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侵略与反抗

侵略与反抗

侵略与反抗
侵略与反抗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第1课鸦片战争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1、英国走私鸦片

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鸦片走私对中国的危害:白银外流,加剧了中国的贫穷;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

军队战斗力削弱;威胁到清政府统治。

3、意义: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

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英雄。(了解:关天培)

4、从鸦片的危害给我们的启示: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二、中英《南京条约》

1、1840年6月—1842年《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

2、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体现战争目的)

3、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

国近代史的开端。

4、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的

资本主义制度

启示:①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②积极参加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实力。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

1、目的: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列强: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3、罪行:(1)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瑷珲条约》割占领土面积最大)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洪秀全

第3课左宗棠收复新疆

一、阿古柏侵占新疆 19世纪60至70年代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

1、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

2、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3、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诗歌颂了左宗棠收复新疆、开发新疆的功绩。)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一、甲午中日战争

1、时间:1894年—1895年。

2、黄海大战:邓世昌牺牲(“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3、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二、《马关条约》

1、时间:1895

2、人物:李鸿章伊藤博文

3、内容: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款白银2亿两;③允许日本在华

开设工厂(标志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产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侵略程

度更深一层,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④增辟通商口岸(外国资本主义势

力深入中国内地)。

3、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1、义和团运动性质:反帝爱国运动

2、1900年,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并占领北京。

二、《辛丑条约》

1、时间:1901

2、主要国家:(英、美、日、法、俄、德、意、奥)

3、主要内容:①清政府赔款4.5亿两白银,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

民参加反帝运动(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③拆

毁大沽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④划定北京东

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4、影响:《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帝国主义四次大规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给我们的深刻教训:落后就要挨打。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洋务运动

一、洋务运动

1、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2、目的: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3、代表人物:中央——恭亲王奕;地方——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张之洞

4、口号: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5、主要内容:(1)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

造总局(李鸿章、曾国藩)、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等。

(2)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上海轮船招商局(李鸿章)、汉阳铁厂(张之洞)、湖北织布局(张之洞)

(3)、筹建海军(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4)、兴办新式学堂(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1862年京师同文馆)。

二、洋务运动的评价

1、失败标志: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2、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3、评价: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

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

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

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

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4、失败的根本原因:只学技术而不改变制度。

启示:①一个落后的国家不仅要学习外国先进技术,还要废除落后的社会制度,取得国家独立。②洋务派面向世界的开放气度、与时俱进的改革精神、追求民族自

强的爱国情感值得学习。

第7课戊戌变法

一、公车上书

1、时间:1895年

2、主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3、意义: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4、发展:组织强学会、创办《万国公报》后改为《中外纪闻》,形成维新派政治团体。

二、百日维新

1、时间:1898年6月—9月(戊戌变法共103天,又称“百日维新”)

2、人物: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

杨深秀、康广仁)

3、主要内容:①政治方面: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②经济方面:鼓

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③思想、文化方面: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

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④军事方面:训练新式军

队等。

4、结果:失败,以慈禧太后为首顽固派发动戊戌政变

5、失败原因: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维新派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

皇帝;②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和破坏。

6、影响:①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第一步,②有益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在社会上起

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觉醒,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启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第8课辛亥革命

一、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1、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创办于美国檀香山。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中国同盟会:(1905年)

①地点:日本东京;②领导人:孙中山③性质: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

党。④同盟会的机关报是:《民报》⑤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⑥作用:它的成立,大大的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⑦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二、武昌起义

1、时间:1911年10月10日爆发,狭义:史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2、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1月1日(即中华民国元年;采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

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3、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

念深入人心。

4、结果: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没改变中国社会性质和人民的

悲惨境遇。

5、失败原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力量过于强大;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6、正确评价:辛亥革命既有成功的一面(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

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又有失败的一面(袁世凯窃取

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

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启示: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第9课新文化运动

一、《新青年》的创办

1、时间: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标志着新文

化运动的兴起。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3、主要内容:(1)前期: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

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等。(2)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二、“新世纪曙光”:指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人物:李大钊(是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第一人)

2、成果: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颂扬

十月革命,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为了扩大宣传马克

思主义,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

3、评价: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它

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创造条件,推动五四运动的发生。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

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局限性)。

启示:①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②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③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④只有无产

阶级领导的革命才能成功。⑤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不会向帝国

主义低头。

认识:学习陈独秀等爱国自强不断求索,勇于实践的精神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五四爱国运动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2、时间:1919.5.4

3、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取消“二十一条”、反

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4、结果:初步胜利,释放了被捕学生,罢免了三个卖国贼职务,并拒绝在“和约”上

签字。

5、历史意义:①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②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

大开端。

6、五四精神:

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主科学精神。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成立时间:1921年7月

2、成立地点:上海(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

3、内容:大会通过党纲,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新的领导机构中央局,

陈独秀为书记。

4、成立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5、成立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共产党,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第11课北伐战争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1、背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

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即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了。

2、全称: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3、地点:黄埔

4、人物:蒋介石(校长)周恩来(政治部主任)

5、作用: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政治军事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二、北伐胜利进军(1926年)

