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船舶结构强度第一次大作业(华科)

船舶结构强度第一次大作业(华科)

船舶结构强度第一次大作业(华科)
船舶结构强度第一次大作业(华科)

船舶结构强度第一次大作业

学生姓名:黄山

班级:船海1004

学号:U201012278

2013年5月20日

一、 数据准备

1.主要数据及原始资料 垂线间长 200p L m = 海水密度 31.025/t m ρ= 重力加速度 29.8/g m s =

2.原始资料

(1) 全船重量汇总表 (2) 邦戎曲线数据表

3.静水平衡状态下的有关参数

总重量 120030.155kN W = 水线面面积 24800A m = 平均吃水 3.9m d m = 纵稳心半径 220R m = 漂心纵向坐标 4.3f x m =- 4.参数计算

(1

可以算出船舶的纵向重心,计算公式如下:i i

g i

Px x P

=∑∑

带入数据可得 6.8g x m =-

(2)由邦戎曲线数据表在AutoCAD 中绘制邦戎曲线得到如下曲线:

取平均吃水

可以算出船舶的浮心坐标,计算公式如下:i i

b i

As x x As

=∑∑

带入数据得 2.7b x m =-

二、 船舶在静水中平衡位置的确定

1. 第一次近似

首吃水

1 6.8( 2.7)200

() 3.9( 4.3) 1.9622202

g b f m f x x L d d x m R ----=+

-=++= 尾吃水

1 6.8( 2.7)200

() 3.9( 4.3) 5.6822202

g b a m f x x L d d x m R ----=-+=--=

浮力

1122684.1kN B =

浮心坐标

112.08b x m =-

2. 剪力与弯矩的计算

所得各站浮力计算数据如下表:

得出最后的剪力与弯矩计算结果:

max 21254.1N kN = m a x 1156068.3

m

M k N =?

华科船舶结构强度第二次大作业

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 ------第二次大作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题目:图示为某船舶横剖面结构示意图。请计算当船舶船舯为波谷,且弯矩值为×107N ·m ,考虑折减系数计算总纵弯矩应力。 解答: 一、计算依据 1、计算载荷 计算弯矩 7 9.010m M N =?? 2、船体材料 计算剖面的所有构件均采用低碳钢,屈服极限=235a Y MP σ 3、许用应力 (1)总纵弯曲许用应力 []0.5Y σσ= (2)总纵弯曲与板架局部玩去合成应力的许用应力: 在板架跨中 12[+]0.65Y σσσ= 在横仓壁处 12[+]Y σσσ=

二、总纵弯曲正应力计算 1、总纵弯曲正应力第一次近似计算 肋骨剖面计算简图如题图所示。将图中个强力构件编号并将其尺寸填入表中。船体剖面要素及第一次近似总纵弯曲应力的计算在下表中完成。

在计算中,参考轴取在基线处。利用上表中的数据可得第一次近似中和轴距参考轴的距离为: =2748.361702.81=1.614m ?÷ 所以,第一次近似中和轴距基线的距离为 船体剖面对水平中和轴的惯性矩为: 222=2(9951.42138.512748.361702.81)11308.1cm m I ?+-÷=? 剖面上各构件的应力为: ' i i = /100M Z I σ 式中'i i Z Z =-? 2、临界压力计算 由于该计算中船舶船舯处于波谷中,即船舶处于中垂状态,所以下面只列出中和轴以上部分受压板的临界应力。 纵骨架式板格(四边自由支持)按下式计算: 2 10076( )cr t b σ= 3、船体总纵弯曲应力第二次近似计算 (1)剖面折减系数计算 已知本船体结构为纵骨架势,因此对于只参加抵抗总纵弯曲的构件 cr i σ?βσ= 式中 cr σ——板格的临界应力

结构力学大作业

结构力学大作业——五层三跨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专业班级:土木工程XXXX班 姓名 XXXXX 学号:XXXXX 指导教师:XX

目录 一、题目 (3) 二、任务 (5) 三、结构的基本数据 (5) 1.构件尺寸: (5) 2.荷载: (5) 3.材料性质: (5) 四、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计算 (5) 1.反弯点法 (6) 2.D值法 (8) 3.求解器法 (12) 五、竖直荷载作用下的计算 (15) 1.分层法 (16) 2.求解器法 (21) 六、感想 (24)

二、题目 结构(一) 1、计算简图如图1所示。 4 . 2 m 3 . 6 m 3 . 6 m 3 . 6 m 3 . 6 m 图1

’ 图2 q’ 图3

二、任务 1、计算多层多跨框架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画出内力图。 2、计算方法: (1) 水平荷载: D 值法、反弯点法、求解器,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框架 弯矩; (2) 竖向荷载:迭代法、分层法、求解器,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弯矩。 3、对各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近似法的误差。 4、把计算过程写成计算书的形式。 三、结构的基本数据 E h =3.0×107kN/m 2 柱尺寸:400×400,梁尺寸(边梁):250×600,(中间梁)300×400 竖向荷载:q '=17kN/m 水平荷载:F P '=15kN 构件线刚度:)12 (,3 bh I l EI i == 柱子:43-3 10133.212 400400m I ?=?= 柱 第一层:m kN i ?=???= -152382.410133.2100.33 71 第二--五层:m kN i ?=???= -177786.310133.2100.33 72 梁: 边梁:43-3105.412 600250m I ?=?=边梁 m kN i ?=???=-225006105.4100.3373 中间梁:43-3106.112 400300m I ?=?=中间梁 m kN i ?=???=-228571 .2106.1100.3374 四、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计算 水平荷载: F P =16kN ,F p '=15kN

