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浪涌保护器

浪涌保护器

浪涌保护器
浪涌保护器

浪涌保护器

浪涌保护器,也叫防雷器,是一种为各种电子设备、仪器仪表、通讯线路提供安全防护的电子装置。当电气回路或者通信线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浪涌保护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害。 [1]

浪涌保护器,适用于交流50/60HZ,额定电压220V至380V的供电系统中,对间接雷电和直接雷电影响或其他瞬时过压的电涌进行保护,适用于家庭住宅、第三产业以及工业领域电涌保护的要求。

目录

.1用途

.2基本特点

.3专业术语

.4发展历程

.5分析

.6分类

.?工作原理

.?按用途分

.7工作原理

.8基本元件

.9基本电路

.10分级防护

.?第一级保护

.?第二级防护

.?第三级保护

.?第四级及以上

.11安装方法

.12作用

用途

编辑

浪涌也叫突波,顾名思义就是超出正常工作电压的瞬间过电压。本质上讲,浪涌是发生在仅仅几百万分之一秒时间内的一种剧烈脉冲,可能引起浪涌的原因有:重型设备、短路、电源切换或大型发动机。而含有浪涌阻绝装置的产品可以有效地吸收突发的巨大能量,以保护连接设备免于受损。

浪涌保护器

基本特点

编辑

浪涌保护器SPD

·带有电源状态指示,指示浪涌保护器工作状态;

·结构严谨,工作稳定可靠。

专业术语

编辑

1、接闪器 Air-termination system

用于直接接受或承受雷击的金属物体和金属结构,如:避雷针、避雷带(线)、避雷网等。

2、引下线 Down conductor system

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

3、接地装置 Earth termination system

接地体和接地体连接导体的总和。

4、接地体 Earth electrode

埋入地中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也称接地极。直接与大地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设施、金属管道、金属设备等可以兼作接地体,称为自然接地体。

5、接地体连接导体Earth conductor

从电气设备接地端子接到接地装置的连接导线或导体,或从需要等电位连接的金属物体、总接地端子、接地汇总板、总接地排、等电位连接排至接地装置的连接导线或导体。

6、直击雷 Direct lightning flash

直接击在建筑物、大地或防雷装置等实际物体的雷电。

7、地电位反击 Back flashover

雷电流经过接地点或接地系统而引起该区域地电位的变化。地电位反击会引起接地系统电位的变化,可能造成电子设备、电气设备的损坏。

8、雷电防护系统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LPS)

减少雷电对建筑物、装置等防护目标造成损害的系统,包括外部和内部雷电防护系统。

8.1外部雷电防护系统External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建(构)筑物外部或本体的雷电防护部分,通常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用于防直击雷。

8.2内部雷电防护系统Internal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建(构)筑物内部的雷电防护部分,通常由等电位连接系统、共用接地系统、屏蔽系统、合理布线、电涌防护器等组成,主要用于减小和防止雷电流在防护空间内所产生的电磁效应。 [2]

发展历程

编辑

最原始的电涌保护器羊角形间隙,出现于19世纪末期,用于架空输电线路,防止雷击损坏设备绝缘而造成停电。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铝浪涌保护器,氧化膜浪涌保护器和丸式浪涌保护器。30年代出现了管式浪涌保护器。50年代出现了碳化硅防雷器。70年代又出现了金属氧化物浪涌保护器。现代高压浪涌保护器,不仅用于限制电力系统中因雷电引起的过电压,也用于限制因系统操作产生的过电压。1992年以来,以德、法为代表的工控标准35mm导轨卡接式可拔插SPD防雷模块,开始大规模引进到中国,稍后以美、英为代表的一体化箱式电源防雷组合也进入了中国。 [1]

分析

编辑

引言

雷电灾害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全世界每年因雷电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不计其数。随着电子、微电子集成化设备的大量应用,雷电过电压和雷击电磁脉冲所造成的系统和设备的损坏越来越多。因此,尽快解决建筑物和电子信息系统雷电灾害防护问题显得十分重要。

随着相关设备对防雷要求的日益严格,安装浪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on Device,SPD)抑制线路上的浪涌和瞬时过电压、泄放线路上的过电流成为现代防雷技术的重要环节之一。

雷电的特性

防雷包括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外部防雷以接闪器(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避雷线)、引下线、接地装置为主,其主要的功能是为了确保建筑物本体免受直击雷的侵袭,将可能击中建筑物的雷电通过避雷针(带、网、线)、引下线等泄放入大地。内部防雷包括防雷电感应、线路浪涌、地电位反击、雷电波入侵以及电磁与静电感应的措施。其基该方法是采用等电位联结,包括直接连接和通过SPD间接连接,使金属体、设备线路与大地形成一个有条件的等电位体,将因雷击和其他浪涌引起的内部设施分流和感应的雷电流或浪涌电流泄放入大地,从而保护建筑物内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雷电的特点是电压上升非常快(10μs以内),峰值电压高(数万至数百万伏),电流大(几十至几百千安),维持时间较短(几十至几百微秒),传输速度快(以光速传播),能量非常巨大,是浪涌电压中最具破坏力的一种。 [3]

分类

编辑

SPD是电子设备雷电防护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装置,其作用是把窜入电力线、信号传输线的瞬时过电压限制在设备或系统所能承受的电压范围内,或将强大的雷电流泄流入地,保护被保护的设备或系统不受冲击。

工作原理

按其工作原理分类,SPD可以分为电压开关型、限压型及组合型。

⑴电压开关型SPD。在没有瞬时过电压时呈现高阻抗,一旦响应雷电瞬时过电压,其

阻抗就突变为低阻抗,允许雷电流通过,也被称为“短路开关型SPD”。

⑵限压型SPD。当没有瞬时过电压时,为高阻抗,但随电涌电流和电压的增加,其阻抗会不断减小,其电流电压特性为强烈非线性,有时被称为“钳压型SPD”。

⑶组合型SPD。由电压开关型组件和限压型组件组合而成,可以显示为电压开关型或限压型或两者兼有的特性,这决定于所加电压的特性。

按用途分

2.1电源线路SPD

由于雷击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需要通过分级泄放的方法,将雷击能量逐步泄放到大地。在直击雷非防护区(LPZ0A)或在直击雷防护区(LPZ0B)与第一防护区(LPZ1)交界处,安装通过Ⅰ级分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或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作为第一级保护,对直击雷电流进行泄放,或者当电源传输线路遭受直接雷击时,将传导的巨大能量进行泄放。在第一防护区之后的各分区(包含LPZ1区)交界处安装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作为二、三级或更高等级保护。第二级保护器是针对前级保护器的残余电压以及区内感应雷击的防护设备,在前级发生较大雷击能量吸收时,仍有一部分对设备或第三级保护器而言是相当巨大的能量,会传导过来,需要第二级保护器进一步吸收。同时,经过第一级防雷器的传输线路也会感应雷击电磁脉冲辐射。当线路足够长时,感应雷的能量就变得足够大,需要第二级保护器进一步对雷击能量实施泄放。第三级保护器对通过第二级保护器的残余雷击能量进行保护。根据被保护设备的耐压等级,假如两级防雷就可以做到限制电压低于设备的耐压水平,就只需要做两级保护;假如设备的耐压水平较低,可能需要四级甚至更多级的保护。

选择SPD,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参数及其工作原理。

⑴10/350μs波是模拟直击雷的波形,波形能量大;8/20μs波是模拟雷电感应和雷电传导的波形。

⑵标称放电电流In是指流过SPD、8/20μs电流波的峰值电流。

⑶最大放电电流Imax又称为最大通流量,指使用8/20μs电流波冲击SPD一次能承受的最大放电电流。

⑷最大持续耐压Uc(rms)指可连续施加在SPD上的最大交流电压有效值或直流电压。

⑸残压Ur指在额定放电电流In下的残压值。

⑹保护电压Up表征SPD限制接线端子间的电压特性参数,其值可从优选值的列表中选取,应大于限制电压的最高值。

⑺电压开关型SPD主要泄放的是10/350μs电流波,限压型SPD主要泄放的是8/20μs 电流波。

2.2信号线路SPD

信号线路SPD其实就是信号避雷器,安装在信号传输线路中,一般在设备前端,用来保护后续设备,防止雷电波从信号线路涌入损伤设备。

1)电压保护水平(UP)的选择

UP 值不应超过被保护设备耐冲击电压额定值,UP 要求SPD 与被保护的设备的绝缘应有良好配合。

在低压供配电系统装置中,设备均应具有一定的耐受电涌能力,即耐冲击过电压能力。

当无法获得220/380V 三相系统各种设备的耐冲击过电压值时,可按IEC 60664-1 和GB 50057-1994(2000 版)的给定指标选用。

2)标称放电电流In 的(冲击通流容量)选择

流过SPD、8/20 μs 电流波的峰值电流。用于对SPD 做II 级分类试验,也用于对SPD 做I 级和II 级分类试验的预处理。

事实上,In 是SPD 不发生实质性破坏而能通过规定次数(一般为20 次)、规定波形(8/20 μs)的最大限度的冲击电流峰值。

3)最大放电电流Imax(极限冲击通流容量)的选择

流过SPD、8/20 μs 电流波的峰值电流,用于II 级分类试验。Imax 与In 有许多相同点,他们都是用8/20 μs 电流波的峰值电流对SPD 做II 级分类试验。不同之处也很明显,Imax 只对SPD 做一次冲击试验,试验后SPD 不发生实质性破坏;而In 可以做20次这样的试验,试验后SPD 也不能有实质性破坏。因此,Imax 是冲击的电流极限值,所以最大放电电流也称为极限冲击通流容量。显然,Imax>In。 [1]

