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聚焦语文课堂

聚焦语文课堂

聚焦语文课堂
聚焦语文课堂

聚焦课堂,努力实现“文”“言”合一

语文人有两怕: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因为鲁迅先生的文章对教师来说具有挑战性,教起来难,教好更难。而文言文因为在生活内容和语言形式两方面同现代文存在着时代的距离和差异,所以导致在语文教学改革热火朝天的今天,文言文教学仍旧呈现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萧条景象。而课堂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我们先来看看我们课堂上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故事----

1.《木兰诗》教学现场

教师问:木兰回来之后,家里反应怎么样?学生说,爸爸妈妈出来迎接她。教师说,某同学你做个样子是怎么样迎接的。学生做搀扶状,说,就这么迎接的。教师又问,弟弟怎么样?弟弟磨刀。教师说,某个同学你做个磨刀的样子。那同学就机械地做磨刀的样子。教学在同学的前仰后合中结束。

2. 《马说》教学现场

师:我相信你能把这两句话读好!(生读得一般)

师:能不能再声情并茂地读一读?(生读,没有太大变化)

师:全班同学为他鼓掌加油!(生读,仍是没有本质提高)

师:(见无效果,只好放弃)我相信你以后可以把它读好!

3.《三峡》教学现场

《三峡》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言文,教师一共做了42张幻灯片,45分钟内,教师和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欣赏幻灯片,平均一分种一张,师生对三峡的美景尽情欣赏,神游其中,看得如痴如醉,看得欲

罢不能。下课了,学生对老师说:还有图片吗,老师,下节课你还放给我们看!

4.一次期末考试

文言文阅读考的是《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的比较阅读,复习时就多次告诫学生这两篇是重点,所以看到试卷都松了一口气。再看后面四个题,有几个还是讲过的原题,如:《醉翁亭记》中的?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中的?乐?与《岳阳楼记》中的?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乐?内涵是否相同?请简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都是穿插在教学之中处理的,学生做起来应当是如探囊取物。估计学生理解起来也不会有太大的障碍。

可是到了批改试卷,老师们大吃一惊!这一题做错的同学竟然有那么多。?这是什么孩子???这一届的学生真是太差了!??都给他们讲过喽!??我强调了这么多遍……?意外、埋怨,甚至是愤怒,伴随着阅卷的疲倦氤氲开来……为什么课堂上老师领着讨论过的问题,学生还会出错?为什么老师?讲?与?不讲?学生做题没有多大差别?

不胜枚举。这些课例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教学的有效性无可辩驳地遭到质疑。

闭锁不化,明哲保身,重复老路,似一潭死水,很可怕;但是形式主义,喧嚣浮躁,人声鼎沸,如蜻蜓点水,更可怕。繁华背后往往满眼是荒凉。当前语文教学中,有太多一厢情愿的?一头热?,或是大而化之的?想当然?。这些现象,一次又一次促发了我这样的思考:有效教学,离我们有多远?

有效教学,顾名思义,它关注的是教学的效果,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它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教学是否有效。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只要是有效的教学,就是好的教学。

二、四大教学反思

----在《木兰诗》教学现场,我想到,?戏说?语文,是对语文的戕害。

文本在这种?狂欢式解读?中被消解掉它的意义,只剩下?狂欢?本身,而阅读的价值则被定位在对?狂欢?的体验上,而不是对文本的体验上。它的恶性发展,是出现了所谓?另类?语文。

----面对?学生读不好?和学生发笑的尴尬,我想到:学生的心灵需要拨动,需要共鸣。

其实,课堂里这种不和谐的音符还有很多,这不但与教师最初的设计大相径庭,而且这种?不和谐?会迅速传染、增长,从而极大地削弱了文本和课堂的审美力度。

教例中,在学生头脑中对《马说》的思想意义并未深入理解的情况下,他们的情绪始终处在漂浮游移的混沌状态,他们情感的列车只是开始缓缓前行,并未高速启动,在这种情况下的朗读指导就注定是机械的平面的重复或是纯粹的技巧训练:老师情感充沛、声情并茂地朗读,而学生的心灵并未共鸣,或者说处于现实(教室、同学等)和想象的交融状态,所心笑声响起,而且迅速传播。倘若朗读者并没有

被文本唤起内心中的情感波动,只靠技术行为却说支撑整个朗读过程,朗读就沦落成为一种矫揉造作?伪情感?的机械模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先生?读文章到得意处?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这种自我陶醉、本性实在是读书求知的佳境。只可惜先生只顾自己的心灵支?远游?,却遗忘了教育的主体—那帮?做戏??画画儿?的孩子们,其实这样拗口枯涩的文字怎么能引发孩子们个体的心灵波动呢?

也只有引发了学生的心灵波动,才能带来高质量的朗读,高质量的学习。不能激活学生尘封的体验,没有唤醒他们沉睡的情感,怎么能要求他们的语言的世界里忘情徜徉呢?

------在《三峡》教学现场,我想到:多媒体使用应?适时介入、适当配合、适可而止。?

在语言课堂里适时引用多媒体,无可厚非。但课件中是锦上添花,不能喧宾夺主。当前的讲学教学,包括一些所谓的高效讲学示范课,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放弃了?原生态?最本质的教学方式。魔方的插图,几处对话,乃至课外拓展,无一不用计件展示,追求所谓的?活跃?,摆花架子,有作秀的嫌疑。这样反而阻碍学生学习语文,封杀学生的想象,思维也不再灵动。?三峡?不是上课看电影,老师不是电影放映员!

这一方面,有些名家的讲课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魏书生老师执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既没有课件,也没有表演,只凭一支粉笔一张嘴,就能让语文课精彩纷呈。听余映潮、李镇西等老师的课,

我们会发出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感慨。他们的课堂,基本没有现代教育手段,只凭着一支粉笔一张嘴,就能让语文绚丽多彩、精彩纷呈。

多媒体使用应?适时介入、适当配合、适可而止?。

因此,一节课是否运用多媒体来教学,要看这个课件是否能真正助教学一臂之力?是否能给教学锦上添花?是否能让学生有收获或发展?否则,干脆不用!以免费时无效,徒劳无益!

