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三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三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三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三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课堂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47页。

【教学目标】

1、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2、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归纳,体会相同加数相加和乘法之间的没关系,知道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理解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知道乘法表示的意义是几个几相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复习旧知。

3+5=8这是一个什么算式?在这个算式中每个数字都有它自己的名称。

1+2+3=6这个连加算式的加数都是谁?

10+10+10=30这个算式里的加数都是10,像这样的算式叫做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

二、导入新课,探索新知。

1、建立“几个几”的表象。

(1)观察。

师:请你仔细观察每架小飞机上坐了几个小朋友?有几架飞机?

生:每架小飞机坐了3个小朋友,有5架小飞机。

师:你们观察的真全面。(同时多媒体操作)

(2)提问题。

师:根据这两条信息,谁能提一个问题吗?

生:小飞机里面一共有几人?

(3)思考。

师:要想知道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用什么方法解决?

生:加法。

师:那该怎么列式呢?

(4)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的算式?

生:3+3+3+3+3=15。

师:我们来读读这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加数都是3。

师:这个3表示什么?

生:每架小飞机上都是3个人。

师:几个3相加。

生:5个3相加。

师:为什么是5个3相加。

生:有5架小飞机,所以是5个3相加。

板书:5个3相加。

师:像这样几个加数都一样的加法我们就说是相同加数的加法。

师:我们已经解决了小飞机这个问题,想一想我们是怎么解决的?

先观察图,找到了两条信息,然后提出问题,再列出算式解决了这个问题。

那下面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来研究其他项目吧。

2、充分体会“几个几”相加。

师:我们把小飞机这个问题解决了,按照计算小飞机上一共有多少人的方法利用观察(找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思路,把剩下的项目解决掉吧,下面就让王老师带领大家去坐小火车吧。小火车来了。

(1)出示小火车画面。

师:(小火车图)通过你的观察,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生:有4节车厢,每节车厢有6个人。

师: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生:小火车上一共有多少人?

列式为:6+6+6+6=24。

师:我帮你记录下来。

师:看着这个算式,你想说什么?

师:加数都是几?

生:加数都是6。

师:为什么加数都是6?

生:每节车厢6个人。

师:几节车厢呢?

生:4节车厢。

师:4节车厢是4个6相加。板书:4个6相加。

师:像这样的算式我们说是加数相同的算式。

(2)联想。

师:如果增加1个车厢是几个6呀?

生:5个6相加。

师:在算式里面再加上一个6。6+6+6+6+6。

师:再增加1个车厢呢?

生:6个6相加。

师:在算式后面再加上一个。6+6+6+6+6+6。

师:7个车厢呢?

生:7个6相加,在算式后面再加上一个6。

师:6+6+6+6+6+6这个算式是加数相同的算式吗?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有1个车厢就有1个6相加,2个车厢就有2个6相加……有几个车厢就有几个6相加。

3、认识乘法。

在游乐场里最刺激的就数过山车了,不过,我们此时此刻不能去体验那种刺激的感觉,但我们可以享受把“过山车”这个问题解决掉后成功的喜悦,我们来看过山车。(出示过山车图片)

(1)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

师:请认真观察。

师:每节车厢有几个小朋友,有几节车厢呢?

生:每节车厢有2个小朋友,有7节车厢。

师:那么你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呢?

生:过山车上一共有几人?

师:解决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呢?

师:我都听不清楚了,要写几个2呢?谁能用一句话来说清楚?

生:写7个2相加。

师:我知道写几个2相加了。2+2+2+2+2+2+2现在够不够?你们说说是几个2相加。

生:7个2相加。板书:7个2相加。

师:观察这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加数都是2。

师:几个2相加了?

生:7个2相加。

师:像这样的算式是加数相同的加法。

上面的这三个算式都是加数相同的加法。

师:我们接着还来观察过山车。

(2)思考。

如果是10个车厢,每节车厢2人,你还能列出算式吗?写出来会有多长?15个车厢呢?你还能列出加法算式吗?那你想象一下你列出的加法算式会怎样啊。

师:其实,像这种很多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可以用一种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那就是用乘法计算,我们来听一听小精灵是怎么说的吧。

板书:乘法。

师:我们来看,这个乘法算式和这个加法算式有什么关系。

(i)在7×2中,2表示什么?7呢?在加法算式中能找到吗?

(ii)认识“×”教写法,读法:乘。

(iii)读7×2=14,7读7,×读乘,2读2,=读等于,14读14。

7×2就表示7个2连加在一起,这两个算式都表示7个2连加。

7个2连加还可以用乘法算式2×7来表示。

那比较一下是乘法算式简便还是加法算式简便?

(3)同桌互说:比一比那种方法最简便。

全班交流:怎样表示7个2连加加简便?

(4)试一试。

你会写成乘法算式吗?

3+3+3+3+3=15 3×5=15 5×3=15在乘法算式中3表示什么?5呢?

6+6+6+6=24 6×4=24 4×6=24在乘法算式中6表示什么?4呢?

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呢?

(5)思考:3+5=8 1+2+3=6 4+4+4=12这3个算式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为什么?什么情况可以用乘法表示呢?

看来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能用乘法计算,只有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三、总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上的快乐吗?希望同学们以后都能快乐地学习。今天我们只是初步认识了乘法,今后还有很多内容等待我们去学习呢。其实,生活有许许多多可以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只要我们认真观察,你们就会发现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48页。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被乘数和乘数在乘法算式中的位置。会正确地写出乘法算式。

【教具、学具准备】

气球、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让学生用红花摆4个2,说出相同加数是什么?有几个相同加数?

