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6.1设计原理

6.1.1设计依据

(1)要有厂区总平面布置图,并且在总图上已经明确规定了本车间所处的具体位置和区划。

(2)已掌握本车间与其他各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生活设施以及本车间与车间内外的道路、铁路、码头、输电、消防等的关系。了解有关防火、防雷、防爆、防毒和卫生等常用的设计规范和规定。

(3)熟悉本车间的生产工艺并已设计完成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熟悉有关产品的物性数据、原材料和主、副产品的贮存、运输方式和特殊要求。

(4)熟悉本车间各种设备的特点、要求及日后的安装、检修、操作所需空间、位置。根据设备的操作情况和工艺要求,决定设备装置是否露天布置,是否需要检修场地,是否需要经常更换等。

(5)了解本车间工艺有关的试验、配电、控制仪表等其他专业和办公、生活设施方面的要求。

(6)具有车间设备一览表和车间定员表。

6.1.2 车间设备布置原则

1、.车间布置设计要适应总图布置要求,与其他车间、公用工程系统、运输系统组成有机体。

2、最大限度的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包括设备维修要求,了解其他专业对本车间的布置要求

3、经济效果要好。车间平面布置设计应简洁紧凑,已达到最小的占地面积;车间立面设计应尽量将高大的设备布置在室外,如不能布置在室外的尽量单独处理。

4、便与生产管理,安装操作检修方便。

5、要符合有关的布置规范和国家的有关法规,妥善处理防火,防爆防毒防腐等问题,保证生产安全,还要符合建筑规范和要求。

6、要留有发展余地,为将来厂房扩建提供适当的空间。

6.2 车间设备布置的方法与步骤

①根据工艺的要求与土建专业共同拟订各车间的结构形式、柱距、跨度、层高、间隔等初步方案,并画成1:50或1:100比例的车间建筑平面图。

②认真考虑设备布置的原则,应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③将确定的设备数以最大的外形尺寸比例制作成硬纸块模板(一般为1:50或1:100),并标明设备的名称。

④将这些设备的硬纸块模板按车间设备布置在相同比例的车间建筑平面图上,布置的形式可多种多样,一般2-3个方案,以便加以比较。经过多方面的比较,选择一个最佳方案。

⑤检查各设备基础大小,设备安装、起重、检修的可能性;考虑设备支架的外形、结构、常用设备的安全距离;考虑外管及上、下水管进、出车间的位置;考虑操作平台、局部平台的位置大小等。设备草图经修改后,要广泛征求各有关专业部门的意见,集思广益,做必要的调整,提交建筑人员设计建筑图。

⑥设计人员在取得建筑设计图后,根据布置草图绘制成正式的设备平面布置图。

6.3 设备布置图内容

1、一组视图

2、尺寸及标注

3、安装方位标

4、说明与附注

(1)通用附注设备布置图中都应附注如下内容:

①立面图见图号×××××。

②地面设计标高为EL×××.×××。

③图例简化画法见×××××。

(2)其它附注

5、设备一览表

6、标题栏

6.3.1 绘制平面图:

1.确定图纸上各层平面图的相对位置。

2.用点划线从底层平面图开始,依次绘制各层平面图的定位轴线:

3.用细实线依次绘制各层平面与与设备安装布置有关的厂房建筑的基本结构

4.用细实线绘制底层平面的操作平台,需预留的空、洞、坑、沟设备基础等与

设备安装的细部结构。

5.用点划线依次画出各层平面设备,机泵的中心轴线。

6.用粗实线绘制底层平面的设备外形的特征轮廓,无管口方位图的则要画出特

征管口

7.标注尺寸,以及各定位轴线的编号和设备位号。

6.4 本布置中典型设备布置

6.4.1 塔设备:中空纤维膜吸收塔和解析塔

1)、大型塔设备:室外布置,用裙座直接安装于基础上。

小型塔设备:室内布置,支承于楼板或操作台上;

室外布置,用框架支承。

2)、多个塔设备:按工艺流程的顺序成排布置,尽可能按塔筒中心线取齐。

布置形式:

(1)独立布置:单塔或特别高大的塔

(2)成列布置 : 将几个塔的中心排成一条直线将高度相近的塔相邻布置

(3)成组布置:数量不多、结构与大小相似的塔

(4)沿建筑物或框架布置

(5)室内或框架内布置:适用于较小的塔

6.4.2 列管式换热器:

(1)布置原则:顺应流程和缩短管道长度,其位置取决于与之密切联系的设备的位置如塔的换热器近塔布置,再沸器及冷凝器则与塔以大口径的管道连接,应取近塔布置,通常将它们分别布置在塔的两侧。

(2)布置空间受限制时

如原来设计的换热器显得太长,可以换成一个短粗的换热器以适应布置空间的要求。

6.4.3 冷却泵:

●集中成一直线,单排或双排

●基础高于地面150mm,四周考虑排液沟和冲洗排水沟

●重量较大的泵和电机应设检修的起吊设备,一般置于室内应尽量靠近供料设

备以保证良好的吸入条件,集中布置在室外、建筑底层或泵房

●小功率的泵(7kw以下):布置在楼面或框架上。

室外布置的泵:

在路旁或管廊下面排成一行或二行,电机对齐排在中心通道的两侧,吸入与排出端对着工艺罐。

6.4.4 压缩机的布置:

?压缩机应靠近相关工艺设备,进出口管线尽可能短、直

?压缩机应布置在专用的压缩机厂房内,厂房内应设吊车

?压缩机基础应考虑隔振,与厂房的墙、基础脱开

?压缩机的压力表及其他操作仪表应面向主要操作通道

?压缩机进气、排气阀门应位于或接近于主要操作通道

?压缩机进气、排气阀门的设置高度宜在1.2—1.5m之间

6.4.5 鼓风机:

●鼓风机噪音很大,机房应有隔音设备或良好的通风。

●鼓风机进风口应设在建筑物墙外空气清洁的地方。为防止尘土和

杂物进入,进风口装设空气过滤器或消音装置。

●布置鼓风机时,应考虑管道要尽量短,并且少用弯头等局部管件。

●选用两台鼓风机时,各机组应轴线平行布置,电动机均在同侧,

便于检修。

6.4.6 冷凝器:

●冷疑器布置在室外的应尽量避免太阳直接照射,卧式冷凝器不得设在

露天。

●立式冷凝器应布置在室外,冷凝器的水池壁与设备间墙面一般应有

3m的间距,以减少冷却水外溅时损坏墙面。

●采用立式或卧式冷凝器,在布置时应留有通洗和更换管子的空间余

地。

●冷凝器的安装高度,必面保证其液体按自流条件流入贮液器内。

●冷凝器上应装设压力表和安全阀。

6.4.7 分子筛过滤器:

●分子筛过滤器通常布置在室内,多台过滤机采用并排布置,以便过滤、出料

等操作能交替进行

●设备布置所占用的面积,因出料方式而异,一般过滤器周围至少要留出一个

过滤器宽度的空间

●过滤器安装高度。一般将其安装在楼面上或操作平台上

●过滤器四周要留出操作、清洗、检修的位置,其通道宽度不得小于一米。

●过滤器的真空管道要采用大管径、短管线,以减少阻力。

6.4.8 二氧化碳产品储罐:

储罐内的CO2 属于液化气体,在容器内以气液两态存在,当容器破裂发生爆炸时,除了气体的急剧膨胀做功外,还有液体蒸发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容器内的饱和液体占有容器的介质重量的绝大部分,它的爆破能量比饱和气体大得多。因此要做好安全措施。

●二氧化碳液体贮罐应露天布置:贮罐支架,须涂耐火保护层。

●全厂性集中布置的液体二氧化碳罐区、装卸站、贮气罐应在厂区边缘,并须

在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测风或下风向。其装卸站还应靠近铁路或道路。

●按照防爆规范的要求,罐区应设置静电接地和防雷设施

●罐区四侧都要有可以连通的通道,罐区通道的宽度要考虑消防车能方便进出●易燃易爆液体贮罐四周要设围堤或围堰

●贮罐应成排成组布置

6.5 设备布置安全距离:

项目净安全距离(m)

泵与泵间距不小于0.7

泵离墙的距离不小于1.2

泵列与泵列的距离不小于2.0

贮罐与贮罐0.4—0.6

换热器与换热器不小于1.0

塔与塔间距 1.0—2.0

反应罐底部离人行通道地面的高度不小于1.8—2.0

反应罐卸料口至离心机不小于1.0—1.2

不小于2.0—2.5

走廊、操作台通行部分的最小净空间高

操作台梯子斜度不小于45°

工艺设备与道路之间不小于1.0

平台到水平人孔的高度0.6~1.5

工艺设备与道路距离不小于1.0

控制室、开关室与炉子之间距离15

6.6 结合风向类型来优化车间布置

泉港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以南风为主,每年平均风速为7.15 米/ 秒。布置时要将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厂布置在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侧,居住区布置在上风侧;当最大频率风向与最小频率风向不一致甚至垂直时,产生粉尘及有害气体的工厂应布置在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除此之外也要考虑以下方面: (1)尽可能将火灾爆炸危险性比较大、高温热源、产生大量粉尘及有毒或腐蚀性气体的设施布置在生产厂区的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尽量建在厂区的边缘。

(2)将要求洁净的生产车间及辅助设施,如精密加工车间、中心实验室、研究室、厂办公室和生活福利设施等,布置在生产厂区产生危险性粉尘气体源头的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3)尽量将热源安排在车间的外面.若不得不布置在车间内,当采用热压为主的自然通风时,热源尽量布置在天若采用穿堂风为主的自然通风时,热源应尽量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南风的下风侧。

(4)风向对作业岗位布置的影响,主要考虑高温、高毒、高粉尘作业的操作室及固定或相对固定且人工作业较为复杂的岗位。这些作业岗位应布置在产生有害物质的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5)需要利用自然通风的一般是产生高温、大量的烟尘及危险性气体的厂房。为了夏季主导风向对厂房能形成穿堂风或能增加自然通风的风压作用,厂房的迎风面与夏季最大频率风向宜成60 0一90。夹角,最小不小于45度不需要利用自然通风的厂房,其迎风面与常年最大频率风向应成最小夹角。

