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冷站设计说明书参考教案

制冷站设计说明书参考教案

制冷站设计说明书参考教案
制冷站设计说明书参考教案

目录

(一)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 (1)

(二)方案设计 (1)

(三)冷负荷的计算 (1)

(四)制冷机组的选择 (1)

(五)水力计算 (2)

(六)设备选择 (3)

(七)设计总结 (6)

(八)参考文献 (7)

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

××市某办公楼空气调节用制冷机房设计

本工程为××市某办公楼空调用冷源——制冷机房设计,办公楼共五层,建筑面积40000m2,所供应的冷冻水温度为7/12℃。

二、方案设计

该机房制冷系统为四管制系统,即冷却水供/回水管、冷冻水供/回水管系统。

经冷水机组制冷后的7℃的冷冻水通过冷冻水供水管到达分水器,再通过分水器分别送往办公楼的各个区域,经过空调机组的12℃的冷冻水回水经集水器再由冷冻水回水管返回冷水机组,通过冷水机组中的蒸发器实现降温过程。

从冷水机组出来的37℃的冷却水经冷却水供水管到达冷却塔,经冷却塔冷却后返回冷水机组,如此循环往复。

考虑到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系统中配备补水系统,软化水系统,水处理系统等附属系统。

三、冷负荷的计算

1.面积热指标

q为90~140W/m2[1],取q=110 W/m2

2.根据面积热指标计算冷负荷

Q z=110×40000=4.4×106W

对于间接供冷系统一般附加7%~15%,这里选取12%。

Q= Q z(1+12%)=4.4×106×(1+12%)=4.963×106W=4963kW

四、制冷机组的选择

根据标准,属于较大规模建筑,宜取制冷机组3台,而且三台机组的容量相同。所以每台制冷机组制冷量Q’=4963/3=1654.3 kW

根据制冷量选取制冷机组具体型号如下:[3]

名称:RC系列模块化冷水机组

型号:RC130-13.0

五、水力计算

(一)冷冻循环水的管路水力估算

假定冷冻水的流速为2m/s 1.根据公式

[3]

d=103

L=71.5×3L/s=214.5 L/s =0.2145m3/s, 三台机组总管d 1=370mm,取350mm,则管段流速为v=2.02m/s ,满足流速要求。

单台机组流量L 1=71.5L/s=0.0715m3/s,其管径为213mm,取200mm,则管段流速v=1.93m/s ,满足流速要求。

(二)冷却循环水的管路水力估算 假定冷却水的流速为2m/s 根据公式

d=103 [3]

所以 L ’=91×3L/s=273 L/s =0.273m3/s, 三台机组总管d1’=417mm,取400mm,则管段流速v=2.17m/s ,满足流速要求。

单台机组流量L1’=91 L/s=0.091 m3/s, 其管径为241mm ,取250mm ,则管段流速v=1.85m/s ,v

L π4v

L π4

即管段阻力为5.08m 水柱。

[3]

六、设备选择

(一)冷却塔的选择

冷却塔选用开放式冷却塔,且为逆流式冷却塔,特点是安装面积小,高度大,适用于高度不受限制的场合,冷却水的进水温度为32℃,出水温度为37℃,冷却塔的补给水量为冷却塔的循环水量的2%~3%

冷却塔的冷却水量和风量的数学计算表达式 G=3600Q c /(C △t w ) [5] △t w = t w1- t w2=37-32=5℃ Q c =1.3Q (活塞式制冷机组) Q c —冷却塔冷却热量 Q —制冷机负荷

每台制冷机配一台冷却塔。 则 Q c =1.3×1.69=1654KW 每台冷却塔的水量计算:

G=3600 Q c /(C △t w )=3600×1654÷(4.2×5)=2.835×105

kg/h=283.5m 3/h

风量计算:

Q=)/(3600

21ts ts c I I Q t s1—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查得27.7℃。 [3] t s2=ts1+5℃=32.7℃

查焓湿图 得I s1=87kJ/kg I s2=115kJ/kg [6]

所以 Q=3600×1654÷4.2÷(115-87)=50633kg/h=39250m 3/h (空气密度为1.29kg/m 3) 选用三台型号一样的冷却塔,分别对应于三个制冷机组。

查说明书,选用CDBNL3系列低噪声型逆流冷却塔,型号为CDBNL3-300,主要参数如下:

(二)冷却水泵的选择(开式系统)

(1)扬程的计算:

H=1.2(H1 + H2 + H3+ H4)

H—冷却水泵的扬程

H1—冷却水系统的沿程及局部阻力水头损失5.08m(由上面计算)

H2—冷凝器内部阻力水头损失(m),这里取5.6m

H3—冷却塔中水的提升高度(m),这里取4.0m

H4—冷却塔的喷嘴雾压力水头,常取5m

因此冷却水泵所需的扬程H=1.2(H1 + H2 + H3+ H4)=23.62m。

(2)流量的确定:

由制冷机组性能参数得板式冷凝器水量为91L/s,即327.6 m3/h,考虑到泄漏,附加10%的余量即为,327.6×(1+10%)=360.4 m3/h

(2)冷却水泵的选择:

根据以上所得流量和扬程,选择四台(三用一备)BKZ系列型号为200-400的空调专用水泵:

(三)冷冻水泵的选择

(1)流量的计算

由制冷机组性能参数得板式冷凝器水量为71.5L/s,即257.4 m3/h,考虑到泄漏,附加10%的余量即为,257.4×(1+10%)=283.1 m3/h

(2)扬程的估算,估计冷冻水泵的扬程约为40m

(3)冷冻水泵的选择:

根据以上计算的流量和扬程,选择四台(三用一备)BKZ系列型号为200-410A的空

调专用水泵

(四)分水器和集水器的选择

分水器和集水器的管径可根据并联管道的总流量,通过该管径时的断面流速v=0.5~0.8m/s来确定。[5]

从分(集)水器上接出3根供向(来自)空调机组水管以及1根压力平衡管和1根来自(供向)冷水机组的水管,供水(回)管流速为2.0m/s取,d1=350mm,d2= d5=100mm, d3=d4 =125mm ,则总流通断面积为1002cm2,取分(集)水器内流速为0.7m/s,那么分(集)水器的流通断面积应为1002×2.0÷0.7=2863 cm2,于是算出分(集)水器内径为603mm,选用D600×10.0无缝钢管,实际流速为0.71m/s,满足要求。

L1=d1+60=410mm L2=d1+d2+120=570mm L3=d2+d3+120=345mm

L4=d3+d4+120=370mm L5=d4+ d5`+120=345mm,L6= d5+60=160mm

选择分(集)水器如下:

(五)补水系统的确定

1. 水箱的选择

冷冻水的补水量为循环水量的3%—4%,这里取3%。

所以补水量为71.5×3×3600×3%=23166kg/h=23 m3/h

又补水箱的大小应满足补水泵能连续运行1.5—2.5小时,这里取1.6小时。

所以补水箱的容积为V=(1.6×23166)÷103 m3≈35m3

2. 补水水泵的选择

冷冻水系统是闭式的,补水泵即起补水的作用又能对冷冻水系统起定压作用。

根据以上可知补水流量为23 m3/h

根据流量选择两台(一用一备)SB-X系列型号为65-40-150K的离心式清水单级泵:[7]

3. 软化水设备型号的选择

根据补水流量选用JYN系列全自动软化水设备:

(六)冷却水、冷冻水电子水处理器

根据冷却水流量982.8 m3/h,选用2台DSG系列电子水处理器:

(七)定压装置

可根据冷冻水补水量进行选择,由上面可得补水量为23m3/h,可选择GQS系列13号定压罐。其具体性能参数如下

(八)除污器的选择

除污器和水过滤器的型号可以按连接管管径选顶,连接管管径与干管的管径相同。七、设计总结

在这次设计中,我学到了很多以前在理论课上学不到的东西。这既包括理论知识在实践方面的运用,又包括在设计工作中应该注意的许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设计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计算、思路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以前总感觉自己学得已经差不多了,一旦进行实际设计,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这也许是我一个人的感觉。

八、参考文献

1.陆耀庆等,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6;

2.郭庆堂等,实用制冷工程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4;

3.路延魁等,空气调节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11;

4.戴永庆等,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空调技术实用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4;

5.董天禄等,离心式/螺杆式制冷机组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

6.马最良等,民用建筑空调设计.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7;

7.尉迟斌等,实用制冷与空调工程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4;

8.宋孝春等,民用建筑制冷空调设计资料集——蓄冷空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9;

9.宋孝春等,民用建筑制冷空调设计资料集——办公、公寓空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9;

10.长沙泛华空调所等,中央空调工程精选图集.北京:机械电力出版社,2004.1;

11.袁东立等,水源热泵设计图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7;

12.《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0;

13.《给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10;

14.《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50178-1993;

15.《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50114-2001;

16.《民用建筑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介绍

冷库制冷工艺的定义及其设计的基本内容 制冷工艺是制冷系统中的一个具体概念,是制冷循环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有机联合工艺技术。所有的制冷装置无论大小均需要进行制冷工艺的设计。冷库制冷工艺设计时大型制冷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主要研究食品冷藏供液的制冷装置中制冷工艺的设计,也就是冷库制冷工艺设计。“冷库”是对易腐败食品进行冷加工或冷藏的建筑物,它既要负荷生产的需要,又要负荷流通的需要。 冷库提供的冷冻、冷藏条件,使加工及贮存的易腐败食品保质保量,为农牧也生产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而制冷工艺设计就是为各空间提供冷源,也就是为各冷间提供不因室外空气参数和室内条件而变化的较为稳定的“温湿度”,以达到延长易腐败食品的贮存期限、最大限度地保持食品质量的目的,这就是制冷工艺课程的主要任务。冷库设计要确保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能优化、安全适用、质量保证。 完整的冷库设计包括制冷工艺设计、土建设计、电器设计、采暖于通风设计,以及给排水设计等五个方面。其中制冷工艺是先行,是主导,其他设计要根据制冷工艺设计提出的条件、数据来进行设计。各个专业的设计要密切配合,协同一致,共同完成冷库设计。冷库制冷工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即根据制冷机工作的原理,根据易腐败食品冷加工或冷藏的技术要求、卫生要求,参照有关设计规范或标准,合理地选择和装设全部制冷机器与设备(包括管道、阀门、管件、仪表等)。设计前,应进行可行性研究、调查,了解建库的确自然、社会情况以及各种物质、技术条件。设计时,吸取同类冷库设计、生产建设经验;参考国内外科学技术新成就;在总结实践经验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使冷库系统投入使用时生产流程合理,节约能源,操作维修方便。 国内冷库建设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新建的食品冷库越来越多,而且新增的冷库都在不断应用新技术,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在设计、使用、维护和保养等方面都包含越来越多的技术含量,使冷库在使用中真正做到安全、节能、好用。 近二十几年来,人们研究得最为积极的是对CFCs类氟利昂制冷剂的替代研究,其中冷库或其他小型制冷装置用制冷剂的替代研究表明,氨是一种很好的替代物。它不仅在大型冷控股中作为制冷剂,而且随着新研究成果的出现,例如,密封性好的装置和设备的研制成功、低粘度PAO润滑油与氨互溶性的发现等,使氨已可以用于小型的制冷装置及空调系统。目前已研制出专门用氨做制冷剂的氨用小型压缩机。扩

