移数据,则是反映一个时间截面上的存量指标,它是所有年份迁移累计的结果。迁移年度数据是计算迁移强度、测算整个社会人口流动性活跃程度的一个基础性问题,长期以来,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多种探索。 人口迁移是有一定时间和空间界定的人口移动现象,它和临时性的人口流动,特别是旅游、商务、通勤等类型的人口流动有明显差别。国际上一般将人口迁移定义为改变常住地超过半年或一年的人口移动。但目前在公安部门发布的迁移统计中,人口迁移被局限于迁移手续的那部分人口,即"户籍迁移"人口。而其他没有完成户口迁移手续的"事实迁移人口",则和其他类型的流动人口一起全部被称之为"流动人口"或"暂住人口"。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将越来越多的没有办理户口迁移的自发性人口迁移排斥在外,从而不能准确反映中国人口迁移的实际情况。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在1990年和2000年两次人口普查和1987、1995年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均按常住地标准统计人口,按其统计口径,迁移不仅包括办理了户籍迁移手续的人口,也包括那些没有办理户口迁移、但是离开原住地超过一定时限的人口。我们认为,各次普查/调查所采取的迁移统计口径更能反映人口迁移的真实含义,因此采取这一口径。资料是另一个问题。目前全国性的迁移资料,一是由公安部门发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节人口的迁移练习题

第二节人口的迁移练习题 一、单选题 读下面两则人口资料,回答下列下列各题。 1.影响李华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运输B.政治文化C.自然环境D.社会经济2.影响克瑞斯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劳务输出B.气候优越C.资源开发D.水源丰沛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3.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最不明显的城市是 A.a B.b C.c D.d 4.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 城市的养老服务应该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 B.b 城市的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 C.c 城市劳动力不足,容易出现“用工荒” D.d 城市要注意发展一些需女工较多的轻工业,以平衡男女比例

读某区域图,图中箭头为目前正在进行的人口移动方向。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5.图中人口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 ) A.民工流动 B.道路建设 C.水利工程建设 D.输气管道建设 6.对图中人口移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以青壮年居多 B.从人口受教育程度上看以高学历人口居多 C.从人口移动距离上看以长距离迁移居多 D.从人口移动形式上看以线形分散为主 下图为甲、乙两国的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下列人口事件中,与图中b箭头所示人口迁移相符的是() A.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口大规模南迁 B.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C.明清时期,广东、福建等省的人口移居东南亚 D.湖南某旅行团到广东旅游 8.若甲国为中国,a箭头表示中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其含义正确的是()A.从东、西部流向中部B.从沿海流向内地 C.从城市流向农村D.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闯关东”是17世纪至20世纪中国内地向关东(东北)地区移民运动的一种俗称,当时大量的山东、河北等省的破产农民,前往东北地区谋生。近年来大批东北籍退休老人前往海南三亚养老,形成数量庞大的三亚居住半年型人群,又称“候鸟”人群。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山东、河北等省破产农民“闯关东”的基本动因是 A.发展旅游B.戍守边疆C.寻找水源D.获得土地10.近年来,海南三亚吸引大批东北籍退休老人前往养老的主要原因是 A.风景优美,交通便利B.冬季温暖,适宜居住 C.经济发达,就业率高D.房价低廉,便于落户 人口负担系数是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人口的比重。人口红利期指的是人口负担系数小于或等于50%的一段时期。下图是某省人口年龄结构图(含预测),下表是2013年该省流动人口年龄构成(%)表。 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1.据图判断,该省人口红利期结束于 A.2010—2020年B.2020—2030年

城市化演进的一般规律和中国实践

目录 1城市化 (2) 1.1 含义 (2) 1.2演进过程 (2) 2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2) 2.1城市化进程规律 (2) 2.2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 (4) 3中国城市化道路 (5) 3.1中国城市化的实践 (5) 3.1.1工业化起步时期的城市化阶段 (5) 3.1.2城市化的“大跃进”阶段 (5) 3.1.4 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城市化时期 (5) 3.2中国城市化中存在的问题 (6) 3.2.1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 (6) 3.2.2中心城市辐射力、凝聚力、带动力不够强 (6) 3.2.3城市结构趋同,质量不高,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7) 3.3针对中国城市化出现的问题的对策 (7) 3.3.1更新旧观念,消除思想障碍 (7) 3.3.2 制订具体规划,绘制发展蓝图 (7) 3.3.3改革旧体制,消除体制障碍 (8) 3.3.4 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8) 4结论 (8) 参考文献 (9)