------在面对考试,课内阅读反而比课外阅读减分多、讲学上老师领着讨论过的问题,学生还会出错、老师?讲?与?不讲?学生做题没有多大差别时,我想到:不要把责任推给学生。

出现这样大面积的错误,如果一概都把责任推给学生?不用心??素质差?,也未免有点牵强。除去学生的自身原因之外,难道教师不也需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吗?

?松了一口气?,对学生作出乐观估计的根据有两个。一是?复习时我们就多次告诫学生这一篇是重点?,可是,回想起来,也就是?告诫?一下而已,它是一个怎样的重点,都有哪些重点?会怎样出题?教师并未?告诫?,因此也并没有实效,充其量不过是为这道题的出现做了一点心理上的铺垫而已。

第二个根据就是:?都给他们讲喽?!?可谓言之凿凿,一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毋需再议的样子,好像既然都已经读过,出了错误,就和自己没有关系了。其实,这句话也经不起推敲。谁讲?隐含的意思就是?我?(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是什么?一个字?讲?,当然

也包含了学生的讨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有没有讲?,而在于?怎样讲?---同样一个?讲?字,却大相径庭!

没有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即使?讲过?,也是徒劳。别再一味的赶进度,别再羡慕别人的进度比自己快。教过,不等于学过。教师?贴着?学生讲,扎扎实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才是语文教学的坦途。

有效,不是高效。容量大的课堂不一定是有效课堂。有效教学关注的是?质?,而不是?量?;是学生的终身发展,是纷纭的教学手段背后的东西,而不是现象本身。

?有效教学?离我们有多远?扬州市教研室教研员陈玲玲指出,其实我们就是差了那么一点或是多了那么一点。

?差了一点?什么:对文体的深入探究差了一点;对课文入情入境的朗读差了一点;对所教内容的整合差了一点;有启发性、能激活学生思维的提问差了一点;有创意的设计差了一点;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差了一点;学生的主体意识差了一点;学法了研究差了一点;激情差了一点;与生活的联系差了一点。

?多了一点?什么;多了一点语文之外的东西;多了一点音乐、录像;多了点过于冗长的导入;多了一点画蛇添足戒式的迁移;多了一点不切实际的学生自主;多了点虚假的探究;多了一点琐碎无意义的师生对话;多了一点浮躁急功近利的思想。

三、向着?有效的教?努力

一、明确文言文教学的本质

中学语文标准明确规定:中学生要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关于?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我想和大家交流以下几点:

一、不要让?串讲?式的字词句翻译取代了学生的自主释义,而要教会学生语文基础层面的学习。

逐词逐句地串讲,至今仍然是文言文教学中比较普遍的现象。似乎大家对文言文采用串讲式的方法来疏通文意,具有高度的认同感。这种?满堂灌?式的方法,由教师逐字逐句的翻译,对号入座,学生则一字不漏的记下,虽然学生学得很快,但容易养成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失去学习的主动性,使得文言文教学枯燥乏味,根本谈不上语感、意境等,导致原文、译文的分离,其结果必是事倍功半。

我认为字词解释、句子翻译这样的任务还是让学生自主完成的好。要求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用今天的话说出文言文一字一句的意思,教会他们语文基础层面的学习方法。模糊的地方,则由学生质疑,教师适时答疑点拨。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同学合作、小组交流、质疑探究,理解意思,攻克难关。不但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而且可以打消学生心中对文言文的恐惧感,从而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何乐而不为呢?

二、不要让过多的内容讲解冲淡了文章的整体美,而要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教会学生篇章层面的学习。

一篇文章,是一个系统的、有着极强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逐词、逐句、逐段地讲解分析训练,把文章搞得支离破碎,冲淡了文章的整体美。整体──部分──整体,综合──分解──综合,这是我们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框架、感悟文章内涵、领会文章写法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我们在教学中要学会抓整体,特别在初读时的整体把握最重要。建议采用以下方法(1)归纳法。初读时在学生自由读全文或教师范读全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读:?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以获得整体的感知。如在学习《伤仲永》一文时:

在熟读及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思考本文记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本文就是通过记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的故事。

在抓整体、抓联系的基础上,抓突破口很重要,抓突破口的操作方法主要有:扣眼、点穴、牵藤,并依此设计阅读教学的整体框架。这里我主要讲下抓突破口的操作方法之扣眼。

扣眼。眼,这里指题眼,即文章标题中的关键字眼,它是课文的窗口,通过它可以窥视中心,把握主旨。扣住题眼,往往可以辐射全篇。如《伤仲永》一文中抓住题眼,即文章标题中的关键字眼,?伤?字。我?伤?愚昧无知、贪图蝇头小利的方父。由于他的?不使学?,间接地扼杀了一个英才。我?伤?随波逐流、整日?环谒邑人?的仲

永。由于他?不受之人?,直接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文章写的就是可伤之事,说的就是何以可伤的道理。?揭全文之旨?的文眼,也可以是能辐射全文的重点词句、语段。又如《孙权劝学》一文的教学,抓住一个?劝?字,在指导学生充分预习后,设计一个提挈全文的主问题:孙权向谁劝学,为什么劝学,怎样劝学,劝的效果怎样?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不是以教师?满堂灌?的内容讲解行进,而要以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教会学生怎样进行篇章层面的学习。

朱熹先生在《训学斋规》中说:?凡读书……需要读的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朱子所言,点到了语文教育的最重要的基础,读一篇文章不只是为了了解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之类,要理解文章的旨意、理脉,要体会文章的情致、风格,离开反复的诵读、怎样去感悟去体会呢?因此?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当然?充分地读?并不是一味地傻读,那种低水平的朗读既窒息了学生的灵性又败坏了朗读的名声,我们提倡的?以读为本?是有理解的、有体验的朗读,能传情达意的朗读,浸透着朗读者思索与情感的朗读,同时是有着良好基本功的朗读。

读,一般可分为初读、研读、品读、创读(延读)四个渐进的环节。如在初读环节主要体现在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把握文章给你的最初的感觉。并且读通读顺,保证读的时间,真正做到让

每一个学生?读的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在研读环节主要是探究、思考、理解,养成深入阅读的能力。教材处理上可制作?研读板快?让学生读、思、悟、用,其板快设计可以是抓突破口,也可以是质疑解疑的过程。

