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2020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2020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2020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2020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1、空气占据空间吗

教学目标:

1.以粉笔、水为例;引发学生对物体会占据空间的思考.

2.通过三个不同的实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3.能从具体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并依据证据;概括空气占据空间的性质.

4.在玩注射器的活动中;认识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5.能够列举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教学重点: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操作;知道空气占据空间;明白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知道空气有占据空间;可以被压缩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粉笔、水杯、水、漏斗、小口瓶、水槽、纸团、气球、塑料瓶、注射器、橡皮、凤尾夹等等.

预习要求:

观察我们周围的空气;初步了解空气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小诗;引导学生读一读.

虽然看不到你;

也摸不着你;

可你自由自在的;

在世界每个角落嬉戏.

你呀;总是这么调皮.

植物说;有了你;

我们才能茁壮成长;

动物说;没有你;

我们就会停止呼吸.

你呀;就是这么神奇.

2.学生自由读一读这首小诗;并猜一猜这首小诗写的是什么事物有什么特点

全班交流:这首小诗写的是空气;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有调皮、神奇的特点.

3.教师引导:同学们;在二年级的时候;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周围存在着空气;空气具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其实空气还有许多特点.

4.这个单元我们来进一步研究空气;来认识更多的有关空气的特点.

板书课题:第一单元认识空气

二、课前小研究

1.教师出示一盒满满的粉笔;问:同学们;老师手里的这盒粉笔;已经是满满的了;老师想问大家一下;还能往盒子里放进粉笔吗为什么说一说你的理由.

预测:大多数同学的观点是不能放了;因为粉笔盒已经被放满了;没有地方再放粉笔了.

2.教师再出示一杯满满的水;问学生:还能往水杯里倒水吗

预测:大多数同学的观点是不能;因为杯子里的水已经满了;再倒就漫出来了.

教师引导:同学们;粉笔盒满了;就不能再放粉笔了;水杯里的水满了;就不能再加水了.粉笔盒和水杯都是有一定的空间的;而粉笔盒和水都是占据空间的;当这个空间被占满了;就不能再往里面放东西了.

3.水和粉笔;都是占据空间的;那么;大家想过没有;我们周围的空气占据空间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话题.

板书:1、空气占据空间吗

三、研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教师引导:我们想要研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就先动手做几个小实验.

1.实验一:水会漏下去吗

出示实验操作图和实验步骤;学生看一看;读一读;了解实验的材料、方法及注意点.

实验材料:漏斗、小口瓶、橡皮泥、烧杯、水等等.

实验方法:将漏斗插入小口瓶中;用橡皮泥封住瓶口;然后快速向漏斗里倒水.

实验注意点:

(1)要用橡皮泥封住瓶口;不能有一丝缝隙.

(2)倒水的速度要快.

(3)同学之间要互相合作;实验中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引导:同学们;在做实验之前;我们先来猜测一下;水会漏下去吗

学生进行猜测;将猜测的结果填写在活动手册上面.

学生分小组实验;教师巡视;相机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实验操作;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交流实验的结果:水不会漏下去.

引导学生将实验的结果填写在活动手册中.

教师引导:同学们;假如我们把封住瓶口的橡皮泥拿掉;再做这个实验;水会漏下去吗请大家动手做一做.

学生把封住瓶口的橡皮泥拿掉;再动手做一做这个实验;看一看实验的结果;然后全班交流讨论.

2.实验二:纸团会不会湿

出示实验操作图及实验方法;学生读一读;了解实验的材料、方法及实验操作要求.

全班交流;教师强调水杯要垂直入水;不能倾斜.

教师引导:同学们;在做实验之前;我们还是像上一个实验那样;来预测一下;纸团会不会湿.

学生预测实验结果;并将预测结果填写在活动手册上.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操作;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教师巡视;相机指导学生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

交流实验的结果:纸团不会湿.并将实验结果填写在活动手册上.

教师引导:同学们;假如我们在实验过程中;纸杯不是垂直入水;而是倾斜入水;结果会怎样呢

学生动手操作;然后汇报实验结果:倾斜水杯入水;纸团就会湿掉.

3.实验三:气球吹得大吗

用以上教学步骤进行实验;然后交流实验的结果.

教师引导:假如把塑料瓶钻一个洞;气球还能吹的大吗

学生进行操作实验;然后汇报结果.

4.实验交流总结

教师引导:同学们;刚刚我们做了三个小实验;按照书上要求的实验方法去做;我们发现水会漏下去吗(学生答:不会)纸团会湿吗(学生答:不会)气球吹得大吗(学生答:吹不大)不过;当我们去掉橡皮泥再倒水;水会漏下去吗(学生答:会)当我们倾斜水杯入水;水杯里的纸团会湿吗(学生答:会)当我们把塑料瓶钻一个洞;气球还能吹的大吗(学生答:吹得大)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全班进行交流讨论:这是因为空气占据空间.第一个实验中的塑料瓶里面盛了满满的空气;水就漏不下去了.第二个实验中;水杯里盛有满满的空气;因此;即使把水杯放入水中;水杯里的纸团也不会湿.第3个实验中;因为塑料瓶中有空气;空气占据空间;所以气球是吹不大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空气占据空间.

教师板书;并引导学生填好活动手册中的我的结论.

四、空气能被压缩吗

1.教师引导:空气都占据一定的空间;那么空气可以被压缩吗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2.实验:挤压注射器里的空气.

出示课本中的实验操作图及实验步骤.

学生看一看操作图;并读一读实验步骤;了解实验的材料、方法以及注意点.

全班交流

实验材料:注射器、橡皮、小泡沫.

教师特别引导学生注意实验中的注意点.

在推、拉注射器的活塞时;不要用力过大;把活塞完全拉出来.

用针筒口顶住橡皮推、拉活塞的时候;要记下活塞的位置.

推拉活塞的过程中;活塞扣都要顶住橡皮.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针筒中的小泡沫发生了什么变化;还要注意手的感觉.

这个实验可以重复多做几次.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并相机纠正学生操作不当的动作.

3.交流实验的结果.

针筒中的小泡沫有什么变化没有(泡沫被挤压)

在用手推拉活塞的过程中;有什么感觉

推拉活塞要很用力才行;推的时候感觉很吃力;推不下去;有弹性.拉的时候也是这样.

教师讲解: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像粉笔、水一样;空气也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

4.空气压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空气压缩在我们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大家阅读课本中的一些例子.

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出示这些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充气城堡、射钉枪、足球、喷水壶、轮胎、充气床垫.

引导学生挑选自己熟悉的;说一说这些东西在使用时有什么感觉比如说充气城堡、自行车、充气床垫、篮球、足球等等.

教师总结:是的;这些东西在使用时;给人的感觉就是很有弹性;这种很有弹性的感觉;就是空气被压缩的结果.其实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还有很广泛的运用.

学生举一举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运用的例子.

教师相机出示:商场门口充气门柱广告、大型充气玩具、气枪、喷雾器、公共汽车门、水火箭等等.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了空气占据空间吗通过研究;我们知道了;空气跟粉笔、水一样;也占据一定的空间;同时空气

还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六、课后作业

1.观察周围的生活;看一看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2.观察生活中压缩空气运用的例子.

