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中考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

部编版中考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

部编版中考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
部编版中考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

部编版中考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 1.背景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1)19 世纪中期 ,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第 1 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2)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

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政治压迫。

1.时间 :19 世纪初(3)印度人民的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2.背景 2.时间 : 1857 年

(1)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 3.组成 :

治之下。印度土兵、农民、手工业者以及被剥夺权力的王公。

(2)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4.杰出代表 :章西女王

3.目的 :反抗殖民统治 ,争取民族独立 5.过程 :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起义军夺取了德里。

4.地区 :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英军虽然武器先进 ,但还是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攻陷德里。

5.领导人

6.结果 :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直到壮烈牺牲。

(1)北部地区 :玻利瓦尔 ;7.意义 :印度民族大起义 ,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

(2)南部地区 :圣马丁。民族意识的觉醒。

(3)他们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这次起义也是 19 世纪中期 ,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

6.结果成部分。

(1)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 ,成立了“大第 2 课俄国的改革

哥伦比亚共和国” ,当选总统。一、彼得一世改革

(2)圣马西领导阿根廷、智利、秘鲁独立1、背景

7.拉美独立运动取得胜利的原因 ?(1)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 ,俄国盛行农奴制 ,封闭落后。

①拉美各国人民联合起来 ,协同作战 ,南北夹击 ,为民族独立英(2)农业和手工业使用农奴劳动 ,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勇斗争。2、时间 : 18 世纪初

②有统一的指挥。3、领导 :彼得一世

③玻利瓦尔等领导人的卓越领导4、目的 :改变俄国落后面貌 ,实现富国强兵。

④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殖民地争夺中力量日益衰落。5、内容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1)改组行政机构 ,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2)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2)但是 ,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 ,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

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 ,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展 (局限性 )

(3)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第 3课美国内战

(4)推行文化教育 ,派遣留学生 ,创办科学家 ,开办学校 ,创办报一、南北矛盾的加剧

纸; 1.背景 :北方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南方却

(5)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以棉花种植园经济为主,大量使用黑奴劳动。英国工业革命后 ,对棉

6、成效 :通过改革 ,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花的需求 ,进一步刺激的种植园经济的发展。

欧洲军事强国 ,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1700-1721年 ,俄国打败瑞 2.加剧原因 :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典 ,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并在这个过程中 ,营建了新首都——北方为发展本国工业,要求提高关税 ,抵制外国商品的输入;南方为圣彼得堡。了扩大棉花等原料出口,换取英国廉价的工业品,反对提高关税。

7、意义及局限性 3.矛盾焦点 :奴隶制的废存。对美国西部新增加的土地,北方主

(1)通过改革 ,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地外扩张准备了张禁止奴隶制度 ,建立自由州 ,发展资本主义 ;南方则力图扩展奴隶

条件 (新首都 :圣彼得堡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制度 ,建立新的蓄奴州。

(2)农奴制进一步强化 ,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二、内战爆发

二、废除农奴制 (1861 年农奴制改革 ) 1.起因 (借口 )

1、原因 :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1860 年 11 月 ,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 任总统。林

2、开始 :1861 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肯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 ,成为南方奴隶主发动叛乱的借口。

3.目的 :挽救统治危机 ,维护地主利益。 2.爆发 :南方 7 个州宣布退出联邦 ,成立“南部同盟”。1861 年 4

4、内容 :月 ,南方军队挑起战争 ,美国内战爆发 ,史称“南北战争”。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可以改变身份 ,自由转换职业 ; 3.初期形势 :南方蓄谋已久 ,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华盛顿险

(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被攻占。

赎买 ,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三、北方的胜利

5.意义及局限性 1.转折

(1)1861 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1862 年 ,联邦政府颁布了《宅地法》;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农奴制度 ,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奴隶宣言》

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1)内容 :

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二.倒幕运动

宣布从 1863 年元旦起 ,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 1.原因 :开港通商后 ,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许多手工工场破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产。黄金外流 ,引起市场混乱 ,物价飞涨。农民、城市平民和下级武

(2)作用 :士的处境不断恶化。

《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深入人心,调动了农民尤 2.爆发 :一部分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倒其是黑人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幕运动。

面。 3.结果 :1868 年 1 月,倒幕派武装在京都发动“王政复古”政变 ,

2、内战结束 :拥立 16 岁的睦仁天皇亲政 ,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同年 ,倒幕派粉碎了幕

1865 年 ,南方军队投降。美国内战以北方胜利告终,避免了美府的武力反扑 ,结束了幕府统治 ,改年号为“明治”,1869 年日本首都迁到东京。国分裂。三、明治维新

3.林肯遇刺 :1865 年,林肯被拥护奴隶制度的狂热分子刺杀。 1.背景

(评价 ):林肯为维护祖国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贡献,(1).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得到了美国人民衷心的爱戴与景仰,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2).面临沦为西方国家殖民地的危机

