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9的分与合说课稿

8、9的分与合说课稿

8、9的分与合说课稿
8、9的分与合说课稿

8、9的分与合说课稿

一、说课内容: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9、40页。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节课内容教学前,学生已能理解10以内数的具体含义,掌握0-10各数的读写法。通过学习2-5以及6、7的分与合,对分与合有初步的认识,这些都为这节课内容的学习作了思想上和方法上的铺垫迁移。本课的教学,通过让学生观察、动口、动脑,进一步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学会由一种方法得出两种说法,为后面学习10的分与合奠定了基础。经过这样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有条理的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合作创新的能力,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

1.学生体会分与合的思想,熟练地掌握8、9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8、9的认识。

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语言表达,探索简单的规律,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有序思维及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间互相交流、合作学习的意识,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

本节课的教材编排与8、9的分与合相似,新内容以具体实物分成两部分为支撑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边分边想,从而学会8的分与合。这样初步渗透有序地分的思想,以一种分法得出两种说法,认识8的分与合。"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经过动手分一分、数一数、

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自主合作交流,归纳出9的各种分与合。“想想做做”采用多层练习的游戏形式对8、9的分与合进行巩固深化。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体会分与合的思想,自己探索并掌握8、9的分与合。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有序地分一分、有条理地说一说。

六、教学和学法分析

(一)注重直观演示、操作,探索简单的规律,发掘学生的潜能。

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借助实物:花朵、小棒、卡片等教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在眼看、手动、脑想、口说中沟通多种感官的信息,在合作探索中抽象知识,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二)重视新旧衔接,铺垫迁移,启发探新

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设计富有儿童情境的情境,引导学生把6、7的分与合中学到的本领运用到8、9的分与合中去,实现了温故引路,启发探新的效果。

(三)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增加学生数学经验

鼓励学生手、口、脑并用,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问题,又通过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借助多媒体课件,强烈刺激学生的感官。

七、教学程序

(一)复习引入

新课的开始,复习已学的知识,为新课知识做铺垫,有效的激发学

一年级数学2至5的分与合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2至5的分与合说课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数学2至5的分与合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 《分与合》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把10以内数的组成单独安排一个单元,并以分与合的思想为基础教学这些数的组成,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的一个特点。这样安排有三点理由:一是分与合是重要的思想,是认识客观世界常用的方法,也是学习数学的一种策略,应该让学生掌握这种思想方法。二是以分与合的思想为基础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有利于学生比较深刻地理解数的组成的实质内容。三是以分与合的活动为载体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给学生提供积极主动地探索和记忆的机会与条件。 而我们第一课时将要学习2—5的分与合。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逐步掌握“分”与“合”的关系。教材结合具体的操作活动,把分与合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认识“分”的同时也体会“合”。 首先,把若干物体分成两部分,往往有很多种结果,从无序地分到有序地分,体现了不同的思维水平。教材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分的过程的有序性,发现一个数的不同分法所蕴含的规律,学会有序地操作和思考。但是,我们在教学2—5的分与合时,教材没有提出有序分的要求,把4个桃、5个花片的各种分法都呈现出来,旨在让学生自由地分。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分实物的活动,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初步体会“分”与“合”的关系。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比较熟练地掌握2—5的分与合。 教学难点: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四、说教学方法

《8和9的认识》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

《8和9的认识》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8和9的认识》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8和9的认识》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8和9的认识》说课稿1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8和9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3、54页的教学内容。 2、教材所处的地位及编排意图 教科书第53~54页上8、9的认识的编排与前面6、7的认识基本上一样,只不过比认识6、7的要求稍微高一些。主要是可供学生数数的资源更丰富,并且所数事物的数量不像6、7那样明显。教材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一幅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花盆、黑板上的字等。画面除供数数外,还明显地反映了环保教育的主题。关于8、9的序数意义,教材仍然沿用了6、

7所采用的编排方法,不同的是要求学生分别给左边的8只蝴蝶和从左数第9只蝴蝶涂上不同的颜色,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几和第几意义的不同。 3、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数数、实际操作等活动认识数字8和9的含义,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能正确地读写8和9。 (2)知道8和9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进一步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含义。 (4)培养学生有序地看图,有序数数的方法及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图意的能力。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8和9。 教学难点:正确区别8、9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正确书写8和9。 二、说教学程序 1、复习旧知 2、新授 (1)出示挂图,学习数8和9。 (2)出示直尺,教8和9的数序。 (3)借助计数器和点子图教授8和9的大小比较。

