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津二中院金融商事审判白皮书(2013-2014)

天津二中院金融商事审判白皮书(2013-2014)

天津二中院金融商事审判白皮书(2013-2014)
天津二中院金融商事审判白皮书(2013-2014)

天津二中院金融商事审判白皮书(2013-2014)

2015-01-22

金融商事审判白皮书

(2013-2014)

近年来,天津二中院受理的金融商事纠纷案件数量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随着中国自由贸易区(天津)的设立,金融商事领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金融商事审判带来新的课题。为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保障和促进我市金融业安全、健康、规范发展,现将天津二中院2013年至2014年金融商事案件审理情况通报如下。

一、案件基本情况和特点

(一)基本情况

从收、结案情况看,2013年至2014年天津二中院共受理金融商事案件1329件。其中,一审案件收案556 件,二审案件收案773件。审结1015 件,其中一审案件280 件,二审案件735 件。

图一:天津二中院2010年-2014年金融商事案件受理情况

从案件类型看,金融商事案件主要涉及金融借款合同、保险合同、票据、担保合同、委托理财合同、信用卡、融资租赁合同、期货合同、证券合同、保理合同等十余类纠纷。其中,保险合同类案件642件,占48.31%;金融借款类案件590件,占44.39%;票据类案件42件,占3.16%;融资租赁类案件36件,占2.71%;委托理财类案件8件,占0.60%;信用卡

类案件5件,占0.38%,另有担保类案件3件,保理类案件2件,证券类案件1件。保险、金融借款类案件在全部金融商事案件中占绝大部分。

图二:金融商事案件案由分布情况

从结案方式看,金融商事案件判决结案575件,占56.65%;调解结案273件,占26.90%;撤诉结案125件,占12.32%;裁定结案42件,占4.14%。判决为金融商事案件主要结案方式。

(二)特点

1、传统类型案件仍占较大比重,新类型案件不断涌现。金融商事案件中,传统类型案件主要包括保险合同纠纷案件和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二者占全部金融商事案件的93%以上。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加快开发开放步伐,各类先行先试金融政策相继出台,小额贷款公司、保理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在新区内成立,各种新类型案件如小额贷款案件、金融租赁案件、保理案件、典当融资案件等逐渐增多。

2、传统类型案件的法律关系较为简单,新类型案件法律关系相对复杂。如保险合同纠纷案件多由投保手续不完备或对合同条款存在理解争议引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多由借款人到期未偿还本金或利息约定过高引起,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多由承租人欠付租金引起,案件争点均有较明确的法律规定,审理难度不大。新类型案件如商业保理纠纷涉及保理商、债权人、债务人三方关系,存在明保理与暗保理等不同保理类型,对于如何确定案件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区分应收账款融资与金融贷款,确定应收账款与已付融资款的对应关系,以及对应收账款的返还是在本诉处理还是另诉处理等问题,相关法律规范过于原则,给案件审理造成难度。

二、金融商事案件反映的问题

(一)传统类型案件反映的问题

1、保险合同纠纷案件

保险合同条款不完善。保险公司的保险合同条款基本采用事先统一印刷的格式版本,但其条款内容在制定上有欠完备,术语、附件、黑体字过多,特别提示不明确,约定内容分散,权利义务不对等,因此容易产生合同释明不到位、条款理解有歧义等问题。

保险代理人违规操作。部分保险业务员为追求业绩,对购买高风险保险理财产品的客户情况不进行审慎调查,或以模糊性描述诱导客户购买保险产品,亦有代客户签名等不规范操作现象。

投保人缺乏诚信。投保人投保或理赔时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隐瞒病史投保、出险后拖延通知保险公司等现象,导致保险公司无法查明出险原因,不利于后期责任的认定。

2、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

借款人恶意贷款、逃废债务手段多样。如通过滥设公司等行为骗取银行贷款,再通过与第三人恶意串通转移资产,达到逃避银行债务的目的。实践中还存在各种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如一些企业钻法律、政策的空子,以改制、破产、停产和以“大船搁浅、小船逃生”等方式逃避银行债务,造成“新企业有资无债、老企业有债无资、银行讨债无门”的问题。司法实践中多遇有银行起诉的系列连号金融借款案件,虽被告公司不同,但均为同一人在同一地点滥设不同公司进行贷款与担保,后因该个人下落不明,所涉被告公司均不具备还款能力,造成银行无法收回贷款。

金融担保人规避担保责任。有的担保人不清楚担保连带责任的法律后果,盲目担保,事后则消极履行;有的担保人与借款人恶意串通转移财产,逃避担保责任;担保人为多人时,彼此推诿责任规避执行;约定担保人为夫妻时,一方未在担保合同上签字,事后以此作为不承担保证责任的抗辩理由;金融担保机构的法定代表人涉嫌渎职犯罪时,金融担保机构往往以此为由,拒绝承担对外担保责任,进而加剧了还贷风险。

金融机构缺乏必要的风险防范。金融机构为完成放贷指标,对客户申请贷款时出现的漏洞未加警惕或轻易放过,造成客户恶意贷款、资金无法追回的后果。

金融机构间缺乏信息交流和协作机制。银行间信息交流机制较为健全,但不同类型金融机构之间信息共享不及时、不畅通,使得有些明显恶意逃避债务履行的行为在不同金融机构重复出现。

(二)新类型案件反映的问题

小额贷款公司大额放贷。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业务为企业短期融资,但相关法律法规对此类融资数额没有严格限制,有些小额贷款公司放贷数额已经超过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的数倍,且约定利息较高,带来较大风险。

