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3D全息成像技术突破汇总

最新3D全息成像技术突破汇总

最新3D全息成像技术突破汇总
最新3D全息成像技术突破汇总

3D全息成像技术突破

精品资料

3D全息成像技术突破

3D全息成像技术突破

3D全息成像技术突破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光学科学家纳赛尔?佩汉姆巴瑞(Nasser Peyghambarian)领导的研究小组已发明出近乎实时传送水平的3D全息成像技术,即“全息网真”。这种技术可以在一个地点记录下3D图像,然后实时地显示在地球任何位置。样机采用一种光致折变的新材料制成10英寸屏幕,每两秒钟刷新一次全息图,而“负责”记录的是普通相机组成的阵列,其中每一架相机都担负了不同角度的拍摄任务。信息编码成“干涉图样”后再写入“光致折变”材料。现场演示时其创建出一架F-4幻影轰炸机近乎实时的3D图像。该技术最简单直接的用途是将淘汰掉全息视频会议,还能使观众在欣赏3D全息影像时,无需佩戴特殊眼镜和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全息影像技术》

全息影像技术 全息摄影就是在摄影的同时将上述两类信息同时记录来实现的。采用激光 作为照明光源,并将光源发出的光分为两束,一束直接射向感光片,另一 束经被摄物的反射后再射向感光片。两束光在感光片上叠加产生干涉,感 光底片上各点的感光程度不仅随强度也随两束光的位相关系而不同。所以 全息摄影不仅记录了物体上的反光强度,也记录了位相信息。与普通的摄 影技术相比,全息摄影技术记录了更多的信息,因此容量比普通照片信息 量大得多(百倍甚至千倍以上)。 全息影像的显示,则是通过光源照射在全息图上,这束光源的频率和传输 方向与参考光束完全一样,就可以再现物体的立体图像。观众从不同角度看,就可以看到物体的多个侧面,只不过看得见摸不到,因为记录的只是 影像。 目前最常用的光源是投影机,因为一来光源亮度相对稳定,二来,投影机 还具有放大影像的作用,作为全息展示非常实用。 技术原理 其第一步是利用干涉原理记录物体光波信息,此即拍摄过程:被摄物体在 激光辐照下形成漫射式的物光束;另一部分激光作为参考光束射到全息底 片上,和物光束叠加产生干涉,把物体光波上各点的位相和振幅转换成在 空间上变化的强度,从而利用干涉条纹间的反差和间隔将物体光波的全部 信息记录下来。记录着干涉条纹的底片经过显影、定影等处理程序后,便 成为一张全息图,或称全息照片;其第二步是利用衍射原理再现物体光波 信息,这是成象过程:全息图犹如一个复杂的光栅,在相干激光照射下, 一张线性记录的正弦型全息图的衍射光波一般可给出两个象,即原始象(又称初始象)和共轭象。再现的图像立体感强,具有真实的视觉效应。全息 图的每一部分都记录了物体上各点的光信息,故原则上它的每一部分都能 再现原物的整个图像,通过多次曝光还可以在同一张底片上记录多个不同 的图像,而且能互不干扰地分别显示出来。 全息原理是“一个系统原则上可以由它的边界上的一些自由度完全描述”,是基于黑洞的量子性质提出的一个新的基本原理。其实这个基本原理是联 系量子元和量子位结合的量子论的。其数学证明是,时空有多少维,就有 多少量子元;有多少量子元,就有多少量子位。它们一起组成类似矩阵的 时空有限集,即它们的排列组合集。全息不全,是说选排列数,选空集与 选全排列,有对偶性。即一定维数时空的全息性完全等价于少一个量子位 的排列数全息性;这类似“量子避错编码原理”,从根本上解决了量子计 算中的编码错误造成的系统计算误差问题。而时空的量子计算,类似生物

全息投影定义、原理及分类介绍

全息投影定义、原理及分类介绍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视觉要求越来越高,由此能实现裸眼立体3D 显示的全息投影技术的应用也是越来越多,在给人们带来新鲜有趣的视觉体验的同时,也为众多商家提供新的宣传营销方式,打开市场新大门。 全息投影技术在展览展示方式,采用全息投影技术的全息成像柜可以使立体影像不借助任何屏幕或介质而直接悬浮在设备外的自由空间,任意角度看都是三维影像展现。产品种类多样分有全息展示柜、180度全息展示柜、270度全息展示柜、360度全息展示柜、全息金字塔、大中小型全息金字塔定制、全息投影设备、3D投影成像设备、全息玻璃柜等,可根据用户使用需求使用场地进行定制。未来全息投影技术市场发展潜力将是无可估量的。 一、什么是全息投影全息投影技术是近些年来流行的一种高科技技术,它是采用一种国外进口的全息膜配合投影再加以影像内容来展示产品的一种推广手段。它提供了神奇的全息影像,可以在玻璃上或亚克力材料上成像。这种全新的互动展示技术将装饰性和实用性融为一体,在没有图像时完全透明,给使用者以全新的互动感受,成为当今一种最时尚的产品展示和市场推广手段。全息投影设备包括:全息投影仪,全息投影幕,全息投影膜,全息投影内容制作等。航天科工数字展示事业部提供3D全息投影成像系统项目策划、3D全息投影成像展示内容制作、 二、全息技术的原理全息投影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 其第一步是利用干涉原理记录物体光波信息,此即拍摄过程:被摄物体在激光辐照下形成漫射式的物光束;另一部分激光作为参考光束射到全息底片上,和物光束叠加产生干涉,把物体光波上各点的位相和振幅转换成在空间上变化的强度,从而利用干涉条纹间的反差和间隔将物体光波的全部信息记录下来。记录着干涉条纹的底片经过显影、定影等处理程序后,便成为一张全息图,或称全息照片;其第二步是利用衍射原理再现物体光波信息,这是成象过程:全息图犹如一个复杂的光栅,在相干激光照射下,一张线性记录的正弦型全息图的衍射光波一般可给出两个象,即原始象(又称初始象)和共轭象。再现的图像立

