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零售行业价格战成败案例分析

零售行业价格战成败案例分析

零售行业价格战成败案例分析
零售行业价格战成败案例分析

零售行业价格战成败案例分析

4.1成功的格兰仕微波炉价格战

格兰仕集团原来是一家羽绒制品生产企业,1992年,格兰仕集团开始生产微波炉,经过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格兰仕成为全球最大的微波炉生产企业,现在,格兰仕微波炉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国际市场占有率在20%以上,那么格兰仕是怎样运用价格战来取得巨大成功的呢?

4.1.1 格兰仕微波炉价格战的简介

1996年,格兰仕率先在上海进行微波炉价格战,降价幅度超过30%,由于降价幅度巨大,此举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疯狂购买格兰仕微波炉,格兰仕微波炉销售量大幅增加,在上海市场的占有率由30%上升到50%以上,占领了微波炉市场的半壁江山。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格兰仕又在北京等全国各地展开微波炉价格战,降价幅度在40%左右。由于格兰仕率先发动价格战,国内其它100多个微波炉制造商不得不进行价格跟进,纷纷降低价格,一时间,中国的微波炉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在微波炉市场中,格兰仕主要有两大方面的竞争对手。一方面,国外品牌的微波炉厂商,它们大约占据40%左右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国内大大小小的微波炉制造商,它们大约占据20%的市场份额。在经历了1996年的微波炉价格战之后,格兰仕还不满足,乘胜追击,又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促销活动。格兰仕实行“买一赠多”的促销策略和买格兰仕微波炉还可以获得电风扇、电饭煲等赠品,此举掀起了在全国范围内购买格兰仕微波炉的热潮。

在格兰仕一次又一次强大攻势下,其竞争对手没有足够的力量同格兰仕抗衡,不得不败下阵来。有的退出微波炉市场,有的苟延残喘,与此同时,格兰仕微波炉的产量和国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下面图表直观地体现出格兰仕微波炉产量和国内市场占有率的变化趋势。

由以上图表可以看出,从1995年至2000年,格兰仕微波炉的产量和国内市场占有率是逐年增加,由此可见,格兰仕的微波炉价格大战成果显著,使得格兰仕成为微波炉市场的垄断者。

4.1.2 格兰仕微波炉价格战成功原因

格兰仕的微波炉价格战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绩,必定有其一定的原因,以下将从几个方面来分析格兰仕价格战取得成功的原因。

(一)实行以成本和规模领先为基础的“薄利多销”的策略。

格兰仕发动的微波炉价格战不是不计成本和亏损的恶性价格战,格兰仕微波炉的大幅度降价是基于生产成本的大幅下降和生产规模的大幅上升,格兰仕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把生产、销售、服务等方面的成本压到最低,并且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企业在没有达到规模效应之前,扩大生产规模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反过来再用低生产成本去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这样会形成一个“规模-成本”良性经济循环。

格兰仕采取这种以低成本和大规模的“薄利多销”的策略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企业通过规模效应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又通过生产成本的降低来降低产品的市场价格。格兰仕的不断发展,使其具有生产的规模优势和成本优势,从而在价格战中掌握主动权。

(二)实行大幅度降价和其它促销手段相结合的策略。

格兰仕微波炉价格战中,采用大幅度降价手段,每次降价幅度都超过20%,有时候甚至达到了40%,如此大幅度的降价,与不痛不痒的缓慢而又小幅度的降价相比,能让消费者感受到震撼的效果,能最大限度的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增加销售量。

格兰仕除了进行大幅度的降价外,还配合媒体炒作和送赠品等促销手段。例如:每次降价时,格兰仕都会在各大媒体上进行广告宣传;另外,消费者购买格兰仕微波炉还可以获得电风扇、电饭煲等赠品。格兰仕通过大幅度的降价和各种促销手段,取得了较好的销售效果。

(三)加大技术研发和开发新产品。

在市场经济时代,任何技术和产品终将会过时,因此,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的开发。格兰仕每年投入巨大的资金用于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并取得了许多技术专利和开发了许多产品。

4.2先胜后败的长虹彩电价格战

长虹创于1958年,并且在1985年生产出第一台彩电,经过十年时间,获得了“中国彩电大王”的称号。是什么原因是长虹取得先前的成功呢?当然是价格战,但是同样是因为价格战是使得长虹彩电逐渐滞后,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下面将说明长虹是如何从领先到滞后的。

4.2.1长虹彩电价格战的先胜后败过程

1989年,长虹第一次发动彩电价格战,降价幅度为600元,这使得中国的彩电价格趋于合理,也了我国黑白电视向彩色电视的转变,经过第一次彩电价格战,长虹彩电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8%。1996年,因为关税的下降使得国外各大品牌的彩电涌入中国市场,长虹为了保住自己的彩电市场份额,就发动了价格战,彩电的降价幅度最高达18%,最终使长虹彩电的国内市场占有率提高到30%多,成为了彩电业的龙头老大。

彩电的价格战是一把“双刃剑”,长虹在1998年以后发动的几次价格战并没有像以前那样取得预期的效果,价格战的结果是:只见降价,却看不到销售量的增加,利润几乎所剩无几,利润率大幅下降。再加上,国内彩电市场不断地进行价格战,使得长虹被迫应战,也进行产品降价,但是长虹彩电的销量依然低迷,价格战不但没有打开销路,反而使企业的彩电存货不断增加。这时候,长虹往日的风采消失殆尽,留下的只是利润的大幅缩水。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关于长虹的财务数据来看长虹由胜转败的过程。

有以上图表我们可以看出,从1995年至2004年,四川长虹的每股收益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净利润在1995年到1997年是逐年增长的,从1997年开始到2004年是呈现出总体下降的趋势。由净利润我们知道,四川长虹的彩电价格战出现先胜后败的结果。

4.2.2 长虹彩电价格战的先胜后败原因分析

与格兰仕微波炉价格战相比,长虹同样采取以降价为基础的彩电价格战,却经历了先胜后败的惨痛经历,没有像格兰仕那样经过价格战迅速占领了市场,成为微波炉市场的垄断者,这必定有其特殊的原因。以下将主要从两个方面对长虹价格战先胜后败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外部原因

