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析和识别沉积相带图

分析和识别沉积相带图

分析和识别沉积相带图
分析和识别沉积相带图

一、请注明图中河流的类型。

二、

(1)判断图中主河道的类型、主要沉积作用方式(加积方式);(2)标明C、D、E、F、G各部位的名称;

(3)写出河流沉积过程中G与F部位最主要的不同点;

(4)判断A与B砂体的不同点,写出根据。

三、识别河流类型:

1、曲流河;

2、辨状河;

3、网状河;

4、顺直河

四、识别沉积模式,描述沉积特征

电子元件识别大全附图简体

1.0目的 制订本指南,规范公司的各层工作人员认识及辨别日常工作中常用的各类元件。 2.0范围 公司主要产品(电脑主机板)中的电子元件认识: 2.1工作中最常用的的电子元件有: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包括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及三极管)、晶体、晶振(振荡器)和集成电路(IC)。 2.2连接器元件主要有:插槽、插针、插座等。 2.3其它一些五金塑胶散件:散热片、胶针、跳线铁丝等。 4.0电子元件 4.1电阻 电阻用“R”表示,它的基本单位是欧姆(Ω) 1MΩ(兆欧)=1,000KΩ(千欧)=1,000,000Ω 公司常用的电阻有三种:色环电阻、排型电阻和片状电阻。 色环电阻的外观如图示: 图1五色环电阻图2四色环电阻 较大的两头叫金属帽,中间几道有颜色的圈叫色环,这些色环是用来表示该电阻的阻值和范围的,共有12种颜色,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数字(其中金色和银色表误差): 我们常用的色环电阻有四色环电阻(如图2)和五色环电阻(如图1): 1).四色环电阻(普通电阻):电阻外表上有四道色环: 这四道环,首先是要分出哪道是第一环、第二环、第三环和第四环:标在金属帽上的那道环叫第一环,表示电阻值的最高位,也表示读值的方向。如黄色表示最高位为四,紧挨第一环的叫第二环,表示电阻值的次高位,如紫色表示次高位为7;紧挨第2环的叫第3环,表示次高位后“0”的个数,如橙色表示后面有3个0;最后一环叫第4环,表示误差范围,一般仅用金色或银色表示,如为金色,则表示误差范围在±10%之间。 例如:某电阻色环颜色顺序为:黄-紫-橙-银,表示该电阻的阻值为:47,000Ω=47KΩ,误差范围:±10%之间。

10kV配电变压器引线设备线夹温度异常现象分析及解决措施

10kV配电变压器引线设备线夹温度异常现象分析及解决措施 2014年6月10日

10kV配电变压器引线设备线夹温度 异常现象分析及解决措施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针对XX地区10kV配电变压器运行时引线设备线夹出现的温度异常现象进行初步分析,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温度异常处理方法和维护手段,可以给运行维护人员在日常巡视变压器时提供参考。 [关键词]:配电变压器设备线夹温度异常解决措施 前言 设备线夹是配电变压器与高低压引线连接的重要连接部件,在变压器长期运行过程中,设备线夹温度异常现象成为了导致配电变压器和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设备线夹温度异常容易造成配电变压器引线断线造成线路接地、变压器缺相运行等。本文主要以XX电力公司地区公用配电变压器设备线夹温度异常现象为例,通过认真总结和分析变压器设备线夹温度异常的原因,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为今后在变压器的运行维护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1.配电变压器设备线夹温度异常情况 2013年7月12日-7月15日,配电运检工区运维人员利用红外测温仪对地区公用配电变压器进行红外测温,在测温过程中发现多处配电变压器高低压引线设备线夹发热,如下图所示: 发热部位发热部位图一设备线夹发热139.4摄氏度图二设备线夹发热106.8摄氏度

发热部位 发热部位 图三设备线夹发热138摄氏度图四设备线夹发热117摄氏度在此次红外测温过程中共检测变压器52台,其中检测到配电变压器高低压引线设备线夹发热多达10多处,其中温度最高达150摄氏度。根据XX电力公司红外检测诊断工作条例,对所测设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照XX电力公司电流致热设备缺陷诊断判据,对所测温度异常点进行缺陷分类如下: 表一电流致热设备缺陷诊断判据 表二变压器设备线夹发热统计表 (续表见下页)

单井沉积相划分、单井相

沉积相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油藏范围内储集体所属的沉积环境、沉积相和微相类型及其时空演化,进而揭露储集砂体的几何形态、大小、展布及其纵、横向连通性的非均质特征,建立沉积模式,并深入探讨沉积微相对油气的控制关系。正确识别沉积相和微相类型及其相互关系,是进行油田勘探和开发研究的重要内容。 沉积相的概念 沉积相是指沉积环境及其在该环境中所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总和。相和环境的含义是有区别的。沉积相是特定沉积环境的产物,是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 沉积相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根据某沉积物的空间分布情况判断其上下左右存在的沉积物类型及其储渗特征。沉积物空间变化的这种规律性,称为“相序递变规律”。 沉积相的分类 沉积相按其规模大小一般分为以下四级: 一级相——相组:如海相、陆相、海陆交互相。 二级相——大相:如陆相中的河流相、湖泊相、三角洲相等。 三级相——亚相:如三角洲相中的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前三角洲亚相等。 四级相——微相:如三角洲前缘亚相中的分支河道微相、河口砂坝微相等。 沉积相分为碎屑岩沉积相和碳酸盐沉积相。由于碎屑岩储集层比较常见,因此,重点介绍碎屑岩沉积相的分类。表1是冯增昭等(1993)的分类方案。由于亚相和微相的划分方案比较复杂,在此不在一一介绍。 表1 碎屑岩沉积相的分类 相分析的方法、流程 相分析就是根据“将今论古”的现实主义原则,运用比较岩石学的方法,根据沉积岩的各种特征即相标志来分析形成时的各种环境条件,从而最终达到恢复古地理的目的。 相分析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单井剖面相分析、剖面对比相分析和平面相分析。由于相分析在地质研究中的重要性及复杂性,本期主要讨论单井剖面分析,剖面对比相分析和平面相分析将在后续的文章中进行讨论。 单井剖面相分析

