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课标要求:(1)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2)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3)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第一课俄国十月革命

1、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是二月革命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革命是十月革命

2、二月革命出现的两个政权是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3、十月革命的时间地点1917年彼得格勒

领导人起义总指挥部列宁斯莫尔尼宫

4、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是主席是人民委员会列宁

5、1918年,苏维埃俄国的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6、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十月革命

7、十月革命的性质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革命)

8、十月革命的任务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9、苏俄在三年国内战争时期经济上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主要措施是作用。余粮收集制保卫了苏维埃政权10、十月革命的意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

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

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

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第二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目的是新经济政策恢复发展经济

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是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特点是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作用是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苏联的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这一名称开始于年,共存在了____年。1922 69

3、最初加入苏联的加盟国有__、__、_、__ 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

后扩大到_______个。乌克兰、白俄罗斯15

4、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

...是在____。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变成强盛的工业国

5、苏联“一五”“二五”计划重点发展的是重工业

6、苏联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是在。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7、苏联在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8、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新宪法的通过

9、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又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10、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新宪法的通过

11、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建立的标志是1936年新宪法的通过

12、1936年新宪法通过的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建立,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

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也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13、评价斯大林模式。【在当时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历史条

件下,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但这种高度集权的模式阻碍了苏联的

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

分发挥,表明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方面存在着巨大误区。】

14、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探索。

【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背景)三年国内战争时期(作用)保卫了苏维埃政权

⑵、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背景)国内战争结束(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

恢复和发展。】

15、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①、完成两个五年计划,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②、实现了农业集体化。

③、两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由一个传统的

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

④、1936年颁布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建立。】

16、苏联经济建设的启示。

【⑴、国民经济各部门要协调发展。⑵、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⑶、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⑷、立足于本国的国情,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⑸、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课标要求:(1)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

(2)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3)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4)通过国会纵火案和反犹暴行等事例,揭露德意日的法西斯暴行。】

第三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

1、时间操纵国地点1919年英法美巴黎

三巨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美国总统威尔逊性质(实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签订的条约《凡尔赛和约》

与中国有关的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对中国的影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引发了中国的五四爱国运动形成的体系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

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新秩序

2、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身份是地位是战胜国完全无权

3、《凡尔赛和约》是战胜的协约国与签订的。战败的德国

4、《凡尔赛和约》里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的是殖民地的问题

6、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矛盾最激烈的是、。美日

7、为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而

召开的国际会议是华盛顿会议

8、华盛顿会议:

时间操纵国1921----1922年英美日

地点签订的条约华盛顿《九国公约》

最大受害者最大受益者最大限制国中国美国日本

形成的体系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

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性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9、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新秩

序的会议是巴黎和会

10、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的会

议是华盛顿会议

11、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的

会议是条约是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12、《九国公约》:

解决的问题主要针对的是解决中国的问题日本目的打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为美国侵华提供方便维护的是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内容:【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评价:【表面上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及领土完整,实际上肯定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为

美国侵华提供方便】

13、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相同点:①、性质相同:都是帝国主义分赃会议

②、都由少数国家操纵

③、都损害了中国的权益

④、都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⑤、都对战后国际格局产生了影响

14、为什么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因为这一体系只是暂时调整

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这一体系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它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15、一战后战胜国主要是英法美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制度

即战后的和平制度,这种和平制度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确立“和平制度”而召开的两次国际会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16、一战后的国际格局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7、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

第四课经济大危机

1、经济危机:

时间开始国家开始行业1929—1933年美国金融业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

持续时间比较长

破坏性比较大影响【经济危机中,人民群众深受其害,失业人数增多,资产阶级故意销毁大量商品,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

动荡。】

2、在经济危机中,受害最深的是__________ 广大劳动人民

3、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的是______,为对付经济危机罗斯福

他一上任就实行__________ 罗斯福新政

4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__________ 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消除经济危机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 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中心措施是_________ 对工业的调整,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新政的核心和基础是___________ 对工业的调整,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新政“新”在哪里_______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新政的特点是___________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新政不能消除经济危机的根源的原因是_______ 不改变资本主义

新政措施中为了减少失业,扩大消费者需求的是____ 兴办公共工程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是【a整顿金融业,整顿银行,b对工业的调整,颁布《国家工业复兴

法》c整顿农业,d 大力兴办公共工程】

罗斯福新政的效果【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

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

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

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评价罗斯福新政

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1、德国法西斯建立的标志是__________ 1933年希特勒上台

2、世界大战的欧洲

..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________ 1933年希特勒上台

3、纳粹党利用_____打击德国________ 国会纵火案共产党和进步人士

4、纳粹党极力煽动反犹排犹情绪,疯狂迫害犹太人转移德国人民对垄断资产阶

是为了________ 级的仇恨

5、德国法西斯的头目是_____意大利法西斯头目是____ 希特勒墨索里尼

6、世界大战的亚洲

..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________ 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7、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支持者和集中地是________ 日本军部

