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吃矫正教程—钱厚心

口吃矫正教程—钱厚心


(经典推荐)钱厚心疗法


一、发音法

口吃病是在心理因素的作用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治疗心理因素应该是治疗口吃的基础。但是,由于多年来不断地重复积累,形成了一年强一年的牢固的条件反射作用,实践证明,对症疗法的发音矫正也是不容忽视的。矫正口吃是言语的再学习,是两种不同言语习惯的斗争,所谓发音矫正就是掌握发音法重新训练患者的言语来粉碎已形成的牢固的条件反射枷锁。

口吃患者多年来与口吃现象进行没有策略的斗争,渐渐地养成了一种很坏的说话习惯,说起话来又急又快,又猛又重,这种说话方式必然会导致更多的口吃。言语的再学习就是学习一种良好的发音技巧,取代过去那种坏的发音方式,使言语能够逐渐地变得流畅起来,我们把这种良好的说话方式取名为“发音法”。

通过发音法的言语练习,建立新的言语结构定型,以改变言语机能系统中的病理性相互联系。

发音法是改变口吃现象的强有力的武器,它的作用之大,常被人们惊叹为“奇迹”,即使严重的很难说出话来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音法的矫正训练,也能流利地说出话来,不少患者把发音法称之为说话的“法宝”。在我们口吃矫治班里,因有专人指导,又有集体的相互督促,而自我矫正因缺少这样的有利条件,困难可能多一些,不过,若能领会发音法的要领,也可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希望熟读本书,反复体会,细细琢磨,认真刻苦地练习,并且要坚持练,一鼓作气地练,决不可练练停停,停停练练,防止出现疲塌状态。

二、发音法的法则

口吃患者在说话时,口吃的显著表现是在第一音,遇到难发音,表现更为突出。其实中阻性、难发性都是在第一音出了故障,我们究其实质是第一音犯了以下几点毛病:

急:心慌意乱,肌肉紧张。

快:想一口气把所有的话都讲出来。

短:与第二音紧迫。

不独立:与第二音几乎同时发出。

高和重:猛然一声,冲出第一音。

根据上述原因,我们吸取正常人讲话的优点,针对口吃患者(第一音)障碍的特症,对矫正口吃须要进行“重新训练语言”的练习,也就是“语言的再学习”。练习一种正确的说话方式,要求做到第一音发出的时候要:

平静:情绪稳定,肌肉松弛。

慢一些:不要很快,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

拖长些:第一音少许拖长些。

独立:说完第一音,再发第二音。

低和轻,第一音(子音)比第二音要低一些。

以上述这个方法说话,叫做“发音法”,练习时,注意下列

几点:

1,别把发音法看得太简单:我们不可能因为简单而不相信它。它的作用实在是出于我们意料之外的。在笔者直接矫正下几千名患者经过短期训练就能不口吃地说话,这主要是依靠“发音法”说话的技巧。我们对发音法应该有正确地认识,要愉快地、满怀希望地接受它。

2,慢:当我们口吃时,好心人常常劝我们:说话慢一点,别着急,慢慢说。由此可见人人都晓得,说话慢一点,口吃就会轻些,它已是一个公认的好方法。因为快和急是导致口吃加重的主要因素。

现在国外在矫正口吃的语言训练上大致都要保持一个慢的原则。但也不要过分地慢,那种脱离实际生活的慢速度,好象唱歌似的慢速度是不好听的。但是一定要比我们原来口吃很着急的说话要慢得多了,也要比一般语言能力很强,快速度说话的正常人要慢得多。每个人的语言能力不同,我们的语言能力本来就较差,再加上口吃的长期障碍,所以我们在练习时,尽可能慢一点,是有好处的。

3,轻:我们也许能体会到,说话轻一些,对口吃患者确实有些帮助,口吃可以减轻些,也许不会口吃。但是,所谓“轻”,并非轻到使人听不到,只要不象你发生口吃时那样重的语音就可以了,另一方面要注意第一音(子音)要比第二音低,这样就不会二个音一起冲出。

