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内容与实施途径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内容与实施途径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内容与实施途径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内容与实施途径

论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应对

论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应对 邹华 江西南昌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学二班 摘要: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每一条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的由来向来都是伟大而又富有精神意义的,生命有着许多种不同的意义,然而它的最终意义就是活着,人的生命就是有意识地存活下来,不管你要什么样的人生,首先你得活下来,你才有能力继续探求生命的意义,而大学生作为人类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可能会遇到好多困难,会有诸多压力,所以他们更应该学会正确地认识生命,度过心理危机 关键词:心理素质;自杀;调节情绪 心理危机是指在生活中无法用已有的知识解决自己身处的困境,伴随着危机事件的发生而出现的一种心理上的失衡状态。当今社会竞争过于激烈,人们普遍压力很大,有的人能适当的释放自己的压力,缓解紧张情绪,然而有的人不知道怎么对待压力,以致于压力最后压得自己喘不过气,也就引发了心理危机。当一个人出现心理危机而且心理危机没能解决的时候,他就容易钻牛角夹,对别人或自己做出一些危险的事。产生心理危机是人们面对刺激时的一种正常反应,只要正确消除危机发生的因素,就能帮助度过危机,摆脱危险。心理危机会使得当事人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导致当事人不能积极的寻求支援和帮助,但是一旦成功渡过心理危机的话,当事人也能从中学到度过危机的方法,这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长。 心理危机的来源可以是内部的也可以是外部的,心理危机的出现有多种因素: 1.各种重大事件的发生如亲人的突然去世、重大考试失利、失恋等等。 2.大学生遭遇了自己解决能力之外的问题,从而产生的紧张感和压迫感让自己感到极度无助和绝望。 3,。某些突发事件的发生。这些事件对他们造成的心理影响一时难以被顺利疏导, 使得学生心理失衡,出现各种心理生理反应,也可能导致心理危机的产生。 而易产生心理危机的大学生大致有这些表现型: 1.极度抑郁消极,对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 2.对什么事都是抱有悲观的态度 3.经常独处,不喜欢与人交流 4.近期遭遇了重大的突发事件,精神受到影响的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措施和手段,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1.重视宣传生命健康教育 要珍爱生命,首先就得认识生命,了解生命,应该积极教导大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认识自己。不轻言抛弃生命、放弃自己。当遇到难关的时候,细细想想那些坚强的人,他们是为什么活着,自己又是为了什么而放弃生命。“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这确实是一个问题,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渺小的死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是白白丢失自己的性命,倒不如积极面世,勇敢的活下去,只有活着才能追求更美好的明天。所以,可以在校园内设立生命教育宣传活动,向在校大学生宣传积极正面的思想,让他们有能力抵御心理危机 2.设立公开的心理疏导部门 作为大学生,学会正确调节自己情绪是很重要的,大多数的自杀或杀人事件都是心理上的自我疏导不当而导致的。香港著名艺人张国荣就是迫于媒体压力过大无力疏导,最终跳楼自杀。压力得不到疏导的话就会越积越多,毁灭一个人生存的信念。所以,大学里应设立公开的心理疏导部门,教会学生正确释放自己的压力,学会调控自身情绪,做自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方案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方案(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闽委[2005]22号)、《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闽委教宣[2009]56号)等文件精神,大力加强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全校一切力量,更好地为有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和相关人群提供危机干预服务,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降低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生命损失,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二条学院成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领导小组”,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担任组长,学院副职领导、院长助理担任副组长,学院主管领导担任常务副组长,成员由党委工作部、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后勤管理处、保卫处、学院团委、各系(部)学生工作领导小组等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担任;小组下设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办公室,学生工作处处长任该办公室主任,学生工作处主管副处长、学生发展辅导中心负责人任办公室副主任,成员由学生发展辅导

中心专兼职心理咨询教师、各系(部)心理辅导站指导老师、辅导员、班主任、学院心理协会干部、各系(部)心理协会干部或系学生分会心理部干部、各班心理委员组成,该机构与学生发展辅导中心合署办公。 第三条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全面规划和领导我院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督促有关部门或单位认真履行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为重大事件的处理做出决策。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办公室职责: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多渠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在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与心理咨询工作,组织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人员参加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技巧和方法学习、培训,聘请专家开展讲座,为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做好预防教育、早期预警、危机干预、后期跟踪、制度建设等基础性工作。 第四条各系(部)学生的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由系(部)心理辅导站站长负责,全体教职员工均担负责任和义务。辅导员、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等应积极协助系(部)心理辅导站站长做好系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 第五条学院积极组建、大力扶持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团组织,充分发挥学院学生心理组织骨干、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联络员在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第三章预警与干预对象 第六条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对象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心理测评中发现以及筛查出来的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或自杀倾向的学生。这些对象往往易受重大生活事件的严重影响,情绪剧烈波动,认知及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原因分析和应对方法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原因分析和应对方法 【摘要】近几年大学生心理危机日益增多,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探讨了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原因分析;应对方法 1.概述 心理危机干预研究鼻祖G.Caplan认为当一个人面对困境,而他先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及其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处境时,即他必须面对的困境超过了他的能力时,这个人就会产生心理困扰,这种暂时性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心理危机的产生不但与应急事件有关,而且与个体解决危机的有效资源及个体对困境的评估有关。因此,心理危机不是个体经历的事件本身,而是他对自己经历的困境的情绪反应状态[1]。同样,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也存在心理危机,大学生心理危机是大学生个体或群体面临或认为自己面临某种重大生活事件,并认为自己不能解决、处理和控制时产生的心理失衡状态。大学生心理危机一旦发生并出现结果,就会对自身、他人乃至社会产生强烈的影响,如近几年出现的大学生自伤(杀)、伤(杀)害动物甚至他人等一系列事件都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主要有如下特点:(1)突发性;(2)紧急性;(3)痛苦性;(4)无助性;(5)危险性。 心理危机大致可分为三类:(1)发展性危机:指大学生在正常成长、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心理危机,如学业问题、理想与现实的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其特点是持续时间较短,但变化急剧,这种危机在人生的每一发展阶段都可能遇到;二是境遇型危机:是指现实中突然遭遇亲人离去、失恋等突发性事件,其特点就是事发突然,难以接受;三是存在性危机:指因对一些人生根本问题(生活意义、生命价值等)的认识而导致的心理危机。 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过程,一般可分为:(1)警觉阶段:大学生遇到重大的或自己认为重大的,但自己又不能处置的学习、生活、情感、就业等事件时,一时表现茫然、不知所措,但随后出现应激状态,该状态可增加个体紧张度、提高个体警戒水平、调动自我调控力等;(2)阻抗阶段:大学生试图找到解决办法,消除不良心理反应;(3)衰竭阶段:表现为大学生解决办法失败,心理防御机制夸大,出现心理失常表现,如脱离现实、悲观、绝望、自伤(杀)、伤(杀)害动物甚至他人等行为。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大学生心理危机发展过程主要表现为前两个阶段,若在这两个阶段处理不好,危机才会进入第三阶段。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这就为危机预防及干预提供了可能性。 2.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的,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学校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机制

