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物流园区发展和创新的一些想法

关于物流园区发展和创新的一些想法

关于物流园区发展和创新的一些想法
关于物流园区发展和创新的一些想法

关于物流园区发展和创新的一些想法

王之泰教授

物流园区本身就是物流的一项创新

今年是物流概念进入中国的三十周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国策给中国经济领域带进了这个新的概念。

在一定时间的学习、引进的基础上,中国现代物流发展历经磨难和波折,在体制创新的推动下,本世纪物流在我国进入了发展期。我们看到了中国物流界多方面的探索,其中,物流园区可以说是在这些探索性的发展中占有一定的主要地位,可以说是中国物流发展的一件大事。

物流园区这中国如此快速而且大规模的发展,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要知道,包括作者在内,许多全面论述物流的专门著作在几年前还完全没有物流园区的影子。物流园区的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物流发展内生的需求,来自于物流的实践。

物流产业边界带有不清晰性,有灰色的色彩,物流产业的很多资源,常常和其他产业有一定程度交叉,只有物流园区带有绝对的物流本体性,再加上物流园区的发展已经带有普遍性,物流园区的数量很多,所以自然受到经济界的普遍关注。

正是因为物流园区是一个新的事物,在认识上存在很大的分歧,在建设上有不同的思路,在运行上有不同的方式,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因为很多创新正是蕴含在这些“不同”之中。我们的责任,是应当鼓励这些不同的探索,从中发现和发扬有价值的东西。

物流园区的不同理解自然有不同的创新思路

物流园区是一个新的事物,一直到今天,对于物流园区不但有很多不同的评价意见,就连物流园区到底是什么?认识和定义也是有分歧的。自然,这种分歧会议直接影响到发展道路和创新的指向。

国家标准《物流术语》(推荐性标准)对物流园区定义这样表述的:“物流园区是为了实现物流设施集约化和物流运作共同化,或者出于城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的目的而在城市周边等各区域,集中建设的物流设施群与众多物流业者在地域上的物理集结地”。这个定义实际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为什么要建设物流园区,一部分是物流园区的内容。为什么要建设物流园区?定义只针对物流设施和物流运作两个方面进行了限定,给了三个限定:“物流设施集约化”、“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物流运作共同化”,实际上,建设物流园区的目的可能远不止于此,也可能有多种表述方法,就拿运作来讲,难道就运作而言,建设物流园区的目的只需要“共同化”吗?难道不需要“个性化”、“低成本化”、“精益化”、“快速化”、“合理化”;又难道“共同化”只属于物流运作,物流设施就没有共同化的问题吗?等等…;还有,改善城市环境、保证可持续发展这样的重要内涵为什么不予以表述?

而对于物流园区的内容表述,有两方面:“集中建设的物流设施群”和“物流业者在地域上的物理集结地”。本人同意定义对“物流业者在地域上的物理集结地”的表述,认为这是物流园区的主体内容。但是认为这个定义有缺陷。除了认为定义中对为什么建立物流园区也就是说物流园区的功能和作用的表述限定之不当外,特别重视物流园区定义的主要问题“集中建设的物流设施群”这一项内容,因为这个内容会引起太大的联想,

把物流园区和交通基础设施、商贸设施相互混淆,过大扩展物流园区的内涵,也就是说,会摆不正物流园区的位置,乃至指引出一条不当的发展道路。

本人在参考了国内外对于物流园区的一些表述,并认真分析我国物流园区的现状,对物流园区的概念明确表述如下:“物流园区是政府划定的一定规模的城市(或者经济区)功能区域,提供物流企业聚集和运作”。

创新-围绕物流园区的基本定位

今年发生在美欧发达国家的危机势态,其中一个原因是在“创新”旗帜下,跨越太远、失去了基本定位而走向反面。创新是为了对所针对的事物更好更快地发展,不排除可能出现一个面目全新的另外一个事物,但那不是我们的目的范畴,我们研究和探讨物流园区的创新,应当围绕物流园区的基本定位进行。

在国民经济中,物流园区的基本定位和现代物流一样,应当是:服务。基于这个定位去寻找创新的灵感,应当是我们所追求的。如果脱离了这个定位,过分膨胀物流园区的主体意识,与其说是创新,不如说是回归以我为主部门分割的旧体制。为此,按照物流园区的这个定位,派生的功能和作用是我们应当重视的:

1、城市科学布局,完善城市功能。解决城市产业的合理布局,提升城市的服务能力,改善城市人居条件,重要的方法是对城市进行科学布局,在不同的部位建立不同的功能区。庞大而且过分分散的、旧的物流资源,影响这种科学布局。采用物流园区方法,形成新的城市功能区,自然有利于解决这个问题。

2、缓解物流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物流对城市有很多负面的影响甚至破坏性的效用,例如有毒废气对城市污染、二氧化碳排放、噪音污染、交通事故等等,随着城市内物流流量的增加以及车辆的大型化、快速化、重量化的发展,近些年,问题越来越严重,物流园区可以大大缓解这个问题。

3、集中对物流设施进行大规模的建设。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工程设施建设,集中在一个区域之中,有利于这件做好事情。

4、增强城市与外界经济交往的能力。有物流园区的存在,城市与外界的物流可以实现一定程度集中和规模化,从而促进物流的能力的提升,扩大与外界的经济交往,降低交往的成本。

5、增强对城市内部的各个产业的物流服务能力。物流园区可以有效解决城市发展对物流需求不断增长的问题,物流园区的建立,使城市各个产业物流需求有所依靠,提高了对物流用户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这对于城市中各个产业的发展都可以起到支持的作用。

6、提升城市的现代化水平。物流园区最重要作用是提升城市物流的现代化水平进而提升整个城市的现代化水平。有规划地、大规模的、科学的建设物流园区,并且在建设过程中大量采用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使之成为现代化的物流产业,这必将促使物流产业的产业升级,使城市物流现代化水平得以保证和提高。

……

除了上述为了更好地增强物流园区功能和作用可以有广阔的创新天地之外,物流园区本身的设计、建设、运作、管理也都在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之中,有很大的创新空间。

按照科学发展观做好物流园区的事情

物流园区还在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之中,鼓励创新,就要鼓励不同意见之间的交流、争辩和融合,给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作为关心物流园区的物流工作者,愿意成为探讨物流园区发展人群中之一员。为此,发表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1、物流园区需要体制创新:应当对物流区园区做体制设计

