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宁夏文化旅游心得体会

宁夏文化旅游心得体会

文化旅游心得体会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于才”我很高兴自己有这次机会走出校园,走出课堂,初步走向社会,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见识世面、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磨练意志,在实践中检验自己,认清自己的不足之处。

在这个炎炎夏日,我们走访了宁夏的多个景点:举世闻名的西夏王陵、充满回族文化的回乡文化园、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水洞沟、被誉为“中国一绝”的镇北堡西部影视城。以下是我通过对宁夏一些旅游景点和旅游文化的一些了解和粗浅的想法。

1、文化旅游的重要性

过去,人们旅游只图游山玩水,所谓“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现在这种旅游消费观念正在发生深刻转变,人们离开熟悉的环境,去另一个地方寻求一种新的体验,以丰富自己的阅历,这使得文化旅游变得日益重要。于是,除了常规旅游项目外,一些专为满足文化需求的旅游活动多了起来,如:汉诗旅游、历史探秘旅游、书法学习旅游、围棋交流旅游、名人足迹寻访旅游、民族风俗旅游,可谓种类众多。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如今文化旅游已占据国际旅游市场的37%,并且,文化旅游正以年均15%左右的速度增长。

2、更充分的利用宁夏的文化旅游资源

据介绍,宁夏并不缺少本土化特色的旅游演出资源——以回族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如回族花儿《吆骡子》《花儿本是心上的话》《曼苏尔》)、红色经典文化、丝绸之路文化、以“两山一河”为代表的大漠黄河生态文化、古人类遗址和古生物化石文化、边塞军旅文化、民风民俗文化、西夏遗存文化和以改革发展为主线的成果文化,这9大文化资源是策划旅游演出项目、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形成旅游演出市场的丰厚资源。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资源尚未得到有效整合提升,更没有形成一系列富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目前,较有影响力的3部优秀剧目——《月上贺兰》《花儿》和《回乡婚礼》的产品化、市场化特别是作为旅游演出产品,其市场化途径和渠道尚处在摸索阶段,有的剧目甚至成了‘墙内开花墙外香’,本土化效益发挥不明显。

宁夏的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距离文化旅游资本尚有差距,或许二次开发所形成的旅游产品或服务,可以更好地实现产业化、市场化和价值体现。即便是目前景区已推出的文化旅游演出,影响力也远远不够。据自治区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宁夏旅游景区的演艺项目尚未形成成熟的旅游产品,在市场上的影响力远远不够,创收能力差,有的项目依靠自主供养,企业靠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单一运作模式支撑,无疑显得势单力薄、力不从心。宁夏景区的旅游演艺产品,主要依赖旅游团队,但因演出刚刚起步,产品影响力还不够,不足以吸引游客的兴趣,游客对产品的认识处于比较被动的层面。

3、发展宁夏的宗教旅游

宁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回族、维吾尔族、东乡族、哈萨克族、撒拉族和保安族等全信奉伊斯兰教,因此宁夏完全可以发展伊斯兰教游,可以组织由国外旅行社代表、记者以及该领域专业人士参加的旅游活动。重新发现曾用于商业或宗教活动的古道,利用它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遗存来促进文化旅游,例如可以推出宗教游、名人足迹游、商队游,让人们以徒步游或乘车游的方式,重走古道,体会别样风情。

此次社会实践是一次难忘的经历,通过社会实践,我们初步对宁夏的历史、自然资源、旅游特产、管理体制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其中,如何深度的挖掘宁夏的旅游文化资源,提高旅游文化内涵,提高旅游业的品位和档次,促进旅游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我们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希望宁夏的旅游业在未来能充分的体现宁夏的地域文化、回族文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