全息投影技术

全息投影技术 全息投影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高科技技术,它是一种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它正以一种全新的事物改变着人们对那些传统舞台的声光电技术的审美态度。这种全息投影技术应时代而来,被广泛的应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 如右图,这是英国一家高级酒店推出的利用全息投影技术指引入住者到达指定房间的,画面上鲜活的人物空间成像色彩鲜艳,对比度、清晰度都非常高,空间感、透视感很强。这种技术用科幻般的效果营造着虚拟与 全息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 其第一步是利用干涉原理记录物体光波信息,此即拍摄过程:被摄物体在激光辐照下形成漫射式的物光束;另一部分激光作为参考光束射到全息底片上,和物光束叠加产生干涉,把物体光波上各点的位相和振幅转换成在空间上变化的强度,从而利用干涉条纹间的反差和间隔将物体光波的全部信息记录下来。记录着干涉条纹的底片经过显影、定影等处理程序后,便成为一张全息图,或称全息照片; 其第二步是利用衍射原理再现物体光波信息,这是成象过程:全息图犹如一个复杂的光栅,在相干激光照射下,一张线性记录的正弦型全息图的衍射光波一般可给出两个象,即原始象(又称初始象)和共轭象。再现的图像立体感强,具有真实的视觉效应。全息图的每一部分都记录了物体上各点的光信息,故原则上它的每一部分都能再现原物的整个图像,通过多次曝光还可以在同一张底片上记录多个不同的图像,而且能互不干扰地分别显示出来。国内比较牛的有清华,中国科技,中国光电研究院,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上海交大,江苏大学等。除光学全息外,还发展了红外、微波和超声全息技术,这些全息技术在军事侦察和监视上有重要意义。

三大独家全息投影显示技术解析

三大独家全息投影显示技术解析 昨日,小编跟大家简单说了几个全息投影系统的微显示 模组几个大厂的方案。德州仪器的 DLP Pico 1080p 高清投 影、奇景光电的 Lcos 发射式投影系列、 3M 面向消费级家 庭娱乐公共设置的投影系统。那么今天,小编还是继续跟大 家分享关于全息投影显示技术相关内容。 要知道,在之前的投影机市场,投影光源主要以 led 主,自 06 年三菱推出首款 40 英寸激光电视样机以来, 14 年国际激光显示技术产业化前期创新发展与技术沉淀, 16 年的时候, 激光投影市场才逐渐被打开, 就去年的市场数 据显示,激光投影产品销量已经达到 11 万台,相比上一年 增长了 4 倍之多。激光显示作为第四代显示技术,在我国以 中科院光电研究院为首提前 20 多年布局研发抢占先机,逐 步引导了全球激光显示技术的发展。 在“中国制造 2025“战略 ,未来极有可能由中国品牌引领全球激光显示产业创 新。 目前,微投影技术正在向着光电集成芯片的方向发展,从而 衍生出各式各样的微投影集成显示芯片,其中最常见的就包 括: MEMS 光扫描微投影、 LCD (液晶微型投影技术)透射 微投影、 DLP (由德州仪器开发的数字光学处理技术)以及 LCoS (硅基液晶)反射式微投影 四种主要的显示技术。 光源为 经过

、微视(MicroVision )MEMS 扫描镜及Pico 激光束扫描系统微视(MicroVision )发明的单个微型MEMS 扫描镜组 从16 年底,美国微视公司就与意法半导体(ST )宣布合作开发、生产、销售及推广激光束扫描(LBS )技术,其中LBS 解决方案开发的内容就包括微型投影仪和平视显示器 HUD )。目前,在微电机系统(MEMS )技术已经在硅基片中构成了完整的微显示器,无须再制造附加的上层结构。 MicroVision MEMS 扫描镜结构与原理MEMS 扫描镜内部构造 MEMS 镜组件中有一个反射镜悬浮在常平架(Gimbal Frame )内,常平架上有一个微加工的通电线圈。MEMS 裸片周围安装有永磁体,用于提供磁场。在MEMS 镜组件工作时,只要给MEMS 线圈施加一个电流,就能在常平架上产生一个磁力扭矩,并沿旋转轴的两个方向产生分量。扭矩的两个分量分别负责常平架围绕挠曲悬架旋转和扫描镜谐振模式振

全息投影技术分类_发展及应用

全息投影技术分类_发展及应用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视觉要求越来越高,由此能实现裸眼立体3D 显示的全息投影技术的应用也是越来越多,在给人们带来新鲜有趣的视觉体验的同时,也为众多商家提供新的宣传营销方式,打开市场新大门。 全息投影技术在展览展示方式,采用全息投影技术的全息成像柜可以使立体影像不借助任何屏幕或介质而直接悬浮在设备外的自由空间,任意角度看都是三维影像展现。产品种类多样分有全息展示柜、180度全息展示柜、270度全息展示柜、360度全息展示柜、全息金字塔、大中小型全息金字塔定制、全息投影设备、3D投影成像设备、全息玻璃柜等,可根据用户使用需求使用场地进行定制。未来全息投影技术市场发展潜力将是无可估量的。 一、什么是全息投影全息投影技术是近些年来流行的一种高科技技术,它是采用一种国外进口的全息膜配合投影再加以影像内容来展示产品的一种推广手段。它提供了神奇的全息影像,可以在玻璃上或亚克力材料上成像。这种全新的互动展示技术将装饰性和实用性融为一体,在没有图像时完全透明,给使用者以全新的互动感受,成为当今一种最时尚的产品展示和市场推广手段。全息投影设备包括:全息投影仪,全息投影幕,全息投影膜,全息投影内容制作等。航天科工数字展示事业部提供3D全息投影成像系统项目策划、3D全息投影成像展示内容制作、 二、全息技术的原理全息投影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 其第一步是利用干涉原理记录物体光波信息,此即拍摄过程:被摄物体在激光辐照下形成漫射式的物光束;另一部分激光作为参考光束射到全息底片上,和物光束叠加产生干涉,把物体光波上各点的位相和振幅转换成在空间上变化的强度,从而利用干涉条纹间的反差和间隔将物体光波的全部信息记录下来。记录着干涉条纹的底片经过显影、定影等处理程序后,便成为一张全息图,或称全息照片;其第二步是利用衍射原理再现物体光波信息,这是成象过程:全息图犹如一个复杂的光栅,在相干激光照射下,一张线性记录的正弦型全息图的衍射光波一般可给出两个象,即原始象(又称初始象)和共轭象。再现的图像立

