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0kV全预制装配式变电站建设实践

110kV全预制装配式变电站建设实践

110kV全预制装配式变电站建设实践
110kV全预制装配式变电站建设实践

110KV变电站调试送电方案

一、简介 降压站的设计规模为:110KV系统3回路进线,3回路出线,主变压器3×75MVA;35KV系统分3段,3回路进线,18回路出线;10KV系统分3段,6回路进线,60回路出线,无功补偿电容系统为3×7500Kvar,该变电所分二期建设,第一期为:110KV系统2回路进线,2回路出线,主变压器为2×75MVA;35KV系统为二段,2回路进线,10回路出线;10KV系统为2段,4回路进线,40回路出线;无功补偿电容系统为2段,2×7500Kvar。 变电所位于厂区新炼钢南侧,其中占地面积3267平方米,其中主建筑面积为2533平方米,分上、下两层,框架防震结构, 主变压器选用股份公司生产的三线圈有载调压、风冷节能型变压器。 110KV设备选开关厂生产的SF6全封闭组合电器(G LS),35KV、10KV 设备选用开关有限公司生产的三相交流复合绝缘金属铠装封闭防暴式开关柜。110KV、35KV、10KV系统主接线均为单线分段,微机保护及综合自动化。 110KV、35KV、10KV、主变压器系统的保护均采用公司生产的F35系列继电器、T60变压器管理继电器进行保护,YCPM—2000综合自动控制系统。设计院完成,安装、调试由完成。监理单位公司第一监理部。 二、保护设备 保护设备:F35复馈线管理继电器、T60变压器管理继电器、YCPM—2000,其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 1、F35是UR系统继电器家族成员之一,是一种集馈线保护和控制于一体的数字继电器,能提供5组带电母线电压馈线的保护和测量,它可作为单独的装置使用,也可作为变电站自动控制系统的一个部件。 保护功能包括:相、中性线和接地过流,相低电压和低周电压,还包

110KV变电站建设过程控制

110KV变电站建设项目的过程控制 陈良久 摘要:本文从实际出发,从110KV变电站的建设过程质量、工期、投资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其控制方法。对施工与设计、施工与业主、施工与相关方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对实际工作具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110KV变电站;质量;工期;投资;安全;控制。 一、工程概况 东风裕隆汽车有限公司110KV工程变电站为单母线、双变压器方式,户内无人值班综合自动化变电站,110kV配电装置为封闭式设备户内布置,主变压器户内布置,10kV配电装置为成套开关柜户内双列布置。保护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二、变电站建设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建设过程的质量主要包括设计质量与工程质量。 首先是设计质量方面,设计质量决定着整个项目的成败。第一步选择设计院是重要环节。一方面设计人员的水平高低对设计质量起着决定性影响;另一方面,设计人员对当地的电网情况是否熟悉、对当地供电局所属区域性标准是否熟悉、对当地供电基本情况是否熟悉,对设计质量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比如说,当地供电形势是否紧张、供电容量是否足够满足用户的需要、对是否T接的要求、对双回路的要求、对保安电源的要求等等,这些都是设计人员在变电站方案设计前需要考虑的必要条件。 其次是工程施工质量。110KV变电站工程不同于一般的电力工程,电压等级较高,所有工程都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规范进行。110KV工程主要包括外线工程、站内电气工程、土建工程、继电保护工程、通讯工程等。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必须要严格控制,才能完成质量优良的建设工程。一般情况下,110KV项目的工程质量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备监造:所有主设备的制造过程必须要严格执行监造制度。特别是变压器、GIS、10KV开关柜、保护系统等重要设备,除了在选择型号及厂家方面要慎重,订货以后的制造环节一定要把好质量关。设备监造的前提是对制造厂商设备制造过程的高度控制能力,而完善的监造体系包括完善的管理程序及监督导则、高效的监造管理信息平台以及经验丰富的监造队伍则是成功设备监造的保障。 一般情况下设备监造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监造准备 (2)质量计划文件准备 (3)驻厂监造实施 2、安装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 外线安装、设备安装、通讯系统安装等关键工程的施工,必须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以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和运行要求。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质量控制: (1)各专业在图纸会审基础上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专业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措施或作业指导书,并对施工人员交底,施工人员要严格按措施或作业指导书施工。如现有标准、规程、规范不能满足质量要求时,根据

装配式电缆沟施工方案

卧龙500kV变电站新建工程装配式电缆沟施工方案 湖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 卧龙500kV变电站新建工程项目部(章) 2015年 8月 3日