4.南北战争性质及意义 2.时间 :1868 年

(性质 ) 南北战争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 3.目的 :富国强兵 ,发展资本主义 ,摆脱民族危机。

命 ,(意义 )经过这场战争 ,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 ,废除了奴隶制度,清 4.人物 :明治天皇

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 5.主要内容

大障碍 ,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1)政治上 ,废藩置县 ,实现中央集权。

第 4 课日本明治维新(2)军事上 ,实行征兵制 ,建立新式军队 ,提倡忠君、服从、不怕死的“武士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道”精神。

1.幕府统治 :19 世纪中期 ,日本人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天皇(3)经济上 ,推行地税改革 ,在“殖产兴业”的口号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是名义上的君主 ,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德川幕府推行闭关锁(4)社会生活方面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 ,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国政策 ,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

2.民族危机 :1853 年和 1854 年 ,美国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 6.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本港口 ,7.评价

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1)意义 :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 ,日本迅

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1)1876 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第一台煤气内燃机。

之列。(2)1883 年,德国工程师载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2)局限 :日本的改革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 ,他强大起来后 ,很快走上(3)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4) 19 世纪 80 年代 ,德国人卡尔本茨制造出第一辆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5)1913 年,美国企业家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汽车制造业革命 )第 5 课第二次工业革命3、影响 :

一、电的应用(1)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引发一场变革。

1、背景 :(2)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 ,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

(1)19 世纪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 ,科学技术取得重大进步。便利。

(2)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 ,促进了工业的的蓬勃发展。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成就 3)

2、时间 :1、重大成就 :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是应用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

3、特点 :2、产生过程 :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1)19 世纪 80 年代 ,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染料等产品。

4.显著成就 :(电力的广泛应用 )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2)1867 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

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第 6 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5.应用过程 :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1)1831 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1.人口增长 :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

(2)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在纽约建成了世界上第长 ,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 ,成为工业劳动者 ,为社一个火力发电站和输电网。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3)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 ,电焊、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 2.大众教育 :19 世纪中期以后 ,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欧洲国家开问世 ,世界由此进入了“电气时代”。始推广大众化教育 ,法国和德国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教育的普及 ,提高

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 ,促进了社会发展。

1、重大成就 :二、城市化

内燃机的发明是应用技术领域的重大成就。工业革命开始后 ,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 ,城市

2、发明过程 :越来越大 ,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里。到 19 世纪后期 ,大部分英国人已经

生活在城市之中了。

三、社会问题 :

(1)贫富差距加大 ,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2)环境污染是工业化带来的另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第 7 课近代科学与文化

一、科学家

1.牛顿:英国科学家,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代表作有 1687 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2.达尔文 :英国生物学家 ,他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代表作有《物种起源》。

二、文学巨匠

1.巴尔扎克 :19 世纪法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人间喜剧》系列小说,再现了法国 19 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

2.列夫·托尔斯泰: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他的作品中一方面深刻揭露了俄国专制主义和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榨 ,另一方面又否定暴力革命 ,宣扬道德上的博爱。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三、音乐美术大师

1.贝多芬 :德国天才作曲家 ,他创作的音乐充满了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和激情,富有感染力。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2.梵高 :荷兰 (国籍 )杰出画家 ,他的《向日葵》中明亮、艳丽的黄色花瓣,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8 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目的 :为了夺取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

2.背景 :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列强之间的竞争与争夺酝酿着战争。德国与英、法、俄的矛盾突出。

3.形成 :

(1)三国同盟 :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

(2)三国协约 :英国、法国、俄国

4.根本目的 :重新分割世界 ,争夺世界霸权。

二、大战的爆发

1.导火线 :1914 年 6 月 28 日,萨拉热窝事件。

2.爆发 :1914 年 7 月,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以撒拉热窝事件为借口 ,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意大利为了自身的利益 ,参加协约国

一方作战。

3.规模 :最初集中在欧洲战场 ,后来逐渐扩大到非洲 ,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三、大战的进程和结果

4.主要战役 :1916 年“凡尔登战役”交。战双方死伤 70 多万人 ,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5.发展 :1917 年,美国参战 ;俄国爆发十月革命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6.结束 :1918 年 11 月,德国投降 ,战争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7.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 ,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 ,争取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8.影响 :

(1)这场战争历时 4 年多 (时间长 ),先后参战的国家共计 30 多个 (范围广 ), 参战各国死伤人数高达 3 000 多万。

(2)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世

界优势地位。

(3)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

国家的民族觉醒。

第 9 课列宁与十月革命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俄国接连失利 ,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2.1917 年 3 月,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建立了产阶级

临时政府。但临时政府宣布继续履行沙皇政府的“义务” ,将世界大战进行到底,引起人民的更大不满。

二、十月革命

1.时间 :1917 年 11 月 6 日(俄历 10 月)

2.领导人 :列宁

3.结果: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三、开辟新时代

1.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主要内容 :建立苏维埃政权 ;通过《和平法令》 ;

成立苏维埃政府 ,列宁任人民委员会主席。

2.具体措施

①废除了旧的国家机器,创建了新的政党机关 ;

②废除了旧的常备军 ,组建了红军 ;

③将大工业、铁路和银行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

④废除土地私有制 ,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

⑤废除沙皇政府和临时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退出第一

次世界大战。

3.成效 :苏维埃俄国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巩固了

新生政权。

4.意义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建立了第一个

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

的解放斗争。

第10 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一、《凡尔赛条约》

1.巴黎和会

①召开:1919 年1 月,在巴黎召开。参加和会的有27 个国家,会议被法国、英国和美国三国操纵。

②性质 :帝国主义国家分赃会议。

2.《凡尔赛条约》

(1)签订 :1919 年 6 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 ,对德国领土、

..

