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基础理论

重点:

公共经济学的含义

公共部门的三大经济职能

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关系

1、public economic:以公共部门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科

(1)公共经济:是公共部门为了弥补市场失灵,在正规和非正规制度约束下从事的经济活动

(2)理论渊源:20C40S之前盎格鲁—萨克斯传统,20C40S之后,盎格鲁萨克斯传统与斯堪的纳维亚传统相融合

——选择题:公共经济学与(20C40S后兼容了盎格鲁斯萨克斯和斯堪的纳维亚传统的财政学)相比,在实质上的区别并不明显。

2、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参与资源配置;协调收入分配;促进经济稳定

——选择题:在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的最初100—200年中,公共部门主要履行的经济职能是(资源配置职能)。公共部门参与资源配置的原因是(A私人部门不愿提供公共产品B私人部门不愿矫正外部效应C规模报酬递增所导致的垄断D私人部门的趋利本性导致仅依靠私人部门无法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

公共部门作用于社会公平的主要措施有(政府征收一些税,荣个税、财产税、遗产与赠与税等;济贫支出;社会保险支出;干预垄断行业;基建投资)

——判断(都是改对后的观点)

1、资源配置的目标是实现帕累托最优。

2、当基尼系数=0时,说明此时收入分配绝对公平。

3、对公平分配而言,经济学家公认的基尼系数合理区间是[0.3,0.4]。

(在资源配置这点上,还要掌握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生产的帕累托最优、产品组合的帕累托最优。要有完整的假设分析和作图说明)(在协调收入分配这点上,还有理解社会福利的功利主义、罗尔斯主义、折中主义和平均主义的观点,会进行选择判断。)

1、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假设两个人AB,两种产品XY。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增加一个单位的X时所放弃的Y数量,就为两种产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简称MRS,如果以△X和△Y分别表示XY的变动量,则边际替代率为

()

交换帕累托最优实现的条件是,A的边际替代率与B的边际替代率相等,即()[用下图说明]

图中,横轴表示X产品的数量,纵轴代表Y产品的数量,盒形图空间为产品的总量。两个原点OA、OB 分别代表两个消费者A和B对产品X和Y的消费起点。从OA点向右方和上方延伸,分别代表A对XY

的消费量。两种产品所带来的效用水平用无差异曲线Ia1、Ia2、Ia3来表示。无差异曲线代表的两种产品的组合能带来相同的效用,由于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所以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OA。离原点越远,效用的水平越高,也即Ia1<Ia2 <Ia3。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表示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每增加一个单位的X时所放弃的Y的数量。可见,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替代率。从OB向左向下方延伸,分别表示B对XY的消费量,两种产品所带的效用水平用无差异曲线Ib1、Ib2、Ib3来表示,且Ib1<Ib2<Ib3。由于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替代率,所以,在CDE各点Ia1与Ib1相切,也即两人的边际替代率相等。连接CDE和原点的线称为交换契约线exchange contract curve。交换契约线上的各点都代表AB两人边际替代率相等的点,所以它是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实现条件。

2、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假设有两个企业CD,使用两种生产要素LK,分别生产两种产品XY。在产量不变的条件下,每增加一个单位的L必须放弃的K的数量,就称为两种要素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 简称MR TS。如果以△L和△K分别表示LK的变动量,则边际替代率为:()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实现的条件是,C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与D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即:()

其推理与消费的帕累托最优相似。近在于把个人换为企业CD,把产品XY换成生产要素LK,把效用水平改为产量水平,把边际替代率换成边际技术替代率。[下图]

连接GHI和原点的线称为生产契约线production contract curve。生产契约线上各点都代表CD两个企业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所以它是满足生产的帕累托最优实现条件。

3、产品组合的帕累托最优

产品组合的帕累托最优是要确定交换的帕累托最优实现条件与生产的帕累托最优实现条件之间的关系。生产契约上的各点实际上也是两种产品XY之间特定产量的组合。

连接G’、H’、I’各点的WW曲线是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帕累托最优实现条件的点都出现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

假如生产要素的分配确定在H’点,此时相对应的产量分别为Xh和Yh。对于消费者而言其消费的交换只能在这个既定的产量组合范围之内进行,于是OYhH’Xh构成一个满足既定产量组合下的艾奇沃斯盒式图。要使产品Xh和Yh在AB两人之间分配最优,必须沿着交换契约线OH’进行。但是只有当交换契约线上的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时,才能达到生产与交换的一般均衡。边际转换率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简称MRT,是指在生产要素的总量固定不变时,每增加一个单位的X产品时,Y产品减少的数量,若以△X和△Y分别表示XY的变动量,则边际转化率为:(MRT= )。可以看出,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某一点处的边际转化率就是通过该点所代表的产品组合都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而得到的产量。最理想的产品组合取决于社会对不同产品的需求偏好,为此需引入社会无差异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与个人无差异曲线的性质基本相同,只是规模较大,如图中I1、I2线。在产量既定的条件下,最理想的产品必定在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上,即H’点。在这点上,生产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等于消费的边际替代率(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即()。可见,边际转换率等于边际替代率是产品组合的帕累托最优所需要的实现条件。

——选择题:产品组合效率的实现条件是(A生产的边际转换率=消费的边际替代率;B生产可能性曲线切线的斜率=无差异曲线切线的斜率,C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某点生产的产品,既达到生产效率,又实现了交换效率)关于社会福利函数SWF social welfare fanction(只要求基本理解就OK了,所以我直接看题)

功利主义认为社会福利水平就是社会总效用,等于所以社会成员的效用之和,追求分配公平就是追求每个社会成员效用之和的最大化。

罗尔斯主义认为社会福利水平不是所有社会成员效用的简单相加,追求分配公平就是改善社会上处境最糟的那些人的福利水平,使他们的效用最大化。

折中主义引入e:对社会不公平的反感。E?[0,∞]

e趋向0时,功利主义观点 e趋向∞时罗尔斯主义观点

平均主义观点(计划经济的产物)认为所有社会成员的效用相等时,社会福利的效用才达到最大化。——选择题:关于功利主义的观点的表述内容正确的是(B认为社会福利曲线呈L形;D认为社会福利函数是:

W=﹍﹍﹍)。判断:对罗尔斯主义观点、功利主义观点、折中主义观点和平均主义观点,经济学家更倾向于接受折中主义的观点。

第二部分公共产品与市场失灵理论

这部分主要掌握什么是公共产品及其分类、特征,和怎样有效供给;什么是市场失灵及其表现,重点是怎样矫正外部效应(也是考点)。

1、公共产品

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和劳务即为公共产品。

特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效用上)不可分割性

※公共产品与非公共产品的判定(主要是选择题)

※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确定(下图公共产品私人提供的低效率)

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性质决定了竞争性的市场不可能提供公共产品。一方面,非竞争性使新增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等于零,这就意味着,如果按边际成本定价,公共产品必须免费供给。这样私人部门供给公共产品的成本无法补偿;另一方面,非排他性使公共产品无法从技术上排他,“免费搭车”问题不可避免。这样,私人部门供给公共产品的成本就不可能通过市场得到补偿。

公共部门提供公共产品也未必能使社会福利最大化,即不一定会使两类产品的组合落在E点,但一般情况不会低于C点,或者说相对接近于E点。这就是所谓的公共部门供给公共产品的低效率。低效率包括配置低效率和X-无效率(是指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拖拉等现象,表明政府预算经费的一部分白白地被浪费掉而没有用于公共产品供给上)。

※两类产品组合没有在E点的原因:信息部充分;偏好加总难;政治家和消费者都有“近视”的弱点;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2、市场失灵

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地配置资源所产生的现象或是正常发挥作用所产生的现象。

市场失灵的表现:公共产品(首要表现/原因);外部性(重要表现/原因)——经济行为主体在从事经济活动时除了给自己以外还给他人带来收益或损耗(成本)是影响;规模报酬递增;风险和不确定性;优值品;分配不公平;失业与通货膨胀。

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低效率

负外部效应与产量过剩;正外部效应与产量

负外部效应negative externality是指未能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成本。其实质是产品或劳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用于生产或提供这种产品或生产要素的社会边际成本。外部边际成本marginal external cost简称为MEC是指因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产品的产量而给第三者带来的额外成本。MEC有三种情况:不变、递增、递减

借助于外部边际成本,可以解释负外部效应是如何导致资源配置扭曲。如图:

D线是以社会边际收益MSB为基础的需求曲线,S是以私人边际成本MPC为基础的供给曲线。假定此时社会边际收益等于私人边际收益,即MSB=MPB,那么,S线与D线相交于E点,分别形成价格P和产量Q。

然而问题在于E点并非是效率要求的均衡点,因为S线所代表的边际成本仅仅是私人边际成本,即S=MPC,而未将外部边际成本MEC计算在内。反映社会边际成本的曲线应为S’,它与D相交形成的均衡点E’才符合资源配置的要率要求。S线与S’之间的距离就是外部边际成本MEC,即S’=S+MEC=MPC+MEC。从E 到E’点,价格P’高于P,而产量Q’却小于Q,这说明负外部效应的存在会引起产量过多。

