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航局五个一政策

民航局五个一政策

民航局五个一政策
民航局五个一政策

民航局五个一政策

中国民用航空局为应对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遏制境外输入风险,于2020年3月26日发布的限制国际航班运行的指导性文件《关于疫情防控期间继续调减国际客运航班量的通知》。

通知全文

各运输航空公司:

为坚决遏制境外新冠肺炎疫情输入风险高发态势,根据国务院疫情联防联控工作要求,现决定进一步调减国际客运航班运行数量。具体要求如下:

一、以民航局3月12日官网发布的“国际航班信息发布(第5期)”为基准,国内每家航空公司经营至任一国家的航线只能保留1条,且每条航线每周运营班次不得超过1班;外国每家航空公司经营至我国的航线只能保留1条,且每周运营班次不得超过1班。

二、请各航空公司根据上述要求,提前向民航局运行监控中心申请预先飞行计划。

三、各航空公司按照本通知的要求调减航班涉及的航线经营许可和起降时刻等予以保留。

四、各航空公司要严格执行民航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最新版《运输航空公司疫情防控技术指南》。在抵离中国的航班上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确保客座率不高于75%。

五、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我局可能出台进一步收紧国际客运航班总量的政策,请各航空公司密切关注、提前研判,做好已售机票的延期、退票等处置工作。

六、各航空公司可利用客机执行全货运航班,不计入客运航班总量。

七、各航空公司根据本通知第一条调整的航班计划自2020年3月29日起执行。

八、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截止日期另行通知。自本通知生效之日起,民航发〔2020〕11号通知失效。

中国民用航空局

2020年3月26日

1

航班正常管理规定CCAR-300

航班正常管理规定 (CCAR-30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航班正常率,有效处置航班延误,提升民航服务质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航空运输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用机场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设立的承运人(以下简称国内承运人)、机场管理机构、地面服务代理人、航空销售代理人、空中交通管理部门(以下简称空管部门)、机场公安机关,以及航空油料企业、航空器材企业、航空信息企业等其他服务保障单位在航班正常保障、延误处置及旅客投诉管理方面的活动。 港澳台地区承运人、外国承运人航班始发点或者经停点在我国境内(不含港澳台)机场时航班正常保障、延误处置及旅客投诉管理方面的活动也适用本规定。 货邮航班不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承运人”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旅客、行李或者货物运输的公共航空运输企业,包括国内承运人、港澳台地区承运人和外国承运人。

(二)“航班延误”是指航班实际到港挡轮挡时间晚于计划到港时间超过15分钟的情况。 (三)“航班出港延误”是指航班实际出港撤轮挡时间晚于计划出港时间超过15分钟的情况。 (四)“航班取消”是指因预计航班延误而停止飞行计划或者因延误而导致停止飞行计划的情况。 (五)“机上延误”是指航班飞机关舱门后至起飞前或者降落后至开舱门前,旅客在航空器内等待超过机场规定的地面滑行时间的情况。 (六)“民航行政机关”是指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和中国民用航空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民航地区管理局)。 (七)“大面积航班延误”是指机场在某一时段内一定数量的进、出港航班延误或者取消,导致大量旅客滞留的情况。某一机场的大面积航班延误由机场管理机构根据航班量、机场保障能力等因素确定。 第四条民航局负责对全国航班正常保障、延误处置、旅客投诉等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民航地区管理局负责对所辖地区的航班正常保障、延误处置、旅客投诉等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航班正常保障 第五条承运人、机场管理机构、空管部门、地面服务代理人及其他服务保障单位应当分别建立航班正常运行保障制度,保证航班正点运营。

64-民航总局文件

民航总局文件 民航发[2006]53号 关于参加2006年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的通知 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各运输航空公司、服务保障企业,首都、上海机场集团公司,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总局机关各部门: 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2006年开展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的通知》要求,民航继续以行业系统统一报名参加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为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安全发展"的重要原则,进一步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结合民航实际,做好今年的竞赛工作,现将今年参加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2006年民航系统各企业(含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继续以行业系统报名参加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今年竞赛的总体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广泛开展以培训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竞赛活动。今年的竞赛主题是"全面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各参赛单位要按照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要求,认真抓紧布置,切实规划好,组织好,实施好竞赛活动的各阶段工作。 二、参赛范围和单位。原则上以航空公司的飞行、机务,地区空管局,地区油料公司及机场与飞行直接有关的安全保障等部门为主。 三、组织报名。凡报名参赛的单位,以地区管理局、航空集团公司、油料集团公司、机场集团公司为单位统一组织报名,并于4月30日前将参赛单位报名明细表和参赛单位报名汇总表电子版发至民航总局"安康杯"竞赛办公室(民航工会办公室)网络邮箱:linuo@https://www.doczj.com/doc/ad7620176.html, 四、2006年总的考核指标 1、杜绝运输飞行重大事故; 2、杜绝劫机、炸机事件发生; 3、防止通用航空重大飞行事故; 4、杜绝重大航空地面事故和特大航空器维修事故; 5、运输飞行事故征候万时率不超过0.7; 6、通用飞行事故征候万架次率不超过2.5(年飞行4000小时以下的通用航空公司,飞行事故征候不超过1次); 7、空管原因飞行事故征候万架次率不超过0.15; 8、机场原因飞行事故征候万架次率不超过0.1,机场区域发生的鸟击飞行事故征候万架次率不超过0.3; 9、油料原因飞行事故征候万架次率不超过0.01; 10、不发生职工重伤和死亡事故。 (一)航空公司(行业分30分) 1、杜绝运输飞行重大事故; 2、杜绝劫机、炸机事件发生; 3、防止通用航空重大飞行事故; 4、运输飞行事故征候万时率不超过0.7; 5、杜绝重大航空地面事故和特大航空器维修事故;

