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2 中国历史上的侵略与反抗

专题2 中国历史上的侵略与反抗

毕业班历史学科专题复习(二)

中国历史上的侵略与反抗

【专题要点回放】

从1840年到1901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多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同时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期间,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从未间断,涌现出了林则徐、邓世昌等民族英雄和反帝反封建的义和团运动。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历经14年抗战,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的屈辱史,同时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专题考情前瞻】

本专题内容是历年中考命题的热点,从考查题型上看,多是单项选择题、读图简答题、分析材料题等。从命题趋势上,对众多的不平等条约或日本两次侵华战争进行综合考察,或选取一些时政、史料等增加历史知识的趣味性,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如中日关系,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周年纪念,禁毒日等)的角度来考察主要侵华战争及影响。

【专题考情解读】

年份考点及题型分

2017年材料解析: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

选择:沙俄割占中国领土;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影响;国家公祭日;十四年

抗战概念6分

2016年选择: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台儿庄战役;台湾光复5分

2015年材料解析:近代前期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和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富强之梦破碎的根本原因;

选择:英法火烧圆明园;卢沟桥事变的影响10分

2014年材料解析: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俄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选择题: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平型关大捷7分

【专题知识网络】

【专题知识整合】

1.五次侵华战争

战争名称时间侵略国家原因签订条约影响

鸦片战争1840年-

1842年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

1860年

英、法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

国市场

《北京条约》

半殖民地程度进

一步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1894—

1895年

日本征服朝鲜侵略中国《马关条约》

半殖民地化程度

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

1901年

英美俄日

法德意奥

为镇压义和团反帝

爱国运动《辛丑条约》

完全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1937—

1945年

日本

为转嫁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的

经济危机

中国抗战胜

抗战胜利是中华

民族由衰败到振

兴的转折点。

原因前四次失败的根本原因:清政府腐败无能,

经济落后

客观原因:西方帝国主义势力强大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国共合作

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

全民族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国家

和人民的支持;抗战的正义性

启示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②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③统一战线是胜利的法宝。④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提高经济军事实力,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三大不平等条约

项目《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时间1842年1895年1901年

赔款2100万元2亿两白银 4.5亿两白银

领土割占香港岛割占辽东半岛、台湾、

澎湖列岛

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其他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

岸;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

的税款,须同英国商定1.允许日本在中国开

设工厂 2.增辟通商口

1.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2.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

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

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二、中国人民的抗争

名称时间人物影响(战绩)

虎门销烟1839 林则徐是中国禁烟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

坚强意志

黄海大战1894 邓世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义和团1898 ——廊坊大捷

西安事变1936 张、杨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

国共合作1937 ——国共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领导全民族抗

平型关大捷1937 八路军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台儿庄战役1938 李宗仁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三.近代日本侵华战争

名称侵华史实结果根本原因

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大战;辽东半岛战役

(旅顺大屠杀);威海卫

战役

清政府失败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力衰落

全面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八一三事变;南京大屠杀抗日战争胜利国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领导全民族抗战

【专题关联拓展】

1. 近代中国开辟“通商口岸”与对外开放建立“经济特区”有何不同?

“通商口岸”是被迫开放的,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经济特区”是主动建立的,目的是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

2.侵略战争的世界背景:

“1840年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两次工业革命,加剧了对中国的侵略,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后都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俄国侵占中国大量领土、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为摆脱经济危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专题演练】

一.选择题

1.(2017·泰安)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从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

A.火烧圆明园 B.占领香港岛 C.割占台湾 D.割占中国l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2.(2017·泰安)下列哪次战争之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上义统治中国的工具?()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2017·泰安)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

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

B.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

C.大力倡导实业救国

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4.(2017·泰安)2014年,中国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这一公祭日是为了纪念()

A.旅顺大屠杀

B.南京大屠杀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5.(2017·泰安)教育部下发2017年l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要求在教材中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对这一要求的正确理解有()

①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了②客观反映了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③有利于客观反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有利于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④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唯一战场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6.(2016·泰安)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台湾回归祖国的史实,这两次回归分别结束了哪国对台湾的殖民统治?()

A.西班牙、美国 B.荷兰、法国 C.荷兰、日本 D.葡萄牙、日本

7.(2016·泰安)图片承载着历史.下列图片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

A.虎门销烟 B.圆明园遗迹

C.侵略者坐在清朝皇帝的宝座上 D.日军在旅顺暴行

8.(2016·泰安)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被李宗仁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指的是()

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 C.平型关大捷D.淞沪会战

9.(2016·泰安)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

A.卢沟桥事变B.九一八事变C.柳条湖事件D.“八一三”事变

10.(2016·泰安)西安事变爆发后,张学良、杨虎城发表通电,提出“发动全国之整个抗战”,他们呼吁()

A.变法维新 B.民主科学C.团结抗日D.和平建国11.(2015·泰安) “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描述了中国守军与侵华日军激战的情形,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是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C.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

D.全国性内战的开始

12.(2015·泰安) 这是一次明确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又是一次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光明前途的大会。这次大会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遵义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3.(2013·泰安) 电视机《中国兄弟连》讲述道:国民党军队一个连去营救被日军围困的情报人员,与新四军的一支游击队在途中恰好相遇……两支“友军”在抗击日军的过程中联合杀敌成为生死兄弟。这种情况应该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后?()