保理行业规范较为原则、人才较为匮乏。保理业务在国内相对新颖,法律法规相对滞后,而《国际保理管理规则》、《国际保理公约》等尚不能直接用于指导监督我国保理业务的具体

实施,导致司法实践中对约定利息过高等情形的调整缺少法律依据。另外,保理业务专业性较强,涉及领域广,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丰富的金融知识、法律知识,谙熟金融政策、国际惯例、国际贸易交易规则和习惯等。而目前无论是银行开办的金融保理业务还是商业保理公司,其从业人员大都未经过专业培训,特别是在当前有关法律法规滞后的情况下,其法律专业知识储备明显不适应保理业务开展的需要。

融资租赁活动亟待规范。融资租赁公示机制落实不到位。融资租赁关系中租赁物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而实践中出租人往往忽视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融资租赁登记公示系统”对租赁物权属进行登记,导致出租人对租赁物缺乏有效跟踪监管,存在融资租赁物下落不明、承租人擅自向第三人转卖、抵押租赁物等交易风险。融资租赁物回购带来新的法律问题。出租人为保障自身资金安全,要求与租赁物的生产者、销售者签订租赁物回购协议,在承租人违约时由生产者、销售者回购租赁物回笼资金,但回购协议使得出租人、承租人、生产者、销售者之间的法律关系更为复杂,产生纠纷的风险大大增加。

贵金属、稀有金属交易性质界定难。该类交易属于新的交易类型,专业技术要求较高,操作较为复杂,而当前行业管理却不够规范,实践中对现货交易、期货交易以及准期货交易的界定较为困难,损失赔偿也难以认定。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完善市场配套机制

对小额贷款、融资租赁、保理等金融业态,要进一步理顺监管体系,明确监管主体,完善监管方式,促进其规范发展。对金融创新活动尤其是金融衍生产品,审慎审核,严控风险,规范产品的销售方式、金融企业的说明义务及责任承担。对金融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切实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同时,金融监管要根据金融行业的特性,把握金融安全的底线,尊重金融市场运行规律。针对当前金融行业快速发展的形势,还应建立系统的协调沟通机制,以实现信息共享,满足不同监管部门的职能需要。要加快建设有利于保障交易安全的交易配套机制,如进一步完善我市的融资租赁物登记公示制度,明确不予登记公示的法律后果,在企业间推动登记公示工作开展,降低交易风险;针对租赁物的回收,完善租赁物残值评估机制,注重培育二次租赁市场,有效解决残值争议,实现租赁物的再利用,提升经济效益。

各金融商事行业的行业协会,应从整体行业发展的角度,搭建促进业内交流和规范行业健康发展的桥梁。通过把握行业整体态势,梳理行业惯例,明晰交易规则,出台具体行业操作规范,对金融商事机构的市场行为先行作出指引。针对金融商事活动中的普遍性、代表性问题,尝试建立高效的反馈、协调及会商机制,一方面预防纠纷产生,另一方面在诉讼前、诉讼中发挥行业组织的专业优势,协助司法机关调解解决纠纷,以满足金融商事交易的效率需求。

(二)规范保险合同内容,严格人员准入与管理

保险公司在保险格式合同的规范上,可尝试在合同结构设计上进行相应调整,改变以往投保人义务、保险人义务等内容划分方式,对保险人免责的范围和不予赔付的内容集中表述,

以利于投保人阅读合同条款,理解合同内容,准确了解自身权利与义务,在发生纠纷后也便于保险公司证明已经履行法定告知义务。保险公司应改变单纯依靠指标管理提高业绩的管理方式,加强业务审批、发票管理,规范保险代理人的从业行为,杜绝保险代理人为揽保取得佣金,向投保人夸大保险范围与投保收益,对保险人免责和不赔付情形不作说明和解释,甚至与不符合投保条件的投保人签订保险合同,代投保人填写保险合同,随意约定保费等情况发生。同时,对保险代理人的违规违法及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一并纳入行政监管范围,加大处罚力度。

(三)严格金融放贷审查标准,加强放贷后监管与协作

为防止骗贷,除加强对贷款合同、贷款人个人情况、经营状况的审查外,要特别注重对担保合同的审查,包括担保人的资格、资信状况、担保手续等。要强化对信用担保风险的认识,严格信用担保单独使用的条件和程序。对于实务担保中涉及土地、房产、设备、车辆等特定财产的,要严格审核财产权利登记状况,依法及时办理他项权登记手续,确保担保效力。为防止逃贷,应加强放贷后的监管和风险预警,制定防范措施。一是对不同程度的逃贷行为建立分类预警机制。对贷款人财产流动情况进行监督的过程中发现有逃贷苗头的,要及时纳入专门预警系统;发现贷款人经营不善,可能无法履行还款义务的,要提高预警级别,及时申请法院解除合同,提前收回贷款;发现借款人或者保证人有转移、抽逃出资行为的,应及时起诉,申请财产保全;发现债务人为了逃避债务,将财产无偿或者低价转让的,或者对到期债权怠于行使权利的,要依法申请撤销或行使代位权,防止和减少资产损失。二是建立分期预警机制。放贷后,要对贷款的到期日期、催款通知的发出日期、保证期限、向主债务人和保证人主张权利等日期进行提前预警,避免因超出法定期限导致诉讼请求得不到法律支持。同时,各金融机构间要针对骗贷、逃贷问题进一步加强交流协作,实现信息共享,共同促进金融市场交易安全。

(四)审慎推动金融业务创新,合理设计新型金融产品

金融商事企业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推动金融业务创新,设计的金融产品不仅要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符合政策要求,同时要符合现行经济体制、市场环境、交易习惯等实际情况,更要考虑自身状况量力发展,把握好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点、透明度、复杂程度和发展节奏,不宜盲目追求短期利益,或单纯照搬国外创新模式。在具体产品设计上,新型产品拟定的格式合同必须加强对产品流程合理性和合同文本完备性的审查,做到内容约定明确、权利义务对等,避免因约定不明、权属不清产生争议。在产品推广上,要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投资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合理预估产品风险,不得过分宣传诱导消费者。