8、最早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国家是意大利

9、法西斯建立与经济危机无关的是意大利

10、法西斯国家建立的先后顺序是意大利德国日本

11、日本法西斯一步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是为了摆脱经济危机

12、德国法西斯的暴行:【a、国会纵火案,迫害德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

b、迫害犹太人采取种族灭绝政策,

c、纳粹党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焚毁大量进步书籍,

d、干涉西班牙内战。】

13、意大利法西斯的暴行:【a、入侵埃塞俄比亚,使用新式武器甚至毒气屠杀埃塞俄比亚

人民b、干涉西班牙内战,对格尔尼卡进行地毯式轰炸】

14、日本法西斯的暴行:【a、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制造南京大屠杀,30多万中国军民遇难。

b、在哈尔滨设立死亡工厂,用贫民、战俘做细菌武器,化学武

器的研究。】

15、轴心国集团的全称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16、轴心国集团的成员国德国意大利日本

17、轴心国集团的性质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

18、轴心国集团形成的影响对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

19、列举为摆脱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德意日美各国寻找的出路。

【德国—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意大利-- --强化法西斯独裁统治

日本----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内容标准:(1)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2)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3)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4)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第六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德国吞并的第一个主权国家是______ 奥地利

2、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西方大国采取妥协退让的____ 绥靖政策

3、慕尼黑会议:时间_____ 参与国家_______ 1938年英、法、德、意大利

结果签订了《慕尼黑协定》

内容【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4、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事件是慕尼黑阴谋

5、绥靖政策a、实质:姑息纵容政策,牺牲小国的利益,维护自己的利益,将祸水东引

b、目的:牺牲小国的利益,维护自己的利益,将祸水东引,把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c、顶峰:慕尼黑阴谋

d、影响:【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气焰

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

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削弱了反法

西斯力量,加速了二战的爆发。】6、二战爆发前德国首先吞并的有独立主权的

国家是接着是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

7、二战全面爆发后德国吞并的第一个国家是波兰

8、二战的起止时间1939、9----1945、9

二战全面爆发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二战全面爆发的直接原因经济危机的打击

其他原因绥靖政策

9、二战的性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10、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英

法对德宣战

11、二战初期,遭到德国空军轰炸的国家是英国

12、二战初期长期实行绥靖政策,但很快投降的

国家是法国

13、德国法西斯遭到第一次重大挫折的战役是不列颠之战

14、打破希特勒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的是莫斯科保卫战

15、标志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是珍珠港事件

16、二战规模达到最大规模是__________ 珍珠港事件后,美中英等20

多个国家对日宣战

17、珍珠港事件爆发的意义是___________ 标志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

规模进一步扩大,达到最大18、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是____________ 珍珠港事件

第七课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

1、二战:

①、时间:1939----1945年

②、性质:一战: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二战: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③、原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

经济发展不平衡

直接原因经济危机的打击

其他原因绥靖政策

④、二战的进程:

全面爆发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扩大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莫斯科保

卫战的胜利,打破了德国天下无敌的神话最大规模(进一步扩大)1941年,日军偷袭珍珠港(珍珠港事件)

反法西斯联盟建立1942年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

第二战场的开辟诺曼底登陆

欧洲战事结束的标志1945年5月8日德国签订投降书

二战结束的标志1945年9月2日日本签订投降书⑤、重大事件排序:德国进攻波兰不列颠之战莫斯科保卫战

珍珠港事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斯大林格勒战役

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攻克柏林日本签署投降书2、《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时间地点1942年华盛顿

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

作用:【极大的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

增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为最终打败

法西斯奠定了基础】

3、诺曼底登陆:时间登陆军队1944年美英联军

目的为了配合苏联作战

结果德国处在东西夹击之中

意义(影响)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4、雅尔塔会议:时间1945年

三巨头、、英国:丘吉尔苏联:斯大林

美国:罗斯福

内容:【分区占领德国,彻底摧毁德国的法西

斯主义,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在结

束欧洲战场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作用:【雅尔塔会议对协调盟国战胜德、日法

西斯的步伐,以及建立联合国起到了

一定的积极作用。】

5、攻克柏林战役:时间作战部队1945年苏联红军

结果5月8日,德国签署投降书

作用欧洲战争结束

10、第二次世界大战以而宣告结束。轴心国的彻底失败

1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体现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合作的事例有:

政治上、。签署《联合国家宣言》、雅尔塔会议召开

军事上、。诺曼底登陆、苏联向中国东北的日军宣战12、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

(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13、二战的启迪:①、和平生活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②、社会制度和意

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挑

战。③、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④、所有国家应当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⑤、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14、如何避免战争①、审视历史,牢记历史教训。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

消除战争根源。③、加强国际合作,寻求共同发展。④、发挥联合国的

作用。⑤、全世界人民联合起来,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

和平。⑥、国与国之间应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应以和平谈话的手段

解决国际争端。

15、二战期间,中国抗日战争的三次大捷: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内容标准】

(1)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2)知道欧洲联盟。

(3)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

第八课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1、二战后,西方大国中唯一没有削弱,反而更为

强大的国家是美国

2、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①、战时资本积累

②、政府有效的财政政策

③、科学技术的进步】

3、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表现:【①、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

展,西部南部尤其迅速。

②、20世纪70年代危机,经济地位下降。

③、20世纪80年代调整政策经济逐渐好

转。④20世纪90年代,进入新经济时代。】

第九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1、欧共体:时间发起国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和法国