工作原理

编辑

浪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on Device)是电子设备雷电防护中

浪涌保护器工作原理图

不可缺少的一种装置,过去常称为

“避雷器”或“过电压保护器”英文简写为SPD.浪涌保护器的作用是把窜入电力线、信号传输线的瞬时过电压限制在设备或系统所能承受的电压范围内,或将强大的雷电流泄流入地,保护被保护的设备或系统不受冲击而损坏。

浪涌保护器的类型和结构按不同的用途有所不同,但它至少应包含一个非线性电压限制元件。用于浪涌保护器的基本元器件有:放电间隙、充气放电管、压敏电阻、抑制二极管和扼流线圈等。 [4]

基本元件

编辑

⒈放电间隙(又称保护间隙):

它一般由暴露在空气中的两根相隔一定间隙的金属棒组成,其中一根金属棒与所需保护设备的电源相线L1或零线(N)相连,另一根金属棒与接地线(PE)相连接,当瞬时过电压袭来时,间隙被击穿,把一部分过电压的电荷引入大地,避免了被保护设备上的电压升高。

这种放电间隙的两金属棒之间的距离可按需要调整,结构较简单,其缺点是灭弧性能差。改进型的放电间隙为角型间隙,它的灭弧功能较前者为好,它是靠回路的电动力F作用以及热气流的上升作用而使电弧熄灭的。

⒉气体放电管:

它是由相互离开的一对冷阴板封装在充有一定的惰性气体(Ar)的玻璃管或陶瓷管内组成的。为了提高放电管的触发概率,在放电管内还有助触发剂。这种充气放电管有二极型的,也有三极型的,

气体放电管的技术参数主要有:直流放电电压Udc;冲击放电电压Up(一般情况下Up≈(2~3)Udc;工频耐受电流In;冲击耐受电流Ip;绝缘电阻R(>109Ω);极间电容(1-5PF)

气体放电管可在直流和交流条件下使用,其所选用的直流放电电压Udc分别如下:在直流条件下使用:Udc≥1.8U0(U0为线路正常工作的直流电压)

在交流条件下使用:U dc≥1.44Un(Un为线路正常工作的交流电压有效值)

⒊压敏电阻:

它是以ZnO为主要成分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非线性电阻,当作用在其两端的电压达到一定数值后,电阻对电压十分敏感。它的工作原理相当于多个半导体P-N的串并联。压敏电阻的特点是非线性特性好(I=CUα中的非线性系数α),通流容量大(~2KA/cm2),常态泄漏电流小(10-7~10-6A),残压低(取决于压敏电阻的工作电压和通流容量),对瞬时过电压响应时间快(~10-8s),无续流。

压敏电阻的技术参数主要有:压敏电压(即开关电压)UN,参考电压Ulma;残压Ures;残压比K(K=Ures/UN);最大通流容量Imax;泄漏电流;响应时间。

压敏电阻的使用条件有:压敏电压:UN≥[(√2×1.2)/0.7]U0(U0为工频电源额定电压)

最小参考电压:Ulma≥(1.8~2)Uac (直流条件下使用)

Ulma≥(2.2~2.5)Uac(在交流条件下使用,Uac为交流工作电压)

压敏电阻的最大参考电压应由被保护电子设备的耐受电压来确定,应使压敏电阻的残压低于被保护电子设备的而损电压水平,即(Ulma)max≤Ub/K,上式中K为残压比,Ub为被保护设备的而损电压。

⒋抑制二极管:

抑制二极管具有箝位限压功能,它是工作在反向击穿区,由于它具有箝位电压低和动作响应快的优点,特别适合用作多级保护电路中的最末几级保护元件。抑制二极管在击穿区内的伏安特性可用下式表示:I=CUα,上式中α为非线性系数,对于齐纳二极管α=7~9,在雪崩二极管α=5~7. [5]

抑制二极管的技术参数

击穿电压,它是指在指定反向击穿电流(常为lma)下的击穿电压,这于齐纳二极管额定击穿电压一般在2.9V~4.7V范围内,而雪崩二极管的额定击穿电压常在5.6V~200V范围内。

⑵最大箝位电压:它是指管子在通过规定波形的大电流时,其两端出现的最高电压。

⑶脉冲功率:它是指在规定的电流波形(如10/1000μs)下,管子两端的最大箝位电压与管子中电流等值之积。

⑷反向变位电压:它是指管子在反向泄漏区,其两端所能施加的最大电压,在此电压下

管子不应击穿。此反向变位电压应明显高于被保护电子系统的最高运行电压峰值,也即不能在系统正常运行时处于弱导通状态。

⑸最大泄漏电流:它是指在反向变位电压作用下,管子中流过的最大反向电流。

⑹响应时间:10-11s

⒌扼流线圈:扼流线圈是一个以铁氧体为磁芯的共模干扰抑制器件,它由两个尺寸相同,

匝数相同的线圈对称地绕制在同一个铁氧体环形磁芯上,形成一个四端器件,要对于共模信号呈现出大电感具有抑制作用,而对于差模信号呈现出很小的漏电感几乎不起作用。扼流线圈使用在平衡线路中能有效地抑制共模干扰信号(如雷电干扰),而对线路正常传输的差模信号无影响。

扼流线圈在制作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1)绕制在线圈磁芯上的导线要相互绝缘,以保证在瞬时过电压作用下线圈的匝间不发生击穿短路。

2)当线圈流过瞬时大电流时,磁芯不要出现饱和。

3)线圈中的磁芯应与线圈绝缘,以防止在瞬时过电压作用下两者之间发生击穿。

4)线圈应尽可能绕制单层,这样做可减小线圈的寄生电容,增强线圈对瞬时过电压的而授能力。

⒍ 1/4波长短路器

1/4波长短路器是根据雷电波的频谱分析和天馈线的驻波理论所制作的微波信号浪涌保护器,这种保护器中的金属短路棒长度是根据工作信号频率(如900MHZ或1800MHZ)的1/4波长的大小来确定的。此并联的短路棒长度对于该工作信号频率来说,其阻抗无穷大,相当于开路,不影响该信号的传输,但对于雷电波来说,由于雷电能量主要分布在n+KHZ 以下,此短路棒对于雷电波阻抗很小,相当于短路,雷电能量级被泄放入地。

由于1/4波长短路棒的直径一般为几毫米,因此耐冲击电流性能好,可达到30KA (8/20μs)以上,而且残压很小,此残压主要是由短路棒的自身电感所引起的,其不足之处是工频带较窄,带宽约为2%~20%左右,另一个缺点是不能对天馈设施加直流偏置,使某些应用受到限制。

基本电路

编辑

浪涌保护器的电路根据不同需要,有不同的形式,其基本元器件就是上面介绍的几种,一个技术精通的防雷产品研究工作者,可设计出五花八门的电路,好似一盒积木可搭出不同的结构图案。根据电路系统的区别,主要的SPD电路有单相、TN-C、TN-S三种。

分级防护

编辑

分级防护标准

第一级保护

目的是防止浪涌电压直接从LPZ0区传导进入LPZ1区,将数万至数十万伏的浪涌电压限制到2500—3000V。

入户电力变压器低压侧安装的电源防雷器作为第一级保护时应为三相电压开关型电源防雷器,其雷电通流量不应低于60KA。该级电源防雷器应是连接在用户供电系统入口进线各相和大地之间的大容量电源防雷器。一般要求该级电源防雷器具备每相100KA以上的最大冲击容量,要求的限制电压小于2500V,称之为CLASS I级电源防雷器。这些电磁防雷器是专为承受雷电和感应雷击的大电流以及吸引高能量浪涌而设计的,可将大量的浪涌电流分流到大地。它们仅提供限制电压(冲击电流流过电源防雷器时,线路上出现的最大电压称为限制电压)为中等级别的保护,因为CLASS I级保护器主要是对大浪涌电流进行吸收,仅靠它们是不能完全保护供电系统内部的敏感用电设备的。

第一级电源防雷器可防范10/350μs、100KA的雷电波,达到IEC规定的最高防护标准。其技术参考为:雷电通流量大于或等于100KA(10/350μs);残压值不大于2.5KV;响应时间小于或等于100ns。

第二级防护

目的是进一步将通过第一级防雷器的残余浪涌电压的值限制到1500—2000V,对

LPZ1—LPZ2实施等电位连接。

分配电柜线路输出的电源防雷器作为第二级保护时应为限压型电源防雷器,其雷电流容量不应低于20KA,应安装在向重要或敏感用电设备供电的分路配电处。这些电源防雷器对于通过了用户供电入口处浪涌放电器的剩余浪涌能量进行更完善的吸收,对于瞬态过电压具有极好的抑制作用。该处使用的电源防雷器要求的最大冲击容量为每相45kA以上,要求的限制电压应小于1200V,称之为CLASS Ⅱ级电源防雷器。一般用户供电系统做到第二级保护就可以达到用电设备运行的要求了

第二级电源防雷器采用C类保护器进行相—中、相—地以及中—地的全模式保护,主要技术参数为:雷电通流容量大于或等于40KA(8/20μs);残压峰值不大于1000V;响应时间不大于25ns。