把物流园区打造成一个什么东西,现在存在事实的分歧。最大的分歧在于,是把它政府化还是企业化。现在,不少物流园区,由政府批地、卖地,再由政府成立一个管委会,管委会除去执行很多政府的使命之外,具体的经济活动就是物业管理,这是把物流园区政府化的一般情况,本质上是把物流园区“政府化”。我们讲把物流园区打造成企业,是要把物流园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成适应市场经济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独立的经济核算组织。只有解决了这个体制问题,物流园区才能够在市场经济中按照经济规律去运作、去发展,才能够出现生气勃勃的局面。

把物流园区打造成企业,是发展物流园区一开始就应当明确的事情,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能够进一步深入解决物流园区企业制度和产权制度的问题,这是“做大、做强”最基础的工作。

我的看法是,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也是物流园区需要特别重视的问题。物流园区不但是物流企业的聚集区域,它本身也应当是企业,应当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企业化的物流园区。只解决物流园区企业化还不够,建立产权制度。按照现代产权制度采取资产证券化的办法,用股份制来解决联合和更多的企业参与,也以此来体现政府通过股权来实现主导。按照这种思路解决了物流园区的体制问题,物流园区的发展就会更上“良性”的轨道。

把物流园区打造成一个什么样的企业,现在也存在事实的分歧。最大的分歧在于,它是一个地产企业还是一个物流企业。把物流园区打造成一个地产企业,进行企业化的运作,当然是可行的,也许是物流园区企业的模式之一,但是,那又是不理想的一种模式,因为按照这种模式,物流园区本身并没有进行真正的物流经济活动,他所做的实际上这是房地产。作者的看法是,物流园区不应当是物流地产企业,而应当是能够从事对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方面支持服务的服务性企业。为了防止不公平竞争,物流园区本身和入驻物流园区的物流企业不适合从事内容完全相同的物流经济活动,物流园区企业本身,应当从事入驻园区企业需要但又很难的单独完成的经济活动,这才应该是他的选择。

2、应当走出具体的物流园区,从大视野角度进行创新:物流园区应当打造成平台。

物流园区不能仅仅是为园区内企业提供服务的新型企业,它应当成为更大范围乃至全国物流企业进行物流运作,对生产企业进行生产性服务的平台。在经济界应当形成这样一种势态:“有物流服务的需求找物流园区!”。因此,物流园区的建设,要更注重它的平台功能。具体来讲,园区应当能具备绝大多数用户所需要的物流普遍服务功能,包括具体运作服务和信息服务,这种服务应当是“一站式”的。当然,要能够做到这一点,一个园区的力量是不足的,必须有多个园区和其他物流设施的协同,这才具备平台的能力。这种平台类似于各地区各自独立的飞机场,这些机场能够进行“一站式”服务,一个机场不单单是本身,而且是平台的一部分。

3、吸收其他产业成功的经验转化成为物流园区的创新:物流园区应当连锁。

商业的连锁是最近些年商业创新的一个大的成果,这个成果如果移植到物流园区,那也是物流的创新。

充分享用我国改革开放所创造的信息化环境,以现代合作多盈的思想,按照网络结构形成物流园区的连锁,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单个的物流园区,服务范围和服务能力有限,一但形成连锁,哪怕这种连锁是虚拟的服务的能力和服务范围就可以大幅度提高,实际上,连锁是打造物流园区平台的重要方法之一。我国的物流园区,是各个地区分别进行规划和建设,园区与园区之间各自独立、缺乏联系并没有形成有效的网络体系,但是,在客观上,它的广泛分布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网络的基础格局。令人遗憾的是,这种网络格局至今没有被我们自己所用,但是却为前几年才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普洛斯所用,让它变成我们一个真正的有效网络。普洛斯作为一个外国企业,却比中国人自己率先在这个网络格局基础上实现了连锁。而我们自己为什么做不到呢?

4、物流园区本身经济活动的创新

企业化的物流园区,所从事经济活动应当是和园区入驻物流企业互补的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活动的主体定位,是为入住园区的物流企业服务,弥补各自独立物流企业对客户服务综合能力和基础平台能力的不足,打造一个服务性的平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相对于物流市场的客户而言,物流企业是生产性的服务业,物流园区又是服务于物流企业的企业,起支持物流企业的作用,具有“二线”、“后台”、“平台”性质。应该说,在现在众多物流企业之中,他所从事的是一般物流企业不能替代的、有特色的物流经济活动。这也使物流园区企业在物流产业中能够以独特的类别存在,物流园区在物流产业的企业分类中,应当以单独的类别存在。由于物流园区能够充分体现物流的特点,和其他产业的边界是清晰的,又具有广泛性和大规模性,所以,物流园区企业应当是物流产业中主体企业之一。

物流园区本身能够从事的具体经济活动,现在并没有被人们所认识透彻,也缺乏在实践中的探索和应用。个人的认识,下面几项是物流园区本身有优势的经济活动和非我莫属难以由其他入驻企业承担的经济活动:物流园区之间的网络联接和连锁运作;物流园区网络的一站式服务;物流园区信息情报的收集、分析、研究、储存和发布;物流园区客户服务系统的建立、运作和管理;入住物流企业共用设备设施及硬件平台的投资、建设和运作;园区本身的经营管理等等……。

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

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 在当今社会,物流已经深入到人们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物流在社会生产领域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因此,作为物流从业者,了解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历程,温故而知新,对于在以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更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物流这一名词是我国在1978年从日本引进的,它的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 在改革开放前,人们的概念中只有传统的“储运”意识,即传统的物资运输、仓储、装卸、流通加工等。从现在的观念来看,这实际上还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物流活动,但是却实实在在地具有了物流活动的雏形。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物流行业也开始由最初的国内储运为主,向以国内道路运输、仓储分拨等为支持、海空运为重心、国外物流网点服务为后续的全球性进出口物流发展。在这三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物流行业的规范化、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客户需求的多样化以及外资进入国内市场带来的理念冲击,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又产生了许多新式物流如金融物流、绿色(环保)物流、港口物流、物流地产等。这些新式物流的产生,对于物流企业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把握好了,就可以完善自身的业务构成网络、增强自身在物流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在整个行业内都先人一步。 既然已经说到了改革开放之后国内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我们就不得不提在此发展期间的三个里程碑事件。也正是这三个里程碑事件,促使整个物流行业取得了飞跃式发展。 首先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成立。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物流正式做为一个经济行业登上了经济舞台。一大批在如今物流行业占有龙头地位的企业走入人们的视野,如中海物流、中远物流、中外运、中铁物流等,这些企业在整个物流行业都起着行业风向标的带头作用,而在这些国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一批如海丰、新时代、天地华宇、大田、顺丰等为代表的业务面包含了海陆空各个运输版块的民营企业也应势而起。 其次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这一事件直接带领中国物流行业进入了外资大举入侵的时代。以UPS和Fedex为代表的国际快递物流巨头、以马士基和德国邮政为代表的国际港口物流巨头、以DHL、Schenker全球、CEVA为代表的国际货代巨头等纷纷在国内进行一系列的资本进入和网点扩张活动。这些外资的进入,不但带来了激烈的竞争,更导致了国内物流行业大批优秀人才的流失。但是,也正是因为他们所造成的冲击,使得国内的传统物流企业在变中求生存、在变中求发展,促使自身更加适应了国际化物流行业的要求,极高地提升了国内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最后是2006年的“十一五规划”,这是中国物流业第一次被正式写入五年计划。事实证明,任何行业在任何国度的发展,都是与当地政府在政策上的扶持、宏观上的激励、实际运作上的促进和推动是密不可分的。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一个个新兴的保税园区、物流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建立了起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设立物流专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

