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练习题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练习题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练习题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练习题

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1.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A.凝固

B.液化

C.熔化

D.凝华

2.以下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升华现象

B.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最终“消失“了,这是蒸发现象

C.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有冰花,这是凝华现象

D.用久的白炽灯泡内壁发黑,这是凝固现象

3.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

A.(1)(2)

B.(1)(3)

C.(3)(4)

D.(2)(4)

4.萘的熔点和凝固点都是80℃,当温度恰是80℃时,萘将处于()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态

D.以上三种情况均可能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夏天,我们看到的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B.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C.高压锅是利用液体沸点随液面上方气体压强的增大而降低,使食物容易被煮

D.电冰箱是利用致冷物质迅速蒸发吸热;使电冰箱内温度降低

6.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A.天气突然变热墙上起汽水--液化

B.打开热水瓶盖,瓶口冒“白汽”--汽化

C.冬天洗热水澡时,窗玻璃“模糊”--升华

D.冬天的早晨,草坪上的青草叶上有霜--凝固

7.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汽”,这是凝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8.下列是对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热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放热防止菜被冻坏

B.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了

C.清晨花草上的小露珠是由空气液化而形成的

D.发烧时在身体上擦些酒精降温是因为酒精的温度低

9.下列物态变化中,都需要吸热的是()

A.熔化、汽化

B.汽化、凝固

C.液化、凝华

D.熔化、升华

10.中国北部的漠河冬季气温最低到-52.3℃,应选用水银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为什么?(应选用酒精温度计.因为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在-52.3℃的情况下,酒精是液态的.水银的凝固点是-39℃,在气温低于-39℃时,水银的固态的.所以水银温度计在冬季的漠河无法工作.)

11.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句话是什么道理?

雪在熔化时温度保持在0℃不变,但是要吸热.雪从空气中吸热,气温下降,所以化雪时更冷.

12.北方的冬季较冷,为了妥善地保存蔬菜,多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利用水结冰时放出热,窖内温度不致太低.现在,人们研制出一种聚乙烯材料,在15℃~40℃的范围内熔化或凝固,而熔化或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所以,人们将这种材料制成颗粒状,掺在水泥中制成储热地板或墙壁,天气热时颗粒熔化,天气冷时又凝固成颗粒,能调节室内的温度.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导学案

课题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课型:新授课 班别小组姓名 【学习目标】 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同学们,请帮我解决一个问题上:黑龙江省北部一月份的平均气温在负30℃以下,漠河镇的最低气温达到过负℃,在这样冷的地区测气温应该用水银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根据什么来选择(思考2分钟) 有同学说对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研究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的知识。(引出课题)【预习导学】 1、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像上面的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叫做。 2、熔化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凝固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晶体和非晶体”回答: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中哪些属于晶体哪些属于非晶体 4、晶体在时的温度叫做。晶体熔点,非晶体______ 熔点。(选填“有”或“没有”) 5、晶体除熔化时有一定的温度,在凝固时也有一定的温度,晶体在时的温度叫做。晶体凝固点,非晶体凝固点。(选填“有”或“没有”) 6、熔化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凝固需要。 【思考】:如何区别晶体和非晶体 【合作探究】 一、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 1、提出问题 (1)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2)是不是每一种物体熔化时温度都相同 2、猜想和假设 你的猜想是什么请大胆写出你的猜想: 实验中注意的事项: (1)温度计要完全浸入被测物体中。(2)实验时让物体受热均匀要不断搅拌。 (3)注意酒精灯的使用安全。 3、设计并进行实验: 参照课本图4—28所示组装好实验装置,并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将观测结果填人表中) 线图像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 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含答案)

3.2 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9·广东深圳·期末)以下热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往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一酒精蒸发时放热 B.寒冷的北方室外大多选用酒精温度计测温--酒精的凝固点低 C.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撤盐便于除雪一盐可以提高冰雪的熔点 D.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外壁出现了小水滴--水蒸气凝华 2.(2019·深圳市高级中学期中)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 B.晶体熔化时温度会升高 C.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热 D.非晶体熔化时温度升高 3.(2020·长春市第五十二中学月考)标准大气压下海波的熔点为48℃,则标准大气压下48℃的海波() A.一定处于固态B.一定处于液态 C.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以上都有可能 4.(2019·广东肇庆·期末)如图所示为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冰是一种非晶体

