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课程论基础知识点

幼儿园课程论基础知识点

一、基础知识点:

1 .张宗麟认为,“幼稚园课程者,由广义的说之,乃幼稚生在幼稚园一切之活动也。”他对

幼儿园课程的定义是从课程即经验的维度来下的。

2.按照课程的表现形态划分,课程可以划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这两种在性质和功能上

都不同的课程类型。

3.蒙台梭利课程的教育内容由日常生活练习、感官训练、肌肉训练和初步知识的学习

这4 个方面组成。

4 .在蒙台梭利课程中,自由、作业和秩序是蒙台梭利为儿童营造的三根主要支柱。

5 .幼儿园课程最为核心的方面是课程的教育理念。

6.幼儿园课程编制是包括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教育活动的组织以

及课程评价的实施在内的整个过程。

7 .游戏和教学可以以分离式、插入式和整合式等各种方式进行结合。

8.我国教育家陈鹤琴提出的活教育的三大目标,其中“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反映了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的价值取向。

9 .“世界上不存在一种最好的适应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所有儿童的教育方案”——如果

用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来解释这句话,说明了大系统在发挥作用。

10 .光谱方案的理论依据是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11.“儿童能够说出其周围环境中东西的颜色、形状、大小和样式。”这个课程目标是行

为目标、以儿童具体的、可被观察的行为表述的目标。

12 .在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中,主题网和课程轮是课程设计和实施中常运用的工具。

13.综合性课程的长处有:是由关联的课程,能对儿童各方面的学习进行故意义的联系;能使儿童发展与知识结合成一体;能促进儿童主动的学习。

14 .普通认为,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是心理学、哲学与社会学。

15.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有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直线式

组织与螺旋式组织。

16 .直接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发射理论(或者行为主义理论)。

17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两种常见取向是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8.虽然“课程”的定义存在诸多分歧,但是将其归类,仍然大致可以归纳出四种具有代

表性的定义:课程即科目、课程即经验、课程即目标和课程即计划。

19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是:更充分考虑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水平,较多地采用活动的形式。

具有源于内在动机、自由选择、过程导向特征的幼儿活动通常可以被认定为游戏。

20 .课程的综合化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其中最为常见的方式是通过主题的综合。

21.各种幼儿园课程之间的差异首先也主要反映在所依据的教育哲学和所确定的教育目

标的不同上,主要表现为相对更强调儿童的自然发展和普通能力,还是相对更强调教师教学

的学业知识、技能,以及强调的程度如何等方面。

22 .在幼儿园课程中,常见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有以学科为中心和以儿童为中心。

23.海伊斯科普课程的设计者认定,主动学习_是儿童发展过程的核心。

24.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具体内容包括对课程方案的评价,对_课程实施过程_ 的评价以及

对课程效果的评价。

25 .以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方式组织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原则是心理顺序。

26.海伊斯科普课程的实施主要是由“计划-做-回顾”三个环节以及其他一些活动组成的。

27.如果需用一个词来概括斑克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的特点以及它与其他教育方案的区别,那末这个词就是发展-互动。

28.按教育活动的途径来划分,幼儿园课程中的教育活动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活动、游戏

活动和教学活动。

29.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中教育活动设计的两种倾向是:教师计划为主的学科(领域)教育活动和教师和儿童共同计划的学科(领域)教育活动。

30.幼儿园教育面对一个两难问题:既要顺应幼儿的自然发展,又要将幼儿的发展纳入

合乎社会要求的轨道。在幼儿园课程中,处理好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是解决幼

儿园教育中这一两难问题的关键。

31 .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是由英国课程理论家斯坦豪斯提出的。

32.我国80 年代以来进行了幼儿园课程改革,这场改革最具影响力的举措是国家教委

1989 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和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33.依据泰勒的直线型目标模式而展开课程编制的整个过程分别是:确定目标,选择内容,组织实施和课程评价。

34.认为教师应该耐心地等待儿童的成熟,重视儿童学习的“准备状态”的心理学家是格塞尔。

35 .皮亚杰对教师提出了三条建议:为儿童提供实物、让儿童自己动手去操作;匡助儿童发展提出问题的技能与应该懂得为什么运算对于儿童来说是艰难的。

36.幼儿园课程的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区别有:形成性评价关注课程问题的起因,总结性评价关注课程问题的程度;形成性评价的结果主要是为课程编制者改进课程所用,总结性评价的结果主要是为课程决策者提供制定政策的依据;形成性评价关注的是课程计划的改进,总结性评价关注的是评定课程计划的整体效果。

37.幼儿园课程内容存在着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它们是:课程内容即教材、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以及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38.课程编制过程模式的特点有:关注具有内在价值的课程内容和活动,反对用目标预先指定所希翼达到的结果;强调“教师即研究者”所应发挥的作用;提倡儿童主动的学习和建构,淡化教师在教育活动组织中的控制性。

39.以皮亚杰理论为理论基础的幼儿园课程方案有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瑞吉欧教育体系的课程、海伊斯科普课程

40 .较多地被运用在艺术领域的课程目标是表现性目标。

41.教育活动的目标比较特化,教育活动的内容主要根据教师预定,选择和组织内容的主要依据是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对教育活动评价的标准是预定的目标是否达成。它体现了教师计划为主的学科(领域)教育活动的教育活动设计倾向。

42.幼儿园综合性课程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有:应与儿童的个体差异相适应;应与群体儿童相适合;应与文化差异相适合;应将发展与学习连结一体。

43 .蒙台梭利设计的课程反映了强烈的经验主义的色采;强调儿童的感官训练。

44 .幼儿园课程的心理学基础在更大程度上解决幼儿园课程中的如何教问题。

45 .幼儿园课程的哲学基础在更大程度上解决幼儿园课程中的教什么问题。

46 .“ECCD” (EarlyChildhoodCareandEducation)词汇的浮现说明了国外(特别是西方) 幼儿园课程保育与教育相整合的趋势。

47.在幼儿园课程中运用精神分析理论,会强调早期儿童人格的培养、强调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蒙台梭利课程中,教师的作用是指导者、观察者、儿童的模范。

48.瑞吉欧教育体系的课程具有相当大的弹性和生成性,于是它的教育活动设计者们认为,他们“与幼儿在一起,三分之一是确定的,三分之二是不确定的或者新的事物。”

49.凯兹等人按活动目的将方案活动中的幼儿活动分为建构活动、调查活动、戏剧扮演活动。

50.较多地体现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游戏在活动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更多地以活动区的形式安排教育活动,儿童有较多地选择和参预机会,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活动;教师通过观察、参预、引导和指导等方式影响或者指导儿童的活动。它体现了儿童生成为主的综合教育活动的教育活动设计倾向。

51.如果课程编制者认为课程内容是儿童的学习经验,那末他们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必然会关注幼儿园环境的创设;注重使课程内容与儿童发展特征相符合。

52 .受唯理派哲学思想影响的是福禄贝尔设计的恩物。

53.根据人类发展生态学的观点,家园合作的关系对发展中的幼儿来说,是一个中间系统。

54 .以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而实施的课程,是经验课程、活动课程、儿童中心课程。

55.方案教学与单元教学相比较,方案教学的结构化程度更低;在方案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儿童始终处于多种形式的积极互动中;家长的参预和社区资源的充分利用在方案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方案教学强调孩子要主动参预他们的研究方案。

56 .在直接教学课程模式中,教师的角色是儿童行为的训练者、儿童行为的强化者。

57.“行为主义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直接教学课程模式是以行为主义理论为依据的;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在编制幼儿园课程时会强调对儿童学习任务的分析;根据行为主义理论,会强调以小步递进的方式施教幼儿园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在教学中运用训练和强化的手段是最为基本的。

二、解释:

鹰架教学

行为目标

多元文化课程

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

张雪门

一元化课程

形成性评价

单元教学

外系统

五指活动课程

勃朗芬布伦纳所谓的小系统

活动课程

直线式组织

螺旋式组织

DI 直接教学模式

目标模式

幼儿园课程评价

日常生活活动

单元教学

分科课程

总结性评价

课程的全纳化

光谱方案

三思量题: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区别和联系

日常生活活动为什么在幼儿园课程中占领重要的地位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

行为目标的运用价值和局限

蒙台梭利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教师的作用低结构教育活动的普通特点

简要分析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的长处和不足

幼儿园综合性课程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生成性目标的意义和局限是什么

方案主题活动的选择应该遵循的原则

课程的四种有代表性的定义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是什么

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方案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过程

低结构化教学和高结构化教学有哪些区别

分析幼儿园综合性课程的长处和弱点

试分析过程模式的特点及对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影响

试述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的发展趋势

幼儿园课程的要素及要素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幼儿园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启示

日常生活活动、游戏和教学之间有什么关系

课程编制目标模式的特点及其对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影响

如何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不同结构化程度”

如何理解不存在一种最好的能适应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的所有儿童的教育方案,而各种不同教育方案能很好地适合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的儿童。

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教育活动组成的连续体的涵义,对课程和教育活动设计和实施有什么启示。

瑞吉欧教育体系的课程方案活动有哪些自身特点及对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启示

当今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幼儿园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处理好儿童生成的学习活动与教师预定的教学任务之间的关系。