小学一年级数学“10的分与合”教案(1)

小学一年级数学“10的分与合”教案(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第一册第35页10的分与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有序地整理并掌握10的组成,体会分与合的思想,进一步感知分与合的联系。 2.让学生在亲历分与合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初步的数学意识。 教具准备 A~9的扑克牌,红色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星期天,天气真好!猴妈妈带它的孩子们到果园里帮它劳动,小朋友,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评析:把学生从严俊的课堂气氛中带入实际生活中。]多媒体演示,播放猴妈妈的话:孩子们站队啦!请小朋友们帮我数一数,今天到了多少猴宝宝?(学生数出有10只小猴)继续播放录音: 我呀,要把宝宝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摘梨,一部分摘苹果,嗯我该怎么分呢? 谈话:猴妈妈该怎样分这10只猴宝宝呢?同桌小朋友商量商量,帮猴妈妈出出主意。 [评析:创设了猴妈妈分宝宝的生活情境,请小朋友帮助猴妈妈出主意,充分利用了低年级同学喜欢相互帮助的优良品质,有极强的表现欲,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下面10的分与合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谈话:看!就连羊博土也忍不住要来考考我们,(多媒体演示)它给我们带来了5串智慧珠,每串有几个,你们数一数。(各有10个),第一串和其他四串有什么例外?(一部分已涂色,另一部分没有涂色)下面四串你能有次序地涂一涂,把它也分成两部分吗?翻开课本第35页,用红色水彩笔在书上涂一涂,分一分,把结果填在书上,比一比谁涂得有次序。 提问:谁愿意来跟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涂的?怎么分的?(实物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的涂色结果,引导学生互相进行评价。) [评析:通过学生自主尝试,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进行充分的探讨交流,亲身体验了知识探索的全过程。] 谈话:我们来看看羊博士是怎么涂的?(多媒体显示结果)请五位小朋友说出例外的分法。 10 10 10 ∕ \∕ \∕ \ □ □ □ □ □ □ 10 10 ∕ \∕ \ □ □ □ □ 看到10的这五种分法,你还能想到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另外的四种分法)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10的分与合。(板书课题)你认为10的分与合只要记几个?(5个)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谈话:看,春天到了,草地上的数字花都开了(多媒体演示:课本35页想想做做第一题),哪两朵花上的数合起来是10呢?哪位小朋友说得正确,春姑娘将送给他两朵花,祝他学习进步,天天向上。练武场:(照例题填空。)

幼儿园大班数学说课稿:5的分解和组成 说课稿100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说课稿:5的分解和组成说 课稿100篇 一、说教材 本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大班数学《5的分解和组成》。在幼儿学习了2、3、4的分解和组成的基础上来进行的。基于幼儿对数概念比较不理解,教材通过操作、观察让幼儿反复进行5的分解和组成的练习,从而帮助幼儿形成数概念。 二、说活动目标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新《纲要》提出"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教师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由此可见生活化、游戏化已经成为构建数学课程最基本的原则。在对教材和本班幼儿的学习情况有一定了解后,我制定出本次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分解和组成,引导幼儿归纳分合式中两边数列分别是递增、递减的关系。 2、激发幼儿主动探索、与同伴交流的兴趣。 三、说重点难点

大班思维中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在认识事物方面,不仅能够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推理。因而本次活动的重点:让幼儿学习5的分解和组成,难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归纳出分合式中两边数列的关系。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一)关于教法本节课属于数概念教学,对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比较难理解,为了帮助幼儿掌握教学重点,突破口难点,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幼儿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结合活动室里的环境,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为幼儿展现一环环的活动过程,引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情感投入,激活幼儿原有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思考,自觉地构建知识。 2、鼓励幼儿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现在的的教学需要转变幼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已成为幼儿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让幼儿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由于幼儿的生活背景和知识