B.冰从﹣10℃升高到5℃用的时间为t2 C.从t1到t2冰的质量保持不变 D.从t1到t2,冰处于熔化过程 5.(2019·山东泰安·期中)如图所示,表示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B.C.D. 6.(2019·山东宁津·二模)如图是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图中的(在标准大气压下)() A.B. C.D. 7.(2019·湖北宜昌·初二期中)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B.晶体熔化时不需要吸热,非晶体熔化时要吸热 C.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 D.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都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8.(2019·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初二月考)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第2课时)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导学案(第2课时) 【导学目标】: 1、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区别 2、明确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及熔点和凝固点 3、掌握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和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知识 4、能利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简单现象,解决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导学重、难点】:“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区别”是本节的重点,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总结推理熔化和凝固曲线并了解其物理意义是本节难点之一,了解晶体熔化要吸收热量而温度不变是又一难点。 【导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对比法、图像法 【导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什么叫做熔化?什么叫做凝固? 2、海波熔化和凝固分别有什么特点? 二、导学设问 海波和石蜡熔化和凝固有什么不同点呢?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有什么区别?同一种晶体和熔点和凝固点又有什么关系? 三、新课导学: (一)聚焦目标一: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 海波(晶体)的熔化曲线的分析: ①AB 段。在这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 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答:AB 段所对应的 时间内海波是固态,温度升高,是海波吸热升温 的过程) ②在曲线上的哪一点海波开始熔化?(答:B 点) ③在BC 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的状态如何?温度是否变化?这段时间是否对35 048

海波加热?(答:BC 段是所对应的时间内海波的状态是固态和液态共存。海波的温度保持在48℃不变。此时仍在继续对海波加热,即海波仍在吸热。这是海波熔化过程) ④在CD 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答:海波的状态是液态,海波已经熔化完毕,继续加热,海波的温度升高) ⑤总结:像海波这样,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 2、非晶体 (1)物质除了晶体还有非晶体,松香、石蜡、玻璃等属于非晶体。 (2)请一个组把石蜡的熔化和凝固曲线画在黑板上。 从石蜡的熔化和凝固曲线可知,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跟晶体不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也没有一定的凝固点。石蜡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固态石蜡由硬变软,然后再变为液态。凝固时放热,石蜡由液态变为粘稠,然后由软变硬,形成固态。 (二)聚焦目标二:熔点和凝固点 (1)除了海波以外,其他晶体物质,如各种金属、冰、固态酒精等,它们的熔化曲线都与海波的熔化曲线形状相似,只是熔化时的温度高低不同而已。这条熔化曲线反映了晶体物质熔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晶体的熔化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的,即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海波的熔点是48 ℃。 (2)如果让熔化了的海波冷却,记下液态海波在冷却凝固成晶体过程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可得到凝固曲线近似下图 的形状。 思考并回答: ①AB 段。海波是____态,____热(填"吸"或"放"), 温度______。 ②BC 段。海波的状态是____,____热,温度_____。 ③CD 段。海波的状态是____,____热,温度_____。 (3)总结:晶体的凝固也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完 成。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同种晶体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 04861 35

苏科版 初二物理 上学期 第二章 物态变化第三节熔化和凝固实验提优专题练习

苏科版初二物理第二章物态变化 第三节熔化和凝固实验提优专题练习 实验探究题 1.遵义某学校物理兴趣小组进行冰块熔化实验. (1)图甲是兴趣小组讨论的三种加热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好________(填“A B C ”、“”、“”),请你说出选择此方案的优点是_____. (2)选取合适方案后,兴趣小组同学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 A B 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分别是两位同学根据自己记录的数据绘制温度随时 A B 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其中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图(填“”、“”),根据图像10 可知:第分钟时物体处于________状态。 2.如图所示是对某种固体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 (1)该物质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点是___________,熔化过程是 _____________段(填字母),此过程中内能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段表示沸腾过程,沸腾过程_________________热量. (3)在图像中M点时,该物质为__________________;N点时,该物质为 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气态”). (4)从图像可以看出,在AB阶段比在CD阶段温度上升得快,这是因为该物质在AB 阶段时的比热容比在CD阶段时的_____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3.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 题:

(1)实验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可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_________________的温度计,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_____(选填“水蒸气”或“小水珠”)。 (3)上图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萘的熔点为__________; 萘是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你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第15min时萘处于___________(选填“固态”、“固液共存状态”或“液态”) 4.小组同学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小明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冰是_________(晶体/非晶体),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_,加热到第3min时,物质的状态为_________(液态/固态/固液共存); (2)在实验过程中,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而是把装有冰的试管放在水中加热,这样做不但使试管受热_______,而且冰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_(快/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3章:3.2熔化和凝固期末专题复习题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3章:3.2熔化和凝 固期末专题复习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BC段表示的可能是() A.晶体的熔化过程B.晶体的凝固过程 C.非晶体的熔化过程D.非晶体的凝固过程 2.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绘制成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冰是晶体 B.冰的熔点是0℃ C.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15 分钟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3.如图所示,下列图象能反映晶体凝固过程的是() A.B.