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和中国实践 摘要:本文用过对城市化的一般规律探求以及中国城市化发展现状的分析。对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在中国城市化发展中的体现, 针对国内外城市化的进程与发展的模式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对比,同时在国内城市化发展方面的利弊及一些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做出了一些分析和提出部分对策,对中国城市化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城市化一般规律国内实践 1城市化 1.1 含义 城市化,又称城镇化,是指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活动中农业活动的比重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上升的过程。城市化和工业化是同一经济过程的不同表现形式。 1.2演进过程 正常的广义城市化进程都会经历从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过程,但是本质上讨论的城市化是不包括逆城市化的。而这一过程不足以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需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二次城市化解决。联合国碳熵行动纲领是人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指导纲领,让占地球2%面积却消耗地球80%资源的城市可持续科学发展。 城市化一般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的过程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2.1城市化进程规律 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通过对各个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研究发现,城市化进程具有阶段性规律,全过程呈一条稍拉平的S型曲线。第一阶段为城市化的初期阶段,城市人口增长缓慢,当城市人口超过10%以后,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

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影响

上海金融学院 20 13 ——20 14 学年第一学期 《人口社会学》课程代码:53220913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1 班姓名毛奕琳学号 2013137106 成绩_________ 答题纸 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影响研究 摘要:中国的人口迁移从古至今分为若干阶段,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改革,人口迁移活动日趋活跃,而伴随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以及城市化进程,人口迁移受到计划时代户籍制度和市场化的双重影响。在社会转型时期,人口迁移的流向在相当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体制的牵制,反而言之,大量人口的定向流动又反作用于经济上,两者呈相辅相成关系,所以人口迁移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关键词:历史诱因;城市向心力;时代性特征;经济主导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空间位置)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改变,包括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就中国而言,从古至今的人口迁移时常伴随着政治、经济的动荡,其规模也大小不一。 一、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研究 中国古代的人口迁移通常受到地理环境、战乱和政策的影响,可以大致地分为三个关键性的时期,从这三个时期可以大致观察出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特点。 第一阶段,公元前221年前的人口迁移,是一种低水平的生存型迁移。根据历史的推测,秦国建立之前的时期,黄河流域的气候最适宜人类的生存和繁殖,黄河中下游平原的自然资源养育了当时中国的很大一批人口,然而众所周知,由于当时的地理知识有限,缺乏人口迁移的诱因,人口迁移的速度相当缓慢。 第二阶段,公元前221-公元1376年(秦朝至元末)的人口迁移,是一种强制型和自发型相结合的人口迁移。东汉末年分三国,这一时期正是转乱纷飞的高峰时期,密度大、时间长的战争从而导致了人口迁移在当时十分集中。“安史之乱”、“靖康之变”都是中国历史上人口大迁移的关键导火索。以北宋末年为转折点的

2019-2020年高二地理《中国人口迁移》学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二地理《中国人口迁移》学案新人教版 【考点搜索】 1、我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成因 2.新中国成立后至八十年代中期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成因、迁移方向 3.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成因、迁移方向 【教材分析】 ◆知识纲要 ◆学习目标 1、我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成因 2、新中国成立后至八十年代中期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成因、迁移方向 3、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成因、迁移方向 ◆学习重点 建国以来的人口迁移概况。 第一个阶段是建国到80年代中期。这个阶段由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户籍(即户口)管理制度控制很紧,人口迁移数量小,频率低,规模不大。第二个阶段是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户籍管理制度也随之放松,并且在城市中取消粮油副食品定量配给供应制度后,农村人口进城由“一发不可收”到迅猛增长的地步。 ◆学习难点 80年代以来的“民工潮”,算不算人口迁移? 在严格定义上看,我国80年代以来的农民进城打工,或者说“民工潮”,这些流动人口,其中的大部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人口迁移。因为他们中的大部分的居住地一般并不“长期”或者“永久性”改变,改变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例如,大多数进城民工,“户籍”仍在原籍。因此,教材用语是“当年全国流动人口就达到2000多万”和“流动人口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等。 ◆重要图释 图1.19《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我国流动人口示意》。分析这一时期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流动方向及其成因并与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我国的人口迁移进行对比。 【学习策略】 学习本节内容主要分三部分:一是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二是建国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三是80年代以来的人口迁移。把握人口迁移的的特点、方向、原因,