卧龙500kV变电站新建工程装配式电缆沟施工方案 审批页 批准:年月日 技术审核:年月日 质量审核:年月日 安全审核:年月日 编写:年月日

卧龙500kV变电站新建工程装配式电缆沟施工方案 目录 一.适用范围: (1) 二.编制目的: (1) 三.编制依椐: (1) 四.工程概况: (1) 五、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 5.1施工准备 (2) 5.1.1、人员准备 (2) 5.1.2材料与设备准备 (2) 5.2 预制件加工 (3) 六、质量管理主要控制要点 (8) 6.1 质量工艺要求 (8) 6.2 质量检查项目及要求 (8) 6.3施工技术关键点控制 (8) 七、强制性条文的要求及安全文明施工主要控制要点 (9) 7.1全站施工电源的安装及管理 (9) 7.2工程施工使用机具、机械必须遵循《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中强制性条文的要求: (9) 7.3全站作业人员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循《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DL 5009.3—2013 (9) 7.4安装过程应自觉遵守DL 5009.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的相关安全规定。 (10) 7.5主要危险源及安全技术措施 (10) 八、绿色施工和环境保护主要控制要点 (12) 8.1 节材措施 (12) 8.2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2) 8.3 节能与能源利用 (12) 8.4 职业健康与安全 (13)

110kV变电站调试送电方案

XXXXXXXXXXXX110KV变电站系统调试送电方案

目录 一、简介 二、110KV系统调试 三、主变压器调试 四、10KV系统调试 五、110KV、10KV主变压器保护试验 六、110KV、10KV主变压器系统受电

一、变电站简介 建设规模: 本次新建的XXXXXXX110kV变电站作为企业用电的末端站考虑。 主变压器:容量为2×16MVA,电压等级110/10.5kV。 110kV侧:电气主接线规划为双母线接线;110kV出线规划8回。 10kV侧:电气主接线按单母线分段设计,10kV出线规划39回。 10kV无功补偿装置:电容器最终按每台主变容量的30%进行配置,每台主变按4800kvar,分别接在10kV的两段母线上。 中性点:110kV侧中性点按直接接地设计,10kV中性点经过消弧线圈接地设计。 变电站总体规划按最终规模布置。 变电所位于电石厂区,其中占地面积1065平方米,主建筑面积为1473平方米,分上、下两层,框架防震结构, 主变压器选用新疆升晟变压器股份公司生产的两圈有载调压、风冷节能型变压器。 110KV设备选开关厂生产的SF6全封闭组合电器(GIS),10KV设备选用四达电控有限公司生产的绝缘金属铠装封闭式开关柜。110KV主接线为双母线、10KV系统主接线均为单线分段,微机保护及综合自动化。 110KV、10KV、主变压器系统的保护均采用南瑞继保公司生产的继电器保护综合自动控制系统。由昌吉电力设计院完成设计、安装、调试。由山东天昊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负责现场监理。 二、 110KV系统调试 110KV系统(图1)设备经过正确的安装后,应做如下的检查和测试: 1、外观检查:装配状态,零件松动情况,接地端子配置,气体管路和电缆台架有无损坏等。

最新110kV变电站初步设计

110k V变电站初步设 计

一、可研阶段 1、变电站站址选择 应结合系统论证工作,进行工程选站工作。应充分考虑站用水源、站用电源、交通运输、土地用途等多种因素,重点解决站址的可行性问题,避免出现颠覆性因素。(常规变电站投资2200~2400万,其中土建部分500万左右,线路投资70万/公里(轻冰),110万/公里(重冰)。) 变电站选择应尽量避开基本农田,无法避让的应优先选用占地少的变电站技术方案。 1.1 基本规定 1.1.1 工程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站址选择过程概述。 1.1.2 根据系统要求,原则上应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可行的站址方案,如确实因各种难以克服的困难只能提供一个站址方案时,应提供充分的依据并作详细说明。 1.2 站址区域概况 1.2.1 站址所在位置的省、市、县、乡镇、村落名称。 1.2.2 站址地理状况描述:站址的自然地形、地貌、海拔高度、自然高差、植被、农作物种类及分布情况。 1.2.3 站址土地使用状况:说明目前土地使用权,土地用途(建设用地、农用地、未利用地),地区人均耕地情况。 1.2.4 交通情况:说明站址附近公路、铁路、水路的现状和与站址位置关系,进所道路引接公路的名称、路况及等级。 1.2.5 与城乡规划的关系及可利用的公共服务设施。

1.2.6 矿产资源:站址区域矿产资源及开采情况,对站址安全稳定的影响。1.2.7 历史文物:文化遗址、地下文物、古墓等的描述。 1.2.8 邻近设施:站址附近军事设施、通信电台、飞机场、导航台与变电站的相互影响;以及变电站对环境敏感目标(风景旅游区和各类保护区、医院、学校等)影响的描述。 1.3 站址的拆迁赔偿情况 应说明站址范围内己有设施和拆迁赔偿情况。 1.4 出线条件 按本工程最终规模出线回路数,规划出线走廊及排列秩序。根据本工程近区出线条件,研究确定本期一次全部建设或部分建设变电站出口线路的必要性和具体长度。 1.5 站址水文气象条件 1.5.1 水位:说明频率2%时的年最高洪水位;说明频率2%时的年最高内涝水位或历史最高内涝水位,对洪水淹没或内涝进行分析论述。 1.5.2 气象资料:列出气温、湿度、气压、风速及风向、降水量、冰雪、冻结深度等气象条件。 1.5.3 防洪涝及排水情况:应说明站区防洪涝及排水情况。(避免出现颠覆性条件) 1.6 水文地质及水源条件 1.6.1 说明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位情况等。 1.6.2 说明水源、水质、水量情况。 1.7 站址工程地质(避免出现颠覆性条件)