C. D. 4.下列物质中,均属于晶体的一组是 A.塑料、沥青、蜂蜡B.明矾、冰、石英 C.水晶、食盐、玻璃D.萘、铁、松香 5.南极洲有着一望无际的冰川,如下对于冰川描述,正确的是 A.白天在太阳的照射下,冰川吸热熔化成水,傍晚气温下降,水又凝固成冰川B.白天在太阳的照射下,冰川不能吸热,所以不会熔化成水 C.白天在太阳的照射下,冰川吸热,但冰的温度达不到熔点,故不能熔化 D.不管是白天还是傍晚,冰川的温度始终是0℃ 6.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A.冰全部熔化B.冰的数量增多 C.水的数量增多D.冰和水的原有的数量不变 7.铁锅里可以熔化铝,但铝锅内不能熔化铁,这是因为 A.铁的熔点比铝高B.铁的传热本领比铝大 C.铝的传热本领比铁大D.铁比铝硬 8.如图所示是小梦同学在﹣9℃的室外玩肥皂泡泡时拍摄的照片.他发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的玻璃球,神奇极了.对这一现象包含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B.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C.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及答案(中考考点专项训练汇总) (1)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同步试题 (中考典型考点) 知识点1 熔点和凝固点 例 1 下表中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在-265℃时,氢是固态 B.纯金掉人钢水中不会熔化 C.水银温度计在-40℃时不能使用 D.把铜、金、钢放在一起加热,铜先熔化 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由于固态氢的熔点是-259℃,则其凝固点也是-259℃,即当温度低于-259℃,氢为固态,A正确;钢的熔点大于金的熔点,当钢变为钢水时,金早已熔化,B错误;由于水银的凝固点为-39℃,所以在-40℃时,水银已凝固而失去测温性能,故C正确;但当铜、金、钢放在一起加热时,由于金的熔点最低,所以金最先熔化,故D错误。 答案:BD 【解法点拨】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而晶体有,且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当物质的温度高于其熔点时就会熔化,低于其凝固点时就会凝固,所以根据物质所处的温度可以判断物质所处的状态。 知识点2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例2 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

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也不熔化 D.无法判断 解析:根据题意,大试管和烧杯中均有碎冰。对烧杯加热,烧杯内的冰块吸热熔化,当烧杯内的一部分冰块熔化后,烧杯内为冰水混合物,它的温度为0℃不变,大试管放在烧杯里,与烧杯内的冰水混合物之间没有温度差,不能吸热,所以试管内的冰不会溶化。 答案:C 【解法点拨】在判断晶体是否熔化(或凝固)时,要根据晶体熔化(或凝固)时必须满足两个条件进行分析:一是温度要达到熔点(或凝固点);二是要不断吸收(或放出)热量。即物体间必须存在着温度差,否则不能吸、放热。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同步试题 (中考典型考点) 【本节知识点】 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及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基础达标测试】 1、炎热的夏天,放在碗中的冰棒慢慢的熔化,在熔化的过程中冰棒的温度()A.降低 B. 不变 C.升高D.先降低后升高 2、松香在熔化过程中会()

