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精编文档).doc

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精编文档).doc

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精编文档).doc
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

表2 RTOG/EORTC晚期放射损伤分级方案

放射性疾病

放射性疾病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放射性疾病放射性疾病是由于放射线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损害。在较短时间受照射剂量的增大,可引起急性外照射放射病;由于长期连续或断续受照射剂量累积,可引起慢性外照射病;当放射性核素摄入过量,在体内作为放射源对人体照射,可引起内照射放射病。 一、急性外照射放射病 急性外照射放射病是体内一次或短时间(数日)内分次受到大剂量体外电离辐射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这引起辐射有X射线、(射线或中子等。引起急性外照射疾病有从事原子反应堆,粒子加速器工作后的泄漏事故;医疗工作中X、(射线应用于肿瘤,器官移植的起剂量照射。临床以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损为主,表现为继发感染、出血和全血细胞下降三大特征;有些人表现为呕吐、腹泻、脱发、拒食、衰竭以至死亡。轻型病人预后一般较好,脱离接触射线两个月左右可自行恢复,重症病例可留有永久性伤残甚至死亡。 【临床诊断要点】 (一)一次或短时间(数日)内分次接受大于1GY的均匀或比较均匀的全身照射。

(二)受照射后引起的主要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是判断病情的主要依据,其严重程度与剂量大小,受照部位和范围以及个体情况有关。 (三)临床分型: 1.骨髓型 (1)轻度 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淋巴细胞绝对值降至1.2×109/L; (2)中度 除轻度症状外,还有头昏、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淋巴细胞绝对值降至0.9×109/L,轻度出血、脱发; (3)重度 在中度程度上明显加重,淋巴细胞绝对值降至0.6×109/L,与中度之间有明显分期。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初期、假愈期、极期和恢复期。在

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

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 GBZ235-2011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卫生部发布《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卫通〔2011〕2号)GBZT 234-2010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响应程序 GBZ100-2010外照射放射性骨损伤诊断 GBT 16148-2009 放射性核素摄入量及内照射剂量估算规范 GBZT217-2009:急性放射病护理规范 GBZT216-2009:人体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处理规范 GBZ219-2009:放射性皮肤癌诊断标准 GBZ215-2009:过量照射人员医学检查与处理原则 GBZ97-2009:放射性肿瘤病因判断标准 GBZT191-2007:放射性疾病诊断名词术语 GBZ190-2007:放射性食管疾病诊断标准 GBZ103-2007:放烧复合伤诊断标准 GBZ102-2007:放冲复合伤诊断标准 GBZT172-2006:牙釉质电子顺磁共振剂量重建方法 GBZT171-2006: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计划与准备 GBZT170-2006:核事故场外医学应急计划与准备 GBZ169-2006: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程序和要求 GBZT164-2004:核电厂操纵员的健康标准和医学监督规定 GBZT163-2004: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远期效应医学随访规范 辐射损伤医学处理规范 GBZT156-200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报告格式及内容 GBZ112-200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 GBZ111-2002:放射性直肠炎诊断标准 GBZ110-2002:急性放射性肺炎诊断标准 GBZ109-2002:放射性膀胱疾病诊断标准 GBZ108-2002:急性铀中毒诊断标准

脊髓损伤分类国际标准

美国脊髓损伤学会 2010年8月1日 Alan Liao C5 肘关节屈曲肌群:肱二头肌肱肌3级 患者体位:肩关节处于解剖正中位 (无旋转,无屈曲、伸展,内收)。 肘关节处于完全伸展位,前臂处于 完全旋后位,腕关节处于正中位。 检查者体位:支持患者的腕关节。 指令:“弯曲你的肘关节,然后尝试 用你的手去碰你的鼻子。” 动作:患者尝试去做肘关节的完全 屈曲。 Alan Liao

4级和5级 患者体位:肩关节处于解剖正中位(无旋转,无屈曲、伸展,内收)。肘关节90°弯曲,前臂处于完全旋后位。 检查者体位:检查者以手放在患者的前肩,另一手握住患者的腕部,给患者一个屈曲肘关节的阻力。 指令:“保持你现在的位置,不要让我拉动。” 动作:患者抵抗检查者的阻力,以保持肘关节处于90°屈曲。 Alan Liao 2级 患者体位:肩关节处于内收内旋位,前臂放在肚脐下面,肘关节30°屈曲,前臂和腕关节处于正中位,使肩关节屈曲以利于患者能在腹部平面上做肘关节屈曲的动作。 检查者体位:支持患者的手臂。 指令:“弯曲你的肘关节,然后尝试 用你的手去碰你的鼻子。” 动作:患者尝试去做肘关节的完全屈曲。 Alan Liao

