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

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

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
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

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

法文宗2010-09-29

摘要:外汇储备是一国或地区货币当局持有的可以随时使用的可兑换货币资产,是最重要的国际储备性资产。自2001年从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后,我国经济很快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由于进出口贸易额的快速增长、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持续双顺差、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国际热钱流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增长迅速。本文从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供给内生性、相关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效果等方面就目前快速增长的外汇储备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外汇储备,货币供给,内生性,货币政策

一、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

外汇储备是一国或地区货币当局持有的可以随时使用的可兑换货币资产,是最重要的国际储备性资产。自2001年从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后,我国经济很快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由于进出口贸易额的快速增长、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持续双顺差、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国际热钱流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增长迅速。2001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2121.65亿美元,2003年迅速飙升至4032.51亿美元,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外汇储备持有国;到2006年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达到8537亿美元,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持有最多的国家;截至2009年末,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达到了惊人的23991.52亿美元,超过G7国家外汇储备之和。

二、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外汇储备之所以会影响货币政策,根本上是因为外汇储备可以通过货币创造过程对货币供给产生影响,

而货币供给的变化及其产生的影响需要货币当局通过相关政策手段予以“冲销”,通过货币政策及货币政策工具达到操作目的。

(一)货币供给、国内均衡与外汇储备的关系

货币供给方面,根据货币学派(Monetary Approach)的理论,一国的货币供给(Ms)可以表示为货币乘数(M)与基础货币(B)的乘积,其中基础货币(B)为国内信贷规模(DC)与外汇储备规模(FER)之和,即:

Ms=M*(DC+FER)

货币需求方面,根据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认为不管是对个人而言还是对整个经济体而言,名义货币需求与名义收入水平之间总是保持着一个较为稳定的比例关系,货币需求(Md)可以表示为总收入(Y)、国内价格水平(P)及以货币形态保有的财富占名义总收入的比例(k)三者的乘积,即著名的剑桥方程式(equation of Cambridge):

Md=k*P*Y

一国在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货币供给(Ms)等于货币需求(Md),即:

M*(DC+FER)= k*P*Y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国外汇储备的增长会使得基础货币的规模增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即:

M*(DC+FER)> k*P*Y

超额货币供给的存在打破了货币市场原有的均衡,而由于市场自发调节作用会形成新的均衡。在总收入水平不变或者增长速度小于货币供给增速的情况下,为达到新的均衡,国内价格水平提升,通胀压力也就由此产生。因此,各国为抑制国内通货膨胀,都会采用相应的货币政策冲抵由外汇储备增加所导致的超额货币供应量及相关影响。

(二)我国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就我国而言,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与国内信贷相对应而投放的基础货币,另一部分则与外汇储备相对应,称为外汇占款,即中央银行为收购外汇形成的人民币资金占用。

1994年以来,我国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这就使得外汇储备被动集中到国家手中,外汇储备的增加直接引起外汇占款的增多。而“银行、企业和居民等微观主体持有的外汇由于政策的制约具有刚性,并没有同步增长,中央银行外汇储备和民间持有外汇所占的比例差距日益增大。而随着外汇储备规模增加并向国家集中,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外汇占款的增加直接造成了基础货币投放量的增加,通过货币乘数效应,形成货币供应量的大幅上升。外汇储备增加越多,人民币的投放量增长越快。

由于外汇储备激增,在国内基础货币投放增加,引发流动性过剩,加大通货膨胀压力使得国内物价面临上升压力;在外汇市场上,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为了消除由外汇储备增多所造成的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及因此带来的影响,稳定国内物价和汇率,中央银行就必须通过货币政策进行干预和调节。因此,我国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可以表示为:

图1:我国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三、外汇储备激增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

从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可知,增长过快的外汇储备通过外汇占款导致基础货币投放量的增大,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形成更多的货币供给。我国目前激增的外汇储备造成了国内通胀和人民币汇率上升的双重压力,对于我国的货币当局而言,一方面要保持国内币值的稳定,即稳定物价控制通货膨胀;另一方面也要保持对外币值的稳定,即稳定外汇汇率。也就是说,央行为消除因为外汇储备增加引起的货币供给的增加及其影响,就会通过实施相应的货币政策来进行干预和调节。但是,随着近些年来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削弱。

一般而言,货币供给不完全受制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它还受制于其他客观经济过程,即货币供给量具有一定的内生性,这是体现货币政策是否有独立性的最显著的一点;另外,货币政策的自主性、灵活性以及各种货币政策是否可以有效自如地使用也是衡量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标准。

对于货币政策独立性这个问题,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认为,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汇率稳定这三个目标是不可能同时实现的,要实现其中两个目标就必须放弃另一个目标。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条件下,若要保持汇率的稳定性,可以实行固定汇率政策,但会使得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损失;而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可以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但汇率必须自由波动,也就是要放弃汇率稳定目标;如果想两者兼得,既确保货币政策独立性,又保证汇率稳定,就只能严格限制资本的流动。

对于激增的外汇储备削弱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本文将从以下几点论述:

(一)激增的外汇储备导致货币供给内生性增强

货币理论认为,货币供给兼具内生性和外生性。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指货币供给作为内生变量,被动受制于客观经济过程,而货币当局并不能有效地控制其变动;货币供给的外生性使货币当局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对货币供给的调节影响经济运行。

(1)国内信贷被动调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外汇储备使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进一步增强,从而使货币政策的调控功能大打折扣。当国际收支持续盈余、外汇市场严重供大于求时,中央银行有两种选择:一是放任人民币升值;二是进行干预,收购全部多余的外汇,导致外汇占款大幅增加。在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政策目标约束下,外汇占款已不是中央银行可以主动调控基础货币的手段。

为了防止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对国内宏观经济的不利影响以及防范投机资本大量涌入我国,在外汇市场持续供大于求的市场条件下,中央银行被动地入市干预以维持汇率基本稳定,导致外汇储备的被动增加和货币供应量的被动扩张。这一部分基础货币的投放完全是内生的,这使我国的基础货币供应受制于外汇供求。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货币供给内生性增强,中央银行除了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控制国内信贷(如再贷款、政策性贷款)外,与对外经济活动相关的(尤其是由于外汇储备增多而导致的)货币供应及其变动已经很难为中央银行所控制。与对外经济活动相关的货币供应及其变动取决于经济增长情况、进出口状况和资本流动状况等因素。为了合理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增长,保证预定的政策目标,中央银行就不得不压缩国内信贷,从而削弱了货币政策调整国内均衡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影响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2)调节国内信贷有效性丧失