4,柔和:口吃时的说话往往是很粗重的,这种粗重的发音就容易使我们语言发生障碍,所以我们现在就要把它改变得柔和一些,要改变得像广播员那样的柔和动听。我们也有这样的体验,就是当我们心平气和说话时,发音一定是柔和的,因此是不大会口吃的。

5,均衡:口吃患者的说话,由于发言意欲过急,常会几个字紧连在一起冲出来,这就容易发生障碍。常常第一字还未发出,就想把第二个字一起说出来,结果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所以,我们练习时要均衡地说出来。如说:“应该”两字,不要把“应该”两字紧连在一起冲出来,而是要把“应该”两字依次地、一个个地均衡地发出来。

6,连贯:说话不能一个字一个字有意地分开,那就缺少连贯性了,我们要把每句话都保持连贯性(这种连贯与前面的要求第一音独立并不矛盾),字与字之间不要中断。比如说:“你上哪儿去”?不要说成:“你、上、哪、儿?”那就不好听了。

7,节奏:发音法必须掌握节奏感,这是很重要的。正常人说话都有他一定的音律,可是我们的语言音律却被口吃破坏了,因此口吃患者根本谈不上什么音律。现在,我们要恢复语言的音律,就要训练我们有节奏地语言(特别

是训练长句和朗读练习更为重要。初学发音法往往是头几个字刚慢下来,后面的字就急速起来,掌握了节奏就能使每句话都能轻慢下来。我们在唱歌时不口吃,主要是唱歌音调上有一定的节拍与音节,不仅唱歌,凡是有一定速度和音调的,象唱戏、小调等都不会口吃。这种节奏就是要求我们在每一长句里保持二、三个较轻较低的音调,这样就自然地形成一种有起伏(波浪形)的节奏,在患者心理上就起了一种音律作用,再加上轻慢、柔和、均衡,所以是既稳重又轻松,就能达到正确训练语言的目的。

8,强弱适宜,字音清楚:不要在开始时用力很强,中间稍弱,末了就没有力了。应该做到强弱一致和一定的力量说话,既不要过于大声,又不要有气无力,一般不要忽而很高,忽而很低,只要有点强弱就可以了。当然有抑扬顿挫的声调更好,这正是我们要追求的。

呼吸疗法
一,呼吸原理的概述
二,呼吸运动的控制
三,呼吸法练习
四,呼吸法和单字发音的配合练习
五,用呼吸法来消除伴随运动痉挛状态

二.呼吸运动的控制

我们常说用胸部呼吸或用腹部呼吸,事实上腹部不会吸入空气的。在隔肌的下面是腹部的一些器官。例如:肝、脾、胃、肠等。虽然说是用腹部吸气,这些器官是不会吸进空气的(特殊情况例外),不过隔肌尽量向腹腔压缩,把腹部压得鼓鼓的,就好象腹部装满了空气

无论采取胸部呼吸还是腹部呼吸,都可以随着自己的自由意志加以控制和支配。因为隔肌和肋骨间的收缩和松弛可随着自己的意志加以控制和支配的。在延脑有一部分是呼吸运动中心,它受大脑支配,引起各种不同程度的呼吸。若将延脑割去,呼吸即行停止

呼吸运动固然可以受人们自由意志的控制和支配,但它也随着环境和心理状态的不同而引起不同的变化。

平常不大跑步的人,偶然很快的跑了几里路,呼吸就会加快和急促。
夏天,刚一跳进游泳池里,触着凉水,会猛然地吸进一口气。
清晨走到花园里,空气新鲜,鸟语花香,会自然地深深吸进几口气

渴慕已久的或是初恋的朋友,一旦约你会谈,走到他(她)家门口,呼吸会感到拘束而紧张。

严厉的严厉的老师,叫患有口吃的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他会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而紊乱
 看到电影上紧张的镜头,呼吸会随着情节的紧张而紧张起来。