1、目标: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旗帜“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

2、主要对象:张作霖;吴佩俘;孙传芳。

3、北伐的先遣队:叶挺独立团。(先后取得汀泗桥、贺胜桥等战役的胜利,消灭了吴佩

的孚主力)

4、北伐的成果: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三、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在北伐胜利进军的同时,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在南京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南昌起义

1、时间:1927年8月1日

2、人物: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

3、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二、秋收起义

1、人物:毛泽东

2、地点:湘赣边界

3、结果: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4、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

权。

三、井冈山会师

1、时间:1928年

2、意义: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一、红军的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1、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直接原因)

2、开始: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

3、经过:中央根据地(江西瑞金)--向贵州进军--解放遵义--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的

追剿计划)--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军的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镇会师 --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4、胜利的标志:1936年10月甘肃会宁,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5、胜利的历史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

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二、遵义会议:

1、时间:1935年1月,遵义召开

2、内容:批判当时的军事领导人的严重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

领导。

3、意义: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

折点。

长征精神: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一、九一八事变

1、时间:1931年9月18日。

2、地点:沈阳(日本攻占的第一座城市)。

3、借口:柳条湖事件。

4、各阶层的态度:

①蒋介石下令不抵抗,张学良奉命将东北军撤入关内。

②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

③中共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④日本扶植溥仪在长春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对东北实行殖民统治。(1932年)

5、结果: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陷。

6、影响:日本开始局部侵华,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中国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之

间的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主要矛盾。)

二、西安事变

1、时间:1936年12月12日(又称双十二事变)。

2、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

3、目的: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4、中共的态度:中共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并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

5、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6、意义: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7、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一、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1、时间:1937年7月7日

2、经过:日军在卢沟桥附近军事演习,借士兵失踪,要求进宛平城搜查,招中国守军

拒绝,炮轰卢沟桥附近宛平城,守军奋起还击。

3、殉国将领:佟麟阁、赵登禹

4、影响:标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

(卢沟桥事变后,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二、南京大屠杀

1、背景:八一三事变后,上海、南京相继沦陷。

2、概况:1937年12月13日,南京被占,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陪都),日军进行了长达6

周的血腥大屠杀,杀害中国军民30万人以上。

对南京大屠杀及日本右翼势力歪曲历史的认识:战争是残酷的。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掩盖、抹杀侵略事实,可见,日本对军国主义罪行没有真正反省,这是对世界和平的严峻挑战。对此,我们要牢记日本帝国主义的深仇大恨,警惕法西斯势力的复活,防止历史悲剧重演。要反对战争,热爱和平,勿忘国耻,警钟长鸣。

第16课血肉筑长城

一、平型关大捷

1、时间:1937年9月

2、部队:八路军一一五师

3、意义: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二、台儿庄战役

1、时间:1938年春,

2、指挥者:李宗仁

3、意义: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三、百团大战:

1、目的: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

2、时间:1940年

3、指挥者:彭德怀

4、意义: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四、中共七大:

1、时间: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七大。

2、内容:会上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

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

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3、意义: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五、抗日战争的胜利:

1、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苏联

出兵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导

下,实行全民族的抗战。

2、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抗战的胜利,是中国百年来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第一次完全

胜利,洗雪了百年来受帝国主义奴役和压迫的耻辱。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的胜利承担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17课内战烽火

一、重庆谈判

1、背景:抗战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支持

下阴谋发动内战。

2、目的: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3、时间:1945年8月-10月

4、中共谈判代表:毛泽东、周恩来等。

5、结果:签定了《双十协定》(1945.10.10)

二、转战陕北

1、原因: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

2、经过: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中共中央撤出延安,转战陕北。

彭德怀、贺龙率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三、挺进大别山

1、时间:1947年夏

2、人物:刘伯承、邓小平(晋冀鲁豫解放军)

3、作用:开辟大别山根据地,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

略进攻的开始。

第18课战略决战

一、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1、时间:1948年9月-1949年1月

2、三大战役概述

(1)、辽沈战役:(1948年9月-11月)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人民解放军;

意义:解放东北全境。

(2)、淮海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等指挥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

意义: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3)、平津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合力,北平和平解放(傅作义投诚);

意义: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3、三大战役的意义: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

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

胜利。

三、渡江战役: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渡江作战。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垮台。

以下内容了解

第六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状元实业家——张謇,他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企业。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①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的。原因: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

大山的压迫。②发展不平衡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1、18、19世纪传入我国的交通工具有轮船、火车。(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

淞沪铁路。)

2、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

3、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西方发明的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中国第一部无声电

影《定军山》;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第一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

《渔光曲》。)

4、中文报纸,其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

5、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6、辛亥革命后:剪辫,废止缠足、易服、废除跪拜礼,人与人之间行文明简单的鞠躬、

握手礼;称呼对方“先生”“君”。

第七单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第21、22课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1、1909年,詹天佑设计建造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

2、20世纪20年代,化学家侯德榜撰写《制碱》一书,“侯氏制碱法”

3、魏源编成《海国图志》一书,“师夷长技以制夷”。

4、严复翻译《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观点。

5、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

高学府。

6、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并于1905年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