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做出了规定。

(2)内容

①领土 :重划德国疆界 ,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还法国开采

②军事 :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 年,莱茵河东岸 50 千米内 ,德国不得设防 ;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不许德国拥有空军 ,规定陆军人数不得超过 10 万。

③政治 :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

④赔款 :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⑤殖民地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3.凡尔赛体系的确立 :《凡尔赛条约》和其他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的“新秩序”。

二、《九国公约》

1.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为了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由美国倡议 ,1921 年 11 月,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9 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主导会议的是美国。 1922 年,九国代表签署了《九国公约》等条约。

2.《九国公约》的内容

①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

②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

3.《九国公约》的作用 :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最终实现 ,阻止了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 ,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4.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 ,它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在这两个会议的基础上 ,战后国际新秩序得以重建 ,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第 11 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新经济政策

1.实施 :为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 年春 ,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经济政策。但苏联模式的弊端也使苏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2.内容第 12 课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1)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 ,允许出租土地 ,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农民可以自 1.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过渡压榨 ;1918—1919 年,印度农业由买卖 ,实行自由贸易 ;歉收、疾病流行。

(3)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 ; 2.领导人 :甘地

(4)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3.过程 :

3.意义 :新经济政策从苏俄的国情出发 ,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迅速缓(1)1920 年,甘地号召印度民众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解了危机 ,巩固了工农联盟 ,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2)1922 年发生了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 ,甘地认为这超出了非暴力不

二、苏联的工业化合作运动的范围 ,决定停止运动。

1.背景(3)1930 年,甘地再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次主要采取不服从形式 ,

1922 年底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简称“苏联”。从1926 年起 ,所以又称“文明不服从运动”。

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4.结果 :英国殖民政府发布镇压令 ,逮捕甘地。同时被判刑者达 9 万人。

2.工业化 :1928—1937 年,苏联先后提前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后来 ,印度总督与甘地谈判 ,双方妥协。

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5.意义 :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动员了广大人民群众 ,打击了英

3.局限 :国殖民统治 ,增强了印度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 ,甘地为防止爆发

苏联的工业化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完成的。排斥市场和商品经革命 ,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 ,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

济的发展模式 ,被固定下来 ,致使苏联经济日益僵化。二、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

三、农业集体化 1.背景 :一战惨败 ,土耳其被迫签订《色佛尔条约》 ;经济已濒临崩溃边缘 ,

1.背景 :1927 年底至 1928 年初 ,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民

2.农业集体化 :从 20 世纪 30 年代初起 ,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族危亡迫在眉睫。

化运动。 2.目的 :为了维护民族独立和领土完整 ,避免被进一步瓜分。

四、苏联模式 3.领导人 :凯末尔

1.1936 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 ,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铲除了人剥削 4.过程 :1921 年初 ,凯末尔组建了土耳其国民军。第二年 ,国民军打败了人的现象。新宪法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被由英国装备的希腊军队 ,迫使协约国与土耳其签订停战协定。

称为“苏联模式”,又称“斯大林模式”。 5.结果 :

2.特征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1)1923 年 7 月,土耳其与协约国在瑞士的洛桑重新签订了《洛桑条约》,

3.影响 :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 ,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保持了土耳其的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

(2)1923 年 10 月 29 日 ,土耳其宣布为共和国 ,凯末尔当选为第一任总统,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

6.影响 :凯末尔革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民主

革命的一次胜利。它巩固了国家独立 ,结束了落后的封建统治 ,使土耳其走上了民族复兴的道路。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3 课罗斯福新政

一、从繁荣到危机

1.“繁荣:20”世纪 20 年代 ,美国经济空前繁荣。但是,繁荣的后面却隐藏着生产过剩、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等巨大的危机。

2.经济大危机 :

(1)爆发 :1929 年 10 月下旬 ,美国股票突然暴跌 ,一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

迅速席卷了美国以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2)表现 :大量企业破产 ,银行倒闭 ,失业人数激增 ;资本家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 ,不惜大量销毁商品。

二、罗斯福新政

1.时间、人物 :1933 年,富兰克林·罗斯福。

2.目的 :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危机。

3.特点 :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部编版中考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