第三级保护

目的是最终保护设备的手段,将残余浪涌电压的值降低到1000V以内,使浪涌的能量不致损坏设备。

在电子信息设备交流电源进线端安装的电源防雷器作为第三级保护时应为串联式限压型电源防雷器,其雷电通流容量不应低于10KA。

最后的防线可在用电设备内部电源部分采用一个内置式的电源防雷器,以达到完全消除微小的瞬态过电压的目的。该处使用的电源防雷器要求的最大冲击容量为每相20KA或更低一些,要求的限制电压应小于1000V。对于一些特别重要或特别敏感的电子设备具备第三级保护是必要的,同时也可以保护用电设备免受系统内部产生的瞬态过电压影响。

对于微波通信设备、移动机站通信设备及雷达设备等使用的整流电源,宜视其工作电压的保护需要分别选用工作电压适配的直流电源防雷器作为末级保护。

第四级及以上

根据被保护设备的耐压等级,假如两级防雷就可以做到限制电压低于设备的耐压水平,就只需要做两级保护,假如设备的耐压水平较低,可能需要四级甚至更多级的保护。第四级保护其雷电通流容量不应低于5KA。 [6]

安装方法

编辑

1、SPD常规安装要求

浪涌保护器采用35MM标准导轨安装

对于固定式SPD,常规安装应遵循下述步骤:

1)确定放电电流路径

2)标记在设备终端引起的额外电压降的导线,。

3)为避免不必要的感应回路,应标记每一设备的PE导体,

4)设备与SPD之间建立等电位连接。

5)要进行多级SPD的能量协调

为了限制安装后的保护部分和不受保护的设备部分之间感应耦合,需进行一定测量。通过感应源与牺牲电路的分离、回路角度的选择和闭合回路区域的限制能降低互感,

当载流分量导线是闭合回路的一部分时,由于此导线接近电路而使回路和感应电压而减少。

一般来说,将被保护导线和没被保护的导线分开比较好,而且,应该与接地线分开。同时,为了避免动力电缆和通信电缆之间的瞬态正交耦合,应该进行必要的测量。

浪涌保护器安装接线图

2、SPD接地线径选择

数据线:要求大于2.5mm2 ;当长度超过0.5米时要求大于4mm2。YD/T5098-1998。

电源线:相线截面积S≤16mm2 时,地线用S ;相线截面积16mm2≤S≤35mm2 时,地线用16mm2 ;相线截面积S≥35mm2时,地线要求S/2 ;GB 50054第2.2.9条

浪涌保护器的主要参数

1、标称电压Un:被保护系统的额定电压相符,在信息技术系统中此参数表明了应该选用的保护器的类型,它标出交流或直流电压的有效值。

2、额定电压Uc:能长久施加在保护器的指定端,而不引起保护器特性变化和激活保护元件的最大电压有效值。

3、额定放电电流Isn:给保护器施加波形为8/20μs的标准雷电波冲击10次时,保护器所耐受的最大冲击电流峰值。

4、最大放电电流Imax:给保护器施加波形为8/20μs的标准雷电波冲击1次时,保护器所耐受的最大冲击电流峰值。

5、电压保护级别Up:保护器在下列测试中的最大值:1KV/μs斜率的跳火电压;额定放电电流的残压。

6、响应时间tA:主要反应在保护器里的特殊保护元件的动作灵敏度、击穿时间,在一定时间内变化取决于du/dt或di/dt的斜率。

7、数据传输速率Vs:表示在一秒内传输多少比特值,单位:bps;是数据传输系统中正确选用防雷器的参考值,防雷保护器的数据传输速率取决于系统的传输方式。

8、插入损耗Ae:在给定频率下保护器插入前和插入后的电压比率。

9、回波损耗Ar:表示前沿波在保护设备(反射点)被反射的比例,是直接衡量保护设

备同系统阻抗是否兼容的参数。

10、最大纵向放电电流:指每线对地施加波形为8/20μs的标准雷电波冲击1次时,保

护器所耐受的最大冲击电流峰值。

11、最大横向放电电流:指线与线之间施加波形为8/20μs的标准雷电波冲击1次时,

保护器所耐受的最大冲击电流峰值。

12、在线阻抗:指在标称电压Un下流经保护器的回路阻抗和感抗的和。通常称为“系

统阻抗”。

13、峰值放电电流:分两种:额定放电电流Isn和最大放电电流Imax。

14、漏电流:指在75或80标称电压Un下流经保护器的直流电流。 [2]

作用

编辑

雷电放电可能发生在云层之间或云层内部,或云层对地之间;另外许多大容量电气设备的使用带来的内部浪涌,对供电系统(中国低压供电系统标准:AC 50Hz 220/380V)和用电设备的影响以及防雷和防浪涌的保护,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云层与地之间的雷击放电,由一次或若干次单独的闪电组成,每次闪电都携带若干幅值很高、持续时间很短的电流。一个典型的雷电放电将包括二次或三次的闪电,每次闪电之间大约相隔二十分之一秒的时间。大多数闪电电流在10,000至100,000安培的范围之间降落,其持续时间一般小于100微秒。

供电系统内部由于大容量设备和变频设备等的使用,带来日益严重的内部浪涌问题。我们将其归结为瞬态过电压(TVS)的影响。任何用电设备都存在供电电源电压的允许范围。

有时即便是很窄的过电压冲击也会造成设备的电源或全部损坏。瞬态过电压(TVS)破坏作用就是这样。特别是对一些敏感的微电子设备,有时很小的浪涌冲击就可能造成致命的损坏。 [2]

电源浪涌保护器

电源浪涌保护器又称电源防雷器,适用于交流50/60HZ,额定电压220V/380V的供电系统中,对间接雷电和直接雷电影响或其他瞬时过压的电涌进行保护,适用于家庭住宅、第三产业以及工业领域电涌保护的要求,具有相对相,相对地,相对中线,中线对地及其组合等保护模式。

中文名

电源浪涌保护器

外文名

Power surge protector

适用范围

交流50/60Hz

额定工作电压

220V/380V

属性

保护器

目录

.1应用领域

.2作用

.?原理

.?性能特点

.3参数选择及线路保护

.?浪涌保护器(SPD)的分类

.?表征SPD的主要技术参数选择

.?电源SPD的线路安装

.?综述

应用领域

编辑

电源浪涌保护器适用于交流50/60Hz,额定工作电压220V/380V的TT、TN-S、TN-C、IT等供电系统及工厂低压动力和控制系统,对间接雷电和直接雷电影响或其他瞬时过电压的浪涌进行保护,主要适用于住宅,第三产业及工矿企业等领域浪涌保护要求。

作用

编辑

电源浪涌保护器通常并联至电路系统中,当雷电发生时,在进入建筑物的各类金属管、线上产生的高强度电磁感应,因而产生的大量脉冲能量,电源浪涌保护器就会发挥作用将过电流导入到大地,降低设备各端口的电位差。适合于220/380V供配电系统的瞬态过电压保护,该产品可以及其有效地抑制由雷电引起的感应过电压及系统操作过电压,保护设备安全,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原理

电源浪涌保护器分为防爆箱式和模块式两种。均采用了一种非线性特性极好的压敏电阻。在正常情况下,浪涌保护器处于极高的电阻状态,漏流几乎为零,从而保证电源系统正

常供电。当电源系统出现浪涌过压时,电源浪涌保护器立即在纳秒级的时间内导通,将过电压的幅值限值在设备的安全工作范围内,同时将浪涌能量入地释放掉。随后,浪涌保护器又迅速变为高阻状态,从而不影响正常供电。

性能特点

保护通流量大,残压极低,响应时间快

采用最新灭弧技术,彻底避免火灾;

·采用温控保护电路,内置热保护;

·带有电源状态指示,指示浪涌保护器工作状态;

·结构严谨,工作稳定可靠。

参数选择及线路保护

编辑

浪涌保护器(SPD)的分类

按使用非线性元件的特性来分

1.1电压开关型SPD

常用的非线性元件有放电间隙、气体放电管等,它具有大通流容量(标称通流电流和最大通流电流)的特点,特别适用于易遭受直接雷击部位的雷电过电压保护(即L PZ0A区) [1]。

1.2电压限制型SPD

常用的非线性元件有氧化锌压敏电阻、瞬态抑制二极管等,是大量常用的过电压保护器,一般适用于室内(即L PZ0B、L PZ1、L PZ2区)。

1.3组合型SPD

由电压开关型元件和限压型元件混合使用,随着施加的冲击电压特性不同,SPD有时会呈现开关型SPD特性,有时呈现限压型SPD特性,有时同时呈现两种特性。

表征SPD的主要技术参数选择

2.1保护模式

SPD可连接在L (相线)、N (中性线)、PE (保护线)间,如L 2L、L 2N、L 2PE、N 2PE,这些连接方式与供电系统的接地型式有关。

2.2最大持续工作电压Uc

可能持续加于SPD两端的最大方均根电压或直流电压,其值等于SPD本身的额定电压。

IEC6036452534中提出,在TT系统中,当SPD设在漏电流保护器(RCD)的电源侧时,U c≥1.1Uo;当SPD设在漏电流保护器的负荷侧时,U c≥1.5U o.