(五)树立正确消费观念,提高维权意识与能力

金融监管机构、司法机关以及各家金融商事企业,应以推动金融法制宣传为应尽社会职责,向消费者宣传现行金融法律法规,阐明金融市场交易规则,充分揭示金融交易风险,提高消费者对金融产品的风险预判和合同守约意识。消费者要理性看待各类金融产品,注意辨别金融机构是否合法正规,不迷信所谓的“专家意见”,尤其对新型金融交易的交易规则和风险特征要充分了解。金融商事企业应加强对从业人员法律知识、诉讼能力的培训,特别要注意影响依法维权的细节问题。如金融贷款纠纷案件中,必须保证当事人的姓名、地址填写准确,避免因填写错误导致法院无法及时送达,延误案件处理时机,失去财产保全或查封扣

押的最佳时机;裁判后及时申请执行,防止借款人、担保人借机转移资金逃避债务履行等。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要注意保存相关证据,灵活运用协商、和解、投诉举报等非诉讼手段,降低自身维权成本。

结语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向纵深发展,我市金融行业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天津二中院将持续关注并深入调研各类金融商事案件所反映出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公正高效的司法审判,为我市金融业发展和自贸区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SCR专利白皮书

专利检索白皮书 浙江大学微电子研究所 2007-4-10

1. MLSCR类型 1)US Patent 5012317,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Circuit”, Apr.30, 1991. 该专利提出了使用PNPN类型的SCR结构进行ESD保护,是最早提出使用SCR结构进行ESD保护的专利。 2) US Patent 4939616, “Circuit Structure with Enhance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Jul. 3, 1990. 该专利的在传统SCR结构的N-well和Psub交接区域加入N+层(图中42),减小触发电压,即MLSCR结构。 3) US Patent 5274262, “SCR Protection Structure and Circuit with Reduced Trigger

V oltage”, Dec.28, 1993. 该专利也提出了MLSCR结构,并说明作为一种保护结构,但是没有明确说明用于ESD保护。和US Patent 4939616的区别在于中间交接的区域(图中18)是悬空的而US Patent 4939616中的是通过一个电阻接到pad上的。同时该专利也提出了Zener管触发的MLSCR结构(图中18和19可以构成Zener二极管)。 4) US Patent 6246079, “SCR Circuit with a High Trigger Current”, Jun.12, 2001. 该专利在US Patent 4939616的基础上改变了连线方式,将中间的P+接触(图中76)直接和地线连接。 5) US Patent 5856214, “Method of Fabricating a Low V oltage Zener-Triggered SCR for ESD Protection in Integrated Circuits”, Jan.5, 1999. 该专利在MLSCR结构中加入了zener二极管(图中39,42所构成的Zener 二极管),减小了触发电压。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劳动争议案件中竞业限制纠纷审判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竞业限制纠纷案件审判白皮书 目 录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劳动争议案件中竞业限制纠纷审判 情况通报 (1) 一、近三年竞业限制纠纷案件数据分析 (1) 二、竞业限制纠纷案件新特点 (4) 三、竞业限制纠纷案件审理难点 (6) 四、竞业限制纠纷案件审理主要举措 (10)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劳动争议案件中竞业限制纠纷 典型案例 (14) 一、海舟公司与余某竞业限制纠纷上诉案 (14) 二、光顿公司与张某竞业限制纠纷上诉案 (18) 三、滕某与锋亚公司竞业限制纠纷上诉案 (21) 四、张某与布料公司劳动合同纠纷上诉案 (23) 五、外国人安某与提普公司竞业限制纠纷上诉案 (25)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竞业限制纠纷案件审判白皮书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劳动争议案件中竞业限制纠纷审判情况通报 人才是核心竞争优势。上海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与我国经济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相匹配的全球创新城市,需要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不仅要充分发挥企业家在推进创新和成果产业化中的重要作用,而且要打通人才便捷流动、优化配置的通道。而人才流动,必然涉及企业商业秘密等利益保护,反映到劳动争议案件中,则需要在审理竞业限制纠纷中,在社会、企业和个人三者发展之间做好利益平衡。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一中院)在竞业限制纠纷案件审理中,妥善处理保护商业秘密与自由择业、竞业限制与人才合理流动的关系,促进形成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为此,上海一中院对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审理的竞业限制纠纷案件进行梳理分析,并选取了五件具有代表性的案件予以发布。 一、近三年竞业限制纠纷案件数据分析 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上海一中院共受理劳动争议二审案件8390件,审结劳动争议二审案件8416件。其中,受理竞业限制纠纷案件48件,审结竞业限制纠纷案件47件。从结果上看,维持原判36件,占76.60%;调解6件,撤诉4件,改判1件。 1. 案件数呈上升趋势。2015年审结竞业限制纠纷案件12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不足及其完善建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不足及其完善建议 摘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第1、3、8、11、13、14、16、19条均存在不足,应当予以完善。关键字:劳动争议案件,法律适用,司法解释,不足,完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14号,以下简称《解释》)是集中就《劳动法》实施7年来所出现的实体和程序上的若干疑难问题作出司法解释的第一个文件,它增强了《劳动法》对市场经济发展和劳动制度改革的适应性,以及对劳动者保护的力度。但是,《解释》在解决原有问题的同时又产生了新问题,特别是有的规定在法理和实践上仍嫌不足。已有学者撰文就此提出看法。[1]本文试图就《解释》的若干不足之处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一、劳动争议的界定劳动争议的界定,是劳动争议处理立法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国务院1993年制定的《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第2条将劳动争议界定为企业与职工之间:“(一)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二)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三)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四)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依照本条例处理的其他劳动争议。”《劳动法》颁布后,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以下简称《意见》)第82条对《条例》第2条作了补充性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不论是否订立劳动合同,只要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并符合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规定的受案范围,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均应受理。《解释》第1条则将劳动争议界定为:“(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三)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纠纷。”关于劳动争议的上述两种界定,其区别主要在于:(1)界定方式不同。《条例》主要是从争议内容上作列举式界定;《解释》则主要是从劳动关系上作概括式界定。(2)背景不同。《条例》所作的界定以固定工制与劳动合同制并存为背景,其第2条的(一)、(二)项实际上是固定工制劳动关系的争议;《解释》所作的界定则以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为背景。(3)范围不同。《解释》第7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的事项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例范围,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这表明《条例》和《解释》所界定的劳动争议范围不尽相同。有人认为,这里所说的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案件范围的事项,是指用人单位对职工进行劳动行政管理、职工下岗或整体拖欠职工工资所引发的争议[2]. 《解释》对劳动争议所作的界定,其缺陷主要在于忽视了劳动权利义务对劳动争议的界定作用,《条例》第2条虽然考虑到了劳动权利义务的这一作用,但其(一)、(二)项中所列举的事项过窄。劳动权利义务是劳动争议的标的,劳动争议处理的目的就是明确和实现劳动争议当事人双方所争议的劳动权