本设备的布置形式

流程式布置:按工艺流程顺序布置设备,以满足工艺流程路径,保证流程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连续性。附图如下

车间布置设计的要求和原则

车间布置设计的要求和原则 1、要求 1)生产设备要按工艺流程的顺序配置,在保证生产要求、安全及环境卫生的前提下,尽量节省厂房面积与空间,减少各种管道的长度。2)保证车间尽可能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与通风条件,使各个工作地点有良好的劳动条件。 3)保证车间内交通运输及管理方便。万一发生事故,人员能迅速安全地疏散。 4)厂房结构要紧凑简单,并为生产发展及技术革新等创造有利条件。 2、原则 1)各工序的设备布置要与主要流程顺序相一致,是生产线路成链状排列而无交叉迂回现象,并尽可能自流输送,力求管线最短。 2)注意改善操作条件,对劳动条件差的工段要充分考虑朝向、风向、门窗、排气、除尘及通风设施的安装位置。设备的操作面应迎着光线,使操作人员背光操作。 3)辅料制备车间应与适用设备靠近,但如液氯汽化、制漂等有污染和粉尘部分,应有墙与车间隔开,应有通风等必要的设施。 4)冬天无严重冰冻地区的工厂可考虑把不适宜在车间内布置的设施,布置在室外。高压容器等有爆炸危险的设备应布置在室外。并有安全报警和事故排空等安全措施。 5)设备布置在楼面还是布置在底层,要视楼面荷载及是否利用位差输送等因素而定。一般洗浆设备布在楼面,黑液槽及浆池布在底层。

6)相互联系的设备在保证正常运行、操作、维修、交通方便和安全条件下,尽可能靠近。 7)设备与墙柱之间的间距,无人通过最小500mm,有人通过最小800mm 8)泵与泵之间间距一般1000mm,泵组之间间距约1500mm。 9)设备的安装位置不应骑在建筑物的伸缩缝或沉降缝上。 10)发散有害物质、产生巨大噪音和高温的生产部分应同一般的生产部分适当的隔开,以免互相干扰。 11)要统一安排车间所有操作平台、各种管路、地沟、地坑及巨大的或震动大的设备基础,避免同厂房基础发生矛盾。 12)操作平台的宽度应大于500mm,平台向上距梁底或楼板的距离应大于2000mm,平台下若走人或有设备需检修,平台底部净高不应小于2000mm。 13)合理安排厂房的出入口,每个车间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厂房大门的宽度应比所需通过的设备宽度大200mm左右,比满载的运输工具宽度要大600~1000mm,总的宽度不应小于2000~2500mm。14)要考虑必要的锥料面积。 15)遵守国家的有关劳动卫生及防火安全等方面的各项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6)要考虑到厂房扩建的需要。 17)在满足生产工艺需要的同时,设备布置要尽量符合建筑结构标准化要求,18m以下,采用3m的倍数,18m以上采用6m的倍数,多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6.1设计原理 6.1.1设计依据 (1)要有厂区总平面布置图,并且在总图上已经明确规定了本车间所处的具体位置和区划。 (2)已掌握本车间与其他各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生活设施以及本车间与车间内外的道路、铁路、码头、输电、消防等的关系。了解有关防火、防雷、防爆、防毒和卫生等常用的设计规范和规定。 (3)熟悉本车间的生产工艺并已设计完成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熟悉有关产品的物性数据、原材料和主、副产品的贮存、运输方式和特殊要求。 (4)熟悉本车间各种设备的特点、要求及日后的安装、检修、操作所需空间、位置。根据设备的操作情况和工艺要求,决定设备装置是否露天布置,是否需要检修场地,是否需要经常更换等。 (5)了解本车间工艺有关的试验、配电、控制仪表等其他专业和办公、生活设施方面的要求。 (6)具有车间设备一览表和车间定员表。 6.1.2 车间设备布置原则 1、.车间布置设计要适应总图布置要求,与其他车间、公用工程系统、运输系统组成有机体。 2、最大限度的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包括设备维修要求,了解其他专业对本车间的布置要求 3、经济效果要好。车间平面布置设计应简洁紧凑,已达到最小的占地面积;车间立面设计应尽量将高大的设备布置在室外,如不能布置在室外的尽量单独处理。 4、便与生产管理,安装操作检修方便。 5、要符合有关的布置规范和国家的有关法规,妥善处理防火,防爆防毒防腐等问题,保证生产安全,还要符合建筑规范和要求。 6、要留有发展余地,为将来厂房扩建提供适当的空间。 6.2 车间设备布置的方法与步骤 ①根据工艺的要求与土建专业共同拟订各车间的结构形式、柱距、跨度、层高、间隔等初步方案,并画成1:50或1:100比例的车间建筑平面图。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教学内容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6.1设计原理 6.1.1设计依据 (1)要有厂区总平面布置图,并且在总图上已经明确规定了本车间所处的具体位置和区划。 (2)已掌握本车间与其他各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生活设施以及本车间与车间内外的道路、铁路、码头、输电、消防等的关系。了解有关防火、防雷、防爆、防毒和卫生等常用的设计规范和规定。 (3)熟悉本车间的生产工艺并已设计完成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熟悉有关产品的物性数据、原材料和主、副产品的贮存、运输方式和特殊要求。 (4)熟悉本车间各种设备的特点、要求及日后的安装、检修、操作所需空间、位置。根据设备的操作情况和工艺要求,决定设备装置是否露天布置,是否需要检修场地,是否需要经常更换等。 (5)了解本车间工艺有关的试验、配电、控制仪表等其他专业和办公、生活设施方面的要求。 (6)具有车间设备一览表和车间定员表。 6.1.2 车间设备布置原则 1、.车间布置设计要适应总图布置要求,与其他车间、公用工程系统、运输系统组成有机体。 2、最大限度的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包括设备维修要求,了解其他专业对本车间的布置要求