桥头华立学校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机制 为推动和完善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建和谐校园,有效地对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及早预防、及时疏导、快速干预、有效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生命、财产、健康损失,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运用心理学、心理咨询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或人群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全方位的心理指导、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以帮助平衡其已严重失衡的心理状态,调节其冲突性的行为,降低、减轻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对人和社会的危害。 根据本校心理危机干预实施现状,本着“下移重心落实基层预警为主干预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新导向和新理念,贯彻“以预防和发展为主,以干预和咨询为辅”总体发展思路,逐渐建立学校有效的心理预警以及干预机制。增强学校心理危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培养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心理问题求助意识,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和心理危机应对能力。 二、工作原则

1.生命第一原则。 心理危机干预首先应本着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珍惜学生生命——“生命第一”的理念出发,提高我校全体师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意识。 2.面向全体师生原则。 为全体师生提供心理危机辅导、心理知识普及、心理危机干预培训等,从而提高学校全体师生对心理危机的关注,并提高师生的心理危机觉察能力、心理危机处理和应对能力。 3.预防和预警为主原则。提倡“预防为主,及时预警”是心理危机干预的重点。 4.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本着理解、关怀、尊重和共情的咨询理念,为全体学生提供心理危机知识宣传、预防、预警及干预工作。 5.个别性对待原则。 根据不同师生心理特点和个体背景,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的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措施。 6.协调合作原则。 实施危机干预过程中,需要学校全体领导、老师及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履行职责,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三、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一)危机干预对象 1.在校心理健康普查及“学生心理档案”中筛选出来的有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危机及其自我调节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危机及其自我调节 大学生是风华正茂的一代,其生理、心理均趋向成熟。但由于受人际关系不良、经济困难、失恋、学业受挫等影响,常造成心理障碍。其实说实话,我自己也是一个存在一定心理问题的人,为此我还去看过学校的心理医生。在我看来,虽然我们大多数人表面上看着好像过得很潇洒,但我发现无论是谁都有自己的心理问题,就像以前一位大师所说的“小丑总是一面微笑着,一面却在流泪”,我想我们大学生就是这样的小丑吧。一下是我在自己还有我周围的朋友同学中发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和我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一.人际交往 心理问题:在我看来,人际交往危机已经成为了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一个严重的心理问题了。我身边就有这样的朋友,因为从小到大家庭的影响,使她成为一个性格很古怪和孤僻的人,她平时都是很少说话,而且喜欢一个人自言自语和傻笑,很多认识她的人都觉得很怪。其实还有很多这样的学生。“踏着铃声进出课堂,宿舍里面不声不响,互联网上诉说衷肠."这句顺口溜实际上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交际现状.现代大学生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际而交际,不惜牺牲原则随波逐流.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上的娇生惯养和学习上的一帆风顺,使他们很少经受挫折锻炼,独立的生活能力较差,大学生活与梦想上的落差,以及同学生活上的差异,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稳定。 自我调节:产生人际交往困难的原因有很多,要想解决这个巨大的困难,我们就要学会自我调节。首先要把自己融与集体中,马克思说过: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一个拒绝把自己融入集体的人,孤独肯定格外垂青他!其次要克服自负、自尊和自傲的心态,积极参加交往。当一个人真正的感到与他人心理相融、为他人所理解和接受时,就容易摆脱这种孤独误区了! 二.注意力不集中 心理危机: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表现。一是上课不能专心听讲,大脑常常开小差,盯着黑板却心猿意马,自己不能控制思维飘逸;二是易受环境的干扰,教室外的小小动静都能引起注意力的转移,而且长时间不能静心;三是参加活动如体育运动或看一场电影后,久久沉浸在情节的回忆之中。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我是感同身受的,因为我也常常干这些事情,尤其是上课的时候特别容易走神,每次想努力听课的时候都为自己找各种各样的理由而不好好听课,而且上课的时候很喜欢讲话,对老师的讲课并不表示尊敬,总觉得这样不听老师讲课是很潇洒的。 自我调节:我觉得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由于生活事件导致心理应激,如考试失败、家庭生活发生重大变故、经济困难、评优失败、失恋、宿舍关系失和等造成的思想负担重,精力分散。所以要想解决这个问题的话,首先是学会注意力转移,遇到生活应激事件与挫折,能够尽快从中解脱出来;二是适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