部编版中考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 1.背景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1)19 世纪中期 ,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第 1 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2)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 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政治压迫。 1.时间 :19 世纪初(3)印度人民的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2.背景 2.时间 : 1857 年 (1)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 3.组成 : 治之下。印度土兵、农民、手工业者以及被剥夺权力的王公。 (2)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4.杰出代表 :章西女王 3.目的 :反抗殖民统治 ,争取民族独立 5.过程 :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起义军夺取了德里。 4.地区 :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英军虽然武器先进 ,但还是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攻陷德里。 5.领导人 6.结果 :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直到壮烈牺牲。 (1)北部地区 :玻利瓦尔 ;7.意义 :印度民族大起义 ,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 (2)南部地区 :圣马丁。民族意识的觉醒。 (3)他们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这次起义也是 19 世纪中期 ,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 6.结果成部分。 (1)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 ,成立了“大第 2 课俄国的改革 哥伦比亚共和国” ,当选总统。一、彼得一世改革 (2)圣马西领导阿根廷、智利、秘鲁独立1、背景 7.拉美独立运动取得胜利的原因 ?(1)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 ,俄国盛行农奴制 ,封闭落后。 ①拉美各国人民联合起来 ,协同作战 ,南北夹击 ,为民族独立英(2)农业和手工业使用农奴劳动 ,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勇斗争。2、时间 : 18 世纪初 ②有统一的指挥。3、领导 :彼得一世 ③玻利瓦尔等领导人的卓越领导4、目的 :改变俄国落后面貌 ,实现富国强兵。 ④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殖民地争夺中力量日益衰落。5、内容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1)改组行政机构 ,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达标测试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达标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19世纪早期、领导革命武装打败西班牙殖民军,获得“拉丁美洲解放者”称号的是 A.玻利瓦尔 B.伏尔泰 C.尼赫鲁 D.菲德尔·卡斯特罗 2. 林肯总统说:“我们不是敌人,我们是朋友,我们友情的纽带,也许会因情激动绷紧,但绝不可能割断,”美国人“友情的纽带”被割断最终引发了A.美国独立战争 B.美国南北战争 C.克里米亚战争 D.朝鲜战争 3.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为顺应时代潮流,世界上许多国家不约而同地进行了改革或革命。某班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并得出结论,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 选项史实结论 A 俄国废除农奴制彻底消除了封建残余 B 中国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 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改革 D 美国南北战争实现了美国的独立 A.A B.B C.C D.D

4. 下表反映了1880﹣1920年世界石油年产量的变化。对这一变化的出现产生 A.蒸汽机的改良 B.火车的诞生 C.内燃机的应用 D.电灯的发明 5. 英国科学家达尔文1839年开始拟草稿,三年后写成了35页的提纲,五年后写成230页的论文,二十年后发表科学巨著《物种起源》。他这几十年的努力主要是为了阐述() A.微积分B.进化论 C.量子论D.相对论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7. 法国官员称:当时西方列强屈从与日本的压力,将德国战前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这是不公平的,损害了中国的权益。这是法国官方第一次对外承认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公正对待了中国。造成这一“不公正”的国际会议是A.慕尼黑会议B.巴黎和会C.华盛顿会议D.雅尔塔会议 8. 1920年苏联粮食产量只及一战前的一半,工业产值只有战前的13.8%,生活必需品十分缺乏,经济形势严峻。工人中出现悲观失望情绪、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爆发了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农民对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反苏维埃暴动不断发生。1921年苏俄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依据材料判断苏俄实施这一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部编版中考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

部编版中考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时间:19世纪初 2.背景 (1)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 统治之下。 (2)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目的: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 4.地区: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 5.领导人 (1)北部地区:玻利瓦尔; (2)南部地区:圣马丁。 (3)他们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6.结果 (1)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当选总统。 (2)圣马西领导阿根廷、智利、秘鲁独立 7.拉美独立运动取得胜利的原因? ①拉美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协同作战,南北夹击,为民族独立英勇斗争。 ②有统一的指挥。 ③玻利瓦尔等领导人的卓越领导 ④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殖民地争夺中力量日益衰落。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背景 (1)19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2)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 政治压迫。 (3)印度人民的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2.时间: 1857年 3.组成: 印度土兵、农民、手工业者以及被剥夺权力的王公。 4.杰出代表:章西女王 5.过程: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起义军夺取了德里。英军虽然武器先进,但还是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攻陷德里。 6.结果: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直到壮烈牺牲。 7.意义: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这次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 (1)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 (2)农业和手工业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2、时间: 18世纪初 3、领导:彼得一世 4、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1

