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化学 第九章简答题

基础化学 第九章简答题

基础化学  第九章简答题
基础化学  第九章简答题

编号方法:题目编号按章编号:章号在前占2位,共用四位数。如简答题第十一章第二题:1102

编号方法:题目编号按章编号:章号在前占2位,共用四位数。如简答题第十一章第二题:1102

《普通化学》复习题答案

普通化学习题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共36题) 1.因为H=U+PV,而理想气体的内能仅是温度的函数,所以理想气体的焓与p、V、T均有关。(×) 2.体系状态发生变化后,至少有一个状态函数要发生变化。(√) 3.任何循环过程必定是可逆过程。(×) 4.因为ΔH=QP,而H是状态函数,所以热也是状态函数。(×) 5.一定量的气体,从始态A变化到终态B,体系吸收100J的热量,对外作功200J,这不符合热 力学第一定律。(×) 6.在一个绝热刚性容器中进行一个放热反应,则ΔU=ΔH=0。(×) 7.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只是温度的函数,与体系的体积、压力无关。(√) 8.标准平衡常数的数值不仅与反应式的写法有关,而且还与标准态的选择有关。(√) 9.反应CO(g)+H2O(g)=CO2(g)+H2(g),因为反应前后分子数相等,所以无论总压如何变化,对平衡 均无影响。(√) 10.在一定温度压力下,某反应的ΔG>0,所以要选用合适催化剂,使反应能够进行。(×) 11.对于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正反应速度加快,逆反应速度减慢,所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 12.因为H=U+pV,所以焓是热力学能与体积功pV之和。(×) 13.理想气体在等外压力下绝热膨胀,因为等外压力,所以QP=ΔH;又因为绝热,所以QP=0。由此得QP =ΔH=0。(×) 14.在一个容器中:H2(g)+Cl2(g) =2HCl(g)。如果反应前后T、p、V均未发生变化,设所有气体均 可视作理想气体,因为理想气体的U=f(T),所以该反应的ΔU=0。(×) 15.稳定单质在298.15K时,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熵均为零。(×) 16.在刚性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理想气体的反应达到平衡:A(g)+B(g)=C(g),若在恒温下加入一定量的 惰性气体,则平衡将不移动。(√) 17.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越高,表示该电对氧化态的氧化能力越强。(√) 18.原电池电动势与电池反应的书写无关,而标准平衡常数却随反应式的书写而变化。(√) 19.氧化还原反应达到平衡时。标准电动势和标准平衡常数均为零。(×) 20.难溶电解质离子浓度的幂的乘积就是该物质的标准溶度积常数。(√) 2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22.在AgCl的水溶液中加入固体NaCl,会降低AgCl的溶解度。(√) 23.对于分布沉淀,沉淀时所需沉淀剂浓度小的后沉淀。(×) 24.在原电池中,电极电势高的为正极,其对应的反应为氧化反应,电极电势低的为负极,其对应的反应为

无机化学:第九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基础解析

第九章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基础 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元素的氧化数(氧化值)(中学:化合价) ?定义:氧化数是某一个元素的荷电数,这种荷电数由假设把每个键中的电子数指定给电负性更大的原子而求得。 ?本质:a、离子化合物中,即正、负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b、极性化合物中,即元素的一个原子提供参与共价键的电子数,其中电负性小,共用电子对离得较远的元素为正氧化数,电负性大、共用电子以离得较近的元素为负氧化数。『①单质的氧化数为0-1; ②在配合物中,当自由基或原子团作为配体时,其氧化数均看作 1; 2 ?定义:凡有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发生的反应。 氧化——失去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的变化,相应的物质称为“还原剂”; 还原——得到电子或共用电子对接近的变化,相应的物质称为“氧化剂”。 ?氧化剂 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氧化数升高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因此,凡元素氧化数发生变化的过程,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与应用 (一)氧化数法:适用于任何氧化还原反应 ?依据:还原剂氧化数的升高总值 = 氧化剂氧化数降低总值 例1:KMnO4 + FeSO4 + H2SO4 == ①根据反应事实,写出反应产物,注意介质酸碱性: KMnO4 + FeSO4 + H2SO4==MnSO4 +Fe2(SO4)3 + K2SO4 + H2O ②调整计量系数,使氧化数升高值 = 降低值: +7 +2 +2 +3 KMnO4 + 5 FeSO4 + H2SO4==MnSO4 + 5/2 Fe2(SO4)3 + K2SO4 + H2O ③若出现分数,可调整为最小正整数: 2 KMnO4 +10 FeSO4 + H2SO4==2 MnSO4 + 5 Fe2(SO4) 3 + K2SO 4 + H2O 法2:配平各元素原子数(观察法)——先配平非H、O原子,后配平H、O原子。 ①配平K+、SO42-数目 SO42-:左11,应+7;右18 2 KMnO4 + 10 FeSO4 + 8 H2SO4 ==2 MnSO4 + 5 Fe2(SO4) 3 + K2SO 4 + H2O ②配平H+数目 H+:左2,应 8 H2O 2 KMnO4 +10 FeSO4 + 8 H2SO4==2 MnSO4 +5 Fe2(SO4) 3 + K2SO 4 + 8 H2O ③配平(或核对)O原子数目:已平衡。 小结:氧化数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步骤