110kV变压器缺相运行的分析

110kV 变压器缺相运行的分析 摘 要:用对称分量法和过电压理论分析中性点不接地110kV Yd11变压器高压侧单相断线时低压侧电压、电流特征,并找出其规律,得出结论,为调度人员及时根据故障现象特征隔离故障点,调整运行方式,从而确保了地区电网供电的质量和可靠性。 关键词:变压器 缺相运行 1. 引 言 县级电网的110kV 变电所大多为终端变电所,110kV 变压器大多处于中性点 不接地运行状态,当110kV 线路单相断线时,线路保护和变压器保护不会动作,但10kV 侧电压、电流异常,有些特征类似10kV 单相接地。本文主要分析了110kV 线路单相断线时变压器10kV 侧电压、电流的特征,帮助运行、调度人员及时对运行异常定性和排除。 2. 模型与参数 2.1 模型 图(1) 110kV 线路单相断线系统模型 线路中间A 相QK 断线,断口两端距离较近,即Zqk ≈0 2.2序网图 图(2)序网图 参数:U qk ∣0∣=E ,Z (0)= ∞, Z (1)=Z (2)=j (X1+X2+X3+X4+X D )=j X ,电压基准值为E 。 3. 线路电流计算 注:正常运行中三相电流大小为 。单相断线后,健全两相电流方向相反且比正常时略

小。 4. 断口电压 4.1断口QK三序电压为 4.2 A相断口电压为 5. F1母线(110kV母线)电压的计算 5.1 F1母线三序电压 5.2 F1母线三相电压 6. F2母线(10kV母线)电压的分析计算 6.1 F1母线三相电压近似值 一般情况下,X4 + X ≈X,于是有 D 即,110kV母线电压健全相仍保持正常状态。后续计算以该近似进行。 6.2 F1母线、F2母线三序电压关系 6.2.1正序、负序电压 由于变压器为Y/Δ,d11接线,所以对于正序、负序分量有 6.2.2 零序电压 1)F2母线零序电压的产生 由于变压器110kV侧中性点不接地,零序阻抗∞,零序电流为0,零序电压通过高低压绕组间电容和低压侧三相对地电容所组成的电容传递回路传递至10kV侧,使10kV侧三相出现相同的零序传递电压Ua0,Ub0,Uc0。如图(3)。

沉积相

2.4.3 沉积相纵向发育特征 在单井相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测井相分析对非取心井的沉积微相类型进行划分,建立了覆盖全区的纵横沉积微相剖面。 1. 本溪组沉积特征 本溪组主要发育障壁岛与泻湖,障壁砂坝较发育,从TB-13~TB-08井南北向沉积相剖面来看(图2-4-16),自北向南发育多个障壁砂坝,障壁砂坝主要发育在TB-13井、TB-31井、TB-10井、TB-29井井。从TB-26-6井~LX-2S井东西向沉积相剖面来看,砂体横向连续性差,砂坝主要发育在LX-2S井(图2-4-17)。砂坝规模较大,且主要发育在本溪组中-后期,顶部发育沼泽微相。 图2-4-16 临兴西区太原-本溪组沉积相剖面(南北向) 图2-4-17 临兴西区太原-本溪组沉积相剖面(东西向)分层 CGR AC1 DEPTH M2R9 CGR AC1 DEPTH M2R9 CGR AC1 DEPTH M2R9 CGR AC1 DEPTH M2R9 CGR AC1 DEPTH M2R9 CGR AC1 DEPTH AT90 CGR AC1 DEPTH M2R9分层

2. 太原组沉积特征 太原组主要发育潮坪沉积,从TB-13井~TB-08井南北向沉积相剖面来看,太原时期砂体欠发育,仅在TB-24井可见潮道砂体(图2-4-16)。从TB-26-6井~LX-2S井东西向沉积相剖面来看,潮道砂体主要发育在TB-26-6井、TB-26-4井、TB-26井、TB-23井、TB-24井,主要发育在太原组早-中期。太原组后期主要水体较深,主要发育灰坪(图2-4-17)。 1.山西组沉积特征 山2段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从TB-25井~TB-08井南北向沉积相剖面来看,顺物源方向,水下分支河道延伸较远(图2-4-18)。从TB-26-6井~LX-2S井东西向沉积相剖面来看,垂直于物源方向,河道砂体连续性差,河道横向延伸较短(图2-4-19)。山2段早期发育多套煤层,说明泥岩沼泽相非常发育。山1段沉积特征:主要发育分流河道及分流间湾。相较于山2段,山1段分流河道规模较小,无论顺物源还是垂直于物源方向,分流河道砂体连续性都相对较差,延伸较短。 图2-4-18 临兴西区山西组沉积相剖面(南北向) 图2-4-19 临兴西区山西组沉积相剖面(东西向)

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示范文本

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示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 措施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在电力供应系统中,输电线路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传输电力资源的唯一途径,肩负着将电力输送到千家万 户的重要任务。然而,大部分的输电线路都处于室野外, 长时间暴露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容易受到各种不利因素 的影响,这些因素经常会影响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导致 线路出现安全隐患。此外,一些人为因素或线路本身的质 量问题也同样会影响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如果不对这些 这些不利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就会造成输电线路 出现异常或损坏。因此,人们必须针对这些不利因素采取 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这些因素对线路的不良影响,提高 输电线路的安全性。