3、经济效果要好。车间平面布置设计应简洁紧凑,已达到最小的占地面积;车间立面设计应尽量将高大的设备布置在室外,如不能布置在室外的尽量单独处理。 4、便与生产管理,安装操作检修方便。 5、要符合有关的布置规范和国家的有关法规,妥善处理防火,防爆防毒防腐等问题,保证生产安全,还要符合建筑规范和要求。 6、要留有发展余地,为将来厂房扩建提供适当的空间。 6.2 车间设备布置的方法与步骤 ①根据工艺的要求与土建专业共同拟订各车间的结构形式、柱距、跨度、层高、间隔等初步方案,并画成1:50或1:100比例的车间建筑平面图。 ②认真考虑设备布置的原则,应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③将确定的设备数以最大的外形尺寸比例制作成硬纸块模板(一般为1:50或1:100),并标明设备的名称。 ④将这些设备的硬纸块模板按车间设备布置在相同比例的车间建筑平面图上,布置的形式可多种多样,一般2-3个方案,以便加以比较。经过多方面的比较,选择一个最佳方案。 ⑤检查各设备基础大小,设备安装、起重、检修的可能性;考虑设备支架的外形、结构、常用设备的安全距离;考虑外管及上、下水管进、出车间的位置;考虑操作平台、局部平台的位置大小等。设备草图经修改后,要广泛征求各有关专业部门的意见,集思广益,做必要的调整,提交建筑人员设计建筑图。 ⑥设计人员在取得建筑设计图后,根据布置草图绘制成正式的设备平面布置图。 6.3 设备布置图内容

(完整word版)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5.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5.1车间设备布置的原则 5.1.1车间设备布置的原则 1 从经济和压降观点出发,设备布置应顺从工艺流程,但若与安全、维修和施工有矛盾时,允许有所调整。 2 根据地形、主导风向等条件进行设备布置,有效的利用车间建筑面积(包括空间)和土地(尽量采用露天布置及建筑物能合并者尽量合并)。 3 明火设备必须布置在处理可燃液体或气体设备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侧,并集中布置在装置(车间)边缘。 4控制室和配电室应布置在生产区域的中心部位,并在危险区外。 5 充分考虑本装置(车间)与其他部门在总平面布置图上的位置,力求紧凑、联系方便,缩短输送管线,达到节省管材费用及运行费用的目的。 6 留有发展的余地 7 所采取的劳动保护、防火要求、防腐蚀措施要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8 有毒、有腐蚀性介质的设备应分别集中布置,并设围堰,以便集中处理。 9 设备安全通道、人流、物流方向应错开。 10 设备布置应整齐,尽量使主要管道走向一致[13]。 5.1.2 车间设备平面布置的原则 车间平面布置首先必须适合全厂总平面布置的要求,应尽可能使个车间的平面布置在总体上达到协调、整齐、紧凑、美观,相互融合,浑成一体。其次,必须从生产需要出发,最大限度的满足生产包括设备维修的要求。即要符合流程、满足生产、便于管理、便于运输、利于设备安装和维修。第三,生产要安全。即要全面妥善的解决防火、防爆、防毒、防腐、卫生等方面的问题,符合国家的各项有关规定。第四,要考虑将来扩建及增建的余地,为今后生产发展、品种改革、技术改造提供方便。但这些一定要最有效的利用车间的建筑面积(包括空间)和土地(设备装置能露天布置的尽量露天布置,建筑物能合并的应尽量合并)。5.1.3 车间设立面布置的原则 厂房的立面形式有单层、多层和单层与多层相结合的形式。多层厂房占地少但造价高,而单层厂房占地多但造价低。采用单层还是多层主要应根据工艺生产的需要。例如制碱车间的碳化塔,根据工艺要求须放在厂房内,但塔有比较高,

