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美关系正常化

1.背景

(1)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敌视中国,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朝鲜战争后,中国希望美国从台湾海峡撤走它的武装力量。但美国却继续利用台湾问题搞“两个中国”的阴谋。美国不仅继续在台湾海峡进行军事活动,还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从南面威胁中国。

(2)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使中国成为国际事务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它同时宣告了美国“遏止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3)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迫切需要找一个不依附于苏联的大国,而中国正好符合其要求。另外,美急于从越南战争中脱身,也需要中国在此问题上的支持。

(4)60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如珍宝岛事件,苏联陈兵中苏、中蒙边境,给中国带来威胁。中国迫切想借美国的力量来缓解苏联方面的压力,中国的外交政策由此而发生了改变,另外中国在台湾问题上也有求于美国,这样基于共同的战略利益的需要,中美关系发生变化是不可避免的了。

2.逐步改善

(1)乒乓外交

1971年4月,参加第31届世乒赛后的中国邀请美国队访华,得到了两国领导人的批准,被称为“小球转动大球”,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2)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访华做好准备。

1971年7月,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会后,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尼克松总统将访华。

(3)尼克松访华。

1972年2月,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阐述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一个中国的原则,并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这样,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中美正式建交

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意义

(1)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有重要作用。

(2)有利于两国的经济、贸易、科技、文化、金融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发展。

(3)中、美、苏三国形成互相牵制的关系,有利于中国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同时也平衡了世界力量,有利于世界和平。

(4)直接促成中日关系的改善,并在此后的国际上形成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5)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中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中国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政策分析