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并读出2乘以4,表示4个2相加。

2、教师让学生用小圆形摆,自己想摆成几个几都可以。

摆后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教师巡视时,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最后教师挑选不同摆法的学生,要他们说出:摆成几个几,相同加数是什么?有几个相同加数?读出乘法算式。

二、新课。

1、教学例2。

教师摆出一幅有5个气球的图,说明这是1个5,再陆续摆出三幅同样的图,并且先后问现在是几个5?出示三幅气球图后,让学生说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教师板书:5+5+5=15 5×3=15)

教师应该对照连加算式结合着乘法的含义简单地加以说明:

5乘以3表示3个5连加;相同的加数是5,5就是乘数。有3个5相加,或者说相同加数的个数是3,3也是乘数,5乘3得15,15是积。

然后再让学生说出例1中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教师拿出卡片。

练习时,先出示4+4+4+4+4+4+4+4+4=36,让学生读加法算式,说出相用加数是几,有几个相同加数。

然后让学生看着加法算式说出乘法算式后,再出示4×9=36,读出乘法算式,说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8页的做一做第2题。

让学生先看图,按照图中的内容,分别填出:相同的加数是几,就用几做乘数;有几个相同加数,就用几做乘数,最后写出乘法算式。

2、完成教材练习九的第3~8题。

第3题,可由学生独立完成。

第5题,先让学生把图看清楚,每堆有几只熊猫?一共有几个几只?再按照书上的要求填数。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随堂练习。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构建乘法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加法与乘法的密切联系,体会乘法的简洁性和学习乘法的价值。

二、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掌握100以内加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具体的游乐园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学生发现用已学的加法解决问题比较麻烦时,便渴望有一种简便的方法能够取代,这时乘法便呼之欲出了。因此,经历构建乘法意义的过程,感受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是本课的难点,由此体会乘法的简洁性和学习乘法的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经历构建乘法意义的过程,感受加法与乘法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

出示教材第46页游乐园主题图。

2.师生交流

(1)游乐园里有哪些好玩的游乐项目,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游乐园入手,让学生自己观察、交流,从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不仅为新课铺垫,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感知相同数连加的特点,渗透乘法的意义

(1)出示问题一: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

(2)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3)汇报交流。

预设一:一个一个地数。

预设二:三个三个地数。(学生在数学书上每3个人圈一圈)

预设三:3+3+3+3+3=15

沟通:哪两种方法意思差不多?为什么?(方法二和方法三差不多,都表示5个3相加)

(4)认识相同加数。

观察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加数相同,都是3)有几个这样的数相加?(5个)

2.感受相同数连加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初步感知乘法的意义。

出示问题二:小火车里共有几个人?

数一数:一个一个的数,一共有多少人?

圈一圈:每节车厢6个人圈一圈,一共圈几圈?

写一写:6+6+6+6=24

说一说:表示几个几相加的和是多少?

观察刚才列出的两道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它们都是连加,加数都相同。)3.加深体验,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1)出示问题三: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幅图的意思,表示几个几相加的和?

(3)学生列出算式:

(4)按要求列算式:

如果这列过山车再长些,需要10个2 相加一共有能做多少人?20个2相加呢?100个2相加呢?你有什么感受?

4.明确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1)明确乘法的意义: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2)学会乘法算式的读写,认识乘号。

①7个2相加用乘法算式可以写成7×2=14,读作:7乘2等于14,或2×7=14,读作:2乘7等于14。

②小组内交流:100个2相加,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

③独立列式:用乘法算式表示前两问中的两个连加算式。

④介绍乘号的来历。(教材第51页“你知道吗?”)

(3)比较每组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

①你喜欢哪种?为什么?(突出乘法算式的简洁,感受乘法的必要性。)

②3+3+3+3+3=15与3×5=15,为什么加法中没有5,而乘法算式中有5呢?

5.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理解乘法的意义。

(1)出示问题四: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汇报板书。

(3)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解决游乐园情境中提出的问题入手,层层深入地展开探究,设计自主观察、小组合作、比较分析、讨论交流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突出了乘法意义的本质,促使学生对乘法意义的认识逐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基本练习

(1)教材第48页“做一做”第1题。

摆一摆,说一说,再填一填。

(2)教材第48页“做一做”第2题

先说一说,再填一填。

2.变式练习

(1)教材第48页“做一做”第3题。

直接将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2)教材第50页练习九第9题。

根据“几个几相加”的描述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3)游乐园中哪个问题不能用乘法解决?为什么?

3.综合练习

(1)教材第51页练习九第13题

根据算式画图,都有两种画法,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一种即可。

(2)教材第51页练习九第14题

运用乘法与加法间的关系,计算乘法算式的得数。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层层深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法的意义,深化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联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体会乘法的简洁性和学习乘法的价值。

(四)畅谈收获,总结课题

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2.总结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揭示本课的课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通过谈收获让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4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会口述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学难点】

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游乐园玩。(出示主题图)

2、游乐园里都有哪些游乐项目啊?(小飞机、小火车、过山车)

二、探究新知。

1、组织学生解答。

(1)让学生看一架小飞机里有几个人,有几架?一共坐了多少人?

(2)让学生看小火车一节车厢里有多少人,有几节车厢?一共坐了多少人?

(3)让学生看一节过山车里坐了几个人,有几节?一共坐了多少人?

2、组织学生交流。

(1)让小组代表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书写算式。(书写时速度慢一

点)

(2)引导。

A、刚才那位同学说得太快,数字太多,老师只记得加数是2(或是其他),忘记有几个2,怎么办呢?

B、组织学生用“几个几”来表述。

板书:3+3+3+3+3=15

6+6+6+6=24

2+2+2+2+2+2+2=14

3、提问。

(1)让同学们观察看看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2)小组交流,组织学生汇报。

结论:都是加法算式,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4、设疑。

如果是20个3相加,30给4相加,怎样列算式?

揭示:用加法列算式,算式很长,写起来很麻烦。

引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方法——乘法。(板书:乘法的初步认识)

5、以小飞机图片为例。

(1)出示小飞机的加法算式,让同学们仔细观察,有()个3相加?

(2)引出让我们看看科学家是怎样用我们的乘法来表示的?

加法算式:3+3+3+3+3=15

乘法算式:3×5或5×3

读作:3乘5或5乘3。(带领学生读两遍)

(3)介绍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这是我们今天新学的运算符号,读作乘号。让同学们两个食指交叉,做“+”,向左旋转一点就是我们的乘号了。学生试读,可能学生会把乘号读作“乘以”,教师纠正,读作“乘”。

乘法算式中的“3”在这个加法算式中表示。(相同加数)乘法算式中的“5”在这个加法算式中表示是5个相同加数的个数。

6、请同学们把黑板上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并说说算式中的数表示什么,

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再反复读两遍,培养学生会读,会写的能力。

3+3+3+3+3=15 5×3或3×5

6+6+6+6=24 6×4或4×6

2+2+2+2+2+2+2=14 7×2或2×7

7、观察黑板上的几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引出“只有几个相同加数相加,才能改为乘法”。

8、反例。

例:2+3+5 3+3+3-3

提问:这两个算式能不能改写为乘法算式,为什么?

学生回答:不能,因为“只有几个相同加数相加,才能改为乘法”。

三、巩固练习。

1、下面哪些算式可以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把它写出来。

5+5 7+7+6 3+3+3+3+3

4+4 6+6+6 3+2+2+2

2、小结。

只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才能用乘法表示。

四、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48页。

【教学目的】

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能用加法和乘法表示同一内容。加强学生对乘法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能同时用加法和乘法表示同一个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乘法来表示呢?你能举个例子吗?