车间布置原则

车间布置原则:优良的车间布置设计,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省投资、操作维修方便、设备排列简洁、紧凑、整齐、美观。 1. 应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 2. 应符合生产操作的要求 3. 应符合设备安装、检修的要求 4. 应符合厂房建筑的要求 5. 应符合节约建设投资的要求 6. 应符合安全、卫生和防腐蚀的要求 7. 应符合生产发展的要求 厂房建筑结构 常用结构型式有两种:排架结构框架结构 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是由屋面梁或屋架、柱和基础组成,柱与屋架铰接,而与基础钢接。 这种结构是目前单层厂房结构的基本形式。跨度可超过30m,高度可达20—30m或更大,吊车吨位可达150t或更大。 框架结构是由横梁和立柱所组成。在多层房屋中,它们形成多层多跨框架。框架可以是等跨的或不等跨的,层高相等或不相等的。 框架可分为:现浇式装配式装配整体式 装配整体式框架,是将预制构件就位后再连成整体的框架。由于它兼有现浇式与装配式框架的一些优点,所以应用最为广泛。 按承重结构的材料,厂房结构可分为如下几种: (1)混合结构用砖柱承重,钢筋混凝土屋架或木屋架或轻钢屋架。 (2)钢筋混凝土结构全部承重构件都用钢筋混凝土制成构件。在发酵工厂应用十分普遍,一般主要车间都采用这类结构。 (3)钢结构厂房的柱、梁和屋架都由各种形状的型钢组合连接而成的结构物,主要用于大跨度建筑和高层建筑。 1.建筑物的视图 表达建筑物正面外形的主视图称为正立面图,侧视图称为左或右侧立面图。 将正立面图或侧立面图画成剖视图时,一般将垂直的剖切平面通过建筑物的门、窗。 这种立面上的剖视图称为剖面图。 建筑物的俯视图一般都画成剖视图,称为平面图。 2.绘制建筑图应注意的问题 (1)凡未被剖切的墙、墙垛、梁、柱和楼板等结构的轮廓,都用细实线画出; 被剖切后的剖面轮廓则用较粗的实线画出。 这些结构,以及门、窗、孔洞、楼梯等常见构件的规定画法,可见图5-2的立体图。需要时,可查阅《国家标准建筑制图》。 (2)厂房建筑图中的墙、柱或墙垛,一般用点划线画出它们的定位轴线并编号。 平面图上的纵向定位轴线,应按水平方向从左至右顺次用阿拉伯数字编号: 横向的定位轴线,则按垂直方向由下而上顺次用大写英文字母编号。 在立面图和剖面图上,一般只画出建筑物最外侧的墙或柱的定位轴线,并注写编号。 轴线编号一般排列在图面的下方和左方。 (3)建筑物各层楼、地面和其他构筑物相对于某一基准面的高度,称为“标高”。 标高数值以m为单位,一般标注至小数点以后第三位。 (4)基准面。例如某层的楼,地面,某标高为零,并标注为±0.000。

化工车间布置原则

车间布置的基本原则与程序 摘要:介绍了车间布置的内容、依据、方法步骤、平立面布置规则、设备布置规则Abstract:Introduced the content,basis,method,progress of plant arrangement and the regulation of level elevation arrangement,equipment arrangement 前言 在化工工程的初步设计或施工图设计中,当工厂总图、工艺流程图、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设备选型及其主要尺寸确定后,就可以开始进行车间厂房和车间设备布置设计工作。车间布置设计是否合理,事关重大,它将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总投资及操作、安装、检修是否方便,甚至还会影响整个车间的安全以及车间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在进行布置设计时,要全盘统筹考虑,合理安排布局,才能完成既符合生产要求,又经济合理的布置设计。 一、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 车间布置设计分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只是初步确定厂房的尺寸、高度,完成主要设备的布置工作,还不能达到施工、操作的要求。 车间布置设计包括车间厂房布置设计和车间设备布置设计两部分。 (一)、车间布置设计的依据 1.标准、规范和规定 车间布置设计所要遵循的标准有很多,以下只列出所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及规定的名称,详细内容可参见文献[1]第一章内容。 GB 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60—2008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Z 1—200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J 87—1985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 12348—1990 工业企业界噪声标准

(现场管理)车间布局设计说明书

《数控实训场地、设备布局说明书》 设计题目:数控实训场地、设备布局设计 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数控技术 班级:0 8 数控 3 0 4 学号:2 0 0 8 1 0 3 3 4 1 9 设计人:秦巍 指导老师:唐新民 日期:2010.12.1—2011.3.4

目录 (1) 前言 (2) 车间设计布局指导书………………………………………...第页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参考文献……………………………………………………… 毕业设计总结及体会……………………………………………. 机床设备………………………………………………………….. 建筑场地图………………………………………………………. 设备型号及平面图………………………………………………..

