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既有接触网改造常见过渡工程及方案编制

既有接触网改造常见过渡工程及方案编制

既有接触网改造常见过渡工程及方案编制
既有接触网改造常见过渡工程及方案编制

接触网冬季施工方案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工程经理部一分部 接触网基础 冬季施工方案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工程经理部一分部 2009年10月15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3) 二、编制范围 (3) 三、气象特征 (3) 四、冬季施工安排 (4) 五、接触网基础冬季施工安排及措施 (4) 5.1接触网基础混凝土施工: (4) 5.2混凝土拌和与运输: (4) 5.3混凝土拆模及养护措施 (5) 5.4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6) 5.5机械设备冬季防寒、防冻、防滑工作保证措施 (6) 六、冬季施工应急预案 (7) 6.1安全预案领导机构 (7) 6.2安全预案机构职责 (7) 6.3突发事故报告及应急程序 (8) 6.3.1事故报告与报警 (8) 6.3.2应急程序 (8) 冬季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 新建铁路哈尔滨至大连铁路客运专线土建工程施工总价承包《招标文件》; 2)新建铁路哈尔滨至大连铁路客运专线沈阳至哈尔滨段初步设计线路平面图(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 3)《中标通知书》等有关合同文件; 4) 线路平面图和线路详细纵断面图; 5) 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公司筹备组《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及《答疑书》; 6) 新建铁路哈尔滨至大连铁路客运专线沈阳至哈尔滨段施工设计图; 7) 现场踏勘调查资料; 8) 中交股基〔2007〕520号文件; 9) 现行的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国家和铁道部有关规范、验标及施工指南等。 二、编制范围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工程经理部一分部,起讫里程DK602+407.3~DK608+696.32。 三、气象特征 本标段属中温带亚湿润季风区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大风,夏季湿润多降雨,秋季凉爽多早霜,冬季寒冷而漫长。年平均气温4.4℃~8.4℃,极端最高温度36.1℃~39.8℃,极端最低温度-39.9

接触网拨接方案

依据线路改造的不同情况,大体分为六种: 1、区间曲内拨转; 2、区间曲外拨转; 3、区间双线同时拨转; 4、车站过渡施工方案; 5、区间上下行换侧方案; 6、新建网与既有接触网接通方案。 一、既有支柱位于曲线内侧: 1、新设支柱位于改建区段新铺线路内侧。 接触网施工方案:由于既有支柱影响线路转线时接触网的拨移及预铺线路场地。为此要在既有线路外侧增加临时支柱进行过渡。即:将接触网悬挂在临时支柱上后,拆除既有支柱;在预铺线路旁,按设计要求组立新设支柱、支装,做好接触网拨移准备。转线当天,将既有接触悬挂从临时支柱倒换到新设的正式支柱上,确保转线当天接触网顺利开通。随后,再对该段接触网进行细调和倒锚(向曲内拨移后,接触网线索将变长) 2、新设支柱位于改建区段新建线路的曲外。 在这种情况下,接触网要进行两次单支柱过渡(或采用临时软横跨过渡)才能到位。首先在既有线路外侧增加临时支柱A,将接触网悬挂在临时支柱A上后,拆除既有支柱;在预铺线路内侧增设临时支柱B备用。在转线当天,将既有接触悬挂从临时支柱A倒换到临时支柱B上;转线结束后,再按设计要求在改建区段组立新设支柱,最后,再将接触悬挂和附加悬挂倒换一新设的正式支柱上。 两者相比,第一种设计更合理、简洁,更符合现场实际。 曲内、外拨转分类相同,施工方案也相同。 二、既有支柱位于曲线外侧; 1、新设支柱位于改建区段新铺线路内侧。 接触网施工方案是待新线预铺到位后,以预铺线路为准,在转线前按设计要求组立新设支柱并进行支装。转线当天,将既有接触悬挂倒换到新设支柱上即可,确保转线当天接触网顺利开通。随后,再对该段接触网进行细调和倒锚(向曲内拨移后,接触网线索将变长)。该段附加悬挂要进行两次跨越和换边,以确保其回路贯通。最后,拆除既有支柱,清理现场。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是沿铁路线上空架设的向电力机车供电的特殊形式的输电线路。其由接触悬挂、支持装置、定位装置、支柱与基础几部分组成。 接触悬挂包括接触线、吊弦、承力索以及连接零件。接触悬挂通过支持装置架设在支柱上,其功用是将从牵引变电所获得的电能输送给电力机车。 支持装置用以支持接触悬挂,并将其负荷传给支柱或其它建筑物。根据接触网所在区间、站场和大型建筑物而有所不同。支持装置包括腕臂、水平拉杆、悬式绝缘子串,棒式绝缘子及其它建筑物的特殊支持设备。 定位装置包括定位管和定位器,其功用是固定接触线的位置,使接触线在受电弓滑板运行轨迹范围内,保证接触线与受电弓不脱离,并将接触线的水平负荷传给支柱。 支柱与基础用以承受接触悬挂、支持和定位装置的全部负荷,并将接触悬挂固定在规定的位置和高度上。我国接触网中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支柱和钢柱,基础是对钢支柱而言的,即钢支柱固定在下面的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基础上,由基础承受支柱传给的全部负荷,并保证支柱的稳定性。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支柱与基础制成一个整体,下端直接埋入地下。 接触网的电压等级 接触网的电压等级:工频单相交流制:25KV 接触悬挂的类型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分类大多以接触悬挂的类型来区分。我们所讲的接触悬挂的分类是对接触网的每个锚段而言的。接触悬挂的种类较多,一般根据其结构的不同分成简单接触悬挂和链形接触悬挂两大类。 简单接触悬挂(以下简称简单悬挂)系由一根接触线直接固定在支柱支持装置上的悬挂形式。国内外对简单悬挂做了不少研究和改进。我国现采用的带补偿装置的弹性简单悬挂系在接触线下锚处装设了张力补偿装置,以调节张力和弛度的变化。在悬挂点上加装8~16m 长的弹性吊索,通过弹性吊索悬挂接触线,这就减少了悬挂点处产生的硬点,改善了取流条件。另外跨距适当缩小,增大接触线的张力去改善弛度对取流的影响。 链形悬挂的接触线是通过吊弦悬挂在承力索上。承力索悬挂于支柱的支持装置上,使接触线在不增加支柱的情况下增加了悬挂点,利用调整吊弦长度,使接触线在整个跨距内对轨面的距离保持一致。链形悬挂减小了接触线在跨距中间的弛度,改善了弹性,增加了悬挂重量,提高了稳定性,可以满足电力机车高速运行取流的要求。

