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研)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常考知识点及未考知识点汇总

(考研)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常考知识点及未考知识点汇总

(考研)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常考知识点及未考知识点汇总

第1章公共管理导论

1.1 公共管理的意义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学的特质

1. 公共管理是以整合性的概念。

2. 公共管理是将私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于公部门

3. 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以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焦点。

4. 公共管理不完全等于“政府管理”,而意味着一种新治理。

5. 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

6. 公共管理关注政府改革和政府再造。

7. 公共管理是以科际整合的研究领域。

公共管理的特质以及与私部门管理的区别

1政治权威与经济权威公共管理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具有公权力,私组织则没有。公部门的权威来自制度与法律的授予,而私部门则是来自经济性的市场力量。

2多元制衡与自主性公共管理只有有限的管理自主权但却有着复杂的政治界面,而私部门管理则由相对充分的管理自主权。

3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政府具有促进和实现公共利益的义务和责任。这是公共管理区别于私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而私营企业和组织往往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者。

4法的支配与意思自治对于政府而言,凡是法律未允许的便是非法的。而对于私领域的管理而言,法无禁止即自由。

5政府与市场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的管理的一个最重要之处在于政府与市场的区别与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垄断与市场;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自由与依赖;利润与支出等。

6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公共部门处在社会各种力量作用的核心,承担着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的职责,所以政府理性往往是多元的,应考虑各种利益和价值的平衡;而私部门的管理大多为工具的经济理性,往往较少顾及其他理性的考虑。

1.5 公共管理:现时代的挑战

1关于回应维持宪政秩序和政府稳定问题

2关于如何在公共管理与维系并发展民主法治社会的基本价值问题

3关于平衡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以促进政府治理的有效性问题

4关于如何平衡目前及最近未来与较长远未来的需要问题

5关于回应全球化的挑战问题6关于如何应付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问题

7如何应付越来越多的官僚腐败,重振公民对政府的信任问题

8关于重振政府的治理能力问题

9如何构建国家与社会的共同治理模式问题

10重建公共管理的道德秩序

11关于如何发展有效的组织体制的问题

12公共管理如何应付复杂、不确定与变革的问题

第2章公共管理者的角色与知能

2.3 公共管理者的技能

技术性技能术性技能主要指从事自己管理范围内所需的技术与方法。这是现代公共管理日益专业化的趋势

人际关系能力协作活动的核心在于人际的互动.一个管理者只有拥有人际关系能力才能将人员整合到各种协作型的活动之

概念化技能概念化技能,是指公共管理者所具有的宏观视野、整体考虑、系统思考和大局把握的能力,亦即抽象思维的能力

诊断技能所谓诊断技能,是指针对特定的情景寻求最佳反应的能力,也就是分析问题、探究原因、因应对策的能力。

沟通技能以这样讲,没有沟通就没有组织和管理。所谓沟通能力,是指管理者具有收集和发送信息的能力,能通过书写、口头语肢体语言的媒介,有效与明确地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与态度。

2.4 有效的公共管理者

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是一个良好的自我评估者。

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是不令人讨厌的。

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追求美好的意志与周全的政治感觉

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耐心。

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善于分析与思考。

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多样化的工作经验。

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以民众为导向。

第三章公共部门的角色

完全竞争市场的六项假设

1买卖双方都能充分掌握市场的相关信息

2市场出售的产品是同质的

3厂商可以自由进出产业

4没有价格协定或勾结情形

5人数很多的买者和卖者,但无人可影响价格,都是价格的接受者

6产品的成本与效益都反映在供给与需求线上

市场失灵的表现市场失灵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市场机制无法将社会资源予以有效配置;二是市场经济无法解决效率以外的非经济目标。概括起来,市场失灵的表现主要有:

1公共产品的提供2市场经济中的垄断3场经济的外部性

4市场波动与经济的不稳定性5场经济下的收入不平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一般的或基本的角色或职能

1提高经济发展的基础结构2组织各种各样的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给3公有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4社会冲突的调整和解决5保护并维持市场竞争6收入和财产分配的调节7宏观经济的稳定政府失灵

成本和收益的分离:过剩和成本过高。政府活动缺乏价格的指引,这使得政府产生的价值同生产它的成本决裂。

政策制定的复杂性和低质的政策由于理性选民的无知、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的影响、等级制和官僚制本身的障碍、政治家的偏好等因素,使得政府的公共政策并不能反映公共的利益,也不符合有效来的资源配置。

内部性问题正如外部性因素对市场经济的影响一样,内部性也同样影响着政府。内部具体表现为预算增长、大机构规模、控制信息使用是指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或权利。

政府组织的低效率政府是唯一拥有合法暴力的机构,是名副其实的自然垄断者,垄断同样在政府部门造成了低效率。

另一种分配的不公正由于政府的公共政策本质上涉及到价值和权利的分配问题,而这种再分配都给不公正和滥用职权提供了机会。

寻租行为的结果是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

政策执行的无效率在实践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导致公共政策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而导致政府的无效率。

所有制残缺国家干预是造成产权残缺的根源,管制导致所有权的残缺,所有者的残缺程度与管制的程度呈正比。

矫正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策略

市场的自由化、促进化和活泼化1市场的自由化是指政府对已经存在的市场管制予以解除,让更多的参与者加入,使其充分竞争,让市场的供需法则能够充分运用。2市场的促进化是指原本的市场机制不存在或者失灵,即没有价格机制能够促进有效的交易,政府提供价格措施,使市场机制发挥作用。3市场的活泼化是指对财货的重新分配。

诱导机制与政策诱导机制主要包括以下手段:1供给面的赋税手段2需求面的赋税手段3供给面的补助手段4需求面的补助手段

政府管制管制政策与机制是政府利用法规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期符合政府的要求。

非市场的供给机制与政策政府以非市场供给的方式主要包括两种:1政府直接供给2政府间接供给社会保险及社会救助机制与政策政府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保护社会的弱势群体,实现社会的公正,为此,政府可以通过社会保险及社会救助达此目标

第4章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第战略管理的基本特征

1战略管理是未来导向的。2战略管理着重于较长远的、总体的谋略。

3战略管理是一个组织寻求成长和发展机会及识威胁胁的过程。4战略管理是直觉和理性分析的结合5战略管理是持续性与循环型的过程。6战略管理是前瞻性思考和由外而内的管理哲学。

公共部门重视战略管理的原因

1更加复杂和不确定的环境2公共部门角色的变化3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挑战4公共利益的的挑战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程

环境分析环境分析的主要任务在于运用系统思考去识别与组织相互作用的,以及影响组织的外部环境系统,进行掌握公共部门内部的优势与劣势,了解外部的机会和威胁。

战略规划战略规划是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研拟战略的过程,也就是将战略意图转化为战略决策的过程。

战略实施战略实施是建立和发展行动的能力和机制,将战略构想转化为现实绩效的过程。

战略评估战略评估是监控战略实施,并对战略实施的绩效进行系统性评估的过程,从战略管理整体来看,它着重于建立一种反馈机制。

战略规划的性质战略规划是组织在分析和解读环境的基础上,产生组织战略的过程。一般而言,战略规划所处理的议题和一般政策规划的议题是存在差异的。战略规划所处理的议题的三个基本属性:1稀少性,2重大性,3指导性和长远性。一个好的战略计划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战略范围;战略部署;战略应该说明本身战略范围的机会与威胁;最佳协调作用。

战略规划的过程

1. 发展初步共识

2. 确认组织的法规及使命

3. 进行SWOT分析

4. 确认组织所面临的挑战议题

5. 战略选择。

SWOT分析与战略规划

1列出组织的关键外部机会2列出组织的关键外部威胁3列出组织的关键内部优势4列出组织的关键内部弱点5将组织内部优势与外部机会相匹配,形成SO战略6将组织内部弱点与外部机会相匹配,形成WO 战略

7将组织内部优势与外部威胁相匹配,形成ST战略8将组织内部弱点与外部威胁相匹配,形成WT战略

1提供战略发展的方向2指导资源配置的优先顺序3强化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4设定了追求卓越的标准5提供了控制和评估的基础

在公共部门如何有效地进行战略管理(改进措施)

1.公共管理者必须树立长期观,打破短期主义的思考,发展前瞻性思考。

2.公共部门必须打破职责的限制,发展一种全局观,强调整合的管理途径。

3.在重大问题的战略决策和规划过程中提供政治参与的权利与机会

4.重视更高层次问题。

5.追求满意,在战略管理中,满意比最佳更为重要。

6.殊途同归。

第5章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与评估

一个有为有效的政府应当具有:

回应性,即政府必须回应民众的需要

代表性,即政府的所作所为必须代表大多数民众的需求

责任性,即政府应承担义务,履行职责

可靠性,即政府的施政措施必须具有执行的可靠性及可能性,使民众对政府有信心,政府具有公信力公共政策的性质

1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威当局所进行的活动2公共政策的选择行动是有意识的行动

3公共政策是问题导向的4公共政策包括了公共权威当局的作为或不作为的行动

公共政策的类型1管制性政策2自我管制的政策3分配性政策4重分配政策

政策问题建构的方法

从分析方法与实质内涵两个角度加以说明:

四种分析方法:问题感知问题搜索问题界定问题陈述

四种实质内涵:问题情境后设问题实质问题形势问题

结合方法和内涵,问题构建的程序如下:

1以“问题感知”体悟“问题情境”此阶段,企图发现政策科学利害关系人所共同感受到的问题情境形态2以“问题搜索”认定“后设问题”以公共政策概念诠释问题情境,使之成为政策分析家所能处理的后设问题

3以“问题界定”发现“实质问题”以专业知识来判断究竟该问题是属于哪一个政策领域

4以“问题陈述”建立“形势问题”以建构语言的方式,将实质问题转化为以数字语句或专业术语为表达方式的形式问题。这种构建语句的形式必须明确反映政策问题本身的性质

影响政策执行力的因素

1政策问题的性质2政策执行的资源3政策沟通4政策执行人员的意向

5政府组织结构6政策标的团体的顺服程度7经济、社会与政治环境

政策评估的意义、特质与功能政策评估有以下四个基本特质:以价值为焦点;价值与事实的互赖性;目前与过去取向;价值的双重性。它的基本功能在于向政府及社会提供政策绩效的资讯,使政府重新审视政策目标及政策方案,以谋求改进之道.同时它还可以作为形成政策问题或政策建议的基础

政策评估的一般标准1效能2效率3充分4公正5回应性6适当性

政策评估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1政策目标不易确定 2 政策成功与否的标准不易界定

3 政策效果、影响与政策行动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易确定

4政策影响具有多层面,政策评估需要仔细、全面,务求客观,否则将陷入评估的陷阱

5 政策评估所需信息资料不易获取

6 评估的方法问题

7 政治上的阻力

8 政策评估的成本

第6章公共组织管理

组织的性质

公共组织是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其价值取向

公共组织权威的割裂

公共组织受到高度的公共监督

公共组织间的相互依赖性

公共组织政治因素的考虑

公共组织的目标大多模糊不清且不易测量

公共组织的独占性

公共组织行为具有强制性

公共组织设计与管理的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统一指挥,统一目标

2 分层管理,分权治事

3 职责明确,权责一致

4 以人为本,人性管理

5 经济效能,讲求效率

6 适应环境,保持弹性

7 顾及平衡,协调发展

传统的官僚组织的副作用

1. 决策权威集中化造成管理的恶性循环。

2. 专业分工原则的扭曲。

3. 制式化对组织效能的可能影响。

4. 遏制组织学习。

5. 科层价值与民主价值的冲突。

6. 科层价值与人格成长的冲突。

7. 防卫性的官僚人格。

弹性化政府的组织设计

1委员会制2自我包含的部门机构和分离的结构3矩阵式组织矩4跨越功能的团队5网络组织网学习型组织的建立

学者托宾提出了学习型组织建立的五项基本原则:1每一个人都是学习者;2彼此相互学习;3学习促进变革;4学习是持续的;5学习是一项投资,而非消费。

学习型组织的积极倡导者圣吉也提出了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1系统思维;2自我精进;3改变心智模式;4建立共同愿景;5团队学习。

第7章公共组织中的领导

领导的影响方式

1合法的要求2鼓舞的诉求3理性的说服4理性的信任5制约的服从

6强迫7教导8 个人认同9决策认同10 改变情景

领导权力的划分

参考权强制权合法权奖酬权专家权

领导方式的划分

a按领导者对权力的运用方式不同:1独裁式领导2放任式领导3民主式领导

b以领导的作风与态度为标准: 1以人员为中心的领导者2以工作为中心的领导者

权变领导理论

艾凡雪维奇的情景因素说影响领导者行为选择的因素: 1管理者的特性2部署特性3团体特性4组织因素.

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影响领导形态的情境因素:1职位权力2工作结构3领导者与部属关系.

豪斯的途径目标理论影响领导方式的情境因素:1部署的特性2工作环境的特性3组织因素

转换型领导的构成要素1个别的关怀2相互的影响关系3才智的激发4动机的启发与精神感召

转换型领导者的特质1乐于工作2鼓舞学习动机3树立个人价值4 创造前瞻愿景5 启发自觉意识6了解人性需求

第8章公务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的特性

1人力资源为能动资源2人力资源是高增值性资源3人力资源无法储存

导致人力资源管理兴起的主要原因或因素包括:

1. 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理念的确认和广泛共识

2.国际化和国际竞争的加剧

3.人力资源成本在所有经济生产体系的成本结构中所占比例增大

4.组织整体经营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要求

5人力资源管理的职业化6管理方式的变化——从以事为中心的管理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功能:

1. 人力资源的获取

2.人力资源的发展

3. 人力资源的激励

4. 人力资源的维持

5. 人力资源的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色与知能

1.技术知能

2. 组织知能3人际关系知能 4. 知识知能

公务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

1提高生产力2提高服务品质3促进组织变革4建立组织文化

现代公务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1.绩效管理的强调与重视 2 公务伦理责任的强调和重视 3 公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

和强调

4公务人力资源管理的电子化 5 政府人力精简与小而能的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与新型组织的整合

6知识工作者的兴起以及政府职业化7从消极的控制转为积极的管理

第9章公共预算与财务管理

公共预算即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为达成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依据国家之施政方针,以国家整体资源与国民负担能力为评估基础,所预定的公共财政的收支计划,也即经过政治程序所为之的国家资源配置。

政府预算的功能在于:

1.通过税收和借贷(公债)筹措预算财源;

2.通过与货币政策的协同,以预算展现的财政政策稳定经济发展;

3.经由财政的监督权,驱使政府机关使其计划实施更具经济、效率和效能。

4.促使政府机关对预算资源使用达到效率、效能的运用责任;

5.控制支出的合法性、确实性并与政府决策相吻合;

6.提供不同层级间资金转移的机

7.作为预算计划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工具

8.为达到施政优先次序、目标及政策所从事的资源配置政府预算制度复式预算绩效预算制度设计计划预算零基预算制度

政府会计是分析、记录、汇总、评估和说明政府机关的财政活动和财政状况的科学和艺术,也是那些对结果感兴趣的人交流信息的艺术

政府会计与企业会计在很多方面相似,但二者也是有很大区别的,主要在于:1政府会计以花费最少费用提供最大服务为目的,2政府会计受法律法规的广泛影响,3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规费、罚没来强制性获取资金,4政府的会计制度方面也有自身特点等。

政府财务报告的目的和功能

目的:1为评价管理效果和资源占用情况提供有用的信息。2它是衡量政府施政绩效的依据

3了解政府财务状况的判定标准4分析工作业务成本的工具5判断财务合法的依据

英国财务行政学者利克尔曼认为

政府财务报告的主要功能在于

1承诺与职务、2责任和回溯报告、3规划与授予信息,

4生存能力、5公共关系、6事实与数字的来源等。

政府财务报告的质量要求及使用者一般而言,一个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应符合1及时性、2内容的公正性、3适用性、4可信性、5可比性、6中立性、7物质性、8连贯性、9内涵的丰富性等基本要求。

使用者:民意代表、选民或纳税人、顾客、公务员、消费者与供给者、政府机关、市场竞争者、管制者、捐赠者等主体都有可能成为公共部门财务报告的需求者和使用者。

政府采购的一般准则透明、一贯性、公众的信任、公平对待厂商、提升经济与最大化购买价值、促进竞争、

政府采购的方式1. 分散采购2. 集中采购3. 联合采购

采购制度、方法与决策1采购制度要对订定组织内部采购的各方面责任、采购财货与劳务的方法、规格说明书的格式、销售厂商与承包商的规定、行为道德标准、内部控制、存货管理等予以合理规范。2采购方法包括竞标、比价、议价与非竞争性协商四种方法。