民航档案工作规定——民航发〔2013〕57号

民航档案工作规定 民航发〔2013〕57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民航档案工作,确保民航档案资源的完整与安全,充分发挥民航档案在国家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更好地为民航事业发展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民航系统各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档案工作的特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档案是指各单位及个人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和开展各项业务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各种载体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民航档案工作是民航工作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是记录和维护中国民航事业发展真实面貌的一项重要工作。 民航档案是各单位履行职责、开展业务的信息支持和保障,是民航系统的核心信息资源,是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条各单位应当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把档案工作纳入本单位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积极推进档案管理现代化、制度化,及时研究和解决档案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使档案工作与本单位整体工作同步、协调发展。 第五条民航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各单位形成的档案由本单位档案机构集中统一管理。 第六条各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档案法律、法规,对在档案 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机构或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档案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按照《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处理。

第二章档案机构与人员 第七条民航局设立档案工作机构,归民航局综合司管理,负责民航局机关档案工作,并对局属单位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各安全监督管理局、局属企事业单位设立专门档案工作机构或指定负责档案工作的综合机构,负责本单位的档案工作。民航各地区管理局监督、指导、检查辖区内各安全监督管理局的档案工作。 第八条民航局档案机构的主要职责:起草民航档案工作规章制度;负责统一管理本单位的档案;监督、指导、检查局属单位档案工作,按规定接收、保管局属单位的重要永久档案;指导民航行业相关档案工作,接收与征集民航行业重要档案资料;负责民航局机关文件归档与档案管理;负责民航史志编修工作;负责民航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发布,并提供档案服务。 第九条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局属企事业单位档案机构的主要职责:制定本单位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实施细则;负责统一管理本单位的档案;指导、监督、检查所属单位档案工作,按规定接收、保管本单位撤销机构档案和重要科技档案;参加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科技项目档案验收工作;负责本单位文件归档与档案管理;采用新技术,推进档案管理现代化;参与编史修志工作;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编制检索工具,提供档案服务;按规定移交档案。 第十条各单位要明确分管档案工作的负责人(形成科技档案的单位,应指定一位技术负责人兼管此项工作)。 第十一条各单位档案机构的负责人,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热爱档案事业,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 (二)有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于民航局的岗位职责

关于民航局的岗位职责 中国民用航空局(简称:中国民航局或民航局,英文缩写CAAC)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主管民用航空事业的由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归交通运输部管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155号,其前身为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在1987年以前曾承担中国民航的运营职能。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民航局的岗位职责,欢迎大家阅读。 (一)提出民航行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与综合运输体系相关的专项规划建议,按规定拟订民航有关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起草相关法律法规草案、规章草案、政策和标准,推进民航行业体制改革工作。 (二)承担民航飞行安全和地面安全监管责任。负责民用航空器运营人、航空人员训练机构、民用航空产品及维修单位的审定

和监督检查,负责危险品航空运输监管、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和运行评审工作,负责机场飞行程序和运行最低标准监督管理工作,承担民航航空人员资格和民用航空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三)负责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工作。编制民航空域规划,负责民航航路的建设和管理,负责民航通信导航监视、航行情报、航空气象的监督管理。 (四)承担民航空防安全监管责任。负责民航安全保卫的监督管理,承担处置劫机、炸机及其他非法干扰民航事件相关工作,负责民航安全检查、机场公安及消防救援的监督管理。 (五)拟订民用航空器事故及事故征候标准,按规定调查处理民用航空器事故。组织协调民航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组织协调重大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任务,承担国防动员有关工作。 (六)负责民航机场建设和安全运行的监督管理。负责民用机场的场址、总体规划、工程设计审批和使用许可管理工作,承担民用机场的环境保护、土地使用、净空保护有关管理工作,负责民航专业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 (七)承担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市场监管责任。监督检查民航运输服务标准及质量,维护航空消费者权益,负责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活动有关许可管理工作。