我国保税物流园区的发展及对策讲课稿

我国保税物流园区的发展及对策 我国保税物流园区的发展及对策 1前言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国家赋予出口加工区更多政策优势等诸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保税区的发展。目前青岛、宁波、大连、张家港、厦门岛屿、深圳盐田港、天津保税区与其临近港区开展联动试点,建立保税物流园区,保税物流园区批准面积分别为:上海1.03平方公里,青岛1平方公里,宁波0.95平方公里,大连1.5平方公里,张家港1.53平方公里,厦门象屿0.7平方公里,深圳盐田港0.96平方公里,天津1.5平方公里。至此,全国保税物流园区面积已达9.17平方公里,目前都已通过国家验收。 从2004年4月15日首家保税物流园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正式封关运作。 2.1保税物流园区的定义 保税物流园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在保税区的规划面积或者毗邻保税区的特定港区内设立的、专门发展现代国际物流业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2.2我国保税物流园区的发展现状 这八家保税物流园区的基本情况是: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规划面积(一、二期合计)3.76平方公里,位于保税区内,业务量和货值均高居全国首位。截至今年上半年,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共引进中外著名物流企业20家,实现土地转让10万平方米,一期仓库10万平方米出租率100% ,二期仓库26.3万平方米出租率50%以上。 ——天津保税物流园区,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位于保税区内,紧邻天津港集装箱码头。截至去年八月,已进驻35家物流企业。2006年受理进出区货物突破两万票,货值超过40亿美元。 ——大连保税物流园区,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位于大窑湾港区内。已有超过50家企业进驻,06年进出货值达6亿美元。 ——青岛保税物流园区。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位于保税区内。封关运作,进出区货物总值已超过20亿美元。 ——厦门象屿保税物流园区,规划面积0.7平方公里,位于象屿保税区和东渡港区之间。06年通关货物5000余票,货值超5亿美元。 ——深圳盐田港保税物流园区,规划面积0.96平方公里,与盐田港保税区一起围网运作。截至06年9月,进出口货物总值已超过10亿美元。 ——张家港保税物流园区,规划面积1.53平方公里,张家港

物流园区规划八大完整案例

枣庄锦绣大地数字化物流园区规划设计 项目背景 被誉为“朝阳产业”的现代服务业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提升城市功能、推动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大力发展服务业,已成为我国当前全面推进工业化,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加快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举措。现代化综合市场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产业结构、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枣庄锦绣大地物流园区规划用地处于山东省枣庄新城区中部,京福高速公路和未来的京沪高速铁路的开通,使交通更加便捷,市场更具活力,发展潜力较大。园区作为枣庄市外资引进的重要项目,其规划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枣庄整体的市场功能,提升城市品质。 项目思路 1.规划指导思想 依托优越的地理环境,充分发挥地块优势,创立功能齐全、设施先进、配套完善、商品丰富的大型现代化物流园区,提供高效的商务、办公空间及高品质的商业、生活环境。 2.功能分区与服务范围 根据枣庄区位与特色产品优势及枣庄工业布局与经济发展状况,结合周边综合市场情况,对规划基地进行科学的功能分区,分层次、分区域设定规划建设目标。

城市设计 采用控制、引导、完善的手段加大商品交易的科技含量,解决货物大进大出问题,把园区建设成为功能细分、行业专项、经营便利、服务设施齐全,面向全国的集商贸、餐饮娱乐、办公服务、住宿为一体的现代步行购物休闲区与商品批发交易市场,形成批零兼备,具有一定特色的城市市场标志性区域。因此规划应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确定结构清晰、功能明确的市场布局; 2、组织合理、完善的市场交通体系; 3、创造具有市场特色的购物空间环境; 4、园区以中高级标准架构为主 规划目标 以实际规划案例为主,通过SWOT 分析法对枣庄城市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 析,指出高规格物流园区的建设对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合理安排、科学布局、区域协调、统筹发展、绿色生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对未来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德国物流发展的历程

德国物流发展的历程 在德国乃至整个欧洲,随着生产力发展的成熟,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竞争的需求迫使企业不得不拓宽视野,寻求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的渠道。主要途径体现在供应链的全过程中,即从原材料供应到成品的配送再到消费者使用的整个过程。这就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这种生产和配送的集中使得欧洲物流市场的瓜分进程加快。在这一进程甲,德国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经济实力,成为欧洲物流业发展的领头羊和进军东欧的大门。 由于我国的物流资源过于分散、物流企业规模小、物流企业专业化程度低。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起点、水平低,缺乏规模经济,彼此之间恶性竞争,这时候需要通过横向并购、合资的方式,整合零小规模的行业特征,造就行业领导者,实现物流市场经营的规模经济效应。我们今天看到的物流巨头,像德国邮政、丹莎货运、敦豪速递、瑞士德迅集团(K&N)和荷兰TPG集团都是当年并购大潮的主力军。因此,向主力军中的佼佼者学习,可以使我们有效学习别人长处,利用外部机会,克服自身弱势,去创造新的奇迹。 德国的物流,其最根本的一种理念就是为用户提供一条龙式物流服务,以尽最大可能地满足广大客户的需求。在欧洲之门APL货运仓储中心,不仅为货代公司和生产企业提供专业仓储服务,还为生产企业提供货物分拣、重新包装和贴标签等增值服务项目。如在每年圣诞节来临之际,为客户提供圣诞节礼物的配送等。德国物流业的发展同发展中国家一样有着漫长的过程。在统一以前,东、西德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西部要明显强于东部。出于政治和经济的原因,铁路和公路等交通主干线也多是沿南北方向布置,东西方向的联系较弱,而各城市的结点作用突出,因此货物的集散地也主要沿东西部主要结点城市分布。 两德刚统一时,为了平衡政治与经济利益,新政府在有意加强东西部交通联系的同时,更意识到迅速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物流集散地是激活整个国家物资运转和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因此德国政府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大力发展高速公路、修建机场和港口,而是重点规划和发展物流园区(GVZ),这是因为看到了它对整个国家发展的深远影响。 在德国乃至整个欧洲,随着生产力发展的成熟,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竞争的需求迫使企业不得不拓宽视野,寻求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的渠道。主要途径体现在供应链的全过程中,即从原材料供应到成品的配送再到消费者使用的整个过程。这就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这种生产和配送的集中使得欧洲物流市场的瓜分进程加快。在这一进程甲,德国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经济实力,成为欧洲物流业发展的领头羊和进军东欧的大门。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尤其是统一后的联邦政府,在推动德国物流业发展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给予物流企业以最大可能的支持。例如,德国政府尝试着在不来梅市规划了德国最早的大型物流园区。其以6马克/平方米的价格从农民手中头下土地,经过平整和修建公路.铁路以及扩建不来梅港等土建工程的建设,再以30马克/平方米的低廉价格出售给物流企业;企业也可以租用场地(实际上经过多年以来的财富积累,90%以上的企业都是采用买断的形式,极少数企业向政府租用)。政府在企业建设物济中心的同时提供低息贷款。

