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事处-江苏地区农业科学院

人事处-江苏地区农业科学院

人事处-江苏地区农业科学院
人事处-江苏地区农业科学院

2020年拟推荐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候选人情况汇总表

成都市研究所名录

成都市研究所名录 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院 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省经济信息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成都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四川省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四川省交通科学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四川省粮油科研所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针灸经络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四川省人工晶体研究所 四川省电子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四川省中药研究所 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四川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 四川省自然资源研究所四川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四川省国土勘测规划研究院四川养麝研究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省广播电视科研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四川省地质调查院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成都市第一农业科学研究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成都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成都市农业机械科研推广服务总站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实验场成都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成都电子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成都微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原玻璃研究所)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成都化工研究设计院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成都化工微型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成都机电研究所 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成都市计量监督检定测试所 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成都市沼气科学研究设计所 四川省冶金工业环境保护监测研究所成都市建工科学研究设计院 成都市城市建设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业研究所 成都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四川省轻工业研究设计院 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 成都市中草药研究所四川省皮革研究所 成都市中医药研究所四川省工艺美术研究所

江苏省农业技术系列

江苏省农业技术系列职称申报系统 操作手册

目录 1概述 (2) 1.1阅读对象 (2) 1.2惯用标志 (2) 1.3客户端要求 (2) 2职称申报系统具体操作 (3) 2.1职称申报流程总体介绍 (3) 2.2如何进入申报系统 (4) 2.2.1进入申报系统的几种方式 (4) 2.3注册登录 (4) 2.3.1注册 (5) 2.3.2登录系统 (6) 2.3.3找回密码 (6) 2.4网上申报流程 (9) 2.4.1开始填写申报材料 (9) 2.4.2填写拟申报信息 (10) 2.4.3填写申报人基本信息 (12) 2.4.4填写从业资格信息 (12) 2.4.5填写学历信息 (13) 2.4.6填写继续教育,专业考试、计算机考核成绩情况,工作经历 (14) 2.4.7填写任现职后专业技术工作业绩,著作、论文以及考核情况 (15) 2.4.8填写本人任现职以来工作总结 (16) 2.4.9材料目录 (16) 2.4.10查询我的申报信息 (17) 2.5使用消息平台 (19)

1概述 1.1 阅读对象 职称申报人员。 1.2 惯用标志 注意事项 在进行相关操作的时候需要特别留意的地方 解释说明 对某些部分的详细说明 这些标志用在手册中,起加注或提示作用,帮助您区分信息类别。请您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加标志的地方,这样不仅可以防止误操作,还可以节省您阅读的宝贵时间。 1.3 客户端要求 ①屏幕分辨率最小为1280*768,因为申报信息项过多,如果分辨率过低可 能导致数据换行,影响美观。 ②使用谷歌浏览器,IE浏览器7.0以上版本或火狐浏览器填写申报材料, 防止浏览器不兼容问题。 ③推荐安装福昕pdf阅读器,否则查看申报材料附件时可能无法正常打开。

农业科学核心期刊及其影响因子

农业科学――农学、农作物类 序号刊物名称编辑部地主办单位2004-2006平均影响因子 1 植物生理学报上海中国植物生理学会 1.567 (改名为: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 中国水稻科学杭州中国水稻研究所 1.41 3 玉米科学公主岭(吉林)吉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 1.368 4 作物学报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中国作物协 会 1.334 5 麦类作物学报杨陵(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068 6 植物生理学通讯上海中国植物生理学会 1.025 7 遗传学报北京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0.9617 8 棉花学报安阳(河南)中国农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 所0.851 9 大豆科学哈尔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0.76 10 核农学报北京中国原子能农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0.734 11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武汉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 所0.729 12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杨陵(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0.688 13 杂交水稻长沙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0.622 14 种子贵州贵州省种子学会等0.397 15 作物杂志北京中国作物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 所0.382 16 中国棉花安阳(河南)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0.202 17 中国种业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中国种子协会0.185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类 序号刊物名称编辑部地主办单位2004-2006平均影响因子 1 应用生态学报沈阳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364 2 土壤学报南京中国土壤学会 1.856 3 水土保持学报杨陵(陕西)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 所 1.446 4 土壤南京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1.422 5 土壤与环境(改名为:生态环境)广州广东省土壤学会等 1.386 6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北京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 1.172 7 土壤通报沈阳中国土壤学会0.75 8 水土保持通报杨陵(陕西)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 所0.58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横向科研项目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项目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号)、江苏省《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苏发〔〕号)以及江苏省科技厅、财政厅《关于进一步深化省级科研经费和项目管理改革的试点方案》(苏科计发〔〕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横向科研项目(以下简称“横向项目”)是指以市场委托方式从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取得的非政府计划安排的科研项目,包括联合研究、委托研究、科技攻关、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开发与成果转让等。由政府有关部门立项,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要求院开具税务发票的科研项目,属于横向项目。 第三条横向项目按照合同制管理,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科研人员承担的横向项目在业绩考核、岗位聘用、职称评定活动中与相应纵向项目同等对待,具体认定如下:单个项目到账经费万元及以上或一年内累计到账万元及以上等同于一项国家级项目;单个项目到账经费万元及以