城市化机制

城市化机制

城市地理学作业一 城市化机制的探讨 ——中国城市化内在机制与城市化发展规律 姓名:亢姝 学号:1012093073

班级:城市规划1002 指导老师:李涯丽 城市化机制的探讨 机制——本义是指机械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生物学和医学借用来指有机体内部各个部分的工作方式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现泛指事物的组织及其运行变化规律。 一、中国城市化的内在机制 城市化的引力机制包括效益引力机制和社会引力机制。 其中效益引力机制是城市化过程中最为基本的动力机制。 马克思一直把物质利益看作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因,如果离开对人类活动的比较效益的分析,就很难令人信服地说明城市化的根

本动因。从人的活动动机上去挖掘城市化的根源和形成机制,此种方法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方法。只有从这一方法入手,才能找出和发现城市化最深层的秘密正确说明城市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 在国外,英国——依靠其军事、政治力量、现代交通工具,而日本则靠贸易发展;在中国,粮食基本自给,耕地数量,农业技术进步,粮食产量(现状)耕地减少: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政策,城镇、交通建设、农民建房等。逐渐的,农村是城市规模扩大、数量增加的劳动力来源地,城市化本身就包含着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

口的过程。只有当农业生产发展到能将部分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流入城市Ⅱ、Ⅲ产业的行列中来,城市化才能发展。 经济增长与城市化 随着资本主义现代工业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一大批农业劳动人口从农村转人城市工业部门。到年解放前夕,中国已拥有一支几百万人的产业大军,城市化程度已达到。解放以后,由于“左”的干扰,中国城市化进程出现几起几落的局面,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进程才随着经济的复苏和发展,逐渐进人正常发展轨道,到年底,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达到左右。认真研究一下这段城市化的历史,我们就可以发现,比较效益机制在吸引农业劳动人口向城市流动、向第二、三产业流动中起了多么大的作用。从投人产出效益比较

中国人口流动现状及未来趋势

中国人口流动现状及未来趋势 郑真真杨舸 2013年05月14日09:06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和平时期人口流动的主要动力是经济和人口的地区差距。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劳动力流向就业机会更好的地区,人口老化的地区需要吸引外来年轻劳动力以维持经济增长的活力。近年来,人口流动已成为全球经济和发展议题中的重要内容,中国的人口流动也不例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变化推动了劳动力的流动,主要是从农村向城市、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的流动。政策和制度变革放开了对农民到城镇务工的限制,降低了流动风险;经济转型和工业化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巨大和持久的劳动力需求;农业现代化提高了农业生产率,降低了农业劳动强度、减少了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在20世纪90年代最先完成人口转变,长期的低生育率导致新生劳动年龄人口逐渐减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又需要大量年轻劳动力;诸多因素共同推动了人口的流动。人口流动在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改变着中国的人口分布以及流入地和流出地的人口结构。 人口流动的规模与流向 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中持续增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从1982年的657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2.2亿人(图1),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占全国总人口的17%左右。上海、广州和北京等城市的当地常住居民中,约40%是流动人口。大部分流动人口是从农村流动

到城市的年轻劳动力,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中约有1.5亿人来自农村,省内流动人口中有54%来自农村,跨省流动人口中则有近82%来自农村。迄今为止流动人口规模仍继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约为2.36亿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 图1 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及增长率,1982~2010年(资料来源:根据历次全国人口普查和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估算) 中国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一直是从中西部向东部和东南沿海一带流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珠三角地区吸引了全国大量劳动力流入。广东省的流入人口规模至今仍在全国居首位,东莞、深圳、中山等城市的流入人口数量已占常住人口的一半以上。不过,劳动力的流动方向对经济变化高度敏感,随着各地经济发展进程和经济形势变化,人口流动的地域特征也发生了局部性变化。90年代以后,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对流入人口的吸引力逐渐增强,与珠三角和京津冀共同成为流入人口集中的三大都市圈。21世纪以来,长三角地区流入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珠三角地区,其中以浙江流入人口增长幅度最大。2010年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流入人口更为集中在珠三