二、新授。

1、教学例2。

出示3组气球,每组气球有5个。

问:你看到了什么?你能用最简单的话来表示吗?(3个5)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呢?(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呢?)

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列式:5+5+5=15(个)

5×3=15(个)

问:你是怎么想的呢?为什么可以乘法表示呢?

你们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乘法各部分的名字吗?

板书:

5 × 3 = 15

乘数乘号乘数积

2、完成教材第48页的做一做第2题。

问:你看了到了什么?

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呢?

你能列式计算吗?

板书:

4+4+4+4+4+4+4=32(个)

4×8=32(个)

问:你喜欢那种写法呢?为什么?

三、总结。

同学们,今天通过我们的学习,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生共同总结出: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四、巩固练习。

教材练习九的第5、6、7题。

高中政治教学案例 (精选范文)

高中政治导学案例——《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高中政治导学案例---李月奎 (一)导入(2分钟) 教材分析 本框是高一《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内容,本课内容由三目构成,第一目:雪域高原的历史性跨越,第二目: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第三目: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本课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政治生活》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通过对三项政治制度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程度,本课时内容《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是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学好本课时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的政治制度并在实践中能够自觉地落实到行动中 学情分析 这届高一的学生有强烈的自主学习探究的欲望,有很好的合作意识,他们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对社会中发生的重大问题比较敏感并且比较感兴趣,。但是政治生活模块部分知识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点远,高一的学生政治生活的知识还比较欠缺,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有待提高。在学习过程中有些理论问题较难解释他们所接触的实践问题,很多学生往往产生困惑。因此本课在教学设计中尽可能做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当前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来设计和展开课堂教学,将生活主题和学科知识较好地结合。 (二)自学与讨论结合(15分钟)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2、理解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 (二)能力目标 1、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坚持了从实际出发,适合我国国情。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2、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地理知识,深入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观念。 (三)议(6分钟)

幼儿园谈话活动教案

教案 幼儿园谈话活动我喜欢的动画片 一、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学习倾听他人的谈话。 2、培养幼儿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能力,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见解。 3、幼儿能说出自己喜欢以及不喜欢的动画片及人物角色,并说出喜欢的原因。 二、活动准备 1、准备幼儿喜欢的动画片角色图片,例如《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小动物角色。 2、准备动画小片段。 三、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主题曲。教师提问:小朋友们知道这部动画片的名字吗?我们 一边看一边说。学生:《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放映完。 四、教师引导幼儿喜欢的小动物并引导幼儿说出喜欢的原因。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最喜欢 这部动画片里的哪个小动物?学生:喜羊羊。教师:那小朋友为什么喜欢他啊?教师:比如说老师最喜欢的动画角色是喜羊羊,因为喜羊羊很聪明,所以我喜欢喜羊羊。那下面就请小朋友们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角色。学生:因为他很聪明……因为他可以打败灰太狼。学生:我喜欢××,因为……所以……。教师引导幼儿不喜欢的小动物并引导幼儿说出不喜欢的原因。教师:现在老师问问小朋友,你们最不喜欢哪个角色啊,老师最不喜欢的就是灰太狼,因为他心地不善良,喜欢吃羊,所以老师不喜欢他。现在我请小朋友们同样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一下小朋友们最不喜欢的角色。学生:我最不喜欢××。因为……所以…… 五、下面,小朋友们说出自己喜欢的其他动画片中的角色,并用因为……所以……句式说出 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个角色。每个小组的小朋友向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 结束部分:小朋友们说了这么多,我们休息一下。 六、活动总结:小朋友们都积极参与,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说出自己喜欢与不喜欢的小动物 并说出原因。使幼儿能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谈话,并说出自己的见解。

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 王明明 乘法的初步认识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中的第一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 学习目标制定依据: 1.基于课程标准的描述 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基于教材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中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关于整数乘法人教版教材分了四次系统的教学,并与除法相对应,分别在 二、三、四这三个年级进行.因此表内乘法的学习是学生以后学习 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而学生对乘法运算意义的理解直接影响着表内乘法的学习,所以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基础的基础,是整数乘法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对于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材分了两个层次的教学:一是由学生熟悉的游乐场情境提供同数连加的试题,进而引出对乘法运算的介绍,让学生认识乘法运算的意义,初步感受乘法运算的简洁性.第二,沟通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与乘法的关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本课时是第一层次的教学,主要以学生活动的情境提供同数相加的试题,引出乘法运算,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学情分析

从学生方面来说,他们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加法,而乘法又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运算,且他们的思维正处在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程,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尽管是第一次接触乘法,不论从知识上还是思维层次上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学生对由同数相加抽象出乘法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应注意与前面的加法、减法知识互相联系,通过几个相同数相加,引出乘法运算,学生会对乘法产生亲切感. 学习目标的续写 1.通过熟悉的游乐场情景,在认识几个相同数相加的基础上,初步理 解乘法的含义----几个几相加;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归纳,体会相同加数相和乘法之间用乘法 计算比较简便。 学习重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学习难点:理解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知道乘法表示的意义是几个几相加。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评价设计: 目标一的完成借助我们熟悉的游乐场情景图,孩子们在观察中找到信心,根据信息提出问题,然后把问题解决,最后归纳出加数相同的算式即几个几相加,用乘法比较简便。

教学案例:高中政治课堂案例教学

高中政治课堂案例教学 1.教师备课 1.1按课程标准备好要点 备课要把握好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不仅是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教学的依据。教材只是教育教学的一种资料参考,所以可根据课标要求进行有效处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难易结合,繁简相适,这样可以让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并熟悉相关要点。 1.2按课程标准备好案例 作为当代高中生,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合了,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目的都是为了学以致用,运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是硬道理。所以要按照课程知识点标准,备好社会生活现象、时事政治等相关案例,以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知识涵盖点进行讨论分析,起到促进和强化学习一门学科的作用。所谓,知国事、知时事,政治知识可以分析时事,理论可以指导处理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这才是目的,所以,准备案例的标准在于把握好知识的涉及点。 1.3了解学生,深化教学 在备课的具体工作中,学生才是核心环节,求学需要方法,授道更需要技巧,“因材施教”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典范盛举。因此,备课除了受纳的准备,更要了