中考物理(第01期)考点总动员系列 专题04 熔化与凝固

专题04 熔化与凝固(第01期) 导入:我国南方有一种凉水壶,夏天将开水倒入后很快就能冷却,且一般略比气温低,这是因为这种凉水壶是用陶土做成的,水可以渗透出来,渗透到容器外壁的水会很快蒸发,而水蒸发时要从容器和它里面的水中吸收大量的热量,因而使水温很快地降低到和容器外壁的水温相同,这时,水还会渗透、蒸发,还要从水中吸热,使水温继续降低。但因为水温低于气温,水又会从周围空气吸收热量,使水温不会降得过低,这一过程所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时什么呢? 物理知识:熔化,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凝固,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特点,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 1.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判断物质的物态变化是凝固还是熔化,不能只看最终形成的物质状态,还必须分析变成这种状态的初始状态是什么,熔化的初态是固态,末态是液态;凝固的初态是液态,末态是固态。 典型例题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B.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 C.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周围冒出“白气” D.冰箱冷冻室内壁出现白色的“霜”。 【解析】:A、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不是熔化现象;B、冰块是固体,水是液体.固态的冰块变为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C、夏天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棍液化形成小水滴,即“白气”;是气态变为液态不是熔化现象;D、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物品,放一会儿就会在物品上有一层白色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为固态的冰晶;故选B.。 【答案】:B. 易错点拨:溶化是指固态物质在液体中分散开来,最后变成液态的现象,如糖在水中会溶化;而熔化是固态物质吸热变成液态物质的现象,如冰吸热变成水。 针对练习1下列现象属于熔化的是() A.湿衣服结冰B.铁水浇铸成零件 C.河水结冰D.雪化成水 1.D 解析:A、湿衣服结冰,是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B、铁水浇铸成零件,是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C、河水结冰,是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D、雪化成水,是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 第2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2 一、选择题 1、如表中列出了一个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熔点,据此分析得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铁钨固态氢 熔点/℃﹣38.8 1064 1083 1535 3410 ﹣259 A.水银温度计可以测量零下40℃的低温 B.用钨做灯丝,是因为钨在高温下不易熔化 C.金块掉进铁水中不会熔化 D.﹣260℃的氢是液态 2、海波的熔点是48℃,那么温度为48℃的海波的状态是 A、一定是液态 B、一定是固态 C、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 D、以上三种状态都可能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C.冰的温度达到0°C一定熔化[ D.冰的温度比水的低,放入水中不一定熔化 4、如右图所示的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海波在CD段是固态 B、海波的熔点是48℃ C、海波在BC段不吸收热量 D、海波熔化经历了12 min 5、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 B.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为了利用水的汽化吸热 C.夏天,如把温度计放在这个吊扇下扇风,温度计的示数不变 D.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6、把0℃的冰放入0℃的水中,(周围气温为0℃),过一段时间,则() A.有些冰会熔化成水 B.有些水会凝固成冰 C.冰和水的多少都没变 D.无法判定 7、以下给出的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A.松香 B.沥青 C.玻璃 D.海波 8、在下图中,表示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 9、甲、乙两杯正在熔化的冰,甲放在阳光下,乙杯放在背阴处,两杯中水的温度() A.相等 B.甲高于乙 C.甲低乙 D.不能判定

第三节《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学设计(沪粤版初二上)

第三节《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学设计(沪粤版 初二上)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明白什么是熔化和凝固。明白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了解熔化曲线的物理含义。 ⑵明白什么是熔点和凝固点,会查熔点表。 ⑶能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讲明有关的简单热现象。 ◆过程与方法 ⑷经历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特点的过程,学会作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的〝温度—时刻〞图像,体会到图像法能够直观地表示物理量间的变化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⑸通过经历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特点的过程,培养耐心细致地观看现象、实事求是地收集数据、认真分析总结规律的科学态度。 2.教材讲明 本节要紧研究物质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即以冰和蜡为代表进行实验探究,通过收集数据、描画图像、对比分析,总结出物质熔化和凝固的特点,认识晶体和非晶体,并学习对比法、图像法等科学方法。 熔化和凝固是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熔点和凝固点是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基础。关于物质的熔化,让学生经历较为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那个探究实验不管是装置、操作,依旧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时刻〞图像,都比上一节探究沸腾要复杂一些,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要求更高了,因此教材将其编排于?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之后。 本节的编写思路是: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冰化水,水结冰〞现象中,直截了当给出熔化和凝固的定义,然后让学生经历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即仿照研究水沸腾的实验,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冰地熔化特点,描画出冰熔化时的〝温度—时刻〞图像。然后针对学生对该实验的疑点,教材采纳卡通画的形式生动爽朗的展现出来,引导学生讨论争辩,一方面加深对冰的熔化特点的认识,另一方面对该实验进行评判,同时引出研究石蜡的熔化和凝固。通过活动1的实验研究,描画出石蜡的〝温度—时刻〞图像,再对两个图像进行对比,总结出它们在熔化时的不同特点,从而引出晶体和非晶体以及它们的区不,引出熔点和凝固点。最后将物态变化应用于生活实际中,通过〝信息扫瞄〞介绍液晶。 同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把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的演示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符合?课程标准?中〝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的要求,另外新教材用冰代替旧教材中的萘或海波,取材方便、贴近生活、容易成功。通过〝信息扫瞄〞介绍液晶,〝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这也是新教材的一个特点。 本节教学重点:教材通过对冰的熔化过程的实验探究,再一次展现了科学探究的要紧环节,让学生经历差不多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会用图像法对探究结果进行分析论证,这既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好素材,又是学习晶体和非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等知识的基础。

