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文是语文的重点和难点

作文是语文的重点和难点

作文是语文的重点和难点
作文是语文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提升小学生作文写作水平

作文是语文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常常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或无处着手感到头痛,这些问题的存有,促使老师们必须持续地探索提升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以消除生怕写作文的心理因素。七年来的作文研究,我觉得提升生的作文水平有以下一些基本途径。一、重视说话训练--以"说"促写。上好说话训练课;组织各种活动;利用语文兴趣课,让学生即兴发言。

二、围绕阅读中心--以"读"促写。充分利用课文教材;增加课外阅读量,使知识扩展和延伸;多动笔杆--以“写”促写。三、多为学生提供写作“源”。四、作文批改要重鼓励、重交流。

作文是语文的重点和难点。在作文实践中,老师们常常为学生的作文内容干瘪、贫乏无味、词不达意、思维混乱而伤透脑筋;学生则为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或无处着手感到头痛,这些问题的存有,促使老师们必须持续地探索提升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以消除生怕写作文的心理因素。七年来的作文研究,我觉得提升生的作文水平有以下一些基本途径。

一、重视说话训练--以"说"促写。

说话人人都会,而要做到逻辑性强、条理比较清楚,则并非每个生都会,尤其是农村的孩子,方言语、口头禅比较多,这对作文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因为作文本身是一个说写结合的过程,说是写的前提和基础,写又使说得到升华,所以必须重视说话训练,为写作铺好基石。(一)、上好说话训练课。

根据大纲的要求,每册语文教材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说话训练内容,教师应紧紧抓住这些教材,让学生实行练习。这些教材,除了训练学生的说话水平,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思维等水平,而这些水平又是学生作文时必不可少的。

(二)、组织各种活动。为学生的说话训练提供第一手材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是说和写的最现实、最客观的材料。教师应根据生好活动的特点,要有目的、有、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展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参观、访问、游览、清明节扫墓等等,而后让学生说说活动的经过和感受。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活动水平,又提升了学生的说话水平,还能使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使写作兴趣在学生的浅意识中逐渐产生。

(三)、利用语文兴趣课,让学生即兴发言。

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不拘一格。如:今天早上来学校的路上遇见什么或昨天晚上家里发生什么事等等。当然说话训练必须遵循从易到难,由浅入深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围绕阅读中心--以"读"促写。

如果说“说”是写的基础,那么阅读是作文的关键,教师通过阅读这个主渠道,将写作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

(一)、充分利用课文教材。

现行的语文教材,遵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水平编写的。每册教材都安排了不同的知识内容,如低年级从一句完整话到有条理地说几句话;中年级训练重点为片断;高年级则将章为重点,要求文章有中心,有重点,懂得开头结尾的基本方法等。教师在时,要抓住每个写作知识点,做到胸有成竹,训练扎实到位。让学生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从不自觉到自觉地获取写作的知识与技能。

(二)、增加课外阅读量,使知识扩展和延伸。

教材内容对学生的作文起到导航之效应,但它有局限性:其一教材内容必竟较少,不可能襄括所有的写作知识和技能;其二,写作并非数学公式,每篇文章都有其不同的特色;其三,祖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语文教材仅仅其中的一部分。所以,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是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如班级设立图书角,利用学校图书馆等。例如:在平日的中,我每星期都要抽出二至四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到学校的图书馆借阅自己喜欢的图书,课前准备的材

料,写作素材.借书看的同学,看后能够写一篇读后感,或摘录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通过长期的坚持下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让学生在大量的课外阅读材料中,学习和掌握丰富的语言文字,并将课内外的写作知识融合为一体,使之转化为写作技能。当然教师要协助学生选择阅读的材料,增强阅读的检查和指导。

三、多动笔干--以“写”促写。

唯物辩证法告诉:任何质的提升都必须建立在一定量的基础之上。作文也是如此。当学生初步懂得写什么和怎么写后并不就能写出顺理成章的好文章,教师就要鼓励他们多写多练,以达到举一反三、融类旁通之效果。真所谓熟能生巧、勤能补拙。

(一)、写好教材中规定的文章。

教材中作文的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写作规律。它是学生学习选材、理材、编材、改材的良师益友,教师要抓住教材内容,指导学生写好每一篇作文。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写作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如《写一次活动》时,我事先组织学生展开一场比赛,做一个有趣的游戏,去田野找春天,到城市找变化等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后,再用所学知识把活动过程写成文章。既解决了无材料可写的难题,又能提升写作水平。

(二)、指导学生写生活作文。

生活作文是学生练笔,提升写作水平行之有效的途径,也是教师了解学生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好方法。生活作文其优势在于它不受时间空间、形式和内容的限制,学生能够自由发挥,所以也喜欢写。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写作愿望,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有的学生往往把不愿意口说的话通过生活作文与教师交流。教师能够通过写评语等形式与学生书面交谈,并给以写作上的肯定和鼓励,这本身也是一种写作的训练。