国外早期儿童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向

课程编制过程模式中的目标与目标模式中的目标相比具有哪些特征

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有哪三种取向?这三种取向如何影响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

为什么说心理学理论不能作为幼儿园课程惟一的基础。

1 五指活动课程:是陈鹤琴创编的。陈鹤琴打破了按学科编制幼儿园课程的方式,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形成为了他所谓的五指活动: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文活动。陈鹤琴以5 个连为一体的手指比喻课程内容的五个方面,

虽有区分,却是整体的、连通的,以此说明他所谓的五指活动课程的特征。

2 勃朗芬布伦纳所谓的小系统:是指发展着的人在具有特定物理和物质特征的情景中所体验到的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的一种样式。

3 活动课程:是以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而实施的课程。活动课程打破了学科本身的逻辑,注重儿童的学习过程本身。

4 鹰架教学:是维果茨基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指为儿童提供教学,并逐步转化为提供外部支持的过程。有效的“鹰架教学”必须发生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即独立行为水平和匡助行为水平之间。

5 行为目标:是以儿童具体的、可被观察的行为表述的课程目标,它指向的是实施课程以后在儿童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行为目标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6 多元文化课程:又称反偏见课程,这种课程以让儿童参预多元文化社会为出发点,为儿童提供在多元文化社会中能有效活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7 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反对用预先确定的目标,特别是行为目标来规定课程的发展和结果。该模式把课程设计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是主张应关注具有内在价值的课程内容及儿童实际的活动过程的课程设计模式。

8 张雪门:依据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理论和陶行知的“知行合一”思想,创编了行为课程。行为课程密切联系幼儿生活经验,课程内容直接来源自儿童直接的活动,课程实施强调儿童通过行为进行学习,课程形式主要为儿童环绕单元主题进行的活动。

9 总结性评价:是一种结果评价,旨在对课程实施以后所获得的效果进行评价,以验证课程的成功程度和推广价值。

10 课程的全纳化:即课程服务于所有的儿童,包括普通儿童和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这也是西方早期儿童教育课程的一个发展趋势。其目标是创造出一个所有儿童和成人都能够学习并体味自己价值的全纳社会,使所有儿童确信自己会获得成功。

11“光谱方案”:建立于1984 年,是哈佛大学“零点方案”的一个组成部份,是为学前和初小教育的评价和课程的改革所作的研究。其理论依据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光谱方案的研究者相信每一个儿童都有其能力的长处,富有材料和活动的环境和教育机会能促进智能发展。光谱方案在8 个知识领域里为教师提供了不同类型活动的样板,

使教师能够看到儿童的长处,并能够在儿童长处的基础上有所作为。

12 一元化课程;是一种“主流中心的课程”,是一种以占主导地位的民族的文化、历史、立场和经验为中心而设置的课程。

13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评价,旨在通过对课程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材料的分析和判断,调整和改进课程方案,使正在形成中的课程更为完善。

14 单元教学:是从能引起儿童兴趣的专题或者概念发展出单元,设计教育活动时将儿童发展的各个方面或者各个学科综合到单元之中,并在一段时间内环绕这个单元组织教育活动的课程形式。

15 外系统:是指发展的人并没有参预的、但又影响或者受其中所发生的一切所影响的一个或者多个环境。

16DI 直接教学模式:是恩格尔门和贝克为5 到8 岁(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儿童设计的课程方案,其主要目标是匡助儿童获得学业上的成就,并由此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构成该模式的三个主要来源是:①行为主义理论;②对课堂资源运用的逻辑分析;③对概念和任务的逻辑分析。它的核心内容是读、写、算,主要方法为小组教学和儿童个别练习相结合。

17 目标模式:是以对社会有实用价值的目标作为课程开辟的基础和核心,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组织和评价学习经验的课程编制模式。

18 幼儿园课程评价:是针对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和组成成份,分析和判断幼儿园课程的价值的过程,即评估由于幼儿园课程的影响所引起的变化的数量和程度。

19 教学:主要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由教师对儿童施加影响的活动,教学由教师立足于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来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教学更多强调的是教师的作用,强调的是教学的“结果”。

20 日常生活活动:即指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以外的、幼儿在园的其它活动,包括幼儿入园、进餐、喝水、盥洗、入厕、睡眠、起床、离园等与日常生活直接关联、满足幼儿基本生活需要的那些活动。

21 单元教学:是从能引起儿童兴趣的专题或者概念发展出单元,设计教育活动时将儿童发展的各个方面或者各个学科综合到单元之中,并在一段时间内环绕这个单元组织教育活动的课程形式。

22 分科课程:又称科目课程,指的是根据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教学科目。分科课程注重使教材依科学知识的逻辑顺序加以编排,注重儿童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23 直线式组织;指的是将课程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先后联系的直线,使先后内容互不重复;螺旋式组织:指的是在不同的阶段,课程内容会重复浮现,但是这些重复浮现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加强。

思量题参考答案

1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区别和联系。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第一个方面是学习的计划性。显性课程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故意参预活动的成份很大,而隐性课程则是无计划的、无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要获得的是隐含于课程中的经验。

(2)第二方面是学习的环境。显性课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而获得知识和机能,而隐性课程则主要通过学校环境 (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影响等)而得到的知识、态度和价值观。 (3)第三方面是学生的学习结果。学生在显性课程中获得的主要是预期性的学术知识,而在隐性课程中,学生获取的主要是非预期性的东西。

2 日常生活活动为什么在幼儿园课程中占领重要的地位。

(1) 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需要,决定了幼儿园保育和教育二者合一的教育原则,因此也决定了幼儿园课程内容需要广泛地包括日常生活活动。(2)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园课程内容要与幼儿的生活相关联,而日常生活活动包含了潜在的、丰富的教育内容,具有对多领域课程内容的渗透和综合作用,于是是幼儿园课程设计和实施的重要背景和来源。

3 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

(1)游戏能促进儿童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的发展。 (2)游戏有益于幼儿进行幼儿园课程各学科(领域)的学习。(3)游戏有益于幼儿园课程各学科(领域)的整合。

课程编制过程模式中的目标与目标模式中的目标相比,具有哪些特征。

(1)过程模式的目标只是总体教育过程的普通性的、宽泛的目标; (2)这些目标不构成评价的主要依据; (3) 这些目标是非行为性的,可以以此为依据确定课程编制的指导性原则和方法,使教师明确教育过程中内在的价值标准及总体要求,而不是课程实施后的某些预期结果。

4 瑞吉欧教育体系中的方案活动具有哪些自身特点。

(1)创造性表现和表达是知识建构的基本要素。(2) 共同建构在方案活动中有重要的地位。(3) 记录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习的结果。

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有哪三种取向?这三种取向会如何影响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

(1)课程内容即教材。这种取向将课程内容作为是预设的的知识和技能。持这种取向,在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时会注重内容的基础性和系统性。(2)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这种取向把其关注点放在儿童做些什么方面,强调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儿童在学习中的

主动参预。持这种取向,在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时,会注重设计和安排大量的儿童主动参预的活动,会注重使课程内容贴近社会生活。(3)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这种取向把课程内容看成是儿童的学习经验。持这种取向,在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时会充分顾及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会注重课程内容与儿童发展特征相符合,使课程内容能够通过儿童与环境之间的故意义的交互作用而被儿童同化。

5 为什么说心理学理论不能作为幼儿园课程惟一的基础。

(1) 心理学作为幼儿园课程的一个重要基础,这是由学龄前儿童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但是,心理学理论并不等于教育理论:①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或者学习理论描述的是带有普遍性的东西,而教育理论包含着对具体教育实践的陈述,两者不是同一的。②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或者学习理论涉及的是对于发展或者学习的最低限度的说明,而教育理论要涉及到影响发展或者学习的最高限度的说明。③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或者学习理论主要是从“实然”的角度来考察人的发展或者学习过程,而教育理论是从价值的“应然”角度来考察人的发展或者学习过程。因此,把心理学理论当做幼儿园课程的惟一理论基础会浮现不少问题,这样做不仅在理论上是有局限性的,而且在实践中也是难以行得通的。(2)心理学理论不可能单独为幼儿园课程提供理论依据,幼儿园课程同样受到哲学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因此对于幼儿园课程的设计来说,哲学和社会文化也是必须加以考虑的因素。

6 行为目标的运用价值和局限。

(1)运用价值:行为目标使目标的表述具有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提高了对教育活动的影响力,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行为目标的精确和具体还便于教育评价的进行。 (2) 局限:一些高级心理素质,如情感、态度等,很难用具体化的、外显的行为目标来反映;具体、精细的行为目标对儿童的整体发展不利。

7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三种取向。

(1)行为目标。行为目标是以儿童具体的、可被观察的行为表述的课程目标,它指向的是实施课程以后在儿童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行为目标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2)生成性目标。生成性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生成性目标关注的则是过程。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实践理性”,强调在儿童、教师和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课程的目标。(3)表现性目标。表现性是指每一个儿童在具体教育情境的各种相互作用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它强调的是个性化,目标指向的是培养儿童学生的创造性。

8 蒙台梭利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教师的作用。

(1)目标:以培养儿童成为身心均衡发展的人格为目标。(2)内容:教育内容由 4 个方面组成:日常生活练习、感官训练、肌肉训练和初步知识的学习。教师通过创设环境、提供蒙台梭利教具、对儿童进行观察和引导等方法,对儿童实施教育。(3)方法:感官训练是蒙台梭利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旨在通过视、听、触、味、嗅等感官的训练,增进儿童的经验,让儿童在考察、辨别、比较和判断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4)教师的作用:观察者,指导者,为儿童提供模范

9 低结构教育活动的普通特点有哪些?