采购人员的伦理对采购人员要特别注重其操守品德和诚实守信,对于采购人员的伦理要求有:避免利益结合、行为公开、不得接受酬金和好处费、利益回避等。

政府审计的范围1财务管理审计和合法性审计2效率性和经济性审计3计划绩效审计

政府审计的类型a以审计的时间为标准: 1事前审计2事后审计

b以审计主体为标准:1内部审计2外部审计

政府审计的程序1调查阶段2审查阶段3报告阶段

第10章信息资源管理与电子化政府

管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1管理信息系统是为管理层有效履行管理功能的需要,所提供信息的系统。2它是由资料收集、分析、选择、存储、处理及传播等步骤构成的整个过程与体系。

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可协助管理者制定决策的能力2节省管理者决策的时间、成本及精力3便于管理者推动例外管理4充分发挥管理功能5使组织原有的信息系统更为有效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在过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第一阶段:集中数据处理(1954—1965)第二阶段:面向管理的数据处理(1965—1980)第三阶段:分布式终端用户计算(1980—1985)第四阶段:交互网络(1990—)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的三个阶段:1分析阶段2整合阶段3建制阶段

决策支持系统的性质所谓决策支持系统,就是利用电子计算机系统处理的信息,以支持决策者针对“非结构化”问题制定决策与执行决策的一套体系。

决策支持系统的特点主要有:

1能够支持非结构化的决策2能够支持整个决策过程3对环境的变化具有弹性、适应力及迅速回应的能力

4能够提供充分的弹性使决策者可表达主观的认定5能够提供决策者使用“假如……如何”权变关系的功能

6容易使用

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框架(三个次级系统)

1语言系统2知识系统3问题处理系统

电子化政府,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通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对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在其更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下,提供自动化的信息及其它服务,从而建构一个有回应力、有效率、负责任、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

电子化政府的特质:倡导科技领先,政府信息的公开和可获得性,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机制,更有效率。

我国政府信息化事业刚刚起步,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

1.认识上的不足和理论上的滞后2政府信息化基础结构薄弱3政府信息化缺乏明确而强有力的领

4政府信息化缺乏明确的愿景和发展方向5政府信息化缺乏基本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6政府信息公开及政府信息的低度使用问题7政府信息化过程中的信息安全问题

8政府信息化与政府服务与管理的整合问题9政府信息化与政府改革的整合问题电子化政府在中国的发展或中国政府信息化的前景取决于八个方面:

1 发展公用电子资料库,推进其加值利用

2 明确中国政府信息化的愿景和目标

3 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化组织和协调运作机制

4 制定设计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制度

7 强化信息安全管理8 加强公务员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的教育和培训

第11章公共服务的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过程的三个最基本的功能活动:

1绩效评估 2 绩效衡量3绩效追踪

公共部门服务的绩效评估与衡量的一般性指标

学者芬维克认为绩效衡量包括三个层面:经济(economic)、效率(efficiency)、效果(effectiveness)。学者弗莱恩又加上公平(equity)指标,成为4E。

(标杆管理的程序)比较适合公共管理者的模式:

1决定哪个单位或是流程将会是比较的标的物;2找出衡量成本、品质以及效率的指标;

3针对每个标杆,找出表现最好的其他单位;4衡量这些表现最好的单位之表现;

5衡量或界定自己的组织与最好的表现者之绩效落差;6决定缩短落差的行动方案;7执行方案并追踪考核。

绩效管理制度共同的问题在于:

1效管理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必须将所有的绩效都以量化的方式呈现,再据此进行绩效衡量。

2功能相同的公共组织有地区性的差异,规模大小不一,以同样的绩效指标来衡量它们之间的绩效并作比较,并不公平。

3如何订定和品质绩效有关的指标仍然是绩效衡量的主要限制。

4负责订定绩效指标的人的能力不易评价。

5绩效管理的衡量有赖于可靠的信息,如收集的信息错误或不够全面,就无法真实反映机关的实际绩效。

绩效管理成功的条件国会计总署确认了七项成功进行绩效改进的做法:

1 要连续不断地发现问题和绩效改进的机会

2 高层的支持和承诺

3 绩效衡量对组织要有意义

4 管理者要成为组织绩效的中心

5 制定绩效目标与绩效规划

6 利用绩效规划和衡量体系使管理者负责任

7 意识到绩效的重要,并促使组织成员参与绩效改进

第12章公共服务的绩效管理

危机具有六个方面的共同特点:

1威胁性2时间的紧迫性3发展具有阶段性

4不确定性5新闻性6效果性

危机的负面影响

1导致资源的损失2导致发展计划的打断

3影响投资的气候和环境4导致政治的不稳定

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是指在高层政治领导者的直接领导和参与下,透过法律、制度、政策的作用,在各种资源支持系统的支持下,通过整合的组织和社会协作,通过全面的危机管理,提升政府危机管理的能力,以有效地预防、回应、化解和消弭各种危机,从而保障公共利益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

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的基本特征和主要构成因素有八个方面:

1政治承诺、政治领导与政治支持2全危机的管理3发展途径的危机管理4全过程的危机管理

5全面风险的危机管理6整合的危机管理7建立在充分资源支持基础上的危机管理8以绩效为基础的危机管理

一个全面的危机管理战略应该包括的主要内容:

1把危机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之中,在此基础上,制定国家危机管理的战略、

2建立和完善政府危机管理的组织体系和机构;

3制定并完善国家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体系;

4为政府的危机管理提供充分的物质和财政资源支持;

5建立政府危机管理的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

6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的沟通机制;

7加强危机管理的教育和训练,增强整个社会危机管理的意识;

8促进危机管理的多边合作和国际合作

危机管理的关键环节(阶段)1危机的疏缓2危机的准备3危机的应对4危机后的恢复和重建

第13章公共管理的新策略

民营化的意涵民营化,是指由市场或民间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生产及输送的过程。

民营化的类型学者萨瓦斯认为民营化有三种基本类型:1.撤资。此种移转型之民营化可经由出售、无偿转移及清理结算等策略进行。 2.委托。其形式包括签约外包、特许权、补助、抵用券、强制。 3.替代。其形式包括功能不足之替代、退离之替代、放松管制之替代

公共服务民营化的优点:民营化虽然存在成本降低、提高服务质量、选择机会增加、整合民间资源用于国家发展、示范效果等优点

民营化在现实上可能导致的问题主要有:1关于公共责任的问题2特权与贪污3公共服务的不公正4规避巧用5管理问题

非营利组织发挥的主要功能在于:1.发展公共政策;2.监督市场;3.监督政府;4.直接提供公共服务;5.维护良好的社会价值;6.促进积极的公民精神和扩大社会参与。

非营利组织与公共管理的互动非营利组织对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参考,也提出了一些挑战:1.公共行政与管理意涵的扩大;2.公共管理的价值;3.对公共服务的强调;4.设计更民主、开放的公共组织;5.参与机制的建立。

目标管理的基本形态目标管理是一个管理系统,并非一个孤立的途径和方法,其基本形态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环节:1目标设定2预算3自主4反馈5奖赏

目标管理在公共部门应用的限制目标管理在公共部门应用的限制包括:对于动荡环境不易使用、存在信任问题、目标模糊不易量化、公共目标的制定是政治过程、可能忽视长期目标发展的规划全面质量管理的意涵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员参与的、以各种科学方法改进组织的管理与服务,通过高素质和不断改进的产品和服务,获取顾客满意的管理理念、制度和方法。

一般而言,全面质量管理都是以战略、远景、作业三者为主,有其具体特征。它与传统的管理的确有许多不同之处。

公共服务的质量标准根据“联邦质量协会”的规定,政府的服务品质主要包括:绩效、专业特色、可信度、持久性、一致性、及时性、变动性。

顾客导向的意涵所谓的顾客导向,意指组织及其组织成员站在顾客的立场上,仔细评估组织的管理绩效,以追求顾客满意为基本目标。

具体而言,顾客导向的意涵为:1.实行“站在顾客立场思考”;2.将顾客视为主要资产;3.顾客满意即组织目标; 4.建立与顾客之间的长期互动关系。

第14章公共管理中的责任与伦理

行政控制机制包括行政监督、行政监察、审计、行政复议等多种方法。

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的监督我国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政府的方式和内容主要

2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计划和财政预算、决算;

3审查政府的法规、决定和命令;

4质询和询问;

5视察和检查;

6建议、批评和意见;

7受理申诉和检举;

8罢黜职务等。

公民参与责任的维护

公民参与可以反映公民的需求与偏好,提高政府的代表能力和回应力;使公共管理者知晓公民对公共组织绩效的评估意见;向公民提供信息以有助于公民判断政府应该做些什么;以及增强公民对政府的信心。

在各国实践中,公民参与的形式多种多样,在促进政府责任方面,现存的主要机制包括:公开听证,民意调查,咨询委员会,利益集团等。

公民参与取决于许多条件,一个有效的公民参与系统,必须包含几个相互影响的要素,如公民主体性,知情的公民,参与途径等。

公共管理的职业伦理公共管理职业伦理最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提供公共福利;