中国民航仪表着陆II类进近规定

中国民用航空仪表着陆系统Ⅱ类运行规定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第57号) 【颁布日期】1996-10-16 【实施日期】1996-10-16 【失效日期】 【颁布单位】民航总局 【文 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民用航空仪表着陆系统Ⅱ类运行安全和有秩序地实施,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民用机场实施的仪表着陆系统Ⅱ类运行(以下简称Ⅱ类运行)。 第三条凡从事民用航空活动的单位均应依据本规定制订Ⅱ类运行实施细则和工作程序。 第四条本规定中下列用语的含义为: (一)精密进近:使用仪表着陆系统(ILS)、微波着陆系统(MLS)或精密进近雷达(PAR)提供方位和下滑引导的仪表进近。 (二)非精密进近:使用全向信标台(VOR)、导航台(NDB)或航向台(LLZ,或ILS下滑台不工作)等地面导航设施,只提供方位引导,不具备下滑引导的仪表进近。 (三)机场运行最低标准:机场适用于起飞或着陆的限制,对于起飞,用能见度(VIS)或跑道视程(RVR)表示,如果需要应包括云高;对于精密进近着陆,用能见度(VIS)或/和跑道视程(RVR)和决断高(DH)表示;对于非精密进近着陆,用能见度(VIS)、最低下降高(MDH)和云高表示。 (四)超障高(OCH):以跑道入口的标高平面为测算高的基准,按照适当的超障准则确定的最低高。(五)决断高(DH):在精密进近中,以跑道入口的标高平面为基准规定的高,航空器下降至这个高,如果不能取得继续进近所需的目视参考,必须开始复飞。 (六)能见度(VIS):白天能看到和辨别出明显的不发光物体或晚上能看到明显的发光物体的距离。(七)跑道视程(RVR):航空器在跑道中线上,驾驶员能看到跑道道面标志或跑道边灯或中线灯的最大距离。 (八)精密进近和着陆运行类别 Ⅰ类(CATI)运行:决断高不低于60米(200英尺),能见度不小于800米或跑道视程不小于550米的精密进近和着陆。 Ⅱ类(CATⅡ)运行:决断高低于60米(200英尺),但不低于30米(100英尺),跑道视程不小于350米的精密进近和着陆。 ⅢA类(CATⅢA)运行:决断高低于30米(100英尺),或无决断高,跑道视程不小于200米的精密进近和着陆。 ⅢB类(CATⅢB)运行:决断高低于30米(100英尺),或无决断高,跑道视程小于200米,但不小于50米的精密进近和着陆。 ⅢC类(CATⅢC)运行:无决断高和无跑道视程的精密进近和着陆。 (九)ILS临界区:在航向信标和下滑信标附近一个规定的区域,在ILS运行过程中车辆、航空器不得进入该区域,以防止其对ILS空间信号造成不能接受的干扰。 (十)ILS敏感区:是临界区延伸的一个区域,在ILS运行过程中车辆、航空器的停放和活动都必须受到管制,以防止可能对ILS空间信号的干扰。 (十一)无障碍区(OFZ):由内进近面、内过渡面、中止着陆面和部分升降带所包围的空间,在这个空间内,除少量规定的项目外,没有任何固定的障碍物穿透。

民航总局所属企业名单

附件: 民航总局所属企业名单 一、航空公司 1.北方航空公司辽宁省沈阳市 2.西南航空公司四川省成都市 3.西北航空公司陕西省西安市 4.云南航空公司云南省昆明市 5.新疆航空公司新疆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6.中国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 二、机场 1.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市 2.白云国际机场广东省 广州市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华北管理局北京市 3.天津机场天津市 河北省民航局河北省石家庄市 4.石家庄机场河北省石家庄市 5.山海关机场河北省秦皇岛山海关内蒙古自治区民航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6.包头机场内蒙古包头市 7.通辽机场内蒙古哲盟通辽市 8.赤峰机场内蒙古赤峰市 9.海拉尔机场内蒙古呼盟海拉尔市10.锡林浩特机场内蒙古锡林浩特市 11.呼和浩特机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12.乌兰浩特机场内蒙古兴安盟 山西省民航局山西省太原市 13.太原机场山西省太原市 14.长治机场山西省长治市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东北管理局辽宁省沈阳市 15.桃仙机场辽宁省沈阳市 16.丹东机场辽宁省丹东市 17.大连机场辽宁省大连市 黑龙江省民航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8.黑河机场黑龙江省黑河市 19.齐齐哈尔机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牡丹江机场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21.佳木斯机场黑龙江省佳木斯市22.哈尔滨机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吉林省民航局吉林省长春市23.吉林机场吉林省吉林市24.延吉机场吉林省延吉市25.长春机场吉林省长春市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华东管理局上海市 26.龙华航站上海市 江西省民航局江西省南昌市27.南昌机场江西省南昌市28.赣州机场江西省赣州市 安徽省民航局安徽省合肥市29.合肥机场安徽省合肥市30.黄山机场安徽省黄山市31.阜阳机场安徽省阜阳市 山东省民航局山东省济南市32.济南机场山东省济南市33.青岛机场山东省青岛市34.烟台机场山东省烟台市 江苏省民航局江苏省南京市35.连云港机场江苏省连云港市36.常州机场江苏省常州市37.南通机场江苏省南通市38.徐州机场江苏省徐州市 福建省民航局福建省福州市39.厦门航管站福建省厦门市 浙江省民航局浙江省杭州市40.杭州机场浙江省杭州市41.宁波机场浙江省宁波市42.温州机场浙江省温州市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西南管理局四川省成都市43.双流国际机场四川省成都市44.南充机场四川省南充市45.西昌机场四川省西昌市46.达县机场四川省达川市 贵州省民航局贵州省贵阳市47.磊庄机场贵州省贵阳市 重庆市民航局重庆市 48.江北机场重庆市 西藏自治区民航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49.贡嘎机场西藏自治区拉萨市50.邦达机场西藏自治区邦达市