第一单元认识空气

2、空气有质量吗

教学目标:

1.用悬吊小木棍做气球平衡实验;判断空气是有质量的.

2.用电子天平分别测量回形针等物体和皮球里空气的质量;来证明空气像其他物体一样有质量.

3.能从具体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能依据证据概括空气有质量的性质.

4.通过阅读伽利略的相关资料;感受科学家为人类所作出的贡献.教学重点:

能通过悬吊小木棍做气球平衡实验;以及用电子天平测量的方法;来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教学难点:

过实验和测量的方法;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伽俐略等科学家的图片;支架、小木棍、气球、打气筒、电子天平、回形针、皮球等等.

预习要求:

继续观察我们周围的空气;体会空气占据空间和空气能够被压缩的特点.预习第2课;想一想怎样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拿出我们的科学课本;拿在手中掂一掂;感觉怎么样有没有感觉出它的重量

2.再引导学生随意拿出一样东西;放在手里掂一掂;看看有没有重量.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周围的物体;都是有质量的;那么空气它有质量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第2课.

4.板书课题:2.空气有质量吗

二、活动一:气球平衡实验;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1.教师引导:我们怎样才能证明周围的空气有没有质量呢下面我们就用悬吊小木棍来做气球平衡实验;看一看空气是否有质量

2.出示课本中的实验操作图及实验步骤;引导学生读一读;了解本次实验的材料方法、步骤、实验的注意点.

实验材料:气球支架、小木棍、打气筒.

实验方法、步骤:

第一步:在一根细长棍两端各挂一只充了气的气球;并使之平衡.第二步:将一只气球中的气放掉.

第三步:放手后;看一看平衡棍会发生什么变化

实验注意点:

先拴球;后挂球;再调整平衡;注意步骤.

用打气筒给气球打进大自然中的空气;不要用嘴吹.

不要把气充的太足;以免气球爆炸.

在本次实验中;同小组同学要合作分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在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一只气球放气之后;平衡小棍发生的变化.

友情提示:本次实验主要研究空气是否有质量;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前给每小组把气球中的气打好;实验中就可以省去打气这一步骤;直接让学生把球挂到平衡小棍上;再调整平衡;就可以做实验了.这样可以节约时间;减少给气球充气时不必要的麻烦.

3.学生分小组开始实验;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并相机纠正学生不当的实验操作;提醒学生;按步骤来;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4.全班交流实验结果;各小组上讲台交流本小组的实验过程;交流本小组得出的实验结论.

5.教师总结:刚才通过大家的动手操作;我们初步发现:空气是有

质量的.

三、活动二:用电子天平进一步证明空气是否有质量

1.教师引导:刚刚我们通过悬吊木棍做气球平衡实验;初步证明了空气是有质量的;为了进一步证明空气是否有质量;下面我们利用电子天平来称一称.

2.活动材料:电子天平、打气筒、皮球.

3.活动过程:

教师先进行演示实验.

出示电子天平;验证电子天平的准确性.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东西;放到电子天平上称一称;验证电子天平的准确性.

把没有充气的皮球;放在电子天平上称一称;指生上讲台读一读电子天平上显示的数字;记录下来.

利用打气筒;给皮球打气;先打20下;然后把皮球放在电子天平上称一称;指生读一读电子天平上显示的数字;记录下来.

再用打气筒给皮球打气;再打10下,然后把皮球放在电子天平上称一称;指生再读一读电子天平上显示的数字;并记录下来.

学生分小组;按步骤进行活动;记录下测量的数据;认真思考并完成活动手册.

4.全班交流:

(1)各小组汇报测量的数据.

(2)引导学生思考艵交流:充气20下的皮球和充气30下的皮球;质量一样吗为什么会不一样呢这说明什么

(3)教师总结:充气20下的皮球和充气30下的皮球质量是不一样的;因为充气30下;皮球里的空气就要比充气20下皮球里的空气多的多;因此质量要大一些;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充气越多;皮球和空气的总质量越大;说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学生完善自己的活动手册.

四、活动三:阅读资料;感受科学家为人类做出的贡献.

1.出示资料;学生读一读;初步了解这段文字的内容.

2.引导学生理解这段话:

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升是多少吗

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一升的概念:小瓶矿泉水;一瓶为500毫升;两瓶就是一升;我们平常喝的盒装牛奶;一盒为220毫升;4盒多一点;就是一升.

大家又知道克是什么概念吗

一般来讲;一枚一元硬币大约为6克;三枚回形针大约就是克.

学生再读这一段文字;进一步体会空气是有质量的;并了解一升空气的质量究竟是多少.

3.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现在能够坐在这里;读到这些数据;都是科学家前辈们不断探索的结果;正是有了这些科学家;我们的社会才会进步;让我们向这些科学家致敬.

4.教师相机出示一些科学家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认识一下这些伟大的科学家.

伽利略、亚里士多德、爱因斯坦、牛顿、居里夫人……

五、课后作业

观察我们周围的空气;进一步了解空气的特点.

3、热空气和冷空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做纸蛇转动和热气球上升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到热空气轻;会上升.

2.做纸杯实验;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热空气轻;会上升的特点.

3.引导学生动手做一做冷空气和热空气流动实验;明白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

教学重点:

做冷热空气流动实验;知道热空气比较轻;会上升;知道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

教学难点:

做冷热空气流动实验;明白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

教学准备:

支架、蜡烛、卡纸、剪刀、大塑料袋、纸杯、细线、广口瓶、冰水、热水、线香、打火机、玻璃片、水槽、塑料瓶、垫片、美工刀、多媒体课件等等.

预习要求:

观察自然界中的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流动;并通过查阅资料;初步了解冷空气和热空气是怎样流动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通过学习;知道空气是会流动的;那么空气究竟是怎样流动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空气的流动.

板书课题:3.热空气和冷空气

二、热空气的流动

教师引导:同学们;热空气是怎样流动的呢我们先来做两个小实验.实验一:让纸蛇转动

出示课本中的实验操作图以及实验步骤.

学生仔细观察实验操作图;再读一读实验步骤;了解本次实验的材料、方法及注意点.

实验材料:卡纸、剪刀、蜡烛、打火机、支架、细线.

实验方法:

用卡纸剪一条纸蛇;将纸折放在火焰上方约10厘米处.

点燃蜡烛;对着这只蛇尾巴斜面处.

观察到纸蛇转动后;熄灭蜡烛.

实验注意点:

蜡烛不要靠纸蛇太近;靠的太近;会将纸蛇点燃;也不要太远;太远了;实验效果不太明显;距离纸蛇约10厘米为宜.

实验中要仔细观察纸蛇的变化;并且可以用手去探一探纸蛇上方的空气;感觉一下空气是冷的还是热的.

本次实验可以反复多做几次.

学生分小组开始实验;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相机纠正学

生实验操作中的不当之处.

全班交流实验现象.

实验二:让热气球上升

(本次实验难度较大;因此教师先演示这个实验.)

出示课本中的实验操作图以及实验步骤;引导学生读一读;了解实验方法.

出示实验材料:大塑料口袋、细铁丝、蜡烛、打火机.

教师边进行演示实验;边强调实验注意点:

第一步:用细铁丝把大塑料口袋撑成圆形.(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在课前完成;以节省课堂上的时间.)

