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第四季度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监测报告

2018年第四季度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监测报告

2018年第四季度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监测报告
2018年第四季度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监测报告

2018年第四季度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监测报告1(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组)

根据全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的最新数据,2018年第四季度全国重点区域和主要城市地价状况分析如下:

一、总体情况

(一)全国地价总体水平持续上行,各用途地价环比、同比增速均有所放缓

2018年第四季度,全国主要监测城市地价总体水平为4335元/平方米,商服、住宅、工业地价分别为7600元/平方米、7080元/平方米和834元/平方米。

图1 全国主要城市分用途地价水平(元/平方米)

各用途地价环比增速持续放缓。第四季度,全国主要监测城市综合、商服、住宅、工业地价环比增速依次为1.09%、0.96%、1.40%、0.73%,较上一季度分别下降0.44、0.21、0.73、0.15个百分点,各用途地价环比增速均有所放缓。

1全国主要监测城市指106个监测城市,海南省三亚市纳入全国监测数据;重点监测城市指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

总体来看,住宅地价增速回落最明显,商服、工业地价增速平稳。

住宅

图2 全国主要城市分用途地价环比增速曲线图(%)

各用途地价同比增速均有所放缓。第四季度,全国主要监测城市综合、商服、住宅、工业地价同比增速依次为6.17%、4.82%、8.55%、3.53%,较上一季度分别下降0.90、0.39、1.60、0.2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地价增速仍明显快于其他用途,但放缓的幅度也相对较大。

图3 全国主要城市分用途地价同比增速曲线图(%)

重点城市定基地价指数2

稳步上升。2018年,以2000年为基期的重点城市平均地价指数稳步上升,综合、商服、住宅、工业地价指数分别为299、291、372、224,较上一季度分别增加4、3、4、2个点。

100

125150175200225250275300325350375400地价指数图4 2000-2018年度重点城市分用途地价指数

重点监测城市中,地价总体水平为6496元/平方米,较上一季度增长1.16%,较去年同期增长6.19%,增速持续放缓。商服、住宅和工业地价水平分别为10347元/平方米、10219元/平方米和1153元/平方米;环比增速分别为1.16%、1.23%和1.05%;同比增速依次为5.24%、7.33%和4.90%。各用途地价增速环比、同比均放缓。

2

重点城市定基地价指数包括除拉萨以外的35个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重点城市地价增长率包括36个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

图5 重点城市综合地价环比、同比增速曲线图(%)

(二) 三大重点区域住宅地价环比、同比增速放缓

2018年第四季度,三大重点区域综合地价水平均高于全国总体水平,整体呈上升态势。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综合地价水平分别为5990元/平方米、8170元/平方米、4680元/平方米。

平方米)

图6 2018年第四季度三大重点区域地价水平值(元/

图7 2018年第四季度三大重点区域综合地价增速(%)

从环比增速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综合地价增速依次为0.29%、2.43%、1.30%,分别下降0.36、0.28、0.49个百分点。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综合地价增速较快,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价变化相对平稳。

分用途看,三大重点区域各用途地价增速均有所放缓。长江三角洲地区商服、住宅、工业地价增速持续放缓,依次为0.22%、0.28%、0.31%,较上一季度分别下降0.06、0.43、0.34个百分点,区域内城市住宅地价普遍涨幅较小或负增长,其中,上海、南京、宁波、温州、嘉兴、湖州住宅地价下降。珠江三角洲地区商服、住宅、工业地价增速均放缓,依次为1.21%、2.83%、2.57%,较上一季度分别下降0.05、0.60、0.06个百分点,其中佛山顺德、东莞、珠海等城市住宅地价增速超过3%。环渤海地区商服、住宅、工业地价增速依次为0.93%、1.63%、1.02%,较上一季度分别下降0.34、0.78、0.19个百分点。

图8 三大重点监测区域分用途地价环比增速(%)

从同比增速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综合地价增速依次为2.76%、10.62%、6.84%,较上一季度分别下降0.51、0.36、0.35个百分点。

分用途看,三大重点区域住宅、工业地价增速均放缓。长江三角洲地区商服、住宅、工业地价增速持续放缓,依次为1.44%、3.23%、2.50%,较上一季度分别下降0.23、1.04、0.02个百分点,住宅地价增速放缓较快。珠江三角洲地区商服、住宅、工业地价增速较上一季度分别变化0.14、-0.85、-0.07个百分点,依次为4.43%、13.50%、10.49%,住宅地价增速持续放缓,但仍高于其他两大重点区域,其中,珠海、佛山市顺德、中山涨幅超过15.0%,广州、东莞涨幅超过10.0%。环渤海地区商服、住宅、工业地价增速依次为4.49%、9.26%、4.63%,较上一季度分别下降0.54、0.52、0.07个

百分点,烟台增速为51.66%,廊坊、潍坊、大连涨幅超过10%。

图9 三大重点监测区域分用途地价同比增速(%)

(三)东中西部地区各用途地价环比增速下降;除中部地区综合、工业地价同比增速上升,其他各用途地价同比增速下降

2018年第四季度,全国重点城市中,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平均地价水平呈东高、西次、中低的布局。中部地区仅

工业地价平均水平略高于西部地区。

图10 2018年第四季度东中西部地区地价水平值(元/平方米)从环比增速看,东中西部地区各用途地价增速稳中有降。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综合地价增速依次为1.34%、1.33%、0.66%,较上一季度分别下降0.48、0.11、0.82个百分点;住宅地价增速依次为1.35%、1.84%、0.67%,较上一季度分别下降0.75、0.18、1.16个百分点。

图11 2018年第四季度东中西部地区环比增速(%)

从同比增速看,东部、西部地区各用途地价增速均下降,中部地区商服、住宅地价增速下降。东部地区综合、商服、住宅、工业地价增速依次为6.47%、4.34%、6.99%、6.71%,较上一季度分别下降0.92、0.30、1.79、0.18个百分点。中部地区综合、商服、住宅、工业地价增速依次为5.54%、6.46%、7.98%、1.73%,较上一季度分别变化0.02、-0.20、

-0.07、0.28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综合、商服、住宅、工业地价同比增速依次为6.09%、5.88%、7.48%、2.55%,较上一季度分别下降1.79、0.50、2.43、1.01个百分点。

图12 2018年第四季度东中西部地区同比增速(%)

(四)一二三线城市各用途地价环比、同比增速均放缓3

2018年第四季度,主要监测城市中,一线、二线、三线城市综合、商服、住宅、工业地价环比、同比增速均放缓。其中,三线城市住宅地价环比、同比增速仍快于一、二线城市平均水平,其同比增速超过10%;一线城市工业地价环比、同比增速快于商、住用途。

图13 2018年第四季度一二三线城市地价水平值(元/平方米)

3106个监测城市中,一线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二线城市包括除一线城市外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共32个;三线城市包括除一线、二线城市外的70个监测城市。

图14 2018年第四季度一二三线城市地价环比增速(%)

图15 2018年第四季度一二三线城市地价同比增速(%)