上述各种事实,充分说明呼吸是随着环境和心情的改变而改变的。但他们有一共同的性质,就是在上述任何环境和心情下,可以由大脑发布命令,改变它的呼吸状态,甚至可以停止短时间的呼

吸,这些,我们可以当场作出实验。

较严重的口吃患者,在呼吸和语言的协调配合下,有下面两种现象:
(一)一句话的后一阶段,只顾讲话,就顾不到隔肌的下降,使重新吸气的动作发生困难或陷于停顿,形成隔肌向上紧逼的痉挛状态。
(二)在隔肌下降的末一阶段,未开始上升就抢着说话,结果导致呼吸紊乱,发生严重吃音

前者由于口吃性病态心理和口吃习惯影响,说话时没有换过气来,就急于继续往下讲;而后者则由于还不到呼气时,就抢着往外讲。先是偶然,逐渐就形成强迫性的口吃

上述情况,简单地说:有时是吐尽气再讲话,音量微弱而又吃力;有时是装足气再讲话,声音强直而又吃力,这样最容易口吃,而且也是很难堪的

患者由于说话的屡次失败,所以在说话之先,心就发慌,其口吃语言的行为和难堪,总在大脑中闪念徘徊,并即时引起害怕说话和组织语言紧张犹豫的思维病态,造成呼吸中枢的干扰和抑制,使呼吸有时浅短,有时急迫。因此使吸进的气体过少和气流停息时间过短,而使氧气不能满足其生理活动的需要,进而又导致心理矛盾斗争的激化。心神不安,呼吸急促,心脏跳动加快的异常状态,就是其具体的反映。这种心理现象的反映,实则为大脑机能活动缺氧形成忙乱而造成的。这些都是严重的口吃患者所共有的“言前特征”。在一般情况下,心理恐怖随着氧气供应的短缺而形成的,随着氧气供应的充足而消失。

三,呼吸法练习

呼吸的动作和语言的发音,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自由意志去加以控制和支配

矫正口吃所练习的呼吸是腹部呼吸法,又叫做丹田呼吸法:
(一)姿势:可以躺在床上做,也可以坐在椅子上做,站着也可做,初学时仰卧最容易入门。凡是都是熟能生巧,当你熟练后,再用坐式、站式,甚至一边走路、一边做腹式呼吸法,也能运用自如。卧式脸朝上,坐式、立式、走式脸朝前方,眼睛轻闭(走式不要闭眼),除走式的双手和平时走路一样摆动外,其余各式双手都应放在左右两侧。
(二)意念:在坐好或仰卧好以后,就要排除一切杂念,做到“耳不旁听,目不斜视,心平气和,肌肉缓和,意守丹田,保持自然”。心里想的只是丹田(腹部)那个地方,别的一概不想。丹田位于腹部中部,是脏腑杂聚之处,因此意守此处,作用甚大。
(三)呼吸:姿势和意念调整好以后,即可进行练习。先由鼻吸气至下腹(实际上空气不会进入下腹,但有吸入的观念即可)。吸气要保持慢、长、静,吸气时腹部用力向外凸出,吸气时不可

断断续续(中途停止),口吃就是有时候呼吸的停止,所以要养成呼吸不断的习惯。要尽自己的能力吸气,但也不要吸得不好受。吸后再呼,呼气用嘴,呼气时也要做到慢、长、静,同时腹部徐徐收缩(腹部凹下),也要用尽自己的能力呼气,反复行之。总之,呼吸时要逐渐做到“悠缓细匀,绵绵细长”,以舒适自然,轻松愉快为度