装配式房屋施工方案

目录 1 编制依据及说明 (1) 1.1 编制依据 (1) 1.2 编制说明 (1) 2 工程概况 (1) 2.1 工程简述 (1) 3 施工准备 (2) 3.1 技术准备 (2) 3.2 施工人员组织 (2) 3.3 施工机具、仪器的配置 (2) 4 施工流程及工艺 (3) 4.1 地脚螺栓复测 (3) 4.2 钢结构的安装 (4) 4.3维护墙体的安装 (5) 4.4 门窗安装 (5) 4.5 内墙涂料 (6) 5 施工进度计划 (7) 6 质量保证措施 (7) 6.1 质量保证措施 (7) 6.2 强制性条文实施 (8) 6.3 质量验收标准 (8) 7 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8) 7.1 安全保障措施 (8) 7.2 安全教育 (8) 7.3 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8) 7.4 施工机械、机具管理规定 (9) 8 安全风险控制 (9)

220千伏坦界变电站工程 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 1 编制依据及说明 1.1 编制依据 1.2 编制说明 为更好的指导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确保安全、优质、高速地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特编制此施工方案。 本施工方案适用于220kV坦界变电站土建工程装配式建筑物的施工。 2 工程概况 2.1 工程简述 220kV坦界变电站站建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白土镇以西约5km处,变电站围墙内占地面积约28730m2,站区总建筑面积1972m2。 本工程装配式建筑物主要为主控通信楼、水泵房及10千伏配室。 主控通信楼、水泵房采用钢框架作结构体系,其中主控楼外形尺寸36m×23.7m、水泵房外形尺寸9.24m×6.4m,钢柱为H 型钢H400×300×12×18、H200×200×8×12,主梁钢梁为H 型钢HN300×150×6.5×9及HN400×300×8×13,次梁钢梁为HN300×150×6.5×9,墙框采用板块化设计,在工厂集成化制造。两端设柱间和屋面支撑。钢结构采用冷喷锌防腐,防火采用防火涂料,满足耐火等级二级。 屋面:50厚LC30+0.8厚土工布+50厚聚苯乙烯挤塑保温隔热板+复合防水层(防水卷材+防水涂膜)+20厚找平层+60厚陶粒混凝土+压型钢板底模。 外墙面:装饰纤维水泥FC板复合外墙 内墙面:纤维水泥FC板复合墙120厚(考虑涂料)。 10千伏配室采用钢框架作结构体系,外形尺寸75.5m×8.3m,钢柱为H 型钢H400×300×12×18,主梁为焊热轧H型钢HN600×250×10×14,次梁为热轧H型HN300×150×6.5×9及

某110KV变电站试验方案

XXIIOkV变电站新建工程交接试验方案 批准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 编制_______________

2015年11月 XX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概况 1、工程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 XXIIOkV变电站位于XX,距XX距离约120km。 站址地貌为河流堆积阶地与山前洪积扇交接地带,地形为斜坡坡脚与河床之间地带。场地地形开阔平缓,海拔2960m。 2、工程建设规模 1 )主变规模:最终 2 X 10MVA,本期2 X 10MVA。 2)出线: 110kV :最终出线4回;本期出线2回至XX220kV变电站; 35kV :最终出线4回,本期2回。 10kV :最终出线8回,本期4回。 3)低压侧无功补偿容量最终2*2Mvar,本期2*2Mvar。

高压试验方案 1、110kV主变试验方案: (1)、编制依据 1.1 GB50150 —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1.2《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 1.3 DL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1.4出厂技术文件及出厂试验报告。 (2)、试验项目 2.1绝缘电阻及吸收比试验 2.2直流电阻试验 2.3接线组别及电压比试验 2.4介质损耗tg 3及电容量试验 2.5直流泄漏电流试验 2.6绝缘油试验 2.7有载调压切装置的检查和试验 2.8额定电压下的冲击合闸试验 2.9检查相位 2.10交流耐压试验 2.11绕组变形试验 2.12互感器误差试验 (3)、试验现场的组织措施

3.1试验工作负责人: 负责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和执行以及现场工作的组织协调问题; 3.2试验安全负责人: 负责试验现场及周围的安全监督; 3.3试验技术负责人: 负责试验现场的技术问题; (4)、试验现场的技术措施 4.1变压器油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试验。 4.2断开三侧套管与引流线的连接,并将拆除后的引流线用绳索固定好, 引流线与套管的距离应满足试验要求,不得少于5米。 4.3电流互感器二次严禁开路。 4.4套管试验后末屏接地必须恢复。 4.5试验完毕或变更接线,应严格按照停电、验电、充分放电、挂地线的顺序进行,以防电击伤人。 4.6在被试设备和加压设备周围加装安全围栏并向外悬挂“止步,高压危险” 标示牌。 (5)、试验设备、仪器及有关专用工具 5.1交接试验所需仪器及设备材料:

110kV变电站调试方案

110kV变电站工程调试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写:古成桂

广东鸿安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2013年1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2 二、工作范围--------------------------------------3 三、施工现场组织机构------------------------------3 四、工期及施工进度计划----------------------------3 五、质量管理--------------------------------------4 六、安全管理--------------------------------------11 七、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14

一、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1、编制依据 1.1、本工程施工图纸; 1.2、设备技术文件和施工图纸; 1.3、有关工程的协议、合同、文件; 1.4、业主方项目管理交底大纲及相关管理文件; 1.5、广东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2007版; 1.6、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的工频耐压试验电压标准; 1.7、《南方电网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1.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1.9、《110kV~500k V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1.10、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工程质量控制作业标准(W HS); 1.11、现场情况调查资料; 1.12、设备清册和材料清单; 1.13、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 B50150-2006; 1.14、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L/T995-2006; 1.15、国家和行业现行的规范、规程、标准及实施办法; 1.16、南方电网及广东电网公司现行有关标准; 1.17、我局职业健康安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以及相关的支持性管理文件; 1.18、类似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经验和工程总结。 2、工程概况: 110kV变电站为一新建户内G I S变电站。 110kV变电站一次系统110k V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本期共2台主变、2回出线,均为电缆出线;10kV系统为单母线分段接线,设分段断路器,本期建设Ⅰ、Ⅱ段母线,单母线分段接线,#1主变变低单臂

110kV变电站设计开题报告

110kv变电站110kv线路保护及主系统设计 1课题来源 本课题为某110kv中心变电站110kv线路保护记主系统设计课题。该变电站是最末一个梯级电站,装机容量600万千瓦,年发电量301亿千瓦时,用地总面积为8070.1374公顷。向家坝水电站110kV中心变电站为向家坝水电站提供施工供电电源和电站建成以后作为厂用电备用电源的一座变电站。设计容量为3 50MVA,电压等级为110/35/10kV, 110kV进出线有5条,中压35kV侧有10 回出线,低压10kV侧有20 回出线. 2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10kV变电所是电力配送的重要环节,也是电网建设的关键环节。变电所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灵活和经济运行。它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变电所主要环节,电气主接线连接直接影响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它的拟定直接关系着全厂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控制方式的确定。 随着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取代或更新传统的变电所二次系统,继而实现“无人值班”变电所已成为电力系统新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3 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小城市和西部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电能资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西部主要是高原地带,在高海拔的条件下,农村现有的变电技术远达不到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变电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技术的深化。因此,一方面需要创造条件有针对性地提高对小城市以及农村的变电站的建设,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来提高变电技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媒介积极开展技术交流,通过实践去体验、探索。 当今世界各方面因素正冲击着全球电力工业,在国外变电所技术有十分剧烈的竞争,而世界范围内的变电所都采用了新技术; 其次,不同的环境要求给所有的电力供应商增加了额外的责任,使电力自动化设备尤其是高压大功率变电站的市场开发空间大大拓展。另外高压变电所的最终用户对变电站的自动控制、节能、

XX110KV变电站试验方案

XX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交接试验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2015年11月

XX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概况 1、工程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 XX110kV变电站位于XX,距XX距离约120km。 站址地貌为河流堆积阶地与山前洪积扇交接地带,地形为斜坡坡脚与河床之间地带。场地地形开阔平缓,海拔2960m。 2、工程建设规模 1)主变规模:最终2×10MVA,本期2×10MVA。 2)出线: 110kV:最终出线4回;本期出线2回至XX220kV变电站; 35kV:最终出线4回,本期2回。 10kV:最终出线8回,本期4回。 3)低压侧无功补偿容量最终2*2Mvar,本期2*2Mvar。

高压试验方案 1、110kV主变试验方案: (1)、编制依据 1.1 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1.2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 1.3 DL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1.4 出厂技术文件及出厂试验报告。 (2)、试验项目 2.1 绝缘电阻及吸收比试验 2.2 直流电阻试验 2.3 接线组别及电压比试验 2.4 介质损耗tgδ及电容量试验 2.5直流泄漏电流试验 2.6 绝缘油试验 2.7 有载调压切装置的检查和试验 2.8 额定电压下的冲击合闸试验 2.9 检查相位 2.10 交流耐压试验 2.11 绕组变形试验 2.12互感器误差试验 (3)、试验现场的组织措施 3.1试验工作负责人: 负责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和执行以及现场工作的组织协调问题;

3.2 试验安全负责人: 负责试验现场及周围的安全监督; 3.3 试验技术负责人: 负责试验现场的技术问题; (4)、试验现场的技术措施 4.1 变压器油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试验。 4.2 断开三侧套管与引流线的连接,并将拆除后的引流线用绳索固定好,引流线与套管的距离应满足试验要求,不得少于5米。 4.3 电流互感器二次严禁开路。 4.4 套管试验后末屏接地必须恢复。 4.5试验完毕或变更接线,应严格按照停电、验电、充分放电、挂地线的顺序进行,以防电击伤人。 4.6 在被试设备和加压设备周围加装安全围栏并向外悬挂“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 (5)、试验设备、仪器及有关专用工具 5.1 交接试验所需仪器及设备材料:

预制舱的应用

组合式综合预制舱的应用 摘要 本专题根据XX110kV变电站工程具体条件,结合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示范工程试点站中预制舱和组合预制舱的使用情况,提出了组合式综合预制舱的概念。为贯彻国家电网公司的“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模块化建设、机械化施工”的建设原则。在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示范工程试点站中预制舱开始逐步代替传统建筑物,采用预制舱能够有效缩短变电站土建施工周期,减少现场施工、调试的工作量,缩短投运时间。但是由于独立的舱体数量过多,导致变电站的土地利用率不足。本次XX竞赛,我院分析、总结了过去在变电站的建设中预制舱设备使用情况,在预制舱的基础上提出了组合式综合预制舱的设想。组合式综合预制舱将多个标准的Ⅰ、Ⅱ、Ⅲ型预制舱拼接成一个能够容纳多个电压等级一次设备和二次及通信设备的综合性舱体。组合式综合预制舱的舱内可根据需要配置消防、安防、暖通、照明、通信等辅助设施,并在工厂内完成相关配线、调试等工作。其内部环境满足变电站一、二次设备运行条件及变电站运行调试人员现场作业的要求。经论证,组合式综合预制舱合理的有效提高了变电站的土地利用率,进一步深化了“两型三新一化”的理 念。

1 概述 (1) 1.1预制舱设备的发展现状 (1) 1.2预制舱舱体的选型原则 (1) 1.3预制舱的分类 (2) 2 预制舱和组合预制舱的基本情况 (2) 2.1 预制舱的定义和尺寸 (2) 2.2 组合预制舱的定义和尺寸 (3) 2.3 预制舱及组合预制舱与传统建筑物的对比 (4) 3 新型组合式综合预制舱 (5) 3.1 组合式综合预制舱设想的起源 (6) 3.2 组合式综合预制舱的定义 (6) 3.3 组合式综合预制舱的优点 (7) 3.4 组合式综合预制舱与组合预制舱的对比 (9) 3.5 小结 (10) 4 组合式综合预制舱的论证 (10) 4.1 组合式综合预制舱舱体结构的论证 (10) 4.2 组合式综合预制舱舱体安装接口选择论证 (11) 4.3 组合式综合预制舱舱内辅助设备的论证 (14) 4.4 组合式综合预制舱交通运输的论证 (14) 4.5组合式综合预制舱舱内设备检修空间的论证 (15) 5 结论 (18)

110kv变电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完整版)

施工组织设计 批准: 审查: 校核: 编写:

3.1 工程概况 ** 水利枢纽施工供电110kv 变电站工程是为满足** 水利枢纽工程施工用电而建设,该项目位于枢纽** 大桥左侧下游约200m 处。施工变电站的110kv 进线接于** 地区东笋变,施工变电站建成投产后,将枢纽右岸已建成的35kv 临时变电站设备搬迁至施工变电站合并运行,35kv 线路延伸过江进110kv 施工变作为枢纽施工保安电源。 本工程主要工程项目有: (1)35kv 施工供电备用线路工程; (2)110kv 施工供电线路工程; (3)110kv 施工变电站土建及安装工程; 3.2 施工布署 3.2.1 工程质量目标 满足国家或电力施工验收规范,做到:土建分项工程和单位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85%以上;电气设备安装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整项工程质量等级达到优良。 3.2.2 工期目标 按招标范围的施工图纸工程内容及招标文件要求,计划总工期210 日历天。 3.2.3 安全目标 群伤群亡事故为零;

重大设备事故为零; 重大火灾事故为零; 轻伤事故率控制在5‰ 以内。 3.2.4 工程主要施工负责人简介 施工主要负责人简介见第二章中“ 2.4 拟投入本工作的主要人员表”。

3.2.5 施工工序总体安排 本工程的施工是在场地平整工作完成后进行。施工队伍进场后,先按施工总平面图 布置临时设施,并按平面布置要求对站内的主控楼基础和排水系统及110kv 线路工程进行施工,在主控楼基础和排水系统完成后即安排主控楼主体工程、设备基础、电缆沟、构 架基础等施工;最后进行电气设备安装及站内各附属设施的施工。110kv 施工变电所建成投产后,即进行35kv 临时变电站搬迁工作。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安排电气预埋、接地等交 叉作业。 3.3 施工进度计划 根椐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计划2001 年5 月25 日开工,2001 年12 月20 日完工,总日历工期210 天,详细的施工进度见《** 水利枢纽施工供电110KV 输变电工程施工进度横道图》。

220kVxx变电站工程装配式围墙施工方案

UlSSlR. E国能建 广东火电工程有限公司GUANGDONG POWER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LIMITED 送变电工程公司

1.工程概况 (1) 2.编制依据 (2) 3.施工组织和劳动力安排 (2) 4.主要施工机具及附材配备 (3) 5.主要施工工序及技术措施 (4) 6.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7) 7.安全保证体系及控制措施 (10) 1.工程概况 1.1 工程简介 220kV坦界站站址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白土镇以西约5km。