2. 忠实执行法律;

3. 承担公共责任;

4. 为社会树立典范;

5. 追求专业的卓越;

6. 促进民主。

公共管理伦理的实现具体而言,促进公共管理伦理的实现,有赖于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

1.政治承诺;

2.立法框架;

3.负责任的机制;

4.行为准则;

5.职业的社会化;

6.公共服务的条件;

7.建立协调伦理活动的组织;

8.公共参与和监督。

第15章企业型政府与政府再造

政府再造的内涵与背景

1政府角色膨胀;

2. 财政状况恶化;

3. 新“右派”意识形态的影响;

4. 国际化与国际竞争的压力;

5. 官僚主义和民众对政府的不满。

企业家政府的基本特征包括:

1重视成本效益关系;

2强调顾客导向;

3强调市场机制,重视选择和竞争;

DP05b_205_215TC005 092-661解决方案

公共企业家的创新策略有:

1. 创造新任务

2. 主动发掘机会

3. 勇于承担风险

4. 行政首长的支持

5. 建立外部联盟、组织内部团队

6. 善用舆论压力

7. 具有说服力的领导风格8. 组织文化的塑造

面向21世纪的中国政府再造

1990年之前中国政府改革的反思

从80年代后中国共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政府改革,经过几轮政府改革,确实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效,但其本身也存在着许多误区或缺陷:1. 政府改革的被动适应性远远大于主动的前瞻性;2. 政府改革视角的偏狭;

3. 缺乏对政府改革理论上的反思;

4. 政府改革孤立于政治和社会系络;

5. 效率主义改革典范的局限。

21世纪中国政府再造的战略选择我国的政府再造,需要确立新的治理典范和方式,其中包括:

1. 从效率行政典范到民主行政典范:政府治理典范的变革。

2. 从控制导向的管理到服务导向的管理。

3. 从以政府为本位和中心到亲市场的政府。

4. 从强势国家的单独治理到国家与社会共同治理。

5. 从政企不分、政府管制到政企分开、放松管制。

6. 从权力集中到适度的地方分权。

7. 从机械式的官僚组织到有机式的适应型组织。

8. 从人治到法治。

法治政府的含义包括:崇尚秩序并反对无政府状态,要求法律具有普遍性,要求体现实质正义,核心在于政府受法律的约束和控制。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11

《公共管理学》考研笔记

《公共管理学》考研笔记 一、学科概述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事务管理的新兴学科,主要政府、非营利组织和企业等公共部门的管理实践和理论。它旨在揭示公共管理的本质、规律和价值,为公共部门的政策制定和执行提供理论指导。 二、研究内容 1、公共政策:研究如何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包括政策制定、实施、评估和调整等环节。 2、公共组织:探讨公共组织的结构、功能、运行和管理等问题,包括组织的设立、运作、监督和改革等。 3、公共领导:研究领导理论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包括领导力、沟通技巧、团队建设和危机管理等。 4、公共财政:分析公共部门的财政管理,包括预算制定、执行、审计和监督等。 5、公共服务:探讨公共服务的提供、评估和改进,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

三、学习方法 1、掌握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公共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现实问题:结合现实中的公共管理问题,深入剖析并寻求解决方案。 3、跨学科学习:结合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拓宽视野并加深对公共管理的理解。 4、案例分析:学习并分析经典的公共管理案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参与讨论: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学术交流活动,与同学和老师互动,分享学习心得和研究成果。 四、学习价值 1、深化理论认识:通过对公共管理学的学习,深入了解公共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2、提高实践能力:掌握公共管理的实际操作技能,为未来的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公共管理学,一个看似高深却又充满着实用性的学科,它研究的是公共政策、公共机构、公共资源等公共领域的管理原则、方法和实践。这门学科的魅力在于其既具有理论深度,又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它帮助我们理解公共领域的复杂性,并为解决现实社会问题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在深入学习公共管理学之前,我一直对公共管理感到困惑。在我看来,公共管理似乎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充满了复杂性和矛盾。然而,当我开始深入研究这个领域,我逐渐发现了其背后的真相:公共管理并非单纯的理论,而是一种实践,一种对公共领域中各种问题的解决策略。公共管理学的理论框架是丰富的,它涵盖了从公共政策的制定到实施,再到评估的整个过程。这些理论既包括了对公共领域的基本认识,也包括了对公共政策的分析和评估方法。这些理论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对公共领域的全面理解,而且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工具和方法。然而,公共管理学并非只是理论,它更是一种实践。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公共管理的身影。例如,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实施,社区的管理和服务,非营利组织的行为和运作等等。这些都是公共管理实践的体现。它们需要我们运用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公共管理考研知识点归纳

公共管理考研知识点归纳 公共管理是一门广泛涉及政府、组织和社会的学科,通过研究和理 解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决策过程,旨在提高公共部门绩效和促进社会公 共利益的实现。在公共管理考研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进 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本文旨在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分类和归纳,为考 生提供一份系统性的复习参考。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公共管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和组织进行研究的学科,它涵盖了公 共政策、公共组织、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公共管理的特 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公共性:公共管理关注的是公众利益和公共资源的管理,着眼于 整个社会的福祉和利益。 2. 组织性:公共管理主要研究公共组织的结构、职能、管理方法等,旨在提高公共组织的效能和绩效。 3. 多元性:公共管理涉及多个领域、多个利益相关方,要求管理者 具备跨学科、跨部门的能力。 二、公共管理的理论与模型 1. 公共治理理论:公共治理理论强调社会参与、合作与协调的重要性,倡导政府、市民和组织之间的合作共治。

2. 组织行为学模型:组织行为学模型研究组织内部成员的行为和动态,分析个体、团队和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 3. 公共决策理论:公共决策理论研究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的决策 过程和方法,强调科学性和参与性的结合。 三、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 1. 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研究政府决策和行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包 括政策制定、实施和评估等环节。 2. 组织管理:组织管理关注公共组织的组织结构、管理方法和绩效 评估,以提高组织绩效和效能。 3. 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旨在通过目标设定、监测和评估,提高公共 组织的绩效和服务质量。 4.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组织的人力资源招募、培训、 激励和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四、公共管理的案例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公共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以 下是一些常见的公共管理案例: 1. 城市空气污染治理:通过制定和执行空气污染治理政策,提高空 气质量,促进居民健康。 2. 社会福利服务改革:通过改革社会保障机制和优化福利服务渠道,提高社会福利资源的配置效率。

公共管理学课程概念及知识点辅导9-12

公共管理学课程概念及知识点辅导09-12 一、公共管理学基本概念 1.公共管理 2.非政府公共组织 3.市场失灵 4.政府失效 5.公共政策 6.尖形结构和扁平结构 7.公共财政 8.外部效应 9.国家预算 10.预算会计 11.政府审计 12.公民知情权 13.政府信息公开 14.电子政务 15.公共部门绩效 16.绩效管理 17.公共管理伦理 18.公共管理责任 1.公共管理 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 公共管理的客体是公共事务(例如,医疗、教育、社区服务等服务性公共事务;公共设施的发展等基础性公共事务;环境保护、人口、能源等保障性公共事务;国家安全、社会治安等管制性公共事务) 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公共利益的实现主要表现为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提供)公共管理过程是公共权力的运作过程(承担公共权力的人,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同时承担公共责任) 2.非政府公共组织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非营利社会中介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我国主体是:社会团体(学术性社团、行业性社团、专业性团体、联合性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例如民办学校) 基本特征: 非政府性;公益性;正规性;专门性;志愿性。 3.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和理由。是指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市场是存在缺陷的,存在着单纯依靠市场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如垄断的出现导致商品服务质量的降低,市场竞争产生的收入不公平,公共产品的提供、定价和收费问题等,这些需要政府的干预来