全息投影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光信息存储》期末论文题目全息投影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班级光信1102班 姓名张林君 学号 20112830 完成日期 2013/12/12 成绩

全息投影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摘要:全息技术最早于1948年由斯盖伯(Dennis Gabor )提出,经过研究发展,2003年首次成功应用于全息投影技术中。全息投影技术应时代而来,被广泛的应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它对传统舞台声光电技术的颠覆,及其带给人们的虚实结合的梦幻立体感受,犹如 LED 显示屏在舞台的广泛应用一样,其也必将成为未来几年舞台的“新宠儿”,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关键词:全息投影发展史应用前景 一、全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全息影像是就是实现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用户不需要佩戴带立体眼镜或其他任何的辅助设备,就可以在不同的角度裸眼观看影像。 1947年,匈牙利人丹尼斯盖博(Dennis Gabor)在研究电子显微镜的过程中,提出了全息摄影术(Holography)这样一种全新的成像概念。由于全息摄影术的发明,丹尼斯盖博在1971年获得了诺贝尔奖。 1962年,美国人雷斯和阿帕特尼克斯在基本全息术的基础上,将通信行业中“侧视雷达”理论应用在全息术上,发明了离轴全息技术,带动全息技术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技术采用离轴光记录全息图像,然后利用离轴再现光得到三个空间相互分离的衍射分量,可以清晰的观察到所需的图像,有效克服了图成像质量差的问题。

1969年,本顿发明了彩虹全息术,能在白炽灯光下观察到明亮的立体成像。其基本特征是,在适当的位置加入一个一定宽度的狭缝,限制再现光波以降低像的色模糊,根据人眼水平排列的特性,牺牲垂直方向物体信息,保留水平方向物体信息,从而降低对光源的要求。 20世纪60年代末期,古德曼和劳伦斯等人提出了新的全息概念——数字全息技术,开创了精确全息技术的时代。到了90年代,随着高分辨率CCD的出现,人们开始用CCD等光敏电子元件代替传统的感光胶片或新型光敏等介质记录全息图,并用数字方式通过电脑模拟光学衍射来呈现影像,使得全息图的记录和再现真正实现了数字化。 2001年德国国家实验室首创研发了全息膜技术,使三维图像的再现成为可能。经过7年的发展,全息膜已经从第一代的1英寸栅格状网眼hoe全息单元升级到了如今的第四代0.2毫米97%透光度HoloPro全息膜。依靠这薄薄的透明膜,无论是T形台上的流光溢彩,还是舞台上虚幻影像,都可实现。全息膜的价格自然不菲,据介绍,透光率为70%的全息膜市场价都达到1800-2200元/平米。 360度幻影成像是全息投影目前最具魔幻效果的技术,由丹麦公司ViZoo在2006年研发出来。他们用全息膜搭建了一个倒金字塔形的三角漏斗几何模型,由四台投影机投射的视频图像,在漏斗里经过一系列的光学衍射后汇合成为全息图像,看起来就像有实物漂浮在空中。这一系统还可以配加触摸屏,现场观众可通过各种手势和动作,操纵3D产品模型进行旋转,或部件分解。这样,观众就能深入地了解展示的产品性能。因此,这个全息显示系统一经面世,就迅速成为

全息投影技术:虚拟成像背后的原理

全息投影技术:虚拟成像背后的原理 全息投影技术(front-projected holographic display)也称虚拟成像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技术。不仅可以产生立体的空中幻像,还可以使幻像与表演者产生互动,一起完成表演,产生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操作者可以通过自己的肢体去控制系统,并且实现与互联网玩家互动,分享图片、影音信息。 随着上世纪60年代激光被发现之后,全息投影技术也迎来了快速的发展。如今全息投影的实现主要依靠水雾投影、全息膜投影等几种方式,其中全息膜投影技术凭借较低的成本已经实现了大规模商业化,我们在舞台上看到的立体影像大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的。

全息技术,被业界誉为显示领域的另一项革命性新技术。全息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 成像原理 全息技术第一步是利用干涉原理记录物体光波信息,此即拍摄过程:被摄物体在激光辐照下形成漫射式的物光束;另一部分激光作为参考光束射到全息底片上,和物光束叠加产生干涉,把物体光波上各点的相位和振幅转换成在空间上变化的强度,从而利用干涉条纹间的反差和间

隔将物体光波的全部信息记录下来。记录着干涉条纹的底片经过显影、定影等处理程序后,便成为一张全息图,或称全息照片。 显像过程 显像过程,就是利用参考光对物光的完全重现,全息显成像过程光路图如下。 全息技术第二步是利用衍射原理再现物体光波信息,这是成象过程:全息图犹如一个复杂的光栅,在相干激光照射下,一张线性记录的正弦型全息图的衍射光波一般可给出两个象,即原始象(又称初始象)和共轭象。再现的图像立体感强,具有真实的视觉效应。全息图的每一部