一、影响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的主要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在供电系统中,大部分的输电线路都位于野外,导致这些线路不得不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然而自然环境中一些恶劣的气候条件会对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各种天气条件中,暴雨、雷电、大风、冰冻以及高温等天气都会对输电线路运行安全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时会造成输电线路电压过高、线路接地、导线断开、线杆折断等线路故障,一旦发生这些故障,就会对供电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并且给供电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这些天气因素中,对输电线路影响最大的是雷电天气和冰冻天气,一旦线路遭受雷击或者冰冻,就会直接导致线瘫痪,无法正常供电。因此,在对输电线路进行保护的过程中,要尤其重视这两种天气因素。当闪电击中输电线路时,输电线路中会产生高出自身承载能力数倍的电流,电

沉积相的分类

1.沉积相的分类:陆相组:残积相、坡积——坠积相、沙漠(风成)相、冰川相、冲积扇相、河流像、湖泊相、沼泽相过渡相组:三角洲相、河口湾相海相组:滨岸相、浅海陆棚相、半深海相、深海相 2.冲积扇的形成条件:明显变化的地形和大量沉积物供应——构造背景、母岩性质和气候条件 3.冲积扇的类型:冲积扇的类型分为旱扇和湿扇旱扇(Arid Fan) 气候干旱扇形清楚主河道或单一河道间歇性水流或洪水以副砾岩为主, 分选差,混杂堆积. 纵向粒度变化快, 常见红层和膏盐类沉积. 无煤层,沉积构造类型少,碎屑流发育相带分布清晰 4.湿扇(Wet or Humid Fan) 气候潮湿常年流水扇形不清叠加河道, 辫状平原, 正砾岩发育, 无副砾岩, 分选好. 纵向粒度渐变, 无红层或膏盐类沉积. 可见煤层,沉积构造发育缺少碎屑流, 可发育泥流相带分布不清 5.冲积扇亚相的划分:扇根,扇中,扇缘 扇根:1泥石流沉积:基质支撑的混杂堆积,块状构造(副砾岩);2河道 沉积:砂砾岩,砾石呈叠瓦状排列,发育不明显的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和递变层理;3筛析沉积:砂砾岩,粒度双峰分布。 扇中:1辫状水道沉积:砂砾岩,发育叠瓦状构造和不明显的递变层理、交错层理;2局部片流沉积:平行层理含砾砂岩、粉砂岩,呈透镜状。 扇端:水道不发育,以漫流活动为主,发育平行层理砂岩、粉砂岩,与泛滥平原或湖泊沉积物呈指状交互。 6.冲积扇中主要的沉积类型: 1. 泥石流沉积 形成:泥质母岩, 植被不发育, 地形较陡的地区, 遭受阵发性洪水侵蚀, 大 量泥砂被携带流动。流体性质:密度大粘度高, 可呈塑性——重力流。形态:呈舌状或叶瓣状, 具有陡, 厚的清晰边界。成分:砾, 砂, 泥混杂, 细粒成分占优势(主要由砂, 粉砂, 泥组成的泥石流称为泥流) 结构:分选极差构造:块状层理, 粒序层理, 一般层理不发育; 扁平砾石呈水平或叠瓦状排列 2. 漫流沉积 形成:携带沉积物的流水从冲积扇河床末端漫出, 流速和水深骤减, 携带的 沉积物呈席状或片状沉积下来, 形成席状砂, 砾岩堆积体, 为浅的坡面径流(漫洪沉积, 片流沉积). 形态:呈透镜体状, 一系列透镜体组合形成席状或片状沉积体. 成分:主要由碎屑组成, 可含少量粘土和粉砂。结构:分选较差。构造:块状层理, 交错层理, 细纹层 3. 河道沉积 形成:冲积扇常被间歇性河流切割, 当洪水再次来到时, 所携带的沉积物在 这些暂时性河道中沉积下来, 形成河道沉积(河床充填沉积, 槽流沉积) 形态:横切面透镜状, 与周围沉积物呈槽形接触。成分:主要由砾, 砂组成, 粒度粗。结构:分选差。构造:成层性不好, 砂层可呈交错层理, 具切割—充填构造

电子元器件识别大全图

目的制订本指南﹐规范公司的各层工作人员认识及辩别日常工作中常用的各类组件. 2.0范围 公司主要产品(计算机主板)中的电子组件认识: 2.1工作中最常用的电子组件有﹕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包括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及 三极管)﹑晶体﹑晶振(振荡器)和集成电路(IC)。 2.2连接器件主要有﹕插槽﹑插针﹑插座等。 2.3其它一些五金塑料散件﹕散热片﹑胶钉﹑跳线铁丝等。 3.0责任 3.1公司的各层工作人员﹐正确认识及辩别日常操作中常用的各类组件﹐结合产品BOM的 学习并应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或内容﹕ A)从外观就能看出该组件的种类﹐名称以及是否有极性(方向性)。

B)从组件表面的标记就能读出该组件的容量﹐允许误差范围等参数。 C)能辩识各类组件在线路板上的丝印图。 D)知道在作业过程中不同组件需注意的事项。 3.2本指南由品管部负责编制; 4.0电子组件 4.1电阻 电阻用“R”表示﹐它的基本单位是奥姆(Ω) 1MΩ(兆欧)=1000KΩ(千欧)=1000000Ω 公司常用的电阻有三种﹕色环电阻﹑排型电阻和片状电阻。 4.1.1色环电阻