(1)儿童与教师共同确定学习的目标; (2)活动主要由儿童发起; (3)活动的动

机主要是儿童的需要; (4)强调活动的过程。

10 简要分析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的长处和不足。

长处:学科(领域)课程普通是有内在逻辑结构的课程;学科(领域)课程能为儿童提供各学科(领域)中的关键概念;学科(领域)课程已有相当长的运用历史;学科(领域)

课程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弱点:较少顾及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较少顾及儿童在不同水平上的

发展。

11 当今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呈现出了哪些发展趋势。

幼儿园课程管理多元化、自主化;幼儿园课程改革更多地将立足点放在儿童一边;0-6

岁学龄前儿童教育课程一体化;幼儿园课程与社区教育和服务相融合;重视教师职业水平的

提高。

12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幼儿园课程与其它各级各类教育的课程一样,都注重将一定的社会价值和文化知识整合

到学习者的经验之中。但是,由于在儿童早期,儿童发展的速率比任何时期大,也因为儿童学习的能力极大地有赖于其自身的发展,因此,以幼儿为教育对象的幼儿园课程的决策应该

充分考虑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水平。相应的,幼儿教育的方法和材料也不同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它更多采用的是具体的材料和活动,课程较多地是采用活动而不是上课的形式加以组织。

13 幼儿园综合性课程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教育活动应与儿童的个体差异相适合;教育活动应与群体儿童相适合;教育活动应与文

化差异相适合;教育活动应将发展与学习连结一体。

14 生成性目标的意义和局限是什么。

生成性目标有利于促进儿童故意义的学习;生成性目标有利于教师主动性的调动和发挥。生成性目标的局限对教师要求高,需要有相当强的研究能力;操作有难度,很难在有

限的时间里对所有的儿童对话并生成课程目标。

15 方案主题活动的选择应该遵循的原则。

(1)选择的主题应与儿童的生活相贴近,并能被用与他的日常生活。 (2)应能引起儿

童的兴趣,并能运用已学的技能。 (3)应能为儿童未来的生活做准备。 (4)应有益于平衡

幼儿园的课程。(5)应能充分运用幼儿园和社区的资源。

16 课程的四种有代表性的定义。

(1)课程即科目:主要讨论以文化遗产和科学为基础组织教学的各种课程形态。(2)

课程即经验:课程被认为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所获得的一切经验。(3)课程即目标:将

课程界定为预期的学习结果和目标。(4) 课程即计划: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所获得全部经验的计划和方案。

17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有哪些。

(1)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逻辑顺序指的是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及其内在的联系组织课程内容;心理顺序指的是以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2)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纵向组织指的是按照课程组织的某些准则,以先后顺序罗列课程内容;横向组织指的是按“广义概念”组织课程内容,即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使课程内容与儿童已有经验联为一体。(3)直线式组织与螺旋式组织:直线式组织指的是将课程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先后联系的直线,使先后内容互不重复;螺旋式组织指的是在不同的阶段,课程内容会重复浮现,但是这些重复浮现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加强。

18 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1)所计划的教育活动的程度应尽可能与儿童的发展水平相当(2) 所计划的教育活动的次序应尽可能与儿童的发展程序相近(3)所计划的教育活动应尽可能与个体和群体儿童的需要相符合。

19 方案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过程。

方案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过程没有固定的程式,一切应根据时间、地点和条件而灵便地确定活动的操作步骤。普通而言,方案教学可以包括以下3 个步骤:j 方案的起始阶段:包括方案教学主题的选择;方案教学主题网络的编制。k 方案活动的展开阶段:在方案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和儿童双方始终处于积极互动状态之中,多种类型的活动保证了这种互动。家长的参预和社区资源的充分利用,在方案教学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l 方案活动的总结阶段:回顾儿童在方案活动进行过程中运用过的技巧、策略以及儿童的探索过程。

20 如何在幼儿园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处理好儿童生成的学习活动与教师预定的教学任务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在了解儿童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预设活动;引起儿童的认知冲突,引导儿童的学习向纵深方向发展;创设活动情景,让儿童有选择和自主活动的机会;善于捕捉时机,把握儿童生成活动的的教育价值,实现促进儿童发展的目的。

21 低结构化教学和高结构化教学有哪些区别。

低结构化教学由儿童与教师共同确定学习的目标,高结构化教学的学习目标主要由教师预定;低结构化教学主要由儿童发起,高结构化教学主要由教师发起;低结构化教学活动的动机主要是儿童的需要,高结构化教学活动的动机主要是教师的奖惩;低结构化教学强调活动的过程,高结构化教学强调活动的结果。

22 幼儿园综合性课程的长处和弱点是什么。

(1)长处j 综合性课程是有关联的课程。k 综合性课程能促进主动的学习。l 综合性课程由儿童一起参预设计,并能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m 综合性课程能使儿童发展与知识结

合成一体。 (2)弱点j 综合性课程不可能达到知识完整性的要求;k 失却了每一个科目的独特性,不利于把握不同科目的学习方法以及表述方式。

23 国外早期儿童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向。

(1)课程多元文化化; (2)保育和教育相整合; (3)课程全纳化; (4)课程综合化;

(5)课程个性化;(6)课程科技化和信息化。

24 试分析过程模式的特点及对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影响。

(1) 过程模式的特点:j 过程模式关注具有内在价值的课程内容和活动,反对用目标预先指定所希翼达到的结果;k 学习是儿童主动参预和探索的过程,提倡主动的学习和建构;l 强调“教师即研究者”所应发挥的作用。 (2)过程模式对幼儿园课程编制产生的影响:在幼儿园课程编制过程中,淡化课程目标的预设,强调儿童活动的过程;淡化教师在教育活动组织中的计划性和控制性,强调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活动,尊重儿童的选择和创造;淡化根据客观标准对幼儿园教育进行评价,强调过程性评价。但是,过程模式赋予教师过分理想化的角色和过高的要求,使课程模式不易推广。

25 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的发展趋势。

(1)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主要有 3 次:j20 年代至30 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上世纪初,我国的幼儿园教育主要照搬外国的教育模式。"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我国的一些教育家一方面接受并引进了来自西方的教育思想,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幼儿园教育科学化、本土化的主张。20 年代至30 年代,幼儿园课程改革在理论上确认了儿童的主体性,认定了课程应来源于儿童的生活,课程应包括儿童在幼儿园的一切活动,提出了课程的编制应依据儿童的心理水平。k50 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50 年代,学前教育全盘接受前苏联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即把课程看做是学科,通过幼儿园各科的教学对幼儿实施教育。形成的学科课程体系,教育目标明确,教育、教学内容系统,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容易操作。l80 年代以来的幼儿园课程改革:80 年代初开始的幼儿园课程改革针对的问题是学科课程过分强调系统的单科知识和技能,忽视各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忽视儿童的实际活动和直接经验。这场改革最具影响力的举措是国家教委1989 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根据它的精神,幼儿园的一切活动,只要能影响儿童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都被看做是课程。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设计与实施了各种试验性课程。2001 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国家层面上对包括幼儿园课程在内的幼儿园教育进行了宏观指导,规定了幼儿园教育总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实施原则,要求地方政府制定指导意见,而由幼儿园为主确定自己的课程。

(2)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j 幼儿园课程管理多元化、自主化。k 幼儿园课程改革更多地将立足点放在儿童一边。l 0-6 岁学龄前儿童教育课程一体化。m 幼儿园课程与社区教育和服务相融合。n 重视教师职业水平的提高。

26 谈谈你对幼儿园综合性课程的理解。

(1)综合性课程就是将课程的各种因素综合化的课程。 (2)课程的综合化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例如学科领域的综合、发展方面的综合、通过专题的综合、通过幼儿园环境的综合

等,但是,最为常见的则是通过主题的综合。(3)不管以何种方式综合,综合性课程都可 以有不同的结构化程度, 这就是说, 将课程的各种因素加以综合化,这只是形式, 而其本质 是,结构化程度高的综合性课程,反映的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程的行为目标为导向, 以结果为评价标准的课程特征,而结构化程度低的综合性课程,反映的则是以儿童为中心, 以课程的过程、原则为取向,以活动过程为评价依据的课程特征。(4)综合性课程的长处 在于: j 综合性课程是有关联的课程,对儿童各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了故意义的联系。 k 综 合性课程能促进儿童主动的学习。 l 综合性课程由儿童一起参预设计,并能符合儿童的兴趣 和需要。

m 综合性课程能使儿童发展与知识结合成一体。(5)综合性课程也有其弱点: j 综合 性课程不可能达到知识完整性的要求; k 失却了每一个科目的独特性,不利于把握不同科目的 学习方法以及表述方式。