民用航空安全管理规定

民用航空安全管理规定发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8年第3号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发布日期:2018-02-13 实施日期:2018-03-16 《民用航空安全管理规定》已于2018年2月11日经第2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3月16日起施行。 部长李小鹏 2018年2月13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实施系统、有效的民用航空安全管理,保证民用航空安全、正常运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民用航空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民用航空安全管理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 第四条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对全国民用航空安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中国民用航空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民航地区管理局)对辖区内的民用航空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民航局和民航地区管理局,以下统称民航行政机关。 第二章安全管理要求 第一节安全管理体系

第五条民航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并运行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相关规定中未明确要求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应当建立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 第六条安全管理体系应当至少包括以下四个组成部分共计十二项要素: (一)安全政策和目标,包括: 1.安全管理承诺与责任; 2.安全问责制; 3.任命关键的安全人员; 4.应急预案的协调; 5.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二)安全风险管理,包括: 1.危险源识别; 2.安全风险评估与缓解措施。 (三)安全保证,包括: 1.安全绩效监测与评估; 2.变更管理; 3.持续改进。 (四)安全促进,包括: 1.培训与教育; 2.安全交流。 第七条安全管理体系、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至少应当具备以下功能: (一)查明危险源及评估相关风险;

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CCAR-139CA-R1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 第 156 号

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CCAR-139CA-R1 (2005 年10 月7 日公布)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 第 156 号 《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已经2005 年8 月31 日中国民 用航空总局局务 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 年11 月7 日起施行。 局长 二○○五年十月七日 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民用机场的管理,保障民用机场安全、正常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国家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民用机场(含军民合用机场的民用部分)的使用许可管理及其相关活动,临时机场不适用于本规定。民用机场分为公共航空运输机场和通用航空机场,以下简称运输机场和通用机场。 第三条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以下简称民航总局)负责对民用机场使用许可及其相关活动的统一管理和持续监督

检查。包括: (一)制定有关规章、标准,并依法监督检查机场运行情况; (二)审批并颁发飞行区指标为4E(含)以上运输机场的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 (三)负责运输机场名称的批准; (四)设立国际机场的审核;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有关职责。 第四条中国民用航空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民航地区管理局)负责对所辖区域内的民用机场使用许可实施监督管理。包括: (一)根据民航总局授权审批颁发本辖内飞行区指标为4D(含)以下运输 机场和通用机场的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 (二)负责本辖区内通用机场名称的批准; (三)监督检查本辖区内民用机场的运行情况; (四)民航总局授权的其他职责。 第五条民用机场实行使用许可制度。民用机场取得使用许可证,方可开放使用。在特殊情况下,民用机场不完全符合本规定要求,需要开放使用的,机场管理机构向民航总局或者民航地区管理局提出申请,民航总局或者民航地区管理局经过特别批准后,可以颁发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

《民用航空机场飞行程序和运行最低标准管理规定(草稿)》

民用航空机场飞行程序和运行最低标准管理规定 (草稿) 目 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飞行程序设计和运行最低标准的拟定 (3) 第一节基本要求 (3) 第二节新建、改建、扩建机场飞行程序设计和运行最 低标准拟定 (4) 第三节飞行程序和运行最低标准的修改和优化 (7) 第三章飞行程序和运行最低标准的审批、校验、试飞和公布9第四章飞行程序和运行最低标准的使用和维护 (11) 第五章飞行程序设计单位和人员的管理 (12) 第六章法律责任 (13) 第七章附则 (1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民用航空器的飞行运行安全,规范民用航空机场飞行程序和运行最低标准的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和《民用机场管理条例》,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国民用航空机场(含军民合用机场的民用部分)飞行程序设计和运行最低标准拟定、审批、使用、维护,以及与航务服务研究相关的活动。从事以上活动的单位及个人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中的飞行程序是指为航空器在机场区域运行所规定的按顺序进行的一系列机动飞行,如飞行区域、航迹、高度、速度的规定和限制等,一般包括起飞离场程序、进场程序、进近程序、复飞程序和等待程序等,分为仪表飞行程序(传统导航飞行程序和PBN飞行程序)和目视飞行程序两类。 机场运行最低标准是指机场可用于起飞和进近着陆的运行限制,包括能见度(VIS)、跑道视程(RVR)、最低下降高度/高(MDA/H)、决断高度/高(DA/H)、云底高等。 第四条飞行程序和运行最低标准是机场运行的必备条件,是组织实施飞行和提供空中交通服务的基本依据,也是机场建设和导航设施布设的重要基础。 第五条运输机场应当建立仪表飞行程序,根据需要建立目视飞行程序。通用机场(含临时机场和临时起降点)应当根据需要建立仪表或者目视飞行程序。