部编历史九年级上下册综合试题 带答案

初三历史上下册综合试题201901 考生注意: 1.本科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60分钟 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00分 3. 一、 慧眼识真(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共50分) 1.被认为是“尼罗河赠礼”的古文明是 A.古埃及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两河流域文明 D.古希腊文明 2.下列哪一宗教被罗马皇帝定为国教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3.“中世纪中期的宗教文化……处处崩裂有声,一些裂缝日益扩大,关于人的新鲜思想的涓涓细流从中流出。”“新鲜思想”的流出是指 A.基督教产生 B.文艺复兴的发生 C.启蒙运动兴起 D.新航路开辟 4.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世界上最早率船队通过这座“桥梁”到达美洲的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5.“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它根本性地改变了在英国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的王权性质。”下列对这一“变化”产生关键影响的法律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6.这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生涯故事。八年军旅,置生死于度外;八年美国总统,值国家最艰难之时。他的名字已作为一个响亮的精神名词。那提议用他的名字为首都命名的人真是太智慧了。他是指 A.拿破仑 B.林肯 C.玻利瓦尔 D.华盛顿 7.“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英国从奴隶贸易中所得到的资金甚至超过了国内的积累。英国重要的商业和船运业中心利物浦,本是一个荒僻的小村落,在奴隶贸易中发展成英国的第二大港口。”从这段史料中得出的结论是 A.奴隶贸易促进了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 B.奴隶贸易给英国带来大量黑人劳动力 C.奴隶贸易促成了新航路的开辟 D.奴隶贸易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唯一途径 8.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的文件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资本论》 C.《马克思主义哲学》 D.《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美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2、杰出代表:“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 二、印度民族起义(1857—1859) 1、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激起了印度人的反抗。 2、领导力量:封建王公。 4、主力:印度土兵 5、杰出代表: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 6、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 1、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 2、彼得一世改革:18世纪初,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内容: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要求贵族必须到车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派遺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提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作用: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増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

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3、农奴制改革:原因:封建农奴制度阻碍于资本主义发展。主要人物:亚历山大二世 主要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意义:是俄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社会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农奴制的参与仍然存在,影响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3课美国内战---南北战争(1861—1865) 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问题) 2、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当选总统。 3、开始:1861年4月南方奴隶主挑起内战 4、转折:两个法令的颁布(1862年9月) 1862年《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认真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身份加入北方军队。 激发了广大黑人奴隶和农民的革命积极性。踊跃参军,扭转了战场不利的局面 5、胜利: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而告终。 6、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维护

最新 部编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 下册 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主要殖民者:西班牙、葡萄牙。 2.背景:①长期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残酷的殖民统治之下。 ②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时间:19世纪初。 4.领导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5.概况:①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 “大哥伦比亚共和国”。为纪念玻利瓦尔,一个新成立的国家被 命名为“玻利维亚”。 ②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 二、印度民族起义(1857—1859) 1.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激起 了印度人的反抗。 2.导火索:“涂油子弹事件”。 3.领导力量:封建王公;主力:印度土兵;杰出代表: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 4.意义:①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人民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②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 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 一、彼得一世改革:18世纪初,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1.背景(原因):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极其缓慢。 2.领导人:彼得一世。 3.时间:18世纪初。 4. 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5.内容: ①政治上: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②军事上: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 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③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④文化上:推行文化教育,派遺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 报纸; ⑤生活方式上:提倡西方的礼节和生活方式。 6.作用:①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増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②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的,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 程。 7.局限性: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二、废除农奴制: 1.背景(原因):农奴制严重制约俄国的经济发展。 2.领导人:亚历山大二世。 3.时间:1861年。 4.目的:巩固沙皇的统治。 5.主要内容: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②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 钱赎买。 6.意义:①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 ③推动了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④但农奴制的参与仍然存在,影响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7.局限性:农奴制残余依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第3课美国内战---南北战争(1861—1865年) 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 问题) 2.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当选为总统。

最新人教部编九年级历史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单元材料题

最新人教部编九年级历史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单元材料题 一、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辨析论述题 1.战争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 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如果美国在19世纪60年代的时候,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这场战争对美国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国崛起》(1)材料中的“战争”是指哪一重大事件? (2)小历同学认为,材料所指的这场战争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这一障碍是英国的殖民统治。小历同学的看法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美国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 (2)不正确。理由:美国独立战争要求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美国南北战争扫除的又一障碍是黑人奴隶制。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中“战争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如果美国在19 世纪60年代的时候,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可知,这反映的是美国南北战争,通这场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又一障碍。 (2)小历同学的看法是错误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大障碍,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到了推动作用。美国独立后,北方实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南方实行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黑人奴隶制的存在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过南北战争,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解放了大量的黑人劳动力,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并为美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 2.阅读村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下半叶,日本一批有能力的领导人,构想并落实了最有政治风范的成功改革。他们心中的目标是使日本成为一个不容小觑的强国,他们用政府经费投资建造了他们认为国家需要的产量,但明治政治家们不是打破传统者,因而没有抨击者摧毁封建阶级,他们意图在现代社会中保留遵循“各就其住”的优势,并且维护等制习惯.日本人不敢要求过那种心理压力较轻的生活,结果则被军国主义者引上一条牺牲累累、漫无止境的道路。 ——摘编自本尼迦克特《菊与刀》 (1)根据材料,指出日本“成功改革”的名称。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世界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1)名称:明治维新。 (2)[答案示例]

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总结(3篇)