一线城市,从环比看,综合、商服、住宅、工业地价增速依次为1.47%、1.0%、1.26%、1.84%,较上一季度分别下降0.34、0.13、0.47、0.30个百分点。与上一季度比较,北京、上海、广州住宅地价增速持续放缓,深圳住宅地价增速持续上升,其中,上海住宅地价出现负增长。从同比看,综合、商服、住宅、工业地价增速依次为7.13%、4.03%、6.79%、8.63%,较上一季度分别下降0.47、0.17、0.87、0.21个百分点;其中,广州住宅、工业地价增速分别为12.61%、13.01%,明显快于其他城市;北京和深圳工业地价增速较快,分别为7.69%、7.51%。

表1 2018年第四季度一线城市各用途地价增速

二线城市,综合、商服、住宅、工业地价环比增速依次为1.02%、1.23%、1.22%、0.51%,同比增速依次为5.77%、5.77%、7.50%、2.40%。本季度,石家庄、济南、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海口、西安、拉萨等9个城市住宅地价同比增速超过10%;南京、宁波、厦门、成都住宅地价下降,环比、同比均为负增长。

表2 2018年第四季度二线城市综合、住宅地价增速最高、最低值

三线城市综合、商服、住宅、工业地价环比增速依次为1.0%、0.61%、1.63%、0.40%,同比增速依次为6.14%、4.12%、10.24%、2.11%,各用途地价环比、同比增速持续放缓,其中住宅地价环比、同比增速仍超过全国主要城市及一二线城市平均水平。本季度,焦作、佛山顺德、东莞、张家口、包头、珠海、北海等7个城市住宅地价环比增速超过3%,比上一季度减少9个,另有9个城市住宅地价下降;23个城市住

宅地价同比增速超过10%。

表3 2018年第四季度三线城市综合、住宅地价增速最高、最低值

总体而言,20个热点城市中4,15个城市住宅地价环比增速回落,其中,上海连续9个季度持续降速,北京连续8个季度持续降速;14个城市住宅地价同比涨幅回落。本季度,北京、济南、青岛、郑州、上海、福州、广州、南昌、成都、苏州等10个城市住宅地价同、环比涨幅均有所放缓,南京、厦门、成都住宅地价环比、同比均为负增长。

(五) 主要监测城市综合及住宅地价环比涨幅收窄的城市持续增多

2018年第四季度,全国主要监测城市的综合地价环比上涨的城市86个,比上一季度减少7个,其中,60个城市涨幅收窄,比上一季度增加15个。地价环比下降的城市12个,较上一季度增加5个。与去年同期相比,99个城市地价上涨,数量与上一季度持平,同比增速超过10.0%的城市22个,较上一季度减少4个,地价下降的城市为5个,与上一季度持平。

住宅地价环比上涨的城市85个,较上一季度减少8个,

4本季度纳入统计的20个热点城市是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南京、杭州、苏州、合肥、郑州、武汉、济南、无锡、福州、厦门、成都、石家庄、南昌、长沙、青岛。

其中,62个城市涨幅收窄,较上一季度增加13个。住宅地价环比下降的城市14个,较上一季度增加7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地价上涨的城市98个,较上一季度减少2个;增速超过10.0%的城市33个,比上一季度减少5个,其中,烟台、安阳、株洲、西安超过20%;地价下降的城市7个,比上一季度增加3个。

图16 2015年1月以来新建商品住宅销价格和主要监测城市住宅地价环比上涨的城市

数量情况图5

二、当前市场形势分析

(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结构持续调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回升,地价总体温和上涨

2018年四季度,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外部环境变数增多,贸易成本提高导致进出口景气度走低。12月,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46.6%和5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45.9%,环比下降0.4和1.2个百分点,均连续超过半年位于临界点以下。

国内方面,去杠杆深入实施,信用收紧效果明显,主要经济部门债务率明显下降,资本供给侧收缩,尽管中央实施大规模减税政策,但政策效应滞后,有效对冲经济增速放缓的效果尚不明显。四季度,经济结构持续调整,工业生产走弱,经济下行压力中的制造业面临较大压力,服务业延续增长态势。12月,制造业PMI 环比继续回落0.6个百分点至49.4%,景气程度连续4个月减弱。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速放缓1.8个百分点。铁路运输业、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景气程度较高。受稳增长、放管服、民营企业座谈会等诸多利好的影响,企业投资信心有所回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回升,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企稳,制造业、民间投资保持较快增长。1-11月份,全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9%,增速连续三个月呈回升态势。在上述经济形势综合影响下,全国主要监测城市综合、商服、住宅、工业地价保持温和上行,但地价环、同比增幅均继续收窄。

(二)调控政策持续紧缩,融资和销售压力双增,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基本平稳,住宅地价增幅回落相对明显四季度,财政政策和调控政策保持紧缩,社会融资增速进一步走低,截至11月末,M1、M2同比增速均维持在历史

低位,在增速双低的同时,M2与M1剪刀差持续扩大,显示资本要素供给反馈到市场发挥作用尚需时间。受市场调控、棚改货币化比例降低的综合影响,房地产销售速率回落。同时,房地产开发企业面临较大资金压力,融资渠道保持收紧态势,融资成本整体在高位维持,融资压力较大。

从企业到位资金来源来看,1-11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较1-10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利用外资和个人按揭贷款仍然同比下降。受销售下滑、市场降温、融资偏紧影响,房地产市场开发投资总体保持平稳,土地购置增速较三季度略有放缓。1-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9.7%,增速与1-10月持平,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增速较1-10月份分别回落1个百分点。全国主要监测城市商服、住宅地价环比涨幅较上一季度分别回落0.21、0.73个百分点,同比涨幅回落0.39、1.60个百分点,住宅地价增幅回落更为明显。

(三)长效机制构建预期增强,政策总体稳定,因城施策下部分城市调控政策微调

宏观层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类指导”的主基调,住建部提出建立和完善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市场监测和评价考核,保持调控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加强房地产市场供需双向调节等。随着全方位、多

层次调控的延续,政策总体稳定,市场向理性回归;政策边际效应递减,精准性要求进一步提升,长效机制构建的预期不断增强。

地方层面,因城施策强调区域差异化,地方作为实施主体,具有较大自主权。随着房价基本保持稳定,市场活跃度下降,部分城市对限购、限售等政策微调。菏泽取消新购住房限制转让措施,广州放宽公积金异地提取、对商服类物业不再限定销售对象,长沙推行公租房货币化补贴,衡阳出台调整楼市限价政策后紧急撤销。同时,江西、深圳、海南等省市进一步加强商品房销售及价格备案管理。总体上,调控政策保持从严,调控成果进一步巩固。四季度,一线城市住宅地价同比增幅连续8个季度收窄,北京、上海等10个热点城市住宅地价同、环比增幅双双回落。