目的发展经济,提高国际地位,维护自身安全作用促进各国经济发展,提高国际地位。

2、欧盟:前身成立时间欧共体1993年

性质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

作用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

利于经济的发展。

统一的货币欧元

3、日本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时间20世纪70年代

4、日本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主要原因:【外部-----美国扶持

内部-----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

先进的科学技术,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内容标准】(1)了解赫鲁晓夫改革。

(2)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

(3)以匈牙利为例,了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

第十课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1、赫鲁晓夫改革:

时间主要针对1953年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内容:【经济上:把农业作为突破口,削减农业

税,提高农副产品的价格,增加农业投

入,开垦荒地,同时对工业手术。

政治上:批判个人迷信,平反冤假错案】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

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

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戈尔巴乔夫改革:

内容:【首先把作为重点,但没有取得成效。经济改革

随后转入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政治领域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的表现:【A、由一党制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

B、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加强。】

3、苏联解体:

时间存在了 1991年底 69年

标志实质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社会制度变化

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标志着)雅尔塔体系结束

根本原因(历史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高度集中政治经济体制)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错误的路线政策

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催化剂八一九事件

第十一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1、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暴露,改革势在必行

2、匈牙利改革:

改革人卡达尔

内容【经济上: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提高农

产品的收购价格,国家取消指令性计划,

改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进行调节;工

业方面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政治上:改

善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稳定政

治局势】

成效:【使匈牙利的政治经济形势好转,为六七十

年代的全面经济政治改革奠定了较好的

基础。】

3、东欧剧变:

时间性质 1989—1991年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

历史原因(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启示:【①、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应与本国国情相结

合,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②、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加强社会主义民主

与法制建设。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⑤、

抵制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内容标准】

(1)以印度等国为例,简述亚洲国家实现国家独立和走上民族振兴道路的概况。

(2)简述战后非洲独立运动和拉丁美洲各国为捍卫国家主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所进行的斗争。

(3)知道中东战争,认识战后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

第十二课亚非拉的奋起

1、印度: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章西女王

(二战后)1947年印度民族独立尼赫鲁

2、年,英国被迫同意独立,1947年印度

把原来的印度分为和印度巴基斯坦

实行印度领导人印巴分治尼赫鲁

3、印度独立后取得的成就【经济发展,粮食基本实现自给,建立

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重视对科技的引

进,原子能,生物等科技成就令人瞩目】4、二战后,和经济迅速发展,韩国新加坡

成为国家。现代化

5、二战后,非洲独立运动首先在展开北非

6、1960年,被称为,因为这一年非洲独立年

由17个国家独立。

7、非洲殖民体系崩溃的标志是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

8、领导印度独立的是领导埃及独立尼赫鲁

的是领导古巴独立的是纳赛尔卡斯特罗

第十三课动荡的中东地区

1、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领导人是阿拉法特

2、中东地区矛盾复杂的原因【①、巴勒斯坦主权归属问题②、

民族问题③、宗教问题、

(耶路撒冷的主权归属问题)

④、领土问题、历史问题⑤、

西方大国的干预】

3、1948年---1982年发生次中东战争,5次

第一次是因为阿拉伯国家抵制以色列建国

4、中东问题的关键是巴以冲突(阿以冲突)

5、一战后,获得巴勒斯坦“委任统治权”的是英国

二战后,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决议,分治

建立一个和一个的决议。犹太国家阿拉伯国家6、和平进程:1991年中东和平会议在以土地换和平

的基础上举行,中东和平出现曙光。

7、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是阿拉法特,拉宾,佩雷斯

8、解决中东问题较好的途径通过协商对话,和平解决

9、实现中东地区和平的最大障碍是大国在该地区的争夺,尤其是美国

推行一边倒政策,过分偏袒以色列

10、对中东地区的认识:以色列应最大限度做出让步,放

弃暴力和恐怖袭击,西方大国应

公平公正

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内容标准】

(1)简述杜鲁门主义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

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2)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

杂性。

(3)以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为例,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

1、冷战政策

概念___________ 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

除直接武装进攻

....以外的一切手

段和敌对行动来遏制共产主义序幕____________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实质____________ 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根本目的__________ 称霸世界

表现______________ 政治上,出台杜鲁门主义

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

军事上,成立北约组织结束标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2、两极格局形成标志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成立

两极格局结束标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3、北约组织与华约组织的性质政治军事集团

4、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美苏冷战

开始

5、马歇尔计划实施的意义有利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霸权地

位的确立

6、北约的成立标志着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

4、美苏争霸第一阶段的特点有紧张也有缓和,优势在美国

主要表现古巴导弹危机

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一超多强”的“一超”指美国

“多强”指日本、欧盟、中国、俄罗斯等

国家和国家联盟

2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经济实力

3、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①一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②二战后形成雅尔塔体系,即美苏

两极格局③九十年代苏联解体,两

极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一超多强”。

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

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

格局还没定型

4、冷战结束后,威胁世界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

安全的因素有霸权主义,恐怖分子等

5、科索沃战争的评价。1、科索沃战争侵犯了南联盟的主权,给南联盟生产生

活带来灾难,也损害了中国主权,威胁世界的和平。

2、是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的挑

战,对世界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3、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是长期曲折的斗