0级和1级 患者体位:肩关节处于内收内旋位,前 臂放在肚脐下面,肘关节30°屈曲,前 臂和腕关节处于正中位,使肩关节屈曲 以利于患者能在腹部平面上做肘关节屈 曲的动作。 检查者体位:检查者一手支持患者的手 臂,另一手放在肘窝肱二头肌的肌腱 处,可感觉到或者看到肱二头肌的收缩。 指令:“弯曲你的肘关节,然后尝试用你 的手去碰你的鼻子。” 动作:患者尝试去做肘关节的完全屈曲。 Alan Liao C6 腕关节伸展肌群: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3级 患者体位:肩关节处于解剖正中位 (无旋转,无屈曲、伸展,内收)。 肘关节完全伸展,前臂处于完全旋前 位,腕关节屈曲。 检查者体位:检查者用一手支持患者 前臂远端,使患者腕关节有足够的屈 曲用以测试。 指令:“将你的腕关节往上,使手指指 向天花板。” 动作:患者尝试着去充分的伸展腕关 节。 Alan Liao

肠道急性放射损伤机制及防治研究

辐 射 研 究 与 辐 射 工 艺 学 报 V ol.23, No.2 88 J. Radiat. Res. Radiat. Process. April 200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8970279,30370440)和第四军医大学211工程专项基金(98X207)资助 第一作者:曾桂英,女,1945年12月生,1970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放射医学专业 Mechanisms of acute intestine injury by γ-ray irradiaton and its therapy ZENG Guiying REN Dongqing ZHOU Yuankai (Department of Radiation Medicine, Faculty of Preventive Medicine, Fo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32) BALB/c mice and human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were irradiated to different doses by 60Co γ-rays. They were sampled for chromosome pattern analysis, intestinal morphology, and a number of other biomedical tests to investigate mechanisms of acute intestine injury by γ-ray irradiation and its effective treatment method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 )The intestinal epithelium stem cells from the normal mice (including infantility crypt cells ) could sur-vive at intestinal crypt in mice after irradiation. (b )Bell-shaped curves correlating the crypt survival fraction and exogenous nucleic acids (RNA, DNA) doses were obtained, with the optimal doses for different routes of administration estimated. (c )Comparing the different routes (regional intestinal lumen, intramuscular, hypodermic, intraperitoneal and intravenous )of RNA (ribonucleic acid )administration ,the intravenous injection seemed to be the most effective. (d )The earlier time of RNA administration, the more effective it was. One injection within 6h after irradiation had the same effect as multi-injections. (e )The intestinal RNA could enhance the crypt survival of all small intestines segmentes in mice after γ-irradiation, increase the number of leucocytes and platelets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and enhance the formation ability of bone marrow GM-CFU in mice after γ-irradiation. (f )The intestinal RNA could decrease apoptosis and inhibit the expression of P53 in intestinal crypt cell after γ-irradiation. (g )The intestinal RNA may improve the cell survival by regulating the cell cycle of the irradiated cells. (h )The change in the gene expression of the irradiated small intestinal tissue could be induced by the in-testinal RNA administration, and 18 new gene sequences or fragments which were related with damage recovery of the intestine RNA administration (the registration number was AF240164-240181 in GeneBank) were found. This fact suggests that: (1) Intestine epithelium stem cell of normal mice, including infantile crypt cells, may survive at crypt in mice after irradiation. (2)Exogenous RNA may help recovery of the intestine injury after γ-ray irradiation, and intestine RNA may increase the crypt survival and facilitate damage recovery of hemopoiesis and intestine tissue by gene regulation, changing cell cycle, decreasing apoptosis, and promoting the recovery of damage cells. KEYWORDS γ-ray, Mice, Intestine, Intestinal epithelium stem cells, Exogenous ribonucleic acid CLC R818.2 万方数据

辐射损伤医学处理规范

?【法规标题】辐射损伤医学处理规范 ?【颁布单位】卫生部国防科工委 ?【发文字号】 ?【颁布时间】2002-5-22 ?【失效时间】 ? ?【全文】 辐射损伤医学处理规范——附加英文版 关于印发《辐射损伤医学处理规范》的通知 卫生部 国防科工委 卫法监发[2002]13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有关部门(单位): 为了加强和规范核或者辐射事故时应急医学处理工作,现将《辐射损伤医学处理规范》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二年五月二十二日 附件:《辐射损伤医学处理规范》 辐射损伤医学处理规范