在TN系统和IT系统中,U c≥1.1U o.Uc的选择要考虑到当地电网的水平波动及用户用电的具体情况,不是一味取大值为好,因为U c取大,整个压敏器件启动电压也高,浪涌电压将对设备产生危害。国际标准有一系列的优选值,与当地电网水平有关。

2.3雷电通流量Imax

一般在L PZ0与L PZ1区交界处选用10/350u s波形、每相通流量≥10KA的SPD安装,在L PZ1与L PZ2区交界处选用8/2 0u s波形,每相通流量≥5KA的SPD安装。由于10/350u s波形的能量比8/20u s的大20倍,其电流相应大5倍,如果要用8/20u s波形的SPD代替,其雷电通流量相应要大5倍。

2.4保护水平Up

该值应比在SPD端子测得的最大限制电压大,与设备的耐压Uw一致(1.2U p≤Uw ) ,

可以从一系列的参考值中选取(如0108、0109、……1、1.2、1.5、1.8、2、……8、10KV 等)。目前国标当中较好的U p有800V、900V.

2.5漏电流

并联型SPD要求漏电流≤30uA (公安部要求≤20uA ) ,串联型SPD要求漏电流≤01.mA.

2.6启动电压Uas

过去认为启动电压即标称压敏电压,实际上通过SPD的电流可能远大于测试电流1mA ,这时不能不考虑已经抬高的残压对设备保护的影响。从压敏电压到启动电压的时间(即SPD 的响应时间)比较长,约为100ns.启动电压越高则残压也越高,越低则压敏电阻易老化。其值不应大于被保护设备的绝缘水平。

2.7残压Ures

是真正加在被保护设备端口的电压。残压越低越好,应小于被保护设备耐冲击过电压额定值。见表1:

表1220/380V三相系统各种设备耐冲击过电压额定值Uw

Uw

2.8标称放电电流In

用来划分SPD等级,具有8/20u s或10/350u s模拟雷电流冲击波的放电电流。Imax= 2~ 3 In。

2.9持续工作电流Ic

在最大持续工作电压U c下保护模式上流过的电流,实际上是各保护元件及与其并联的内部辅助电路流过的电流之和。为避免过电流保护设备或其它保护设备(如RCD)不必要动作,Ic值的选择非常有用。在正常状态下,Ic应不会造成任何人身安全危害(非直接接触)

或设备故障(如RCD)。一般情况下对RCD, Ic应小于额定残压电流值( I△n)的1/3.

2.10以上是选择SPD时所要考虑的几种主要的参数,可以通过下图来具体比较几种电压之间的关系:

图1Up Un和Uc相关曲线

Up Un和Uc相关曲线

电源SPD的线路安装

3.1安装位置

按照IEC131221 (L PZ)的概念,当电气线路穿过两防雷区交界处时要安装浪涌保护器,根据设备的不同位置和耐压水平,可将保护级别分为三级或更多,但保护器必须很好的配合,以便按照它们耐能量的能力在各浪涌保护器之间分配可接受的承受值和原始的闪电威胁值有效地减至需要保护的设备的耐电涌能力。但由于工艺要求或其它原因,被保护设备的安装位置不会正好设在界面处而是设在其附近,在这种情况下,当线路能承受所发生的电涌电压时,浪涌保护器可安装在被保护设备处,而线路的金属保护层或屏蔽层宜首先于界面处做一

浪涌保护器的选型及使用

浪涌保护器的选型及使用 由于电气类和电子元件的高损耗,浪涌保护(浪涌保护器或SPD)在风能行业中过电压保护过程中越来越普遍。 风机停机的代价是非常高的,只有在不得不停机的情况下,才能停机。随着风机型号的增大而当其电力系统崩溃带来的损失也不断增大,因此为了免受过电压造成损失而实施保护措施的需求也随之增高。业主对浪涌保护器的需求越来越普遍。这意味着开发商和风机制造商必须确保系统符合现行法律规定及现代风力发电机组可靠性的要求。为了推动这项工作,国际电工委员会出版了低压用电分配系统浪涌保护设备选择和使用的标准。(IEC61643 低电压保护设备:第十二章是关于低压用电分配系统的浪涌保护器的选择和应用原理)该标准是一个应用及配置指南,对评估浪涌保护重要性非常有用,该标准同时也给风机浪涌保护设备的安装和尺寸测量提供指导规范。 应用指南 该标准可作为设计手册,并阐述了很多选型和设计时要考虑的相关问题。该标准也说明了选择过电压保护设备的各种问题。标准的第一部分详述了浪涌保护的基本原理和选择浪涌保护器时的各种相关参数(第3、4和5节)。简述之后就是应用指南,一步步介绍在选型前怎样评估应用程序(第6.1节)。下图是评估中最重要问题的概览:

选择安装浪涌保护器时,首先要考虑电网的设计(例如:TN-S系统,TT系统,IT 系统等)。浪涌保护器的安装位置也要考虑,它的放置位置与被保护设备间的距离要合适。如果浪涌保护器放置得离被保护设备太远了,那就不能确保被保护设备得到有效保护;如果太近了,设备和浪涌保护器之间会产生振荡波,而这样,即使设备被认为是被保护的,会在被保护设备上产生巨大的过电压。 仅因为正确安装浪涌保护器是个简单问题,导致许多浪涌保护器安装位置设计不合理。安装浪涌保护器时,首先确保它被放置在被保护设备的入口处;第二要正确安装浪涌保护器的接地线;第三连接浪涌保护器的电缆要尽可能的短。根据此标准(一般来说),连接电缆的电感一般是1μH/m左右。所以设计该系统时,记得连接电缆要包含火线和接地线。

浪涌保护器工作原理

以下是电源系统SPD选择的要点: 1、根据被保护线路制式,例如:单相220V、三相220/380V TNC/TNS/TT等,选择合适制式SPD 2、根据被保护设备的耐冲击电压水平,选择SPD的电压保护水平Up。一般终端设备的耐冲击电压1.5kV,具体可参照GB 50343-5 4。Up值小于其耐冲击电压即可。 3、根据线路引入方式,有无因直击雷击中而传到雷电流的风险,选择一 级或者二级SPD。一级SPD是有雷电流泄放参数的10/350波形的。 4、根据GB 50057-里的分流计算,计算线路所需的泄放电流强度,选择合 适放电能力的SPD,需要SPD标称放电电流参数大于线路的分流电涌电流即可。 至于型号,不同厂家型号不一,没什么参考价值。建议选择知名品牌,现 在防雷市场鱼龙混杂,不要贪图便宜而使用劣质产品。 浪涌保护器设计原理、特性、运用范畴 设计原理 在最常见的浪涌保护器中,都有一个称为金属氧化物变阻器(Metal Oxide Varistor,MOV)的元件,用来转移多余的电压。如下图所示,MOV将火线和地 线连接在一起。 MOV由三部分组成:中间是一根金属氧化物材料,由两个半导体连接着电 源和地线。 这些半导体具有随着电压变化而改变的可变电阻。当电压低于某个特定值时,半导体中的电子运动将产生极高的电阻。反之,当电压超过该特定值时, 电子运动会发生变化,半导体电阻会大幅降低。如果电压正常,MOV会闲在一旁。而当电压过高时,MOV可以传导大量电流,消除多余的电压。随着多余的 电流经MOV转移到地线,火线电压会恢复正常,从而导致MOV的电阻再次迅速增大。按照这种方式,MOV仅转移电涌电流,同时允许标准电流继续为与浪涌

《接至低压电力配电系统的浪涌保护器》IEC61643-1-1

IEC61643-1-1998:《接至低压电力配电系统的浪涌保护器》通信行业标准 通信局(站)低压配电系统用电涌保护器技术要求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for Surge Protective Devices Connected to Low-voltage Distribution Systems of Telecommunication Stations/Sites YD/T 1235.1-2002 2002-11-08 发布2002-11-08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 目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使用环境条件 4.1 供电条件 4.2 气候条件 5 分类 5.1 按冲击测试电流等级分类 5.2 按用途分类 5.3 按端口分类 5.4 按构成分类 6 技术要求 6.1 标称额定值 6.1.1 优选值 6.1.2 SPD分类的冲击测试电流等级规定6.2 整体要求 6.2.1 外观质量 6.2.2 保护模式 6.2.3 分离装置 6.2.4 告警功能

6.2.5 接线端子连接导线的能力 6.3 电涌防护性能 6.3.1 最大持续运行电压 6.3.2 等级限制电压 6.3.3 电压保护水平 6.3.4 动作负载试验 6.4 安全性能 6.4.1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6.4.2 外壳防护等级 6.4.3 保护接地 6.4.4 着火危险性(灼热丝试验) 6.4.5 暂时过电压失效安全性 6.4.6 暂时过电压耐受特性 6.4.7 热稳定性 6.5 二端口SPD及带独立输入/输出端子的一端口SPD 的附加要求6.5.1 电压降 6.5.2 负载侧电涌耐受能力 6.5.3 负载侧短路耐受能力 6.6 环境适用性 6.6.1 耐振动性能 6.6.2 耐高温性能 6.6.3 耐低温性能

浪涌保护器ULC0521C系列型号参数规格书

Features ● Ultra low leakage: nA level ● Operating voltage: 5V ● Low clamping voltage ● Complies with following standards: – IEC 61000-4-2 (ESD) immunity test Air discharge: ±25kV Contact discharge: ±17kV – IEC61000-4-4 (EFT) 40A (5/50ns) – IEC61000-4-5 (Lightning) 4A (8/20μs) ● RoHS Compliant Applications ● USB 2.0 power and data line ● Set-top box and digital TV ● Digital video interface (DVI) ● Notebook Computers ● SIM Ports ● 10/100 Ethernet Dimensions DFN0603 Pin Configuration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 Package: DFN0603 ● Lead Finish: Lead Free ● UL Flammability Classification Rating 94V-0 ● Quantity Per Reel:15,000pcs ● Reel Size:7 inch Absolute Maximum Ratings (Tamb=25°C unless otherwise specified)

