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鸣的中医药治疗

脑鸣的中医药治疗

脑鸣的中医药治疗

脑鸣的中医药治疗

发表者:杨中良 (访问人次:3687)

脑鸣系中医学病名,是指患者自觉头脑中有鸣响,或如蝉鸣、鸟叫,或如潮声、雷轰,多为持续性,影响思维,注意力不能集中。常伴有眩晕、耳鸣、失眠、健忘等症状。西医尚无有效方法,中医药治疗本病凸显出一定的优势,具体如下。

1、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脑鸣的发生多因肾虚、心脾两虚致脑髓失养,或因火郁、痰蒙、气滞、瘀阻致清窍被扰所致,其中肾虚脑髓空虚为主因。

(1)虚证

中医学理论认为,肾藏精,主骨生髓。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脑为髓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说明脑鸣与肾虚密切相关。

(2)实证

中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首,位高气清。脑之清窍易为病邪所蒙。人有七情六欲、忧思烦恼、精神紧张等,均可伤及气血, 致气血运行不畅, 气滞血瘀, 或气虚血瘀, 脑髓失养则脑鸣。

2、辨证论治

(1)虚证

1)肾精亏虚

补肾生髓益脑之方,如六味地黄汤加减、左归丸改为汤剂加减、补肾益精法。

2)阴虚阳亢

滋阴潜阳平肝法,如镇肝熄风汤加减(天麻、牛膝、龙骨、牡蛎、石膏、青蒿、天门冬、白芍药、钩藤、川楝子)。

3)心脾两虚

补益心脾、宁心安神之方(党参、大枣、白术、茯苓、当归、炒酸枣仁、柴胡、炙甘草、龙齿、炙远志、升麻、黄芪)。

(2)|实证

1)风寒外袭

搜风宣窍祛邪为主,佐以填精补肾(当归、川芎、荆芥、全蝎、钩藤、桔梗、辛夷、蒸何首乌、山药、山茱萸、熟地黄、枸杞子、龙骨、炙甘草)。

2)风热上扰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法,如谷青汤加减(谷精草、青葙子、决明子、薄荷、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怀牛膝、生龙骨、生牡蛎、甘草)。

3)痰湿上蒙

清热利湿, 化浊开窍之方(藿香、茯苓、黄芩、连翘、厚朴、陈皮、半夏、栀子、郁金、木通、石菖蒲、白豆蔻、滑石)、清震汤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4)瘀血阻窍

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川芎、桃仁、红花、香附、柴胡、石菖蒲、牛膝)。

3 、专药治疗

石菖蒲配伍磁石煎汤,送服六味地黄丸,对于肝肾阴虚、脑失滋养者获得捷效。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有效。

?脑鸣的中医治疗

脑鸣的中医治疗 2021-06-17 赵东奇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松原市中医院 去问诊 脑鸣在中医学中属眩晕症的范畴。一般发作时,病人自觉脑子嗡嗡作响,有时伴头昏头痛、胸胁隐痛、耳鸣耳背。历代医家大多认为脑鸣是由肾虚引起的,多从肾虚治。笔者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认为,肝经从头而过,脑鸣与肝之疏泄有密切关系,因此从肝辨证论治脑鸣,每获奇效。 疏肝行气 肝性刚,喜条达,主疏泄。肝伤则会气机逆乱,容易郁滞隐隐作痛,或失其所养,风邪内动,上扰巅顶,而诱发头痛,脑鸣耳鸣。 患者陈某,41岁,来院时头痛脑鸣、诉有近5年发作史,最近频频发作,发作时头痛如裹,脑鸣不止,时如蝉鸣,时如雷鸣,呃逆嗳气,实受病困侵扰。多方医治,效果不显,2009年8月来院求诊。 查其病历,以前多诊为肾阴亏损,脑髓失充为治、未见好转。 刻诊:头痛昏重、胸胁胀闷、精神烦躁、嗳气呃逆,自诉脑鸣如鼓,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弦。 初诊:认为:证属肝失疏泄,上犯清窍。 治则:疏肝行气。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5g,白芍10g,半夏10g,当归10g,郁金15g,龙骨20g,牡蛎20g,甘草5g。服药两个疗程,共12服。 服药后病情显著缓解,脑鸣发作次数减少,程度减轻,嗳气呃逆停止。 复诊在上方基础上加白术10g、枸杞10g、川楝15g,再服一疗程,病人自诉康服。 益肝补血