上或一年内累计到账万元及以上等同于一项省部级项目;单个项目到账经费万元及以上或一年内累计到账万元及以上等同于一项市级项目。实际到账经费由科研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认定。 第四条横向项目应坚持诚信、互利、公正、自愿的原则,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得损害院声誉和利益。涉及国家安全或重大经济利益需要保密的技术进入技术市场,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章项目管理 第五条科研管理部门负责横向项目的管理与审批,未经审批或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名义对外承接横向项目。 第六条财务管理部门负责横向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及时办理经费入账和收支核算工作,指导项目负责人按照合同和相关法规使用经费。 第七条研究所(中心)是横向项目的业务管理单位。横向合同签订前,研究所(中心)应对合同条款逐条审定,重点对技术条款、经费支付及使用条款、验收要求、知识产权权属以及违约责任、纠纷解决方式等进行核查。研究所(中心)应当根据项目实际需要,合理配置资源,为横向项目的执行提供条件保障,督促项目负责人遵守有关规定,按照合同的约定开展研究工作,承担项目具体管理和经费监管责

2014年安徽省科技进步奖名单

推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9项) 项目名称:高性能线路板及新型锂电池用环保型电子铜箔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完成单位:安徽铜冠铜箔有限公司、合肥铜冠国轩铜材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安庆师范学院 推荐单位:池州市科技局 完成人员:丁士启、陆冰沪、于君杰、王同、徐文斌、何建波、贾金涛、杜荣斌、朱勇、郑小伟 项目名称:乙醇灵活燃料发动机系列产品开发 完成单位: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安徽省国资委 完成人员:靳素华、高伟、杨林强、刘青林、陈园明、李明、李自强、李杰、穆立侠、邱若友 项目名称: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航站楼钢结构设计与施工控制关键技术 完成单位:合肥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国五洲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完成人员:丁大益、完海鹰、王元清、罗永峰、李德章、王静峰、李庆锋、李海锋、郑岩、李军 项目名称:沿淮低洼地农作物减灾增效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与应用 完成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阜南县农业科学研究所、霍邱县种植业发展局、怀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五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凤 台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专家推荐 完成人员:程备久、李金才、李泽福、朱德泉、蔡德军、汪建来、张友华、陈黎卿、郜红建、谈应权

项目名称:煤矿深立井连接硐室群围岩扰动效应与控制技术 完成单位:安徽理工大学、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完成人员:程桦、姚直书、荣传新、唐永志、蔡海兵、汪春芹、梁袁、宋海清、王晓健 项目名称: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窑无害化处置生活垃圾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完成单位: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安徽海螺信息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推荐单位:芜湖市科技局 完成人员:何承发、张长乐、李大明、李群峰、汪克春、程占、王恒兵、程小兵 项目名称:深部中软煤层瓦斯含量法预测煤与瓦斯突出理论与成套技术研究 完成单位: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理工大学、煤炭开采国家工程技术研究院 推荐单位:淮南市科技局 完成人员:袁亮、薛生、方良才、谢军、李平、夏抗生、张纯如、刘冠学、郭之宝、余国锋 项目名称:国审畜禽新品种(配套系)“五星黄鸡”的培育及应用 完成单位:安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安徽五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完成人员:耿照玉、文杰、姜润深、胡祖义、赵桂苹、陈兴勇、郑麦青、田传春、毛传国、刘冉冉 项目名称:转基因作物风险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完成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江苏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规定》的通

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江苏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规 定》的通知(2014修订) 【法规类别】农业管理 【发文字号】苏农规[2014]2号 【发布部门】江苏省农业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4.11.25 【实施日期】2015.01.01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失效依据】江苏省农委关于印发《江苏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规定》的通知(2018修订)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江苏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规定》的通知 (苏农规〔2014〕2号) 各市、县(市、区)农委(农业局、农林局),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主要农作物品种管理,提高品种审定科学化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国种子法》及农业部颁布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我委组织修订了《江苏 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规定》(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 本规定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江苏省农林厅2002年7月修订的《江苏省主要农 作物品种审定规定》和2009年10月印发的《江苏省主要农作物审定品种退出管理办 法》同时废止。