二维时谐分析 Ansys工程电磁场有限元分析 华科电气

第三章二维时谐分析 (2-D Harmonic (AC) Analysis) 分析对象:正弦交变电流产生的效应 ?Eddy currents涡流 ?Skin effects集肤效应 ?Power loss due to eddy currents涡流损耗 ?Forces and torque力和力矩 ?Impedance and inductance阻抗和自感 ?Two contacting bodies with dissimilar meshes不同网孔(如转子/定子气隙)典型应用: ?Transformers变压器 ?Induction machines电感器 ?Eddy-current braking systems涡流刹车系统 ?Most electromagnetic devices that work on AC交流电磁装置 不能有永磁体,不考虑磁滞效应。

3.1 线性分析与非线性分析 ?严格上讲,时谐分析只适用于线性分析。 ?中等饱和的非线性问题,如果不关心波形畸变,只关心时间平均的量,则可分析。 ?B-H曲线为等效值。 ?严格的非线性分析只能通过瞬态分析完成。 3.2 所用的单元 实体单元:

远场单元: 电路单元: 3.3 创建2D 时谐分析物理环境 自由度选项 ? AZ :无外加电压;用于短路导体 ? AZ-VOLT :允许外加电压,可模拟多种状况 t ? ?=--??A E j j V ωω ?=-- E A

Note :d V t ?=? (time-integrated potential),(单位:V s )。同一断面上 V 是常数。使用时需要对所有相关节点进行耦合。 ? AZ-CURR :用于电压源驱动的线圈(线圈不计涡流) 模型物理特性设置

2018西南大学[0729]《结构力学》大作业答案

1、结构的刚度是指 1. C. 结构抵抗变形的能力 2、 图7中图A~图所示结构均可作为图7(a)所示结构的力法基本结构,使得力法计算最为简便的 C 3、图5所示梁受外力偶作用,其正确的弯矩图形状应为()C 4、对结构进行强度计算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结构 1. A. 既经济又安全 5、改变荷载值的大小,三铰拱的合理拱轴线不变。 1. A.√ 6、多余约束是体系中不需要的约束。 1. B.×

7、结构发生了变形必然会引起位移,结构有位移必然有变形发生。 1. B.× 8、如果梁的截面刚度是截面位置的函数,则它的位移不能用图乘法计算。 1. A.√ 9、一根连杆相当于一个约束。 1. A.√ 10、单铰是联接两个刚片的铰。 1. A.√ 11、虚功原理中的力状态和位移状态都是虚设的。 1. B.× 12、带拉杆三铰拱中拉杆的拉力等于无拉杆三铰拱的水平推力。 1. A.√ 13、瞬变体系在很小的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很大的内力,所以不能作为结构使用。 1. A.√ 14、虚位移原理中的虚功方程等价于静力平衡方程,虚力原理中虚功方程等价于变形协调方程。 1. A.√ 15、体系的多余约束对体系的计算自由度、自由度及受力状态都没有影响,故称多余约束。 1. B.× 16、力矩分配中的传递系数等于传递弯矩与分配弯矩之比,它与外因无关。 1. A.√ 17、当上部体系只用不交于一点也不全平行的三根链杆与大地相连时,只需分析上部体系的几何组成,就能确1. A.√ 18、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是未知结点位移。

B.× 19、静定结构在非荷载外因(支座移动、温度改变、制造误差)作用下,不产生内力,但产生位移。 1. A.√ 20、力法和位移法既能用于求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又能用于求静定结构的内力。() 1. B.× 21、静定结构在非荷载外因(支座移动、温度改变、制造误差)作用下,不产生内力,但产生位移。()1. A.√ 22、位移法和力矩分配法只能用于求超静定结构的内力,不能用于求静定结构的内力。( ) 1. B.× 23、 图2所示体系是一个静定结构。() 1. B.× 24、力矩分配法中的分配系数、传递系数与外来因素(荷载、温度变化等)有关。 1. B.× 25、三铰拱的水平推力不仅与三铰的位置有关,还与拱轴线的形状有关。 1. B.× 26、三铰拱的主要受力特点是: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产生水平反力。 1. A.√ 27、两根链杆的约束作用相当于一个单铰。 B.× 28、不能用图乘法求三铰拱的位移。

结构力学大作业(华科)