高二地理《中国人口迁移》导学案

导学 一、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的变化: 1.迁移方向: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国人口最初生活和繁衍于这一片地区。秦汉时期开始,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原因,我国人口频繁地迁移,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特别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从而使人口逐步扩散到我国的每一个地区。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估计,由于“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大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北方人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的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2.迁移原因—— 二、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 总体上特点 —— (原因:这一时期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加上政策不允许农村居民迁入城市) 1.人口迁移的三个阶段(教材20页表1.6) 2.人口迁移的方向(教材21页表1.7) 净迁出地区—— 持平地区—— 净迁入地区(共24个省区)—— 3.人口迁移原因(7点) 三、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 总体上特点 —— 因为1984年,中央放松了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的控制。(深层次原因祥见教材22~23页阅读材料:第一,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长期处于潜在的剩余状态。第二,1984年推出的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政策,为我国流动人口的大量涌现提供了契机。第三,城乡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是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最根本原因) 1.人口迁移方向:(教材21页图1.18) 2.人口迁移原因(目的):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有关历史上我国人口迁移直接原因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 ) A.移民支边 B.耕地资源的大量开发 C.战争频繁 D.自然灾害 2.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 ) A.数量少、规模小,多自发行为 B.数量多、规模大,主要受政策制度的影响 C.数量多、规模大,多自发行为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移民支边 战争 自然灾害等

城镇化有哪些基本规律

城镇化有哪些基本规律? 1、城市人口迅猛增长。在18世纪这一时期,城市人口一直不断地增长,且不说一些新兴 城市在这100年间人口翻了几十倍,如纽约。一些传统大城市如伦敦、巴黎,人口也翻了几倍。这主要是因为城市扩张的同时,周边农村用地被城市占用,失去土地的农民涌向城市寻找工作,其中也包括传统的手工业者。 2、城市的产业结构逐步升级转换。世界城镇化的一般规律是城市的产业结构从手工业转化 成重工业,再从重工业转化成服务业和科技产业等第三产业。18世纪末,由于蒸汽机的发明,改变了原本人工生产的生产模式,引领了工业革命。由于工厂无秩序地不断扩张,导致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霍乱横行,人们的居住环境愈来愈差。当人们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开始提出各种理论以解决这个问题。到了20世纪,各国开始重视对市中心商业街区的建设,并且不断有大量的人口涌进城市,市中心的服务业迅猛发展。加上各国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城市的第三产业崛起,甚至不少大城市的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者站到总城市人口的将近一半。 3、对古建筑和环境的重视。欧洲工业发展时期,人们认识不到古建筑与古城的保护问题。 20世纪20年代,现代建筑思潮开始侵袭各大建筑师的思想。这助长了人们对古建筑漠视的思想。到了50年代,城市开始稳定发展,欧洲各国开始意识到古建筑的不可恢复性,开始注重对古建筑古城的保护。很多国家将一整个城市当做文物被保护下来,如意大利的威尼斯。中国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比欧洲晚30年,改革开放后才创立了对古城保护的制度。而且旧城改造中大拆大建的方式使得历史文化名城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对于古城的保护做的实在没有欧洲得好。 4、农业现代化。农业用现代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武装起来,抛弃了传统人工耕种的方式, 增大了食物的生产量并且减少了劳动人口的需求量。 5、城镇化“s”型曲线发展。美国城市地理学家 Ray Northam提出的“诺瑟姆曲线”。他把 欧美城镇化概括为3个阶段:起步阶段、加速阶段、稳定阶段。起步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城镇化速度较慢。当城镇化达到30%时,由于经济实力增强,生产力水平提高,城镇化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当城镇化到达稳定阶段,现代农业化以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转化为城市人口。 6、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发展起步阶段、反城市化阶段和改革开放以后的 持续稳定快速发展阶段。发展起步阶段在1949到1957年间,这时期的城市发展可以分为自然发展和机械发展。前4年以自然发展为主而后5年是以有计划的机械发展为主。 这主要是因为在1949年到1953年间,政府没有强制性地分配资源,工厂可以随意的根据自己的需求雇佣城市和农村的居民。到了1953年,中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这时期中国政府开始强制性的分配资源,主要是因为当时中国在各方面的资源极度匮乏,为了不浪费社会的每个资源,政府会统一把资源收集起来在统一分配。这时期的人们没有自由选择工作的权利,大多都是被分配,所以说这时期的城镇化都是由政府控制的机械增长。反城市化阶段是在1958到1977年,这时期的城市化波动非常大,主要是因为社会中政治问题和政策问题所引起。包括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都对城市化影响十分大。 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了城市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时期。这时候的城市数量不断上增,城市人口也在不断加倍,城市化水平也开始由“量”向“质”转化。