简单3d全息影像技术实验探究2

简单3d全息影像技术实验探究 作者:陈锦林指导老师: 小组成员:林泽帆、纪晓钦、纪锋盛、纪泽嘉、陈世豪、黄书烁、陈锦林、李东妍、陈婉娴、陈燕璇 小组组长:林泽帆 摘要:全息显示的基本机理 全息学自20世纪60年代激光器问世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基本机理是利用光波干涉法同时记录物光波的振幅与相位。由于全息再现象光波保留了原有物光波的全部振幅与相位的信息,故再现象与原物有着完全相同的三维特性。换句话说,人们观看全息像时会得到与观看原物时完全相同的视觉效果,其中包括各种位置视差,这即是全息三维显示的理论依据。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全息才是真正的三维图像,而上述的各种由体视对合成的图像充其量仅是准三维图像(并无垂直视差的感觉)。20世纪80年代后,激光全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成为一种异军突起的高新技术产业。在激光全息技术中,全息显示技术由于更接近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倍受关注。它不仅可制出惟妙惟肖的立体三维图片美化人们的生活,还可将其用于证券、商品防伪、商品广告、促销、艺术图片、展览、图书插图与美术装潢、包装、室内装潢、医学、刑侦、物证照相与鉴别、建筑三维成像、科研、教学、信息交流、人像三维摄影及三维立体影视等众多领域,近年来还发展成为宽幅全息包装材料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白光再现全息技术可在白昼自然环境中或在普通白光照射条件下观看物体的三维图像,一直研究全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及运用,期待自身的努力使得全息显示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次研究性学习目的是了解有关3D全息影像知识,学会制作简单的3D全息影像。 关键词:三维、信息技术、全息影像技术 序言:在高中阶段,我们接触信息技术的频率日益增多,而全息影像又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和科学的态度进入到了对3D全息影像技术的探究中。 正文: 一、全息影像的日常联系 人类之所以能感受到立体感,是由于人类的双眼是横向观察物体的,且观察角度略有差异,图像经视并排,两眼之间有6厘米左右的间隔,神经中枢的融合反射及视觉心理反应便产生了三维立体感。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将3D显示技术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人眼的视差特性产生立体感;另一种则是在空间显示真实的3D立体影像,如基于全息影像技术的立体成像。全息影像是真正的三维立体影像,用户不需要佩戴带立体眼镜或其他任何的辅助设备,就可以在不同的角度裸眼观看影像。 人类之所以能感受到立体感,是由于人类的双眼是横向观察物体的,且观察角度略有差异,图像经视并排,两眼之间有6厘米左右的间隔,神经中枢的融合反射及视觉心理反应便产生了三维立体感。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将3D显示技术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人眼的视差特性产生立体感;另一种则是在空间显示真实的 3D立体影像,如基于全息影像技术的立体成像。全息影像是真正的三维立体影像,用户不需要佩戴带立体眼镜或其他任何的辅助设备,就可以在不同的角度裸眼观看影像。 从《星球大战》开始,让身处不同地方的人出现在同一可活动的全息图

立体全息成像技术原理

OFweek光学网讯:全息摄影又称全像摄影(Holography),是光学上极富诱惑的一项技术。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洒在马路的油膜在阳光下会呈现出多种色彩,而在吹起的肥皂泡上也会看到同样的情况,原因是由于肥皂泡两个面的反射光出现了干涉,称光的薄膜干涉现象。光是摄影的生命,而光有很多的特性,如色散和散射,有经验的摄影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现象变有害为有利,从而为作品添加一些新奇的效果。照相机镜头是由多组透镜合成的,为避免光在透镜表面的反射损失,人们发明出镜头的镀膜技术,使一定波长的光在反射时相互抵消,以增加进入镜头的光线使成像更清晰。同样,人们利用光波的干涉特性研究出了具有立体效果的全息摄影技术。全息摄影曾一度是科学家进行科研的专利技术,现在普通人经过一定的学习也可以掌握了,如普遍用于信用卡或图书封面的仿伪卡,那是一种立体显像的东西,在阳光下显示着五光十色的反射光。 “全息”这一词我们会感想到很熟悉,联想到耳针中的人体全息图。人耳是人体的一个缩影,上面对应人体各个器官,从这里人们进一步研究出人体的任何一局部都有整个身体的信息,所以称全息图,了解这点对全息摄影也就容易理解了。 全息摄影与普通摄影的区别 一、什么是光的干涉现象 在物理课的力学中我们做过水波的干涉实验,而根据光的波动特性,人们也成功地观察到了光波的干涉与衍射现象。为得到频率相同的二条光线,让光从一个狭缝中同时射向第二屏的两个小孔,两束光在屏后出现了干涉条纹,条纹的出现是因为二束光的波峰与波谷会由于叠加时(同相)光加强,相互抵消时(反相)光减弱。这一现象使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Stephen Benton发现其后面隐藏着一项高科技,从而对这项技术做出进一步的研究。 二、全息图像的特点 有关全息的原理在1947年就已由英国物理学家丹尼斯伽柏提出了,科学家本人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在全息影像拍摄时,记录下光波本身以及二束光相对的位相,位相是由实物与参考光线之间位置差异造成的,从全息照片上的干涉条纹上我们看不到物体的成像,必须使用具有凝聚力的激光来准确瞄准目标照射全息片,从而再现出物光的全部信息。一个叫班顿的人后来又发现了更为简便使用白光还原影像的方法,从而使这项技术逐渐走向实用阶段。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第一次使用白色光全息片贴在封面时,销售量由一千万份增加到再版后的一千六百万份。这一技术后由美国传到欧洲和其它国家,广泛用于信用卡等仿伪技术。激光全息摄影技术也随之风靡全世界。 全息摄影是利用激光光波的干涉将影像与再现影像记录下来的一种摄影,它与一般的立