制度。

7、五四运动后:鲁迅代表作有《狂人日记》,《孔乙已》等;徐悲鸿善于画马,代表作

有《愚公移山》等;被称为“人民音乐家”的聂耳的代表作是《义勇军进行曲》;

冼星海的代表作是《黄河大合唱》。

近代史上发生在上海、南京、北京的大事

一、近代发生在上海的大事

1、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

2、洋务运动,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江南制造总局。

3、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兴起。

4、1919年五四运动后期,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

5、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诞生。

6、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叛变革命。

7、1937年,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进攻上海。

二、近代发生在南京的大事

1、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2、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

3、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4、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5、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屠杀中国军民30万人以上。

6、1949年 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推翻了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

三、近代发生在北京的大事

1、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2、1862年,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在北京成立。

3、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领导公车上书。

4、1898年戊戌变法时在北京成立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

5、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侵略者攻入北京。

6、1901年,《辛丑条约》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

7、1918年,新文化运动后期,李大钊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

8、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

9、1937年7月7日,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上,日军发动了“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和全国性抗日战争的爆发。

10、1949年初,平津战役中,国民党军队在傅作义率领下,北平和平解放。

中国反抗外来入侵的斗争史

1)禁烟运动: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起点。 (2)鸦片战争:关天培在虎门,英勇牺牲。 (3)边疆地区危机: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4)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战役中,邓世昌英勇战斗,与舰同沉。 (5)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6)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守军(二十九军)英勇抗击日军进攻。 (7)1937年9月,平型关战役中八路军一一五师英勇抗击日军。 (8)1938年春,中国军队在山东台儿庄与日军激战。 (9)1940年8月起,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发动百团大战。 (一)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爱国军民英勇斗争的事迹 鸦片战争: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在广州期间缉拿烟贩、整顿海防、学习外国技术,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第一次胜利。虎门炮台关天培奋勇杀敌,英勇献身。广州北郊三元里爱国绅民的反侵略战争,显示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反侵略精神。浙江定海战役中,总兵葛云飞拼死报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9年大沽炮台的爱国将士英勇抵抗英法联军,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甲午中日战争:平壤战役中的清军将领左宝贵;黄海大战中的北洋舰队“致远号”管带邓世昌,英勇抵抗,壮烈殉国。 (二)义和团运动 性质:是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他们英勇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三)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意义 1、三元里一带的爱国绅民,自发组织与英军侵略军作战,显示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反侵略精神。 2、甲午中日战争中,显示出中国爱国军民不畏强暴、坚决抵御外侮的斗争精神。 3、面对野蛮残暴的侵略者,民众也以各种形式进行抵抗。特别是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显示出他们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补充: 义和团运动 1、口号:扶清灭洋(评价:“扶清”有利于争取军官,但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具有反帝精神,但笼统排外。“扶清灭洋”的口号反映了当时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2、义和团运动的发展使清政府态度产生变化:镇压——招抚——剿灭 3、评价义和团运动:性质:是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他们英勇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但它对清政府认识不清,盲目排外也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导学案(带答案)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导学案 班级:姓名:组名: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拉丁美洲、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2、知道拉丁美洲和印度的民族大起义的相关史实 3、分析思考拉丁美洲和亚洲长期落后的原因 二、【重难点】 重点:殖民地人民反抗的原因,拉丁美洲和印度的民族起义 难点:分析殖民地人民反抗的作用 三、【自学指导】(带着问题认真阅读P2-5,用笔划出关键词) 1、找找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 2、概括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史实(时间、背景、人物、过程等) 3、找出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史实(背景、时间、代表、积极意义等)? 四、【合作探究】(对学、群学,解决以下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印度民族大起义在历史上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 五、【当堂训练】 1.“不打碎西班牙殖民者束缚我的祖国的枷锁,我的心将不安宁。”这有可能是哪位独立运动的领导者的出征誓言( ) A.章西女王 B.玻利瓦尔 C.哥伦布 D.华盛顿 2.如果以“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你会发现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具有鲜明的特点,其特点之一表现为( ) A.南北联合,协同作战 B.由封建王公领导 C.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 D.建立了统一的国家 3.喜欢足球的同学一定听说过南美的“解放者杯”足球赛,这一杯赛的冠名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 A.华盛顿 B.克莱武 C.圣马丁 D.玻利瓦尔 4.古印度是人类历史上古文明的发祥地,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成就。新航路