现代大型物流园区的战略理念

现代大型物流园区的战略理念 现代大型物流园区一般都具有广泛复杂的综合功能,比如除了一般的物流功能以外,还具有商品博览功能、技术服务功能、信息发送功能、商品交易功能等多项功能,具有综合集约性、独立专业性和公共公益性等显著特征。因此,决不能把现代物流园区只单纯的理解为货物配送中心。根据以上认识,我们认为,现代大型物流园区的战略理念可以高度概括为以下三句话: 强化现代物流功能、展现会展经济优势、宏扬综合服务精神。 ⒈强化现代物流功能。所谓强化现代物流功能,是说作为物流园区,它首先要充分发挥其综合物流作业的功能,为客户提供仓储、运输、转运、配送、流通加工等一条龙服务工作,因此在进行战略规划时要千方百计地强化物流园区的现代物流功能。 ⒉展现会展经济优势。所谓展现会展经济优势,是说现代大型物流园区在担负货物仓储、运输、配送工作的同时,它还是各种商品的集散地,客观上形成了一个各类商品的博览中心。因此,在进行物流中心的战略规划时,就要注意发挥这种商品的博览功能,展现会展经济的优势。 ⒊宏扬综合服务精神。所谓宏扬综合服务精神,是说现代大型物流园区要给生产商和客户提供多方面的综合服务,如结算服务、金融服务、技术服务、咨询服务、生活服务等等。因此,在进行物流园区的战略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它的综合配套服务功能,建设完善的和功能现代化的服务设施。 不容忽视的是,许多物流园区的投资商、经营者都是出身于传统的运输、贸易、商业和房地产行业,他们不具备或不全面具备上述建设现代大型物流园区的战略规划理念,因此必须进行经营角色的转换,不能再走传统物资配送中心、商品交易中心建设的老路。经营角色的转换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由传统的货物运输者转变为现代的第三方物流营运者。也就是说,物流园区的经营者不仅要承担货物配送的任务,还要担负起第三方物流综合服务的任务; ②、由单纯的商业地产开发商转变为现代物流运营商。也就是说,作为物流园区的房产开发商,不仅要为物流园区进行房地产投资,还要以物流运营商的角色理念来建设完善的房产设施,甚至转而进行物流运营业务; ③、由传统的商品经销者转变为现代商品经营者。也就是说,物流园区的经营者不仅帮助或承担各种

港口物流园区物流相关服务及增值服务

五、物流相关服务及增值服务 (一)物流相关服务功能 一是运输、中转功能。运输和中转是港口物流园区的首要功能。在港口物流园区活动中,运输已不再是单一的、与其他业务分离的服务活动,而是构成供应链服务的中心一环。对于城际间的货物运输,物流园区应能提供多式联运服务以达到最佳运输模式组合、最高效率、最短路径、最少时间、最低费用的要求。对于市内货物配送,主要是能满足生产商与销售商之间的配送、生产商或销售商与超市门店之间的配送、供应商与生产企业之间的配送、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服务等,物流园区应能提供给客户不同的配送路线和价格服务,以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各自需求运输功能主要体现在货物的集疏运上,方式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以及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转运,是一种能对港口内外腹地具有辐射服务的运输网络。 二是装卸搬运功能。装卸搬运是影响货物流转速度的基本要素,专业化的装载、卸载、提升、运送、码垛等装卸搬运机械,可以提高装卸搬运作业效率,减少作业对商品造成的损毁。该功能能够实现物流由进港地点向离港地点的移动。 三是仓储功能。仓储功能是指转运与库存的功能,具体足指各种运输方式转换的临时库存和为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提供的后勤储存和管理服务。由于经港口进出口的货物品类繁多,对仓储条件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因此港门物流园区中的仓储设施应齐备才能满足不同货物的要求。 四是加工、包装、分拣功能。加工一般分为流通加工和组装加工,前者指粘贴标签,销售包装作业等,后者是指产品零部件的组装和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包装一般分为商品包装和运输包装,以及商品包装和运输包装的快速转换。分拣则在货物合理存放的基础上完成客户的需求,进行快速分类。这些功能既能有效降低运输成本,也可以减少装卸和运输过程中的包装损坏,还可以保证上市商品的完整性和合格度。加工:为了方便客户,物流园区应为战

物流园区

国外研究现状物流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为全球性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繁荣。但是,目前国际上 对于物流园区的概念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国外文献中通常将物流园区定义为“物 流中心”或“物流节点”。在已出版的专着和发表的学术论文方面单独、专门对物 流园区功能定位探讨的文献不是很多,多与园区的整体规划与建设或具体地区实 证研究相结合,其研究现状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美国学者EiichiT’ ani罗ehi和 MichihikoNoritake(1995)对物流园区的整体功 能进行了研究,提出物流园区具有缓解交通堵塞、节省能源、降低劳动成本和环 保等重要功能,并使用排队论和非线性理论确定物流园区的理想区位。 英国的EstomiliM峨 in(1995)对物流园区设施选择和设施布局进行研究,分 析了园区功能与设施布局间的相互关系。 和年首次提出用组合预测法对物流需求量进 行预测,并运用整到物流园区功能定位和体规划中。主要从物流需求结构和需求 量两方面对园区物流需求进行分析。

shafl七 r(1998)从生产企业和供应链管理角度给出了建设物流园区的必要性, 并为其功能发展和运营模式提出一些建议。 德国数学家Dubois和 Prade(1999)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物流园区功 能定位进行评价计算,克服了德尔菲法(Delphi)或专家咨询法主观随意性较大的 缺点,开拓了物流园区功能定位评价的新思路,为现在广为应用的评价方法。 BrianSlack(2000)从系统角度提出物流园区功能定位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包括物流市场需求、交通设施、劳动力成本、社会、自然等多方面。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各地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蓬勃兴起,对物流园区相关问题的研究 逐渐深入。国内许多城市的政府部门已经意识到物流园区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 益,在积极规划和开发物流园区的同时,大力推进对物流园区的理论研究。国内 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在物流园区的建设规模、开发模式、选址等方面进行了较 多的研究,并发表了不少相关文章或研究成果。 这些研究涉及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港口物流园区建设与运营模式研究