伪全息技术成像原理

伪全息技术成像原理实验 [实验目的] 1.了解全息技术的原理,了解全息技术与伪全息投影技术区别 2.能够利用薄膜制作伪全息3D投影 [实验原理] 全息投影技术也称虚拟成像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毫不夸张的说这项技术它包含了未来,谁最先使用这项技术,谁就最先走入未来的先进技术行列。 全息投影技术不同于平面银幕投影仅仅在二维表面通过透视、阴影等效果实现立体感,它是真正呈现3D的影像,可以从360°的任何角度观看影像的不同侧面。然而:全息技术需要在激光照下才能拍摄,后期成像制作成本过高。对于电影、电视剧之类的生活娱乐的应用还为时过早!所以,目前商业应用的大多都是低成本的伪全息技术。不是真正的立体。 全息拍摄过程是利用干涉原理记录物体光波信息,即:被摄物体在激光辐照下形成漫射式的物光束;另一部分激光作为参考光束射到全息底片上,和物光束叠加产生干涉,把物体光波上各点的位相和振幅转换成在空间上变化的强度,从而利用干涉条纹间的反差和间隔将物体光波的全部信息记录下来。 成象过程是通过多次曝光在同一张底片上记录多个不同的图像,在相干激光照射下,利用衍射原理再现物体光波信息。 (伪全息、伪立体)投影——目前目前主要表现为:投影机直接背投在全息投影膜上的也就是初音演唱会那种应用的。 另一种(伪全息、伪立体)是采用投影机或其他显示方法光源折射45度成像在幻影成像膜的全息投影。舞台效果很炫,但它确是普通投影。 360度(伪全息)成像是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四面锥体,由四个不同角度拍摄的、二维物体的视频,折射45度成像并汇集到一起后形成具有感观维度的立体影像。 所以:可以从锥体的四个面分别看到物体的不同侧面,即在锥体上方四个面有四个不同的视频图像,通过锥体面45度折射成像。实现上是普通平面镜成像原理转了45度角而已。

关于全息影像技术的介绍

全息影像技术 21世纪,人们生活在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原本那些只能在科幻电影中才能看到的黑科技,如今都已经变成了现实,就比如什么单兵短距离飞行技术,最近谷歌还有特斯拉公司研发的无人驾驶等等,然而在我们视觉上最让我们记忆深刻的就是3D全息影像技术。 说到这项技术,大家不禁会想起很多电影里的场景,比如小罗伯特唐尼演的《钢铁侠》系列,里面的AI管家贾维斯所展示的的科幻UI就是典型的全息影像技术,然而这项技术最早是在1977年,美国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展示与运用,影片中的人物悬浮在空中,形象又逼真,为人们打开了全新的视野,自那以后,只要与未来科幻标签挂牌的电影,都免不了它的出现。 时光仅仅过去了40年,3D全息成像技术便从电影荧幕中真切的走了出来,来到人们的生活中,最典型的是由美国微软公司研发的HoloLens眼镜和谷歌公司研发的谷歌眼镜(Google Project Glass),说白了就是具有和智能手机一样的功能,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拍照、视频通话和辨明方向,以及上网冲浪、处理文字信息和电子邮件等的头戴式电脑,当然谷歌的那款已经被砍掉了,微软的上市但没有普及。还有就是日本某公司发明了激光束3D全息成像技术可以利用任何外接设备仅在空气介质中实现3D全息投影,这个就比较牛逼了,利用该项技术,人们将原本卡通游戏中的人物——初音未来,全息投影到现实世界中载歌载舞,并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开演唱会的卡通人物。已经离世歌手张国荣也被人们借助这项技术在去年三月在全国开办了全国巡回演唱会,实现了不知道多少粉丝再见哥哥一面的梦想。 但是由于造价和使用场景的诸多限制,3D全息投影如今并没有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就在近日一款来自中国由一位90后大学生带领团队研发的“电风扇”在外国的社交媒体台上被刷屏了,很多外国网友都对这样的黑科技产品叹为观止,它就是由中国人自主研发生产的——WIIKK全息3D智能炫屏,打开WIIKK全息3D智能炫屏的开关,随着“扇叶”的转动,而在“扇叶”旋转起来以后,扫过的区域可以出现了连续的3D影像,这些画面悬浮在空气中,且不遮挡后面的物理空间!各种移动3D全息影像让你目不暇接,还能让很多卡通人物活灵活现的出现在现实。然而看似炫酷的背后的原理设计原理其实并不复

全息投影实现的三种技术

全息投影实现的三种技术 我们经常可以在科幻电影中见到一种三维的全息通讯技术,可以把远处的人或物以三维的形式投影在空气之中,就像电影《星球大战》中的场面。另外随着现在科学的发展,所有的设备都采用小型化和精密化,而现在的显示设备却无法与之相匹配,人类越来越需求一种新的显示技术来解决问题。 现在的全系投影技术一共分为以下三种: 1.在美国麻省一位叫Chad Dyne的29岁理工研究生发明了一种空气投影和交互技术,这是显示技术上的一个里程碑,它可以在气流形成的墙上投影出具有交互功能的图像。 此技术来源海市蜃楼的原理,将图像投射在水蒸气上,由于分子震动不均衡,可以形成层次和立体感很强的图像。 2.日本公司Science and Technology发明了一种可以用激光束来投射实体的3D影像,这种技术是利用氮气和氧气在空气中散开时,混合成的气体变成灼热的浆状物质,并在空气中形成一个短暂的3D图像。 这种方法主要是不断在空气中进行小型爆破来实现的 3.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创新科技研究院的研究人员目前宣布他们成功研制一种360度全息显示屏,这种技术是将图像投影在一种高速旋转的镜子上从而实现三维图像,只不过好像有点危险 可以说这些技术很多国家都在研制,毫不夸张的说这项技术它包含了未来,谁最先使用这项技术,谁就最先走入未来的先进技术行列。 全息投影技术是全息摄影技术的逆向展示,本质上是通过在空气或者特殊的立体镜片上形成立体的影像。不同于平面银幕投影仅仅在二维表面通过透视、阴影等效果实现立体感,全息投影技术是真正呈现3D的影像,可以从360°的任何角度观看影像的不同侧面。 参考资料:https://www.doczj.com/doc/ac4066539.html,/news/hydt/238.html