(完整)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题专项练习

八年物理上册实验专项练习 1、如图4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 mm,物体的长度是 cm 。图5所示,符合长度测量要求的是 。(2)如图6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 。 2、2016年女子冰壶世锦赛的举行时间为3月19日~27日。如图为用刻度尺测量冰壶的高度AB 如图乙所示,其高度为________cm 。冰壶投掷出去后继续往 前运动,此时的冰壶相对于看台上的观众是________的(选填 “运动”或“静止”)。 3、如图是某住宅小区内的场景。 图中B 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 按规定,汽车在小区内行驶100 m 至少需要______s 。行驶过程中,以汽车 为参照物,标志牌是________的。 4、行驶中的卡车速度计指针如图所示时,车速为__________km/h;按此速度 匀速行驶360 km,所需时间为________。 5、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是________。(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 (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4)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电子表的读数分别表示小车 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的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 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 6、如图10所示,用力敲响音叉,并用悬挂着的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我们看到的现象是 ,此现象说 , 塑料球的作用是 。 3 6 7 c 图4 4 5 图图

7、小华所在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取了200 g 的水加热,下表是他们记录的有关 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水温/℃ 90 92 94 96 97 98 99 99 99 99 (1)加热前水的温度如图所示,把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水需要吸收的热量 (假设加热过程 中水的质量不发生变化)(2)下图中,表示水沸腾的图是 (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水在沸腾时的特点 是 (4)小华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这段时问过长.如果要适当 缩短实验时间,则可行的一种方法是 . (5)试分析水的沸点不是100℃的可能原因(写出一种即可) 。 8、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 (1)在使用温度计前,应该观察它的 ,认清它的 。 (2)右图甲为某同学实验时测沸水温度的情形.他的错误之处是 。 (3)该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从点燃酒精灯加热开始计时,当液体中 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 记录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该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况,如图 中A 、B 所示,则图中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中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② 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水沸点是 ,沸腾过程中温度 ③ 记录数据可得出水的沸点低于水100℃, 原因是 。 ④ 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 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9、如下图所示为锡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时间/min ···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温度/℃ ··· · 95 96 97 98 98 98 98 ……

2019中考物理 知识点全突破系列 专题37 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一、实验探究题 1.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下图所示,请根据图像回答: (1)这种物质是__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 ; (3)在第10min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2.丽丽同学用图13甲图装置实验测得0.5kg某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设该物质每分钟从水中吸收的热量恒定不变,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装置用水浴法加热,这种加热方式的好处是________。 (2)根据图象判断该物质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4min时物体的内能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8min时物体的内能。 (3)丽丽通过实验过程发现:该物质熔化时的特点是________ 。 (4)已知该物质在固态下的比热容C1=1.6×103J/(kg?℃),丽丽通过计算判断该物质在液态下的比热容C2=________J/(kg?℃) 3.小明同学用图甲装置探究了“固体熔化”的实验: (1)甲图是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 (2)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熔化过程持续了很长时间,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解决问题后将两个实验连续完成,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乙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是:________; (4)由图像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________℃. 4. 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教科版八年级上物理同步练习 第5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 一.填空题 1.物质从变为的现象称为熔化 .物质从变为 的现象称为凝固。 . 2.上物理课时,老师写了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和,反映的一个共性是。 3.温度等于熔点或凝固点时的晶体物质的状态可能是固态、可能是、也可能是。 4.晶体熔化要达到两个条件:一是要,二是温度必须达 到。其液体凝固也有两个条件:一是要,二是温度必须下降到。 二.选择题 5.(09福州市)北国的冬天,真的很美。一代伟人毛泽东曾有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描述,其中冰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 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凝华 6..(09重庆)如图所示,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曲线是 ( ) 7.(09湖州)南极科考队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是水银温度计,是由于酒精的( ) A.沸点低 B.密度小 C..凝固点低 D.比热大 8.在寒冷的北方,温度计里的测温液体用酒精而不用水银,这是因为 ( ) A.酒精可染成红色 B.酒精的熔点高 C.酒精的沸点低 D.酒精的凝固点低

9.夏天用同样多的00C的水和0C的冰来冷却饮料,结果是 ( ) A.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的温度低 B.用水的效果好,因为水与饮料瓶容易接触 C.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在熔化成水时要吸热 D.两者效果相同 10.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防止菜冻坏,其重要原因是 ( ) A.水蒸发吸热 B.水凝固放热 C..水的凝固点较低 D.水可以保持菜窖湿润 11.(2009年自贡市)右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 D.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三.实验 12.下表是海波熔化的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1234567891011 温度/0C3539454848485748485156 (1)海波是 (晶体/非晶体),其熔点是。 (2)在第2min时,海波的状态为,表中第 min的数据有误,正确的应为0C 。 (3)海波的这个熔化进程用时 min,480C的海波的状态为。13.(08达州)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