该变电站围墙采用预制装配式围墙,预制清水砼柱+墙板实体围墙,预制混凝土柱柱距约 为2.5m,柱两侧设置凹槽用于固定墙板,下侧置于地梁之上。墙面板采用整块的预制混凝土板,与预制混凝土柱相匹配,围墙顶部设置预制压顶,工厂化制作。预制清水砼柱采用工字形柱,截面尺寸有300X 300,预制混凝土墙板为70mm厚的整块清水砼墙板。 1.2施工范围 装配式围墙施工范围包括:站区围墙。 1.3工程量统计 2. 编制依据 2.1、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的《站区装配式围墙施工图》图纸; 2.2、《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缩印本); 2.3、《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 276—2012 2.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2年版); 2.6、《10kV?500kV输变电及配电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标准第3册:变电土建》 Q/CSG411002-2012 3. 施工组织和劳动力安排 3.1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图3.1本工程施工组织机构图 3.2劳动力安排 表3.1计划劳动力安排表 4. 主要施工机具及附材配备 表4.1本工程主要施工机械及工具

110kV变电站基础建设的研究

110kV变电站基础建设的研究 【摘要】110kV变电站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整个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具有很大影响。本文就针对当前变电站基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变电站一次设备和二次系统设计、清水混凝土以及钻孔桩施工这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110kV变电站;基础建设;措施研究 随着当今社会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变电站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逐渐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广泛关注。变电站一次设备和二次系统设计、清水混凝土和钻孔桩这三方面的施工时变电站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高低对变电站的运营具有很大影响。加强对这二者所存问题和应用措施的分析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变电站基建工程的顺利施工。 1 变电站一次设备和二次系统设计 1.1 变电站一次设备设计 110kV变电站在进行电气设备选择时,为了保证电力系统和整个基础建设工作顺利进行,必须在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加大对电气设备动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的研究,要坚决避免电气设备短路现象的发生。在对110kV变电站的主变压器进行选择时,其台数、容量等都将直接影响到高压配电装置的内部结构,所以相关的电气设备技术人员必须在参照传输容量方面的基本资料的前提下,根据变电站的电力系统具体的发展规划、变电器输送功率的大小以及电压等级等进行具体选择。如果选择不当,不仅会增加变电站的投资成本,还会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能耗效率产生极大影响。另外,110kV变电站还应该加强对高压配电装置选型上的选择,以促进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1.2 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 变电站运行效率的提高有赖于在对其进行二次系统设计时自动化和智能化系统的运行。当前110kV变电站在进行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时所采用的设计原则主要是分层分布式控制系统,由于该系统实现了通信技术与电力控制系统之间的有效连接,所以非常适用于当前变电站无人值班的现实状况。另外由于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还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所以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当前110kV变电站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对实用性和可靠性的需求。 2 清水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1 混凝土方面 清水混凝土施工对混凝土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第一,原材料方面

