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台湾通俗文学

台湾通俗文学

台湾通俗文学

———以小说为例

台湾通俗小说是台湾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反映平民意识的大众文学。它包括言情、武侠、历史、科幻、推理,拥有广大的读者群。

言情小说的发展:第一批赴台作家,以郭良蕙为代表的才子佳人小说,追求浪漫纯情;以琼瑶为代表的创作高潮,仍然以情爱为主,但是在表现主人公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时也表现道德伦理上的矛盾冲突,传统的抒情模式:钟情——遇阻、冲突——回归、团圆。80年代言情小说翻开崭新的一页,以“三毛热“和”席慕容“为代表。三毛的散文多取材于自身的经历和异域风情,她用饱蘸激情的笔墨细致描写自己经历过的、感受过的斑斓人生,展示了她那豁达坚强而又多愁善感、明快热烈而又悲天悯人的鲜明个性,席慕容的作品努力营造温馨的爱的境界,亲情和爱情是其作品的永恒主题。90年代走向后工业文明和后现代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了满足大众文化的消费,不少作品充满性的暗示和色情的描写,似乎性是爱的唯一目的。当时,它在价值观和道德观人生观方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庞杂和混乱,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言情文学的健康发展。

武侠:50年代三剑客,卧龙生的复仇模式、司马翎的杂学综艺模式、诸葛青云的才子型风格。他们继承传统的武侠遗产并加以创新主人西方的观念,还引入西方的心理描写、意识流技巧。60年代,以古龙为代表,他注重对人性的深层次的挖掘,重侠轻武,追求个性自由,竭力渲染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孤独感,加入推理,影视表现形式(蒙太奇,画面交错),有诗化效果。

历史小说:以高阳为主要创作人,他的创作分为宫廷、将相、红曹、商人、青楼、侠士系列,他在宏伟的历史框架中注入了丰富的社会内容,内容表现出广博的历史知识和高度的艺术想象力。《胡雪岩》

通俗文学在香港台湾盛行的原因:他们的创作适应了这些高度商业化城市的需要,发挥了快、博、杂、趣等特点,以娱乐和消遣为主,追求轻松活泼,幽默风趣。

武侠在香港文学中最流行,梁羽生是集大成者,金庸“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一直以来,通俗文学是很受大众追捧的,但在文学界是很不屑,被贬谪的状态。一个学者,也许夜晚还在看《射雕英雄传》,白天却说金庸的不上档次。就像北大的一个李杨教授讲课时说的,他非常喜欢金庸,当他跟他的导师谢冕说自己想用金庸做博士论文时,导师很生气,说金庸写再多的作品,也做不了北大的教授,你还写他。

期间,他很认真的解读了金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以此证明通俗文学的可取之处。比如他就说到杨过这个形象,他是对中国传统理想男生形象(武松的莽汉、才子书生的贾宝玉)的挑战,读者或者观众都能从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或者自己的理想,能引起集体无意识,甚至也反应了西方悲剧意识。这些都是文学作品需要把握的。

问题:像十七年文学这样反应主流意识形态的作品却不让读者接受,而让读者追捧的文学作品却入不了主流话语。为什么?

李勇.通俗文学理论【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3

台湾郑明娳认为:“通俗文学即大众文学,为社会大众所喜欢阅读的文学作品,通常也正是中下层文化的具体呈现。在中国旧社会,流行于民间而与士大夫间的词章相对的就是通俗文学。现代文学的通俗与否以作品与其读者的反映来判断。”郑明娳:《通俗文学与纯文学》,载《通俗文学评论》,1994年第一期

在日本,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学是相同的。说起大众文学,一般是指能够大量生产、大量

传播、大量消费的商业性文学,就内容而言,为大众娱乐的文学,但不只是单纯的有趣,也起着通过具体化的方式给大众提供其所不知道的事物的作用。本来与小说无缘的阶层变成了接受者,这就期待适应不仅本来热衷文学,还有未经文学训练的读者要求的小说。大众文学是与大众一起产生,而又是大众意识的反映。尾崎秀树:《大众文学的历史》,转自范伯群编《鸳鸯胡蝶——《礼拜六》派作品选》(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P19

陈平原也是基本上是从大众读者的角度来研究“通俗文学”。他觉得它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可读,并非指叙事曲折,情节紧张,娱乐色彩浓厚,或者新颖新奇,而是指文本提供了一般读者熟悉的密码,容易被“不假思索”的读者认同。这种可读性源于:1、使用程式化的手法,规范化的语言,创造一个表面纷繁复杂而实则熟悉、明朗、清晰、单纯的文学世界(而不是像纯文学那样充满陌生变形和空白暧昧,召唤读者参与创造)2、有明确的价值判断,接受善恶是非二元对立的大简化思路,体现现存的社会准则和为大众所接受的文化观念(而不像纯文学那样充满怀疑精神及批判理性)它不仅体现了流行的审美趣味,更重要的是体现大众文化精神。“通俗文学中最有价值的并非作家已经说出来的政治见解或宗教观念,而是其中所表露的那些作家尚未意识到或已经朦胧意识到但无法准确表达的情绪、心理和感觉。”陈平原:《千年文人侠客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P197-198,P199-200.

总之:通俗文学就是反映大众文化精神,程式化地表达大众价值观念、可读性很强的文学。大众文化就是借助大众传播媒介而流行于大众中的通俗文化。它在闲暇时间内操纵大众的心理灌输、培植支持统治和维护现状的顺从意识,所以又被喻为巩固现存秩序的“社会水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