解学生的情况,把学生的经验、视野作为课堂资源,整合进行教学活动,使课堂收益更高效,只是吸纳更精进。 2.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是关键 教学是指“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一直以来传统的教学忽略了师生在互动过程中对知识的建构,硬性的灌输使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客体地位,学生是发展的未来,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如果把未来变成“容器”,那么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还从何而来,创新能力和水平就更不可能有所突破了。正如,一个人的思想始终属于单一的思想,而一个人的思想加上一个人的思想那就是无穷个思想。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讨论方式,这才是富有成效的教学利器,才会成为取得高质量教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首先,教师角色意识的转变是思想的保障,师生的角色意识决定了师生的课堂行为,进而决定了课堂中师生的交流模式。传道、授业、解惑固然重要,教学相长更是现在教学中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互动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学生的角色是探究者、对话者和构建者。教师要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这样学生才能从被动的说教灌输中走出来,从而走进创新的海洋。其次,注重讨论问题的方法和发言模式,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性讨论,会使一些思想活跃的学生掩盖了沉默少言学生的发言,所以以少汇编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每一位学生成为主动的主体比成为被动的客体更有实效。 3.对于案例教学的分析

中班谈话语言活动教案

中班谈话语言活动教案 中班谈话语言活动教案 在谈话活动中,孩子们在表达时不会自觉地用完整的语言回答问题,特别是在叠词方面,有些孩子说完自己的想法之后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提醒才会运用叠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谈话语言活动教案,欢迎阅读。 活动目标1、通过说说、看看、听听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2、学习仿编诗歌,尝试用多种方式表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3、愿意参与诗歌听赏活动,在同伴面前大胆表达。 活动准备:课件、小鸟图片活动过程一导入1、出示小鸟图片,小朋友,看,这是谁呀?(小鸟)2、喜欢它吗?为什么呀?有许多小动物也很喜欢它,想留住它,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诗歌吧? 二欣赏诗歌1、教师念诗歌一遍,提问:你听见了吗?还有谁也喜欢它呀?(小狗,小猫,小兔) 2、小动物们都很喜欢小鸟,想留住它,那它们会怎么做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再来欣赏一遍诗歌。

三分段欣赏诗歌,理解诗歌1、小鸟飞进小狗的院子里,小狗想留住小鸟,它是怎么做的`呀?(搭了一间漂亮的积木房子)怎么样的积木房子,用了一个什么动作(搭),哇,多漂亮的积木房子呀?你们喜欢吗?我也很喜欢,那小鸟会喜欢吗?为什么不喜欢(没有自由),学习扑扇着. 2、睢,小鸟又飞进谁的院子里了?小猫想留住小鸟吗?那它会想什么办法呢?为它编了一只精美的小笼子.(真是只精美的小笼子,多精致多美丽呀!这可是小猫用竹子编起来的呀?它用了个什么动作?小鸟会喜欢吗?为什么?) 3、这次小鸟又飞进哪了呀?小想留住小鸟,它是怎么做的呢?(栽了一棵小树苗),哎,这次小鸟会留下吗?为什么?小树苗慢慢的长大了,小鸟又是怎么说的呀? 4、原来树才是鸟儿的家,那我们应该保护树,让小鸟有温暖的家,哎,小狗和小猪也明白了:树才是鸟儿的家,有树才能留住小鸟,瞧,他们拿着铁锹种树去啦! 四完整学念1、老师告诉你们哦,把这些图片连起来就成了一首好听的散文诗,题目就是<留住小鸟>. 2 、老师看图片念诗歌. 3 、好听吗?我们看着这些图片,把这首好听的诗歌说一说吧! 4 、真好听呀,我还想听,你们能在念一遍吗?

二年级数学上册 乘法的初步认识 1教案 人教版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 通过直观和操作,使学生理解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知道乘法算式的含义。 2. 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会正确地读出和写出乘法算式。会正确地叙述乘法算式的意义,还要会用学具摆出乘法算式的含义。 3. 培养和训练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 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学难点: 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手段: 观察对比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看图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演示课件1] (1)师:我们先来看一幅图。 (2)问:我们可以根据每一幅图列出一个加法算式。谁愿意从这几幅图中,任选一幅列出一道加法算式? 2. 给列出的所有算式分类。[继续演示课件1] 问:仔细观察同学们刚才列出的加法算式,可以分成不同的几类? 3. 问:为什么这样分类呢? [生:这两组算式都是加法算式,但是一组算式中的加数不都相同,另一组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所以这样分类。] 4. 问:谁来说说,第二组的几个算式中,每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分别是几? 追问:这个算式表示的是几个几连加?

5. 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这样的加法算式简单的表达形式,大家愿意吗? 二、新授 1. 引出课题 (1)出示例1摆一摆,算一算。 (2)教师边演示边提问:老师是怎样摆的? [生:老师先摆了2朵,又摆了2朵,最后又摆了2朵。] (3)问:老师在黑板上摆了几个2? [生:老师在黑板上摆了3个2。] 教师板书:3个2。 (4)要求一共摆了多少朵?用加法算式怎样表示?(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用加法算:2+2+2=6) (5)问:我们刚刚得到的这个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相同加数是几,表示几个2连加? (6)教师叙述: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有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叫做乘法。(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2. 讲解乘号及乘法算式的写法,教会学生乘法算式的读法。 (1)乘法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减法一样,也有一个运算符号叫乘号,乘号的写法是左斜右斜“×”。教师同时板书,指导全体学生书写一遍。 (2)怎样写乘法算式呢?先看一看相同加数是几,相同加数是2,就写在乘号的前面,再数一数是几个2连加,把相同加数的个数3写在乘号的后面,2×3表示3个2连加,3个2得6,因此算式是2×3=6 (3)师:这个算式读作2乘3等于6,也可以读作3乘2等于6。 3. 变换观察方式。 (1)这幅图我们刚才是竖着观察的。横着看是几个几? [生:这幅图横着看是2个3] (2)用加法算式表示,怎么表示? [生:用加法算式表示是3+3=6] 教师板书:3+3=6 (3)谁会根据这个加法算式写出一个对应的乘法算式。 [生:3×2=6] 教师板书:3×2=6