附件:江苏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规定 江苏省农业委员会 2014年11月25日 附件: 江苏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科学、公正、及时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及农业部颁布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江苏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大麦。 第二章品种审定委员会 第四条江苏省农业委员会设立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品审会),负责江苏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种植牧草什么品种最好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种植牧草什么品种最好 发布单位:信息所发布时间:2008-3-5已阅览:5515次 (一)新型皇竹草 新型皇竹草其茎秆似竹,属草本,2002年被国家农业部、中国农科院、全国牧草评定委员会一致看好,并誉为“草中之王”。 皇竹草的生长特性如下: (1)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该草适种于各种类型的土壤,酸性粗沙质红壤土和轻度盐碱地均能生长,其耐酸性可达pH值4.5。在旱地、水田地、山坡、平地、田埂、河埂、湖泊边及庭院等地方均可种植。 皇竹草的种植要求日照时间100天以上,海拔在1500米,年均气温15℃左右,年降雨量在800毫米以上,无霜期300天以上。皇竹草生存能力、抗逆性较强,成活率极高,在一般气候条件下,成活率在98%以上,在高寒低湿地区,成活率也可达到90%以上。北方地区冬季如果采用大棚越冬,其种植效果与南方差异不大。 (2)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当年春季栽种的茎节,于10月下旬停止生长,平均株高4米-5米,最高可达6米,分蘖能力强,每667平方米可繁殖3万-5万根,繁殖系数达500倍以上。春季种植667平方米皇竹草,生长8个月后,来年的种茎即可扩种到33.33公顷以上,若肥水充足,长势十分旺盛,来年的种茎即可扩种到53.33公顷。 (3)栽种简单,产草量高。皇竹草采用分株或茎节繁殖,栽种后40天即可收割第一次。其产量为豆科牧草的20-30倍。宿根性能良好,栽种1年,连续6-7年收割,第二年至第六年是皇竹草的高产期。皇竹草以无性繁殖为主,耐寒性较强。在0℃以上可自然越冬,8℃以上可正常生长。极少发生病虫害。 (二)黑麦草 特高黑麦草宽叶型一年生四倍体的禾本科牧草,性喜温凉湿润的气候。种植特高黑麦草可获显著经济效益,其具有以下特点。 (1)生长快,产量高。黑麦草播种1个半月后,便可割第一次草,以后每隔20-30天割草1次,整个冬闲期间(4-5个月)可割草4-5次。667平方米(1亩)产鲜草可达10吨以上,是目前黑麦草品种中产量和营养价值最高的牧草品种。 (2)适口好,营养高。富含粗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干草粗蛋白质含量达20%以上,叶多质嫩,适口性特好,畜禽和鱼类均喜食,采食率达100%。(3)投入少,效益高。在北方大棚,每667平方米冬闲田只需播种1千克草种,花费20元左右,生产的鲜草在补饲料情况下可育肥牛4头、育肥羊15只、养猪18头、养鹅100只、生产兔肉500千克或生产鲜鱼550千克。经济效益在2000元以上,远高于种植水稻。 (4)栽培方法极为简单,管理容易,加之平均每25天就刈割1次(部分南方地区平均每15天就可收割1次),所以病虫害极少。

江苏省农业科研系列研究员资格条件(试行)

XX省农业科研系列研究员资格条件(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资格标准 精通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准确把握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创造性地解决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取得具有较大应用推广价值的科技成果;发表、出版本专业高水平的论文、著作;熟练运用外语和计算机获取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第二条适用X围 本资格条件适用于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等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三条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要求 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献身于农业科学研究事业的精神。取得副研究员资格后,年度考核均为合格(称职)以上。 取得副研究员资格后,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在规定的年限上延迟申报。 (一)年度考核基本合格(基本称职)及以下或受警告处分者,延迟1年以上。 (二)受记过以上或相应处分者,延迟2年以上。

(三)伪造学历、资历,剽窃他人成果等弄虚作假者,延迟3年以上。 第四条学历、资历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以上,取得副研究员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 (二)虽不具备规定的学历(学位),取得副研究员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或具备规定学历(学位),取得副研究员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并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 获得国家三等奖以上或省(部)一等奖前2名,或省(部)二等奖第1名;或者作为第一主持人,完成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或者作为科技开发项目第一负责人,在任期内,本人完成的科技开发纯经济收入平均每年60万元以上; 2. 作为第一作者,在学报或国家级专业刊物上发表5篇专业论文,或者作为第一作者正式出版专著或译著,其中本人实际撰写20万字以上。 第五条继续教育要求 取得副研究员资格后,按照《XX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的要求,结合实际专业技术工作需要,参加继续教育,达到规定要求。 第三章评审条件