2009年 第11期 物流工程与管理 第31卷 总第185期 LOGISTICS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收稿日期】2009-10-12 【作者简介】娄万里(1981-),汉族,湖北枝江,助理工程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港口与航道工程粉喷桩设计要素探讨。 王 琪(1983-),汉族,四川省仁寿县人,助理工程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港口与航道工程。 ?物流论坛? 港口物流园区建设与运营模式研究 □ 娄万里,王 琪 (长江航运规划设计院 浙江分院,浙江 杭州 310011) 【摘 要】由于我国物流业发展起步较晚,对于港口物流园区的建设和运营模式仍在探索中,文中通过介绍几种典型的港口物流园区建设与运营模式,并在此基础介绍国外成功建设与运营港口物流园区的实践操作经验,以有利于摸索出适合国内自身情况的港口建设和运营的模式。 【关键词】港口物流园区;园区建设;园区运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 F2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993(2009)11-0014-02 Port Logistics Park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Mode □ LOU Wan-li, WANG Qi (Changjiang National Shipping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Hangzhou 310011, China) 【Abstract】As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started relatively late, Port logistics park's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mode are still exploring, The paper by introducing some typical port logistics park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mode, And on this basis, the successful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port logistics park's practice of operating experience, Beneficial to explore the country's own conditions suitable for port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model. 【Key words】Port Logistics Park; Park Construction; Zone operation mode 1 港口物流园区的内涵及功能效用 1.1 港口物流园区的内涵 物流园区最早出现在日本东京,由于物流园区给物流企业和其所在城市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之后在欧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有学者认为物流园区﹙Logistics Park﹚就是在空间上促使物流﹙配送﹚企业集中布局形成的物流集结点,这一结点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的功能。物流园区与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等概念一样,具有产业一致性和相关性、且集中建设的物流用的空间。因此物流园区应是指由几种运输方式衔接而形成的物流节点在空间上聚集成一体,也是多种现代物流设施设备和多家物流组织机构在政府规划指导下进行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大型场所,它是具有一定规模和服务功能的新型物流业务的载体。 借鉴于日本建设与运营物流团地、德国建设与运营大规模物流中心等的经验,以及我国对港口物流园区建设等项目的界定,本文认为港口物流园区就是指以港口为依托,由多个物流组织或专业化物流企业所构成物流组织的经济运行区域,它的目的为了降低企业运作成本,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改善企业的服务,同时拥有装卸、仓储、运输、加工等基本的功能,以及配套的信息、咨询、维修等综合服务功能,具有规模化、功能化、信息化的特点。 1.2 港口物流园区的功能效用 从世界各国港口物流园区发展史上看,港口物流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能够显著地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当前的港口物流园区迅速发展,对经济发展贡献大,主要体现在港口的吞吐量对GDP 以及社会就业的带动辐射作用,也因此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每万吨吞吐量对GDP 贡献为100万~120万元,可以创造20~30个就业岗位。 港口物流园区集约多种设施,是发挥综合协调和基础作用的物流设施的区域集合体,也是大规模、集约化物流设施的集中地和物流线路的交汇点,具有综合多种物流方式和物流形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并且与其它工业园区相比,具有占地少、运力大、节能减排、运行安全等诸多特点,具有相当大的功能效用:一是建立港口物流园区能够吸引汇集更多的物流,以快速地实现物流诸多功能,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人驻物流园区,以提供港口稳定的货源,提高港口竞争力,也有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建立港口物流园区能够畅通商品流通渠道,通过提高企业的消化能力而促进企业生产,带动本地经济和腹地经济共同发展;三是建立港口物流园区可以发展临港工业。港口是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点,许多的对原材料进口重度依赖的钢铁厂,往往都建在港口地区,并且世界主要港口基本上都是重要的工业基地。另外建立港口物流园区也有利于该

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与展望

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与展望 王国锋 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物流园区的发展现状与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我国物流园区发展建设的思路与前景展望。 关键词:物流园区;公路;规划;发展 随着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以及中国加入WTO,国内物流业发展的需求日益膨胀,在这种形式下,物流园区应运而生,成为整合物流资源的最佳切入点,倍受政府和企业的关注。 1.物流园区的内涵与功能 1)物流园区的内涵。 物流园区是多家专业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和物流密集型工商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节点。它依托于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位于大型交通枢纽附近,一般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交通运输方式相连结。 物流园区是基础设施的一种。它在社会属

性上既有别于企业自用型的物流中心,又有别于公路、铁路、港口等非竞争性基础设施,是具有经济开发性质的物流功能区域,与科技园区、工业园区有相似之处。 2)物流园区的功能。 现代物流园区主要有两大功能,即物流组织管理功能和依托物流服务的经济开发功能。 物流组织管理功能。物流园区的物流组织管理功能一般包括:货物运输、分拣包装、储存保管、集疏中转、市场信息、货物配载、业务受理等,而且多数情况下是通过不同节点将这些功能进行有机结合和集成而体现的,从而在园区内形成一个社会化的高效物流服务系统。 经济开发功能。现代物流在我国尚处于发展初期,物流管理技术的落后和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的缺乏,均是阻碍物流快速发展的因素,加快物流园区大量、大规模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对改善物流发展环境及基础条件,培育物流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以物流

物流园区策划

物流园区策划 物流策划 什么是物流策划, 物流是一门新兴的朝阳产业,策划也是新兴行业,至于物流策划更是新上加新,填补了策划业的一项空白。 物流策划是物流和策划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一门新兴综合交叉的学科,国内外对物流策划还都还在探索之中。 中国物流策划第一人—李芏巍先生给物流策划下的定义是:针对涉及物流的事物,在考虑现有资源的情况下,通过分析和研究,激发创意,制定出具体实施计划方案的思维及创意实施、以求最佳效果的创造性策划活动。 物流策划是一个过程,它是为实现某一目标,在对现实和潜在资源充分把握的基础上,将各种最优资源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为决策者提供最佳方案,创造出最佳效益。 李芏巍先生对这个职业所做出如下的定义:从事物流行业的市场调研、方案策划、投资管理、产品营销和项目运营等工作。它的主要工作内容有以下几项:(1)物流项目的市场调研和咨询策划;(2)整合设计、建设、营销、广告、服务等资源,制定策划方案;(3)物流项目的产品营销工作;(4)物流项目的运营和管理工作。 李芏巍先生给物流策划人有一个正确的定位:物流策划人与物流界朋友,同业、同根、同心、同行,心脉相连~携手共建~真正每一个项目的策划大师是这个项目的投资决策人,物流策划人既是这个项目的“军师”,还是带投资决策人一直游泳到对岸的“教练”、并将他扶上岸的“救生员”,达到为项目实体注入活力和为这个特定的项目系统成功地延伸或至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能力。 物流策划的作用