一方面,从产品生命周期上来看,我国彩电行业已从成长期进入成熟期。成长期中,产品市场拥有巨大的空间,通过价格战可以增加产品的销售量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但是在成熟期中,产品市场的空间有限,不适合再搞价格战,而应更加重视产品的技术含量、服务品质和品牌价值等。因此,处于产品成熟期的彩电若采取价格战,会使企业的利润空间急剧缩小,这样就把自己推向亏损的境地。

另一方面,彩电市场属于垄断竞争市场,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比较容易,行业进入门槛低,因此市场中存在大量的企业生产有差别的产品,而且这些产品之间有较强的替代性,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各大厂家为了夺取和扩大市场份额,就会不计成本的进行价格战,最终演变为恶性价格战,这最终会对整个彩电行业产生致命的打击。

(二)内部原因

四川长虹是一家典型的国有企业,作为老牌国有企业,缺乏机制和体制等方面的创新,企业虽然经过了20多年的长足发展,但是企业内部仍然拥有阻碍机制和体制创新的因素。例如:政府对长虹制定一定的工业指标,要求其必须完成,这样长虹只能按上面的指令进行生产,而不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公司内部高层实行干部任免制,缺乏一些绩效考核办法,造成企业员工的生产和研发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公司的长期发展。

微观经济学教学案例集

微观经济学 教学案例集 西男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10年3月 案例一 睡帽和汽车 鸦片战争以后,英国商人为打开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而欣喜若狂。当时英国棉纺织业中心曼彻斯特的商人估计,中国有4亿人,假如有1亿人晚上戴睡帽,每人每年仅用两顶,整个曼彻斯特的棉纺厂日夜加班也不够,何况还要做衣服呢!于是他们把大量洋布运到中国。结果与他们的梦想相反,中国人没有戴睡帽的习惯,衣服也用自产的丝绸或土布,洋布根本卖不出去。 1999年6月的上海车展是在上海少有的漫长雨季中进行的,参观者人头攒动,但看的多,买的少。在私有汽车最大的市场北京,作为晴雨表的北方汽车交易市场,该年上半年的销售量只相当于上一年同期的1/3。尽管当年全国轿车产量可达75万辆,但一季度销售量不过11.7万辆。面对这种局面,汽车厂商一片哀鸣。 这两个故事说明了什么经济问题? ★理论提示:需求的定义 案例二

石油与天然气 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很多美国东海岸的学校都采购了昂贵的设备,准备用来使学校能迅速地从以油为热源转而使用天然气,以避免遭受油价突然上升的打击,就像他们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曾遭受过的那样。 在1990年秋天,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油价飞涨,而那些学校已由烧油改为烧天然气。估计能源费将有很大节省的学校主管们却受到了一个打击:他们根本没有节省多少。当他们收到来自当地公共事业公司的账单时,他们发现天然气的价格就像油价一样也显着上涨。许多主管在公共事业公司愤怒地抱怨和谴责公司的价格欺诈。他们的理由是,伊拉克侵占科威特,根本没有影响到天然气的供应,所以天然气的价格没有理由也上升。这些学校的主管们正确吗?这是公共事业公司乘国际危机之机,为增加自己的利润而搞价格欺诈的一个例子吗? 试用供给和需求理论回答这样两个问题:(1)为什么伊拉克侵占科威特造成了油价的上升?(2)为什么天然气的价格也上升? ★理论提示:均衡价格模型 案例三 轻轨列车的票价 2002年,大连至金石滩的轻型轨道列车一期工程通车。过去,人们乘小客车从大连到开发区需要1小时,现在乘轻轨只需不到30分钟。而且轻轨内部环境好,运行过程也安全。但是轻轨运行一段时

2020年(零售行业)物流案例零售案例之沃尔玛的成功

(零售行业)物流案例零售案例之沃尔玛的成功

物流案例零售案例之沃尔玛的成功 1996年8月,全球头号零售品牌沃尔玛(Wal—Mart)进入中国市场,在深圳掀起购物旋风,使传统百货零售业目瞪口呆。沃尔玛的营销秘密是什么?沃尔玛凭什么建立起称雄世界的德国零售王国?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壹语破的—— 我们且肩合作,这就是秘诀。我们为每壹位顾客降低生活开支。我们要给世界壹个机会,来见壹见通过节约的方式改善所有人的生活是个什么样子。 936亿美元:销售额创世界纪录 没有壹项产业会比零售业和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有更密切的关系。壹位美国学者曾把零售业的使命形象地定义为“提高生活水准、传播幸福”。而沃尔玛(WAL—MART)正是这壹行业中最璀璨的壹颗明珠。 1991年,沃尔玛年销售额突破400亿美元,成为全球大型零售企业之壹。据1994年5月美国《幸福》杂志公布的全美服务行业分类排行榜,沃尔玛1993年销售额高达673.4亿美元,比上壹年增长118亿多,超过了1992年排名第壹位的西尔斯(Sears),雄居全美零售业榜首。1995年沃尔玛销售额持续增长,且创造了零售业的壹项世界纪录,实现年销售额936亿美元,在《财富》杂志95美国最大企业排行榜上名列第四。事实上,沃尔玛的年销售额相当于全美所有百货X公司的总和,而且至今仍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而相比之下,我国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壹些大型百货X公司年销售额只有几十亿人民币,和沃尔玛相差之大,令人昨舌。 至今,沃尔玛己拥有2133家沃尔玛商店,469家山姆会员商店和248家沃尔玛购物广场,遍布美国、墨西哥、加拿大、波多黎各、巴西、阿根廷、南非、中国、印尼等处。它在短短几十年中有如此迅猛的发展,不得不说是零售业的壹个奇迹。 试问,沃尔玛何以能从壹家小型的零售店,迅速发展成为大型零售集团,井成为全球第壹零售品牌?