解决。 市场失灵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市场经济中存在某些不符合完全竞争条件,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发挥配置资源作用的领域,如公共物品、外部性、自然垄断、信息失灵等;另一种情况是完全竞争市场运行本身的缺陷,如社会分配不公平、宏观经济不稳定等。 4.政府失效 政府失效也称政府失灵,是指由于政府主体和机制等方面存在本质上的缺陷,而无法使资源配置的效率达到最佳的情景。 主要表现: 公共政策失效(政府难以制定并执行好的、合理的公共政策); 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公共产品过剩和增加公共产品成本); 内部性与政府扩张(内部性是公共组织自身的目标,导致了“私人的”或组织的成本和利润很可能支配公共决策者的计算); 寻租及腐败(寻租是一切利用行政权力大发横财的行为和活动,寻租活动是利用各种合法或非法的手段,以获得拥有租金的特权;租金是指由于政府干预或行政管制市场而形成的级差收入) 政府失效理论的启示: (1)单纯依靠市场和过多依靠政府干预都是行不通的。 (2)明确界定政府管理的范围、权限。 (3)在进行经济改革的同时也必须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 (4)加强各项法律、法规的建设,使政府的决策过程和管理过程都能纳入正常的监督系统或机制之中。 5.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指一定的政治实体在特定的环境中,为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准则。 按照公共政策的层次分,可分为:元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6.尖形结构和扁平结构 管理层次多、幅度窄的行政组织结构呈高金字塔形,是尖形结构。 其优点是事权集中、分工明确、控制有力,便于整体协调和统一领导;缺点是管理层次多、信息传递时间长,容易造成信息失真,使高层决策被“走样”执行,同时严格的控制不利于发挥下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易使管理工作僵化。 管理层次少、管理幅度宽的组织结构呈扁金字塔形,是“扁平结构”。 扁平结构的优点是管理层次少,信息传递迅速,不易失真,高层的决策意图不易走样,下级部门和人员的决策范围广,整体观念强,具有较大的自主性。缺点是组织相对松散,控制不强,沟通渠道少,可能导致行政控制软弱,上下级之间的协调较差。 7.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是建立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分配活动或经济活动”。 公共财政的内涵主要包括两方面:公共财政是“市场”的财政;公共财政是“公共”的财政。 8.外部效应 指某些个人或厂商的行为影响了他人或厂商,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例如,生产某种化学产品会污染环境,却不承担清除污染的成本;又如,放养蜜蜂可以使果农增加收入,但放蜂者并不能得到由此增加的收入等。 简言之,外部效应就是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对于外部效应,如果不能予以及时纠正或抵消,将使资源配置失效,使具有外部效应的

公共管理学考研试题

公共管理学考研试题 一、选择题 1、公共管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是什么? 2、简述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点和研究范围。 3、解释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区别和。 4、说明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和实现方式。 5、简述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和主要流派。 二、论述题 1、试论公共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阐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3、分析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4、说明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和评估的方法及实践意义。 5、讨论公共部门伦理和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及实现途径。 三、案例分析题

1、案例:某市政府计划推出新的城市规划方案,但遭到市民反对。请运用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相关理论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案例:某市交通管理部门针对交通拥堵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但实施效果不佳。请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3、案例:某县教育局为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实施了一项“名师下乡”计划。请分析该计划的利弊及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4、案例:某市发生了一起环境污染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请运用公共危机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 5、案例:某市开展了一场“阳光政务”活动,旨在增强政务公开和透明度。请分析该活动的意义及实施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公共管理学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公共管理学的定义是什么? A.管理公共事务的科学方法 B.研究公共事务的学科

C.政府管理的科学方法 D.研究政府管理的学科 正确答案:B.研究公共事务的学科 2、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A.政府组织 B.公共事务 C.社会组织 D.公民个人 正确答案:B.公共事务 3、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共管理学的特点? A.综合性 B.实践性 C.单一性 D.政策性

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学》期末单选、判断与多选题知识点

行政管理(本)《公共管理学》期末单选、判断与多选题知识点 一、选择题(四选一) 1887年美国学者( D )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行政之研究》一文,这成为公共行政学诞生的象征性标志 A. 古德诺 B.斯坦因 C. 泰勒 D. 威尔逊 1926年在美国出版两本权威的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研究导论》《公共行政学原理》的两位学者分别是(B)。A泰勒和法约尔 B 怀特和威洛比 C 威尔逊和古德诺 D 马克斯韦伯和赫伯特西蒙 B 本来应该由政府承担的职能,却因没有尽到职责二出现了“真空”现象,我们称其为政府职能的(A)。 A缺位 B越位 C错位 D不到位。 标志着美国现代公务员制度诞生的是:(D) A《官吏任期法》 B 《吏治澄清法》 C《职位分类法》 D《彭德尔顿法》 C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杂全球掀起了一场深刻的公共行政改革浪潮,这场行政改革又可以称作(B ) A新公共服务运动 B新公共管理运动 C顾客导向运动 D政府改革运动 测定公共管理活动节奏的快慢属(B) A 费用指标 B 时效指标 C数量指标 D 质量指标 D 对当代各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影响最大的是1966年制定的《信息自由法》产生于(D) A瑞典 B荷兰 C英国 D美国 对每一年或每一项目预算收支的规模进行重新审查和安排,而不考虑基期的实际支出水平,这种编制预算的方式称为(C) A 基数预算 B 单式预算 C 零基预算 D 复式预算 对当代各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影响最大的是1966年制定的《信息自由法》,其产生于(D) A 瑞典 B 荷兰 C 英国 D美国 大规模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始于(A) 世纪70年代初期 B.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C.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D. 20世纪50年代初期 F 非政府公共组织,也被称作(C)。 A.第一部门 B.第二部门 C.第三部门 D.公共组织 G 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在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公共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则始建于(A)P13 A 19世纪末20世纪初 B 18世纪末19世纪初 C 20世纪20年代 D 20世纪30年代 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来源于它的(B)。 A.合理性 B.合法性 C.操作性 D.强制性 根据公共组织变革的形式进行分类,公共组织变革可以分为(D ) A以外延为主的变革和以内涵为主的变革 B以组织结构的为中心的变革和以人为中心的变革 C组织的内部变革和外部变革 D激进式变革和渐进式变革。 公共组织将更加关注人的主体性,以人的价值实现为管理的基本目标年,体现了公共组织未来发展的(C)A 团队化 B 市场化 C 人性化 D开放化 国家预算程序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预算的编制与审批、预算的执行与监督和(C)

《公共管理学》主要知识点汇总

《公共管理学》主要知识点汇总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和理论 1.公共管理的定义和特点: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通过特定 的管理手段,对公共事务进行决策和实施的过程。其特点包括政府性、公 共性、社会性、管理性和目标性。 2.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包括经济学理论、组织理论、社会学理论和 政治学理论等。其中,经济学理论包括公共选择理论和行政效率理论;组 织理论包括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和组织行为等;社会学理论包括社会角色 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政治学理论包括政策制定、决策理论和政体理论等。 二、公共管理的基本要素和环境 1.公共管理的基本要素:包括政府、公共组织、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等。政府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公共组织是政府的执行机构,公共政策 是政府的目标和行动准则,公共服务是政府为公民提供的各种服务。 2.公共管理的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等。政治环境决定了公共管理的政治力量和决策制度,经济环境影响公共 管理的资源配置和财政支出,社会环境反映社会需求和组织行为,国际环 境影响公共管理的政策制定和国际合作。 三、公共管理的基本功能和过程 1.公共管理的基本功能:包括政策制定、决策实施、资源配置、组织 管理、监督评估和公共参与等。政策制定是公共管理的决策过程,决策实 施是政策的具体操作,资源配置是按照政策目标进行资源分配,组织管理

是通过组织机构和管理手段实现目标,监督评估是对政策实施和组织绩效进行评估,公共参与是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过程。 2.公共管理的过程:包括政策形成阶段、政策实施阶段和政策评估阶段。政策形成阶段是政策制定的过程,包括问题识别、议程设置、政策制定和政策采纳;政策实施阶段是政策的具体操作,包括组织实施、资源配置和监督管理;政策评估阶段是对政策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四、公共管理的相关领域和实践 1.公共行政管理:研究政府机构的组织管理和政府行为的决策实施。 2.地方政府管理:研究地方政府组织体系和地方行政管理的特点和问题。 3.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公共组织的人力资源配置和绩效管理。 4.政策分析与评估:研究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方法和工具。 5.公共财政与预算管理:研究财政资源的收入和支出管理。 6.公共服务管理:研究公共服务的提供和管理方式。 五、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1.公共治理的理念和实践:强调政府与社会各方的合作和共同管理。 2.电子政府和数字化管理:运用信息技术推进公共管理的现代化。 3.公众参与和社会创新:注重民众的参与和社会创新的推动。 4.管理创新和绩效管理:提升公共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5.全球化和跨国管理:研究公共管理的跨国合作和全球治理。