色环电阻的外观如图示﹕ 图1五色环电阻图2四色环电阻 较大的两头叫金属帽﹐中间几道有颜色的圈叫色环﹐这些色环是用来表示该电阻的阻值和范围的﹐共有12种颜色﹐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数字(其中金色和银色表误差)﹕ 我们常用的色环电阻有四色环电阻(如图2)和五色环电阻(如图1)﹕ 1).四色环电阻(普通电阻)﹕电阻外表上有四道色环﹕ 这四道环﹐首先是要分出哪道是第一环﹑第二环﹑第三环和第四环﹕标在金属帽上的那道环叫第一环﹐表示电阻值的最高位﹐也表示读值的方向。如黄色表示最高位为四﹐紧挨第一环的叫第二环﹐表示电阻值的次高位﹐如紫色表示次高位为7﹔紧挨第2环的叫第3环﹐表示次高位后“0”的个数,如橙色表示后面有3个0﹔最后一环叫第4环﹐表示误差范围﹐一般仅用金色或银色表示﹐如为金色﹐则表示误差范围在+5%之间﹐如为银色﹐则表示误差范围在+10%之间。

35kV变压器缺相运行的分析

35 kV变压器缺相运行的分析 摘要:用对称分量法来分析不同接线组别的变压器高压侧缺相运行时其低压侧电压反映的不同情况,并找出其规律,得出结论,为调度人员及时根据故障现象特征隔离故障点,调整运行方式,从而确保了地区电网供电的质量和可靠性。 关键词:变压器;缺相运行;接线组别;对称分量法 如皋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级市,35 kV变电 所共有14座,其中有2座是农村小型变电所,主变 高压侧采用高压熔丝保护,而其余35 kV 变电所为 了节约投资和减少设备故障几率,大部分35 kV母 线均未安装电压互感器。因此,当高温高负荷期或 雷雨季节,主变一相熔丝熔断或35 kV线路缺一相 运行时,经过接线组别均为Yd11的主变和YY0的 电压互感器变换后,在10 kV母线反映出异于正常 运行时的故障现象。此现象与10 kV母线电压互感 器高压熔丝熔断有点相似,容易引起调度人员误判 断而延误了事故处理时间。 35 kV线路缺相运行或主变高压熔丝熔断一相, 虽在一般情况下没有危险的大电流和高电压产生, 但输送给用户的却是不合格的电能,因此,需调度 人员根据故障现象快速判断,隔离故障点并调整运 行方式;同时及时通知设备主人有针对性地进行查 寻并相应地处理故障。 为了调度人员能够根据10 kV母线电压情况, 很快区分出是主变高压侧缺相运行还是电压互感器 高压熔丝熔断(因电压互感器也属变压器,只是和 一般主变接线组别有所不同),对在生产过程中运用 较多的接线组别Yd11和YY0的变压器进行了分析 研究。 1 Yd11变压器高压缺相运行 以35 kV江安变为例,正常运行时,35 kV石江 线供江安变全所负荷,35kV龙常线作备用,并启用 35 kV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其主接线图如图1所示。 其中,江安变2台主变接线组别均为Yd11,10 kV母线电压互感器接线组别为YY0,表示运行状 态,表示开关在热备用状态。若35 kV石江线B相 断线,假设变压器为无损耗变压器,正常运行时高 压侧相电压值为U A,低压侧电压值为U a,则当35 kV 石江线B相断线后,变压器高压侧 ? B I=0,根据戴 维宁定理,则 ? A I=- ? C I。根据变压器的接线组别, 变压器连接方式如图2所示。 运用对称分量法进行分析,将 ? A I, ? B I, ? C I分解 成3组对称分量,即正序分量电流C1 B1 A1 ? ? ? , ,I I I;负 序分量的电流C2 B2 A2 ? ? ? , ,I I I;零序分量电流C0 B0 A0 ? ? ? , ,I I I;设 ? A I=00 ∠ A则, ? B I=0; ? C I=0 180 ∠ A 则0 C 2 B A A130 3 1 ∠ = ) + + (? = ? ? ? ? A I I I I 3 3 α α 式中; + = 2 3 j 2 1 - α; - = 2 3 j 2 1 - 2 α C B 2 A A130 3 1 ∠ = ) + + (? = ? ? ? ? A I I I I 3 3 α α 3 1 = ) + + (? = ? ? ? ? C B A I I I I AO 同理 B1 90 - A I∠ = ? 3 3 ;0 B2 90 - A I∠ = ? 3 3 ; ? B0 I=0 C1 150 - A I∠ = ? 3 3 ;0 C2 150 - A I∠ = ? 3 3 ; ? C0 I=0 假设变压器高压侧绕组为纯感抗,数据为j1,其电流、电压相量图如图(3)所示。 因变压器接线组别为Yd11,无零序电压与电流,在正序电压作用下,低压侧相电压相量则超前高压相应相电压30o,在负序电压作用下,低压侧相电压相量则滞后高压相应相电压30o。则低压侧各相电压相量图如图4所示。

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 施(通用版) 在电力供应系统中,输电线路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传输电力资源的唯一途径,肩负着将电力输送到千家万户的重要任务。然而,大部分的输电线路都处于室野外,长时间暴露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容易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经常会影响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导致线路出现安全隐患。此外,一些人为因素或线路本身的质量问题也同样会影响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如果不对这些这些不利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就会造成输电线路出现异常或损坏。因此,人们必须针对这些不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这些因素对线路的不良影响,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性。 一、影响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的主要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在供电系统中,大部分的输电线路都位于野外,导致这些线路不得不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然而自然环境中一些恶劣的气候条件会对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各种天气条件中,暴雨、雷电、大风、冰冻以及高温等天气都会对输电线路运行安全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时会造成输电线路电压过高、线路接地、导线断开、线杆折断等线路故障,一旦发生这些故障,就会对供电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并且给供电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这些天气因素中,对输电线路影响最大的是雷电天气和冰冻天气,一旦线路遭受雷击或者冰冻,就会直接导致线瘫痪,无法正常供电。因此,在对输电线路进行保护的过程中,要尤其重视这两种天气因素。当闪电击中输电线路时,输电线路中会产生高出自身承载能力数倍的电流,电压也随之迅速增大,直接导致导线被击穿,造成线路瘫痪。而在线路遭遇冰冻灾害时,极低的温度会使导线的脆性增加,如果再遇到大风天气时,就会因受到外力的影响而折断,导致整条线路停止工作,造成大规模的停电。 2.输电线路自身的质量因素