无机化学练习题(含答案)第11章 电化学基础

第11章电化学基础 11-1:(a) SiO2(s) + Al(s)—→Si(s) + Al2O3(s); (b) I2(s) + H2S(aq)—→I-(aq) + S(s) + H3O+(aq); (c) H2O2(aq) + I-(aq) + H3O+(aq)—→I2(s) + H2O(l); (d) H2S(g) + O2(g)—→SO2(g) + H2O(g); (e) NH3(g) + O2(g)—→NO2(g) + H2O(g); (f) SO2(g) + H2S(g)—→S8(s) + H2O(g); (g) HNO3(aq) + Cu(s)—→Cu(NO3)2(aq) + NO(g ) + H2O(l); (h) Ca3(PO4)2(s) + C(s) + SiO2(s)—→CaSiO3(l) + P4(g) + CO(g); (i) KClO3(s)—→KClO4(s) + KCl(s)(提示:歧化反应可方便地从反方向进行配平)答:(a)3SiO2(s) + 4Al(s) = 3Si(s) + 2Al2O3(s); (b)I2(s) + H2S(aq) + 2H2O = 2I-(aq) + S(s) + 2H3O+(aq); (c)H2O2(aq) + 2I-(aq) + 2H3O+(aq) = I2(s) + 4H2O(l); (d)2H2S(g) + 3O2(g) = 2SO2(g) + 2H2O(g); (e)4NH3(g) + 7O2(g) = 4NO2(g) + 6H2O(g); (f)8SO2(g) + 16H2S(g) = 3S8(s) + 16H2O(g); (g)8HNO3(aq) + 3Cu(s) = 3Cu(NO3)2(aq) + 2NO(g) + 4H2O(l); (h)2Ca3(PO4)2(s) + 10C(s) + 6SiO2(s) = 6CaSiO3(l) + P4(g) + 10CO(g); (i)4KClO3(s) = 3KClO4(s) + KCl(s) 11-2:用半反应法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给出的方程式中未示出H+,OH-或H2O,你应该会用加进H2O 和它的两个组成离子的方法配平这些方程 (a) ClO- + I2—→Cl- + IO3-; (b)Mn(OH)2(s) + H2O2(aq)—→MnO2(s); 答:(a)5ClO-(aq) + I2(s) + H2O(l) = 5Cl-(aq) + 2IO-3 (aq) + 2H+(aq); (b)Mn(OH)2(s) + H2O2(aq) = MnO2(s) + 2H2O(l); 11-3:用半反应法(离子-电子法)配平下列方程式: (1)K2Cr2O7+H2S+H2SO4→K2SO4+Cr2(SO4)3+S+H2O (2)MnO42-+H2O2→O2+Mn2-(酸性溶液) (3)Zn+NO3-+OH-→NH3+Zn(OH)4- (4)Cr(OH) 42-+H2O2→CrO 42- (5)Hg+NO3-+H+→Hg22++NO

普通化学复习题

普通化学复习题 1.在下列物质中,标准摩尔生成焓f m H Δ= 0的是( )。 A. C (石墨) B. C (金刚石) C. CO D. CO 2 2.通常,反应或过程的哪个物理量可通过弹式热量计直接测定而获得( )。 A. ?H B. p ?V C. q p D. q v 3. 某过程中,系统从环境吸热100J ,对环境做功20J ,此过程中体系?U=( )。 A. 80J B.120J C. -80J D. -120J 4.对于状态函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系统处于平衡态,某一状态函数的值就已经确定。 B. 状态函数和途径函数一样,其变化值取决于变化过程。 C .?H 和?U 都是状态函数。 D.任一状态函数的值都可以通过实验测得。 5真实气体行为接近理想气体性质的外部条件是( ) A .低温高压 B.高温低压 C.低温低压 D.高温高压 6.一个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各物质的浓度或分压不随时间而变化。 B. ?G m ? = 0 C.正、逆反应速率常数相等。 D.催化剂可提高其平衡转化率。 7. 反应3/2 H 2(g) + 1/2 N 2(g) ═ NH 3(g),当反应进度ξ=1/2时,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消耗掉1/2 mol N 2 B. 消耗掉3/2 mol H 2 C. 生成1/4 mol NH 3 D. 消耗掉N 2,H 2共1 mol 8. 某体系经循环过程回到起始状态,下列量中不一定为零的是( )。 A. Q B. H C. S D. U 9.电镀工艺是将欲镀的金属作为电解池的( ) A.阴极 B.阳极 C.任意一个极 D.不能作为电极 10. 下列物质标准摩尔熵S ?m 的大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Na(s) < Br(g) < Br 2(l) B. Na(s) < Br 2(l) < Br 2(g) C. Br 2(l) < Na(s) < Br 2(g) D. Br 2(g)

第九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基础.