开辟以后,西方殖民者纷至沓来,把它作为征服对象。到19世纪中期控制了印度的西方殖民国家是(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法国 D.英国 5.1840年,一位英国人说:“关于我们对印度贸易的整个问题是他们是否能用他们的土地产物来偿付我们准备输出的工业品。”由此可以看出英国( ) A.要把印度变成它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B.要向印度输入鸦片 C.认为印度经济水平低,商品输出受影响 D.对印度的贸易出现入超 6.在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中,掌握了革命领导权的是( ) A.土兵 B.农民 C.封建王公贵族 D.印度皇帝 7.当代印度史学家说:“即使在100年后的今天,印度人民仍在赞颂她。英国侵略者管她叫‘魔鬼的化身’,然而在印度人民的心目中,她是一个永不消逝的巨人。”她是( ) A.圣马丁 B.尼赫鲁 C.章西女王 D.释迦牟尼 8.历史上,面对殖民主义的侵略和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争。下面是小华在学习这一主题时制作的知识卡片,其中的一栏中出现了错误,这一栏是( ) 反抗殖民侵略的斗争 序号人物事迹评价 ①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合众国之父” ②玻利瓦尔领导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南美的解放者” ③章西女王抗击西班牙侵略印度民族英雄 ④林则徐虎门销烟中国民族英雄 A.① B.② C.③ D.④ 9.在中外历史上,面对殖民侵略,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他们的英勇事迹成为激励后人的精神财富。下列中外民族英雄中,为国献身的是( ) ①林则徐②关天培③邓世昌④章西女王⑤玻利瓦尔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10.下列人物的行为能体现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这一主题思想的是( ) ①玻利瓦尔②章西女王③华盛顿④林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中国近代史1侵略与反抗

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检测1 一、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四个过程(近代帝国主义四次侵华战争) 1、鸦片战争:(1)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2)侵略者:英国 (3)签订条约:《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 (4)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1)侵略者:英国、法国(2)罪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3)中国人民的抗争:洪秀全(人名)金田村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政权),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3)签订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4)影响: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侵略者:日本(2)中国人民的抗争:黄海海战中,邓世昌壮烈殉国;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签订条约:《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4)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实(2)签订条约:《辛丑条约》,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3)影响: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5、洋务运动:(1)口号:“自强、求富”。(2)自强:创办军事工业;求富:创办民用工业。(3)影响: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6、戊戌变法(变法名称):(1)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2)百日维新:开办京师大学堂,辛亥革命后改为北京大学。 7、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 (1)孙中山早年的主要革命活动:创建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建立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以“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为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2)辛亥革命:开始武昌起义,(评价: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动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失败: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辛亥革命成果:中华民国成立,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8、新文化运动:(1)、背景:北洋军阀统治下混乱的政治局面。〔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军阀割据〕(2)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开始。(3)口号:民主、科学。(4)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总结: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1/ 1

侵略与反抗复习教案资料

侵略与反抗复习教案

专题复习一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中国步入近代史的开端,是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抗争史和探索史。 所以本单元的内容线索十分明显,主要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二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正如单元标题所说:侵略与反抗。根据单元特点,在复习中主要抓住这两条主线对知识进行整合设计,以帮助学生复习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比较知识的能力。 二、复习目标 1.理清四大侵华战争的线索。 2.识记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造成的危害。 3.掌握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主要史实。 4.通过对列强侵华史实的复习,能感悟“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同时通过对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史实的复习,能认识和感悟到中国人民敢于斗争,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三、复习重难点 重点:四次侵华战争,三大不平等条约及三位民族英雄 难点:本专题知识网络体系的构建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几节课我们复习了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史,本节课我们要继续追寻时间的脚步,进入血泪与抗争相交织的中国近代史的复习。 (二)揭示目标 同学们齐读本专题的复习目标

(三)温故知新 (一)列强的侵略--知识整合 1、四次侵华战争 通过对表格的填写,帮助学生理清四大侵华战争的线索,并掌握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2、三大不平等条约 通过对三大条约内容的比较,掌握每个条约中列强从中国攫取的特权。

3.列强的侵华罪行 A、暴行--两次攻陷北京 (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 (2)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B、侵占中国土地 (1)俄国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平方公里。 列强的侵略--拓展延伸 1、列强的四次侵华战争清政府都以失败告终,你能分析出原因吗?得出哪些启示? (二)不屈的抗争--知识整合 1、三位民族英雄 (1)1839年道光帝派到广州禁烟,6月,他把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表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定决心,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勇气和民族气节。 (2)1876年,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1878年,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粉碎了英、俄分裂西北的阴谋,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了国家统一。 (3)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大战中,迎战敌舰,壮烈殉国。体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2、两次农民抗争 (1)1860年,大败“洋枪队”打击了清政府和西方列强。 (2)19世纪末,抗击八国联军的入侵,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人民群众的觉醒。 通过对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史实的复习,能认识和感悟到中国人民敢于斗争,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资料讲解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 略的斗争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本章共有两条线索、三个基本问题。两条基本线索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中国人民反抗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三个基本问题是: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第二,反侵略斗争的意义是什么?第三,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及其给中国社会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认识造成近代中国社会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2、了解近代中国人民抵御外国侵略斗争的历史,认识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的意义,继承、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3、分析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认识社会制度腐败必然导致失败的深刻历史教训;认识正是严重的多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促使中国人民去努力探索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道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通过了解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历史,正确认识外国侵略是造成近代中国贫困落后的根本原因,纠正“侵略有功、殖民有利”的错误观点。 2、通过了解近代中国人民英勇地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认真分析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意义; 3、分析总结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与历史经验教训。 三、学时 2学时 引言: 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脏脏的东西。”列宁说:“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界经济的漩涡,它就不能存在与发展。”资