电子元器件识别大全附图

组件识别指南 1.0 目的 制订本指南﹐规范公司的各层工作人员认识及辩别日常工作中常用的各类组件.2.0 范围 公司主要产品(计算机主板)中的电子组件认识: 2.1工作中最常用的电子组件有﹕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包括二极管﹑发光二极 管及三极管)﹑晶体﹑晶振(振荡器)和集成电路(IC)。 2.2 连接器件主要有﹕插槽﹑插针﹑插座等。 2.3 其它一些五金塑料散件﹕散热片﹑胶钉﹑跳线铁丝等。 3.0 责任 3.1 公司的各层工作人员﹐正确认识及辩别日常操作中常用的各类组件﹐结合产品 BOM的学习并应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或内容﹕ A) 从外观就能看出该组件的种类﹐名称以及是否有极性(方向性)。 B) 从组件表面的标记就能读出该组件的容量﹐允许误差范围等参数。 C) 能辩识各类组件在线路板上的丝印图。 D) 知道在作业过程中不同组件需注意的事项。 3.2 本指南由品管部负责编制; 4.0 电子组件 4.1 电阻 电阻用“R”表示﹐它的基本单位是奥姆(Ω) 1MΩ(兆欧)=1000KΩ(千欧)=1000000Ω 公司常用的电阻有三种﹕色环电阻﹑排型电阻和片状电阻。 4.1.1 色环电阻 色环电阻的外观如图示﹕ 图1 五色环电阻图2 四色环电阻较大的两头叫金属帽﹐中间几道有颜色的圈叫色环﹐这些色环是用来表示该电阻

的阻值和范围的﹐共有12种颜色﹐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数字(其中金色和银色表 误差)﹕ 颜色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黑金银 代表数字 1 2 3 4 5 6 7 8 9 0 +5% +10% 我们常用的色环电阻有四色环电阻(如图2)和五色环电阻(如图1)﹕ 1).四色环电阻(普通电阻)﹕电阻外表上有四道色环﹕ 这四道环﹐首先是要分出哪道是第一环﹑第二环﹑第三环和第四环﹕标在金 属帽上的那道环叫第一环﹐表示电阻值的最高位﹐也表示读值的方向。如黄色 表示最高位为四﹐紧挨第一环的叫第二环﹐表示电阻值的次高位﹐如紫色表 示次高位为7﹔紧挨第2环的叫第3环﹐表示次高位后“0”的个数,如橙色表示 后面有3个0﹔最后一环叫第4环﹐表示误差范围﹐一般仅用金色或银色表示 ﹐如为金色﹐则表示误差范围在+5%之间﹐如为银色﹐则表示误差范围在+10% 之间。 例如:某电阻色环颜色顺序为:黄-紫-橙-银,表示该电阻的阻值为﹕47000Ω =47KΩ,误差范围﹕+10%之间。 2).五色环电阻(精密电阻)﹕它的阻值可精确到+1%﹐电阻外表上有5道色环﹐读 取阻值和误差范围的方法与四色环电阻大体相同﹐仅以下两点不同﹕ A* 有些五色环电阻﹐两端的金属都有色环。这种电阻都会有4道色环相对靠近﹐集中在一起﹐而另一道色环则远离那4道色环﹐单独标在金属帽上的 色环是表误差的第5环。 B* 五色环电阻增加了第3道色环表示阻值的低位﹐第五环表示误差范围。 4.1.2 片状电阻 1).SMD排型电阻(简称排阻)﹐排阻的外型如图3﹐它没有极性。它的内部结构 实际上是由多个小电阻排列在一起﹐所以叫排阻。 图3 排型电阻图4 单片电阻 2).SMD单片电阻﹐它的体积小如碎米﹐按其几何尺寸可分0805﹑0603等型﹐没 有极性。示值方法为﹕ 精密电阻﹕以两位数字和一位英文字母表示﹐数字表有效数字的代码﹐字母 表示十的幂次关系﹐两者之积即为其阻值。如﹕47B﹐“47”是301 的代号﹐“B”表示101﹐所以该电阻的阻值为301X101=3010奥姆。 详细数据可查询物料规格承认书有关精密电阻之阻值对照表。 片状电阻表面有丝印﹐由于误差不同而分三位数和四位数表示﹕ A* 对于三位数表示的﹐前二位表示有效数字﹐第三位数表示有效数字后“0”的个数﹐这样得出的阻值单位为其基本单位奥姆(Ω)。如﹕“223”表示22000奥姆。

变压器常见故障及处理

变压器常见故障及处理 1 异常响声 (1)音响较大而嘈杂时,可能是变压器铁芯的问题。例如,夹件或压紧铁芯的螺钉松动时,仪表的指示一般正常,绝缘油的颜色、温度与油位也无大变化,这时应停止变压器的运行,进行检查。 (2)音响中夹有水的沸腾声,发出"咕噜咕噜"的气泡逸出声,可能是绕组有较严重的故障,使其附近的零件严重发热使油气化。分接开关的接触不良而局部点有严重过热或变压器匝间短路,都会发出这种声音。此时,应立即停止变压器运行,进行检修。 (3)音响中夹有爆炸声,既大又不均匀时,可能是变压器的器身绝缘有击穿现象。这时,应将变压器停止运行,进行检修。 (4)音响中夹有放电的"吱吱"声时,可能是变压器器身或套管发生表面局部放电。如果是套管的问题,在气候恶劣或夜间时,还可见到电晕辉光或蓝色、紫色的小火花,此时,应清理套管表面的脏污,再涂上硅油或硅脂等涂料。此时,要停下变压器,检查铁芯接地与各带电部位对地的距离是否符合要求。 (5)音响中夹有连续的、有规律的撞击或摩擦声时,可能是变压器某些部件因铁芯振动而造成机械接触,或者是因为静电放电引起的异常响声,而各种测量表计指示和温度均无反应,这类响声虽然异常,但对运行无大危害,

