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转型升级:做强建筑业的必由之路

转型升级:做强建筑业的必由之路

转型升级:做强建筑业的必由之路

转型升级:做强建筑业的必由之路

融危机的发生,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模式和条件。行业和企业面对日益严峻的挑战,必须进行一场高水平的、根本性的改革和创新,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当前,转方式、调结构已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调,转型升级已成为行业内的热门话题。

一、转型升级是建筑业迫在眉睫的课题

所谓经济转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根本变化。具体讲,转型就是经济体制的更新,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经济结构的提升,是支柱产业的替换,是国民经济体制和结构发生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转型可以分为体制转型和结构转型。体制转型的目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完成制度创新;结构转型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技术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结构调整等内容。目前,我国已进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高峰期,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经济正处于复苏阶段,这从客观上既为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又为建筑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需要不断积累和探索的过程。就整体而言,转方式、调结构应是今后经济工作的主题,起码包括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调整,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关系的调整,产业内部企业结构、经营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调整,企业内部发展战略、发展理念、发展思路、管理方式的调整等等。

目前,我们建筑行业对转方式、调结构的认识还比较肤浅,起码山东是

关于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为加快建筑业大省向强省跨越,全面提升建筑业发展质量和综合竞争力,促进建筑业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型、增长数量型向效益型、发展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动全省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重要性的认识 建筑业是我省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全省建筑业保持了较快发展,不仅改变了城乡面貌,完善了城镇功能,提高了城镇居民居住水平,而且大大增强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增加社会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与浙江、江苏等建筑强省相比,我省建筑业发展还存在不少差距,突出表现为发展方式仍很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集中度低,企业市场竞争严重趋同,基础设施和专业工程领域施工能力不足;科技进步与创新滞后,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高素质科技型人才紧缺,缺乏科技型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有效激励机制;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效能和创新能力差,投入大、成本高、效益低;质量安全管控水平不高,精品意识不强,品牌工程和精品工程少等。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我省建筑企业不转型升级,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各地和建筑企业必须清醒认识这种残酷的市场竞争形成的倒逼机制,切实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同时,也要看到机遇与挑战共存。我国已进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高峰期,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国家不断加大基础投资建设力度,不仅为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难得机遇,也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这是各行各业当前面临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2010年初,温总理再次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在当前城镇化快速发展新时期,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提升建筑业经济效益和发展质量,保障工程质量安全的基础;也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应对市场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各地和各企业要抢抓转型升级的先机,做到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 二、加强政策支持,为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创造良好条件 (一)深入推进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 1、紧紧围绕国家重点投资方向支持建筑企业拓展业务结构。各地要抓住国家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契机,加强资质审批服务,合理放宽审批条件,支持本地大中型建筑企业,加快业务结构调整,拓宽业务范围,积极进入主营

感悟较大建筑施工企业的转型升级

感悟较大建筑施工企业的转型升级 感悟较大建筑施工企业的转型升级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一项 * 的大事。企业要适应当前经济的发展,转型升级是根本,也是 * 。转型升级,顾名思义,就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由低资质向高资质升级,推动企业真正实现经济方式的转变,加速企业发展。当前,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企业如何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方式的真正转变,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课题。对此,笔者就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探讨和思考,通过对较大规模的国家特级施工企业——******集团多年的实践与发展总结摸索了一条适合***集团的发展之路。一、转型升级是建筑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运营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宏观经济条件下,作为像******集团这样的较大规模建筑企业来说,要想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获得持续发展,就要加快企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在转型升级中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加强队伍管理,全面提高基础管理水平,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当前,国内绝大部分建筑企业在产权结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核心竞争力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承包商还存在较大差距,经济发展方式不尽合理,这与其行业本身的性质特点、各级发展理念、市场发展阶段和发育程度、行业发展态势、企业个体情况等息息相关。所以,建筑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一)行业发展面临调整。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增长速度回归平稳发展状态,建筑企业主业面临规模收缩趋势,转向多元经营,国家更加注