(一)心理危机的含义 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亡故、突发威胁生命的疾病、灾难等,个体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常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某一事件是否会成为危机,有三个影响因素:第一,个体对事件发生的意义以及事件对自己将来的影响的评价; 第二,个体是否拥有一个能够为自己提供帮助的社会支持系统; 第三,个体是否获得有效的应对机制,也就是个体能否从过去经验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如哭泣、愤怒、向他人倾诉等。由于个体在这三个方面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相同的事件不一定对每个人都构成危机。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种类 1.发展性危机。发展性危机是个人在正常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对急剧的变化或转变所产生的异常反应,如升学危机、性心理危机等。这些危机是大学生生命中必要和重大的转折点,每一次发展性危机的成功解决都是大学生走向成熟和完善的阶梯。 2.境遇性危机。境遇生危机是指突如其来、无法预料和难以控制的心理危机,如交通事故、人质事件、突然的绝症或死亡、被人强暴、自然灾害等。 3.存在性危机。存在性危机是指一些人生中的重要事件出现问题,而导致的个人内心的冲突和焦虑,是伴随重要的人生目的、人生责任和未来发展等内部压力的冲突和焦虑的危机。 (三)心理危机的主要原因: 第一,精神疾病是导致大学生心理危机和自杀的重要因素; 第二,人格成长中的挫折与早期经验不良现状; 第三,适应困难、交往障碍与自卑; 第四,学习、择业、就业压力带来的心理烦恼; 第五,情感与性问题带来的心理困扰。 (四)心理危机的特征 1.突发性。危机常常是出人意料、突如其来的,具有不可控制性。 2.紧急性。危机的出现如同急性疾病的爆发一样具有紧急的特征,它需要人们去紧急应对。 3.痛苦性。危机在事前事后给人带来的体验都是痛苦的,而且还可能涉及人尊严的丧失。 4.无助性。危机的降临,常常使人觉得无所适从,而且,危机使得人们未来的计划受到威胁和破坏。由于心理自助能力差、社会心理支持系统不完善,危机常常使个体感到无助。 5.危险性。危机之中隐含着危险,这种危险可能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与交往,严重的还可能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五)心理危机的结果 第一种是顺利度过危机,并学会了处理危机的方法策略,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 第二种是度过了危机但留下心理创伤,影响今后的社会适应; 第三种是经不住强烈的刺激而自伤自毁; 第四种是未能度过危机而出现严重心理障碍。

试论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建构-2019年精选文档

试论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建构 有研究表明,中国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已越来越突出, 其频频发生的各种恶劣性质的伤人或自残事件,已给学生本人、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了重大危害和损失。从事件本身看,似乎是个性心理问题而引发的突发事件。但从深层次上说,则可能是一个事关家庭、学校、社会、个人多方面的社会事件,从学校层面分析,与缺乏对危机的预防、预警和预控事件发生前的预警措施系统没有建立不无关系。心理危机预警是预防和减少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出现的有效方法,也是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一个关键,其研究已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学校应加强建立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积极预防和干预,有效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可从预警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评估、心理预警指数和预警信号体系的确立、预警信息的沟通与反馈以及心理危机应急预案的建立等方面来构建。 1.心理危机预警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是在危机爆发前的一种危 机预防和 危机预告的机制。其基本思路是确定危机样本, 通过考察样本个体与共性的差异中各项指标活动的规律, 以这些规律作为预警信号,从而达到预警危机的目的。[1] 对预警对象和范围、预警指标、预警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 及时发现和识别大学生中各种潜在或现实的危机因素,从而获取预警信息、评价危机程度, 决定是否

发出危机警报,进行危机预告和危机干预。本文从预警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评估、心理预警指数和预警信号体系的确立、预警信息的沟通与反馈以及心理危机应急预案的建立等方面来构建。 2.预警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评估 2.1确定预警对象 心理危机干预的预警对象, 应该是危机承受能力相对较低、 危机事件发生率较高以及正在遭遇危机事件的个体或群体。主要体现为最易产生心理危机的12类学生:(1) 遭遇突发事件;(2) 学习压力过大、学习困难者;(3) 个人感情受挫者;(4) 人际关系失调者;(5) 性格过于内向、孤僻、社会交往, 缺乏社会支持者;(6) 严重环境适应不良导致心理或行为异常者;(7) 家境贫困、经济负担重、自卑感强烈者;(8) 身体出现严重疾病, 个人很痛苦, 治疗周 期长者;(9) 患有严重心理疾病者,如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 、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10) 正在服用精神类药物控制病情以及曾患心理疾病休学、病情好转又复学者;(11) 身边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者;(12) 转系、休学、降级或近期遭受处分者。[2] 2.2建立预警指标预警指标是依据预警对象( 事件、个人) 的 情况建立一套有 监测功能的预警指标体系, 并通过预警指标,利用某种理论与经 验,分析确定预警对象与危机形成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 以此进行危机早期预测。郭兰等人把预警指标分为4 组(它们涵盖15 项具体指标)比较具有代表性, 它们是:(1) 个体发展状态指标;(2) 社会环境指标;(3) 人际交往指标;(4) 负性情绪指标。对于选取的指标,针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形成的机理, 设计并合理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 确定预警级别。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一、关于心理危机 (一)什么是心理危机? 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亡故、突发威胁生命的疾病、灾难等,个体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常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某一事件是否会成为危机,有三个影响因素: 1、个体对事件发生的意义以及事件对自己将来的影响的评价; 2、个体是否拥有一个能够为自己提供帮助的社会支持系统; 3、个体是否获得有效的应对机制,也就是个体能否从过去经验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如哭泣、愤怒、向他人倾诉等。由于个体在这三个方面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相同的事件不一定对每个人都构成危机。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种类 1、发展性危机。发展性危机是个人在正常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对急剧的变化或转变所产生的异常反应,如升学危机、性心理危机等。这些危机是大学生生命中必要和重大的转折点,每一次发展性危机的成功解决都是大学生走向成熟和完善的阶梯。 2、境遇性危机。境遇生危机是指突如其来、无法预料和难以控制的心理危机,如交通事故、人质事件、突然的绝症或死亡、被人强暴、自然灾害等。 3、存在性危机。存在性危机是指一些人生中的重要事件出现问题,