接触网施工工艺

1.接触悬挂 1.1承力索和接触线 (一)技术标准 1.1.1我段接触网采用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接触悬挂的材质 1.1.2 TCG-110、CT-110、CTHA-110型铜接触线用于区间干线、车站正线上,额定张力为10kN;TCG-85、CT-85、CTHA-85型铜接触线用于车站侧线上,额定张力为8.5kN。 1.1.3接触线距轨面的高度应符合规定:一般站场和区间取6000mm,允许误±30mm。接触线最大驰度距钢轨顶面的高度不超过6500mm;在区间和中间站不少于5700mm。在编组区段站和个别较大的中间站站场不少于6200mm。因隧道内、跨越接触网建筑物处结构高度的影响,致使接触线高度不能达到标准值的,可适当降低接触线高度,但导高不得低于5600mm,且最短吊弦长度不得小于250mm。 1.1.4接触线和承力索的张力和弛度 标准值:承力索15KN,正线接触线10KN、侧线接触线8.5KN;驰度15mm。 安全值:张力误差允许2%。全补偿链形悬挂弛度允许误差为10%,弛度误差不足15mm者按15mm掌握。 限界值:同安全运行值。 1.1.5承力索位置 标准值:直线区段位于接触线正上方;曲线区段承力索与接触线之间的连线垂直于轨面连线。 跨中偏移值:最大风偏时的跨中偏移值不能大于相邻定位的之字值及拉出值 1.1.7接触线坡度(工作支) 标准值:160km/h及以下区段,坡度≤2‰;

1.1.9接触线、承力索磨耗及损伤 (1)承力索、接触线磨耗和损伤后不能满足该线通过的最大电流时,若系局部磨耗和损伤,可以加电气补强线,若系普遍磨耗和损伤则应更换; (2)承力索、接触线磨耗和损伤后不能满足规定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时,若系局部磨耗和损伤,可以加补强线或切除损坏部分重新接续,若系普遍磨耗和损伤则应更换;补强线的材质、型号应与被补强线索相同,或者载流量大于或等于被补强线索。 (3)接触线接头、补强处过渡平滑,接触线接头处增设电联结。该处接触线高度不应低于相邻吊弦点,允许高于相邻吊弦点0~10mm,必要时加装吊弦。 (4)接头距悬挂点应不小于2m,两接头的间距不小于80米。 1.1.11 绝缘套管:隧道口及跨越桥及跨越建筑物下的承力索加装绝缘套管,安装须满足如下要求: (1)隧道:每处加装5.5m,即隧道内0.5m,隧道外5m。 (2)跨越桥等建筑物:若承力索与跨越的建筑物距离小于1000mm,建筑物下承力索全部加装绝缘套管,并加装至建筑物边沿外4.5m处;若承力索与跨越的建筑物距离大于1000mm,每处加装5m,即以建筑物边沿垂直对应点为界,建筑物下安装0.5m,建筑物外安装4.5m。 1.2吊弦 (一)技术标准 1.2.1吊弦分环节吊弦和整体吊弦两种,其技术状态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吊弦的长度要能适应在极限温度范围内接触线的伸缩和弛度的变化,吊弦须顺直。 ①环节吊弦:应用Ф4.0镀锌铁线制作,不少于两节,每节的长