中国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政策分析 发表时间:2019-04-28T11:56:54.75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作者:张洪舰 [导读] 摘要:中国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可以看作中国在一段历史时期(1969-1979)对外行为的一个变化过程,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各发展阶段的特点可以看作对外行为的因变量。 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3 摘要:中国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可以看作中国在一段历史时期(1969-1979)对外行为的一个变化过程,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各发展阶段的特点可以看作对外行为的因变量。在这一前提下,本文首先对中国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这一变化过程按照时间发展顺序进行事件梳理,然后试图在美国学者詹姆斯·罗斯诺提出的“预理论”的层次分析框架下,通过分析找出在这一过程中影响外交行为变化的自变量因素,最后并对各因素按照对行为变化影响力的强弱进行排序。 关键词:中美关系正常化;层次分析法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的关系是中国最重要的对外关系之一,关乎中国外交的全局。而中美两国之间从上个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从对抗走向缓和并最终实现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一直是当今研究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的学者们关注的重点,涉及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著作和论文可谓汗牛充栋。但遗憾的是,多数学者在研究中国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中,通常侧重对某一时期进行历史描述和人物刻画,或堆积影响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诸多因素,缺少一个比较系统和综合的理论框架进行分析解释,对各个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中美关系正常化这一进程也没有比较明确地论述。本文研究前提是,把中国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看作中国在一段历史时期(1969-1979)对外行为的一个变化过程,将这一变化过程中各发展阶段的特点看作对外行为的因变量。本文研究结构是,首先对中国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这一变化过程按照时间发展顺序进行事件梳理,然后试图在美国学者詹姆斯·罗斯诺提出的“预理论”的层次分析框架下,找出在这过程中影响外交行为变化的自变量因素,最后对各因素按照对行为变化影响力的强弱进行排序。 1 中国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变化过程 虽然涉及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论著众多,但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定义却没有统一明确的标准,时间起止和阶段划分也各不相同。为了便于对一个完整阶段进行比较分析,本文笔者认为,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一个从1969年4月开始到1979年3月,持续十年的历史变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美两国关系由最初的敌对状态开始艰难解冻,逐步走向缓和,并经历了停滞与曲折,直到最终正式建交。笔者将中国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具体划分三个阶段,并制成表格,以便比较分析。 表1 中国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解冻缓和期以1969年4月四老帅座谈并上交国际形势分析报告为开始标志,随后,中美两国历时四年多,陆续采取一系列行动显示改善关系的愿望,主要包括:1969年7月21日,美国宣布放宽对华贸易限制和美国公民来华旅行限制;7月24日,中国释放不久前因故非法越境的两名美国人以示回应;10月美国表示将停止派驱逐舰到台湾海峡巡逻;12月19日,美国国务院宣布部分取消对中国的贸易禁运;1970年2月1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对外政策报告,强调中国不应该继续孤立在国际大家庭之外;6月,美国从柬埔寨撤军,发出愿意打破僵局信号;9月24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公开表示愿意来中国的愿望;10月1日,毛泽东特意在天安门接见美国记者斯诺;11月,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在联大会议上就恢复中国合法席位问题表示:美国希望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大家庭中起建设性作用;1971年4月6日,毛泽东做出邀请在日本参加第31届世界乒乓球赛的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重要决定;4月6日至16日,美国乒乓球队访问北京;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并确定了中国调整对美政策的基本原则;5月29日,经毛泽东批准,中国方面以周恩来名义向美方发出了欢迎尼克松的国家事务安全助理基辛格作为美方代表秘密来京为尼克松访华进行预备会谈的口信;1971年7月9日至11日,基辛格秘密访华,周恩来与其举行六次会谈。事后,在7月16日,中美发表联合公报,宣布尼克松总统在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这一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两国长期存在的敌对关系将出现根本性转变。之后,中美双方积极迅速推动两国关系进展,主要互动活动有:1971年10月26至29日,周恩来与基辛格在北京举行会谈,为尼克松访华进行具体安排。1972年2月21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也称《上海公报》),标志着中美双方努力寻求关系和解,奠定了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基础;10月25日,中国驻法国大使黄华带信给美国大使,劝告美国抓住目前有利实际结束越南战争。1973年2月15至19日,基辛格访问中国;2月25日,基辛格向中方通报:尼克松第二任期间,前两年在两国互设联络处,后两年实现同中国关系正常化,同台湾保持民间往来;5月1日,中美双方在华盛顿和北京互设联络处;11月10日至14日,基辛格再度访华,周恩来与其多次就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问题进行会谈,会后双方发表了公报。 在第二阶段,中美双方并没有如先期预料那样顺利实现关系正常化,而是出现了很长时间的停滞期。这一阶段中美双方发生的重大事件为:1974年4月4日至16日,邓小平副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大第六次特别会议;1974年8月9日,尼克松总统因水门事件下台,福特继任总统;11月,基辛格再度访华,并分别与周恩来、邓小平会谈,并转达了福特总统希望于1975年下半年访问中国的意向;1975年12月1日至5日,美国总统福特访华。中国方面强调,美国对台湾问题的解决必须按照中国的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进行,但福特政府不愿在台湾问题上采纳中国的三原则,中美关系正常化没有在其任期内实现。1977年1月,卡特接替福特成为美国第39任总统。 第三阶段中美关系正常化发展出现转机,虽经历曲折但最终实现了中美建交。首先,中国方面,领导人更替完成,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邓小平原来担任的党政军领导职务;8月召开的中共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美国方面,1977年8月22日至26日,美国国务卿万斯访问中国。双方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其他问题举行会谈,万斯声称:中美关系已成为一个促进亚洲和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邓小平明确表示:中国反对美方提出的美国政府官员“在非正式安排下”留在台湾的建议;中美关系正常化问题必须按照三原则解决;中国有能力自己解决中国统一问题,美国人不必为此替中国人担心。随后,1978年5月20日至23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访问中国,他宣布美国政府已授权其驻华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同中方具体商谈有关两国关系正常化问题。1978年7月5日至12月14日,中美双方就关系正常化问题举行了六次会谈;1979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在各自首都宣布了建交公报。公报宣布:中美商定自1979年1月1日起相互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美国基本上接受了中国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但仍然坚持中美关系正常化后有权继

论中美关系

论文: 论中美关系之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学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中美关系之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摘要:回望历史,中美关系历经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经历了历史的风风雨雨,但终究是向前发展的。随着世界走向全球化,中美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是历史的需要。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面对21世纪和平发展的世界主题,对中美合作前景是可以持乐观态度。 关键词:中美关系、国际形势、和平发展 正文: 一、回顾中美关系史 近代时期晚清时期追随英法,染指中国①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美国追随英法加入侵略中国的行列。扶植代理---辛亥革命时期,参与破坏辛亥革命,帮助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国共十年对峙时期①积极扶植蒋介石,支持蒋介石在中国掌权。蒋由此走上亲美外交路线。②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进行经济扩张,其在华经济势力急剧增长。抗日战争时期,中美合作、共同抗日。中美建立起合作关系,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员。美国从军事、经济等方面援助中国的抗战。解放战争时期扶蒋反共、控制中国。二战结束后,美推行“扶蒋反共”政策,帮蒋介石运输军队以抢夺抗战胜利果实。现代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和外交上孤立的政策,企图扼杀新中国。1950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把战火烧