四年级语文重点难点

五、近义词 观赏—欣赏蜿蜒—绵延精湛—精深安慰—安抚耽误—耽搁均匀—匀称款待—接待鼓动—鼓舞启示—启迪隐蔽—躲藏沉寂—寂静凶恶--凶狠执行—履行打破—突破偶尔—偶然约摸—大概流畅—通畅安静—宁静给予—赋予沉稳—深沉开阔—广阔装饰—点缀耀眼—刺眼违背—违反鲜艳—鲜丽伺候—侍候请教—领教断定—确定安闲—清闲饶恕—宽恕肥沃—肥美遥望—眺望罗列—排列游览—游玩明丽—明媚缓缓—慢慢 馈赠—赠送维持—坚持 器重—重视教导—教诲 损伤—损坏朴实—淳朴 羡慕—仰慕企图—妄想 情愿—愿意踌躇—犹豫 似乎—好像忧患—忧虑 焦急—着急深重—沉重 媲美—比美侵蚀—腐蚀 灵巧—灵活避开—躲开 敏锐—敏捷揭开—掀开 立刻—马上顿时—立刻 洁净—干净隐蔽—隐藏 繁殖—繁衍启发—启示 阴沉—阴森宛转—悠扬 盘问—询问沉寂—沉静 注视—凝视轻蔑—蔑视 黝黑—油黑劫难—灾难 趔趄—踉跄防备—防 素质—素养弥漫—充满 卓越—杰出流连—留恋 惊讶—惊奇仿佛—好像 飞翔—翱翔惊动—打扰 权利—权益神奇—神秘 痛快—爽快珍贵—宝贵 照顾—照料酷爱—热爱 骄傲—自豪鼓动—扇动 骚扰—扰乱震撼—震动 珍惜—爱惜寂寞—孤寂 辽阔—广阔清晰—清楚 居然—竟然温暖—暖和 装扮—打扮照例—惯例 瞧见—看见率领—带领 倘若—假设辛苦—辛劳

专注—专心尊严—威严遮掩—遮挡赞许—称赞寂静—安静更改—更换责备—批评寻常—平常公开—公布固执—顽固聚集—聚拢唯一—唯独赞叹—称赞舒服—舒畅疑惑—疑问坚毅—坚决气馁—丧气伺候—侍侯满意—中意断定—肯定请求—要求可恶—厌恶 接见—会见悲惨—凄 惨 情景—情形吩咐—嘱 咐 饶恕—宽恕违抗—违 背 应付—应对凶恶—凶 狠 孤—独厌—烦如—似 孤零零—孤单单 兴致勃勃—津津有味 嘟嘟嚷嚷—唠唠叨叨 不由自主?—情不自禁 聚精会神—全神贯注 笑逐颜开—喜笑颜开 争先恐后—不甘后人

近五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近五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双流中学实验学校语文教研组专题报告刘瑛 一、试卷结构及分值分析 近五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分为A卷(100分)和B卷(50分)。 A卷100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包括基础知识和课内文言文,共6个小题18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82分,包括文言文翻译4分,默写6分,A卷现代文12分,作文60分。 B卷50分,包括课外诗歌鉴赏4分,课外文言文12分,名著阅读4分,现代文阅读18分,语言运用12分。 近两年作了一定修订,A卷基础知识部分增加1个小题,病句的辨析,分值为3分,即选择题由原来的18分变为21分;A卷现代文阅读减少1个小题,总分值由原来的12分变为9分。 A卷第1题:(基础知识)字音 分析:考查考生辨识易误读的字音。 从材料的选择来看,都是教材中要求掌握的常用字词,无生僻字词; 从要点来看,主要是平翘舌、边鼻音、前后鼻韵、多音字和四川人易误读字为主; 从考查的形式来看,2013年形式略有变化,改变了过去沿用的在具体语境中考查的方 式,直接列举四组考查对象,每组三个词,兼顾词语和成语。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加强语音字词的积累和川音误读字的训练。 第2题:(基础知识)字形 分析:考查对常用汉字字形的正确识记。 近五年字形试题都提供了辨识字形的具体语境。语句均选自教材,词语大都是“读一读,写一写”所涉及的。 都设置了三个错误项,每项中包含一至二个错别字。这些错别字都是容易混淆的形近字、 同音字,同时在没有错别字的选项中也设置了易写错的字,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干扰性。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加强词语语意的把握和在语境中的灵活理解,训练学生正确书写的能力。 第3题:(基础知识)成语 分析:考查在具体语境中正确理解并恰当运用成语的能力。

作文教学论重点和难点

作文教学论重点和难点 (一)目前中小学作文教学有哪些新观念和新动态 1.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作文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起一种引导作用。 2.运用电脑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引进电脑多媒体方式,是一种教学改革的尝试。 3.注重应用文的写作训练。 在信息时代,应用文写作的地位越来越显得重要。 4.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 阅读与写作本来就是语文教学的一体两面,它们是分则两伤,合则俱荣。 5.培养使用电脑媒体写作规范化文章的能力。 (二)关于作文命题的规范和自由问题 1.语文教学中的作文命题,要强调灵活性和规范性的统一。 作文命题的灵活性,是指要给学生在作文时留出充分的自由选择空间。允许学生在命题的范畴内,对文章体裁、题材内容、表达手法、语言风格等因素,有充分的个性表现。命题形式可以是全命题作文,如“由克隆技术所想到的……”、“我心中的电脑网络……”等。也可以是半命题方式即提供材料的形式,由学生自己拟题。 2.作文命题的规范性,是指在文体、题材、格式等方面有严格规定的作文训练。学生对这种方式常常不甚满意。然而,这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学生在走向社会后,经常需要写作具有特定规范的文本。它要求写作者必须严格符合领导或雇主所规定的写作规范,不得擅自逾越。它绝对不允许学生在规范之内的自由创造,它限制作者写作个性的张扬。可以说这种写作方式像是“代圣立言”,而不是自我风貌的展示。学生必须接受这种具有严格规范的写作训练,这是时代和社会所要求学生掌握的一种基础的核心技能。 (三)语文教学改革中应采取的作文批改原则与方式 学生作文的批改,应该尽量发现文章中的“亮点”,充分肯定其积极因素。 还有一种传统的说法就是“多就少改”。