争过程,使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

6、中国如何面对多极化趋势?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综

合国力,力争在新的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2、增强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

治,维护世界和平。

第十六课世界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根源高科技的迅速发展

2、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1、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2、跨国公司的影

响增大。3、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4、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4、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表现: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5、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利:1、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2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

互竞争

弊:拉大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跨

国公司不公平不公正的行为(不合理的经济秩

序)国际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增大。

6、经济全球化中国最重要的举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7、中国如何让应对经济全球化:1、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制

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引进国外资金技术经验,

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8、当前世界人民面临的重大任务: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建立国际

政治经济新秩序。

第八单元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内容标准】(1)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2)知道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等著名文学作品。

(3)了解毕加索等美术家的艺术成就。

(4)通过爵士乐、好莱坞等,了解现代音乐和电影业的发展。

第十七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1、时间开始的国家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

2、主要标志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的

重大突破

3、核心内容电子计算机的广发应用

4、进入时代信息时代

5、生物工程的核心基因工程

6、基因工程中最引人注目克隆技术

7、特点1、出现许多科技成果,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2、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3、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加大

8、影响1、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2、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3、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科技,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推

动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4、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9、中国如何应对?(国家)国家应该大力推行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

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培养人

才,增强我国的科技实力。

(青少年)青少年应该努力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为德智

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学习科学家刻苦专研,

不断创新的精神。

第十八、十九课科技文化

1、揭露、批判美国生活的著作是作者是《美国的悲剧》德莱塞

2、西班牙画家的毕加索《格尔尼卡》

反映的是。揭露德国法西斯轰炸格尔尼卡的暴行

3、毕加索创立的派别立体画

4、20世纪艺术中的珍品指《格尔尼卡》

5、爵士乐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非洲音乐

由美国黑人在发展起来。美国南部

6、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最具创新风格的是爵士乐

7、爵士乐的使它形成多种多样的风格即兴表演

8、美国电影代名词位于好莱坞美国洛杉矶

9、世界著名的影城,也是世界电影业中心好莱坞

10、获得梦幻工厂称号的是好莱坞

11、电影的最高奖奥斯卡金像奖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对比表

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点汇总 1、文艺复兴的意义: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2、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a.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是经济全球化的开始。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 b.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一场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扩张与侵略活动也从此开始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触角开始伸向世界各地。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意义和影响: ①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③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4、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 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①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推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5、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

展,②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③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6、评价拿破仑: 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一个军事独裁者。他掌握政权后,采取各种措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制定和颁布了《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他所进行的早期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但后期进行的战争,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主权,掠夺了各国人民的财富,激起了各国人民的反抗,最终葬送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7、工业革命影响: ①生活方面:出现的交通工具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②生产力: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 ③社会关系方面: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④国际关系方面: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8、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1)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地主阶级洋务派向西方学习,掀起了洋务运动; 工业革命的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坚持科教兴国战略、科学发展观。 9、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意义: 积极影响: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农奴制,有利

初中历史知识点汇总

初中历史知识点汇总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 1、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1)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 (2)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2、统一国家的建立 (1)汉武帝的大一统 (2)张骞通西域及丝绸之路 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和开元盛世 (2)科举制的创立及完善 (3)唐与吐蕃的交往 (4)遣唐使、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 4、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1)宋与辽、西夏和金等政权的并立 (2)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5、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1)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2)郑和下西洋、雅克萨之战 (3)粉碎大小和卓叛乱、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 (4)明清社会经济与“闭关锁国”政策

6、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1)祖冲之与圆周率 (2)华佗、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3)《齐民要术》《天工开物》 (4)四大发明 (1)孔子、百家争鸣 (2)《史记》《资治通鉴》 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 1、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 (3)左宗棠收复新疆 (4)甲午中日战争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近代化的起步 (1)洋务运动 (2)戊戌变法 (3)辛亥革命 (4)新文化运动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五四运动、中共成立 (2)中共探索革命道路 (1)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 (2)南京大屠杀

(3)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4)抗日战争的胜利 5、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重庆谈判 (2)内战爆发、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3)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 6、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1)开国大典 (2)新中国巩固政权的斗争 一五计划、一届人大 8、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十一届三中全会 (2)改革开放 9、新中国的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外交成就 (1)“一国两制”、祖国统一大业 (2)50年代的中国外交