27 幼儿园课程的要素及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

(1)幼儿园课程最为核心的方面是该课程所依据的教育哲学以及所反映的教育目的, 这是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也即教育理念之所在,幼儿园课程的其他成份都是在此基础上产 生和发展的。(2)各种幼儿园课程之间的差异首先也主要反映在所依据的教育哲学和所确 定的教育目标上的不同上,主要表现为“相对更对儿童自然发展和普通能力”,还是“相对更 强调对教师教学的学业知识、技能”,以及强调的程度如何等方面。 (3)课程的理念一旦确 定, 课程的目标、 内容、 方法和评价等各种成份就有可能在课程理念的统合下形成一个协调 的整体,并发挥其总体的功能。

(4) 各种幼儿园课程都能在反映课程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的连续体中找到适合的位置, 并以此作为决定幼儿园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和评价等的依据。

28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幼儿园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启示。

对儿童自然发展和普通能力获得

的强调

过程取向 儿童经验 启示、诱导 个别、小组 过程评价 对教师教学的学业知技能获得 的强调 结果取向 知识逻辑 传递、灌输 小组、集体 目标评价

课程目

课程内

教育方

教育形

课程评

(1)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行为水平与其依靠匡助解决问题所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维果茨基认为,教育要针对儿童发展的这两种水平,不要只关注儿童发展的过去,更应关注儿童发展的未来,惟独走在发展之前并能指引起展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育。(2)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幼儿园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启示: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该既能适合的儿童发展,又能对儿童的认知具有挑战性;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不仅只是去评价儿童的独立行为水平,而且能够发现儿童在各种匡助水平下的能力;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特殊强调教师在互动中应起到的作用,特殊强调鹰架教学;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能正确地组织情景,创造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即课程应有足够的弹性,要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能及时地变化课程内容和方法。

29 日常生活活动、游戏和教学之间的关系。

(1)日常生活活动和游戏活动、教学活动,在幼儿园的课程中都是缺一不可的。(2) 日常生活活动和另两类活动互相补充,共同构成为了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在课程的实际实施过程中,日常生活活动中和此外两类活动是也时常互相融合和互相渗透的。(3)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的关系j 游戏和教学是两种有本质区别的活动,两者不可相互替代。游戏是没有社会功利目的的,它强调的是“过程” 、“表现”和儿童自主的活动,它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教学主要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由教师对儿童施加影响的活动,它承担着文化传递的任务,它更多强调的是教师的作用。游戏和教学的本质特征,决定着两者永远不可能是同一的,或者是相互平行的。k 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的不可替代性,正是它们能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前提。将游戏和教学进行最优化的结合,可以使幼儿园课程变得更为完善,从而从根本上改变“放羊式”的或者“灌输式”的教育。l 在确定幼儿园课程中的哪些教育活动是属于游戏活动,哪些是属于教学活动时,并非可以简单地将活动内容和方式归为“游戏”或者“教学”。如果将纯游戏和彻底结构化的(即彻底.按照教师计划实施的)教学看作两个极端,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存在着无数种状态,它们反映的是游戏和教学的不同结合的程度。m 游戏和教学可以以分离式、插入式和整合式等各种方式进行结合。

30 分析课程编制目标模式的特点及其对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影响。

(1)特点:目标模式强调应根据预期的行为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学习过程;目标模式以行为目标引领课程设计与教学。评价课程与教学的成效;目标模式把课程目标作进一步的分解和细化,形成目标体系,以便课程实施;目标模式将教育简化为科学的活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2)对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影响:目标模式使整个课程的运作成为了一个具体化的和结构化的操作程序,这样做能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的计划性、可控性和可操作性。但是,目标模式也具有一定的弊病。首先,由课程编制者确定的课程目标,往往难以与发展中的儿童相适合;第二,儿童的许多高级心理素质是很难用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来预先具体化的;第三,强调通过训练而达成预期的目标,与学龄前儿童从其自身已有的经验出发,整体地学习知识和获得经验的学习方式之间存在距离。

31 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不同结构化程度”的理解。

(1)如果从活动的结构性程度对活动性质做出说明,那末可把纯游戏视为是一种无结构的活动,把彻底按照教师计划实施的教学视为是彻底结构化的活动。由此,幼儿园课程中的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可以在这两者之间找到相应的位置,反映出不同高低的结构化程度,反映出活动中不同含量的游戏成份和教学成份。(2)低结构化教育活动的主要特征是:儿童

与教师共同确定学习的目标;活动主要由儿童发起;活动的动机主要是儿童的需要;强调活动的过程。(3)高结构化教育活动的主要特征:学习的目标主要由教师预定;活动主要由教师发起;活动的动机主要是教师的奖惩;强调活动的结果。(4)在幼儿园课程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在结构化程度上由低到高,形成一个连续体,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可以在此连续体上都可以找到相应的位置。(5)普通而言,每种类型的教育活动本身的性质,决定了该教育活动结构化程度的基本状况。(6)尽管同种类型教育活动的结构化程度基本状况趋同,但是由于教育活动设计和实施等各方面原因,其结构化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32“不存在一种最好的能适应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的所有儿童的教育方案,而各种不同教育方案能很好地适合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的儿童。”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这句话对我国的幼儿园课程改革有什么启示。

(1) 社会学是幼儿园课程的一个重要基础。幼儿园课程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份,除了受心理学和哲学的影响,还会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2)关于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的陈述(3)从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观点分析社会文化对幼儿园课程的意义(幼儿园课程的价值趋向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文化)。(4)具体阐述对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启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

33“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教育活动组成的连续体”的涵义及对课程和教育活动设计和实施

的启示。

(1)涵义: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在结构化程度上由低到高,形成一个连续体;每种类型的教育活动本身的性质,决定了该教育活动结构化程度的基本状况;同种类型教育活动的结构化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幼儿园课程的教育取向反映在连续体的相对位置上。(2) 启示:能比较清晰地认识各种常见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性质,特殊是这些教育活动的结构化程度;在具体设计和实施教育活动时,能把握该教育活动性质及在结构化程度方面所具有的弹性范围;幼儿园课程整体的价值取向确定以后,能比较清晰和理性地组合该课程的各种教育活动。

34 瑞吉欧教育体系的课程对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启示。

(1)瑞吉欧教育体系的课程特征:方案活动是瑞吉欧教育体系课程的主要特征之一。儿童以小组活动为主的形式与教师一起合作探索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这种方案活动可以起始于儿童,也可以由教师在观察儿童的基础上发起。其自身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j 创造性表现和表达是知识建构的基本要素;k 共同建构在方案活动中有重要的地位。l 记录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习的结果。 (2)教师的作用:教师是儿童的火伴、养育者和指导者。

(3)结合实际讨论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瑞吉欧的启示。

自考本幼儿园课程论知识点整理

一、联系实际分析潜在课程的特征及其对学前教育课程的启示。 答:一、潜在课程的特征包括: 1.潜在性:潜在课程以隐蔽的方式,将有关道德、审美、政治意识、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观点、经验等渗透给学习者。 2.模糊性:潜在课程的作用有时难以明确化和量化,它以整体性方式产生影响,使人在无意状态下接受潜移默化的效力。 3.多样性:潜在课程会依附于多种多样的客观载体之中,人、事、物、关系等都是其物质承担者。 4.非预见性:潜在课程的多样性、差异性强,发挥作用的途径多,不容易严密计划与控制,因而难于准确预见。 5.非强迫性:潜在课程的作用方式是隐蔽的,会使学习者于不知不觉之中接受教育者“有意图的”教育影响,而不产生困难感因此,潜在课程具有非强迫性。 二、潜在课程对学前教育课程的启示 从潜在课程产生的背景、潜在课程的含义及其特征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潜在课程的提出,使我们必须重视预先计划好的课程之外的教育性经验对学习者的影响,增强教育的意识性,统一考虑一切可能对学习者能产生作用的因素。 2.课程不仅包括理性内容,也包括情意、动机、态度等非理性内容;课程既要发展学习者的理性,也要发展学习者的非理性;要把学习者看作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体。 3.培育学生,既要采取强迫性、主观性措施,也要采用隐喻式、潜在性方式,利用教育环境感染熏陶学生。 4.要注意教育系统内部课程的统整优化,也要注意学校内外不同因素的教育作用相互配合。 5.课程是教育目的性过程,但有时教育目的性并不明显。要提高课程效果,必须增强教育意识,并重视课程作用的方式。 二、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学前教育课程应坚持的基本价值。 答:塑造完整儿童,实施全人格教育,发展学前儿童主体性,实施主体性教育,是学前教育课程基本的价值取向。 一、塑造完整儿童,实施全人格教育; 培养完整儿童是培养完整成人的基础,是塑造“完整人格”的基础。培养完整儿童,塑造完整人格,需要全人格教育。 保证学前儿童健全发展应做到: 1、充分完整的理解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性,整体地把握学前儿童人格整体,综合利用各种教育影响,为每个幼儿未来人格形成打下充分而坚实的基础。 2、人格是环境的综合产物。学前儿童赖以生存、成长的家庭,对于其他人格形成不可缺少。家庭环境优劣,特别是儿童与父母之间确立的关系的好坏,决定着学前儿童人格的发育。 3、把幼儿作为一名社会成员,给幼儿在集体中充分活动的机会,使幼儿个人性与社会性结合,保证其社会性人格健全发展。 二、发展儿童主体性,进行主体性教育的措施;