第九章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基础 【竞赛要求】 氧化态。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和反应的书写与配平。原电池。电极符号、电极反应、原电池符号、原电池反应。标准电极电势。用标准电极电势判断反应的方向及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强弱。电解池的电极符号与电极反应。电解与电镀。电化学腐蚀。常见化学电源。Nernst 方程及有关计算。原电池电动势的计算。pH 对原电池的电动势、电极电势、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影响。沉淀剂、络合剂对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影响。 【知识梳理】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1、氧化数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由于发生了电子转移,导致某些元素带电状态发生变化。为了描述元素原子带电状态的不同,人们提出了氧化数的概念。 1970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 )对氧化数的定义是:氧化数是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荷电数,这个荷电数是假设把每个化学键的电子指定给电负性更大的原子而求得的。例如,在NaCl 中,钠的氧化数为 +1,氯的氧化数为–1。在SO 2中,硫的氧化数为+4,氧的氧化数为–2。由此可见,氧化数是元素在化合状态时人为规定的形式电荷数。确定氧化数的规则: (1)在单质中,元素的氧化数为零。 (2)在单原子离子中,元素的氧化数等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3)在大多数化合物中,氢的氧化数为 +1,只有在活泼金属的氢化物(如NaH,CaH 2)中,氢的氧化数为–1。

(4)通常,在化合物中氧的氧化数为–2;但在过氧化物(如H 2O 2、Na 2O 2、BaO 2)中氧的氧化数为–1;而在OF 2和O 2F 2中,氧的氧化数分别为 +2和+1。 (5)在所有氟化物中,氟的氧化数为–1。 (6)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数分别为 +1和 +2。 (7)在中性分子中,各元素氧化数的代数和为零。在多原子原子离子中各元素氧化数的代数和等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根据上述原则,可以确定化合物中某元素的氧化数。 2、氧化还原电对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氧化数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元素氧化数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氧化还原反应是由还原剂被氧化和氧化剂被还原两个半反应所组成的。例如: Zn(s + Cu2+ (aq Zn 2+(aq + Cu(s 是由半反应Zn(s Zn 2+ + 2e-和Cu 2+ + 2e- Cu(s 所组成。 在半反应中,同一元素的两个不同氧化数的物种组成了电对,其中,氧化数较大的物种称为氧化型,氧化数较小的物种称为还原型。通常电对表示成:氧化型 / 还原型。例如:氧化还原反应是由两个电对构成的反应系统。可以表示为: 还原型(1)+氧化型(2)氧化型(1)+ 还原型(2)

有机化学基础第五章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梳理 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 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 一、加成聚合反应 1、定义与特点 (1)定义:是由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体结合成高聚物的反应。 (2)特点: ①单体必须是含双键、三键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 ②没有副产物生成,聚合物链节的化学组成与单体的化学组成相同。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单体相对分子质量的整数倍。 2、类型 (1)均聚反应:仅由一种单体发生的加聚反应。 (2)共聚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发生的加聚反应。 链节:指高分子化合物中化学组成相同、可重复的最小单位。 单体:能够进行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低分子化合物。 聚合度:高分子链中含有链节的数目,用n表示。 3、加成聚合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书写聚合物时,要把单键上的原子或原子团“折向一边”写在垂直位置。 注:链节内的氢原子不需折向一边,直接写在链节里。 4、加聚反应单体的判断 链节主链:“单键变双键,双键变单键,哪里过饱和,哪里断开”。 (1)凡链节的主键中只有两个碳原子的聚合物,其单体必为一种。将两个半键闭合成双键即可形成单体。 (2)链节主链中有四个碳原子,且链节中无双键的聚合物,其单体必为两种。在正中央断开,将半键闭合即可还原成两个单体。 (3)凡链节主链中只有碳原子(除H外无其他原子)并存在碳碳双键结构的高聚物,其规律是“见双键,四个碳,无双键,两个碳”。按此规律断开,将半键闭合即可得到相应单体。 二、缩合聚合反应 1、定义 由(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体,通过分子间相互缩合而生成聚合物,同时有小分子生成的反应。 反应机理:发生在不同的官能团之间。 2、特点: (1)单体往往是具有双官能团或多官能团的小分子。 (2)有小分子副产物(如H2O、HCl、NH3等)生成。 (3)所得聚合物链节的化学组成与单体的化学组成不同。 (4)含有两个官能团的单体缩聚后生成的聚合物呈线型结构。 3、缩聚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书写时,要在方括号外侧写出链节余下的端基原子或端基原子团。 一般而言,同一种单体进行缩聚反应,生成小分子的化学计量数为n-1;由两种单体进行缩聚反应,生成小分子的化学计量数为2n-1。