“中美关系正常化”课堂达标检测题

“中美关系正常化”课堂达标检测题 【试题计划】 1、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点: (1)中美关系正常化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上取得的一个重大成就。从美国方面看,已经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中美关系正常化是国际事务中的一个重大事件。 (2)学生在掌握整个历史事件“背景——经过——结果”的基础上提升认识历史事件的能力,这项能力将贯穿整个评价检测,由此拓展到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考查题型: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3、试题来源:自编、网络 【试题内容】 一、选择题: 1.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基础是() A.美国单方面需要改善中美关系 B. 中国单方面需要改善中美关系 C、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共识 D.双方敌对的因素完全消失 2.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的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中国人口多,令美国害怕B、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C.世界的稳定离不开中国 D.美国承认新中国的发展壮大 3、一个十分喜欢历史的同学在查阅中美关系的有关资料时发现了“小球转动大球”这一说法,他理解“小球”指美国乒乓球应邀访华,却不知道大球是什么。请你为他指出() A.周恩来与尼克松实现历史性的握手 B.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C.中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D.毛泽东接见美国乒乓球队 二、材料题: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维护世界和平,创造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国际环境,中国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积极谋求与中国改善关系。中国政府积极回应。……中美两国在建交问题上进行了多次谈判,到1978年12月发表建交公报,后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如何?后来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2)“70年代,美国……积极谋求与中国改善关系”的重要表现是什么?目前影响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是什么? 【典型题例剖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维护世界和平,创造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国际环境,中国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积极谋求与中国改善关系。中国政府积极回应。……中美两国在建交问题上进行了多次谈判,到1978年12月发表建交公报,后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如何?后来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2)“70年代,美国……积极谋求与中国改善关系”的重要表现是什么?目前影响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是什么?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经过和结果。 『设计意图』 学生要知道新中国成立后中美是敌对关系,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转机。最终走向正常化。但如今中美关系中敏感的问题是“台 湾问题”。 『处理策略』

越南战争后的中美关系正常化历程

越南战争后的中美关系正常化历程 对外关系是一个国家衡量一个国家地位和实力的重要标准。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对华采取遏制政策,因而中国没有能够实行全面对外开放。 到了20 世纪60 年代末,中美两国的国内政治以及国际局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美关系的改善成为可能。中苏关系恶化,成为了中美关系转变的拐点,促进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为中美关系正常化提供了可能。60 年代末70 年代初,中美基于共同的战略、安全利益需要,两国关系开始解冻。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了著名的《联合公报》。越南战争刚刚停止,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访问了中国。美国由于过去长期陷入越战泥潭,元气大伤,不得不重新调整其全球战略。而苏联则加紧分化西欧同美国的关系,频频向中东,地中海,印度洋,东南亚渗透,尤其在中苏边境上不断增兵等咄咄逼人的攻势,推动中美关系进一步发展。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是如何对付苏联,正是中苏关系的破裂使得美国推动对华关系的改变。 在中国,文化大革命结束,开始重提“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准备大量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对于美国无疑是有吸引力的。但中国优先同已建交的国家发展贸易,日本和欧

洲共同体在对华贸易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并且已经捷足先登,美国如再不采取行动,就有可能被排除在中国市场之外。巨大的经济利益,进一步促使了中美关系的深化和发展。 中国从封闭走向对外开放走过了漫长而艰难的旅程,中美关系正常化则直接促成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启动。中美关系正常化,对遏制当时苏联的扩张势头和越南的地区霸权主义起到了有力的作用,对维护和加强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美关系正常化,不仅为中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同时也为美国重整国力赢得了时间和回旋的余地。

10中美关系正常化及其历史意义

中美关系正常化及其历史意义 第十组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一、开始与发展(1972年2月——1974年8月) 开始原因 美国国内社会运动不断;国际陷入越南泥潭,战略全面收缩;美苏争霸,需要更多国际支持;美国封锁中国的计划破产。 中国由建国初年中苏蜜月转向后来的论战、破裂乃至对抗,同样需要寻求国际支持;自身力量增长(特别是六十年代末两弹一星的研发成功,国际地位提升;台湾问题需要解决。 发展 60年代中期,尼克松对华政策进行了调整,先后直接和间接地向中国表示了接近的愿望。1971年4月中美关系“解冻”当时正需要一个契机。毛泽东和周恩来得知庄则栋和美国队员交往的事情后十分重视,当即拍板,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由此开始了“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中美关系以民间形式迈出了一步。 1971年7月和10月基辛格的秘密访华为之后的尼克松访华做了具体安排和准备。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1972年2月尼克松首行中国,与中国签订了《联合公报》。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史上的里程碑,两国结束20多年的敌对状态,开始了正常化进程。 二、推迟与曲折(1974年8月——1978年1月) 水门事件尼克松下台,新福特政府违反了上海公报精神,承认台湾、讨好苏联等行为使得两国正常化脚步变得缓慢,1977年初的卡特政府也未推进正常化步伐。 最终实现(1978年1月——1979年1月) 1977年中美国感到苏联的威胁以及中国贸易的发展,卡特政府转变态度于1978年12月16日与中国签订了中美建交联合公报。最终中美于1979年1月1日正式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最终实现。 历史意义: 中美建交符合两国以及世界人民的利益,它一方面促进了美国战略调整和收缩,改善了美国的处境;另一方面是中国摆脱了在两个战略方向上同时面临强大对手的状况,获得更大的活动余地;此外,它对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特别是亚太地区的局势具有重要的影响。 中美关系正常化是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大历史转折。中美关系正常化,对遏制当时苏联的扩张势头和越南的地区霸权主义起到了有力的作用,对维护和加强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美关系正常化也是两国关系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随着联结两国关系纽带的恢复,两国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乃至军事上的交流与合作都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