8和9解决问题说课稿

《8 和9 解决问题练习课》说课稿 1 、教学内容:《8 和9 解决问题练习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8 页的教学内容。 该内容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8 和9 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数的认识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根据教学内容和课标要求,从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并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身感受8、9 以内数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想一想,8、9 在生活中的现象,同时还安排了生活中的购物现象,让学生体验学数学和用数学的乐趣。 2 、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的观察、语言表达能力和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④让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 数学的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 决问题。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法 培养学生的探索学习能力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在这节练习中我利用教材的主题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图上都有什么?培养学生找出条件和问题,再解决问题。由于教才实例是有限的所以我又增加了一些生活中实例来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乐于学习数学。 三、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学应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我们的教学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本节课要让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是:会观察图画,能从中找出条件和问题,再通过观察图画和问题来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数的组成。 (二)探究知识 (1)揭开课题:直接导入课题。 (2)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通过观察找出条件和问题。(3)解决问题。 (二)巩固练习 (三)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分与合》说课稿

《分与合》说课稿 一、说教材 《分与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练习8-10各数的分与合的过程。第2题用猜的形式巩固对10的分与合的理解;第3题综合了8-10各数分与合的内容,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熟悉8-10各数的分与合。第4题让学生应用对8-10各数分与合的理解填空;第5题通过富有情趣的练习形式,启发学生灵活应用数的分与合的知识合理作出选择。第6题是通过填一填,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有条理思考的重要性。第7题是写数练习。这一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奠定了很重要的基础,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巩固运用学过的知识。 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3、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等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在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过程中,形成分与合的思想 本节课的难点:形成分与合的思想,为以后的加与减的学

习打基础。 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练习课是很枯燥的课型,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本课我设计了一个蚂蚁旅行的故事贯穿整个练习,让每一个练习都联系起来,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会让学生感觉枯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发现法:在分一分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发现出有次序有条理的分法,自己发现出分与合的联系。从而掌握一些自己整理知识的方法。 三、说学法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观察比较以及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法、观察比较法也是本节课中学习练习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1、观察法:在出现实物或是画面时让学生用完整的语方表达出来是很好的学习方法。观察目的确,比如怎么样才能又快又好的将各种可能的分法全部分到?先要观察再思考,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

一年级数学上册《8、9的分与合》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8、9的分与合》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8、9的分与合》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52页。 二、教学目标: 1. 掌握8、9的分解与组成,领悟规律,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 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3. 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并初步感受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 三、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探索得出8、9的分与合,并领悟规律。 四、教学难点:掌握并领悟8、9的分与合的规律。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小棒,记录表。 六、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准备: 学生边摆小棒边说6、7的分解与组成。 (二)探索8、9的分与合: 活动一:8个分成两组,有几种分法?(用小棒代替) 1、学生动手操作边分8根小棒,边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2、请学生上前演示自己分的方法,并说清楚分的结果。 3、随着学生的演示与汇报,教师把分法写在黑板上。 4、引导学生观察8的分解情况,可以一对一对的记忆,这样既方便又快捷。 活动二:让学生用9根小棒分一分,看看可以怎样分?

1、学生动手操作边分9根小棒,边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要求有序的分,一对一对的记录) 2、请学生上前演示自己分的方法,并说清分的结果。 3、随着学生的演示与汇报,课件出示9的分解与组成。 (三)加强记忆,牢固掌握: 1、对口令游戏:同桌两个同学进行对口令游戏。 例如:生1, 5和几可以组成9;生2, 5和4可以组成9。 2、找朋友游戏:学生每人手中拿一个数字,找出组成8或9的好朋友。 3、摘星星: 4、连一连: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数合起来是8呢? 5、快来帮小猴子摘下合起来是9的桃子吧? 四、应用练习,加强理解: 1、分一分:喜羊羊与懒羊羊分吃9个草莓,他们能吃同样多的草莓吗?为什么呢?8个草莓可以吗? 2、原来有8块糖,大头儿子吃了一些,还剩下3块糖,聪明的同学们,请你猜一猜大头儿子吃了几块糖呢? 五、综合拓展:你会填吗! 六、布置作业: 边摆小棒边向爸爸、妈妈说一说8、9的分解与组成。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8和9的认识》说课稿