装配式变电站建筑物土建设计探讨

装配式变电站建筑物土建设计探讨 发表时间:2019-05-16T15:04:12.30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33期作者:冯大轩王晓语 [导读] 摘要:装配式的变电站在进行土建设计时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原则展开,重视土建设计中装配式变电站的各种构件的设计过程,提高土建设计的有效性和创新性。 (河北电力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21) 摘要:装配式的变电站在进行土建设计时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原则展开,重视土建设计中装配式变电站的各种构件的设计过程,提高土建设计的有效性和创新性。 关键词:装配式变电站;建筑物;土建设计 引言 变电站是电力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的建筑物建造长期以来沿用了就地采购砂石、砖块、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现场绑扎钢筋、立模、拌制混凝土、浇筑、养护、砲筑填充墙并粉刷等传统模式,其中的缺点有建筑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施工速度慢,建设周期长,材料消耗多等,施工质量容易受到施工队技术水平和天气等因素影响。装配式建筑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造效率和质量。目前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等理念在民用建筑领域已被大力推广,同时国家电网公司要求全面推行变电站模块化建设,鼓励变电站采用装配式构件,减少施工湿作业,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这就要求变电站建设适应现代化的需要,采用装配式结构,采用新型建材,用新技术建房。变电站土建装配式应用范围主要有主控通信室、配电装置室等单层或多层建筑,以及构架、防火墙、电缆沟等构筑物。 1装配式的变电站土建设计基本原则 在设计和优化装配式变电站的土建项目时,要根据智能化变电站的实际设计要求和标准配置主动遵循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的原则,不断促进变电站施工工程的技术革新和施工技艺发展,突出工业化施工的核心优势,不断进行优化和调整。一般而言,在变电站的土建设计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保的施工理念,在充分保障施工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上,提高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的支持力度,在多种设计方案的对比分析中选择优化最佳设计,把变电站的建设目标作为周期成本中的最优组合,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设计与统筹管理,并采用标准化的生产和检验形式实现对施工工序的整体串联与统一控制。 2?装配式的变电站在土建设计中的构件设计要点 2.1模数化设计 在装配式变电站土建设计中,为了实现建筑设计标准化、机械装配化以及建筑构件生产工厂化,首先需要满足模数化要求。为了提升装配式变电站工业化生产程度,减少生产模具数量,该变电站设计采用模数化设计方式,其中:柱网模数为7.2 m、外墙模数为1.2 m、外窗模数为0.6 m。通过应用规整柱网、归并构件的方式,最大程度上减少生产模具数量。 2.2装配式的变电站的防火墙设计要点 装配式变电站的防火墙在设计时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建设标准进行设计,保证防火墙具备足够的结构承载力和耐火极限。通常情况下,装配式变电站的防火墙会使用现浇的杯形基础,并在插入立柱以后用预先调制好的细石混凝土进行再次的灌浆填充,并采用包裹的方法保护钢柱两侧及顶部。 2.3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物围护墙板 建筑物墙体是降低建筑能耗的关键因素之一,墙板材料及其构造,是模块化装配式建筑推广的关键技术之一。板材建筑因其具备质轻、防火、施工快捷等优点,在当前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市场常见的预制大板材有:防火石膏板+保温棉、压型钢板复合墙板、ALC板(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铝镁锰板等。防火石膏板一般用于变电站内主控楼、配电装置楼的内墙板。防火石膏板具有轻质、高强、隔热、防火、加工方便等优点。压型钢板复合墙板的外板夹芯板系彩色涂层钢板面板及底板与保温芯材通过粘强剂复合而成的保温复合围护板材。该板材保温隔热性优良,但连接件容易出现锈蚀现像、表面涂层易于老化,一般只有5~20年的使用年限,与国家电网提倡的60年全寿命周期变电站要求相差甚远,因此不适合应用于装配式变电站。ALC板是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简称。ALC板材质量较轻,可有效减轻建筑物的自重。该板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适用于内外墙板、屋面板、防火墙等,是一种轻质高强围护结构材料。但缝材易老化,使用过程应注意维护。铝镁锰合金复合幕墙集成墙板由铝镁锰合金板、型钢龙骨、防火保温棉组合而成。由工厂进行单元幕墙板预制,现场进行模块化吊装,与主体结构使用螺栓固定和挂接。铝镁锰合金是一种轻型、耐候、稳定、环保的新型材料,使用寿命长,是未来装配式变电站着重发展的一种外墙围护材料。 2.4主体结构设计 装配式变电站土建主体结构设计存在着装配式建筑普遍存在的问题,即框架梁柱节点的设计构造及传力。在该装配式变电站土建设计中,优选主体结构,应用清晰的传力方式:框架柱为两层整体预制,采用型钢对节点进行加强处理,应用强柱弱梁以及强节点弱构件等概念设计,提升主体结构的抗震性,施工方式便捷,有利于提升施工进度;主梁和次梁采用叠合设计形式,梁端采用型钢与柱(梁)连接。在叠合层设计中,需提高混凝土结构剪切力,避免发生漏浆问题。在楼面板设计中采用格构筋叠合板,加强板的受力性能,增加新旧混凝土的咬合力。此外,为了提高土建主体结构的整体性能,可以将现浇混凝土作为粘合剂。外墙结构和主体结构应用铰接方式连接。 2.5装配式的变电站的电缆沟设计要点 设计装配式的变电站的电缆沟需要符合标准化、工厂化的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设计思维保证混凝土预制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要充分考虑电缆沟的预制长度,并根据预制长度合理选择运输途径和安装形式,在控制好电缆沟自重的前提下,保证现场施工的便捷性和防水需求,适当使用密封胶对电缆沟单体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另外也需要在预埋的沟壁扁钢之上焊接能起到实际作用的电缆支架,并在每个电缆沟单体的底部位置设置不同的汇水沟槽,从而保证沟底具有一定的排水和防潮能力,为工程建设减少积水影响。 2.6装配式建筑物屋面 建筑楼面,屋面板体系是装配式变电站建筑物构件的受控要件,其性能同时要满足隔音,防火,抗撞击等性能,对于屋面特别要注意防水性能。单(多)层框架钢结构房屋的楼盖系统由楼(屋)面板和梁体系组成。楼盖结构不仅是承受和传递竖向荷载的重要结构体系,同时在传递由风荷载和地震作用所产生的水平力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合理的楼盖结构布置可以有效地提高框架结构的抗侧刚度和整体行,协

变电站试验和运维方案说明

35KV 变电站运行维护实施方案 一、说明: 1.1 编写依据:本方案包含变电站试验和运维方案两部分,因缺乏明确指导性的变电站电压等级、容量、系统设备配置、数量等信息,故在内容上使用通用性的标准,本方案仅供参考,具体需以现场实际情况为准进行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 1.2 参考标准: 变电站电气一次和二次图纸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J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50168-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171-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54-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气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168-9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88