肝之虚,肾水不能涵而血少也,症状表现为两胁疼痛、目眩目干涩、眉棱骨疼痛、烦躁不安、发热头痛。 李某,50岁,自诉长期头昏头痛、脑鸣不止,多方医治无效。来本院医治。查看以往病历,患有肝脾综合征。 经查:面色萎黄、肌肤泛黄无润泽、眼睛干涩无神,爪甲苍白。自诉头昏头痛,四肢无力,烦躁不安。舌质淡、脉眩细数。 初诊认为:证属肝血阴虚,水不涵木,脑海失充。 方药:八珍汤加减。当归15g,熟地30g,白芍30g,川芎6g,党参20g,炒白术15g,木香5g,茯苓15g,柴胡10g,甘草5g。服药两疗程,共12服。脑鸣显著减轻,其他症状亦有很大改善。复诊如上方,去熟地、木香,加健脾理气药淮山药、麦芽各10g,再进12服。 服药后经随访,脑鸣康复,未见复发。 经验所得,治病一定要辨证审因,不诸一格,方能取得满意疗效。(吴金莲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脑鸣治疗秘方 脑鸣益气健脑汤 【来源】刘绍安,《益智健脑效验方精选》 【组成】潞党参、黄芪各30克,炙升麻、柴胡、陈皮、当归各10克,炙甘草9克,朱生地、朱麦冬、焦白术、炒枣仁、朱茯神、怀山药、生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各20克,明天麻、姜半夏各15克。 【用法】每日1剂,上药加水煎取汁,连煎2次。然后,取2次药汁混合,日分2次温服。 【功用】益气健脑。 【方解】本方主治病证属于心脾气虚,究其因多由思虑伤脾,运化之官失职所致。故方用党参、黄芪、白术、陈皮、炙甘草、怀山药益气健脾;当归、生地、麦冬、酸枣仁补血养心;复配以龙骨、牡蛎,微寒潜镇以安心神;升麻、柴胡升发清阳;茯神、朱砂镇心宁心;天麻、半夏化痰祛浊,合而为用,对头痛健忘症属心脾气虚者较为适宜。 【主治】头晕头痛,耳鸣脑鸣,短气懒言,心悸,健忘,自汗嗜

脑鸣,就是阳气“收不住”!一张方子,敛浮阳,助睡眠,治脑鸣当归玉竹麦冬白芍

脑鸣,就是阳气“收不住”!一张方子,敛浮阳,助睡眠,治 脑鸣当归玉竹麦冬白芍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和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内科学》、《中医基础理论》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关于脑鸣失眠的问题。 记得跟师学习的时候,有一回,我老师让我看一个病人。 他什么毛病呢?就是脑鸣,加上失眠。夜夜如此,苦不堪言。 刻诊,脉弦,舌红,无苔。 当时,我老师让我开方子。我的想法,就是滋肝阴、清利头目、安心神。三者,往一块这么一加,好似做加法,就把方子开出来了。 我老师一看,微微露出笑意。 我不懂人家啥意思,心中忐忑。但是后来,病家有人来告,说患者的脑鸣,果然好了很多,过几天要来专门谢我。 我当时那个自豪和高兴啊,就别提了。 这是我这辈子,接触到的第一个脑鸣患者。当然,这也只是略见小效。人家后来怎么样,我也不得而知了。 但是,这至少说明,用滋肝阴、收敛浮阳的办法,是合适的治疗之道。 对这方面,我再给你几个例子。人家这个,才是实打实的好经验啊。 关于谁呢?是中医大家陈亦人。老人家是2004年去世的,生前曾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有一回,陈师接待一个患者。