部编版中考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

部编版中考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 1.背景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1)19 世纪中期 ,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第 1 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2)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 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政治压迫。 1.时间 :19 世纪初(3)印度人民的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2.背景 2.时间 : 1857 年 (1)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 3.组成 : 治之下。印度土兵、农民、手工业者以及被剥夺权力的王公。 (2)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4.杰出代表 :章西女王 3.目的 :反抗殖民统治 ,争取民族独立 5.过程 :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起义军夺取了德里。 4.地区 :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英军虽然武器先进 ,但还是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攻陷德里。 5.领导人 6.结果 :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直到壮烈牺牲。 (1)北部地区 :玻利瓦尔 ;7.意义 :印度民族大起义 ,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 (2)南部地区 :圣马丁。民族意识的觉醒。 (3)他们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这次起义也是 19 世纪中期 ,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 6.结果成部分。 (1)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 ,成立了“大第 2 课俄国的改革 哥伦比亚共和国” ,当选总统。一、彼得一世改革 (2)圣马西领导阿根廷、智利、秘鲁独立1、背景 7.拉美独立运动取得胜利的原因 ?(1)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 ,俄国盛行农奴制 ,封闭落后。 ①拉美各国人民联合起来 ,协同作战 ,南北夹击 ,为民族独立英(2)农业和手工业使用农奴劳动 ,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勇斗争。2、时间 : 18 世纪初 ②有统一的指挥。3、领导 :彼得一世 ③玻利瓦尔等领导人的卓越领导4、目的 :改变俄国落后面貌 ,实现富国强兵。 ④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殖民地争夺中力量日益衰落。5、内容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1)改组行政机构 ,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必背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必背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必背知识点 1、原始人群居生活的原因:生产力低下,生产工具原始,物质相当匮乏,只有依靠集体才能生存。 2、比较父系氏族社会与母系氏族社会 相同点:⑴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⑵都实行财产、分配公有制。不同点:⑴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在社会中站主导地位;父系氏族社会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⑵母系氏族社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父系氏族社会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⑶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出现了私有制和奴隶制,原始社会解体。 3、四大文明古国 古埃及(前约3500年)——尼罗河流域——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古巴比伦(前约3500年)——两河流域(“新月沃地”)——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 古印度(前约2500年)——印度河、恒河——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古中国(前约2070年)——黄河、长江流域——分封制 4、种姓制度:在雅利安人侵入印度的过程中形成。社会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下一等级不得从事上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的等级不得通婚。 影响: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5、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1)罗马历史发展线索:罗马城(公元前8世纪)——罗马共和国(公元前509年)——称霸地 中海(公元前2世纪)——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帝国分裂(395年)——西罗马灭亡(476年,欧洲奴隶社会结束) (2)主要战争及战役:布匿战争(罗马——迦太基)坎尼战役以少胜多 (3)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建立罗马帝国。 6、文字的出现:象形文字——古埃及人(3000年),对以后字母文字产生重要影响。 楔形文字——两河流域(古巴比伦)苏美尔人(3000年),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字母文字——腓尼基人(22个),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7、古代科学家 ①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浮力定律、发明螺旋式水车②亚里斯多德:创立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逻辑学,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8、古代文学家 ①荷马(古希腊):《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②索福克勒斯(古希腊悲剧作家):《俄底浦斯王》。③《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阿拉伯民间故事集。④埃斯库罗斯:古希腊悲剧之父. ⑤阿里斯托芬:古希腊喜剧之父。

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

中国古代史部分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元谋人:170万年前,我国最早人类。 2、河姆渡人: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 半坡人:黄河流域、粟、半地穴房屋 3、黄帝:“人文初祖” 炎黄联盟→“炎黄子孙”。 4、尧、舜、禹禅让。 (二)国家的生产和社会巨变 1、禹建立夏—我国第一个国家政权 2、西周分封制和嫡长子继承制 3、春秋五霸(典故) 4、战国七雄 5、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发展→社会变革 6、商鞅变法(内容、影响) (三)统一国家的建立 1、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中国 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3、书同文、车同轨(促进经济文化发展) 4、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 5、汉初休养生息 6、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7、张骞通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8、前60年,西域都护的建立,标志着新疆正是归属中央政权(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少数民族内迁:匈奴、鲜卑、羯、氐、羌 2、三国鼎立:曹丕(魏),刘备(蜀汉),孙权(吴) 3、三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4、北民南迁和江南的开发: 东晋南朝时,江南得到开发,逐渐赶上北方。 5、北魏孝文帝改革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 (五)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隋朝统一南北、开凿大运河、创立科举制 2、唐太宗“贞观之治” 3、武则天“上承贞观,下启开元”鼎盛时期 4、开元盛世 5、唐朝的民族交往 大祚荣“渤海郡王”(东北) 骨力裴罗“怀仁可汗”(漠北)边疆稳定 皮罗阁“云南王” 文成公主入藏远嫁松赞干布 6、唐朝的中外交往: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学 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高度繁荣、全面辉煌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2、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任何动物的根本区别。 3、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4、完全形成的人阶段的代表①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②晚期猿人中国元谋人和人、印度爪哇人;③早期智人中国丁村人、德国尼安德特人;④晚期智人中国山顶洞人、法国克罗马农人。 5、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 6、三大人种即黄种、白种、黑种人出现的原因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1、氏族社会的不同阶段母系氏族?父系氏族母系氏族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起来,男子逐渐取代妇女成为主要劳动力,开始支配社会,父系氏族逐渐取代母系氏族。 2、的产生父系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统治阶级设置了一系列机构和设施,如政府、军队、监狱和城墙等,它们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的产生。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1、的出现、统一及灭亡①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②公元前35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建立起来;③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 2、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1、公元前3500年以后,