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基础

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基础 一、引言 幼儿园课程是指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整体安排和组织,它是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和教育目标,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制定的旨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学计划。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基础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教育哲学、儿童发展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方法论等。 二、教育哲学基础 1. 幼儿园教育观念 幼儿园教育观念反映了人们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和定位。幼儿园教育观念主张以儿童为中心,重视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和特点,注重培养其综合能力。此外,幼儿园教育观念也包括儿童权益、积极参与和强调游戏的理念。 2. 教育目标与任务 幼儿园课程的教育目标是指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并综合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幼儿园教育任务包括认知、语言、情感、社会、审美等方面的教育任务,具体内容应根据幼儿年龄段的特点和需求来确定。 三、儿童发展理论基础 1. 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 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基础要完善地考虑到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通过理解这些因素,可以更好地设计和实施幼儿园课程。 2. 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研究儿童知觉、思维、记忆等认知过程的发展规律。其中著名的理论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认知理论。这些理论为幼儿园课程的认知目标设定和教学活动安排提供了理论支持。 3. 儿童情感发展理论 儿童情感发展理论研究儿童情感体验、情绪调控、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发展。其中,培根基于亲子关系的情感发展理论和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情感目标和教学方法提供了指导。

4. 儿童社会发展理论 儿童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儿童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角色认同、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著名的理论包括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和克里尔伯格的自我决策理论。这些理论为幼儿园课程的社会目标和教学方法提供了理论指导。 四、教育心理学基础 1. 幼儿心理特点 幼儿心理特点即幼儿在认知、情感、社会、行为等方面的特点。了解幼儿心理特点有助于合理设置幼儿园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2. 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理论模型 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理论模型指导我们去理解幼儿学习的过程和机制。知名的理论有来自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社会文化理论等。这些理论为幼儿园课程设计提供了参考。 五、教育方法论基础 1. 游戏和实践教学法 游戏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活动,对于幼儿学习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实践教学法则强调通过实际操作与体验来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幼儿园课程中的设计和实施应充分利用游戏和实践教学法。 2. 多元化评价方法 幼儿园课程的实施需要评价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情况。多元化评价方法通过观察、记录、检测等方式,全面评价幼儿的能力和发展水平。这其中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方法。 六、结论 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基础涵盖了教育哲学、儿童发展理论、教育心理学和教育方法论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理论。在制定和实施幼儿园课程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这些理论和相关研究成果,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课程论复习资料总结

《幼儿园课程理论》复习资料总结 1、幼儿园课程是指在幼儿一日活动中,使幼儿获得有益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2、幼儿园课程的要素:目标、内容、实施、评价 3、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基础性、启蒙性;全面性、生活性;整合性;活动性、直接经验性;潜在性 4、美国学者古德莱德以课程决策层次把课程分为:观念层次课程、社会层次课程、学校层次课程、教学层次课程、体验层次课程 5、美国斯坦福教授艾斯纳从课程内容出发,把课程分为:显性课程,隐形课程,悬缺课程。 6、隐形课程发挥的作用:从物质空间方面:学校的建筑、活动场地、绿化设施、设置等物质条件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心理;从组织制度方面:学校的管理制度、生活制度、评价制度、奖惩制度等无形中与学生的发展紧密相联;从文化心理方面:学校的文化价值、师生关系、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与其行为表现对学生发展的影响都大大超过了学校、教师对学生开放的正规课程。 7、英国课程理论家劳伦斯-斯坦豪斯-宾特雷依立足教育的内在价值及实践,对目标模式进行详尽而透彻的分析与批判的基础上建构起过程模式的理论框架,第一次明确的提出并系统的确立了过程模式。 8、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普遍性目标;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

9、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对幼儿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知识的研究 10、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两种体系:以学习内容为结构框架的目标体系;以儿童发展为结构框架的目标体系 11、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目的性原则;适宜性原则;生活化原则(直接经验性);兴趣性原则;基础性原则;逻辑性原则;价值性原则 12、不同的组织方式下的幼儿园课程类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核心课程 13、课程实施的取向是指对课程实施过程中本质不同的认识,以及支配这些认识相应的课程价值观。它包括: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 14、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是指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基本要素或基本组成部分。可理解为: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知识、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态度、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行为。 15、影响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课程计划因素;一线教师因素 16、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目的和作用: 目的:1.课程实施之前,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现状、需求及社会需求;比较和选择课程 2.课程实施中,评价的目的是诊断和修订课程3.课程实施后,评价的目的是了解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判断课程的成效 作用:选择作用、监控作用、反馈作用、导向作用、总结作用

幼儿园课程论基础知识点

一、基础知识点: 1 .张宗麟认为,“幼稚园课程者,由广义的说之,乃幼稚生在幼稚园一切之活动也。”他对 幼儿园课程的定义是从课程即经验的维度来下的。 2.按照课程的表现形态划分,课程可以划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这两种在性质和功能上 都不同的课程类型。 3.蒙台梭利课程的教育内容由日常生活练习、感官训练、肌肉训练和初步知识的学习 这4 个方面组成。 4 .在蒙台梭利课程中,自由、作业和秩序是蒙台梭利为儿童营造的三根主要支柱。 5 .幼儿园课程最为核心的方面是课程的教育理念。 6.幼儿园课程编制是包括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教育活动的组织以 及课程评价的实施在内的整个过程。 7 .游戏和教学可以以分离式、插入式和整合式等各种方式进行结合。 8.我国教育家陈鹤琴提出的活教育的三大目标,其中“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反映了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的价值取向。 9 .“世界上不存在一种最好的适应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所有儿童的教育方案”——如果 用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来解释这句话,说明了大系统在发挥作用。 10 .光谱方案的理论依据是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11.“儿童能够说出其周围环境中东西的颜色、形状、大小和样式。”这个课程目标是行 为目标、以儿童具体的、可被观察的行为表述的目标。 12 .在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中,主题网和课程轮是课程设计和实施中常运用的工具。 13.综合性课程的长处有:是由关联的课程,能对儿童各方面的学习进行故意义的联系;能使儿童发展与知识结合成一体;能促进儿童主动的学习。 14 .普通认为,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是心理学、哲学与社会学。 15.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有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直线式 组织与螺旋式组织。 16 .直接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发射理论(或者行为主义理论)。 17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两种常见取向是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幼儿园课程概论知识点总结复习笔记

幼儿园课程概论复习总结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 1. 美国学者古德莱德以课程决策的层次为依据,将课程分为五种类型: ①理想课程②正式课程③领悟课程④运作课程⑤经验课程 2. 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或“官方课程”。 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这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具有潜在性。 隐性课程主要有三种常规存在的形式和发挥作用的渠道:一是物质-空间类,主要包括校园建筑、活动场地、绿化美化、活动室设置等;二是组织-制度类,主要包括学校管理制度、生活制度、评价制度等;三是文化-心理类,主要包括正规课程所隐含的文化、价值观、师生关系、教师的期望与态度等。 3. 幼儿园课程界定的三种倾向: ①学科倾向的界定②活动倾向的界定③经验倾向的界定 4. 幼儿园课程的内涵:幼儿园课程是指在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5. 幼儿园课程的要素:目标;内容;实施;评价。 6. 幼儿园课程的特质: ①基础性与启蒙性②全面性与生活性③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④整合性⑤潜在性 第二章幼儿园课程开发模式与设计取向 1. 幼儿园课程开发模式:目标模式;过程模式。 2. 目标模式: ①博比特是目标模式的创始人。 ②拉尔夫•泰勒被称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泰勒模式”被公认为目标模式经典形态形成的标志。 ③课程目标的三个来源分别是: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和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 3. 过程模式:

斯坦豪斯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课程思想,批判目标模式。 第三章幼儿园课程目标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把幼儿园课程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 2. 舒伯特把课程目标取向分为四种类型:普遍性目标、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 3. 普遍性目标的特点: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对所有教育实践都具有指导作用。 4. 行为目标的特点:具体、精确、可操作。 5. 生成性目标的特点:过程性、模糊性、不确定性。 6. 表现性目标由艾斯纳提出,受艺术教育的影响。特点:开放性、个性化、创造性。 7. 幼儿园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对幼儿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和对学科知识的研究。 8. 幼儿园课程注重的是学科知识的一般发展价值。 9.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价值性遴选分为可能性筛选和价值性筛选。 10.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结构分为年龄结构、心理结构和内容结构。 11. 布卢姆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类。 12.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幼儿园课程总目标、年龄阶段(学年)目标、单元目标、具体教育活动目标。由远目标到近目标。由概括到具体。 第四章幼儿园课程内容 1. 幼儿园课程内容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态度、基本行为。 2. 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①目的性原则②适宜性原则③生活化原则④兴趣性原则⑤基础性原则 3.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论理组织法与心理组织法。 第五章幼儿园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的取向 课程实施的取向是指对课程实施过程本质的不同认识以及支配这些认识的相应的课程价值观。课程实施的取向集中表现在