这个人,当时59岁,女性,主要的问题,就是脑鸣、口苦、睡眠不好。严重的时候,脑子里能响上一夜,根本无法入睡。 此外,饮食和大小便,还算正常。 刻诊,见患者脉弦,舌红,无苔。 当时,陈师给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玉竹30克,枸杞子10克,当归10克,生地黄15克,北沙参10克,麦冬10克,蔓荆子15克,白芍15克,瓜子金15克,徐长卿15克,合欢皮15克,煅牡蛎15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怎么样?患者服用7剂以后,睡眠大大改善,但脑鸣依然。 这时候,原方生地改为30克,麦冬改为15克,再投21剂。 这一次,患者吃完,晚上可以熟睡6小时,可脑鸣还是没彻底消失。 这时候,原方里白芍加到30克。再投14剂。 患者用完,感觉睡眠已经非常好了,可是脑鸣依然存在。 陈师不罢休,徐长卿增加到30克,另加川芎和石菖蒲各6克。再投14剂。 这一回,患者用完,脑鸣声完全消失了。 得知消息,陈师露出满意的笑容,道:“耗子尾巴都露出来了,还愁抓不到你”? 这是1999年,在《江苏中医》上,刊发的验案。 这里的道理,我想和你好好说说。 其实,这个患者的问题,很简单,就属于肝阴不足,虚阳浮越。 你看,此人就诊的时候,脉弦,舌红,无苔,口苦,这很显然,是肝阴不足,虚热内扰,肝气失和啊。肝阴不足,肝不藏魂,所以患者就会失眠。 中医讲,阴能敛阳。现在,阴虚了,不能制衡阳气,那虚阳就会往上飘。它一飘,来到脑子里,就形成了顽固的脑鸣。 所以说,这个脑鸣,我们基本可以看成是虚阳浮越的结果。阳气,受不住了。

重用蔓荆子治“脑鸣”,多至50克,这两案疗效确切

重用蔓荆子治“脑鸣”,多至50克,这两案疗效确切 中医书友会2023-09-28 06:31发表于北京 中医书友会第3649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脑鸣一症时常碰上,用治耳鸣之法却获效有限,今本文用蔓荆子配方治之良效,真乃经验之谈!(导读/千诚) —本文约2800字,预计阅读8分钟— 蔓荆子治脑鸣症 作者/王万袒 蔓荆子,味苦辛,性微寒,归膀胱、肝、胃经,具有疏风清热,凉肝明目之功。临床上多用治疗头面风热引起头痛。笔者临证以蔓荆子治疗因肝气郁久化火及湿热蒙蔽清窍所致之脑鸣症,疗效确切,举例如下。 o例1: 李xx,女,42岁,1991年5月20日诊。 脑部如蝉鸣已2年。2年前因夫妻关系不和,始现脑部声如蝉鸣,时作时止,每遇恼怒则加剧,时间长达2小时。前医多从补肾填精论治,服药数剂罔效。反现头目昏瞀,胁肋痞满,纳呆。后邀余诊治。刻见脑部声响如蝉鸣,每日发作数10次,胸胁胀满不舒,心烦意乱,太息后脑鸣稍减,小便黄,伴见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症属恚怒伤肝,疏泄失职,失其条达,气机郁久化火,肝火上熏于巅而现斯证。治拟疏风清肝解郁法。 处方 蔓荆子50g,路路通30g,郁金15g,栀子、香附各12g,川牛

膝20g。 嘱日服1 剂,分3次,每次服100ml。 服药3剂,脑鸣每日发作2次,为时5分钟,惟仍纳呆。药已对症,遵上方加焦三仙、山药各20g,继服3剂后,诸恙悉除。嘱患者避免情志刺激,遇事乐观。后随访,脑鸣未见复作。 o例2: 陈xx,男,48岁,1992年7月28日诊。头部蝉鸣响年余,近日来因气候炎热脑鸣加重。在上级医院作CT检查无异常。曾服西药ATP,六味地黄丸、十全大补汤等治疗1个月罔效,前来求诊。诊时脑鸣如蟋蟀声响,每日发作数次,时间最长达1小时,短约5分钟,发作时需仰卧方可减轻,并见头晕目眩,胸脘痞闷,纳谷不香,四肢倦息,舌苔黄腻、脉滑数。证属湿热内郁中焦,上蒙清窍而成脑鸣症。治宜清热除湿,芳香化浊。 处方 蔓荆子50g,茯苓、藿香各20g,薏苡仁30g,厚朴、法半夏、石菖蒲、黄芩各15g,白蔻仁(后下) 10g,水煎服。 3剂后,脑鸣顿失,舌苔退,胸闷减,惟饮食不增,大便稀溏,继守上方加砂仁、神曲、苍术各12g,续服3剂后,诸症悉除。 o按: 蔓荆子一药,教科书归属于辛凉解表类,用以治疗脑鸣者鲜有报道。笔者根据《别录》介绍:“蔓荆去长虫,主头风痛,脑鸣”所言,