促销案例及分析

促销案例及分析

节日消费心理的特点决定了不同平常的节日售卖形式,对于新品牌的推广,更是给消费者亲密接触的绝佳良机."感觉消费"时代的来临,使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重视商品性价比到今天同质化时代的"感觉消费",消费者越来越随"心"所欲,而商家精心营造的随"心"所欲售卖氛围,就会使消费者不自觉地"跟着感觉走",实现目标销售. 那么节假期间采取怎样的促销策略,来吸引消费者有限的注意力,把握节日消费市场的热点和需求变化趋势,做大做活节日市场让我们先来看看一家生产水饺,汤圆,粽子等传统中式食品的小企业的节日营销心得.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企业超过一半以上的销量是在节日前后实现的,因此在实践中积累了深厚的节日营销经验. 策划一:出位创意烘托节日氛围。 节日是动感的日子,欢乐的日子,捕捉人们的节日消费心理,寓动于乐,寓乐于销,制造热点,最终实现节日营销.针对不同节日,塑造不同活动主题,把最多顾客吸引到自己的柜台前,营造现场气氛,

好的购物环境,也不失时机的把我们的XX品牌内涵传达的惟妙惟肖.其它如灯谜擂台赛,地方民俗文化展示等已成为商家吸引消费者"眼球"屡试不爽的妙招. 策划三:互动营销增强品牌亲和力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消费者的需求开始由大众消费逐渐向个性消费转变,定制营销和个性服务成为新的需求热点,商家如能把握好这一趋势,做活节日市场也就不是难事了.去年端午期间,我们在长沙开展的"来料加工教你包XX粽子"就颇受消费者亲睐,我们的女工展示的包粽子绝活让那些都市里的家庭主妇看得啧啧称赞,现场的销售也是一片火爆.而卖场,更是节日营销的主角,深圳沃尔玛曾开辟先例,让顾客自己设计礼篮或提供不同型号的礼篮,由顾客挑选礼品,不限数量,品种,金额,既可迎合不同的消费需求,又可充分掌握价格尺度.此法一经推出便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不仅大大增加了生鲜部的利润,也促进了其它部门的销售.

世界第一大零售商经营案例

世界第一大零售商经营案例 美国和全球第一大零售商沃尔玛2001年业绩喜人,非常有可能超过美国石油巨擘埃克森石油公司,荣登世界第一大公司的宝座(500强第一)。据法新社报道,拥有45年历史的沃尔玛如今在全球拥有4150家连锁店,其2001财政年度的收入超过了2200亿美元。在过去的20年中,沃尔玛以每年20%的增长速度膨胀,业务迅速扩张。 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于1945年在小镇本顿威尔开始经营零售业,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终于建立起全球最大的零售业王国。山姆.沃尔顿曾经被《财富》杂志评为全美第一富豪,因其卓越的企业家精神而于1992年被布什总统授予“总统自由勋章”,这是美国公民的最高荣誉。沃尔玛是全美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企业之一,其投资回报率为46%,即使在1991年不景气时期也达32%。虽然其历史并没有美国零售业百年老店“西尔斯”那么久远,但在短短的40多年时间里,它就发展壮大成为全美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 1991年,沃尔玛年销售额突破400亿美元,成为全球大型零售企业之一。据1994年5月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全美服务行业分类排行榜,沃尔玛1993年销售额高达673.4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18亿多,超过了1992年排名第一位的西尔斯Sears,雄踞全美零售业榜首。1995年沃尔玛销售额持续增长,并创造了零售业的一项世界纪录,实现年销售额936亿美元,在《财富》杂志1995美国最大企业排行榜上名列第四。2001年,沃尔玛一跃而成为《财富》500强排名的第二名,事实上,沃尔玛的年销售额相当于全美所有百货公司的总和,而且至今仍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相比之下,我国北京、上海和广州的一些大型百货公司年销售额只有几十亿人民币,与沃尔玛相差之大,令人咋舌。如今沃尔玛店遍布美国、墨西哥、加拿大、波多黎各、巴西、阿根廷、南非、中国、印尼等处。 它在短短几十年中有如此迅猛的发展,不得不说是零售业的一个奇迹。 沃尔玛公司最基本的特点是:一、由友善的员工以较低的价格、独到的顾客服务向消费者提供种类齐全的优质商品,其经营的核心是:天天平价,物超所值,服务卓越。二、使用领先的信息技术和后勤系统不断地大幅降低其运营成本。三、迫使其供应商进行流程改造,使他们同沃尔玛一样致力于降低成本的运作,如对供应商的劳动力成本、生产场所、存货控制及管理工作进行质询等。本版将分两次对沃尔玛的经营进行总结,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沃尔玛在中国经营的现状。 沃尔玛的经验顾客导向 ★顾客第一。沃尔玛坚信,“顾客第一”是其成功的精髓。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曾说过:“我们的老板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的顾客。是他付给我们每月的薪水,只有他有权解雇上至董事长的每一个人。道理很简单,只要他改变一下购物习惯,换到别家商店买东西就是了。”沃尔玛的营业场所总是醒目地写着其经营信条:“第一条:顾客永远是对的;第二条:如有疑问,请参照第一条。” 沃尔玛这种服务顾客的观念并非只停留在标记和口号上,它是深入到经营服务行动中的。沃尔玛店铺内的通道、灯光设计都为了令顾客更加舒适;店门口的欢迎者较其他同行更主动热情;收银员一律站立工作以示对顾客的尊敬;当任何一位顾客距营业员3米的时候,营业员都必须面向顾客,面露微笑,主动打招呼,并问“有什么需要我效劳的吗?”沃尔玛力图让顾客在每一家连锁店都感到“这是我们的商店”,都会得到“殷勤、诚恳的接待”,以确保“不打折扣地满足顾客需要”。正是“事事以顾客为先”的点点滴滴为沃尔玛赢得了顾客的好感和信赖。 另外,沃尔玛还从顾客需求出发提供多项特殊的服务类型以方便顾客购物:

零售学案例分析题库

案例分析 1.沃尔玛与凯玛特的价格策略 沃尔玛与凯玛特同时创业于1967年,两家企业都是从折扣商店起家,并相继转成以大型综合超市为主要业态。在后来40年余年的相互竞争中,两家企业均成长非常快,而凯玛特在1990年以前的发展一直快于沃尔玛,而在1990年沃尔玛超过凯玛特后,沃尔玛就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直到2002年初传来沃尔玛成为世界500强第一,而凯玛特申请破产保护的消息。 这里主要介绍一下两家公司的价格策略。沃尔玛的经营宗旨是“天天平价,始终如一”,它指的是“不仅一种或若干种商品低价销售,而是所有商品都以最低价格销售;不仅是在一时或一段时间低价销售,而是常年都以最低价格销售;不仅是在一地或一些地区低价销售,而是在所有地区都以最低价格销售”。正是力求使沃尔玛商品比其他商店更便宜这一指导思想使得沃尔玛成为本行业中的成本控制专家,它最终将成本降至行业最低,真正做到了天天平价。 凯玛特也是以成本领先战略为自己的基本竞争战略,体现在价格上也是希望以较低价格水平吸引顾客。但凯玛特的定价不是追求天天平价,而是实施差别毛利率法,将一些促销商品价格定得很低,而另一部分非促销商品价格定得相对较高,并且为了吸引顾客,促销商品定期更换。凯玛特的一个独特的促销方式即“蓝灯闪亮”,商场的某一商品会突然亮起蓝灯,然后以很低的价格短时间销售,这一促销方式吸引了大量顾客。问题:1.两家零售公司采用的是什么价格政策? 2.两家零售公司采用的价格政策各有什么利处和弊端? 答:沃尔玛采用的是稳定价格政策,凯玛特采用的是高/低价格政策。 (1)高/低价格政策的利处:刺激消费,加速商品周转;同一种商品价格变化可以使其在不同商场上具有吸引力;以一带十,达到连带消费的目的;对于以价格作为竞争武器的零售商而言,该价格更容易运转。弊处是:降低消费者忠诚度;增加库存管理难度;增加人员开支与其他费用;服务水准难以提高,增大日常管理难度。 (2)稳定价格政策的利处:可以稳定商品销售,从而有利于库存管理和防止脱销;可以减少人员开支和其他费用;能为顾客提供更优质服务;改进日常管理工作,维持顾客忠诚。弊处是:缺乏连带消费吸引力,缺乏商品在特定时期的快速周转;在不同市场缺乏吸引力;对有些企业而言难以长期保持低价。 2.广百集团的发展战略 广百集团是市国有百货业改革重组时形成的两大零售商业“旗舰”之一。目前的百货企业集团是以广百股份为核心包括200多家商贸企业在的一家大型国有商业集团公司,

(定价策略)“土狼”过后——华为价格战真相

“土狼”过后——华为价格战真相 作者:zbtzy提交日期: 2005-6-14 20:15:00 尽管华为一直声称自己是以品质和技术优势参与市场竞争的,但实际上,低价格一直是华为拓展海外市场的杀手锏之一,而在海外市场上最早发起价格战的也是华为。 “血腥的市场攻伐”是《华为真相》作者程东升、刘丽丽对华为在市场上打价格战最好的诠释。华为为了争夺市场可以不计成本地和对手打价格战,“价格战是华为在市场攻伐中经常采用的利器。” 阿尔及利亚的“胜利” 今年以来,为华为内部人津津乐道的一个成功案例发生在阿尔及利亚。经过几年打拼,华为终于拿下了觊觎已久的这个号称“北非油库”的国家。事情得从两年前开始说起。早在2003年阿尔及利亚全国CDMA 项目一期建设中,中兴中标的价格为120美元左右一线。凭借相对其他老牌西方厂商较

低的价格,加上不错的产品性能,仅凭CDMA一项产品,中兴通讯当年就在阿尔及利亚获得了几千万美元订单。据一位咨询公司分析师介绍,中兴通讯最初在阿尔及利亚市场规模还不算大,每年20到30万线的样子,能有几千万美金收入,算是相当不错了。为了取得当地市场,华为公司也付出了种种努力。其中包括2003年赠送给当地运营商的一个8万线的实验局。 2004年开始,华为开始“蚕食”中兴通讯当地的市场。据介绍,在当年有华为参与的一个CDMA项目中,华为报出了30美元一线的低价,令局方“非常振奋”。随后,凡是有中兴参与竞标的项目,华为必来“捧场”。 到了2005年,阿尔及利亚一个43万线的CDMA项目开标,华为的报价却仅为11美元一线,连两年前中兴报价的10%不到,最后华为顺利独家中标。据熟悉这个项目的一位华为公司员工说,“拿到这个43万线的大项目,在阿尔及利亚的CDMA市场,华为就占据了比较有利的地位。可以通过后

零售商与供应商的合作案例

321 零售商与供应商的合作案例 乐万家公司是一家大型的粮油生产企业,其主要的产品是食用油。目前,乐万家公司的食用油在国内市场位列三甲之列,但是由于市场原因近些年的市场增长缓慢,明显不及前几年销 售火爆。 8月,王强从一家休闲食品企业跳槽来到乐万家公司ZZ市做KA(重点零售客户)经理,负责 与大卖场进行客户销售工作。王强在前一个企业做的就是重点客户经理的角色,因此对于 ZZ市的数十家大中小型零售企业都很熟悉。该市是一个北方的省会城市,城市的人口总数在600万左右。在这个城市里有四个大型连锁综合超市的零售企业,分别是本土零售企业好 生活、外来的国内零售企业众乐和家福、外资零售企业爱家超市,其中本土零售企业好生活 在ZZ市开设了9家大型综合超市,众乐和家福分别是5家和2家,外资零售企业爱家只有 一家。 面对上述企业,王强深知外来的零售企业都比较好合作,毕竟他们的经营管理都比较正规,所有的销售和合作都是按照固定的流程进行发展,只要按照规定提交了对方需要的各项 资料,就可以安心等结果了。而本土零售企业好生活却是一个非常难伺候的主儿。 好生活超市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经销机电设备的企业投资开设的。企业当时看到国内大型综合超市是一个很好的投资项目,于是邀请了北京一个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全权管理 该超市的发展。好生活超市开业一年后,销售异常火爆,一下占领了ZZ市的城东市场。于是,投资方干脆来了个卸磨杀驴,辞掉了原来的管理咨询公司,由自己近些年培养的人员进 行管理。虽然看着超市和以前没有什么太大变化,但是由于企业发展速度快,人员素质不高, 存在很多经营商的问题,只是这些所有的问题如今都被飞速增长的销售额所掩盖。在这些年中,企业3年开了8家过万平米的门店,年销售额超过了12亿元,一举成为ZZ市最大的零售企业。 欲要取之,必先给之 王强此次上任乐万家公司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与好生活超市的合作问题。虽然乐万家企业 在当地的粮油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二,但是由于以前的合作问题,好生活超市与乐万家企业的 竞争对手、位列市场第三的锦源粮油达成了伙伴关系。由于锦源粮油近期在终端投入了大量 的资金支持,因此,在好生活总是会将锦源的食用油放在醒目的位置上。 如何攻下这一关成为衡量王强工作能力的“试金石”。 好生活超市负责粮油商品的采购是孙浩,他在好生活超市已经工作了3个年头了。在与 孙浩的首次接触之前,王强先是对好生活超市粮油品类的商品销售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粮 油类商品在好生活超市中销售业绩一直不佳。孙浩在采购部的所有15个采购中位列倒数第二,排名仅次于图书。