第09章--电化学基础知识--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电化学基础知识 习题答案 9-1 291K时将0.1 mol dm-3 NaC1溶液放入直径为2mm的迁移管中,管中两个Ag-AgC1电极的距离为20cm,电极间电势降为50V。如果电势梯度稳定不变。又知291K 时Na+和C1-的电迁移率分别为3.73×10-8和5.98×10-8 m2V-1s-1,问通电30分钟后:(1)各离子迁移的距离;(2)各离子通过迁移管某一截面的物质的量;(3)各离子的迁移数。 解:(1)离子迁移的距离L(Na+)= U(Na+) (dφ/d l)t =0.0168m , L(C1-)=0.0269m (2)n(Na+)=πr2c(Na+) L(Na+)=5.27×10-6mol , n(C1-)=8.45×10-6mol (3)t(Na+)= U(Na+)/[ U(Na+)+ U(C1-)]=0.384 , t (C1-)=0.616 9-2 用银作电极电解 AgNO3溶液,通电后有0.078克银在阴极沉积出来,经分析知阳极区含有 AgNO 3 0.236克,水23.14克,而未电解前的溶液为每克水含有0.00739 克AgNO 3 ,试求Ag+离子的迁移数。 解:n(电解)= 0.078/108 mol , n(前)= 0.00739×23.14/170 mol, n(后)= 0.236/170 mol n(迁移) = n(前) - n(后) + n(电解) , t(Ag+)= n(迁移)/ n(电解)= 0.47 9-3 某电导池先后充以0.001mol dm-3 的 HCl、0.001mol dm-3 的NaCl和 0.001mol dm-3 的NaNO 3三种溶液,分别测得电阻为468,1580和1650Ω.已知NaNO 3 的摩尔电导 率为121 S cm2mol-1 ,如不考虑摩尔电导率随浓度的变化, 试计算 (1) 0.001mol dm-3NaNO 3 溶液的电导率? (2) 电导池常数l/A (3)此电导池中充以0.001mol dm-3HNO 3溶液的电阻和HNO 3 的电导率? 解:(1) κ= c m Λ=1.21×10-4S cm-1 (2) l/A =κ/G =0.2cm-1 (3) ∞Λ m ( HNO3)=∞Λ m ( HCl)+∞Λ m ( NaNO3)-∞Λ m ( NaCl) , 电导池、浓度相同时有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五章-常考知识点强化总结

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 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 一、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反应类型 1.加成聚合反应(简称加聚反应) (1)特点 ①单体分子含不饱和键(双键或三键); ②单体和生成的聚合物组成相同; ③反应只生成聚合物。 — (2)加聚物结构简式的书写 将链节写在方括号内,聚合度n在方括号的右下角。由于加聚物的端基不确定,通常用“—” 表示。如聚丙烯的结构式。 (3)加聚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①均聚反应:发生加聚反应的单体只有一种。如 ②共聚反应:发生加聚反应的单体有两种或多种。如 2.缩合聚合反应(简称缩聚反应) ? (1)特点 ①缩聚反应的单体至少含有两个官能团; ②单体和聚合物的组成不同; ③反应除了生成聚合物外,还生成小分子; ④含有两个官能团的单体缩聚后生成的聚合物呈线型结构。 (2)缩合聚合物(简称缩聚物)结构简式的书写 要在方括号外侧写出链节余下的端基原子或原子团。如 ' (3)缩聚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单体的物质的量与缩聚物结构式的下角标要一致;要注意小分子的物质的量:一般由一种单体进行缩聚反应,生成小分子的物质的量为(n-1);由两种单体进行缩聚反应,生成小分子的物质的量为(2n-1)。 ①以某分子中碳氧双键中的氧原子与另一个基团中的活泼氢原子结合成水而进行的缩聚反应。 ②以醇羟基中的氢原子和酸分子中的羟基结合成水的方式而进行的缩聚反应。 ③以羧基中的羟基与氨基中的氢原子结合成H2O的方式而进行的缩聚反应。 ^ 特别提醒单体与链节不同,如单体是CH2===CH2,链节为—CH2—CH2—,加聚物与单体结构上不相似,性质不同,不为同系物。如分子中无。 加聚反应缩聚反应不同点反应物单体必须是不饱和的! 单体不一定是不饱和的,但必须要含有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

有机化学基础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第二章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脂肪烃 第二节芳香烃 第三节卤代烃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一节醇酚 第二节醛 第三节羧酸酯 第四节有机合成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第一节油脂 第二节糖类 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 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 第三节功能高分子材料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结束语——有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高二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2010-2-26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 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 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 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 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 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氟代烃、酯(包括油脂) (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 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气态: ① 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 ② 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CH3Cl,沸点为-24.2℃) 氟里昂(CCl2F2,沸点为-29.8℃) 氯乙烯(CH2==CHCl,沸点为-13.9℃)