读,方式多种多样:师范读、生领读、默读、放声读、个人读、集体读、男女生轮读、齐读、分角色读、背读等。结合此次听课感受,我重点说说教师范读及适时有效地朗读指导的重要。老师应该通过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气势、有抑扬顿挫的范读,让学生获得对文章的最初的也是最直观的印象和认识,从而激发起学生诵读的欲望,以达到进一步?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的目的。

当然,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朗读的层次并不失时机地进行朗读指导。首先要读通(读音正确,扫清文字障碍,走出字词误区)、接着是读懂(注意停顿。包括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能正确划分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表明了对语句层次和大意的正确理解,这要在对词句含义理解的训练中,通过诵读来实现)、其次要?读得有感情?。教材处理中,应抓住值得品味、诵读的语言,让学生好好地读,充分地读。在学生朗读情感已到位时,还有必要在朗读的技巧上进行指导,比如要依据情感抒发的需要注重声调的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语句的重音、停顿等。最后是背读。我们提倡文言文学习,能基本上做到当堂背诵,积累经典。背诵当然还要讲究方法。我过去曾总结过的组块性记忆法来背诵。如,意义组块、纲要组块、关键词句组块等。(这方面老师们比我经验要丰富得多)当然不同的学生朗读时有不同的表

达方式,但让学生读到哪一个层次,教师处理教材时心中要有数。

如果能把?读?做实,不需要教师过多地讲解文本内容,学生在不断地听范读、跟着读、练着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过程中也能逐步体会、领悟、感知,进而达到篇章学习的目的。

三、不要让文意理解与特色探究厚此薄彼,要教会学生人文内涵层面的学习。

有人认为文言文的教学任务,就在于疏通文意,大致理解文本内容,对文言文教学目的的理解失之偏颇,导致文言文教学仅仅只关注文字本身即完成由文言到白话的转换。教学过程,常常纠缠于词语细微意义的区别和一些古代汉语知识的传授。而对文章整体内容,古代汉语独有的语言魅力,学习古代汉语对提高语言素养的价值,文言文中强烈的文学因素、文化因素和人文因素等都极为漠视。

另有些老师认为,教材上的文章多是古代名家名文,十分讲究章法,思想情感也有其进步性,可以作为学习写法、人文熏陶的好材料,从而更关注篇章、写法、情感的教学而忽略文意的疏通和理解,常常是学生还不知道文章写了什么内容就开始了深层的挖掘和探究。

以上两种认识和做法都是不太合理的,不管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文的教学都应该首先感知文意,这是后面分析探究的基础,必须做扎实做厚实,而不只是流于形式。只有走好了这关键性的第一步,后面的分析写法、品味语言、体悟情感才有了依托,才得以有效地展开。

当然,语文教材中选用的文言文都是古代文学浩瀚海洋里最美丽的水滴,他们折射出我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和灿烂,其深刻的思想、精

妙的构思、优美的语言,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都值得我们去揣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外,更应该带领学生走进古代先贤的内心世界,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比如《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所表现出来的超越阶级和历史的思想境界是多么值得我们后人敬仰。比如《论语十则》,虽然仅仅是10条短短的句子,但是每一条都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在文言文教学中,应有一个?读懂——提升——拓展?的过程。由粗知文章的内容,到了解文章的结构,到懂得语言运用的技巧,再到能复述文章的大意,最终能够感悟到作者透过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受到文章的情感熏陶和感染。随后,说出自己的心得、看法或疑问,引出自己独到的评价,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并借鉴古人的精美语言和构思技巧,用以指导自己的写作实践。于此,学生人文内涵层面的学习就完全达成了。

四、不要用大量的历史知识来泛化必要的背景介绍,要有的放矢,恰到好处。

初中语文课本中选入的文言文多是古代的名家名作,因此教师在讲读每篇课文时,要扼要地有计划地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 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材,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如《记承天寺夜游》,《小石潭记》等文章,就需要对当时现实社会的情况及作者苏轼、柳宗元的生平思想,坎坷的仕途遭遇作适当的介绍,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两篇文章的内容和情感了。但有些教师总认为背景的介绍越多越好,于是大量地介绍一些历史知识,把?语文课?硬上成了?历史课?。

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一定要根据理解课文的需要,做到有的放矢,恰到好处,万不可泛化,或过详细地叙述作者生平和历史实况,以免喧宾夺主,得不偿失。

五、不要让太多古汉语语法知识的讲解使初中文言文教学走偏了方向,要做到精要好懂

《新课标》要求: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因而,教一些文言文语法知识是完全必要的,但应遵循?精要,好懂,有用?的原则,不能过繁,过深,过细,否则既增加学生的负担,学生又不易接受。新课程改革后的新版教材中的文言文语法知识已基本够用,因而教师不必进行大容量扩充,这样有利于文言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浮华洗尽见清醇。我认为,课堂的有效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在于教师研读教材的功夫,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在于教师对教学材料的精心提炼,在于从学生角度设计出学生能高效自主学习的活动抓手,让学生能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积累,老师又能不失时机的提升,该讲的时候还得讲讲,不该讲的一句也不讲。

最后想用一位学者的话与大家共勉:

告诉你要“醒”着教书——在五声乱耳中聆听职业的天籁,在七色迷目中欣赏窗外的云岚;

告诉你要用“心”教书——不炫耀学历不炫耀资历,而是将真心耐心爱心链接到你的每一页日历之中;

告诉你要用“情”教书——将热情激情深情倾注于你手中的教材和你眼中的学子……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用激情染香每个日夜,用快乐应和生命的跫音!生命只有在不断的求索中才会闪耀绚丽的光辉!