冰箱制冷系统设计说明书word版本

冰箱制冷系统设计说 明书

冰箱制冷系统设计说明书1.冰箱设计步骤

图1 BCD-348W/H电冰箱制冷系统图 2.冰箱的总体布置 2.1箱体设计要求及形式 电冰箱箱体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使用性能、外观、耐久性制造成本和市场销售。在进行设计时,要求造型别致、美观大方。除色调要与家庭家具协调外,还必须考虑占地面积小内容积大,宽度、深度与高度的比例合理,有稳定感等。冰箱箱体尺寸见表1。 表1箱体尺寸

2.2箱体外表面温度校核和绝热层厚度 设计箱体的绝热层时,可预先参照国内外冰箱的有关资料设定其厚度,并计算出箱体表面温度t w 。如果箱体外表面温度t w 低于露点温度t d ,则会在箱体表面发生凝露现象,因此箱体表面温度必须高于露点温度,一般t w > t d +0.2 )(i o o o W t t a K t t -- = (1) 国家标准GB8059.1规定,电冰箱在进行凝露实验时 亚温带SN 、温带N 气候条件下,露点温度为19±0.5℃ 亚热带ST 、热带T 气候条件下,露点温度为27±0.5℃ t o t i

在t w > t d 的前提下,计算箱体的漏热量Q 1,并用下面的公式校验绝热层的厚度 1 21) (Q t t A w w -= λδ (2) 1w t ----冰箱外壁温度,℃ 2w t ----冰箱内壁温度,℃ λ-----绝热层导热系数,w/(m.k) A -----传热面积,m 2 校验计算的厚度在设定厚度基础上进行修正,反复计算,直到合理为止。 3.冰箱热负荷计算 总热负荷Q=Q 1+Q 2+Q 3 Q 1---- 箱体的漏热量 Q 2---- 门封漏热量 Q 3---- 除露管漏热量 (1)箱体的漏热量Q 1 由于箱体外壳钢板很薄,而其导热系数很大,所以钢板热阻很小,可忽略不计。内胆多用塑料ABS 成型,热阻较大,可将其厚度一起计入隔热层,箱体的传热可以看做单层平壁的传热。 )(1i o t t KA Q -= (3) (4) 其中:K —— 传热系数,W/m 2·℃; A —— 传热面积,m 2 ; i o a a K 111 ++= λδ

制冷课程设计设计

制冷课程设计说明书瘦鱼生产冷库设计 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李芃 2014年6月14日

目录 1.工程概述 1.1建库地点:西安,纬度:34o18’; 1.2此冷库属鱼类生产性冷库,其生产能力如下: 1)冻结能力:按每昼夜二次计,30吨/日; 2)冷藏库容量:冻结物冷藏间为250吨; 1.3制冷剂工质:氨 1.4冷库概况 本冷库采用的是氨制冷系统,设有冻结间、冻结物冷藏间、制冰间、冰库和穿堂及制冷压缩机房、变配电间等,主要功能室对鱼类的冻结加工与储藏; 2.设计依据 储存食品:鱼类(瘦鱼) .设计参数 1)室外设计参数 根据需要,查《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2)邻室计算温度 若对两个库房之间或库房与其它建筑物之间进行传热计算时,则应以邻室计算温度代替室外温度。若邻间是冷藏间时,则按其设计库温来计算;若邻间为冷却间或冻结间时,则应该取该冷间空库保温的温度,即:冷却间按10℃,冻结间按-10℃计算;若该冷间地坪下设有通风加热装置时,其外侧温度按1℃~2℃计算。对于两用间的计算温度可这样确定,进行本房间热量计算时,室内温度取低库温值;作为其他库房的邻室时,则取高库温值。 3)冷间设计温度 =-23℃ 冻结间:t n =-18℃ 冻结物冷藏间:t n

常温穿堂:t = 30℃ c 4)进货温度与出货温度 计算货物耗冷量时需确定进货温度。进货温度按下列规则选取: a)未经冷却的鲜肉温度按35℃,经冷却的按4℃计算。 b)冻肉:从库外调入的为-8℃~-10℃;非外库调入的按该冷库冻结间终止降温 时货物的温度(肉体中心温度按15℃)计算。 c)新鲜鱼虾按整理鱼虾用水的水温计算;冰鲜鱼虾整理后的温度按15℃计算。货物的出货温度根据冷库的规模、产品品种以及产品冷加工工艺要求等来确定,无具体要求时下列数据可参考:肉类从冷却间出库时温度可按+4℃计,肉类鱼类从冻结间出库时的温度可按15℃计,冷却物冷藏间出库温度可按0℃计,冻结物冷藏间出库温度可按-18℃计。 3.制冷系统方案的设计 制冷剂的选择:氨 有以下优点:氨价格低廉且易于取得,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单位制冷量大,比较适用于大中型冷藏库制冷系统。 3.2供液方式的确定 表制冷供液方案对比