探讨既有线接触网改造过渡施工方案

探讨既有线接触网改造过渡施工方案 摘要:既有线接触网的改造过渡是我国铁路运输能力提升的重要方法,铁路运 输在我国的交通事业中占据着非常大的比重,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铁 路运输的速度在逐渐的加快,且在既有线改造过程中存在运输能力、工期目标、 设备安全稳定三大因素。如何在保证工期目标、运输能力的前提下确保改造区段 的设备安全稳定,因此,对既有线接触网的改造过渡施工方案就显得十分的重要。本文对既有线接触网网的改造过渡施工进行了具体的探究。 关键词:既有线接触网;改造过渡;施工方案 一、前言 既有线接触网改造施工是铁路线路运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不但影响整 个线路的施工,还对新接触网的支柱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既有线接触网过渡改 造施工的目的不仅仅是降低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影响,更是保证线路正常运行 的重要保证之一。 二、既有线接触网设备改造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耗费时间过长,影响到运输效率 既有线接触网的改造施工与一般的线路施工不一样。如果仅仅只是既有线的 改造施工,可直接采取预铺的作业方式,简单快捷,在指定的封锁点之外,利用 同一个封锁时间,来进行线路的改造转移,比较节省时间。但是既有线接触网的 改造过渡施工则是一个比较整体全面的工程,对于技术的要求非常高。既有接触 网的支柱在必要时候还会进行一定的转移,在线路进行拔接之前就需要进行拆除,避免影响既有线接触网设备改造的线路拔接。在既有线接触网设备改造施工过程中,会有很多的过渡工程需要进行施工,来满足线路之间的拔接工程需要。线路 拔接之后,相关设计部门就会按照之前设计好的位置重新进行施工,以达到原定 的任务目标。因此,基于线接触网设备改造施工结束的时间会比较晚,持续的时 间也会比一般的工程施工时间要长很多。 (二)在既有线接触网改造过渡施工中,参与到的施工配合部门和单位比较 多 既有线接触网改造过渡施工是在已经存在的铁路路线上进行的,所涉及到的 部门和单位非常多,例如各设备管理单位和运输管理单位。设备管理单位主要包 括工务、电务、供电、信号、通信等单位,运输单位主要是包括机务和车务部门。不光是这两个单位,还有各种非常重要的部门单位相互交叉工作,例如线路和通 信的交叉工作,信号与铺架的交叉施工,这不仅仅关系到施工的质量问题,更是 运输安全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一旦某个单位或者部位处理不恰当,就会对整 个既有线接触网改造过渡施工方案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阻碍铁路交通的正 常的运行。 (三)既有线接触网本身具有很多的技术难点,在改造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 现失误 既有线接触网改造过渡工程是整个既有线改造施工工程的重点,是最重要也 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铁路不同于其他的交通运输方式,在陆地上的作用十分 的额重大,并且运输量大,如果出现问题就会造成很大的障碍。铁路的既有线接 触网改造施工工程难点主要是以现在整个线路拔接、接触网的拔移、交叉道的改造、各个关节的分相改造、天窗点内站场硬横跨更换、绝缘关节和非绝缘关节的 改造、整个锚段接触网线索更换以及多专业配合大封锁施工等等,一旦处理不当,

接触网技术总结

接触网技术总结 本页是精品最新发布的《接触网技术总结》的详细文章,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篇一:接触网技术总结 接触网专业技术总结 一、本人简历 尊敬的各位领导,你们好!我是十一局电力电化事业部吉图珲项目的 接触完工叶文。本人于20XX年参加工作。通过不断学习和在接触网工作中的不断实践和总结获得了一些工作经验,特别是在担任接触网工长期间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自毕业进入包西电气化既有线项目,在这里从一个对电气化接触网专业只存在学科概念之中的懵懂初识者,慢慢成长为一个电气化的建设者。在这里从最基础的基坑开挖做起,浇筑基础,支柱组立,金具安装调整,接触网假设,整体微调,等等。在这里作为一个电气化的初学者,我接触了整个铁路接触网从无到有,从有到正式通车运行的整个过程,而且因为是一线基础施工员参与整个施工工序,所以在这里学到了大量的基础施工方法,对电气化既有线的施工流程了然于脑,锻炼的自己的施工能,而且还熟悉了整套施工作业的质量标准,在施工过程中碰到大量施工难点,都被一一克服。

二、逐渐积累的生产经验及本人特有的技能通过对理论知识如:《接触网工》、《接触网检修工艺》、《接触网安全规程实施细则及运行检修规程实施细则》、《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实用技术指南》、《接触网工 技术问答850题》等的学习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实践总结,另一方面:在工作中不断虚心向别人学习,学习好的工作方法、操作技能,取长补短,使自己在各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在11年的接触网工作历程里,对规章制度、安全知识认真学习掌握,做到自己决不违章,最全面的同时更杜绝他人违章操作,在作业中,自己首先弄 清楚作业目的严格按照作业流程进行作业,同时在作业中细致观察受力部件、受力方向,接触网作业中,线索弹**及物体惯**是极易造****身安全事故发生的隐患。因此作业中保证时间、质量效率的同时,更应 该首先考虑我们所涉及对象—如何保证人员安全。本人在3年工作时间里,经过认真思考和总结,在作业中要保质保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和抢修任务,只有按照施工调查得出合理的施工流程(事故抢修时的事故调查制定出合理的事故抢修方案)平时人员的培训演练、机具、材料的准备,特别是大张力工具的定期检查和保养和使用方法→严格按照作业流程认真执行施工工艺标准,在事故抢修工作中设备的工艺标