普通化学试卷A卷

电子科技大学2012-2013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A 卷 课程名称:_普通化学__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日期:2013年5 月日考试时长:_120_分钟课程成绩构成:平时30 %,期中%,实验%,期末70 % 本试卷试题由__三__部分构成,共_6__页。 一、选择题(共20分,共20题,每题1 分) 1、理想气体是指:( ) A、分子间距离很大,分子有体积; B、分子间引力可忽略,分子体积可不计; C、分子无体积,但分子间有引力; D、分子既有体积,也有分子间作用力。 2、在总压力为100KPa的混合气中,具有相同质量的H2、He、N2、CO2,其分压最小的是()。 A、H2 B、He C、N2 D、CO2 3、在工业上常用减压蒸馏,以增大蒸馏速度并避免物质分解。减压蒸馏所依据的原理是()。 A、液相的沸点降低B、液相的蒸汽压增大 C、液相的温度升高D、气相的温度降低 4、已知乙醇和水的正常沸点分别为78℃和10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相同温度时乙醇的蒸气压大于水的蒸汽压 B、乙醇分子间作用力小于水分子间作用力 C、乙醇受外压小于水所受外压 D、78℃时乙醇的蒸汽压等于101.325KPa 5、将0.45g某非电解质溶于30.0g水中,使溶液凝固点降为—0.150℃。已知水的K f为 1.86℃·kg·mol -1,则该电解质相对分子质量为() A、100 B、83.2 C、204 D、186 6、关于稀溶液依数性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稀溶液的依数性是指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渗透压 B、稀溶液的依数性与溶质的本性有关 C、稀溶液的依数性与溶液中溶质的微粒有关 D、稀溶液定律只适用于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 7、已知下3个反应的标准焓变:

普通化学习题与解答(第二章)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大气污染 1、是非题(对的在括号内填“+”号,错的填“-”号) (1)r S ? 为正值的反应均是自发反应。 (- ) (2)某一给定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平衡条件不变,分离除去某生成物,待达到新的平衡,则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压或浓度分别保持原有定值。 (- ) (3)对反应系统122()()()(),(298.15)131.3r m C s H O g CO g H g H K kJ mol θ -+=+?=。由于化学方程式两边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绝对值)的总和相等,所以增加总压力对平衡无影响。 (- ) (4)上述(3)中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则正反应速率v (正)增加, 逆反应速率v (逆)减小,结果平衡向右移动。 (-) (5)反应的级数取决于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绝对值)。 (-) (6)催化剂能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的r m G θ?。 (+) (7)在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N 2 和O 2 能长期存在而不化合生成NO 。且热力学 计算表明22()()2()N g O g NO g +=的(298.15)0r m G K θ ?,则N 2 和O 2混合气必定 也是动力学稳定系统。 ( +) (8)已知4CCl 不会与2H O 反应,但422()2()()4()CCl l H O l CO g HCl aq +=+的 1(298.15)379.93r m G K kJ mol θ -?=-,则必定是热力学不稳定而动力学稳定的系统。 ( +) 2、选择题(将所有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入空格内) (1)真实气体行为接近理想气体性质的外部条件是 ( b ) (a )低温高压 (b )高温低压 (c )低温低压 (d )高温高压 (2)某温度时,反应22()()2()H g Br g HBr g +=的标准平衡常数2410K θ-=?,则

有机化学基础第五章常考知识点强化总结

第五章 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 第一节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 一、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反应类型 1.加成聚合反应(简称加聚反应) (1)特点 ①单体分子含不饱和键(双键或三键); ②单体和生成的聚合物组成相同; ③反应只生成聚合物。 (2)加聚物结构简式的书写 将链节写在方括号内,聚合度n 在方括号的右下角。由于加聚物的端基不确定,通常用“—” 表示。如聚丙烯的结构式。 (3)加聚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①均聚反应:发生加聚反应的单体只有一种。如 ②共聚反应:发生加聚反应的单体有两种或多种。如 2.缩合聚合反应(简称缩聚反应) (1)特点 ①缩聚反应的单体至少含有两个官能团; ②单体和聚合物的组成不同; ③反应除了生成聚合物外,还生成小分子; ④含有两个官能团的单体缩聚后生成的聚合物呈线型结构。 (2)缩合聚合物(简称缩聚物)结构简式的书写 要在方括号外侧写出链节余下的端基原子或原子团。如 (3)缩聚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单体的物质的量与缩聚物结构式的下角标要一致;要注意小分子的物质的量:一般由一种单体进行缩聚反应,生成小分子的物质的量为(n -1);由两种单体进行缩聚反应,生成小分子的物质的量为(2n -1)。 ①以某分子中碳氧双键中的氧原子与另一个基团中的活泼氢原子结合成水而进行的缩聚反应。 ②以醇羟基中的氢原子和酸分子中的羟基结合成水的方式而进行的缩聚反应。 ③以羧基中的羟基与氨基中的氢原子结合成H 2O 的方式而进行的缩聚反应。 特别提醒 单体与链节不同,如 单体是CH 2===CH 2,链节为—CH 2—CH 2—, 加聚物与单体结构上不相似,性质不同,不为同系物。如 分子中无。 3.加聚反应与缩聚反应的比较