通过3年专业的学习数控技术,即将毕业踏入社会时,学校还要给予我们最后一项考核来检验我们3年以来学习的综合知识。 ——毕业设计毕业设计主要是用来考核我们在大学3年以来所学的一个综合测试,它是教学计划中综合性、探索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是对生学业水平和研究能力的综合检验,也是学生在校期间,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获得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最后一次重要的训练,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培养目标、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在完全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很多方面的提高: (1)首先,在其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获取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其自我的动手能力。

(2)然后,通过专业的学习加以利用,理论跟实际结合; (3)最后,达到一个自我提升的的目的。 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在于总结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具有综合性、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工作各个环节的实际锻炼,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说明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充分体现了设计人员的创新意识、个人能力,及专业知识的掌握; (2)主要以课本知识与专业手册和理论的联系,并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设计图一定要做到通俗易懂,让阅读者一看就懂你的设计内容等等方面; (4)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及独立工作的能力,为毕业走向社会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车间布局设计说明书

《数控实训场地、设备布局说明书》 设计题目:数控实训场地、设备布局设计 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数控技术 班级:0 8 数控 3 0 4 学号:2 0 0 8 1 0 3 3 4 1 9 设计人:秦巍 指导老师:唐新民 日期:2010.12.1—2011.3.4

目录 (1) 前言 (2) 车间设计布局指导书………………………………………...第页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参考文献……………………………………………………… 毕业设计总结及体会……………………………………………. 机床设备………………………………………………………….. 建筑场地图………………………………………………………. 设备型号及平面图………………………………………………..

通过3年专业的学习数控技术,即将毕业踏入社会时,学校还要给予我们最后一项考核来检验我们3年以来学习的综合知识。 ——毕业设计毕业设计主要是用来考核我们在大学3年以来所学的一个综合测试,它是教学计划中综合性、探索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是对生学业水平和研究能力的综合检验,也是学生在校期间,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获得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最后一次重要的训练,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培养目标、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在完全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很多方面的提高: (1)首先,在其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获取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其自我的动手能力。

(2)然后,通过专业的学习加以利用,理论跟实际结合; (3)最后,达到一个自我提升的的目的。 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在于总结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具有综合性、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工作各个环节的实际锻炼,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说明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充分体现了设计人员的创新意识、个人能力,及专业知识的掌握; (2)主要以课本知识与专业手册和理论的联系,并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设计图一定要做到通俗易懂,让阅读者一看就懂你的设计内容等等方面; (4)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及独立工作的能力,为毕业走向社会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车间内设备的布置

编号:SY-AQ-08045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车间内设备的布置 Layout of equipment in workshop

车间内设备的布置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车间设备布置是确定各个设备在车间中的位置;确定场地与建筑物的尺寸;确定管理、生产仪表管线、采暖通风管线的走向和位置。最佳的设备布置应做到;经济合理,节约投资,操作维修方便、安全,设备排列紧凑,整齐美观。 一、设备布置露天化 属于下列几种情况者,可以考虑设备露天布置。生产中不需要经常操作的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或受气候影响不大的设备。如塔、冷凝器、液体原料贮罐、气柜等。需要大气调节温度、湿度的设备,如凉水塔、空气冷却器等。有爆炸危险的设备。 二、满足生产工艺与操作要求 设备布置时一般采用流程式布置,以满足工艺流程路径,保证工艺流程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连续性。在不影响工艺流程路径的原则下,将同类型的设备或操作性质相似的有关设备集中布置,可以

有效地利用建筑面积,便于管理、操作与维修。还可以减少备用设备或互为备用。如塔体集中布置在塔架上,换热器、泵组成布置在一处等。充分利用位能,尽可能使物料自动流送,一般可将计量设备、高位槽布置在最高层,主要设备(如反应器等)布置在中层,贮槽、传动设备等布置在底层。考虑合适的设备间距。设备间距过大会增加建筑面积,拉长管道,从而增加建筑和管道投资;设备间距过小导致操作、安装与维修的困难,甚至发生事故。设备间距的确定主要取决于设备管道的安装、检修、安全生产以及节约投资等几个因素。表4—1和图4—3介绍了一些设备安全间距,可供一般设备布置时参考。 三、符合安装与检修的要求 必须考虑设备运人或搬出车间的方法及经过的通道。根据设备大小及结构,考虑设备安装、检修及拆卸所需的空间和面积,同类设备集中布置可统一留出检修场地,如塔、换热器等。塔和立式设备的人孔应对着空场地或检修通道的方向;列管换热器应在可拆的一端留出一定空间,以备抽出管子来检修等。

车间布局方法

附录二 附录二 燕山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SLP在J厂生产车间应用研究学院(系):经济管理学院 年级专业: 09工业工程 学生姓名:王惠民 指导教师:王艳亮 完成日期:2013年3月25日 II