本天生是追求利润的,而利润来自市场。世界近代的历史告诉我们,资本的扩张史是一部西方列强恃强凌弱,以血腥暴力和残酷战争侵略掠夺和殖民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在西方列强的世界征服计划中,东方的中国—一个有着辉煌的历史、曾经创造了独步世界的农耕文明、幅员辽阔的远东国度,一直是它们追寻的目标。从1840年起在以后的80年里,列强的侵略一步步加深,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代代前赴后继;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被粉碎;随着反侵略斗争的失败,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也开始普遍觉醒。 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为什么要使用“资本-帝国主义”这个概念呢?因为这个概念更准确的界定了我们经常所说的外国侵略中“外国”一词的本质属性。本章所讲这一段时间,正是西方和日本的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及帝国主义的阶段。本章所讲的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即包括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中国人民反对列强侵略的斗争,也包括帝国主义阶段中国人民反对列强侵略的斗争。 如何看待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首先遇到的问题,也是正确认识中国近现代史和国情,以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当前,有几种观点:【有人说:“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还有人说:“没有西方的殖民侵略,东方将永远沉沦。”面对这些观点,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听完下面的讲述,同学们就会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打击。】 一、军事打击: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发动侵略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

第18课反抗殖民侵略的斗争案例

第18课反抗殖民侵略的斗争 周运霞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8课。本课主要讲述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通过罪恶的奴隶贸易,西方殖民者赚取了巨额的利润,大量的财富流入欧洲,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掠夺,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巨额的资本。同时,西方罪恶的奴隶贸易和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掠夺给非洲大陆和印度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以此突出本课主题。 设计理念: 1、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提高发现、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2、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创设自我表现的机会。 3、丰富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及培养学生用辩证观点来分析历史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明白,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资本原始积累与罪恶的奴隶贸易和残酷的殖民掠夺密切相关,西方殖民者“三角贸易”和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掠夺,都是最有力的证明。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西方殖民者进行奴隶“三角贸易”和对印度进行残酷殖民掠夺的原因,初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的因果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给西方国家和亚非拉国家带来的不同后果,一方面认识到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血腥性;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资本主义发展的进步性,初步学会辩证地看问题的基本方法。 3、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关注学生感受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过程,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自学、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对资本原始积累产生认同感,使学生对资本原始积累的作用能产生辩证的理解与认识。 教学重点: “三角贸易”和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 教学难点: “三角贸易”和英国对印度殖民掠夺所带来的后果和影响。 课前准备: 制作课件。 教学方法: 1、历史情景创意法 2、演示法 3、分组讨论、相互探究法 学法指导: 1、指导启发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阅读并充分提取有效信息,归纳、总结要点,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九年级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侵略与反抗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能够完成本单元中(空白处)的基础知识表格。 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在规定时间内能够简述近代三大战争的影响。 3、在老师的引领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过完成本单元的基础习题;能叙述出近代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能用归纳法来学习历史事件。 【学习难点】:三大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学习难点】:注意把中国的发展融入世界的发展中,初步培养透过现象观察本质能力。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识记侵略大事年表 二、我学我用——小试身手(自学小组讨论,完成中考链接题型第一部分选择题)

1.20XX年8月,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130多年前,却有外国军队侵人了北京城并放火烧毁了圆明园。外国军队是指( ) A.英国军队B.英法联军C.法国军队D.八国联军 2.某校九年级(4)班的同学搜集反映近代史的影片,供同学们活动课上观看,如果将他们搜集到的影片按所反映主要事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整理,应该是( ) ①《火烧圆明园》②《鸦片战争》③《甲午风云》④《林则徐》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④②①③D.④③②① 3.“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两则材料的相同点是( ) A.弘扬开发边疆的献身精神B.盛赞同一位著名历史人物 C.歌颂抗击侵略的伟大壮举D.哀悼战死疆场的民族英雄 4.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C.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5.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我国政府往往在6月3日开始禁毒宣传月活动。它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着直接的关系( ) A.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6.中日《马关条约》对中国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丧失了1 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一家日本企业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杭州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 A.鸦片战争后B.洋务运动中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D.甲午中日战争后8.在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的过程中,以下各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允许外国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②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④中国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④②①③D.④③②① 三、你辩我论大显身手(完成中考链接题型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1、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西方列强强迫中国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请列举: ①近代最早侵略中国的国家:②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③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④中国赔款最多的条约:强迫开放通商口岸的条约:⑤首次允许帝国主义在中国投资设厂的条约: 2、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你认为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主要有哪些?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有胜出的原因是什么? 3、近代以来,台湾与祖国大陆经历了两次分离和一次回归,这两次分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又通过什么事件实现了回归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选择题 含答案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为核心。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佛教思想 2.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 A、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1680年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C、1789年法国大革命 D、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3.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成为殖民主义剥削的重要形式,并出现瓜分世界的狂潮。 A、商品输出 B、资本输出 C、贩卖奴隶 D、掠夺土地 4.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英《虎门条约》 C、中美《望厦条约》 D、中法《黄埔条约》 5.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其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逐步传入中国。 C、英国对华输出商品激增。 D、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 6.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A、半殖民地社会 B、半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不完全的殖民地社会 7.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 A、失业的农民 B、手工业者 C、城市贫民 D、工人阶级 8.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 A、文化渗透 B、经济掠夺 C、军事侵略 D、政治控制 9.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落后的经济制度 B、中国落后的政治制度 C、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D、统治集团的腐败10.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的目的是()。 A、传播西方文化和科学 B、进行传教活动 C、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D、干涉中国内政 11.外国教会为列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办得较早的外文期刊是()。 A、《万国公报》 B、《民报》 C、《字林西报》 D、《新民丛报》 12.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A、虎门销烟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3.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A、香港 B、台湾 C、澳门 D、崇明 14.到()的订立为止,庞杂的不平等条约体系已宣告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完全形成。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5.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是要()。 A、帮助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传播西方先进文化 C、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寻求市场和原料产地 D、瓜分中国,灭亡中国16.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李鸿章 B、魏源 C、郑观应 D、林则徐 17.魏源在其()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夷情备采》 D、《盛世危言》 18.19世纪70~8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到蚕食中国边疆地区,中国陷入“边疆危机”的地区不包括()。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东南地区 19.最早喊出“振兴中华”这个时代最强音的是()。