由于目前中国物流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比较多得问题需要解决,于是物流策划业也随之诞生。 物流策划的出现,是时代的产物,是物流事业发展的必然,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物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保障,是策划业健康发展的趋势。 一是投资的物流项目越来越多,行业也会越来越细分, 二是人才紧缺,国内物流人才的需求缺口达到了600万, 80%的企业急需策划人员,但95%求贤若渴的企业招聘不到优秀的策划人才,具有物流与策划的专业知识人才更是寥寥无几。 三是企业自己培养的策划人才需要漫长的过程和大量的费用,较短时间难以做到。 四是企业不可能吸引一些高智力实用型人才,只能借用“外脑”,一则成本低,二则风 险小。 五是大多数物流项目的投资商认为,做一千个方案不如有一个成功案例,专业的物流策 划机构不仅具有专业知识和诚信的原则,关键是有许多成功的案例,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丰富 的实践经验,引导物流项目企业少走弯路。 基于此,投资商便会选择外部支持,这也是物流策划机构生存的基础。物流策划机构的 出现,对物流行业来说如虎添翼,投资商可以通过物流策划机构获得信息,提高竞争力,最 主要是减少错误产生,规避风险,物流策划业为目前困乱的物流市场指点迷津,使中国物流

产业联动下的物流园区服务功能创新分析

产业联动下的物流园区服务功能创新分析 [摘要]产业联动下,物流园区与其他产业联动的经营模式为物流园区服务功能的创新提供了依据,现阶段物流园区生产制造业与物流服务业之间联动机制的建立对物流园区服务功能的产生了外部、内在两个方面的推动作用,而共生理论、竞争优势、社会分工、技术创新、协同效应等因素推动了物流园区服务新模式,因此本文对产业联动下物流园区服务功能创新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便为物流园区服务模式的优化提供依据。 [关键词]产业联动;物流园区;服务功能创新 中图分类号:F2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1-0212-01 前言 产业联动成为现阶段物流园区发展的主要方向,而产业联动下物流园区服务功能的创新发展可以实现经济利益、服务营运、信息共享、资源统筹等协同发展。其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货物运输速率,而且可以推动内部的运营一体化进程。因此结合产业联动下各物流园区运行架构对其服务功能进行适当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产业联动下物流服务创新内容 产业联动下,不同的组织类型的产生推动了物流园区服

务功能的创新,如资产型服务的物流服务功能主要是运输,而非资产类所需的物流产业服务主要包括电子商务、承运代理、货运代理、软件开发、咨询报关等[1]。在整体物流服务市场中,通过实现物流服务产品的差异化可全面提升物流园区产业市场竞争力,为组织、技术创新提供依据。其中物流技术主要包括设备设施、工艺理论、方式方法等,物流技术创新需要综合考虑技术思想、功能活动及技术形态等各方面因素,结合实际物流市场需求,将内部各部分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促使整体物流系统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而物流组织创新主要是依据生产制造业、物流服务产业之间关系变化,对物流服务形式、运作形式进行适当变更,如物流一体化组织、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等。供给转向是物流服务行业发展的动力,在提高自身运输能力的基础上,物流服务产业应将客户作为自身的工作重点,在降低物流损耗的基础上构建物流服务新体系。 二、产业联动下物流服务创新措施 本文主要以生产服务型、综合服务型等几种典型的产业联动物流园区的服务功能创新进行了适当分析,具体如下: 1、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服务功能创新 生产服务性物流园区服务功能创新主要从物流金融配套服务、互联网需求定制、供应链金融配套服务等三个方面进行。首先互联网需求定制是生产服务性物流园区服务功能

物流园区等级及建设要求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物流领域有了很大发展,各行各业都认识到了物流对于企业与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大力发展物流业,重视物流服务,不仅成为企业,也成为政府一时关注的焦点。于就是,物流业的发展便如火如荼的展开了。 物流园区就是我国现代物流发展中出现的新生事物,目前,很多经济中心城市的政府部门已经意识到物流园区所具有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优势,积极规划与开发建设物流园区,通过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制定优惠政策与贷款的倾斜,促进物流园区的建设与吸引物流企业的进驻。如深圳市将物流业确定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规划建设八大物流园区,上海与天津规划建设五大物流园区,南京规划建设六大物流园区。在宏观的物流规划之后,紧接着就就是大规模的物流园区建设时期。由于物流园区的建设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与资金,如果不对物流园区的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等级划分与评价就盲目进行投资建设,其风险就是十分巨大的。 2003年初,零点研究集团就国内物流园区的建设及物流企业的需求等问题对全国31个省市的制造、商贸、运输及物流服务共304家企业进行了一项调查。经研究发现:当前物流园区的建设存在一定的泡沫成分,突出表现为部分物流规划单位,尤其就是地方政府,单纯地为物流而物流,盲目发展物流园区,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部分园区规划缺乏明确目标定位,具有较大的盲目性 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建成或在建的物流园区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园区建成后要为谁服务,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这个市场有多大,潜在的服务对象有些什么需求,类似这样的问题园区的规划者很多有没有进行辩证分析。很多物流园区只就是提出要“建成地区最大、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有影响的现代物流配送中心”,而在功能定位与目标客户锁定上表现出较大的盲目性。正就是由于部分物流园区在前期市场研究、分析上的不充分,导致项目在功能与目标客户定位上的不清,从而引发物流资源的浪费。 二、物流园区建设要求大而全 据零点公司的此次调查,在全国已经建成与在建的一百多家物流园区中,投资较大的如北京物流港,投资总额超过110亿元人民币;武汉的“万商云集”商贸园,投资额也在100亿元左右。在这些物流园区中,占地动辄数千亩,如北京物流港占地7000亩;多则上万亩,如天津空港物流加工区占地63000亩。