前言 本规范等效采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安全报告丛书第2号“辐射损伤的诊断与处理”(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Radiation Injuries. Safety Reports Series No.2 ,IAEA,1998),根据我国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及我国多年来积累的辐射损伤临床救治经验进行适当修改和补充,以使其更适合我国情况。其主要目的是规范和指导核或辐射事故时造成辐射损伤的医学处理工作。 本规范的编制参考了以下主要文献: 1. GBZ 104-2002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 2. GBZ 106-2002 放射性皮肤疾病诊断标准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目录 1 引言 (1) 1.1 目的 (1) 1.2 范围 (1) 2 事故照射类型和医学处理原则 (1) 2.1 事故类型 (1) 2.2 辐射源和照射方式 (2) 2.3 损伤人员的分类 (4) 2.4 损伤人员的医学处理原则 (5) 3 外照射 (6) 3.1 外照射的类型 (6) 3.2 局部辐射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6) 3.3 急性放射病的诊断和治疗 (9) 4 放射性核素污染 (15) 4.1 污染判断 (15) 4.2 处理…………………………………………………………………………………… 16 5 放射复合损伤 (19)

血清KL_6在放射性损伤监测中的临床意义

血清KL-6在放射性损伤监测中的临床意义 刘一,王东,刘颖,张波 【摘要】目的讨血清KL-6(Krebs V on den Lungen-6)在放射性损伤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ELISA法监测了30名接受放疗的肺部原发和继发恶性肿瘤患者血清KL-6的动态改变。结果名发生放射性肺炎患者在出现临床症状前血清KL-6水平即显著升高,并呈现肺部病变范围越广泛严重者,血清KL-6水平越高的倾向。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随着临床症状和肺部影像的改善,血清KL-6水平逐渐下降,少数患者血清KL-6持续较高水平,肺部影像学则表现为较广范围的肺间质纤维化。结论肺部恶性肿瘤接受放疗的患者,血清KL-6水平的动态监测有利于较早预知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和评价治疗效果。 【关键词】血清KL-6,放射性肺炎 中图分类号:R7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94(2008)2-0123-03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erum KL-6 in detection of radiation injury Methods 30 cases of lung idiopathic and secondary malignant tumor that received radiotherapy underwent dynamic detection of serum KL-6 by means of ELISA.Results Serous level of KL-6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7 patients with radiation pneumonitis before clinical symptoms appeared,which was prone to be higher with the more comprehensive range of pulmonary pathological changes.Aft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glucocorticosteroids,with the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chest radiographs,serous level of KL-6 decreased gradually.Among a few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high level of KL-6,chest radiographs showed comprehensive pulmonary interstitial fibrosis.Conclusions Dynamic detection of serous level of KL-6 is conducive to early prognosis of radiation pneumonitis and evaluation of therapeutic efficacy in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radiotherapy. 【Key Word】serum KL-6,radiation pneumonitis, 放疗是肺部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放射性肺炎是放射性损伤中较常见和较严重的并发症,如不能及时诊断并给与有效治疗,则发展成肺间质纤维化,重者呼吸衰竭而死亡,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如何及时预知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监测肺间质纤维化的进程,指导临床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极为重要。血清KL-6(Krebs V on den Lungen-6)是日本人河野先生于1985年发现的,它是一种分类于第9族肺细胞抗原的高分子量糖蛋白,主要存在于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等处[1]。在间质性肺疾患者血清中此项指标较健康人和其它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显示出有意义的升高,作为间质性肺疾病的血清指标显示积极的临床意义[2]。为了探讨血清KL-6在放射性肺炎发生中的临床意义,我们监测了30名接受放疗的肺部原发和继发恶性肿瘤患者血清KL-6的动态变化,并结合胸部影像学的改变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4年5月-2007年5月在我院确诊为肺部原发和继发恶性肿瘤并接受放疗患者30名,其中肺鳞癌7例,肺腺癌6例,小细胞肺癌12例,乳腺癌肺转移3例,肾癌肺转移1例,结肠癌肺转移1例。年龄64±15岁;女15名,男15名。放射总剂量50~70Gy。其中有7名患者发生了放射性肺炎,发病在放疗后2~5月,平均为3.3±1.1月(mean±SD),均以咳嗽,发热,气短或进行性呼吸困难入院。肺部CT表现为放射肺野的渗出,实变或间质纤维化,均符合放射性肺炎的诊断标准[3]。 1.2 血清KL-6水平测定 所有患者均分别于放疗前,放疗后1,2,3,4,5个月时,采集静脉血2~3ml,离心后分离血清,置-70℃冰箱内冻存,于检测时一起解冻。KL-6浓度以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采用日本三光纯药株式会社提供的Eitest KL-6试剂盒,同批检测。血清KL-6浓度超过500U/ml为异常。 1.3 统计学分析 血清KL-6的值表现为Mean±SD,肺炎组与非肺炎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血清KL-6的动态改变 放疗前放射性肺炎组和非放射性肺炎组血清KL-6水平分别为478±111U/ml和435±97U/ml(mean±SD),两组血清KL-6水平无显著差异。放疗后1个月,非放射性肺炎组血清KL-6水平略有升高,而放射性肺炎组血清KL-6水平则明显高于非放射性肺炎组(p<0.05),2,3个月时放射性肺炎组血清KL-6水平升高最显著,两组患者血清KL-6的动态改变详见图1。 放射性肺炎组在出现临床症状前,血清KL-6既已显著升高,经糖皮质激素的治疗,血清KL-6水平逐渐下降;少数患者血清KL-6持续较高水平,肺部影像学则表现为较广范围的肺间质纤维化,放射性肺炎组血清KL-6的动态改变详见图2。 北京市空军总医院(100036)