迪普防火墙专业技术白皮书

迪普防火墙技术白皮书

————————————————————————————————作者:————————————————————————————————日期:

迪普FW1000系列防火墙 技术白皮书 1 概述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攻击行为出现得越来越频繁。通过各种攻击软件,只要具有一般计算机常识的初学者也能完成对网络的攻击。各种网络病毒的泛滥,也加剧了网络被攻击的危险。目前,Internet网络上常见的安全威胁分为以下几类: 非法使用:资源被未授权的用户(也可以称为非法用户)或以未授权方式(非法权限)使用。例如,攻击者通过猜测帐号和密码的组合,从而进入计算机系统以非法使用资源。 拒绝服务:服务器拒绝合法用户正常访问信息或资源的请求。例如,攻击者短时间内使用大量数据包或畸形报文向服务器不断发起连接或请求回应,致使服务器负荷过重而不能处理合法任务。 信息盗窃:攻击者并不直接入侵目标系统,而是通过窃听网络来获取重要数据或信息。 数据篡改:攻击者对系统数据或消息流进行有选择的修改、删除、延误、重排序及插入虚假消息等操作,而使数据的一致性被破坏。

?基于网络协议的防火墙不能阻止各种攻 击工具更加高层的攻击 ?网络中大量的低安全性家庭主机成为攻 击者或者蠕虫病毒的被控攻击主机 ?被攻克的服务器也成为辅助攻击者 Internet 目前网络中主要使用防火墙来保证内部网路的安全。防火墙类似于建筑大厦中用于防止 火灾蔓延的隔断墙,Internet防火墙是一个或一组实施访问控制策略的系统,它监控可信任 网络(相当于内部网络)和不可信任网络(相当于外部网络)之间的访问通道,以防止外部 网络的危险蔓延到内部网络上。防火墙作用于被保护区域的入口处,基于访问控制策略提供 安全防护。例如:当防火墙位于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的连接处时,可以保护组织内的网络和 数据免遭来自外部网络的非法访问(未授权或未验证的访问)或恶意攻击;当防火墙位于组 织内部相对开放的网段或比较敏感的网段(如保存敏感或专有数据的网络部分)的连接处时, 可以根据需要过滤对敏感数据的访问(即使该访问是来自组织内部)。 防火墙技术经历了包过滤防火墙、代理防火墙、状态防火墙的技术演变,但是随着各种 基于不安全应用的攻击增多以及网络蠕虫病毒的泛滥,传统防火墙面临更加艰巨的任务,不 但需要防护传统的基于网络层的协议攻击,而且需要处理更加高层的应用数据,对应用层的 攻击进行防护。对于互联网上的各种蠕虫病毒,必须能够判断出网络蠕虫病毒的特征,把网 络蠕虫病毒造成的攻击阻挡在安全网络之外。从而对内部安全网络形成立体、全面的防护。

闵行区法院2008-2010劳动争议案件审判情况通报白皮书

闵行区法院2008-2010劳动争议案件审判情况通报白皮书日前,闵行区法院发布2008-2010劳动争议案件审判情况通报白皮书,该区总工会、人保局、工商业联合会、企业家联合会、私营企业协会、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以及20多家企业代表出席参加通报会。闵行区地处本市城郊结合部,辖区地域广阔,企业数量众多,就业人口密集。近年来,伴随《劳动合同法》、《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以下简称新法)的相继实施,暴露出部分企业用工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规范情形,加之劳动者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以及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导致社会劳资矛盾集中爆发并大量转化为诉讼纠纷,令法院的审判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总体而言,闵行区法院的劳动争议案件呈现案件数量呈现高位递增态势,涉外来务工人员纠纷频发,制造、服务业成为劳动争议高发区和私营、中小型企业劳动争议发生率较高的现状。 一、劳动争议案件产生原因分析 1、劳资双方固有利益冲突明显 用人单位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营思维与劳动者希望以最少劳动力获取最大劳动报酬这对矛盾的存在,使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固有利益冲突不可避免。一是用人单位为减少成本支出,不遵守法律法规,未按照相关规定为劳动者提供劳动条件和待遇。二是不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约定不明确,发生争议时双方各执一词,都以有利于自身利益的理解主张权益。三是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利用其优势地位,提出不合理的用工要求,劳动者为不失业隐忍接受,导致劳资关系紧张,易产生纠纷。四是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经营管理过严,处罚失当等,要求争取权益。五是劳动者维权过度,隐瞒、虚构事实,意