(四)主要监测城市土地供应大幅增加,房地产用地供应面积达到2014年以来单季度最高

2018年第四季度,全国106个主要监测城市土地供应面积611.75万公顷,环比增加102.23%,同比增加40.09%。其中商服、住宅、工矿仓储用地和交通、水利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分别供应约0.42、1.56、1.71、8.06万公顷,环比分别增加17.93%、22.09%、23.57%、188.65%,同比变化分别为-8.05%、8.03%、7.06%、64.85%。房地产用地供应面积1.98

6数据来源: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数据截至2018年12月31日。数据保留2位小数。

万公顷,环比增加21.19%,同比增加4.18%。建设用地和交通、水利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供应达到历史最高。四季度,是2014年以来房地产用地供应面积最多的一个季度。

四季度,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面积约为0.40万公顷,环比增加130.47%,同比增加112.53%,同比增幅达到了历史最高值。从供地结构来看,商服、住宅、工矿仓储用地和交通、水利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供应量占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比例分别为3.56%、13.28%、14.57%和68.59%,较上一季度分别变化-2.54、-8.72、-9.28和20.5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分别变化-1.86、-3.94、-4.50和10.30个百分点。房地产用地供应量占比16.84%,较上个季度减少11.2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减少5.80个百分点。

分城市类型来看,四季度,一线城市商服用地、交通、水利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供应环比减少,其余各类城市、各类用途土地供应均环比上涨。一线城市住宅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供应环比增加明显,二、三线城市交通、水利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供应环比上涨明显。同比方面,一线城市除商服用地同比增加,其余各类用途供应均同比减少;二三线城市商服用地供应同比减少,其余各类用途供应均同比增加。二三线城市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同比增幅明显,均超过100%。

住宅用地供应上,环比方面,一、二、三线城市环比分别增加61.15%、9.86%、30.19%,同比分别变化-25.95%、24.23%、1.88%。一线城市环比增加、同比减少;二三线城市环比、同比均有所增加。从20个热点城市来看,商服用

地供应环比减少26.63%,同比减少9.53%,住宅用地供应环比环比增加2.13%,同比增加9.08%。

三、后期走势预判

2019年,中央把“稳增长”放在首位,强调“逆周期调节”,提高宏观政策的引导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向支撑实体经济方向预调微调的可能性增加。随着减费降税、定向降准深入实施,逆周期调控政策的托底效应将逐步显现,2019年宏观经济持续调整、向好。房地产政策方面,全国性、系统性政策放松的可能性较小,因地制宜的政策微调在多地出现的可能性增加,调控政策保持相对稳定的概率较大。预计2019年第一季度,全国城市地价继续温和上行,住宅地价涨幅保持趋稳态势。

江苏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

江苏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 (2017年度) 江苏省地价所 二〇一八年四月

前言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依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总体思路,2017年我省面对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现实压力,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扎实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动“两聚一高”新实践,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2017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900.9亿元,比上年增长7.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171.5亿元,同口径增长4.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53000.2亿元,比上年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1737.4亿元,比上年增长10.6%①。 为及时了解全省土地市场运行态势,掌握全省城市地价变化信息,不断提高国土资源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根据江苏省国土资源厅统一部署和组织,江苏省地价所开展了全省2017年度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工作,在此基础上分析汇总编制了本报告。 ①数据来源:2017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目录 一、2017年度全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工作概况 (1) (一)监测范围 (1) (二)监测时段 (2) (三)工作任务 (2) (四)监测数据采集 (2) (五)监测对象与说明 (3) (六)地价内涵的设定 (3) (七)地价水平、地价指数的测算方法 (3) 二、2017年度全省城市地价状况 (3) (一)全省地价总体状况 (3) (二)三大监测地区地价状况 (5) (三)各设区市市域地价状况 (5) (四)各设区市市区地价状况 (6) 三、2017年度全省城市地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7) (一)宏观调控因素 (7) (二)经济因素 (8) (三)城市设施状况因素 (9) (四)地方政策因素 (9) 四、2018年度全省城市地价变化趋势预测 (10)

乡镇国土管理部门地价管理

乡镇国土管理部门地价管理 一、判断题 1、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市场价格不合理上涨时,市县人民政府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 2、土地使用权转让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市县人民政府有优先购买权。() 3、在我国,地价管理政策主要指针对土地市场上地价水平、地价标准、土地交易价格等制定的一系列调控政策。() 4、一般情况下,采用双方协议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出让金不得低于按国家规定所确定的最低价,但国家级重点工程除外。() 5、原则上,地价检测点的数量为一类城市40个左右,二类及三类城市30个左右。() 6、城市地价动态检测是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土地市场交易价格及其变化情况和趋势进行连续的调查观测。() 7、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土地估价机构的管理,应以间接管理方式为主。() 8、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工作是测算、编制地价指数的基础。() 9、标定地价是反映正常市场条件下区域平均地价的一种价格类型。() 10、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最低价是指为防止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而实施的最低基准地价。()(2000年真题)

11、基准地价、标定地价、交易底价都是根据过去成交地价及土地收益情况评估得到的宗地评估地价。()(2002年真题) 4、地价管理一个重要作用是防止地价暴涨,其手段多样,啊对于地价上涨不合理的地区,一般采用的手段为()。 A、实行地价冻结 B、停止交易 C、提高交易税金比例 D、政府回收土地 5、土地使用权转让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时()有优先购买权。 A、乡镇政府 B、当地土地管理部门 C、出价最高者 D、市、县人民政府 6、下列对于国家对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采取最低限价的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 A、防止当地政府为了短期利益造成国有土地收益的流失 B、防止恶性竞争,扰乱土地市场秩序 C、增加土地使用权出让中的透明度 D、方便投资者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国家地价优惠幅度,确定合理投资 7、《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国家实行房地产()申报制度。 A、基准地价 B、标定地价 C、成交价格 D、重置价格 11、国有土地协议出让最低价由()拟定。(2000年真题) A、国有资源部

2017 年包头市城市地价动态监测 分析报告

2017年包头市城市地价动态监测 分析报告 一、包头市地价状况分析 (一)地价水平值分析 (1)全市地价水平值分析 2017年,包头市城市综合地价水平值如表1和图1所示,为1751元/平方米(117万元/亩),同比增长4.87%。分用途看:商服用地地价水平值为4360元/平方米(291万元/亩),同比微降1.13%;住宅用地地价水平值为2476元/平方米(165万元 /亩),同比增长11.49%;工业用地地价水平值为351元/平方米(23万元/亩),同比增长1.02%。总体而言,包头市各用途地价水平有升有降,且以小幅上升为主,波动幅度均不大,整体保持平稳态势。 表1 2016-2017包头市城市地价水平值及同比增长率表

图1 2016-2017年包头市地价水平值变化图 从季度分析来看,如表2和图2所示,四个季度包头市地价水平基本保持平稳,一至四季度,综合地价逐季上涨,至四季度涨至最高值,即1751元/平方米;商业用地地价水平微幅上下波动,至四季度为4360元/平方米;住宅用地地价水平逐季上涨,至四季度涨至最高值,即2476元/平方米;工业用地地价水平逐季微涨,至四季度涨至最高值,即351元/平方米。 表2 2017年包头市各季度分用途地价水平值及环比增长率表 (单位:元/平方米,%)