人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43分) 1.读拼音,写句子。(8分) 为xué huàn wú yí(),yí zé yǒu jìn()。 chǐ yǒu suǒ duǎn(),cùn yǒu suǒcháng()。 2.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打“√”。(3分) (1)爱国者宁.(níng nìng)可牺牲生命,也绝不会为一时的安宁.(níng nìng)而折腰。 (2)兽医们为这只受伤的小鹿包扎.(zā zhā)的时候,它表现得很乖巧,完全没有挣扎.(zā zhá)。 (3)那些从天而降.(jiàng xiáng)的勇士们一下子就把敌人给降.(jiàng xiáng)伏了。 3.把句子中的加点词换为另一个词语,意思不变。(3分) (1)蝴蝶的家到底 ..在哪里呢?我真为蝴蝶着急了。() (2)班主任把角色都派给了班上最机灵 ..的几个小朋友。() (3)我的陀螺刚一露面,就招来了一顿嘲笑 ..。() 4.用“”画出下列各组词语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在括号里。(3分)(1)庄稼描述齐投并进精疲力结()() (2)驾驶铁琐神机妙算题心吊胆()() (3)搏斗严励腾云驾雾斩钉节铁()()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细细的溪水流着野花的清香和灰白色的鹅卵石。 B.经过科学家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C.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D.女娲用神火冶炼五彩石,足足炼了差不多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 6.补全诗句,并完成练习。(10分) ①横看成岭侧成峰,。(《题西林壁》) ②梅须逊雪三分白,。(《雪梅》) ③莫愁前路无知己,?(《别董大》)

四年级语文重点难点资料讲解

四年级语文重点难点

五、近义词 观赏—欣赏蜿蜒—绵延精湛—精深安慰—安抚耽误—耽搁均匀—匀称款待—接待鼓动—鼓舞启示—启迪隐蔽—躲藏沉寂—寂静凶恶--凶狠执行—履行打破—突破偶尔—偶然约摸—大概流畅—通畅安静—宁静给予—赋予沉稳—深沉开阔—广阔装饰—点缀耀眼—刺眼违背—违反鲜艳—鲜丽伺候—侍候请教—领教断定—确定安闲—清闲饶恕—宽恕肥沃—肥美遥望—眺望罗列—排列游览—游玩明丽—明媚缓缓—慢慢 馈赠—赠送维持—坚持 器重—重视教导—教诲 损伤—损坏朴实—淳朴 羡慕—仰慕企图—妄想 情愿—愿意踌躇—犹豫 似乎—好像忧患—忧虑 焦急—着急深重—沉重 媲美—比美侵蚀—腐蚀 灵巧—灵活避开—躲开 敏锐—敏捷揭开—掀开 立刻—马上顿时—立刻 洁净—干净隐蔽—隐藏 繁殖—繁衍启发—启示 阴沉—阴森宛转—悠扬 盘问—询问沉寂—沉静 注视—凝视轻蔑—蔑视 黝黑—油黑劫难—灾难 趔趄—踉跄防备—防范 素质—素养弥漫—充满 卓越—杰出流连—留恋 惊讶—惊奇仿佛—好像 飞翔—翱翔惊动—打扰 权利—权益神奇—神秘 痛快—爽快珍贵—宝贵 照顾—照料酷爱—热爱 骄傲—自豪鼓动—扇动 骚扰—扰乱震撼—震动 珍惜—爱惜寂寞—孤寂 辽阔—广阔清晰—清楚 居然—竟然温暖—暖和 装扮—打扮照例—惯例 瞧见—看见率领—带领 倘若—假设辛苦—辛劳

专注—专心尊严—威严遮掩—遮挡赞许—称赞寂静—安静更改—更换责备—批评寻常—平常公开—公布固执—顽固聚集—聚拢唯一—唯独赞叹—称赞舒服—舒畅疑惑—疑问坚毅—坚决气馁—丧气伺候—侍侯 满意—中意断定—肯定 请求—要求可恶—厌恶 接见—会见悲惨—凄惨 情景—情形吩咐—嘱咐 饶恕—宽恕违抗—违背 应付—应对凶恶—凶狠 孤—独厌—烦如—似 孤零零—孤单单 兴致勃勃—津津有味 嘟嘟嚷嚷—唠唠叨叨 不由自主?—情不自禁 聚精会神—全神贯注 笑逐颜开—喜笑颜开 争先恐后—不甘后人

河南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河南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河南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20**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120分。 整份试卷考试内容分四大版块,即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 诗文阅读和作文。试题以《语文课文课程标准》为依据,题量适中,题型内容覆盖面广,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注重语言文字 的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核,无偏题、怪题,整份试卷简约、清晰、 合理、各部分比例适当。 第一个版块是积累与运用。 7个小题共27分。第1小题选择题考查字音,与往年不同的 是今年考查的是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难度增加了。第2小题辨 析字形,此题难度不太大,主要是考查学生对C项里名信片的名(明)及变本加厉的利(厉)的辨析。只有学生弄清楚词语的意思,就不难辨出错误。第3小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这里面既 有对近义实词的考查,同时也有对关联词语的考查,这是近几年 没有考过的。第4小题是名著阅读考查题,去年是要求用简洁的 语言加以概括、按情节的先后顺序填写。因此小题对初中生来说,难度系数颇大,一是由于应试教育课业负担重,名著阅读并没有 实质性的开展,其二是考题限制太严,要按照情节的先后顺序填写,学生即使看了《水浒》电视剧一些片断,但不是很系统完整的,能认定是其中一人的故事并记清情节的先后也很不易。今年的名