“通窍生髓凝神汤”治疗脑袋嗡嗡响小秘方——原来中医治疗脑鸣这么简单!

“通窍生髓凝神汤”治疗脑袋嗡嗡响小秘方——原来中医治疗 脑鸣这么简单! 脑鸣是指延脑的耳蜗神经核至大脑皮质听觉中枢的整个通道的任何一个部位的病变所致的耳鸣,病人感觉在脑内鸣响。以自觉脑内如虫蛀鸣响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多因脑髓空虚,或因火郁,痰湿阻滞所致。 脑鸣发作时,病人自觉脑子嗡嗡鸣响,有时会伴有头昏头痛,头痛如裹,脑鸣如鼓,无休无止,时如蝉鸣,时如虫蛀、汽笛鸣叫、火车开动声,时如雷鸣,耳鸣耳背,频频发作,又或兼有呃逆嗳气,记忆力下降,眼目干涩,目眩头晕,燥烦不安,坐卧不宁,焦虑烦躁,心慌气急,胸胁隐痛,腰膝酸软,口干口苦,失眠多梦,腰酸背痛严重影响睡眠、生活、工作等。 购锐际,享千升用油补贴 广告

脑鸣如果发生在年轻人,特别是学生患者,多数是由于紧张压力等精神因素引起的,属于功能性疾病,病人多数有焦虑症状,烦躁不安,心慌,气急,胸闷,有的患者颈部僵硬不适,或肩背部不适,病人多数缺乏体育锻炼,导致头颈部肌肉痉挛不能放松,压迫颈部的血管,致使脑供血不足,或病人体质差,血压低,导致血液循环不良,影响脑部供血而引起头鸣,头晕等症状,放松休息可以缓解。 展开剩余49% 如果发生在年龄比较大或有高血压的病人,则多数是由于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病人主要表现为脑鸣、头晕和记忆下降,结合年龄,考虑脑供血方面存在不足、脑功能活动降低,在睡眠不足、用脑过多及劳累时,就会诱发以上症状。 中医治疗 通窍生髓凝神汤是通过长期治疗脑鸣经验总结出的经验方,以疏肝理气,养心安神,滋阴平肝熄风化痰,补脑益髓为治疗方案。 第一步:疏肝理气,养心安神 肝气郁滞、气郁化火导致肝火上扰产生脑鸣,针对每个人体质进行对症开方,疏肝理气养心安神可缓解睡眠,神经衰弱,烦躁易怒,口苦口干,胸胁胀闷,脑鸣等问题。 第二步:滋阴平肝潜阳,熄风化痰 肝肾阴虚导致肝火上扰、肝血不足、虚风内动等表现,第二个阶段采用滋阴平肝潜阳、熄风化、逐步使得脑鸣伴随的并发症可标本兼

治疗脑鸣的方法

治疗脑鸣的方法

治疗脑鸣的方法

治疗脑鸣的方法 脑鸣是指多因脑髓空虚,或因火郁,痰湿阻滞所致,以自觉脑内如虫蛀鸣响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那么怎样治疗脑鸣呢?我带您去看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脑鸣的治疗方法: 1、调达情志,怡养;心神。形体肥胖者适当活动、节食、减轻体重。 2、体针疗法:取穴肾俞、厥阴俞、三阴交、足三里、丰隆、太冲、神门等,3~4穴/次,平补平泻法。 3、单方验方; 1蝉衣10g、全蝎3g、菖蒲6g、荷叶6g,水煎服,1剂/日。 2礞石滚痰丸,6g/次,2~3次/日,口服。 3鲜萝卜汁加冰片少许,滴鼻中。 4、辨证论治