冷库制冷工艺课程设计

目录 一、设计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制冷工艺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计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库容量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急冻间................................................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低温冷藏间............................................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外墙..................................................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地坪..................................................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屋顶..................................................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冷藏间内墙............................................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急冻间内墙............................................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急冻间走道外墙........................................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 冷藏间走道外墙.......................................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冷耗量的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冷库围护结构传热面引起的冷耗量Q1......................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食品冷加工的耗冷量Q2..................................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库内通风换气热量Q3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电动机运转热量Q4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操作热量Q5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总耗冷量..............................................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冷却设备的选型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冻结物冷藏间..........................................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冻结间................................................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流化床................................................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制冷压缩机的选择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计算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制冷压缩机的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七.辅助设备的选择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冷凝器................................................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油分离器:............................................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高压贮液器............................................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氟泵的选型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低压循环桶的选型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热虹吸罐的选型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八.管径的确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回气管................................................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吸入管................................................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排气管................................................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冷凝器至贮液桶........................................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制冷设备和管道的隔热厚度确定..............................错误!未定义书签。个人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制冷站设计说明书参考

. I 目录 (一)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 (1) (二)方案设计 (1) (三)冷负荷的计算 (1) (四)制冷机组的选择 (1) (五)水力计算 (2) (六)设备选择 (3) (七)设计总结 (6) (八)参考文献 (7)

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 ××市某办公楼空气调节用制冷机房设计 本工程为××市某办公楼空调用冷源——制冷机房设计,办公楼共五层,建筑面积40000m2,所供应的冷冻水温度为7/12℃。 二、方案设计 该机房制冷系统为四管制系统,即冷却水供/回水管、冷冻水供/回水管系统。 经冷水机组制冷后的7℃的冷冻水通过冷冻水供水管到达分水器,再通过分水器分别送往办公楼的各个区域,经过空调机组的12℃的冷冻水回水经集水器再由冷冻水回水管返回冷水机组,通过冷水机组中的蒸发器实现降温过程。 从冷水机组出来的37℃的冷却水经冷却水供水管到达冷却塔,经冷却塔冷却后返回冷水机组,如此循环往复。 考虑到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系统中配备补水系统,软化水系统,水处理系统等附属系统。 三、冷负荷的计算 1.面积热指标 q为90~140W/m2[1],取q=110 W/m2 2.根据面积热指标计算冷负荷 Q z=110×40000=4.4×106W 对于间接供冷系统一般附加7%~15%,这里选取12%。 Q= Q z(1+12%)=4.4×106×(1+12%)=4.963×106W=4963kW 四、制冷机组的选择 根据标准,属于较大规模建筑,宜取制冷机组3台,而且三台机组的容量相同。所以每台制冷机组制冷量Q’=4963/3=1654.3 kW 根据制冷量选取制冷机组具体型号如下:[3] 名称:RC系列模块化冷水机组 型号:RC130-13.0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目录 目录 (1) 设计任务书 (2) 设计说明书 (3) 一、制冷机组的类型及条件 (3) 二、热力计算 (6) 三、制冷压缩机型号及台数的确定 (7) 四、冷凝器的选择计算 (8) 五、蒸发器的选择计算 (12) 六、冷却水系统的选择 (14) 七、冷冻水系统的选择 (14) 八、管径的确定 (14) 九、其它辅助设备的选择计算 (15) 十、制冷机组与管道的保温 (17) 十一、设备清单 (18) 十二、参考文献 (18)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题目:本市某空调用制冷机房 二、原始数据 1.制冷系统采用空冷式直接制冷,空调制冷量定为100KW。 2.制冷剂为:氨(R717)。 3.冷却水进出口温度为:28℃/31℃。 4.大连市空调设计干球温度为28.4℃,湿球温度为25℃。 三、设计内容 1.确定设计方案根据制冷剂为:氨(R717)确定制冷系统型式。 2.根据冷冻水、冷却水的要求和条件,确定制冷工况并用压焓图来表示。 3.确定压缩机型号、台数、校核制冷量等参数。 4.根据蒸发温度、冷凝温度选择蒸发器(卧式壳管)冷凝器(水冷或空冷),并做其中一个设备(蒸发器或冷凝器)的传热计算。 5.确定辅助设备并选型 6.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制冷机组的类型及条件 1、初参数 1)、制冷系统主要提供空调用冷冻水,供水与回水温度为:7℃/12℃,空调制冷量定为100KW 。 2)、制冷剂为:氨(R717)。 3)、冷却水进出口温度为:28℃/31℃。 4)、大连市空调设计干球温度为28.4℃,湿球温度为25℃。 2、确定制冷剂种类和系统形式 根据设计的要求,本制冷系统为100KW 的氨制冷系统,一般用于小型冷库,该制冷机房应设单独机房且远离被制冷建筑物。因为制冷总负荷为100KW,所以可选双螺杆制冷压缩机来满足制冷量要求(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48)。冷却水系统选用冷却塔使用循环水,冷凝器使用立式壳管式冷凝器,蒸发器使用强制循环对流直接蒸发式空气冷却器(即末端制冷设备)。 3、确定制冷系统设计工况 确定制冷系统的设计工况主要指确定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压缩机吸气温度和过冷温度等工作参数。有关主要工作参数的确定参考《制冷工程设计手册》进行计算。 确定冷凝温度时,冷凝器冷却水进、出水温度应根据冷却水的使用情况来确定。 ①、 冷凝温度()的确定 从《制冷工程设计手册》中查到大连地区夏季室外平均每年不保证50h 的湿球温度(℃) C o s 25t 对于使用冷却水塔的循环水系统,冷却水进水温度按下式计算:

《制冷工艺设计》教学大纲

《制冷工艺设计》教学大纲 64学时(其中讲授52学时,实训12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制冷与空调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其主要任务是:讲授冷库工程方案的选择,设计理论和设计计算,施工图纸的绘制;讲授空调系统冷冻站的设计方法;介绍制冰工艺设计方法。使学生具备设计制冷工艺施工图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1.基本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确定冷库制冷系统和空调系统制冷站方案的方法; (2)掌握按照规范进行冷热负荷计算和速算的方法; (3)熟练进行制冷主机和辅机的计算和选型,空调系统冷冻站主机选型; (4)掌握库房冷却设备的计算选型; (5)掌握制冷系统管道设计。 2.能力教学目标: (1)能进行制冷装置的施工图设计; (2)会进行制冷工程造价的概算。 3.素质教学目标: (1)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职业道德; (2)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创造性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3)较高的敬业精神,勤奋努力、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绪论 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研究对象,了解课程内容和学习方法,了解与其它专业课的关系和所占地位。 (一)冷库制冷方案的确定 使学生了解确定制冷方案的意义、原则、依据,掌握制冷方案中各项内容的确定方法。 1.概述 方案确定的意义、依据、原则和内容 2.制冷系统压缩级数,冷凝器类型确定 (1)单级压缩形式 (2)双级压缩形式(单机双级压缩形式) (3)制冷压缩机类型确定 (4)制冷剂种类确定

(5)冷凝器类型确定 (6)自动化方案的确定 3.制冷系统供液方式的确定 (1)直接膨胀供液方式 (2)重力供液方式 (3)液泵供液方式 (4)气泵供液知识 4.冷库确定方式的确定 (1)间接冷却方式 (2)直接冷却方式 (3)直接冷却方式的分类,冷间冷却设备的确定和冷间冷却设备的融霜方式 (二)库房的冷负荷计算 1.冷间生产能力和贮存吨位的计算 (1)冷却间、冻结间生产能力的计算,吊运轨道生产能力的计算,搁架排管生产能力计算。 (2)冷间贮存吨位的计算 2.库房热量计算 (1)围护结构传热量计算 (2)货物传热量计算 (3)通风换气热量计算 (4)电动机运转热量计算 (5)操作经营管理热量计算 3.负荷计算 (1)冷间冷却设备负荷计算 (2)系统机械负荷计算 (三)制冷压缩机和辅助设备的选型计算 1.氨制冷压缩机的选型计算 (1)氨制冷压缩机选型原则 (2)氨制冷压缩机选型步骤 (3)氨压缩机工作参数确定 (4)单级制冷压缩机的选型计算 (5)单机双级制冷压缩机的计算选型 2.中间冷却器选型计算 (1)中间冷却器桶体直径计算

制冷设计说明

安徽建筑大学环能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制冷课程设计》 班级: dddddd 姓名: ccc 学号: qqqq 指导教师:ddd 2012年6月

目录 (一)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 (1) (二)方案设计 (2) (三)制冷机组的选择………………………………… 2 (四)水力计算 (4) (五)设备选择……………………………………… 6 (六)制冷机房的注意事项 (11) (七)设计总结 (11) (八)参考文献 (12)

一、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 1、课程设计题目 某空调系统制冷站工艺设计 2、原始条件 制冷量为1800Kw,能源为电; 3、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课程设计了解空调用制冷站工艺设计的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学习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提高运算和制图能力,增强对制冷站中所应用的冷水机组、水泵、冷却塔等设备的认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并学习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工程问题。 二、方案设计 该机房制冷系统为四管制系统,即冷却水供/回水管、冷冻水供/回水管系统。 经冷水机组制冷后的7℃的冷冻水通过冷冻水供水管到达分水器,再通过分水器分别送往各个区域,经过空调机组的12℃的冷冻水回水经集水器再由冷冻水回水管返回冷水机组,通过冷水机组中的蒸发器实现降温过程。 从冷水机组出来的37℃的冷却水经冷却水供水管到达冷却塔,经冷却塔冷却后返回冷水机组,如此循环往复。 考虑到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系统中配备补水系统,软化水系统,水处理系统等附属系统。 三、制冷机组的选择 1、已知制冷量为1800kw 2、确定冷水机组的型号及台数 (1)制冷机组选型要熟悉机组的性能、特点,才能进行冷水机组主要性能比较机组的性能及特点主要包括:制冷量范围性能系数、调节特点等。 (2)选用制冷机组时台数不宜过多,一般为2—4台,不考虑备用。多机头机组可以选用单台。当采用多台型号相同的机组时,单机容量调节下限常冷量大于最小负荷时,应选用一台小型机组来适应低负荷需要。 ◆确定制冷机组型号后,应记录冷水机组的主要性能参数参数,如下:名义冷量;名义耗功率;名义工况性能系数;冷冻水、冷却水压力损失及水流量,以及机组的外形尺寸运行重量等,为后续设计收集资料。 (一)冷水机组选型 1、冷水机组的简介 ①活塞式冷水机组 ②螺杆式冷水机组 ③离心式冷水机组 ④吸收式冷水机组 前三种都是依靠电能实现制冷循环第四种是依靠热能实现制冷循环的.对于