A.柳条湖事件 B.九一八事变C.八一三事变 D.七七事变14.(2013·泰安·26题)着名作家藏克家在《红血洗过的战场》中写道:“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因指挥

台儿庄战役而载人史册的将领是()

A.佟麟阁B.赵登禹C.李宗仁D.彭德怀

15. (2013·泰安·27题)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取胜的根本原因是()

A.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 B.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C.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 D.爱国华侨的援助二.非选择题:

16.(2015·泰安节选)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青年学生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19分)

材料一:(1)请指出上图开通的这条中西交往的重

要通道的名称。为开通这条通道做出杰出贡献的历

史名人是哪位?(2分)

材料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个梦的破碎产生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仪”。不料,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百年追梦与民族自强》

(2)封建统治者的“另一场梦”的破碎使中国一步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近代前期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和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6分)(按时间先后顺序列举)

17.(2014·南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唆着我的脂膏;母亲呀,我又泣号啕,呼你不应。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素:我要回来,母亲!”——闻一多《七子之歌·香港》

(1)诗歌中“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中的“海狮”指的是哪个国家?(1分)它最初是通过哪一条约割占“香港”的?(1分)

(2)香港是何时回到祖国怀抱的?(1分)它的顺利回归得益于哪一伟大构想?(1分)(3)从香港失去到胜利回归说明了什么?(2分)

18.(2016·泰安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02年,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一位祖籍香港岛,1880年移居台湾,1897年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逐到此的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在给儿孙讲述自己60年来的经历。

材料二:2009年2月26日,在法国佳士得拍卖行举行的拍卖会上,圆明园文物——铜兔首、铜鼠首被中国厦门商人蔡铭超分别以1400万欧元拍得,但蔡铭超“拍而不买”,拒绝付款。材料三:黑瞎子岛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2008年10月,靠近中国的半个黑瞎子岛正式归还中国,这百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也就成了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最东领土。黑龙江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近代史上被沙俄侵占。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老人60年来颠沛流离,受尽苦难可能与哪些不平等条约的哪项规定有关?

(2) 材料二中“两尊兽首被劫掠”发生在什么战争中?什么事件记录了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

(3)在近代史上,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通过哪一个不平等条约被沙俄侵占的?

(4)结合材料指出,导致近代中国人民饱受屈辱、国宝流失、领土被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9.(2017·德州节选)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里说过:“你向后看得越远,就能向前看得更远。”战争让我们居安思危,铭记历史,面向未来.

【夹缝中求生存】

材料一(一战)在许多难以预料的方面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一战期间,有大量华工在欧洲与协约国并肩战斗他们的血汗、牺牲和生命为中国外交官在巴黎和会上争取国际承认、为中国登上世界舞台和实现国际化提供了重要凭借……并且在战后和平会议上参与世界新秩序的创建……1919年的中国与1914年的中国有着天壤之别……

——徐国琦《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和国际化》(1)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世界新秩序”的名称。“1919年的中国”有何标志性事件?

【抗战中谋发展】

材料二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东北民谣

(2)材料二所说的“苦难十四年”始于哪一历史事件?请举一著名战例,说明中国是“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崛起中促和平】

材料四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今天……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

(4)早在1953年,为促进世界和平,周恩来提出了什么外交原则?据图片说出本世纪初期中国主动融入世界的一件大事。

【相关时政链接】

材料一: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15年9月3日是我国首个法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目的:是要让人们更好地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材料二:习近平对中日关系的五次表态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5年5月23日在人民大会堂出席中日友好交流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日双方应该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共促和平发展,共谋世代友好,共创两国发展的美好未来,为亚洲和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5年4月22日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就中日关系交换意见。处理中日关系的大原则,就是要严格遵循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精神,确保两国关系沿着正确方向发展。我们愿同日方加强对话沟通,增信释疑,努力将中日第四个政治文件中关于“中日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共识转化为广泛的共识。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4年11月10日在人民大会堂,应约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日本只有信守中日双边政治文件和“村山谈话”等历届政府作出的承诺,才能同亚洲邻国发展面向未来的友好关系。希望日本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采取审慎的军事安全政策,多做有利于增进同邻国互信的事,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2013年9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进行了简短交谈。中方愿在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基础上,继续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日方应本着正视历史、面向未来的精神,正确处理钓鱼岛、历史等敏感问题,寻求妥善管控分歧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1月25日会见日本公明党党首山口那津男。中方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日方应正视历史和现实,以实际行动,同中方共同努力,通过对话磋商找到妥善管控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知识链接:日本侵华史实与中国抗日斗争

感想:牢记历史,以史为鉴,增强国力;呼吁和平,反对任何破坏和平的行为。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 D D B B C 6——10 C C A A C 11——15 C C D C C

非选择题

16.(1)丝绸之路;张骞

(2)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17.(1)“海狮”:英国条约:《南京条约》(或中英《南京条约》)

(2)时间:1997.7.1 构想:一国两制

(3)说明:清政府腐败无能(1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若有其它认识,只要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均可得分,但总分不能超过本问最高分)

18.(1)①《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②《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③《辛丑条约》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2)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

(3) 中俄《瑷珲条约》

(4) ①清政府的腐朽落后;②清政府对外妥协投降;③西方列强先进的政治制度,经济、军事实力强大。(符合题意即可)

19.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五四运动.

(2)九一八事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任写其一即可)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桃园中学郭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