一、任务 1.求解多层多跨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以及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和 各层的侧移。 2.计算方法: (1)用近似法计算:水平荷载作用用反弯点法计算,竖向荷载作用采用分层法和二次力矩分配法计算。 (2)用电算(结构力学求解器)进行复算。 3. 就最大相对误差处,说明近似法产生误差的来源。 4. 将手算结果写成计算书形式。 二、结构形式及各种资料 1. 计算简图:如图1所示。 2. 基本计算参数 底层柱bXh(mm) 其它层bXh(mm) 边梁bXh(mm) 中间梁bXh(mm) 500X500 450X450 250X450 250X450 材料弹性模量: 72 3.210/ h E kN m =? 竖向荷载: 2 1 =23/ g kN m,2 2 =20/ g kN m 水平荷载: =32 p F kN 1,2 =18 P F kN 3. 荷载分组: (1)计算水平荷载(见图2);(2)计算竖向恒载(见图3); L1L2H1 H2 H2 H2 H2 F F F F F 图1 计算简图图2 水平荷载作用

g2 g1 g1 g1 g1 q2 q1 图3 竖向荷载作用 三、计算内容 ?水平荷载 1、反弯点法 (1)求柱的剪力 由所给数据可得各层梁柱的线刚度(单位:kN·m)如下表: i底柱i其它柱i左梁i右梁 34792363331270825417 第五层柱;F Q14 = F Q25 = F Q36 = 18/3kN = 6kN 第四层柱;F Q47 = F Q58 = F Q69 = 50/3kN 第三层柱;F Q710 = F Q811 = F Q912 = 82/3kN 第二层柱;F Q1013 = F Q1114 = F Q1215 = 114/3kN 第一层柱;F Q1316 = F Q1417 = F Q1518 = 146/3kN (2)求柱的弯矩 第五层柱;M 14 = M 41 = M 25 = M 52 = M 36 = M 63 = 6×3/2 = 9kN·m 第四层柱;M 47 = M 74 = M 58 = M 85 = M 69 = M 96 = 50/3×3/2 = 25kN·m 第三层柱;M 710 = M 107 = M 811 = M 118 = M 912 = M 129 = 82/3×3/2 = 41kN·m 第二层柱;M 1013 = M 1310 = M 1114 = M 1411 = M 1215 = M 1512 = 114/3×3/2 = 57kN·m 第一层柱;M 1316 = M 1417 = M 1518 = 146/3×4.8/3 = 77.87kN·m M 1613 = M 1714 = M 1815 = 146/3×2×4.8/3 = 155.74kN·m (3)求梁的弯矩 分别取结点1、2为隔离体 1 M12 ∑M1=0 M12=M14=9kN·m M14

2016年华中科技大学有限元复习重点

2016年华中科技大学有限元复习题 重点掌握一般问题的描述、模型简化、有限元的基本思想及分析原理、位移法求解基本过程、位移函数构造、单元特性、有限元计算的具体操作(单元刚阵形成、总纲阵组装)、边界条件处理(载荷等效/边界约束施加)、有限元分析的具体操作 一、基本概念 1、弹性力学基本概念(位移、应力、应变、应力状态及任意方向的应力计算)、基本方程(平衡方程、几何方程、物理方程、边界条件)、基本解法(位移法、应力法、混合法);;线弹性力学基本假设与非线性问题比较 2、平面应力/平面应变问题;空间问题/ 轴对称问题;板壳问题;杆梁问题;温度场;线性问题/非线性问题(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等 3、一般物理问题数学表示形式(微分方程、等效积分方程),等效积分的强 形式和弱形式的差别或物理意义。 4、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二次近似)与有限元法应用的基本步骤(5 步) 5、差分法、里兹法的基本思想及与有限元法区别 6、如何利用泛函极值(或最小势能原理)及加权残值法推导有限元计算格式的基本流程 7、如何利用虚功原理推导有限元计算格式的基本流程 8、有限元法的基本定义(节点、单元、节点力、节点载荷) 9、位移函数的构造方法及基本条件 10、位移函数的收敛性条件(协调元、非协调元)及单元协调性的判断 11、有限元解的误差、性质 12、虚功原理、最小势能原理及变分法(里兹法)的理解 13、形函数特性 14、单元刚度/质量矩阵的性质及元素的物理意义 15、常用单元的特性(如单元内部边界位移/应变/应力分布,相邻单元边界的协调性分析)(常应变单元三角形/四面体;矩形单元;等参四边形单元;矩形板单元) 16、等参单元定义、存在条件及特性 17、何为超单元、亚单元及其理解 18、边界条件处理(载荷等效移置集中力/均布力/线性分布力边界位移约束处理固定/指定位移等) 19、总体刚度矩阵组装原则及总刚阵特点 20、不同类型单元的节点自由度的理解和不同单元连接的处理 21、固有频率与特征向量(振型)定义及理解、振型特性 22、振型正交的物理意义 23、静力学问题有限元结果的下限性,固有特性计算结果是否存在呢? 二、基本计算及证明 1、位移模式正确性构造 2、等效载荷计算 3、单元刚阵计算 4、总体刚度矩阵及载荷向量组装,约束条件的引入、整体方程的求解(包括约束反力计算) 5、单元形函数特性及单元协调性证明 6、振型正交性证明 三、工程结构的有限元建模与结果分析(教程 12-14) 1、影响有限元分析精度和成本的因素 2、为什么要进行几何模型简化?简化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结构强度