小学语文教师优秀论文《努力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小学语文教师优秀论文《努力打造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努力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要想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就要对什么是有效的语文课堂有一定的了解。只有学生学到了,学好了才是有效的教学,课堂教学必定要以生为本,以学为本,课堂教学所有的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的。为此,作为新教师,我至少应该要从这样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教学目标把握要准确。 教学目标的定位。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否则就会导致语文课程性质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分离。教学目标的制定还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二、教学环节设计要合理 就阅读课来说,教学环节的设计基本采用“四步导读”的模式。第一步,在老师诱导下学生初读课文,让学生感知课文语言。第二步,在老师引导下学生细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语言。第三步,在老师指导下学生精读课文,让学生品评课文语言。第四步,在老师辅导下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学会运用语言。老师的“导”与学生的“读”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师生间、生生间、师生及教材之间的双向多边的互动反馈。当然,对于不同类型的课文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调整或删减,形成灵活的教学风格,但其核心理念是不变的。 三、课堂教学提问要精当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问的技巧与艺术,体现出教学新理念。提问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

小学数学聚焦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体会【精选】

《小学数学聚焦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体会》是一篇好的,感觉很有用处,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小学数学聚焦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体会 20xx年4月21日——23日,我很荣幸的参加了在Z区举办的,农村小学数学“关注常态、聚焦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会上13位教师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为我们展示了身边的计算课的常态课堂。农村联小、村小的教师能走上全市的课堂和省市教学能手同上一节课,近距离的感悟名师的指点,史无前例。与会教师之“多”,实为罕见,整个会场,挤得水泄不通,坐两人的位子都临时安排了3个座位,走道处都挤满了听课的教师。听课教师几乎都提前1个小时到达会场,详细记录,仔细聆听,认真思考,会场秩序之“好”,绝无仅有。在这样****高涨的会场里,我能欣赏到每一位献课教师的执教艺术,能为课堂中出现的每个问题质疑思考,能领略献课教师们的课前构思及课后反思,更能聆听教研专家高屋建瓴的评课,能够和教研专家们、联小、村小老师们一起关注、反思常态课中的计算课教学,我有以下感悟: 一、课前要备“教什么?” 从执教老师的课前思考可以感受到他们是如何利用教参、把握教材的。特别是Z老师、Z 老师谈的课前思考,给我印象最深刻。他们既思考了学生已经学会了哪些知识,找准学生的实际的知识起点,又站在学生的位置思考教材是不是适合学生生活实际,如Z老师在执教《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因为教材中“八分之三张饼的说法不符合生活实际,不是生活中的自然状态,加之一块饼与八分之一张饼模糊,难以区分,就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需要什么,大胆取舍了教学情境。正所谓:情境是知识的外衣,算理是算法的拐棍。 二、备课还要备“怎么教?” 计算课教学本身就乏味,教师不乐意上,学生不喜欢学。Z老师为我们指明了上计算课的方向:“有情、有趣、有法、有效。”用数的组成、直观图形,当拐棍,理解算理;用分层练习、小组竞赛、容易沟通的'语言,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计算课要有“总路子”,体现算法多样化的同时优化算法。 1、复习导入,重视口算; 2、尝试解决问题,加强估算,探索交流归纳过程、理解算理; 3、巩固应用,分层练习。 四、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教学可采用“讨论式”、“合作式”等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五、数学教师要锤炼课堂教学语言;要准确、具体、及时的评价学生的点滴进步。 几位名师的教学语言,简洁有力,富有鼓舞性和亲和力,给我们的课堂指明了方向。

聚焦课堂

种下时光,收获希望——聚焦课堂,减负增效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荣的职业。是他们,用语言在播种,用粉笔在耕耘;是他们,用汗水在浇灌,用心血在滋润;是他们,全心全意在为教育教学事业努力和奋斗。 打小就对教师有着莫名的敬佩和向往,伴随着这种情感产生和发展,我为之奋进的目标也日益明显:从选择师范专业到参加教育实习再到当一名人民教师。这一路来的经历带给了我无限精神财富,并让我认识到教必有法、教学相长的道理。 教学方法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一位优秀的教师,必定是深谙教学方法的教师;一堂高效的课,必定的讲究教学方法的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完善,以提高课堂效率。 首先,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说:“假如让我把全部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句话,那么我将一言一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因而,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情,了解他们的知识背景、生活背景、心理特点,来预设他们解读会有哪些感悟,探究会有哪些答案,练习会有哪些错误等,并根据这些来预设教学内容。这样,定会使课堂精彩纷呈、风光无限。 其次,不要刻意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强调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把课堂还给学生”。这就要求我们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课堂实践中,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提高综合能力。皮亚杰说“活动是孩子发展的杠杆”,然活动作为一切教学内容运输的载体,是转变教学方式的关键,是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创新和合作能力的主要手段,因此,教师应在活动的设计、组织、方法以及活动形式上下功夫,以实现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实用性、多样性和灵活性。 再次,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作一个欢乐与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成功的催化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自身学习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现在不少老师在教学时只关注中考考点,采取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满

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吉林省汪清一中孙海英 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用的课文大都是语言优美、思想内容丰富充实,语言文字训练扎实,是课堂教学中无可非议的好教材。但教材阅读的数量太少,众所周知,没有一定的阅读数量就没有好的阅读质量。然而,学生的课外阅读又是一个常数,大量阅读课外书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我尝试性的把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现在就此浅谈几点体会。 一、养成海量阅读的习惯,课堂答疑。 语文学科其宗旨就是读和写,读是写的基础,是学生认知的延伸与巩固。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也是:“认、读、写三结合”的新理念教学的目的。 从这一目标出发,我从初一开始尝试了海量阅读实验,要求我们加快上课速度,上完课后进行海量阅读。对于这点要求,我尽量把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我认为这样做既能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又能把教学与阅读有机结合,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大有裨益。 在课堂教学中,我把每一篇课文作为一个读书的范例帮助学生掌握读书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在课外阅读的书海中遨游,学以致用,这样会对他们帮助更大。 首先,教师发挥好主导作用,交给学生读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问题导读法引导学生学习阅读课文。 例如,上课伊始教师让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想