肾虚髓亏证:脑鸣,耳鸣,健忘,肢体软弱,腰膝酸痛,或精少质稀,性欲低下,舌淡,脉弱。补肾益髓。 气郁化火证:脑鸣,耳鸣,烦躁易怒,胸胁胀闷,口苦口干,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清宣郁热。 痰湿内阻证:脑鸣,耳鸣,身体肥胖,疲倦嗜睡,肢体沉重,恶心欲呕,胸闷咯痰,舌淡胖,苔白腻,脉滑。燥湿化痰。 使用中医治疗的患者,建议平常保持心情愉悦,并且尽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这样对于病情的恢复都是非常有利的。中医中采用医圣张仲景的名方“首重通窍,次则就近,三为分途”为基础,采用以以栀子为首,辅以黄连、黄柏等多种药物具清热泻火、利湿通便之功效,深层清理损伤耳神经的多种毒素,石菖蒲等醒神通窍,当归养血生血,滋养神经,路路通经活络,引诸药上行于耳,制成的针对于治疗脑鸣的纯中药。 温馨提示:如果发生在年龄比较大或有高血压的病人,则多数是由于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病人主要表现为脑鸣、头晕和记忆下降,结合年龄,考虑脑供血方面存在不足、脑功能活动降低,在睡眠不足、用脑过多及劳累时,就会诱发以上症状。需要检查一下引起脑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如血压、血糖、血脂及血液流变功能,也可以检查一下经颅多普勒以了解脑血管状况。平时需经常监测血压、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劳逸结合。

治疗脑鸣的民间偏方

治疗脑鸣的民间偏方 脑鸣是指脑内有异响,有的像知了叫,有的像汽笛声,有的像跑火车,有的像电流声,有的像震动棒,令人非常烦躁。长期脑鸣会引发失眠、头晕、心慌气短、记忆力下降、视力下降等症状,更有甚者会使人睁不开眼,吃不下饭,整天昏昏沉沉,若得不到及时治疗还能诱发高血压、糖尿病、抑郁症、脑萎缩等恶性疾病,让人痛苦不堪.。下面介绍几个方法有助于缓解脑鸣的症状。 民间治疗脑鸣偏方有很多,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有一些民间治疗脑鸣偏方是有效的,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1、耳2至3片干银杏叶,泡茶喝一天。坚持长期喝干银杏叶茶,可治好脑鸣症。干银杏叶有一定的毒性,因此第一泡茶水不能喝,须倒掉。 2、白芍、山萸肉、麦冬各,熟地,柴胡、栀子、白芥子。水煎每日一剂,早晚服用。 3、二至丸治疗脑鸣及耳聋:取二至丸适量,每次用开水吞服,每日2次,连用半个月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痊愈,本方对肝肾阴虚所致的脑鸣及耳聋疗效满意。 4、灵磁石治疗脑鸣:取灵磁石,水煎服,1日2次,连用10天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痊愈。 5、芦瓦饮治疗脑鸣:取鲜芦根,瓦松,车芯草,水煎成汤剂当茶饮,一个月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痊愈。 6、仙鹤草治疗耳聋:取鲜仙鹤草,加冷水适量,大火煎成浓汁频饮,每日1剂,连用10天为1疗程。对链霉素及其他西药引起的脑鸣、耳聋疗效极佳。 7、路路通治疗脑鸣:取路路通,先用冷水浸泡1小时,然后水煎成药液频饮,5天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痊愈。 8、灵磁石30克、五味子、龙胆草、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丹皮、茯苓,水煎服。用法:灵磁石先煎20分钟,然后再与另8味药一起煎20分钟即可服用,每天一剂,早晚各服一次,连服7剂。