机密★启用前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20年春《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结构强度》 期末考试复习题 ☆注意事项:本复习题满分共:2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1、船体结构设计最后一个阶段是()。 A.初步设计 B.详细设计 C.生产设计 D.分段设计 答案:C 2、船体总纵强度计算中,选取的计算波长与船长的关系是()。 A.计算波长小于船长 B.计算波长大于船长 C.计算波长等于船长 D.没有关系 答案:C 3、许用应力与结构发生危险状态时材料所对应的极限应力值相比,存在如下哪种关系?() A.许用应力等于极限应力值 B.许用应力大于极限应力值 C.许用应力小于极限应力值 D.许用应力与极限应力值没关系 答案:C 4、扭矩曲线和扭矩分布曲线的关系为()。 A.扭矩曲线为扭矩分布曲线的一次积分 B.扭矩分布曲线为扭矩曲线的一次积分 C.扭矩曲线为扭矩分布曲线的二次积分 D.扭矩分布曲线为扭矩曲线的二次积分 答案:A 5、自升式平台着底状态的总体强度计算一般是以哪种工况作为设计工况() A.拖航工况 B.放桩和提桩工况

C.满载风暴工况 D、桩腿预压工况 答案:C 6、对于半潜式平台,下列哪种工况每一构件上的载荷只有均布载荷和集中载荷()A.平台满载、静水、半潜吃水 B.平台满载、静水、半潜吃水,但平台有一定升沉运动 C.平台满载、静水、半潜吃水,但平台有一定升沉运动,且平台处于井架大钩有集中载荷时的钻井作业状态 D.平台满载、设计风暴、半潜吃水、横浪,且设计波长等于2倍平台宽度,波峰位于平台中心线上 答案:A 7、平台结构在空气中的重量属于下列哪种载荷() A.固定载荷 B.活载荷 C.环境载荷 D.施工载荷 答案:A 8、极限弯矩对应的极限状态是以什么量为衡准的() A.结构受力达到许用应力 B.结构受力达到屈服极限 C.结构受力达到许用应力的0.9倍 D.结构受力达到屈服极限的0.9倍 答案:B 9、已知扭矩为60Nm,在此扭矩作用下扭转角度为0.1弧度。则船体的扭转刚性为()A.300弧度/(牛米) B.400弧度/(牛米) C.500弧度/(牛米) D.600弧度/(牛米) 答案:D 10、导管架在海上利用驳船运输的过程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华科电气MATLAB大作业

华科电气MATLAB大作业

————————————————————————————————作者:————————————————————————————————日期: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MATLAB课程作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时间2014年12月25日

目录 一.概述 (2) 二.设计要求 (2) 三.设计分析 (2) 1.系统的稳态误差理论分析 (3) 2.系统稳态误差仿真分析 (3) 3.阶跃响应仿真分析 (4) 四.根轨迹法设计相位滞后环节 (9) 1.相位滞后环节设计 (9) 2.加入相位滞后环节的仿真分析 (10) 五.超前校正设计 (11) 1.超前校正器设计 (11) 2.超前校正仿真分析 (13) 六.滞后校正设计 (17) 1.滞后校正器设计 (17) 2.仿真分析 (18) 七.总结 (20) 参考文献 (21)

反馈控制系统设计—铣床控制系统设计 一.概述 铣床是指主要用铣刀在工件上加工各种表面的机床。通常铣刀旋转运动为主运动,工件和铣刀的移动为进给运动。它可以加工平面、沟槽,也可以加工各种曲面、齿轮等。铣床是用铣刀对工件进行铣削加工的机床。铣床除能铣削平面、沟槽、轮齿、螺纹和花键轴外,还能加工比较复杂的型面,效率较刨床高,在机械制造和修理部门得到广泛应用。 铣床的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直接影响到加工的精度,影响产品的工艺。所以,本文通过利用MATLAB 和Simulink 对铣床的控制系统做一个校正设计,使其具有相应的性能。 二.设计要求 1、单位斜坡输入2 1()R s s 作用下 ,速度误差不大于1 8; 2、阶跃输入时的超调量小于20%。 三.设计分析 用Visio 画出一个简化的铣床闭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如图二所示。 Contoller Gc(s) Plant G(s) + - + + ++ D(s) N(s) R (s ) Desired depth-of-cut Y (s ) Actual depth-of-cut 图1. 简单的铣床闭环控制系统

船舶结构强度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 1.船体强度计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船舶结构 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船舶结构主要的骨架型式有哪些?它们的主要优缺点?一般的应用原则是什么? 2.船舶结构主要的纵向强力构件、横向构件有 哪些?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作用在船舶结构上的主要载荷类型有哪些? 每种类型载荷的典型例子是什么? 4.船舶结构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些?每种失效 形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5.船舶结构设计的一般过程或步骤是什么? 6.船体梁中剪力和弯矩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剪 力和弯矩沿船长分布的特点?典型载荷曲线、剪力曲线、弯矩曲线的绘制。 7.传统静波浪剪力和弯矩标准计算的要点是什 么?中拱、中垂的含义? 8.熟练掌握典型重力、浮力分布情况下,船体 梁中剪力、弯矩的计算方法。 9.总纵强度校核计算时通常选取哪些计算剖面 进行总纵强度校核?

10.船体总纵弯曲应力沿剖面高度分布的规律是 什么?剖面中最大总纵弯曲拉伸、压缩正应力发生的位置?剖面中最大剪应力发生的位置? 11.剖面折减、折减系数的概念?为什么要进行 总纵弯曲应力的多次迭代计算? 12.船体构件多重作用的定性分析,船底构件应 力合成计算剖面的选取分析。 13.船体极限弯矩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14.熟练掌握简化船体剖面中总纵弯曲正应力、 剪应力的计算。 15.船舶开口剖面剪力中心的位置?船体在哪些 情况下受到扭矩作用?典型扭矩曲线的绘制。 16.翘曲的含义?为提高大开口船舶抗扭刚度采 取什么结构措施比较有效? 17.典型构件如甲板纵骨、船底纵骨强度、稳定 性计算模型是什么?船底板、甲板板强度、稳定性计算模型是什么?典型板架强度计算模型是什么? 18.船体骨架附连带板的概念,剪切滞后和带板 宽度?