《8和9的认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把8和9的认识放在同一节课中完成,编排与前面6和7的认识基本上一样,只是要求更高。教材中提供给学生数数的资源虽不如6和7明显,却更丰富。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花盆、蝴蝶、黑板上的字等。画面除数数外,还体现了环保教育的主题。8和9的序数意义仍是采取6和7的编排方法,不同的是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几和第几的意义的不同。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体会8和9的基数的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和9的序数含义。 3.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4.结合8和9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 二、教法和学法 很显然,在教法和学法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动手操作学习。 “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合作学习。 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贯穿教学全过程,注意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营造平等、互助的学习氛围。 为了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三、学生分析 低年级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渴望动手参与的愿望强烈,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加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流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引入。

2-5的分与合说课稿

2-5的分与合说课稿

2-5的分与合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2-5分与合”。首先我对本节课的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说教材 《分与合》是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34-35页的内容。 本节课内容教学前,小朋友已能理解10以内数的具体含义,掌握 1-5各数的读写法,知道左右、前后、上下等位置的正确表达,能正确判断大小、多少,这都为本课的教学作了铺垫。而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孩子们通过把几个物体分为两部分,或把两部分合起来的过程,使他们体会分与合的思想,为以后学习加减法孕伏铺路。 基于上述认识,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征,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2-5的分与合,初步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2、通过自主探索,在合作交流中发展研究意识,提高有序思维的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体验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培养爱数学的情感和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使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 5以内数的组成。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体会分与合的思想,能有顺序地说出 5以内数的组成。

下面为了讲清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使孩子们能达到本节课预设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一谈。 二、说教法: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进行了如下操作: 教学方法: 1、注重直观演示、操作,探索简单的规律,发掘学生的潜能。教学中我借助实物辅助教学:桃子、圆片等教具,为小朋友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孩子们在眼看、手动、脑想、口说中沟通多种感官的信息,在合作探索中抽象知识,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2、观察、发现法:在“探究新知”的环节,我主要是让孩子们通过上台演示操作,自己动手和同桌合作操作的方法,让他们自己观察发现出有次序有条理的分法,自己发现分与合的联系,从而掌握一些自己整理知识的方法。 三、说学法 一年级的小朋友,他们入学还不足一个月,现在的学习完全以无意注意为主,贪玩,好动,表现欲望强,是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典型特征。因此,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让孩子们广泛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一定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欲望,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同是《新课标》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观察比较以及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

“6和7的分与合”说课稿

“6和7的分与合”说课稿 一、说课的内容: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2-33页的“6和7的分与合”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节课内容教学前,学生已能理解10以内数的具体含义,掌握0-10各数的读写法。通过学习2-5的组成,对分与合有初步的认识,这些都为这节课内容的学习作了思想上和方法上的铺垫迁移。本课的教学,通过让学生观察、动口、动脑,进一步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学会由一种方法得出两种说法,为后面学习8、9、10的组成奠定了基础。经过这样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有条理的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合作创新的能力,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分与合的思想,熟练地掌握6、7的组成,进一步加深对6、7的认识。 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语言表达,探索简单的规律,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有序思维及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间互相交流、合作学习的意识,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

本节课的教材编与"2-5"的组成相似,新内容以具体实物分成两部分为支撑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边分边想,从而学会6的分与合。这样初步渗透有序地分的思想,以一种分法得出两种说法,认识6的组成。"试一试"让学生经过动手分一分、数一数、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自主合作交流,归纳出7的各种组成。想想做做采用多层练习的游戏形式对6与7的组成进行巩固深化。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体会分与合的思想,自己探索并掌握6、7的组成。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有序地分一分、有条理地说一说。 六、教学和学法分析 (一)注重直观演示、操作,探索简单的规律,发掘学生的潜能。 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借助实物:花朵、小棒、卡片等教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在眼看、手动、脑想、口说中沟通多种感官的信息,在合作探索中抽象知识,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二)重视新旧衔接,铺垫迁移,启发探新 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设计富有儿童情境的情境,引导学生把"2-5"的组成中学到的本领运用到"6-7"的组成中去,实现了温故引路,启发探新的效果。