不必立即停止运行,可在计划检修时予以排除。 2 温度异常 变压器在负荷和散热条件、环境温度都不变的情况下,较原来同条件时的温度高,并有不断升高的趋势,也是变压器温度异常升高,与超极限温度升高同样是变压器故障象征。 引起温度异常升高的原因有: ①变压器匝间、层间、股间短路; ②变压器铁芯局部短路; ③因漏磁或涡流引起油箱、箱盖等发热; ④长期过负荷运行,事故过负荷; ⑤散热条件恶化等。 运行时发现变压器温度异常,应先查明原因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排除,把温度降下来,如果是变压器内部故障引起的,应停止运行,进行检修。 3 喷油爆炸 喷油爆炸的原因是变压器内部的故障短路电流和高温电弧使变压器油迅速老化,而继电保护装置又未能及时切断电源,使故障较长时间持续存在,使箱体内部压力持续增长,高压的油气从防爆管或箱体其它强度薄弱之处喷出形成事故。 (1)绝缘损坏:匝间短路等局部过热使绝缘损坏;变压器进水使绝缘受潮损坏;雷击等过电压使绝缘损坏等导致内部短路的基本因素。 (2)断线产生电弧:线组导线焊接不良、引线连接松动等因素在大电流冲击

输电线路运行故障与对策分析

输电线路运行故障与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19-11-25T11:50:13.853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15期作者:冯燕军 [导读] 摘要:我国幅员辽阔,输电线路网络庞大,输电线路经过区域的自然环境非常复杂,这对于我国的输电线路铺设和维护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选择合理的铺设方法,降低线路运行故障发生概率,以及做好各种故障防治策略,是提高我国供电能力的必要措施。 (邯郸供电公司河北邯郸 056002) 摘要:我国幅员辽阔,输电线路网络庞大,输电线路经过区域的自然环境非常复杂,这对于我国的输电线路铺设和维护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选择合理的铺设方法,降低线路运行故障发生概率,以及做好各种故障防治策略,是提高我国供电能力的必要措施。基于此,以下对输电线路运行故障与对策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故障;防治策略 引言 明确输电线路故障排除的基本方法,通过输电线路优化设计,保证线路的稳定运行,并针对线路的特点构建行之有效的线路规划方案,充分满足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的设计及规划需求,将系统故障降低到最小状态,以提高输电线路故障检修的整体效率,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促进现代电力行业的创新发展。 1故障的类型 1.1短路故障 输电线路最为常见的故障是发生短路,故障的发生和人为因素有关,但是也存在客观因素的影响。比如,交通事故的发生和人为因素有关。在城市中,输电线路分布在道路的两侧,电杆如果受到车辆的撞击,会发生损坏,输电线路会受到破坏,易引发短路故障。企业如果排放不达标的气体,含有腐蚀性成分,会对线路产生腐蚀作用,导致短路故障发生。客观因素多为自然灾害,恶劣极端天气的影响,电杆、线路发生损坏后引发短路。 1.2输电线路导线的断路故障 输电线路的导线在受外力的影响下而造成导线断裂,致使线路的回路现象,就会导致输电线路断路故障的发生。断路故障是比较严重的线路故障,高压输电线路出现断路故障时,在故障点部位可能会出现强烈的电弧,在高压线路工作时造成线路的温度异常上升,从而导致线路出现火花造成火灾,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爆炸的现象。 1.3接地故障 接地也是输电线路的多发故障,发生接地故障后,电网的正常运行会受到影响。接地故障的发生是由于存在单相接地,线路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和其它金属物质发生接触,或者线路触到表面湿度较大的地表,会引发接地故障。线路在途径森林时要架空,如果安全距离的预留不合理,由于树木在生长后与线路接触而发生接地故障。发生接地故障后,电力的运输效率受到影响,降低之外,附近区域的人员安全也会受到影响。 2输电线路运行故障的原因 2.1输电线路自身的影响 输电线路使用中,一些老化的线路故障无法进行正常工作,若在缺少对故障的及时排查,无法满足故障运行的需求。而且,在传统的输电线路使用中,一些线路无法适应耐热性、承压性的使用需求,影响线路传输的目的。因此,伴随电力行业的发展,电力故障排查部门应该认识到输电线路自身的影响因素,通过故障的分析、处理,将故障影响降到最低状态,以保证电力系统输电线路传输的稳定性。 2.2雷击引起的输电线路运行故障 雷击是破坏电力系统设施的主要自然因素,也是导致输电线路运行故障的最常见原因。夏季的雷雨季节是雷击线路故障的高发季节,此外在特殊地区,如空旷地带的输电线路也容易遭到雷击的破坏。如果雷电击中输电线路,雷电就会通过线路传输,导致电路跳闸,从而导致供电中断,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用电。同时雷击也会造成用电安全隐患,对变压器造成破坏,威胁到居民的人身安全。 2.3运行维护管理的影响 通过对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运行状况的分析,运行维护管理的影响因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电力输电线路日常维护及管理中,由于管理区域划分不合理,会出现故障排除不及时的问题,影响输电线路故障排查的整体效率。第二,在输电线路故障分析中,当出现维护死角的问题,会出现检查漏洞的现象,导致输电线路排查出现隐患,无法满足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需求。 3防治的措施 3.1强化对自然环境的防治 首先,企业需要和气候监测站密切配合做好输电线路运行预防工作,在台风停止之后需要安排专门的人员来检查输电线路是否出现了损坏,如果输电线路出现了损坏则是需要对其及时进行修复。其次,在遇到雷电天气的时候则是需要根据输电线路的实际运行情况来安装一些避雷线设备,从而降低雷电天气对输电线路的损害。最后,强化对输电线路冰冻的防治。施工人员全面了解输电线路周围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类型,做好对输电线路的防冻处理。 3.2做好输电线路的日常维护工作 日常的检修维护是预防排除输电线路故障的重要保障。相关部门要组建一支有技术、有能力、有配合、敬业精神高的线路维护团队,对输电线路的日常损耗、线路电压以及电力数据进行定期的检查和实时的监控,同时做好记录。在山区、地质条件恶劣的地区,如果由检查人员进行故障的排查,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监控平台,发现问题后再由维修队伍到故障点进行排查维修。 3.3强化对人为操作环境的防治 3.3.1加强对输电线路设备的管理 第一,加强对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管理。在输电线路运行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了设备缺陷则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将记录结果及时汇报给上级部门。在输电线路运行的过程中运行单位需要强化对设备的检修管理,为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另外,在对输电线路设备检修的时候可以采取带电作业和停电结合的方式来减少停电检修的次数,并注重维护检修设备的使用质量。第二,加强对设备的计划管理。运行单位需要结合输电线路设备运行情况、巡视结果、检修记录来明确下一个阶段的检修计划。