普通化学复习题(专升本)

《普通化学》复习题(专升本) 一、填空题 1、下列反应在标准状态和298K 下发生: (1) θ1θ1122r m r m N (g)+O (g)=2NO(g) 180.5kJ mol S 12J mol K H ---?=??=?? (2) θ1θ 1122r m r m Mg(s)+Cl (g)=MgCl (s) 641.32kJ mol S 166J mol K H ---?=-??=-?? (3) θ1θ 1122r m r m H (g)+S(s)=H S(g) 20kJ mol S 40J mol K H ---?=-??=?? 这三个反应总是能自发进行的是 ;在较低温度下自发进行的是 ; 在较高温度下自发进行的是___ _____。 2、对某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化学反应,改变某一反应物的浓度,θK , 平衡 ;改变温度,θK ,平衡 。(填:变化、不变化、移动、不移动) 3、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至右电负性 ;电离能 。 4、判断下列反应的标准熵变(填:大于、小于、等于)。 2NaOH(s)+CO 2(g)→Na 2CO 3(s)+H 2O(l),θr m S ? 0 J· mol -1·K -1; CaCO 3(s)+2H +(aq)→Ca 2+(aq)+H 2O(l)+CO 2(g),θr m S ? 0 J· mol -1·K -1。 5、元反应A+B→C 的反应速率方程式v = ,其反应级数 为 。 6、浓度为0.010mol·L -1的一元弱碱(θb K =1.0×10-8)溶液,其pH=_____________,此碱溶 液与水等体积混合后,pH=_______ _______。 7、已知θsp K (CuS)=6.3×10-36,则其溶解度为 mol·L -1,在0.050mol·L -1CuSO 4 溶液中,CuS 的溶解度为 mol·L -1。 8、对于任意状态下的氧化还原反应,当相应原电池的电动势E >0V ,反应向 方向进行。 9、4NH 3(g) + 3O 2(g) = 2N 2(g) + 6H 2O(l),q v 与q p 关系 。(用=或≠填写)。

基础化学试题及答案第九章

第九章 1. 求Cr2O72-和S2O32-中Cr和S的氧化值。 (Cr: +6;S: +2) 2. 在酸性介质的条件下,配平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写出每个氧化还原反应对应的两个半电池反应,并写出电极组成和电池组成式。 (1) MnO4- + H2O2→ Mn2+ + O2 (2) MnO4- + C2O42-→ Mn2+ + CO2 解答过程:该习题解题思路如教材【例9-1】,其参考答案如下: (1) 2MnO4-+5H2O2+6H+ = 2Mn2++5O2+8H2O - +8H++ 5e- Mn2++ 4H2O 正极反应:MnO 电极组成式:(+)Pt∣ MnO4- (aq), Mn2+(aq), H+(aq) 负极:O (g) +2H++ 2e-H2O2 电极组成式:(-)Pt∣ O2(g) ∣ H2O2 (aq), H+(aq) 电池组成式:(-)Pt∣ O2(g) ∣ H2O2 (aq), H+(aq) ‖MnO4- (aq), Mn2+(aq), H+(aq) ∣ Pt(+) (2) 2MnO4-+5C2O42-+16H+ = 2Mn2++10CO2+8H2O - +8H++ 5e- Mn2++ 4H2O 正极反应:MnO 电极组成式:(+)Pt∣ MnO4- (aq), Mn2+(aq), H+(aq) 负极:2CO +2H++2e-H2C2O4 (C2O42-+2H+) 电极组成式:(-)Pt∣ CO2(g) ∣ H2C2O4 (aq), H+(aq) 电池组成式:(-)Pt∣ CO2(g) ∣ H2C2O4 (aq), H+(aq) ‖MnO4- (aq), Mn2+(aq), H+(aq) ∣ Pt(+) 3. 在标准状态下,写出下列反应的电池组成,并判断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A级基础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过程不需要通电就可进行的是( ) A.电离B.电解 C.电镀D.工业冶炼铝 解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即可发生电离,不需通电。 答案:A 2.黄铜上镀金时,电镀池的阴极为( ) A.黄铜B.金 C.石墨D.铜 解析:电镀时,通常把待镀的金属制品作阴极,把镀层金属作阳极,用含有镀层金属离子的溶液作电解液。 答案:A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电解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②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③金属和石墨导电均为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④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有可能实现⑤电镀过程相当于金属的“迁移”,可视为物理变化 A.①②③④B.③④ C.③④⑤D.④ 解析:①应为电能转变成化学能;②为化学能转变为电能;⑤发生了化学变化。