而导致的个人内心的冲突和焦虑,是伴随重要的人生目的、人生责任和未来发展等内部压力的冲突和焦虑的危机。 (三)心理危机的特征 突发性:危机常常是出人意料、突如其来的,具有不可控制性。 紧急性:危机的出现具有紧急的特征,它需要人们去紧急应对。 痛苦性:危机在事前事后给人带来的体验都是痛苦的,甚至可能涉及人尊严的丧失。 无助性:危机的降临,常常使人觉得无所适从,而且,危机使得人们未来的计划受到威胁和破坏。由于心理自助能力差、社会心理支持系统不完善,危机常常使个体感到无助。 危险性:危机之中隐含着危险,这种危险可能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与交往,严重的还可能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5、心理危机的结果 第一种是顺利度过危机,并学会了处理危机的方法策略,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 第二种是度过了危机但留下心理创伤,影响今后的社会适应; 第三种是经不住强烈的刺激而自伤自毁; 第四种是未能度过危机而出现严重心理障碍。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重点对象 1、在心理健康测评中筛查出来的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或自杀倾向

第十章常见心理危机及其干预

第十章常见心理危机及其干预 第一节躯体疾病心理干预 一、躯体疾病心理时的心理反应 (一)急性疾病时的心理反应 急性疾病时的心理反应如下: 一是焦虑,病人感到紧张、忧虑、不安。严重者感到大祸临头,伴发植物神经症状,如眩晕、心悸、多汗、震颤、恶心和大小便频繁等,并可有交感神经系统亢进的体征,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面色潮红或发白、多汗、皮肤发冷、面部及其他部位肌肉紧张等。 二是恐惧,病人对自身疾病,轻者感到担心和疑虑,重者惊恐不安。 三是抑郁,因心理压力可导致情绪低落、悲观绝望,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言语减少,不愿与人交往,不思饮食,严重者出现自杀观念或行为。 (二)慢性疾病时的心理反应 慢性疾病时的心理反应如下: 一是抑郁,多数心情抑郁沮丧,尤其是性格内向的病人容易产生这类心理反应。可产生悲观厌世的想法,甚至出现自杀观念或行为。 二是性格改变,如总是责怪别人、责怪医生未精心治疗,埋怨家庭未尽心照料等,故意挑剔和常因小事勃然大怒。他们对躯体方面的微小变化颇为敏感,常提出过高的治疗或照顾要求,因此导致医患关系及家庭内人际关系紧张或恶化。 二、躯体疾病心理干预 干预原则为积极的支持性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以最大程度减轻其痛苦,选用药物时应考虑疾病的性质、所引起的问题,以及病人的抑郁、焦虑症状。以癌症为例,如疼痛可用吗啡,抑郁用抗抑郁药,焦虑用抗焦虑药处理。 第二节亲人死亡悲伤反应的心理干预 一、亲人死亡的悲伤反应(居丧反应) 与死者关系越密切的人,产生的悲伤反应也就越严重。亲人如果是猝死或是意外死亡,如突然死于交通事故或自然灾害,引起的悲伤反应最重。 (一)急性反应 在听噩耗后陷于极度痛苦。严重者情感麻木或昏厥,也可出现呼吸困难或窒息感,或痛不欲生呼天抢地地哭叫,或者处于极度的激动状态。干预原则为将昏厥者立即置于平卧位,如血压持续偏低,应静脉补液。处于情感麻木或严重激动不安者,应给予BZ使其进入睡眠。当居丧者醒后,应表示同情,营造支持性气氛,让居丧者采取符合逻辑的步骤,逐步减轻悲伤。 (二)悲伤反应 在居丧期出现焦虑、抑郁,或自己认为对待死者生前关心不够而感到自责或有罪,脑子里常浮现死者的形象或出现幻觉,难以坚持日常活动,甚至不能料理日常生活,常伴有疲乏、失眠、食欲降低和其他胃肠道症状。严重抑郁者可产生自杀企图或行为。干预原则为让居丧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用BZ改善睡眠,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对自杀企图者应有专人监护。 (三)病理性居丧反应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的指导原则 为了预防和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引发的突发事件,我们认为,要依托高校的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各级领导,专家和广大师生的力量,要以人为本,坚持以预防为主,教育先行;群专结合,以专为主;科学监测,有效干预;层级管理,责任明确;快速反应,高效为主的原则,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危机,面对危机,适时把握转机,获得和寻求新的自我秩序和平衡,做到预防和应对两手准备,努力提高在校学生心理调节能力,社会适应和挫折承受能力。 四、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的目标和任务 (一)、通过心理危机教育和宣传,加强学生对心理危机的了解与认知,提高大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调节情绪的能力,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 (二)、通过心理咨询、热线咨询、网络咨询等支持性干预,协助处于危机中的个体或群体及时得到心理救助,使其尽快恢复心理平衡与健康。 (三)、建立健全监测预警系统,动态监测在校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规模、类型、强度、影响后果和变化趋势,及时报告,有效干预。 (四)、通过建构大学生群体心理危机干预和自杀预防工作体系,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应对,避免或减少危机对学校和学生的危害。 (五)、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理念和助人自助的救助原则,积极引导学生顺利渡过危机,并帮助增强自我认识,自我发展的能力。 (六)、建立统一、高效、科学、规范的应急处置、指挥、保障和防控体系,全面提高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七)、采用群专结合,以专为主的形式,以专家和专职人员为骨干,建立一支稳定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队伍,并形成学校、部门、教学系、学生组织四级工作体系。 五、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的对象和范围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的对象和范围包括在读的所有大学生群体和个体心理危机。个体对象是指具有某些特殊人格特征,如抑郁,内向、自卑、焦虑等行为表现异常的不确定的个人。群体对象主要有学业失败群体,网络时代群体,失恋群体,性心理困惑群体,贫困生群体等五大群体。 (一)、个体心理危机 1.个别学生因学业压力过大而出现的心理异常。如考试挂课,优秀生考试不及格,普通话、计算机通过有困难者心理出现的危机。