《公共管理学》主要知识点

《公共管理学》主要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 财政补贴:是政府基于某些特殊的需要将部分财政收入直接分配给生产者或消费者,提供无偿补助。是政府调节微观经济的重要 财政杠杆之一,也是发挥公共财政分配机制作用的特殊手段。 2 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是指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技术等进行办公,管理和为社 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电子政务实际上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政务工作信息化。P248 3 风险型决策P13 4 风险型决策是介于确定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之间的一种决策,即决策时存在一个确定目标,掌握了部分决策 必备的信息,面对两种以上的环境和条件,有可供选择的方案,而且每个方案可能出现几种不同的结果,但可预测各种结果出现的概率,对决策结果要承担一定风险的决策. 4 改变航道原理: 计划是面向的未来的,不能一成不变。如果情况预期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就需要在必要时改变实现目标的进程, 以保证公共计划的航向一直对准所要达到的目标。与灵活性原理使公共计划本身具有适应性不同,改变航道原理是使公共计划执行过程具有应变能力. 5 公共财政:是国家暖和政府为满足公共利益和需要,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经济活动,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 政类型。公共财政既是国家财政的一种类型或模式,同时也是政府处理与市场关系的一种管理活动,因此,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常常将公共财政等同于公共财政管理。P198 6 公共管理P8 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组织为解决公共问题,追求公共利益,动用公共权力,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有效地施行与监督等, 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公共秩序,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7 公共管理监督P159 公共管理监督指贪污对政府和公共事业组织等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和监察和督导活动。 8 公共管理人格: 是指公共管理者与其他职业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是公共管理者的伦理尊严,伦理品质,伦理境界以及所理解与 实现的社会伦理价值的总和,它是公共管理者在社会活动,特别是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地位与作用的统一,是其长期的习惯性的伦理行为的升华。 9 公共管理协调P152 公共管理协调指协商、调整公共组织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之间和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使之权责清晰,分工合 作,相互配合,有效地实现公共管理目标和提高整体效能的行为. 10 公共决策P132 公共决策是指公共组织在处理国家政务和社会事务过程中抉择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做出决定的过程。 11 公共伦理P97 公共伦理是指用以实现共同价值和利益,规范全体社会公众(包括社会组织和个人)行为的各种道德规范、规章制 度等。 12 公共选择理论:又称理性选择论,即美国经济雪茄布坎南创立的公共经济理论,主张通过集体行动和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物品的 需求、供给和产量,把政治决策分析与经济理论结合起来,为公共管理改革提供全心的理论平台。它的一个核心论点就是认为人是理性的,都想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因而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受自我利益支配的。 13 公共组织P8:公共组织是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提供公共物品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的社会组织,依法成立的具有公共利益、 运用公共权利来管理公共事物及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 14 公务员辞职:是指国家公务员根据本人的意愿,依照法律规定,辞去现任职务,解除或部分解除其与国家行政机关权利义务关 系即职务关系的一种行为。 15 公务员辞退:辞退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在法定的管理权限内出解除公务员全部职务关 系的行政行为。 16 公务员回避:公务员回避,是指为了防止公务员利用职务之便,为亲属徇私舞弊而对其所任职务,任职地区和执行公务等方面 做出的限制性规定。 17 公务员交流:公务员的交流,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根据工作需要或照顾公务员的个人意愿,通过调任,转任,轮换和挂职锻炼等形 式,使公务员在行政机关内外流动的一种人事行政活动和过程。遵循人尽其事、事得其人的原则 18 公债:就是政府凭借其信用向社会公众所举借的债务。公债的责任主体是国家或政府。它依据国家的信誉向国内外社会公众借 债. 19 决算:是对预算结果的总结和评估.其目的是对预算的编制,执行情况以及政府的工作绩效进行汇总,以便总结经验,找出不足, 为下一年度的预算编制提供借鉴. 20 契约失效P86:当服务的购买者与消费者分离的时候,消费者往往缺少足够的信息来评估服务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由 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赢利性机构提供相应的服务,那么这些机构很可能利用自己在信息不对称关系中所占的优势地位,用以次充好、以少充多来欺骗消费者,即所谓的契约失效。

公共管理学考研复习知识点

公共管理学考研复习知识点 公共管理学考研复习知识点 随着考研的时间越来越近,准备公共管理学考研复习的朋友们,要重点抓住知识点来进行复习。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考研公共管理学笔记汇总,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公共管理学考研立法控制与责任笔记 责任政府是伴随着代议制政府的确立而发展起来的。 在这种制度下,政府的组成取决于议会选举的结果,政府人员来自于国会,政府要对国会负责。这种制度便被称为责任政府制或责任内阁制。 其核心特征在于立法与行政权的混合:政府来自议会并对其负责。 其优点在于它被认为可提供有效而且负责任的政府。 议会对行政的控制权 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立法机关对行政的控制,主要是通过质询权、调查权、弹劾权、不信任表决权等方式实现的。 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的监督 我国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政府的方式和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2、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计划和财政预算、决算; 3、审查政府的法规、决定和命令; 4、质询和询问; 5、视察和检查; 6、建议、批评和意见; 7、受理申诉和检举; Ø罢黜职务等。 公共管理学考研公共管理中的责任笔记 (一)责任的'性质与意涵 行政学者费斯勒和凯特认为,行政责任具有两个方面,其一是负

责,其二是道德行为。 公共伦理学家库伯将行政责任分为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主观责任指忠诚、良心及认同,客观责任指负责任和义务。 公共管理学者斯塔林认为,行政责任的内涵包括以下方面:回应、弹性、胜任能力、正当法律程序、负责与廉洁等。 (二)责任与民主政治 在民主的社会中,政府组织是由大众所创立,为了大众而设立,以及需要对大众负责。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主政治既是民意政治、法治政治,更是责任政治。从某种程度上讲,民主制度的根本就是责任。 (三)维持公共管理责任的困难 由于知识与信息,专职地位的优势,人事制度的保护性质,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分割等障碍,使得维持公共管理的责任实际做起来十分困难。 (四)责任机制 责任机制是旨在实现责任的一套制度安排或确保责任实现的途径。吉伯特曾以两个层面:正式与非正式、内部与外部,构成了四种达成行政责任的途径。 1、正式确保途径是指宪法、法律、行政规章所明确的责任归属机制,如上级的行政命令、议会的立法、法院的判决; 2、非正式确保途径指责任的要求起源于个人伦理道德、公民偏好、政治过程等。 3、内部、外部的区别在于启动责任的来源,如来自行政部门内部,则属内部途径; 4、如来自行政部门以外的外部环境,如议会、法院、新闻等,则属外部途径。 管理学考研复习建议 这一阶段要重点看老师的文章,并去尝试了解管理学最新的研究成果,最新的理念,因为这些也经常拿来考。此外,也需要阅读相关书籍来补充,把课外书上有的东西而指定书上没有的重点看看,并整理在笔记本上;除了以上的复习内容外,还需要认真研究真题。这个时

公管考研知识点总结

公管考研知识点总结 一、公共管理学概论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公共管理学的历史与发展,公共管理学的理论流派和研究范式,公共管理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关系。 二、公共组织理论 公共组织的定义与性质,公共组织的类型,公共组织的职能和组织结构,公共组织的人员管理和激励机制,公共组织的变革和改进。 三、公共政策理论 公共政策概念和特征,公共政策的形成过程,公共政策的执行与评估,公共政策的改进和调整,公共政策的效果和社会影响。 四、公共危机管理 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和范围,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框架和工作机制,公共危机管理的实践经验和案例分析,公共危机管理的应对策略和预防措施。 五、公共服务管理 公共服务的特点和原则,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和管理模式,公共服务的质量评价和改进手段,公共服务的创新和发展方向。 六、公共财政与预算 公共财政的理论基础和政策导向,公共财政的收入和支出,公共财政的管理和监督,公共财政的改革和发展趋势。 七、社会治理与公共参与 社会治理的概念和内涵,社会治理的主体和对象,社会治理的机制和作用,社会治理的创新和发展。 在备考公共管理学考研时,考生首先应该明确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了解其历史和发展,了解公共管理学的理论流派和研究范式,以及公共管理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关系。此外,考生还应该熟悉公共组织理论、公共政策理论、公共危机管理、公共服务管理、公共财政与预算以及社会治理与公共参与等方面的内容。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多做一些历年考研真题,并结合教材和资料进行辅助阅读,逐步掌握这些知识点。在考试之前,考生还应该多做一些模拟题和模拟考试,以便提升考试应试能力。