论中美关系的演变及其未来发展

论中美关系的演变及其未来发展 近现代的中美关系,走过了一个曲折复杂的历程,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双方力量的此消彼涨,中美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美关系是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上重要的国家双边关系之一,也是当代国际关系上极其重要的国家双边关系。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国,近年来一直在快速发展之中。不论是经济增长还是与他国尤其是美国各方面的对话与合作越来越多,都可以证明中国作为一个强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愈来愈大。而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国家,综合实力以及各个方面都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其影响可谓不言而喻。于是乎,这样一个强国和超级大国之间的关系能够牵动着国际局势的发展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应的,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演变以及未来关系的发展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不仅对我国的国际外交和未来战略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对于世界局势稳定和平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中美关系的演变以及未来发展:1、历史上的中美关系2、当今的中美关系3、未来中美关系的预测 一、历史上的中美关系 (1)20世纪上半叶,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开始,中国人民饱尝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列强的欺凌。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与中国结成了反法西斯联盟。中美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合作,在历史上第一次表明中美关系对于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具有重大作用。 (2)抗战胜利之后,美国推行反共战略,支持蒋介石集团打内战。新中国诞生后的20多年里,美国坚持其与中国为敌的遏制政策,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和军事封锁,支持台湾当局窃取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50年代,中美在朝鲜战场上展开了一场殊死较量,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3)1968年,尼克松当选总统后,为了摆脱越战的泥沼和对付苏联的扩张,开始逐步调整对华关系。1971年,中美“乒乓外交”和基辛格秘密访华,为拉开两国新关系的帷幕奏响了前奏曲。1972年,尼克松总统成功实现了访华,中美双方签署了《上海公报》。 (4)卡特总统执政后,两国于1978年签署了《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关系正式实现正常化,从而揭开了两国关系上的新篇章。同年1月25日志2月4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美国的访问在美国朝野上引起巨大轰动,一股前所未有的“中国热”席卷美国大地。 (5)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步启动的,而中国的改革开放为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增添的强大动力。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扩大,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日益活跃。 二、当今的中美关系 回顾近年的中美关系,虽然双方关系有所紧张,但目前还不构成对抗的局面。总体来说,近年中美双方还处于一个相互的战略摸底阶段,也是双方的战略布局阶段。 第一,中国加速崛起,在周边地区影响力和凝聚力不断上升,美国则受伊拉克、阿富汗两场战争拖累和金融危机冲击,软硬实力受到削弱,两国实力差距不断缩小,对美产生巨大心理冲击,美国内有一种强烈的焦虑感和危机感,警惕和制衡中国的论调开始回潮,对中方谈论“美国衰落论”极为敏感,产生过度反应,认为中国正利用美国衰落谋取利益。 第二,美始终认为中国发展走向存在不确定性,内心将中国视为潜在战略竞争对手,担心中国利用日益增长的实力与美对抗,挑战和打破现有国际秩序,威胁美在亚太和世界的霸权地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 近现代以来中美关系的演变每日一题

专题近现代以来中美关系的演变 (2018年贵州贵阳市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聚焦于最重大的战略目标,即开展地缘政治对话,重塑冷战时期的国际秩序。”材料中“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主要是指 A.建国初实行的“另起炉灶”的政策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新时期不结盟政策的推行 【参考答案】B 【解题必备】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 1.历程 (1)从19世纪中期开始,美国追随英法,染指中国。 (2)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标志着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 (3)一战期间美国扶植黎元洪,控制中国。20世纪20年代后期积极扶植蒋介石。 (4)二战期间,中美合作。 (5)二战结束后,扶蒋反共,控制中国。 (6)1949年新中国成立,政治孤立、经济封锁,走向对抗。 (7)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走向和解;1979年中美建交。 (8)中美正式建交后,前进道路,一波三折。 2.认识 (1)从总体上看,中美关系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双方都从本国利益出发,以比较务实、比较稳健的方式来处理彼此的关系。但在军事交往、高科技交往、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以及台湾问题等一些重要问题上,双方仍有很大的分歧。