三合一防雷器技术参数说明

三合一防雷器技术参数说明 产品介绍 RESON监控系统三合一防雷器主要用于动态监控摄像机的电源、视频/音频、云台控制线路实施全方位保护,是一体化多功能电涌保护器。广泛应用于银行监控系统、小区安防系统、学校、企业、道路安全防护等监控设备。 功能特点 1、大容量:10KA,高速反应(10-12纳秒),低损耗; 2、三合一设计理念,适用于动态球形摄像机防雷保护; 3、能有效防止因电源、视频/音频、云台控制等设备间电位差瞬时增大而造成的设备损坏; 4、三级电涌保护,残压低,响应速度快,使用寿命长; 5、集成化、体积小、接线简易、安装方便。 技术指标 型号CPD-12DC/3 CPD-24DC/3 CPD-24AC/3 CPD-220AC/3 电源视频控制电源视频控制电源视频控制电源视频控制标称工作电压 Un 12V 5V 12V 24V 5V 24V 24V 5V 24V 220V 5V 24V 最大持续运行 电压Uc 15V 8V 30V 30V 8V 30V 48V 8V 30V 275V 8V 30V 标称放电电流 (8/20μS)In 5kA 最大放电电流 (8/20μS)Imax 10kA 电压保护水平 (In)Up ≤30V ≤15V ≤75V ≤60V ≤15V ≤75V 60V ≤15V ≤75V ≤900V ≤15V ≤75V 响应时间tA ≤25ns ≤10ns ≤ 25ns ≤10ns ≤25ns ≤10ns ≤25ns ≤10ns 传输速率Vs - 10Mbps - 10Mbps - 10Mbps - 10Mbps 插入损耗Ae - ≤0.2db - ≤0.2db - ≤0.2db - ≤0.2db 接口类型接线 端子 BNC 接线 端子 接线 端子 BNC 接线 端子 接线 端子 BNC 接线 端子 接线 端子 BNC 接线 端子 安装接线规 格 2.5mm2 - 2.5mm2 2.5mm2 - 2.5mm2 2.5mm2 - 2.5mm2 4mm2 - 2.5mm2 温度范围-40℃ (85)

(完整word版)ITE1-6章考试答案讲解

RAID 适配器有何用途? 提供增强的音频和图形功能 以便使用采用较早的PCI 技术的扩展槽 将外围设备连接到PC 以提高性能 连接多台存储设备以提供冗余或提高速度 哪个Windows 硬盘分区通常被称为C: 驱动器? 第一个逻辑分区 第一个扩展分区 第一个主分区 第一个卷分区 技术人员可采取什么措施来帮助防范无线网络设备受到RFI 影响? 从该区域拿走无绳电话。 将设备放在防静电垫上。 一直将设备插在浪涌保护器中。 降低湿度水平。 技术人员想要在额外添加的新硬盘驱动器上创建新分区。应该使用下列哪种工具? 磁盘管理 Chkdsk 设备管理器 磁盘碎片整理程序 磁盘扫描 用户投诉说无法连接到无线网络。下列哪两项措施应该属于排除无线连接故障的一部分两项。) 尝试将笔记本电脑移到不同的地方,看看能否检测到信号。 检查笔记本电脑软件能否检测到任何无线网络。 重新配置笔记本电脑上的TCP/IP 设置。 重新插紧笔记本电脑的电池。 确认笔记本电脑已插在电源插座中。 Windows 7 全新安装过程中使用的默认文件系统是什么?

NTFS HPFS FAT32 FAT16 BIOS 使用硬盘中的哪个位置来搜索操作系统指令以便启动PC? Windows 分区 逻辑驱动器 活动分区 扩展分区 技术人员在哪里将PC 配置为从CD-ROM 启动? 设备管理器 开始菜单 我的电脑 控制面板 BIOS 设置 在启动过程中,用户按哪个按键或组合键可以使用最近一次的正确配置启动Windows Windows 键 F12 F1 F8 Alt-Z 下列哪两种连接器是DVI 连接器?(因图不好复制,答案选那两个最 大的) 某台计算机开机后,无法启动Windows 7。技术人员应该使用什么初始步骤来处理此故 在启动过程中按F12键并以安全模式启动计算机。 访问“控制面板”并从“系统和安全”菜单中选择从备份还原文件。 创建系统修复光盘并恢复映像。 从Windows 7 安装介质启动并访问系统还原实用程序。

浪涌保护器的设计选型(新)

(1)考察建筑物所处地理位置及供电进线方式 首先要了解建筑物的环境及供电进线是架空或埋地,目的是选择浪涌保护器的通流容量。 推荐选择第一级浪涌保护器的最大通流量应大于以下标准值: 高山站(架空进线):100KA(8/20μs)或12.5KA(10/350μs) 郊区(架空进线):60KA(8/20μs)或12.5KA(10/350μs) 城市内(埋地进线):40KA(8/20μs) 第二级浪涌保护器的最大通流量应选择大于20~40KA(8/20μs); 第三级浪涌保护器要求的最大通流容量应大于10~20KA(8/20μs)。 (2)检查建筑物内供电系统的类别 ?单相、三相及直流供电系统 在220V单相供电系统中,只需选用两片保护模块组合。如FRD-20-2A,FRD-40-2A。在380V三相供电系统中,则需根据不同的供电接地系统选择三片或四片保护模块组合。在直流供电系统中,需要根据直流电压值来选择浪涌保护器,浪涌保护器的最大持续工作电压(Uc)值在直流电压值的1.5倍~2.2倍之间选取。一般只需选用两片保护模块组合,如FRD-20-2A-DC(48),FRD-40-2A-DC(48)。

首先要搞清楚防雷器用在什么地方,按照GB18802.1三级防雷保护原理,电源和设备所需要的保护措施被分为三个等级。在建筑物进线柜安装第一级防雷器,选择相对通流容量大的T1级电源防雷器,波形为10/350us,冲击放电电流Iimp为12.5kA~50kA;然后在下属的区域配电箱处安装二级电源防雷器,波形8/20us,最大放电电流为Imax为40KA,最后在设备前端安装三级电源防雷器,波形为8/20us,最大放电电流20kA。 其次是供电系统的类别,建筑物内的供电系统是单相供电还是三相供电,单相供电系统需要选择2P电源防雷器,TT系统选择3P+1的电源防雷器,TN-C三相四线系统选择3P 电源防雷器,TN-S三相五线系统选择4P电源防雷器。 下面是防雷器的几个重要参数: (1)标称电压Un:被保护系统的额定电压,在信息技术系统中此参数表明了应该选用的保护器的类型,它标出交流或直流电压的有效值。 (2)最大持续工作电压Uc:长久施加在保护器的指定端,而不引起保护器特性变化和激活保护元件的最大电压值。 (3)标称通流容量In:给保护器施加波形为8/20μs的标准雷电波冲击10次时,保护器所耐受的最大冲击电流峰值。 (4)最大放电电流Imax:给保护器施加波形8/20μs的标准雷电波冲击1次时,保护器所耐受的最大冲击电流峰值。 (5)冲击放电电流Iimp:给保护器施加波形10/350μs的标准雷电波冲击1次时,保护器所耐受的最大冲击电流峰值。 (6)电压保护级别Up:保护器在下列测试中的最大值:1KV/μs斜率的跳火电压;额定放电电流的残压。

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GA-T670-2006

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 GA/T 670-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2006-12-14发布2007-06-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00)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地凯科技有限公司、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秘书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技防办。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东生、刘希清、张凡夫、施巨岭、张跃、马宁。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全防范系统雷电防护的基本要求,着重规定了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的具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安全防范系统雷电防护的设计、实施和检验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8802.1—2002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 第1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IEC 61643-1:1998,IDT) GB 50057-1994(2000年版)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343-200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安全防范系统security and protection system:SPS 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运用安全防范产品和其他相关产品,所构成的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系统等;或由这些系统作为子系统组合或集成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GB 50348-2004,2.0.2] 3.2 直击雷direct lightning flash 闪击直接击在建筑物、其他物体、大地或防雷装置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者。 [GB 50057-1994(2000年版)附录8] 3.3 雷电感应lightning induction 闪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 [GB 50057-1994(2000年版)附录8] 3.4 雷电浪涌lightning surge 与雷电放电相联系的电磁辐射,所产生的电场和磁场能够耦合到电气(电子)系统中而产生破坏性的冲击电流或电压。 3.5 雷电活动区分类classification of thunder and lightning active zone

浪涌保护器工作原理

以下是电源系统SPD选择的要点: 欧阳学文 1、根据被保护线路制式,例如:单相220V、三相 220/380V TNC/TNS/TT等,选择合适制式SPD 2、根据被保护设备的耐冲击电压水平,选择SPD的电压保护水平Up。一般终端设备的耐冲击电压1.5kV,具体可参照GB 503435.4。Up值小于其耐冲击电压即可。 3、根据线路引入方式,有无因直击雷击中而传到雷电流的风险,选择一级或者二级SPD。一级SPD是有雷电流泄放参数的10/350波形的。 4、根据GB 500576.3.4里的分流计算,计算线路所需的泄放电流强度,选择合适放电能力的SPD,需要SPD标称放电电流参数大于线路的分流电涌电流即可。 至于型号,不同厂家型号不一,没什么参考价值。建议选择知名品牌,现在防雷市场鱼龙混杂,不要贪图便宜而使用劣质产品。 浪涌保护器设计原理、特性、运用范畴 设计原理