著阅读题改为了选择的形式,看似比去年容易了,因为比较好判 断的三项都是正确的,而不正确的B项中的衍太太是学生不太了 解的,她在《父亲的病》中出场。在父亲临终前,她让鲁迅叫父亲,结果让父亲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 佛有一些痛苦。后来父亲死了,这让我觉得是我对于父亲最大的 错处。衍太太对别的孩子们很好:怂恿他们吃冰,给鲁迅看不健 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顽皮 弄脏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却是要打骂的。鲁迅表面上赞扬她, 实际心中却是鄙视衍太太的。因为这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 喜欢使坏的妇人。而选项中的内容则是对衍太太的赞美,若没有 仔细读过《父亲的病》,很难判断,学生就很可能在正确的选项中挑错,因而失掉宝贵的3分。第5小题古诗文默写8分,与往年一样,都是课标提示范围之内的,没有太大难度,失分原因主要是 记忆不清或写错别字。第6小题是句子排序题,主要考查学生的 语感能力,同时考查了说明文中的说明顺序,恰好和后面的议论 文阅读互为补充。以往的排序题是一条横线,把序号全填上,今 年每个填序号的空是用标点隔开的,降低了试题难度。第7小题 是综合性学习考查题,其中又分两点来考,一是从材料一中摘录 出4全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一个词一分,出题人相当大方,这四个词除了即时外,其他三个都好找,因为总共四句话, 第一句还是个总领句,一般情况下应是一个特点一句,但在第三 句里包含两个特点,有点勉强了。二是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写

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纲要

《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纲要 说明 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是我国高师院校教育学专业、教育管理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心理学专业和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类公共必修课程。 本课程任务向学生系统传授关于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知识,了解课程编制和教学的一般原理;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课程开发和编制、教学设计与评价的基本技能,并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课程教学实践作一般的分析探讨。 学生具备必要的教育学通论和教育心理学知识。在此基础上,由教师引导学习并研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包括课程与教学的概念、历史发展过程、形态,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校本课程,以及教学的功能、本质、教学目的与任务、教学原则、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教材的使用、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教学环境、教学设计等相关内容。 本课程纲要适合教育系普通本科和学院教师教育类普通本科专业。教学时数42学时。 本课程是教育学知识谱系里专门对课程与教学问题作系统的介绍和研究,与教育学通论以及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课程有密切的联系。 本课程期末闭卷考试。期末成绩构成为:平时出勤答问等占35%,期末闭卷笔试占65%。 教材《课程与教学论》,王本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课程理论》,施良方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教学论》,李秉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原理》,[日]佐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现代教学论》,裴娣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主要教学方法为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以及作业设计。 多媒体设备、教学光盘。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变、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与教学论在教育学知识谱系中的地位、与教育心理学的关系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概念、理论、原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定义、研究的意义、对象、任务及课题、课程与教学论在当代的发展。 【教学难点】课程与教学论的演变、发展、课程与教学论的课题及当代意义;反思和改进学习方法。 【学时数】4学时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变,课程与教学论的定义、研究的意义。 第一节什么是课程与教学论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课程与教学论领域对研究对象的分类:现象、问题、规律;事实、价值、技术。典籍里记载的古代东西方课程与教学的思想,重点是孔子、中国的蒙学、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古代课程与教学的特征。 2.近代课程与教学的进步,近代课程与教学进步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原因;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等人对课程与教学论的贡献。近代课程与教学的特征和教学论的发展。20世纪杜威以后课程与教学论的变化;泰勒的贡献。 3.课程与教学论对教学实践的影响。 4.分科教学的由来及其贡献和局限。 5.课程与教学论的关系。 一、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现象、问题、规律 大学里任何一门严谨的学问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蕴涵其中的方法。课程与教学论概莫能例外。 从一般的角度看,这些要观察、分析和研究的对象/问题/和方法就是某一领域的现象、问题和规律。以此类推,课程与教学论的任务就是研究课程与教学领域的现象、问题和规律。 我们把现象定义为主体意识到的存在;问题定义为现象背后存在或隐含的矛盾冲突(即不是所有的现象都是问题,只有主体迫切要解决的现象才是问题,如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在牛顿之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但不被意识为一个物理学问题,只有牛顿才是一个问题;依次类推,各个学科对同一问题有自己的思维,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植物学家和物理学家看到的问题的意义不一样);规律一般解释为普遍的内在联系,我们定义为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我们就能理解现象、问题、规律都有特定的历史性(具体性)。就课程与教学论来说,当年孔子/亚里斯多德以及夸美纽斯等遇到的现象、问题和解决方法显然和今天人遇到的不一样。这就有了科学的生长。 现象、问题和规律三者最核心的是问题。 2.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问题