rhIL-12治疗放射病

rhIL-12治疗放射病 1.放射病简介 放射病是机体在短时间内一次或多次受到大剂量(>1Gy)电离辐射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根据辐射的剂量大小,急性放射病临床表现呈现三种形式。 ①骨髓型急性放射病,辐射剂量小于10Gy,以骨髓造血组织损伤为基本病变,以白细胞数减少、感染、出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②肠型急性放射病,辐射剂量大于10Gy小于50Gy,以胃肠道损伤为基本病变,以频繁呕吐、严重腹泻以及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为主要临床表现,迄今未有治愈的病例。 ③脑型急性放射病,辐射剂量大于50Gy,以脑组织损伤为基本病变,以意识障碍、定向力丧失、共济失调、肌张力增强、抽搐、震颤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殊临床表现,一般在照射后2-3天死亡。 慢性放射病是指在较长时间内连续或间断受到超量的辐射作用,达到一定剂量累积后引起的多系统损害的全身性疾病,通常属于骨髓型放射病。 随着核能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广泛应用,放射性物质的泄漏及其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如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以及2011年日本大地震及其海啸造成了严重的核泄漏等,均对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威胁。稀有金属冶炼、铀矿开采、铀矿加工、以及辐照加工业如辐射灭菌、辐射食品保鲜等,如管理不善,都存慢性辐射病的危险。 2.放射病的治疗 (1)骨髓型的治疗原则: ①轻度: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可采取对症处理,加强营养,注意休息。 ②中度和重度:初期镇静、脱敏止吐、调节神经功能、改善微循环障碍。假愈期(白细胞总数低于3.0×109/L,皮肤粘膜出血)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出血,保护造血功能。当白细胞总数低于2.0×109/L、血小板数低于50×109/L时,及早使用造血生长因子。极期:抗感染,特别注意针对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感染。控制出血,减轻造血损伤。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注意防止肺水肿。恢复期:强壮治疗,促进恢复。 ③极重度:可参考重度的治疗原则,特别注意抗感染、抗出血等措施。注意纠

脊髓损伤的诊断与分级

脊髓损伤的诊断与分级 Frankel五级评定方法(1969年)A B C D E四川省康复医院脊柱脊髓损伤康复科唐虹A: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及运动消失;B: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存在(仅存某些骶区感觉),运动丧失;C: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存在,无效运动(即无有用功能存在),肌力小于3级;D: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存在,有效运动,肌力大于3级,可扶拐行走; E:感觉及运动正常,大小便功能良好,病理反射存在。A级(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包括S4-S5(鞍区)无任何运动及感觉功能保留; B级(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包括S4-S5(鞍区)有感觉功能保留,但无任何运动功能保留; C级(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但脊髓损伤神经平面以下有一半以上的关键肌肌力小于3级; D级(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且脊髓损伤神经平面以下至少有一半的关键肌肌力大于、等于3级; E级(正常):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 不完全损伤定义:感觉不完全损伤,且保留有肛门括约肌自主收缩或脊髓损伤运动平面以下三个节段以上残存有