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方案

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方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全校一切力量,更好地为有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和相关人群提供危机干预服务,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降低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生命损失,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二条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小组;小组下设学校心理咨询室与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办公室,学校领导小组与心理辅导站指导老师、各班级辅导员、班主任、少先队大队心理部干部、各班级心理委员、心理联络员组成。 第三条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全面规划和领导我校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督促各班级认真履行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为重大事件的处理做出决策。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办公室职责: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多渠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在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与心理咨询工作,组织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老师参加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技巧和方法学习、培训,开展讲座,为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做好预防教育、早期预警、危机干预、后期跟踪、制度建设等基础性工作。 第四条全校学生的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由学校心理辅导领导小组负责,全体教职员工均担负责任和义务。辅导员、班主任等应

积极协助学校做好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 第五条学校积极组建、大力扶持班级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充分发挥班级心理委员、心理联络员在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第三章预警与干预对象 第六条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对象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心理测评中发现以及筛查出来的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或自杀倾向的学生。这些对象往往易受重大生活事件的严重影响,情绪剧烈波动,认知及躯体或行为方面有较大改变,且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暂时不能应对或无法应对当前的危机。 第七条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 存在心理危机倾向与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是关注与干预的对象。 (一)遭遇突发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遭遇性危机、受到自然或社会意外刺激的学生。 (二)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如患有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癔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疾病的学生。 (三)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的学生。 (四)身体患有严重疾病、个人很痛苦、治疗周期长的学生。 (五)学习压力过大、学习困难而出现心理异常的学生。 (六)个人情绪受挫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七)人际关系失调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大学生心理危机处理》试题

学号姓名专业名称班级名称成绩 20100501310080禚原超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 化 2班 2011-2012年度下学期《大学生心理危机处理》试题 一、当代大学生有哪些心理危机?(5分) 发展性危机 发展性危机是指在人的正常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急剧的变化或转变所导致的异样反应。对大学生来说,新生入学不适应、大学毕业没有合适的工作、考试不及格、不喜欢所学的专业、没有被评上… …都可能导致发展性危机。 境遇性危机 当出现罕见或超常事件,且个人无法预测和控制时出现的危机称为境遇性危机。如:交通意外、被绑架、被强奸、失恋、突然的疾病和死亡等都可以导致境遇性危机。 存在性危机 存在性危机是指伴随着重要的人生问题,如关于人生的目的、责任、独立性、自由和承诺等出现的内部冲突和焦虑。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易感因素有哪些?(5分) 危机的易感因素 1.人格特质 2.认知方式 3.应对机制 升华、表同、补偿、逃避、合理化、退缩、攻击、转移、投射、压抑、宣泄、幻想、否认、反向、物质滥用、自杀 4.社会支持系统 5.其他 个体的生理条件、过往的危机经历、适应能力、挫折承受能力、价值观、自我意识等。 三、常见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有哪些?(10分) (一)认知发展不成熟 不能客观、全面、辩证、理性的认识事物,表现出一定的主观性、片面性和绝对性,对事物常做非此即彼、非善即恶、非好即坏的简单评价。 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周围的人也对他们抱有密切的关注,认为许多人都在注意他们的思想、感觉和行为。过高估计别人对自己的兴趣,对外界的评价过于敏感。例如,在班上出糗就把自己关在宿舍不见人。 大学生对自我的高度关注,使他们长期处于焦虑状态。 (二)情绪发展不成熟 情绪体验深刻,易激惹,易冲动,且持续时间长。容易感情用事,产生破坏性的行为和后果。 (三)自我控制能力弱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案