关于人口迁移的文献综述

文献作业 学生姓名xxx 学号xxx 院(系)城市与环境学院 专业地理科学 题目关于人口迁移的文献综述 指导教师xxx

关于人口迁移的文献综述摘要: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人口的空间分布是指一定时点上人口在各地区中的分布状况, 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对人口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的把握是开展各项研究工作和合理功能区划的前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近年来城市人口数量激增,加之自然环境和城市规划问题,造成了城市局部地区人口拥挤就业人口分布不均匀等社会问题。因此人口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键字:人口迁移,城市化,人口政策、 正文: 流动人口社会空间是原有城市空间底质上经过流动人口的各种实践活动而人格化的空间,是一种再造的空间. 近年来,国外人口迁移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 ① 人口迁移的空间特征。 ② 人口迁移的政策研究。 ③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关系。 ④ 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 对人口迁移空间格局的研究是当代中国人口迁移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许多研究得出人口迁移基本上是从中西部指向东部, 从不发达地区指向发达地区, 从农村地区指向城市地区, 并且迁移的目的地呈现多元化趋势。

杨云彦、陈金永, 蔡建明指出自1960~1980 年代大多数迁移的流向是由东向西, 而改革开放后, 人们迁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总体格局由自东向西转变成由西向东。王桂新利用1990 年人口普查数据研究得出大部分人口净迁入区集中在东部地区, 而大多数人口净迁出省区位于中、西部地区。Liang and White 认为北京、上海、天津一直是省际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地; 北京、辽宁、上海、浙江、湖北、广东、陕西所接受的省际迁移人口均超过全国总迁移人口的4% 以上, 这些省市大都位于东部地区, 而人口净迁出率较高的省、区大多在中西部地区. 人口迁移的政策变化 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引起了政策制定者以及有关专家的关注。一些学者建议将人口迁移纳入国家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杨云彦,张再生等均认为户口体系是人口迁移的主要障碍之一, 户口体系不利于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户口体系必须彻底改革或者彻底废除。曹景椿认为户籍制度阻碍了人口的合理迁移与流动, 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势在必行。 人口迁移研究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是概念的定义与统计口径问题。目前有关人口迁移的概念界定与统计口径仍未统一。如我国不同地区户籍统计中人口迁移的统计口径不一, 有的地区采用半年, 户口迁出原地半年以上的为迁移人口, 有的地区则采用一年。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带, 而且客观存在着三大

中国人口迁移

示范教案二(中国人口迁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历史上,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原因,并预测其发展趋势。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因时因地比较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征,并进行科学地预测。 2.通过身边的人口迁移的事例,培养学生通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能力,学会分析某一事例的深层原因。 德育目标 加强学生对人口观的认识,了解我国目前的人口迁移动向,实事求是,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口观,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中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 ●教学难点 联系历史知识与事件,了解我国历史上和建国后的人口迁移状况。 ●教学方法 1.我们可将三个阶段进行对比、比较、分析、讨论各个时期的人口迁移特点、方向和原因。 2.多举一些实例,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理解。 ●教具准备 多收集一些我国从历史上到现在的人口迁移的资料与事例,丰富课堂内容,并分析其迁移的原因与结果。还可配合一些资料图片,更直观地反映某个阶段的人口迁移状况。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主要了解了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等,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其实是相互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学习我国的人口迁移状况,了解我国历史上、建国后和当前的相关人口迁移政策及其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所做出的贡献。下面我们来学习: 1.6 中国人口迁移(板书)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我国人口迁移的一些基本情况。教材分作三部分内容来作介绍:首先,我们应私饫 飞衔夜 丝诘那ㄒ聘趴觯黄浯问切轮泄 闪⒌?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人口迁移;最后,我们再学习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是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本课内容是在上一课的基础上展开的,内容比较简单,我们要多注意通过各种媒体,收集有关资料,作进一步分析与补充。下面我们先来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一、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这部分内容,结合历史知识,了解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情况及其特点,将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内容融为一体综合分析。 学生看课文后,老师可组织学生联系历史、政治背景等知识,分析、讨论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方向和特点,最后给予总结。 人口迁移是人的居住位置在空间的移动,是产生人口数量不同的区域差别的外部原因,它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地区性。人口迁移使迁入地区的人口数量提高,从而改变了人口的地域分布。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国人口最初生活和繁衍于这一片地区。从秦汉时期开始,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原因,我国人口频繁地迁移,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特别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从而使人口逐步扩散到我国的每一个地区。据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分析,由“安史之乱”引发的大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地区,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纵观中国古代人口空间分布和迁移的大势,概括起来就是: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人口分布最初集中在中原地区,以后随着历史的发展,移民和开发等原因,到唐代时就出现了南方人口超过北方的局面。由于人