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积极进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着力发展新兴产业,建筑业的投资重点和方向面临调整和优化。对此,******集团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土建总承包为中心,缩小其比例,努力向装饰装潢、市政公用、地基基础、园林古建筑、起重设备安装、道路桥梁、钢结构、水利水电、餐饮服务业、建材、房地产开发等领域拓展,不断延伸产业链,拓宽经营范围。(二)企业产权结构不合理。目前,建筑企业产权结构单一,国有股所占比重相当大,投资主体不到位,造成体制僵硬、机制不活、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难以根本解决,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不完善,企业职工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源头上缺乏动力和活力,难以真正落实到位。对此,******集团自xx年改制以来,建立并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进一步深化改革,利用2-3年的时间将国有股逐步退出,使***集团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经营实体。(三)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当前,一些建筑企业缺乏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没有认清建筑业的发展规律和自身的行业地位,工程承包能力明显偏弱,主业不精不强,专业优势不突出,技术创新薄弱,科研投入不足,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和比较优势,造成产品结构雷同、业务领域狭窄、产品同质化严重,难以适应市场竞争需要。鉴于建筑业存在的这一弊端,******集团在今年年初制定了“十二五”发展规划,力争在这期间进一步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以科技推动企业的发展,做大做强主业,做精做专辅业,不断增强综合实力,提高市场

建筑业转型发展意见建议

加快我市建筑业转型发展的意见和见议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企业发展战略部署,以市场为导向,以推进转型升级为主线,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企业实力,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一、明确发展目标,发挥建筑业产业支撑作用 (一)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六个加快”战略部署,以市场为导向,以推进转型升级为主线,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企业实力,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促进我区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实现“建筑大区”目标。 (二)发展目标:为使全市建筑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科技进步成效显著,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规模企业比重明显增加,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日益增强。2012年,建筑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到2013年,培育特级总承包企业1家,新增一级总承包企业2-3家;到2015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培育建筑业总产值达50亿元以上企业1家,10亿元以上的企业2-3家,市外建筑业产值占全区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 二、推动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做大做强 (三)完善建筑业产业体系。积极培育以总承包为龙头、专业承包为依托、劳务分包为基础的承包商体系,形成大中小企业、综合型

和专业型企业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建筑业产业体系。鼓励企业向交通、电力、水利、铁路等国家重点投资方向和专业领域拓展。鼓励企业向具有设计、采购、施工综合功能的工程公司和工程项目管理公司方向发展。引导企业多元化经营,向房地产、建材、装备制造、维护服务等上下游产业链延伸,扩大企业发展空间。 (四)鼓励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兼并、股份制、组建集团企业等形式做大做强。积极引导建筑业企业整合资源,加快培育一批资产规模大、融资能力好、市场竞争力强、资质等级高的大型建筑业企业。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按照“做专做精”的原则,向专业化、技术型方向发展;加快劳务分包企业发展;大力推进企业上市融资步伐;鼓励企业整合各种资源,创造条件晋升资质,拓展专业领域。 (五)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全面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的人才培养和引进体系,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合作,培养建筑业管理人才。坚持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引导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资格,着重体现并强化工作业绩和实际工作能力,适当放宽学历、资历等相关条件。坚持引育并举,积极组织开展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和注册工作,鼓励企业引进注册建造师,做好建造师注册奖励工作。鼓励建筑业企业开展建筑业务工人员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 (六)建立健全考核评选机制。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区级优秀建筑业企业、优秀建筑业企业家评选活动;由区政府命名表彰,并择优推荐参加市优秀建筑业企业和企业家评选。通过评选表彰活动,树立典

建筑业转型升级:向国外先进企业学什么

这一阶段也是资源环境约束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矛盾突出期,这个时期,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压力不断增大。根据国际先进经验以及赴英国考察学习成果,黄如福提出,走新型建筑工业化之路,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新型建筑工业化是指以节能减排为主旨,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为主要特征的生产方式。采用这种生产方式的关键要聚力提升企业能力,加快转型升级,深度融合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推进、互动发展。”黄如福说。 他同时强调,新型建筑工业化,我国不能盲目建设、自由发展,尤其是“建筑创新科技园”、“建筑工业园”或“预制件厂”。要建设必须按照市场的规律进行顶层设计。不要“一点点大的地方”,为了“政绩”、为了“GDP”,或为了暂时的发展,也去建个什么“建筑工业园”或“预制件厂”。 顶层设计确实也有人在“喊”,但是,究竟谁来做、谁来管、如何落实?“够格做这个顶层设计的至少应是省级以上的授权管理部门,而且顶层设计必须做好统一规划,按照资源、成本以及需