在最常见的浪涌保护器中,都有一个称为金属氧化物变阻器(Metal Oxide Varistor,MOV)的元件,用来转移多余的电压。如下图所示,MOV将火线和地线连接在一起。MOV由三部分组成:中间是一根金属氧化物材料,由两个半导体连接着电源和地线。 这些半导体具有随着电压变化而改变的可变电阻。当电压低于某个特定值时,半导体中的电子运动将产生极高的电阻。反之,当电压超过该特定值时,电子运动会发生变化,半导体电阻会大幅降低。如果电压正常,MOV会闲在一旁。而当电压过高时,MOV可以传导大量电流,消除多余的电压。随着多余的电流经MOV转移到地线,火线电压会恢复正常,从而导致MOV的电阻再次迅速增大。按照这种方式,MOV仅转移电涌电流,同时允许标准电流继续为与浪涌保护器连接的设备供电。打个比方说,MOV的作用就类似一个压敏阀门,只有在压力过高时才会打开。 另一种常见的浪涌保护装置是气体放电管。这些气体放电管的作用与MOV相同——它们将多余的电流从火线转移到地线,通过在两根电线之间使用惰性气体作为导体实现

防雷器主要技术参数

防雷器主要技术参数 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ac16453854.html,/tech/12839.html 防雷器主要技术参数 信息时代的今天,电脑网络和通讯设备越来越精密,其工作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雷电以及大型电气设备的瞬间过电压会越来越频繁的通过电源、天线、无线电信号收发设备等线路侵入室内电气设备和网络设备,造成设备或元器件损坏,人员伤亡,传输或储存的数据受到干扰或丢失,甚至使电子设备产生误动作或暂时瘫痪、系统停顿,数据传输中断,局域网乃至广域网遭到破坏。其危害触目惊心,间接损失一般远远大于直接经济损失。防雷器就是通过现代电学以及其它技术来防止被雷击中的设备。 防雷器又称等电位连接器、过电压保护器、浪涌抑制器、突波吸收器、防雷保安器等,用于电源线防护的防雷器称为电源防雷器。 防雷器的一些主要技术参数:额定工作电压、额定工作电流,特批串并式电源防雷器的载流量。通流能力,防雷器转移雷电流的能力,以千安为单位,与波开开式有关。防雷器在功能上可分为可防直击雷的防雷器和防感应雷的防雷器。可防直击雷的防雷器通常用于可能被直击雷击中的线路保护,如LPZOA区与LPZ1区交界处的保护。用10/35μs电流波形测试与表示其通流能力。防感应雷的防雷器通常用于不可能被直击雷击中的线路保护,如LPZOB区与LPX1区、LPZ1区交界处的保护。用8/20μs电流波形测试与表示其通流能力响应时间,防雷器对瞬态现象起控制作用所需的时间,与波形性质有关。残压,防雷器对瞬态现象的电压限制能力,与雷电流幅值及波形性质有关。 防雷器的主要技术参数说明: 1.标称电压Un 与被保护系统的额定电压相符,在信息技术系统中此参数表明了应该选用的保护器的类型,它标出交流或直流电压的有效值。 2.额定电压Uc 能长久施加在保护器的指定端,而不引起保护器特性变化和激活保护元件的最大电压有效值。 3.额定放电电流Isn 给保护器施加波形为8/20μs的标准雷电波冲击10次时,保护器所耐受的最大冲击电流峰值。4.最大放电电流Imax 给保护器施加波形为8/20μs的标准雷电波冲击1次时,保护器所耐受的最大冲击电流峰值。5.电压保护级别Up 保护器在下列测试中的最大值:1KV/μs斜率的跳火电压;额定放电电流的残压。 6.响应时间tA 主要反应在保护器里的特殊保护元件的动作灵敏度、击穿时间,在一定时间内变化取决于du/dt或di/dt的斜率。7.数据传输速率Vs 表示在一秒内传输多少比特值,单位:bps;是数据传输系统中正确选用防雷器的参考值,防雷保护器的数据传输速率取决于系统的传输方式。 8.插入损耗Ae 在给定频率下保护器插入前和插入后的电压比率。 9.回波损耗Ar 表示前沿波在保护设备(反射点)被反射的比例,是直接衡量保护设备同系统阻抗是否兼容的参数 原文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ac16453854.html,/tech/12839.html 页面 1 / 1

spd浪涌保护器选型

深圳市安普迅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是专业的spd浪涌保护器生产厂商,主要的防雷系列有:AX电源防雷箱,AM电源防雷模块、ASspd浪涌保护器、AR天馈浪涌保护器、AJ监控系统三合一(二合一)集成浪涌保护器、防雷插座(排插),千兆网浪涌保护器,POE以太网供电浪涌保护器,并对外提供OEM等。 交流电源spd浪涌保护器 交流电源spd浪涌保护器适用范围 ·交流电源防雷模块适用于配电室、配电柜、开关柜、交直流配电屏等系统的电源保护;·建筑物内有室外输入的配电箱、建筑物层配电箱; ·用于低压( 220/380V AC)工业电网和民用电网; ·在电力系统中,主要用于自动化机房、变电站主控制室电源屏内三相电源输入或输出端。命名规则 AM系列交流电源spd浪涌保护器的型号命名规则

保护方式 保护方式 三相 L1,L2,L3,N—PE 三相 L1,L2,L3—N,N—PE (3+1电路) 单相 L,N—PE; 单相 L—N, N—PE;(1+1电路) 代号 A B C D 产品性能参数及特点 性能特点 ·通流容量大,残压低,响应时间快; ·漏电流及变化率小; ·采用最新热脱离技术,彻底避免火灾; ·采用特殊冲击熔片,具有高可靠性; ·自带远程告警干接点,便于远程监控; ·具有工作故障指示,遥信告警功能; ·采用温控保护电路,内置热保护,短路故障自动脱离装置; · 3+1保护模式(L-N, N-PE),特别适合电网差的地区使用; ·采用标准模块化设计,安装简单,维护方便; ·核心元件采用国际知名品牌,性能优异,工作稳定可靠; ·可以实现凯文接线;结构严谨,安装方便,维护简单; ·工艺考究,能在酸、碱、尘、盐雾及潮湿等恶劣环境下长期工作。 主要技术参数 型号AM100A AM80B AM60C AM40D

避雷器与浪涌保护器

避雷器和电涌保护器运用说明

目录 一、定义 二、防雷器与浪涌保护器的比较 三、线路避雷器运用及其说明 四、浪涌保护器设计原理、特性、运用范畴 五、参考依据与文献

一、定义 1.避雷器 避雷器是变电站保护设备免遭雷电冲击波袭击的设备。当沿线路传入变电站的雷电冲击波超过避雷器保护水平时,避雷器首先放电,并将雷电流经过良导体安全的引入大地,利用接地装置使雷电压幅值限制在被保护设备雷电冲击水平以下,使电气设备受到保护。 2.浪涌保护器 也叫防雷器,是一种为各种电力设备、仪器仪表、通讯线路等提供安全防护的装置。当电气回路或者通信线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浪涌保护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害。

?从以下资料可以看出,浪涌保护器也是防雷器的一种,但是有很大的区别。 二、避雷器与浪涌保护器的比较 避雷器指建筑物避雷器,与避雷针、接地排等一起形成一个法拉第笼,防止建筑物被损坏,避雷器的基本原理是把雷击电磁脉冲(LEMP)导入地进行消解。但是为什么在安装避雷器后仍有大量的建筑物及其里面的设备被雷击损坏呢? 首先,避雷器的导线采用铜铁合金,因此其导线性能是有限的,反应速度仅为200微妙(uS)。而LEMP的半峰速度(能量达到最大值)为20微妙(uS),也就是说LEMP的速度快于避雷器,这样避雷器把第一次直击雷导入地后,对于二次雷、三次雷往往反应不过来,直接泄漏打在设备上。也就是说,避雷器对二次雷、三次雷几乎不起作用。 其次,LEMP导入地后,会从地返回形成感应雷。感应雷会从所有含有金属的导线上泄漏到设备(网线、电源线、信号线、传输线等)。由于避雷器是单向作用的,因此它对感应雷不起作用,感应雷可以直接打坏设备。更何况,导线部分往往不会安装避雷器。 再次,浪涌只有20%来自雷击等外部环境,80%来自系统内部运行,避雷器对这80%是不起任何作用的。

浪涌保护器的原理及参数介绍

浪涌保护器的原理及参数介绍 浪涌保护器原理 浪涌保护器(SurgeprotectionDevice)是电子设备雷电防护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装置,过去常称为"避雷器"或"过电压保护器"英文简写为SPD.电涌保护器的作用是把窜入电力线、信号传输线的瞬时过电压限制在设备或系统所能承受的电压范围内,或将强大的雷电流泄流入地,保护被保护的设备或系统不受冲击而损坏.电涌保护器的类型和结构按不同的用途有所不同,但它至少应包含一个非线性电压限制元件.用于电涌保护器的基本元器件有:放电间隙、充气放电管、压敏电阻、抑制二极管和扼流线圈等。 汇骐防雷商城提示您浪涌保护器的参数介绍 1、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c 在220/380V三相系统中选择SPD时,其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c应根据不同的接地系统形式来选择. (1)当电源采用TN系统时,从建筑物内总配电盘(箱)开始引出的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必须采用TN-S系统; (2)在下列场所应视具体情况对氧化锌压敏电阻SPD提高上述规定的Uc值: ①供电电压偏差超过所规定的10%的场所; ②谐波使电压幅值加大的场所. 2、冲击电流Iimp 规定包括幅值电流Ipeak和电荷Q. 3、标称放电电流In 流过SPD、8/20μs电流波的峰值电流,用于对SPD做Ⅱ级分类试验,也用于对SPD做Ⅰ级和Ⅱ级分类试验的预处理.对Ⅰ级分类试验In不宜小于15kA,对Ⅱ级分类试验In不宜小于5kA. 4、电压保护水平Up 即在标称放电电流In下的残压,或浪涌保护器的最大钳压. 为使被保护设备免受过电压的侵害,SPD的电压保护水平Up应始终小于被保护设备的冲击耐受电压Uchoc,并应大于根据接地类型得出的电网最高运行电压Usmax,即要求UsmaxIn.