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检测卷

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检测卷 【基础知识】(23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并完成练习。(8分) gāo liáng zhīzhūlǎba zāo yù ()()()() xuán yáxīhan rén shēng dǐng fèi ()()() 整体认读音节的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拼音节的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轻声的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给下列部件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6分) ___()___()___()乙危相 ___()___()___()___()___() 斯厓 ___()___() 三、给下列多音字组词(5分) ___()___()___() 饮脏喝薄 ___()___()___() 四、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 1、观:①看;②看到的景象;③对事物的认识; 天下奇观()观赏美景()世界观() 2、贵:①价格高;②地位优越;③评价高,值得珍视; 春雨贵如油()贵族()可贵() 【积累运用】(34.5分) 一、词语接龙。(3分) 藕断丝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轻而易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不足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把下列文章和对应的文学体裁相连。(3分) 《牛郎织女》现代诗歌 《掩耳盗铃》剧本 《重阳节的传说》寓言故事 《快乐王子》神话故事 《小草之歌》民间传说 《新型玻璃》科技说明文 三、补充词语,并按要求完成练习。(7.5分) 目不转()担心()胆山()地() 全神()()欢呼()()()山()海 ()耳欲()人()()沸()山()海 1、形容专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形容声音响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形容热场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知识我知道。(15.5分)1、我知道的新型玻璃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种) 2、《掩耳盗铃》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守株待兔》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知道的寓言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s://www.doczj.com/doc/b313813828.html, 原文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b313813828.html,/thread-248722-1-1.html) 3、我知道的人类的“老师”除文中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得到启示,发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默写《枫桥夜泊》并填空。(9分) 枫桥夜泊 ——[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诗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六种景物,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采用了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文中“___________”一字最能表达诗人心情。 五、句子广场。(6分) 1、气象谚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勤奋”格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想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雪白的羊群在草地上,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师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我们应该感谢他。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李老师讲课不但生动有趣,而且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六、阅读理解:(17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前,有一对夫妻,开了一家酒店,由于他们卖的酒物美价廉,生意十分兴隆。 有一天,丈夫外出,妻子偷偷地在酒里掺了水,多卖了五元钱。晚上丈夫回来,妻子得意地把自己的“秘诀”告诉丈夫,以为会得到丈夫的夸奖。谁知,丈夫一听,急得双脚直跳,抱头痛哭,说:“哎!你把我们最值钱的东西——信誉,只5元钱就卖掉了!” 果然从此他们的生意不如以前红火最后终于彻底破产当妻子贫病交加奄奄一息的时候她悔恨地流着泪说我明白了 1、从文中选一个词作题,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1分) 2、给最后一个自然加上标点符合。(2分) 3、填写: (1)“物美价廉”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原文中找出“兴隆”的近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提到的“秘诀”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5、请谈一谈你对短文中提到的秘诀的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妻子在临死前明白了什么,把妻子的话补充完整。(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习作天地。(30分)

初中的语文试卷分析实施报告

初中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及命题特点 能紧扣新大纲,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提倡并考查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研究性阅读的能力,立足于课,进行适当拓展延伸。这份试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实践能力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为今后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来实施课堂教学指明了向。但有一些能力拓展题,让学生一筹莫展。 试卷第一部分为语言的积累及运用,共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积累和口语交际能力,涉及汉字字形、词语的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分析、语境填空成语的运用、歧义句的修改、古诗默写、写话几个面。 第二部分为阅读理解,共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分析、概括能力。文质兼美的文章,新颖的题型,特别是两段课外文章的阅读考查,更是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重视能力,注重过程法,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理念。 第三部分是作文,计分。文题《》,自拟题目,文体不限。题目本身极富挑战性,留给了学生一定的思维想象的空间。对于那些大而无当、平白无味的话题作文来说,更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作文字数的要求为不少于600 字。 二、考试情况分析 第一部分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语言积累运用,得分率在68 左右。学生对于识记没有多大问题,这部分失分率最高是第8 小题,这是一道语言运用题(判断下列句子有无歧义,并修改非歧义句),得分率约为4%,因为这是

一道超纲题,平时又没有作过相应练习,因此学生得分率较低。此外第3 题得分率也仅为30%,(让学生分析出字义属于其基本义的一项)第二部分的阅读分析题,学生的得分率总体约为63.4%。得分 率高的是课阅读,约为71.1%,课外阅读(二)诗和课紧密联系,材料容都是《纸船》,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相同,立足于课,进行适当拓展延伸。现代文阅读文(三)是一篇寓言,让学生分析写法、 作文部分,得分率在76%左右。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学生的书写, 整体上不够工整美观,作文的构思组材面不够重视,有新意的佳 作还不多。 从教学双来分析试卷得分高低,大致可以发现: (1)目前教学对学生的“双基”训练还不够扎实; (2)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心理及过程,缺少整体的理性的认识,特别是从课到课外语文能力训练的一贯性系统性不够; (3 )语文教学关注课堂多,关注课外少;关注课本多,关注生活少; (4)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整体不高; (5)作文教学训练水平不高,机械有余,活力不足。 三、对语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1、顺应课程改革,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教师注意学习,从整体思考语文教学,立足课放眼课外,“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

写作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高效作文教学之我见 李莉娟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语文教师一直潜心研究的重要课题。可在教学过程中,尽管教师的力气没少费,学生也感觉很累,可效果并不明显。结合我校作文教学实践,认为,按教学步骤,把写作教学分为以下五个阶段比较符合写作规律。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作文课上,学生提起笔却没的可写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掌握可供作文的材料,所以课前准备阶段,就要指导学生搜集、整理和积累作文的有关材料。 准备的方法: (1)短期准备:提前一星期公布作文内容,让学生准备材料。(2)长期准备:平时,指导学生写日记、随笔和观察笔记; 二、优化作文指导 (一)审题要严 方法:一读、二嚼、三定、四想、五看 “读”,就是认认真真地读题目,读出题目的重音。 “嚼”,就是咬文嚼字,细细琢磨题目中的每一个词,嚼出“题眼”——题目中的中心词。 “定”,就是看题目,哪些要求在题目中定下来了,哪些还没有。 “想”,根据题目要求想开去,围绕中心想想哪个材料最熟悉,最有把握写好。