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点;制定标准(绿色建筑、材料标准评估体系)、统一标准。有了标准,凡是符合标准、达到标准要求的方可立项建设,达不到标准的一律不许建设。”黄如福说。 他强调,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从现在起要做好三件事:首先要确定顶层设计的组织和责任,强化规划建设,不要哪里有积极性就在哪里建,哪里积极性大就在哪里多建;其次要加快绿色建筑、材料标准评估体系的研究和建设,或者引进;最后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例如,政府工程、住宅工程、医院、学校、多层建筑等必须达到什么标准,或按照什么标准建设。例如,多层房屋建筑工程,必须采用环保节能材料,实现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 与信息化深度融合 从建设行业的未来发展看,信息技术将成为建筑工业化的重要工具和手段。黄如福提出,为了将信息化深度融入新型建筑工业化,应着重抓好六项信息技术应用: 一是整合资源。建立“建设在线”平台,例如,上海建业科技信息公司的“建业在线”和英国的建筑信息在线平台。这种平台可网罗全国、甚至

2019建筑业发展趋势与建筑企业转型升级路径展望

2019建筑业发展趋势与建筑企业转型升级路径展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能的攻关期。2019年的经济趋势是“稳中有变”,这不仅意味着风险挑战在加大,也意味着新的发展机遇,外部压力将会倒逼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对于建筑业来说,其规模快速扩张带来的发展正在成为过去式,传统的建筑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对施工企业的转型升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建筑业发展趋势 建筑业已经进入到平稳发展期。2006年以来,建筑业总产值持续增长,2006年至2011年连续6年超过20%的高速增长后开始回落,2015年增速仅为2.3%,2016年建筑业总产值增速有所回升,增速达7.1%;2017年增速达10.5%,2018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23.5万亿元,同比增长9.9%。 2017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以下简称“19号文”),文件

包含7大方面的内容、20条任务,这是引领建筑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建筑业发展的趋势: 行业监管发展方向将从“重企业资质”向“以信用体系、工程担保为市场基础,强化个人执业资质管理”的方向转变,个人执业越来越受重视。 建设单位的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单位的主体责任将被强化,对于企业来说,发生工程质量事故,企业将被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资质证,个人将被暂停执业、吊销资格证书、一定时间直至终身不得进入行业等处罚。 信用中国将逐步建立,做到信息数据、平台数据共享,针对市场主体建立黑名单制,依法依规全面公开企业和个人信用记录,实现信息共享。 资质资格、招标投标、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制度、产业工人队伍等领域的改革,将为建筑企业营造高效、便捷、有序的营商制度环境。 建筑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大势所趋,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将在行业中深度融合与广泛运用,特别是BIM

创新建筑业发展方式 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

创新建筑业发展方式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 来源:中国建设报 2015-01-16 主持人:在新常态下,建筑行业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当前建筑市场投资领域的新变化、生产方式的新转变、资源环境和生产要素的制约以及用工荒等问题的出现,都呼吁传统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型升级。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建筑业稳中有进,实现调速不减质、量增质更优,已经成为建筑业新的发展主题。 工程总承包和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业转型发展的大趋势 主持人:推行工程总承包和走建筑工业化发展之路已成为国内大型建筑施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方式,也是业内公认的未来建筑业发展大趋势。在座的几位企业代表都是中国建筑行业知名企业领导,你们对此有哪些认识和经验? 朱文汇(中建二局):在我看来,研究新常态下建筑企业的发展之路,需要按照经济学原理来分析问题,即市场需求催生发展、价格优势引导繁荣,也就是说要看在市场中你的低成本制造是否被需求。