运动功能。1、上颈段脊髓损伤(C1-4) 此段脊髓上端与延髓相连,故损伤后部分病人可合并有延髓甚至脑干损伤的临床表现。上颈髓损伤时,常有颈枕部疼痛,颈部运动受限。c1~2损伤时病人大多立即死亡,C2~4节段内有膈神经中枢,伤后多出现膈肌和其他呼吸肌麻痹,病人表现有进行性呼吸困难,损伤平面以下四肢上运动神经元性不完全瘫痪。 2、下颈段脊髓损伤(C5-8) 此段损伤多引起肋间神经麻痹,膈肌麻痹,四肢瘫痪,双上肢为弛缓性瘫痪,双下肢为痉挛性瘫痪,损伤平面以下感觉丧失,C8~T1损伤可出现尺神经麻痹的爪形手和交感神经节受损的Horner征。 3、胸段脊髓损伤常有根性疼痛,病变水平以下各种感觉减退或丧失,大小便出现障碍,运动障碍表现为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Te以上损伤可出现呼吸困难。脊髓休克期中可出现交感神经阻滞综合征,即血管张力丧失,即脉搏徐缓下降,体温随外界的温度而变化,脊髓休克期过后可出现总体反射。 4、腰骶段脊髓损伤(L1~S2) 按其临床表现分为腰髓、圆锥和马尾损伤三部分。T10以下椎体损伤致脊髓损伤时,表现为双下肢弛缓性瘫痪,提睾反射、膝腱反射消失,腹壁反射存在,Babinski征阳性;圆锥损伤不引起下肢运动麻痹,下肢无肌萎缩,肌张力及腱反射无改变,肛门反射减低或丧失,肛周包括外阴部呈马鞍型感觉障碍,出现无张力性神经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2011年修订)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Neur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Spinal Cord Injury 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 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 International Spinal Cord Society( 国际脊髓损伤学会, ISCOS)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 第七版前言 本手册容为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ISNCSCI)第七版,该标准描述了脊髓损伤的查体方法(称之为国际标准查体方法)及美国脊髓损伤委员会(ASIA)残损分级。基于世界各国脊髓损伤治疗和研究领域的临床医师和研究人员的意见、问题和建议,本标准对一些概念和表达进行了澄清和修订。关于ISNCSCI某些问题的澄清已经在最近发表的一些论文中进行详细阐述[13]。另外,所作出的修订也尽可能与InSTeP培训项目保持一致[15]。委员会对修订采取了审慎的态度,主要是考虑到重大修订应有循证学基础。 自上一版ISNCSCI修订以及参考指南出版以来,ASIA开始了一项电子(e)在线培训项目,称之为国际标准化培训e-学习项目(InSTeP)。该项目包括一个6模块的课程,目的是使临床医师能够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准确和一致的神经学检查[15]。这些模块包括:基础解剖、感觉检查、运动检查、肛门直肠检查、评分、分级、AIS分类以及一个可选模块。另外委员会还开发了儿童脊髓损伤国际标准检查方法(WeeSTeP)和植物神经检查标准e-项目(ASTeP)。建议在检查时同时完成自主神经检查表格,但该检查目前尚不是ISNCSCI检查的一部分。 本版标准澄清的容包括: 1)对运动和感觉检查进行了更详细的描述,包括运动部分肌力4或5级检查时的体位摆放(原文20-21页)。关于检查更详细的容见InSTeP项目[15]。 2)对患者运动功能无法检查部分的运动平面确定进行明确(如C5以上或T2-L1)。具体例子见原文27页。 3)当运动和感觉平面以下无运动或感觉功能保留而需要记录部分保留带(ZPP)时,将运动和感觉平面记录在检查表的指定位置(原文32页)。

放射病

一、电离辐射对生物大分子作用的基本原理 生物分子损伤是一切辐射生物效应的物质的基础。而生物分子损伤与自由基生成密切相关。自由基(free radical)是指一些独立存在的、带有一个或多个不成对电子的原子、分子、基团或离子。自由基是最大特性是化学不稳定性和高反应性,寿命很短,?OH(氢氧自由基)的平均寿命为 10-9~10-8s,生物分子自由基也多在10-6~10-4s之间。 1.生物分子自由基的生成:有两种方式: (1)直接作用:电离辐射直接引起靶分子电离和激发而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生成生物分子自由基,如: T为电离辐射作用的靶分子,T+和T*为电离产生的正离子自由基和激发形成的激发态分子。正离子自由基分解生成生物分子、中性自由基T?和离子;激发态分子解成两个自由基T?和H?。 (2)间接作用:电离辐射作用于生物分子的周围介质(主要是水)生成水射解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再与生物分子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生成生物分子自由基,称次级自由基。 水辐射分解生成的自由基与生物分子作用: 2.生物分子损伤与修复:生物分子自由基生成后迅速起化学反应,两个自由基不配对电子相互配对,或是不配对电子转移给另一个分子,造成分子化学键的变化,引起生物分子破坏。自由基反应能不断地生成新自由基,继续与原反应物起反应,形成连锁反应,使生物分子损伤的数量不断扩大,直到出现歧化反应(dismutation),生成两个稳定分子。 被损伤的生物分子,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修复。在自由基反应阶段(10-5s内)若介质中存在能供氢的分子,如含巯基化合物(谷胱甘肽G-SH等),则生物分子自由基可被修复,称化学修复。 在有O2情况下,生物分子自由基被氧化成超氧自由基而难以修复。这可用以解释氧能增强辐射效应的原理。 二、电离辐射对DNA的作用 DNA是细胞增殖、遗传的物质基础,是引起细胞生化、生理改变的关键性物质。DNA是电离辐射作用的靶分子,在细胞辐射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一)DNA分子损伤