水果冷藏库冷库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烟台300 t 装配式水果冷藏库 目录 1、冷库的概况................................................................................................................ 1.1、冷库的用途、规模情况......................................................................................... 1.2、冷库的气象资料..................................................................................................... 1.3、冷库的平面布置图................................................................................................. 2. 制冷系统设计方案概述.............................................................................................. 2.1、设计原则................................................................................................................. 2.2、制冷系统流程......................................................................................................... 2.3、制冷系统方案内容................................................................................................. 2.4、机房布置方案......................................................................................................... 2.5、库房特征................................................................................................................. 3、设计计算书................................................................................................................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制冷机组的参数与系统的选择 1 初参数 (1)、冷冻水供水与回水温度为:7℃/12℃,空调制冷量定为Q=100KW。 (2)、制冷剂为:氟利昂(R22)。 (3)、冷却水进出口温度为:27.1/36.1。 (4)、大连市空调设计干球温度为28.4℃,湿球温度为25℃。 2 确定制冷剂种类和系统形式 本制冷系统为100KW的氟利昂空调系统,选用活塞式压缩机来满足制冷量要求。冷却水系统选用冷却塔使用循环水,冷凝器使用水冷式冷凝器,蒸发器卧式壳管式蒸发器。 二制冷工况及压焓图表示 确定制冷系统的设计工况主要指确定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压缩机吸气温度和过冷温度等工作参数。确定冷凝温度时,冷凝器冷却水进、出水温度应根据冷却水的使用情况来确定。 1冷凝温度(t k)的确定 系统以水为冷却介质,冷凝温度t k比冷凝器内冷却水出口温度高3~5℃,取t k=36.1+3.9=40℃ 2蒸发温度(t0)的确定 以水为载冷剂,蒸发温度t0比冷冻水出口温度低2~5℃,取 t0=7-4=3℃

3 再冷温度 (t s.c ) 再冷度△t s.c 取3℃,则 t s.c = t k -△t s.c =40-3=37℃ 4 过热温度 (t s.h ) 过热度△t s.h 取5℃ ,则 t s.h = t 0+△t s.h =3+5=8℃ 根据绘制的p-h 图查表求得各状态参数: 压力:P k =1.53MPa P 0=0.55MPa 比容:v 1= 0.043m 3/kg v 2=0.016 m 3/kg 焓值:h 1’=406 kJ/kg, h 1= 410kJ/kg , h 2= 436 kJ/kg ,h 3= h 4=242kJ/kg 三 理论热力计算 1单位质量制冷量q 0: q 0=h 1- h 4=410-242=168kJ/kg 2单位冷凝负荷k q : 194kJ/kg 242-436h -h 32k ===q 3单位容积制冷量v q : m3 /98.9063043 .081610kJ v q q v === 4冷负荷Q 0:

制冷课程设计说明书

前言 本次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对《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进行巩固,通过前期上课的理论学习,进行实践。具体内容是针对乌鲁木齐地区,设计其适合的空调用冷冻站的。首先通过查阅当地的各项原始资料,然后,确定制冷机的工作工况,通过提供的冷负荷资料选定压缩机的型号和台数。综合冷负荷、工作工况、当地的水质和环境情况,选择合适的冷凝器和蒸发器。 再根据已有的设备资料,结合设计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辅助设备:油分离器、高压贮液器、集油器、氨液分离器、紧急泄氨器、空气分离器、过滤器、阀门等。 最后由工厂发展规划资料初步确定工厂尺寸,将设备进行合理的布局。以求做到最经济合理的布置。并根据设备布局确定管道的布局,计算管道的直径,给管道配置相应的阀门。 以上即是此次设计的流程,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统筹兼顾,有理有据。

目录 一设计题目-----------------------------------------------------------------------------------4 二设计目的-----------------------------------------------------------------------------------4 三原始资料---------------------------------------------------------------------------=------4 四设计内容-----------------------------------------------------------------------------------4 1制冷压缩机的型号与台数的选择------------------------------------------------------4 1.1冷冻站的冷负荷的确定--------------------------------------------------------------4 1.2制冷装置型式的选择-----------------------------------------------------------------4 1.3 制冷工况的确定及理论计算-------------------------------------------------------5 1.4 制冷压缩机的型号及台数的确定------------------------------------------------6 2冷凝器的选择------------------------------------------------------------------------------7 2.1冷凝负荷的确定-----------------------------------------------------------------------7 2.2传热温差--------------------------------------------------------------------------------8 2.3确定冷凝器的型号--------------------------------------------------------------------7 3蒸发器的选择------------------------------------------------------------------------------9 4 油分离器的选择-------------------------------------------------------------------------10 5 贮液器的选择--------------------------------------------------------------------------10 6油器的选择-------------------------------------------------------------------------------11 7空气分离器的选择--------------------------------------------------------------------11 8 急泄氨器的选择----------------------------------------------------------------------11

制冷工艺课程设计计算书

制冷工艺课程设计任务 根据《冷库建筑》课程设计中所设计的平面图的基础上,进行制冷工艺设计。 一、设计目的: 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习制冷工艺设计的一般方法,了解和掌握食品冷藏库的设计过程和进行方式; 3、进行基本技能训练,例如设计计算,绘制施工图纸,编制工程文件,运用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以及使用经验数据,进行经验估算和数据处理等。 二、设计程序: 1、设计准备。认真研究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要求、条件、内容和步骤;通过阅读专业资料、图纸、参观实习等,以了解设计对象;复习课程有关内容,以熟悉有关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过程;准备好设计需要的图书、资料和用具;拟定设计计划等。 2、制冷系统的方案设计。决定制冷系统的方案,包括蒸发系统的划分、冷却方式、供液方式、冷凝方式、运转方式、组合方式等的选择。 3、制冷工艺设计计算。制冷负荷计算,制冷压缩机的选型计算,辅助设备的选型计算,管径选择计算等 4、绘制制冷工艺设计图纸。制冷系统原理图。 5、整理和编写设计计算书及其它工程文件。 6、设计总结 三、库址及水文条件: 1、库址:合肥 2、冷凝器进水温度≤30℃ 四、生产能力: 1、冻结能力:20吨/日 2、预冷能力:10吨/日 3、制冰能力:30吨/日 4、冷藏容量:150吨/次 5、贮冰能力:200吨/次 五、冷间温度要求: 1、冻结间:-23℃ 2、冷藏间:-18℃ 3、预冷间:-4℃ 4、贮冰间:-4℃ 六、制冷方式及制冷剂: 冷却方式、供液方式、冷凝方式、蒸发系统划分等由设计者自定,采用氨制冷剂。 七、冷库围护结构隔热构造: 1、屋盖(上→下) (1)40厚预制混凝土板 (2)180厚空气间层 (3)二毡三油 (4)冷底子油一道 (5)20厚水泥沙浆抹面 (6)30厚钢筋混凝土屋盖 (7)1500厚空气间层