幼儿园课程论

幼儿园课程论 1、幼儿园课程的定义、特点? 即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特点:1、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性、启蒙性。2、幼儿园课程的全面性、生活性。3、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性。4、幼儿园课程的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5、幼儿园课程的潜在性。 2、课程组织形态类型(具体图示见第9页) 第一层是学科课程(知识本位)——和经验课程(儿童本位) 第二层是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第三层是分科课程、相关课程、综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活动课程。 3、隐形课程的涵义:即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所学习到的非预期和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 4、目标模式的创始人,目标模式经验形态形成的标志,泰勒原理 目标模式创始人是博比特,“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拉尔夫泰勒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创立的”泰勒模式”被公认为目标模式经典形态形成的标志。 泰勒原理: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5、过程模式的建立的标志、过程原则。 1、应与学生一起在课堂上讨论、研究具有争议性的问题。 2、理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时,教师应持有中立原则,使课堂成为学生的论坛 3、具有争议性的问题的主要方式是讨论,而非灌输式的讲授 4、应尊重参与者的不同观点,无须达成一致意见。 5、教师作为讨论的主持人,对学习的质量和标准负有责任。 6、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即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它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课程目标是一定的教育理念或教育目的在课程领域的具体化,任何课程目标总是带有一定的价值取向。 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1、对幼儿的研究。2、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3、对学科知识的研究。7、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结构与层次: 结构:1、认知领域,主要包括知识的掌握、理解或回忆、再认,以及认知能力的形成、发展等方面的目标。 2、情感领域,主要包括兴趣、态度习惯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形成、发展的目标。 3、动作技能领域,只要包括神经肌肉协调的操作技能、动作技能和行动等方面的目标。 层次:1、幼儿园课程总目标2、年龄阶段(学年)目标。3、单元目标4、具体教育活动目标。 8、具体教育活动目标表述的基本要求:1、活动目标尽可能具体可操作,可观察2、行为主体要统一。3、主张从儿童的角度来表述目标。 9、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概念:指依照幼儿园课程目标选定的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和组织的基本知识、基本态度、基本行为。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是指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基本要素或基本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将此理解为那些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知识、基本态度、基本行为为所组成的区域。 10、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及其内涵: 1、目的性原则: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手段,内容必须紧紧围绕目标来选择。 2、适宜性原则:在教育学中,对“适宜’含义的理解有两个方面:一是适应需要,二是促进发展,概括来说就是“既适合幼儿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3、生活化原则: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应尽可能从幼儿的生活中寻找合目标的内容,不要舍近求远、求新求

幼儿园课程论

1.尽管“课程”的概念存在诸多不合,可是将其归类,仍然大致能够归纳出四种具有代表性的概念:课程即打算、课程即体会、课程即科目课程即目标2.泰勒以为,在课程编制中,编制者必需回答四个问题,它们是: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体会才能实现这些目标、如何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体会咱们如何才能确信这些目标正在取得实现 3.幼儿园综合课程中教育活动设计的两种偏向:教师打算为主的科学教育活动、儿童生成为主的科学教育活动。.4.瑞吉欧教育体系的理念来自3个方面,它们是欧洲和美国的进步主义思潮以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心理学理论及战后意大利的左派政治改革。)一、(学科领域课程)和(综合性课程)是幼儿园课程中两种常见的课程类型。二、结构化程度高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更多地会出(以教师为中心)(以课程的行为目标为导向)(以结果为评判标准的课程特点。4、将两种不同偏向的教育活动有机地结合成一体,其要点是处置好(进程和结果之间)的关系,1.在斑克街初期教育方案中,_主题网和课程轮是课程设计和实施中常运用的工具。2.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自由,作业和秩序是蒙台梭利为儿童营造的三根要紧支柱;_日常生活练习, 感官训练,肌肉训练和初步知识的学习是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要紧内容。3.直接教学模式主若是成立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理论基础上的。1.以学科维度概念课程,课程通常表现为(B.教学大纲C. 课程打算2.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的幼儿活动通常能够被认定为 游戏?(ABD )A. 非真实 性B.踊跃情绪 D自由选择 3.知识是儿童自己“学”会的, 而不是教师“教”会的,这反映 了(C)的价值取向。C.课程内容 即学习体会4.以下关于课程编 制的进程模式的哪些说法是正 确的?(AD) A. 进程模式把课程 设计看成是一个不断进展的进 程D.依据进程模式,课程设计 的逻辑起点是内容的选择而非 目标的预设5.“ECCD”辞汇的 显现说明了(A)的趋势。A. 保育 和教育相结合6.“光谱方案” 是依照(A)理论而进展起来的课 程方案。 A.多元智能 7.以 下属于综合性课程的优势的有 ( )A.能增进儿童的主动学 习 B 能符合儿童的爱好与需 要8,教育活动的目标比较特化, 教育活动的内容要紧依照教师 预定,选择和组织内容的要紧依 据是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对教 育活动评判的标准是预定的目 标是不是达到。它表现了(A) 的教育活动设计偏向。A.教师 打算为主的学科(领域)教育活 动 9、较多地表现儿童的爱 好和需要,游戏在活动中占有专 门大的比重;更多地以活动区的 形式安排教育活动,儿童有较多 地选择和参与机遇,以自己喜爱 的方式进行活动;教师通过观 看、参与、引导和指导等方式阻 碍或指导儿童的活动。它表现了 (B)的教育活动设计偏向。 B、 师生一起打算的学科(领域)教 育活动 10、(A)的教育活动设 计者们以为,他们“与幼儿在一 路,三分之一是确信的,三分之 二是不确信的或新的事物。” A.瑞吉欧教育体系11.若是 需用一个词来归纳斑克街初期 儿童教育方案的特点和它与其 他教育方案的区别,那么那个词 就是B进展-互 动12.“ECCD”辞汇的显现说 明了(A的趋势。A 保育和教育 相结合13.在直接教学课程模式 中,教师的角色是AC) A 儿童行 为的训练者 C 儿童主动活动的 鼓舞者14.方案教学法最先是由 (B)提出的。B克伯屈15.以 下关于方案教学的描述,哪些是 正确的?(BCD) B在方案教学实施进程中,教师 和儿童始终处于多种形式的踊 跃互动中C家长的参与和社区资 源的充分利用在方案教学中占 有重要的地位D方案教学强调小 孩要主动参与他们的研究方案。 三、名词说明题 1.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进程 中生成的课程目标。生成性目标 取向追求的是“实践理性”,强 调在儿童、教师和教育情境的交 互作用进程中产生课程的目标。 2.形成性评判是一种进程评 判,旨在通过对课程进展进程中 所取得的材料的分析和判定,调 整和改良课程方案,使正在形成 中的课程更为完善。3.幼儿 园学科(领域)课程确实是将幼 儿园课程分为假设干学科(领 域),以学科或领域为单位组织 和实施教育的课程。4.幼儿园 学科(领域)课程幼儿园的课 程确实是将幼儿园的课程能够 分为假设干学科(领域),以学 科或领域为单位组织和实施教 育的课程。5、幼儿园学科(领 域)依照对学前儿童实施教育的 特点,将幼儿园课程分为语言、 数学、科学、社会学习、音乐、 美术等科目(领域)。 6.幼儿 园综合性课程综合性课程确

《学前课程论》第二章幼儿园课程的基础

第二章幼儿园课程的基础 ●课程的基础——是指影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主要因素。 一般认为,课程的基础学科是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 ●课程与作为课程基础的每一学科都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以不同方式影响课程) 就学科而言,心理学和社会学都是从哲学分化出来,而且每一种心理学或社会学思想的背后都有哲学假设为其支撑点。 哲学的基础性和终极性,使其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也许不会像心理学和社会学那么直接,或者使其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通过心理学或社会学而得以产生。 *第一节幼儿园课程的心理学基础 促进学龄前儿童发展是对学龄前儿童实施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之一. 一、心理学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为课程编制提供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规律,以及儿童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过程等方面的有关信息,为幼儿园课程的编制提供依据。 二、心理学流派与幼儿园课程-— 认知心理学、成熟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等。 1、认知学派: ,特别是有哪些重要的启示 (1)皮亚杰理论 ①认知发展过程——同化与顺应。 ②儿童发展的四阶段论: ③皮亚杰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启示——对教师三条相关联的建议;建构理论 对教师三条相互关联的建议: -—为儿童提供实物,让儿童自己动手去操作;帮助儿童发展提出问题的技能以及应该懂得为什么运算对于儿童来说是困难的;教育要适应不同水平的儿童,要促进儿童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 凯施根据自己对皮亚杰理论的理解,提出皮亚杰理论在教育中运用的一些要点:①儿童接受的教学方法应同他们能够达到的智慧机能的类型相适应;②教学采取的一般方法应当能够促进自我调节或建构的过程. (得到的启示) ●强调儿童的自主活动,强调为儿童提供实物让他自己动手去操作,强调在活动过程中鼓 励儿童的自我调节和反省抽象。 ●教育应适合不同水平的儿童的发展,要促进儿童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 ●认定在学前机构中应以同化为主的游戏活动为儿童学习的根本。 案例:雨滴画家(小班)