知道什么?”调动学生的思维。课中,让学生读课文后圈画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间寻求解答,再在班上汇报。让学生在大量阅读提问解疑中发现和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在师生关系上,注意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做到学生会的就不讲,不会的就引导他去学习,注意使学生经常获得自己学会愉快体验。这样,学生慢慢的学会了提问解答,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自己阅读的兴趣。 其次,我规定每位学生在阅读中用好一个本。 在课外海量阅读中积累词语,用积累到的好词好句诵读到自己的脑海中,并要求每天至少30分钟的课外阅读,读完后摘抄,这样,既能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又促进了学生在阅读中巩固汉字,提高识字效率,形成习惯后再摘抄词语,摘抄后再进行写字训练。这样循序渐进,让学生轻松地由积累过渡到运用,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再次,定期开展读书交流和知识竞赛,通过这样的激励手段,使学生以读书为乐,以多读为荣。现在我摘选了一些精美的阅读文章,制定成册,并设计了相关的质疑,让学生本着这本阅读小册,进行海量阅读,把课内的美文和课外的阅读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这样比学完教材再去阅读效果会跟好。 二、做好教师“导”的作用 作为一名现代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主导”而学生是“主体”,本着这一理念,教师的“导”就尤为重要,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上,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为什么要构建自主导学高效的课堂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谁也代替不了;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没有自主学习就没有学习的高效率,没有自主学习就没有学习的快乐。传统的教学方法严重束缚学生主体能力的发挥,学生从上课到下课,始终处在压抑、被动的状态,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与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课堂上学生不动脑不动手,似乎轻轻松松,大量作业压到课外,导致课外作业负担过重,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了改变现状,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摈弃“满堂灌”,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我校语文组在教学中尝试自主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何为“自主”?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有足够的时间去充分读书、充分理解、充分体会、充分讨论、充分思考……何为“导学”?是指老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学生探索课文精髓的朋友和伙伴。这种阅读教学模式确立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二、“自主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操作流程 课前预习、自主探究——导入新课、明确目标——检查预习、初步感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精讲点拨——巧设练习、完成目标。 1、课前预习、自主探究 鉴于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的,提倡学生课前预习。但预习任务要简明,仅局限于对课文有所了解,对困难尝试克服,能够正确地读下来。不应有过多过细的要求,更不能把课内的任务强加给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学生要将文中出现的不能读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划出,通过查字典解决基本的字词问题,并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文章的社会时代背景,整理成小卡片。 2、导入新课、明确目标(5分钟) 新课的导入应具备三个要求:激活性,激活已有经验,引发学习动机;联系性,找准新课与学生已有经验的连接点,引导学生由已知走向未知;定向性,明确学习目标,定好探究路线,选择学习方式。

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浅谈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方尚梅现在的语文课堂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费时多而收效微”的状况。拿阅读教学来说,一个是内容太多、太杂,老师驾驭不了,加上怕漏教了偏偏又考到了,于是无论是“西瓜”还是“芝麻”统统都要捡,“眉毛胡子一把抓”来个一网打尽。一个是教学过程太繁,太复杂,又太雷同。内容多,重点多,环节多,又往往千课一面,千篇一律。老师累,学生烦,效率低。另一个是方法、策略不合适。表现为“两化”和“三多三少”: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师生对话多,学生个体与文本对话少;分析内容、开掘人文多,抓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少。势必削弱了语言文字的感染力,削弱了语文的魅力,导致语文应用能力不强,同时人文的熏陶也大打折扣。 因此,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上完一节课后,我们每个人都要习惯问问自己“我教给了学生什么?”,问问学生“你们学会了什么?”其实,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新的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什么是务实高效?课堂应该实在一些,要尽量做到在短短一堂课里,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方法,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加强。可以说,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我认为: 一、“潜心会文本”——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前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阅读互动的三维结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什么是“文本”呢?语文阅读教学中所说的“文本”指的就是教材,即语文课文。语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在现代化技术越来越丰富的今天,许多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制作课件等教学辅助手段上,而文本被抛在了一边,上课前才匆匆地拿出教学参考书看一下,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其实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作为语文老师,首当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教师只有做到吃透文本,方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让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主观能动地“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祖国的语言文字。 我们听过不少优秀教师的课,他们的课堂没有华丽,只有朴实;没有太多精美的课件,只有书本与粉笔,而我们每一个听课的老师却往往不知不觉地陶醉其中,随着教者在课堂上的引导,或喜或悲或乐或怒,仿佛置身的不是课堂,而是走进了文本,自己就是文本中的角色。试想,如果教者自己没有对文本很深刻的领会,又如何能使听者走进文本呢?文本有大美而不言,只有用心与文本对话,才能重拾文本的美丽。 二、“精心巧设计”——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关键。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说:“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朴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何谓简单?“简单不是草率,不是省事,是要改变繁琐的、

聚焦教学改革 打造高效课堂

聚焦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 近年来,贵州省习水县第一中学在深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大力推行“六环一线”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中“六环”指的是“检测预习、依标导学、互动交流、小组展示、质疑探究、达标检测”六个环节,“一线”指的是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为主线。“六环一线”课堂教学是要将课堂的主角从教师转变为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六环一线”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 近年来,习水县第一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相对稳定,受到了社会好评。此前,学校管理层认识到,课堂效率不高是制约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瓶颈”,学校要发展必须在课堂上找突破口。于是,学校多方学习借鉴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创新性地提出了“六环一线”课堂教学模式。 要提高课堂效率,必须改变以教师“灌输”为主的单向传授的教学模式。因为,传统教学中教师仅重视对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状态,致使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严重。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行为,通过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去亲身体验、感受、领悟,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终生受益。这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方向和要求。 二、“六环一线”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 “六环一线”课堂教学模式倡导以标为本、以学为主、以导为辅、先学后教、关注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以实现“师生成为和谐而充满活力的学习共同体,达到人人想学、会学、学会的目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共同进步”的目标。 1.依标导学,先学后教,创设质量课堂 教师备课时,要围绕课程标准,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教师不仅要从教的角度,更要从学生学的角度去准备教学内容,把立足点建立在学生身上,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方面来设计教学,找准教学的起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对教学目标、结果及任务的执行形式进行设计,让学生知道任务是什么以及如何完成此项任务。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然后,学生再依据导学案进行课前预习。教师编写的导

聚焦课堂教学读书体会感想修订稿

聚焦课堂教学读书体会 感想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聚焦课堂教学读书体会感想 在寒假期间我认真的阅读了《聚焦课堂教学》这一本书,现在我来谈一谈学习《聚焦课堂教学》所获得的一些收获和感悟。 一是我认为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是“结论与过程”的关系问题从教学角度讲,所谓教学的结论,就是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所谓教学的过程中,就是达到教学目的或者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毋庸置疑,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即如果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基于此,新课程把过程与方法本身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 二是我们应避免矫枉过正,由轻过程走向轻结论如上所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仍然是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事实上,其中还涉及一个如何看待知识在新课程实施中的功能及地位问题。因为知识构成了结论的内核,知识的科学性、正确性决定了结论的科学性、正确性。我们反对将知识作为现成的、僵化的结论生硬地灌输给学生,但是这不等于说包含知识在内的正确教学结论在学生