江苏省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名单

江苏省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名单 (共400家,△为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 南京市(24家) 南京雨花茶有限责任公司、南京雨发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江苏三鸿食品有限公司、南京海佳面粉有限公司、南京远望富硒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南京达丰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南京白象食品有限公司、南京老一辈食品有限公司、南京市溧水县常力蜂业有限公司、南京福斯特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傅家边科技园集团有限公司、南京东润食品有限公司、南京青松固城湖螃蟹有限公司、南京金海苎麻纺织有限公司、江苏顺艺丝绸有限责任公司、南京旺旺食品有限公司、南京白马黑莓集团有限公司、南京沙塘庵粮油实业有限公司、南京高固食用菌科贸有限公司、江苏绿宝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南京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有限公司、△南京农贸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溧水县昱达商贸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天盾农副产品发展有限公司 无锡市(24家) 无锡阳山水蜜桃有限公司、无锡华顺民生食品有限公司、无锡明日风园艺有限公司、江苏红豆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无锡正大畜禽有限公司、江苏科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江苏虹腾食品有限公司、宜兴市粮油集团大米有限公司、宜兴广新食品有限公司、宜兴市金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宜兴万昌食品有限公司、宜兴市茗岭项珍茶厂、宜兴昌兴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江苏九州果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大娘食品有限公司、江阴市威特凯鸽业有限公司、无锡凤凰画材有限公司、无锡唯琼生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无锡新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无锡太阳绿宝科技有限公司、宜兴狮王木业有限公司、宜兴市兴望农牧有限公司、△宜兴市瑞德蔬菜果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江阴市江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 徐州市(36家) 徐州大方畜禽有限公司、江苏彭城集团有限公司、徐州市丰裕饲料科技有限公司、徐州绿健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江苏联农畜禽有限责任公司、江苏云台山食品发展有限公司、徐州万佳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小康食品有限公司、新沂市骆马湖水产品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远大前程牧业有限公司(原新沂远大畜禽有限公司)、新沂市良辰工贸有限公司、新沂市双绿源食品有限公司、徐州清华蒜业有限公司、邳州市天源蒜业有限公司、徐州澳华肉食品有限公司、江苏世纪天虹纺织有限公司、徐州安得利果蔬汁有限公司、徐州佳合食品有限公司、江苏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徐州天虹银丰纺织有限公司、徐州云雪面粉有限公司、徐州惠农鸭业有限公司、徐州虹达蔬菜食品有限公司、徐州大丰食品有限公司、徐州海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徐州精艺成食品有限公司、江苏东宝粮油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正兴源食品有限公司(原江苏正康食品有限公司)、徐州福华木业有限公司、徐州天德木业有限公司、沛县春光粮食有限公司、△徐州源洋商贸有限公司、△徐州大自然牧业市场有限公司、△江苏淮海蔬菜批发交易市场有限公司、△新沂市北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邳州市宿羊山大蒜批发交易市场有

农学类期刊影响因子排行,要发文章的看看吧

农学类期刊影响因子排行 序号期刊名称影响因子 1 PEDOSPHERE 2.835 2 土壤学报1.825 3 自然资源学报1.771 4 生态学报1.688 5 应用生态学报1.68 6 植物生态学报1.523 7 土壤1.488 8 环境科学1.342 9 水土保持学报1.169 10 作物学报1.169 11 中国水稻科学1.161 12 环境科学学报1.138 13 生物多样性1.129 14 遗传学报1.05 15 玉米科学1.007 16 中国环境科学0.978 17 中国农业科学0.975 18 资源科学0.974 19 生态学杂志0.944 20 生物磁学0.91 21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0.896 22 生态环境0.889 23 动物学报0.867 24 植物病理学报0.848 25 编辑学报0.846 26 中国管理科学0.818 27 植物生理与how(event)" class="t_tag">分子生物学学报0.817 28 园艺学报0.814 29 环境科学研究0.776 30 农村生态环境0.772 31 昆虫学报0.767 32 CELL RESEARCH 0.764 33 水生生物学报0.747 34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0.746 35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0.746 36 中国生物防治0.734 37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0.726 38 果树学报0.723 39 安全与环境学报0.723 40 管理科学学报0.716