正外部效应positive externality是指未能在价格中反映的,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收益。

外部效应的矫正

就是指对产品或劳务的私人边际成本或边际收益进行调整,使之与社会边际成本或社会边际收益一致,实现外部效应的内在化。多种矫正方法,归纳起来就是依靠公共部门和依靠私人部门两类。

公共部门的矫正应对措施:

征税或罚款;补贴;政府规制;法律制裁

私人部门的应对措施:

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外部性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产权界定不明或界定不当引起。只要交易费用为零,那么无论交易的哪一方面拥有产权,都能通过双方之间的谈判使资源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一体化(市场机制可以通过扩大企业规模组织一个足够大的经济实体来将外部成本或收益内部化);社会制裁(社会道德的规范)

选择题——下面的产品或服务属于公共产品的有(A国防B外交C公共安全E产权保护)

实践中混合产品的有效提供方式有(A政府授权B政府参股C政府补助)

市场失灵的原因是(A公共产品的存在B外溢性的存在C自然垄断D市场信息不对称状态E社会分配不公F宏观经济总量失衡)

依靠政府部门努力矫正外部效应的方法是(A罚款或课征税收B发放补贴D政府规制)

判断:社会分配不公、宏观经济总量失衡两类市场失灵是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产生的。

逆向选择问题是在合同签订之前才发生的问题;道德风险是在合同签订之后才发生的问题。市场上提供的产品也可以由公共部门来生产。

第三部分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

私人产品的需求决定是消费者以货币为选票分散选择的过程,而公共产品的需求的决定是消费者以政治选票为共选择的过程,即是一个公共选择的过程。Public choice:是指政治市场上各参与者依据一定的规则,共同确定集体行动方案的过程。(因为公共产品的需求决定大多以投票方式,通过多层委托—代理来进行,所以必然存在偏好显示与偏好加总这样两个基本问题。)

偏好显示的途径:投票、发言、进退、反叛

现代民主社会,偏好加总仍然通过投票得以完成,常见的投票规则:全体一致规则、最优多数规则、简单多数规则

财政决策主体:选民、政党、政治家、官僚、利益集团

政府失灵:政府行为或财政决策过程中不能有效配置资源或在公平和稳定职能上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的现象。

怎样纠正:

芝加哥学派的观点: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在行政机构之间引入竞争

重构公共部门的激励机制

将私人生产引入公共产品的生产

弗吉米亚学派:强化宪法约束,完善公共决策规则。

选择题——

偏好显示途径有(见上)

公共选择理论提出的促进社会公众真实地显示偏好的办法是(A征税投票C投否决票)

关于财政决策主体行为的内容应该是:选民在选举中只会投票给能够给他带来最大利益的政治家;官僚作为经济人,追求预算最大化;政治家作为经济人,追求选票最大化;分利集团越大效率越低,小集团可能战胜大集团。

政府失灵的矫正办法有(见上)

判断:多峰偏好是指存在一个偏好程度最低的方案,其附近任何一个方案的偏好程度都高于它;单峰偏好

是指一投票者最偏好某一方案,若离开该方案向其它方案变化时,偏好程度都会下降。

直接民主制下最基础、最常用的投票规则是简单多数票规则。

阿罗不可能定理不能说明“选民理性的无知”和“投票冷漠症”现象。

第四部分公共支出

公共支出public expenditure是公共部门为从事经济活动所消耗的一切费用的总和。公共支出的绝对规模——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以当年价格表示的公共支出总量;相对规模——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公共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公共支出最优规模的局部均衡分析:

实际上就是分析在社会可供配置的资源总量既定的前提下,公共部门应占多少才是有效率的。经济学家通常用社会机会成本(——social opportunity cost是指一定数量的资源由私人部门配置转变为公共部门配置,由此给私人部门带来的效用是损失)来说明。一般认为,如果同样数量的资源交由公共部门配置所获得的收益大于私人部门所能达到的收益,也即大于社会机会成本,那么说明有效率且应扩大规模;反之就是缺乏效率且应收缩规模;如果同样数量的资源交由公共部门配置所获得的收益等于私人部门所能达到的收益,也即等于社会机会成本,那么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就处于最佳状态。

从社会机会成本角度看,MGC曲线又可看做私人部门的边际成本曲线,同样MPB也可看做是公共部门的边际成本曲线。由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原则可知,MGB曲线和MPB曲线的交点E所对应的点A就是最佳分割点,即OA是公共支出规模最优水平。因为如果公共支出规模为OC,则所对应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说明公共支出规模过小;如果公共支出规模为OD,则对应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说明公共支出规模过大。

公共支出增长的解释:

一是需求角度:

政府活动扩张理论——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GNP的提高,公共支出占CNP的比率相应提高。

梯度渐进增长理论——在正常年份公共支出呈现一种渐进的上升趋势,但当社会历经剧变如战争、经济危机或严重灾害时公共支出会急剧上升,当剧变期结束之后,公共支出水平会下降,但不会低于原来的水平。发展阶段增长理论,实际上是关于公共支出结构长期变化的理论。

二是供给角度:

非均衡增长理论(鲍莫尔)——公共部门的单位成本与私人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同步增长,而私人部门的单位成本保持不变。也即公共支出的增长是较高的工资成本所造成的。

官僚垄断理论(尼斯卡宁,美)——由于官僚效用是预算规模的增函数,因而官僚提供的公共部门产量可能是“社会适产量”即效率产量的2倍。

与转换曲线相切的无差异曲线有三条,分别代表着和平、冷战和战争状态下的资源配置结果。和平时期人民倾向于多生产民用品少生产军用品,故国防支出规模由Ep点在横轴上的截距所决定;冷战时期,由于存在对抗和军备竞赛,人们的偏好有所变化,均衡点也会随之移动到Ec,由此决定的国防支出规模会超过和平时期;战争时期,为了国家的安全,人们宁愿多生产军用品而少生产民用品,均衡点继续往右下方移动,即En,由此决定的国防支出规模会超过冷战时期。

公共部门补助私立学校的初衷:通过补助降低私立学校向学生收取的学费标准,扶持私立高等学校。

AB为预算约束线。在学费补助前,AB与无差异曲线I相切,个人对教育的消费为OD;学费补助之后,学费标准降低,个人预算线外移成为AC,与另一条无差异曲线I’相切,个人对教育的消费成为OD’,增加了DD’。

公共部门对低收入家庭补助的初衷:提高低收入家庭对教育消费的支付能力。

收入补助之后,预算线由AB外移到CF,无差异曲线I变成I’,个人用于教育消费和其它产品的消费同时增加,其中教育消费由OD增长到OD’,增加了DD’。(对低收入家庭补助的方式具有明显的收入效应,补助对象可将这种补助款用于购买其它产品,因此难以保证家庭增加对教育的消费。)

公共部门对学生本人补助的初衷:普及义务教育

补助后,预算线由AB外移到ACF其中AC部分即为补助数额,由于AC等于BF,说明补助款全部用于教育消费,因为补助后,无差异曲线I变成I’,个人教育消费由OD增长到OD’,而DD’又等于BF。

选择题——

转移性支出主要包括(A社会保险支出B社会福利支出C社会救济支出D价格补贴E农业支出F税式支出——政府为了实行某行为给予照顾的政府目标,以主动放弃部分税收的形式,向特定纳税人提供的财政补贴。)

税式支出的主要形式有(A税基式税式支出B税率式税式支出C税额式税式支出D递延式税式支出)

准备金制度属于(D递延式税式支出)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项目为(A养老保险D失业保险E医疗保险)

英国税式支出管理与预算控制的做法是(C临时性与制度化相结合的控制方法)

一般认为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会导致社会储蓄率的下降。

第五部分公共收入

是公共部门的公共收入,是用来满足其行驶公共职能,提供公共服务,实施公共政策所需的资金消耗。

公共收入主要内容:税收收入、收费、国有资产收益、公债。

在这部分的主要复习要点有:

费与税的关系,重点是税收,其中税收制度考察选择,个人所得税考计算,税收在消费时的收入和替代效应要画图分析;对外债规模的衡量与计算。

1、费与税

公共收费:公共部门中的企事业单位通过销售自己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以有偿交换来取得收入的形式。

税收:是政府部门出于弥补市场缺陷的,按照法律的规定,对私人部门强制课征所获得的收入。

费与税的关系:

选择——

关于公共收费的表述正确的是(A主体是行政主体,即政府及其授权机构B本质是政府凭借国家权力参与

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C目的是满足公共部门履行职能的为物质需要)

当物价上升时,它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表现为(A财政收入增长率>物价上升率,财政收入实际增长,名义增长C财政收入增长率=物价上升率,财政收入不变,名义增长E财政收入增长率<物价上升率,财政收入负增长,名义增长)

财政收入的现时收入包括(A税收B国有资产收益D公共收费F其他收入)