老中医治疗脑鸣耳鸣医案集

老中医治疗脑鸣耳鸣医案集 干祖望:从痰、湿、瘀、虚、心火论治神经性耳鸣耳聋 本节选录耳鼻咽喉科著名专家干祖望教授治疗感音神经性耳鸣耳聋医案九则。其中痰湿上蒙,耳鸣耳聋案四则,治法各不相同;心血亏损耳鸣不止案一例,用四物汤加味以养血宁心;气血亏虚,瘀阻耳窍,耳鸣不止案一例,治以四物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气滞血瘀耳鸣不止案一例,治以活血化瘀;心火上扰,耳鸣不止案一例,治以清心为主;心肾不交耳鸣不止案一例,治以泻离填坎。此九例医案以耳鸣居多,干氏论治自成一统,法有定数,药无成方,不拘一格,信手拈来。 1、湿浊蒙蔽清窍案 赵某,男,40岁。1992年7月3日就诊。患者右耳失听10多年,左耳踵进而聋1个月,根据表现,纯音听力损失当在90dB之上。经多种疗法治疗(包括高压氧),毫无一效,而且鸣声高亢,昼夜不息。病前觉劳动后过于疲乏,察其两鼓膜凹陷,标志消失,舌苔白腻,边有齿痕,脉平。鸣聋陡作,苔腻舌胖,拟从开窍、化痰、升清以孤注一掷。处方:升麻3g,柴胡3g,石菖蒲3g,苏子10g,天竺黄3g,麻黄3g,杏仁10g,路路通10g,防已6g,甘草3g。7剂,每日1剂,水煎服。二诊(1992年7月10日):服药后,听力有些回聪迹象,咽鼓管已有通畅之感,舌薄苔,脉平。僻药奇方,竟然有柳暗花明之效,良以升清而去浊,三拗汤宣通笼葱,幸无不良反应,步迹原旨。处方:麻黄3g,石菖蒲3g,杏仁10g,路路通10g,防己6g,升麻3g,柴胡3g,青皮6g,桔梗6g,甘草3g。7剂,每日1剂,水煎服。三诊(1992年7月21日):服上方7剂后木然无反应,能闻到声音,但内容难以辨别。察其鼓膜同上诊,耳咽管通而不畅,舌薄苔,脉平。继进21剂。再服上方21剂后,鸣声仍然高亢,外来噪音能接受,睡眠已好些,舌薄苔,脉平偏细。试扶正尚无确效,唯外来噪声未能全部接受,则不妨佐以清心。处方:熟地黄10g,山药10g,牡丹皮6g,茯苓10g,泽泻6g,白茅根10g,连翘6g,竹叶

脑鸣的中医药治疗

脑鸣的中医药治疗 【关键词】脑疾病中药治疗综述文献 脑鸣系中医学病名,最早见于《医学纲目·肝胆部》,古医籍中多称之为天白蚁。是指患者自觉头脑中有鸣响,或如蝉鸣、鸟叫,或如潮声、雷轰,多为持续性,影响思维,注意力不能集中。常伴有头痛、眩晕、耳鸣、失眠、健忘、乏力等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西医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本病凸显出一定的优势,现将近几年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文献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脑鸣的发生多因肾虚、心脾两虚致脑髓失养,或因火郁、痰蒙、气滞、瘀阻致清窍被扰所致,其中肾虚脑髓空虚为主因。 1.1 虚证 中医学理论认为,肾藏精,主骨生髓。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脑为髓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说明脑鸣与肾虚密切相关。刘康[1]认为脑与精神活动密切有关,气血、精髓为其物质基础,若因思虑劳倦过度, 损伤心脾, 以致气血不运, 不能上荣清窍, 则出现脑鸣眩晕诸症。 1.2 实证 中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首,位高气清。脑之清窍易为病邪所蒙,《医碥·头痛》曰:“外而六淫之邪气相侵,内而六腑经脉之邪气上逆,皆能乱其清气。”董延芬等[2]指出,人有七情六欲、忧思烦恼、精神紧张等,均可伤及气血, 致气血运行不畅, 气滞血瘀, 或气虚血瘀, 脑髓失养则脑鸣。王昆文[3]认为,此病有类似于雷头风的表现,但不头痛,也不头面起核,是一个不典型的雷头风,其病机也属湿热夹痰上冲,风阳上扰。 2 辨证论治 2.1 虚证 2.1.1 肾精亏虚 脑鸣与肾虚脑髓空虚有关者居多,故临床上选用补肾生髓益脑之