41 西北植物学报0.706 42 昆虫知识0.7 43 麦类作物学报0.697 44 农业工程学报0.694 45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0.671 46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0.647 47 中国科学C 0.644 48 生物工程学报0.626 49 棉花学报0.622 50 土壤通报0.621 51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0.614 52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0.595 53 微生物学报0.591 54 云南植物研究0.59 55 病毒学报0.589 56 人类学学报0.577 57 大豆科学0.573 58 茶业科学0.567 59 浙江农业科学0.566 60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0.566 61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0.563 62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0.557 63 兽类学报0.555 64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0.539 65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0.538 66 上海环境科学0.538 67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0.536 68 中国农业气象0.535 69 遗传0.535 70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0.528 71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0.51 72 植物学通报0.508 73 武汉植物学研究0.5 74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0.495 75 动物学研究0.486 76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0.482 77 杂交水稻0.479 78 海洋环境科学0.474 79 植物保护学报0.473 80 植物研究0.471 81 中国土地科学0.46 82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0.459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副产品管理暂行办法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副产品管理暂行办法 为加强我院科研副产品管理,规范处置行为,根据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结合我院实际,制订本暂行办法。 第一章科研副产品范围 第一条本办法所指的科研副产品是指各单位的研究室(课题组)在利用国家财政经费和横向项目经费从事科研活动中产生的完成科研(项目合同或课题任务书规定)任务以外的具有经济价值并可直接销售的有形产品。如在农作物育种、动物实验、新品种和新技术试验示范等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动植物产品(果实、种苗、畜禽、水产、蚕茧等),加工技术研究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加工品,以及图书、音像制品等。 第二条科研副产品属于国家财产,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第二章科研副产品管理 第三条各单位须建立健全科研副产品实物登记制度。研究室(课题组)应设置科研副产品库存台账,按照“出入库单”真实反映科研副产品出入库、处置(销售、报损)情况,完整保存库存台账、出入库单据,并将其作为单位内部管理及接受检查和监督的依据。 第四条各单位是科研副产品管理的责任主体。研究室(课题组)应及时收获、加工、处置科研副产品,不得放任管理造成损失。 第三章科研副产品处置管理 第五条科研副产品处置应遵循公开、及时、保质、规范的原则。 第六条研究室(课题组)负责人要参照市场价格提出科研副产品处置价格,经本单位办公会集体研究通过后,指定财务或者后勤管理人员核实并参与处置,研究室(课题组)填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副产品处置表》(见附表),报院计财处审批。未经批准,不得自行处置。 第七条未经国家批准释放的转基因实验产品和存在食用安全风险的产品不得自行处置和销售,应由各单位组织相关专家鉴定,研究室(课题组)填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副产品处置表》,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并报院计财处审批,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处置。 第八条单位财务部门根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副产品处置表》、出入库单据、收入入账凭证等相关材料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第四章科研副产品收支管理 第九条科研副产品处置收入属于政府非税收入,应当及时足额缴入省级政府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划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十条研究室(课题组)不能直接收取现金和支票,不能私分科研副产品、坐支收入,更不得隐匿科研副产品收入、设立“小金库”等。 第十一条各单位在申请使用科研副产品处置收入时,应按规定程序经院计财处审核后,报省财政厅有关单位审批,并按批准的用途使用。 第十二条科研副产品收入开支范围应符合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主要用于在研项目支出以及收获、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支出等。 第五章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各单位要切实加强科研副产品的内部控制,规范业务流程。及时掌握本单位科研副产品的种类、规模以及收支情况,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自查。 第十四条院监察室、计财处、科研处、产业处要对各单位科研副产品管理情况进行抽查和专项检查,杜绝各种违规行为。 第六章附则 第十五条本办法如有与国家有关规定不符之处,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第十六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院计财处负责解释。

江苏省农业委员会

附件1: 2019年度省现代农机装备与技术示范推广项目 申报指南 一、集成创新类项目 (一)支持方向与研究内容 1001. 大田作物新型农机装备与技术 研究内容:围绕大田作物新型智能机械化生产作业,以水稻密苗育秧、杂交稻育插秧、减肥减药、玉米烘干、作业监控及智能控制为重点,开展农机新装备新技术集成创新,或者选择某项农机装备与技术开展试验示范。 1002. 果蔬茶生产装备与技术 研究内容:围绕果蔬茶生产中的旋耕起垄、播种(移栽)、有机肥深施、疏花疏果、分级分选以及绿色防控、收获与尾菜处理等关键环节,以农机农艺融合提升农机作业效率和质量为目标,开展农机新装备与新技术的集成创新,或者选择某项农机装备与技术开展试验示范。 1003. 水产养殖装备与技术 研究内容:围绕水产养殖中的育苗、投饲、捕捞、水质管理监控、尾水处理等关键环节,以自动化、智能化控制、健康养殖提升机械化作业效率和质量为目标,开展农机新装备与新技术的集成创新,或者选择某项农机装备与技术开展试验示范。 1004. 畜禽养殖装备与技术 -1-