每个人的肺活量不同,呼吸的长短也就不同,初学时吸气大约8~12秒,呼气大约10~16秒,熟悉后,逐渐增长时间,以发挥自己能力的80%为限。

以上呼吸法每天早晚各练习十五分钟,因忙而无暇时可分三分钟一次或五分钟一次,分节分次练习也可,但切不可间断,这种呼吸法在饭后三十分钟以内不可练习

开始练习时,可能有种种不适,例如:胸部发闷,头痛,脑胀,胃部难过。不过习惯后,自然会好,反而有非常爽快的感觉。有些患者最初练习时身上感到难过,怀疑对身体恐有妨碍,这是不必要的顾虑。

四,呼吸法和单字发音的配合练习

单音的练习,患口吃轻症的人练习一个短时间(七、八天)即可,但患口吃重症的人,则须多练习。还须注意以下几点。

肌肉松弛,身体各部分不可用力。
要使呼吸和发音完全配合一致,吸气时不准发音,呼气才能发音,在呼气时伴着呼气发出声音,由轻渐重,由低而高。

呼气时,随着呼气发出一个A(啊)音,决不可急、短。太急时,咽喉和舌的抵抗则强,以至阻住而口吃。发音开始要缓慢,同时伴随呼气轻轻吐出,强度轻缓,如流水徐行,不可中断。
A(啊)音练习以后,可换一个An(安)音的练习,例如:南-寒-山-谭等音,在练习时应拖长其尾音。然后再作数字发音的练习,例如:一、二、三、四、五......等,可连在一起发音,音与音之间要干脆,要分清楚,各音均独立。

五,用呼吸法来消除伴随运动痉挛状态

语言的吃音、外部的伴随运动以及内部的痉挛状态,都是口吃习惯性条件反射的具体表现。

一方面要用语言性条件反射作用,来消除大脑中口吃的病态心理。

一方面要用呼吸法和个别克服的方法,来消除伴随运动的痉挛状态。

一方面要用科学的发音和语言的再学习,以矫正吃音习惯。
以上三个方面同时并进,然后才能彻底消除口吃病患,获得健康的语言能力。
深呼吸运动能大量吸入氧气,使血液得以畅流;能使隔肌的张缩度增大,以恢复和养成说话时正常的紧缩和松弛,能使胸肌、腹肌和语言系统各器官的肌肉获得适度的张缩、调剂与缓和,才能在说话时自由

运动和控制。

由于深呼吸能使肌肉获得适当的运动和协调,能松弛与缓和身体各部和颜面肌肉的紧张状态,故能逐渐消除伴随运动。

深呼吸能影响人的情绪,能使激动的情感得以缓和以致平息。经常锻炼腹式呼吸,能使人的性格变得安静,心情舒畅,记忆力增加。所以,对于情绪抑郁者来说,腹式深呼吸确是灵丹妙药。由于深呼吸能给神经和精神带来缓和与安宁,故能逐渐克服语言系统各器官的痉挛状态。

针对口吃类型、程度轻重、伴随动作,痉挛状态的不同情况,例如隔肌易于上逼、喉头易于阻塞、舌头易于发硬、眼睛易于瞪大、颈部易于偏斜以及鼻翼易于翕动等不同的现象和情况,就必须单独地、有区别地对其最严重的部分加以克服和矫正。又如:有颈部偏斜的伴随运动的口吃患者,最初因为有了口吃,说话不易,想用尽气力说出话来,因而促成颈部的偏斜,多次重复以后,养成习惯,嗣后一急而说不出话来,稍微用力,颈部就要发生偏斜。针对这一现象,患者进行自我矫正,就应在进行发音的语言练习时,特别注意自己的颈部,尽量不使它发生偏斜。在进行矫正中,经过多次的注意和克服,这种伴随运动就会口吃的吃音,同时逐步地获得矫正。再如说话时,隔肌容易向上紧逼而发生痉挛状态的患者,最初由于说话时用力过大而导致这一痉挛状态的产生,多次重复以后,成为强迫性的习惯。嗣后,每遇讲不出话而稍微用力时,隔肌立即上逼,导致呼吸的紊乱。针对这一情况,患者在进行自我矫正时,就应根据本篇所说的各种方法,作控制隔肌运动的练习。使隔肌的运动能根据自己的意志加以控制,经过多次练习,掌握要领后,便能控制隔肌的运动,便可消除这一痉挛状态的发生。