《数数数的组成》说课稿

《数数数的组成》说课稿 《数数数的组成》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作者精心整理的《数数数的组成》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数数数的组成》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数数数的组成》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的第一课时,本单元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这几部分内容。数概念是整座数学大厦的基础,是重要的数学概念。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对20以内各数有初步的认识,本学期将数的范围扩展到100以内,100以内数的概念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数数数的组成》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包括课本31页的主题图,32页、33页的例1—例3,以及33页下面的做一做。其中31页的草原牧羊图是为了让学生整体感知100有多少,体会数学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例1是数100以内各数,是为了使学生从整体上感受100,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和“百”。例2是为了突破数数难点: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是多少而设计的。例3是通过让学生摆放35根小棒的过程,使学生领会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加深对计数单位“一”、“十”的理解。 这部分内容选取的素材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不但品种多样,而且是师生比较容易找到的实物。学生应用这些实物作为学习数这个概念的载体,使之变得容易理解。另外,为了使学生掌握数这个概念中诸多重要但又较抽象的内容,教材加强了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就掌握了这些概念。本节课帮助孩子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数学其他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2~5的分与合》说课稿

《2~5的分与合》说课稿 一、说教材 《分与合》是第七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我要教学的是2-5各数的分与合这一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奠定了很重要的基础,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巩固运用学过的知识。 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3.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等能力。 4.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合作、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究出2-5数的分与合。 5.本节课的难点:如何由5分4和1想到5分1和4 。形成“分”与“合”的思想,为以后的加与减的学习打基础。 二、说教学程序 (一)情境引入 由于学生刚认识1到10的数,对数的分与合还不了解,所以我用有趣的拍手游戏,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在教学4的分与合时,让学生利用学具进行活动,然后组织交流,要求学生有条理地进行表达语言,并提醒学生从分与合这两个角度分别说一说。在这基础上让学生探索5的分与合,学生在尽量经历、探索的同时,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二)对数游戏 采取带领学生做手指操,口头对口令,介绍游戏规则,既巩固有关数的分与合知识,又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三)课堂练习

用课件出示,让同学们回答,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的分与合,加深对2-5各数分与合的理解。 (四)最后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让学生回忆今天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 这节课从总体上把握得过关了,完成了教学任务。我对本课的重点理解是通过操作、合作让学生自己探索2、3、4、5的分与合,而且要让学生多练习分与合连着说,不足在于:按一定顺序排列,本来教学要求上没有这一项的,但为了便于以后的教学,我觉得有必要讲,使学生先形成一个表象,感知怎样按顺序。但结果我觉得把握得不好,没有讲够,讲透。部分学生能发现1、2、3、4的规律,但不是全部,这有待做深入讲。

一年级数学“6和7的分与合”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6和7的分与合”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小学新课程《数学》一年级上册中的“6和7的分与合”。下面我从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教学和学法分析、教学程序、评价分析四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教学内容:小学一年级上册第32-33页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教学前,学生已通过学习2-5的组成,对分与合有初步的认识,这些都为这节课内容的学习作了思想上和方法上的铺垫迁移。本课的教学,通过让学生观察、动口、动脑,进一步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学会由一种方法得出两种说法,为后面学习8、9、10的组成奠定了基础。经过这样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有条理的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合作创新的能力,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2-5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分与合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分与合的思想也有了初步的体会,这些都为这节课的学习作了思想上和方法上的铺垫迁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通过分解数量是6、7的物体,从而掌握6、7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使学生在探索6、7的不同分法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条理性以及发现规律、应用规律的主动性,体会分与合的数学思想。 3、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活动,探索出6和7的组成,能够有序的掌握6、7的组成。 教学难点:如何有序地掌握6、7的组成。 教学和学法分析 (一)注重直观演示、操作,探索简单的规律,发掘学生的潜能。 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直接经验是思维表象形成的基础,学生学习所需要的直接经验主要来源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生活或学习用品的演示、观察、动手操作等教学实践。因此,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借助实物:彩色气球、圆片等教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在眼看、手动、脑想、口说中沟通多种感官的信息,在合作探索中抽象知识,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二)重视新旧衔接,铺垫迁移,启发探新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有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因此本节课,我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

大班数学:学习9的分解和组成的说课稿

大班数学:学习9的分解和组成的说课稿大班数学:学习9的分解和组成的说课稿 冯笑笑一、设计意图 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幼儿在认识8的分解和组成的基础上学习9的分解和组成。通过学习,能使幼儿初步理解整体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为学习加减法打下基础,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数概念的认识。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观察、比较以及操作能力,从而促进数学思维品质的发展。 二、说教材 (一)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教材,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在活动过程中掌握9的分解和组成,会比较数的多少。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讲述能力。 3.引起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为了完成本次活动,我做了以下准备。 韵律操视频、小花、小鼓、图形卡片。 三、说教法 现代教学方法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追求整体效果的最优化。根据本活动内容、目标及学生和教师的实际 情况,我采用了演示法、操作法、练习法和游戏法。 大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开始出现了抽象思维的萌芽,他们对数的组成的认识和理解不能靠成人灌输,必须通过自身的观察和操作活动来进行。皮亚杰也曾说过:“数学开始于对于物体的动作”。足见操作法具有实践性、主动性和发现性等