研究内容:围绕畜禽养殖中的饲喂、环境控制、疫病防控、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养殖装备等关键环节,以自动化、智能化、生态养殖提升机械化作业效率和质量为目标,开展农机新装备与新技术的集成创新,或者选择某项农机装备与技术开展试验示范。 1005. 智能农机装备与技术 研究内容:围绕自动导航、无人驾驶、精准作业、智能监测、智慧农机、“互联网+农机”等领域,以机械化、信息化融合提升农机智能化、农业智慧化为目标,开展智能农机装备与技术的集成创新,或者选择某项农机装备与技术开展试验示范。 1006. 项目申请人可不受前述方向限制,根据江苏现代农机装备与技术的发展趋势自由申报。 (二)目标要求 集成创新要形成样机,经相应权威机构检测并取得检测报告,申报国家专利1项以上,发表论文1篇以上,研究制定出相关技术标准(草案)和规程,条件成熟的进行省级以上成果评估。试验示范要明确试验示范机具名称、数量、作业对象和规模,每点面积不低于100亩(连栋大棚设施装备项目,连栋大棚示范面积不低于15亩)。涉及田间作物的须建立2个以上试验示范点,涉及畜禽养殖的必须为符合规定的大中型规模养殖场。完成适应性、可靠性、经济性试验和考核。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总结形成可用于指导面上推广的技术规范或操作规程,进行社会经济效益分析,并完成试验示范报告。 -2-

2019年四川省普通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实施方案

年四川省普通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实施方案 一、试验目的 为鉴定新育成玉米新品种(组合)的丰产性、适应性及抗病(逆)性,为我省玉米新品种审定、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特安排本试验。 二、参试品种及承试单位 年我省普通玉米区域试验共设置个试验组别,参试品种个次(不含对照),试验点次个(参试品种及供种单位见附件、承试单位及执行人见附件)。 三、试验要求 .试验田选择 应选择具有代表性、肥力中等偏上、排灌方便、形状规正、大小合适、肥力均匀的田块。 . 试验设计 平丘组、山区组、高原中熟组和夏播组:采取随机区组设计,次重复,小区面积亩,行区,小区产量收中间行计产。试验周边应设置不少于行的保护行。平丘组每组个承试点,密度为每亩株;山区组每组个承试点,密度为每亩株,(其中盐边和冕宁点密度为每亩株);高原中熟组每组个承试点,密度为每亩株。夏播组每组个承试点(其中机播机收省作物所栽培中心承试点不设重复,小区面积平方米),密度为每亩株。 高原早熟组:采取间比法,不设重复,小区面积亩,试验周边应设置不少于行的保护行。每组个承试点,密度为每亩株,每间隔个品种设个对照,同一排首、末小区必须是对照。对照为阿单号,

参试种产量增减幅度计算方法为,与相邻对照平均产量相比较计算 田间种植布局图 夏播机收组:采取间比法,不设重复,小区面积平方米,每个品种设个对照,同一排首、末小区必须是对照品种。每个品种种植行,全区收获计产(产量与两端的两个对照进行比较)。试验周边应设置不少于行的保护行。夏播机收组个承试点,密度为每亩株。 田间种植布局图 .对照品种 平丘组对照种为成单,夏播组和夏播机收组对照种为成单,山区组和高原中熟组对照种为荃玉号,早熟组对照种为阿单号。 .供种量和播期 供种量:每个品种公斤,所有品种不得进行种子药剂处理。夏播组播期为夏播,其余组别播期为春播。 .田间管理 整个试验期间治虫不治病;不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施肥水平中等偏上,切忌偏高或偏低;注意防止鸟、鼠、禽、畜等

江苏省农业科研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条件 - 江苏省农业科研系列研究员

附件1 江苏省农业科研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条件 一、江苏省农业科研系列研究员资格条件(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资格标准 精通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准确把握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创造性地解决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取得具有较大应用推广价值的科技成果;公开发表或出版本专业高水平的论文、著作;熟练运用外语和计算机获取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资格条件适用于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等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三条政治思想、职业道德要求 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献身于农业科学研究事业的精神。取得副研究员资格后,年度考核均为合格(称职)以上。 取得副研究员资格后,出现如下情况之一,在规定的年限上延迟申报:(一)年度考核基本合格(基本称职)及以下或受警告处分者,延迟1年以上; (二)受记过以上或相应处分者,延迟2年以上; (三)伪造学历、资历,剽窃他人成果等弄虚作假者,延迟3年以上。第四条学历、资历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大学本科毕业(学位)以上,取得副研究员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 (二)虽不具备规定的学历或资历,取得副研究员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5年;或具备规定学历(学位),取得副研究员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并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获得国家三等奖以上或省部一等奖前2名,或部省二等奖第1名;或者作为第一主持人,完成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或者作为科技开发项目第一负责人,在任期内,本人完成的科技开发纯经济收入平均每年60万元以上; 2、作为第一作者,在学报级刊物或国家级专业刊物上发表5篇专业论文,或者作为第一作者正式出版专著或译著,其中本人实际撰写20万字以上。 第五条继续教育要求 取得副研究员资格后,按照《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的要求,结合实际专业技术工作需要,参加继续教育,达到规定要求。第三章评审条件 第六条专业理论知识要求 精通本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相关专业知识,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开拓性的研究工作,熟悉本学科国内外发展趋势。 第七条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要求 能根据国家需要和学科发展提出本学科研究方向或科技开发的方向,选定具有重要学术意义或开创性的研究课题,或开拓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或确定新的具有重大推广应用前景的科技开发项目。作为主持人主持完