图2 2017年包头市季度地价水平值示意图 从城区内地价水平的分布来看,如表3所示,2017年包头市地价水平呈中心区向边缘区逐渐递减趋势。全市综合地价水平值为1751元/平方米,商业地价水平值为4360元/平方米,住宅地价水平值为2476元/平方米,工业地价水平值为351元/平方米;城区中心的一级商业地价水平值为13645元/平方米,住宅地价水平值为5846元/平方米,工业地价水平值为681元/平方米;二级商业地价水平值为10235元/平方米,住宅地价水平值为3749元/平方米,工业地价水平值为439元/平方米;三级商业地价水平值为6630元/平方米,住宅地价水平值为3491元/平方米,工业地价水平值为344元/平方米;四级商业地价水平值为4448元/平方米,住宅地价水平值为2094元/平方米,工业地价水平值为289元/平方米;五级商业地价水平值为3420元/平方米,住宅地价水平值为1750元/平方米,工业地价水平值为262元/平方米;

我国重点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

《2004年度我国重点地区和主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 2005年2月5日 一、2004年我国主要城市的地价状况 (一)地价总体水平继续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 2004年全国各大城市的综合地价水平为1198元/平方米,与2003年相比增长6.08%,继续呈现平稳上涨的势头。其中商业用地平均地价为1988元/平方米,与2003年相比增长6.67%,增长率上升了0.15个百分点;住宅用地平均地价为1166元/平方米,与2003年相比增长8.94%,增长率上升了3.87个百分点;工业用地平均地价为481元/平方米,与2003年相比增长1.92%,增长率下降了0.47个百分点。 表1 全国城市地价平均水平历年变化情况(元/平方米)

图1 全国城市地价平均水平历年比较 (二)从区域监测结果来看,东南区的地价水平最高,西北区的地价水平最低,中南、西南、东北区地价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区域平均地价水平来看,在东南、中南、西南、华北、西北、东北等六区中,东南区的地价水平最高,达到了1621元/平方米,西北区的地价水平最低,只有777元/平方米,远低于全国1198元/平方米的平均地价水平。从不同区域的地价增长率来看,与2003年相比,西南区、中南区、东北区综合地价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10.56%、9.24%、7.25%,东南区、华北区、西北区地价也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但增幅较小,分别为5.10%、5.11%、2.71%。 表2 2004年全国各区不同用途地价水平(元/平方米)

图2 2004年全国分区不同用途土地地价增长率比较(三)在三大重点地区中,京津两市地价继续处于高位,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价增幅较大,珠江三角洲地区增幅较小 2004年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两市三个重点地区的地价监测结果表明,京津两市的地价水平继续处于高位,综合地价水平为2009元/平方米,远高于全国平均的1198元/平方米,其中商业、住宅、工业用地地价分别为3875元/平方米、1746元/平方米、520元/平方米,但京津两市综合地价增长率为5.76%,基本与全国6.08%的平均增长率持平。 与2003年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价增长率较大,为6.9%。其中商业、住宅、工业用地的地价增长率分别为7.33%、12.16%、2.24%, 均大于全国各类用地平均增长率,其中住宅用地地价增长明显,2004年长江三角洲的住宅用地地价达到1540元/平方米,远高于全国平均的1166元/平方米。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价增长率较低,只有1.84%,地价基本保持稳定。其中商业、住宅、工业用地地价小幅上涨,增长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1.28%、2.31%、1.46%。 表3 2004年重点地区不同用途用地地价水平比较(元/平方米)

2021年土地价格管理制度

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中国的土地市场是在2世纪8年代后期才开始形成并逐步发展起来的,中国政府在解决土地价格管理实际问题的同时,借鉴国外的经验,逐步形成了中国的土地价格管理制度雏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土地估价制度 自2世纪8年代后期,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立土地估价制度,要求各城市必须开展土地定级和基准地价评估,并对政府出让土地使用权进行交易底价评估。现在,土地估价已介入大多数土地交易,如企业股份制改造、土地抵押等,农村土地也已开展基准地价评估。通过对城乡土地进行基准地价评估和标定地价评估,为地价管理部门制定地价管理政策和对土地交易价格进行宏观调控提供了依据。 建立估价机构和估价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 开展土地价格评估,必须由专门的机构和专业人员进行。为了确保土地估价结果的科学性,管理部门要求开展这一工作的机构和人员必须经过资格认证,估价人员要经过考试才能取得估价资格。目前,中国土地估价机构分a级、准a级和b级三类,对不同类型的估价机的设立标准和从业范围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来源于考试大。估价人员必须在相当学历的基础上参加专业考试,合格者经注册方可从事估价工作。 建立基准地价和标定地价定期公布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法》规定,基准地价和标定地价要定期公布。基准地价和标定地价是城市政府管理地价的基本参照依据,也是房地产投资者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为了确保城市基准地价的科学性,国家要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基准地价成果要上报国土资源部进行审核与平衡。 建立地价监测体系 国家为了更好地了解市场地价状况,制定地价政策,自1999年开始,国土资源部即着手在全国各城市建立地价监测体系。通过将各城市的地价变化情况及时通过该体系传输至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部既可快捷准确地了解各城市的地价状况,及时制定相应的地价管理政策。同时,利用监测数据编制全国地价指数,并定期发布。 建立土地供应计划制度和土地储备制度 为了在宏观上调控土地价格,必须严格控制土地供应数量和区位。各级政府根据我国耕地少、房地产开发起步较晚的实际,建立了土地供应计划制度和土地储备制度,要求每年进入一级土地市场的土地数量和时机要在政府计划的控制之下确定,同时,各城市土地管理部门还建立了土地储备制度,以有效地调节土地供应。 建立土地交易最低限价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土地交易价格不得低于城市政府规定的标定地价,否则,政府有优先购买的权力。 建立土地增值税制度 为了规范土地及房地产市场的交易秩序,抑制土地投机,1994年1月开始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及房地产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开征土地增值税。土地增值税的实行有效地控制了土地价格的过快上涨。 1

江苏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

江苏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 2015年度 江苏省地价所 二〇一六年四月

前言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实现良好开局。2015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116.4亿元,同比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28.6亿元,同比增长1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房地产投资完成额同比下降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3%①。 为及时了解全省土地市场运行态势,掌握全省城市地价变化信息,不断提高国土资源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根据江苏省国土资源厅统一部署和组织,江苏省地价所开展了全省2015年度地价动态监测工作,在此基础上分析汇总编制了本报告。 ①数据来源:2015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目录 一、2015年度全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工作概况 (1) (一)监测范围 (1) (二)监测时段 (2) (三)工作任务 (2) (四)监测数据采集 (2) (五)监测对象与说明 (3) (六)地价内涵的设定 (3) (七)地价水平、地价指数的测算方法 (3) 二、2015年度全省城市地价状况分析 (4) (一)全省地价总体状况 (4) (二)三大监测地区地价状况 (5) (三)江苏省省辖市市域地价状况 (6) (四)江苏省省辖市市区地价状况 (6) 三、2015年度全省城市地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6) (一)在区域经济和土地市场的共同作用下,综合地价微幅上升 (6) (二)政策组合效应初显,一定程度影响地价走势 (7) (三)房地产市场呈现分化态势 (7) (四)受实体经济下行和工业用地政策影响,工业地价增速放缓 (7) 四、2016年度全省城市地价变化趋势预测 (8)