中国近代史《侵略与抗争》知识总结

中国近代史《侵略与抗争》知识总结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一、基础知识 第1课鸦片战争(1840——1842) 1、背景:19世纪上半期,工业革命结束后,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原因):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为了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导火线):虎门销烟。 3、最早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国家:英国。 4、鸦片走私的危害: (1)造成白银大量外流 (2)严重损害吸食者的身体健康 (3)官吏腐败,军队丧失战斗力 5、林则徐禁烟(上书道光帝):1839.6.3 虎门销烟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6月26日国际禁毒日”。 6、鸦片战争 (1)时间:1840—1842 (2)条约: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3)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4)影响:①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7、结合《南京条约》的内容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危害。 (1)经济:大量赔款,加重负担;

(2)五口通商:便利了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3)割香港岛:丧失了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4)税款协定: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8、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封建制度的落后和综合国力的衰弱。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综合国力。 9、鸦片战争是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较量,战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 10、近代史上的开放通商口岸与今天的对外开放有何不同: (1)近代开放是清政府在战败求和情况下的被迫开放,现代开放是在综合国力提高情况下的主动开放。 (2)近代开放有利于帝国主义侵略,使中国经济受到严重破坏;现代开放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高国际地位。 11、重点图片: 英国鸦片走私船“滑铁卢号”驶入黄埔港鸦片战争形势示意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 (一)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爱国军民英勇斗争的事迹 鸦片战争: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在广州期间缉拿烟贩、整顿海防、学习外国技术,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第一次胜利。虎门炮台关天培奋勇杀敌,英勇献身。广州北郊三元里爱国绅民的反侵略战争,显示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反侵略精神。浙江定海战役中,总兵葛云飞拼死报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9年大沽炮台的爱国将士英勇抵抗英法联军,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 甲午中日战争:平壤战役中的清军将领左宝贵;黄海大战中的北洋舰队“致远号”管带邓世昌,英勇抵抗,壮烈殉国。 (二)义和团运动 性质:是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他们英勇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三)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意义 1、三元里一带的爱国绅民,自发组织与英军侵略军作战,显示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反侵略精神。 2、甲午中日战争中,显示出中国爱国军民不畏强暴、坚决抵御外侮的斗争精神。 3、面对野蛮残暴的侵略者,民众也以各种形式进行抵抗。特别是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显示出他们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补充: 义和团运动 1、口号:扶清灭洋(评价:“扶清”有利于争取军官,但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具有反帝精神,但笼统排外。“扶清灭洋”的口号反映了当时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2、义和团运动的发展使清政府态度产生变化:镇压——招抚——剿灭 3、评价义和团运动:性质:是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他们英勇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但它对清政府认识不清,盲目排外也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侵略与反抗专题

侵略与反抗专题 一、中国古代史 时间:明朝中期地区:东南沿海 侵略者: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被称为“倭寇”)民族英雄:戚继光 2、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3、郑成功收复台湾 时间:1661年—1662年地区:宝岛台湾 侵略者:荷兰殖民者民族英雄:郑成功 清政府加强管辖:1884年设台湾府 4、雅克萨之战 时间:清朝康熙年间地区:黑龙江流域侵略者:沙皇俄国 结果:康熙帝打败了沙俄侵略军,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你不楚条约》(内容、意义) 二、中国近代史 (一)主要的侵华战争 时间:1840-1842年 背景:①鸦片输入目的──英国为了改变中英贸易中的不利地位 ②禁烟运动──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虎门销烟 结果:1841年英军占领香港岛,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内容) 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时) 时间:1856-1860年罪行: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结果: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俄国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3、甲午中日战争(光绪帝时) 时间:1894-1895年背景:1894年日本出兵占领汉城 经过:1894年在朝鲜开战,邓世昌在黄海之战中牺牲 罪行:日军在旅顺进行大屠杀;1895年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结果:1895年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内容) 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光绪帝时) 时间:1900-1901年背景: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威胁帝国主义在华权益 经过:1900年英俄德美日法意奥八国联军从天津攻入北京 结果:1901年清与英俄德美日法意奥、比利时、荷兰、西班牙11国签订《辛丑条约》(内容) 影响: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在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①九一八事变 时间:1931年地点:沈阳柳条湖 结果:东北三省在半年内沦亡,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②七七事变 时间:1937年7月7日殉国将领:佟麟阁、赵登禹 作用: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 ③南京大屠杀 背景:日军发动八一三事变后,攻占上海、南京 时间:1937年底到1938年初,长达6周 屠杀对象:放下武器的士兵和手无寸铁的居民屠杀人数:30万人以上(二)中国各种力量对列强侵略的反应