中考物理专题练习熔化和凝固(含解析)

2019中考物理专题练习-熔化 和凝固(含解析)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种自然现象形成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的是() 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 B.夏天,冰箱门口飘出的“白气” C.秋天,草丛之上晶莹的露珠 D.冬天,天上纷纷飘落的雪花 2.在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铁锭熔成铁汁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的是() A. B. C. D. 3.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A.河面上冰雪的消融 B.路面上的水结冰 C.山林中雾的形成 D.窗户玻璃上冰花的形成 4.炎热的夏天,柏油马路会变软,这是因为() A.柏油是晶体,受热后达到熔点开始熔化 B.柏油的硬度不够 C.柏油是晶体,受热后未达到熔点开始变软 D.柏油是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受热后开始变软 5.如图,装水的密闭小瓶放在大烧杯里的水中间,小瓶与烧杯底部间垫一木块,把烧杯放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过一段时间取出烧杯,发现烧杯中有一大半的水结成了冰,此时小瓶中 的水()

A.只有表面的水结冰 B.有一半的水结成冰 C.都没结冰 D.都已结冰 6.在标准大气压下,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晶体的熔点和几种液体的沸点,有以下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 -190℃氧为液态 B.可选用锡锅熔化铜块 C.酒精温度计可以测量100℃的沸水温度 D.水银温度计可测℃的气温 7.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关于此图象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A.这是一种晶体物质 B.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 C.物质的初温是40℃ D.加热5分钟时物质的温度是48℃ 8.冬天户外的自来水管需要穿上一件用隔热材料制成的“棉袄”.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自来水管因热胀冷缩而断裂 B.防止自来水管内水结冰时将水管胀 破 C.增强自来水管的密封性 D.增大自来水管能够承受的压强 9.用毛皮摩擦过的气球能粘在墙面上不掉下来,下列现象与其实质相同的是() A.寒冷的冬天用湿手摸户外的金属单杠,手会被粘上 B.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被梳子粘起 C.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 D.电视里讲解棋类比赛时,棋子可以粘在竖直悬挂的棋盘上 二、多选题 10.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因是冰熔化要吸热 B.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是因为盐可以提高冰雪的熔点 C.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100℃的水烫伤更严重,因为水蒸气的温度高 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原因是樟脑丸发生了升华现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含答案) 1.小明和小玲来到商店,小明买了根冰棍,小玲买了支棒棒糖,当他们把冰棍和棒棒糖放嘴里后,都慢慢消失了,对于这一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冰棍溶解了,棒棒糖熔化了 B .冰棍熔化了,棒棒糖熔解 C .冰棍和棒棒糖都熔化了 D .冰棍和棒棒糖都熔化了 2.如图所示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 3、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在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所示),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也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儿都没熔化 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4. 下面表示晶体凝固的图像是() 5.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判断正确的是() A.开始计时,晶体开始熔化 B.第 25min 后,晶体开始熔化 C.温度达到 80℃时,晶体开始熔化 D.温度达到 50℃时,晶体开始熔化

6.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象,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波的熔点是48 ℃ B.海波在BC段是液态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 D.第6 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7.南极科考队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是水银温度计,是由于酒精的() A.沸点低 B.密度小 C.凝固点低 D.熔点高 8.如图所示,某同学做冰的熔化实验时,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根据图象可知 A.冰的熔点是0 ℃ B.冰属于非晶体 C.冰熔化过程需要15分钟 D.熔化过程冰要放热 9. 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过了一段时间() 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B.冰和水的数量都没变 C.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10.如图所示是某物质融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60℃ B.在BC段物质处于固液并存状态 C.在BC段物质温度不变,物质不吸收热量, D.第4min后物质处于液态 11.“不尽长江滚滚来”.其实长江的水的水源是雪山上冰雪消融后的点点水滴。冰雪消融属于(填物态变化名称),冰雪消融的过程中,需要热(“吸”或“放”)。 12. 如图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中,物质的温度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案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固体和液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 2、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3、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4、理解晶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5、通过熔化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 6、通过两个实验数据、图像比较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7、能利用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等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8、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感知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晶体与非晶体、熔点与凝固点 三、教学流程 ●自学反馈与评估 1、物理学中,把物质由变为的过程,叫做熔化; 由变为的过程,叫做凝固。 2、冰开始熔化的温度是℃,冰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保持; 冰全部熔化为液体时,继续加热,温度。 3、石蜡在熔化的全过程中,温度。 4、固体分为和,晶体熔化温度,像一样;非晶体 熔化温度,像一样。常见的非晶体有。 5、晶体熔化的温度叫做,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同一种晶体的 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熔化过程中要,凝固过程中要。 ●引入 冰变成水,水结成冰。 由学生列举生活与上述相同的物态变化。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1、提出问题:冰和石蜡在熔化为水的过程中,温度会怎样变化?上升?不变? 2、观察实验:冰的熔化和石蜡的熔化