第二步:将塑料口袋撑开后;罩在一支点燃的蜡烛上.

特别注意:塑料口袋不要靠蜡烛太近;否则;塑料口袋会被烧坏.第三步:过一会儿松手;看塑料袋是否会上升.

教师再次强调本次实验的注意点:选择塑料口袋的时候;要选择薄而轻的塑料口袋;不能太重;铁丝也要细一点;轻一点;不能太重;否则会影响实验的效果.

学生分小组进行本次实验;教师巡视;提醒实验中的注意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交流实验结果;全班交流讨论:纸蛇为什么会转动热气球为什么会上升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两次实验;思考:是什么让纸蛇转动;让热气球上升的

学生答:是蜡烛燃烧产生的热空气使纸蛇转动;热气球上升的.

教师总结:是的;热气球上升;纸蛇转动;都是因为热空气的原因.热空气比较轻;会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使纸蛇转动;也带动了热气球的上升.

相机板书;热空气轻;会上升.

实验三:教师演示纸杯实验

引导:为了进一步验证热空气轻;会上升这一特点;我们再来做一个纸杯实验.

教师做演示实验:

出示实验材料:纸杯、蜡烛、细线、支架.

实验操作过程:将两只纸杯口部朝下;用细线悬挂在支架的两边;保持平衡.在一只纸杯下边点上蜡烛.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学生会发现;本来保持平衡的两只纸杯;现在不平衡了.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热空气轻;会上升这一特点.三、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流动

教师引导: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热空气轻;会上升这一特点.那么冷空气和热空气究竟是怎样流动的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流动实验.

展示实验材料:水槽两个、冰水、热水、广口瓶两个、玻璃片一块、线香、打火机.

教师边做演示实验;边讲解实验中的注意点:

第一步:在两个水槽中分别倒入冰水和热水;然后把两个广口瓶分别放在冷水和热水中;过一会儿取出来.(注意要确保两个广口瓶一个变冷;一个变热.)

第二步:把线香点燃;放在热瓶中;使热瓶中充满烟雾;然后拿走线香;在热瓶上盖上玻璃片.(注意;第二步速度要快;否则;热瓶会冷却;影响实验的效果.)

第三步:将冷瓶倒放在热瓶上;轻轻抽掉玻璃片;仔细观察;热瓶中烟的流动.(注意;抽掉玻璃片以后;要让两个广口瓶口对口;不能让烟雾跑出来.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观察实验的现象.)

第四步:将冷瓶和热瓶上下颠倒一下;重复上面的步骤;引导学生再观察实验现象.

全班交流讨论;引导学生说一说看到了怎样的实验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

教师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总结:热瓶里装的是热空气;热空气会上升;冷瓶里的冷空气下沉;流向热瓶;补充热空气留下的空间;而热空气在冷瓶里流动的过程中受冷;因此下沉;从而形成冷热瓶内空气的循环流动.

教师边讲解边用示意图板书;引导学生更加形象、直观的了解冷热

空气的流动情况.

引导学生完善活动手册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了空气的流动;知道了热空气轻;会上升.同时通过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流动实验;知道了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流动情况.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流动;请大家课后预习下一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制作观察空气流动的简易装置;进一步体会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

2.知道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明白其中的原理.

3.根据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流动规律;解释大自然中风是怎样形成的.

4.思考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制造风;明白制造风的意义.

教学重点:

知道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大自然中风是怎样形成的.

教学难点:

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运用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

教学准备:

风的成因示意图、多媒体课件等等.

预习要求:

观察自然界中的风;并通过查阅资料;初步了解风是怎样形成的.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同学们;上一课我们研究了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流动;谁来说一说;热空气有什么特点他是怎样流动的

2.纸蛇转动和热气球上升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3.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流动规律.

板书课题:3.热空气和冷空气

二、制作观察空气流动的简易装置

1.教师引导:要想进一步探究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流动规律;我们就要来制作一个简易的空气流动装置.

2.出示课本上的空气流动简易装置制作和实验的图片及方法步骤.

3.学生自由读一读;了解空气流动简易装置制作和实验需要的材料、方法、注意点.

4.全班交流:

材料:塑料瓶、短蜡烛、美工刀、垫片、打火机等.

制作步骤:

用美工刀给塑料瓶扣底;边缘修理平整.

将去底的塑料瓶罩在点燃的蜡烛上;瓶底的一侧用垫片垫起来;观察火焰的情况.

去掉垫片;再观察火焰有什么变化.

教师强调注意点:首先要注意安全;其次注意短蜡烛点燃后不要靠近塑料瓶;不然会把塑料瓶烧得变形;影响实验的效果.这个实验可以多次进行;在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5.小组合作制作空气流动的简易装置;并按要求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实验结论.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装置制作情况及实验进展情况;相机指导.

6.各小组汇报实验情况;教师小结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三、探讨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实际应用一:

出示暖气片图片;教师引导: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知道热空气是向上流动的.老师想请大家帮忙解决一个问题:如果要在一个房间里面安装暖气片;你认为;把暖气片安装在房间的低处;还是高处;为什么

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并加以总结:如果装暖气片;应该装在房间的低处;因为暖气片散发出来的是热空气;热空气向上升;不用多长时间;暖气就会循环到整个房间.如果把暖气片装在房间的高处;暖气只会停留在房间的上部.

实际应用二:

出示超市里冷藏柜图片;教师引导:在超市里面;有很多的冷藏柜;我们发现;这些冷藏柜很多都是不加盖子的.为什么冷藏柜可以不加盖子呢

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弄明白冷藏柜散发出来的是冷空气;冷空气在下方;热空气在上方是;很少发生对流的.因此;冷藏柜不加盖子;也不用担心冷藏柜里的冷气会跑掉.

其他运用:

除了暖气片和超市里的冷藏柜;空气流动的规律在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

学生举例子;并说一说其中的原理;教师加以引导并肯定.

出示一些空气流动的规律在生产生活中运用的例子;如热气球飞行、孔明灯、油烟机的安装等等;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空气流动的规律.

四、研究风的形成

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大家都盼望刮一点风;驱散炎热的空气.大家知道风是怎样形成的吗其实;风也是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流动造成的;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风的形成.

出示课本中大自然的风的形成示意图;学生仔细看这幅图;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大自然中风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根据示意图;试着说一说风是怎样形成的;教师相机指导.

出示风形成的原因;引导学生读一读;看一看;进一步了解风形成的原因.

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

教师总结:风形成的原因;我们可以用一句话简单的概括;就是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板书)

引导学生读一读这个句子;进一步体会风的形成.

五、制造风

既然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空气的流动来制造风;你们能想出办法来制造风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这个问题:用扇子扇、用电吹风吹、用嘴吹、挤压塑料袋、电风扇吹、空调吹等等.