放射性皮肤疾病诊断标准

前言 本标准中的3.1.1、3.1.2、3.2.1、3.2.2、3.3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特制定本标准。原标准GB8282-2000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GB8282-2000《放射性皮肤疾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自发布以来,在实践过程中,临床上积累了新的经验,科研又有新的进展,有必要加以修订。此次修订中除将急性皮肤损伤的临床分度由三度改为四度外,对急性皮肤损伤的参考剂量和慢性皮肤损伤的年剂量以及β射线所致的皮肤损伤特点,也有较多的修改和补充。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医科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翁志根、刘雁玲、杨志祥、张鸿寿。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放射性皮肤疾病诊断标准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radiation skin diseases GBZ106-2002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离辐射所致急、慢性皮肤损伤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因电离辐射所致皮肤损伤的放射性工作人员。非职业性受照人员也可参照本标准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acute radiation injuries of skin 身体局部受到一次或短时间(数日)内多次大剂量(X、γ及β射线等)外照射所引起的急性放射性皮炎及放射性皮肤溃疡。 2.2 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 chronic radiation injuries of skin 由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迁延而来或由小剂量射线长期照射(职业性或医源性)后引起的慢性放射性皮炎及慢性放射性皮肤溃疡。 2.3 放射性皮肤癌 skin cancer induced by radiation

脊髓损伤分级

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脊髓损伤严重程度的评定标准) Bodford(1997)评分法(改良Frankel分级法) 神经外科常用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运动 6 - 按吩咐动作

5 - 对疼痛刺激定位反应 4 - 对疼痛刺激屈曲反应 3 - 异常屈曲(去皮层状态) 2 - 异常伸展(去脑状态) 1 - 无反应 语言 5 - 正常交谈 4 - 言语错乱 3 - 只能说出(不适当)单词 2 - 只能发音 1 - 无发音 睁眼 4 - 自发睁眼 3 - 语言吩咐睁眼 2 - 疼痛刺激睁眼 1 - 无睁眼 * 将三类得分相加,即得到GCS评分。(最低3分,最高15分)。选评判时的最好反应计分。注意运动评分左侧右侧可能不同,用较高的分数进行评分。改良的GCS评分应记录最好反应/最差反应和左侧/右侧运动评分。

儿童(<4岁)GCS评分: 运动 同上。 语言 5 - 微笑,声音定位,注视物体,互动 4 - 哭闹,但可以安慰;不正确的互动 3 - 对安慰异常反应,呻吟 2 - 无法安慰 1 - 无语言反应 睁眼 同上。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评分等级描述 5 恢复良好恢复正常生活,尽管有轻度缺陷 4 轻度残疾残疾但可独立生活;能在保护下工作 3 重度残疾清醒、残疾,日常生活需要照料 2 植物生存仅有最小反应(如随着睡眠/清醒周期,眼睛能睁开) 1 死亡死亡

肌力分级: 评分描述 5 力量正常 4+ 在强负荷下力量轻度下降 4 能够对抗中等负荷 4- 能够对抗轻度负荷 3 能对抗重力完成运动 2 不能对抗重力 1 仅有肌肉收缩,可能只能被触及 0 无任何运动 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 分级描述 A 运动、感觉功能完全丧失 B 不完全- 仅保留感觉 C 不完全- 仅保留运动(无功能) D 不完全- 保留运动(有功能) E 所有运动、感觉功能完全恢复,但可能有异常反射

放射性损伤及诊断标准试题

放射损伤及诊断标准题库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职业病诊断机构诊断职业性放射病需多少医师参加(E)。 A 有一名高级医师即可诊断 B 有两名以上医师组成诊断组 C 组织三名以上医师集体诊断 D 组织三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医师资格的职业医师集体诊断 E 组织三名(含)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医师资格的职业医师集体诊断 2、诊断机构作出职业病诊断后,应当向当事人提供(E)。 A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B 《放射疾病诊断证明书》 C 《诊断证明书》 D 《职业性疾病诊断书》 E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证明书》 3、关于外照射慢性放射病下面叙述正确的是(E)。 A 慢性放射病的临床表现是特异的 B 外周血液的变化主要是血小板降低 C 血小板和红细胞变化出现较白细胞早 D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观察对象是职业病 E 外照射慢性放射反应不是职业病 4、: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受照剂量是答(C)。 A、01-0.5Gy B、0.5-1Gy C、1-10Gy D、10-50Gy E、50Gy以上 5、:辐射引起DNA损伤修复的途径是(A)。 A、切除修复

B、碱基损伤修复 C、靶分子的损伤修复 D、游离电子修复 E、细胞凋亡 6、射线对造血系统的损伤主要发生在(C)。 A、成熟红细胞 B、成熟白细胞 C、造血干细胞 D、外周白细胞 E、网织红细胞 F、白细胞 7、电离辐射确定性效应的疾病是(A)。 A、急性放射病 B、放射反应 C、白血病 D、外照射慢性放射病观察对象 E、放射性肿瘤 8、GBZ97-2009放射性肿瘤诊断标准规定的肿瘤类型不包括(F)。 A、白血病 B、甲状腺癌 C、胰腺癌 D、乳腺癌 E、肺癌 F、卵巢癌 9、诊断外照射慢性放射病依据哪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D)。 A、GBZ104-2002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 B、GBZ96-2002内照射放射病诊断标准 C、GBZ99-200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 D、GBZ105-2002外照射慢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 E、GBZ98-2002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