制冷站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 (1) (二)方案设计 (1) (三)冷负荷的计算 (1) (四)制冷机组的选择 (1) (五)水力计算 (2) (六)设备选择 (3) (七)设计总结 (6) (八)参考文献 (7)

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 广州市某办公楼空气调节用制冷机房设计 本工程为广州市某办公楼空调用冷源——制冷机房设计,办公楼共五层,建筑面积40000m2,所供应的冷冻水温度为7/12℃。 二、方案设计 该机房制冷系统为四管制系统,即冷却水供/回水管、冷冻水供/回水管系统。 经冷水机组制冷后的7℃的冷冻水通过冷冻水供水管到达分水器,再通过分水器分别送往办公楼的各个区域,经过空调机组的12℃的冷冻水回水经集水器再由冷冻水回水管返回冷水机组,通过冷水机组中的蒸发器实现降温过程。 从冷水机组出来的37℃的冷却水经冷却水供水管到达冷却塔,经冷却塔冷却后返回冷水机组,如此循环往复。 考虑到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系统中配备补水系统,软化水系统,水处理系统等附属系统。 三、冷负荷的计算 1.面积热指标 q为90~140W/m2[1],取q=110 W/m2 2.根据面积热指标计算冷负荷 Q z=110×40000=4.4×106W 对于间接供冷系统一般附加7%—15%,这里选取12%。 Q= Q z(1+12%)=4.4×106×(1+12%)=4.963×106W=4963kW 四、制冷机组的选择 根据标准,属于较大规模建筑,宜取制冷机组3台,而且三台机组的容量相同。 所以每台制冷机组制冷量Q’=4963÷3=1654.3 kW 根据制冷量选取制冷机组具体型号如下:[3] 名称:RC系列模块化冷水机组 型号:RC130-13.0

制冷课程设计

目录 1.设计题目 (1) 2.设计原始资料 (2) 2.1室外气象参数 (2) 2.2冷室设计参数 (2) 2.3 冷室分布图 (3) 2.4 各个冷室吨位分配 (3) 3.设计内容 (3) 3. 1 冷负荷的计算 (3) 3.2制冷工况的确定 (7) 3.3压缩机的选择计算 (8) 3.4冷凝器的选择计算 (10) 3.5 蒸发器的选择计算 (10) 3.6膨胀阀的选择计算 (12) 3.7 辅助设备的选择计算 (12) 3.8供水方案的选择和管路计算 (13) 3.9制冷系统的流程图 (14) 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5

1.设计题目:沈阳市某菜市场冷库设计 2.设计原始资料 2.1气象资料 纬度:41.8o ,经度:123.38o ,海拔高度:441 m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0℃ 冬季室外大气压力:1011.8Pa 夏季室外大气压力:998.7Pa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12.5℃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13.6℃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27℃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4.4℃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26.8℃ 冬季空调室外相对湿度:87% 夏季通风室外相对湿度: 81%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4m/s 夏季室外平均风速:3.2m/s 2.2冷室设计参数 小型冷库不仅要求冷藏食品而且还要求冷冻食品,所以小型冷库应由冻结库和冷藏库组成。冷藏库与冻结库一样高,取2.6m. 根据设计任务要求,为提高冷库的性能,查阅资料得出冷室的型号,如下表: 表一冷库设计尺寸 型号长宽高库内容积 ZL-35S 4.6 3.6 2.6 35 ZL-72S 9.0 3.6 2.6 72 选用ZL-35S型房间作为冻结室,ZL-72S型作为冷却室和冷藏室。 由于冷库主要用来储存蔬菜和鱼,需要两个冷却物冷藏间,冷却间、冻结间、冻结物冷藏间各一个。查阅《冷库设计与管理》一书,根据食品种类,确定各个房间的设计温度和相对湿度,如下表: 表二冷库设计基本参数 序号冷间名称设计温度设计相对湿度适用食品 1 冷却间1 0 蔬菜