中国人口现状分析与前瞻性研究综述

中国人口现状分析与前瞻性研究综述 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综评4 月末,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作为新世纪摸清中国人口家底的第一次人口普查,“六普”启动之初,便引起社会舆论高度关切。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中国人口国情出现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牵动多国的敏感神经,中国的人口问题俨然也成了一个“国际问题”。美国有媒体认为,正在加速的老龄化进程会拖累目前活力四射的中国经济,劳动力总量的缩减可能会让未来的中国走向“制造业蓬勃发展”的反方向,并给薪酬支付带来压力,进一步导致通胀率上涨。印度一些媒体则从中国人口增长率的下降中,“敏锐”地找到了“赶超中国”的突破口,认为印度拥有更年轻力壮的劳动力,所以印度未来的发展更有动力。不过,当代世界国家实力的竞争,早已不是人口数量的比拼,而是以人的素质和人才的竞争为核心。中国的人口问题,也早已不是单纯的数量问题,人口的结构、分布、素质越来越成为深层次矛盾的痛点。纵观1949~2049 年百年人口发展,1949~1999 这50 年,中国曾经历了人口从5.4 亿增加到12.6 亿的巨大压力;而从1999~2049 这50 年,在继续承受人口总量压力的同时,中国人口结构性问题,包括城乡人口结构、出生人口性别结构、人口年龄结构、家庭结构等,正在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稳定的主要矛盾。最新普查结果揭示出中国人口国力的几大变化,如人口总量与人口素

质的变化,人口流动增速迅猛、人口老龄化加速、人口分布不均衡加剧、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等,也都是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稳定存在的几大变数。过去30 多年,我国之所以能保持高速经济增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妥善解决了人口问题,并充分利用人口资源的比较优势,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国奇迹”。未来10~20 年,是中国发展的黄金战略机遇期,也是迈向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的关键时期。此时,全面地认识人口问题,客观分析人口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把握好新的人口变动趋势,进一步完善人口与经济社会政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更显紧迫和必要。如果能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充分考虑人口因素的新变化,因势利导,再造新的人口资源比较优势,会极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未来发展注入强大动能。相反,如果决策失误或贻误时机,任何一个人口问题都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制约现代化进程、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此,需要把人口发展战略作为最基础的国家战略,科学谋划相关的人口与经济社会政策。外媒分析:人口结构变化使中国面临挑战【美国《纽约时报》网站 4 月28 日报道】题:最新人口普查显示,中国人口增速放慢今天公布的2010 年中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人口增速已降至10 年前的一半,而且中国人口的城市化水平、受教育程度和老龄化程度都更高了。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过去10 年中国国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

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1.“永嘉丧乱”时期 发生在西晋永嘉年间,腐朽的统治者对各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从而使黄河流域广大人民流离失所,被迫大规模迁移到江淮流域(主要是流入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地)。这次南迁人口约90万,使秦汉以来人口分布显著的北多南少格局开始发生变化,南方人口得到较快增加,促进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这是中国人口分布中心向长江流域转移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2.“安史之乱”时期 发生在唐代,约有100万人南迁,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分布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我国南北人口分布比例第一次达到均衡。 3.“靖康之乱”时期 发生在北宋,1125年金灭辽开始南下攻打北宋,黄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每次大的战争都造成黄河流域大量居民向长江流域迁移,主要迁移浙江、江苏、湖北、四川,这是北宋末年人口迁移规模最大的阶段。 4.“金完颜亮”时期 1161年金撕毁了与宋的合约,大举南侵,淮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迫使淮河流域的居民南迁到长江流域,主要迁移浙江、江苏、湖南、江西等地。 5.“蒙古兵南侵”时期 忽必烈等上汗位后,于1273年出动大批蒙古兵南侵,发动了消灭南宋的战争,主要战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当地居民为躲避战乱大量向珠江流域迁徙,主要迁入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6.“走西口、闯关东”时期 19世纪后期的旧中国,俄国和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后,两国竞相在东北扩张势力,修筑铁路、掠夺资源,需大批劳动力,迫使华北破产,农民移入东北,尤以山东、河北两省农民最多.1923年-1930年间移入东北达300万人,1937年一年就达到70万人。此外,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新疆等地,也有很多来自河南、陕西等省的农民。 7.“东南沿海下南洋”时期 欧美资本主义侵入东南亚后,为掠夺东南亚资源,招收中国破产农民作为开发殖民地的劳动力资源,并贩卖中国劳工,致使东南亚人口激增。 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从秦汉时期开始,我国人口就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重点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由“安史之乱”而引发的人口大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人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引起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其中最直接的就是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如我国历史上,每发生一场战乱或者灾荒,就会引起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编辑本段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 这一时期,由于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表现为:规模小,频率低,受国家政策影响。 1.1954年-1960年,活跃时期 2.1961年-1976年,低潮时期 3.1977年-1984年,回升时期 从迁移方向上看:我国人口净迁出地区有:辽宁、山东、上海、四川;迁入与迁出持平的地区是西藏;其余地区为人口净迁入地区。 迁移原因