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白皮书

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白皮书 绍兴法院危害食品药品安全 刑事案件审判状况 (2011年1月—2014年6月)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 二〇一四年八月

绍兴法院危害食品药品安全 刑事案件审判状况 (2011年1月—2014年6月) 前言 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严重影响国家形象,损害党和政府公信力。近年来,绍兴两级法院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依法审理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刑事案件,有力打击了一批罪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一、案件基本情况 2011年1月-2014年6月,全市法院共受理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197件,审结194件,判决罪犯235人。其中,2011年少量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依照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非法经营罪等罪名追究刑事责任,2012年-2014年6月处理的案件中也存在上述情况。2012年,共审结生产、销售假药、劣药案件97件,判决罪犯116人;审结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案件3件,判决罪犯3人;2013年,共审结生产、销售假药、劣药案件54件,判决罪犯68人;审结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案件29件,判决罪犯32人;2014年1-6月,共审结生产、销售假药、劣药案件9件,判决罪犯10人;审结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案件2件,判决罪犯6人。在上述案件的处理中,共缴获铬超标胶囊43800余万粒,假性药9700余粒、1300余盒(瓶),有毒、有害鸟、畜2200余只,此外,还缴获了一批假酒、降压药、镇咳药等。上述案件呈现出如下特点:(一)结案数经过井喷式增长后有所下降 从统计数据看,2012年共审结案件100件,判决罪犯119人,相较2011年呈现井喷式增长;2013年共审结案件83件,判决罪犯100人,比2012年分别下降17%、15.97%;2014年1月至6月共审结案件11件,判决罪犯16人,比2013年同期分别下降78.85%、75.38%(见表一、表二)。2012年度案件大幅上升的原因在于集中查处了一批铬超标胶囊、假性药案件。 表一:2012年-2014年6月结案数 20 40 60 80 100 120 201220132014.1-6

广东省中山市中级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参考意见(201109)

广东省中山市中级法院 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 参考意见 (2011.09) 目录 一、受案范围及其处理 二、诉讼主体资格 三、仲裁与审判的衔接 四、工资、加班工资、双倍工资 五、经济补偿金、赔偿金 六、竞业限制和违约金 七、证据和事实的认定 八、法律适用 九、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与终止 十、附则 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统一裁判标准,提高审判效率,依法及时保护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和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下称《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下称《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下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下称《实施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社会保险稽核办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和上级法院的有关指导意见,结合我市民事审判和劳动争议审判实践,提出本参考意见。

一、受案范围及其处理 1.1【未缴社保赔偿及补缴的处理】劳动者能够证明用人单位没有为其建立社会保险关系、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为其补办、导致劳动者具体明确损失,劳动者以此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的,应予受理。 劳动者因用人单位未为其建立社会保险关系、欠缴或拒缴社保费、未缴足保费,或因缴费年限、基数等,起诉要求用人单位为其建立社会保险或主张补缴的,不予受理。告知劳动者通过劳动行政部门解决。若已受理,则驳回起诉,文书中作必要释明。 1.2【劳动者代缴社保费的返还】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建立社会保险关系后,因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应由其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劳动者代用人单位缴纳后,要求用人单位返还的,应予受理,并应判决用人单位负责返还。 1.3【失业保险的受理及赔偿标准】用人单位未为职工缴纳失业保险费,劳动者失业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为其发放失业保险金,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的,应予受理。赔偿标准可参照应当获得失业保险金的标准计算。 1.4【拒不出具解除通知的受理及赔偿标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后,因拒不出具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未办理劳动者的人事档案、社会保险关系等移转手续、迟延转档、将档案丢失或者扣押劳动者相关证件,造成劳动者不能合法就业,劳动者要求赔偿工资损失的,应予受理。赔偿标准可参照劳动者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至用人单位履行相关义务之日止。 由于上述情况导致劳动者不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劳动者要求赔偿损失的,应予受理。赔偿标准可参照应当获得失业保险金的标准计算。但劳动者根据本意见1.3和本条同时主张损失的,不予支持。 1.5【劳动者投资、入股的处理】由劳动者投资或以技术入股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争议的,如果争议内容属于与劳动权利义务有关的,属于劳动争议案件,应予受理;如果争议内容属于因入股、退股、盈余分配、责任承担等非劳动权利义务纷争,不属于劳动争议案件,不予受理。 1.6【住房公积金缴纳等的处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仅因住房公积金的缴纳、参加工作时间认定、出生年龄确认、工龄折算、特殊工种认定、办理退休手续而

2016-2017年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审判白皮书

2016-2017年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审判白皮书 近两年,随着上海加快经济产业转型、淘汰落后产能,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因形势、政策导向等因素变化,企业“关停并转迁”情况逐年增加,由此导致的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大幅攀升,成为社会不稳定性因素之一。基于此,现以2016-2017年审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尤其是以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审理情况为基础,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和对策,推动群体性劳动争议的化解,加强群体性劳动争议的预防,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一、2016-2017年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的基本情况 (一)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收案情况 2016、2017年,我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分别为2367件、2310件,分别较前一年度增长6.91%和-2.41%,其中二审收案数量分别为1859件、1713件,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案件数量分别为508件、597件。2016、2017年所收案件中,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5件及以上)数量分别为44批464件、44批564件。其中,二审群体性案件数量分别为30批355件、27批352件,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群体性案件数量分别为15批109件、17批212件。(见图一)

图一 2016年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批量数较前一年度增长18.42%,2017年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批量数与上年度持平;2016、2017年群体性案件数分别较前一年度增长22.11%和21.55%,案件数占当年总收案比例分别为19.60%和24.42%。 在2016、2017年所收群体性案件规模上,10件以下批量分别为27批、22批,10-19件批量为12批、17批,20-29件批量均为3批,30件及以上批量均为2批。(见图二、三) 图二