我国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通过三种渠道投放,即再贷款、财政透支与借款及外汇占款,前两项统称为中央银行信贷。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影响并不显著,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的比例在6%以下。从2000年开始,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央银行大规模被动购进外汇,由于持续顺差引起的外汇储备资产迅猛增加,对货币供给造成了强大的冲击。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直接导致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中的比重迅速上升,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强。

从表1可以看出,2002年后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投放中的比重首次超过50%,2005年更是超过了100%,且至今一直持续上升趋势,外汇占款已经取代国内信贷成为央行基础货币投放的绝对渠道;而从图2则可以看出2002年至2009年期间外汇储备与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中所占比重的增长趋势也是大致相同的。随着外汇储备的迅速增长,外汇占款成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最主要渠道,货币供给内生性增强,通过紧缩国内信贷来控制基础货币投放的冲销空间已经变得相当狭小。

外汇占款目前作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主要取决于外汇储备的增长状况,由于外汇储备是内生变量,因此中央银行无法事先控制外汇占款,而只能被动地适应外汇占款的波动。国内信贷相对于外汇占款来说可控性更强,但是随着其在基础货币投放中比例的降低,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国内信贷来控制货币供给一方面是不得已而为之,另一方面这种方法也已经变得越来越难,这也使得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大大削弱,自然也就降低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表1:2001-2009年我国外汇储备、外汇占款、基础货币投放量和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比重

图2:2002-2009年我国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比重增长速度与外汇储备增长速度

数据来源:根据表1中的数据整理。

(二)外汇储备激增改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巨额的外汇储备改变了正常的货币政策传导过程,缩短了从基础货币投放到实现货币扩张的速度,即缩短了货币供给时滞。货币供给时滞主要体现在货币政策工具对中介目标,即货币供应量发生作用的时滞。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投放基础货币,基础货币从投放到扩张要经过央行--商业银行--企业体系的存款--贷款转化过程,货币供给时间较长,而且商业银行的行为具有不确定性,基础货币投放的传导链条会被进一步拉长。

但由于我国实行结售汇制度,由此产生的巨额外汇占款能够通过银行结售汇体系将基础货币迅速转化为企业存款,这样就使得货币供给时滞缩短,中央银行观察、考虑和研究的时间缩短,增加了做出准确判断和决策的难度,从而使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更加困难,不利于货币政策正常发挥作用。也就是说超额的外汇储备改变了正常的货币政策传导过程,干扰了货币政策的正常效果,影响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稳定人民币币值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其中稳定币值包括稳定物价和汇率两方面。我国的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大幅上升会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即便中央银行会通过外汇冲销干预由外汇占款增多所增加的货币供给,但由于资源在国内部门和对外部门的不同配置,也会导致内外两个部门资金差异加剧,产生结构性通胀压力。由于外汇储备的增加导致通货膨胀压力,进而改变收入水平和就业水平,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目标。

从图3可以看出,我国国内物价水平在2000年至2009年之间,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以2000年为基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从2000年的100到2009年上涨到118.4,增幅达18.4%,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从2000年的100上升至2009年的111.1(2008年最高达到112.6),增幅为11.1%。由此可知,外汇储备激增导致货币供给增加,使得货币政策的稳定物价及币值的目标面临很大压力,货币政策目标并未完全实现。

图3:2000-2009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以2000年为基年)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https://www.doczj.com/doc/b24892432.html,/

(三)外汇冲销干预降低货币政策独立性

外汇的冲销性操作是指当汇率出现不恰当波动时,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一方面使得外汇占款迅速增长从而影响国内货币供给,另一方面也使得中央银行采取外汇冲销政策:进入外汇市场抛出或补进外汇使汇率达到适当水平,同时通过购买或者出售政府债券等国内资产来抵消因干预汇率或回笼本国货币的影响以维持国内货币供给量不变。近些年来我国中央银行主要通过频繁发行中央银行票据来减少基础货币投放,同时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调整货币乘数来实现外汇冲销,以期使货币投放量增长受到一定控制从短期看,对因外汇储备增加的货币供给有一定控制作用;但从长期来看,外汇冲销成本巨大,且与其他货币政策存在矛盾,干扰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1)外汇冲销存在巨额成本

随着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为了冲销外汇占款增多产生的货币供给,中央银行不得不被动地发行央行票据来回笼基础货币。自此之后,发行央行票据成为我国中央银行冲销外汇占款最有力、最常用的手段。

这种旨在弱化基础货币大量投放的负面影响的冲销操作带有很大的被动型,限制了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控空间和主动程度,更影响了央行的调控效果。央行的这种冲销操作常常显得力不从心,而且经常性的操作也并不能完全释放基础货币投放的压力。

(2)外汇冲销影响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

利率是货币政策中一个重要可控中间变量,利率调整作为一种很常见的宏观调控手段,在宏观经济中发挥着弹性调节的作用。但由于外汇储备的大量增长导致外汇冲销策略的存在,而外汇冲销干预又会提高利率

导致冲销的目的难以实现,中央银行在运用利率这个货币政策工具时慎之又慎,利率弹性调节的作用也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endel.Flemingmodel)对固定汇率下货币政策的运用进行了分析。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图3)说明“在汇率制度下,短期和中期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往往难以兼顾,固定汇率以及对固定汇率的维护措施限制了国家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

图4: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弗兰克尔分析过四种导致发展中国家资本内流的扰动因素:(1)国外利率下降,国外资本会流向发展中国家寻求较高的回报率;(2)资本内流国为缓解通胀压力,提高本国利率,增加对国外资本的吸引力;(3)国内货币需求因为某种原因而增加,利率因而上升,增加对国外资本的吸引力;(4)外部条件变化导致贸易收支改善,国内出口增加,国内总需求因而增加,产生国内利率上升的压力。他得出结论,无论是何种扰动,冲销干预的结果将加大利率差。