图解(伪全息)——之幻影成像原理I

图解(伪全息)——之幻影成像原理I 图片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ac4066539.html,/programs/view/PSPpHZ5SaEs/ 全息投影技术也称虚拟成像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毫不夸张的说这项技术它包含了未来,谁最先使用这项技术,谁就最先走入未来的先进技术行列。 全息投影技术不同于平面银幕投影仅仅在二维表面通过透视、阴影等效果实现立体感,它是真正呈现3D的影像,可以从360°的任何角度观看影像的不同侧面。然而:全息技术需要在激光照下才能拍摄,后期成像制作成本过高。对于电影、电视剧之类的生活娱乐的应用还为时过早!所以,目前商业应用的大多都是低成本的伪全息技术。不是真正的立体。 全息拍摄过程是利用干涉原理记录物体光波信息,即:被摄物体在激光辐照下形成漫射式的物光束;另一部分激光作为参考光束射到全息底片上,和物光束叠加产生干涉,把物体光波上各点的位相和振幅转换成在空间上变化的强度,从而利用干涉条纹间的反差和间隔将物体光波的全部信息记录下来。 成象过程是通过多次曝光在同一张底片上记录多个不同的图像,在相干激光照射下,利用衍射原理再现物体光波信息。 (伪全息、伪立体)投影——目前目前主要表现为:投影机直接背投在全息投影膜上的也就是初音演唱会那种应用的。 如下图1: 图1

另一种(伪全息、伪立体)是采用投影机或其他显示方法光源折射45度成像在幻影成像膜的全息投影。舞台效果很炫,但它确是普通投影。 如下图2、3、4、5; 图2 图3

图4 图5

360度(伪全息)成像是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四面锥体,由四个不同角度拍摄的、二维物体的视频,折射45度成像并汇集到一起后形成具有感观维度的立体影像。如下图6 所以:可以从锥体的四个面分别看到物体的不同侧面,但它不是立体的。 图6 图7 图7中很明显的(伪全息)方式:锥体上方四个面有四个不同的视频图像,通过锥体面45度折射成像。实现上是普通平面镜成像原理转了45度角而已。如下图8

全息投影技术概述

全息投影技术概述 全息投影技术(front-projected holographic display)也称虚拟成像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全息投影技术不仅可以产生立体的空中幻像,还可以使幻像与表演者产生互动,一起完成表演,产生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适用范围产品展览、汽车服装发布会、舞台节目、互动、酒吧娱乐、场所互动投影等。 原理 全息投影技术(front-projected holographic display)也称虚拟成像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全息投影技术也叫虚拟成像技术。 全息投影技术一共分为以下三种: 1.空气投影和交互技术 在美国麻省一位叫ChadDyne的29岁理工研究生发明了一种空气投影和交互技术,这是显示技术上的一个里程碑,它可以在气流形成的墙上投影出具有交互功能的图像。此技术来源海市蜃楼的原理,将图像投射在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上,由于分子震动不均衡,可以形成层次和立体感很强的图像。

2.激光束投射实体的3D影像 日本公司ScienceandTechnology发明了一种可以用激光束来投射实体的3D影像,这种技术是利用氮气和氧气在空气中散开时,混合成的气体变成灼热的浆状物质,并在空气中形成一个短暂的3D图像。这种方法主要是不断在空气中进行小型爆破来实现的 3.360度全息显示屏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创新科技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宣布他们成功研制一种360度全息显示屏,这种技术是将图像投影在一种高速旋转的镜子上从而实现三维图像,可以说这些技术很多国家都在研制,毫不夸张的说这项技术它包含了未来,谁最先使用这项技术,谁就最先走入未来的先进技术行列。 应用范围 全息投影技术在舞台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产生立体的空中幻像,还可以使幻像与表演者产生互动,一起完成表演,产生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从Disel时装发布T台秀中全息投影技术的运用,美轮美奂的全息投影画面伴随模特的走步把观众带到了另一个世界中,好像使观众体验了一把虚拟与现实的双重世界。 全息景象是指观众可以在发生器的发生口度即一圈内可以看到幻像,全息投影系统将三维画面悬浮在实景的半空中成像,营造了亦幻亦

全息影像技术介绍、应用、优势

全息影像技术介绍、应用、优势 全息学(Holography)自20世纪60年代激光器问世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基本机理是利用光波干涉法同时记录物光波的振幅与相位。由于全息再现象光波保留了原有物光波的全部振幅与相位的信息,故再现象与原物有着完全相同的三维特性。换句话说,人们观看全息像时会得到与观看原物时完全相同的视觉效果,其中包括各种位置视差,这即是全息三维显示的理论依据。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全息才是真正的三维图像,而上述的各种由体视对合成的图像充其量仅是准三维图像(并无垂直视差的感觉)。 全息显示技术20世纪80年代后,激光全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成为一种异军突起的高新技术产业。在激光全息技术中,全息显示技术由于更接近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倍受关注。它不仅可制出惟妙惟肖的立体三维图片美化人们的生活,还可将其用于证券、商品防伪、商品广告、促销、艺术图片、展览、图书插图与美术装潢、包装、室内装潢、医学、刑侦、物证照相与鉴别、建筑三维成像、科研、教学、信息交流、人像三维摄影及三维立体影视等众多领域,近年来还发展成为宽幅全息包装材料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白光再现全息技术可在白昼自然环境中或在普通白光照射条件下观看物体的三维图像,一直研究全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及运用,期待自身的努力使得全息显示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技术应用 全息学的原理适用于各种形式的波动,如X射线、微波、声波、电子波等。只要这些波动在形成干涉花样时具有足够的相干性即可。光学全息术可望在立体电影、电视、展览、显微术、干涉度量学、投影光刻、军事侦察监视、水下探测、金属内部探测、保存珍贵的历史文物、艺术品、信息存储、遥感,研究和记录物理状态变化极快的瞬时现象、瞬时过程(如爆炸和燃烧)等各个方面获得广泛应用。 全息技术不仅在实际生活中正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在上世纪兴起并快速发展的科幻文学中也有大量描写和应用,有兴趣的话可去看看。可见全息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将是十分光明的。