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2、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 3、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古代印度1、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 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 2、印度的等级制度①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②被统治阶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③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四、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答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②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二、雅典城邦的繁荣1、经济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2、政治伯利克里扩大公民的全力,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权利机构公民大会;3、文化教育伯利克里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最新 部编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 下册 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主要殖民者:西班牙、葡萄牙。 2.背景:①长期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残酷的殖民统治之下。 ②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时间:19世纪初。 4.领导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5.概况:①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 “大哥伦比亚共和国”。为纪念玻利瓦尔,一个新成立的国家被 命名为“玻利维亚”。 ②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 二、印度民族起义(1857—1859) 1.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激起 了印度人的反抗。 2.导火索:“涂油子弹事件”。 3.领导力量:封建王公;主力:印度土兵;杰出代表: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 4.意义:①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人民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②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 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 一、彼得一世改革:18世纪初,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1.背景(原因):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极其缓慢。 2.领导人:彼得一世。 3.时间:18世纪初。 4. 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5.内容: ①政治上: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②军事上: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 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③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④文化上:推行文化教育,派遺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 报纸; ⑤生活方式上:提倡西方的礼节和生活方式。 6.作用:①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増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②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的,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 程。 7.局限性: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二、废除农奴制: 1.背景(原因):农奴制严重制约俄国的经济发展。 2.领导人:亚历山大二世。 3.时间:1861年。 4.目的:巩固沙皇的统治。 5.主要内容: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②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 钱赎买。 6.意义:①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 ③推动了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④但农奴制的参与仍然存在,影响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7.局限性:农奴制残余依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第3课美国内战---南北战争(1861—1865年) 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 问题) 2.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当选为总统。

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八单元 金属 合金 金属资源 课题一 金属材料 一、金属材料 纯金属(90多种) 合金 (几千种)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 :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二、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注: 混合物)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合金 铁的合金 铜合金 焊锡 钛和钛合金 形状记忆金属 生铁 钢 黄铜 青铜: 成分 含碳量 2%~4.3% 含碳量 0.03%~2% 铜锌 合金 铜锡 合金 铅锡 合金 钛镍合金 备注 不锈钢:含铬、镍的钢 具有抗腐蚀性能 紫铜为纯铜 熔点低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 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 优点 (2)可塑性好、易于加 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课题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Mg +O 2 点燃 2MgO 2Mg +O 2 2MgO 注:MgO :白色固体 4Al +3O 2 点燃 2Al 2O 3 4Al +3O 2 2Al 2O 3 注:Al 2O 3:白色固体 3Fe +2 O 2 点燃 Fe 3O 4 2Cu + O 2 △ 2CuO 注:CuO :黑色固体 注意:①、虽然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但是在铝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了反应的进 行,所以铝在常温下不会锈蚀。 2、金属的物理性质: 1、金属材料

九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资料讲解

九年级(下册) ★第1课俄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1.时间: 1917年3月 2.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革命后形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 1.背景:临时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继续进行一战。 2.领导人及地点:列宁,彼得格勒。 3.经过: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建立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4.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5.政权巩固: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6.意义: 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⑵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⑶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7.巩固政权:经过三年国内战争,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获胜的无产阶级政权。此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8.对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新经济政策 1.背景: ⑴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 ⑵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2.时间:1921年 3.领导人:列宁 4.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5.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6.评价:是列宁从俄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二、苏联成立 1.时间:1922年底 2.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3.最初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4.扩大: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5.解体:1991年底。 三、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领导人:斯大林 2.1928-1937年实施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3.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实现。 4.斯大林模式(又叫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苏联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 (2)评价: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具有严重弊端,对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知识点整理

考点考中 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知识点整理

考点考中 一.历史人物 1.世界上现存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的制订者(汉谟拉比) 2.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时期的执行者(伯利克里) 3.7世纪中期,推行大化改新的日本天皇(孝德天皇) 4.伊斯兰教的创立者,也是阿拉伯帝国的建立者(穆罕默德)

考点考中 5.8世纪前期,经过他的改革,在西欧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查理?马特) 6.公元前4世纪,他出兵东征,建立起地 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定都巴比伦(亚历山大) 7.在元朝时来到中国,生活了17年,后来由他口述,其狱友执笔的一本书曾风靡欧洲,该书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和憧憬,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马可?波罗)8.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 悉达多)

考点考中 9.基督教的创始人 (传说中的耶稣) 10.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而闻名,还发明了螺旋式水车的科学家(阿基米德) 11.加工整理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荷马史诗》的是(荷马) 12.古希腊悲剧作家,将古代悲剧艺术推向了成熟,《俄底浦斯王》的作者 (索福克勒斯)

考点考中 13.他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 最后一位诗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长诗《神曲》的作者(但丁)14.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艺术大师,代表作品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达?芬奇) 15.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的文学工匠,代表 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16.最早发现美洲大陆的意大利的航海家(哥伦布)

考点考中 17.他及他的船队从西班牙启程,穿越大西 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环球航行(麦哲伦) 18.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主持修订 1787年宪法,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 19.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对内颁布了《法 典》,对外发动多次战争,既大几了欧洲 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拿破仑) 20.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珍妮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