华科——高电压测试研究生课程大作业(冲击电压发生器设计)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答题本 考生姓名** 考生学号**** 系、年级************* 类别硕士 考试科目高电压测试技术 考试日期2012年12 月15 日

目录 一、设计要求................................................................................. - 1 - 二、冲击电压发生器的设计 .......................................................... - 1 - 2.1原理分析 (1) 2.2、设计回路图 (3) 2.3、参数计算 (4) 2.3.1、负荷电容,冲击电容的选取以及效率的估算 ....................................- 4 - 2.3.2、波头电阻,波尾电阻,充电电阻,保护电阻的选取 ........................- 6 - 2.3.3、试验变压器的选择 ................................................................................- 7 - 2.3.4、硅堆选择 ................................................................................................- 9 - 2.3.5、球隙的选择 ......................................................................................... - 10 - 2.3.6、绝缘支撑件的选择 ............................................................................. - 11 - 2.3.7、固有电感的估算 ................................................................................. - 11 - 三、仿真实验及结果 ................................................................... - 13 - 3.1、不考虑杂散参数的仿真 ........................................................................ - 13 - 3.2、考虑杂散参数的仿真 ............................................................................ - 14 - 3.3、对参数进行改进 .................................................................................... - 17 - 四、测量系统设计 ....................................................................... - 18 - 4.1分压器选型、参数与结构设计,电缆以及匹配阻抗的选择 (18) 4.2考虑高压引线的影响 (21) 4.3测量仪器的选择 (21) 五、冲击电压发生器以及测量系统的总体结构.......................... - 22 - 六、设计小结............................................................................... - 22 -

船舶结构物强度

思考题 1.依据“建造规范”与依据“强度规范”设计船体结构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它们各有何优缺点 答:建造规范:根据规范确定最小尺寸,设计尺寸不应小于最小尺寸 优点:安全、简便。缺点:不易反应具体船舶的特点及新技术成果。 强度规范:又分直接设计和间接设计,前者是依据]/[max σM W =来确定构件尺寸,后者参考母型取定构件尺寸,再计算max σ与][σ相比较,修改尺寸。 优点:合理,反映具体的船舶特点。缺点:计算工作量大 2.为什么要将船体强度分为“总强度”和“局部强度”?其中“局部强度”与“局部弯曲”的含义有何不同? 答:总强度是把整个船体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其强度,局部强度是研究组成船体的某些部分结构、节点及其组成构件的强度问题,一般在总强度校核已进行的前提下,对局部强度进行分析,以确定结构布置原则和决定构件尺寸。局部弯曲是考虑将总纵弯曲应力计入的总应力,而局部强度还得将总应力与][σ相比较,进行强度校核。 3.如何获得实际船舶的重量分布曲线? 答:通常将船舶重量按20个理论站距分布(民船尾-首,军船首-尾编排),用每段理论站距间的重量作出阶梯形曲线,并以此来代替重量曲线。作梯形重量曲线时,应使每一项重量的重心在船长方向坐标不变,其重量分布范围与实际占据的范围应大致对应,而每一项理论站距内的重量则当做是均匀的。最终,重量曲线下所包含的面积应等于船体重量,该面积的形心纵向坐标应与船体重心的纵向坐标相同。 4.说明计算船舶静水剪力、弯矩的原理及主要步骤。 答:原理:认为船是在重力、浮力作用下平衡于波浪上一根梁 步骤:(1)确定平衡水线位置(2)根据梯形法、围长法等得出船舶重量分布曲线w(x),根据邦戎曲线得出某一吃水下的浮力曲线b (x ),计算载荷曲线q(x)=w(x)-b(x),根据∫=x dx x q x N 0)()(计算船舶静水剪力,∫∫=x x dxdx x q x M 00)()(计算静水弯矩 5.“静置法”对计算波浪的波型、波长、波高以及与船舶的相对位置作了怎样的规定? 答:对于“静置法”,标准波浪的波形取为坦谷波,计算波长等于船长,波高则随波长变化。波船相对位置:中拱(波峰在船舯)和中垂(波谷在船舯)两种典型状态。 6.按照“静置法”所确定的载荷来校核船体总纵强度,是否反映船体的真实强度,为什么?答:按照静置法所确定的载荷来校核船体总强度,不反映船体的真实强度,因为海浪是随机的,载荷是动态的,而且当L 较大时载荷被夸大,但具有相互比较的意义 7.依据q-N-M关系解释在中拱和中垂波浪状态下,通常船体波浪弯矩总是舯剖面附近最大,这一结论是否适用于静水弯矩? 答:适用于静水弯矩,将船近似为自由-自由梁,受垂向载荷作用,易知船体弯矩是舯剖面附近最大 8.在初步设计阶段,如何应用“弯矩系数法”来决定船体的最大波浪弯矩和剪力? 答:在初步设计阶段,通过参考母型船,估计一个主尺度D 、L ,在中拱、中垂两种情况下,由max )/(w M DL K =,得出K DL M w /)(max =其中中垂K ,中拱K 的值约15-35,而max )(w N 由max )(w N =L M w /)(5.3max 得出