(2)应全面、辩证与冷静地看待中美关系,中美之间仍然存在一系列现实问题,需要不断增进战略互信与互利合作,妥善应对各种挑战,推动中美关系“可持续发展”。 20世纪70年代,中国之所以能够摆脱某些大国的孤立,有 效地遏制和对付苏联,部分原因就是在意识形态上冲破了与西方交往的障碍,抛弃了非敌即友的陈腐观念。但是,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却认为中国是在“向快要淹死的尼克松扔救生圈”。这表明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 A.摆脱了苏联的威胁 B.延续意识形态外交 C.拯救了美国的衰落 D.奉行国家利益至上 下图为1979年邓小平在美国休斯敦西蒙顿马术竞技场接过17岁女孩凯利赠送的白色牛仔帽,并戴在头上向观众致意的场景。该画面反映的这一事件 A.揭开了中美关系发展的新篇章 B.促进日本加快与中国邦交正常化 C.显示了美国对中国态度的根本改变 D.促使美国敌视中国外交政策的破产 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当今世界关系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首脑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在开罗会议上提出了协同对日作战的宗旨,对处置日本侵略者做出了安排。宣言指出“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

中美关系论文

美关系的现状及对未来的展望 导语: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就中美当前的关系来说,是处于一个蜜月期,但问题与冲突同样存在。因为在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就中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在意识形态,政治影响,经贸摩擦等方面存在问题。 在现代国家的发展进程中,经济是一个国家强大的物质条件,是最核心,最现实也是最切实的国家利益,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地位与影响力。所以经贸是国家间关系的晴雨表。中美两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具有很强的互利性和互补性。同时,在互相竞争中,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摩擦。中美在经贸中存在的摩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贸易差额,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 不断扩大的中美贸易逆差是中美关系动荡的一个决定因素。2005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1629亿美元,从美国进口487。3亿美元,顺差为1147。7亿美元。根据美方统计,200 5年美对华贸易逆差激增24。5%,达2016亿美元。中美之间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贸易差额,一方面与中美双方采取的统计方法有关;另一方面又与美国将经济问题政治化有关。中美又方的统计差异主要缘于中美贸易的特殊性和统计方法的不同。中国对美国出口的60%和自美国进口的30%,是经过以香港为主的第三方转口进行的。美国把中国出口至香港,

东南亚等国家后,这些国家再转口到美国的产品都算作从中国的进口。而美国在统计对中国的出口时,却对其通过香港等对华转口的商品忽略。这是造成统计不同的一个原因。在中国对美出口的商品中,很多是美国企业在华分公司的商品。中国赚取的只是很少的加工费,大量利润被美国在华企业取得。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一国应该生产它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通过自由贸易出口这种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同时,进口其没有比较优势或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在这种自由贸易的框架下,按照比较利益学说进行的国际贸易会使所有参与国得到贸易利益最大化。中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的互补性很强,也符合比较利益学说。中美贸易会造成如此大的贸易差额,与美国对华采取的贸易限制有关。中国向美国的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主要是农产品,附加值低,满足了美国一般消费者的需要。而美国向中国的出口产品应该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但美国把经贸政治化,以安全为由拒绝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美国的高新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技术产品在美国对外出口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对技术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美国的这种经贸限制,严重影响了贸易的互补性,导致贸易差额进一步扩大。由中美贸易逆差这问题来看,中美缺失的是一种理解,信任。正是这种不理解,不信任,造成了贸易摩擦。中美双方只有静下心来,加强了解,信任,才是更好的解决方法,而不是直接对抗。 中美关系的发展与未来展望 当今世界各国都处于积极的发展之中,美国和中国分别作为世界第一、二大经济体对于世界经济的跃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可以说中美两国的关系对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将起到关键性作用!中美关系的发展史犹如一面镜子,它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近百年来国际风云的变幻! 20世纪上半叶, 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开始,中国人民饱尝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列强的欺凌。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与中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中美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成功合作,在历史上第一次表明中美关系对于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具有重大作用。 抗战胜利后,美国推行反共战略,支持蒋介石集团打内战。新中国诞生后的20多年里,美国坚持其与中国为敌的遏制政策,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支持台湾当局窃取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50年代,中美两国在朝鲜战场上展开了一场殊死较量,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中美关系历史沿革

