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清华精神

论清华精神

论清华精神
论清华精神

百年清华积淀当代清华精神

——论清华精神

清华百年历史积淀出当代清华精神。

清华自办校以来,就有其独特的精神内涵。只是清华精神是活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历史的滚滚向前,清华精神不断地更新着。有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百年不变,也有着“独立精神,自由思想”退出舞台。

清华精神是活的,自然论精神,就是论某一时期的清华精神。本篇中将聚焦在当代清华学生的生活中所蕴含的清华精神,准确地说就是在校清华学子身上的清华精神。清华精神谈论多年,却并没有得出一个全体公认的清华精神概述,故本文集中在清华精神容易被忽视的三点,而非整体概括上。所谓清华精神,自然要区别于其它高校、社会团体、组织、名族精神,须清华学子与学习生活中所特有或者最具代表性的精神,才称得上清华精神。

一、以人为本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清华人所特有的精神的体现。自清华校以来,体育一直是重中之重。清华建于中华民族危急存亡之秋,帝国列强对东方文明虎视端端,恨不能将中华大地全部侵占成为帝国的近代资本主义市场殖民地。军事上,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清华,已经宣告中国军事的无能;经济上的鸦片贸易,不仅将白银吸纳、更是摧毁了国民的体魄;文化上,一味的西方一边倒,传统文化岌岌可危。中国国民甚至被讥讽为东亚病夫。清华人自始至终有着强烈的耻辱感和抗争精神,而自强不息就由强壮的体魄开始。建校初期,清华有着体育不达标不得毕业的严格要求,新时期后更是提出“为祖国健康国祚五十年”的结合时代需求的口号。而现今,强身健体更是不可取代。在大一的新生选课中,唯一不能自主选择的就是体育课;长跑测试,男生3000米,女生2000米,当属全国罕见,女生的标准已是外校男生的要求;每周全校都存在院系运动会,每天都要参与的阳光体育运动等等,都是唯有清华。强健之体魄,清华精神出发点。

精英教育,培养量小而质精的人才。高考教育中,多少人的梦想是踏进清华园,成为一名真正的清华人。而又有多少人是目标明确地向着清华某院系进发,目标是必进清华某某院。可以轻蔑地认为那是他们不了解大学,更不必谈专业。事实却是,进入清华的学子,只要想努力,都可以达到最全面的发展。清华的园子很大,平台很广,但广的是学海的深度,以及发展的全面度。身在清华五大工科之一的材料学院,对专业的了解自然更多的在材料领域。与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作对比,招收更多的学员,然而师资力量与清华材料的对比是54:120。高度密集的师资力量以及更为完善的实验设备为清华工科学子的发展提供国内最为辽阔的空间。培养精英中的精英,精益求精不失为清华精神之特有。

群龙无首,皆为龙虎之辈而不争首。高水平追逐更高,唯有清华敢于如是呐喊。进入清华学子,大多为高考沙场征战而进入。没有高于一般的智商,力压群雄的实力,临危不乱的毅力,是没有希望进入到清华园的,而这一点总是人人心知肚明而碍于种种而不得直言。高智力水平的人济济一堂,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高标准、高底线,自然每一个清华学子都唯有不懈拼搏而容身于清华。

类比于蒋南翔校长129运动时的“华北之大已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现清华之势可用“清华之大已容不下一名没落的学士”。学术界奥运会式的高水平竞争,从而创造出最佳而再次突破最佳。清华园内特别工科上的群龙无首,清华所特有之精神体现。

“千军万马众取上将首级”在清华学子中格外鲜明。孔子时代就倡导的因材施教贯穿于每一个教育的环节,而清华的以人为本中这点做得最好。进入清华之人都可称其为才子,而才子总有出众之处,差异也格外明显,所需要的教育也纷繁不一。清华开设的课程每个学期可以选择的量达到3782节次,出去部分重叠的课程,还剩下2000节左右,另加研究生以及寒暑假的课程,可以说达到了震惊的地步。时间与精力有限,就有必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习得最多的知识。清华唯有一个广阔的校园,让学子选择所有的课程成为可能,这是清华所特有。不仅如此,正如同周易文学导读的老师所说“如果百度可以学到课程上的知识,就没有必要来清华了“,精品课程中更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精品,这也正如同James‘ Game 中攻破对方大本营才是根本。因材施教非清华特有,但清华最为纯粹。

二、知耻乎近勇

清华人的知耻乎近勇的精神是全国乃至世界所特有,特殊的时代背景与建校缘由,给清华烙下了最为深刻的不甘为其后的知耻印记。虽时过境迁,中国已不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知耻乎近勇的精神却一直保持下来,并且在新的时代赋予了新的含义。