微观经济学案例-我国彩电市场的价格博弈

微观经济学案例:我国彩电市场的价格博弈 姓名:何高 1、使用范围:博弈论 2、要考核的知识点: 囚徒的困境及纳什均衡 重复博弈及其解 囚徒博弈的合作解 3、思考题: (1)你认为几年前我国彩电市场的竞争属于什么样类型的博弈?请说出你的理由。 答:这是一个典型的占优决策均衡博弈,因为博弈均衡是指博弈中所有参与者都不想改变自己的策略的这样一种状态。可以看到,但长虹降价的时候,康佳康佳选择降价策略,长虹不降价的时候,康佳仍然选择降价策略。很清楚,不管长虹是否选择降价策略,康佳都会选择降价策略。同理,对长虹而言,不管康佳是否选择降价策略,长虹都会选择降价策略。显然,在长虹和康佳的彩电价格战中,降价和不降价这一对策略组合下的博弈状态,就是一种均衡状态。由于在均衡时长虹和康佳双方选择的都是自己的占有策略(即降价策略),所以这种竞争类型属于占优决策均衡博弈。 (2)如果你是当时长虹和康佳的决策者,你会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在竞争中取胜? 答:如果我是康佳和长虹彩电的决策者,当我买你面临竞争者降价挑战的时候,需要分析竞争者降价的目的是什么,降价的幅度是多少,能否持久,对本企业的影响如何,是否要及时做出反应或采取有效的行动。要防止无休止的价格战,最好的方法提倡非价格竞争,即将竞争的重点放在质量、服务方面,或者创立竞争性的低价产品。

(3)你能否用你学过的博弈模型来描述几年前的彩电市场的竞争状况? 答: 彩电市场可以近似看做为寡头竞争,顾假设市场上只有康佳和长虹两种 品牌的彩电,他们生产的产品大体相同,在为降价前有相同的销售额S 。 假如长虹为了争夺市场,现决定采取降价策略,那么在康佳不降价的前提下,它的销售收入就能增加1000万(假设),而康佳则损失1000万元(假设);如康佳也跟进采用降价策略,且降价幅度相等,那么长虹和康佳又回到了原来的市场占有份额状态,但是各方受益都要减少600万(假设)。得益矩阵如下: 当一方率先采取降价手段时,另一方采用降价要比不降价好,因此(降价、降价)是该博弈的占优决策均衡,均衡得益为(S-600,S-600)。 由此,可以判断,对彩电行业来说,除了因为巨大的库存而引起的价格 战外,企业天然对利益最大化的追逐也会诱发价格战。价格战的各方从一开始的自发行为到后来的受制于他方而不得不降价。以至于价格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是由于现阶段彩电市场较大的需求价格弹性和寡头垄断企业价格博弈的共同结果。 (4)如果要摆脱当时彩电市场“价格战”的局面,形成一个共赢的结果,可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请你用博弈论的思想来制定策略。 答: 从囚犯均衡的博弈中,我们明白一个深刻的问题:从个人的理性角度出发说选择的占优策略的结局(降价、降价),去不如合作策略的结果(不降价、 康长

CDP零售行业案例分析

CDP Retail HR Outsourcing Solution & Case Study Retail is a newly emerging and rapidly developing industry. It has become an industry of large scale especially after entry into WTO. National statistics show that the consumer retail amount in 2008 has come to 8921 billion Yuan, with an increase of 16.8 percent than last year. Currentl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retail industry, enterprises’ demands more for talents, moder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heory and especially tailored solution which can greatly improve their core business. Grouping, chain store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big shopping mall, regional and global expansion are all the new patterns of retail industry which have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differ from other industries. 1. Scattered location, centralized management Due to scale effect of the retail industry, enterprises in retailing have more chain stores which scatter from each other. Almost all the retail companies use store expansion as a major measure during their early‐stage growth, which results in lack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each stores. 2. Duplicated management system The number of chain stores decides the size of an organization. The management of chain stores applies standardized operation according to group strategy and procedure, while in real practice most companies have difficulties in unifying th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3. Talent retain and management The high staff turnover is another issue for staffing, training, payroll, attendance tracking and a big challenge the retail industry is facing. More work should be done to retain and develop staff than just to hire them. 4. Information management becoming bottleneck of business development Retail companies should set up a modern information system t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which often has to be postponed due to the high implementation fee. In view of the abo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tail industry, CDP put forward “human resource outsourcing solution of retail industry” which has been successfully implemented on leading enterprises such as Mary Kay, Prada, Lacoste, Eland and Wyeth, etc.

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报业价格战

案例分析-1 英国报业价格战 一、背景 英国全国性高级报纸有:《泰晤士报》Times、《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ph、《卫报》The Guardian 、《金融时报》The Financial Times、《独立报》The 《星期日电讯报》Sunday Dispatch、《观察家报》The Observer等。 《泰晤士报》创刊于1785年。该报数度易手,1981年被澳大利亚人默多克购入国际新闻集团旗下。它的主要读者是政府官员、企业界、上层知识层,言论上倾向于保守。《每日电讯报》创刊于1855年,为英国四大严肃大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1985年被加拿大人布莱克购入霍林格报业集团,读者主要是中产阶级,言论上倾向于保守。 两份报纸的市场定位有一定程度的重合,例如,二者都是综合性严肃大报、观点都是倾向保守,都是面向全国发行。不同的是《泰晤士报》自其创办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甚至一度停刊;而《每日电讯报》在1985年由布莱克接手之后,在短短的两三年内就实现了赢利,并成为布莱克报业帝国中的主要收入来源。默多克接手《泰晤士报》之后曾许诺在5年之内实现赢利,但是,直到1993年,这份报纸还处于亏损状态。1993年,默多克便开始向《每日电讯报》发起价格战,这一过程持续了12年。 二、价格战过程 ●进攻阶段(1993年9月~1994年6月)。1993年9月,《泰晤士报》开始降价,把报纸价格从45便士降到30便士。1993年12月,《泰晤士报》的发行量上升了24%,达到43.9万份;而《每日电讯报》的发行量只下降了1.9%,仍然保持在100万份以上。1994年4月,《每日电讯报》依然保持着102万份的发行量,《泰晤士报》则达到了45.4万份,超过了《卫报》,并且把《独立报》远远地抛在了后面。1994年6月局面出现了新变化,自从1940年发行量上升到100万份以上从来没有再降下来的《每日电讯报》突然发现,他们的报纸销量落到了100万份以下,而此时的《泰晤士报》已经攀升到了51.5万份。 ●相持阶段(1994年6月~1995年6月)。《每日电讯报》在1994年6月23日开始降价,把报纸价格从48便士降到30便士。第二天,《泰晤士报》宣布继续降价,降到20便士。到1995年1月,双方价格都下降到5便士,相当于原来报价的1/10左右。《每日电讯报》发行量上升到102万份,而《泰晤士报》达到了57万份。 ●恢复阶段(1995年7月~1997年)。1995年7月,《泰晤士报》把报价提高到25便士,《每日电讯报》随后也把报价提高到25便士。到1996年底的时候,两份报纸的价格又回到了价格竞争之前的水平。1997年《泰晤士报》发行量达到79.2万份,而《每日电讯报》则是109.8万份。 ●价格之外策略比拼 进入到21世纪,报业受到了来自不同媒体的挑战,英国高级报纸展开了从价格到内容等全面竞