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针对学校学生心理问题相对突出的现象,为使应 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和带来的损失,根据教育局有关 要求,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 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是学生心理问题预警与危机干预的前提和基础。 (一)学校每年对新生进行普适性的心理健康测量,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并归类、分析, 初步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作好保密工作。辅导员应与心理辅导老师积极沟 通,及时掌握相关情况。 (二)对于有心理异常和心理危机的学生应建立特别档案,重点管理,定期与学生所在 班级辅导员沟通和交换意见。 (三)各班辅导员应对学生心理异常和心理危机的处理情况做好工作记录,并密切关 注。 二、积极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 (一)通过专业课程、咨询辅导、辅导员工作、学科渗透、学生活动等各种渠道开展常 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具备心理健康常识。 (二)通过讲座、报刊资料、网站等各种形式加大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宣传工作,在校 内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 (三)加大对学校教师、辅导员、家长、保安人员等后勤人员的培训,普及心理健康常 识,了解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知识和程序。 (四)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建设,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公布心理求助热线电话,畅通 心理危机干预信息渠道。平时应特别注意做好新生、毕业生、贫困生、学困生、 学优生等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突然打击或遭受意外刺激的学生的相关工作。 四、实施学生心理异常情况报告制度 当学生出现心理异常情况或心理危机时,要迅速及时报告才能有效地干预和 处理。应建立学生心理异常和危机的报告制度。当发现有学生出现任何心理危机、心 理异常或突发事件时,任何人都应立即报告班辅导员。如迟报、漏报、瞒报重要情况, 将追究相关人员的相应责任。 五、建立学生心理问题应急处理机制 (一)对自伤、自杀(或自杀倾向)者的应急处理程序和方法。 1.立即送往医院救治或进行监护; 2.立即向辅导员报告(应注意保护当事人利益); 3.立即通知当事人的家长或监护人;

浅谈如何处理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

浅谈如何处理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 摘要:本文讲述了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起因、危害性以及由此引出的预防及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相关措施。重点剖析了处理心理危机的几点措施,认识心理危机、了解产生的原因及了解处于心理危机中常见的行为是进行心理干预的基础,并提出了进行心理干预的原则。 关键词:心理危机;产生原因;干预原则 心理危机是指一个人必须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他的处事能力,无法解决时所产生的暂时的心理困扰,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它可以指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也可以指精神面临崩溃或精神失常,还可以指发生心理障碍。当一个人出现心理危机时,当事人可能及时察觉,也有可能“不知不觉”。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心理发育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树立自己的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他们就像温室里的花朵,没有经历过太多的波折,大学给了他们一片开阔的天地,同时也让他们经历了许多未曾遇到过的问题。虽然具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并不是很多,但是它给这些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有的甚至是毁掉了学生的一生,毁了家长全部的期盼。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这个问题,我们所挽救的不仅仅只是一个学生,而是一个家庭!为了让大家明白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以及亟待解决的迫切性,我们首先来看两个案例。 案例1:某高校大三学生王某经常跟同学说别人在议论他,说他坏话。在图书馆上自习时也总是觉得有人骂他,说他坏话。当辅导员得知该情况后通过与他周围的同学及其家长的沟通发现,该学生是准备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据他父母介绍说他高中成绩优异,而高考成绩不太理想,进校时就不是很乐意。他的表哥表姐都是上的名牌大学,现在也都上了不错的研究生。因此他的心理压力较大,总担心自己考不好。当辅导员把他的情况告诉他的父母以后,他的父母并不相信这样的事实也没有采取任何的行动,一天晚上他不幸从6层楼的窗户上跳了下来,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案例2:某高校大三学生杨某性格比较孤僻,平时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学交流。如果有人跟他说话,他会简短的回复一下。因为与寝室同学闹矛盾,杨某一个人独住一个宿舍,有一次他在宿舍卫生间烧纸,烧得整层楼都烟雾弥漫。为了防止他造成进一步的破坏,也为其他同学的安全着想,学校立即联系家长将其送往医院治疗,医生了解病情之后说他情感淡漠,是自闭症的一种表现,如不立即治疗的话情况会更糟。他的父亲在送他到医院的途中不禁老泪纵横。 以上两个案例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现在大多数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父母的宠儿,天之骄子。习惯了父母的呵护,亲友的赞叹。当他们进入大学校园之后,所有的事情都得自己亲自动手,没有了家长的护佑,亲友的宠溺。当他们遇到一些自己无力解决的问题时,他们害怕了,

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案例

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案例 案例一: (一)问题的发生 W,男,高三刚毕业学生。 这是一个很文静,很有礼貌,也曾经是很有理想很有抱负的男孩子。在初中时成绩非常出色,是父母的骄傲,老师的宠儿,同学心中的榜样。刚进高中时进行了摸底考试,结果成绩离理想的相去甚远,想到自己曾经的辉煌不由失落感倍增。特别是初中的同学C,现在的同桌成绩远远超过了他,这无疑使他更受打击。可他强烈地想把成绩搞上去,总怕自己上课漏听什么,结果,他一听到上课铃声心就会猛烈跳动,整个上课过程就象得了严重的心脏病似的,很难受,可一下课就一切正常了。每次考试他都想着要翻本,可事实是一次比一次差,甚至拿到试卷就会发抖,脑中一片空白。从此他一度萎靡,上课提不起精神,甚至连头也不敢抬,总感觉老师和同学都在笑话他,都在歧视他。就在这时他和C在宿舍因一点小事发生了冲突,经过我的教育和开导,事情很容易就解决了。C也没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可W却认为这是C对他轻视践踏的突出表现,又联想到从开学到现在很多次他自认为C侮辱他的事情,断定自己有今天全是C这个小人背后搞的鬼,他越想越气,决心要报复,但又没胆量,总这样憋着,渐渐地感觉胸闷,心慌,头痛和厌食。最后,他终于无法控制自己,向C发出了挑战书,邀C晚上到厕所决斗。幸亏我及时得到消息予以阻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二)问题的分析 1.开始于考试焦虑 我们从W第一次摸底考试失败后产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可以推断,他一开始是处于典型的考试焦虑状态,他的自负和脆弱让他无法接受自己不如人的事实,矛盾使得他心力交瘁。考试焦虑是后天习得的心理障碍,它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多数是因为家长、老师或自己对学习提出过高要求,超越了自己的承受能力并形成了过度的心理压力。一般来说考试焦虑与下列因素有关:(1)考试焦虑与能力水平呈负相关,即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或学习效果较差者容易产生考试焦虑;(2)考试焦虑与抱负水平呈正相关、即要求自己成绩过高者容易发生;(3)考试焦虑与竞争水平呈正相关,即考试意义越大越易产生;(4)考试焦虑与考试失败经历呈正相关,即经历过重大考试失败者容易发生;(5)考试焦虑与心理生理状态呈负相关,,且与生理状态也有关系。 2.经历了抑郁 W在多次自我挣扎而不能扬眉吐气后陷入了深即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容易发生深的不安和忧虑中,随着时间的推移,W患上了比较严重的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以情感低落为核心表现的心理状态,通常表现