答案:B 4.下列各装置中,在铜电极上不能产生气泡的是( ) 解析:装置A和C均是原电池装置,铜作正极,放出H 2 ,装置B是电解装置,铜作阳极,失去电子逐渐溶解,无气体生成,装置D也是电解装置,铜作阴极,溶液中H+得到电子在阴极析出。 答案:B 5.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物质的水溶液时,在阳极上不生成O 2 的是( ) A.NaOH B.H 2SO 4 C.ZnCl 2D.Na 2 SO 4 解析:阳极上阴离子的放电顺序为:S2->I->Br->Cl->OH->含氧酸根。A、B、D选项中都是OH-放电生成氧气,C中Cl-放电生成氯气。 答案:C 6.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 2 ↑ 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 2+2H 2 O+4e-===4OH- 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2e-===Fe2+ 解析:在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上反应的是氢气;粗铜精炼时,纯铜与电源的负极相连;钢铁腐蚀的负极反应是Fe-2e-===Fe2+。 答案:A 7.根据下列实验事实:

人教版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第1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测试卷

第1章《认识有机化合物》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蒸馏是分离提纯相互互溶的液态有机物的常用方法 B.石油分馏可获得乙烯、丙烯和丁二烯 C.通过煤的直接或间接液化,可以获得燃料油及多种化工原料 D.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时,杂质的溶解度很小或很大均易于除去 2.下列各组物质中一定属于同系物的是() A. CH4和C2H4 B.烷烃和环烷烃 C. C2H4和C4H8 D. C5H12和C2H6 3.某同学写出的下列烷烃的名称中,不符合系统命名法的是() A. 2,3-二甲基己烷 B. 2-甲基丙烷 C. 3-甲基-2-乙基戊烷 D. 2,2,3,3-四甲基丁烷 4.下图是一个氢核磁共振谱,请你观察图谱,分析其可能是下列物质中() A. CH3CH2CH2CH3 B.(CH3)2CHCH3 C. CH3CH2CH2OH D. CH3CH2COOH 5.有机物分子结构如图,其分子肯定可以共平面的碳原子有() A. 6个 B. 7个 C. 8个

D. 9个 6.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醇类.但不是同系物的是()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7.下面的原子或原子团不属于官能团的是( ) A. OH- B. —Br C. —NO2 D. 8.化学家们合成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星烷,如三星烷、四星烷、五星烷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之间互为同系物 B.六星烷的化学式为C18H24 C.四星烷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D.它们的一氯代物均只有两种,而三星烷的二氯代物有四种 9.乙酸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有机物,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酸的官能团为-OH B.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弱 C.乙酸能够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 D.乙酸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蓝

普通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普通化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 1、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稀溶液中,蒸气压最高的是( C )。 A. HAc溶液 B. CaCl2溶液 C. 蔗糖溶液 D. NaCl溶液 2、在下列反应中,?r H m?与产物的?f H m?相同的是( D )。 A. 2H2 (g) + O2(g) = 2H2O (l) B. NO (g) + ?O2(g) = NO2 (g) C. C(金刚石) = C(石墨) D. ?H2 (g) + ?Cl2 (g) = HCl (g) 3、量子数(n,l,m)取值不合理的是(B )。 A. (2,1,0) B. (2,2,-1) C. (2,1,-1) D. (3,1,1) 4、H2O分子中氧的成键轨道是:( D )。 A. 2p x, 2p y轨道 B. sp杂化轨道 C. sp2杂化轨道 D.不等性sp3杂化轨道 5.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A) A.SiO2;B.SiCl4;C.AlCl3;D.CCl4 6.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PO43-的共轭酸是( C ) A. H3PO4 B. H2PO4- C. HPO42- D. OH- 7、恒压只作体积功的反应,等于q p的是(A ) A ?H B ?U C p?V D T?S 8、下列溶液的浓度均为0.01 mol·dm-3,渗透压最大的是(D) A C6H12O6 B HAc C NaCl D Na2SO4

9、已知? (Cu2+/Cu)>?(Zn2+/Zn),其中最强的还原剂是(D) A Cu2+ B Cu C Zn2+ D Zn 10、在恒温下增加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是(B) (A)化学反应速率常数增大; (B)反应物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 (C)反应的活化能下降; (D)反应物的活化分子数目增加 11.在H2O分子和CO2分子之间都存在的分子间作用力是……(B) A.取向力,诱导力 B.诱导力,色散力 C.取向力,色散力 D. 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 12. NH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C ) A.平面三角形 B. V字形 C.三角锥形 D.平面正方形 13. 下列物质中,不存在氢键的是(C ) A. NH3 B. H2O C. C6H6 D. C2H5OH 14. 对于热力学可逆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 A.变化速率无限小的过程 B.可作最大功的过程 C.循环过程 D.能使系统与环境都完全复原的过程 15. 洗涤AgCl(s)沉淀时,为减少沉淀量的损失,应当使用(A ) A.稀盐酸 B.蒸馏水 C.稀硫酸 D.以上均可以 17. 设[HgCl4]2-的K f =K1;[HgI4]2-的K f =K2,则下列反应[HgCl4]2-+4I-=[HgI4]2-+4Cl-的平衡常数为( C ) A.K1+K2; B.K1/K2; C.K2/K1 ; D. K1×K2 18. A = B+C是放热的可逆基元反应,正反应活化能为E a(正), 逆反应活