全息投影技术与伪全息投影技术资料

全息投影 编辑 全息投影技术也称虚拟成像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3S DIGITAL数字技术专家凭借三视图动漫数字舞美设计优势,结合国外最先进的全息投影技术手段,做到完美展示全息投影数字视觉的效果,使国内全息投影技术更上一层楼,在全息数字舞美中的应用,全息投影技术不仅可以产生立体的空中幻像,还可以使幻像与表演者产生互动,一起完成表演,产生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 目录 1原理 2分类 ?梦幻3D全息投影 3技术 4应用 1原理编辑 全息投影技术(front-projected holographic display)也称虚拟成像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 其第一步是利用干涉原理记录物体光波信息,此即拍摄过程:被摄物体在激光辐照下形成漫射式的物光束;另一部分激光作为参考光束射到全息底片上,和物光束叠加产生干涉,把物体光波上各点的位相和振幅转换成在空间上变化的强度,从而利用干涉条纹间的反差和间隔将物体光波的全部信息记录下来。记录着干涉条纹的底片经过显影、定影等处理程序后,便成为一张全息图,或称全息照片; 全息投影(17张) 其第二步是利用衍射原理再现物体光波信息,这是成象过程:全息图犹如一个复杂的光栅,在相干激光照射下,一张线性记录的正弦型全息图的衍射光波一般可给出两个象,即原始象(又称初始象)和共轭象。再现的图像立体感强,具有真实的视觉效应。全息图的每一部分都记录了物体上各点的光信息,故原则上它的每一部分都能再现原物的整个图像,通过多次曝光还可以在同一张底片上记录多个不同的图像,而且能互不干扰地分别显示出来。 1、双视作用 每个人都有两个眼睛,每个眼睛的视角大约为80度,但是两个眼睛一起的视角只有120度,也就是说有40度的视角是重合的,所以我们的左右两个眼睛所看到的的东西其实是不同的,比如你闭上左眼用右眼看或者反过来,就能测试出来效果,左右两眼接收到的物体转发给大脑做判断物体的远近才能形成立体感。3D立体技术就是模拟这个过程而形成的。 2、3D摄影 在3D投影前,要对物体进行120°的3D摄影。看过3D电影的读者应该知道,如果取下3D 眼镜观看,画面有重影而模糊不清。只是因为,银幕上的画面并不是一幅,而是两幅角度不

3D全息投影技术发展应用

3D全息投影技术发展应用 1 发展现状 在舞台演出的发展历史中,每一次新技术的出现与新产品的应用,都为舞台表演艺术提供了新的表现手段。历年来舞台呈现手段从来不乏新技术的身影。从旧时洋铁桶照明到现实功能各异的舞台灯具,从画幕、幻灯到投影机、LED大屏幕,从三十年代用盐水缸充当调光器的简易手控灯光变化到现在的电脑全自动控制 管理舞台技术的应用始终与科技的发展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当今,显示技术发展前沿的全息投影技术在传统舞台表演艺术中的呈现,丰富了表现画面,获得更真实、更震撼的艺术效果。3D全息投影技术就如前几年LED显示屏在舞台的广泛应用一样,必将成为 未来几年舞台表现艺术中的新亮点。其实早在几年前,以3D全息投影技术为代表的多种3D投影技术已经在舞台与电视中崭露头角,并获得受众的追捧。创建于2004年的法国Adrien M演出团,其演出剧目的核心是围绕杂技的运动艺术和作为想象探索工具的数字艺术。主要代表剧目有:2005年的《Convergence 1.0》,这是对杂技艺术别出心裁和梦境般的探索;2006年的《ReTime》,这台节目剖析了时间的结构。而该剧团推出的3D全息投影视觉舞台剧《cinematique》(灵动的流光),曾荣获2009年法国BAINS数码艺术节“舞蹈与新型科技”组评委会大奖,并于2011年6月在杭州红星剧院演出。3D全息投影技术是利用光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重构物体的三维图像。被记录的主体即可以是物品,也可以是动态的人物或是动物。观众无需配戴眼镜可以看到立体的虚拟人物或物品。在制作过程上,首先是利用光干涉原理记录拍摄主体的光波信息,即拍摄;然后利用衍射原理再现拍摄主体光波信息,即成像。全息图像犹如一个复杂的光栅,在相干激光照射下,一张线性记录的正弦型全息图的衍射光波一般可给出两个像,即原始像(又称初始像)和共轭像,再现的图像立体感强,具有真实的视觉效应。 2010年3月9日晚,日本世嘉公司举办了一场名为《初音未来日的感谢祭》及《初音之日》(Miku's Day)的演唱会,采用了德国Sax3D公司的3D全息透明屏进行视频播放。但更为准确的定义,应该是2.5D视频技术应用的演唱会。其技术原理为,在屏幕上投影画面,只不过这个屏幕制作成不同透明度,如屏幕为全透明的,舞台上就只留下MIKU(《初音之日》演唱会上专职唱歌的少女电子萌物形象,实为以Yamaha VOCALOID 2语音合成引擎为基的虚拟女性歌手的软件)的成像,投影仪在屏幕的背面。这种技术成像不具备全息图像的特点,而只是让观众感觉上是3D图像而已。 国内3D全息投影应用在影视舞台的演出上,首先出现在2012年各大卫视的跨年晚会。如在江苏卫视、东方卫视的跨年晚会上,利用全息投影技术,将逝去的歌者投射在空中,与现场歌手上演“隔空对唱”,为受众呈现出奇妙的观赏感受。 在国内舞台剧表演上,最早应用3D投影技术的是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打造的3D大型神话黄梅戏《牛郎织女》。3D版《牛郎织女》初次亮相时,观众需在开头一段戴上眼镜欣赏投射到天幕上的3D效果。3D投影的呈现采用的是3D电影的技术手段,3D影像画面被投射在舞台幕布上配合演员的表演。3D投影的场景与真实表演的场景相辅相成,琼楼玉宇,亭台楼阁,烟雾缭绕,亦真亦幻。2013年3月9日晚,该剧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并获得成功,其3D投影技术的科技手段 郑州新心创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全息投影简介