3、收集数据,作出温度变化图象。 4、结论: ①冰开始熔化的温度是0 ℃,冰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冰全部熔化为液体时,继续加热,温度上升。 ②石蜡在熔化的全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 晶体与非晶体 1、固体的分类: 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点;(如:冰、食盐、金属)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石蜡、松香、玻璃、沥青) 2、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3、冰熔化吸热、水凝固放热的应用例子与练习。 四、小结 1、固态变成液态——熔化(吸热); 液态变成固态——凝固(放热)。 2、晶体熔化时不断吸热,温度不变;(如:冰、食盐、金属) 非晶体熔化时,不断吸热,温度上升。(如:石蜡、松香、玻璃、沥青) 五、布置作业 1、课后自我评价与作业 2、《创新》1—6题 3预习《4.4升华与凝华》 关键词:升华、凝华、吸热、放热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二节熔化和凝固专题练习 无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二节熔化和凝固专题练习 【例1】 如图所示是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 .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48℃ B .在B C 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 .在BC 段物质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D .第10分钟后物质处于液态 【例2】 如图所示,是萘的熔化过程图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萘的熔点是80℃ B .在ab 段萘不吸收热量 C .在ab 段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 .在第9min 时,萘是液态 【例3】 追踪考查动物种群分布的科学家发现了一大型动物在沙滩上留下的一组较深的脚印,随行的工作人员用蜡块 熔化后浇铸成脚印的模型来判断动物的身高、体重等.图1中最能正确反映蜡块物态变化过程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例4】 如图所示,表示晶体物质凝固过程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例5】 如图是某种物质的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物质是一种晶体 B .该物质的熔点为50℃ C .图象中的BC 段表示该物质的熔化过程 D .在第10分钟时该物质的状态为液态 时间/min 60 70 0102040305060A 60 503040

【例6】 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所给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2min 到第3min 内是固液共存态,其内能增加 B .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2min 到第3min 内是固液共存状态,其内能不变 C .该物质的熔点是﹣4℃,在第5min 到第6min 内是液态,其内能增加 D .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5min 到第6min 内是气态,其内能增加 【例7】 某同学在实验室研究物态变化时,依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四个图象如图所 示.其中属于晶体熔化图象的是( ) A . B . C . D . 【例8】 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象,李红同学根据该图象得出以下结论,其中 有 一项是错误的请你,帮她找出来( ) A .海波是晶体 B .海波的熔点约为48℃ C .海波在整个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 D .海波在第3分钟时是固态 【例9】 如图所示为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冰是一种晶体 B .冰的熔点为0℃ C .从t 1到t 2,冰处于熔化过程 D .从t 1到t 2,冰的质量保持不变 【例10】 在下列的四个图象中,表示萘熔化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例11】 小红将一杯常温的开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的冷冻室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 化,图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 D C B A 时间 温度 温度 时间 H G F E 时间 温度 温度 时间 温度 时间 温度 温度 温度 -10 t 2 t 1温度/℃ 时间/min

熔化和凝固经典练习题

第2节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当晶体的温度正好是熔点或凝固点时,它的状态为() A.一定是固体 B.一定是液体 C.可能是固体 D.也可能是固液共存 E.可能是液体 2.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也不熔化 D.无法判断 3.保温瓶中有1000 g水,水温为0 ℃,当向瓶中放10 g -2 ℃的冰块后,盖好瓶口的软木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少量冰熔化成水 B.有少量水结成冰 C.冰和水温度都不会变 D.冰和水的质量都不会改变 5.将一块冰投入到一杯水中,过一段时间,则() A.冰增加 B.冰不变 C.冰减少 D.都有可能 7.已知固态酒精、煤油和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31℃,-39℃,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 A.酒精温度计 B.煤油温度计 C.水银温度计 D.以上三种温度以计均可 8.如图是探究冰的熔化实验,当烧杯里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里的冰() A.也溶化一半 B.不溶化 C.无法判断 9.钨的熔点是3410℃,那么在3410℃时处于下面哪种状态 [ ] A.固态B.液态 C.固液共存态;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0.冰面加大压强时,它的熔点将 [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都不对 11.把冰水混合物拿到温度是0℃以下的房间里,在冰的质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 ] A.保持不变 B.温度降低 C.温度升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2.若将铁和玻璃分别加热熔化,则[ ] A.玻璃没有熔点,所以不会熔化 B.铁和玻璃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升高C.铁和玻璃都会熔化,但铁有熔点,而玻璃没有熔点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13.把冰水混合物放在-10℃的室外,混合物的温度将是 [ ] A.等于0℃ B.高于0℃ C.低于0℃ D.无法确定 14.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 ),过了一段时间 [ ] 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B.冰和水的数量都没变 C.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15.在铅的熔化过程中 [ ] A.铅的温度升高,同时吸热 B.铅的温度降低,同时放热 C.铅的温度不变,不吸热也不放热 D.铅的温度不变,同时吸热 16.坩锅是冶炼金属用的一种陶瓷锅,能够耐高温.坩锅内盛有锡块,坩锅放在电炉上加热,锡在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A.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B.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