财政部、中国民航总局关于印发《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政部、中国民航总局关于印发 《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工字(1997)467号1997年12月18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各省(区、市)局、各机场:为加强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使用管理工作,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工字〔1996〕373号)规定,特制定《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附件: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以下简称“机场建设费”)的使用管理工作,保证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工字〔1996〕373号)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机场建设费的使用范围。 机场建设费专项用于机场建设,主要包括机场飞行区、航站区、机场围界、安全和消防设施及设备、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建设以及用于归还上述建设项目的贷款本息支出和财政部批准的其他支出。财政部批准的其他支出主要包括票证印刷费和分配给各机场的代征手续费等支出。 第三条机场建设费的分类。 (一)机场建设费按管理单位分为民航总局集中部分和机场留成部分。 民航总局集中部分指各机场上缴中央国库,由民航总局集中管理的50%部分。 机场留成部分包括两个部分: 1.民航总局管理机场(含以民航总局管理为主的机场和民航总局与军队合用的机场)上缴中央国库,由民航总局返还各机场的50%部分。 2.地方管理机场(含以地方管理为主的机场和地方与军队合用的机场)上缴地方国库,由地方财政下拨机场的50%部分。 (二)机场建设费按用途分为基本建设支出、技术改造支出、建设还贷支出和其他支出。 第四条机场建设费的使用原则。 机场建设费坚持先收后支、量入为出、统筹规划、分块管理、专款专用的原则,年末结余可结转下年使用。 第五条机场建设费的预决算管理制度。 每年11月15日前各机场向民航总局报送下年度本单位机场建设费收支预算,其中机场留成部分的支出预算要和当地政府协商一致,并抄送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以下简称“财政专员办”)备案。每年12月10日前,民航总局在审核汇总各机场预算的基础上,一式两份上报财政部审批。

民航局170号令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 第170号 《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则》(CCAR-331SB-R1)已经2006年6月7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8月12日起施行。 局长杨元元 二○○六年七月十二日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管理,规范车辆、人员的通行,保障航空器、车辆及人员在地面的交通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所称民用机场(含军民合用机场的民用部分)航空器活动区的道路,是指机场内用于航空器起飞、着陆、停放以及与此有关的地面活动区域内标定的供人员、车辆通行的场地。 第三条本规则所称车辆,包括机动车辆(含机动车牵引的航空器活动区专用设备)和非机动车辆。 第四条在航空器活动区道路通行的车辆、人员应当遵守本规则。 第五条在航空器活动区道路通行的车辆、人员一般遵循右侧通行的原则,按规定路线通行,避让航空器。 第六条畜力车、三轮车、摩托车以及履带式机动车辆,一般不得进入航空器活动区。 第七条各驻场单位应当配合机场管理机构实施本规则,加强对所属车辆、人员的管理,对为航空器提供保障服务的车辆应制定完善的操作规程。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第八条民航总局对全国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安全实行统一监督管理。 民航总局公安局具体实施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主要职责:

(一)依法监督检查机场管理机构及驻场单位实施本规则的情况; (二)制定《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机动车牌》、《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机动车行驶证》、《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机动车驾驶证》样式(见附录),并监督检查实施情况; (三)制定航空器活动区交通管理人员培训标准。 第九条民航地区管理局对本辖区内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安全实行监督管理。 民航地区管理局公安局具体实施本辖区内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主要职责: (一)负责监督、检查、指导所辖地区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二)负责监督所辖地区民用机场管理机构及驻场单位执行本规则; (三)参与航空器活动区重大地面交通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四)每年度向民航总局书面报告所辖地区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情况; (五)民航总局公安局授权的其他职责。 第十条机场管理机构的职责: (一)机场管理机构是本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二)确定本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部门; (三)负责航空器活动区车辆号牌、行驶证、驾驶证核发和管理; (四)负责航空器活动区交通秩序的日常巡视检查和违章处理; (五)负责在24小时内向民航地区管理局公安局报告发生的重大交通事故和车辆碰撞航空器事故; (六)负责每半年向民航地区管理局公安局上报本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管理情况; (七)向各驻场单位提供驾驶员培训考核资料、航空器活动区道路系统详细图(包含车辆时速分区限制标示); (八)负责协调组织各驻场单位执行本规则。 第三章车辆 第十一条向机场管理机构申领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机动车牌、行驶证的车辆,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用于在航空器活动区为航空器运行提供保障服务; (二)符合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并符合机场管理机构规定的车辆行驶安全标准;