港口物流业务流程介绍

港口物流业务流程介绍 港口物流是现代物流产业组织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口越来越成为产业组织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占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重要手段。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其特殊的地位与作用日渐突出,使港口成为衍生高度聚集相关产业群带的巢臼,由此也在地域延伸了港口的经济辐射范围,并产生了具有高耦合度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关联度及其产业集群的边界不断扩展。本文对港口物流及其周边产业集群的形成,以及港口产业链重构进行探讨,架构崭新的现代港口内外部发展格局。 一、港口区域延伸及其腹地产业集群的藕合度分析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s)是一种位于特定地理区位的中间组织,由众多企业即集群的成员本着共同的产业目标、默识的规则建立了正式的和非正式约定的群体。集群成员间在分工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与竞争,不断创新,建立了投入产出的经济技术联系,表现为产业价值链的垂直关系,产业与相关企业、市场中介组织及服务机构之间的互补性,从而形成产业的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产业集群通常指依赖并服务于相似市场、具有主导产业的众多企业及相关产业组织和支撑服务机构间通过分工合作于特定区域内结网而成的学习型组织。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提高、无形资产提高是产业集群的优势。 传统港口禀赋其区位优势所形成的港口经济及其附着体一一临港工业,符合产业布局的基本规律,但临港工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经济结构较为粗放,主要集中在钢铁、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等领域,提供较为初级的产品,临港产业集群的形态主要表现在彼此之间有一定的产业关联度,但信息、技术和服务含量较低。 而现代港口采取完全商业化的运作模式,逐渐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运输中心与物流平台,主要业务范围从货物装卸、仓储和船舶靠泊服务,到货物的加工换装及与船舶有关的工商业服务,扩大到货物从码头到港口后方陆域的配送一体化服务。港口逐步成为统一的集运输与贸易一体化的经济共同体。从国外港口发展的趋势来看,世界贸易的90%来自海上,进出货物约有50%增加值来源于港口物流产业,临港工业和港区物流机能加强,诸如流通加工、包装、仓储、配送及信息服务,并已形成炼油、化工、电子、机械、汽车、服装纺织、食品、家电及IT等产业的生产、制造、加工、装配的重要基地,而且亦成为贸易、存储、流通加工以及运输公司等产业集聚地。 全球已步入第三代港口发展阶段,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港口功能得到进一步扩展。成组货和集装箱运输已成为主要运输方式,集装箱、干散货和液态散货运输船舶向大型化发展,泊位向深水化、专业化发展。跨国公司的加入,提出了及时服务、零库存等要求,围绕着运输链的起始点,港口活动的范围已大大超出了传统的港口界限。港口在组织功能上日益扩大,已成为集货物流、贸易流、信息流、资金流与人才流一体化复合型据点。成片的临港工业群带与腹地产业集群的崛起,使港口成为一个跨地区、跨国界、跨行业商业合作的媒介体。港口已成为各产业集群所需原材料、零配件、机器设备采购、产成品销售的重要渠道和枢纽,集中表现在与其腹地和境外产业集群经济的高耦合度,建立起彼此之间的互为依存、互为促进、共同发展的紧密关系。 港口物流与其周边产业集群的耦合度主要表现在: 1.就港口物流功能而言,随着其规模扩大和运输技术进步以及国际商贸活动的活跃,港口

物流园区发展历程

中国物流园区的发展历程 1、中国物流园区的起源与发展过程 根据系统演化的一般规律和生命周期理论,结合中国物流园区10年来的发展历程,可以将中国物流园区划分为引入期、成长期、调整期和发展期四个发展阶段。 1)引入期(1999年——2001年) 1999年深圳平湖物流基地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开始引入物流园区的概念,并开始尝试中国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和运营。1999——2001几年间,物流园区的概念开始在部分经济活跃、市场化程度高、物流需求旺盛的区域扩散,部分区域开始对物流园区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并着手规划建设物流园区。 2)成长期(2001年——2003年) 这个阶段的物流园区处于规划、在建状态的数量比较多、分布比较广,全国20多个省市和30多个中心城市政府制定了区域性物流发展规划和政策,“物流园区热”、“物流中心热”成为当时中国物流业发展的显著特征。一些机构数据统计甚至显示,当时的“物流园区热”隐藏着盲目性和过热倾向。 3)调整期(2003年——2004年) 由于物流园区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问题,2003年国务院开始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其中就包括物流园区在内。 由此,中国物流园区发展进入一个调整期,这个时期的物流园区

最明显特征表现在数量增加速度放缓,一些待建、在建项目处于观望状态,一些项目处于停滞状态,一些项目开始重新定位。调整期后的物流园区建设开始逐渐从盲目走向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 4)发展期(2004年至今) 经过了一个短期的调整,政府和行业协会开始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物流园区的发展,理论界开始进行较为深入的理论研讨,实践上的探索和业务创新不断展开。这个时期的显著特征表现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开始发挥成效,物流园区开始走向理性化的健康发展轨道。

物流园区总体规划

第一章项目背景 一、发展条件与基础 1、区位条件 青龙满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青龙)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北部,燕山山脉东麓。县域北部和东北部与辽宁省相临,西北部是承德市的宽城满族自治县,西部与唐山市的迁西县和迁安市交界,南部是卢龙县和抚宁县。县域面积3510平方公里。青龙县地处环京津、环渤海经济圈中,区位优势明显,地域广阔。基础设施条件日臻完善。县内有国、省干线5条,县级公路8条,全县通车里程达2310公里,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县城距北京市250公里,距天津市265公里,距唐山145公里,秦皇岛港120公里,曹妃甸港130公里,距京哈高速公路70公里,交通便捷。2009年,纵跨东西的承秦高速公路启动建设。 首先,青龙县是河北省北部地区与冀东沿海区域联系的重要通道之一。河北省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北部地区未来发展呈现逐步渗透和融合的态势,随着承秦高速公路的建设,这一通道的地位与作用将更加明显,青龙县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将会更加突出。 其次,青龙县是沿海开放城市秦皇岛后方的农副产品供应地之一。青龙县因其独有的山地特色必将与秦皇岛市的发展形成多种互动往来,成为秦皇岛市服务京津,在环渤海经济圈和首都经济区乃至沿海开放地区参与经济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青龙县是市域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利用秦皇岛海陆空多方面便捷的对外交通,联系沿海各省区以及东亚地区,借此拉进青龙与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联系。 第四,青龙县具有多方向的经济互动性。由于位于长城以北,与关外区域以及东北地区有一定的经济往来,青龙自古就是东北、内蒙入关的重要通道和货物集散地,素有“填不满的干沟”之称。同时与承德、唐山、北京和辽宁省也存在一定的交通联系,这也是秦皇岛其他县区不具有的区位特点。

全国物流园区运营分析报告

全国物流园区运营分析报告(2015)