教师小结:我们知道了风形成的原因;那么当我们在生产生活中需要风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这样的原理来制造风..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冷空气热空气流动的原理;同时明白了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课后请大家继续观察我们周围的生活;了解冷热空气运动的规律在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广泛的应用.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反思 第1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 《科学是……》教学反思 《科学是…..》这一课是整套教材的一个启蒙,让学生在理性上知道什么是科学,即科学不仅是需要学习的一堆知识,同时也是对过程与方法、技能思想上的一种积累。 首先,我在讨论“科学”是什么的环节上分成了三步,由浅入深。从观察一些图片知道科学是一些发明创造之类的大事情,同时逐渐引导学生注意到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回忆自己是否有过类似于科学家的研究经历。其次,利用空气占据空间这个活动意识到平时“游戏”的时候科学就伴随着自己。在最后加入了“琴纳与牛痘”的故事,深刻的让学生理解“科学”是什么。体会到科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身边。 其次,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科学,很多课堂的要求、习惯都不明确。老师在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强调常规的管理。但过多的要求可能又会制约学生的发展,限制他们的思维。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课堂。在我让学生根据科学探究的过程复述琴纳与牛痘的故事,为防止有些同学在那无事可做,我提出要求,认真倾听,对不足之处进行补充、改进,既提出了课堂要求,又让学生有事可做。 再则,我们要用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敢问、爱问、善问的精神。但与此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对于其他一些问题,不能不管不问,要尊重每位同学的思想成果。 《做一名小科学家》教学反思 这节课给我同时也给我的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这一堂课,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维方式,能自己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真正做到主动的学习,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作为教师,我尽可能的把课改后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融通在教学中,使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有了新的质的突破和提高,真正下放权力,不摆架子,尊重学生,主动扮演“引路人”的角色,彻底改变过去教师唯上、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学生提出的诸多问题里,作为教师的我,对于学生提出的个别问题,并没有做出很好的解答,只缘于自己知识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1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 1.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 2.居里夫人发现了镭。 3.李时珍用自己毕生精力完成一部医学著作《本草纲目》。 4.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1)提出问题(2)作出猜测(3)寻找证据(4)得出结论。 5.“会动小人”谜底的揭开,帮助我们人类造出了电影机。 6.纸鹦鹉“站立”谜底是降低重心。 第2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1.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如小草、花朵、黄瓜、小狗、小兔、种子等;没有生命的物体叫非生物。如白云、瀑布、机器人、石头等。 2.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1)吃东西(2)需要呼吸(3)都能繁殖(4)都能长大(5)对刺激有反应(6)都能运动(7)会死亡(8)排泄。 3.常见植物名称(生长环境):杨树(操场边)、浮萍(水塘里)、仙人掌(沙土里)、橡皮树(花盆)、爬山虎(爬在墙上)…… 4.树叶生长方式:对生互生轮生。 5.植物的共同特征:依靠阳光进行独立生活,位置一般不移动。 6.给下列植物分类:1.苦瓜 2.桦树 3.椰子树 4.苹果树 5.菊花 6.玉米 7.仙人掌 8.蒲公英 9.荷花 10.水稻 (1)按植物茎的形态分: ①木本植物:2 3 4 ②草本植物:1 5 6 7 8 9 10 (2)按植物的生态习性分: ①水生植物:9 ②陆生植物:1 2 3 4 5 6 7 8 10 (3)按植物的生活周期分: ①一年生植物:1 6 8 10 ②多年生植物:2 3 4 5 7 9 9.动物的共同特征:能够繁殖、长大、呼吸、吃东西、运动、排泄…… 10.给下列动物分类:1.家鸽 2.海鸥 3.螳螂 4.斑马 5.乌龟 6.非洲象 7.娃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三年级科学复习资料 第1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 1好奇心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并驱使我们不断寻找问题的答案。我们这些经历其实和科学家的工作十分相似。2、2、我知道的科学家有: 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 爱迪生:发明电灯,被称为“发明大王” 李时珍:写出《本草纲目》 3、我知道的科学研究有:农业研究、医学研究、航天探索。 4.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1)提出问题(2)作出猜测(3)寻找证据(4)得出结论。我们要进行科学研究首先要学会提出问题。 5科学研究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 5.1824年英国人罗杰特做了一个“会动小人”的有趣的活动,英国医生罗杰特发现了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电影就是根据他解释的原理制作的。 6.纸鹦鹉“站立”秘密是上轻下重,保持左右平衡。 7、重心越低,物体越平稳。 11、如果一个物体(C)就不容易倒。 A 上重下轻 B 放在矮处 C 上轻下重 D 上下一样重 12、小丑为什么能在细线上表演杂技?这是() A解决问题 B作出猜测 C提出问题 13、走刚丝的杂技演员手里拿着长长的竿子是为了(B) A挡风 B 保持平衡 14、观察蚂蚁也是科学研究。(√) 15、科学只是科学家有关。(×) 16、科学是非常高深的问题,我们小学生不需要了解。(×) 17、想办法保持平衡能让各种物品站在你的指尖上。(√) 18、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入手,就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成为一名小科学家。(√) 19、只要是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人,我们都称他们为科学家。(×) 20、我们所做的活动与科学探究没有关系。(×) 21、下面不属于科学探究活动的是(B) A.同学们一起研究课本中出现的一个问题 B.小明把电视机砸烂了 C.技术员在观察实验田中的玉米生长情况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答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答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 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 1.1 科学是?? 1、当听到“科学” 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答:我想到科学和我们的生活有关,和我们的学习有关,还想到很多科学家等;我想到了(农业研究)、(实验分析)、(医学研究)、(珠峰测量)、(航天探索) 2、我们做过的类似科学家的活动有什么? 答:看小鸡出壳、看自己的影子、观察蚂蚁、拆玩具、看电视机里有什么等 3、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 答: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4、知道的科学家的名字有? 答:琴纳、爱迪生、居里夫人、李时珍、袁隆平、牛顿 5、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能说说科学是什么吗? 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科学不仅仅是科学家进行的高科技领域的研究,我们经常做的象:观察小动物、拆装自己的玩具、观察太阳、星星等天体等这样的事情都和科学家的研究很相似,所以我们也是在进行科学研究。 制作名称:让小人动起。 制作材料:一张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白纸,彩笔、铅笔。 制作过程:1)准备一张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白纸,将白纸对折。2)在对折的两张纸条上,分别画上大小相同、神情不一的小人。(简单的小人)3)把上面的一张纸条紧紧地卷在一支铅笔上。4)左手按住纸条上部,右手拿着铅笔,让上面的纸条随铅笔不断快速地伸展、卷曲。 实验结论:人眼具有暂时记忆 2.1 做一名小科学家