判断——日本韩国是从增加一搬基础设施投资开始,再增加产业投资。

对于所得税和商品税的内容正确的是(A从税收成本上,商品税由于所得税C从公平原则看,所得税优于商品税E从经济效率原则看,所得税优于商品税)

下列税实行的税率描述正确的是(A企业所得税属于单一比例税率D营业税属于差别税率F消费税属于差别税率)

我国现行的流转税包括(A增值税B消费税C营业税D关税)

下列容易转嫁的税负是(A商品税C从价税E对垄断性商品征收的税)

对于供给方和需求方承担的税负在下面情况下描述正确的是(B对于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的商品,需求方承担的税负比例较大C对于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的商品,供给方承担的税负比例较大)

次优税收内在优化目标的具体表现是(D征税对价格不产生影响或影响最小E征税对经济主体的决策产生最小扭曲F征税范围广泛且实现单一税率)

税收是唯一可行的能有效解决“免费搭车”现象的成本补偿机制的办法。

逆转是厂商通过压低进价将税负部分或全部转嫁给货物或原材料的供应者。

散转是顺转与逆转的混合的税负转嫁形式。

对于供给曲线呈水平状态的商品,税收完全由需求方承担。

累进税率是指把税基划分成若干等级,分别规定相应的税率,并使税率随着税基的扩增而递增。由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前者是指全部税基都按照与之相适应的哪一档税率征税,税基越大所适用的税率越高;后者是把税基划分成若干等级,每个等级分别规定相应的税率,分别计算税额,加总后即为应纳税额。

速算扣除数是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减去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在税基级其相应的税率都已经确定的情况下,速算扣除数实际上也就确定了。这样,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税额时就可以利用下面的公式:应纳税额=全部税基×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发达国家以所得税为主体税,发展中国家以商品税为主,比较所得税与商品税:

商品税以销售额或营业额为税基,征税简单,所得税税基的计算比较复杂,因而从税收成本角度看,商品税优于所得税;从公平原则看,所得税以纳税能力为根据,商品税税额多少与纳税能力不直接挂钩,因而所得税由于商品税;从经济效率原则看,所得税优于商品税。

假定政府必须从某个消费者那里取得一定的税收收入,实现的途径是对商品X征收商品税或者征收所得税。为了说明所得税比商品税更符合效率原则,必须比较何种税收下福利水平更高。如上图所示,横标X商品,纵标其它商品,消费者的预算线是AB,它与无差异曲线I1相切与P点,这时,消费者购买OF数量的X 商品和OG数量的其它商品。政府对X商品征税后,X商品的价格就由OA/OB上升到OA/OE,也即消费者的预算线变成AE,它与无差异曲线I2相切于K点,消费者购买OH数量的X产品和OT数量的其它商品。他向政府缴纳的消费税数量为KL。如果政府向该消费者征收同样数额即KL的所得税,则预算线AB 将平移变为DC,新的预算线DC经过了K点,它与无差异曲线I3相切,这时,消费者消费ON数量的X 商品和OM数量的其它产品。可以看出,无差异曲线I3比I2处于更高的位置,表明征收同样数量的所得税给消费者带来的福利水平比商品税更高。

税收原则:公平(受益原则、能力原则、)与效率(经济效率、行政效率)

税收的经济效率是指政府实施税制应该避免或减少对经济运行的不良影响,也即保证税收中性——政府在课税之后,除了使人们因纳税而承受负担之外,最好不再承受其它负担。只有收入效应而无替代效应的税就是中性税收,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中性税收,因为他与人们对经济行为的选择无关。凡是有替代效应的税都是扭曲性税收。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转移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了相当于纳税税款以外的负担。

政府征税的成本——税收收入=(消费者剩余损失+生产者剩余损失)—税收收入=超额负担下图:

纵横标分别表示价格和产量,在没有税收的情况下,某商品的市场均衡点为E0,即以OP0的价格出售OQ0

的数量。三角形BE0C反映了该商品给社会带来的带来的净收益,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P0E0C面积的消费者剩余,即消费者获得的超过支付价格的收益;二是P0E0B面积的生产者剩余,即生产者获得的超过生产成本的收益。若政府对商品的供给方征收从量税T,供给线S上移成为S’,均衡点由E0移到E1,税后价格上升为P2,生产者实际得到的价格为P1,产出水平降到Q1。征税后政府仅得到P1P2E1D面积的税收,但消费者剩余减少的面积为P2E1E0P0,生产者剩余减少的面积为P0E0DP1。这样形成了三角形E1E0D面积的福利损失,即税收的超额负担excess burden of taxation,此三角形又称“哈伯格三角形”。

税收的效应分析(税收与经济增长税收与生产、消费和劳动、税收与储蓄和投资)主要是税收对消费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税收对消费者选择的替代效应表现在,政府对商品课税后,会使课税商品的价格相对上升,消费者便增加无税商品的购买量,减少课税商品的购买量。

税收对消费者选择的收入效应变现为,政府课税之后,会使消费者可支配的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的购买量,而居于较低的消费水平上。

第六部分财政与公债

主要内容是财政赤字的弥补,包括其弥补方法、结论;公债政策的经济效应分析;对外债规模的计算与衡量;地方政府财政竞争考案例分析。

财政平衡:一般认为当公共收支差额不大时都可以认为实现了收支平衡。其分类有稳步平衡(略有结余,当年公共收入结余/当年公共收入≤3%)、基本平衡(略有赤字,当年赤字/当年公共收入≤3%)、完全平衡(收=支)

财政赤字是财政活动完成时出现的赤字,是真实的赤字。(赤字财政是编制预算时安排的赤字,不是真实的,是计划中的赤字。)

硬赤字=(经常收入+公债收入)—(经常支出+投资支出+公债支出)

软赤字=经常收入—经常支出

国际惯例财政赤字=经常收入—(经常支出+投资支出+公债付息支出)

弥补方法:

动用历年的财政结余(可能导致信用膨胀或通货膨胀)

征税(加重了纳税人的负担,容易招致公众的抵制)

变卖国有资产(需要时间,同时它的变现也存在困难)

货币融资(直接方式即财政部向央行透支或直接借款;间接方式即财政部向公众出卖公债,随后央行在公开市场上购入公债。都会增加基础货币,进而增大货币供给量,在此基础上就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债务融资(满足了政府的临时性资金需要,同时也不会受到公民的抵制)

结论是发行公债是现行弥补财政赤字最普遍的做法。

Public debt:公共债务就是公共部门的举债。公共部门根据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向国内外的政府部门、公

共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居民所借的货币或实物。通常所指的是政府的公债,企事业的称为准公债。

公债的负担构成——认购人负担、政府负担、纳税人负担、代际负担(20年一代人)

公债衡量指标:债务依存度=当年公债发行量/当年公共支出

公债负担率=当年的累积来清偿的公共债务/当年GDP

公债政策的经济效应分析:

流动性效应——

传导过程:公债流动性水平↑↓→社会流动性资金↑↓→经济活动扩张/紧缩

提高其流动性的做法:增加银行系统持有的公债比重;增加短期公债比重

实践应用:根据政策目标来确定

利息率效应——

传导过程:公债利息率↑↓→金融市场利息率↑↓→经济活动紧缩或扩张

提高利息率的做法:直接调高公债发形的利息率;通过间接手段提高公债实际利率,如折价发行。

外债:向外国政府、国际金融组织、国际商业组织贷款。

外债衡量指标:

外债结构——期限结构:最优的是短期外债/全部外债<20%;利率结构应以固定利率外债为主,浮动利率外债不宜过多;币种结构选择以硬币为债务结算手段,实现外债币种的多样化。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收入划分

总体原则——充分原则(兼顾两方经济发展)

划分依据:A课税对象的流动性(强划归中央,弱划归地方)B收入分配实现功能的强弱(强划归中央,弱划归地方)C管理上的便利性

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

理由/功能:保障地方政府提供最基本的公共产品;调节辖区内的财政净收益;矫正地方政府活动在辖区之间的外部效应。

转移支付类型:无条件转移支付——中央政府对补助款的用途不作限定,由地方政府自主决定和支配,所以又称一般转移支付。

有条件转移支付——中央政府对地方补助时附带了一定的条件,地方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才能获得补助。有条件非配套转移支付——中央向地方补助时只限定补助款的用途,但不要求地方安排一定数额或比例的配套财力。

有条件配套转移支付——中央向地方补助时不但限定补助款的用途,而且要求地方安排一定数额或比例的配套财力。

有条件不封顶配套转移支付——中央向地方提供补助时,限定补助款的用途,也要求地方安排一定的配套

财力,但不规定补助款的最高限额。

有条件封顶配套转移支付——中央向地方补助时,不但限定补助款的用途,而求要求地方安排一定的配套财力,还规定补助款的最高限额。

中央政府转移支付的基本目标:弥补地方财政经常性缺口——有条件封顶配套转移支付;缓解横向非均衡——有条件配套转移支付;体现国家政策导向——无条件转移支付

选择题——

财政赤字的弥补方法主要有(A赤字货币化B赤字债务化C出售国有资产)