格,占地面积0.1平方公里(150亩)及以上,拥有多家入驻企业。从基础设施、服务能力、运营效率及社会贡献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最终形成了本报告。 二、我国物流园区发展现状 (一)我国物流园区基础设施状况分析 一一为了能够对我国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本报告从投资规模、占地规模以及交通便利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一1.投资规模 一一投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有关单位在物流园区规划建设中,投入的以货币形态表现出的总量,分规划投资和实际投资。 一一(1)规划投资规模情况 一一物流园区平均规划投资额为20.1亿元。其中,投资1亿~10亿元的物流园区占51%;10亿~30亿元的物流园区占27%。如图1所示。 图1物流园区规划投资规模分布 (2)实际投资额完成情况 一一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物流园区平均实际投资额为10.9亿元,规划投资额完成率在71%~

100%占园区总数的40%。实际投资超出规划投资的物流园区占园区总数的10%。经分析,规划投资额完成率超过100%的园区规模普遍偏小,平均规划投资额为6亿元,而平均实际投资额为8亿元。与此相反,规划投资额超过70亿元的大型物流园区,平均实际投资额为48亿元,完成率为49%,总体尚未完成规划投资目标。上述情况表明,我国物流园区投资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如图2所示。 图2物流园区实际投资占规划投资额的比率分布情况(3)分区域物流园区实际投资情况 一一据调查,我国东部地区物流园区平均实际投资额在全国最高,为14亿元;其次为东北地区13亿元;物流园区投资规模最小的为西部地区,平均实际投资额仅为6亿元。具体情况如图3所示。

基于物流园区管理的HRD公司业务创新战略

基于物流园区管理的HRD公司业务创新战略我国的钢铁产业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新一轮的钢铁基础建设投资过程中我国钢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并且我国钢铁贸易在世界钢铁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显著增加,传统钢贸企业的规模与实力迅猛增长。这些迹象表明,钢铁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最重要原材料产业和支柱产业。但是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钢铁行业每况愈下,发展到现在已经呈现出微利、亏损的局面。 目前,钢贸流通企业基于共同的价值链短的批发代理模型,发展空间小,经营风险大的潜在风险,不能适应中国钢铁行业面临的挑战。HRD公司就是这样一家传统的钢铁贸易企业。作为传统的中小贸易商,HRD公司面临着产业链短,发展空间小,利润率急剧压缩等一系列发展瓶颈。本文通过笔者所在的HRD公司的视角,更加深切的感受到来自行业大环境变化对传统钢贸企业的大洗牌。 因此HRD公司必须认真审视自身发展模式中的缺陷,并找出与当前行业形势相适应的发展模式。而这背后,或许正是现在钢贸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机会点所在。笔者应用所学企业管理知识,利用PEST及波特五力分析对HRD公司所处的行业,HRD公司自身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通过钢铁物流园区建设对钢铁行业的积极影响,探讨HRD公司作为钢贸企业的典型代表,通过建立钢铁物流园区实现上下游资源整合,针对下游客户的特殊要求提供专业加工配送,同时引进物流金融及周边配套服务以实现持续发展的可能。确定了HRD公司发展的差异化竞争战略,最后具体地提出其竞争战略实施与风险控制的建议。 笔者坚信,HRD公司通过与ZMJ公司共建钢铁物流园区能够拓展HRD公司的业务方向,延伸产业链,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全文主要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我国钢铁贸易企业的发展及其现状:介绍钢贸企业在中国的发展所经历的阶段以及我国钢贸企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困境及存在的机遇。第二章HRD公司及其战略难题:第一部分对HRD公司的基本经验模式和经营情况做了简单的介绍并对HRD 及其所在行业面临的具体难题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通过对HRD公司内外资源进行分析,找准HRD公司的行业定位,然后再在下一部分运用SWOT分析法找出其面临的具体问题并提出通过建立钢铁物流园区延长产业链来解决当前遇到的经营难题。

港口物流发展模式

1鹿特丹港模式,基于建设信息港发展增值物流 鹿特丹港位于莱茵河和马斯河入海的三角洲,濒临世界海运最繁忙的多佛尔海峡,是荷兰和欧盟的货物集散中心,有“欧洲门户”之称。目前,该港年吞吐量有超过5亿吨的纪录,当之无愧地占据着世界第一大港的地位。鹿特丹港口物流的发展经验与模式分析如下: 1)多样化的集装箱运输形式。鹿特丹港是欧洲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它的装卸过程完全用电脑控制,集装箱装卸量已超过320万箱。鹿特丹的集装箱运输形式主要有公路集装箱运输、铁路集装箱运输和驳船集装箱运输。 2)港城一体化的国际城市。鹿特丹作为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和工业基地,在港区内实行“比自由港还自由”的政策,是一个典型的港城一体化的国际城市,拥有大约3500家国际贸易公司,拥有一条包括炼油、石油化工、船舶修造、港口机械、食品等部门的临海沿河工业带。 3)现代化的港口建设。鹿特丹港以新航道为主轴,港池多采用挖入式,雁列于主航道两侧,按功能分设干散货、集装箱、滚装船、液货及原油等专用和多用码头,实行“保税仓库区”制度,构成由港口铁路、公路、内河、管道和城市交通系统及机场连接的集疏运系统。 4)功能齐全的配送园区。鹿特丹港在离货物码头和联运设施附近大力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其主要功能有拆装箱、仓储、再包

装、组装、贴标、分拣、测试、报关、集装箱堆存修理以及向欧洲各收货点配送等,发挥港口物流功能,提供一体化服务。 5)不断创新的管理机制。鹿特丹港务管理局不断在进行功能调整,由先前的港务管理功能向物流链管理功能转变,继续扩大港口区域,尝试使用近海运输、驳船和铁路等方式来,促进对物流专家的教育和培训,建设信息港,发展增值物流。 2安特卫普港模式,实现信息服务现代化 安特卫普港位于比利时北部斯海尔德河下游,距北海约80km 处,是欧洲第二大港、世界第四大港,港口接近于欧洲主要生产和消费中心,吞吐量的一半为转口贸易,是欧洲汽车、纸张、新鲜水果等产品的分拨中心,运输量几乎100%是国际运输。其港口物流发展的经验与模式分析如下: 1)完善的交通网络。安特卫普港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拥有300多条班轮航线与世界上800多个港口相连,水运与密集的高速公路、铁路为核心的陆运相衔接,形成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 2)良好的硬件设施。安特卫普港拥有汽车、钢材、煤炭、水果、粮食、木材、化肥、纸张、集装箱等专业码头,备有各式仓库和专用设备,建有炼油、化工、石化、汽车装备和船舶修理等工业开发区。 3)现代化的信息服务。安特卫普港拥有现代化的EDI信息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