由于冲销规模激增会导致国内市场利率上升,利率差增大,更多的国际资本流入国内,结果会导致中央外汇占款与货币供给更快地增长,使冲销目的更加难以实现。而如果中央银行放弃冲销,单纯采用提高利率作为调控手段,也会将更多的外资引进国内,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会进一步升高。由于外汇储备增加加剧了

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为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调整利率的手段受到限制,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大为削弱。

目前我国实施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仍然是中央银行的一个重要调控目标。自2002年国际上关于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呼声响起以来,人民币就开始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2008年4月10日人民币中间价跌破7.0大关,到目前维持在6.8左右。进入2010年以来面对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升值的进一步施压,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必然会进一步削弱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另外,长期的外汇冲销还可能使我国经济陷入“滞胀”,这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货币政策目标相矛盾。从长期来看,外汇冲销通过影响资金流向、引发资金结构失衡对经济增长施加影响。企业生产投资资金的紧缩,使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而大量投机型资金涌入国内会催生各种资产泡沫,如房地产泡沫、证券市场泡沫等,而资产泡沫会推动通货膨胀的产生,双重作用下,可能会使我国经济陷入经济增长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状态,一旦出现这种经济状态,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就会陷入两难困境。

四、结语

虽然充足的外汇储备在调节我国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维护国际信誉和提高融资能力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国投资、降低国内企业融资成本、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但我国目前巨额外汇储备削弱了货币政策独立性这个事实也是不能忽视的。

外汇储备的迅速增长,通过影响基础货币投放影响货币供给,对内产生通胀压力,对外增加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由于外汇储备激增,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生改变,其灵活性主动性和独立性都大为削弱;同时在持有巨额外汇储备的情况下,资本自由流动、维持稳定的汇率进一步降低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从长期看,我国目前采取的外汇冲销政策也会对货币政策独立性产生一定的干扰和削弱。

因此,关键还是要合理的控制外汇储备的规模,限制外汇储备过快增长,形成科学完善的外汇储备管理机制,维护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中国外汇储备的分析报告(图文)

中国外汇储备的分析(图文) 中国外储的分析 1、外汇储备简介 2、外储的配置分析 3、外汇资产的投资收益和外储流动性 4、外汇负债的投资收益和最终结算 5、止损的办法和后期的外储管理 6、总结 1、外汇储备简介 外汇储备是指一个国家的外汇积累.截至到2011年3月,中国的外汇储备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 从上图可以看到,中国的外汇储备在2000年年底时不足1700亿美元,之后开始大幅度增长.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加入WTO,由于人民币汇率被人为低估(1:8),并提供了大量廉价资源和劳动力.形成资本洼地,也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FDI).大规模进行低端消费品制造,相对应的,美国从2001年开始走美元贬值之路,鼓励超前消费.一边是中国促进出口,一边是美国促进消费。于是积累了大量外汇顺差。这些外汇顺差是我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另外一部分来自于FDI。 对于积累下来的外汇,中国央行在一定期限以规定的比率强

制结汇的方式.使得外汇迅速归拢到中央银行的手里.形成外汇储备资产.而中央银行发行对应的人民币交给老百姓作为流通使用.在这个过程中,央行属于借款人.借的是老百姓和外商投资者手里的外汇.这些外汇收到央行之后,就记录在资产一栏.而老百姓和外商属于债权人.手里的人民币就是债权凭证.对于央行来说,这些印发的人民币需要记录在负债一栏,这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样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才能做到平衡.这个过程也决定了这些外汇只能印发一次人民币.不然资产负债表就无法平衡.另外,央行的这些外汇储备一旦遭遇投资损失导致资产这一栏缩水的话,那对应的人民币负债也必须减少.就是得回收人民币来冲销外汇损失.如果不这么做的话,持有人民币的债权人.在卖出人民币,回收属于他们自己的资产—外汇的时候,央行就会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所以,国流通使用的人民币,说白了就是美元代用券.央行的外汇储备关乎着人民币的坚挺程度.好比我们把银子存在钱庄,钱庄印了一纸给你.盖上章.称之为银票.凭这个可以代替银子流通.也可以随时回银庄兑换银子.如果钱庄被强盗洗劫了.真金都没了.你说这些盖上章的银票还有人要么. 2、外储的配置分析 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有两头,我们先来研究资产这一栏.因为这属于国家的真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先来看央行的资产负债

外汇储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班级:2012国贸本一 学号:201204510104 姓名:迟名航 外汇储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引言: (4) I.外汇储备 (4) 国家外汇储备规模 (5) II.外汇储备来源 (5) 1、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持续双顺差 (5) 2、强制结售汇制度 (6) 3、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使短期资本大量涌入 (6) III.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6) 1.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国际资信。 (6) 2.充足的外汇储备可以使我国中央银行有效干预外汇市 场。 (7) 3. 充足的外汇储备有力地促进了国内经济发展。 (7) IV.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的消极影响 (7) 1.不断对人民币产生升值压力 (7) 2.增加了储备资产管理的难度与风险 (7) 3.在一定程度上将引发中国债务危机 (8) 4. 不利与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 (8)

摘要: 外汇储备首先是以外币表示的,是外汇储备持有国以外国家所发行的货币,其次外汇储备由官方所持有,由民间持有的外汇不构成一国的外汇储备;再次外汇储备是流动资产,是可以随时动用的资产,用于固定投资的外汇不算一国的外汇储备。具备以上三个条件的外汇是一国的外汇储备,除此以外,作为外汇储备的外汇还应该具有普遍可接受性,应该是国际上被广泛接受的国际货币,否则也不适合作为一国的外汇储备。 关键词: 外汇储备外汇供给人民币升值债务危机国内经济发展