土地价格管理制度

土地价格管理制度 中国的土地市场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开始形成并逐步发展起来的,中国政府在解决土地价格管理实际问题的同时,借鉴国外的经验,逐步形成了中国的土地价格管理制度雏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土地估价制度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立土地估价制度,要求各城市必须开展土地定级和基准地价评估,并对政府出让土地使用权进行交易底价评估。现在,土地估价已介入大多数土地交易,如企业股份制改造、土地抵押等,农村土地也已开展基准地价评估。通过对城乡土地进行基准地价评估和标定地价评估,为地价管理部门制定地价管理政策和对土地交易价格进行宏观调控提供了依据。 2.建立估价机构和估价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 开展土地价格评估,必须由专门的机构和专业人员进行。为了确保土地估价结果的科学性,管理部门要求开展这一工作的机构和人员必须经过资格认证,估价人员要经过考试才能取得估价资格。目前,中国土地估价机构分a 级、准a级和b级三类,对不同类型的估价机的设立标准和从业范围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来源于考试大。估价人员必须在相当学历的基础上参加专业考试,合格者经注册方可从事估价工作。 3.建立基准地价和标定地价定期公布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法》规定,基准地价和标定地价要定期公布。基准地价和标定地价是城市政府管理地价的基本参照依据,也是房地产投资者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为了确保城市基准地价的科学性,国家要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基准地价成果要上报国土资源部进行审核与平衡。 4.建立地价监测体系

国家为了更好地了解市场地价状况,制定地价政策,自1999年开始,国土资源部即着手在全国各城市建立地价监测体系。通过将各城市的地价变化情况及时通过该体系传输至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部既可快捷准确地了解各城市的地价状况,及时制定相应的地价管理政策。同时,利用监测数据编制全国地价指数,并定期发布。 5.建立土地供应计划制度和土地储备制度 为了在宏观上调控土地价格,必须严格控制土地供应数量和区位。各级政府根据我国耕地少、房地产开发起步较晚的实际,建立了土地供应计划制度和土地储备制度,要求每年进入一级土地市场的土地数量和时机要在政府计划的控制之下确定,同时,各城市土地管理部门还建立了土地储备制度,以有效地调节土地供应。 6.建立土地交易最低限价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土地交易价格不得低于城市政府规定的标定地价,否则,政府有优先购买的权力。 7.建立土地增值税制度 为了规范土地及房地产市场的交易秩序,抑制土地投机,1994年1月开始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及房地产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开征土地增值税。土地增值税的实行有效地控制了土地价格的过快上涨。

地价管理(一)

地价管理(一) 例题分析 1. 在我国的地价体系构成中,从地价的特点看,基准地价属于。 A.区域平均地价B.市场价格的平均值C.成交地价的平均水平D.评估价格的平均值 答案:A [解答] 基准地价是指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对现状利用条件下不同级别或不同均质地域的土地,按照商业、居住、工业等用途,分别评估确定的某一估价期日上法定最高年期土地使用权区域平均价格。 2. 通过地价管理,可起到等作用。 A.防止地价暴涨 B.减少土地投机 C.规范交易行为 D.加大土地供给量 E.减少土地供给量 答案:ABC [解答] 地价管理的目的在于:①通过地价管理,促进土地的合理利用;②通过地价管理,防止国有土地收益流失;③通过地价管理,规范土地交易行为;④通过地价管理,规范土地估价行为;⑤通过地价管理,减少土地投机;⑥通过地价管理,防止地价暴涨。 3. 目前我国建立的地价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等。 A.地价评估制度 B.土地成交价格申报制度 C.基准地价定期公布制度 D.土地使用权出让的计划管理

E.标定地价定期公布制度 答案:ABCE [解答] 土地使用权出让的计划管理,不属于目前我国需要建立的地价管理制度。 4. 地价监测点的设立原则包括。 A.代表性原则 B.确定性原则 C.稳定性原则 D.标识性原则 E.安全性原则 答案:ABCD [解答] 地价监测点的设立原则包括:①代表性原则;②确定性原则:③稳定性原则;④标识性原则。 5.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以协议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时,交易双方只能在不低于的基础上,确定其成交地价。 A.基准地价 B.标定地价 C.政府最低限价 D.宗地评估价 答案:C [解答]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十二条规定,采取双方协议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出让金不得低于按国家规定所确定的最低价。 6. 《土地估价师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国土资发[2001]170号)规定,土地估价师接受继续教育时间五年累计不得少于( )学时。 A.30

江苏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

前言 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二年,面对国际经济形势严峻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我省统筹推进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各项工作,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增速总体平稳,质量稳步提升,结构不断优化,民生继续改善,物价涨幅回落。 2012年我省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动摇,市场微调政策相继出台,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地价增速趋缓。2012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6206亿元,同比增长11.5%;商品房销售面积9019.1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2%;成交均价止跌略涨。2012年我省严格落实土地供应政策,积极保障发展用地,全年土地供应总量45953.26公顷,同比增长4.61%,为全省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及时了解全省土地市场运行态势,掌握全省城市地价变化信息,不断提高国土资源部门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江苏省地价所受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委托负责全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组织实施和技术分析工作,在全省县城镇以上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汇总编制了本报告。 目录 一、2012年度江苏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工作概况 (1) 二、2012年度江苏省城市地价状况 (2) 三、2012年度江苏省城市地价变化分析 (4) 四、2012年度江苏省城市地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5) 五、2013年度江苏省城市地价变化趋势预测 (6)

2012年度江苏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 一、2012年度江苏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工作概况 1.工作任务 本次报告主要完成2012年度全省县城镇以上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数据的汇总、分析。主要包括:(1)2012年度江苏省总体地价水平及地价指数测算; (2)2012年度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地价水平及地价指数测算;

地价管理试题及答案

地价管理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来源: 1.地价是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流转的基础上产出的。( ) 2.地价管理是地价评估的基础。( ) 3.对于根据社会公共利益需要提前收回的土地使用权国家不用作出补偿。( ) 4.地价管理能有效避免交易双方通过虚报、瞒报地价逃避国家税费。( ) 5.国家对允许进行协议出让土地使用权的行业,根据基准地价.确定全国统一协议出让最低价。( ) 6.政府实施优先购买权的标准,一般以基准地价为根据,规定一定的变动范围,变动范围大小可根据市场发育程度和地价精度确定。( ) 7.交易双方申报的成交价格明显低于正常市场价格,且低于政府规定的地价标准后,政府可以实行优先购买,并宣布交易双方的土地转移合同无效,由政府支付给土地转让方资金后,收回土地使用权。() 8.对于征收土地增值税而言,当交易双方申报的地价高于实际成交价时,则土地下次转移时,受让人将多支付增值税。() 9.标定地价公布宗地价格、影响地价的区域因素和个别因素。( ) 10.国家实行房地产成交价格申报制度,要求房地产权利人转