公债产生的条件主要是(A国家的存在B存在大量的闲置资本C信用关系的存在D一国出现财政赤字状况) 以折价发行价格发行公债是在(C市场利率>公债的票面利率)情况下采用。

公共部门的三项职能中能在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之间分工情况是(A 地区间、单位、家庭、个人间的收入再分配只能由中央政府进行。B经济稳定等宏观调控职能只能由中央政府来承担。C资源配置职能根据公共产品的不同由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承担)

下列具体税种由中央政府征收更具有效率性的是(A所得税C关税)由地方征收更具有效率性的是(E营业税)

中国中央与地方共享的收入是(A增值税B证券交易税E资源税F企业所得税)

中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基本目标为(A弥补地方财政经常性缺口B缓解横向非均衡C体现国家政策导向)判断——

以货币融资来弥补财政赤字,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

财政政策的目标是经济稳定增长、充分就业等。

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会产生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粘蝇纸效应即上级政府的一般定额补助被“粘”在公共产品上。

为了体现国家政策导向这一转移支付目标,应采取无条件补助形式。

经常性支出和政府投资支出是需求管理中执行财政政策的两大要素。

当需求不足时,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则扩大经常性支出和政府投资支出。

当经常性收入<经常性支出+政府投资支出+政府债务支出是公债发行的基本动因。

※图形分析题:

1、画出图形,并分析国防支出的局部均衡分析

2、针对解决“穷人入学难”问题,经济学家提出了三种解决方法,其设计初衷是什么?画图并依次分析其对个人教育支出产生的经济效应。

3、画出图形,分析如果社会保障支出增加对穷人劳动供给带来的影响。

4、画出图形分别表明以下内容,并加以分析:

(1)用图说明图中哪个部分分别是征税前某商品对社会带来的净收益、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

(2)政府对于消费者每单位征收消费税T,消费者消费的商品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时的税负转嫁以及超额负担。

5、一个经济主体消费商品A和B,政府商品A征税、对商品B不征税时表现出的税收经济效应是什么,画图并说明征税前后的变化。

6、商品税与营业税的分析比较,用图分析。

商品税是对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提供个人和企业消费的商品和劳务)课征的税种的统称,也称流转税。商品流转额是指在商品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由于销售或购进商品而发生的货币金额,即商品销售收入额或购进商品支付的金额。非商品流转额是指非商品生产经营的各种劳务而发生的货币金额,即提供劳务取得的营业服务收入额或取得劳务支付的货币金额。

1.商品税收入的稳定性:与所得税相比,商品税的税收收入较为稳定。这是因为,商品税是只要有市场交易行为就要课税,而不受或较少受生产经营成本的影响;但所得税只有在市场交易行为

发生以后有净收入才能课税,一旦亏损,就不用纳税。因此,从政府角度来看,商品税能及时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主体税种为商品税的主要原因。2.课税对象的灵活性商品税的课税对象是商品和非商品的流转额,因此,在具体税制设计时,可以选择所有商品和服务进行征税,也可以选择部分商品和服务进行征税;可以选择商品流通的所有环节进行征税,也可以选择其中某一个或几个环节进行征税;可以选择商品或劳务流转总额进行征税,也可以选择课税对象的增值额进行征税等等。这种灵活性,有利于国家或政府通过商品税对经济进行有效调节。3.税收征收的隐蔽性商品税属于间接税。由于税负转嫁的存在,商品税的纳税人经常与负税人分离。因此,其税负的承担者往往并不能直接感受自己是税收的实际缴纳者,而纳税人只不过是整个税收活动的中介者而已。同时,负税人对于税负增减的感受程度,也相对弱于所得税的负税人。增加商品税所受到的反对程度相对较少。4.税收负担的累退性商品税一般具有累退性质,较难体现税收的公平原则。商品税一般按比例税率征收,因此负税人的税负随消费的增加而下降。这样,随着个人收入的提高,相应的税负就会下降。因此,商品税征收的结果是穷人用自己较大份额的收入承担了这类税收的负担,而富人只用了其收入的较少份额。从这个意义上说,穷人的税收负担率更高。因而,当社会对公平问题予以较多关注时,必须降低此类税收在税制结构中的地位。5.税收征管的相对简便性商品税主要对有生产经营的企业课征,相对于个人征税而言,由于企业规模比较大,税源集中,征收管理比较方便。商品税的计算相对于所得税来说,较为简单方便。营业税是指对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的行为为课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营业税是根据不同的计税依据对征税对象规定了不同的税率,并以此计算应缴纳的营业税额。营业税属于流转税制中的一个主要税种。营业税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征税范围广、税源普遍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包括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的经营行为,涉及国民经济中第三产业这一广泛的领域。第三产业直接关系着城乡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因而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随着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营业税的收入也将逐步增长。以营业额为计税依据,计算方法简便营业税的计税依据为各种应税劳务收入的营业额、转让无形资产的转让额、销售不动产的销售额(三者统称为营业额),税收收入不受成本、费用高低影响,收入比较稳定。营业税实行比例税率,计征方法简便。按行业设计税目税率营业税与其他流转税税种不同,它不按商品或征税项目的种类、品种设置税目、税率,而是从应税劳务的综合性经营特点出发,按照不同经营行业设计不同的税目、税率,即行业相同,税目、税率相同;行业不同,税目、税率不同。营业税税率设计的总体水平较低。

政府经济学复习资料(网考题库)

政府经济学复习资料(网考题库) 已整理试用,百分之90的题目。 判断题 1.政府财政分配及其提供公共服务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居于核心地位。A正确 2.按照政府经济学的理论,政府完全可以解决市场失灵的现象。B错误 3.干预和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是政府履行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职能的目标。B错误 4.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应该实行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政府经济政策。B 错误 5.边际利润大于边际成本,资源配置可达到最优状态,也就是“帕累托效率”(B错误) 6.公共物品的消费既具有竞争性也具有非竞争性。(B错误) 7.布坎南提出的“俱乐部物品”是属于准公共物品的范畴。(A正确 8.准公共物品和公共物品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在于,对于准公共物品,消费者数量增加到某一个值后,就会出现边际成本为零的情况。(B错误) 9.产权的界定和保护属于市场化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方法。(A正确) 10.总的说来,管制方法通过牺牲经济效益来实现环境目标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外部不经济性的手段。(B 错误) 11.从公共选择的基本含义及其理论发展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公共选择的程序.公共选择的决定机制没有很大的差别。(B错误) 12.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一般行为倾向,是纳税人的主动行为。(A正确) 13.在多数裁定原则下,假定选民的偏好是多峰偏好,则选择的结果是由中位选民的偏好决定的。(B 错误) 14.政府购买性支出不能遵循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准则。(B错误) 15.皮考克和怀斯曼认为内在因素是政府支出增长超过GDP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B错误) 16.公共投资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基本手段,也是政府提供公共劳务的前提与基础。(A正确)17.政府公共投资的范围主要涵盖那些对整个国民经济体系起到基础性作用,有利提高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效率的,同时具有利润的项目。(B错误) 18.财政贴息实质是政府财政代替企业向银行支付全部或部分利息,是政府财政支持有关企业或项目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对) 19.政府收入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筹集的一切预算内资金的总和。(B错误) 20.政府收入对纳税人经济行为会产生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影响。(A正确) 21.国有资产收益的来源是国有企业或国家参股企业的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产品价值。(A正确2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物品由政府无偿提供,其资金主要来源于强制.无偿征收的税收。(B错误) 23.公共定价是针对某些特定的公共物品,其收费主要考虑能否弥补成本,而不考虑是否取得利润。(B 错误) 24.行政规费是指政府机关为某些特定的单位和个人提供相应服务所收取的费用,这些收费主要是配合国家对有关行为.活动的统计.管理,并适当弥补政府管理成本费用,不以增加政府收入为目的。(A正确)25.公债即“国债”,它是政府债务收入的主要形式,也是政府财政活动的重要内容。(B错误) 26.公债的债务主体是公共管理部门。(B错误) 27.资本主义国家发行的公债主要用于筹集建设资金。(B错误) 28.社会主义国家发行的公债主要用于弥补财政赤字。(B错误) 29.公债最初是作为弥补财政赤字手段而产生的。(A正确) 30.公债依存度是衡量一定时期公债累积额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情况。其计算公式是:公债依存度=(当年公债余额/当年GDP)×100% (B错误) 31.建国以来,我国一直编制传统的政府预算,也称为功能预算。(B错误) 32.部门预算是市场经济国家比较通行的预算编制方法。(A正确 33.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是“基数+增长”,这种方式既简单易行,又科学合理。(B错误) 34.预算的执行原则是“统一领导.统一管理”。(B错误) 35.预算调整的主要形式是预算的追加。(B错误) 36.预算管理体制的实质是财政资金分配上的集权与分权问题。(A正确) 37.政府预算收支范围的划分是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A正确) 38.一般来说,预算外资金是指按国家财政制度规定,纳入政府预算,由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自收自支.自行管理的财政性资金。(B错误)