引言: 我国外汇储备近年高速增长,1982 年至 2011 年,我国的外汇储备从 2.67 亿美元发展到了28460.3 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 256.62%。1998 年我国的外汇储备首次超过千亿美元,成为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外汇储备大国;2009 年 2 月底,我国的外汇储备达到 15536.72 亿美元,超越日本的 8501 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同年十月,我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 1 万亿美元。从2009 年起,我国外汇储备以年均 38%的速度增长 ,2010年外汇储备余额突破 2 万亿美元,达到 23991.52 亿美元。2014年12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117.37万亿元,同比增长9.6%,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84万亿美元。12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1190元人民币。 I. 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为了应付国际支付的需要,各国的中央银行及其他政府机构所集中掌握的外汇资产即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的具体形式是:政府在国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国外兑现的支付手段,如外国有价证券,外国银行的支票、期票、外币汇票等。主要用于清偿国际收支逆差,以及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该国货币的汇率。 外汇储备首先是以外币表示的,是外汇储备持有国以外国家所发行的货币,其次外汇储备由官方所持有,由民间持有的外汇不构成一国的外汇储备;再次外汇储备是流动资产,是可以随时动用的资产,用于固定投资的外汇不算一国的外汇储备。具备以上三个条件的外汇是一国的外汇储备,除此以外,作为外汇储备的外汇还应该具有普遍可接受性,应该是国际上被广泛接受的国际货币,否则也不适合作为一国的外汇储备。1 截至2014年12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84亿美。2 【2010年】截至2010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8473亿美元,同比增长18.7%。中国黄金储备持有量依旧为3389万盎司。 【2011年】截至2011年末,我国外汇储备达31811.48亿美元。 【2012年】截至2012年底,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31万亿美元。 【2013年】截至2013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82万亿美元,再度创出历史新高。这一数据相比2012年末增长了5097亿美元,年增幅也创出历史新高。 1《中国外汇储备来源与来源质量研究》刘纯安 2《中国的外汇储备》新华网

货币政策 (2)

第十章货币政策 一、习题 一、填空题 1.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运用各种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2.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组织和调节货币流通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必须服务于()。 3.()是指保持一般物价水平的相对稳定,以控制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是物价总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而货币政策的目标就是要把物价水平控制在一定的幅度内。 4.()是指凡有能力并自愿参加工作者,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其实际上是指将失业率维持在一个较低的合理的限度之内。 5.一般性货币政策一般包括()、()、()三大工具,通常被人们称为三大传统法宝。 6.目前许多国家对期限不同的存款,规定不同的存款准备率,存款期限越短,其货币性越强,法定准备率就越()。 7.当中央银行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法定准备率。 8.()对金融和货币供应量的调节作用,就是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和卖出有价证券来完成的 9.市场利率是影响货币供需与()的一个重要指标。 10.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将首先对某些()产生一定的影响。 11.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就是通过对资金用途、资金利率等有目的的选择,调节货币的()。 12.比较适宜用作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金融变量是货币供应量和()。 13.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货币政策的()而设置的可供观察和调整的指标。 14.中介目标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一类是()。 15.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是具有()、()和()。 二、判断题 1.稳定物价是指保持物价水平的绝对稳定。 2.充分就业是指社会劳动力100%的就业。 3.货币政策的经济增长目标,应主要着眼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而不是仅仅关注于它的短期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其他国家全部货币收入和全部货币支出相抵后基本平衡,必须无顺差或逆差。 5.实施公开市场业务时,中央银行是处于主动地位。 6.实施再贴现政策时,中央银行是处于主动地位。 7.法定存款准备金是一项强有力的货币调控工具,因此,这一工具是中央银行惯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8.金融市场情况一旦发生变化,中央银行可以迅速改变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方向,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而且可以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 9.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但币值稳定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经济增长。 10.如果经济过热,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业务买入有价证券调整货币供给量。

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

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 一、中央银行独立性概述 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布通货膨胀率、汇率或货币政策目标以及根据自己的操作决定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时不受政策的干预,在解决中央银行与政府间矛盾时存在公开的和透明的程序,并且中央银行的管理和财务是独立的。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相对的,指中央银行在运用国家赋予的职能,作为一国经济领域的核心领导者自主、连续、不受干扰进行的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等。一个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有利于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从而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二、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 如果一国的中央银行缺乏独立性,其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将存在不一致性。我国至今仍然未能解决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独立性依然偏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国中央银行隶属于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相对于国务院而言,只享有一般货币政策事项的决策权,对于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等重大货币政策事项只有制定和执行权,但没有最终决策权。而这种最终决策权以及重大与非重大货币事项的确定权都操在国务院手中。所以,我国中央银行难以摆脱政府对货币发行的干预,其货币政策的制定是为了配合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划和应对金融危机。政府为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中央银行作为资金的供应机构,迫使中央银行发行大量货币,使得中央银行的自身经济目标无法实现,缺乏自己的独立性。 其次,我国中央银行从属于财政,成为财政透支的工具,缺乏经济独立性。当财政出现赤字时则向中央银行透支,中央银行对其资金运用缺少可供操作的具体法律保障,其后果将可能导致经济的通货膨胀加剧,使得人民币贬值,削弱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另外,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如国家经济发展计划,配合财政政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等,这使得中央

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及问题与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24892432.html, 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及问题与分析 作者:尹继民 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2年第08期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规避外汇风险的建议:调整我国外汇储备结构,适当拓宽投资渠道;利用外汇储备增加我国黄金、能源等占率储备;合理利用外汇储备促进我国的产业优化升级;将外汇储备投资于医疗、教育等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 【关键词】外汇储备;利弊;改革 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称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 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平衡,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国外银行存款、国外有价债券等。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 一、我国外汇储备现状 1996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在此后的四年,外汇储备上升的态势相对平稳。从2000年开始,我国的外汇储备开始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并在2005年末,增至8188.72亿美元,居全球第三位。2006年2月,我国外汇储备达8537亿美元,并且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外汇持有国。截止2012年一季度我国外汇储备为32557亿美元。表1是一个关于我国近几年来外汇储备规模变化的表格。 二、我国外汇储备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外汇储备结构过于单一,主要集中于对美元的持有 目前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主要是对美元的持有,美元资产占我国外汇储备的比率高达70%,而持有的美元中60%集中投资于美国国债和中长期债权。不可否认,美元是世界主要流通的货币,是各国外汇储备的重要持有形式。但如果外汇储备过于集中于美元,必然会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受制于美元;另外,对美国国债和中长期债券的大量投资缓解了美国政府的赤字,那些国债有效的刺激了美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却无法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此外,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的发展出台了高达七千亿的救市计划,进一步提高了财政赤字,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将增发新的国债,其结果是美国国债价格不可避免的下跌,我国持有的美国国债的收益自然受到损失;进一步的财政赤字,还会导致美联储继续的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它们如何动作,利弊分析?? 1、准备金政策 ?(1)概念 –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改变以改变金融机构的准备金数量和货 币扩张乘数,从而达到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贷款和派生 存款)和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2)主要内容 –包括缴纳的对象,计提范围和计提比率,可用作准备金的资产等。 ?(3)作用机制 –货币供给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 –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 –=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 –=一定时期内存款总量*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因此 –一是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的数量 –二是通过影响货币乘数 ?当需要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或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和需要大量吸收或补充银行体系的超额准备金。 ?(4)作用特点 –保证银行流动性、控制货币供应量、结构调整 –操作简单,作用威力大,奏效快 –副作用大,缺乏灵活性,对商业银行和经济的冲击力大,且央行不易把握时机和力度。 2、再贴现政策 ?(1)概念及内容: –中央银行通过直接调整或制订对合格票据的贴现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以及货币市场的供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货 币政策。 ?(2)主要内容 –再贴现: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 –主要包括:再贴现票据的种类、规定再贴现业务的对象、确定并调整再贴现率。 –管理的核心:审查商业银行的再贴现的申请 ?(3) 作用机制 –通过调节再贴现率和再贴现资格来影响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融资的成本,以影响其借款意愿,达到影响社会总信用的目的。 ?(4)作用特点 –-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相比,作用过程相对是渐进的,政策效果不是非常的猛烈。