互联网金融消费白皮书

互联网金融消费白皮书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互联网金融消费的崛起 如果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的2013年是伴随着各种“宝宝类”网销货币基金的横空出世,在随后的2014年,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众筹、互联网理财、保险等各类互联网金融消费产品进入大众视线,则代表了“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年”。通过“互联网+”的技术创新和金融服务融合互动式突破,互联网金融已成为日趋成熟的消费行业。 同时,针对大众消费人群的互联网金融节庆营销也应运而生,其中2015年8月平安集团携旗下多家子公司及合作机构打造的818财神节历时14天总成交达到1805.74亿元,平均单日销售128.98亿元,同比2014年财神节劲增17.1%。而在2015年的“双11”当天,P2P借贷行业的成交额超过85亿元,参与人数超过40万,对于这些参与者来说,11月11日不仅仅是网购的“剁手节”,更是互联网金融消费的“嘉年华”。 从本世纪初互联网支付的出现,到互联网借贷(网络小贷及P2P)、互联网股权投融资(众筹)的落地;从近年来互联网保险的高歌猛进,到近期一站式互联网理财的兴起;从单品类的互联网理财到综合性的互联网金融消费,高端化、精英化的传统金融服务行业逐渐延伸出门槛更低、频次更高、服务更加综合快捷的互联网金融,其某某市场的崛起势在必行。 截止2015年底,即使以最为严格的口径(余额理财)统计,曾参与过互联网金融消费的人群也已经达到2-3某某市场规模接近2万亿元,用户基础基本确立。但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金融消费并非传统金融消费的简单线上化,更不只是销售渠道的变迁,它包含着更加丰富的内涵,需要全新的消费体验、产品特质、营销方式和服务内容,这一切源于——它面对的是截然不同的互联网用户属性。 为此,零壹财经研究院与平安集团、一账通、平安金融旗舰店合作,共同发起互联网金融消费调查活动,通过网络调查和实地调研考察互联网金融某某市场的现状,描述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特征。期待让消费者更加了解互联网某某市场某某市场更能读懂消费者,共同促进、迎接互联网金融消费的崛起。 一、互联网金融消费概况 金融消费是人们出于个人、家庭成员或家务目的而从金融机构得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过程。广义上讲,无论投资理财还是个人借贷都可归入金融消费的范畴。金融消费的历史源远流长,从简单的货币兑换、个人储蓄,到复杂的财务优化、财富管理,日益丰富多样。但长期以来,由于金融体系主要围绕企业运作,个人作为金融消费者所能获得的产品和服务极其有限,金融消费的蓬勃兴起在全球都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情。 我国现代金融消费的历史更加短暂,银行储蓄长期是人们最主要乃至唯一的金融消费行为,直到上个世纪末期,保险、银行理财、证券投资、个人信贷等产品才开始进入大众视野。由于金融服务基础设施薄弱、直接投某某市场不发达和个人收入低下,除储蓄、个别类型的贷款(如住房按揭贷款)和证券(如股票)外,金融消费在我国整个金融服务体系中所占的分量极低。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服务行业同步发展,消费者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大金融消费逐渐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2013年以来,伴随大量互联网理财产品的诞生和普及,金融消费引起大众的强烈关注,形成一股网络理财、融资的热潮,宣示着互联网金融消费时代的来临。 截止2015年3季度,即使以最为狭窄的个人投资理财口径来衡量互联网金融消费,其中的网销货币基金规模超过万亿元,其它网销基金、网上炒股规模保守估算远超5万亿,P2P投资余额超过3000亿元,网销保险累计接近3000亿元,众筹(包括产品众筹和股权众筹)累计支持规模在50-80亿元之间。行业涉及的消费者估算在3亿人左右。 互联网金融消费普遍具有以下特点: 核心的消费行为(尤其是购买和支付)在互联网上发生,这是互联网金融某某区别于传统金融消费的最重要特征,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设备日益成为互联网金融消费的首选设备。互联网操作具有极大的便利性,大大降低了金融消费的各项隐性成本。 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信息透明度有所提高。借助于搜索引擎、社交网络、产品对比、用户评价等手段,消费者可以更便利的获得互联网金融产品相关的各种信息,与金融产品生产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有所降低,可以更快、更好的做出消费决策。 门槛低是当前互联网金融消费的显著特色。这其中尤以理财产品为典型,传统银行理财产品的门槛较高,实际把大量中低收入人群摒弃在金融消费之外,互联网理财产品的购买门槛经常低至1元乃至1分,带来了全新的增量消费者,不但扩某某市场范围,也有利于向全社会进行理财教育、普及理财知识。 用户体验在互联网金融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即使对于“有钱人”来说,传统的金融消费也是个低频次行为,对产品质量的考核远优于体验感受。互联网则要求以优质体验吸引最广泛的人群,对用户体验的重视也被带入互联网金融产品与服务,甚至成为后者向传统金融消费挑战的首要砝码。 场景化、连接化消费出现。传统金融消费的场景基本上是孤立的,买理财就是买理财、炒股就是炒股。而由于人们的消费活动日益向网络迁徙,互联网所具有的连接效应把各种消费场景联系在一起,金融消费作为其中一种消费场景可以自然的与其它消费场景实现交叉、嵌入(例如各种购物分期产品、投资收益支付日常费用的产品等),让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更加自然、完整、便捷的服务。