零售业案例分析

作为在全球财富500强名列前茅的跨国公司联合利华,全年总销售额超过520亿美元,位居世界三大顶级食品和饮料公司之列。是世界第一大冰淇淋、冷冻食品、茶和香皂制造商,世界第二位的牙膏和肥皂制造商,以及世界第三位的护发产品生产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联合利华在食品、家居及个人护理等领域拥有领导地位。为中国消费者带来多达17个品牌,其中包括家居及个人护理领域的旁氏、力士、夏士莲、奥妙、洁诺、中华、阳光、金纺、芳草;食品领域的立顿、家乐、四季宝、好乐门、老蔡和京华茉莉茶;以及和路雪和蔓登琳等两大冰淇淋品牌。 这个成立于1930年,由荷兰一家生产人造黄油的公司和一家英国的清洁剂生产公司合并而成的近百年的“老店”,曾经采用双董事长的“联席董事长”制度,在跨国公司治理结构中可谓独一无二,并一直沿用长达75年。但时过境迁,联席董事长制度的弊端逐渐显露,联合利华近年来在全球竞争地位上显现颓势。近年来在全球市场处于老对手宝洁下风的联合利华,正在展开管理层级的“扁平化”革命,谋求在中国市场掀起一场“防守反击”战。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一场“One Uniliver” (“一个联合利华”)的战略变革,而人力资源管理者首当其冲站在这次战役的前沿,呐喊助威、鼓舞士气、统一思想的同时,也实实在在地参加了战斗和变革。 一、人事之变谋求“扁平化”格局 新任全球CEO帕特里克•塞斯考Patrick Cescau宣布就职,不仅标志联席董事长制度寿终就寝,同时还开展了一场全球范围的“扁平化”革命。经过全面整合,调整后的联合利华品牌从2000多个缩减到400个全球“重点品牌”,管理架构也从原来的全球12个运营大区缩减为仅仅3个大区,包括美洲区域、欧洲区域以及亚非区域。 在联合利华的全球布局中,中国区显得特立独行。在此次人事调整中,原和路雪销售总监张海婴开始全面接管和路雪中国区业务,成为公司内部最高级别的本土管理者,联合利华的高管更加“本土化”。 据公司内部人士介绍,早在几年前,联合利华开始着手中国组织架构的重大调整。如今,联合利华的管理和研发中心已经逐步稳定在上海,食品系列分居在广州生产中心和围绕北京、上海的营销中心,日化品生产中心已经完全从上海搬迁到了合肥。“今年年初,联合利华在华的最后一个位于山东的合资公司股权被公司回购,标志着已经进行几年的“独资运动”全部完成,如今联合利华中国区已经成为一家完完全全的独资公司。” 二、人力资源整合企业内部分化 企业的内部是分化的。企业不仅在纵向上是分化的,存在许多管理层级,而且在横向上也存在许多不同的职能部门。不但如此,随着企业的发展,许多企业还向多种业务和多个地区发展,从而导致业务单位和区域扩展方面的分化。面对企业内部复杂的分化,企业如何实现内部的协调和整合?联合利华的做法是通过建立特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实现分化的组织内部联接和协调。 由于业务和经营区域的复杂性以及每个国家的环境和消费者的需求均不相同,所以联合利华在公司内部不得不采取高度分权的管理模式。在高度分权的原则指引下,联合利华没有为其业务单位建立统一的标准。 此外,处于同样的原因,联合利华也没有建立可共享的、统一的信息系统,而是使用了多种系统和程序。虽然每一个产品业务单位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联合利华还是试图在它们之间创造有价值的协调。例如,在业务进入的每个国家,业务单位之间的协调包括产品与市场信息的共享、内部交易、最佳实践创意的交流和人才流动(特别是产品经理)。从整体上看,联合利华在四个领域对不同业务单位之间的联接施加影响:

格兰仕微波炉价格战案例分析报告

格兰仕微波炉价格战案例分析报告纵观中国微波炉市场,其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1990~1992 年为市场导人期,1993 年开始进入成长初期,增长速度非常快。1995 年以来,中国家电业开始出现微波炉合资热。国外的跨国公司纷纷将目光瞄准中国刚刚启动的微波炉市场,意欲继空调、彩电之后,再次控制中国的微波炉市场。从需求方面看,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消费者处于购买力的积聚阶段。大家电日趋饱和,而购房购车又无望,消费者手中通常有一笔随时支出的消费资金。这笔资金,在最小的刺激下,有可能迅速用于消费。1996 年国家两次下调存款利率,国债投资无门,股市的大起大落,促成了社会上的一笔数额庞大的游资。这笔游资在一定刺激下,也可实现消费。“格兰仕”认识到,消灭竞争对手的最好的办法是在其成熟之前将它打垮,抢占市场份额成为竞争的焦点。自1995 年以来,格兰仕不遗余力地推动有关微波炉知识的消费引导,已起了明显的作用。消费者对微波炉的兴趣、了解日趋成熟、完善。扩大总需求成为格兰仕加快自身发展,加大市场发展的主要途径。要想扩大总需求,最佳方法是减少消费者的消费壁垒,即解决产品的定价问题。在上述背景下,格兰仕实行价格战是势在必行。 一价格战过程 20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市场的微波炉渗透率很低。1992年,中国微波炉市场容量仅约为20万台,且主要集中在上海、广州和北京等大城市,其中仅上海一地就占了70%。1993年,中国市场微波炉平均价格超过3000元;而当时中国最富裕的广东省城镇居民人均收入4277.23元。据报道,1995年,中国城市微波炉购买者的目标价位多集中在1000至1600元这一区间。 1992年,格兰仕微波炉进入微波炉市场。1996年8月,格兰仕微波炉第一次降价,平均降幅达40%,当年实现产销65万台,市场占有率一举超过35%。1997年,格兰仕开展大幅降价和让利活动,形成了城市家庭购买微波炉的狂潮,一年之中,格兰仕微波炉由几十万台扶摇直上,产销量逼近200万台,占据国内半壁江山,以八成的市场占有率稳稳的坐在这一领域的王位。1996年至2003年的7年间,共进行了9次大规模降价,其降价的幅度大,每次降价最低降幅为25%,一般都在30%~40%。从1992年格兰仕进入微波炉行业至今,微波炉的价格由每台3000元以上降到每台300元左右。但是无休无止的价格战、促销战使得这一行业领域硝烟弥漫,纷争不断。国内的诸多企业在这场短兵相接的厮杀中人仰马翻,而一些国际品牌也在这场被称为“世界末的殊死之战”中溃不成军。