接触网冬季施工方案

第二公路工程局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工程经理部一分部 接触网基础 冬季施工方案 第二公路工程局 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工程经理部一分部 2009年10月15日

一、.......................................................... 编制依据 3二、............................................................ 编制围 3三、.......................................................... 气象特征 3四、...................................................... 冬季施工安排 4 五、接触网基础冬季施工安排及措施 (4) 5.1接触网基础混凝土施工: (4) 5.2 混凝土拌和与运输: (5) 5.3 混凝土拆模及养护措施 (6) 5.4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6) 5.5机械设备冬季防寒、防冻、防滑工作保证措施 (7) 六、.................................................. 冬季施工应急预案 7 6.1安全预案领导机构 (7) 6.2安全预案机构职责 (8) 6.3突发事故报告及应急程序 (8) 6.3.1事故报告与报警 (8) 6.3.2应急程序 (8)

冬季施工方案 、编制依据 1)新建铁路至铁路客运专线土建工程施工总价承包《招标文件》; 2)新建铁路至铁路客运专线至段初步设计线路平面图(铁道第一勘察); 3)《中标通知书》等有关合同文件; 4)线路平面图和线路详细纵断面图; 5)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公司筹备组《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及《答疑书》; 6)新建铁路至铁路客运专线至段施工设计图; 7)现场踏勘调查资料; 8)股基〔2007〕520号文件; 9)现行的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国家和铁道部有关规、验标及施工指 南等。 二、编制围 第二公路工程局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工程经理部一分部,起讫里程DK602+407.3 ?DK608+696.32。 三、气象特征

接触网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接触网的概述 (2) 1.1 接触网的组成 (2) 1.2对接触网基本的要求 (3) 第二章接触网施工的准备 (4) 2.1区间施工调查 (4) 2.2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4) 2.3 常用施工工具 (5) 2.3.1线材夹持工具 (6) 2.3.2施力工具 (6) 2.3.3接触网专用工具 (6) 2.4常用机具 (8) 2.5常用仪表 (8) 第三章宝成线接触网施工方案设计 (10) 3.1 宝成线的概况 (10) 3.2宝成线接触网施工进度安排 (10) 3.3施工现场应急响应救援措施 (11) 3.4宝成线接触网施工工程量 (11) 3.5下部工程 (12) 3.5.1基坑开挖 (12) 3.5.2基础浇制 (13) 3.5.3 H型钢柱立杆 (14) 3.5.4支柱整正 (15) 3.6上部工程 (16) 3.6.1腕臂安装 (16) 3.6.2承力索架设 (17) 3.6.3接触悬挂调整 (18)

3.7设备安装 (19) 3.7.1隔离开关安装与调试: (19) 3.7.2避雷器的安装 (20) 3.7.3分段绝缘器的安装: (21) 3.8滑行试验 (22) 3.9竣工验收 (23) 结论 (24) 致谢 (25) 参考文献 (26)

摘要 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铁路运输的速度也正在不断提高,接触网是保证铁路正常运行的保证,接触网为机车提供持续的电力,所以接触网是整个机车供电系统的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接触网并没有后备,接触网一旦受到损伤,整个线路就会因为没有动力来源而停运,因此接触网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铁路运输的安全和效益。所以一定要加强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的设计,保证铁路的安全运行。 本文重点介绍宝成线接触网施工方案,了解并分析宝成线接触网施工存在的问题,针对宝成线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接触网施工技术的设计方案,通过设计施工方案,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为对接触网施工技术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技术