中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中國貨幣政策的自主性:1996~2008(上) 2009-8-20 摘要:本文從兩個方面對中國貨幣政策的自主性進行了檢驗:一是利用Granger因果檢驗分析貨幣數量與外匯儲備是否存在因果關係,從外部衝擊來判斷貨幣政策是否喪失了自主性;二是對物價、貨幣數量和利率做基於VAR的誤差修正模型(VEC)來分析利率變動是否導致貨幣數量同向變動、貨幣數量是否是內生變數,從內部作用機制系統性地來判斷貨幣政策是否喪失了自主性。研究結論顯示:從1996年至2008年,中國的貨幣政策總體上保持了高度的自主性,即使Granger因果檢驗表明自1998年以來外匯儲備變動是貨幣數量M1變動的決定性原因,貨幣政策喪失部分自主性,但VEC模型顯示中國貨幣政策自主性並沒有受到系統性制約。 關鍵字:貨幣政策自主性,匯率制度,外匯儲備,利率 一、引言 在宏觀調控由直接模式轉向間接模式,貨幣政策在宏觀調控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的情況下,市場化和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出現的問題給我國貨幣政策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大規模的短期資本湧入、加之巨額貿易順差,使得中國的國際收支雙順差。國際收支非均衡狀態的一個重要後果就是影響中國貨幣政策的自主性,干擾中國貨幣政策工具的選擇。而保持和維護貨幣政策的自主性是貨幣政策工具有效運用的前提,因為當經濟遭受衝擊時,具有高度貨幣政策自主性的貨幣當局就可以根據觀測到的宏觀經濟變數,選擇一定的貨幣政策工具組合對經濟施加影響,並根據貨幣政策的效果自主地調整貨幣政策工具。 開放經濟條件中不同匯率制度下貨幣政策的自主性可能存在差異。1994年以來,人民幣實行的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但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使得人民幣在實際運行中開始固定盯住單一美元,結果導致了2003年以來巨大的升值壓力;直到2005年7月21日,人民幣開始不再僅僅盯住美元,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形成了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因此本文將主要考察轉型期對應不同匯率制度下中國貨幣政策的自主性。得出的基本結論是:從1996年至2008年,中國的貨幣政策保持了高度的自主性,即使Granger因果檢驗表明自1998年以來外匯儲備變動是貨幣數量M1變動的決定性原因,貨幣政策喪失部分自主性,但誤差修正模型顯示中國貨幣政策自主性並沒有受到系統性制約。

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及问题与分析

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及问题与分析 本文介绍了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规避外汇风险的建议:调整我国外汇储备结构,适当拓宽投资渠道;利用外汇储备增加我国黄金、能源等占率储备;合理利用外汇储备促进我国的产业优化升级;将外汇储备投资于医疗、教育等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 标签:外汇储备;利弊;改革 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称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平衡,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国外银行存款、国外有价债券等。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 一、我国外汇储备现状 1996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在此后的四年,外汇储备上升的态势相对平稳。从2000年开始,我国的外汇储备开始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并在2005年末,增至8188.72亿美元,居全球第三位。2006年2月,我国外汇储备达8537亿美元,并且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外汇持有国。截止2012年一季度我国外汇储备为32557亿美元。表1是一个关于我国近几年来外汇储备规模变化的表格。 二、我国外汇储备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外汇储备结构过于单一,主要集中于对美元的持有 目前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主要是对美元的持有,美元资产占我国外汇储备的比率高达70%,而持有的美元中60%集中投资于美国国债和中长期债权。不可否认,美元是世界主要流通的货币,是各国外汇储备的重要持有形式。但如果外汇储备过于集中于美元,必然会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受制于美元;另外,对美国国债和中长期债券的大量投资缓解了美国政府的赤字,那些国债有效的刺激了美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却无法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此外,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的发展出台了高达七千亿的救市计划,进一步提高了财政赤字,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将增发新的国债,其结果是美国国债价格不可避免的下跌,我国持有的美国国债的收益自然受到损失;进一步的财政赤字,还会导致美联储继续的增发纸币,使得美元继续贬值,我国将承受利率与汇率的双重损失。正是因为我国的外汇储备过于集中于美元使得其缺乏流动性。

浅析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现状及管理对策[1]

浅析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现状及管理对策 摘要: 外汇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是当今国际储备的主体,是一国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汇率稳定及应付紧急支付的重要资产。储备规模是否适当、储备结构是否合理,对一国国民经济及国家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外汇储备急剧膨胀,远远超过合理规模且结构上也存在一系列问题,使得我国国家财富在美元长期贬值的背景下面临极大的汇率风险。巨额外汇储备给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文章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高速增长的成因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外汇储备成因政策建议 Abstract: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is a comprehensive dependent variable,and it is closely linked with a country's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exchange rate regimes,international trade,international status and economic strength.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China's opening up constantly increase and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have been expanding.Such a huge amount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has become the focus of discussion at home and abroad,and government and nation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pay widespread attention to it.This paper studies the formation of China's current hug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it. In the end it presents some suggestions. Keywords: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formation;suggestions 提纲: 本文第一部分对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现状进行总体分析,并结合几年来的数据进行佐证。数据表明,我国外汇几年来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然而,规模过快增长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第二部分对我国外汇规模持续高速增长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持续的贸易顺差,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升值,现行出口结售汇制度等因素。 第三部分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剧增所带来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制约货币政策操作、加剧经济结构失衡、激化国际贸易摩擦等。 文章最后一部分结合现阶段我国国情提出了管理外汇规模的建议。

