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织测量指标库 模板

组织测量指标库 模板

组织测量指标库 模板
组织测量指标库 模板

测量表项说明:字段

测量目标

测量类别

测量项

单位

分类

采集时机

数据来源

责任人

分析方法

输出

汇报对象

指标值

操作说明:各部门共同制定组织测量计

开发类项目制定项目测量计

收集测量数据分析测量数据汇报测量结果

说明

测量和分析的目的,并且指出可能根据数据分析结果采取的措施的种类。测量目标的来源可以是公司商业目标、管理需要、技术、项目或过程实施的需要

测量归类,如:

项目测量:工作量、进度、成本、规模、生产率、需求变更、产品质量、评审质量、测试质量

组织测量:项目管理(涵盖项目测量的内容)、培训、客户满意度(项目实施、销售、服务、产品、综合)、客户服务、技术支持、需求受理、过程质量和过程改进等。

测量项名称

测量单位,如:

产品的功能点数、文档字数、花费的工时/工作日、日历的日期、缺陷/需求的个数、百分比、满意度得分等。

测量项分类,如:

基本测量项:可以通过直接测量得到,

派生测量项:取自其他数据,一般是通过两个或更多的基本测量项组合而成,分析项从派生测量项中选取,在项目/组织测量项表中以填充色加以识别

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时机或频度,数据收集分析完成即进行汇报,所以也是报告的时机或频度

对于基本测量项,指数据收集的时机

对于派生测量项,指数据分析和报告的时机

采集途径,测量和分析的数据从何处收集?

对于基本测量项,说明从哪个文件或工具平台得到。

对于派生测量项,应用具体统计分析方法从基本测量项中计算得出

数据收集和分析的负责人

对于基本测量项,指数据收集的负责人

对于派生测量项,指数据分析的负责人

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如:

1、基本统计法:均值(AVERAGE)、标准差(STDEV)、上限值(UCL=AVERAGE+3*STDEV)、下限值

LCL=AVERAGE-3*STDEV)

2、健康指示器:实际/计划

3、偏差分析法:(实际-计划)/计划*100

4、历史数据对比法

5、利用图表来进行基本数据分析:

散点图(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EXCEL中XY散点图(比较成对的数据)

趋势图(运行图):EXCEL中折线图

直方图(频次图):EXCEL中柱形图 比较相交与类别轴上的数值大小

排列图(80-20准则):EXCEL中柱形图,直方图的一种特殊形式,区别是:直方图列举出连续数据的分布状态,而排列图描述的是一个产品、程序或服务的特征。

……分布图(自己定义):EXCEL中的饼图 占比分布,显示每一数值相对于总数值的大小

控制图(SPC):暂无工具实现,利用其原理进行基本统计如1中的UCL、LCL

检查表:

因果图(鱼刺图):暂无工具实现

6、其它方法或其它待说明事宜

测量和分析的输出文档,纳入配置管理,由责任人报告给汇报对象

接收测量分析的结果报告

针对组织/项目测量的分析项,给出组织标准的目标范围值

每年EPG组织各部门根据组织商业目标和管理信息需要,参考以往测量分析的结果及组织过程能力的变化情况,对本指标库进行更新,作为年度的组织测量计划。各部门按照组织测量计划实施测量分析活动。

实施类项目的测量体现在客户服务部门的测量计划中,不做独立的项目测量计划。对于维护开发类、其它开发类(产品开发类、产品研发类、合同开发类)项目立项后,在项目策划阶段,项目经理从本指标库中分解出项目测量项表,进行裁剪,形成项目测量计划(《项目测量表_项目测量计划》),作为项目总体计划的一部分。裁减原则:

1、 选择《NKS_CMMI_ZC_0306_项目测量表_XX类项目测量项表》中的必需项。

2、 根据目标,使用G/Q/M方法,甄选《NKS_CMMI_ZC_0306_项目测量表_XX类项目测量项表》中的可选项,增补其它测量项。

3、对于增补的测量项,规定相应的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方法。

开发类项目按照项目测量计划实施测量分析活动。

各部门/项目经理组织相关人员按照测量计划获取测量数据,并进行记录:

1、获得基本测量项,并确保收集的原始数据真实、准确。

2、计算派生测量项

3、尽可能密切结合数据来源进行数据完整性检查。查看是否数据遗漏、数据越界、无用数据等,进行相应的纠正如补充采集遗漏数据、剔除不合理数据,对合理的数据通过数理计算、汇总、分类分层等方法进行整理

QAG负责监督各部门/项目按照测量计划进行数据测量,确保数据来源正确、计算方法正确,并检查数据收集的客观性、真实性。

各部门/项目经理组织相关人员按照测量计划分析测量数据:

1. 采用预定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2. 将分析的结果与指标值进行对比,寻找偏差,并判定是否在控制范围之内。

3. 如果发现偏差,应进行必要的原因分析并制定纠正措施。

4. 总结经验教训。

5. 编写相关的数据统计表或报告。

输出文档纳入配置管理。

进行偏差控制,执行纠正措施。

项目经理/各部门保证在规定报告时机(如季度末、月末等)的5个工作日内完成测量分析工作,将测量分析结果汇报给计划中的汇报对象,并通报其它相关共利益者(如最终用户、组织相关领导、数据分析人员、数据提供者等)。

维护开发类项目:每版本发布/里程碑 --〈项目测量表〉--项目管理部

其它开发类项目:里程碑/结项--〈项目测量表〉--项目管理部

项目管理部:季度--〈项目数据统计表〉--EPG/分管领导

测试中心:季度--〈产品质量数据统计表〉--EPG/项目管理部/分管领导

客服中心:季度--〈客户服务季报〉--EPG/分管领导;

--〈客服数据统计表〉--EPG。

月末--〈发布后产品缺陷统计表〉--测试中心/项目管理部/EPG。

人力资源部:季度--〈培训统计表〉--EPG/分管领导。

研发部/技术部:季度--〈评审数据统计表〉---分管领导/项目管理部/EPG

质量管理部:季度/月--〈QAG季报〉/〈QAG月报〉--分管领导/各部门/EPG

年末--〈客户满意度调查结果统计报告〉--各部门/EPG/领导

季度--〈测量分析报告〉--分管领导/各部门

EPG每季度汇总各部门的测量数据,在季度末的15个工作日之内完成对组织数据的综合分析,编制《测量分析报告》,汇报分管领导及各部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