接触网过渡改造施工分析

文章编号:1009-6825(2013)04-0125-02 接触网过渡改造施工分析 收稿日期:2012-11-21作者简介:刘晋明(1973-),男,工程师 刘晋明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23) 摘 要:结合工程实际,对朔黄铁路扩能改造电气化工程接触网过渡改造原则、改造方案、改造施工保证措施进行了充分的说明, 列举了接触网过渡改造方法,对解决接触网改造中的实际问题和丰富接触网施工管理经验,提高施工效率有一定的意义。关键词:接触网,过渡改造,施工方案,施工方法,保证措施中图分类号:U227 文献标识码:A 朔黄铁路扩能改造电气化工程SHTLGC9010标段,施工范围 为神池南站至三汲站, 含13站12区间,全长256.6正线千米。重难点工程为:神池南、宁武西、龙宫、原平南、东冶、小觉、西柏坡 7个车站的既有接触网改造。接触网改造施工难度大,直接影响 行车,编制合理的接触网过渡改造施工方案就成了施工的关键,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经过现场调查、方案比选,编制了能指导施工的接触网过渡改造方案。1过渡改造施工原则 既有电气化改造地段接触网过渡工程以不影响正常行车为原则,改建地段设置小锚段过渡,待正式工程完成后,拆除过渡用导线及装配,支柱尽可能利用。尽量避免拆除或少拆除既有支柱。在施工时接触网专业将根据站前的施工组织计划,密切配合站前施工,施工中要考虑永临结合,尽量减少过渡工程量。 安全第一原则:做好安全预防工作,不盲目蛮干,确保既有线路正常运营。 时间最短原则:上足人员、机械、设备,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站改施工。 永临结合原则:与设计沟通,优化过渡设计,将部分过渡工程列为正式工程,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 节约投资原则:过渡方案力争保证工期,避免发生二次过渡。 过渡方案提高科技含量原则:采用“四个一次到位软件”保证悬挂调整一次成功,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工程质量。 2过渡改造施工方案 2.1 增建电气化股道过渡方案 增建电气化股道采用软横跨过渡方案,具体实施如下: 既有接触网支柱占据新线路位置,需拆除支柱,采用另立过 渡支柱, 过渡支柱按照设计图纸支柱容量、位置施工,见图1。图1既有支柱占据新建线路过渡施工示意图 新立支柱 既有支柱 新建线路 J1 X1 J3 X3 J5 X5 J6X6J4X4 J2 X2 1)定测、立杆。与站前联系取得最外两道的线路中心桩,股道高差桩。定测量后,在最外两道外按照新立支柱立软横跨支柱X1 X6。 2)软横跨安装。跨过既有承力索,安装新软横跨X1 X2,X3 X4,X5 X6的横承、上部固定绳,将承力索固定于新软横跨内,再 安装下部固定绳、定位装置,将接触线安装于新下部固定绳内。 3)既有拆除。悬挂倒换完成后,就可拆除J1 J2,J3 J4,J5 J6既有软横跨。 4)悬挂调整。进行导高、坡度、拉出值调整,保证行车。锚段 关节、道岔定位等关键部位进行细调。 2.2两端咽喉区改造过渡施工方案2.2.1道岔增减过渡施工方案 增、减道岔施工过渡示意图见图2。既有(1), (3)号道岔改移,在既有5号,8号,10号支柱处需增加1号,3号,5号道岔,拆除既有(1), (3)号道岔。图2增、减道岔施工过渡示意图 新立支柱 既有支柱新建线路 既有线路 新5 5 新7 7 新99 35 (3) 10 新108 新8新66新4区间 Ⅰ1(1) Ⅰ可采用立道岔柱作为过渡施工,并将影响道岔电气化施工的 锚段关节进行过渡改移,待增设道岔时进行道岔调整,与道岔一并开通。站改完毕更换导线。 1)测量,立杆。根据站前交桩位置,确定道岔定位柱具体位置, 立新支柱5号,8号,10号分别为道岔新道岔定位柱。立新支柱4号, 6号,7号,9号为锚段关节过渡柱。2)支柱装配。将新5号,8号,10号支柱按照道岔定位柱装配。新4号,7号,9号支柱按转换柱装配,新6号按锚柱装配。3)锚段改移。在停电点内,将在支柱9号,10号下锚改移至新6号,新9号支柱,区间端锚柱也进行相应改造,组成新锚端关节。4)道岔调整。站前拨移道岔时,接触网同时开展作业,调整 新建道岔1号, 3号,5号接触网。接触网与站前改造一并开通。2.2.2 既有锚柱影响新支柱过渡施工方案 如图3所示,下锚支柱影响线路预铺时,新立锚柱进行过渡,或下锚支延长线上立临时锚柱过渡。 1)交桩、立杆。根据站前施工单位交桩资料和过渡方案需要,提前立临时锚柱L1,进行临时拉线安装。2)补偿安装、延长线预制。按设计要求进行临时锚柱L1的补偿装置的安装,根据现场测量长度,预制好延长导线。3)倒悬挂。通过天窗停电点,对既有补偿装置卸载,并同时进行悬挂连接。 4)悬挂调整。对Y1道岔定位点、电连接、吊弦进行调整,并达到设计标准的要求。 · 521·第39卷第4期2013年2月 山西 建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l.39No.4Feb.2013

复线电气化铁路改造中接触网施工关键技术

复线电气化铁路改造中接触网施工关键技术 在铁路不断发展的现在,既有电气化铁路改造项目也在不断增加。由于过渡工程多、交叉作业频繁、安全压力大、施工天窗受限等因素,既有接触网改造难度较大。因此,有必要积累经验,总结接触网改造的方法,找出一套适合既有线接触网改造的技术方法。 1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工程改造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铁路建设不断进步,发展速度愈来愈快。我国经济发展离不开铁路运输行业,现阶段,我国不断完善铁路工程发展策略,不断发展铁路运输行业,为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电气化接触网工程是铁路建设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列车在运行过程当中,需要电力牵引作为动力,列车才能平稳安全运行。电气化接触网是铁路运输过程当中提供动力的主要因素,根据现阶段我国铁路发展状况而言,我国铁路发展水平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和谐号、复兴号等标志性列车成为我国新型的铁路运输方式。在铁路发展过程当中,不仅逐渐提高提高铁路运输速度,还配备了全套的设施建设,为铁路工程项目提供运营支持。电气化接触网工程改造,改善了传统铁路供电方式的弊端,实现自动化运行监控,不仅提高了运输速度,为铁路运输供电安全监管提供方便。就此而言,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工程改造在铁路建设当中是十分重要的。 2复线电气化铁路改造中接触网施工的关键技术 2.1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基础浇筑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浇筑技术有多个流程,首先,在进行浇筑前,工作人员需要对浇筑基坑进行测量,保证其检验合格,为浇筑奠定几乎。其次,施工人员需要对安装外模,并对低端混凝土、垫层混凝土进行浇筑。最后,对内模进行及时矫正,完成拆模作业,施工过程当中,需要施工人员对其质量进行检测记录,做到有数据可循。例如施工人员对隐蔽工程进行仔细记录。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浇筑施工技术主