2 关于印发民航局机关各部门主要职责的通知

民航局机关各部门主要职责 一、综合司 1、协助局领导处理日常政务工作。 2、承办局党组会、局务会、局领导例会和全局性工作会议。承办月度安全运行形势分析会的会务工作。负责局机关部门重要会议的协调管理工作。 3、负责局党组和局领导的秘书工作。承担民航局值班工作。 4、负责民航局公文处理工作,指导民航地区管理局公文工作。管理民航局、局党组和局领导印章,办理局机关各部门和直属单位印章的颁发和缴销。管理党内有关文件。 5、负责局领导讲话和重要文件的调研、起草工作。 6、组织办理全国人大、政协有关民航的建议、提案和质询。 7、组织民航局新闻发布工作。负责政务信息和民航行政机关电子政务工作。负责局机关政务公开工作,指导民航各级行政机关的政务公开工作。归口管理民航局展览工作。 8、负责局机关机要、保密工作,对局直属单位机要工作实施业务领导,对其保密工作实施业务指导。 9、管理民航档案,领导局档案馆,指导局直属单位档案工作及行业档案相关工作。 10、负责局机关行政管理工作,负责重要决定、事项的督查工作。 11、负责组织人民来信来访的处置工作,指导局直属单位的信访工作。 12、承担民航局对外联系和接待工作。 13、负责局机关固定资产、房地产和资源节约管理工作。负责局机关基本建设、住房制度改革工作。指导局在京直属企事业单位的住房制度改革和直属事业单位的公共机构节能工作。 14、负责组织和监督局机关后勤服务工作。领导局机关服务中心、信息中心和外航服务中心。 15、承担民航应急工作、重大事项和突发事件处置的组织协 调。 16、承办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航空安全办公室 1、起草民航安全管理和民用航空器事故及事故征候调查的法规、规章、政策、标准及安全规划。 2、组织协调民航行业系统安全管理工作。 3、综合协调民航飞行安全、空防安全、航空地面安全工作。 4、组织协调国际民航组织安全审计及航空安全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事宜。 5、监督检查民航行业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标准、指令以及安全工作部署的情况。 6、组织民航事故调查员、航空安全监察员的专业培训和委任工作。 7、指导民航行业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科技研究应用工作。 8、综合管理民航行业航空安全信息,分析航空安全形势,发布安全指令、通报,提出安全建议和措施。 9、按规定组织或参与民用航空器事故调查工作,指导民用航空器事故征候调查工作,监督检查安全建议落实情况。 10、承办民航局航空安全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11、承办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政策法规司 1、组织协调民航行业发展方针政策和重大问题的研究,提出民航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组织起草民航行业发展综合政策。

《民用航空器维修许可审定的规定》(CCAR-145)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民航总局令第104号 民用航空器维修单位合格审定规定 (中文通用版) (1988年11月2日制定,1993年2月3日第一次修订, 2001年12月21日第二次修订) CCAR-145-R2

关于《民用航空器维修单位合格审定规定》 (CCAR-145-R2)的说明 一.修订背景 《民用航空器维修许可审定的规定》(CCAR-145)(以下简称CCAR-145部)是对1988年11月2日颁发的《维修许可审定的规定》全面修订而形成的,并于1993年2月3日发布施行。CCAR-145部在施行过程中,对保障民用航空器维修质量及规范民用航空器维修行业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CCAR-145部施行的7年中,我国民用航空器维修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同时,航空器持续适航管理也渐趋国际化,国际民航组织在对我国的持续适航管理进行评估时提出了相应管理法规同国际接轨的要求。随着我局管理法规体系的逐步完善,与CCAR-145部相关的《民用航空器运行适航管理规定》(CCAR-121AA-R1)及《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合格审定的规定》(CCAR-65AA-R1)的相继颁布施行,要求对CCAR-145进行修订以协调各规章之间的规定。 9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航空器数量和型号的快速增长,民航总局批准的国外和地区维修单位大量增加;国内也有一大批民营、外资和合资维修企业迅速崛起,不但形成一个独立于航空营运人的产业,也初步具备了进入国际维修市场的条件。参考国际上的经验,维修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政府的管理水平是否同步,尤其是进入国际市场还需要政府在管理上与国际接轨,需要以立法的形式使政府的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 二.修订思路 本次修订的总体思路是: (一)完善原有的CCAR-145部规章体系,将有关程序、咨询通告和适航管理文件中的规范性内容充实到修订的规定中; (二)充分考虑与CCAR-121AA-R1、CCAR-65AA-R1 (计划改为CCAR-66)

2.1.4.1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规则

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 CCAR-93TM-R4 (1990年5月26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公布,1994年2月1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一次修订,1999年7月5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次修订,2001年3月19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三次修订,2007 年11月4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四次修订。)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一般规则 第一节空中交通管制单位 第二节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值勤 第三节飞行预报和飞行计划 第四节飞行进程单 第五节气象情报 第六节高度表拨正和过渡高度 第七节跑道视程的通告 第八节机场自动终端情报服务 第九节尾流间隔最低标准 第十节位置报告 第十一节空中交通通信、通话及其使用的语言、时间和计量单位 第十二节航空器呼号 第十三节机场训(熟)练飞行的指挥和管制 第十四节机载防撞系统告警 第三章空中交通管制员执照及训练 第一节空中交通管制员执照 第二节空中交通管制员训练 第四章空域 第一节飞行情报区 第二节管制空域 第三节危险、限制、禁区 第四节航路第五章程序管制 第一节仪表飞行管制间隔 第二节目视飞行管制间隔 第三节机场机动区内目视管制信号 第四节跑道的选择和使用 第五节离场管制 第六节航路管制 第七节进场管制 第八节航空器水上运行管制 第九节管制工作程序 第六章目视飞行规则飞行的管制工作 第七章仪表飞行规则飞行的管制工作