考研公共管理重点知识点整理与政策分析

考研公共管理重点知识点整理与政策分析 一、概述 近年来,考研公共管理专业备受热议。作为一门涵盖政府管理、公 共政策、公共组织等方面的学科,公共管理凭借其广泛的知识领域和 较高的职业前景吸引了众多考生的关注。本文将针对考研公共管理重 点知识点进行整理并分析相关政策,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二、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是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涵盖了行政组织、行政法规、行政职能等方面的知识点。行政管理旨在通过提高政府行政效能,提 供公共服务,实现公众利益的最大化。考生需要掌握政府治理的各个 环节,包括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 三、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公共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研究政府为了实现公众利 益而采取的行动。公共政策分析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政策制定与评估 能力。考生需要了解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执行过程以及评估效果, 并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 四、公共组织 公共组织是政府机构和公共部门的具体实体,承担着公共管理的具 体工作。考生需要熟悉公共组织的特点、运行机制以及组织管理的方

法与技巧。此外,对于目前存在的一些公共组织改革问题,如机构重组、绩效考核等也需要进行深入分析。 五、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是公共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政府在财政收入、支出和预算方面的工作。考生需要掌握公共财政的各个环节,包括税收政策、政府财政管理、预算编制等。考生还需注意掌握相关的财政政策和财政改革措施。 六、政府经济管理 政府经济管理是公共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涵盖了宏观经济管理和微观经济管理两个方面。考生需要了解政府在宏观经济方面的职能和责任,包括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和稳定措施等。此外,对于政府在微观经济管理方面的工作,如市场监管、产业政策等,也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七、政策分析与决策 政策分析与决策是考研公共管理中的一项重要能力要求。考生需要运用理论和方法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做出相应的决策。政策分析与决策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点,包括政策评估、决策理论、风险管理等。 八、政府与社会

公共管理学期末知识点整理

●公共管理(概念)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 ●新公共管理(概念) 新公共管理是当代政府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思潮,在很大程度上是当代行政改革的代名词,它以新古典经济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为其理论基础,其核心理念是在公共管理中引进市场机制。 ●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异同? 同:都可以理解为公共部门对公共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异:公共行政指政府对自身事务的管理;公共管理指政府对包括自身事务在内的整个社会的管理。 ●我国公共管理现在面临的主要挑战? 1.如何强化公共管理的基本理念,为我国公共管理创新提供基础和先导。 2.如何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实现从传统政府向现代政府的转型。 3.如何科学界定政府的职能范围,进一步转变与创新政府管理职能。 4.如何平衡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以促进政府行为的有效性与规范性。 5.如何因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加强政府能力建设,有效增强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6.如何培育和发展第三部门,构建国家与社会的共同治理模式。 7.如何有效施行公共服务市场化,切实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品质。 8.如何加强公共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提高公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9.如何制衡并监督公共权力的使用,有效遏制公共权力的异化现象。 10.如何借鉴国外公共管理改革的最新成果,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体系。 ●第二章 ●公共管理者:是受国家和公民的委托,行使公权力,负责运用资源及指挥公务人员,达成政府施政目标的人, 公共管理者是一个公经理人。 ●管理者的角色?-----明茨伯格的观点 1.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着重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系) ▲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 2.信息方面的角色(管理者在其组织内部的信息传递中处于中心地位) ▲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3.决策方面的角色(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也许就是担任决策角色) ▲企业家▲故障排除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公共管理者的特殊角色 ⑴执行与捍卫宪法的角色。 ⑵人民受托者的角色。 ⑶贤明少数的角色。 ⑷平衡轮的角色。 ⑸扮演分析者和教育者的角色。 ●有效的公共管理者有七个基本特质? ⑴有效的公共管理者是一个良好的自我评估者。 ⑵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是不令人讨厌的。 ⑶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追求美好的意志与周全的政治感觉。 ⑷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耐心。 ⑸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多样化的工作经验。 ⑹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以民众为导向。 ⑺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善于分析与思考。 ●公共管理者的技能? 一.技术性技能二.人际关系技能三.概念化技能四.诊断技能五.沟通技能

公共管理考研公共财政与税收知识点浓缩整理

公共管理考研公共财政与税收知识点浓缩整 理 公共财政与税收知识点浓缩整理 公共财政与税收是公共管理考研中的重要知识点,本文将对公共财政与税收的相关概念、原则、分类以及相关政策进行浓缩整理。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公共财政与税收的核心内容。 一、公共财政基础知识 公共财政是指由政府为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收入、支出以及财政活动管理的一门学科。在公共财政中,涉及到了国家财政、地方财政以及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 1.1 公共财政的目标和职能 公共财政的目标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同时促进经济发展。其主要职能包括财政收入管理、财政支出管理以及财政资源的配置。 1.2 公共财政的原则 公共财政活动要遵循以下原则:合法性原则、效益性原则、公平性原则、灵活性原则以及预见性原则。 二、税收基础知识

税收是公共财政中最重要的收入来源,通过对个人和企业征收的各类税费来筹集政府的资金。税收作为一种财政收入方式,具有一定的目标和功能。 2.1 税收的目标和功能 税收的目标是为了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税收的功能主要包括经济调节功能、调整收入分配功能、调控社会行为功能以及资源配置功能。 2.2 税收的分类 根据征收对象和征收方式的不同,税收可以进行多种分类。常见的税收分类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商品和服务税等。 三、公共财政与税收政策 公共财政与税收政策是政府运用财政手段对经济社会进行调控的具体举措。了解公共财政与税收政策对于公共管理考研考生来说非常重要。 3.1 政府支出与财政赤字 政府支出是财政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来保障社会公共利益。财政赤字则是指政府支出超过财政收入的情况。 3.2 税收政策与经济发展

大学《公共管理学》各章节基础知识点及重点

公共管理学 第一讲公共管理学概论 问题: 1.公共管理与私营部门管理之间的区别。 2.公共管理学对传统行政学的突破。 3.公共管理学产生的时代条件。 4.公共管理学的内涵。 5.公共管理学在中国发展中的地位。 一、公共管理学的内涵。 (一)公共管理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公共物品”和“公共事物”。 “公共物品”是属于大众所有的物品。 “公共物品”的特性: 1)非竞争性。是指人个消费物品或事物在由一个人消费的时候,并不影响和减少其他人的消费。 2)非排他性。是指阻止一个人的消费享用该产品,代价是非常大的。 “公共物品”是指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公共利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际结果。 (二)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管理的主体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而用一定的 职能和手段对管理的客体加以调节控制的过程。 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依法通过对社会公共事物的管理,以 保障和增进社会公众利益的职能活动。 公共管理有五个内涵。 1)公共的主体是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而不是私人或其他组织。 2)公共管理对象是公共事物。公共事物的特征有:a.公共事物与公共利益有 直接关系;b.公共事物管理的受益对象是社会公众。 3)公共管理是永恒存在的。具体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调整。 4)公共管理来自于民众的授权并负有直接的社会责任,因此必须依法进行, 并且工作绩效不能简单以利润或效率作为标准。 5)公共管理具有公共性决定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部门拥有更多的制约 权。 二、公共管理的具体类型。“三分法”。a.公共政策。是政府制定的,以便于管理。 b.政府管理。处理公共事物,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行政机关,立法机关, 司法机关等。c.非政府组织管理。是指除政府门部外其他公共部门处理公共事物,

2023年公共管理学知识点

一、单项选择 1、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旳使命不一样。公共管理是为公众服务,追求 公共利益,而私人管理以营利为目旳。(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旳) 2、作为一种相对独立旳研究领域或学科,公共部门管理尤其是政府管 理研究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3、古利克(Luther Gulick)将公共行政学旳基本原则概括为“POS DCORB”,即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汇报和预算七个原 则或原理。 4、波齐曼和斯特拉斯于1990年出版旳《公共管理战略》被认为是第 一部较完整旳公共管理教科书。 5、最常见旳组织冲突重要有三种形式: 1)目旳与客户旳冲突 例如退伍军人管理局、印第安人事务管理局 2)功能与领域旳冲突 例如中央也许规定对其在地方旳下属部门加强管理,但地方则但 愿对其实行属地管理。 3)目旳间旳冲突 例如1988年美国纽约旳警察与消防员发生旳冲突。

6、人一般生来厌恶工作,只要有也许就想逃避工作,是属于哪种理论?X 理论 7、从1949年到2023年我国前后经历了七次较大旳以机构改革为重 点旳行政体制改革。 8、在两种经济体制旳转轨时期,所应当采用旳是国家指导型或政府主 导型旳干预行为模式。而不是秩序导向型或自由市场型模式。 9、公共选择理论旳创始者是布坎南。 10、1951年,拉斯韦尔在与拉纳合编旳《政策科学:范围和措施旳新近发 展》一书尤其是拉斯韦尔本人所写旳《政策方向》一文中,初次对社会科学中旳政策研究方向做出规定。 11、分派性旳、调整性旳、自我调整性旳和再分派性旳政策(详细措施, 选旳根据) 12、铁三角是由:政治家、政府官员和利益集团(压力集团)构成。 13、从评估机构旳地位看,可分为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从评估对象上看, 可分为个人绩效评估和组织绩效评估;从评估旳目旳来看,可分为管