八年级历史上册侵略与反抗教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教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教案一、单元综述: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从19世纪中期开始,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的侵华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深重,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日趋激化,中国人民在国势日益沉沦中开始了顽强的抗争……中国历史从此开始步入了近代。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1949南京国民政府覆灭,本段历史历经清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和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四个阶段。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覆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而新旧革命分期的根本区别在于领导阶级的不同。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在近代西方列强曾先后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等,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破坏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屈辱挨打的历史;同时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先后出现了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x疆、邓世昌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等光辉事迹;中国近代史还是中国各界仁人志士的探索史,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探索。如农民阶级掀起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兴起了洋务运动;资产阶级兴起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但都因其阶级的局限性以失败而告终;无产阶级从领导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并最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因此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探索的历史。而这一单元重点讲述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因此本单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本单元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理顺各事件之间的关系;能够结合地图,讲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

世界近代史 三角贸易和反抗殖民殖民统治的斗争

三角贸易和反抗殖民殖民统治的斗争 三角贸易 一、选择题 1.(2013·云南昆明·19)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揭开了近代欧洲对外殖民扩张和掠夺的序幕。在持续几个世纪的“三角贸易”中,大量黑人奴隶被贩卖到() A.美洲B.亚洲C.非洲D.欧洲 【答案】A 2.(2013·云南德宏·17)迈克尔·乔丹、科比·布莱恩特、勒布朗·詹姆斯等NBA巨星都是黑人,他们的祖先来自非洲大陆。历史上与非洲黑人大批来到北美有关的史实是() A.新航路开辟B.三角贸易C.美国独立战争D.美国南北战争 【答案】B 3.(2013·广西南宁·27)小明翻阅到一组名称分别为“由非洲开往美洲的贩奴船”、“黑奴运抵美洲”的图片,该组图片反映了三角贸易的() A.全过程B.出程C.中程D.归程 【答案】 4.(2013·广西玉林·10)长达三百多年的罪恶的“三角贸易”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提供了大量的黑人劳力 B.摧毁了腐朽的封建统治 C.打通了各洲的贸易通道 D.积累了雄厚的原始资本 【答案】D 5.(2013·湖北宜昌·16)右图是一幅西方殖民者持续了300多年罪恶贸易示意 图,它使非洲损失了一亿多人口,造成了非洲传统文明衰落、经济社会倒退。 它就是() A.工业革命B.新航路的开辟 C.鸦片贸易D.三角贸易 【答案】D 6.(2013·辽宁辽阳·12)奥劳达·埃奎亚诺(1745~1797)是西非贝宁人。他十岁时和姐姐一起被奴隶贩子从家中抓走,当时,他的父母正在干农活。他做了二十一年的奴隶,后来,他买回了自由,并毕生为反对奴隶贸易而斗争。他在1789年的自传中,描绘了“中程”的可怕情景。与他的经历有关的事件是() A.“三角贸易” B.埃及独立C.纳米比亚独立D.印度民族大起义 【答案】A 7.(2013·黑龙江农垦牡丹江管理局·12)在16世纪到19世纪的三百多年间,茫茫的大西洋海面见证了“三角贸易”的罪恶活动。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 A.西班牙人B.葡萄牙人C.英国人D.法国人 【答案】A 8.(2013·江西·12)九(l)班同学在一次探究性学习中形成了以下结论:它充分体现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它客观上促进了新大陆的开发;它把灾难带给了非洲这片古老的大陆,部族之间战争被挑起,上亿人口被掠夺。据此可知,他们探究的问题是() A.新航路开辟B.三角贸易C.世界市场形成D.美国内战 【答案】B 9.(2013·湖南株洲·14)分析右图3可知三角贸易对欧洲最大的影响是()