我国外汇储备的安全性与对策分析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4319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我国外汇储备的安全性与对策分析标准版本

我国外汇储备的安全性与对策分析 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摘要: 我国外汇储备资产作为一项重要战略资源,近年来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但外汇储 备的巨额增加会带来宏观经济过热的压力,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对巨额外汇储备进行有效管理,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探讨了外汇储备的经营和管理原则,对我国的外汇储备的现状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外汇储备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对策。 关键词: 外汇储备;风险;对策

引言: 20世纪90年代初期,充足的外汇储备被看作国家拥有坚实 经济基础和强大经济实力的象征,因此,十多年来将积累外汇储 备作为我国外贸、金融等一系列政策的目标指向之一的结果,就 是我国的目前外汇储备总量已居世界第二,并呈继续增长的势 头。然而,这种增长势头是否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相适 应,或者说我国外汇储备存量和增量的高增长是否已经超过了 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且已经成为一种负担?这需要根据我国

外汇储备增长的来源、用途,以及其与我国现阶段外贸、金融政 策目标的匹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 一、外汇储备管理和经营的原则 国家外汇储备的管理原则可以归纳为“安全、灵活、保值、增值”。只有在安全的前提下,保值和增值才有基础。但由于储备资产是支付工具,应该随时能变现,因此必须具有灵活性,这两者缺一不可。为减少储备资产风险,在考虑对外支付的情况下,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手段,把储备当作金融资产进行管理和运营。在保值的基础上,不仅要获取基本利息的收益,还要努力争取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实现储备资产的增值。 1.安全性 是指外汇储备应存放在政治稳定、经济实力强的

货币政策独立性:一个文献综述

货币政策独立性:一个文献综述

————————————————————————————————作者:————————————————————————————————日期:

货币政策独立性:一个文献综述-金融银行论文 货币政策独立性:一个文献综述 潘再见 (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福建福州350003) 摘要:随着我国逐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国际化,深入探讨货币政策独立性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围绕三元悖论、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独立性、资产选择行为与货币政策独立性、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问题等方面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货币政策独立性的研究成果,并进一步提出该领域的研究发展趋势。 关键词:三元悖论;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制度;资本项目开放;冲销干预 中图分类号:F82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5)09-0011-05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5.09.0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济增长进程中的通货膨胀控制:量化宽松、最优通胀率和宏观审慎政策研究”(13BJY16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国经济动态效率检验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研究”(11YJC79063)。 收稿日期:2015-08-03 作者简介:潘再见(1982-),男,福建永春人,金融学博士,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 一、三元悖论视野下的货币政策独立性 货币政策独立性(Monetary Policy Independence)主要是指一国经济

从封闭状态走向开放乃至完全融入世界市场的过程中,本国货币市场利率是否受到资本流入、外汇储备增加和国际市场利率冲击[1],有学者将其定义为货币政策对外自主性[2]。货币政策独立性的理论根基可追溯至米德冲突(Meade,1951),其认为单独使用某项支出调整政策以实现内外均衡,会导致内外均衡目标产生冲突。Mudel(l 1963,1964)和Fleming(1962)构建M-F模型用以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问题,指出一国在实施固定汇率时,若允许资本自由流动,将导致其不能自主决定货币政策的操作;但若实行资本管制,却会导致货币政策短期内有效,长期无效。Dornbusch(1976)将完美预期假设引入M-F 模型,构建了M-F-D模型。Krugman(1979)基于M-F-D 模型,总结出三元悖论(又称不可能三角),即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以及独立的货币政策三者不可能同时实现,至多实现其中两者。 三元悖论引发了广泛讨论。作为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Obstfeld 和Rogof(f 1995,1996)认为,汇率制度将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经济越开放,通货膨胀的跨国传导越明显。Obstfeld(2005)等从历史的角度探讨各国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汇率制度、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独立性的选择,认为三元悖论成立[3]。Axe(l 2012)等认为,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东亚国家可以通过冲销干预,避免出现不可能三角,获得货币政策独立性,但会导致金融部门扭曲;在浮动汇率制度下,通过冲销干预,货币政策不但可实现独立性,也不必以金融部门扭曲为代价。但是,由于中央银行面临大量的冲销成本、外汇储备的估值损失,这导致货币政策独立性必然会受到影响[4]。Klein 和Shambaugh (2013)认为,可采取中间措施以应对挑战,以应对三元悖论的困境,如针对性资本管制、有限的浮动汇率制度。针对性的资本管制或浮动汇率有利于一国实