初中历史全部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中考知识点汇编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1、距今约有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 2、距今约有70万年至约 20万年的北京人,已经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打制石器,又称旧石器,会制造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已经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靠采集、渔猎为生)。 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1、氏族公社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都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体现了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人类已经定居,靠农业为生,出现制陶业)。 2、河姆渡遗址位于今天的浙江省,距今大约7000年,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是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河姆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他们居住的房屋是干栏式的。、 3、半坡遗址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距今大约_6000_年,主要粮食作物是_粟__,是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陶器(彩陶)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他们居住的房屋大多是半地穴式的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1.炎帝(神农氏),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农业和医药学的创 始人)。 2.黄帝(轩辕氏),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他 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是距今约4000多年前的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炎黄战蚩尤,阪泉之战,走向联合。形成华夏族的主体。 3.黄帝和炎帝被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4.尧舜禹时期(距今约4000多年前),部落联盟首领实行民主推举产生,称为“禅让制”。大禹治水——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结合。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奴隶制),都阳城(登封)。我国古代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禹死后传位给儿子启,从此禅让制(“公天下”)被“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所代替。 2、约公元前1600年,汤打败桀建立商朝,定都亳。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商朝又称殷,今河南安阳)。 3、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1世纪),牧野之战,周武王击败商纣王,建立周朝,都镐京。史称西周。公元前771年(公元前8世纪),犬戎杀死周幽王。 4、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和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两个时期)

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汇总

初中历史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二、北京人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第三课华夏之祖一、华夏之祖——黄帝和炎帝,人文初祖——黄帝二、尧舜禹的“禅让”1.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一、夏朝的兴衰1.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使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2.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二、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3.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造型雄伟)和四羊方尊(造型精美)。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一、春秋争霸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令,逐步成为春秋第一霸主。3.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城濮大战后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百年后,楚庄王做了中原霸主。 二、战国七雄1.战国七雄按东南西北到中间的顺序排列为齐、楚、秦、燕、赵、魏、韩。 2.发生于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决定性战役是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国。 ★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1.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度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的形成时期。2.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牛耕。牛耕:最迟春秋末年使用,战国推广。铁农具:春秋出现,战国推广。二、著名的都江堰战国时期,李冰为秦国修筑的都江堰是举世闻名的防洪灌溉工程。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三、商鞅变法1.时间、地点:公元前356年,秦国。2.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3.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第八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2.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第九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1.孔子是春秋晚期人,其言论记录在《论语》中,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教育上提出: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论语》由孔子弟子整理编写。2.老子是春秋晚期人,其学说记录在《道德经》中,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道德经》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3.墨子是战国时期人,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支持正义战争。4.孟子是战国人,认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主张“仁政”治国,轻徭薄赋,强调保护环境。5.韩非是战国末期人,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制。6.孙武是春秋晚期人,著有《孙子兵法》一书,其军事思想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第十课“秦王扫六合”一、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1.灭六国时间: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2.秦朝建立:前221年,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3.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1)目的:为了加强统治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2)最高统治者是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3)地方推行郡县制度。(县制起源于商鞅变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使用圆开方孔铜钱)、度量衡。3.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4.思想上:焚书坑儒。5.军事上:反击匈奴,北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南凿灵渠,开发南疆。6.秦统一后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度。★第十二课大一统的汉朝1.汉武帝的大一统具体措施:(1)政治上: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削弱了诸侯国的力量;(2)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统治地位由此确立。(3)军事上:对匈奴展开多次大规模的反击战,基本解除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4)经济上: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第十五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张骞通西域1.西域位置:西汉时期,人们把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2.张骞两次通西域:(1)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目的: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2、会不会制造工具,就是任何动物的根本区别。 3、直立行走就是人类进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4、完全形成的人阶段的代表①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②晚期猿人中国元谋人与北京人、印度爪哇人;③早期智人中国丁村人、德国尼安德特人;④晚期智人中国山顶洞人、法国克罗马农人。 5、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 6、三大人种即黄种、白种、黑种人出现的原因人种的差异,就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1、氏族社会的不同阶段母系氏族?父系氏族母系氏族妇女在采集与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农业与畜牧业发展起来,男子逐渐取代妇女成为主要劳动力,开始支配社会,父系氏族逐渐取代母系氏族。 2、国家的产生父系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统治阶级设置了一系列机构与设施,如政府、军队、监狱与城墙等,它们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与国家的产生。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1、国家的出现、统一及灭亡①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②公元前35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③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 2、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就是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1、公元前3500年以后,

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2、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3、汉谟拉比法典就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古代印度1、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 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并把她们变为奴隶,先后在印度河流域与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2、印度的等级制度①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②被统治阶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③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四、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答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②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与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二、雅典城邦的繁荣1、经济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2、政治伯利克里扩大公民的全力,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权利机构公民大会;3、文化教育伯利克里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三、斯巴达城邦的繁荣1、经济斯巴达地处内陆,以农业为主;2、

人教版初三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三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1课俄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1.时间:1917年3月 2.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革命后形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 1.背景:临时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继续进行一战。 2.领导人及地点:列宁,彼得格勒。 3.经过: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建立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4.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5.政权巩固: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6.意义: 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⑵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⑶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7.巩固政权:经过三年国内战争,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获胜的无产阶级政权。此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8.对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新经济政策 1.背景: ⑴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 ⑵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2.时间:1921年 3.领导人:列宁 4.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5.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6.评价:是列宁从俄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二、苏联成立 1.时间:1922年底 2.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3.最初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4.扩大: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5.解体:1991年底。 三、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领导人:斯大林