1、通过以上的活动你有什么发现? 答:通过做这些小制作我们发现在让它们站立的关键是让它们保持平衡,所以关键就是把固定物放在物体的底部,以使它们的重心向下。 制作名称:让鹦鹉站起来。 制作准备:彩纸、剪刀、曲别针、夹子、铅笔、金属丝等。 制作过程:1)用剪刀将彩纸剪出鹦鹉的样子。2)把曲别针夹在鹦鹉的尾部,把鹦鹉放在自己的指尖上。3)鹦鹉在指尖上站起来了。 结论: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 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2.1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1、墙根的青苔是不是有生命的物体? 答:墙根的青苔是有生命的物体。 2、为什么说它们是有什么生命的? 答:说它们是有生命的是因为它们都要吃东西,都需要呼吸,都能够长大,并且有一定的生命周期,都能够繁殖,对刺激都有反应。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都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 3、下面的物体是有生命的物体吗? 答:水中的鲜花、种子蔬菜和水果会持续一段时间可以视为有生命的物体,白云就不属于有生命的物体。 2.2 校园里的植物 1、观察校园里的植物的生长环境,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答:棕榈树生长在操场边,阳光照射充足的地方;浮萍生长在水塘里,有水的地方;种在花盆的橡皮树和在沙土中的仙人掌;在墙壁上爬的爬山虎。 2、植物的叶序? 答:植物的叶子的生长形式叫做叶序,植物的叶序共有四种方式:对生、互生、轮生和簇生。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观察水》教学案例 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水,并能在观察中发现水的性质。 (2)能用文字、图画或者语言描述观察水的结果。 (3)初步学会认识物体的方法,能够在多种液体中快速鉴别水。 (4)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 2.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水的性质; (2)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学会做溶解实验,理解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过程中,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 (2)喜欢研究与水有关的事情,愿意与同学交流看法,学会倾听,善于从同伴的发言中发现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性,并在认识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较能力、综合分析

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烧杯、水槽、筷子、糖、方糖、面粉、酱油、牛奶、橙汁、白酒、水及热水、调羹、一次性塑料杯等。 2.学生准备: 调料袋。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夏天你们最喜欢从事什么体育运动?谁来谈谈自己的感受。(……)有一首歌描述了在水上划船的情景,会唱吗? 生齐唱:《让我们荡起双浆》 (二)、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在水上悠闲地划着小船,欣赏着岸边的风景,感觉美不美?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水的图片,我们来欣赏欣赏。(

课件展示) 2、师:同学们,水美不美?关于水,你知道些什么呢? 3、揭题: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观察研究水。(板书课题:观察水) (三)、观察、认识水 1、师出示一杯水,组织学生讨论:如果让你来观察水有什么特征,你可以用哪些方法? 2、生汇报交流 3、师小结并示范动作:观察研究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眼晴来看,看它的形状,看它的颜色,也可以用鼻子去闻它的气味,或者用嘴来尝尝味道,还可以用你能想到的其它方法。 4、组织学生分组观察水并作好记录:在各组桌上有一大杯自来水,各组同学共同合作,认真观察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有哪些特点。(媒体播放轻音乐) 5、各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前汇报水是什么样的,同时说出本组的方法。(在视屏展示台上相机出示各组实验记录表) 6、比赛:在每组的实验桌上,有酱油、牛奶、橙汁、糖水、白酒、水六杯不同的液体,各组同学团结协作,用最快最科学的方法找出哪杯是水。(

苏教版三年级上科学复习资料

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1、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我想到了(农业研究)、(实验分析)、(医学研究)、(珠峰测量)、(航天探索)…… 2、(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 3、(好奇心)让我们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并驱使我们不断地寻找问题的答案。 4、我们做过的类似科学家的活动有:(看小鸡出壳)、(看自己的影子)、(观察蚂蚁)、(拆玩具)、(看电视机里有什么)等。 5、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6、我知道的科学家的名字有:(琴纳)、(爱迪生)、(居里夫人)、(李时珍)、(袁隆平)、(牛顿)…… 7、英国人(罗杰特)发现了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电影)就是根据他解释的原理制作的。 8、纸鹦鹉这所以能站在手指上是因为(保持平衡)的原因。 第二单元: 1、校园里(花草)、(树木)、(小鸟)、(蝴蝶)、(蚂蚁)、(蜜蜂)等都是有生命的。 2、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有:(能长大)、(会繁殖)、(会死亡)(要呼吸)、(要吃东西)、(都对刺激有反应)等。 3、(生物)一般可分为(植物)和(动物),动物中又包括我们(人类)。 4、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注意:(随时记录)、(注意安全)、(不惊动或伤害小生物)、(校外寻找要和大人打招呼)。 5、树叶的生长形式有(对生)、(互生)、(轮生)。 6、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7、蜗牛的身体分为(壳)、(头)、(腹足)、(尾),头上有(两对触角),(腹足)可以运动。 8、金鱼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 9、兔子和萝卜的相同之处有:(能长大)、(会繁殖)、(会死亡)(要呼吸)、(要吃东西)、(对刺激有反应)等。 10、兔子和萝卜的不同之处有:(1)萝卜不能改变自身位置,兔子 可以运动(2)萝卜依靠阳光独立生活,兔子所需营养由外部供给。

最新版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认识空气 1、粉笔、水等物质都需要占据空间。 2、空气也需要占据空间。 3、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被压缩,也可以被扩张。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 4、水占据的空间不能被压缩或扩张。 5、篮球、足球、自行车胎、压缩玩具、喷水壶等都利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的特征。 6、空气具有质量。空气的质量比较轻。 7、可以用天平测量空气的质量 8、1升的空气大约重1.29克。大量体积的空气也会有比较重的质量。 9、相同体积的其他物质和空气相比,质量比空气大;相同质量的空气和其他物质相比,体积比较大。 10、空气被加热后会上浮。这说明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11、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大气受太阳辐射,受热不均,导致形成冷热空气,空气循环运动,就形成了风。 第二单元研究土壤 1、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2、土壤由水、空气、砂、黏土、腐殖质等组成。 3、常见的土壤类型是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 4、土壤中的固体部分按颗粒大小可以分为砂粒、粉粒、黏粒三种颗粒类型。

5、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6、含黏土较多的土壤叫黏质土。 7、沙粒、粉粒、黏粒三者含量差不多的叫作壤土。 8、土壤中有大颗粒的沙粒、中等颗粒的粉粒和细小颗粒的黏粒。 9、土壤中渗水性最强、透气性最好的是沙土,黏土的渗水性和透气性最差,壤土的渗水性和透气性适中。 10、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它们被称为腐殖质。 11、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须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越深,越肥沃。 12、山上的表层土因经常受雨水的冲刷而流失,造成土壤贫瘠。有的地区通过修筑梯田,来防止水土的流失和保持土壤的肥力。 13贫瘠的土壤还可以通过种植绿肥、施农家肥和收集落叶沤肥等方法增加腐殖质来加以改良。 14、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 15、土壤的贡献有:为植物提供了养分、水分,为动物生存提供了栖息地为人类提供了住所和制作物品的原料…… 16、人类破坏土壤的活动有:喷洒农药、抛撒垃圾、开山毁坏、开窑烧砖、乱丢废旧电池等。 17、保护家乡土壤的方法有:不乱喷洒农药、积极回收垃圾、植树造林、环保宣传、保护蚯蚓等 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 1、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1.1 科学是??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肥皂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学会归纳、总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做科学的科学志趣。 3、小组合作,运用探究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确定自己小组研究的问题并知道如何去研究。 教学难点:用自己准备的材料进行合作性的研究。 三、教学准备 “七彩” (吹肥皂泡的器具)、肥皂泡的相关资料、录像(彩虹的形成和各种肥皂泡)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活动过程 (一)教学导入, 激发学生研究肥皂泡的兴趣

1、谈话: 课间我看到有的同学在玩肥皂泡, 同学们兴趣很浓,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它, 好吗? 2、生回答。(好!) (二)自主学习, 研究肥皂泡 1、教师:请带了“七彩”的同学吹一吹,大家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提出关于肥皂泡的哪些问题? (1)学生活动。 (2)学生回答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 2、教师: 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提出了很多问题。请思考一下, 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有哪几个方面? 3、生回答。(颜色、形状、大小、弹性) 4、教师: 请你选择一下最感兴趣而且是你可以研究的问题来研究。