——————————————————————

呼吸运动的控制

我们常说用胸部呼吸或用腹部呼吸,事实上腹部不会吸入空气的。在膈肌的下面的腹部的一些器官。例如:肝、脾、胃、肠等。虽然说是用腹部吸气,这些器官是不会是不会吸进空气的(特殊情况例外),不过膈肌尽量向腹腔压缩,把腹部压得鼓鼓的,就好象腹部装满了空气。

无论采取胸部呼吸还是腹部呼吸,都可以随着自己的自由意志加以控制和支配。因为膈肌和肋骨间肌肉的收缩和松弛可随着自己的自由意志加以控制和支配的。在延脑有一部分是呼吸运动中心,它受大脑支配,引起各种不同程度的呼吸。若将延脑割去,呼吸即行停止。

呼吸运动固然可以受人们自由意志的控制和支配,但它也随着环境和心理状态的不同而引起不同的变化。


常不大跑路的人,偶然很快地跑了几里路,呼吸就会加快而急促。

夏天,刚一跳进游泳池里,触着凉水,会猛然地吸进一口气。

清晨走到花园,空气新鲜,鸟语花香,人会自然地深深吸进几口气。

渴慕已久的或是初恋的朋友,一旦约你会谈,走到他(她)家门口,呼吸会感到拘束而紧张。

严厉的老师,叫患有口吃的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他会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而紊乱。

看到电影上紧张的镜头,呼吸会随着情节的紧张而紧张起来。

上述各种事实,充分说明呼吸是随着环境和心情的改变而改变的。但它们有一共同的性质,就是在上述任何环境和心情下,可以由大脑发布命令,改变它的呼吸状态,甚至可以停止短时间的呼吸,这些,我们可以当场作出实验。

较严重的口吃患者,在呼吸和语言的协调配合上,有下面两种现象:

(一) 一句话的后一阶段,只顾讲话,就顾不到膈肌的下降,使重新吸气的动作发生困难或陷于停顿,形成膈肌向上紧逼的痉挛状态。

(二)在膈肌下降的末一阶段,未开始上升就抡着说话,结果导致呼吸紊乱,发生严重吃音。

前者由于口吃性病态心理和口吃习惯影响,说话时没有换过气来,就急于继续往下讲;而后者则由于还不到呼气时,就抡着往外说。先是偶然,逐渐就形成强迫性的口吃习惯。

上述情况,就简单地说:有时是吐尽气再说话,音量微弱而吃力;有时是装足气再说话,声音强直而吃力,这样最容易口吃,而且也是很难堪的。

患者由于说话的屡次失败,所以在说话之先,心就发慌,其口吃语言的行为和难堪,总在大脑中闪念徘徊,并即时引起害怕说话和组织语言紧张犹豫的思维病态,造成呼吸中枢的干扰和抑制,使呼吸有时浅短,有时急迫。因此使吸进的气体过少和气流停息时间过短,而使氧气不能满足其生理活动的需要,进而又导致心理矛盾斗争的激化。心神不安,呼吸急促,心脏跳动加快的异常状态,就是其具体地反映。这种心理现象的反映,实则为大脑机能活动缺氧形成忙乱而造成的。这些都是严重口吃患者所共有的“言前特征”。在一般情况下,心理恐怖随着氧气供应的短缺而形成,随着氧气供应的充足而消失。

————————————————————————

三、呼吸法练习

呼吸的动作和语言的发音,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自由意志去加以控制和支配。
矫正口吃所练习的呼吸是腹部呼吸法,又叫做丹田呼吸法:

(一)姿势:可以躺在床上做,也可以坐在椅子上做,站着也可做,初学时仰卧最容易入门。凡是都是熟能生巧,当你熟练后,再

用坐式、站式,甚至一边走路、一边做腹式呼吸法,也能运用自如。卧式脸朝上,坐式、立式、走式脸朝前方,眼睛轻闭(走式不要闭眼),除走式的双手和平时走路一样摆动外,其余各式双手都应放在左右两侧。

(二)意念:在坐好或仰卧好以后,就要排除一切杂念,做到“耳不旁听,目不斜视,心平气和,肌肉缓和,意守丹田,保持自然”。心里想的只是丹田(腹部)那个地方,别的一概不想。丹田位于腹部中部,是脏腑杂聚之处,因此意守此处,作用甚大。

(三)呼吸:姿势和意念调整好以后,即可进行练习。先由鼻吸气至下腹(实际上空气不会进入下腹,但有吸入的观念即可)。吸气要保持慢、长、静,吸气时腹部用力向外凸出,吸气时不可断断续续(中途停止),口吃就是有时候呼吸的停止,所以要养成呼吸不断的习惯。要尽自己的能力吸气,但也不要吸得不好受。吸后再呼,呼气用嘴,呼气时也要做到慢、长、静,同时腹部徐徐收缩(腹部凹下),也要用尽自己的能力呼气,反复行之。总之,呼吸时要逐渐做到“悠缓细匀,绵绵细长”,以舒适自然,轻松愉快为度


发音器官机能训练
发音器官机能训练
造成口吃的另一个因素,就是我们患者的口腔肌肉不灵活,不能及时地把喉咙里发出的声音改变我们所说的语言,特别是通常我们讨厌的是我们的舌头。怪不得有人叫我们“结舌”。通过本节的练习,使我们能够消除上述症状。
1. 口部体操:
口部体操可以使在发音吐字时喷弹有力、灵活准确。
第一节 口形模拟发音练习:
(1)双唇紧紧闭拢、再分开:由慢到快。
(2)双唇闭拢,燥开时唇形应呈“O”状,不要张太开。
(3)只动口形,不发出声音,做双唇音b、p、m模拟发音。
(4)弹舌练习(发出口得得的声音)。
(5)舌尖音l、t、n、l无声到有声练习。
第二节 舌肌练习:
练习步骤:
第一步:(1)舌尖向左摆 第二步:(1)舌尖向右摆
(2)舌尖向右摆 (2)舌尖向左摆
(3)舌尖向上摆 (3)舌尖向下摆
(4)舌尖向下摆 (4)舌尖向上摆
练习说一段话(1)一平盆面,烙一平盆饼,饼平盆,盆平饼。(2)长扁担,短扁担,长扁担比短扁担长半扁担。短扁担比长扁担短半扁担。(3)扁担长,板凳宽,扁担要绑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偏要扁担绑在板凳上。
第三节:唇舌练习:
练习步骤:第一步

:分读“劈—力—啪—啦”
“密—密—麻—麻”(各练五分钟)

第二步:连读“劈力啪啦”(五分钟)
“密密麻麻”(五分钟)
“唇舌练习”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
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本节主要是训练口吃病人说话时双唇和舌的灵活性与力度,劈(pi)啪(pa)皆为双唇音且送气,密(mi)麻(ma)皆为浊音双唇音,而在发音方法上又是鼻音。因此对训练口吃病人双唇的灵活性和力度,有很大作用,这些词较为典型,而啪、啦、麻的韵母都是央元音a,发音时舌位要低,连续时要求舌位升降灵活。
第四节:口齿练习:
练习步骤:第一步:分读“叽—叽—喳—喳”(五分钟)
“渐—渐—沥—沥”(五分钟)