“看”,除题目以外,还看有没有其他具体要求,这点决不能疏忽。 (二)构思、表达要快 做到心中有数。如: 写人,可以从人物的外貌、语言、行为、动作、心理、神态等几个方面的特征进行描写; 记事,可以从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六个方面进行描写; 状物,可以从物体的形状、构造、功能、生长特点等方面进行描写; 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1、理清思路 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写什么,为什么写,再引导思考按什么顺序写,重点写什么,可以运用哪些方法。 2、提出要求: (1)开篇简洁明了、直奔主题; (2)中间选材一定要详尽、为中心服务; (3)收尾干净利落、照应开头。 3、快速打好腹稿。 4、书写快速认真,一气呵成,当堂写完。 三、修改要快 (一)要求:

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含答案)

黄冈地区小学四年级上学期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50分钟总分:100 校区______ 姓名_______ 分数_______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63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jūn yún fènɡ xì càn làn lǒnɡ zhào ( ) ( ) ( ) ( ) zī wèi lěnɡ kùpán xuán wā jué ( ) ( ) ( ) ( ) 二、用“”给带点的字选出正确的读音。(4分) 步调.急速(tiáo diào)风号.浪吼(háo hào) 扮演角.色(jiǎo jué)枝折.花落(zhéshé) 三、比一比,再组词。(8分) 律( ) 梢( ) 职( ) 厉( ) 津( ) 稍( ) 耻( ) 历( ) 四、我积累了很多好词语,我一定能填对!(12分) 屏息( )视随( )而安不可思()绿树成() 人迹( )至扬( )而去应接不()狂风大() 我还能写四个含有动物的成语:、、、。 五、我会先比一比,然后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8分) 严厉严肃严格 1、爸爸对自己要求很(),上班从不迟到。 2、妈妈()地对我说:“好孩子要诚实,不能说谎话!” 只要……就……即使……也……因为……所以…… 3、电视机没有图像了,()维修人员来维修,故障()能排除。 4、电视机没有图像了,()维修人员来维修,故障()不一定能排除。 六、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5分) 1、,二月兰花盆里装。 2、山重水复疑无路,。 3、因风皱面为雪白头

4、不识庐山真面目,。 七、仿照例子写句子。(12分) 1、例: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 2、例:他整理好了房间。 房间被他整理好了。 他把房间整理好了。 他准确地读出了一连串的英语单词。 “把”字句: “被”字句: 3、例:美丽的雪花慢慢地从空中飘落下来。 树叶飘舞。 4、例:昆明湖真静啊,静得像一面镜子。 他跑得真快啊,快得。 5、例: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它会一天一夜不回家。 黄老师带病坚持上课,怎么不让我们感动呢? 八、修改病句。(6分) 1、跑完800米后,感到四肢酸痛。 2、节日的校园里,插满了五颜六色的红旗。 3、这足球的主人是四年(6)班小刚买的。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7分) 一、认真阅读《巨人的花园》选段,按文后要求答题。(20分) 一天早晨,巨人被子喧闹声吵醒了。他抬头望去,一缕阳光从窗外射进来。好几个月没见过这么明媚的阳光了。巨人激动地跑到花园里,他看到花园里草翠花开,有许多孩子在欢快地游戏,他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重点知识点汇总(Word打印版)

2020年春季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古诗词 第1课的古诗分析总汇 1、古诗——《独坐敬亭山》(唐李白)————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 ①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诗意:许多鸟都高飞远去,看不见了,一片白云悠闲的独自飘远。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凝望,彼此都看不够。 2、古诗——《望洞庭》(唐刘禹锡)————表达了诗人热爱和赞美洞庭美景之情。 ①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②诗意: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3、词——《忆江南》(唐白居易)————表达了诗人赞美和怀念江南美景之情。 ①诗句: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②词意: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4、古诗名句总汇 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5、古诗修辞手法 ①拟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对比: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③比喻: 潭面无风镜未磨——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6、古诗异同 同: 1、作者朝代同(都是唐朝诗人写的) 2、景物地点同(都属于江南) 3、诗词内容同(都写景,都是写景抒情的) 异: 1、体裁形式不同(前两首是诗,后一首是词) 2、诗人情感不同(前一首冷调写景言意,后两首热情颂景抒情。) 3、表现手法不同(第一首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第二首的比喻很巧妙,第三首对比非常强烈。) 7、古诗想象 我独自坐在敬亭山山中,这里的环境一片幽静,突然,吱吱喳喳的几只鸟儿在天空中飞过,越飞越远,直至无影无踪。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谁能理解我此时寂

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南昌市2019年中考语文质量分析 2019年南昌市语文中考倍受教师、考生、家长及社会关注,因为本次中考是全市使用部编版教材以来的首次中考,会考什么、怎么考,会有哪些新的变化都希望通过本次中考找到答案。今年中考语文的试题特点很有可能会成为未来中考复习乃至日常教学的重要参照。本次中考的试卷结构维持不变,依旧是以往中考的“一版四块”结构:语言知识及其运用、古诗文阅读与积累、现代文阅读、综合性学习与写作。在试卷整体求稳的情况下,今年中考卷又结合部编版教材的特点呈现很多微妙变化。本次质量分析主要根据采集的相关数据对本年中考语文试题及考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总结成功经验,找出使用新教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导我市初中语文教学,提升教学水平。 【总体情况】 本次有效答卷59011份,全卷满分120分,平均分75.52,标准差为19.53,众数为84,难度系为0.6293。得分情况:最高117分,最低0.5分,优秀率11.7%,及格率65.1%,低分率8.3%。相较往年中考,今年在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等几个关键指标上有所下滑,因此我们更要对本次中考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具体数据参见附表一、附表二、附表三) 【具体分析】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共5小题,每小题2分,均为四选一的客观题,考查内容为字音字形、词语使用、语病分析、语段排序和语句衔接,共10分,平均分为6.65。 下表是选择题第1小题的情况:

这道题属于语音、语汇题型,正确率是64.90%,考查的都是教材“读读写写”中的重点词语,作为最基础的一道题,这样的得分率并不如人意,说明教师还是要进一步抓好学生的基础,并对生活中容易犯错的字音字形重点突破。 下表是选择题第2小题的情况: 这道题考查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答案是C,得分率55.41%。考查的也是课本中出现过的重点词语,该题的得分率不算高。目标选项中的“浮光掠影”容易让学生望文生义而犯错,说明教师要在教学中重点关注这些易错词语,落实好“双基”。 下表是选择题第3小题的情况: 这道题是语病题,得分率是62.87%,分别考查了不合逻辑、搭配不当和成分残缺几种病句类型。有相当多的考生选择了C,说明他们对成分残缺,尤其是主语残缺类型的病句掌握情况不好,需要引起教师的关注。 下表是选择题第4小题的情况:

语文教学论复习重点.doc

第一讲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本课程力求呈现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理论性、实践性与综合性。 二.学科定义: 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基丁实践性Z上的融取了诸多学科知识的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经验与规律的教育学科。它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属应用教育学。 第二讲学科基本概念少理论 一.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接受语文教育家叶圣陶等人的建议决定取消“国文”、“国语”两个名称, 统称“语文”。 二.课程定义 课程是为各级各类学校实现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培养目标、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教疗环境的全部内容。 三.课程论定义 课程论是依据对课程系统,学生心理特征,社会需要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來的关于课程编制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第三讲前代教材和教学经验今用 一.与教材相关的几个概念 ■“语文课程内容”:指语文课程计划、标准、编制、实施、评价、改革等。 ■“语文教材内容”:教师和学生用于教学的所有资料,包插教师文本(课程标准、教案、教科书、教学用书——教参和教辅资料)和学生文本(教科书、阅读书目、练习册、作文本等)。 ■“语文教科书内容”:通称“课木”,是根据课程标准编订的教学主要用书,包括语文教木和读木。 ■“语文教学内容”:是语文课堂教学具体形态层而的概念,指教师教语文和学生学语文的一切活动。也即教师所教的语文和学生所学的语文。 二?语文教材编排理念 1 .文选型(包括选注型):按时代或文体顺序编排文选的教科书。 2.理规型:以既成知识体系作为课程中心内容來编排的教科书。 前者主要是阅读教材,后者主要用于写作教材。建国以后的主导性语文教科书,按照编排类型的不同有综合型和分科型Z分,但也笼罩在“范文制度”中。 三.封建社会的教材 1.《三字经》(來自百度) 《三字经》1248字,相传为宋代王应麟所编。《三字经》与《门■家姓》、《「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心蒙读物。《三字经》是屮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T-百年來,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徳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基丁■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粘神耕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2.《弟子规》(來自百度)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弟子规》共有360句、1080 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和仄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弟子规》根据《论语》等经典编写而成,它集孔孟、老子等圣 贤的道徳教育Z大成,提传统道徳教育著作Z纲领,是接受伦理道德教育、养成冇德冇才Z人的最佳读物。、第四讲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介绍

江苏省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

江苏省小学四年级语文试题 得分 (10分) jī chǔ ch?nɡ fá bào zhú kāi juàn yǒu yì )()()() sù zào yán sù mǐn ji? jīnɡ pí lì ji? )()()() (5分) A渗(shan)出B埋(mán)怨C嫉(jì)妒D一丘之貉(h?) A合拢B秘密C拨开绿蔓D温文而雅 我看着父亲疲惫的面容,羞愧万分,好好学习,不再让他操心。 A决定B坚定C决心D坚决 做事情应该脚踏实地,如果三心二意,结果只能是“”。 A竹篮打水——一场空B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C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D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应填入的句子是 根深不怕风摇动,。 A无心插柳柳成阴B树正无愁月影斜 C绣花虽好不闻香D麝过春山草木香 (4分) 刚出生的小牛四条腿软弱无力,摇摇晃晃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9分) 1.秋天的风是那么顽皮:秋风打滚,秋风在小路上;秋