中美关系历史沿革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一直是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之一。 二战中,由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美国卷入了战争,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日本法西斯,中美成为盟国。二战结束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为了称霸世界,美国需要在中国建立一个稳定的、统一的亲美反共政府。于是,美国积极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同时加强了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侵略,形成了独占中国的局面。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实行了长期的封锁、禁运、孤立等敌对政策,还发动侵朝、侵越战争威胁中国安全,把海军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挠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中美双方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 是中美双方逐渐产生外交意向的时期。 20世纪50年代中期, 随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新中国在国际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美国开始谋求与中国对话。1955年8月,中美两国在日内瓦, 1958年在华沙, 先后进行了两次大使级秘密会谈, 双方就台湾、贸易等问题进行了商谈, 到1968 年1月, 会谈举行了134次,但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1968年8 月,尼克松出任美国总统,中美关系开始有所突破。首先,他指示美国总统国家安全助理基辛格重新考虑同中国的关系;然后,美国第七舰队的行动缩小到台湾海峡以内,并放松了对中国的贸易限制。中国方面也领会了这些信号,1970年1月两国恢复了在华沙的大使级会谈。不久,尼克松又请法国总统戴高乐等人把美国谋求与中国对话的想法转告中国政府,同时放宽美国公民访问中国的限制,后来又表示愿派一名高级密使秘密访问北京。同年底,毛泽东主席在与访问中国的美国友人斯诺谈话时也明确表示欢迎尼克松访华。 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是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时期。 1971年 4月,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美国乒乓球队发出希望访问中国的信号,中国抓住这一历史契机,决定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1971年 4月 10 日,美国乒乓球队抵达北京,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称他们在中美两国人民的关系史上揭开了新篇章。这就是国际舆论所称的乒乓外交。同年,美国总统国家安全助理基辛格两次秘密访华,为尼克松访华作准备。经过多方努力,1972年 2月 21日尼克松正式访问中国,周恩来总理到机场迎接。当天,毛泽东主席就会见了尼克松。2月 22日,周恩来总理同尼克松总统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双方就中美关系正常化和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1972年 2月 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上海公报》(又称《中美联合公报》) ,双方同意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尼克松访华和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一次历史性突破,为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开辟了新的道路。但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彼此关系进展缓慢。1977年,卡特出任美国总统后,双方关系发展进程才逐渐加快。1978 年12月 16日,两国发表了建交联合公报,重申了《上海公报》的各项原则,美国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确定了美国坚持与台湾最终实现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1979 年,中美双方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中美建交后,两国领导人进行了多次互访,双方进行了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有力地促进了双方的发展。但中美关系的发展并不顺利, 1979年 3月,美国国会通过了严重违背建交协议原则的《与台湾关系法》,美国正式宣布向台湾出售武器,公然把台湾作为一个政治实体,这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对此,1982年 8月 17日,中美两国政府又发表了一个重要的联合公报,美国承诺,它无意执行一中一台或两个中国政策,准备逐渐减少对台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最终解决对台售武问题。 20世纪 90年代到本世纪初,是中美关系逐渐走向成熟时期。 20世纪 90 年代到本世纪初,美国又利用人权问题不断对中国进行刁难,制造撞机事