新形势下农业科研单位育种竞争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摘要:分析了在国家实施种业新政和深化种业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农业科研单位面临的新的挑战和机遇,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研究提出了科研单位育种竞争力提升的路径与对策,包括将商业化育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积极提升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能力和挖掘在非主要农作物育种领域的研发潜力等。 关键词:种业新政;商业化育种;基础性研究;育种竞争力2011年4月,被业内称之为种业新政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正式出台,确立了农作物种业作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地位,提出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2013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发布,强调深化种业体制改革,突出以企业为主体,推动育种人才、技术、资源依法向企业流动,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1-2]。国家对现代农作物育种体系进行战略布局,对科研育种的功能主体 新形势下农业科研单位育种竞争力 提升的探索与实践 ——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周明月 刘 钦 孙洪武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210014) 基金项目:2012年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探索性研究项目[CX(12)5094] 通信作者:孙洪武 假冒伪劣种子的违法行为,有效的规范种子市场秩序,积极维护农户的权益。 3.4 企业要加强核心竞争力,提高服务意识 随着农户商品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增强,选购玉米种子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产品的价格和质量,还要综合考虑售后服务和技术指导等客户需求。未来种子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自身一方面要加强科研创新,提高品种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服务意识,积极满足农户的合理要求。对待品种在种植过程中的问题,企业要积极处理,找明原因,积极维护农户的权益,树立在农户中的信誉。 总之,在市场经济大潮下,我国的玉米种子产业想要获得质变性的发展,必须要打破固有的传统模式,减少行政干预,增加市场调节,加快品种创新,增强品种保护,净化市场环境,重塑品牌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扭转当前玉米种子行业疲软与萎缩的不利局面,才能找到我国玉米种子产业未来发展的正确道路。参考文献 [1]李艳,张晓明,梁超,等.新时期中国种业发展之路.中国种业,2013(8):5-7 [2]邵长勇.山东省种业特许经营战略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4 [3]龙艳.对《种子法》品种审定制度的修改建议.中国种业,2011(12):17-19 [4]李艳,王德成,邵长勇,等.山东省种子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中国种业,2009(10):3-5 [5]邵长勇.中国种子贸易战略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3 [6]李晓芬.现行品种审定制度弊端凸显.北京农业,2011(8):32-33 [7]邵长勇,唐欣,李艳,等.中国未来种子产业发展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研 究.中国种业,2008(6):1-3 [8]邵长勇.中国种子出口贸易研究.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 [9]邵长勇,王建中,李艳,等.植物新品种保护与社会公共产品服务.中国 种业,2007(6):5-7 [10]邵长勇,王德成,刘晓燕,等.植物新品种保护对我国种子出口贸易的 影响.中国种业,2012(11):4-7 [11]邵长勇.种子产业化经营中的政府行为.中国种业,2003(6):3-4 (收稿日期:2014-03-07)

江苏省农业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条件附录

江苏省农业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条件附录 一、申报人必须提交的材料 1. 按有关要求填写“江苏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表”一式3份,并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备用照片1张(免冠4c m×3cm大小)。 2. 按有关要求填写“江苏省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情况简介表”一式20份。 3. 提交由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与申报专业相关的学历(或学位)证书复印件。 4. 提交记载取得现专业技术资格后完成继续教育情况、并经同级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审验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复印件。 5. 提交反映本人专业理论水平的证明材料。 6. 提交反映本人主要业绩的专业技术工作报告1份,业绩成果证明及辅助证明材料(包括获奖证书、与成果相对应的公开发表的论文、调查报告、成果鉴定证书等复印件。对立项课题,应提交立项申请表、阶段性情况报告书(含主管部门组织的三位以上同行专家的审查鉴定意见)。 7. 提交规定数量的论文、著作复印件(附原件)。 8. 提交规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合格证书或符合规定的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附原件)。 9. 提交个人破格申请报告及单位审核意见、取得现专业技术资格以来的年度考核优秀和获单位表彰的有关证明材料。 10. 凡已实施执业资格考试制度管理的专业,申报时须同时提交执业资格证书及注册登记证书。 11. 提交江苏省农业委员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的其他材料。 12. 以上提交的所有材料的复印件,须经申报人单位核实、盖章,经办人签名,并注明核实的年月日,材料必须按高评委会要求的格式进行分类、整理、装订。 二、本条件有关词(语)或概念的特定解释 1. 重大:某一区域范围内规模大、影响深的。 2. 疑难:暂不分明,难以确定。 3. 主持:经某一级别部门认可或任命的,在工作中起支配、决定作用的。 4. 精通:理解透彻,应用娴熟。 5. 系统掌握:熟知并能应用自如。 6. 掌握:充分理解,较好地应用。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试行)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我院横向科研经费管理,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项目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8〕25号)、江苏省《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苏发〔2018〕18号)以及江苏省科技厅、财政厅《关于进一步深化省级科研经费和项目管理改革的试点方案》(苏科计发〔2018〕27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横向科研经费是指以市场委托方式从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取得的非政府计划安排的横向委托项目经费,包括通过联合研究、委托研究、科技攻关、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开发与成果转让等方式取得的科研经费。 由政府有关部门立项,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要求院开具税务发票的科研项目经费,属于横向科研经费。 第三条横向科研经费纳入院基本存款账户统一管理,但实行有别于财政科研经费的分类管理方式,不纳入院部门