中国政府白皮书中英文对照

中国政府白皮书 中国一贯以负责任的态度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坚持遵循知识产权国际保护规则的同时,按照国情确定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努力平衡知识产权创造者、应用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使知识产权的创造与应用形成良性循环。 China has always adopted a responsible attitude to actively promoting IPR protection. While adher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rules on IPR protection, China has decided on a level of IPR protection appropriate for its own national situation, and made great efforts to balance the interests amo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creators, user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so as to create a benign circle for the creation and us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多年来,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保护知识产权取得重大进展。 Major progress has been made on IPR protection in China over the past years thanks to concerted efforts made by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建立健全符合国际通行规则、门类比较齐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特殊标志管理条例》、《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等涵盖知识产权保护主要内容的法律法规,并颁布一系列相关的实施细则和司法解释,使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不断趋于完善。为对知识产权实行切实有效的法律保护,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对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进行了全面修改,在立法精神、权利内容、保护标准、法律救济手段等方面更加突出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同时,做到了与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以及其他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规则相一致。 - A relatively complete system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that covers a wide range of subjects and is in line with generally accepted international rules has been established and keeps improving. Since the 1980s, the state has promulgated and put into effect a number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covering the major contents in IPR protection. These include the "Patent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rademark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opyright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Regulations on the Protection of Computer Software," "Regulations on the Protection of Layout Designs of Integrated Circuits," "Regulations on the Collective Management of Copyright," "Regulations on the Management of Audio-Video Products," "Regulations on the Protec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Plants," "Regulations on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by the Customs," "Regulations on the Protection of Special Signs," and "Regulations on the Protection of Olympic Logos." China has also promulgated a series of relevant rul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their legal interpretation. As a result, the system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on IPR protection in China has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In 2001, around the time when China was admitted into the WTO, in order to provide effective legal protection to IPR, the country made comprehensive revisions to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regarding IPR protection and their legal interpretation. While

2017.5.18快讯-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发布《海淀区劳动争议审判情况白皮书(2017)》及竞业限制十大典型案例

https://www.doczj.com/doc/b010003092.html,/info.asp?infoid=4673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发布《海淀区劳动争议审判情况白皮书(2017)》及竞业限制十大典型案例 关键词:海淀区,劳动争议,竞业限制,典型案例。 2017-5-8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劳动仲裁网 描述:2017年4月27日上午,海淀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海淀区劳动争议审判情况白皮书(2017)》,通报2010年至2016年七年间涉“竞业限制”劳动争议纠纷审判情况,并发布十大典型案例。 案例一: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两年 【裁判要义】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约定竞业限制期限,但不得超过两年,超过两年部分约定无效。【案情概要】 张某于2010年3月入职青松公司,担任技术部门总监。双方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书》,约定张某自离职之日起五年为竞业限制期,该期间青松公司需按照张某在职期间工资标准的35%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2013年10月,张某自青松公司离职,青松公司依约按月足额向张某支付了竞业限制补偿金。2016年1月,张某入职与青松公司存在竞争关系的柏树公司担任技术经理,从事与青松公司存在竞争关系的业务活动。后,青松公司通过诉讼程序,要求张某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张某与青松公司签订的《竞业限制协议书》中约定五年的竞业限制期超过法律规定的最长期限,根据法律规定,张某仅在离职后两年内负有竞业限制义务。本案中,张某2016年1月才入职与青松公司存在竞争性业务的柏树公司工作,已经超过两年法定竞业限制义务期,并未违反竞业限制义务。最终法院判决驳回了青松公司的诉讼请求。 【法官释法】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劳动者需履行竞业限制义务,用人单位需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补偿金。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然而,设立竞业限制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保护用人单位商业秘密而非限制劳动者的择业自由。为保护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而过长限制劳动者择业自由既不公平也不符合社会整体利益。为平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利益,《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两年,超过两年部分约定无效。 案例二:竞业限制约定适用合同相对性原则 【裁判要义】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签署竞业限制协议,仅在订立竞业限制协议双方之间产生法律拘束力,只有订立方可基于竞业限制协议向对方提出请求、主张权利。 【案情概要】 2001年4月,孔某入职宁远公司,担任仪表部负责人。2007年8月,宁远公司与孔某签订了《不竞争协议》,约定孔某在离职以后一年内,不得入职与宁远公司有直接竞争关系的单位工作,不得自办或与他人合办与宁远公司属于同类经营业务且有竞争关系的公司,竞业限制期间,宁远公司应按月向孔某支付竞业限制补偿5000元,如孔某违反竞业限制义务,则需向宁远公司支付竞业限制违约金10万元。2012年3月27日宁远公司与孔某解除劳动关系。2012年3月28日孔某入职宁远电子公司(系宁远公司子公司),任职副总经理,2012年3月28日至2013年3月27日期间,宁远公司按月向孔某支付竞业限制补偿。2015年11月6日,宁远电子公司与孔某解除劳动关系,出具离职证明,明确双方无劳动争议纠纷。2016年1月,孔某投资设立道同电子公司,与宁远电子公司开展同类业务经营工作。此后,宁远电子公司通过诉讼程序要求孔某支付竞业限制违约金。案件审理过程中,孔某表示其仅与宁远公司签署竞业限制协议,并未与宁远电子公司签署竞业限制协议,宁远电子公司依据宁远公司的《不竞争协议》向其主张违约金缺乏法律依据。

最高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01年3月2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65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1年4月30日起施行。 2001年4月16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1年3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65次会议通过 法释〔2001〕14号) 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之规定,就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作如下解释。 第一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下列纠纷,属于《劳动法》第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依法向人民法院起

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 (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 (三)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纠纷。 第二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当事人申请仲裁的事项不属于劳动争议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分别情况予以处理: (一)属于劳动争议案件的,应当受理; (二)虽不属于劳动争议案件,但属于人民法院主管的其他案件,应当依法受理。 第三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劳动法》第八十二条之规定,以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超过六十日期限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确已超过仲裁申请期