让房地产时,只要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部门如实申报成交价就有效。( ) 11.为了将地价管理政策落到实处,各城市应组织有关职能部门组成土地估价委员会,每年定期举行例会,研究、审议土地估价和地价管理的重大政策、技术问题。( ) 12.国土资源部门对土地估价机构的管理,宜采取直接管理为主的方式。( ) (二)单项选择题来源: 1.( )是土地的最终所有者和管理者。 A.开发商B.政府C.占地企业D.群众 2.国家对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采取( )。 A.最高限价B.不限价C.定价D.最低限价 3.《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国家实行房地产( )申报制度。 A.基准地价B.标准地价C.重置价格D.成交价格 4.《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 )和各类房屋重置价应当定期确定和公布。 A.基准地价B.标定地价C.A和B D.A和B都不是 5.按《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采用协议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出让金不得低于按国家规定所确定的()。 A.基准地价B.标定地价C.最低价D.调节价。 6.估价期日与估价日期是()。 A.在性质上相同B.在日期上相同

2015年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指标:地价变化量

2015年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指标:地价变化量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已知某宗地4个界址点坐标值如下表,则该宗地面积为平方米.【2007年考试真题】 A:350000 B:250000 C:200000 D:150000 E:土地 2、已知甲、乙两块土地,面积和肥沃程度相同,生产投入均为300元,产量相同,但距离市场远近不同,运费分别是30元和45元,按平均利润率20%计,甲地的个别生产价格是元。 A:396 B:450 C:330 D:390 E:35%~50% 3、在下列选项中,不能在发生时确认为企业的费用,计入当期损益.【2008年考试真题】 A:办公经费和业务招待费 B:研究费用 C:对外销售产品时提供的产品质量保证 D:用于购买工程用物资的500万元银行存款 E:土地 4、韦伯认为,__是导致以运输成本确定的工业区位模式产生第一次变形的因素。A.原料指数 B.集聚因素 C.分散因素 D.劳工成本 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国家实行房地产成交价格制度。 A:评估 B:确认 C:审核 D:申报 E:时间因素 6、按照__划分,可将土地规划分为国家规划和地方规划。 A.时限不同 B.规划性质 C.规划任务大小

D.规划范围大小 7、运用市场比较法评估宗地地价,在选择比较交易案例时,该案例发生的区域与待估宗地所处区域__。 A.只要在同一个城市即可 B.需在同一供需圈内 C.要相邻 D.需在同一级行政区内 8、下列属于行政法的是__。 A.《行政处罚法》 B.《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C.《行政许可法》 D.《行政复议法》 E.《行政诉讼法》 9、下列关于临时用地,表述不正确的是__。 A.在城市规划区的临时用地应先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B.抢险救灾等急需使用土地的,可以先行使用土地。其中,属于永久性建设用地的,建设单位应当在灾情结束后9个月内申请补办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C.临时用地必须办理报批手续,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D.临时用地合同由临时用地的使用者与所有者签订 10、根据原则,投保人因保险标的遭受损失而获得经济补偿.【2006年考试真题】 A:赔偿 B:保险利益 C:代位追偿 D:最大诚信 E:土地 11、按照土地利用规划的()不同,可将规划分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和土地利用详细规划。 A.规划时限 B.规划范围 C.规划性质 D.规划等级 12、盘盈的固定资产应按计价。 A:评估确认价值 B:市场价值 C:净值 D:重值完全价值 E:土地 13、某房地产开发商取得一宗商业用地法定最高年限土地使用权,预计2年完成开发建设,经调查测算,项目建成后的商场房地年净收益可达到400万元,综合还原率为7%,则开发完成后的不动产价值为__万元。 A.5333 B.5277 C.4804

我国重点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分析报告

《2004年度我国重点地区和要紧都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 2005年2月5日 一、2004年我国要紧都市的地价状况 (一)地价总体水平接着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 2004年全国各大都市的综合地价水平为1198元/平方米,与2003年相比增长6.08%,接着呈现平稳上涨的势头。其中商业用地平均地价为1988元/平方米,与2003年相比增长6.67%,增长率上升了0.15个百分点;住宅用地平均地价为1166元/平方米,与2003年相比增长8.94%,增长率上升了3.87个百分点;工业用地平均地价为481元/平方米,与2003年相比增长1.92%,增长率下降了0.47个百分点。 表1 全国都市地价平均水平历年变化情况(元/平方米)

图1 全国都市地价平均水平历年比较(二)从区域监测结果来看,东南区的地价水平最高,西北区的地价水平最低,中南、西南、东北区地价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区域平均地价水平来看,在东南、中南、西南、华北、西北、东北等六区中,东南区的地价水平最高,达到了1621元/平方米,西北区的地价水平最低,只有777元/平方米,远低于全国1198元/平方米的平均地价水平。从不同区域的地价增长率来看,与2003年相比,西南区、中南区、东北区综合地价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不为10.56%、9.24%、7.25%,东南

区、华北区、西北区地价也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但增幅较小,分不为5.10%、5.11%、2.71%。 表2 2004年全国各区不同用途地价水平(元/平方米) 图2 2004年全国分区不同用途土地地价增长率比较

(三)在三大重点地区中,京津两市地价接着处于高位,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价增幅较大,珠江三角洲地区增幅较小2004年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两市三个重点地区的地价监测结果表明,京津两市的地价水平接着处于高位,综合地价水平为2009元/平方米,远高于全国平均的1198元/平方米,其中商业、住宅、工业用地地价分不为3875元/平方米、1746 元/平方米、520元/平方米,但京津两市综合地价增长率为5.76%,差不多与全国6.08%的平均增长率持平。 与2003年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价增长率较大,为6.9%。其中商业、住宅、工业用地的地价增长率分不为7.33%、12.16%、2.24%, 均大于全国各类用地平均增长率,其中住宅用地地价增长明显,2004年长江三角洲的住宅用地地价达到1540元/平方米,远高于全国平均的1166元/平方米。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价增长率较低,只有1.84%,地价差不多保持稳定。其中商业、住宅、工业用地地价小幅上涨,增长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不为1.28%、2.31%、1.46%。