一、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企业需要不断调整生产任务。有的企业产品种类繁多、调整频繁,而生产过程中的设备、物流系统已难以满足实际生产要求,那些采用传统机群布局的生产车间或落后的生产形式都面临着改造。许多机械加工企业通常非常重视生产工艺知识,而对设备布局、物流搬运系统(包括工件、工艺装备)的设计则局限于经验水平,没有从专业理论或科学角度进行系统设计,从而制约了生产效率的提高[1]。车间布局对于生产效率、制造成本和产品品质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大约有20%~50%的加工费用用于物料运输,而合理的设备布局至少能节约10%~30%的物料运输费用[2]。因此,对生产车间系统及其设备的布局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内现状 对于车间布局研究,西方发达国家明显领先。1961年,美国的缪斯提出了代表性的系统布置设计(SLP)理论,其中提到并建立了第一类理想的块状布局模型、动态布局等;由Venkatadri在1999年提出的分型布局,是利用分形几何中的自相似性概念而形成的一种布局方法,通过将车间分形成单元形式,允许了单元间物料流动和机械共享,综合工艺布置和产品布置的优点。随着成组技术,分型单元,可重组系统的成熟,Mckebdall提出的蚁群算法有效解决动态布局问题等等,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因为设备布局等问题带来的低效率,高耗费等问题[3]-[5],M. Adel提出用一种遗传算法解决制造业中设施布局设计问题,实现运转成本最小化,他考虑了各种物质流生产环境模式的流水车间布局、流程线布局(单线)与产品布局,多行布局、半圆形、循环布局[6]。 (二)国外现状 国内的研究,虽然远远落后于国外,最近却也呈现出一些先进的研究。黄太兵等人的大规模定制车间的布局概述,对车间出现的大规模定制情况进行了针对性研究,提出了三种适合大规模定制车间布局的类型(子生产型、C 型和花瓣形布局);李志华等人提出的单向环形设备布局设计,将建模与虚 1 1

6生产车间设备布置图及设计说明

第六章生产车间设备布置图及设 计说明 第一节设备布置基本要求说明 设备布置的基本原则:满足操作、检修和施工要求。 一.工艺条件: 大型储罐、运动设备一般布置在底层,小型设备可以安放在较高的地方。 同类型的设备或操作性质相似的尽可能布置在一起。 设备布置时考虑采光,操作人员背光操作。 二.安全因素 (各设备参照下表安全) 生产车间外设10宽消防通道 1. 采用敞开式钢结构车间 占地18 m*36 m 面积楼高 5 m 柱距 6 m 共四层 总面积2592 m2 2. 梯子 直梯一台宽度0.6m 每段直梯高度5m 设安全护笼 斜体三台宽度0.8m 45°台阶高度0.15 16阶分两段 甲类平台至少两个通往地面的梯子,做安全出口 设备布置安全距离: 项目净安全距离(m) 泵与泵不小于0.7 泵离墙的距离不小于1.2 泵列与泵列的距离不小于2.0

计量罐与计量罐0.4—0.6 贮罐与贮罐0.4—0.6 换热器与换热器不小于1.0 塔与塔 1.0—2.0 反应罐底部离人行通道地面的高度不小于1.8—2.0 反应罐卸料口至离心机不小于1.0—1.2 不小于2.0—2.5 走廊、操作台通行部分的最小净空间高 度 操作台梯子斜度不小于45° 工艺设备与道路之间不小于1.0 化工生产的高温、高压、易燃、易爆、腐蚀性介质多等特点,钢结构与目前普遍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钢结构是对城市环境影响最小的结构之一,在西方广泛采用,所以被有关专家称为“绿色建筑”。 钢结构的特点:强度高,材质均匀,塑性、韧性好,建筑物抗震,抗风性能好,建筑总质量轻,工厂化制作,易于产业化,建设工期短,便于改造。 第二节生产车间设备布置图 见附图二

车间布置设计

第八章车间布置设计 第八章车间布置设计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厂房建筑和车间组成 ?第三节化工车间的布置设计 ?第四节制药洁净车间的布置设计 ?第五节设备布置图 8.1 概述 ?8.1.1.车间布置的重要性和目的 ?车间布置设计目的是对厂房的配置和设备的排列作出合理地安排。?制药工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既与施工、安装、建设投资密切相关,且与生产、管理、安全和经济效益密切相关。 ?以工艺专业为主导,在非工艺专业如土建、设备、安装、电力照明、采暖通风、自控仪表、环保等的密切配合下,由工艺人员完成的。?工艺设计人员要集思广益,从各种方案中找出最佳方案进行设计,以保证车间布置的合理性。 8.1.2.车间布置设计的依据 1、有关设计规范和规定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定》(GB50160-99)、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标准》(HG20571-95)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2348-90)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定》(GB50058-92)、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J 73-84)、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1998年修订版)、《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 19-87)等。 2、有关的设计基础资料 ?不同深度的工艺流程图。 ?物料衡算、能量衡算的计算资料和结果。 ?工艺设备设计结果。 ?厂区的总平面布置示意图。

?其它相关资料。 8.1.3车间布置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1)本车间与其它车间及生活设施在总平面图上的位置,力求联系方便、短捷。(2)满足生产工艺及建筑、安装和检修要求。 (3)合理利用车间的建筑面积和土地。 (4)车间内应采取的劳动保护、安全卫生及防腐蚀措施。 (5)人流物流通道应分别独立设置,尽可能避免交叉往返。 (6)对原料药车间的精制、烘干、包装工序以及制剂车间的设计,应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7)要考虑车间发展的可能性,留有发展空间。 (8)厂址所在区域的气象、水文、地质等情况。 8.1.4.车间布置设计的程序 (1)收集有关的基础设计资料 (2)确定车间的防火等级 (3)确定车间的洁净等级 (4)初步设计 (5)施工图设计 8.1.5车间布置设计的成果 ?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初步设计阶段,主要成果是初步设计阶段的车间平面布置图和立面布置图; ?施工图设计阶段,主要成果是施工阶段的车间平面布置图和立面布置图。 8.2厂房建筑和车间组成 ?8.2.1 建筑的分类 ?8.2.2建筑模数 ?8.2.3 厂房建筑的定位尺寸 ?8.2.4 常见工业厂房 ?8.2.5 车间组成和布置形式 8.2.1 建筑的分类 ?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 8.2.2建筑模数 ?建筑模数是建筑的标准尺寸单位。