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 新学期开始了,只有三个多月的时间,初三的学生就要参加中考了,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人生中第一次重要的考试.这学期,学校安排我继续担任九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这学期的历史教学仍然是十分的繁重,因为历史是一门在中考中所占分数相对低的科目,所以学生们不是很重视学习历史,但是我会认真钻研历史课标,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谦虚谨慎、努力工作,为了把本学期毕业班的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总体目标 以我校教学计划为指导,形成先进的课程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以应对中考为主。包括世界近代史部分的第四、第六、第七、第八单元,世界现代史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七、第八单元。使用的是《世界历史》(人教版),以英、法、美、德、俄、日等世界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为线索。教材最显着的特点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加侧重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三、学生情况分析 九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处于变化时期,其思想波动幅度大,对于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不高,缺少一定的积极性和向学性,需要老师采取方法培养学生

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从上学期的学生学习状况来看,二班的学生,优生多,中等少、差生多,学生遇到疑难问题解决不了。一班的学生,优生、中等生、差生比例差不多。综合来看,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就是个别学生手懒,不愿写,针对上面情况,本学期采取提优补差措施,提高优秀率是当前最主要的,使学生的成 绩快速提高。 另外,教材所述知识为世界历史,内容宽泛并有时间的跨度,有中考的任务,在动员学生思想方面,促使其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历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使所有学生在中考中都能取得一个良好的成绩。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首先是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2、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只有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才能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 3、课堂教学坚持整体性原则,教学过程中始终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全面整合,使学生全面发展,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和实践。寻求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 4、教学语言规范,精神振奋,按时上下课,关心学生,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历史和认识历史的一些基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美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的地理范围: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2、在拉丁美洲殖民的国家主要有:葡萄牙和西班牙 3.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范围:巴西 4.西班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范围:除巴西外基本上都是西班牙的殖民地。 5.影响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的事件有: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 6.被誉为“南美解放者”的是:玻利瓦尔和圣马丁 二、印度民族起义(1857—1859) 1、根本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激起了印度人的反抗。 2、领导力量:封建王公。 4、主力:印度土兵 5、印度民族女英雄:章西女王 事迹:领导起义军打击英国侵略者 6、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俄罗斯人的祖先是东斯拉夫人 2.9世纪晚期,俄罗斯人建立的国家是基辅罗斯 3.13世纪上半叶,征服基辅罗斯的是蒙古人 4、15世纪晚期统一俄国的是莫斯科公国 5.15世纪晚期,自称“沙皇”的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 6、彼得一世改革 ⑴时间:18世纪初 ⑵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⑶学习对象:西方 ⑷内容:①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②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③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④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⑤派遺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⑥提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⑸作用: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増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二、俄国1861改革 1、根本原因:封建农奴制度阻碍于资本主义发展。 2、根本目的:巩固沙皇统治,避免革命发生或挽救统治危机。 3、时间:1861年(19世纪中期) 4、领导人:亚历山大二世 6、性质:资产阶级改革 7、方式或形式:自上而下 8、主要内容: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②农奴获得“解 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9、积极意义:是俄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社会各个方面出 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0、消极意义或局限性:但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1、1861年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的条件有:市场、劳动力和资金。 10、改革的最大作用或意义: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11、亚历山大二世最大的贡献:废除了农奴制 12、改革后俄国发展缓慢的原因: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沙皇专制统治依然存在。 13、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农奴制 14、19世纪中期俄国的对外政策:对外扩张或对外发动侵略战争 事例:侵略中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共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15、1861年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的条件是自由劳动力和资金 16、美国内战和1861年改革都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市场。 17、使农民背上沉重负担的内容: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 钱赎买份地。 18、说1861年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的依据是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3课美国内战或南北战争 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不同,矛盾不可调和。 2、直接原因或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当选总统。 3、南北方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问题 4、起止时间:1861—1865 5、扭转战局的措施: ⑴颁布两个法令《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⑵时间:1862年9月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三九年级历史下册12课试题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附参考答案 1.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的成果是() A.击退了帝国主义武装干涉B.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D.平定了国内反革命叛乱 2.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了同时并存的两个政权是() ①沙皇政府②临时政府③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④人民委员会⑤苏联A.①②B.③④C.①⑤D.②③ 3.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在()A.1917年10月B.1917年11月C.1918年10月D.1918年11月 4.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是()A.中国革命B.巴黎公社C.俄国十月革命D.二月革命 5.彼得格勒起义的总指挥部设在()A.克里姆林宫B.冬宫C.斯莫尔尼宫D.“阿芙乐尔”号舰 6.苏维埃政府没收地主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是通过() A.《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B.《土地法令》C.《土地法大纲》D.《宅地法》7.苏维埃政权最终得到巩固是在()A.1920年B.1922年C.1919年D.1918年8.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的首都迁到了()A.彼得格勒B.莫斯科C.彼得堡D.柏林 9.俄国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A.布尔什维克党在斗争中起了领导作用B.目的在于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C.工人阶级领导建立了全国性苏维埃政权D.经历了和平到暴力的斗争过程 10.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主观原因是() A.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B.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落后于西欧C.国内各种矛盾尖锐D.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11.十月革命就其斗争形式而言,其基本特征是() A.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B.暴力夺权C.从农村到城市夺取政权D.和平夺权12.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1919年的苏俄的是()①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②农民到集市上卖余粮③周末上班工资翻倍④在前线继续和德军作战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3.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评价不正确的是()A.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一次社会革命B.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D.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14.年11月,领导的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当选为主席。 15.