浪涌保护器参数含义

防雷击保护的选用,分为4个等级,IEC61312-1规定:10/350μs是首次雷击波型,用于电源的第一级(A级)保护,值得注意的是这只是雷击波的测试波型,而不是雷电的实际波型;8/20μs是用在首次后的B级、C级、D级雷击保护,二者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只是反映了保护器件能分流雷电流能量大小而已! TDS(TDX)浪涌保护器 浪涌保护器作为低压配电系统的元件之一,所涉及到很多的参数指标都与其他的空气开关是相同的。但是每一种空气开关都有其不同于其他空气开关的参数与指标。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空气开关都如此。只是一些特殊作用的空气开关才会涉及到很多不同的参数。例如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浪涌保护器和隔离开关等。 以下是浪涌保护器的各种参数含义的解析; 1.最大放电电流Imax:给浪涌保护器施加波形为8/20μs的标准雷电波冲击1次时,保护器所耐受的最大冲击电流峰值。 2.额定放电电流Isn:给浪涌保护器施加波形为8/20μs的标准雷电波冲击10次时,保护器所耐受的最大冲击电流峰值。 3.标称电压Un:被保护系统的额定电压相符,在信息技术系统中此参数表明了应该选用的保护器的类型,它标出交流或直流电压的有效值。

4.电压保护级别Up:浪涌保护器在下列测试中的最大值:1KV/μs斜率的跳火电压;额定放电电流的残压。 5.额定电压Uc:能长久施加在浪涌保护器的指定端,而不引起保护器特性变化和激活保护元件的最大电压有效值。 6.数据传输速率Vs:表示在一秒内传输多少比特值,单位:bps;是数据传输系统中正确选用浪涌保护器的参考值,浪涌保护器的数据传输速率取决于系统的传输方式。 7.最大纵向放电电流:指每线对地施加波形为8/20μs的标准雷电波冲击1次时,浪涌保护器所耐受的最大冲击电流峰值。 8.漏电流:指在75或80标称电压Un下流经浪涌保护器的直流电流。 9.最大横向放电电流:指线与线之间施加波形为8/20μs的标准雷电波冲击1次时,浪涌保护器所耐受的最大冲击电流峰值。 10.峰值放电电流:分两种:额定放电电流Isn和最大放电电流Imax。 11.响应时间tA:主要反应在浪涌保护器里的特殊保护元件的动作灵敏度、击穿时间,在一定时间内变化取决于du/dt或di/dt的斜率。 12.在线阻抗:指在标称电压Un下流经浪涌保护器的回路阻抗和感抗的和。通常称为“系统阻抗”。

航嘉相关电涌保护器技术参数

相关电涌保护器技术参数 HJSPD140/4-550电源电涌保护器额定电压Un 380V AC 启动电压V1ma 910V 最大连续工作电压Uc 550V 放电电流In 80KA Imax 140KA 保护级别≤3.1KV 泄漏电流<20uA 响应时间≤25ns 安装方式:35mm标准导轨 外形尺寸:144×92×67mm HJSPD80/4-420电源电涌保护器额定电压Un 380V AC 启动电压V1ma 680V 最大连续工作电压Uc 420V 放电电流In 40KA Imax 80KA 保护级别≤2.5KV 泄漏电流<20uA 响应时间≤25ns 安装方式:35mm标准导轨 外形尺寸:108×90×62mm HJSPD40/4-385电源电涌保护器:额定电压Un 380V AC 启动电压V1ma 620V 最大连续工作电压Uc 385V 放电电流In 20KA Imax 40KA 保护级别≤1.6KV 泄漏电流<20uA 响应时间≤25ns 安装方式:35mm标准导轨 外形尺寸:90×66×72mm B级电源防雷器HJSPD80/2 额定电压Un 380V AC 启动电压V1ma 680V 最大连续工作电压Uc 420V 放电电流In 40KA Imax 80KA 保护级别≤2.5KV 泄漏电流<20uA 响应时间≤25ns 安装方式:35mm标准导轨

HJSPD40/2-385电源电涌保护器: 额定电压Un 230V AC 启动电压V1ma 620V 最大连续工作电压Uc 385V 放电电流In 20KA Imax 40KA 保护级别≤1.6KV 泄漏电流<20uA 响应时间≤25ns 安装方式:35mm标准导轨 外形尺寸:90×66×36mm HJSPD40/2-75电源电涌保护器: 启动电压V1ma 120V 最大连续工作电压Uc 75V 放电电流In 5KA Imax 10KA 保护级别≤280V 泄漏电流<20uA 响应时间≤25ns 安装方式:35mm标准导轨 外形尺寸:90×66×36mm HJSPDFLD230电源电涌保护器: 额定电压:230V AC 最大连续工作电压Uc:255V 放电电流:In 5KA Imax 10KA 保护级别:L-N≤1.25KV L/N-PE≤1. 5KV 额定电流:5A 响应时间:L-N≤25ns L/N-PE≤100ns 接入方式:串联 接线规格:最大2.5mm2 安装方式:35mm标准导轨 外形尺寸:90×18×63mm HJSPDFLD24电源电涌保护器: 额定电压:24V 最大连续工作电压Uc:35VDC 25V AC 放电电流:In 5KA Imax 10KA 保护级别:线/线≤50V 线/地≤600V 额定电流:5A 响应时间:线/线≤1ns 线/地≤100ns 接入方式:串联 接线规格:最大2.5mm2 安装方式:35mm标准导轨 外形尺寸:90×18×63mm

防雷名词解释题库

防雷业务汇总题库-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防雷减灾:指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的活动,包括雷电和雷电灾害的研究、监测、预警、防护以及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和评估等。 2、防雷装置: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浪涌(电涌)保护器及其它连接导体的总合,或外部和内部雷电防护装置的统称。 3、综合防雷系统:建筑物采用外部和内部防雷措施构成的防雷系统。 4、外部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组成,主要用以防直击雷的防护装置。 5、内部防雷装置:由等电位连接系统、共用接地系统、屏蔽系统、合理布线系统、浪涌保护器等组成,主要用于减小和防止雷电流在需防空间内所产生的电磁效应。 6、接闪器:直接接受雷击的避雷针、避雷带(线)、避雷网以及用作接闪的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等。 7、引下线: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用于将雷电流从接闪器传导至接地装置的这部分防雷装置。 8、接地装置: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和,用于将雷电流传导并将其散入大地的这部分防雷装置。 9、接地体:埋入土壤或混凝土基础中作为散流用的导体。 10、接地线:从引下线断接卡或换线处至接地体的连接导体;或从接地端子、等电位连接带至接地装置的连接导体。 11、自然接地体装置:具有兼作接地功能的但是不是为此目的而专门设置的各种金属构件、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埋地金属管道和设备等的统称。 12、人工接地装置:具有接地功能而专门为此设置的各种金属构件的统称,分为人工垂直接地体和人工水平接地体。 13、独立接地装置:系统间相互独立的直流地、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防雷接地和供电系统地等接地装置。 14、共用接地系统:将各部分防雷装置、建筑物金属构件、低压配电保护线、等电位连接带、设备保护地、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及接地装置等连接在一起的接地系统。

浪涌保护器

浪涌保护器(SPD)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河北建设集团张海军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SPD的基本原理、分类与应用。 关键词:SPD;基本原理:分类;应用 1 引言 电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ve Device,SPD)又称浪涌保护器,是用于带电系统中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导引泄放电涌电流的非线性防护器件,用以保护耐压水平低的电器或电子系统免遭雷击及雷击电磁脉冲或操作过电压的损害。近年来,电子信息系统(如电视、电话、通信、计算机网络等)发展迅猛,电子信息设备大量涌现和普及。这类系统和设备往往比较昂贵和重要,其工作电压、耐压水平很低,极易受到雷电电磁脉冲的危害,为此需采用SPD做过电压保护。 由于各国遵循的标准不一样,产品的规格没有统一,参数的标识也各自有侧重,远不如其他电气产品规范,这就给设计选型带来很大不便。在工程设计中,常见品牌按产地划分主要可分为国产产品、欧洲产品和美洲产品。国产产品参数设置较乱,规格多样,残压较高。规范产品的型号设置有的仿欧洲产品,有的遵循国标定参数,大部分产品都标注In与Imax。由于国产产品对应用场所要求较低,建筑物等级不高,设备耐压值大,所以一些参数要求可适当放松。 欧洲产品一般标注最大放电电流,产品型号也是根据这个参数设定的。例如欧洲某着名品牌XXX65、XXX40,其中数值65、40就