幼儿园课程基础知识

幼儿园课程基础知识 简介 幼儿园课程基础知识是指幼儿园教育中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幼儿园是孩子们步入学校的第一站,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儿园课程基础知识对于教师和家长来说都是必备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幼儿园课程基础知识。 幼儿园课程的目标 幼儿园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包括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能力、动手能力等。通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幼儿园旨在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环境,培养幼儿的思维、情感和创造力。 幼儿园课程的内容 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包括语言、数学、科学、社会与情感、艺术、体育、音乐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对每个方面内容的详细介绍: 1. 语言 幼儿园的语言课程主要包括口语表达、听力理解和阅读等。幼儿通过诗歌、故事、游戏等形式培养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2. 数学 幼儿园的数学课程注重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通过数数、对比、分类等活动,帮助幼儿建立数学概念和基本运算能力。 3. 科学 幼儿园的科学课程旨在培养幼儿的观察、探索和思考能力。幼儿通过实验、游戏等方式开展科学活动,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现象。 4. 社会与情感 社会与情感教育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等活动培养自我认知、情感管理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5. 艺术 艺术教育是培养幼儿审美情操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幼儿通过绘画、手工制作、音乐等活动发展自己的艺术才能。

6. 体育 幼儿园的体育课程旨在培养幼儿的体格发展和运动协调能力。幼儿通过游戏、跳绳、球类活动等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7. 音乐 音乐教育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通过唱歌、舞蹈、乐器演奏等活动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和表演能力。 幼儿园课程的组织方式 幼儿园课程的组织方式应符合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兴趣。一般来说,幼儿园采用游戏化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供材料和指导,引导幼儿参与到各种活动中,通过亲身经历来学习知识和技能。 幼儿园课程的评价方式 幼儿园课程的评价应以幼儿的表现和发展为中心,注重观察和记录幼儿的成长过程。评价可以通过观察记录、作品展示、成长档案等方式进行。 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 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环节。幼儿园和家庭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加强互动和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结论 幼儿园课程基础知识是幼儿教育必备的内容。通过掌握幼儿园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方式和评价方式,教师和家长可以更好地引导幼儿学习、发展和成长。幼儿园教育在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他们奠定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幼儿园课程基础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幼儿园课程知识点整理

幼儿园课程知识点整理 一、语言类 1.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幼儿园会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培养幼儿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听说能力的培养、用简单词句表达意思、初步识字等。 2. 儿童文学知识的学习:幼儿园会给幼儿介绍各种儿童文学作品,培养幼儿对儿童文学的兴趣,了解并欣赏儿童文学的作品。 二、数学类 1. 数字的认识与应用:幼儿园会教幼儿认识数字,并进行简单的数字应用,如通过游戏、实物等方式进行数字的教学。 2. 数量的认识与比较:幼儿园会教幼儿认识和比较不同数量的物品,如使用积木、珠子等进行数量的比较。 3. 图形的认识与分类:幼儿园会教幼儿认识不同的图形,并进行分类和比较,如正方形、三角形等。 三、科学类 1. 生活常识的学习:幼儿园会教幼儿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包括身体健康、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等。 2. 探索和观察能力的培养:幼儿园会鼓励幼儿进行探索和观察,如观察小动植物、实验等,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 四、艺术类 1. 视觉艺术:幼儿园会教幼儿欣赏和模仿各种美术作品,如通过画画、拼贴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2. 音乐与舞蹈:幼儿园会教幼儿唱歌、跳舞,锻炼幼儿的音乐感和动作协调能力。 五、社会与人际交往类 1. 自我认知:幼儿园会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身体、性别、家庭等基本信息。 2. 社交技能的培养:幼儿园会培养幼儿与他人的良好交往习惯,如互相尊重、分享等。 3. 家庭与社区的认识:幼儿园会帮助幼儿了解家庭和社区的社会角色和职责,如家庭成员、社区服务等。 六、身体和运动类 1. 运动技能的培养:幼儿园会教幼儿一些基本的运动技能,如跳绳、踢球等,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和协调能力的提高。 2. 健康与安全:幼儿园会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勤洗手、正确的饮食习惯等。 七、综合类 1. 学习方法的培养:幼儿园会教幼儿一些简单的学习方法,如集中注意力、归纳整理等。 2. 创造力的培养:幼儿园会鼓励幼儿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如自由玩耍、自由绘画等,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幼儿园的课程知识点是为了帮助幼儿全面发展,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通过语言类、数学类、科学类、艺术类、社会与人际交往类、身体与运动类等不同类别的学习内容,幼儿可以在各个方面得到全面的培养。同时,幼儿园也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方法、创造力和健康安全意识,为幼儿的未来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课程论

幼儿园课程论 一、引言 幼儿园课程是指为3-6岁幼儿提供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和学习内容的总称。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探讨幼儿园课程的标准格式,包括课程目标、内容、组织形式、评价方式等。 二、课程目标 幼儿园课程的目标是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具体目标包括: 1.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包括与他人合作、分享和沟通的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包括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 4. 培养幼儿的运动能力,包括大肌肉和小肌肉的协调能力; 5. 培养幼儿的艺术能力,包括音乐、美术、舞蹈等方面的表现能力。 三、课程内容 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语言和文学:通过听故事、朗读、绘本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 2. 数学和逻辑思维:通过数数、比较、分类等活动,培养幼儿的数学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 科学和探索:通过观察、实验、探索等活动,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和思维能力;

4. 社会和情感:通过角色扮演、合作游戏等活动,培养幼儿的社交和情感能力; 5. 艺术和创造:通过音乐、美术、手工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艺术表现和创造能力; 6. 健康和体育:通过户外活动、体育游戏等,培养幼儿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四、组织形式 幼儿园课程的组织形式应灵活多样,包括以下几种: 1. 教师引导: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引导幼儿学习; 2. 小组合作:幼儿在小组中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合作精神; 3. 游戏活动: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实践体验: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 创意发展:鼓励幼儿发挥创造力,进行自主探索和表达。 五、评价方式 幼儿园课程的评价方式应综合多样,包括以下几种: 1. 观察记录: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表现和行为,进行评价; 2. 作品展示:幼儿通过绘画、手工等作品展示,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 表现评价:教师通过幼儿的表现和参与程度,进行评价; 4. 问卷调查:向幼儿的家长或其他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 5. 总结评价:教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结论

幼儿园课程概论知识点汇总

幼儿园课程概论知识点汇总 幼儿园课程概论是一门介绍幼儿园教育课程的学科。它着重介绍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评估等方面的知识点。本文将逐步介绍幼儿园课程概论的主要知识点。 第一部分:幼儿园教育目标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指幼儿园教育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这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通过体育锻 炼、游戏活动等方式,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成长。 2.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幼儿园是幼儿的第一次社交场所,培养幼儿的 社交能力对他们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3.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幼儿园教育旨在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促进幼 儿的认知发展,帮助他们建立基本的数学、语言、科学等知识。 4.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幼儿园教育强调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 过艺术、手工等活动促进幼儿的艺术表达能力。 第二部分:幼儿园课程内容 幼儿园课程内容是指在实施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教师将要教授给幼儿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与文学。幼儿园教育重视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教师会通过故事讲解、诗歌朗读等方式,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能力。 2.数学与逻辑思维。幼儿园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 力。教师会通过游戏、手工活动等方式,帮助幼儿学习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自然与科学。幼儿园教育鼓励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探索,培养他 们的科学思维。教师会组织实验、观察等活动,让幼儿亲自体验科学知识。 4.艺术与美育。幼儿园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艺术表达能力和欣赏能力。 教师会组织绘画、音乐等活动,帮助幼儿发展自己的艺术潜能。 第三部分:幼儿园课程方法 幼儿园课程方法是指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游戏教学法。游戏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会通过游戏引导幼儿 学习知识和技能。

幼儿园课程知识点

幼儿园课程知识点 一、概念(24个) 1.幼儿园课程:实现幼儿园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个活动的总和。 2.学科课程:通过伦理组织法而获得的一种课程类型,强调按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其结构组织课程内容。 3.经验课程:也称活动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4.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分科课程是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所及体系的完整性。综合课程是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分科与综合的区分是相对的,又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综合课程并不以牺牲学科体系为代价。 5.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或“官方课程”。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这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具有潜在性,影响具有弥散性、持久性,积极与消极影响并存。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共同构成学校课程的全貌——实际课程。 6.行为目标 :以具体的、可被观察与操作的行为来表述的课程目标,指明课程实施以后儿童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具有具体、精确与可

操作的特点。 7.生成性目标 :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开展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它注重过程,反应的是教育过程中儿童经验生长的要求,反应的是儿童问题解决的过程与结果,根本特点是过程性。 8.表现性目标:表现性目标是由美国的艾斯纳提出的。它是指每个儿童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它追求的是儿童反应的多元性。 9.幼儿园课程内容:根据幼儿园课程目标选择的,蕴涵或组织在幼儿的各种活动中的基本态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行为方式。10.课程组织:将构成课程的各要素合理加以安排,联系和排列的方式,包括课程内容的组织与教育过程的组织。 11.课程实施:指把一项课程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12.支架教学:指教师提供符合儿童认知层次的支持、引导与帮助,以帮助儿童由需要协助逐渐能够独立完成某一任务,进而由低水平能力发展到高水平的能力,源于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13.间接教学:教师通过适当的中介,迂回地传递教育意图的方式.它不直接通过教师的语言而借助于教学环境的中介作用传递给幼儿,幼儿意识不到教师的意图。这种方式的教育比较接近于幼儿的生活,甚至与幼儿的生活完全融为一体。 14.直接教学:教师直接、明确地传递教学意图,它是一种明确、简捷、有序、迅速的教育方式;主要借助于语言讲解进行,不太符合幼