公共经济学复习题答案(定稿)

《公共经济学》期末考试 一、简答题 1、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相比,研究的重点发生了那些转向?3 答:公共经济学已经从财政学所主要研究的政府收支问题转向更加注重研究这种收支活动的经济影响;转向分析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绩效水平;转向对各种类型的公共政策进行评价。 2、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28——34 答: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资源配置失效。资源配置失效是由垄断形成的不完全竞争、外部效应、公共产品的存在、市场不完全、不充分和不对称、偏好不合理造成的。 第二,收入分配不公。 第三,宏观经济波动。 3、简述外部效应的含义、如何纠正外部效应?29——30 答:外部效应,是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行为对他人或企业产生了影响,而受影响者没有因受损害而得到补偿,或没有因获得利益而付费的现象。外部效应分为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 纠正外部效应一是根据科斯定律通过重新分配产权由私人交易自行解决;二是进行组织重构,合并与外部效应影响有关的企业;三

是使用矫正性的税收(收费)政策和补贴政策。 4、纯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7 答:纯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供给上的非排他性,即受排他成本或技术原因的限制,它很难排除“免费搭车”的问题;二是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即增加人消费这一产品并未相应增加其边际成本。 5、财政支出划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分析意义是什么?90 答:第一,购买性支出对社会生产和就业有直接影响,对收入分配只有间接影响。转移性支出则恰好相反。 第二,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政府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转移性支出对政府的效益约束相对较软。 第三,购买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较强,转移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较软。 在公共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比重大些,政府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大些,通过公共支出所配置的资源规模就大些;反之,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政府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大些。联系政府的职能来看,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政府活动,执行资源配置的职能较强,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政府活动,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公共经济学高培勇版重点

公共经济学高培勇版重点 第一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1.分析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三个特性。 1.)效用的非可分割性 是指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效用为一个整体,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享,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或企业享用。 2.)消费的非竞争性 是指某一个人或企业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享用,不排斥、妨碍其他人或企业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其他人或企业享用该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数量或质量。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或者说,增加一个消费者,对供给者带来的边际成本等于零。 3.)受益的非排他性 指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个人或企业排除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说,公共物品或服务不能由拒绝付款的个人或企业加以阻止,任何人都不能用拒绝付款的办法,将其所不喜欢的公共物品或服务排除在其享用品范围之外。 2.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如何界定? 政府的经济活动范围:市场失灵的领域,即是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或政府发生作用的范围,只要有社会公共需要,即为政府的职能范围。一般为: 1.)生产或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 2.)调节收入分配。 3.)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3.公共财政的主要职能及其必要性。一、 资源配臵职能 公共财政具有资源配臵职能的原因: 1. )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存在 2. )外部效应的存在 3. )不完全竞争状态的存在二. 调节收入分配职能 原因: 1. )客观上存在分配不公现象 2. )客观上要求有一种有助于实现公平目标的再分配机制 3. ) 市场机制的框架内, 有效的再分配很难完成, 原因: ( 1)市场机制与公平分配机制相悖 ( 2) 社会上存在的私人慈善机构作用有限, 缺乏统一性,有时互有冲突. 4. )公共财政具有收入再分配的手段和条件: ( 1)征税 ( 2)转移性支出 三.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职能 原因: 1. )市场经济不能自动、平稳地向前发展。 2. ) 政府作为市场上一种经济力量, 运用宏观上的经济政策手段有意识地影响、调节经济,实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保持经济稳定发展。

《政府经济学》复习资料(2012新版)

《政府经济学》复习题 说明:选择题没有重点,需全部掌握; 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的重点题号上加框,并且题目用红色标出。 一、单项选择 1.政府经济的主体是( A )。 A、政府 B、企业 C、个人 D、行业协会 2.政府经济的依据是( B )。 A、道德劝说 B、社会公共权力 C、财产所有权 D、法律制度 3.政府经济的目的是( A )。 A、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B、追求商业利润 C、满足官僚享受 D、维护阶级统治 4.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下产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与最优供给量条件下的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是( C )。 A、供给量偏高,价格偏高 B、供给量偏高,价格偏低 C、供给量偏低,价格偏高 D、供给量偏低,价格偏低 5. 政府履行资源配置职能是使资源利用在( D )。 A、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或内移动 B、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移动 C、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动 D、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移动 6. 我国现行收入分配政策的基本指导方针是是( B )。 A、公平与效率兼顾 B、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C、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D、公平与效率相机抉择 7. 下列商品中性质属纯私人物品的是( C )。 A、道路 B、教育 C、皮衣 D、医疗卫生服务 8. 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在消费数量上的区别是( A )。 A、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 B、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之和 C、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之和 D、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之和 9. 在公共物品提供的过程中会出现( A )。 A、免费搭车的问题 B、逆向选择问题 C、委托代理问题 D、劣币驱逐良币问题 10. 外部效应的产生是因为(A )。 A、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收益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 B、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收益通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 C、产品和劳务的成本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 D、产品和劳务的收益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 11. 科斯定理的前提假设是(A)。 A、交易成本零或很低 B、交易成本很高 C、交易价格很低 D、交易价格很高 12. 下列属于科斯定理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办法是(C)。 A、征税 B、财政补贴 C、交易 D、排污收费 13. 外部正效应指的是(A)。 A、社会净收益大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低 B、社会净收益小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高 C、社会净收益大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高 D、社会净收益小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低 14. 公共选择理论的创立者是(B)。 A、马斯格雷夫 B、布坎南 C、德斯坦 D、维克塞尔 15. 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对象是(A)。

公共经济学计算题及答案

第3章 1. 有两个公民的埃奇沃思盒子:张三和李四,只有两种商品A和B。A的总数量 是12 单位,B的总数量是12单位。回答:如果张三的效用函数是:U C(B,P)=B+P,李四的效用函数是U T(B,P)=B+P,找出帕累托最优点。 2. 假设一个只有两个消费者的经济:张三和李四。如果社会福利函数是W = U L + U P,效用可能性边界是:UPF = U L + 2U P,,求解最优点。 3. 如果张三的效用曲线是下式所述,他在商品X和Y之间的边际替代率是多少? U = 2X1/4Y3/4? 4. 一个交换经济,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转换率比这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大,是帕累托均衡吗? 5. 假设一家竞争性厂商的边际成本是MC=2+2q。假设厂商产品的市场价格是$13。 a) 求厂商的产量。 b) 求生产者剩余。 1. 因为埃奇沃思盒子中的每一点MRSs都相等,所以每一点都是帕累托最优点 2. 最优点是一个边角解,好像商品是完全替代品,李四什么都没有,张三得到全部 3. 为了求MRS, 分别求X的偏微分和Y的偏微分,得到(1/3)(Y/X). 4. 可能沿着生产可能性边界选取点,使得边际转化率等于MRS,从数学的观点来看,找到这些点是很困难的,有时根本不可能。 5. q = 11/2. 生产者剩余= ?(11/2)11 = 121/4. 计算题 1. 假设有两个人,需求曲线相同,都是Q = (33/2) – (P/2),求水平相加和垂直相加的 需求曲线。 3. 如果市场供给曲线是P=10,用第一题中垂直相加得到的市场需求曲线找出市场均 衡产量。 4. 给定下列需求曲线:Q = 32 – P 和Q = 16 – (P/2) ,垂直加总得到市场需求曲线。 5. 假设公共产品的市场供给曲线是:X = (P/3) – (32/3) 。进一步假定该产品的市场 需求是X = 25 –P。求公共产品的均衡产量。 计算题答案 1. 水平加总:Q = 33 –P,垂直加总:P = 66 –4Q. 3. Q* = 1 4. 4. 需求曲线有两部分:Q 介于0 和16之间,需求曲线是Q = (64/3) –(P/3);Q 介于16 和32之间,需求曲线是Q = 32 –P。 5. 两条曲线不会相交,因而公共产品的最优提供量是0。 计算题 1. 假设一家工厂A生产假发。由于生产假发,还会有相应的副产品,必须排放有毒 的气体。汽车制造厂B紧邻工厂A,受到了假发厂外部性的影响。假设假发厂的私人边际成本曲线(供给曲线)是X=(2/5)P- 2,市场需求曲线是X d=15 - P/2。假发的生产导致的边际损害是X=P – 1/2. 。 a. 求假发厂假发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b. 求社会最优的假发产量水平和价格。