高中政治趣味教学案例-生活与哲学

高中政治趣味教学案例-生活与哲学 “一材两用”趣味教学案例六则 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故事、寓言、童话包含着深刻的经济学道理和哲学道理,把它们运用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能把深奥的道理通俗化,而且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一、分粥 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这一大桶粥天天都不够分。刚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结果一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能吃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决定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让他给大家分粥。开始有人就挖空心思地去讨好、贿赂分粥的人,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然后,大家又组成三人分粥委员会及四人评选委员会,还是互相攻击、扯皮,当粥吃到嘴里时已成凉的了。最后,又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端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分粥人吃到最少的,大家都尽量分得平均些。这样以来,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社会风气。分配制度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我国现阶段实行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即有利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兼顾社会公平,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从哲学角度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事物总体数量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这要求我们要注意优化结构,理顺体制。"轮流分粥,但分粥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自己才能端剩下的一碗"是理顺的体制,是量变。"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是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二、吃蛋原理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户人家养了一只母鸡,这只母鸡每天下一个蛋。对于这户人家来说,可有三种消费方案:一是坚持一天吃一个蛋一一收支平衡。二是把鸡杀了吃掉一一透支。三是坚持在一段时期少吃鸡蛋,省出10个,孵成小鸡。如果成活8只,有4只母鸡,4只公鸡,过上些日子,这家人一天可吃5个蛋,遇上特殊的日子,还可以杀只公鸡改善一下生活。如果主人这样坚持下去,那么消费水平便会不断提高,积累也会越来越多。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上述例子在经济学中被称作"吃蛋原理",这一原理反映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积累和消费是对立统一的。积累主要是扩大再生产,消费主要是满足个人、家庭和公共

中班谈话活动教案——我的好朋友

中班谈话活动教案——我的好朋友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活动分析] 中班幼儿都已经有了各自的好朋友,对这一话题比较感兴趣,并且已经有了一定的谈话能力,本活动将是幼儿乐于谈、能够谈的。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围绕“我的好朋友”这一话题谈话,学会用完整的语句谈论好朋友的服装、特征,及愿意找他做好朋友的原因。学习说普通话。 2、要求幼儿学会在倾听同伴谈话中了解别人谈话的主要内容,培养幼儿理解性倾听能力。 3、帮助幼儿轮流进行谈话,懂得让别人把话说完,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帮助幼儿掌握谈话的规则。 [活动准备]

1、平时与幼儿个别交谈,了解个人的好朋友是谁。 2、学会唱歌“拉拉勾”。 [活动过程] 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教师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引出话题:我们每个人都有好朋友,你们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他长的什么样子?穿什么衣服?请小朋友说给别人听听。 2、引导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要求幼儿主动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好朋友,清楚的表达好朋友的模样和穿着。会用普通话与同伴交谈。 教师巡回参与幼儿的谈话,有兴趣的倾听、了解幼儿说话的内容。对个别不知如何谈论好朋友模样的幼儿,教师可提些小问题加以引导。如:你的好朋友是高个子还是矮个子?长的胖还是瘦?等等。帮助幼儿打开思路,知道应该从那些方面来描述人的模样。幼儿交谈时,教师用插话的方式,将谈话内容

紧紧围绕在“好朋友”上。对个别会抢着讲话的幼儿要提出要求,让幼儿先耐心听别人说话,等别人说完自己再说。 3、引导幼儿拓展谈话范围。 (1)集体谈“好朋友”。请几名在自由交谈中能大方的谈论“好朋友”的幼儿向全班作介绍。要求幼儿清楚的说出好朋友的特点。对个别说不清楚的幼儿,教师给予提示、补充,再让其重复说一遍,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教师用提问的方式拓展谈话范围。建议提这样的问题:你的好朋友有哪些优点?你为什么要找他做好朋友?此时教师用自己的谈话引导幼儿的思路。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谈话经验,围绕话题谈论,说出自己好朋友的优点。 教师小结谈话活动情况,使幼儿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大家要互相学习。 [活动延伸] 绘画:我的好朋友。 音乐:舞蹈——“找朋友”。

高中政治教学案例分析 (2)

高中政治教学案例分析 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启动四年了。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而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面对新课程新教材,作为一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如何转变观念,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应该如何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孛中真正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并付诸实践?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开拓创新。下面,结合对几个课堂教学案例的分析,谈一谈我校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新课改理念的认识和体验,以期收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案例分析一: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 (一)案例: 教学流程:消费心理——心理篇;做理智的消费者——评析篇;中学生消费心理调查——实践篇 教学过程 消费心理——心理篇 导入:消费心理测试: 师:假如你将来工作之后需要购买手机,你会选择用什么样的: A、无所谓,用什么样的都可以 B、外观精美,款式独特,与众不同的 C、只挑贵的,可以拿来攀比的 D、功能齐全,质量有保证,价格适宜的 测试结果:A 从众心理 B 求异心理 C 攀比心理 D 求实心理 消费心理调查:统计学生选择的结果(略)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在学案上面迅速归纳出四种消费心理的:特点、评价(利弊两方面)、态度,时间为两分钟。 投影:展示学生填写表格的内容(略) 如何去对待?(略) 做理智的消费者——评析篇

师:“月光族”大家听说过吗?(略) 探究活动:消费理财 师:假如你是“月光族”的理财顾问,你应如何建议他们进行科学合理消费?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略) 问题一: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略) 3、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现在国家提倡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那是因为在实际消费中浪费资源的现象屡见不鲜,请看这下列图片:大家看见过这样的画面吗?是发生在哪里的呢? 生:(略) 师,对,这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有的同学也许还曾经经历过,下面老师想和大家做一道计算题,如果每人每月浪费500克粮食,全国13亿人,一年会浪费多少吨粮食? 生:65万吨。 数据展示:我国13亿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1/4。如果每人每天浪费1元,一年全国就浪费了4745亿元;如果每人每月浪费500克粮食,一年全国就浪费了65万吨粮食;如果每人每月浪费1吨水,一年全国就浪费了156亿吨水! 问题二: 师:(1)上面的图片和材料启示我们在消费过程中应践行什么样的原则? 生(略)。 师(2)我们为什么要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生:从个人:国家:社会三个角度分析(略) 4、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师:近年来,党和国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经济发展要与人口、环境资源相协调。它对我们的消费提出了哪些要求呢? 生(略)。 问题三: 师:什么是绿色消费?其核心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是什么) 热点分析:国务办公厅08年1月8日发出《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做出了回应: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生:(略)。 师:为什么我国要实施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为什么) 生:(略)。 师:怎样才能做到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怎么做) 生:从国家、企业、个人三个方面回答。 国家:法律规范、政策引导、市场监管 企业:执行国家标准、保护消费者利益、社会责任感、废弃产品的处理、循环经济 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节约消费、循环利用 板书设计:学生进行板书设计(略) 课堂小结:(略) 中学生消费心理调查——实践篇: 师:深入社会(校园),联系实际,写一篇2000字左右的调查报告:中学生消费

中班谈话活动可爱的小动物[1]