心理危机干预的认识与体会

心理危机干预的认识与心得体会 通过应用心理学课关于心理危机干预这一小节课程的学习,使我对于心理危机与心理危机干预的定义有了初步认识,同时对于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原则与具体运用有潜在的了解,最后通过心理危机干预在汶川地震以及台风受灾区灾后重建中的重要意义。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心理危机及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是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用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以致使当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 那发现有人存在心理危机时,当我们要对其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时,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原则,使干预达到最佳效果。其基本原则包括:(1)迅速确定要干预的问题,强调以目前的问题为主,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2)必须有其家人或朋友参加危机干预;(3)鼓励自信,不要让当事者产生依赖心;(4)把心理危机作为心理问题处理,而不要作为疾病进行处理。 了解完关于心理危机干预的基础知识,那么在哪些情况下人们会产生心理危机呢?经过老师的归纳讲解,主要包括这么几个原因,分别是:急性残废或急性严重疾病;恋爱关系破裂;突然失去亲人或朋友;重大财产损失;重要考试及晋升失败;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等。在实际中,这些造成心理危机的原因可能并不是单独起作用,更多的情况是同时对人们心理造成危机。例如自然灾害可能造成亲人或朋友的离世及自身严重疾病和重度残疾,那么这些原因都可能集中在一起造成心理危机的产生。在实际生活中,可能一件不幸的事并不能造成人们心理危机的产生,但当不幸的事接踵而至时,恋爱的失败,事业的不顺再加上亲人的离世等一系列的原因堆积而成所产生的心理危机比单独某个原因造成的可能更棘手更难以处理。我们必须尽早地找出其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在尽快的时间内实施心理危机干预,防止其发生过激行为。 那对于心理危机的干预,专业心理咨询者及工作人员有关于危机干预的六步走策略。1、确定问题:即从求助者的角度,确定和理解求助者本人所认识的问题,为了帮助确定危机问题,推荐在干预开始时,使用核心倾听技术:同情、理解、真诚、接纳以及尊重;2、保证求助者安全:在危机干预过程中.危机干预工作者应将保证求助者安全作为首要目标;3、给予支持:强调与求助者沟通与交流,使求助者知道工作人员是能够给予其关心帮助的人; 4、提出并验证可变通的应对方式:这一步侧重于求助者与工作人员常会忽略的一面——有

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中的干预策略

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中的干预策略

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中的干预策略 随着社会价值日益多元,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各种社会心理问题不断涌现。我国实行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人数猛增不减,伴随着大学生学习和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大学生已经成为心理危机的高发群体,甚至不时出现自杀或犯罪等恶性事件。这些大学生中出现的问题与大学教育、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变化紧密相关。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需要我们辅导员对他们进行特殊的关怀和指导,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危机的干预。这一主题对于整个社会、整个教育、整个大学生群体而言,是迫切的、实用的,也是必须的。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现象的原因 作为与大学生接触最多的辅导员,在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前,应先了解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即个性因素和社会因素。 (一)个性因素 1.自我认同危机 自我认同危机,是指个体(现实自我)和心目中希望的自我形象(理想自我)不相符时所产生的心理危机,这在大学生中比较普遍。根本的原因就是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与他人,容易产生强烈的挫败感,由过分的自尊转变为过分的自卑甚至是自暴自弃。 2.对挫折的承受力差 初涉社会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都处于膨胀期,对人生、对事业充满了美好理想,对友谊、对爱情充满了纯真的渴望。他们有相当强烈的自强、自立、自尊意识,但又还有较大的依赖性,社会经验的贫乏,生活阅历的肤浅,使他们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嬗变和冲击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当看到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时,他们脆弱的心理就很难承受。 3.个性缺陷 心理危机作为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行为,与个体长期所处的生活环境及先天性格有密切的关系。例如一些性格内向,心胸狭隘的学生,往往容易钻牛角尖,自我施压,以至于将一些小事自我膨胀,出现心理危机的问题。 (二)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既包括客观的社会大环境,又包括直接影响大学生情绪和行为的生活小环境,它们对大学生主要有以下影响。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跨入新世纪,大学生要经历来自政治、经济、法律、道德、风俗、习惯、人际关系等