公共经济学 考试重点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如果所有人都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进行交易,则所有互利的交易都将得以完成,并且其产生的均衡资源配置在经济上是有效率的。 假设 1.所有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是完全竞争的 2.每一种商品都有市场 那么,根据福利经济学第一定律,我们认为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就出出现。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律为什么一定会实现? 1.帕累托效率:在该点上,要使一个人的情况变好,唯一的情况是使其他人的 情况变坏。 2.帕累托改进:在不使其他人情况变坏的情况下,使某人的情况变好的资源重 新分配。 3.边际替代率:一个人愿意放弃一种商品换另一种商品的数量的比率。 4.假设有两个消费者A、B,有两种商品X、Y,数量分别为,A消费Xa、Ya , B消费Xb 、Yb . MRSa=3,MRSb=5 消费者A愿意用1单位的X交换不少于3单位的Y,消费者B愿意用不多于5单位的Y交换1单位的X。B能用少于5单位的Y交换1单位的X增进自己的福利。如果A用1单位的X交换4单位的Y,B用4单位的Y交换1单位的X,则两个人的福利都得到了提高。只要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不相等,这种重新分配是可能的,当MRSa不等于MRSb,产品的分配就未到达帕累托最优,消费者之间自由交换,总能实现帕累托最优,直至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因为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资源可以自由交换,因此,完全竞争一定是帕累托最优的。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如果个人的偏好是凸的,则每种帕累托有效配置对于某些商品的初始配置来说都是竞争性均衡。 社会通过适当的安排初始资源禀赋,则完全竞争市场就可以达到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 含义1.效率与分配公平问题肯一分开。 含义2.政府若能使用有效的方法转移资源,就无需干预市场价格。 是不是帕累托最优就等于完全竞争? 帕累托最优是作为衡量分配效率的标准,与完全竞争没有任何必然联系,只不过完全竞争的结果恰好满足帕累托最优。比如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如果政府有足够的智慧,可以不通过市场使得资源配置处于任何一个行为人的MRS都相等的状态,那么这样的经济仍然是有效率的。

公共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公共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的标注T ,错误的标注 F 。每题 2 分,共20 分) 1 .导致市场运转失灵的基本原因在于价格信号总是能充分地反映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 2 .存在正外部效应时,物品生产和销售将呈现过多状态。 3 .纯粹公共品的最佳产量在这样的点实现,即所有消费者因此而获得的边际效益之和恰好等于该公共品的社会边际成本。 4 .只要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双峰形,那么不论他们所须承担的税收份额如何,中间投票者定理均可以成立。 5 .征税是政府获取公共收入的最佳形式。 6 .在供给缺乏弹性的情况下,税收不易向前转嫁,而会更多地向后转嫁或不能转嫁。 7 .在长期的U 型平均成本曲线上,曲线的下降阶段表示生产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 8 .国债管理的流动性效应是指在国债管理上通过调整国债的流动性程度来影响整个社会的流动性状况,从而对经济施加扩张性或紧缩性影响。 9 .存在负外部效应时,物品生产和销售将呈现不足状态。 10 .信息不对称会增加市场的交易成本。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20 分) 1 .当供求力量自由作用时,一次谷物欠收的效果通过什么显示在市场上?() A 政府规定的个人谷物购买量限制; B 谷物价格上升; C 报纸上劝告人们减少谷物消费量的广告; D 谷物贸易量增加。 2 .替代品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 A 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减少; B 需求曲线右移; C 个人减少他所消费的所有商品数量; D 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增加。 3 .如果人们变得更加关注他们食谱中的饱和脂肪,牛肉需求会左移,牛肉销售量也减少。这种变化是()

A 沿着牛肉需求曲线的移动; B 牛肉供给曲线移动; C 沿着牛肉供给曲线的移动; D 以上都不对。 4 .需求收入弹性衡量的是()的反应。 A 消费对价格变化; B 收入对消费变化; C 价格对消费变化; D 消费对收入变化。 5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意味着() A 边际商品的价值高于以前购买的单位价格; B 随着更多商品的买入,边际效用递增; C 边际商品的价值低于以前购买的单位价格; D 随着买进商品越来越多,支付意愿越来越高。 6 .当经济中所生产的产品组合反映消费者的偏好时,经济达到了() A 效用的效率; B 产品组合的效率; C 生产的效率; D 交换的效率。 7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竞争性市场相比,价格(),产量()。 A 较高,较低; B 较低,较高; C 较低,较低; D 较高,较高。 8 .公共品的两个显著特点是() A 非竞争性和排他性; B 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C 竞争性和排他性; D 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9 .下列属于商品税的是() A 消费税; B 所得税; C 遗产税; D 车船使用税。 10 .边际税率是指() A 全部应征税额除以课税对象数额的值; B 单位商品缴纳税收数额占商品价格的比例; C 课税对象数额的增量中税额增量所占的比例; D 一国税收总额占GDP 总额的比例。 三、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20 分) 1 .外部效应; 2 .垄断; 3 .税收制度;

政府经济学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2)

政府经济学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二) 第六章 一、名词解释 1、政府支出相对量 2、购买性支出 3、转移性支出 二、单项选择题 1、政府支出规模一般呈现()趋势 A、不变 B、增长 C、减少 D、无法考察 2、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瓦格纳对政府支出增长规律解释的是() A、随着社会的发展,完善国内外法律规章以及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随之递增 B、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大 C、在经济工业化和随之而来的管理集中化、劳动力专业化的条件下,经济结构以及当事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趋于复杂化 D、政府为应对急剧增加的支出,将被迫提高税率或增设新税种 3、下列支出项目中适合用公共定价法的是() A、公路 B、国防 C、政治 D、资本性投资 4、在使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评价政府支出项目时。所使用的贴现率一般是() A、等于一般贴现率 B、小于一般贴现率 C、大于一般贴现率 D、无法确定和一般贴现率的关系 三、多项选择题 1、影响政府支出规模的因素主要包括()

A、政治性因素 B、经济性因素 C、社会性因素 D、国际性因素 2、下列财政支出中属于按支出具体用途分类的有() A、基本建设支出 B、企业挖潜改造资金 C、科技三项费用 D、农业支出 3、政府支出绩效与微观经济主体支出的绩效相比,差别主要在() A、经济活动的地位不同 B、成本与收益的计算范围不同 C、在具体进行相关方案的选择的标准不相同 D、支出的目的不同 4、在衡量政府支出的成本时需要考虑() A、政府实施该项目过程中实际花费掉的人力、物力 B、直接给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实际损失 C、间接给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实际损失 D、机会成本 5、与私人采购相比,政府采购有以下特点() A、资金来源的公共性 B、采购目的的非盈利性 C、采购管理的公开性 D、采购范围的广泛性 6、政府采购一般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A、竞争性原则 B、公开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盈利性原则 四、简答题 1、简述政府支出的分类方法和用途。 2、政府采购的含义及其与政府支出绩效的关系

《公共经济学》核心考点复习笔记(经典)

南大《公共经济学》核心考点复习笔记(经典) 第一章绪论 一、政府经济学的经济基础 公共现象或公共行为早已有之,但是公共经济则不是同步出现的。在中国盐铁是否专卖,汉武帝认为要专卖,但是这是公共政策,不是一门学科,没有人系统论证过专卖的好处以及其坏处,公共政策及思想早已有之,但没有公共经济,这些在前资本主义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的职能主要一是组织大型工程(如水利、宫殿以及部分防御设施,像长城等),不存在社会协调不协调的问题,由于自然经济、分散的小农经济,不存在政府宏观调控,中国古代就采取相应办法,把人头税摊丁入亩,这是帝王职能。二是公共职能,如赈灾,民间应当是辅助的,而政府是主体的,赈灾就是政府的事。过去就是有问题提出一个对策,而不是一门学问。 公共政策或经济行为早已有之,但也没有公共经济学。 主要是没有社会大生产,因此,没有宏观调控的需要。 前资本主义社会因没有社会化大生产,因此,也没有出现公共经济学。严格说,在凯恩斯之前也没有公共经济学。因为之前,是自由主义学派,真正为现代经济奠基的是亚当.斯密,公共经济学的很多范畴、假设、名词到现在都在用,如经济人假设、竞争,都是他的奠基,但其本人是自由主义者,反映在他对政府调控是看法,是不用政府管,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政府是守夜人,这是其思想的基点,而且亚当.斯密认为他解决了经济学里的所有问题,而且想通过经济学来解决社会现象,也就是布坎南等人后来的努力,特别是通过经济人假设解决道德、情操问题,这个问题也没有解决,最近由印度学者《从自由看待发展》一书解决了这个问题。 亚当.斯密继承人大卫.理嘉图也坚持了这个观点,以及最后到马歇尔都是自由主义,虽然西方经济学体系完整,且不断发展,但没有人专门研究过政府经济学,这种情况下以及公共经济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就不可能最终形成。 总之,西方经济的自由主义是公共经济学不能产生的基础。 凯恩斯主义的诞生是公共经济学形成的标志,凯恩斯就是干预主义,涉及到财政就是要用政府宏观手段调控经济,其理论产生的背景有三个:一是资本主义30年代大危机,危机说明市场自发调节的不足。二是同期实行计划经济的苏联未受到影响,其经济不乱。三是第一个走出大危机的美国,就是罗斯福实行干预后走出来的。1936年凯恩斯提出,市场的推动不能使供求平衡,出现了缺口,其想到了政府,要用政府的力量推动这种缺口的闭合,提出了公共财政政策、公共货币政策、公共收入、公共支出等政策,实际上就是通货膨胀的政策,别人问他采用他的政策如何才能不导致通货膨胀,他说,把钞票发到半通货膨胀的临界点状态。公共物品的概念也就产生了,这样政府经济学的基本内容都有了,凯恩斯理论也就是政府经济学的诞生,而我们现在比凯恩斯更滑头,更叫人听不懂,现在说的是,刚性的扩张性货币政策。 公共经济学的兴起:一是传统经济学的不足,也就是凯恩斯理论的三个背景。二是战后重建,都是国家与企业的紧密结合,重建是主导,政府与社会各方面紧密结合,这就需要一个理论支持,这不是亚当.斯密的时代,源于凯恩斯,一直到当代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 二、政府经济学的伦理基础 政府部门的社会根本职能就是为人民服务,是增进和保护社会公众利益。增进的途径有两种,一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这种看上去无序,为人个利益,但在为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增加了社会财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导向公众利益,但是否是整体获利,还是一部分人获利,一部分不获利,甚至是贫困,因此,有可能会引起社会问题,这种进步分解到个人就不一样。美国的基尼系数是0.4,而我们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52,因此,说要用政府手段来平衡,南美就是社会发展了,但贫富差距太大,而东南亚是实行均富的政策,我们的社会整体利益虽提高,但贫富差距扩大,也不是好办法,因此帕累托提出了帕累托最优,也