2019年上海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

2019年上海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 《白皮书》立足检察职能,系统分析2019年上海市检察机关办理的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研判各类知识产权犯罪发案趋势特点,并提出对策建议。上海市检察院同时公布了2019年知识产权犯罪典型案例。 一、全市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情况 (一)案件基本情况 2019年,全市检察机关受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922件2092人,其中审查逮捕案件443件959人,审查起诉案件479件1133人。 1.新类型疑难复杂案件增多。全市检察机关办理的涉及复杂技术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的新类型疑难复杂案件日益增多,如办理本市首例微信外挂软件侵犯著作权案,以及利用深度链接、解析工具等新技术侵犯知识产权案件。 2.假冒注册商标案件占比较大。就案件类型来看,商标类案件在2019年全市各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量1中占比较大,为90.13%,其中假冒注册商标罪245件648人,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35件87人。侵犯商业秘密罪17件28人;侵犯著作权罪66件192人,销售侵权复制品罪8件9人。全年无假冒专利罪案件。 3.审前主导作用凸显,法律监督职能进一步强化。本市检察1案件量系受理审查逮捕案件、受理审查起诉案件数之和。 - 1 -

机关坚持对重大有影响、新类型疑难复杂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提前介入,积极引导侦查,有效打击犯罪。如及时介入“零口供”侵犯商业秘密案,就相关技术信息来源、保密措施、泄密过程、保密义务、损害后果等,提出较为详尽的侦查建议,形成完整证据体系,并及时准确追诉涉案公司及其经营负责人。 4.认罪认罚适用加强,权利人获赔比例显著提高。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审结知识产权案件比例为41.66%,同比增长31个百分点。通过加大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力度,推动提高知识产权权利人获偿比例,共有87名被告人在捕诉环节主动退赔人民币近2亿元(以下币种均为人民币),同比增长32.8倍。权利人获赔的情况不再局限于著作权和商业秘密案件,商标类案件权利人获赔数量、金额明显增长。 5.罚金力度明显提升,非刑罚性措施成功实践。罚金适用率及罚金数额均有明显提高。2019年已生效裁判均为有罪判决,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不含3年)占比为8.91%,罚金刑适用率为95.54%,平均罚金数额18.1万元,同比增长91.5%。已出现判处禁止令或实行职业禁止案件,如被告人长期经营多个视频网站、利用解析技术侵犯著作权,判处其在5年缓刑期间禁止从事视频网站经营,加大惩戒力度,遏制其再犯可能性。 (二)案件特点 1.手法专业智能化持续上升。制假售假案件中假冒商品仿真程度逐渐提高,侵权商品实行拆分发货、货标分离,加大侦查难 - 2 -

SAP房地产行业白皮书

SAP房地产行业白皮书

卷首语 SAP将30多年在全球工程建筑行业业务管理经验融入到SAP工程建筑与施工(EC&O)行业解决方案中,提供了一套完整集成的覆盖各业务环节的应用方案,帮助您在预算范围内利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按时完成更多的工程项目,最终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和业务的快速增长。SAP房地产行业是SAP EC&O行业的一个子行业,其解决方案也是EC&O行业解决方案的的一部分。 当今的房地产行业可以用一个词“更加”来概括:竞争更加激烈;项目更加复杂;进度更加急迫;客户更加挑剔;在这种环境下,为了最大化企业利润,你需要更加精确的利用和优化企业的人力和资产,不幸的是很多中层管理人员并不能总是按照企业管理层的期望来执行,因此尽管您的企业项目越来越多,但是企业的管理目标缺越来越难于实现。房地产经营者必须要处理大量不同的增加收入和消减成本的工作,企业不断的发展和成功取决于企业各个层级及部门信息的共享和透明,SAP房地产解决方案能够帮助您实现,应用SAP ERP系统,SAP房地产解决方案提供了完整集成的解决方案来管理不同类型的房地产业务需求,通过SAP房地产解决方案确保你能够更好的控制和洞察房地产业务状况,以较低的成本和简单的方式提供一种可视化管理您的众多项目。 概述 作为房地产企业的管理者,您的主要任务包括购买及租赁地产、管理众多的工程项目、管理各种合同和采购业务、销售地产、市场营销以及监控地产物业管理,由于当前的经济环境的发展趋势-不断增长的市场全球化、更加面向资本市场等,迫使您在执行这些任务时必须面对巨大的挑战。 房地产行业的业务主要包括市场营销及分析、获取土地、产品研发及设计、工程施工、地产销售以及物业与租赁管理等,此外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及企业战略管理等,SAP提供了完整的集成解决方案:从上图可以发现,SAP房地产解决方案覆盖了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和业务价值链,从业务计划和开发开始,到产品设计、工程施工、市场营销和销售交付、售后服务和物业管理以及客户与供应商的管理,SAP可以帮助您提供完整可视化的业务信息用于决策分析,此外端到端的业务集成的可以帮助

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 释(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2001年3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65次会议通过自2001年4月30日起施行)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之规定,就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作如下解释。 第一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下列纠纷,属于《劳动法》第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 (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 (三)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纠纷。

第二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当事人申请仲裁的事项不属于劳动争议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分别情况予以处理: (一)属于劳动争议案件的,应当受理; (二)虽不属于劳动争议案件,但属于人民法院主管的其他案件,应当依法受理。 第三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劳动法》第八二条之规定,以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超过六日期限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确已超过仲裁申请期限,又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的,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 第四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申请仲裁的主体不适格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经审查,确属主体不适格的,裁定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诉。 第五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为纠正原仲裁裁决错误重新作出裁决,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第六条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后,当事人增加诉讼请求的,如该诉讼请求与讼争的劳动争议具有不可分性,应当合并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