配网缺相运行引起电压异常事故分析与处理

配网缺相运行引起电压异常事故分析与处理 发表时间:2016-12-12T15:14:41.7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20期作者:曾伟龙[导读] 摘要: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以及飞速发展的科技水平,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在这种背景下,电力用户更加要求电力系统运行具有可靠性高的特点。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惠东供电局广东惠州 516000摘要: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以及飞速发展的科技水平,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在这种背景下,电力用户更加要求电力系统运行具有可靠性高的特点。开关非全相及线路断线等引起的缺相运行现象就是配网缺相运行,经常导致过电压、谐振,导致电网电压异常甚至破坏设备绝缘,造成设备损毁。所以,在运行调度中对断线故障分析和处理是否合理、正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配网缺相后系统产生 电压异常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与运行过程中实际发生的问题相结合,对缺相运行导致电压异常事故的分析和处理过程进行阐述,以便为运行调度中的处理事故措施提供借鉴和参考。关键词:配网缺相运行;电压异常;事故分析;处理 1、前言 日益扩大的各级配网现状以及用户对提高可靠性供电的要求,使得电网运行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保障配网的运行安全,这对配网事故处理和调度的要求就更高。为了将可靠性供电的目标得以实现,城市配网中越来越广泛使用绝缘导线及电缆,但绝缘导线在遭受雷击时存在因灭弧困难而容易断线的问题。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电压会因线路缺相运行导致异常,更可能导致受电变压器因过电压损毁。缺相运行引起过电压原理的分析,对过电压的防治很有必要。 2、配网缺相运行对电压的影响 本文主要是讨论小电流接地系统的配网,即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高电阻接地系统或经消弧线圈接地。尽管配网线路缺相运行情况在实际系统中十分复杂,影响电网电压的程度也有所不同,但总结下来主要有两大类:单相运行、两相运行,另外两相运行还包含两相运行断开相侧接地、断开相系统无接地、断开相系统负荷侧接地。 2.1单相运行 单相运行如图1所示,缺相线路系统侧对地电容至断开点由CAds、CBds、CCds表示;三相对地电容系统侧(除线路运行缺相外)由CAs、CBs、CCs表示;因为电源与相间电容并联,其对结果影响极小可以忽略;线路缺相运行相间电容由CAB、CBC、CAC表示;缺相线路负载侧对地电容至断开点由CAdl、CBdl、CCdl表。可以把DK至O点端口等效成一个阻抗,单相运行将导致中心点电压偏移。 图1,系统单相运行示意图 2.2两相运行 两相运行系统示意图如图2所示,若两相运行且断开相的负载侧接地,就相当于将Cdl短路;若两相运行且断开相系统侧接地,就相当于将Cds+Cs进行短路。如果系统在两相运行状态,尤其是负载侧或系统侧接地,就会导致铁磁谐振现象,导致系统过电压,对电网设备油气是配电变压器的安全造成威胁,容易造成设备损毁或设备绝缘损坏。 图2,两相运行系统示意图 3、单相运行实例分析 3.1事故过程分析 某110kV变电所10kVI段母线B相打出接地信号,自动化系统显示10kVI段三相电压分别为UA=9.8kV、UB=1kV、UC=10.2kV。试将10kV甲线路出线开关拉开后,10kVI段母线A相打出接地信号,自动化系统显示10kVI段电压三相电压分别为UA=0.8kV、UB=10.8kV、UC=10.5kV;将10kV甲线路出线开关合上后,恢复为成B相接地情况。该10kV甲线有分支较多,电缆线路部分很多。为使故障位置能够清楚的确认,检查所内设备没有接地情况之后,拉开10kV甲线路,并试拉其它线路,发现A相接地情况没有消失。通过对线路进行寻线,B相接地点在10kV甲线路一支线上被找到,检查变电所10kV甲线路出线间隔时发现带电显示器在A相线路侧有显示。 3.2事故处理分析 对上述事故现象及结果检查结合上文分析可以对事故进行判别,事故原因为:10kVI段母线B相打出接地信号;10kV甲线路B相单相接地;试拉10kV甲线路时,A相开关未拉开,不平衡的三相对地电容导致中性点偏移,造成了“虚幻”接地假象,而通过上文分析可得知,当ZDKO较小时,中性点电压偏移相反与A相电压方向,而且幅值相近于A相电压幅值,所以10kVI段母线A相对地电压比较小,近似于零,另外两相是线电压。 4、两相运行实例探讨 4.1事故过程分析 图3为是某110kV变电所接线示意图