政府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政府经济学考试试题及 答案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政府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是()。 1.人的道德缺陷 2.政府失灵 ·3.市场失灵 4.个人主义 2:某个城市的供水系统由一家公司提供的主要原因在于()。 1.经济实力雄厚 ·2.自然垄断 3.政府保护 4.其他主体缺乏供给意愿 3:现代市场经济中德国模式的特征为()。 1.对于自由市场的强调 ·2.强调社会公平的市场机制 3.政府的强有力指导 4.平均主义 4:对选民行为进行研究时提出了“理性的无知”的经济学家是()。 1.奥尔森 2.布坎南 3.尼斯坎南

·4.唐斯 5:专利制度所形成的垄断现象就其成因看属于()。 1.经济垄断 ·2.行政垄断 3.自然垄断 4.科技垄断 6: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采取的收入分配政策是()。 1.按劳分配 ·2.平均主义分配 3.按需分配 4.按阶级分配 7:正的外部效应指的是()。 1.社会净效益小于个人净效益,产品产量偏高 2.社会净效益小于个人净效益,产品产量偏低 ·3.社会净效益大于个人净效益,产品产量偏低 4.社会净效益大于个人净效益,产品产量偏高 8: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所提出的最大结论在于()。 1.市场失灵 ·2.政府失灵 3.外部性 4.官僚也是经济人 9:下列西方发达国家中,尚未建立福利性社会保障体系的国家是()。

1.英国 2.瑞典 ·3.美国 4.挪威 10:由于劳动力市场对于劳动力技能的需求与劳动者自身的技能结构不相符造成的失业类型属于()。 1.摩擦性失业 2.周期性失业 ·3.结构性失业 4.季节性失业 1:垄断问题形成的基本原因是()。 1.道德缺陷 ·2.进入障碍 3.供给意愿不足 4.资源短缺 2:最早实行自由市场经济的西方国家是()。 1.美国 2.法国 3.瑞典 ·4.英国 3: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债危机演化而来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同样对我国造成了不利影响,受此影响我国政府将财政政策调整为()。

公共经济学重要知识点汇总

公共经济学 第一章市场失灵与公共经济 一、资源配置理论(22) 涵:广义的理解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狭义理解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总的说来,资源配置就是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以及地区结构,以优化的资源结构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需要。方式: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 二、混合经济的涵义 主要依靠经济组织中的价格体系,同时也采用多种形式的政府干预,如税收、支出和管制等,以实现市场稳定和宏观经济目标的经济模式。是当今各国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 作为经济体制的混合经济,并没有改变社会的基本制度,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 三、资源配置原则:效率与公平 效率原则:帕累托效率即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效率:指的是这样的一种经济情况:当经济运行到达该状况时,已经不可能通过重新调整或者交易等手段,来提高某个人的效用或满足感而不降低其他人的效用或满足感。(无法“做到利己不损人”) 帕累托改进:有可能改善某些人所处的情况,同时不使任何人的情况变差。四、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 公共物品、外部效应、垄断、信息不对称、公平分配难题、经济波动 五、市场失灵与公共部门存在的合理逻辑 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的优势、公共部门解决外部效应的优势、公共部门可以抑制垄断和鼓励竞争、公共部门可以提供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介入可以促进收入公平分配、政府可以发挥稳定经济功能 六、现实中的混合经济 混合经济的含义和特点:政府与私人企业的混合;垄断与竞争的混合;多种产权的融合; 市场与政府即“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结合;既有私有经济也有共有经济 第二章公共经济主体 一、主体(61-68) 一)政府 政府的基本特征 政府的决策建立在权利的普遍性和强制性的基础上也有强制性、公共性和普遍性。【课税优势;禁止和允许优势;节约交易成本优势;遏制搭便车优势;财务优势;经济权力优势】 从信息上讲,政府采用科层制组织结构,纵向信息流是主要的。 从动力上讲,政府的动力来源于政治家的政治纲领约束和推动及官僚的升迁欲望。【公民与政治家、政治家与官僚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 二)私人部门 私人部门参与公共经济活动的可能性 排他性技术的成长使准公共物品在消费上可以实现“选择性进入”,从而使私人

公共经济学模拟试题4

公共经济学模拟试题4 一、判断题(每题2 分,共20 分) 1.基尼系数能够反映社会财富分配的平等程度,一般情况下数值越大,收入分配越公平, 反之,越不公平。( ) 2.理论上说,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市场机制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收入分配的公平。 ( ) 3.只要有公共物品存在,免费搭车者的出现就不可避免。() 4.一般而言,收入分配越公平,洛伦兹曲线就越向右下方弯曲,越接近于横轴。() 5.对于公共产品,公众不同的偏好很容易加总。( ) 6.拥挤性公共物品,是指那些对随着消费者人数的增加而产生拥挤,从而会增加每个消费 者可以从中获得的效益的公共物品或服务。() 7.如果一个社会的人们根据既定的规则,就一种或多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以及相应 的税收份额的分配达成了协议,就实现了政治均衡。() 8.单峰偏好意味着们最理想的结果不止一个。() 9.投票交易只有在与提案有关的效益和损失不对称——收益大于损失的情况下才会发生。 () 10.实证分析表明,官僚们对政府预算极大化的追求,必然导致公共物品的供给量过剩,而 高于其最佳的产量水平。()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20 分) 1.下列关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的基本问题的回答中,错误的是()。 A.生产什么?--答案:生产利润最高的产品 B.生产多少?--答案:按照净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决定生产数量 C.如何生产?--答案:按照成本最低的原则组织生产 D.为谁生产?--答案:政府命令为谁生产就为谁生产 2.早期经济学家提出的"三要素"说认为,社会生产由三种基本要素的数量决定,这三大类要素即社会生产中最基本的资源。在下面的选项中不属于这三类基本要素的是()。 A.劳动力 B.土地 C.科学技术 D.资本 3.下列关于机会成本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按照经济学的约定,所谓机会成本指的是被放弃的或牺牲的次优方案的价值 B.在现实社会中机会成本是"潜在"的,即机会成本是未能从事的某项活动所可能带来的价值的损失,而不是已经发生的已有资源的损失 C.机会成本指的是最优方案可能带来的收益,即可能带来最大收益的方案

政府经济学复习题(精简版)