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没有任何作用。我们更不能将问题简化为新课程只要过程,不要结论,或者只顾教学过程的热闹,不顾结论的正确与否,甚至只讲过程的推进,而完全无视对知识本身的理解与掌握。所有上述这些观点和做法教是错误的。 三是科学地看,新课程提倡重视结论的同时更重视过程的真义在于仍应将理解和掌握知识当做重要的教学目标来看,所谓的正确结论中仍包含诸多知识目标。但是在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一点上,应当注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听讲和记忆不是掌握知识的唯一方法,也不是最必要的和最好的方法,因为知识本身也需要思考、目标的局限,以争取实现新课程目标的多元化,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并重,因为过程本身就包含了促进学生体验、感悟的因素,学生的聪明才智与独特个性正是这一过程中成长起来。一句话,强调过程就意味着:掌握知识不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通过学习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抽象的知识与形象的东西联系起来,即将生涩的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新知的体验,从而使教学获得理想的效果。

阅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阅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阅读教学现状,则不容乐观。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渐成为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越来越成为语文界的共识。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因此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在语文教学的整个阶段。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说过:“学习语言不是学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那么语文阅读教学自然是教给学生技能的,阅读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指导学生多读,多读也是我国优良的文化传统,其重要性在古文语句中充分体现出来,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所用的时间最多,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目的能否实现,教学要求能否全面达到。小学生入学后,就语文学科而言,摆在他们面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尽快

地学习和掌握书面语言。阅读教学则是最直接、最重要地掌握书面语言的教学形式和实践活动。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通过多年在教学中的经验总结,我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做配角,不当主角。通过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多年的教学总结,我得到以下心得。 一、在备课准备中,要精心设计课前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如遇到了一顿美餐,让你垂涎三尺,美美地享受一番。同样的道理,一段好的导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在授学过程中,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地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本学期通过打造高效课堂这一课改实践活动,我懂得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语文课上我们不仅要好好讲课,更要注重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语文课堂的发展是迅速,复杂多样的。不过,我认为,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从高效课堂的理论中我有以下的体会: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90%以上的学生掌握9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就阅读课来说,教学环节的设计基本采用“四步导读”的模式。第一步,在老师诱导下学生初读课文,让学生感知课文语言。第二步,在老师引导下学生细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语言。第三步,在老师指导下学生精读课文,让学生品评课文语言。第四步,在老师辅导下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学会运用语言。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始终处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师的一切启发引导都是为训练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语言实践提供服务。在导学案的辅助作用下,老师的“导”与学生的“阅读”、“自

主学习”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师生间、生生间、师生及教材之间的双向多边的互动反馈。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导学案的设计和课堂教学应用中,要通过问的技巧与艺术,体现出教学新理念。提问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问的难易要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 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提问要有一定的艺术与技巧,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学生答案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教师不引导,反复追问,让学生再答,直追到与自己的标准答案一致为止。这种锲而不舍一再追问的做法,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思维的灵性。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切实作到“高效”两个字应该至少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七年级语文课堂精炼答案

第六单元 P141 11 愚公移山 一——五题不变 六、1.在长江南岸 2.在洛河北岸 3.在衡山南面 4.在华山北面 七、原答案中的第八题。 八、原答案中的第九题。 九、1.(1)水的南岸(2)削减(3)交换 2.D 3.(他们)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边上。 4.敢想敢干(不安于现状);团结合作(广泛依靠群众);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做事不畏艰险。 P1421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四题不变 五、(1)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六、示例: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受一些考验。当我们遭受灾难之日,也是对国家、民族“苦其心态,劳其筋骨”的磨砺之时。挫折可以使我们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灾难能使我们民族的斗志受到激发,凝聚力大大增强,那种战无不胜的民族精神和力量也会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刻强有力地凸显出来。这样就能使我们的国家战胜任何困难,更好地走向兴旺和繁荣。 七、1.居安思危安不忘危处安思危 2.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甚至痛苦的磨难,逆境出人才,逆境可以增添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和勇气,磨练意志。 3.穷且易坚,不坠青云之志。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面对艰苦环境的磨难,有的人奋发图强,有的人意志消沉,关键取决于受磨砺者自身,只有自我觉醒,努力战胜困难,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反之则会在磨难中消沉、毁灭。 八、1.(1)任用,选拔(或“被任用”、被选拔) (2)使……痛苦 (3)通“增”,增加 (4)脸色(表情、神情、神色) 2.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 3.引出并论证“生于忧患”(困境出人才、人才都是经过磨难和历练而成)的观点;运用排比,同类并举,增强了文章气势,论证更充分。 P142《山海经》两篇 一——三题不变 四、18 地理神话《阿长与<山海经>》 五、精卫填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也比喻徒劳,不自量力。 夸父逐日(夸父追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六、1.①中小学生上网的两个主要目的是娱乐与学习。②中小学生触屏、触网年龄大大提前。 ③超过八成的中小学生每天上网。 2.这幅漫画揭示的是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孩子沉迷网络(玩电脑),家长只顾自己娱乐;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认真学习(却没有为孩子树立榜样)。意符即可。