庚子条约,每一个清华人都不会忘记。八国联军侵华,美国分得巨额庚子赔款,而赔款不是最终目的。伊利伊诺大学校长James给美国总统老罗斯福的备忘录中指出:“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青年中国人,哪一个国家就能够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的影响上取回最大的收获。”建议“使用最圆满和巧妙的方式控制中国的发展”,也即在精神和知识上支配中国的领袖方式。有着美国意识形态和文化烙印的清华学堂,自然是国民心中更为深刻的耻辱。而清华知耻而后勇,为中国之最典型。在经济的GDP数值上,下半年季度中,中国即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真是后勇最好的佐证。

建校初,英法联军洗劫清华园和近春园的印记还没有消除,清华学子整天面对着被焚毁的断壁残垣,民族耻辱感袭上心头,那时的学子更多的是民族耻辱感。而当今清华学子耻的是为人后、不够完美。

中国梦,清华梦,每个清华学子都有自己的人生梦。清华给了我们每一个学子辽阔的发展空间,只要敢梦就敢于实现。不敢梦的学子不需要来清华,这里本来就是追逐梦想的平台。耻于不敢有所梦。

前有榜样,后有嘱托,唯有不懈奋斗,背水一战,才不至于沦落自耻的行列。两弹元勋的23位伟人中,14为来自于清华;民国时期撑起中国国学最强音的国学四大家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和赵元任,都是结合中华传统文化与近代西方科学的最强音;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英雄儿女,展现着生命最优美的音符;前段时间施一公教授做出了诺贝尔奖级别的科研成果等等清华大事、学者大牛等,都是我们前进的方向。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而清华最不缺的就是榜样的力量。清华的前辈中的榜样风范是任何院校无法比拟的。

莘莘学子来远方,全都怀着家人、亲人、故乡人的嘱托,颇有着“孩儿立志出山关,业不成名誓不还”的离家腔调,而求学于清华园,更是有着项羽“背水一

战”的氛围。每个学院、每个班级、乃至每个宿舍,都有那么几个状元,如果不是省级别的也最起码是县级别的。曾经的辉煌与荣耀,不及现在的奋力一搏。因此,清华人时刻在忙碌,没有任何高校的忙碌比得过清华。就连二外,学的也是专业学生的教材和内容。借外研社买书时的经历,一同样学习德语的工作人士感叹:“二外怎么学这本教材呢,内容太多了;诺,就应该学这边嘛,少少的,基础又简单。”而外人无法理解的是,我们的重担,我们的不堪为人后的耻辱感,催促着我们要学就学最精、最全、标准最高。

三、盛行君子之风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仅校训就足以作为清华之精神而弘扬。众所周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源于梁启超先生1914年在清华做的一次演讲,当谈到君子时,引用周易中的健与坤的卦辞。乾象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曝十寒之弊;坤象言君子待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搏,无所不载。

清华重工艺,更重人的品性。君子集文与艺于一身,以艺为基础,以文为导向。行胜于言的实干精神体现于每一个清华学子身上。当年梁启超先生演讲中所言:”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砥柱,则民国幸甚矣。”今日之清华,当之无愧先人之嘱托。当年有邓稼先先生回答回国时所言:“学成回国不要有什么理由,留在国外才要有理由。”现有施一公等大师回国回校一切重新开始的大师风范,而且学成回国的清华学子越来越多,比例也在上升。本人以为,这正是君子之风盛行的体现。而辜鸿铭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中所言,中国人的精神,良民思想独立于法律与宗教之外,良民这个词已过时,而其内涵仍不衰减。而结合中华传统与美欧思想的清华学子,更具现代的中国人的精神——现代君子风范。也就不难想象,娱乐排名中,清华工科男成为女生最想嫁的男生。

以人为本、知耻乎近勇、盛行君子之风,虽然不是当代清华精神的全部,但却是当代清华精神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百年清华只是清华史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清华精神必将与时俱进,赋予更多的内涵,同时也会淘去不适宜时代的元素。正所谓,清华精神是活的。

参考文献

[1] 祁金利. 论清华精神[C]. 北京: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2001:1-8.

[2] 胡显章. 试谈清华精神[C]. 北京:清华大学学生社团,2005:1-10.

[3] 徐葆耕. 大学精神与清华精神[C]. 北京: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4] 贾鹤鹏. 检讨清华精神[C].

[5] 罗先友. 我所发现的清华精神[C]. 北京:任命教育出版社,2011:1-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