历史八上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鸿桥中学“立人课堂”模式学案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___ 1.能列举中国近代四次侵略战争,并能知识它们对中国的影响 2.能说出《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 3.能说出两次农民运动及反抗侵略的史实, 4能说出林则徐、左宝贵、邓世昌等民族英雄的反抗侵略的史实 二、学习重点:目标3和4 学习难点:目标1和2 三、学习指导: 四次侵略、三大条约、两次农民运动、民族英雄 四、学习过程设计: 【知识回顾】温故而知新(15分钟,10分) 2、条约篇——近代三大不平等条约 3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原因 2、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的直接目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本目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鸦片的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838年底派林则徐去广东查禁鸦片。 4、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是 5、英国先后割占的是和,对应的条约分别是和 6、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 7、《天朝田亩制度》不能实现的原因 8、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最大的获利者,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9、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是 10、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进逼北京时的皇帝是 11、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是 12、世界禁毒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影响: 14、中国近代最早提出向西方学习的纲领性文件是 15、《虎门条约》英国获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权利 16、近代列强两次侵入北京的战争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7、中国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条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天津条约》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北京条约》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年代尺): 21、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颁布的政治纲领________________ 22、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评价P17性质、进步性、局限性) 【达标测评】训练提升,你行我行!(15分钟,10分) 1.1841年,英国占领香港岛;1851年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901年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对上述资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述是() A.西方侵华史 B.西方列强的侵华时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C.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 D.中国人民探索史 2.赔款最多的条约是();割地最多的条约()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下列有四部反映清朝历史的影视作品:①《鸦片战争》②《末代皇帝》③《火烧圆 明园》④《甲午风云》,按历史进程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③④② D.④①②③ 4.近代前期,中国对外战争多以失败告终,从历史发展趋势而言,反映的历史实质( ) A.战争的性质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B.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战争结局 C.腐朽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 D.政府的决策是战争胜负的关键. 5.《国际联盟》将每年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你认为这是为了纪念( ) A.虎门销烟 B.中国禁烟运动 C.人类认识到鸦片的危害 D.林则徐 6.清政府同西方侵略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开始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7.诗句“男将女将尽持刀,同心放胆杀清妖”描写的情景会出现在﹙﹚ A、鸦片战争中 B、义和团运动中 C、甲午中日战争中 D、太平天国运动中 8“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请回答: (1)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一次战争? (2)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和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各是什么? (3)其中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是什么? (4)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学习这段历史,你对其中哪一次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或对哪一位爱国志士印象最深刻?从中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9.【落后带来屈辱】马克思曾说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备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紊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旧制度解体的过程。 (1)材料中“旧制度”指什么制度?造成中国与世隔绝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统治者实行了 什么政策? (2)“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具体是指什么战争,它给中国带来的最 严重影响是什么? (3)这次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哪些主权? (4)此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哪一条款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 的工具? 10.《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话:“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 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得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请回答:(1)材料中所说的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2)请列举材料中所说的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3)针对中国19世纪末这种“入侵和反入侵得连锁反应”,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 学(教)后反思: 我的收获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主要史实:西班牙、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的基本事实。了解主要历史人物:玻利瓦尔、章西女王。 2.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因果关系的基本能力。初步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对教材有关插图和历史材料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和从历史资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侵略与扩张斗争的正义性和民族独立的合理性。 2.认识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杰出影响和作用及其爱国主义的优秀品质,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玻利瓦尔、章西女王。 【教学难点】 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欧洲国家早期的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以及英国在印度殖民掠夺的情况。面对殖民者的疯狂掠夺和剥削奴役,殖民地人民奋起抗争,在拉美、印度,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和可歌可泣的事迹。由此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和原因: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活动的概况,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相关史事》小字部分,并用PPT展示图片《印第安人被迫在银矿劳动》,思考:a.殖民者到拉丁美洲后给拉丁美洲人民带来了什

么?(明确:掠夺财富和役使印第安人和黑人劳动);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原因和背景是什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①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②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2.玻利瓦尔领导的南美独立:教师简单介绍玻利瓦尔。结合读图《南美独立战争形势图》,讲授南美独立战争的概况,引导学生分析南美独立战争的突出特点(时间长、范围广、南美国家联合作战等)。指导学生概括玻利瓦尔在南美独立战争中的主要贡献。 3.拉美独立运动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简单分析,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①赶走西班牙、葡萄牙殖民主义者,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②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独立国家,基本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国家的格局;③鼓舞了殖民地人民。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原因:教师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然后让学生阅读相关教材和《相关史事》部分进行自学,要求学生读资料要迅速,并善归纳。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如下: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对印度进行更残酷的殖民掠夺和奴役,加紧了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印度人民和英国的民族矛盾尖锐,这是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土兵是起义的骨干力量。教师在这里要注意点出这时期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以更好理解当时国际背景。 2.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过程及结果(主要讲章西女王的英勇斗争):布置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讲述章西女王英勇抗击英国殖民者的英雄事迹,教师补充,要体现历史学科的情节性、生动性。教师指导学生读图《印度民族大起义形势图》,并指明起义失败的原因。 3.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影响。最后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三、合作探究: 1.拉美独立运动掀起的原因有哪些?从拉美独立运动中,拉美人民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 (①西、葡的殖民统治;②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美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③法国大革命爆发,西班牙、葡萄牙不断衰落;④美国独立,大大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热爱祖国,为正义事业献身,不图私利、努力探索、坚强的意志、团结联合的思想等等) 2.你能想起和章西女王同时期中国发生了什么类似的大事吗?结果怎样? (太平天国运动;在清王朝和帝国主义的联合镇压下失败) 四、课堂小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