《人口迁移》教案

《人口迁移》教案 《人口迁移》教案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②探究人口迁移的特点,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③正确认识人口迁移客观存在及其正、负影响。 ④通过有关人口移动的讨论,学会全面地、客观地分析某一具体的人口迁移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分析人口迁移与人口移动两概念的关系,明确不同地理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②通过剖析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推力拉力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各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使学生学会正确看待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 ③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团结协作,大胆表达、交流,发展学生学会合作、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人口迁移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活。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培养学

生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和环境观。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人口迁移的地理范围(国际、国内)。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其变化。 (二)教学难点 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流向,尝试分析时代背景。 2.利用推拉理论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其变化。 三、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播放录像,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我国“民工潮”和“春运”的画面,人口的大量移动。 承转过渡:这些人的移动是人口流动,还是人口迁移呢?什么是人口迁移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6正文第二段并思考这两个问题。 第二阶段:出示问题“什么是人口迁移“,引导、组织学生思考。 ①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人口自然增长是人口变动的一个方面,人口迁移是人口变动的另一个方面。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人口迁移研究综述

人口迁移研究综述 旅游学院 A0821班 30号王兴友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中国人口的流动大 大加快,掌握人口迁移的相关理论规律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中国对人口迁移研究的进展以及国外对人口迁移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与评价。 关键词:人口迁移理论综述评价 1.国内人口迁移研究进展 1.1对迁移人口的社会经济与人口学特征的研究 早在80年代,已有许多研究涉及到迁移人口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等社会经济与人口学静态特征。90年代以来, 对迁移人口的收入,消费状况及行为方式等社会经济动态特征的研究增多。这些研究大多采用实地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从年龄结构来说,大多数的研究认为迁移人口以年轻型人口为主。杨云彦、黄晨喜、王桂新等的研究都显示出迁移人口绝大部分都是以年轻人为主[1]。就性别结构来说,迁移人口以男性为主,约占总迁移人口的60%—80%,也有一些研究认为女性人口在迁移中也占有较大比例,如张善余、张茂林认为在短距离的迁移中女性人口多于男性人口,而省际迁移人口中则以男性为主[2]。就文化程度来说,基本上所有的研究认为迁移人口的文化程度高于非迁移人口,蔡建明、马清裕,黄晨喜均认为迁移人口的文化程度高于总人口的平均水平,范力达发现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口更喜欢向东部地区迁移[3]。就职业构成来说,迁移人口的职业主要以工业、商业贸易及服务业为主,周祖根认为迁移人口更容易获得在政府与教育部门的工作[4]。范新城、吴立军(2007)认为,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有:城乡收入差距(I)、城市就业率(π1)、现代部门工作创造率(P)。 1.2对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的研究 许多研究得出人口迁移基本上是从中西部指向东部,从不发达地区指向发达地区,从农村地区指向城市地区,并且迁移的目的地呈现多元化趋势。[5] 王桂新利用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研究得出大部分人口净迁入区集中在东部地区,而大多数人口净迁出省区位于中、西部地区[5]。Liang and White认为北京、上海、天津一直是省际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地;北京、辽宁、上海、浙江、湖北、广东、陕西所接受的省际迁移人口均超过全国总迁移人口的4%以上,这些省市大都位于东部地区,而人口净迁出率较高的省、区大多在中西部地区[5]。王桂新利用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及1995年1%人口抽样资料,发现80年代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主要从中、西部地带迁出,主要迁向东部地带; 90年代以来,西部地带一些地区对中部地带的迁移人口开始形成一定的吸引力,人口迁移流向继续主要向东部地区集中的同时,迁移吸引中心发生多极化;迁移格局中北京、上海是两大全国级吸引中心,广东、新疆是两大地区级强势吸引中心[5]。Liang指出无论是省际或省内人口迁移中,农村为源地的人口迁移占有绝大多数;周皓认为在1990年至1995年间,由农村流向城市的人口占总迁移人口的60%左右[5]。 1.3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中国国内人口迁移的规模和特点