方获效者常见。葛明等[4]采用 六味地黄汤加减 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 牡丹皮、生龙骨、生牡蛎、楮实子 治疗证属肾阴亏损,髓海空虚,阴虚火旺,扰乱神明而脑鸣1例,服药1个月而病愈。 杨士珍等[5]将左归丸改为汤剂加减 熟地黄、山药、枸杞子、炙甘草、 茯苓、山茱萸、知母、龟版胶、鹿角胶 治疗证属肾阴不足型脑鸣1例,疗效显著。杜春有等[6]用左归饮加减治愈脑鸣1例。 颜邦华[7]以补肾益精法(基本方: 熟地黄、山茱萸、龟版、枸杞子、 麦门冬、山药、杜仲、炙升麻、炙甘草 治疗脑鸣5例,取得一定疗效。 2.1.2 阴虚阳亢 郑义枝[8]采用滋阴潜阳平肝法应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治愈脑鸣1例,药物组成: 天麻、牛膝、龙骨、牡蛎、石膏、 青蒿、天门冬、白芍药、钩藤、川楝子。 2.1.3 心脾两虚 刘康[1]以补益心脾、宁心安神、升举中气之方 党参、大枣、白术、茯苓、当归、 炒酸枣仁、柴胡、炙甘草、龙齿、 炙远志、升麻、黄芪 治疗脑鸣1例,疗效显著。 2.2 实证 2.2.1 风寒外袭 吴燕燕等[9]以搜风宣窍祛邪为主法,佐以填精补肾之品 当归、川芎、荆芥、全蝎、钩藤、

清震汤治脑鸣详解

清震汤治脑鸣详解 脑鸣是指延脑的耳蜗神经核至大脑皮质听觉中枢的整个通道的任何一个部位的病变所致的耳鸣,病人感觉在脑内鸣响,以自觉脑内如虫蛀鸣响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经疾病。从西医的定义来看,认为脑鸣是耳鸣的一种,如果检查脑神经、耳朵及听力这些没问题的话,西医则可以认为是一种精神躯体症状,用一些精神类药物来治疗,效果不得而知。 从实际临床表现来看,脑鸣和耳鸣是不同的,病人可是分得很清楚的,耳鸣是耳朵内的异常声音鸣响,脑鸣则是自觉脑内有声音鸣响,有时两者可以同时发生。脑鸣的病人多数去检查都没有器质性问题,做头颅CT、核磁共振、脑电图之类的都没有异常发现,听力也是正常的。 脑鸣还常和头晕头痛、失眠、耳鸣、焦虑抑郁这些症状伴随发生,病人感觉是很痛苦的,有些病史长达十年以上,整天脑中嗡嗡作响,睡眠及用脑学习、记忆等各方面都会受到影响,情绪上也很受影响。总体治疗上是比较棘手的,可以算疑难杂症。 脑鸣的病人我刚毕业的时候也接手过2例,都治疗失败了,怎么治的也忘记了,没什么治疗经验可言。最近又有一例脑鸣的病人来诊,我却很快有了思路,并且快速有效,短期内就缓解了8成。讲这个想表达的观点就是:认为中医水平靠经验积累是错误的,中医就是几千年实践经验的总结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就谈不上有价值的经验,那些无效的经验能总结出什么来呢?当然更不要认为年纪到了,中医水平就自然高了。 病例是讲一个老人家,晚上睡眠不好,有脑鸣,口中干苦,大便正常,舌淡红,苔黄燥。 这种病人我就要重点了解一下他晚上睡不好,第二天起来之后白天的精神怎样,从而了解他气的状态是怎样的(气一元论)。基本上失眠的病人都要重点问这个。 第一种,如果他晚上睡不好,第二天也是昏昏沉沉、头脑不清爽