结构力学大作业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 试答题卷 学号: 姓名: 层次: 类别: 专业: 201 年 月 课程名称【编号】: 【 】 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评卷人 得分 (横线以下为答题区)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个名词,请任选5个作答,每个4分,共计20分。 1、结构的计算简图:实际结构往往是很复杂的,进行力学计算以前,必 须加以适当地简化,忽略次要因素,显示其基本的特点,用一个简化的 图形来代替实际结构,这个图形称为结构的计算简图。 2、几何不变体系:在不考虑材料应变的条件下,在任意荷载作用下, 几何形状和位置保持不变的体系。 3、自由度:是指物体或体系运动时可以独立变化的几何参数的数目。 即确定物体或体系位置所需的独立坐标数。 4、约束(或联系):用于限制体系运动的装置

5、叠加原理:结构中有一组荷载(外力、温度、支座沉陷等)产生的内力或位移等于每一荷载单独作用产生的内力或位移的总和。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刚架内力计算步骤。 答:(1)求支座反力。简单刚架可由三个整体平衡方程求出支座反力,三铰刚架及主从刚架等,一般要利用整体平衡和局部平衡求支座反力。(2)求控制截面的内力。控制截面一般选在支承点、结点、集中荷载作用点、分布荷载不连续点。控制截面把刚架划分成受力简单的区段。运用截面法或直接由截面一边的外力求出控制截面的内力值。(3)根据每区段内的荷载情况,利用"零平斜弯”及叠加法作出弯矩图。作刚架Q、N图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求控制截面的内力作出;另一种方法是首先作出M图;然后取杆件为分离体,建立矩平衡方程,由杆端弯矩求杆端剪力;最后取结点为分离体,利用投影平衡由杆端剪力求杆端轴力。当刚架构造较复杂(如有斜杆),计算内力较麻烦事,采用第二种方法。(4)结点处有不同的杆端截面。各截面上的内力用该杆两端字母作为下标来表示,并把该端字母列在前面。(5)注意结点的平衡条件。 2、简述计算结构位移的目的。 答:(1) 验算结构的刚度。校核结构的位移是否超过允许限值,以防止构件和结构产生过大的变形而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2) 为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打基础。超静定结构的计算要同时满足平衡条件和变形连续条件。(3) 结构制作、施工过程中也常需先知道结构的位移。 三、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0分,共计60分。 1、几何组成分析:本题共3个体系如图1,图2,图3所示,任选2个进行分析,每个10分,计20分。

华科matlab大作业

MATLAB语言、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 大作业 升降压斩波电路MATLAB仿真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评分: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16 年1月

评分栏

目录 一、引言 (4) 二、电路设计与仿真 (4) 三、仿真结果及分析 (7) 四、深入讨论 (10) 五、总结 (10) 六、参考资料 (11)

升降压斩波电路MATLAB 仿真 一.引言 Buck/Boost 变换器是输出电压可低于或高于输入电压的一种单管直流变换器,其主电路与Buck 或Boost 变换器所用元器件相同,也有开关管、二极管、电感和电容构成。与Buck 和Boost 电路不同的是,电感L 在中间,不在输出端也不在输入端,且输出电压极性与输入电压相反。开关管也采用PWM 控制方式。Buck/Boost 变换器也有电感电流连续喝断续两种工作方式,在此只讨论电感电流在连续状态下的工作模式。 二.电路设计与仿真 1、电路原理 当可控开关V 处于通态时,电源E 经V 向电感L 供电使其储存能量,此时电流为i1。同时,电容C 维持输出电压基本恒定并向负载R 供电。此后,使V 关断,电感L 中储存的能量向负载L 释放,电流为i2。负载电压极性为上正下负,与电源电压极性相反。 稳态时,一个周期T 内电感L 两端电压UL 对时间积分为零,即 当V 处于通态期间,UL=E ;而当V 处于断态期间,UL=-Uo 。于是 所以,输出电压为 =?dt T L U off o on t U Et =E E t T t E t t U on on off on o α α -=-== 1

船舶强度与结构设计的复习题

复习题 第一章(重点复习局部载荷分配、静水剪力弯矩的计算绘制) 1、局部载荷是如何分配的? (2理论站法、3理论站法以及首尾理论站外的局部重力分布计算) P P P =+21 a P L P P ?=?+)(2 121 由此可得: ?? ? ?? ?? ?-=?+=)5.0()5.0(21L a P P L a P P 分布在两个理论站距内的重力 2、浮力曲线是如何绘制的? 浮力曲线通常按邦戎曲线求得,下图表示某计算状态下水线为W-L 时,通常 根据邦戎曲线来绘制浮力曲线。为此,首先应进行静水平衡浮态计算,以确定船舶在静水中的艏、艉吃水。