优点。每个幼儿的心理发展潜能是不同的,教学实践表明,幼儿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会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现象,为此,我在教学最后环节,运用活动,让幼儿进行练习,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四、说学法 根据教材特点,我启发引导幼儿在观察中比较,在操作中自主学习,使幼儿真正成学习的主人。 五、说教学过程 活动过程: 1. 韵律活动。 2. 在活动过程中学习9的分解和组成。 (1)个别幼儿操作 a:请一个幼儿听敲鼓声取小花,把取出来的小花分别放在两个纸盒里。 现在,老师请一位小朋友听鼓声取出相应数量的小花,请小朋友把第 一次取出来的花放在高的纸盒里,第二次取出的小花放在低的纸盒里。 b:请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我们一起看看他做的对不对, 谁能根据这两个纸盒提出问题, 例如:高的纸盒里比矮的纸盒里多几多小花, 矮的纸盒里比高的纸盒里少几朵小花, 两个纸盒里一共有几多小花, 你是怎么知道有九朵小花的, 那有9条小鱼分到了两座新房子,但是小鱼不知道它们应该怎么住,现在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帮帮小鱼,给它们分房子住好不好呢, 开始操作; 白板出示鱼缸,小朋友演示给小鱼分房子。

小学一年级数学“10的分与合”教案(1)

小学一年级数学“10的分与合”教案(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第一册第 35页10的分与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有序地整理并掌握10的组成,体会分与合的思想,进一步感知分与合的联系。 2.让学生在亲历分与合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初步的数学意识。 教具准备 A~9的扑克牌,红色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星期天,天气真好!猴妈妈带它的孩子们到果园里帮它劳动,小朋友,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评析:把学生从严肃的课堂气氛中带入实际生活中。] 多媒体演示,播放猴妈妈的话:孩子们站队啦!请小朋友们帮我数一数,今天到了多少猴宝宝?(学生数出有10只小猴)继续播放录音:

我呀,要把宝宝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摘梨,一部分摘苹果,嗯我该怎么分呢? 谈话:猴妈妈该怎样分这10只猴宝宝呢?同桌小朋友商量商量,帮猴妈妈出出主意。 [评析:创设了猴妈妈分宝宝的生活情境,请小朋友帮助猴妈妈出主意,充分利用了低年级同学喜欢相互帮助的良好品质,有极强的表现欲,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下面 10的分与合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谈话:看!就连羊博土也忍不住要来考考我们,(多媒体演示)它给我们带来了5串智慧珠,每串有几个,你们数一数。(各有10个),第一串和其他四串有什么不同?(一部分已涂色,另一部分没有涂色)下面四串你能有次序地涂一涂,把它也分成两部分吗?翻开课本第35页,用红色水彩笔在书上涂一涂,分一分,把结果填在书上,比一比谁涂得有次序。 提问:谁愿意来跟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涂的?怎么分的?(实物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的涂色结果,引导学生互相进行评价。) [评析:通过学生自主尝试,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进行充分的探讨交流,亲身体验了知识探索的全过程。]