三十分钟的智慧演绎 ——中班谈话活动《可爱的小动物》执教后反思 新北区银河幼儿园王辉 (常州市基本功竞赛一等奖获得者) 一、案例背景: 在短短的三十分钟内,教师如何把教学活动组织得富有创造性而又不失学科的本质,在这次常州市基本功比赛之后,有感于本次封闭式命题借班上课,我对中班谈话活动《可爱的小动物》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希望以下的拙见能够给同事们有借鉴的价值。 整个活动的过程组织分为两块,一是教案的组织设计;二是教学活动现场的组织梳理和反思。教案的设计组织主要从幼儿基础与教材分析、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准备和活动流程设计五块进行组织;教学活动现场主要是针对师幼的表现进行梳理。 二、教案设计与分析 (一)幼儿基础与教材分析 1、幼儿已有经验。初入中班的孩子已初步了解简单常见的家禽家畜的外形特征和饮食习惯,并对动物园和海底世界的动物感兴趣。他们喜欢和同伴交流,会在集体中发言,但态度还是有点拘谨,表达不够流畅、断断续续。幼儿在倾听和轮流交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 2、教材分析。《纲要》中指出中班幼儿“对教师及同伴的言谈话语持有兴趣,带有亲近感倾听并参与谈话;会用合适的语言习惯和同伴对话交流,如轮流等”。本次活动通过调动幼儿已有经验、不断变换的游戏和观察发现方式逐层递进,引导幼儿发现动物的声音、外形等方面的可爱之处,积极交谈,并通过动作、轮流等不同的方式表达个人想法。活动的价值在于乐意听、愿意说、并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3、教法分析。选用孩子较为喜欢且特征本领明显的小鸡、猴子、斑马,兔子、长颈鹿、大象、狗等动物和较有争议的老虎、狮子,这些动物是幼儿较为熟悉同时又不常接触,所以既有经验基础又有一定的新鲜感。采用视听结合的教育手段,观察、猜测、比较、争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及集体交流、小组讨论和个别讲述的形式,层层深入,不断调动幼儿参与表达的积极性。 教师反思: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设计教学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先决条件,一定要建立在分析幼儿和教材的基础上,只有正确了解幼儿的经验、把握准确教材的核心价值取向、选择适宜的教学策略,才能让孩子真正在教学活动中有所“得”。这里的“得”更注重的是有益于幼儿“长远发展”的所得。这一环节主要分为幼儿基础分析、教材分析和教法分析三块,即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一要了解学生、二要钻研教材、三要考虑教法。 1、幼儿基础分析包括两方面,一是分析幼儿对教学内容这一载体的了解程度,如中班幼儿对动物的了解经验和兴趣需要;二是分析幼儿在该学科领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如谈话中幼儿的交流基础、语言表达能力、表达的意识等。三是分析幼儿在新授过程中可能会有哪些困难,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等。 2、教材分析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师要钻研《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分析幼儿的发展要求,如中班幼儿谈话中听与说的要求以及指导要点;二是要钻研本学科教育用书、相关教学等资料,把握本学科的学科特点和学科特质,如中班谈话的设计与组织特点要有中心话题、有多方面的信息交流、宽松的交谈氛围,谈话的特质是在听的过程捕捉有效信息、说的过程发表个人见解、学会交谈规则、提高语言交往水平;三是要抓住本次教学活动的核心价值,即对幼儿发展影响最长远的东西,如本次谈话的核心价值定位在幼儿想说、敢说并愿意说。在分析教

高中政治教学案例分析

高中政治教学案例分析 叙永县教研室吴红卫 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启动四年了。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而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面对新课程新教材,作为一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如何转变观念,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应该如何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孛中真正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并付诸实践?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开拓创新。下面,结合对几个课堂教学案例的分析,谈一谈我县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新课改理念的认识和体验,以期收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案例分析一: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 (一)案例: 教学流程:消费心理——心理篇; 做理智的消费者——评析篇; 中学生消费心理调查——实践篇 教学过程 消费心理——心理篇 导入:消费心理测试: 师:假如你将来工作之后需要购买手机,你会选择用什么样的: A、无所谓,用什么样的都可以 B、外观精美,款式独特,与众不同的 C、只挑贵的,可以拿来攀比的 D、功能齐全,质量有保证,价格适宜的

测试结果:A、从众心理 B 、求异心理 C、攀比心理 D、求实心理 消费心理调查:统计学生选择的结果(略)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在学案上面迅速归纳出四种消费心理的特点、评价(利弊两方面)、态度(时间为两分钟。 投影:展示学生填写表格的内容(略) 师:点评(略) 师:下面我们一同来分析这四种消费心理的特点、我们对它们的评价如何?以及如何去对待?(略) 做理智的消费者——评析篇 师:“月光族”大家听说过吗?(略) 探究活动:消费理财

幼儿园谈话活动教学设计

幼儿园谈话活动教学设计 幼儿园的谈话活动是帮助幼儿学习在一定范围内,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活动。那么,怎样设计和组织谈话活动呢? 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及心理和生理的发展特点,进行选题。 幼儿园谈话活动的话题素材比较丰富多样的。幼儿生活中的一切无论是花草树木、飞鸟游鱼,还是家人同伴,玩具图书,只要他们感兴趣都可以成为谈话活动的资料(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更愿意交流的交谈)。但是,我们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而且是孩子们特别熟悉的、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如我喜欢的人物、动物、玩具、图书、衣服、植物等等,我周围的人像父母、同伴、老师,我参加的活动,春游、参观、访问、玩游戏等,使幼儿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二、谈话前的准备。 1.物质准备: 为引发幼儿的回忆和联想,使幼儿有话可说、有话会说,课前必须准备可向幼儿提供的与谈话主题有关的可是形象,一齐睇幼儿谈话的兴趣和思路,引出谈话话题。 2.创设情境: 首先要创设谈话的情境,可借助实物、道具、提问、猜谜或情境表演,激发幼儿谈话愿望和引出话题,并使幼儿调动与话题有关经验的联想,打开言语表达的思路,做好谈话准备。 三、在谈话活动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谈话的中心话题是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是有一定的经验基础、有一定的新鲜感,所以当幼儿围绕中心话题交谈个人的见解时,他们的思路是相对开阔的,他们的语言经验又是各自有别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组织幼儿谈话活动中,为幼儿创设民主、宽松、愉快、自由的谈话氛围,搭建促进幼儿沟通的桥梁,使幼儿有话想说、有话敢说。 1.不要求幼儿统一认识,允许幼儿根据个人人的感受发表见解,针对谈话的主题说自己想说的话,说自己独特的经验。 2.不特别强调规范的语言。也就是说,要放手让幼儿围绕话题自