浅谈服刑人员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

浅谈服刑人员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 发表时间:2009-07-27T17:44:42.3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17期供稿作者:马粉兰曹建路(江苏省镇江监狱江苏镇江2120 [导读] 目前,监狱系统对服刑人员心理危机采取的大多是出现危机后才去解决问题的被动应对模式,少有主动干预,对其心理危机更缺少系统的层次分类。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7-0199-03 【摘要】大量的事实和研究表明,服刑人员处于特定的高应激环境下,是心理危机高发群体,其心理危机不仅影响着其自身的健康和改造,该心理危机伴有的不可预见、突发性的暴力行为将直接威胁着监狱的安全稳定。目前,监狱系统对服刑人员心理危机采取的大多是出现危机后才去解决问题的被动应对模式,少有主动干预,对其心理危机更缺少系统的层次分类。因此本文尝试建立服刑人员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建立心理危机级别分类、预警指标和干预范围来主动的对其心理危机进行评估、干预,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关键词】心理危机预警系统指标体系服刑人员因触犯法律而依法被关押,在高墙电网下失去了一定的自由。面对高墙电网,狭小的活动空间,威严的警察,严格的监狱纪律以及强制的劳动,易产生焦虑、抑郁和恐怖情绪。加之来自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信息量大大减少,更容易产生消极厌世,自暴自弃,抑郁的情绪。所以服刑人员是一类经常处于高应激环境下,容易发生心理危机的群体。如果不对其在各种应激环境下产生的心理危机进行积极的关注和主动干预,静态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有可能转化为动态的行为爆发状态,危及监狱的安全稳定。所以研究建立服刑人员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建立相应的预警指标体系,能够有效的指导监狱民警在平时工作中,及时发现心理危机人群,并实施主动干预,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 1 服刑人员心理危机形成原因及其表现心理危机是指个体由于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以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致使其陷于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产生行为障碍等一类心理疾病。服刑人员作为一个文化程度和智力水平相对较低,心理不太健康的特殊群体,在遭受巨大的心理和精神压力时,更易产生这一类心理疾病。这类心理疾病是一类以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异常为特点常见的复杂性疾病,包括抑郁症、情感障碍、焦虑症、强迫症、孤独症等等。当个体的这一类疾病发展成为具有“破坏性行为”或“破坏性行为倾向”时,此个体就处于心理危机爆发状态。由心理危机诱发的“破坏性行为”或“破坏性行为倾向”具有内、外两种指向性。对内指向是个体对自身的破坏,如自杀、自残、自虐等;对外指向是个体对他人的破坏,如打架,报复,他杀等。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突发性与复杂性、无助性与动力性、危险性与机遇性等典型的特点。借鉴社会普通人群心理危机表现,结合服刑人员心理危机临床经验研究,服刑人员心理危机表现为:(1)情绪方面在危机事件的刺激下,服刑人员总是会伴有明显的情绪变化,如高度的焦虑、紧张、恐惧、激动、消沉、失望、抑郁、沮丧等; (2)认知方面认知上的记忆力下降、注意力涣散、思维混乱和意识障碍等; (3)行为方面不能专心改造和劳动;回避他人,与同犯之间的联系破坏,易发生打架,自伤、自虐、他杀等行为;拒绝帮助,认为接受帮助是软弱无力的表现;行为、思维、情感不一致; (4)躯体方面有失眠、头晕、食欲不振、胃部不适等症状。 2 建立服刑人员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意义2.1 合理配置警力资源。根据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工作的需要,在省监狱系统内,成立隶属于省监狱管理局的独立建制单位—省精神病医院。监狱成立罪犯心理矫治专门机构—心理矫治科,咨询师由若干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民警担任;监狱成立康复病房,附属于监狱医院,业务上隶属于心理矫治科,咨询师由有处方权医师资格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双重身份的专业民警担任;每个监区配备两名以上的兼职心理咨询师,由具有国家二、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民警担任,业务上隶属于心理矫治科。通过对服刑人员心理危机严重程度的分类,做到分层分级管理,针对性处置,一般心理危机由监区兼职心理咨询师解决,严重心理危机由监狱专职心理咨询师解决,高危心理危机由专业人士解决。合理配置警力资源,明确职责,各司其职,提高警力资源使用的合理性、有效性。 2.2 及时干预矫治罪犯。及时发现罪犯心理危机,避免心理危机进一步恶化,争取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从而可以更大限度的避免陷入“出现问题——造成损害——解决问题”的循环。通过及时干预矫治罪犯,有效避免监管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监狱的安全稳定,增强服刑人员的心理调适能力,促进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预防重新犯罪的发生,切实贯彻落实监狱工作 “首要标准”的新要求。 2.3 有效消除潜在危险。心理危机不是“一朝不变”的结果,而是渐进的,累积起来的,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可以起到对不同服刑人员由一般心理危机到严重心理危机到精神疾病的动态管理和有效干预,切实消除危险。 3 服刑人员心理危机预警系统指标体系的建立心理危机可以由重大突发事件引起,可以由叠加的负性事件引起,也可以由长期的心理压力所导致,在应激状态下,个体会出现一系列负性的生理、情绪、认知、行为反应,若危机长时间得不到缓解,便可引发心理疾患和过激行为的发生,我们根据巴特尔危险因素评价清单以及司法部编制的《中国罪犯个性分测验量表》,结合服刑人员心理危机的严重程度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需要,把服刑人员心理危机分为心理危机高危对象、心理危机重点干预对象、心理危机日常关注对象三类,进行针对性地关注和干预。 4 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实施建立完善的心理危机预警体系,确保信息畅通,快速反应,对服刑人员的心理状况动态掌握,对罪犯的心理危机早发现,早介入,早通报,早评估,早治疗,早解决,有效预防服刑人员心理危机的发生。 4.1 成立服刑人员心理危机预警管理机构监狱成立服刑人员心理危机预警管理机构,由监狱分管改造工作的监狱长任管理机构负责人,监狱心理矫治科具体负责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工作,监区在心理矫治科的领导下开展相关的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工作。主要职责为评估筛选出三类心理危机干预对象,负责干预对象的有效合理矫治,消除现实危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