路基接触网基础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适用范围 (2) 3、工程概况 (3) 4、路基接触网基础施工 (6) 4.1、施工准备 (6) 4.2、测量放样 (7) 4.3、挖、钻孔桩施工..................................................................... .. (7) 4.4、钢筋笼制作 (8) 4.5、下钢筋笼,安装预埋件、模板 (9) 4.6、砼浇筑 (11) 4.7、养护、拆模 (12) 5、安全及环保措施 (13) 附件: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南三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联系单:接触网硬横跨基础设计说明》(四设南三龙指联(2015)10号)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南三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联系单:路基地段圆钢柱接触网基础设计说明》(四设南三龙指联(2015)11号)

1、编制依据 (1)《铁路电力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0-2003/J 290-2004) (2)《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1-2003/J 291-2004) (3)《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609-2015) (4)《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南三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 建设指挥部工程联系单:接触网硬横跨基础设计说明》(四设南三龙指联(2015)10号) (5)《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南三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 建设指挥部工程联系单:路基地段圆钢柱接触网基础设计说明》(四设南三龙指联(2015)11号) (6)《三明北至三明南区间-桥梁、路基段接触网基础预留接口设计图》(南龙扩施(网)-F20CW03) (7)《接触网H型钢柱基础》(肆房(2010)8301) (8)《改建铁路南平至龙岩扩能工程施工图-三明北站接触网平面布 置图(供咨询)》(南龙扩施(网)-F10CW02) (9)《客运专线铁路-接触网H型钢柱》(通化(2008)1301) (10)《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 (11)《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5-2003/J 286-2004)

接触网毕业论文

电气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 摘要 接触网、电力机车和牵引变电所并称为电气化铁道的“三大元件”,接触网是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系统中唯一的无备用供电设备而且裸露在外,其运营状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气化铁道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效益,所以电气化铁道建设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接触网施工。本文主要介绍新建电气化铁路的接触网施工技术,总结新线接触网施工的整体流程。为了更好地阐述,本文还介绍了接触网的基本组成。 关键字: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施工技术 Abstract Contact net, electric locomotive and traction substation of electrified railways and known as the "three major elements", is the contact network of electrified railway traction power supply system there is no standby power supply equipment only and exposed to the outside, its operation state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electrified railway safe operation and economic benefit, so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railway electrification construction is to contact network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new electric railway contact net,the overall process, summariz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lines of the contact net. In order to explain, this paper also introduces the basic component of contact system. 【Key words】:Electrified railway;catenary;Construction technology.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铁路电气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环节之一。我国铁路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政策“大力发展电力牵引和内燃牵引,以电力牵引为主。”我国要求当今的电气化铁路在建设里程、电气化率、电气化完成铁路运量比重、电气化复线率、电气旅客列车运行速度、电气货物列车牵引重量等接近或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对此来说就将使工程单位在电气化施工人员、施工技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以及准备方面要求较高,自然在施工前要做的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施工技术规范更好的能统一全线工程在不同施工队施工时的施工标准以及工艺,能更好的标准了工程的施工要求、质量保证措施、明确了建设各方在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卡控。体现了企业在工程建设中的科学施工和现代化管理的先进性。此论文就我对电气化接触网施工技术方面的标准阐述和施工中所遇到

铁路建设过渡工程方案

铁路建设过渡工程方案 铁路建设过渡工程方案提要:拨移轨道线路的二种施工方案拨移量小于1m的,可封锁正线、锯断长轨一次拨移到位,重新焊接长轨 铁路建设过渡工程方案 1线路封锁的程序 封锁拨接施工是对既有线行车干扰较大的一项施工作业。时间紧、工作量、作业内容多、牵连面广、施工人员密集、管理难度大。因此,进行封锁拨接施工,必须认真制定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切实执行有关规章制度,确保行车和人身安全。 提前一个月报封锁拨接地段的计划申请(附施工组织设计),报分局、运输、基建分处;拨接封锁施工的月度方案确定后,施工单位应提前三天向所在分局运输处、调度所等部门发出申请施工电报;施工负责人在封锁现场,向要点站登记要点申请,待接到调度命令后,方可进行施工,并做好停车防护;施工负责人在拨接施工完毕,经检查质量合格并能保证安全后,可向车站登记消点,同时撤除停车防护,开通线路;当施工中出现情况,不能按时开通或按规定速度运行时,施工负责人应提前通知车站值班员,要求延长或限速运行;封锁拨接施工后,未办理交验的线路设备均由施工单位负责人检修养护。尽快争取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好交验手续;施工负责人亲自现场指挥,合理安排劳力,合理堆放、使用施工材料,不得侵限;“龙口”配轨尺寸精确,由配轨人员、技术主管和施工队长三级复量把关,保证进度;