中美关系论文

序列号:__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中美关系与大国政治 有人说中美关系复杂,因为中美即称不上是朋友也称不上敌人,中美之间即有良好的合作,有着共同的利益,同时也有利益的冲撞,用非敌非友恐怕也不太帖切。因为很难简单的说清楚中美之间的关系,所以认为其复杂。其实大国之间的关系都不复杂,都简单的很,那就是都想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最大的战略利益为了各自的最大战略利益,尽最大的努力去遏制对方。 中美关系历史回顾:随着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美国的实力突飞猛进与此同时,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也使得中国日趋衰落,中国与美国的实力对比差距越来越大,资本主义性质的美国也加大侵略中国的步伐,这不仅体现在政治方面,也体现在经济方面。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敌视的态度,在国际舞台上孤立中国。弱小的新中国在当时的环境中艰苦奋斗与成长!1972年,“乒乓外交“是中美关系的新开端,后来尼克松访华,开始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史性的一页。1979年,中美建交!至此开始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而如今,中美关系却立于冰火之中。 两个世界大国的关系,单一方面总结那是片面的,是不科学的。中美两国既是朋友,也是敌人的关系。当年的反苏,如今的反恐,中美之间都有着共的战略利益。气候、能源、核问题、地区稳定,国际局势的稳定等国际问题上,作为世界上两个影响力巨大的大国,中美也同样有共同的战略利益。在经济发展方面,中美之间的经济互补性很强,经济关系密切,也是合作与利益大于分歧。所以说中美是朋友关系。那么,为什么又说是敌人的关系呢?虽然中美之间有许多共同的利益与合作,但中美之间最终的战略目标和各自的意识形态的不同,决定了中美之间不可能成为朋友。美国是世界霸主,美国的战略目标就是要维护其世界霸主的地位。而中国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大国,中国的最终战略目标是成为世界强国之一。中国的强大本身就是对美国霸权地位的挑战,从这一点来说,中美必然是有战略冲撞,也就不可能成为朋友。中美两国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手。美国要维护自己的全球战略利益,而中国要争取自己的全球战略利益。为了各自的利益,做出不利于对方的举动,各自都有各自的理由,这也无可厚非。如果从争夺战略霸权的角度来说,中美确实是一种遏制与反遏制的关系。可是目前中美之间有太多的共同的战略利益,至少说中国对美国有用。美国在遏制中国发展的同时,也同样的损害了自己的利益。目前看上去好象中国对美国形成的挑战挺大,如果没有中国还会有其它国家来挑战美国的战略。如果从独霸世界的角度来看,美国针对的将是全世界,美国不可能也无力遏制全世界的发展。俄罗斯、印度等国家,也有着争夺世界霸权的雄心。即使是美国的盟友欧洲、日本也同样不甘心于只做美国的附属,这些国家也同样在努力争取各自的战略利益,而这些国家目前也都在极力努力摆脱美国人的控制与影响。 当今全球大国关系五大特点 其一,各大国都在不同程度上承认和平与发展是现时代的主旋律,几乎无例外地都在奉行对内自强不息、对外竞争共处的方针。对内,把经济建设与变革置于首位,借助科学技术来推动经济发展,以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对外,力求改善自己的处境,以便赢得尽可能多的好处,为本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鉴于大国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其内部发生的事情往往要牵动外部世界。例如2004年美国总统布什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连任,2005年欧盟宪法在法国和荷兰全民公决时受阻,2006年美国中期选举民主党获胜等等,产生的国际反响都是显而易见的。 其二,大国之间发生的摩擦固然有可能遗患世界,而彼此之间的合作则更会给世界事务带来裨益。比如,尚未完全了结的伊拉克战争,旷日持久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冲突,无不具有深刻的大国背景。又如,今天如果没有各大国在解决朝鲜核问题和伊朗核问题上合作,那

温室草莓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论文:温室草莓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温室草莓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论文:温室草莓白粉病的 发生与防治技术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大棚温室草莓的种植面积日益扩大。由于温室的高温高湿环境条件,加之连年种植,品种抗病性差,棚室草莓病害的发生日趋严重,特别是白粉病已成为常发性病害,一般减产10%~20%,重的达50%以上,甚至绝收,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1 发病特点 草莓白粉病始见期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危害严重期在12月至翌年2月。病害早期仅在发病中心病株叶片上产生大小不等的病斑,随后叶背上形成白色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随着病情加重,白粉布满整个叶片,叶缘上卷呈汤匙状,叶片逐渐枯黄;花蕾、花瓣受害时呈紫红色,不能开放或开花不正常;果实受害时,果面覆盖白色粉状物,幼果失去光泽、硬化,青果停止膨大,呈瘦长形,着色差,影响浆果品质。病情严重时,除叶片外,叶柄、花、花梗及果实均能发病,造成幼果停止发育、干枯;果实上形成一层白色粉状物,失去食用价值;严重时使整个植株死亡。 2 侵染循环 草莓白粉病的病原为子囊菌亚门真菌。该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寄主上一代接一代地完成周年的循环侵染。当环境适宜时(空气相对湿度大,温度20~25℃),病菌的分生

孢子随气流传播到寄主叶片上,然后萌发产生芽管和吸器侵入危害。病菌分生孢子在生长季节中繁殖迅速,5~7天后形成新的分生孢子飞散传播进行再侵染。病害在整个生长季节不断重复发生、扩大蔓延。病害初期仅在中心病株上产生病斑,后通过分生孢子向四周扩散,直至全棚植株发病。 3影响因素 3.1 发病与温、湿度的关系 草莓白粉病为低温高湿型病害,发病适温为15~25℃,低于5℃、高于30℃均不发病。分生孢子发生和侵染适温为20℃左右,相对湿度90%以上。病害发生要求的最低湿度为40%,湿度越大,越利于病害发生,当相对湿度80%以上,病害极易暴发流行。在深秋至早春如遇连阴雨、雾、雪等少日照天气,温度低,相对湿度大时,有利于孢子的不断产生,反复浸染,病害发生重,2002年和2004年凤翔县出现了以上天气,造成了病害大流行。 3.2 发病与品种的关系 不同品种间病害发生差异较大。适合本地棚栽的草莓品种有明宝、益香、丰香等,其中明宝、益香较抗病,发病较轻,而丰香极易感病暴发流行。 3.3 发病与栽培管理的关系 大棚连作草莓发病早且重,病害始见期比新建棚地提早约1个月。前者始病期多在10月中旬,后者在11月中旬才