第三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北师大版初二上)

第三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北师大版初二 上) [知识提要]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2. 晶体物质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物质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发生改变。 3.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分级导练] 双基园地 一.填空题 1. 固体分两种:和。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 但温度却,那个温度叫做。非晶体没有。 2.在图1-7中是〝观看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指出各部 分的名称。 A: B: C: D: 3.使用酒精灯时,严禁用酒精灯另一个酒精 灯;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盖灭〔不能用〕; 如有酒精洒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赶忙用扑 盖。 4. 灯泡中的灯丝用钨制成,是因为钨的__________。在 南极考察时,测气温,不用水银温度计,而用酒精温度计, 是因为酒精的__________低。 5.某同学用图1-8甲所示的装置观看海波和松香的熔化过程,并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直到全部熔化后再过几分钟为止.该同学依照记录的数据分不绘制了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如图1-8乙、丙所示,其中图_________为松香的熔化图象,海波与松香在熔化过程中的要紧区不是___________. 图1-7 图1-8

6.现有两盆水,里面都有没有熔化的冰块.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阴凉处,在冰块未全部熔化前,那么甲盆水的温度_______乙盆水的温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7.古代阿房宫大殿内的部分支柱是空心的,夏天在空心柱内放入大冰块就能 使宫殿内格外凉快,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 午饭后,小明和小玲来到商店,小明买了根〝冰棍〞,小玲买了根〝棒棒糖〞。当他们把冰棍和棒棒糖放进嘴里后,都慢慢消逝了。以下关于这一变化的 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A. 〝冰棍〞溶解了,〝棒棒糖〞熔化了 B. 〝冰棍〞熔化了,〝棒棒糖〞溶解了 C. 〝冰棍〞和〝棒棒糖〞都熔化了 D. 〝冰棍〞和〝棒棒糖〞都 溶解了 2.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的房间里,以下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 A.冰连续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B.冰不再熔化,因为冰不能从周围吸热 C.因为冰熔化时,温度高于0℃,因此冰不再连续熔化 D.因为冰熔化时,温度低于0℃,因此冰将连续熔化 3. 在北方冰冷的冬季,把室外冻得冰冷的一些冻梨拿到房子里,浸没在冷水盆中,那 么可能显现的现象是〔〕 A.盆中一部分水结冰,梨的温度不变 B.盆中有水结冰,梨的温度升高 C.盆中的水都结成冰,梨的温度降低 D.盆中的水都结成冰,梨的温度不变 4.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启程,历时约三个月, 横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二万六千多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高兰群岛乔 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 为-25℃,最低气温达-88.3℃.在那儿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 精的〔〕 A.凝固点较低 B.凝固点较高 C.沸点较低 D.沸点较高 5. 俗语讲〝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 ) 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 B.化雪时要吸取热量 C.化雪时要放出热量 D.雪容易传热 6.对铁和玻璃分不加热熔化时,那么 ( ) A.铁和玻璃都会熔化,但铁有熔点,而玻璃没有熔点 B.玻璃没有熔点,因此可不能熔化 C.铁和玻璃都会熔化,且温度都不断升高 D.以上讲法均不对 7.炒菜的铁锅坏了不能用焊锡补,烧水的铁壶坏了能用焊锡补,这是因为( ) A.锅内有盐,与焊锡有化学反应 B.锅的温度可超过焊锡的熔点 C.炒菜锅上有油,锡焊不上 D.以上判定均不正确 8.雪天路面有厚厚的积雪,为了使积雪专门快熔化,常在路面积雪上喷洒盐水,这是(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