第八章雷达管制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二次监视雷达应答机使用和高度确认 第三节雷达识别 第四节雷达管制移交 第五节雷达管制最低间隔 第六节雷达引导 第七节进近和区域雷达管制调整速度 第八节进近和区域雷达管制 第九节机场塔台管制员职责 第十节雷达进近管制 第十一节监视雷达进近和精密雷达进近 第十二节雷达情报服务 第十三节雷达在机场管制服务中的使用 第十四节雷达管制特殊情况处置 第九章复杂气象条件及特殊情况下的空中交通管制第一节复杂气象条件下的管制 第二节地空通信联络失效 第三节无线电罗盘失效 第四节发动机失效 第五节座舱失压 第六节迷航的或不明的航空器 第七节空中失火 第八节空中劫持 第九节民用航空器被拦截 第十节紧急放油 第十一节搜寻和援救 第十章协调与移交 第一节空中交通管制单位和军事单位之间的协调第二节空中交通管制单位与经营人之间的协调 第三节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的协调 第四节提供飞行情报服务和告警服务的协调 第五节管制责任的移交 第十一章事故、差错及调查 第一节事故及事故征候 第二节差错 第三节调查的组织和程序 第四节空中交通事件的报告 第十二章扇区划分及管制席位设置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塔台管制室 第三节进近管制室 第四节区域管制室 第十三章空中交通管制设施

民用机场总体规划管理规定(民航总局令第96号)

民用机场总体规划管理规定 发文单位: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文号: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第96号 发布日期:2000-12-18 执行日期:2000-12-18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机场总体规划的编制要求和内容 第三章机场总体规划的报审程序及其管理 第四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民用机场发展规划的管理,保障机场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民用机场及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以下简称“机场”)的机场总体规划(简称总体规划)管理。 机场总体规划包括机场总平面规划。 第三条机场管理机构应当依据本规定的要求编制和报批本机场总体规划。 新建机场的总体规划必须经审批后方可进行初步设计工作;运行中的机场总体规划必须经审批后方可进行改、扩建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

经审定批准的机场总体规划是机场建设及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依据。 第四条机场总体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 第二章机场总体规划的编制要求和内容 第五条机场总体规划应统一规划,分期建设,满足近期和远期发展的要求;机场总体规划目标年,近期为10年,远期为30年。 第六条机场总体规划在满足机场安全正常运行,提高服务水平的前提下,遵循以功能分区为主,行政区划为辅的原则;功能分区及设施系统应当布局合理,容量平衡,满足航空业务量的发展需要。 第七条机场总体规划应符合国家及民航行业的有关标准及规范的要求。 第八条机场总体规划应符合国家国防要求。 第九条编制机场总体规划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飞行区设施和净空应符合安全运行要求; (二)航站区位置适中,并具备分期实施建设的方案;站坪机位与航站楼相协调,航空器地面运行顺畅;陆侧交通便捷、有序; (三)空域规划可行,飞行程序设计合理,目视助航、通信、导航、航管、雷达和气象设施配置适当;

民航局新规定 延误的新规

2017民航局新规定关于延误的新规 从2017年1月1日起民航将开始陆续实施很多新的乘机规定。新规规定由于天气等原因造成航班延误或取消,食宿要由旅客自理,而且以后男女会分开安检了,从1月1日起,避免没必要的麻烦。 关于延误的新规 1、航班延误了旅客可以向民航局提出确认。 旅客提出航班延误、取消原因的确认申请需满足以下条件: (一)由旅客本人或其授权人提出,授权人须出具旅客本人授权证明; (二)提供旅客定座或乘机凭证(包括电子凭证) (三)有准确的航班号、航班日期、始发地和目的地; (四)申请确认的航班应当是国内承运人航班,以及港澳台地区承运人、外国承运人航班始发点或者经停点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机场的航班 (五)提供有效联系方式; (六)自客票载明乘机日期之日起一年之内提出。 民航局表示,飞客应当在中国民用航空局消费者事务中心网站在线自行填写《航班延误、取消原因确认申请单》。民航局运行监控中心应在5个工作日内在线填写《航班延误、取消原因确认申请单》确认结果。民航局消费者事务中心应当在收到运行监控中心确认结果后2个工作日内告知旅客自行登录网站查询结果。 本程序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虽然说透明度大大增加,不再是某航空公司一家之言,但这流程也太长了点。 2、天气原因等造成航班延误,食宿费用自理。 2017年1月1日起,由于天气、突发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检等非承运人原因,造成航班在始发地延误或取消,承运人应协助旅客安排食宿,费用由飞客自理。 按2015年数据计算,超6成的延误或取消,航空公司将免责,这样意味着坐飞机的成本可能会增加,所以东部地区的飞客们尽量选择高铁吧。费胖大胆预测届时航班延误纠纷投诉可能会激增。 3、超过十五分钟就算延误。 “航班延误”,是指航班实际到港挡轮挡时间,晚于计划到港时间超过15分钟的情况;“航班出港延误”,是指航班实际出港撤轮挡时间,晚于计划出港