中美关系正常化教案改

《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七单元《现代中国对外关系》中第二课《开创外交新局面》第二子目的主要内容。 新中国建立后,即处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包围、封锁之中;而70年代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则意味着西方对中国孤立政策的破产,是新中国外交史上的重大突破,它无论是对于中国外交新局面的开创还是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该内容在中国外交史上地位重要;该内容的学习对于学生从历史角度理解今天的中美关系以及增强自豪感、使命感也具有重要价值。 教科书在简要介绍朝鲜战争后中美紧张对峙关系后,重点展示了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背景、经过和影响,比较全面地勾勒出了新中国建立后中美关系的演变过程。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学生在初中时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史实有所了解,加之中美两国在当今世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学生在时事新闻中对中美关系有所了解,学生在学习本课时的学习兴趣较高。但是学生对于中美改善关系的原因以及中美改善关系对国际关系造成的影响认识不足,需要教师进一步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教师讲述和学生阅读整理,学生能够归纳并记住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主要步骤,培养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2.通过史料分析,学生在理解中美改善关系原因的同时,进一步领会“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的历史知识获得方法。 3.通过多角度解读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提高多角度、多层次分析认识历史影响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中美改善关系的原因以及具体过程 2.难点:中美改善关系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五、教学准备: 提供尼克松访华照片,美国民众反越战照片 六、教学过程: 导课:通过尼克松访华的照片来导入新课 师:这是一张拍摄于我国文革时期的照片,时代特色非常浓厚,特别是这个标语,“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这是毛泽东同志说过的一句话。大家有没有想过联合起来要干嘛呢? 生:…… 师:按照当时的话来说,就是反帝反修。帝就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大家再继续看这个飞机哪个国家的呢? 生:…… 师:并且走在人群正前方的正是美国总统尼克松,我们不是要反对美国吗?美国总统怎么来到了中国呢?是什么促使他这样做的?中国又为什么允许他的到来?这些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中美关系正常化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中美关系。新中国成立以后,美国对中国

我对当前中美关系的看法

新形势下中美关系之我见 化工学院应化081 李宝青 200808020123 中美关系无疑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从两国重新打开大门的1972年算起,中美关系已走过了近四十个年头。而中美关系将来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还要先回顾一下中美关系在建交后的曲折历程。 一、中美关系回顾 1.从僵持到建交 从1950年6月2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关于要求联合国会员国协助南朝鲜的决议”,支持美国干涉朝鲜内政。同时,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战,同时派遣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对台湾的任何进攻”到1965年初,美国派出地面部队对南越发动侵略战争,并加紧对越南北方的海空袭击。中美两国的关系一直处于极度紧张的对立状态。此间,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每都遭受重大损失。但在1971年4月10日至17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应邀访华的美国团体。代表团的访华打开了隔绝22年之久的中美交往的大门,被称为“小球转动了大球”的“乒乓外交”。从此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终于在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问中国。访问期间,中美双方于1972年2月28日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在1978年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即中美建交公报。 2.战略合作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美国宣布断绝同台湾的所谓“外交关系”,并于年内撤走驻台美军,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即“断交、废约、撤军”。从此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并且在1982年8月17日,中美两国政府发表中美“八·一七公报”,美方承诺逐步减少并最终停止售台武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中美建交公报和“八·一七公报”),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3.适当调整 1989年2月25日~26日,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然而,1989年,我国爆发了政治危机,中美两国的关系开始恶化,两国的共同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在动荡中,中美关系仍在发展,两国的关系也得到了恢复。在2000年,美国通过了与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的立法,这是中美关系当中最具实质性意义的发展。 5.更加微妙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功融入世界经济,并成为“世界工厂”。2001年,911事件发生,布什与江泽民在911事件发生后到2002年底之间有过三次会面,这三次会面显然有助于改善两国间的关系和气氛。在此期间,美国在言辞上对中国也颇为友好,称与中国的关系是一个“开放的、具有建设性的伙伴关系”。2005年,不断扩大的中美贸易逆差成为中美关系动荡的重要因素。中国对美国的出口1629亿美元,从美国进口487.3亿美元,顺差为1147.7亿美元。根据美方统计,2005年美对华贸易逆差激增24.5%,达2016亿美元。2005年八月,中美首次战略对话在北京举行,双边关系向战略高度发展。2007年全面爆发的次贷危机成为新世纪中美关系发展的又一个拐点,时间进入2008年后,次贷危机造成的损失日趋严重,使中美关系处在风口上。2009年的奥巴马又使中美关系有所缓和。 二、当今的中美关系 2005年八月,中美首次战略对话在北京举行,双边关系向战略高度发展。2009年美国信任总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