- 1 - (学生选择问题)请大家按选定的问题自由结组。 (学生自由结组) 5、教师: 每组同学对你们的问题先进行一下讨论, 你认为这个问题是怎样的, 准备怎样研究? (学生讨论)

6、教师: 请各组选一位代表, 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方案, 其他同学可以给他们提出建议和意见。 (生汇报方案) (三)观看录像, 改进自己的方案 1、教师: 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看完后, 也许对你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2、学生观看录像, 改进研究方案。(可与学生先探讨一下) (四)扩展 教师: 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 下课后, 请同学们努力搜集有关资料, 继续丰富完善你们的研究方案,分工合作,准备研究所需的各种材料,也可以请老师家长帮忙。 1. 2 做一位小科学家 一.教学目标 1. 过程与方法 (1)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 (2)会提问题。 2. 知识与技能: 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 认识科学是什么。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 立志做一位小科学家。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A4直接打印)汇总

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一填空(50个) 第1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 1、好奇心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 2、英国乡村医生琴纳是发现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科学家。 3、李时珍写了《本草纲目》,居里夫人发现镭,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 4、英国医生罗杰特发现了人的眼睛具有视觉暂留现象,根据这一原理制作了电影。 5、纸鹦鹉“站立”谜底是纸鹦鹉的底部别着别针。 6、物体上轻下重,物体就越稳。 7、走钢丝的杂技演员手里拿着长长的竿子是为了保持平衡。 第2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8、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例如小草、花朵、黄瓜、小狗、小兔、种子等。没有生命的物体叫非生物。例如白云、瀑布、机器人、石头等。 9、观察树皮的时候,可以用拓印的方法把观察树皮的结果记录下来。 10、蚂蚁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有3对足。1对触角。 11、昆虫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有3对足,都产卵繁殖后代。 第3单元生命之源—水

12、水是动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是生命之源。 13、一般情况下,人如果连续5天不喝水,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14、人体65℅是水;鸡蛋76℅是水;鱼85℅是水;蔬菜90℅是水。 15、生命离不开水,水就像母亲的乳汁一样,哺育着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16、我们在研究小草每天“喝水”时,在试管上滴几滴油的目的是防止水份蒸发。 17、水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像具有水这样特点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液体。 18、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或相四周扩散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19、铺地砖的地面容易返潮是水的毛细现象引起的。 20、水的表面有一种互相拉着的力,使其表面尽量缩小,这种力叫做水的表面张力。 21、树叶上的小水珠是球形的,是由水的表面张力形成的。 22、把方糖放入水中,糖块不见了,而水会变甜,像这样的现象就是溶解。 23、在地图和地球仪上蓝色代表海洋,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4、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是海洋里的咸水,只有极少量的淡水。 25、淡水绝大部分储藏在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只有一些河流、湖泊和浅层地下水可以供人类直接使用。 26、水资源危机,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教材答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教材解答 第一单元科学是…… 第一课 1、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我想到了科学家进行的农业研究、航天探索、试验分析、珠峰测量、医学研究等高科技领域的研究。 2、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 科学家的工作的过程可以大体分成以下几个部分: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3、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能说说科学是什么吗?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科学不仅仅是科学家进行的高科技领域的研究,我们经常做的象:观察小动物、拆装自己的玩具、观察太阳、星星等天体等这样的事情都和科学家的研究很相似,所以我们也是在进行科学研究。 4、实验制作:让小人动起来 通过以上的活动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做这些小制作我们发现在让它们站立的关键是让它们保持平衡,所以关键就是把固定物放在物体的底部,以使它们的重心向下。 第二课 本节课的主体活动是让一只纸鹦鹉站起来,借助这个活动,让学生经历从提出问题到寻求问题的答案,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领悟到“重物加在物体的底部,物体才可以保持平衡,而且重心越低,物体就越平稳。”这个道理。 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第一课 1、墙根的青苔是不是有生命的物体? 墙根的青苔是有生命的物体。 2、为什么说它们是有什么生命的? 说它们是有生命的是因为它们都要吃东西,都需要呼吸,都能够长大,并且有一定的生命周期,都能够繁殖,对刺激都有反应。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都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 3、下面的物体是有生命的物体吗? 水中的鲜花、种子蔬菜和水果会持续一段时间可以视为有生命的物体,白云就不属于有生命的物体。 第二课 1、观察校园里的植物的生长环境,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棕榈树生长在操场边,阳光照射充足的地方;浮萍生长在水塘里,有水的地方;种在花盆的橡皮树和在沙土中的仙人掌;在墙壁上爬的爬山虎。 2、植物的叶序 植物的叶子的生长形式叫做叶序,植物的叶序共有四种方式:对生、互生、轮生和簇生。3、花的形状 花的形状又叫做花序,花序的种类很多:总状花序、穗状花序、柔荑花序、伞房花序、头状花序、圆锥花序、伞形花序和聚伞花序。 4、你观察到的这些植物有哪些共同特征? 我们观察到的这些植物中它们都有根、茎、叶、花和果实,它们都需要水分、空气、阳光等,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教案学校 科目科学 班级三年级 册次三年级上册教师 教学进度计划表

第一单元

1.1科学是什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肥皂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学会归纳、总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做科学的科学志趣。 3、小组合作,运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确定自己小组研究的问题并知道如何去研究。 教学难点:用自己准备的材料进行合作性的研究。 教学准备: “七彩”(吹肥皂泡的器具)、肥皂泡的相关资料、录像(彩虹的形成和各种肥皂泡) 教学活动过程 (一)教学导入,激发学生研究肥皂泡的兴趣 1、谈话:课间我看到有的同学在玩肥皂泡,同学们兴趣很浓,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它,好吗? 2、生回答。(好!) (二)自主学习,研究肥皂泡 1、教师:请带了“七彩”的同学吹一吹,大家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提出关于肥皂泡的哪些问题?

(1)学生活动。 (2)学生回答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2、教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提出了很多问题。请思考一下,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有哪几个方面? 3、生回答。(颜色、形状、大小、弹性) 4、教师:请你选择一下最感兴趣而且是你可以研究的问题来研究。(学生选择问题)请大家按选定的问题小组讨论。 5、教师:每组同学对你们的问题先进行一下讨论,你认为这个问题是怎样的,准备怎样研究? (学生讨论) 6、教师:请各组选一位代表,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方案,其他同学可以给他们提出建议和意见。 (生汇报方案) (三)观看视频,改进自己的方案 1、教师: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看完后,也许对你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2、学生观看视频,改进研究方案。(可与学生先探讨一下) (四)扩展 1、教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下课后,请同学们努力搜集有关资料,继续丰富完善你们的研究方案,分工合作,准备研究所需的各种材料,也可以请老师、家长帮忙。 2、学生准备。