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CCAR396-R3-正文版

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民用航空安全信息收集、分析和应用,实现安全信息共享,推进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控制风险,预防民用航空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中国民用航空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地区管理局)、中国民用航空安全监督管理局、中国民用航空安全监督运行办公室(以下统称监管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民用航空企事业单位(以下简称企事业单位)及其从业人员的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实施运行的外国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以下简称外国航空公司)和个人的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也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民用航空安全信息是指事件信息、安全监察信息和综合安全信息。 (一)事件信息,是指在民用航空器运行阶段或者机场活动区内发生航空器损伤、人员伤亡或者其他影响飞行安全的情况。主要包括:民用航空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民用航空器

事故征候(以下简称事故征候)以及民用航空器一般事件(以下简称一般事件)信息; (二)安全监察信息,是指地区管理局和监管局各职能部门组织实施的监督检查和其他行政执法工作信息; (三)综合安全信息,是指企事业单位安全管理和运行信息,包括企事业单位安全管理机构及其人员信息、飞行品质监控信息、安全隐患信息和飞行记录器信息等。 第四条民用航空安全信息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民航局民用航空安全信息主管部门负责统一监督管理全国民用航空安全信息工作,负责组织建立用于民用航空安全信息收集、分析和发布的中国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统。 地区管理局、监管局的民用航空安全信息主管部门负责监督管理本辖区民用航空安全信息工作。 第五条企事业单位负责管理本单位民用航空安全信息工作,制定包括自愿报告在内的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程序,建立具备收集、分析和发布功能的民用航空安全信息机制。企事业单位的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程序应当报所属地监管局备案。 第六条民航局支持中国民用航空安全自愿报告系统建设,鼓励个人积极报告航空系统的安全缺陷和隐患。 第七条民航局支持开展民用航空安全信息收集、分析和

CCAR-118-TM-中国民用航空无线电管理规定

中国民用航空无线电管理规定 民航局令第7号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航空无线电台站的设置 第三章航空无线电台站执照 第四章航空无线电台站呼号、频率的指配 第五章外国航空公司使用航空无线电台的管理 第六章航空无线电台站干扰的申诉与处理 第七章无线电通信纪律与保密 第八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民用航空无线电管理,保障民用航空飞行的安全与正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设置、使用民用航空无线电业务台站的单位和个人,均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民用航空无线电业务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在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由中国民用航空局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中国民航地区管理局、飞行院校分别实施。 第四条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无线电管理的法律、规章及方针、政策,拟订有关规定。 二、审批民用航空各类航空无线电业务台站的设置,指配工作频率和呼号,核发无线电台执照。 三、检查和监督各类民用航空无线电管理的业务工作,受理有关无线电干扰的申诉,并负责处理与协调。 四、参与制订有关航空业务无线电管理的国家技术标准。 五、办理与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和国际电信联盟的有关航空无线电管理的事宜。

第五条民航局无线电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办民用航空无线电管理的日常业务。中国民用航空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地区管理局”)、飞行院校成立相应的地区管理局、飞行院校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和办公室,承办本地区民用航空无线电管理工作。 第二章航空无线电台站的设置 第六条民用航空通信、导航、雷达无线电台站的设置,由民航局根据民用航空机场、航线和航空通信、导航、雷达网络建设的需要确定。 负责设台的单位,应当填报《民用航空无线电台设置申请表》,经民航局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第七条民用航空各单位需要设置航空无线电台站,应当经上级领导机关批准,向民航局或地区管理局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填报《民用航空无线电台设置申请表》,经批准后实施。并由民航局或地区管理局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向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或地方相应的无线电管理委员会上报备案。 第八条设置、使用民用航空无线电台站,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无线电设备符合国家技术标准。 (二)操作人员熟悉无线电管理的有关规定,并具有相应的业务技能。 (三)工作环境安全可靠。 (四)设台单位有相应的管理措施。 第九条各类民用航空地面无线电台站的设置地点,应当符合保证飞行安全的需要,并满足所用设备的技术要求。 第十条民用航空地面无线电台站的设台审批权限是: 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指配给民用航空机场使用频率的甚高频、特高频移动无线电话台,由地区管理局(飞行院校)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审批,报民航局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备案。其他航空地面无线电台站由民航局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审批。 第十一条迁移民用航空地面无线电台站,必须经上级领导机关批准,并应向原批准设置该台的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理变更手续。 第十二条撤销民用航空无线电台站,由设台单位向原批准设置该台的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报告,办理撤销手续。 第十三条设置在机场范围以外的民用航空无线电台站的台址,在设台前应当报请当地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和地方政府同意。设置在军民合用机场的台站的台址应当征得军方同意。 第三章航空无线电台执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