益气聪明汤治疗脑鸣医案

益气聪明汤治疗脑鸣医案 患者,彭xx,女,72岁,2019年4月9日初诊。 主诉:脑鸣、头昏2月余。 现病史:2月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开始出现脑鸣症状,并伴有头昏,身倦乏力等症,患病以来,多处寻医为其诊治,疗效不佳,遂慕名来我科就诊。 刻症见:脑鸣(声如蝉鸣),头昏,身体疲乏无力,眠差,长期吐痰,痰质清晰,量多,色白。大便溏10余年,每日1-2次,短气懒言,舌体略胖,浅齿印,舌质淡红,苔白,脉细缓。松原市中医院治未病科赵东奇 既往史:便溏10余年。 诊断:脑鸣 证型:清阳不升证 治法:益气生津,升清开窍 方药:升麻15g,葛根100g,党参30g,炒黄柏20g,黄芪40g,白芍15g,蔓荆子30g,炙甘草15g。6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100ml tid ,温服。 二诊(2019年4月16日):患者来时大喜,叹自己终于找对医生,药后脑鸣较前好转八成,便溏,余症同前。上方加:茯苓30g,炒白术30g 取四君子汤之意,可益气健脾除湿,将白芍改为炒白芍敛阴和血。具体用方如下: 茯苓30g,炒白术30g,党参30g,黄芪40g,升麻15g,葛根100g,炒黄柏20g,炒白芍15g,蔓荆子30g,炙甘草15g。6剂,水煎服 100ml tid ,温服。 讨论 脑鸣是指延脑的耳蜗神经核至大脑皮质听觉中枢的整个通道的任何一个部位的病变所致的耳鸣,病人感觉在脑内鸣响。以自觉脑内如虫蛀鸣响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多因脑髓空虚,或因火郁,痰湿阻滞所致。调达情志,怡养心神。《医方集解》:五脏皆禀气于脾胃,以

达于九窍;烦劳伤中,使冲和之气不能上升,故目昏而耳聋也。李东垣曰:医不理脾胃及养血安神,治标不治本,是不明理也。 益气聪明汤是金元时期《东垣试效方》的著名方剂。具有补中气、升清阳、散风热之功效,善治中气不足、清阳不升而致风热上扰、头痛眩晕、内障初起、视物不清、耳鸣耳聋或齿痛等症。李东垣曰:医不理脾胃及养血安神,治标不治本,是不明理也。此足太阴、阳明、少阴、厥阴药也。十二经清阳之气,皆上于头面而走空窍,因饮食劳役,脾胃受伤,心火太盛,则百脉沸腾,邪害空窍矣。方中参、芪甘温以补脾胃;甘草甘缓以和脾胃;干葛、升麻、蔓荆轻扬升发,能入阳明,鼓午胃气,上行头目。中气既足,清阳上升,则九窍通利,耳聪而目明矣;白芍敛阴和血,黄柏补肾生水。盖目为肝窍,耳为肾窍,故又用二者平肝滋肾也。 初诊时患者自诉脑鸣(声如蝉鸣),头昏,身体疲乏无力,眠差,见症考虑因身心疲劳,伤及脾胃,脾胃虚弱,使脾清阳之气不升,胃失和降,气乱于头所致此病。遂立法于益气生津,升清开窍。方选“益气聪明汤”。见患者长期吐痰,痰质清晰,量多,色白。大便溏10余年,1-2次每日,舌体略胖,浅齿印,舌质淡红,苔白,脉细缓。考虑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受纳与健运乏力,则饮食减少;湿浊内生,脾胃运化不利,故大便溏、多痰; 脾为肺之母,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见气短、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虚弱均为气虚之象。正如《医方考》所说:“夫面色萎白,则望之而知其气虚矣;言语轻微,则闻之而知其气虚矣;四肢无力,则问之而知其气虚矣;脉来虚弱,则切之而知其气虚矣。“ 二诊时,患者脑鸣症状明显改善,但大便仍不成形,遂在前方基础上加茯苓、炒白术考虑便溏多由脾胃气虚,运化乏力所致,治疗以益气健脾为主。“四君子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方中人参为君,甘温益气,健脾养胃。臣以苦温之白术,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佐以甘淡茯苓,健脾渗湿,苓术相配,则健脾祛湿之功益著。使以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四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脾之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