新零售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新零售咖啡如何迅速崛起 微信:jhqswlm3517 新零售咖啡品牌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创立于2017年11月,在短短五个月的时间内,瑞幸咖啡成功在国内创立了约300多家咖啡店,相当于国内第二大的咖啡连锁店COSTA进入中国12年的开店数量。4月13日,在虎嗅“2018 WOW!新媒体营销分享会”上,瑞幸咖啡的首席营销官杨飞介绍了他们成功打造流量池的方法。 一、裂变营销。快速获得了大批新用户。 杨飞认为,在移动时代,最稀缺的资源就是流量,创业品牌要学会“急功近利”的方式来打造流量池。急功,就是要快速建立品牌;近利,就是要快速转化销量。瑞幸咖啡一上线就推出了首杯免费活动,新用户输入手机号就能获得免费体验券,购买后免费给好友送咖啡,又能各自得一杯,这就激励了用户进行自发分享,为瑞幸咖啡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新流量。杨飞表示,在微信平台上严格禁止各类诱导分享和诱导关注的行为,于是瑞幸咖啡创业第一天就上线了自己的App,通过在App互动裂变,实现了快速的用户增长和流量转化。 二、保障用户体验。打造了良好的品牌。 杨飞表示,瑞幸咖啡的咖啡豆比目前市场上的商业咖啡豆贵20%到30%,使用的咖啡设备也是市面上的顶级设备,保障了咖啡产品的高品质。而且App内部给用户行为设置了100多组标签,建立了自己的用户管理数据库,因此能够清楚地了解用户特征、消费频次、消费地点、口味爱好等,从而进行适当的营销活动。杨飞表示,精准的用户画像能让企业了解该在什么地方做广告投放,给哪些用户发关怀券等等,比如在咖啡配送时,如果超过30分钟,瑞幸咖啡的系统就会主动给用户推送一张免费券。通过这些方式,瑞幸咖啡保障了较好的用户体验,树立了较好的品牌口碑,也使得新用户得以留存. 三、降低了运营成本。 在瑞幸咖啡的App里,每一次用户购买都对接着后端的供应链、物流、财务管理系统,由于所有订单都在线上,现场没有现金交易,门店员工自然就能专注进行客户引导和服务,降低了运营成本。杨飞认为,传统咖啡行业把超30%的成本用于门店、房租、装修,盲目租下大型店面。而瑞幸咖啡则采用新零售的模式,降低了场景成本,把人、货、场的核心放在数据上。

价格战经典案例

价格战经典案例 篇一:价格战经典案例】 阅读,只需一秒。精彩,尽在掌握!不少人认为价格战是没有技术含量的弱智营销,其实这种想法本身就有点幼稚。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那些以价格战闻名的中国企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基本上都是最后的胜利者。敢于发动价格战,打出高水平的价格战,并在价格战中赚钱,这是战略思维。 除了价格比别人低,什么配合措施都没有,这是处于生存边缘者经常玩的把戏,这种行为不能称之为价格战。单方叫阵,没人应战,自己跟自己玩,这种做法不是价格战。如果以这种思维想象行业龙头的价格战,那么就犯了“以己之心,度人之腹”的错误。 那些打赢了价格战的行业巨头,往往宁愿被社会误解,也不愿意透露打赢价格战的真谛。只要能够享受胜利成果,被社会误解又算什么?被专家们贬低又如何? 一场好的价格战,既能扩大市场份额,又能清理门户,还能赚得免费的广告,同时还能赢利。但是把大众认为简单的价格战打出技术含量,并非易事。? ? ? 价格战赢利模式之一:“未来销量”式价格战打价格战之初是赔钱的,打赢了价格战就赚钱了。赚钱的关键在于“未来销量”,所以称之为“未来销量”式价格战。 经典案例:白象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白象崛起之初,当时方便面的利润很高,主流产品是70g/袋的包装。白象开发出一款100g/ 袋的产品,投放山西市场。白象 100g/ 袋的价格仅仅比对手70g/ 袋的产品高一点,价格非常有竞争力。 试想,重量差别这么大,价格仅仅差那么一点点,无论对谁都有吸引力。但是,按照白象当时的成本结构,这种价格是不赚钱的。为什么不赚钱呢?因为白象当时的产量比较低,固定成本比较高,较高的固定成本分摊到较低产量,成本当然很高。 然而,白象最终赚钱了。因为价格战,使白象的销量急剧扩大,迅速成为山西拥有最大销量的企业。以扩大后的销量分摊固定成本,成本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白象的价格战,技术含量有三点:1.白象开辟了一个新的产品包装和价格区间,价格战不影响自己的老产品;2.对手不敢轻易应战,对手如果应战,是