以中建二局为例,目前我们的产值已经达到了950亿元, 大概以每三年翻一番的增长速度在发展。但这样的发展速度背 后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产值增长的幅度与利润增长的曲线不一致,所以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是我们是否还要继续按照这样的惯性 一直走下去。所以,在提高发展效益的战略考量下我们考虑开 始推行工程总承包。目前,建筑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近 年来,国家和政府一直在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但这么多年过 去了,建筑工业化的黄金时代还未到来。就个人而言,工业化、绿色施工环境并不是个人需求,尽管每个人都喜欢山清水秀、 喜欢蓝天,但是这也不意味着必须让一个人通过购买去解决这 个全社会的问题。因此,建筑工业化的需求并不是市场特定需求,这就需要政府通过经济杠杆,如利用税收、财政、补贴等 来调节。 那么对企业来讲,到底应该如何实现转型升级,我想从以 下3方面讲述这个问题。 1.目前我们提到的总承包多为施工总承包,并不是工程总 承包,很多企业并没有设计能力。当前,国家提出了推进建筑 业工程总承包发展,企业如何推行工程总承包,这是机遇,也 是挑战。这将是“十三五”规划的重点。

建筑行业转型升级我该怎么做

建筑行业转型升级我该怎么做 在新常态下,建筑行业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当前建筑市场投资领域的新变化、生产方式的新转变、资源环境和生产要素的制约以及用工荒等问题的出现,都呼吁传统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型升级。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建筑业稳中有进,实现调速不减质、量增质更优,已经成为建筑业新的发展主题。 推行工程总承包和走建筑工业化发展之路已成为国内大型建筑施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方式,也是业内公认的未来建筑业发展大趋势。研究新常态下建筑企业的发展之路,需要按照经济学原理来分析问题,即市场需求催生发展、价格优势引导繁荣,也就是说要看在市场中你的低成本制造是否被需求。 以中建二局为例,目前我们的产值已经达到了950亿元,大概以每三年翻一番的增长速度在发展。但这样的发展速度背后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产值增长的幅度与利润增长的曲线不一致,所以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是我们是否还要继续按照这样的惯性一直走下去。所以,在提高发展效益的战略考量下我们考虑开始推行工程总承包。目前,建筑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近年来,国家和政府一直在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建筑工业化的黄金时代还未到来。就个人而言,工业化、绿色施工环境并不是个人需求,尽管每个人都喜欢山清水秀、喜欢蓝天,但是这也不意味着必须让一个人通过购买去解决这个全社会的问题。因此,建筑工业化的需求并不是市场特定需求,这就需要政府通过经济杠杆,如利用税收、财政、补贴等来调节。

目前我们提到的总承包多为施工总承包,并不是工程总承包,很多企业并没有设计能力。当前,国家提出了推进建筑业工程总承包发展,企业如何推行工程总承包,这是机遇,也是挑战。这将是“十三五”规划的重点。 企业转型升级,应重点考虑投融资带动总承包。现在地方投融资平台压力渐增,地方融资能力受到了限制,这对企业来说是发展机遇,如果企业能以投融资手段拿到总承包业务,较之于目前施工总承包之后拿到应收款要好很多。要知道,现在总承包企业的应收款不太理想是公认的事实。 项目管理创新。万事开头难,首先企业要做一些积极的研究,要苦练内功,尤其是要落实项目目标责任制等,提升内部管理能力。 一个企业的发展,首先要明确“生产什么、为谁生产、怎么生产”的问题,这是每一家建筑企业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建筑工业化主要解决的是“怎么生产”的问题,这也是当前新常态、新形势下传统建筑业转型的迫切要求。下面我想以广西建工的发展为例,从企业内生角度谈谈我们对建筑工业化的期盼。 广西建工是一家有60多年发展史的建筑企业,要打造百年强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创新、不断转变发展方式。在2010年的时候,广西建工面临着生存难关,为此,我们从经营生产、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方面做了努力,幸运地度过了这个难关。在这里,我有两点发展理念想和大家分享:一是企业文化和价值理念的认同,二是发展的理念和思路要正确。2010年,广西建工的营业收入是139亿