中国国内人口迁移的规模和特点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缺乏系统的、可靠的有关国内人口迁移统计资料。户籍登记机关提供的1954~1987年间的全国人口迁移数据,已汇总发表在《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上,但其中问题不少,主要的就是对统计对象缺乏严格的界定,各种类型的迁移混在一起,更有甚者,不少地区视人口迁移为平衡人口总数的“弹性系数”,统计时随意性很大。典型的如青海省1960~1962年间对死亡人口未作如实统计,缩小了死亡数,夸大了迁出数。天津市在1973~1981年间年均漏报出生人数达4360人,这些婴儿第二年一般均计入“迁入人口”。类似的问题在其它地区也相当普遍。结果造成在中国这样一个国际人口迁移率极小的封闭系统中,迁入总人数不能与迁出总人数相互抵消,有的年份差额竟达数百万人之多,这不能不影响到上述这套统计数据的实用价值。 根据由户籍登记机关提供的统计,1954~1987 年间,中国年均迁入1840万人,迁出 1752万人。由于其中的 1966~1971年间部分省区缺统计,经修正后年均迁入、迁出数分别应为1956万人和1868万人,迁入率和迁出率分别为 23.7‰和 22.6‰。以上可见,迁入与迁出之间有近90万人的差额,表明统计中确有缺陷。但若取二数的平均值,即年均迁移1910万人,迁移率为22.2‰,则是大体可信的。 1987年中国进行了1%人口抽样调查,其中包括了人口迁移的内容,并对统计对象作了较严密的界定。这次抽样调查中的迁入人口,指的是从1982年7月 1日到1987年6月 30日由外市、镇、县迁入本市、镇、县,并一直居住到1987年7月1日零时的人。其中既包括有户口迁入的人,也包括虽无户口迁入,但已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在本地居住不满5年的人。5年内有两次以上迁入,以最近一次为准。很显然,如此清晰的界定,同相对含糊而有缺陷的日常户籍登记统计在科学性上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遗憾的是,不同地区在对上述规定的理解和执行上仍有差异。例如,按规定一个城市市区内的迁移是应予排除的,实际并非如此,表62 反映了由市、镇、县三部分组成的中国三大直辖市的市内迁移情况。 从表62可见,北京市完全计入了市区内部迁移,天津市则完全予以排除,上海市在6.88万的抽样人口中统计出3人,年均0.6人,既未完全排除,市区内迁移率又小得难以思议。三大直辖市就出现3种不同情况,这不能不使此次抽样调查数据的科学性受到影响。 按1%抽样调查数推算,前述5年内中国迁移人口共3053万人,年均610.6万人,迁移率为5.90‰。与户籍登记机关提供的1954~1987年间的年均数据相比,尚不及其1/3,可见统计范围差异很大,很重要的原因看来是抽样调查只统计跨市、镇、县的迁移,而户籍统计则包括了其内部迁移。 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也包括了人口迁移的内容,从而填补了前3次普查在这一领域内的空白。第四次普查设有“1985年7月1日常住地状况”一栏,以此同目前普查所有地比较,可反映出5年来的人口迁移状况。同1%抽样调查一样,这次所统计的也只是跨市、镇、县的迁移,仍然不包括市、镇、县的内部迁移。如上海市的市区包括12个区,总人口达821万之多,但在普查中统统算作一块,其内部迁移未得到反映,从而失去了一次研究城市内部人口迁移的好机会。同1%抽样调查不同的是普查将迁入者的迁入时间由半年改为1年,这一改变显然是比较适当的。 除了未包括市、镇、县的内部迁移和居住未满1年的迁移外,这次普查的人口迁移项目还有几点值得注意: (1)5年中多次迁移的,只计算1次。 (2)5年中已死亡的迁移者,以及未满5足岁的迁移者,均未予计算。 (3)5年中迁出又迁回的人员也未予计算。 因此,1990年普查数据所反映的实际上只是中国国内人口迁移总量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有偏低的倾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