车间平面布置图

车间平面布置图大门大门配电间卫生间新车交车区待修车位空压机房储藏间配件仓库电工间员工休息室钣喷工具间机油间大修间大门消防安全通道机电储藏面积:长86.8米*宽36米事故车工位维修保养保养保养修复新车交车区维修维修油漆准事故车工位索赔件仓库技术部仓库烤漆房油漆抛光房保养维修

布置图是建筑布置图的简明图形形式,用于显示建筑物,结构,设施,设备等的相对平面位置。绘制布置图的常用方法是平面模型布置法。根据布置对象的范围,布置图可分为工厂总体布置图,工厂布置图,车间布置图,设备布置图和地下网络布置图。 布局图一般是指平面的空间布局和布置,分为公共空间布局,室内平面布局,绿化平面布局等。在工程中,布局图通常是指建筑布局的简洁图形形式方案,用于显示建筑物,构筑物,设施,设备等的相对平面位置。 画图方法 通常,使用手工图或二维工程图软件来绘制平面图。 常用的CAD版本是cad2007,cad2010和cad2014。在这里,2007是较早的CAD起草器最主要和最常用的版本。2010是所有版本中最稳定的版本。在现有CAD的基础上,CAD 2014与3DMAX更加兼容。 (常用:CAXA,众望CAD,天正CAD,AutoCAD) 图纸布局计划的常用方法是平面模型布局方法和空间原理。

分类 根据对象的范围,布局计划可以分为总体布局计划,总体布局计划,总体布局计划,总体布局计划,总体布局计划,总体布局计划,总体布局计划,总体布局计划,总体布局计划。,总体布局计划,总体布局计划,总体布局计划,总体布局计划,总体布局计划单一建筑物布局图,设备布局图和地下网络布局图等 国内建筑法 目前,国内建筑法对平面布置图的要求是通过增加四个外墙和颜色图来构成建筑物的布置图。 三要素 1个比例 2方向 3图例和笔记

项目五、制药车间设备布置图

项目五制药车间设备布置图教学方案

一、企业教师讲解制药企业的经营活动 二、现代制药业目前的生产情况及发展方向 三、某一工段生产流程的设备布置(见课件) 设备布置图是用来表示设备与建筑物、设备与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并能直接指导设备的安装的重要技术文件。 一组视图:表示厂房建筑的基本结构和设备在厂房内外的布置情况。 尺寸和标注:平面图和剖面图中要标注的内容及一些必要说明。 安装方位标:确定设备安装方位的基准,一般画在图纸的右上方 标题栏:注写图名、图号、比例、设计者等。 具体见图。 四、设备布置图的内容和画法

1、制药设备布置图的视图表达: 设备布置图应以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土建图、设备表、设备图、管道走向和管道图及制造厂提供的有关产品资料为依据绘制。绘制时,设备布置图的内容表达及画法应遵守制药设备布置设计的有关规定 设备布置图一般采用A1图幅,不加长加宽。特殊情况也可采用其他图幅。图纸内框的长边和短边的外侧,以3 mm长的粗线划分等分,在长边等分的中点自标题栏侧起依次书写A、B、C、D …,在短边等分的中点自标题栏侧起依次写1、2、3、4 …。图幅长边分8等分,短边分6等分,A2图幅长边分6等分,短边分4等分。如图所示。 绘图比例视装置的设备布置疏密情况(大小和规模)而定。常采用1:100,也可采用1:200或1:50。 设备布置图中标注的标高、坐标以m为单位,小数以下应取三位数至毫米为止。其余的尺寸一律以mm为单位,只注数字,不注单位。采用其他单位标注尺寸时,应注明单位。 2.设备布置图的视图内容及表达方法 设备布置图一般只绘平面图。对于较复杂的装置或有多层建、构筑物的装置,当平面图表示不清楚时,可绘制剖视图。 平面图和剖视图可以绘制在同一张图上,也可以单独绘制。 平面图表达厂房某层上设备布置情况的水平剖视图,它还能表示出厂房建筑的方位、占地大小、分隔情况及与设备安装、定位有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的结构形状和相对位置。 剖视图是假想用一平面将厂房建筑物沿垂直方向剖开后投影得到的立面剖视图,用来表达设备沿高度方向的布置安装情况 设备布置图应表达装置的界区范围及界区内建筑的形式及结构 一般情况下,只画出厂房建筑的空间大小、内部分隔及与设备安装定位有关的基本结构。与设备定位关系不大的门、窗等构件,一般只在平面图上画出它们的位置、门的开启方向等,在剖视图上一般不予表示。 设备布置图中的承重墙、柱等结构用细点画线画出其建筑定位轴线,建筑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