俄国十月革命,在的领导下,苏维埃俄国同、议和,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16.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国家对苏维埃俄国发动了武装干涉,俄国的地主、、沙皇的掀起了叛乱,到1920年底,苏俄人民取得了反对外国和国内的胜利。 17.读右图,请回答: (1)右图中的人物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你知道他是谁吗? 列宁 (2)十月革命胜利后,在他领导下建立了什么政权?颁布了什么法令? 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颁布了《土地法令》; (3)他领导的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珍上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全册,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全册,含答案)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知识梳理】 知识点1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地理位置:拉丁美洲指今天________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 2.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的原因 (1)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殖民统治之下。 (2)受到美国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影响。 3.主力构成:印第安人、黑人和混血种人。 4.领导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两人被誉为南美的“____________”。 5.玻利瓦尔的主要事迹: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打败__________军队。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6.圣马丁的主要事迹:在南美洲南部地区,领导了阿根廷、智利、________的独立运动。 知识点2印度民族大起义 1.背景 (1)19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________的殖民地。当时,英国完成了____________,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2)英国的殖民统治激起了印度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人们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2.开始时间:1857年。 3.主力构成:________(首先起来反抗)、农民、手工业者以及一些被剥夺了权力的印度王公。 4.杰出女英雄——____________,她领导起义军,英勇抗击进犯章西的英国军队,最后壮烈牺牲。 5.影响: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________殖民者,反映了印度____________的觉醒。这次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________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达标练习】 1.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原因不包括()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 一、彼得一世改革:18世纪初,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1.背景(原因):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极其缓慢。 2.领导人:18世纪初,彼得一世。 4. 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5.内容:①政治上: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②军事上: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③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④文化上:推行文化教育,派遺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⑤生活方式上:提倡西方的礼节和生活方式。 6.作用:①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増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②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的,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7.局限性: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二、废除农奴制: 1.背景(原因):农奴制严重制约俄国的经济发展。 2.领导人: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4.目的:巩固沙皇的统治。 5.主要内容: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②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 ,但是必须出钱赎买。 6.意义:①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 ③推动了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④但农奴制的参与仍然存在,影响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7.局限性:农奴制残余依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8.比较两次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是代表地主阶级的改革,强化农奴制; 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问题) 2.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当选为总统。 3.领导人:林肯。 4.开始:1861年4月南方奴隶主挑起内战。 南北方矛盾: 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 南方反对提高关税、支持扩张奴隶制;北方相反。 5.转折点:1862年9月,联邦政府审时度势,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作用:激发了广大黑人奴隶和农民的革命积极性。踊跃参军,扭转了战场不利的局面。 6.结果: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而告终。 7.影响:①性质: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②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 ③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 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重视科教,制定政策要结合国情;要勇于创新,敢于改革。 1.原因: ①幕府统治危机: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 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内忧) ②民族危机:19世纪中期,美国打开日本国门,强行签订不平等条约,开放港口。(外患) 1868年,倒幕派“王政复古” 政变,结束了幕府的统治,改年号为“明治”。 3.主要内容: 政治上: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武士道。 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在“殖产兴业”的号召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社会生活:提倡 “文明开化” ,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5.影响:①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行列。 ②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局限性)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一、开始: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美国和德国处于领先地位。 3. 二、成就: 1.电力成为新能源: 前提: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成就:爱迪生发明耐用的白炽灯泡 、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他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其他发明:发电机、发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 时代特征: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2.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3.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三、影响: 四、补充 三次革命的代表发明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1.人口增长: 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成长。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 2.大众教育:19 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德国和法国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从,1870年开始,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二、城市化: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越来越大。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P25图 三、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一、根本原因:在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二、两大军事集团: 1882年组成的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20世纪初建立的三国协约(英、法、俄)。 三、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巴尔干半岛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 一战开始标志: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四、交战双方: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意大利后来加入协约国集团) 五、进程: ①战争主要在欧洲战场; ②欧洲战场分东线、西线、南线三条战线; ③后来,战争逐渐扩大到非洲、亚洲、等地; ④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屠场”之称; ⑤美国在1917年加入协约国作战; 八、影响:①规模空前,先后有30多个国家和15亿人口卷入战争。 ②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 ③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④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九、重要插图:P44一战前后的欧洲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①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依然很落后。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要求,反而要将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到底,引起人民的更大不满。 二、十月革命 1.背景:①前线俄军遭遇惨败②俄国经济濒于全面崩溃 ③临时政府迫害布尔什维克党人 ④列宁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必须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历史2018年下学期九年级下册-知识点