幼儿园课程论复习重点

. ;. 1幼儿园课程:由教育者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幼儿需要,有目的,有组织,计划地为幼儿安排的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活动。 2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幼儿在幼儿园通过活动所获得的所有知识和经验的总和。 3学科(领域)课程:将幼儿园的课程分为若干学科,以学科为单位组织和实施教育活动的过程。 4单元主题(综合)课程:以主题或单元为核心的课程模式,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组织的教学活动,运用系统的学科理论,以各领域的知识内容为主导线索,有机地构成一系列的主题或单元,再将课程的各种因素综合化的课程。 5项目(主题)活动:围绕着贴近儿童生活的中心内容即主题作为组织课程内容的主线来组织教育教学的活动。 6课程实施:将课程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和课程目标。 7福禄贝尔:德国人,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称为幼儿园之父,提出一套教育玩具“恩物'',使幼儿教育成为独立的部分,并把游戏列入幼儿园课程。提出儿童内在的力量和心理发展的原则。 8五指活动课程: 是指陈鹤琴以人的五指比喻课程内容的五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且独立中蕴含的整体性,包括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文活动。 9整个教学法:是五指活动课程内容在实际中的具体化,是在对儿童心里正确理解的基础上提出的适合幼儿园课程的活动组织方法。 10行为课程: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 11隐性课程:是指教学计划之外的潜在的和非预期的课程,在教学情景之中无意识的获得经验。 12区域活动:以幼儿的需要,兴趣为主要依据,考虑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正在进行的其他教育活动等因素,划分一些区域,如积木区,表演区等,在其中投放材料,制定活动规则,幼儿自由活动。 13行为目标:把学校要达成的教育目标,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加以称述,指明学习后学习者所发生的可见行为变化。 14表现性目标:儿童在具体的教育环境中产生的个性化的表现,追求的是儿童的个性化反应。 15张雪门:我国著名的学前教育专家,和我国著名的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一起被称为“南陈北张”,他的课程论思想体现在“行为课程”中,提出幼稚教育生活化,教育化著作《幼稚园课程编制》。 16认知学派对幼儿园的启示:1)课程就是促进幼儿在认知结构的形成过程中推动幼儿的认知发展。2)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上,代表人物布鲁纳强调:不论我们选择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 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3)课程设计要依据幼儿的认知结构水平,尊重幼儿的认知规律。 17人本学派对幼儿园的启示:1)在课程目标上以促进幼儿完整人格的发展,独特潜能的发挥以及达成自我实现目的为核心。2)课程内容的选择注重对幼儿的个人意义及与实际生活的适切性 。3)课程实施中,人本主义者非常重视“人际关系”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4)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手段。 18国外对我国教育的启示:1福禄贝尔:1)教育目的:培养万能统一的人生观,形成对世界的和谐发展认识。2)教育任务:促进儿童的自我活动和内在本质力量的发展,发掘儿童内在生命潜力。3)教育原则:统一性,发展,适应自然的原则。2瑞吉欧:1)儿童观:具有生存和发展的儿童,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儿童,积极主动学习的儿童,善于表现艺术的儿童。2)教育观:注意内在品质的培养。3)教学方法:注重合住与交流,突出儿童的主体地位,抓住教育的时机,依托社区资源。3蒙台梭利:1)儿童观:“心里胚胎期”与外界环境,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发展教育的敏感期与教育时机,儿童的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2)教育观:自由教育,有准备的教师和环境。4.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的幼儿园课程模式从尊重每一个儿童的个性、天赋、潜力出发,力图寻找适合每个儿童发展的教育方式。通过语言智能、数学——逻辑只能等八种基本技能为基础,探究出“区域活动”“主题活动”等形式的课程,使得幼儿园课程模式出现了新的发展方向。5陈鹤琴:⑴提出了“活教育”思想在其中重点阐述了具有独创性的幼儿园课程结构的“五指活动”理论“五指活动”是以人的相连五指比喻幼儿课程的五个方面,即健康、社会、科学、艺术、语言,其个有特色,注定要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且独立中蕴含整体性⑵主张幼儿园的课程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采用整个教学法,来组织课程内容,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是幼儿在各个领域都能获得相应的发展。 19单元主题课程与项目课程的区别:1)单元主题课程是由老师预先计划好的,而项目课程是慢慢的发展出来的。2)单元主题课程是老师事先设定好目标,而项目课程是经由孩子和老师商议发展出来的。3)单元主题课程中所有的孩子都有相同或相似的活动工作,而项目课程是自由选择活动。4)单元主题课程持续时间短,项目课程持续时间长。 20幼儿园课程的要素:①课程目标②课程内容③课程组织④课程评价; 泰勒四问题:1)学校应该达到那些教育目标 2)提供那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怎样才能确定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21课程评价要素:1.对课程目标的评价:1)课程目标与教育目标是否一致。2)幼儿园课程目标实现是否可行。3)课程目标来源是否科学。 2。对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1)对教师教的评价,2)对幼儿学的评价。3.对课程结果的评价。1)评价幼儿的发展2)评价教师的行为. 22设计活动目标的确定有哪些依据:1.要以《纲要》中的各领域的目标为指导。2.要根据本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认 识规律。3.要建立在深入分析研究教材和幼儿原有经验的基础上 。4.要具体明确,有较强的针对性。5.既要面向全体,又要适应个别需要。6.注意各领域目标之间的整合。 23幼儿园课程实施途径:一,生活活动:满足幼儿基本生活的活动,一日生活。二,游戏活动:特征,动作,表情,材料,环境,语言,自主自愿的。三、教学活动 教学特征:教育的情景性、生活性、综合化,教学过程的活动性、操作性,形式的多样性。 24低结构化和高结构化活动的区别:1)低是由老师与儿童共同确定学习目标,高是由老师确定的。2)低是由儿童生成活动,高是由教师发起的。3)低的教学活动动机主要是 儿童的需要,高动机是老师的 惩罚。4)低强调活动过程,高强调活动结果。 25 蒙氏教育的五大领域: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 26设计幼儿园课程活动目标的确立有哪些依据? 依据;㈠依据幼儿的需要①儿童的理想发展水平②儿童的现 有发展水平 ㈡依据社会的需要;儿童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他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个体发展要与社会发展交织在一起 ㈢依据知识发展的需要;知识是人类的结晶,能帮助幼儿更好的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形成判断是非对错美丑的标准,掌握有效的行动方式方法。 27案例分析 1单元主题活动的设计步骤⑴选择确定主题⑵目标⑶内容⑷过程。2学科(领域)课程设计步骤⑴初步设定目标⑵学期、学年计划⑶选择、确定目 标内容⑷设计活动过程

幼儿园课程知识点总结

一.幼儿园课程的心理学基础 1。心理学与课程的关系:心理学成为幼儿园课程的基础之一,主要是由学龄前儿童教育的特点决定的.为了使课程效果实现最佳状态,必须把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作为课程内容组织的客观依据.以儿童发展为本,课程要适宜儿童的发展,是许多早期儿童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工作者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因此,要规划优质的幼儿园课程,需要以一定的心理学基础为理论。 2.心理学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一)成熟理论:代表人物斯坦利·霍尔和阿诺德·格塞尔。霍尔{复演论}主张教育应顺应儿童的天性和发展规律,而不是去遵守来自外部的规则。因此,他被认为是建立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先驱。格塞尔继承了霍尔的主张,认为儿童的发展由遗传因素决定,并把通过基因来控制发展过程的机制定义为成熟. 成熟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启示: (1)重视儿童学习的“准备状态”,在儿童尚未达到准备状态时,应耐心等待儿童的成熟,而不要人为的促进儿童发展. (2)教师应基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设计课程和创设环境. 教师的作用是提供支持其成长和发展的环境和气氛,让儿童能感受到快乐和满足. (二)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皮亚杰.皮亚杰创造了儿童发展阶段论

和知识建构理论。他认为,认知发展不仅是建立在生理年龄的基础上,而且还建立在儿童自身主动活动的基础上,即儿童通过与世界的互动来积极的建构自己的知识,从而主动地尝试认识外部世界的意义。皮亚杰理论中的发展观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能涉及的经验为中心,尊重儿童的主体性。 思维的机制:同化,顺应,总结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0岁—2岁):“客体永恒性” B.前运算阶段(2-7岁):1)自我中心:皮亚杰三山实验2)泛灵论:幼儿会由己推人,认为万事万物都有生命,即“万物有情”3)思维的不可逆性(无法达到守恒):长度守恒、液体质量守恒4)分类能力C。具体运算阶段(7-11):获得守恒性(思维具有可逆性), 群集结构形成(分类系统) D。形成运算阶段(11—15岁):思维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 皮亚杰理论对幼儿园课程设计、编制和实施的影响: A.为儿童提供实物,让儿童自己动手去操作; B.帮助儿童发展提出问题的技能; C.应该懂得为什么运算对于儿童来说是困难的 (三)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结构说,认为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