人民币升值对外汇储备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外汇储备的影响 作者:刘崇献 时间:2014-04-09 本文首先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存量外汇储备的购买力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将会降低外汇储备以人民币衡量的购买力;其次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外汇储备流量的影响,主要从人民币升值贸易顺差、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游资等几个方面的流量的影响来分析外汇储备流量可能发生的变化;最后分析了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外汇储备管理和使用的的问题,并指出了几个常见的错误看法。 人民币升值对外汇储备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存量外汇储备购买力的影响。由于我国外汇储备存量巨大,到2005年末已经超过了8000亿美元,因此人民币的小幅升值就能引起外汇储备购买力的巨大变动,如何防范人民币升值对外汇储备购买力造成重大损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第二,对外汇储备流量的影响。外汇储备主要是由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净流入而形成的,人民币汇率变动会影响外汇资金的净流入量,从而对外汇储备规模变动产生影响。第三,人民币升值对外汇储备的管理和使用产生的影响。人民币升值情况下外汇储备的购买力遭受损失,同时外汇储备收益率低下,在人民币升值情况下,出现了一些有利的投资机会,如何合理运用外汇储备提高收益,也是一个需要重新考虑的问题。 一、人民币升值对存量外汇储备购买力的影响 从静态看,外汇储备是一笔财富,并且是以各种外币表示的财富。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外汇储备以人民币衡量的购买力,但不影响以美元衡量的购买力。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外汇储备损失,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机会成本,是以人民币衡量的损失。从静态角度考虑,在人民币升值前和升值后,中国的8000多亿美元的外汇资产,还是8000多亿美元的外汇资产,如果政府没有进行外汇干预性抛出,不会减少到6000亿美元,或者更少。中国人民币的升值对其他国家的国内价格影响不大,如在美国国内100美元的一件商品不会因为人民币升值一倍就降价到50美元。所以中国8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在人民币升值前后在国外的购买力是没有太大变化的。 但换个角度来说,假设我们在人民币升值前一天把8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全部兑换为人民币(为了说明方便,我们假设人民币升值前后的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分别为10:1和5:1),那么我们可以换得80000亿元人民币,在人民币一次性升值一倍后,我们用80000万亿元可以购回16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样操作之后,中国外汇储备在国外的购买力几乎增加了一倍。举个例子来说,假设一艘航空母舰价格是100亿美元,我们在人民币升值前后不进行购买力保全操作的话,那么始终只能购买80艘,但如果进行这样的操作,则在人民币升值之后可以买到160艘。当然由于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巨大,具体操作起来是非常复杂的,在短期内也是难以完成的,但从这里可以看出进行保值操作和不进行保值操作的区别,至于操作的程度和具体数字需要具体分析和掌握,这里不做更多讨论。 二、人民币升值对外汇储备流量的影响 经常项下形成外汇储备的主要是贸易顺差。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从短期看出口量不会立即下降,而进口量也不会马上增加,所以贸易顺差不会立即减少。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人民币升值预期来解释。由于人民币在2005年7月21日汇率改革之后,总体上保持升值趋势,而且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又逐渐增强,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升值预期依然强烈。因此,出口商希望尽快出口,因为赶在人民币进一步升值之前出口,销售收入按人民币衡量会多一些,反之则会降低利润,而对进口来商来说,由于人民币升值之后再进口成本会降低一些,所以除非必须立即进口的商品,其他可以推后进口的商品都尽量延缓进口。

第9章 货币政策(答案)

第九章货币政策(答案) 一、填空题 1.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2.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政策工具3.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充分就业4.通货紧缩5.自然失业6.通货膨胀7.菲利普斯曲线8.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抗干扰性9.准备金;基础货币10.货币供应量和利率11.法定准备金政策;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12.自存准备;法定准备13.买进;出让14.有价证券15.现券交易;回购交易16.回购交易17.消费信用控制18.保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19.法定准备金政策20.公开市场业务21.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22.窗口指导;道义劝告23.凯恩斯24.货币25.流动性陷阱26.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二、单项选择题 1. A 2.C 3. C 4.C 5. D 6. D 7. C 8. A 9. A 10. B 11. D 12. A 13. B 14. B 15. C 16. D 17. C 18. C 三、多项选择题 1.ACDE 2.ABDE 3.AB 4.CD 5.ACE 6.AC 7.BCE 8.ABCE 9.ABCE 10.CE 11.ABCD 12.ABE 13.AC 14.BD 四、是非判断题 1. 错; 2. 对; 3. 错; 4.对; 5. 对; 6. 错; 7. 对; 8. 错; 9. 对;10. 错;11. 对;12. 错;13.对; 14. 错; 15. 对;16. 错;17.对; 18.错;19. 对;20.错;21.错;22. 对; 23. 错;24. 对;25. 对。 五、名词解释 1.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控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等中介指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货币政策在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2.货币政策目标:是由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政策工具三个层次有机组成的目标体系,一般所说的货币政策目标指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而最终要达到的宏观经济目标,如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 3.菲利普斯曲线: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两者之间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关系:要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必然要牺牲若干程度的币值稳定;而要维持币值稳定又必须以失业率若干程度的提高为代价。这一关系可以表现在菲利普斯曲线上,菲利普斯曲线表明了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4.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是对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 5.法定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利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控制和改变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6.再贴现政策:就是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应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 7.公开市场业务:就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证券的行为。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改变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金,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8.回购交易:是指卖(买)方在卖出(买入)证券的同时,与买(卖)方约定在将来某个

讨论:讨论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参考答案) 2

中央银行第一次任务解题思路及参考答案 讨论主题:讨论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 考核目的:通过小组讨论、互相提问、教师点评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对在经济开放环境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独立性问题的认识,了解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和经济全球化对货币政策作用机制的影响。 要求: ①由辅导教师或班主任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组5~10人),选出小组长,由小组长组织小组讨论和资料整理,形成本小组的观点。 ②组织网上讨论:由小组代表将本小组的观点传到网上,向其他小组提问,并解答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 ③教师对每小组的发言进行点评。 ④以小组为单位评分。 时间:学完第一篇的内容后做本次作业。 解题思路: ①认真阅读教材第2-4章有关内容; ②从加入世贸组织、国际收支平衡、汇率制度、货币政策传导途径、货币替代等方面入手; ③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 ④了解加强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内容和途径; ⑤可参考《中央银行通论学习指导》第四章参考资料中《金融开放与货币政策独立性》一文。参考答案: 1.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与政府的关系的具体形态,而这种关系自中央银行制度产生依赖,实际上即已存在。中央银行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之外,不受政府约束,或凌驾于政府机构之上,而应在政府的监督和国家总体经济政策指导之下,独立的制定、执行货币政策,这就是当代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所谓相对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1)经济发展目标是中央银行活动的基本点;(2)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要符合金融活动的规律。 2.考虑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资本所有权,从二战以来,资本逐渐走向完全归政府所有的趋势,即使资本归属私股的中央银行,股东也无任何权利干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业务经营,无权施加任何影响。(2)中央银行总裁与理事的任命、任期及职权,一般有政府部门或议会提名,由国家元首任命,任期与政府任期接近。(3)法律赋予中央银行的职责,多数赋予中央银行法定职责,明确在制定或执行货币政策上,中央银行有相对独立性。(4)中央银行与政府的隶属关系,一般法律会明确央行与政府的关系。(5)理事会中的政府代表,各国实践不同,认识也不相同。政府代表的存在与否会影响央行的独立性。 3.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考虑央行独立性对货币政策执行的影响:(1)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角度看,保持央行独立性有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控制力,增加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并提高货币政策工具的效率;同时,加入世贸组织,会加强对货币政策的外在约束;(2)从汇率制度角度看,独立的货币政策、固定汇率和资本自由流动,三者之中只能取其二,不可三者皆得。这在经济上叫做“三元悖论”。保持央行独立性会增加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汇率市场化的压力下,进一步提高货币的供给,保证市场的流动性。同时提高汇率制度的浮动性。(3)从货币替代的角度看,货币替代现象存在于我国,并明显加剧,需要央行的独立性保证货币需求的充足。(4)从货币政策传导角度看,央行的独立性,保证能够及时有效的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简化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程序,缩短货币政策时滞,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如果央行相对独立,则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必定更加及时、