地价动态监测体系

地价动态监测体系

地价动态监测体系 土地价格是反映土地供求关系的“晴雨表”,是调节土地利用方式的有利杠杆。它一方面为政府制定土地管理政策、进行地价调控、科学配置土地资源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为广大的土地投资者和使用者进行土地投资、交易等活动提供不可或缺的市场信息。当前我过国大多数城镇的基准地价内涵不统一,基准地价成果陈旧,难以准确、及时地反映土地市场行情,不能充分发挥土地价格的调控作用,造成中国城市之间地价缺乏可比性,国家难以对地价进行有效监控,无法全面、客观地了解个城市的地价水平和地价分布状况,影响了国家地价政策的制定,制约了地价调节作用的发挥。因此,开展城市土地价格调查工作,建立全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网,实现地价信息的社会化服务,不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深化中国城市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经过在各城市建立若干地价监测点,采集相应的地价资料,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地价监测网络,实现对各城市地价的动态监测,可使中央及时准确的了解、掌握全国各城市的地价水平和地价变动状态。经过对长时间序列的地价资料的整理、分析,掌握城市地价发展变化规律,为中央政府制定中长期地价管理政策提供决策依据。经过地价监测网,政府能够准确、及时的掌握地价信息,经过地价这一市场杠杆,调控土地市场的供需平衡,达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集约利用,提高地价管理和地价调控的质量和实效。

建立城市地价监控体系,可为政府制定与土地相关的其它税费政策提供参考。经过建立地价监测点为核心的地价公示制度,以及经过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网发布城市地价指数、监测点地价、基准地价等地价信息,实现地价信息的社会化服务。经过对市场地价数据的基础调查,在统一地价内涵的基础上,可利用市场样点和地价监测点资料,以及城市地价指数,实现对城市基准地价的调整和更新,完善基准地价运行机制,发挥基准地价的市场调节作用,建立符合中国土地利用制度的地价运行体系。 第一节概述 城市地价监测体系是以具体宗地(包括地价监测点和市场交易样点)为监测对象,形成从地价监测点的设立、地价监测资料采集、汇总、整理,到地价分析、地价监测资料应用以及体系维护与更新的地价监测系统。 建立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的目的,主要为:①经过在城市内设立地价监测点和市场交易样点,能够实现对城市地价的动态监测,了解和掌握城市以及全国地价水平和地价动态变化规律;②利用地价监测资料进行基准地价更新、地价与预警、地价指数编制、地价信息发布、地价辅助决策等工作,提高中央和城市地价管理效率; ③全面推动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引导和规范土地市场稳定发展,为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土资源市场体系提供信息依据;④揭示地价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地价与城市基础建

土地价格管理制度.doc

LOGO XXXX制度 土地价格管理制度 中国的土地市场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开始形成并逐步发展起来的,中国政府在解决土地价格管理实际问题的同时,借鉴国外的经验,逐步形成了中国的土地价格管理制度雏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土地估价制度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立土地估价制度,要求各城市必须开展土地定级和基准地价评估,并对政府出让土地使用权进行交易底价评估。现在,土地估价已介入大多数土地交易,如企业股份制改造、土地抵押等,农村土地也已开展基准地价评估。通过对城乡土地进行基准地价评估和标定地价评估,为地价管理部门制定地价管理政策和对土地交易价格进行宏观调控提供了依据。 2.建立估价机构和估价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 开展土地价格评估,必须由专门的机构和专业人员进行。为了确保土地估价结果的科学性,管理部门要求开展这一工作的机构和人员必须经过资格认证,估价人员要经过考试才能取得估价资格。目前,中国土地估价机构分a级、准a级和b级三类,对不同类型的估价机的设立标准和从业范围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来源于考试大。估价人员必须在相当学历的基础上参加专业考试,合格者经注册方可从事估价工作。 3.建立基准地价和标定地价定期公布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法》规定,基准地价和标定地价要定期公布。基准地价和标定地价是城市政府管理地价的基本参照依据,也是房地产投资者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为了确保城市基准地价的科学性,国家要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基准地价成果要上报国土资源部进行审核与平衡。 4.建立地价监测体系 国家为了更好地了解市场地价状况,制定地价政策,自1999年开始,国土资源部即着手在全国各城市建立地价监测体系。通过将各城市的地价变化情况及时通过该体系传输至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部既可快捷准确地了解各城市的地价状况,及时制定相应的地价管理政策。同时,利用监测数据编制全国地价指数,并定期发布。 5.建立土地供应计划制度和土地储备制度 为了在宏观上调控土地价格,必须严格控制土地供应数量和区位。各级政府根据我国耕地少、房地产开发起步较晚的实际,建立了土地供应计划制度和土地储备制度,要求每年进入一级土地市场的土地数量和时机要在政府计划的控制之下确定,同时,各城市土地管理部门还建立了土地储备制度,以有效地调节土地供应。 6.建立土地交易最低限价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土地交易价格不得低于城市政府规定的标定地价,否则,政府有优先购买的权力。 7.建立土地增值税制度 为了规范土地及房地产市场的交易秩序,抑制土地投机,1994年1月开始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及房地产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开征土地增值税。土地增值税的实行有效地控制了土地价格的过快上涨。

2017深圳地价状况分析报告

2017年度深圳市地价状况分析报告 编制说明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是依据国土资源部要求,在全国105个监测城市内,分商服、住宅、工业三类土地用途,分别确定监测范围,划分地价区段,选择监测样点,每季度对监测样点进行调查、评估和统计汇总,通过各项指标对城市地价状况进行全面描述,对城市地价状况做出基本评价和判断,最后生成相关信息向社会发布。动态监测项目中各项指标的内涵定义如下: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的样点地价,是某类用途的土地监测样点在设定条件下的土地评估价值。 商服样点的地价内涵为在正常土地市场条件下,设定土地开发程度为“五通一平”,容积率2.0,出让年限40年的完整土地使用权,于设定基准日的商服用途的土地评估价值; 住宅样点的地价内涵为在正常土地市场条件下,设定土地开发程度为“五通一平”,容积率3.0,出让年限70年的完整土地使用权,于设定基准日的住宅用途的土地评估价值; 工业样点的地价内涵为在正常土地市场条件下,设定土地开发程度为“五通一平”,容积率1.5,出让年限50年的完整土地使用权,于设定基准日的工业用途的土地评估价值。 季度的地价是指以该季度最后一天为基准日,在设定条件下监测样点的评估地价,或各行政区域的某类用途地价。

年度的地价是指以该年度最后一天为基准日,在设定条件下监测样点的评估地价,或各行政区域的某类用途地价。 某类用途地价区段的地价水平,是该区段范围内该类土地用途的监测样点地价的算术平均值。 行政区域的某类用途地价,是区域内该类土地用途的区段地价加权平均值。 行政区域的综合地价,是该区域的商服、住宅、工业三类用途地价的加权平均值。 深圳市的地价动态监测工作,是依据相关技术规范,将城市主城区设为商服、住宅用地的地价监测范围,将工业聚集区设为工业用地的监测范围。2017年度,深圳市三类用途的监测样点共150个,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盐田区、宝安区和龙岗区的样点数量分别为40、23、28、8、25、26个。由于深圳市动态监测范围与行政区域范围不一致,且各行政区内的监测样点数量较少,动态监测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行政区的地价变化趋势,但不能准确代表各行政区的地价水平。 本报告是对2017年度深圳市动态监测成果的汇总与分析,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报告中的“地价”均指土地评估价值。本报告中的社会经济数据来自深圳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商品房销售数据来自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市海洋局)发布的深圳规划国土部门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大连市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工作汇报