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TD价格战之争

一、案例背景介绍: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rd-Generation,3G)有三个国际公认的标准,分别为WCDMA (欧洲版),CDMA2000(美国版)和TD-SCDMA(中国版)。其中,TD-SCDMA是中国电信行业历史以来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承载着中国人在移动通信领域的远大梦想。国家将TD的牌照发给中国最大的运营商-中国移动,就寄希望于借助中国移动的强大实力,将TD标准的应用发扬光大。这对实现民族通信产业的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移动与TD的结合,使得TD市场这块蛋糕格外诱人,TD市场是所有设备生产商的必争之地。中国移动作为中国通信行业的“巨无霸”,一出手就是大手笔。从2007年到2010年,中国移动对于TD建网先后连续进行了“四期”大的公开招标,四期总投资额超过400亿人民币。具有设备供应能力和投标资格的厂商主要有以下8家:中兴、大唐、华为、普天、诺西、爱立信、烽火和新邮通。在整个竞标过程中,众厂家斗智斗勇,展开了残酷的价格战,相互之间进行了非常激烈和精彩的博弈。 各个厂商的背景情况及实力对比如下:

二、案例分析--“TD一期招标”: 1.TD一期招标背景: 2007年,为了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为来自全球的用户提供3G服务,TD-SCDMA 实验网建设范围扩大至北京、上海、深圳、沈阳、天津等十个城市。中国移动为此进行了“TD一期招标”,总的基站数为15333,总载扇10667。 2.TD一期竞标厂商背景: 此次参加应标的厂商分为4个系:中兴系、大唐系、普天和鼎桥。其中,中兴系是指中兴和爱立信的联合,大唐系是指的大唐、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烽火和新邮通的联合,普天仅其一家公司,鼎桥是华为和诺基亚西门子的合资公司。华为和诺西此次不单独参与竞标,而由其合资公司鼎桥来参与竞标。 3.评价标准:

零售行业价格战的利弊分析

零售行业价格战的利弊分析 零售行业的价格战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企业充分发挥自身竞争优势、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获取巨大利润的一个有效手段,又是使零售行业竞争环境恶化、零售厂商走向亏损甚至破产的催化剂。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价格战,既不能完全肯定价格战,也不能完全否定价格战,对待零售行业的价格之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来说,良性而又适度地价格战是“利大于弊”,但恶性而又过度地价格战是“弊大于利”。 3.1 “利”的方面 零售行业的价格战具有有利的一方面,但前提是这种价格战必须是良性和适度的,这种“利”可以分为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3.1.1 对零售行业来说 首先,零售行业的价格战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战通过降低零售产品的市场价格来吸引顾客,进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因此它有助于零售行业市场进行扩容。 其次,零售行业进行价格战,必然会使零售行业的竞争更为激烈,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氛围。规模大拥有成本和技术优势的企业就会在激烈地市场竞争中活下来,而规模小且没有成本、技术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优势的且就会在激烈地市场竞争中遭到淘汰,这便是零售行业的优胜劣汰,从而促进零售行业的良性市场竞争和发展。 最后,零售行业中不断的价格战,使得零售行业产品的市场价格逐渐接近产品的生产成本,零售制造商将无利可赚,只能依靠其它的竞争形势,如品牌竞争、服务竞争、质量竞争、技术竞争以及资本竞争。这样一来,企业就会更加注重提高产品的品牌、服务、质量和技术,从而促进和提高整个零售行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力。 3.1.2 对零售商来说 首先,零售行业的价格战可以使市场竞争力不高且只顾眼前利益的零售商淘汰出局,从而会改变原有的市场格局,市场份额会出现再分配,这有助于充分发挥市场的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使企业的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 其次,零售行业的价格战会降低产品的市场价格,零售商为获得利润,就必须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这样会促进企业的营销策略和产品创新,零售商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一部分市场份额,就会不断地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企业员工的素质,积极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技术升级,从而相应地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新零售案例分析

--- - -- -- -- -- - - -- -----------------------------装--------------------------------- - - - --- - -- 订 -------- - - ----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企业有机会与顾客建立长期的关系,因为顾客直接与服务提供者进行交互行为,而且经常是人际交互。对于企业来说,了解顾客是一个重要的竞争优势。拥有一个包括顾客姓名、地址和服务要求的数据库,使得确立目标市场和给予每个顾客特别的关注有了依据。 美国最大的连锁会员制仓储量贩店COSTCO(好市多)将服务中客户的关系利用到了极致,在2017年6月7日发布的2017年《财富》美国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16。不同于国内粗制滥造的低门槛会员,COSTCO靠的就是名副其实的会员付费体系,极致服务中产阶级,多样精准的店内服务体验。在COSTCO,必须是付费会员才能够进店消费,且全球所有的COSTCO卖场都可以使用,如果会员有效期内不满意,可以全额退回年费。它的目标消费者群体定位在美国的中高端家庭,年收入十万美金左右的顾客,他们的生活需求已经不是满足温饱而是追求有些品质的生活。COSTCO将会员分为几个等级,为每个会员供给最佳的产物最低的价钱。7-11的一个100平米的便利店卖3000个SKU,而COSTCO在其13000平米的卖场里只卖3700个SKU。它只卖每样商品里的品类冠军,因为它的运营理念,是尽可能以最低价格提供会员高品质的商品,而消费者也会产生了COSTCO会员买的产品就是最优质并且折扣最多的产品的观念。曾经有一个咖啡业巨头将其咖啡豆放在COSTCO 销售,COSTCO要降价销售,巨头不同意,咖啡豆就直接被COSTCO全线下架了。不仅如此,它还提供给会员贴心极致的店内服务。COSTCO 有食品店、照片打印店、助听器店等等,会员中有不少老年人,有些耳背,那么助听器店就会免费为老人做听力测试,并推荐质量最好价格最低的助听器。 这样的一个会员制度或者说关系建立,可以说是很成功的。而在新零售行业中,缺乏的也正是这种与顾客之间的联系。不论是盒马生鲜还是日益增多的无人超市等,许多黑科技的应用给顾客带来的便利不可否认,但却因此缺少了与顾客之间的关系建立。如果在盒马生鲜或是什么无人超市里购买了想要退货的产品,应该如何处理,顾客的需求如何被满足。未来的新零售行业需要对顾客有更多的了解,利用科技是很好的方法。例如扫码支付时自动记录顾客的信息,建立一个大数据库,将其每次购买的物品的种类、价格进行分析,或根据年龄性别等进行一个推荐。如同淘宝页面显示的商品都是根据用户的常购买常看中推送出的类似产品,将其应用在线下才是新零售与传统零售不同的一大亮点。因为企业知道顾客喜欢什么,顾客直接可以得到心仪的物品,这份便利在现实生活中就能享受到,这才是新零售应该带给顾客的东西,而不是多先进的技术多高大上的黑科技。 (三)按照定制和判断分类 由于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顾客常常是过程的参与者,因此,存在定制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