输电线路运行故障的分析与防治分析 闫冬

输电线路运行故障的分析与防治分析闫冬 发表时间:2019-07-24T12:33:34.393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5期作者:闫冬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电力事业也得到迅速发展,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促使人们越来越重视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 (忻州供电公司山西省忻州市 034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电力事业也得到迅速发展,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促使人们越来越重视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电力系统运行中输电线路是重要的构成部分,会受到输电线路设备、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输电线路中出现跳闸、断电等故障,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运行效率。为了确保电力系统传输电力的质量,提高电力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不断加强全面分析输电线路运行故障的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故障,以便于满足社会电力需求。因此,本文对输电线路运行故障的分析与防治分析进行探讨。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故障;防治措施 电力系统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电网的发展对国家百姓的生产和生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输电线路在电力系统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输电线路在分布的地理环境上也有着很大的影响。恶劣的环境会严重影响输电线路的运行,为了保证其能够正常的运行,一定要对相应的故障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有效的处理。 1输电线路运行故障分析 1.1雷击故障 对避免雷雨天气对输电线路运行造成影响,在进行电网系统安装时一般都会进行相应的防雷接地。然后由于输电线路覆盖面积较大,有些室外输电线路的防雷设计并不够保险。当雷电比较密集的时候,室外部分的输电线路极有可能会被雷击而杯中终止供电作业。这是因为雷电携带着很大的电压,这种电压已经突破了输电线路设施能够承受的电压范围。当电压过大时就会产生过载,从而对输电线路造成损伤。一些比较严重的输电线路设备甚至会因为过载问题而遭到雷电的破坏,从而出现设备故障问题。当设备出现故障之后,需要供电企业及时安排抢修人员进行故障维修。这不仅会对人们的正常供电造成影响,也会导致电力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1.2覆冰故障 在北方寒冷地区,覆冰故障更多。覆冰会在输电线路导线、绝缘子位置覆盖冰雪层,导致输电线路荷载远远超过设计值,严重时直接造成断线与倒塔事故。当春季来临温度升高以后,由于早晚温差大,覆冰在白天融化后,在晚间还会再次冻结,如此反复就会造成输电线路的“脱冰跳跃”,进而产生相间故障,严重时直接造成杆塔折断倒塌。覆冰故障对输电线路的电力输送能力影响很大,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1.3风偏故障 风偏故障多发生于我国沿海区域,风偏故障是由于沿海地带风力过大所造成的。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极端天气发生频率较高,经常会引发风速过大问题,而输电线路在大风力下就会出现强烈摆动,导致导线与杆塔部件连带,促使安全距离不足。当该故障发生以后,就会出现杆塔线路着火现象和放电点烧伤现象,影响供配电质量与设备安全。 1.4线路污闪故障 现阶段国内还不能完善设计输电线路,不能全面分析线路污损问题,实际运行输电线路的时候,线路表面出现污损会导致出现污闪故障,从而使得线路跳闸,不能正常进行供电,甚至损坏供电设备,所以实际操作的时候应该依据合理方式来处理线路污闪故障。 1.5人为因素 随着输电线路的增多,其运行的故障越来越多,而且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有时,严重的交通事故,对输电电线的正常运行造成的破坏,有的司机由于酒驾,将汽车撞向了电杆,值得电杆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影响了输电线路的正常工作,而且输入线路出现断损,还容易出现漏电问题,对周围民众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不利影响。 2输电线路产生的故障问题采取的防治措施 2.1对于气候问题我们应及时采取防御及保护措施 虽然各种气候因素都是不可抗力因素,但在恶劣气候来临前我们可以进行必要的防御措施、降低输电线路在运行中产生故障的频率。对于风灾对输电线路造成的影响,可以采取在输电线路外围进行绿化措施,及时做好防风工作。同时应采取防雷措施,如采用避雷线路对输电线路进行雷电过电压的保护步骤,这是防雷接地工作中重要的一步。同时可以采取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来达到防雷的效果,我国因雷害导致的故障问题主要分布在山区,由于这种地区地形复杂、山地较多,因此防雷措施较弱甚至没有,致使雷害性线路故障频发。因此应将新建及技改的线路每隔一个基塔就要设置一组避雷器,这种措施证明了可以使输电线路运行的更加稳定,有效预防了雷害对输电线路造成的故障问题。 2.2合理的巡视是故障查找的重点 故障的查找归根结底还要通过人来完成,必须召集足够合适的人员,应将故障数据、分析定性结果、现场情况及巡视重点向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交代,做到每个人都心中有数。要求巡视人员必须到位到责、不能因为难于到位而漏过任何一个可疑点。巡线时除了注意线路本身各部件及重点故障相外,还应注意附近环境。如交跨、树木、建筑物和临时的障碍物;杆塔下有无线头木棍、烧伤的鸟兽以及损坏了的绝缘子等物。发现与故障有关的物件和可疑物时,均应收集起来,并将故障点周围情况作好记录,作为事故分析的依据。如果排除了全部的可疑点后,在重点地段没有发现故障点,应扩大巡视范围或全线巡视,也可以进行内部交叉巡视。如果还是没有发现故障点,可适当组织重点杆段或全线的登杆检查巡视。登杆检查巡视由于距离较近,可以发现杆塔周围不明显的异常或导线上方、绝缘子上表面等地面巡视的死角,对怀疑为雷击的情况应增加避雷线的悬挂金具、放电间隙和杆塔上部组件的检查。 2.3提高输电线路自身质量 构成输电线路的杆塔、绝缘子等零部件的质量直接影响供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输电线路自身质量的提高不仅增强了线路运行的安全和稳定性,还能延长线路自身的使用寿命。据此,电网供电工作人员在输电线路的设备和零部件的选购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标准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