二、运行维护管理的主要工作范围: 2.1 运行中的日常巡视检查;相关数据、参数、设备运行状况的记录及汇报。 2.2 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隐患、缺陷等异常情况的记录、汇报和处理。 2.3 设备出现故障或停运时的检修;计划中的检查性检修;突发性情况下的抢修。 2.4 检修或停运时对设备做各项对应性的试验、周期性试验。 三、运行维护工作的详细内容:其中包括运行中的日常检查和巡视、检修中检查项目和处理、停电和不停电时的消缺处理以及相应的周期计划。 3.1 一次主设备 3.1.1 变压器。充油电抗器呼吸器硅胶应定期检查,发现受潮或变色时应及时晾晒或更换;母线桥热缩检查等工作,接点检查,设备传动试验,示温腊片的粘贴等工作,结合设备停电工作进行。 3.1.2 设备接点的红外线测温工作,严格按照《红外线测温管理办法》执行。35KV 站每半年至少一次;每年7 月对站内设备接点进行红外线成像一次;新投运带负荷的变电站第一个月内进行一次同时,根据大负荷出现的时间特点应适当增加测温次数;发现接点发热时,缩短巡视周期,依据 负荷、温度变化跟踪测温,并做好记录 3.1.3 罐式断路器、端子箱、机构箱内的防潮及封堵设施定期维护、检查,根据防潮需要及时开启。端子箱、机构箱、通风控制箱定期清理,确保干净整洁,箱门轴润滑每季进行一次;变压器本体蛇皮

110kV变电站调试方案

调试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写:古成桂 广东鸿安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2013年1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 ------- ------- - --------- -- --- --- 2 三、施工现场组织机构 ------- --------- ------- - --------- --------- --- 3 四、工期及施工进度计划 ----- ------- ------- - --------- --------- --- 3 五、质量管理--- ------ - --------- --------- ------- - --------- --------- --- 4 六、安全管理--- ------ - --------- --------- ------- ------- --- --------- --- 11 七、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 ----- ------- ------- - --------- --------- --- 14

一、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1 、编制依据 1.1 、本工程施工图纸; 1.2 、设备技术文件和施工图纸; 1.3 、有关工程的协议、合同、文件; 1.4 、业主方项目管理交底大纲及相关管理文件; 1. 5、广东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2007 版; 1. 6、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的工频耐压试验电压标准; 1. 7、《南方电网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1.8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1.9 、《110kV ~500 kV 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1.1 0、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工程质量控制作业标准 (WHS); 1.1 1 、现场情况调查资料; 1.1 2 、设备清册和材料清单; 1. 13、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 015 0-2006; 1. 14、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L/ T995- 2006; 1.1 5、国家和行业现行的规范、规程、标准及实施办法; 1.1 6、南方电网及广东电网公司现行有关标准; 1.1 7、我局职业健康安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以及相关的支持性管理文件; 1.1 8、类似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经验和工程总结。 2 、工程概况: 110kV 变电站为一新建户内GI S 变电站。 110kV 变电站一次系统110kV 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本期共 2 台主变、2 回出线,均为电缆出线;10 kV 系统为单母线分段接线,设分段断路器,本期建设I、U段母线,单母线分段接线,#1主变变低单臂接入I段母线,带10k V出线8回、电容器1组、站用变1台、消弧线圈1组,母线设备1组,#2主变

110kv变电站土建施工方案(1)

(二)建筑施工方案 1 编制说明乏燃料后处理工业示范厂总降压变电所、高压配电中心建安工程初步施工方案,主要阐述钢筋砼独立基础、设备基础、砌体工程、屋面、楼地面、路面、沟槽等工程的施工方法,本初步方案将作为施工准备的依据,但由于现有资料有限,设计图纸不详,只能根据以往工程实践编此初步方案,待资料齐全后将进一步充实完善形成详细的施工方案。 2 编制依据 2.1 乏燃料后处理工业示范厂总降压变电所、高压配电中心建安工程招标文件; 2.2 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规范 2.3 以往类似工程实践。 3. 施工准备 3.1 施工技术资料准备施工技术资料的准备工作包括施工技术资料的编制、施工规范(包括相关法规)和验评标准的收集、各类质量验评表格的收集等。验评表格采用变建统一的验评表。此项活动主要由项目总工组织安排,技术人员负责施工技术资料的编制、施工规范(包括相关法规)和验评标准的收集及各类质量验评表格的收集。 工程开工前需把针对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安全、环境管理实施细则、工程质量保证大纲等技术文件资料编制审批完毕。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开工前,需把施工方案及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批完毕。需要开工前期准备的有:各强度等级混凝土及砂浆配合比设计,各类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各类施工技术记录表格,各类施工技术标准、规程、规范等。 在技术资料准备阶段,项目总工应负责同项目法人和设计院联系及时取得相关的施工图纸及项目法人对工程的准备要求,并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及作业指导书,学习施工验收规程、规范等。并组织安全知识及操作技能培训,了解工程的质量目标,从技术上为工程的顺利开工做好充分准备。 3.2 材料准备 ⑴为满足工期计划要求,由建设单位提供的设备材料应按施工单位的计划及时供货,由施工单位自行采购定货的设备材料则应在技术人员审查图纸后提出采购计划,进行合格分供商评审,选择材料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 ⑵为确保工程质量及工程进度,所有设备、材料的质量都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的要求,经现场清点验收,资料齐全并具有产品合格证; ⑶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开工前应对混凝土供应商的供应能力、运输等方面进行考察,选择质量保证的供应商。钢材采购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进行,确保使用优质产品。建筑物的基础分部选用组合钢模板,建筑主体上部结构选用建筑胶合板,主变基础选用建筑酚醛覆膜胶合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