基础化学习题09

九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首页难题解析学生自测题学生自测答案章后习题答案 难题解析[TOP] 例9-1 什么是原子轨道?原子轨道是什么样子? 析原子轨道不是像月球绕地球运动或地球绕太阳运动的那种圆形或椭圆形的运动轨迹,因为原子核外的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不可能同时有确定的位置和速度,也就无法按照一定方向行进。电子的运动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我们不能知道某一刻电子在什么位置,但是我们能知道它出现在那个位置的可能性有多大。为了表达这样的概率,人们发现了波函数。波函数的几何图形就是原子轨道的形状。 答原子中的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的概率是通过波函数描述的,波函数的平方的意义是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的概率密度。习惯上把这种描述电子运动的波函数称作原子轨道。原子轨道的角度部分和径向部分可以用几何图形表现出来。角度部分的几何图形是原子轨道的形状,如s轨道是球形的,p轨道是哑铃形的。径向部分的图形是曲线,例如径向分布函数曲线的峰表现据原子核一定距离处电子概率的极大值。 例9-2 概率密度、概率、径向分布函数之间是些什么关系? 析概率就是可能性。电子在原子核外的整个无限区间出现的概率为1,在空间某一有限区域出现的概率必小于1。这个空间区域电子概率的大小与空间区域的大小和概率密度有关,是这两个因素的总体体现。 答概率密度反映了电子在原子核外的某一点周围微小区域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概率密度与此微体积的乘积就是这个微区域的电子概律;把微体积扩大到无限空间,概率等于1。如果把微小区域定义为离原子核一定距离的球形表面乘以表面上微壳层的厚度,那么概率密度函数乘以求表面积所得到的径向分布函数,表现了离原子核一定距离处电子概率的大小。 例9-3 为什么周期表中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一般都比金属原子小吗? 析原子半径的大小可以表现为电子出现的平均概率离原子核的远近,或者直接说电子离核的远近,它受核对电子吸引力大小的直接影响。所以本题的关键是有效核电荷的变化规律。 答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核电荷和主族元素原子的外层电子数都逐一增加;因为电子层数不变,同层电子的屏蔽效应不大,有效核电荷增加就明显。有效核电荷愈大,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愈

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一章知识点填空和测试题

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知识回顾】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有机化合物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下列说确的是( ) ①从组成元素分:烃,烃的衍生物②从分子中碳骨架形状分:链状有机化合物,环状有机化合物③从官能团分:烯烃、炔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醛、酮、羧酸、酯等 A.①③B.①②C.①②③ D.②③ 2.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不可能( ) A.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B.具有相同的分子式 C.具有相同的组成元素D.具有相同的熔、沸点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组成相差1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B.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有机物是同分异构体 C.碳原子之间只以单键相结合的链烃为烷烃 D.分子式相同有机物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4.苯丙酸诺龙是一种兴奋剂,结构简式如右图,有关苯丙酸 诺龙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 A.含有两种官能团 B.含有脂环 C.是一种芳香化合物 D.含有酯基 5.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按官能团分类,它不属于( ) A.烯类 B.酚类 C.醚类D.醇类 6.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括号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 混合物试剂分离方法

A 苯(苯酚) 溴水过滤 B 乙烷(乙烯) 氢气加热 C 乙酸乙酯(乙酸) NaOH溶液蒸馏 D 淀粉(氯化钠) 蒸馏水渗析 7.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8.如图是立方烷的球棍模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B.其二氯代物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C.它是一种极性分子 D.它与苯乙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9.下列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烃的是( ) 10.2008年残奥会吉祥物是以牛为形象设计的“福牛乐乐”(Funiulele)。有一种有机物的键线式也酷似牛,故称为牛式二烯炔 醇(cowenynenynol)。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牛式二烯炔醇分子含有两种官能团 B.牛式二烯炔醇能够发生加聚反应得到高分子化合物 C.牛式二烯炔醇在一定条件下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D.牛式二烯炔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1.某烃结构式用键线表示为,该烃与Br2按物质的量 之比为1∶1加成时,所得产物有( ) A.3种B.6种C.5种D.4种 12.分析下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按此规律排布第26项应为( ) 1 2 3 4 5 6 7 8 9 10 C2H4C2H6C2H6O C2H4O2C3H6C3H8C3H8O C3H6O2C4H8C4H10 716 714 2 818 818 13.一氯代物有2种,二氯代物有4种的烃是( ) A.丙烷 B.2-甲基丙烷 C.丙烯 D.苯 14.下图是一种形状酷似一条小狗的有机物,化学家Tim Rickard将其取名为“doggycene”,下列有关doggycene的说 确的是( ) A.“doggycene”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 B.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26H30 C.常温下该有机物为气态 D.1 mol该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