2019建筑业趋势与施工企业转型升级路径 梁舰

2019建筑业趋势与施工企业转型升级路径 中建政研集团董事长、建筑法修订课题组成员梁舰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能的攻关期。2019年的经济趋势是“稳中有变”,不仅意味着风险挑战在加大,也意味着新的发展机遇,外部压力将会倒逼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对于建筑业来说,其规模快速扩张带来的发展正在成为过去式了,传统的建筑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对施工企业的转型升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建筑业发展趋势 建筑业已经进入到平稳发展期。2006年以来,建筑业总产值持续增长,2006年至2011年连续6年超过20%的高速增长后开始回落,2015年增速仅为2.3%,2016年建筑业总产值

增速有所回升,增速达7.1%;2017年增速达10.5%,2018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23.5万亿元,同比增长9.9%。 2017年2月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以下简称“19号文”),文件内含七大方面的内容、二十条任务,这是引领建筑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建筑业发展的趋势: 行业监管发展方向将从“重企业资质”向“以信用体系、工程担保为市场基础,强化个人执业资质管理”的方向转变,个人执业越来越受重视。 建设单位的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单位的主体责任将被强化,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发生工程质量事故,企业将被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资质证,个人将被暂停执业、吊销资格证书、一定时间直至终身不得进入行业等处罚。 信用中国将逐步实现,做到信息数据、平台数据共享,针对市场主体建立黑名单制,依法依规全面公开企业和个人信用记录,实现信息共享。 资质资格、招标投标、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制度、产业工人队伍等领域的改革,将为建筑企业营造高效便捷有序的营商制度环境。 建筑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大势所趋,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将在行业中的深度融合与广泛运用,特别是BIM技术的集成应用,将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管理。 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将推动工程建设组织模式的完善。“施工总承包”向“工程总承包”发展是必然的选择。“投资、勘察、设计、监理、招标代理、造价”单方面咨询将向“全过程工程咨询”方向转变。 推广建筑产业化,发展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智慧建筑和韧性建筑,将成为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建筑产业化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科技创新的要求,将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又一新趋势和增长点。 施工企业转型升级路径 面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大潮,施工企业可选择的路径有哪些? 一、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升级 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从“要素驱动”转向为“创新驱动”,激活创新创业主体毫无疑问会制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一带一路”蕴

施工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施工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是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当前,江苏建筑业已进入结构调整期、转型的关键期、发展的提升期,在已实现万亿元产值的背景下,为进一步推动全省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实现全省建筑业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特提出如下意见。 1、调整优化建筑业企业结构。按照扶优扶强、扶专扶精、提高产业集中度、规范市场秩序的原则,充分利用产业政策、新资质标准就位等契机,科学合理的调控企业资质等级和数量规模。严格行政审批各项程序和规定,扶持高等级资质企业、专业企业发展,严格控制低等级总承包类企业的数量规模,在全省形成总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比例协调、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企业格局。 2、大力培育龙头骨干企业集团。按照建立大企业、大企业集团的战略部署,各级行业主管部门要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助推重大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向本地优势企业倾斜,尽快培育本地的知名企业、品牌企业、骨干企业。要把兼并重组作为推动企业做大做强、集约发展的重要措施,鼓励有实力的建筑企业跨地区、跨行业兼并或参股外地企业;鼓励中小型建筑企业以产权为纽带,进行联合重组,扩大企业规模,组建企业集团;鼓励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管理,提升效益,尽快上市。 3、加快向基础设施领域发展步伐。紧紧抓住国家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的契机,加快培育一批发展潜力较大、技术装备先进、市场急需的基础设施领域企业。延续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搭设我省企业与中央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平台,帮助高等级资质的总承包类企业尽快进入地铁、公路、机场、港口、码头、城际铁路等政府重点投资领域。加强企业间的资金、技术、管理等要素的互补,引导管控能力强、市场信誉好、技术装备先进的企业,通过联合承包等形式参与省内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进一步拓展工程施工领域。打破行业壁垒和地方保护,消除市场准入障碍,允许增项资质企业与主项资质企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促进大型总承包企业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 4、进一步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加快建筑企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