1950年至今中国外汇储备的变化趋势和原因分析

1950年至今中国外汇储备的变化趋势和原因分析 摘要:从1950年至今,我国的外汇储备从量到质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改革开放之前年均不足5个亿的外汇储备,甚至是某些年份的负储备,到改革开放之后外汇储备的成倍增长,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一步步扩大,甚至可以说实现了跨越式增长。而这正体现了19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我国外汇经济政策随经济形势的调整与改革。本文旨在分析1950年至今我国外汇储备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并就当前经济形势对于我国外汇经济政策的一些意见。 关键字:外汇储备;发展趋势;经济政策 一、问题的提出:1950年至今我国外汇储备情况分析 表一国家外汇储备规模 (1950年-2011年) 单位:亿美元

表二我国外汇储备柱状图 单位:亿美元

自建国以来,我国的外汇储备经过了从无到有,进而在小规模上取得迅速发展的过程,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是我国十几年来发展的巨大成就,尤其是30年来改革开放政策取得成效的一个结果。而这个结果在经过卓有成效的经营管理后,反过来又成为促进宏观经济稳定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表一不难看出,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外汇储备的数量很少,平均水平只有1亿到2亿美元左右。这一时期,国际国的政治和经济都处于敏感时期,国家实行的也是封闭条件下的计划经济,对外贸易很少,外资无法流入,长期下来,中国经济发展陷入了一个贫困化的泥潭。 直到1978年,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外汇数量出现了小额的增长,但仍不稳定,存在大起大落的现象。在1980年我国外汇为—12。96亿美元,1981年开始变为正值为27美元,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外汇储备也不断的增强。1983年,由于实行了外汇留成制度和贸易外汇部结算价, 对鼓励出口,增加外汇收入,支持地方生产建设,发展对外贸易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外汇储备增长很快,到达了89亿元。然而,就在1984年,出现了经济过热的现象,进口猛增,出口下降,经常账户出现较大逆差,到1986年外汇储备低至20亿。1989年和1990年,为促进经济回升,曾两次下调人民币汇率,有力地推动了出口,资本流入平稳增长。到1991年外汇储备激增四倍,从56亿美元增加到217亿美元。经历过几十年的大起大落,在1994年1月推出了外汇体制改革,实行并轨制,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这项举措大大提高了国企业出口的积极性。到1996年,外汇储备从1993年的200多亿增加到1050亿。1998年,受1997年8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出现很大幅度的下降,但由于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外汇储备没有出现下降,反而继续保持增长的趋势,到年底达到1449。59亿美元,仅此与日本,跃居世界第二。2001年,我国加入了WTO,加入了国际市场至此,我国外汇储备呈现连续增长的势头。 二、我国外汇储备变化的原因分析 我国外汇储备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迅速增加,集中反映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就。30多年来,对外经济交流的扩大,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外资的大量涌入和国适时的各项政策,都为外汇增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成为我国综合实力的集中表现。 根据近几年的数据来看,外汇储备的增长似乎过快,但是这却是在当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下,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客观结果。所以很多人认为外汇储备

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因素有哪些 巨额的外汇储备,固然是综合国力的体现,不过持续过快增长,也给经济带来了众多负面影响,特别是本次世界金融危机,给我国外汇储备带了巨额损失。 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因素很多,下面是整理的一些关于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因素有哪些的相关资料。 供你参考。 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因素一、研究背景我国外汇储备余额早在2006年9月末就突破万亿美元,至2009年3月,中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了19 537.41亿美元。 历年外汇储备表显示,在1979年之前,我国外汇储备从来没有超过10亿美元,甚至在几个年头还是负值。 但随着我国启动改革开放,经济持续增长,贸易高速发展,以及我国长年内需不足,导致外汇储备一直保持增长态势,且增长的速度快,强度大,详见下表:从表1中可以看出,1999—2000年,由于亚洲经济危机的冲击,我国外贸出口增长缓慢,资本流入增长较少;但2001年以后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速加大,2003年突破千亿美元,进入2006年,在我国实行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之后,外汇储备增长速度不但未减反而继续上升,第一季度增加562亿美元,总规模超过日本,居世界首位,2007—2008年,外汇储备更是以每年近5 000亿的增速增长。 美国《纽约时报》的社论曾用“中国的里程碑来评论中国万亿外汇

储备。 中国坐拥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是国力的具体表现,也为保障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上佳的安全系数,尤其是对日后中国放宽资本金,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可起护航作用。 近两万亿美元巨额储备,意味着我国有着充裕的国际支付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彰显了我国足以影响世界的经济实力。 但是,如果外汇储备构成不合理或者增长超过适度区间,就不可避免地降低资源使用效率,甚至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小的挑战。 由于个别因素2008年的数据还未公布,所以选取数据区间为1984年至2007年。 建立回归模型,分析这些因素对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及其影响力大小,模型形式为:FR=α+β 1 IP+β 2 IOP+β 3 A+β 4 BD+β 5 DEB(一)模型的参数估计利用Eviews软件对模型进行OLS估计,最初结果如下:FR=25.925 + 1.183IP + 0.577IOP - 1.103 A + 0.316 BD - 0.255DEB由于R 2 近似等于1,而且F=906.464,远大于F 0.05 (5,16)=2.85,故可以认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与上述5个解释变量间总体线性关系显著,但是变量IOP、BD、DEB的参数估计值的t检验值较小,未能通过检验,故可以认为解释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性。 另外,外债余额(DEB)的系数为负值,与实际的经济意义相悖,表明模型中各解释变量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二)消除多重共线性(逐步回归法)1.运用Eviews软件, 计算出各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