2019人教版初中历史全册必备知识点总结

2019人教版初中历史全册必备知识点总结 1.结束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完成统一的朝代是:___隋朝____。 2、隋朝开通运河的目的是:____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____“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指的是:_大运河__ 3、唐太宗_____“贞观之治”_;“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统治者是武则天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尤藏万家室…”描绘的盛世局面是:__开元盛世_;统治者是:唐玄宗_ 4.唐太宗“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有:①吸取隋亡教训,重视民众力量②重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轻徭薄赋、戒奢从简、合并州县)③任用贤才,虚心纳谏④扩充国学,完善科举⑤开明民族政策、开放对外政策。 5.唐朝时期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造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6.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的是隋炀帝时;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唐太宗扩大国学规模;武则天创立了和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诗赋作为考试的重要内容。 7.科举制的影响有:①改善用人制度,加强中央集权②促进教育和文学事业的发展③对后世和世界影响深远④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束缚思想 8.唐朝的对外政策:_开放_;唐朝的民族政策:_开明_ 9.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和史实有:(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发展) ①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在今新疆地区设置最高行政军事机构,加强管辖。 ②唐与吐蕃和亲的表现: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 10.唐朝东渡日本传播文化的高僧是:_鉴真_;前往天竺求取佛经学习外来文化的是:_玄奘,他还将自己的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今天研究中亚、印度级新疆的重要典籍。 11. 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12.唐朝时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详细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第1课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1、原因(背景):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 2、时间:1917年3月任务:推翻沙皇统治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结果: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5、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主要权力)、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二、十月革命 1、原因: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②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 ③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 ④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便于组织和发动。 ⑤俄国是一个经济不够发达的帝国主义国家 2、时间:1917年11月7日, 3、地点:彼得格勒领导人:列宁(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4、性质:社会主义革命 5、主要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中国采取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6、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7、启示:马克思列宁主义要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8、1918—1920年苏俄三年国内战争粉碎外国干涉和国内叛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9、十月革命历史意义: 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总结: 三、苏俄 三年国内战争(理解) 时间:1918—1920年 措施:①加强红军建设;②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结果:巩固了新生苏维埃政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①内容:P5小字(现象:无余粮、无私企、无市场)②作用:为战胜国内外帝国主义反动势力奠定了经济基础。 第2课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经济:新经济政策(“新”在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相联系) 1、原因:为了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 2、时间与领导人:1921年,列宁 3、内容: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4、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5、启示:①改革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我们要勇于改革创新;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政治:1922年,苏联成立(最早4个加盟:乌克兰、外高加索联邦、白俄罗斯、俄罗斯) 俄国名称:沙俄(1917前)—苏俄(1917-1922)—苏联(1922-1991)—俄罗斯(1991至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四大发明 1.造纸术:西汉时期出现用麻做的最早的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称为“蔡侯纸”。2.印刷术:隋唐雕版印刷术:《金刚经》;北宋活字印刷术:毕升发明泥活字。 3.火药:唐中期有配方记载,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元广泛用于战争并传入欧洲。 4.指南针:战国时期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指南针北宋时发明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广泛用于航海事业,并传入欧洲,为开辟新航路创造了条件。 二、史学1.《史记》西汉司马迁著,记述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著,记述战国到五代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三、文学1.屈原: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代表作《离骚》。 2.唐诗:代表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3.宋词:著名词作家:苏轼、李清照、辛弃疾4.元曲:关汉卿的《窦娥冤》5.明清小说:四大名著 四、文字、书法和绘画 1.文字的演变:甲骨文——商朝(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金文——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也叫“铭文”。 大篆——西周晚期小篆——秦始皇统一文字,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2.书法: (1)东晋王羲之,后人称为“书圣” 。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 的美誉。(2)隋唐时期最著名的书法家是颜真卿、柳公权。人称“颜筋柳骨”。 3.绘画: (1)魏晋南北朝时绘画艺术有较大发展,东晋的顾恺之最为出色,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2)隋唐时,绘画艺术高度发展,影响较大的有唐朝的阎立本、吴道子(画圣)等 北宋时期的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 五、医学华佗(东汉)——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编成一套医学体操“五禽戏”。 张仲景(东汉)——《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六、天文和数学张衡(东汉)——发明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祖冲之(南朝)

人教版初中历史全册笔记

七年级(上册)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二、北京人 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第三课华夏之祖 一、华夏之祖——黄帝和炎帝,人文初祖——黄帝 二、尧舜禹的“禅让” 1.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夏朝的兴衰 1.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使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2.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二、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造型雄伟)和四羊方尊(造型精美)。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 ★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春秋争霸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令,逐步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3.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城濮大战后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百年后,楚庄王做了中原霸主。 二、战国七雄 1.战国七雄按东南西北到中间的顺序排列为齐、楚、秦、燕、赵、魏、韩。 2.发生于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决定性战役是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国。 ★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 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1.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度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的形成时期。 2.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牛耕。牛耕:最迟春秋末年使用,战国推广。铁农具:春秋出现,战国推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