(完整版)脊髓损伤的评定量表

表1 脊髓不同节段的运动、感觉平面及损伤时的功能预后 代表肌肉运动功能移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感觉平面 损伤水 平 颈部 C1-C3 胸锁乳突肌颈屈曲、旋转电动轮椅若干呼吸器,完全 依赖 C4 膈肌呼吸同上完全依赖肩锁关节斜方肌肩胛上提 C5 三角肌肩屈曲外展轮椅驱动大部分依赖肘前外侧肱二头肌肘屈 C6 胸大肌肩内收前屈轮椅实用中度依赖拇指 桡侧腕伸肌腕背伸 C7 肱三头肌肘伸轮椅实用轮椅上基本自理中指 桡侧腕屈肌腕掌屈床、轮椅转移 C8-T1 屈指肌手指屈轮椅实用同上小指 手内部肌手指灵活运动驾驶汽车 上体稳定轮椅实用基本自理第6肋间 T6 上部肋间 肌 上部背肌带支具扶拐步行 T12 腹肌操纵骨盆轮椅实用同上腹股沟上 缘胸部背肌带支具扶拐步行上下阶梯 L2 髂腰肌屈髋同上自理股前中部 L3 股四头肌伸膝不用轮椅同上膝上内侧 带短腿支架步行 L4 胫前肌踝背伸同上同上内踝 L5 拇长伸肌伸趾同上同上足背 S1 腓肠肌踝屈正常步行同上足跟外侧比目鱼肌

表3 ASIA损伤程度分级 级别指标 A 完全性损伤骶段(S4—S5)无任何感觉或运动功能保留 B 不完全损伤损伤平面以下包括骶段有感觉但无运动功能 C 不完全损伤损伤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大部分关键肌肌力3级以下 D 不完全损伤损伤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大部分关键肌肌力3级或以上 E 正常感觉或运动功能正常 表4 肌张力分级评定 分级神经科分级SCI分级Penn分级Clonus分级0 肌张力降低无肌张力增高无肌张力增高无踝阵挛 1 肌张力正常轻度增高,被动活 动时有一过性停顿肢体受刺激时出现 轻度肌张力增高 踝阵挛持续1~4s 2 稍高,肢体活动未 受限较明显增高,活动 未受限 偶有肌痉挛〈1次/h 踝阵挛持续5~9s 3 肌张力高、活动受 限较明显增高,被动 活动困难 经常痉挛〉1次/h 踝阵挛持续10~ 14s 4 肌肉僵硬,被动活 动困难或不能 肢体僵硬,被动活 动不能 频繁痉挛〉10次/h 踝阵挛持续15s 表5 SCI的Frankel功能分级 分级标准 A 完全性瘫痪 B 运动功能完全丧失,部分感觉保留 C 能运动但无使用价值 D 能运动,但无使用价值(如行走) E 完全恢复

医学辐射防护学复习提要

题型 单项选择题(30-40分)、填空题、名词解释、问答题各20-30分左右。 考试时间(要安排在期末考试之前)请学习委员提前告诉我,不要安排在周末与晚上。教室由我联系,学习委员落实。 以下红字部分为重点内容,但不可局限于此,万一挂万漏一,俺不负责任。 辐射防护学复习提要 第一章概论 一、基本概念 医学辐射防护学、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 二、主要内容 辐射的医学应用、放射辐射防护法规与标准体系、辐射防护相关组织 第二章核辐射的物理基础 一、基本概念 核衰变、核素、同质异能素、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活度、衰变常数、增值系数 二、主要内容 X射线发生原理、放射性衰变类型 第三章人体辐射计量学 一、基本概念 吸收剂量、当量剂量、有效剂量、待积剂量、集体剂量、功率密度 二、主要内容 电离辐射剂量、非电离辐射剂量的应用 第四章电离辐射生物学作用原理 一、基本概念 传能线密度、相对生物效能、氧效应、温度效应、辐射防护剂、辐射增强剂 二、主要内容 靶学说、靶效应模型、电离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类型、影响电离辐射生物学作用的因素。 电离辐射的生物学作用: 化学基础:自由基 发展过程:原发作用过程(直接、间接)、继发过程 第五章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 一、基本概念 躯体效应、遗传效应、确定性效应、随机效应、旁效应、间期死亡、增殖死亡、染色体畸变、染色单体畸变