是Imax。但我国标准明确规定要用标称放电电流In来进行选型,这是目前在工程设计中遇到的一个尴尬情况。经查该产品资料,XX65的In值不超过20 kA,XX40的In值不超过15 kA。如果依照GB50343建议值,这两种产品只能用于设备末端三级保护,但在实际设计中,却装在了一、二级上,这明显与国家标准的选型参数不符,且残压较高,普通型号一般超过1 200 V,一旦接线环境不好,很容易突破设备耐压值。一般欧系产品Uc值较小,且投机取巧标注线电压,因此在选型时,较容易出现误导。 2 SPD概述 2.1 SPD的工作原理 电涌保护器适用于220/380V低压电源保护,是一种非线性元件,根据IEC标准规定,电涌保护器是主要抑制传导过来的线路过电压和过电流的装置。电涌保护器起到保护作用,基本要求是必须承受预期通过的雷电电流,并且通过电涌最大钳压,有效熄灭在雷电流通过后产生的工频续流,把窜入电力线、信号传输线的瞬时过电压限制在设备或系统所能承受的电压范围内,或将强大的雷电流泄流入地,保护被保护的设备或系统不受冲击而损坏。 电涌保护器的类型和结构按不同的用途有所不同,但至少包含一个非线性电压限制元件。常用电涌保护器有MOV(Metal Oxide Varistor)同气体放电管等。电涌包含强大的能量因此不能被阻止。基于这种原因,保护敏感电气设备免受电涌损坏的策略是把电涌从设备分流后流入大地。

防雷区域定义

防雷分类、分区、分级 一、建筑物防雷分类 1、雷击保护系统(LPS):是对建筑物或屋内防雷击保护的全部系统的统称,包括外部防雷系统和内部防雷系统。 2、雷击保护分区(LPZ):通过对雷击电磁环境的定义,进行区域划分。 二、防雷分区的目的 相对于不同的要求,根据安装位置、保护级别和冲击流通容量,浪涌保护器分为B、C、D三级(式按IEC分类方法,顺次序对应为Ⅰ、Ⅱ及Ⅲ级)。分级的目的是提供有选择的浪涌保护,保证一个高的能量吸收能力和尽可能最低的保护水平。 这个分类符合DIN VDE 0675 第六部分(草案11.98)A1和A2的要求。这个标准提出了应用于额定电压最大不超过1000V、额定频率在50Hz到60Hz之间的交流电网的浪涌抑制器的设计的指导方针、要求和测试方法。 三、分级防护:使过电压减小至无害的水平 在国际标准IEC 61312-1中描述的分区防雷的观念已被证实是合理的、有效的。这个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在过电压到达终端设备造成损害之前,逐级地减少它至无害的水平。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建筑物的整个保护空间被分到了几个防雷分区(LPZs)。在线路由一个分区进入到另一个分区的地方安装浪涌抑制器,按照不同分区的具体要求安装相应等级的浪涌抑制器。 分区防雷理论的主要优点: 包含高能量的有害的雷电流在导线进入建筑物处直接被转向泄入大地,使得进入到其他系统的过电压值最小化。避免由于磁场的干扰对于新建、扩建和改造的建筑物都可以通过一个单独的防护理念来设计。 由外到内,防雷分区(LPZs)被定义如下: LPZ 0A:在建筑物外部,不受外部保护装置保护的区域。可能遭受直击雷,对雷电磁脉冲没有任何屏蔽防护。 LPZ 0B:在建筑物外部受外部防雷装置保护的区域。对雷电磁脉冲没有任何屏蔽防护。 LPZ 1:建筑物内部区域。有小部分雷电能量进入的可能性。 LPZ 2:建筑物内部区域。有低的浪涌过电压进入的可能性。 LPZ 3:建筑物(也可能是设备的金属外壳)内部区域。没有雷电磁脉冲产生的干扰,也没有浪涌过电压。 分区防雷理论的必要条件是正确安装的等电位连接系统,然后在各分区之间安装电涌保护器作为补充,因而对于防雷来说,建立等电位连接系统同样重要。 防雷技术名词解释 1、等电位连接: 将电器设备与外部导体作出连接,以达到相同或相近电位的电气连接器件。电涌保护器为保护带电导体的其中一大类。 2、故障分类 1)电涌:电涌在导线与导线之间或导线与地之间发生一个瞬态的过电压,时间少于1ms,该电压远远超过设备的最高允工作电压峰值,但它并无工作频率。电涌的成因为雷击或者开关误操作(如空气开关过流跳闸)而引起的操作过电压。2)瞬时过电压:瞬时过电压是在某地区的波动,时间相对来说比较长,可视为

信号类防雷器技术参数资料

信号类防雷器 技术参数资料 目录 前言 (1) 一、产品用途 (1) 二、型号说明 (1) 三、产品特点 (1) 第一章信号类防雷器技术参数 (2) 一、计算机网络防雷器 (2) 二、控制信号防雷器 (2) 三、视频信号防雷器 (3) 四、音频信号防雷器 (4) 五、天馈线防雷器 (4) 第二章安装说明 (5) 第三章包装、运输、储存 (5)

前言 长沙市雷立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集防雷产品研制、生产及服务于一体的专业防雷公司。公司研发生产的雷科星系列防雷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电力、通信、金融、交通、石化、计算机网络工程、安防工程等领域。公司本着“质量就是生命”的原则,不断开拓进取,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完善的技术支持与服务。 一、产品用途 信号类防雷器主要用于沿各种信号线路侵入设备的雷电(过电压)防护,广泛应用于金融、电信、通信、交通运输、石化工控等设备,如网络设备(网络交换机、服务器、路由器、MODEM、网络终端等)、控制信号设备(各种并口、串口、控制信号等)、视频监控设备(摄像机、视频监控器、云台、光端机、显示器、有线电视、家用电视等)、音频设备(程控交换机、传真设备、MODEM、应急电话、中继线等)、天馈信号设备(GSM、CDMA、WCDMA、CDMA2000、TD-SCDMA等移动通信设备和有线电视等)。 二、型号说明 LKX □□ /□ 8W:计算机网络8线保护; 4E、8E:4口、8口计算机网络防雷器; 4PT:4口信号类防雷器; 10PT:10口音频信号防雷器(模块拔插式); 4PT-12V,4PT-24V:4口12V、24V控制信号防雷器; 48,130,170:音频防雷器工作电压 接口类型 SC100:100M计算机网络; SC1000:1000M计算机网络; SC:控制信号;SV:视频; SA:音频;ST:天馈 雷科星 三、产品特点 ●通流容量大,采用多级保护。 ●内置快速半导体保护器件,响应速度快,残压低。 ●插入损耗低,确保线路畅通。 ●驻波系数小,工作频率范围宽。 ●核心元件采用国际知名品牌,性能优越。 ●节能、环保,安装简便,适用于各种标准接口类型。

好天气公司C2 K-2766(说明书)浪涌保护器安全巡检仪说明书

电涌保护器安全巡检测试仪 K-2766 使用说明书 介绍 谢谢您选购了K-2766电涌保护器安全巡检仪。为了从此产品中获得最大收益,请在使用前先阅读此手册,并将其放在易于找到的地方,以便未来参照使用。 检查 当您收到产品后,仔细检查一下仪表,以确保在运输过程中没有任何损坏,特别要检查配件、面板开关及连接器。如果有损坏或者根据说明仪表也无法使用,请及时与销售商联系。 配置 K-2766电涌保护器安全巡检仪1部 测量电缆1对(黑:1.5m,红:1.5m);表笔1对(黑红各1只);转接电缆1对(黑:10cm,红:10cm);鳄鱼夹1对(黑红各1只);专用充电器1套; 使用说明书1册; 套装配置:感应数字式测电笔1只;防静电手套1副; (可选)SPD运行温度测试仪1部;漏电流钳形表1部; 专用仪表便携箱1个 安全提示 本手册包括此产品安全操作和在安全运行条件下维护的必要的信息和警告,在使用此产品前要仔细阅读下面安全提示。

△!提醒 ●在给电涌保护器安巡仪通电前,务必检查并确认连接于测量端 子的测试线无短路。 ●在测试过程中,可能有最大值为2100V的电压存在于测量端子 之间,注意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防止电击。 ●在没有确认可靠连接测试元件前,请不要进行测试键操作。 △!警告 ●为防止电击,不要把产品弄湿,以及手湿的时候不要使用此产 品。在使用户外元件时,要格外小心。 ●此仪表不要在腐蚀剂或易燃气体的环境中使用,否则仪表会损 坏或引起爆炸。 ●除了电池,不要将元件接电以阻止损坏或电击的危险。 △!小心 ●当仪表处于直接光照、高温、潮湿、结霜时,不要贮存或使用。 在这些条件下,可能造成绝缘损坏,使仪表不再满足指标。 ●此仪表并不完全防尘或防水,为了防止可能的损坏,避免在潮 湿或灰尘的环境中使用。 ●在使用仪表前,要确保测量电缆的绝缘没有损坏并且没有裸露 的导体暴露出来。在这种条件下使用仪表可能导致电击。 ●为了避免仪表损坏,在运输和操作中防止仪表撞击或震动,特 别小心不要坠落。 第一部分概要 1.1产品的概要 随着各种电源避雷器(SPD)的大量安装和在线运行,电源避雷器(SPD)的在线安全状态(即安全有效的在线运行状态)会直接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