必须有电务、工务在场指导,防止破坏、影响电力、通信、信号等设施。 2拨接施工工艺 本合同段施工采用两端拨移,中间用新线过渡的施工方法,拨移的施工顺序如下: 扒开道床→锯断长轨→拨移作业→到位后及时整修线路,(按设计轨面道床断面标准一次整修到位,并夯实)→焊接钢轨→检查线路状态→撤出各种机具→撤出防护限速放行列车(第一次列车限速按批准方案,根据线路稳定状态确定)→第一次列车过后详细检查线路,发现不良处及时整修消除。 施工中注意的问题:提前做好人力、物力、机具等各项准备。提前一个月报施工方案和技术安全保证措施。施工中取得电力、电务、工务、车务等部门的紧密配合。要在电力网杆,自动闭塞信号改建完成后,方可组织拨移施工。拨移线路完成后,线路维修保养要跟上,确保改线后的线路在正常状态下运行。 所有的封锁施工,都要提前一个月将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填报方案审批表报甲方和铁路局,批准后方可组织施工。对行车干扰较大的施工项目,避开旅游旺季和有专用代号列车时间施工,防止造成其他不良影响。过渡施工中,所采用的线上轨料,既要利旧,又要考虑质量技术标准,确保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3拨移轨道线路的二种施工方案 拨移量小于1m的,可封锁正线、锯断长轨一次拨移到位,重新

既有线提速改造中的接触网换线施工

既有线提速改造中的接触网换线施工 杨征 石家庄市桥东区工人街38号,石家庄供电段技术科,050000 摘要:结合六期、客专等改造工程,介绍接触网换线施工的技术特点、施工组织(包括施工准备、施工过程中的协调、控制和指挥及施工后的检查)、作业方案比选以及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施工成本的管理。 关键词:既有线提速改造接触网换线施工 0 引言: 当前,铁路运能仍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铁路建设已成为目前我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点之一。在铁路提速扩能的发展形势下,除了新建工程之外,既有线提速改造已成为今后铁路建设中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既有线改造正逐步展开,大力发展电气化铁路是大势所趋。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建成的电气化铁路时速一般都不超过80km,而且设备多已老化,为了适应新时期客货运输的需要,大多需要进行全线改造。在既有电气化铁路改造施工中,接触网换线是主体工程,也是最关键的一道工序。 电气化接触网改造的主体工程———接触网换线施工中所遇到的困难是空前的。下面结合六期、客专等改造施工,介绍我们在接触网换线施工中摸索到的施工组织、作业方案及安全、质量、成本管理方面的经验。 ·1技术特点 与大修换线施工相比,既有线提速改造中的接触网换线施工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较多,主要技术特点如下: (1)全部或部分支柱需更换,在新线投入使用、旧线拆除以前,新旧支柱并存,交错布置; (2)新旧线材不同; (3)新旧锚段关节不重合,导致在新线架设后、旧线拆除前新旧锚段关节并存; (4)新旧下锚安装方式不同,张力大小不同; (5)新旧支持结构材料、定位材料及其安装方式不同;

(6)拉出值、导高、结构高度、锚段关节尺寸等各项调整技术参数新旧不同。 ·2 施工组织 在既有线改造施工中,现场情况错综复杂,干扰因素很多,尤其是在有限的施工“天窗”时间内进行接触网换线施工时,“天窗”时间一结束就要使既有网达到恢复行车要求或将新网投入使用,因此只有采取周密、合理的施工组织措施,才能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换线施工。 2·1 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①审查施工设计图,掌握有关技术资料;②现场施工调查、测量,收集相关施工资料; ③编制换线施工方案;④制定安全、质量控制措施;⑤对各级作业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培训和交底。 (2)施工现场准备:①熟悉施工区段线路、场地情况,确定施工物资、机械进场方式;②调查解决干扰施工的设施及其拆迁问题;③确定施工封锁、停电时间;④调查施工影响范围,确定每次施工后应恢复或达到的状态;⑤确认施工生产各要素按作业方案组织到位。 (3)施工物资准备:①按作业方案准备施工材料及机具;②准备抢险物资材料及机具并单独存放。 (4)施工机械准备:①确认车辆状况良好;②确认架线车组编组正确、配置合理;③确认施工料具在架线车、作业平台等处的合理配置及堆放。 (5)施工队伍准备:①确定施工现场管理机构,配置足够劳动力,明确各级指挥人员及其职责权限; ②划分好作业小组,明确施工任务,做好施工准备,落实个人分工与合作的安排;③针对终端头制作、锚段关节调整等关键工序及重点部位组织学习培训,安排掌握施工方法及操作技巧的业务骨干挑起重任。 (6)后勤保障准备:①针对寒暑雨雪等恶劣天气做好防暑降温、取暖供热及遮风避雨等劳动保护工作;②针对午间、夜间施工“天窗”,解决施工食宿问题;③针对点多线长、施工人员多、流动性大的特点,合理安排施工人员接送事宜;④保证通信联络和交通工具满足施工要求及应急需要。 2·2 施工过程中的协调、控制和指挥 施工过程中的协调、控制和指挥,即施工过程的管理,其核心是作业方案的现场实施,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工前建立从施工负责人到调度、领工员、班组负责人、防护员的指挥系统,明确任务、职责、作业程序,把责任落实到人; (2)调度信息畅通,联络有序; (3)确认施工封锁及停电“天窗”时间,统一下达施工指令,严格按既定作业方案操作;