全息投影技术也称虚拟成像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3S DIGITAL数字技术专家凭借三视图动漫数字舞美设 计优势,结合国外最先进的全息投影技术手段,做到完美展示全息投影数字视觉的效果,使国内全息投影技术更上一层楼,在全息数字舞美中的应用,全息投影技术不仅可以产生立体的空中幻像,还可以使幻像与表演者产生互动,一起完成表演,产生令人震憾的演出效果。 全息投影的原理 全息投影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其第一步是利用干涉原理记录物体光波信息,此即拍摄过程:被摄物体在激光辐照下形成漫射式的物光束;另一部分激光作为参考光束射到全息底片上,和物光束叠加产生干涉,把物体光波上各点的位相和振幅转换成在空间上变化的强度,从而利用干涉条纹间的反差和间隔将物体光波的全部信息记录下来。记录着干涉条纹的底片经过显影、定影等处理程序后,便成为一张全息图,或称全息照片;其第二步是利用衍射原理再现物体光波信息,这是成象过程:全息图犹如一个复杂的光栅,在相干激光照射下,一张线性记录的正弦型全息图的衍射光波一般可给出两个象,即原始象(又称初始象)和共轭象。再现的图像立体感强,具有真实的视觉效应。全息图的每一部分都记录了物体上各点的光信息,故原则上它的每一部分都能再现原物的整个图像,通过多次曝光还可以在同一张底片上记录多个不同的图像,而且能互不干扰地分别显示出来。 全息投影的分类 我们经常可以在科幻电影中见到一种三维的全息通讯技术,可以把远处的人或物以三维的形式投影在空气之中,就像电影《星球大战》中的场面。另外随着现在科学的发展,所有的设备都采用小型化和精密化,而现在的显示设备却无法与之相匹配,人类越来越需求一种新的显示技术来解决问题。现在的全系投影技术一共分为以下三种: 1.在美国麻省一位叫Chad Dyne的29岁理工研究生发明了一种空气投影和交互技术,这是显示技术上的一个里程碑,它可以在气流形成的墙上投影出具有交互功能的图像。此技术来源海市蜃楼的原理,将图像投射在水蒸气上,由于分子震动不均衡,可以形成层次和立体感很强的图像。 2.日本公司Science and Technology发明了一种可以用激光束来投射实体的3D影像,这种技术是利用氮气和氧气在空气中散开时,混合成的气体变成灼热的浆状物质,并在空气中形成一个短暂的3D图像。这种方法主要是不断在空气中进行小型爆破来实现的 3.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创新科技研究院的研究人员目前宣布他们成功研制一种360度全息显示屏,这种技术是将图像投影在一种高速旋转的镜子上从而实现三维图像,只不过好像有点危险可以说这些技术很多国家都在研制,毫不夸张的说这项技术它包含了未来,谁最先使用这项技术,谁就最先走入

全息成像技术

全息成像技术 一、引言 全息成像技术一门正在蓬勃发展的光学分支,主要运用了光学原理,是一种不用透镜,而用相干光干涉得到物体全部信息的二部成像技术。如果说全息技术在照相方面的应用与普通照相技术的最大区别,那就是全息技术能够利用激光的相干性原理,将物体对光的振幅和相位反射(或透射)同时记录在感光板上,也就是把物体反射光的所有信息全部记录下来,并能够再现出立体的三维图像。也就是全息技术所记录不是图像,二是光波。全息技术近年来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被广泛地应用于近代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特别是在现代测试、生物工程、医学、艺术、商业、保安及现代存储技术等方面已显示出特殊的优势。随着全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息技术的产品正越来越多地走向市场、应用于现代生活中。 二、全息成像技术的发展史 1947年,英国人丹尼斯盖博(Dennis Gabor)在研究电子显微镜的过程中,提出了全息摄影术(Holography)这样一种全新的成像概念,并获得了诺贝尔奖。全息术的成像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以条纹形式记录物体发射的特定光波,并在特殊条件下使其重现,形成逼真的三维图像,这幅图像记录了物体的振幅、相位、亮度、外形分布等信息,所以称之为全息术,意为包含了全部信息。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全息图像的成像质量很差,只是采用水银灯记录全息信息,但由于水银灯的性能太差,无法分离同轴全息衍射波,因此大量的科学家花费了十年的时间却没有使这一技术有很大进展。1962年,美国人雷斯和阿帕特尼克斯在基本全息术的基础上,将通信行业中“侧视雷达”理论应用在全息术上,发明了离轴全息技术,带动全息技术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技术采用离轴光记录全息图像,然后利用离轴再现光得到三个空间相互分离的衍射分量,可以清晰的观察到所需的图像,有效克服了全息图成像质量差的问题。1969年,本顿发明了彩虹全息术,能在白炽灯光下观察到明亮的立体成像。其基本特征是,在适当的位置加入一个一定宽度的狭缝,限制再现光波以降低像的色模糊,根据人眼水平排列的特性,牺牲垂直方向物体信息,保留水平方向物体信息,从而降低对光源的要求。彩虹全息术的发明,带动全息术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传统全息技术采用卤化银等材料制成感光胶片,完成全息图像信。20世纪60年代末期,古德曼和劳伦斯等人提出了新的全息概念———数字全息技术,开创了精确全息技术的时代。到了90年代,随着高分辨率CCD的出现,人们开始用CCD等光敏电子元件代替传统的感光胶片或新型光敏等介质记录全息图,并用数字方式通过电脑模拟光学衍射来呈现影像,使得全息图的记录和再现真正实现了数字化。数字全息技术的成像原理是,首先通过CCD 等器件接收参考光和物光的干涉条纹场,由图像采集卡将其传入电脑记录数字全息图;然后利用菲涅尔衍射原理在电脑中模拟光学衍射过程,实现全息图的数字再现;最后利用数字图像基本原理再现的全息图进行进一步处理,去除数字干扰,得到清晰的全息图像。数字全息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全息技术和电子成像技术结合的产物。它通过电子元件记录全息图,省略了图像的后期化学处理,节省了大量时间,实现了对图像的实时处理。同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