最新《6和7的分与合》说课稿

《6和7的分与合》说课稿 一、说课的内容: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41页的“6和7的分与合”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节课内容教学前,学生已能理解10以内数的具体含义,掌握 0-10各数的读写法。通过学习2-5的组成,对分与合有初步的认识,这些都为这节课内容的学习作了思想上和方法上的铺垫迁移。本课的教学,通过让学生观察、动口、动脑,进一步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学会由一种方法得出两种说法,为后面学习8、9、10的组成奠定了基础。经过这样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有条理的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合作创新的能力,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分与合的思想,熟练地掌握6、7的组成,进一步加深对6、7的认识。 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语言表达,探索简单的规律,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有序思维及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间互相交流、合作学习的意识,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 本节课的教材编与"2-5"的组成相似,新内容以具体实物分成两部分为支撑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边分边想,从而学会6的分与合。这样初步渗透有序地分的思想,以一种分法得出两种说法,认识6的组成。"试一试"让学生经过动手分一分、数一数、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自主合作交流,归纳出7的各种组成。想想做做采用多层练习的游戏形式对6与7的组成进行巩固深化。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体会分与合的思想,自己探索并掌握6、7的组成。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有序地分一分、有条理地说一说。 六、教学和学法分析 (一)注重直观演示、操作,探索简单的规律,发掘学生的潜能。 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借助实物:花朵、小棒、卡片等教具,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8和9的组成》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8和9的组成》教学反思 这节课从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背景,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评价等方面来设计,内容的呈现以“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展开。回顾整个教学活动,我认为在教学中较好地贯彻了课改的新思想,主要体现在: 1.创设情景,在活泼气氛中引发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而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结合低年级学生的个性特点,大胆地创造、使用教材,从孩子熟悉的“钓鱼”这一生活情景出发引入课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状态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自学互学,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快乐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如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上学生唱“主角”,教师只是一个“配角”,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交流,关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思维等方面。本节课的内容“8和9的分解与组成”,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经验,于是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去自学,去思考,去交流尝试的结果。在这个自学、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的学生,印象必然较深,同时增强了自信心,激发了成功、愉悦感;不能理解的学生,也在自学中发现困惑所在,在小组合作、相互交流中,困惑得到解答,有恍然大悟之快感。 3.实践应用,在有趣的游戏、精彩的练习中感受乐趣 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听,老师说,机械重复,单调乏味,学生很难“活”起来,“动”起来。在本课中,我注意穿插游戏或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氛围中得到提高。如在巩固“8的组成”时,同桌合作做“拍手”游戏;又如在反馈练习中,师生共玩“数字卡片”游戏。做到师生互动、知情交融,教师与学生始终处于和谐、民主、欢快而又紧张的课堂气氛之中,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零距离沟通。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环节,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和欲望,不断地使学生得到鼓励,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

一年级分与合教案

数学一年级上册三单元《分与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册教材第21-22页 三维目标: 1、让学生在通过把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中,探索并掌握5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对分与合的联系有初步体会,初步形成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理解数的组成与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游戏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和老师一起做游戏吗?我们先一起做个游戏。 《拍手游戏》和《猜几个水果游戏》 师:我们一年级的同学真聪明,小猴子也想让你们帮个忙呢,你们愿意帮助它吗? 出示课件 二、探究新知. 1.教学5的组成 出示课件 师:小猴请我们帮什么忙呢? 问题:把5个桃子放到两个筐里,怎样放? 操作:请同学们帮小猴摆一摆,看看会有几种情况。(叫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师:看一看我们分的怎么样?(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板书5的分成与合成

2、游戏闯关 师:小猴子为了谢谢你们,要带大家到智慧乐园玩闯关游戏,你们愿意吗? (1)出示第一关:涂一涂填一填 操作:请大家用学具涂一涂,看看有几种涂法。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 看一看与我们涂的怎么样?(展示学生的涂法) (2)出示第二关:猜一猜 学生猜一猜另一只手有几个。 (3)出示第三关:动动脑 5只小鸟飞到两个笼子里,每个笼子能飞进同样多的鸟吗?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出示课件,小猴:谢谢你们,小朋友们,再见! 三、本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幼儿园大班数学说课稿8的组成与分解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说课稿8的组成与分解含反思 大班数学说课稿8的组成与分解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激发幼儿主动探索、与同伴交流的兴趣,学习8的分解和组成,引导幼儿归纳分合式中两边数列分别是递增、递减的关系,让幼儿能够大胆地参与活动,积极地投入到实践中去,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数学说课稿8的组成与分解含反思教案吧。 一、说教材 1、说教材中的地位《8的组成与分解》这一课是幼儿在学习了 2、 3、 4、 5、 6、 7、的分解和组成和7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幼儿的好奇心较强,对新事物的探索欲望较强,由此,我根据我班幼儿的年根据《新纲要》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积极地,主动地去探索各种事物,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2、说活动目标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新《纲要》提出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教师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由此可见生活化、游戏化已经成为构建数学课程最基本的原则。在对教材和本班幼儿的学习情况有一定了解后,我制定出本次活动目标: (1)学习8的分解和组成,引导幼儿归纳分合式中两边数列分别是递增、递减的关系。让幼儿能够大胆地参与活动,积极地投入到实践中去。 (2)激发幼儿主动探索、与同伴交流的兴趣。 3、说重点难点大班思维中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在认识事物方面,不仅能够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推理。因而本次活动的重点:让幼儿学习8的分解和组成,难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归纳出分合式中两边数列的关系。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关于教法本节课属于数概念教学,对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比较难