大连市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工作汇报 一、工作组织及经费 大连市作为全国首批开展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工作的城市之一,于2000年正式开展此项工作。该项工作由大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局负责监督实施,大连天石不动产顾问有限公司为项目的具体承担单位。 地价动态监测工作开展后,市领导、主管局领导及承担单位的领导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在组织上,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工作;项目承接单位成立了专门的课题小组,主要负责项目的技术设计、采集和分析各个管理部门及评估中介机构等相关部门的信息数据,并进行成果整理,课题组人员固定,分工明确,并一直工作至今,从而保障了此项工作的连续性和质量性。 项目之初,在没有地方配套经费的情况下,该项工作主要靠国家下拨经费起动和项目承担单位的垫资运营,从而保证了监测工作的持续进行。2005年,连同全市农地分等定级、最低限价制定、存量建设用地调查等多项工作,大连市政府下拨了部分经费。虽然地价监测经费只是其中的极小部分,但对该项工作的继续开展却给予了一定的经费保障。 二、地价监测点的设立 大连市的地价监测范围为主城区(包括甘井子农村部分)约580平方公里。除山林地230平方公里外,实际监测范围约为350平方公里。 根据城市地价监测的要求,按照地价监测点的设立原则,我们采

用分层抽样技术,按不同土地级别、不同用地类型,在监测区域内共划分了240个监测区,其中120个为长期监测区。根据要求,在监测区内布设了监测点,其中商业用地50个,居住用地40个,工业用地30个,每个监测点又选取了3-4个辅助样点。 为了做好监测分析工作,我们按照区域的开发及地价变化程度划定了三类地价区,即开发成熟区域(地价变化平稳)、开发热点区域(地价变化明显)、待开发区域(地价基本无变化),通过分析区域的地价变化趋势,进而分析城市地价变化趋势。 三、地价监测资料的收集 地价动态监测工作需要大量的信息数据支持。为保证资料收集的全面、准确、及时,我们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收集,如派估价人员到土地、房产、统计等部门进行实地调研、查阅资料;到土地、房产等交易部门进行市场调查或派调查小组进行专项调查;对内部资料进行整理,获取有用的地价信息;上网查询相关信息;对地价信息资料不足的,采用评估进行补充;通过多种方式,收集了大量的信息资料,平均每个季度的信息采集量近千条。 在信息数据的采集过程中,我们侧重对以下六个方面的信息资料进行收集。 1.土地管理信息:包括土地日常供应情况、基准地价执行情况等; 2.土地招标、拍卖、挂牌信息; 3.房地产市场信息:包括新建商品房及二手房信息; 4.土地抵押及企业改制中的地价信息; 5.土地课题性研究信息:如区片价、最低限价工作中的基础资料及成果信息;

关于加强地价评估管理及规范土地估

关于加强地价评估管理及规范土地估 价行为的通知(2020) 各分局,利用科,价格处,各评估机构: 根据《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原国土资源部39号令)、《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地价评估技术规范》(国土资厅发〔2018〕4号)和《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做好自然资源评价评估工作的通知》(皖自然资用函〔2019〕98号)等政策文件。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地价评估管理,规范土地估价业务行为。通知如下: 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立市本级土地出让(收储)价格评估服务机构公开选取机制,采取公开招标方式选取15家土地评估服务机构,从事市本级土地出让和土地收储地价评估业务。市国土价格管理处组织实施价格评估服务机构的招标和管理工作。每2-3年更新1次。 二、参与投标的土地评估机构应具备下列主要条件: (一)有用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登记证; (二)取得省自然资源部门颁发的土地评估机构备案有用文件(省外土地评估机构须按照安徽省土地估价师协会《省外土地评估机构入皖执业自律管理办法(试行)(皖估协发》〔2020〕12号)文件要求进行入皖执业初始登记); (三)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和履行合同所必需的办公场所、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四)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取得优良的企业资信和类似业绩,在经营活动中没有巨大违法记录和不良记录(以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公布为准);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三、经公开招标选取的评估服务机构,中标公告结束后10日内与市国土价格管理处签订《土地评估机构委托服务合同》,报市财政局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见证备案。 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空间开发利用科根据供地时序,拟定经营性用地出让土地评估业务,转送市国土价格管理处进行摇号选定宗地评估服务机构,委托评估。 政府收储土地价格评估业务由市国土资源储备发展中心根据《土地储备管理办法》规定,从土地评估服务机构中委托评估。 五、宗地评估坚持公平、公正、客观诚信原则进行。市国土价格管理处根据评估业务召集土地评估服务机构现场进行摇号,确定单宗地块评估机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委派驻局纪检监察人员现场监督摇号选定评估服务机构的全过程。 分外情况下,不能及时通知土地评估服务机构到场参与公开摇号活动的,可由市国土价格管理处邀请两家土地评估服务机构或纪检监察人员现场监督,摇号确定土地评估机构,摇号结果及时公开。 六、摇号操作程序及规则: (一)参加摇号活动的评估机构人员应于通知要求的时间,提前10分钟到场并签到。不派员到场的评估机构视为放弃参与当期摇号权利; (二)摇号主持人宣布摇号活动开始; (三)摇号主持人公布到场情况,宣读宗地评估项目名称、位置、面积和会场纪律等内容; (四)采用摇号方式确定土地评估机构,摇出的宗地代码即为待估宗地的评估机构,一次摇出多家评估机构。 如有多宗土地评估,按上述方法摇号选定评估机构。 (五)市国土价格管理处做好摇号现场全程记录并当场宣读摇号结果,经纪检监察人员确认后,履行登记签字程序,发放《评估委托书》。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技术规范标准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技术规

二00七年一月 目录 1 围 (1) 2 规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 (1) 5 地价动态监测技术路线与程序 (2) 6 地价动态监测围确定 (2) 7 地价监测点的设立与维护 (3) 8 地价动态监测数据采集 (6) 9 地价动态监测指标 (8) 10 地价动态监测指标值计算 (9) 11 地价状况分析 (11) 12 地价动态监测报告 (12) 13 地价动态监测成果 (12) 14 地价动态监测信息发布 (13) 附录A(规性附录)地价监测点编号规则 (15) 附录B(规性附录)监测点地价评估报告格式(例) (18) 附录C(规性附录)年度地价状况分析报告格式 (23) 附录D(规性附录)数据采集表格式样 (24) 附录E(规性附录)数居采集表格填写标准 (41) 附录F(资料性附录)城市地价指数编制原理与方法 (46)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技术规 1、围 本标准规定了我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的程序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 2、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8507——2001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 GB/T 18508——2001 城镇土地估价规程 GB/T 19231——2003 土地基本术语 GB/T 2260——2002 中华人民国行政区划代码 TD 1001——1993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3、术语和定义 3.1 地价动态监测 地价动态监测是根据城市土地市场的特点,通过设立地价监测点,收集、处理并生成系列的地价指标,对城市地价状况进行观测、描述和评价的过程。 3.2 地价监测点 地价监测点是指在一定区段设立的,土地条件、土地利用状况以及开发程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