(新教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班级:三年级任课教师:×××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探究与兴趣目标 科学探究的8个要素: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 科学态度目标: 探究兴趣、实事求是、追求创新、合作分享 (三)科学思考能力 在教学中引导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他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具体如下: ①发觉与描述自然现象因果问题的能力觉察、产生和叙述另有假说和理论的能力 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②产生逻辑预测的能力 ③计划和实施控制实验测试假说的能力 ④收集、组织和分析实验数据与相关资料的能力 ⑤作出和运用合理结论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册科学包含五个单元,共19课,但是却包含了18个主要概念的分布: 物质科学领域 1.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 2.水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单一物质。 3.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 4.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 5.力作用于物体,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6.机械能、声、光、热、电、磁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生命科学领域 7.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 8.植物能适应环境&可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 9.动物能适应环境,通过获取植物和其他动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 10.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分工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 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套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套 第一课时《科学是……》教案教学目标: 1、在“观察折叠小人”活动中能够有所发现,提出问题。 能够从琴纳和牛痘的故事中受到启发,知道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求问题解答的过程。 2、知道科学是什么。 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3、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想知道,爱提问。 教学准备:插图、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是学生接触科学的第一课,对“科学”这一概念不能够深刻理解,只能获得表面意义上的理解,所以本课一开始用“当你听到‘科学’这个词时,你想到了什么”这个问题来激发学生去思考。凭已有经验,学生会把科学和科学家联系起来,和自己无关。教师这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来谈谈自己亲身的体验,学生很容易说出:由于好奇才做出这些事,这恰恰和科学家的工作分相似。课后应布置学生搜集更多科学家的研究故事,让学生从这些科学家的研究中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本课谈科学是什么,应从外延上谈,而不是从内涵上去灌输,教学中不可要求学生谈什么是科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将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科学”。 2、提问:你知道科学是什么吗? (板书课题 ) 二、探究新知: 1、了解科学是什么。 (1)讨论“什么是科学?” 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2)引导学生看课本第2页插图,开阔一下视野。 (3)提问:图上的人在做什么?让学生说一说插图的内容,教师适当地加以补充说明。 (4)、谈话:只有科学家那里才有科学吗?你有没有做过下面这些小朋友做的事情?(看书中图片)想一想,你为什么想做这些事情? (学生交流) (5)、师生小结: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2、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1)可采取放录音故事、老师讲故事、学生自己阅读等不同方法让学生了解故事梗概。 (2)提问: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琴纳是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医生。在故事的开始部分,他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开展科学课程,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能力方面的培养,那么想要进一步提高孩子对科学学习的热情,教师该怎么计划呢?下面是由整理的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3篇,一起来看看吧。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篇一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学生共70人,二个班。学生视野虽然比较开阔,但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相对不如以前的学生。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册书22课。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方面:

1、科学在我们身边:(1---3)课,以学生玩玩具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展开,拓展到了解身边熟悉的、常见的事物,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通过亲历活动,使学生“走近科学",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 2、我们怎么知道:(4---9)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物体,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亲历科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3、水的科学:(10---14)课,以“学生对水已有的认知"为线索,通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资源的分布、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了解水的三态、认识水中物体的沉浮、进行水的多少的比较、认识水的压力等各种探究活动,层层展开,逐步推进,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了解、认识水的特点。 4、天气与我们的生活:(15--19)课,以“学生对天气的亲身体验"为线索,进行观察、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动,增强学生观察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身边常见科学现象的情感,意识到探究科学可以从身边的科学现象入手。 5、我们周围的空气(20;22)课, 6、研究与实践:(24、25)课,以“学生对玩具的认知’’为线索,引领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形象、直观的具体问题,包括较为简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复习提纲整理

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认识空气元知识点 1.像粉笔、水一样。空气也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2.把一个袋口打开、口朝下的塑料袋快速移动后握紧,塑料袋会鼓起来,这是因为塑料袋装满了空气。 3.在做注射器挤压空气实验时,放一小块泡沫在针筒里会看得更清。 4.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充气城堡,射钉枪、足球、喷水壶喷水、充气床等。 5.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2)按一下“归零”按钮,确保在称量之前显示为“0”。 (3)将要称的物体放在电子天平上,读取显示数字即可。6.通过用电子天平测皮球充气前和充气后质量的变化,可以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 7.17世纪,伽利略做了一个实验:用气泵向一个大玻璃瓶打足气使瓶中尽可能多装一些空气,并封住瓶口,用天平称出瓶子的质量然后把瓶口打开,再称,发现瓶子的质量减少了。伽利略认为,减少的质量就是把瓶口打开后跑出来的空气的质量,从而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8.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克,相当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

9.热空气要比相同体积的冷空气质量轻,所以热空气会向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10.暖气片都安装在房间的低处,可以让空气自然上升,提高室内气温。 11.阳光使地表温度升高,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方的空气,冷空气补充到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热空气从地面上升,越升越高,然后又开始冷却下降,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12.生活中扇扇子、用吹风机吹头发,吹风车、挤袋子都可以制造风。 第二单元研究土壤知识点 1.可以到田野、花圃或池塘边等不同的地方挖一些土壤来研究。在挖土的时候必须有大人陪同才能去水边。 2.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3.挖来的土壤里有蚂蚁、小石子、枯树叶、沙子、蜗牛壳等。 4.把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搅拌静止后发现沉淀物分层,上层的物质是黏土,下层的物质是沙粒。

2020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2020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1、空气占据空间吗 教学目标: 1.以粉笔、水为例;引发学生对物体会占据空间的思考. 2.通过三个不同的实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3.能从具体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并依据证据;概括空气占据空间的性质. 4.在玩注射器的活动中;认识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5.能够列举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教学重点: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操作;知道空气占据空间;明白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知道空气有占据空间;可以被压缩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粉笔、水杯、水、漏斗、小口瓶、水槽、纸团、气球、塑料瓶、注射器、橡皮、凤尾夹等等. 预习要求: 观察我们周围的空气;初步了解空气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小诗;引导学生读一读. 虽然看不到你; 也摸不着你; 可你自由自在的; 在世界每个角落嬉戏. 你呀;总是这么调皮. 植物说;有了你; 我们才能茁壮成长;