预算,不纳入“三公”经费管理范围。 第二章职责与权限 第四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完善内部控制和监督约束机制,确保经费使用权、管理权和监督权的有效行使。 第五条研究所(中心)是横向科研经费管理的责任主体,对本单位横向科研经费使用的合规性、合理性、真实性承担监管责任;研究室主任负责督促项目任务正常开展和经费规范使用;项目负责人是经费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自觉接受省有关部门和院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科研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审计室、纪委办公室等职能部门行使管理、监督和检查职责。 第三章入账与支出 第六条横向科研经费到账后,项目负责人填报院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科研管理部门在10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分配项目院编号。项目负责人按院编号及时到院财务办理经费入账手续,入账后,项目负责人可直接按相关科目使用。 第七条横向科研经费按照合同约定的使用范围和标准支出,如委托方对经费使用未明确要求或合同未约定的,参照本办法执行。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具体执行情况,合理安排经费支出,做到内容真实、票据合法、手续齐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 2016年第6号 《农作物种子标签和使用说明管理办法》已经农业部2016年第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部长韩长赋 2016年7月8日 农作物种子标签和使用说明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农作物种子标签和使用说明的管理,维护种子生产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种子质量和农业生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的农作物种子应当附有种子标签和使用说明。 种子标签和使用说明标注的内容应当与销售的种子相符,符合本办法的规定,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第三条种子生产经营者负责种子标签和使用说明的制作,对其标注内容的真实性和种子质量负责。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负责农作物 种子标签和使用说明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种子标签 第五条种子标签是指印制、粘贴、固定或者附着在种子、种子包装物表面的特定图案及文字说明。 第六条种子标签应当标注下列内容: (一)作物种类、种子类别、品种名称; (二)种子生产经营者信息,包括种子生产经营者名称、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编号、注册地地址和联系方式; (三)质量指标、净含量; (四)检测日期和质量保证期; (五)品种适宜种植区域、种植季节; (六)检疫证明编号; (七)信息代码。 第七条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种子标签除标注本办法第六条规定内容外,应当分别加注以下内容: (一)主要农作物品种,标注品种审定编号;通过两个以上省级审定的,至少标注种子销售所在地省级品种审定编号;引种的主要农作物品种,标注引种备案公告文号; (二)授权品种,标注品种权号;

江苏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f984128.html, 江苏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作者:王利云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16期 [摘要]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江苏农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在对江苏农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江苏农业发展存在成本上升、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和挑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江苏;农业;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4.6 [文献标识码]A “十二五”以来,江苏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农业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力不断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农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给江苏农业发展既带来机遇,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和挑战。通过对江苏农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探讨江苏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对促进江苏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江苏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1 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 近年来,农村的农资、劳动力、土地等价格上涨很快,在三大成本上涨的推动下,我国小麦、稻谷、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亩均生产成本年均增幅达到11.8%、11.3%、和13.9%,较“十一五”时期分别增长了2%、2%和3.8%。但农产品价格并未同幅度上涨,农民种粮的净收益严重下降。此外,江苏省对农业生产布局做了调整,农产品生产逐渐向优势产区集中,农产品运输流通量增大,运距拉长,物流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国内主要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已经超过国外农产品配额内的进口到岸价。农产品生产面临着价格“天花板”封顶和生产成本“地板”抬升等新挑战,农民种粮的比较收益下降,大大削弱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1.2 农业资源约束加大,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江苏的耕地数量在不断减少,目前,人均耕地600m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70%。其中,一等高产稳产标准农田34.9%,二等中产田46.2%,三等低产田18.9%,江苏近 2/3 的耕地还未达到高标准农田水平。随着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以及城乡非农建设占用大量优质耕地,江苏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农业的生态环境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耕种时,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得土壤污染严重,耕地质量下降。2014年江苏化肥施用量323.6万吨,折算下来每公顷耕地化肥施用量为0.71吨,而世界平均每公顷耕地化肥施用量为0.132吨,我省的化肥施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多。2014年江苏农药使用量79531吨,虽然比2013年减少了1626吨,但仍居全国前1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