公共管理学考研大纲

《公共管理学》 一、考查目标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资源,广泛运用政治、法律、管理、经济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政府绩效和服务品质的管理过程。公共管理学是研究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一门应用性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与学派,旨在帮助公共管理者获取解决公共问题,处理公共事务所需的知识、技能与政策。本科目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判断和解决当前实际的公共管理问题。本科既考核学生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部门管理的具体实践和改革发展趋势的熟悉情况,也考察学生对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学发展的最新理论、方法与最新实践成果的了解和跟踪情况,最终考核学生公共管理的理论素养和从事实际公共管理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总分:150 分,考试时间:180 分钟(二)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第一部分50 ±10 分第一章公共管理学科知识第二章公共组织理论第三章政府改革与治理第四章政府间关系第二部分50 ±10 分第五章政府作用第六章公共政策第七章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第八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第三部分50 ±10 分第九章公共财政管理第十章第三部门管理第十一章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第十二章公共管理伦理 (四)试卷题型结构 1、辨析题(20分)2 、简答题(40 分) 3、论述题(50 分)4 、案例(材料)分析题(40 分) 三、考查范围 第一部分 第一章公共管理学科知识 考查目标:了解公共管理及其相关概念,包括公共管理及公共行政的概念,公共物品概念,公共管理学范式的兴起。熟悉传统公共行政学范式,了解公共管理范式“新”在何处,了解公共管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学科特征、研究途径和方法,了解市场经济与公共管理的关系及中国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

西南交通大学政管理专业考研公共管理学笔记(张成福版)

西南交通大学政管理专业考研公共管理学笔记(张成福版) 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 第一节公共管理的意义 (卡尔森和欧尔曼)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六点不同: (1)它包括一般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职能,以替代讨论社会价值以及官僚与民主的冲突; (2)对经济和效率标准认同的工具取向以替代公平、回应或政治特色; (3)以对中层管理者的使用关注,以取代政治或政策精英的观点; (4)倾向于视管理为类同管理,或者至少使公共和私营部门的管理差异极小化,而不是夸大它们的差异; (5)像关注组织内部运作那样的理性态度,关注组织的外部环境,而不是过分关注法律、制度和政治过程; (6)与科学管理传统的强有力的思辨联系,而不是与政治学或社会学紧密关联。 公共管理的含义和性质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广大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点在于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公共管理的性质在于: (1)承认政府部门治理的正当性; (2)强调政府对社会治理的主要责任; (3)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以及在处理社会及经济问题中的责任共负; (4)强调多元价值; (5)强调政府绩效的重要性;

(6)既重视法律、制度,更关注管理战略、管理方法; (7)以公共的福祉和公共利益为目标; (8)将公共行政视为一种职业,而把公共管理者视为职业的实践者。 第二节公共管理学的发展与研究途径 1.公共管理发展之学科背景 从1887年威尔逊的《行政之研究》发表后,公共管理学便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公共行政学的发展,以行政学家亨利(N.Henry)的观点,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典范变迁。 第一阶段:政治与行政二分法(1900——926)。行政学者古德诺于1900年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之观点,主张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而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行政学者怀特与1926年亦主张政治不要干扰行政,行政管理系科学的问题,应维持价值中立,而以追求经济与效率为目标。 第二阶段:行政原则(1927——1937)。在这个阶段,许多学者关注建构“行政原则”。魏劳毕于1929年出版了《公共行政的原则》,特别强调有一些科学的行政原则存在,这些原则可以被发现,行政人员一旦学会如何应用这些原则就可以成为专家,这些原则可以不考虑环境因素而适用于任何地方。 在20世纪40年代之前,公共行政学乃立足于两个基本假设基础之上,即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和行政原则。这样的立足点,使公共行政学科的发展产生了严重 的不足与缺陷。最大的不足在于忽略了政治环境对公共行政的影响,缺乏对政治环境的研究与了解,更没有对政治管理相关知能的探讨。 第三阶段:公共行政即政治学。这一时期,公共行政开始向政治学回归。然而这时期的公共行政以建立规范理论为目的,为知识而追求知识,对改进公共行政实务助益不多。正如亨利所言,形成了有“公共而无行政”,对公共管理者知能的研究与培养,可以说没有多大的建树。

《公共管理学》主要知识点

《公共管理学》主要知识点

13 公共组织变革的一般过程 未来公共组织变革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趋势:功能的分化与重合.结构的扁平化.机构和人员的灵活化.工作方式的弹性化.工作单元的团队化.组织系统的开放化.管理取向的人性化.管理机制的市场化.组织的虚拟化. 14 公共组织设计的基本含义和原则 公共组织的设计是指根据一定的理论和原则对公共组织结构及其功能进行设计的过程.通过组织设计使公共组织的各个要素合理配置,有机结合,协调运行,从而达到提高组织效率的目的.组织设计的原则是职能的目标原则;完整统一原则;精干效能原则;法制原则,职权,责一致原则;人本原则 15 绩效管理的特点 讲究结果导向,注重组织绩效,重视动态管理,强调战略管理,关注系统管理 16 简答公共物品供给方式 答:免费供给与有偿供给;直接共给与间接共给;直接经营与间接经营。 17 简答公共预算范围 P203 公共预算主要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组成.公共预算收入包括:1税收收入2.依照规定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3专项收入;4.其他收入. 公共预算支出包括:1.经济建设支出.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支出.国家管理费用支出,国防支出 ,各项补贴支出,其他支出.预算收入分为中央预算收入,地方预算收入,中央和地方预算共享收入.预算支出分为中央预算支出和地方预算支出. 18 简述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的优缺点。 答:个人决策一般是在个人专权制或个人负责制的管理体制下,由一个人单独做出行动决定。个人决策的能调动领导者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决策迅速,职责明确,单这种决策的水平和质量受到领导者自身性格、学识、能力、经验、魄力等因素的制约。 集体决策一般是集体负责制的管理体制下,由两个以上的决策者通过民主、协商和表决的形式做出行动决定。这种决策的特点是集思广益,集体做出决定,决策周密。 19 简述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P11 1.公共性:指的是一种公有性,共享性,共同性,与此相对应的是私有性,分享性(或排他性)差异性,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看,其公共 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性.公共管理客体的公共性,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 2.管理性:公共管理是一种新的途径,它是传统公共行政的规范取向与一般管理工具取向的结合体. 3.公众性:一方面,管理直接面向广大的社会公众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要维护的是社会公众的共同利益,对社会公众负责,因 此,公共管理活动必然具有公众性.另一方面,公共管理活动是在公共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活动. 4.公开性:一方面,公共组织必须将公共政策提供的公共物品,公共事务的管理以及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的投入,产出,成果,绩效 等向公众公开.另一方面,公共组织必须建立信息的沟通渠道, 5.非营利性: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解决公共问题,维护公共利益,它不经营利为目的,是一种旨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公共 利益的调控活动.公共管理的这种公益性决定了在一般情况下,社会公众在享用公共组织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时基本上是免费的. 20 简述公共管理伦理与责任的控制机制 答:行政控制机制/立法控制机制/司法控制机制/社会控制机制。(即管理和监控办法) 1)行政控制机制 从某种程度来看,公共组织本身就是一个责任机制,这最典型的表现在科层制的设计原则之中,科层制本身便是以一个层及企业制度的监督网络。随着对责任的重视,在公共组织内部,发展了许多维持公共管理责任的方式。 (2)立法控制机制 公共管理活动需要立法与行政组织密切配合,公共管理责任的维护也有赖于立法的控制。 (3)司法控制机制 司法是监督行政活动等公共管理活动的一种重要力量。如果公共管理者有违法行为,便由法院采取制裁行动。 (4)社会控制机制 公共管理的过程并非公共组织单方面行使权力的过程,而是政府与公民的互动过程,在公共管理责任的控制上,公民参与是十分重要的。 21 简述公共管理协调的原则P153 1.整体原则:要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具体工作要以大局为重,以公共利益和总体目标为基本准则,公共管理协调工作中 的一切妥协和让步都是在这些前提下进行的. 2.自觉原则:公共管理协调应该充分发挥组织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3.动态原则:公共组织内部的活动和外部环境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因此,公共组织要注意内部各部分之间及其与外部相关因素之 间的变革,不断地进行协调. 4.周密原则:公共管理协调必须事先有周密的计划,考虑到将来各种活动之间可能发生的关系,作好充分的准备,这样公共管理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