风 ,把 轻轻涂掉…… 秋夜的月是那么宁静: ,潭面无风镜未磨;可怜九月初三 夜, 。 到了严冬,人们爱到吉林观赏雾凇,只见“松花 江畔的十里长堤上, 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 下, ,美丽动人” 。 人们爱用诗句 “ , ”来赞美这奇观。 而到了新春佳节,人们爱张贴大红春联,如: ,大地沐春晖; 绿柳舒眉辞旧岁, ……给节日增添了欢乐祥和的气氛。 2.刘向谈读书时说:“ 。”的确,读书可使人明理、 增智。本学期,通过读书,我们知道了:哥伦布的船员们患的是 ,得补 充适量的 ; 林则徐 这一壮举,表明中国人民是 的; 盘古 , 盗火,显现出伟大的献身精神。 五、阅读短文,完成习题。(28分) (一)天安门广场(节选) 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南眺望,整个广场尽收眼底。广场中央矗立着高大的人民 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是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 的大字。广场南端是毛主席纪念堂。东西两侧,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巍峨壮丽的人 民大会堂遥遥相对。 1.这段话中表示方位的词有:向南、 、碑身正面、 、 。 (3分) 2.把代表天安门广场的几个建筑物的序号填入示意图的方格内。(5分) A 天安门 B 人民英雄纪念碑 C 毛主席纪念堂 D 中国国家博物馆 E 人民大会堂 3.请按方位顺序介绍一处景物,至少用上三个表示方位的词语。(3分) (二) 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种鸟,并没有确切数字,估计9000种左右,分为27个目, 东 北

2018广州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2018年广州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2018年广州中考语文试卷整体难度不高,考查范围及题型特点与往年相同,平时注重夯实基础、有阅读及写作积累的孩子,都能交上较为满意的答卷。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本次语文试卷的组成及特点。 一、试卷结构分析 今年中考语文试卷一如既往,由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和写作三部分组成,共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内容分布如下: 单题知识点考查分布

二、知识模块考点分析 1、积累与运用 【考查特点】 整体难度较低,能拉开难度差距的词语运用、病句辨析、综合探究等题目,今年都没有设置太多陷阱及障碍,侧重考查学生的语言基础。 【能力要求】 能辨析多音字、形近字的读音;掌握课内的形近字、易错字;能分辨相近成语的区别;熟悉句子语病类型及修改方法;良好的语言理解及运用能力;能熟练背默课本古诗文及其注释。 2、阅读与鉴赏 【考查特点】 整体难度平衡。文言文阅读难度较低,古诗词鉴赏考查典故运用,将难度持平;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答案从文中找,记叙文阅读抛出“宿命”话题,有简有繁,有易有难,能很好地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综合能力。 【能力要求】 熟悉初中三年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及其注释、翻译,能辨析同个词语的多个意义及用法;能准确、流畅地翻译文言文;掌握每篇文言文内容的重点难点;熟悉课本每首古诗词的艺术手法及思想感情;掌握读图及长文本(非连续性文本)的信息筛选能力,并能理解、归纳文章重点;能梳理记叙文阅读内容要点,能赏析字词、句子的妙处,对记叙文的中心主题有准确的把握。 3、写作 【考查特点】 让人人有话可说。2018年广州中考语文作文题不限制选材立意范围,不管从什么角度,学生都能写出符合题意的作文。题目《原来这么简单》能很好地区分不同考生的写作能力,真正考出学生的作文水平。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biàn zi() zhú jiàn() yán jiū() bēi cǎn() wéi kàng() yú kuài() jià shǐ() yí huò() xùn chì() yǎn hù() 二、用“——”在括号里画出正确的字和音节。(3分) 净角(jiǎo jué)几乎(jī jǐ)勾当(dānɡ dànɡ) 干(燥躁)雕(刻克)(连联)系 三、比一比,再组词。(5分) 折()侍()峻()脾()堤() 拆()待()俊()牌()提()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将描写人物神态的词找出来,再选择其中一个词写一句话。(8分)局促不()耀()扬威屏息()视神()气爽 若有所()形()各异平安()事理()当然 1.描写人物神态的词: 2.造句: 五、回忆课文,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的火烧云()的大潮()的兵马俑 ()的颐和园()的乌塔()的台湾青年 六、读句子,判断是否正确,对的在后面的括号里打“√”,错的打“×”。(4分) 1.鸟类大家族是一种带羽毛的恐龙脱离同类,演化而来的。() 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指架在台湾和大陆之间的一座大桥。() 3.“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4.《白鹅》、《白公鹅》都是丰子恺写的,他给我们描绘了栩栩如生的白鹅形象。 () 七、按要求写句子。(8分) 1.小明英语成绩很好。小明受到老师的表扬。(用上关联词合为一句话) 2.我们不能容忍破坏大自然的行为。(改为反问句) 3.我们全校师生和班主任都参加了义务劳动。(修改病句)

4.秋天来了,苹果挂满枝头。(改成比喻句)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那些叶子绿得那么,看着。叶尖,在墙上铺得那么,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好看得很。 2.盛年不重来,一日。及时当勉励,岁月。 3.《题西林壁》这首诗说明观察点和角度在变化,看到的结果也在变的诗句是: “,。”包含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4.本学期通过学习课文,我们观赏了气魄雄伟的,欣赏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了解老舍笔下的猫,认识了善于思考和观察的昆虫学家,以及少年时即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的,同时也明白了给予是的。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1分) (一)课内阅读。(9分)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1.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看到颐和园的景色有、 和,正前面的、、以及东面的 和。(4分) 2.作者观察这些景物的顺序是按。(2分) 3.文中画“”的句子写出了昆明湖的和的特点。分别把昆明湖比作和。在这句话中“滑”字用得很巧妙,颇有趣味,更加突出了。(4分) (二)课外阅读。(12分) 近年来,各种塑料制品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可是,它也给我们带来了危害。 瞧,一刮风,马路上随处可见像风筝一样到处飘飞的塑料袋。风停以后,这些飘飞的塑料袋就挂在树枝上,停在屋顶上,落在草坪上,或是聚在墙角处,成了影响环境卫生的塑料垃圾。 这些塑料垃圾常给人们带来不便。有一次,我们镇上的一条地沟不通了,污水外溢,臭气熏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