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程壮东

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程壮东 发表时间:2020-04-14T15:08:30.35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期作者:程壮东 [导读]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核心学科,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基本素质能力。 摘要:语文是小学阶段的核心学科,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基本素质能力。如学生今后是否能够通过文字来实现彼此交流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在小学阶段所接受的语文教育。因此,为了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构建高效课堂,广大教师同仁采取了很多措施,引入了大量新型教学策略方法。但是,由于一些较为基本的问题还没有得到部分教师的充分认识,导致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在构建中面临着一些困难。本文即从优化课堂教学氛围、创新语文教学形式和切实践行因材施教三个方面,对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 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是一个系统化的问题,比较复杂。其核心内容是较高的教学效果,而教学效果究竟如何又要看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有人将语文知识技能分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也就是说学生在这四个方面都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长,才能证明高效课堂构建的成功。如此复杂的问题,使得部分教师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其实,只要把握住基本层面,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师生之间的默契配合,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会提升,具体教学策略方法就能够发挥出效果,构建高效课堂也就具备了基础。 一、优化课堂教学氛围 在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看来,小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比较差,正常的教学进度经常会因为他们“乱说乱动”而被打断,所以必须对学生严加约束。维持正常教学秩序是教师必须做的,但这种对学生单纯的压制,必然会造成他们心中的抵触,对师生关系产生不利影响,连带到学生对小学语文学科的印象和态度。换句话说,学生会显得没有足够的兴趣和积极性。而缺少了学生的配合,高效课堂是无法构建起来的。堵不如疏,教师应该扬长避短,将学生的特征充分利用起来,打造出一个受到学生普遍欢迎的课堂教学气氛,这样才有助于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课文《观潮》,描写的是钱塘江大潮的壮阔场景。虽然很多学生没有亲眼见过类似的景象,但是小学生想象力丰富,情绪会被调动起来,此时他们必然会有较强的表达欲望。教师要做的不是单方面压制学生的这种欲望,而是要利用好这个机会,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让大家都有机会说一说自己想到了什么,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等。在交流讨论中,学生必然会反复讨论课文内容,也就自然实现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还照顾到了学生在天性上的需求。 二、创新语文教学形式 观察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可以发现,部分教师的教学形式较为“老套”。比如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然后找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解释给学生听,要求学生记忆,再为学生分析课文内容或中心思想。这种形式无疑是比较枯燥的,学生很难从中产生愉悦的学习感受,教学效果也不好。现在学校的软硬件条件都在不断提升,教师应该将这些条件充分利用起来,不断给学生带去更加新鲜的学习体验,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即使条件受限,教师也可以利用学生内心的强烈需求,创造出新的学习方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课文《海上日出》。这篇课文与上文提到的《观潮》类似,描写的也是很多学生可能没机会见到的景色。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给学生更加直观的印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这种方式带给学生感官上的震撼要比教材中的图片大得多。如果硬件条件有限,教师也可以通过灯具等简单的物品,尽可能为学生模拟出一个“微缩版”的海上日出场景,同样能够发挥出良好的效果。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学习效果的提升。 三、切实践行因材施教 随着教学过程的逐步推进,教师会发现,学生因为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能力水平的差异逐渐显现出来,或者出现较为明显的优劣势差别。此时,如果仍然采取“整齐划一”的教学策略方法显然是不合适的,不利于学生的真正发展,距离“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也会越来越远。正确的策略应该是通过小组学习或分层教学的方式践行因材施教,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成长,还能在彼此的沟通交流中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最终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有的学生可能平时涉猎范围比较广,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感受比较深;另外一部分学生则可能是第一次听说圆明园和圆明园发生过什么事情,在感受程度上与上一类学生是无法相比的。此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将第一类学生分在一组,让他们充分讨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而针对第二类学生,则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内容,着重于把他们的情感先激发出来。 四、争取家长全力配合 在小学生运用语文知识技能的场景中,语文课堂只是其中占比不大的一部分。日常生活里,他们为了与他人打交道,无时无刻不会运用语文知识,特别是在家庭里。换句话说,如果家庭教育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无疑能够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成为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助力。反之,则可能起到不好的示范,降低课堂教学效果,比如部分家长对待文字内容不认真、平时很少进行阅读等。因此,教师应想办法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争取家长的全力配合。 例如,教师发现学生A对阅读的兴趣比较足,可以在了解其兴趣方向的基础上,向其推荐课外读物。同时与家长联系,希望家长尽可能陪学生一起阅读。如果家长因为某些原因做不到,也请家长不要影响学生阅读,在学生阅读遇到问题时要给予及时的帮助,学生向家长分享阅读的感悟或喜悦时家长要有积极的回应等。另外,学生在生活中表现出的与语文知识技能有关的任何问题,家长都可以记录下来传达给教师,由教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解决,比如学生平时说话缺少逻辑、思路表达不清等。 五、鼓励学生积极运用 上文已经提到,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机会其实是非常多的,但这种运用大都是无意识的。即学生要完成某一个“动作”,就必须说话、阅读或者写字,其实并不带有主动锻炼语文知识技能的意识。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有意识地运用语文知识技能。其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有较为明确的目标,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水平和运用成果,实现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进一步吸收和巩固。不过,这种运用不要与一般的作业混为一谈,尽可能给学生留下更多的空间,这样学生才能保持一个比较开放的心态,效果反而更好。 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写日记或周记,生活中的任何经历或感悟都可以写下来。为了表示对学生的尊重,教师不要要求学生“上交”自己的日记或周记。但是,教师仍然有办法大致判断学生究竟有没有写或者认真写,因为真得能够坚持下去的学生,其能力水平是能够获得提升并反映到一般的写作水平上的。如果教师发现部分学生有敷衍了事的情况,也不要“命令”学生必须写,那样只会变成作业。教师可

聚焦课程建设构建高效课堂(新)

聚焦课程建设构建高效课堂 ——奉贤区齐贤学校第二十三届教学节活动方案 暨齐贤学校第八届“贤文化”课堂教学展评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 为推进校本课程建设,发挥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学校引导教师积极投入课程开发、课程设计、课程实施的创造性工作,积极构建“教师欣赏学生、学生尊重教师、个体主动发展、同伴真诚合作”的人文课堂,并依托教育集团资源,逐步培育一批适合学生学习需要、核心素养培养的高品质课程;深化绿色指标评价改革,建立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树立和践行全面的教育质量观,完善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探究型)三类课程,构建高效课堂。 二、组织机构: 专家组:区教育局、区教研中心领导与专家 顾问:镇教管办及区、镇资源联盟学校领导 组长:顾卫权 副组长:周爱民张春方菊华 组员:其他行政人员、教研组长及年级组长代表等 三、目的与要求: 1、区、镇级骨干教师教学考核:展示才能,示范辐射。 2、职初教师(1-8年期)教学评比:夯实基础,脱颖而出。 3、部分教师优质课展示:展现自我,专业引领。 四、步骤与程序: 1、参赛项目确定( 2018年9月1日——9月20日) 坚持统一标准、发挥个性特长、拓宽交流途径 2、参赛过程管理( 2018年9月下旬——2018年12月上旬) 顶层设计策划、汇聚集体智慧、讲究实践效果 3、评估与总结( 2018年12月中旬—— 2019年1月) 公开公平评估、客观真实总结、科学有效评价 五、展评项目与人员: (一)基础型课程展评活动(2018年9月——2018年12月) (二)“快乐星期五”课程展评活动(2018年12月中旬)(附件1) (三)拓展型课程(社团课+乡村少年宫课程)展评活动(2018年12月中旬)(附件2) 六、评价与奖励 1、齐贤学校“贤文化”基础型课程课堂教学展评课评委:

“聚焦课堂-立足有效-提升质量”主题活动总结材料

“聚焦课堂,立足有效,提升质量”主 题活动总结材料 XX年,xx中学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微观课堂”为焦点,以“有效教学”为核心,积极开展了“聚焦课堂,立足有效,提升质量”的主题活动,通过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系列研讨活动,采取理论学习、集体备课、讲课评课、课例交流、研讨反思等多种形式,让规范课堂成为需要,让观察课堂成为习惯,让反思课堂成为素养。这一活动的开展为我校探求“优质高效”的新型课堂,提升广大教师新课堂执行力和反思力,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年来,我校“聚焦课堂”主题活动取得了一些成绩,总结了一些教训,汲取了一些经验,具体情况如下:1、开展了“聚焦课堂”主题活动的大讨论。根据教师制定的个人教学研究目标,提出的课堂教学问题,加上各教研组长的汇总提炼,结合我校教学实际,确定了我校“有效教学”研究目标为: ①优化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文科以记忆过关为主,强调精讲多记;理科以周结落实为主,强调精讲多练。 ②优化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处理好预习-学习-复习三者之间的关系;学会“日清”“周结”“月评”;在记忆方法上多想策略,在周结训练上多想办法。 同时鼓励教师认真学习《有效教学学习读本》中的有效教学专题辅导讲座,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并上传学校网站,以便更好地交流学习。 2、认真开展了同课异构的课例研讨活动,探讨和尝试了有效教学课例演练,即在语、数、英、综文、综理五个教研组的七、八年级中各选派两位老师选同一内容上课,组内老师听课、评课后讨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用以指导经后的教学。本次活动共有16名老师参加,其中语文组王立新、王在芹、李红艳、王金红老师,数学组鲁锋、许孝德、肖义、何进、李友芳老师,英语组苏红菊、黄荣老师表现最为突出。 3、一月一反思,博客竞赛成亮点。在开展有效教学的教研活动时,以学校网站为阵地,开展了每名教师每月上传一篇有效教学反思的活动,并组织评比,有很多老师的反思观点鲜明,见解独到,受到县教研室领导的好评。其中有王金红、邓家洪、李启红等老师博客中的博文在沙洋县获一等奖。 4、一年来,学校还开展有效教学的系列活动:论文(教学设计)、学案编写评比,其中语文、化学两门学科的学案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确立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确立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 石牌中学吴慧媛 现在中学生现代文阅读都是经专家审改,体现时代精神、现代意识,反映现代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和想象世界,语言典范生动,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审美价值,赋予它教给学生以特定的知识和能力的使命。那么,在新课改下阅读教学该如何确定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所收 获。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因此,重点、难点的确定要从学生出发。阅读文章的选定也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心理、知识、能力等特点,遵循教学规律,选择重点,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素材,让学生感受阅读的魅力。 《语文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培养他们的价值观。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准确地确定教学重点,还要准确的掌握答题技巧。帮助学生获得答题方法。因为,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要通过阅读培养文学素养,还要应对各种阅读试题。这就要求教师把握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难点。要如何做呢?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课堂的阅读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

尝到“有付出就有收获”的喜悦,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永远是追求知识带来的快乐,。在阅读教学中,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习民主。 二、改进教学、教法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民主地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讨论阅读的主题,然后一起分享自己的意见。将每个学生的想法整理好,互相分析,把课堂交给学生,就能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动力,那么,教师就应做到讲授准确、科学。语文的学习的目标之一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需要学生在听话、说话和写作能力上有所提高。要求他们对文本有独特的领悟,也要对文本准确、科学的理解。如果一篇阅读以基础知识为重点,就需要教师教准字、词义。多义词要结合句子选定义项,还要从感情色彩、一语双关等方面去挖掘它的深层含义;如果是以理解句子含义、文章内容和思想感情为主,就应开阔学生视野,打开思维,对文章进行全面分析,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主题。通过教学、教法的改进,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到位,教师的讲解分析应深入透彻,不止于肤浅。“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要求。阅读直接关系到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领会、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意义,进而去学习写作技能及加深对其他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尤为重要。通过语文阅读训练,能更有效的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也有利于学生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那么应该怎样做呢?首先:学会积累,阅读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积累包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学科“班班通环境下的自主导学”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一、为什么要构建自主导学高效的课堂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谁也代替不了;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没有自主学习就没有学习的高效率,没有自主学习就没有学习的快乐。传统的教学方法严重束缚学生主体能力的发挥,学生从上课到下课,始终处在压抑、被动的状态,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与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课堂上学生不动脑不动手,似乎轻轻松松,大量作业压到课外,导致课外作业负担过重,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了改变现状,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摈弃“满堂灌”,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我校语文组在教学中尝试自主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何为“自主”?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有足够的时间去充分读书、充分理解、充分体会、充分讨论、充分思考……何为“导学”?是指老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学生探索课文精髓的朋友和伙伴。这种阅读教学模式确立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二、“自主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操作流程 课前预习、自主探究——导入新课、明确目标——检查预习、初步感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精讲点拨——巧设练习、完成目标。 1、课前预习、自主探究 鉴于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的,提倡学生课前预习。但预习任务要简明,仅局限于对课文有所了解,对困难尝试克服,能够正确地读下来。不应有过多过细的要求,更不能把课内的任务强加给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学生要将文中出现的不能读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划出,通过查字典解决基本的字词问题,并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文章的社会时代背景,整理成小卡片。 2、导入新课、明确目标(5分钟) 新课的导入应具备三个要求:激活性,激活已有经验,引发学习动机;联系性,找准新课与学生已有经验的连接点,引导学生由已知走向未知;定向性,明确学习目标,定好探究路线,选择学习方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