《10的分与合》教学设计

《10的分与合》教学设计 课前思考: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如使用做游戏、直观演示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展示交流是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 2、形式多样、层次分明的练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促动所学知识的内化。“抓糖”、“找朋友”、“儿歌”、“对口令”、“猜一猜”的游戏,以师生间、同桌间、小组内等不同形式组织学生活动,增加了学生练习的机会,提升了练习的效率;“有几种分法”引导学生使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的数学思考。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7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得出并掌握10的组成。 2、发展初步的动手操作水平、发散思维水平和语言表达水平。 3、初步体会分与合的思想,更加乐意学习数学。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得出10的组成的各种说法。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有序的掌握10的组成。 教学准备:电脑投影、每人10个花片、糖果10颗、花朵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9以内的分与合。 学生开火车说出卡片上的分与合。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礼物(展示糖果),现在不管谁上来抓一把糖果,老师不看他拿,只看剩下的就能很快猜出他拿走了多少颗糖果。谁愿意上来试试?(学生抓,老师猜) 师:老师为什么猜得又对又快,谁知道其中的秘密?猜猜看。 学生自由猜测、交流。 师:你们很聪明、猜得对,老师知道一共有10颗糖果,是根据10的分与合推想出来的,如果你们学习了10的组成,会比老师猜得还快。(揭题:10的分与合) 三、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1、探索新知。 出示5串珠子图。 (1)师:书老师觉得同学们又聪明,又能干,奖给大家五串珠子,请数数每串有几颗? (2)师:仔细看,老师来涂第一串珠子,我是怎样涂的呢?从哪边起涂了几颗红珠?分成了几颗黄珠和几颗红珠?你能看着这串珠子说一说10能够分成几和几吗?根据老师的回答电脑演示。 (3)师:青豆老师说你能有次序的涂一涂,分一分吗?动脑筋想一想第二串珠子应从哪边起涂几颗?分成了几颗黄珠和几颗红珠?10能够分成几和几?(老师根据回答演示)

一年级数学8、9加减法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8、9的加减法说课稿 说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56--57页,及61页练习八第8、10、12题。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在编排上与6、7的理解和加减速法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要求比前者略有提升,如在6、7的理解和加减速法计算中出现了“一图两式”(即根据一幅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而在本小节则出现“一图四式”(即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另外,教材在第60页第5题中渗透了统计思想,以及在练习中安排了比多比少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的探索过程。 2、通过摆学具及想的活动,使学生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相对应的减法。 3、培养学生探索新知,分工合作,相互交流的精神。 4、培养学生助人为乐、团结同学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对一图四式的探索过程及计算方法中想的过程。 教具准备:教科书五十六页的恐龙图,六十一页练习八第8题的图

学具准备:7个红苹果图,2个桃子图,0—9的数字卡片。 教法学法: 首先,从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过渡到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教材提供一幅画有8条恐龙的图,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写出不同的算式,最后由五个小朋友合作共同写出四个算式。这样让学生去发现他们的关系,不但让学生写出了四个算式,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亲自经历了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的探索过程,使学生感受到“一图四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恐龙吗?(喜欢)那么你们一定知道很多关于恐龙的故事吧!有谁想把你知道的故事讲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呢?(指几名同学回答)教师:老师也喜欢恐龙,不过真正的恐龙已经消失,现在留给我们的仅仅它们的化石和图片,那么恐龙究竟是怎样消失的,到现在仍是一个谜,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将来能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开这个谜。 二、学习新知 1、分组交流,感悟新知。 教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恐龙图,希望大家能喜欢。请同学们看图,从图上你看到了些什么?根据这幅图,你能写出几个算式?请同学们写在练习本上,能写几个就写几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