路基接触网基础施工方案

目录 1、......................................................................................................................... 编制依据1 2、......................................................................................................................... 适用范围3 3、......................................................................................................................... 工程概况3 4、...................................................................................................... 路基接触网基础施工6 5、.............................................................................................................. 安全及环保措施12

1、编制依据 (1)《铁路电力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0-2003/J 290-2004) (2)《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1-2003/J 291-2004) (3)《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609-2015) (4)《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南三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联系单:接触网硬横跨基础设计说明》(四设南三龙指联(2015)10号) (5)《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南三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联系单:路基地段圆钢柱接触网基础设计说明》(四设南三龙指联(2015)11号) (6)《三明北至三明南区间-桥梁、路基段接触网基础预留接口设计图》(南龙扩施(网)-F20CW03) (7)《接触网H型钢柱基础》(肆房(2010)8301) (8)《改建铁路南平至龙岩扩能工程施工图-三明北站接触网平面布置图(供咨询)》(南龙扩施(网)-F10CW02) (9)《客运专线铁路-接触网H型钢柱》(通化(2008)1301) (10)《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

接触网个人技术总结

接触网专业个人技术总结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你们好! 我是长沙供电段**供电工区接触网工***。经过3年学习毕业于郑州铁路运输技校接触网专业,2000年10月-2009年9月在***工区从事普速线接触网工作,2009年9月-2012年4月在衡阳东高铁网工区从事高铁接触网工作,2012年4月调回***工区至今,2013年4月担任***工区副工长。在2005年通过自学取得了函授大专文凭,2006年取得了接触网高级工证书。 一、实践中累积技术,累积中练就本领。 参加工作以来,通过拜师学艺,在师傅的指导下,虚心向好同志学习,不断和同事进行业务交流互相学习,业务素质、操作技能都得到了很快的提高。通过不断学习和在接触网工作中的不断实践和总结获得了一些工作经验,①在2001年参加了***出发场5、8、9、10道电化增网改造,了解放线施工;② 2005年在大修队特训2年,踏实了、掌握了更换线索作业的放线、穿线、落锚、倒定位及悬挂和新老线的临时过渡,软横跨横向承力索、上下部固定绳的更换。特别是2011年得到集团领导的肯定,在供电处驻勤期间参加了高铁质量抽检小组,对集团管内的武广高铁、海南东环高铁、广珠城际的接触网设备进行质量抽检。 通过对理论知识学习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实践总结,(1)在天窗作业中不断虚心向别人学习,学习好的工作方法、操作技能,取长补短,使自己做到“我不伤害别人、我不伤害自己、我不被别人伤害、我保

护别人不被伤害”。在检修作业中,自己首先弄清楚作业目的严格按照作业流程进行作业,同时在检修中细致观察受力部件、受力方向,做到“看、测、紧、调、换、擦、拍、划、记”九字检修作业方针,设备“整治一段、验收一段、安全一段”的质量安全目标。(2)对于接触网非正常情况下的应变能力,也在工作中逐步累积起来。在接触网运行检修经历中,也经历过和处理过多起大小事故,同时通过学习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方法,总结出一些工作经验。如在软横跨钢支柱倒塌的事故抢修方案:①拆除接触悬挂,将软横跨从线路中拆除,脱离接地,排除倒在线路上的铁塔;②松动软横跨上部固定杵头杆以收紧直吊弦,提高悬挂高度,使导线高度达到5183mm以上;③调整导线拉出值符合要求,先保证二至三股道的列车正常运行通过,其他股道降弓通过,很快消令送电。再如,接触线断线事故,影响了半个锚段的接触悬挂,且断线点处的导线有十几米不知去向,同时涉及三个定位严重损坏,①立即制定了抢修方案,采用了临时开通法;②在接触线两断头安装契形紧线器,用手办葫芦将接触线紧起,不做接头,用电联接线将断头临时短接;③分几个组同时进行处理有关吊弦、补偿器、定位器、悬挂等,调整导高至5183mm(导高极限允许最低高度)以上,检查无其他接地点和影响列车通过的障碍物时,消令送电,④用升降弓信号让过往机车降弓通过,保证了尽快通车,将运输生产损失降到了最低。 在高铁工作期间,练就了在作业车平台上,速度40km/h时,对接触网吊玄螺母有无松动、销钉处有无开口销、线索有无损伤巡视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