帮戎曲线确定浮力曲线 3、M、N曲线有何特点? (1) M曲线:由于船体两端是完全自由的,因此艏、艉端点处的弯矩应为零,亦即弯矩曲线在端点处是封闭的。此外,由于两端的剪力为零,即弯矩曲线在两端的斜率为零,所以弯矩曲线在两端与纵坐标轴相切。 (2) N曲线:由于船体两端是完全自由的,因此艏、艉端点处的剪力应为零,亦即剪力曲线在端点处是封闭的。在大多数情况下,载荷在船舯前和舯后大致上是差不多的,所以剪力曲线大致是反对称的,零点在靠近船舯的某处,而在离艏、艉端约船长的1/4处具有最大正值或负值。 5、计算波的参数是如何确定的? 计算波为坦谷波,计算波长等于船长,波峰在船舯和波谷在船舯。 采用的军标GJB64.1A中波高h按下列公式确定: 当λ≥120m时, 当60m≤λ≤120m时,当λ≤60m时, 20 λ = h(m) 2 30 + = λ h(m) 1 20 + = λ h(m) 6、船由静水到波浪中,其状态是如何调整的? 船舶由静水进入波浪,其浮态会发生变化。若以静水线作为坦谷波的轴线,当船舯位于波谷时,由于坦谷波在波轴线以上的剖面积比在轴线以下的剖面积小,同时船体中部又较两端丰满,所以船在此位置时的浮力要比在静水中小, 因而不能处于平衡,船舶将下沉ξ值;而当船舯在波峰时,一般船舶要上浮一些。 另外,由于船体艏、艉线型不对称,船舶还将发生纵倾变化。 7、麦卡尔假设的含义。 麦卡尔方法是利用邦戎曲线来调整船舶在波浪上的平衡位置。因此,在计算 时,要求船舶在水线附近为直壁式,同时船舶无横倾发生。根据实践经验,麦 卡尔法适用于大型运输船舶。 第二章 (重点复习计算剖面的惯性矩、最小剖面模数是如何的计算、折减系数、极限弯矩的计算)1、危险剖面的确定。 危险剖面: 可能出现最大弯曲应力的剖面,由总纵弯曲力矩曲线可知,最大弯矩一般在 船中0.4倍船长范围的,所以计算剖面一般应是此范围内的最弱剖面—既有最大

结构力学大作业1

《结构力学》大作业1 五类静定结构受力分析 学院:交通学院 姓名:张亚辉 学号:1133210115

《结构力学》大作业1 前言:通过计算五类静定结构在同跨同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并通过改变荷载、结构形式寻找比较合理的体系形式和尺寸比,并进行对比,提出最优判断的依据和构想。五类静定结构:梁、刚架、桁架、曲拱和组合结构。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来讨论所要研究的问题: 1.在五类静定结构不同荷载作用下的相互对比的过程中,梁选取的是简支梁,刚架选取的是三铰型刚架,桁架采用的是平行弦桁架,曲拱采用的是具有合理轴线的曲拱(未用集中荷载模拟均布荷载)。 2.在同一类静定结构的不同类型比较中,梁主要比较简支梁、伸臂梁、悬臂梁的差别;刚架主要比较简支刚架、悬臂刚架的之间的区别;桁架比较平行弦桁架、三角形桁架的区别;曲拱主要是比较拥有合理拱轴线和未拥有合理拱轴线的三铰拱之间的差别。 3.以桁架为例来探讨结构尺寸比的变化对结构内力的改变,同时还探讨结构杆件截面尺寸的改变对材料利用率及结构安全性的影响。 一、五类静定结构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相互比较: 1.五类静定结构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比较(结构跨度为4m,均布荷载q=1KN/m) 表 1 五类静定结构在均布力作用下内力图

2.五类静定结构在集中力作用下的内力比较(结构跨度均为4m,集中力大小为1KN): 表 2 五类静定结构在集中力作用下内力图 荷载作用图弯矩图剪力图轴力图

分析与结论:同一静定结构在不同类型的荷载作用下比较:当集中力与均布荷载力大小相同时,对同一个结构来说,均布荷载作用时的最大弯矩值小于集中力作用时的最大弯矩值。不同形式的静定结构在同一形式荷载作用下比较:在集中力荷载作用下,桁架所受弯矩值为零是最小的,其次是三铰拱所受弯矩较小,组合结构次之,而简支梁、刚架、所受的弯矩值都较大;在均布荷载作用下,桁架、三铰拱的弯矩值依然较小,组合结构次之,而简支梁、刚架的弯矩值相对于桁架、三铰拱、组合结构来说依然是较大的。 梁和刚架以承受弯矩为主,因而截面应力分布不均匀,材料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桁架杆以承受轴力为主,由于杆横截面上正应力分布均匀,材料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因而可以克服梁和刚架的不足,所以桁架是合理的结构形式;三铰拱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存在水平推力,其弯矩值比等代梁要小,三铰拱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以轴压为主、压弯联合的截面应力分布比梁均匀;组合结构中受弯杆上的链杆也会使其产生负弯矩,从而降低最大弯矩值 二、同一类静定结构的不同类型比较 1.梁(长度为4m,q=1KN/m) 表 3 不同形式的梁相同均布荷载作用内力图

华科数据库大作业

《数据库课程设计》 设计选题: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班级: 设计人: 学号: 辅导教师:

一、需求分析 目前随着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的增加,有关学生的各种信息量也快速增长,需要学校统一管理的数据也越来越多,管理的难度大大增加。面对大量的数据,学校管理者要做的工作比较繁杂,因此设计一个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必要性显而易见。管理者需要对学生信息进行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查询、修改、增加、删除等操作,从而减少管理方面的工作量。本系统可以满足学校管理者的需求,解决大部分校在学生信息管理上所面临的难题。 1.1数据需求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需要完成功能主要有: 1院系信息管理 院系信息管理包括对院系信息的管理。可实现以下功能: 添加、修改、删除和显示院系代码、院系名称和电话号码。 2学生信息管理 学生信息管理包括对学生档案和学籍的管理。可实现以下功能: 添加、修改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学号、所属班级和院系等)。3课程信息管理 课程信息管理包括对课程设置和班级选课的管理。该模块可实现以下功能: 添加、修改、删除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和院系名称。 4成绩信息管理 成绩信息管理包括对成绩录入和成绩分析的管理。可实现以下功能: 录入学生成绩 5班级信息管理 班级信息管理包括对班级信息的管理,包括以下功能: 添加、修改、删除和显示班级代码、班级名称、学生人数和所属院系名。 6教师信息管理 教师信息管理包括对教师任课信息的管理,可实现以下功能: 添加、删除和修改老师的基本信息,包括教师姓名,年龄,性别,所教科目等基本信息。 1.2事物需求 1在院系信息管理部分,能够查询院系代码、院系名称、系主任和电话号码等信息。 2在学生信息管理部分,能够查询学生的的基本信息,比如学号,性别,年龄等,并且能够通过需要筛选符合条件的学生名单。 3在课程信息管理部分,能够查询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和所属院系名称等信息,并且进行一定条件的筛选。 4在成绩信息管理部分,能够录入学生成绩,并且计算学生的平均成绩,筛选不同分数段的学生成绩等。 5在班级信息管理部分,能够查询班级号,班级名称,班级人数以及班级所属院系等基本信息。 6在教师信息管理部分,能够查询教师的基本信息如姓名,联系电话和所教科目等基本信息。

船舶强度与结构设计大作业(二)

船舶总纵强度计算 班级:船海1301 姓名:禹宗昕 学号:U201312263 完成日期:2016.4.18 一.计算依据 1.横剖面图和尺寸 图1.1 横剖面图和尺寸 注:6,18分别为全部的甲板纵骨和船底纵骨;20,21分别为统一水平高度的加强筋。 2.计算载荷 中垂,计算弯矩M=9.0×107N·m 3.船体材料 计算剖面所有的构件均采用低碳钢,屈服极限σr=350N/mm2 4.总纵弯曲许用应力[σ]=0.5σr 二.总纵弯曲正应力

1.总纵弯曲正应力第一次近似计算 剖面简图如上图所示,和图中编号对应的各强力构件尺寸已表明。第一次近似总纵弯曲应力的计算在下表中完成,参考轴取在基线处。 表2.1 总纵弯曲正应力第一次近似计算 第一次近似中和轴参考轴(基线)距离: Δ=2275.61/1756.59=1.580 m 船体剖面对水平中和轴的惯性矩为 I=2*[9928.905+154.262-Δ2 *1756.59]=11394.7448 cm2m2 总纵弯曲应力为 σi=M/I*Z i*10 N/mm2 2.临界应力计算 因为处于中垂状态,下面只列出了中和轴以上部分受压板,纵骨,纵桁的临界应力。 (1)纵骨架式板格按下式计算: σcr=76*(100t/b)2 N/mm2 表2.2.1 纵骨架式板格临界应力计算 (2).纵骨剖面要素及临界应力计算入下表,其中欧拉临界应力计算式: σcr=π2Ei/a2(f+b e t)N/mm2 式中,a为实肋板间距,a=120cm,b e为带板宽度平均值 b=40cm < a/6 =20cm, 因而带板的计算依据a/6. 带板受到压缩应力大于临界应力时应做折减,带板宽度按下式确定: b e=a/6/2*(1+φ) 带入可得,

华科_高电压测试研究生课程大作业(冲击电压发生器设计)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答题本 考生 ** 考生学号 **** 系、年级 ************* 类别硕士 考试科目高电压测试技术 考试日期 2012年 12 月 15 日

目录 一、设计要求........................................ - 1 - 二、冲击电压发生器的设计............................ - 1 - 2.1原理分析 (1) 2.2、设计回路图 (3) 2.3、参数计算 (4) 2.3.1、负荷电容,冲击电容的选取以及效率的估算............... - 4 - 2.3.2、波头电阻,波尾电阻,充电电阻,保护电阻的选取......... - 6 - 2.3.3、试验变压器的选择..................................... - 7 - 2.3.4、硅堆选择............................................. - 9 - 2.3.5、球隙的选择.......................................... - 10 - 2.3.6、绝缘支撑件的选择.................................... - 11 - 2.3.7、固有电感的估算...................................... - 11 - 三、仿真实验及结果................................. - 13 - 3.1、不考虑杂散参数的仿真.................................. - 13 - 3.2、考虑杂散参数的仿真.................................... - 14 - 3.3、对参数进行改进........................................ - 17 - 四、测量系统设计................................... - 18 - 4.1分压器选型、参数与结构设计,电缆以及匹配阻抗的选择 (18) 4.2考虑高压引线的影响 (21) 4.3测量仪器的选择 (21) 五、冲击电压发生器以及测量系统的总体结构 ........... - 22 - 六、设计小结....................................... - 22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