高中政治教学案例反思(1)

高中政治教学案例反思 -----浅谈培养学生兴趣的几种途径 爱因斯坦以前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在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学好功课的重要前提。《思想政治》教学是一项表面枯燥单调,内涵却极其丰富的工作,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活跃课堂,就成了课堂教学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作为一名年轻的政治老师,我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以下几点体会。 老师:可敬、可亲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他始终处在教学活动的中心位置。只有老师可亲可敬,才能强有力地吸引学生,积极有效地影响学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否则,如果老师态度冷漠,知识浅薄,既不可亲,又不可敬,那么,学生必然心灰意冷,对学习推动兴趣。所以,老师上课必须做到可亲可敬。 首先,老师要可亲。上课要对学生充满激情,要精神饱满,面带微笑,亲切自然,不可冷冰冰,板起面孔。学会关心学生,随时注意观察把握学生的接受水平,反应情况,为学生释疑解难,不可不顾学生,一味讲课。课堂提问,老师要循循善诱;多肯定,耐心协助他们把问题弄通弄懂;最大限度地少用处罚。课堂上,老师切忌以冷嘲热讽的方式对待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课堂上,学生注意力分散,影响课堂纪律,老师应尽量采取暗示方式,如提问,适当提升语速或语调,使学生自觉理解错误,改正错误,不可粗声暴气,动辄当众训斥,这样,只会导致师生关系恶化,学生失去对课程的兴趣。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有活敢说,有疑敢问,要做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允许和鼓励学生和老师争论、探讨问题。如针对高三毕业班课堂气氛不活跃,师生关系不融洽,我采取了一个小计谋。某天上课,我准备了一盒泡泡糖,并带入教室,同学们目瞪口呆地望着我,我说,谁答对了一个问题奖一粒糖,谁向我提了一个问题奖五粒糖,谁发现了我的错误奖十粒糖,顿时教室里一阵哗然。事实上,那堂课很成功,学生的积极性很快就调动起来,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其次,要可敬。老师上课教学基本功要扎实。要口齿清楚,语言准确、简炼、生动、形象,仪态大方,表情手势得当。字迹工整。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如政治教学中相关的天文、地理、社会生活、时事热点等。要讲求教学的方法艺术,教学要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启发得当,举例典型,形式新颖。此外,老师还应

中班谈话活动教案--------我是环保小卫士

中班谈话活动教案--------我是环保小卫士周雅雯z09学前第二小组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语言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幼儿把环保意识转化为环保行为。 2.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3.引导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环保标志,知道它们所表达的意思。 4.能大胆说出环境受污染的来源,认识其危害,感受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小白猪市”和“小黑猪市”个挂图一幅。 2.周围环境污染的照片。 3.垃圾箱、禁烟、节约用水、禁止砍伐树木等环保标志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组织孩子们听着音乐捡院里的垃圾,并把捡到的垃圾送回家。(垃圾箱内)。教育孩子们看到垃圾就捡起来,从小做一个爱护环境卫生的好宝宝。 二.、出示环保标志: 请幼儿认识它们。 1.节约用水,禁止鸣喇叭禁止砍伐树木,禁止乱扔垃圾等环保标志卡。 2、分组观察,讨论认识各个标志,讲一讲在哪里见过。表示什么意思? 3、组织幼儿交流所认识的标志,提出不认识的标志:

如禁止烟火,节约用水等孩子们能够知道它们的意思;砍伐树木,孩子们就有些陌生,需要教师进一步讲解帮助孩子们认识。 4、教师引导幼儿了解这些标志的作用,归纳这些标志都是“环保标志”。 5、出示“小白猪市”和“小黑猪市”教学挂图,请小朋友当评委,选一座“卫生城市”你会选哪个?为什么? 6、幼儿分组讨论,怎样治理“小黑猪市”如: 帮助打扫卫生,做环境宣传工作,贴标志等。 7、为“小黑猪市”送标志,并将标志贴到图中相应的位置。 8、欣赏歌曲《家》。 歌词: 我家门前有小河,后面有山坡。山坡上面野花多,野花红似火。小河里有白鹅,鹅儿戏绿波,戏弄绿波鹅儿快乐,昂头唱起歌。 (1)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欣赏歌曲《家》。 (2)共同为《家》设计画面: 根据歌词,老师在画纸上画出美丽的家园。 (3)老师和孩子们为家园进行涂色。 三、"结束部分: 把孩子们学到的知识教给家人,一起争当环保小卫士。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美丽。 四、活动延伸: 听音乐做游戏《找标志》:

人教版二上《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二上《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详尽情境,让学生初步懂得把相同加数求和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把加数相同的算式、乘法算式和按群数数的方法联系起来,训练学生用按群方法来理解乘法运算的涵义,为学习乘法口诀奠定基础。 3、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 教具准备: 教科书第44页游乐场情景课件,以练习九的第2题为基本内容的乘法算式卡片;每个学生准备20~3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出示游乐场情景图。画外音:小朋友们到公园里见到过哪些娱乐活动?我们来看这些小朋友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画面。 2.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合适给予启发引导:有小朋友跟爸爸、妈妈坐小火车,这列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呢? 请学生解放发言,提出问题。 3.解决问题。(1)算一算: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过山车上坐了多少人?5个观缆车吊厢里有多少人? (2)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 二、新课

1.摆图形游戏。 谈话:同学们会用小棒摆图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摆小树、小伞、房子、亭子……想摆什么,就摆什么。现在开始摆图形。[ 2.交流。 (1)摆好后,算一算自己用了多少根小棒。 (2)小组为单位交流。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并把算式写在纸上。 (3)请各组把每个加数都相同的等式写在黑板上。 3.乘法。 (1)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各等式,找出它们的共同的特点:每个等式中的加数都相同。 (2)说明:算几个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外,还可以用另外的方法──乘法。(板书:乘法) (3)以3+3+3+3+3+3=18为例,教学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①提问:这个连加算式表示什么?(6个3连加的和是18)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②指出:求6个3相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接着在6和3中间写上“×”,向学生说明“×”叫乘号,并说明乘号的写法:先写“/”,再写“”。告诉学生,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乘法算式,6×3=18读作“六乘三等于十八”。 ④告诉学生:用乘法算6个3连加得多少,也可以先写加数3,写作: 3×6=18。 这个算式怎样读?(三乘六等于十八) 4.尝试。 (1)请学生试把黑板上其他的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中班语言谈话活动教案《五官争功》