二、主要内容 细胞存活曲线参数的意义、生物剂量、随机效应、确定性效应 第六章电离辐射对造血和免疫系统的影响 一、基本概念 二、主要内容 电离辐射出血综合证的机制、免疫系统放射敏感性特点 第七章放射损伤的临床疾病(全章) 一、基本概念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慢性放射病、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内照射放射病、关卡效应 二、主要内容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类型、典型进展;外照射慢性放射病临床表现;核素的体内分布规律;内照射放射病的临床特点、救治特点。 第八章放射性复合伤与中子损伤 一、基本概念 放射性复合伤 二、主要内容 放射性复合伤基本特点和生理学基础、中子损伤的生物学基础、中子细胞损伤特点、中子急性放射病特点。 第九章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一、基本概念 个人剂量限值、剂量约束、潜在照射、干预(P229)、预防、缓减、行动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 二、主要内容 辐射防护的目的、基本原则、辐射场所的分级、放射性废物处理的基本方式(途径)、审管机构的职责(表9-11) 第十章临床诊断中的防护 一、基本概念 医疗照射、医疗照射指导水平 二、主要内容 医疗照射防护基本原则、外照射防护基本方法、射线穿透屏蔽的衰减规律、屏蔽厚度的估算【减弱倍数法、透射比法(主屏蔽计算为主)】、射线防护材料的选择、核医学安全操作规程、去污基本原则 第十一章临床治疗中的防护 一、基本概念 介入放射学 二、主要内容 介入放射学中患者的剂量估算、介入放射学执业条件、放射治疗室的防护要求

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doc

RTOG 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 器官组 0 1 级 2 级 3 级 4 级 织 触痛性或鲜色红 滤泡样暗红色斑 , 皮肤皱折以外部位的 无变 斑/脱发/干性融合的湿性脱皮 , 溃疡,出血,坏死 皮肤 化 脱皮 / 出汗减少 片装湿性脱皮 凹陷性水肿/中度水肿 片装粘膜炎 , 或有 炎性 充血 / 可有轻度 血清血液分泌物 , 无变 疼痛 , 无需止痛 粘膜 化或有 药 中度疼痛 , 需止痛 药 轻度粘膜炎或不 伴角 无变 轻度粘膜炎 , 有膜炎 , 需激素和 或无巩膜出血 / (获)抗 眼 化 泪液增多 生素治疗 / 干眼 , 需用人工泪液 / 虹 膜炎,畏光 轻度外耳炎伴中度外耳炎 ( 需外无变 红斑、瘙痒、继用药物治疗 )/ 浆 耳 发液性 化 干性脱皮,不需中耳炎/仅测试时 融合的纤维性粘 膜炎 / 可伴重度疼痛,溃疡,出血,坏死需麻醉药 严重角膜炎伴角膜 溃疡 / 视敏度或视野失明(同侧或对侧 的) 有客观性的减退/ 急 性青光眼 / 全眼球炎 严重外耳炎,伴溢 液或湿性脱皮 / 有耳聋 症状的听觉减退,

要药疗,听力图 出现听觉减退与药物无关与 疗前比无变化 轻度口干 / 唾液 稍稠 / 可有味觉 的轻度变化如 无变金属味 / 这些变唾液腺 化化不会引起进轻度到完全口干/ 唾液变粘变稠 / 味************急性唾液腺坏死 食行为的改变, 如进食时需要 量的增加 轻度吞咽困难觉发生明显改变 持续的声嘶但能 发声 / 牵涉性耳 讲话声音低微 / 牵涉 明显的呼吸困难、 性耳痛、咽喉痛 , 需麻 咽和食无变管化 或吞咽疼痛 / 痛、咽喉痛、片装 醉剂 / 融合的纤维性 纤维性渗出或轻喘鸣、咯血 / 气管切 需麻醉性止痛渗出 , 度喉水肿 , 无需麻 药 / 需进流食 厌食伴体重比 醉剂 /咳嗽 ,需阵 咳药 开或需要插管 明显的喉水肿 疗前下降≤ 5%/ 恶心 , 无需止吐 上消化无变 道化药/ 腹部不适 , 无需抗副交感 神经 药或止痛药下消化无变大便次数增多 厌食伴体重比疗前下肠梗阻 , 亚急性或 降≥ 5%/需鼻胃管或急性 厌食伴体重比疗 肠胃外支持 . 恶心和 前下降≤ 5%/恶心 梗阻 , 胃肠道出血 ( 或 ) 呕吐需插管或肠 和(或)呕吐, 需要 需 胃外支持 ,/ 腹痛, 用 止吐药 / 腹部不 药后仍较重 / 呕血或 输血 / 腹痛需置管适 , 需止痛药 黑粪 / 腹部膨胀 , 平片 示肠管扩张减压或肠扭转腹泻 , 需要抗副交腹泻,需肠胃外支持/急性或亚急性肠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