政府经济学复习题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一)什么是帕累托最优?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是什么?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市场供求所形成的均衡价格,能够引导社会资源实现有效配置,使任何两种产品对于任何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任何两种生产要素对任何两种产品生产的技术替代率都相等,从而达到任何资源的再配置都已不可能在不使任何人的处境变坏的同时,使一些人的处境变好。这就是所谓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1)交换最优条件。2)生产最优条件。3)产品混合最优条件。 (二)简述市场失灵及其主要表现。 答:市场失灵是指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诸方面。1)公共产品的提供。2)垄断。3)外部效应。4)市场的不完全。5)信息不完全。6)优值品、劣值品。7)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失衡。8)分配问题 (三)什么是公共产品?其与私人产品相比有哪些不同属性? 答:公共产品指需要通过财政机制向社会提供,满足作为群体的社会成员的公共需要的产品。 公共产品属性:1)不可分割性。2)非竞争性。3)非排他性。 (四)政府矫正外部效应的措施主要有几种? 答:西方主流经济学提出的对付外部效应的常用方法有:1、征税或罚款。2、补贴。3、政府管制等。政府管制的形式主要有两种:A、管制外部效应水平。B、管制生产过程。 (五)缓解信息不对称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答:1)利用市场机制。2)政府管制 (六)垄断可分为几类?垄断为什么会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答: 1)自然垄断。2)行为垄断。3)法定垄断。 垄断会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垄断厂商和消费者都从中得到好处:垄断厂商的利润进一步提高,因为最后一单位产量给他带来的收益大于他支出的成本;消费者的福利进一步提高,因为他实际上对最后一单位产量的支付低于他本来愿意的支付。在垄断条件下,虽然厂商能获得垄断利润,但消费者损失了消费者剩余,两者相抵,整个社会的福利遭到了净损失。除了上述效率损失外,垄断厂商没有动力去改善管理,创新技术也是一种效率损失。垄断导致低效的资源配置,这是政府干预的主要原因。 (七)财政政策的目标和工具是什么? 答:1、财政政策的目标指国家通过运用财政政策工具所要实现的目的。它构成财政政策的核心内容,是财政政策中的主导方面。 1)财政政策最终目标:确立财政政策的最终目标,首先必须明确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要求,即社会主义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 2)财政政策中间目标:A、物价相对稳定。B、收入的合理分配。C、经济适度增长。 2、财政政策工具,亦称财政政策手段,指国家为实现一定财政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措施。1)国家预算。2)税收。3)公债。4)财政投资。5)财政补贴。6)公共支出。 (八)简述财政支出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的区别。 答:以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交换为标准,可以将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指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这类支出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政府一手付出货币,一手得到所需的商品和劳务。购买性支出包括社会消费性支出和公共投资性支出两大部分。 转移性支出指政府单方面把一部分收入所有权转移出去而发生的支出。与购买性支出不同,转移性支出与商品和劳务交易行为没有发生直接联系,而是为了实现社会公平目的而采取的资金转移措施。这些公共支出并不反映政府占用社会经济资源的要求,相反,转移只是发生在社会成员之间的资源再分配,政府只起中介作用。转移性支出对收入再分配具有最直接的影响,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目标的实现。 (九)简述财政支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 1)经济效益原则。2)公平原则。3)稳定原则。 (十)收入分配差距的衡量指标有哪些? 答: 1)标准差。2)离散系数。3)分组计算法4)洛伦兹曲线。5)基尼系数。 (十一)简述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及其筹集模式。 答:从世界各国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看,大多数国家实行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负担的办法。 分为三种模式:1)基金制模式。2)社会保险税模式。3)混合制模式。 (十二)现代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答:1)税收收入。2)债务收入。3)国有资产收益。4)政府费收入。5)其他收入。 (十三)如何理解现代税收原则的含义? 答: 1)公平原则。公平原则是公认的税收的首要原则,这一方面由于公平对维持税收制度的正常运转必不可少,另一方面由于税收矫正收入分配不均的作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是不可或缺的。人们对税收的公平原则做出了许多种解释,大体区分出了两个子原则,即受益原则和能力原则。 2)效率原则。税收的效率原则即为税收征收的所得和所费的关系。讲究效率要求尽可能增加所得和尽可能减少所费。税收效率原则包括经济效率和税务行政效率。 3)稳定经济原则。稳定经济原则也称作“机能财政原则”。这一原则是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宏观调控思想的一个表现,现在已成为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的杠杆,发挥引导和保持充分就业、稳定物价水平的作用。

《公共经济学》复习题只是分享

《公共经济学》复习 题

《公共经济学》复习题 一、简答题 1、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相比,研究的重点发生了那些转向? 答:公共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已经从财政学所主要研究的政府收支问题转向更加注重研究这种收支活动的经济影响,转向分析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绩效水平,以及转向对各种类型的公共政策进行评价等。 2、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答:一、资源配置失效:1.不完全竞争 2.外部效应3.公共产品 4.市场不完全.5.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6.偏好不合理-优质品与劣质品问题二、收入分配不公平三、宏观经济波动。 3、简述外部效应的含义、如何纠正外部效应? 答:外部效应:是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行为对他人或企业产生了影响,而受影响者没有因受损害而得到补偿,或没有因获得利益而付费的现象。正外部效应:某个人或企业的行为对他人或企业产生了有益的影响,但受影响者并没有因获得利益而付费。负外部效应:某个人或企业的经济活动对他人或企业产生了不利影响,但受影响者并没有因受损害而得到补偿。 纠正外部效应三种设想: 1、重新分配产权由私人交易自行解决;2、合并与外部效应有关的企业; 3、使用税收和补贴计划。 4、纯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纯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消费的完全非排他性和完全非竞争性着两方面特征的物品。 公共产品的总体特征归结为两点:一是供给上的非排他性,即受排他成本或技术原因的限制,它很难排除“免费搭车”的问题。二是消费上非竞争性,即增加人消费这一产品未相应增加其边际成本。 5、财政支出划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分析意义是什么? 答:1、购买性支出对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影响,对分配的影响是间接的;转移性支出直接影响收入分配,而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2、购买性支出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转移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是软的。3、购买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硬的,转移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软的。联系政府的职能来看,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配置资源的职能较强,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则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6、简述政府投资的特点、必要性和原则。

公共经济学考试题库

公共经济学考试题库 以下答案乃学生所作,若有错请自行改正,仅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分) 1、若某个社会中只有A、B、C三人,在配置资源时,下列哪种状态说明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C)。 A某种资源配置使A、B、C三人得效用均增加了 B 某种资源配置使A得效应增加,B、C得效用保持不变 C 某种资源配置使A、B、C三人得效用均下降了 D某种资源配置要使A得效应增加,则必然同等减少B与C得效用 2、资源配置使整个社会“得者所得大于失者所失”,则这种资源配置(B ) A 有效率但不就是帕累托效率B有效率且达到了帕累托效率 B 无效率D 以上均不对 3、关于社会边际效益,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C ) A 指增加一定量得物品或服务所能获得得效益增加数量 B会随着物品或服务消费量增加而增加 C会随着物品或服务消费量得增加而减少 D 可以用增加一个单位得某种物品或服务得消费时人们愿意付出得最低货币量来表示. 4、关于资源配置量与MSB及MSC之间得关系,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C) AMSB>MSC时,说明资源配置过剩 B MSB=MSC时,说明资源配置没有效率 C MSB〈MSC时,说明资源配置过剩 D MSB=MSC时,社会总净效益为零 5、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时,关于社会净效益说法正确得就是(A ) A 社会总净效益最大 B 边际净效益最大 C 社会总净效益最小 D 社会边际净效益最小 6、关于完全竞争市场,下列说法不正确得就是(B ) A 就是一个有众多者买数与卖者得市场 B 就是一个竞争最激烈得市场 C就是一个没有价格操纵者得市场 D 就是一个没有公共资源生产与交换得市场 7、下列哪一种情况不就是市场失灵得表现(C ) A私人公司不愿投资城市街道建设 B 贫困C汽车价格随产量增加而下跌 D 农产品价格上涨引发通货膨胀 8、公共部门不应介入得行业就是( D) A 高等教育B河流污染治理 C 自来水价格管制 D 电视机生产 9、公共财政得职能不包括(B)职能。 A资源配置B直接生产公共物品C收入分配D稳定与发展经济 10、对于私人消费得公共产品,社会边际效益与成本与私人边际效益与成本之间一般有下列哪种关系(B) A MSB>MPB且MSC>MPC B MSB>MPB且MSC=MPC C MSB<MPB且MSCMSC B MSB>MSC C MSB〉MPB DMSC

最新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选择题 1、政府经济的主体是(A)A、政府B、企业C、个人D、行业协会 2、政府经济的依据是(B)A、道德劝说B、社会公共权力 C、财产所有权 D、法律制度 3、政府经济的目的是(A)A、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B、追求商业利润C、满足官僚享受 D、维护阶级统治 4、外部正效应指的是(A)A、社会净收益大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低B、社会净收益小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高C、社会净收益大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高 D、社会净收益小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低 5、政府履行资源配置职能是使资源利用在(A)A、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或内移动B、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移动C、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动D、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移动 4、能较好地体现公平税负的原则的税率是( B )A、比例税率?? B、定额税率? C、累进税率? D、基准税率 11、外部效应的产生是因为(A)A、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收益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 他人的利益B、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收益通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C、产品和劳务的成本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D、产品和劳务的收益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 12、科斯定理的前提假设是(A)A、交易成本为零或很低B、交易成本很高C、交易价格很低D、交易价格很高 13、下列属于科斯定理解决外部性办法的是(C)A、征税B、财政补贴C、排污权交易D、排污收费 14、公共选择理论的创立者是(B)A、马斯格雷夫B、布坎南C、费尔德斯坦D、维克塞尔 15、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对象是(A)A、政府决策B、企业生产决策C、个人消费决策D、劳动者劳动决策 16、政府支出规模一般呈现( B )趋势A、不变???B、增长? C、减少??D、无法考察 17、下列支出项目中适合用公共定价法的是(A )A、公路?? B、国防?? C、政治?? D、资本性投资 18、在使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评价政府支出项目时。所使用的贴现率一般是(C )A、等于一般贴现率B、小于一般贴现率C、大于一般贴现率D、无法确定和一般贴 现率的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