最新教材|2019春季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高清完整版电子课本,速速收藏预习!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美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2、杰出代表:“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 二、印度民族起义(1857—1859) 1、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激起了印度人的反抗。 2、领导力量:封建王公。 4、主力:印度土兵 5、杰出代表: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 6、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 1、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 2、彼得一世改革:18世纪初,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内容: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要求贵族必须到车队或行政机构为

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派遺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提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作用: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増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3、农奴制改革:原因:封建农奴制度阻碍于资本主义发展。主要人物:亚历山大二世 主要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意义:是俄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社会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农奴制的参与仍然存在,影响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3课美国内战---南北战争(1861—1865) 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问题) 2、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当选总统。 3、开始:1861年4月南方奴隶主挑起内战 4、转折:两个法令的颁布(1862年9月) 1862年《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认真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身份加入北方军队。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美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2、杰出代表:“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 二、印度民族起义(1857—1859) 1、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激起了印度人的反抗。 2、领导力量:封建王公。 4、主力:印度土兵 5、杰出代表: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 6、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 1、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 2、彼得一世改革:18世纪初,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内容: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要求贵族必须到车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派遺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提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作用: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増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3、农奴制改革:原因:封建农奴制度阻碍于资本主义发展。主要人物:亚历山大二世 主要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意义:是俄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社会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农奴制的参与仍然存在,影响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3课美国内战---南北战争(1861-1865) 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问题) 2、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当选总统。 3、开始:1861年4月南方奴隶主挑起内战 4、转折:两个法令的颁布(1862年9月) 1862年《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认真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身份加入北方军队。 激发了广大黑人奴隶和农民的革命积极性。踊跃参军,扭转了战场不利的局面 5、胜利: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而告终。 6、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 1、原因: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主要史实:西班牙、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的基本事实。了解主要历史人物:玻利瓦尔、章西女王。让学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因果关系的基本能力。初步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对教材有关插图和历史材料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和从历史资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侵略与扩张斗争的正义性和民族独立的合理性;认识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杰出影响和作用及其爱国主义的优秀品质,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 【教学难点】 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和影响。 一、新课导入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在《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中写道: 黄金和白银热/刻在剑柄上的十字/携带秘密武器的神回来了/像饿狼般贪婪黄金/波托西的光辉:白银的周期/西班牙人养牛,别人喝奶/骑士和马的分工/波托西的废墟,白银的时代/洒下鲜血和热泪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拉丁美洲处于西班牙、葡萄牙的殖

民统治之下。有句名言告诉我们:“有压迫就有反抗。”面对殖民者的疯狂掠夺和压迫,殖民地人民展开了怎样的反抗斗争呢? 二、课堂活动 目标导学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和原因: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活动的概况,指导学生阅读小字部分,16世纪至19世纪初的300年间,拉丁美洲殖民地形成了一个按血统划分阶层的金字塔式的等级社会。印第安人和黑人处于社会最底层,是殖民者役使的主要对象。 2.思考:殖民者到拉丁美洲后给拉丁美洲人民带来了什么?(生:掠夺财富并役使印第安人和黑人劳动。) 师: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原因和背景是什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①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②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玻利瓦尔领导的南美独立战争:学生阅读第3页的“人物扫描”,了解玻利瓦尔。结合《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形势图》,教师讲授南美独立战争的概况,引导学生分析南美独立战争的突出特点(时间长、范围广、南美国家联合作战等)。指导学生概括玻利瓦尔在南美独立战争中的主要贡献。 4.师简单介绍圣马丁:在南美洲南部地区,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他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5.拉美独立运动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简单分析,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①赶走西班牙、葡萄牙殖民主义者,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②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独立国家,基本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国家的格局;③鼓舞了殖民地人民。 目标导学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原因:教师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然后让学生阅读相关教材和知识拓展部分,了解英国东印度公司这个殖民据点。要求学生读资料要迅速,并善于归纳,读图要注意从细节中捕获有效信息。 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如下: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对印度进行了更残酷的殖民掠夺和奴役,加紧了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印度人民和英国的民族矛盾尖锐,这是印度民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历史2019年下学期九年级下册知识点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历史2019年下学期九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美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2、杰出代表:“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 二、印度民族起义(1857—1859) 1、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激起了印度人的反抗. 2、领导力量:封建王公. 4、主力:印度土兵 5、杰出代表: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 6、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 1、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 2、彼得一世改革:18世纪初,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内容: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

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要求贵族必须到车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派遺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提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作用: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増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3、农奴制改革:原因:封建农奴制度阻碍于资本主义发展. 主要人物:亚历山大二世 主要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意义:是俄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社会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农奴制的参与仍然存在,影响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3课美国内战---南北战争(1861—1865) 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问题) 2、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当选总统. 3、开始:1861年4月南方奴隶主挑起内战 4、转折:两个法令的颁布(1862年9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