动物说;没有你; 我们就会停止呼吸. 你呀;就是这么神奇. 2.学生自由读一读这首小诗;并猜一猜这首小诗写的是什么事物有什么特点 全班交流:这首小诗写的是空气;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有调皮、神奇的特点. 3.教师引导:同学们;在二年级的时候;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周围存在着空气;空气具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其实空气还有许多特点. 4.这个单元我们来进一步研究空气;来认识更多的有关空气的特点. 板书课题:第一单元认识空气 二、课前小研究 1.教师出示一盒满满的粉笔;问:同学们;老师手里的这盒粉笔;已经是满满的了;老师想问大家一下;还能往盒子里放进粉笔吗为什么说一说你的理由. 预测:大多数同学的观点是不能放了;因为粉笔盒已经被放满了;没有地方再放粉笔了. 2.教师再出示一杯满满的水;问学生:还能往水杯里倒水吗 预测:大多数同学的观点是不能;因为杯子里的水已经满了;再倒就漫出来了. 教师引导:同学们;粉笔盒满了;就不能再放粉笔了;水杯里的水满了;就不能再加水了.粉笔盒和水杯都是有一定的空间的;而粉笔盒和水都是占据空间的;当这个空间被占满了;就不能再往里面放东西了. 3.水和粉笔;都是占据空间的;那么;大家想过没有;我们周围的空气占据空间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话题. 板书:1、空气占据空间吗 三、研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教师引导:我们想要研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就先动手做几个小实验.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及练习题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 ▲1、好奇心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并驱使我们不断寻找问题的答案。我们这些经历其实和科学家的工作十分相似。 ▲2、科学家工作[或者说科学研究]经历的四个阶段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我们要进行科学研究首先要学会提出问题。 ▲3、在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科学家在提出问题后就要想办法把问题解决了。 科学研究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 ▲4、爱德华·琴纳是一位英国乡村医生,他是一位发现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科学家。 5、牛会生一种类似天花的病,这是就牛痘。 ▲6、1824年英国人罗杰特做了一个“动起来小人”的有趣的活动,并对这一活动作出了自己的解释,后来这一解释被人们接受,电影就是根据他解释的原理制作的。 英国医生罗杰特发现了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 7、我知道的科学家有: 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 爱迪生:发明电灯,被称为“发明大王” 李时珍:写出《本草纲目》 8、我知道的科学研究有:农业研究、医学研究、航天探索。 ▲9、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上轻下重,保持左右平衡。 10、重心越低,物体越平稳。 11、如果一个物体(C)就不容易倒。

A 上重下轻 B 放在矮处 C 下轻下重 D 上下一样重 12、小丑为什么能在细线上表演杂技?这是() A解决问题B作出猜测C提出问题 13、走刚丝的杂技演员手里拿着长长的竿子是为了(B) A挡风B 保持平衡 14、观察蚂蚁也是科学研究。(√) 15、科学只是科学家有关。(×) 16、科学是非常高深的问题,我们小学生不需要了解。(×) 17、想办法保持平衡能让各种物品站在你的指尖上。(√) 18、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入手,就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成为一名小科学家。(√) 19、只要是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人,我们都称他们为科学家。(×) 20、我们所做的活动与科学探究没有关系。(×) 21、下面不属于科学探究活动的是(B) A.同学们一起研究课本中出现的一个问题 B.小明把电视机砸烂了 C.技术员在观察实验田中的玉米生长情况 D.小军在自己制作飞机模型 22、你认为做一名科学家,下列行为中(D)是不对的。 A.细心观察 B.善于思考 C.具有好奇心 D.不要怀疑大人的话 23、我们要进行科学研究,首先要学会()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寻找证据 D.得出结论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答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 上册答案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 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 科学是…… 1、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答:我想到科学和我们的生活有关,和我们的学习有关,还想到很多科学家等;我想到了(农业研究)、(实验分析)、(医学研究)、(珠峰测量)、(航天探索) 2、我们做过的类似科学家的活动有什么 答:看小鸡出壳、看自己的影子、观察蚂蚁、拆玩具、看电视机里有什么等 3、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 答: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4、知道的科学家的名字有 答:琴纳、爱迪生、居里夫人、李时珍、袁隆平、牛顿 5、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能说说科学是什么吗 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科学不仅仅是科学家进行的高科技领域的研究,我们经常做的象:观察小动物、拆装自己的玩具、观察太阳、星星等天体等这样的事情都和科学家的研究很相似,所以我们也是在进行科学研究。 实验制作 制作名称:让小人动起。 制作材料:一张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白纸,彩笔、铅笔。 制作过程:1)准备一张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白纸,将白纸对折。2)在对折的两张纸条上,分别画上大小相同、神情不一的小人。(简单的小人)3)把上面的一张纸条紧紧地卷在一支铅笔上。4)左手按住纸条上部,右手拿着铅笔,让上面的纸条随铅笔不断快速地伸展、卷曲。 实验结论:人眼具有暂时记忆 做一名小科学家

1、通过以上的活动你有什么发现 答:通过做这些小制作我们发现在让它们站立的关键是让它们保持平衡,所以关键就是把固定物放在物体的底部,以使它们的重心向下。 实验制作 制作名称:让鹦鹉站起来。 制作准备:彩纸、剪刀、曲别针、夹子、铅笔、金属丝等。 制作过程:1)用剪刀将彩纸剪出鹦鹉的样子。2)把曲别针夹在鹦鹉的尾部,把鹦鹉放在自己的指尖上。3)鹦鹉在指尖上站起来了。 结论: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 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1、墙根的青苔是不是有生命的物体 答:墙根的青苔是有生命的物体。 2、为什么说它们是有什么生命的 答:说它们是有生命的是因为它们都要吃东西,都需要呼吸,都能够长大,并且有一定的生命周期,都能够繁殖,对刺激都有反应。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都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 3、下面的物体是有生命的物体吗 答:水中的鲜花、种子蔬菜和水果会持续一段时间可以视为有生命的物体,白云就不属于有生命的物体。 校园里的植物 1、观察校园里的植物的生长环境,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答:棕榈树生长在操场边,阳光照射充足的地方;浮萍生长在水塘里,有水的地方;种在花盆的橡皮树和在沙土中的仙人掌;在墙壁上爬的爬山虎。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小实验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探究 小实验 一、实验名称:动画小人 实验材料: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白纸、铅笔、彩笔, 实验步骤: 1将白纸对折,对折后要大小相等,分别画上大小相等、神情不一的小人, 2把上面的纸条紧紧卷在一支铅笔上 3左手按住纸条的底部,右手拿着铅笔,让上面的纸条随铅笔不断快速的伸展、卷曲 实验现象: 纸条随着铅笔伸展卷曲,上面的小人好像动起来了 实验结论:我们只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把小发现变成大科学二、实验名称: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 实验材料:卡纸、回形针、铅笔、剪刀、彩笔、白纸 实验步骤: 1在活动记录上描下或剪下鹦鹉图形 2将鹦鹉图形贴在卡纸上,沿轮廓剪下,鹦鹉就做好了 3不加回形针先试着让鹦鹉站在指尖上,瞧能不能站起来 4试着在纸鹦鹉不同部位加回形针,瞧能不能站在指尖上 实验现象: 1当不加回形针时纸鹦鹉不会站在指尖上 2只有把回形针加到纸鹦鹉尾部时,纸鹦鹉站在了我们的指尖上

实验结论: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物体会站起来 三、实验名称:观察不就是一家的蚂蚁相处情况。 实验材料:试管、橡皮塞、玻璃杯、蚂蚁 实验步骤: 1、采集不就是同一家的两窝蚂蚁,分别放在两支试管里,盖上橡皮塞。 2、把不同一家的蚂蚁各放一只到玻璃杯里,然后观察。 3、再放几只试试。 实验现象:瞧到不同一家的蚂蚁会相互撕咬。 实验结论:不同一家的蚂蚁会相互撕咬 四、实验名称:小草吸水 实验材料:大试管、试管架、橡皮泥、植物油、根系发达的小草、水、直尺 实验步骤: 1将小草放到装有水的试管中,用直尺量好高度,在水面上滴几滴植物油,防止水分蒸发 2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放到阳台上,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用直尺测量试管内水的高度 实验现象:发现试管里的水每天都在减少 实验结论:植物每天都在喝水 五、实验名称:西红柿含水有多少 实验材料:西红柿、刀、纱布、量杯、天平 实验步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