制冷课程设计54978

目录 第一部分、目录 (1) 第二部分、空调用制冷课程设计任务书 (2) 一、制冷工况的确定 (2) 二、压缩机的选择计算 (3) 三、冷凝器的选择计算 (4) 四、蒸发器的选择计算 (4) 五、辅助设备的选择计算 (5) 六、管径的确定 (5) 七、水泵的选型计算 (6) 八、制冷系统的流程图 (7) 九、设备明细表 (8)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已知条件:已知空调系统要求冷负荷800kw ,拟采用R22制冷系统,循环水冷却,冷却水进水温度为32℃,出水温度为37℃,冷冻水出水温度为7℃,冷冻水回水温度12℃。,冷冻水球的压头为25m ,机房面积14400mm ?9000mm ,机房高4000mm ,冷却塔放在机房顶上,其它设备及辅助用房都在机房空间内。 设计说明书 根据设计要求,此系统的设备设计计算、选用与校核如下: 一、制冷工况的确定: 由已知条件冷却水进水温度为32℃,出水温度为37℃,冷冻水出水温度为7℃,冷冻水回水温度12℃。 1t =32℃ 2t =37℃ 1s t =12℃ 2s t =7℃ 1.1 蒸发温度0t : 025s t t =- (比要求供给的冷冻水的温度低5℃) =2℃ 1.2 冷凝温度k t : 121 ()52k t t t =++(冷却水的进口温度取下限。其范围是 5~7℃) =39.5℃ 1.3 吸气温度吸t : 吸t =0t +8 (过热度3~8℃,并选8℃) =10℃ 1.4 过冷温度过冷t : 过冷t =k t -4.5 =35℃ (过冷度:4.5℃) 查R22 lgp-h 图可知 根据0t =2℃,k t =39.5℃,吸t =10℃,过冷t =35℃,可得:

1000吨果品冷藏库制冷工艺设计毕业设计

1000吨果品冷藏库制冷工艺设计 摘要 本次设计为延安地区1000吨果品冷藏库制冷工艺设计,该库为分配性冷藏库。 根据建筑和冷藏工艺流程的要求及冷藏库的功能,并结合冷藏库要求的存储容量及果品堆码方式,确定了冷藏间的间数及平面尺寸和房间高度。根据保温要求,对冷藏库围护结构保温材料进行了选择,通过比较最终确定选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和泡沫混凝土作为本次设计的冷藏库围护结构的保温材料,并计算保温层厚度,通过校核计算验证本设计确定的围护结构总热阻大于最小总热阻,围护结构的隔汽防潮层蒸气渗透阻满足要求。 本次设计冷藏间设计为6间,库温为0℃,相对湿度90%,4间容量200 吨,2间容量100吨,大小搭配,便于调节与灵活储存。整个库房的公称容积为9374.4m3,机械负荷为128 kW。设置宽为6 m的常温穿堂,兼作预冷间。考虑到经济和无污染,制冷剂采用氨制冷剂,为保证供液稳定,制冷系统采用氨泵供液。库内冷分配设备采用冷风机,为满足库内果品对空气流速的要求,通过气流组织计算,采用均匀风道送风方式。冷风机的融霜采用热氨融霜与水冲霜相结合的方式。 冷却水系统选用循环水系统,以自来水作补水。

关键词:果品冷藏库,冷负荷,冷风机,氨制冷系统,管道 目录 摘要........................................................................ I 1设计基本资料 (1) 1.1 设计题目及目的 (1) 1.2 设计点室外气象参数 (1) 1.3 冷藏库室内设计参数 (1) 2 冷藏库热工计算 (1) 2.1 冷藏库吨位分配及分间 (2) 2.2 果品堆放形式的确定 (2) 2.3 冷藏库尺寸计算 (2) 2.4冷藏库建筑平面设计 (3) 2.4.1 库址的选择 (3) 2.4.2 穿堂设置 (3) 2.4.3 公路站台设置 (3) 2.4.4 冷藏库总平面设计 (4) 2.5库房围护结构的计算 (4) 2.5.1 隔热材料的选择要求及隔热层的施工方法 (4) 2.5.2 外墙结构材料的选择计算 (5) 2.5.3 库房地坪结构材料的选择计算 (7) 2.5.4 库房屋面料的选择计算 (9) 2.5.5 库房内隔墙料的选择计算 (10) 2.6校核围护结构的蒸汽渗透组 (12) 2.6.1 外墙蒸汽渗透阻校核 (12) 2.6.2 屋面蒸汽渗透阻校核 (13)

制冷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

科技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商业办公综合楼冷冻站设计 学生:胡海旭学号: 系别:环境学院 专业班级:建筑设备z1211

指导老师:志高翠敏 2015年10月 目录 1 设计目的 2 2 设计任务 2 3 负荷计算 2 4 机组选择 2 5 方案设计 3 6 水力计算 4 4 6.1 冷冻水的水力计算 6.1.1确定水流量 6.1.2确定管径

6.1.3水力计算结果 6.2 冷却水水力计算 7 6.2.1水力计算结果 7 设备选择7 7.1 冷却塔的选择7 8 7.2 水泵选择 7.2.1冷冻水泵的选择 7.2.2冷却水泵的选择 8 参考文献11 附录 一、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在设计中掌握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通过课程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容、方法及步骤,培养确定空调冷冻站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二、设计任务

商业办公综合楼冷冻站设计 (一)设计原始资料 1、建筑物概况:建筑面积:10200㎡ 层数3层,层高4.8米 2、参数条件:空调冷冻水参数:供水7℃,回水12℃ 冷却水参数:进水32℃,出水37℃ 三、负荷计算 空调负荷指标:q=250~350 W/㎡。本设计取250/㎡,则建筑总负荷为Q=250×10200=2550KW 建筑物的最小冷负荷为设计冷负荷的15%,则q min=2550×15%=382.5KW 四、机组选择 在选择制冷机的计算中,应考虑到管道系统及设备的冷损失,故间接供冷系统一般附加7%~15%富裕量。则制冷机组承担的制冷量为 W=Q×(1+10%)=2550×(1+10%)=2805KW 为了满足最小冷负荷下的工作情况,最小冷负荷考虑富裕量之后得出的值为q min =382.5×(1+10%)=420.75KW,分别按承担负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