活动方案:五官争功(中班语言领域谈话活动) 一、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让幼儿理解《五官争功》的故事内容,对五官形成基本的认识。 2、能力目标:通过谈话和交流讨论训练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倾听能力等。 3、情感目标:五官缺一不可,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意识和集体观念。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五官的教学挂图、嗅觉瓶两个(分别装适量酱油、醋)、铅笔、图画纸若干。 2、媒体设施:《五官争功》相关场景PPT图片素材。 3、经验准备:幼儿对感觉器官的认识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4、材料准备:故事图册《五官争功》。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教师出示五官的教学挂图,创设情境五官做客。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五官的图片,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邀请了五位新朋友到我们班级做客,大家猜猜究竟是哪五位新朋友呢? 师:对了,就是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眉毛五位小伙伴,大家掌声欢迎。(二)组织幼儿画五官,说五官。 1、教师让幼儿在图画纸上画出自己印象中的五官。 2、教师以提问的方式让幼儿分享描述自己的五官画,鼓励幼儿交流讨论、大胆发言,加深幼儿对五官形状、大小、位置等特征的认识。 师:下面老师要请刚才画画最认真、最安静的小朋友来说他画的五官有什么特点。师小结:(眉毛弯弯像天上的月亮、嘴巴扁扁、鼻子又大又挺、眼睛圆溜溜的)(三)分段讲述故事《五官争功》,组织幼儿进行交流讨论。 1、讨论内容: ①五官的本领有哪些?

②五官该不该团结合作? ③五官是一个整体吗? ④每个感官如果都不合群、只注重表现自己会给主人的生活带来什么不便? 2、五官的作用 ①眼睛:看清周围的事物(让幼儿遮住眼睛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②鼻子:辨别气味(闻嗅觉瓶酱油与醋) ③耳朵;听声音 ④嘴巴:说话和进食(出示丰盛的晚餐这一PPT图片,但幼儿没有嘴巴却无法进食和告诉妈妈) ⑤眉毛:装饰的作用。 (四)品德教育 师:原来啊,每个感官都有自己的作用,本领也特别大,但是如果它们不团结合作的话反而会给小主人的生活造成很多不便。所以啊,小朋友们也要学会合作,这样我们班集体才会更加友爱。 (五)愉快的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们,时间也不早了,五官兄弟们也要回到它们的主人身边了,让我们和他们说再见吧。 四、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请家长讲述、分享几个和团结合作有关的故事给幼儿听(如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抱成团等),训练幼儿的语言能力和倾听能力。 故事材料: “我的功劳是最大的!”如果没有了我,小主人就什么东西也看不到,给生活带来了许多大麻烦。比如说:“吃东西啊、看电视啊、过马路啊等等”。眼睛得意洋洋地说道。 “哼!吹什么牛,要是没有了我,小主人就不能听到任何声音。比如说:“听不到小鸟清脆的叫声,听不到美妙的音乐,一个人生活在没有声音的世界里。”耳朵不以为然地说道。 “我的功劳才最大!如果没有了我,小主人就什么东西也吃不到。比如说:”吃香蕉啊、吃米饭啊、吃汉堡啊……如果没有了我,小主人就会被活活饿

一年级数学下册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一练习题 1.(1)3个2加法计算的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计算的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个3加法计算的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计算的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 (1)()× 3=15 (2)5 ×()=25 (3)1×()=6 (4)()×2=12 (5)5 ×()=20 (6)1×()=1 (7)()×4=24 (8)()×5=10 (9)()×5=5 (10)()×2=2 (11)()×2=6 (12)()×()=12 3.在○里填“>”“<”或“=”. (1)4×1○4+1 (2)5+3○4×2 (3)3×2○2×3 (4)4×4○4+4 (5)4×5○4+5 (6)2×6○2+6 (7)3×3○3×4 (8)4×3○4×4 (9)6×1○1+5 (10)2×3○3+2 4.列式计算. (1)2个5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乘3积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是5,积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因数是5,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再加上53,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个因数是2,另一个因数是6,积是(),再减去l0,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画△表示乘法算式. (1)2×3 △△△△△△ (2)5×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1)2+2+2+2+2___________________ (2)3+3+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4+4+4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6+6+6+6___________________ 7.看图写乘法算式.

乘法的初步认识(3)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第46——48页,例1,例2,做一做,及练习九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会口述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4、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正确读写乘法算式,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理解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 教学准备: 小棒、小圆片,练习本、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谁能准确地读出下面的算式并说出结果。(说对的奖一书签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 3+3+3+3+3= 6+6+6= 4+4+4+4= 2+2+2+2+2= 你发现这些算式都有什么共同点?(都是由很多个相同的数构成的连加算式。) 二、认识乘法建立概念 星期天到了,小伙伴们来到了游乐场玩游戏呢,让我们来看看吧。这里有什么游戏项目? 1、出示小飞机的插图(1) 师:每架小飞机坐几个人?(3人)我们先标数(跟学生一起数,课件在每架飞机上标出3) 有几架小飞机?(5架),那有几个3?(跟学生一起数数,1个3,2个3……一共有5个3)

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谁会列式计算。3+3+3+3+3=15这里有几个3相加?(5 个3相加) 2、谁能总结一下老师做题的方法,我先干什么?(先标数) 师总结方法:每架飞机坐3人,我们先标出数量3,再来数有几架飞机?5架,所以列出算式3+3+3+3+3,5个3相加等于15。 3、你能像老师这种观察方法,在练习纸的第一条横线上写出加法算式,可以吗? 让学生完成练习纸上的小飞机图,小火车图,过山车图,写出加法算式。 汇报结果: (2)小火车每节车厢坐几人?(6人)标数 有几节火车?(4节) 几个6?(4个6) 加法算式:6+6+6+6=24 4个6相加等于24。 (3)过山车每节车厢坐几个?(2人)标数 有几节车厢?(7节) 几个几?(7个2) 加法算式:2+2+2+2+2+2+2=14 7个2相加等于14。 4、揭示课题。 板书:2+2+2+2+2+2+2=14 以2+2+2+2+2+2+2为例,突出矛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如果有更多的2相加,例如10个2,100个2,甚至更多,该怎么写呢? 师:像这样每个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另外一种运算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乘法(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5、引导写出乘法算式,教学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就拿2+2+2+2+2+2+2=14这个算式来讲, 先看相同加数是几,相同加数是2,先板书“2”, 再数一数有几个2相加?(7个),再板书出“7”。 7个2相加,可以用乘法算式2×7=14表示 或者写成7×2=14 这两个算式谁会读? 学生汇报:2乘7等于14。 7乘2等于14。 学生齐读一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