第二步:连读“叽叽喳喳”(五分钟)
“淅淅沥沥”(五分钟)
练习时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口与齿”上,也就是舌前及舌面“叽、喳、淅”都用气发出。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谁把十四说成是四十,就罚谁四十,谁把四十说成十四,就罚谁十四。
第四节:数葫芦练习:
练习步骤:第一步:分读“十 九 八 七 六 五 四 三 二 一”(五分钟)
第二步:连“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五分钟)
这四节操都是说话技能技巧练习的基础内容,除了强调吐字归音外,也有巧妙控制用气发音的技巧。
第五节 绕口令辅助练习
① 盆里有个盘,盘里有个瓶,不知是瓶碰盘,还是盘碰盆。
② 吃葡萄吐葡萄皮,不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③ 一葫芦酒九两六,一葫芦油六两九,六两九的油要换九两六的酒,九两六的酒要换六两九的油。



正发音发练习
造成口吃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口吃患者由于心理的恐惧与紧张,对一些字的发音部位弄错了,或者是对这些字的发音技巧处理的不好而致的结果。中国的汉字大多都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都是声韵母结合组成字音,而我们口吃患者多因声母发生口吃。其原因,一是声母发音部位不正确,二是声母用力过重,比如“报”字,声母应是双唇音,而有些患者发这个字时往往张嘴,怎么能发出这个字音呢?有些患者是发音技巧处理不好,汉语拼音技巧是:前音轻,后音重,两音一碰就出声。而口吃患者习惯于前音重,后音与发音技艺,从而解除患者的吐字不清和

某些字的难发现象。
(一) 声母b、p、m是双唇音,在发音技艺上又有所不同。
1. 发声母b时,要上唇与下唇接触,然后放开时爆发声。注意没有风。用b作声母的字:ba(八)、bai(摆)、ban(班)、bang(帮)、bao(报)、bei(杯)、ben(奔)、bi(逼)、bian(边)、biao(标)、bie(别)、bin(宾)、bo(玻)、bu(不)。
2. 发p时先上唇与下唇接触,然后放开时爆发成声,注意要有风。用P作声母的字:pa(怕)、pai(拍)、pan(攀)、pang(旁)、pao(抛)、pei(胚)、peng(烹)、pi(批)、pian(偏)、piao(飘)、pie(撇)、pin(拼)、po(坡)、pu(扑)。
3. 发m时双唇闭拢,放开时发出声母,注意有鼻音,用m作声母的字有:ma(妈)、mai(埋)、man(蛮)、mang(忙)、mei(眉)、men(门)、mi(迷)、miao(苗)、mie(灭)、min(民)、mo(摸)、mou(谋)、mu(木)。.
(二) 声母f是唇齿音,发f时用上齿咬住下唇,气流从牙缝中挤出。用f作声母的字有:fa(发)、fan(翻)、fang(方)、fei(飞)、fen(分)、feng(风)、fo(佛)、fou(否)、fu(福)。
(三) 声母d、t、n、l是舌尖音。
1. 发d时用舌尖抵上牙,放开时发出声音,注意没有风。用d作声母的字:da(大)、dai(待)、dan(单)、dang(当)、dao(刀)、de(得)、deng(登)、di(低)、diao(刁)、die(跌)、ding(丁)、diu(丢)、dong(东)、dou(兜)、du(都)、duan(端)、dui(堆)、dun(吨)、duo(多)。
2. 发t时舌尖抵住上牙,放开时发出声音,注意要有风。用t作声母的字:ta(他),tai(胎),tan(贪),tang(汤),tao(涛),te(特),teng(疼),ti(梯),tinang(天),tiao(挑),tie(贴),ting(听),ton(通),tu(突),tuan(团),tui(推),tun(吞),tuo(拖)。
3. 发n时舌尖抵住上牙,放开时发声音,注意要有鼻音。用n作声母的字有:na(那),nai(乃),nan(男),naig(襄),nao(闹),nen(嫩),ni(泥),nong(农),nu(奴),nu(女),nuan(暖),nue(虐)。
4. 发l时舌尖抵住上牙,放开时发出声音,注意要气从舌尖两边分出来,用l作声母的字:la(拉),lai(来),lan(兰),lian(狼),le(勒),leng(冷),lei(类),li(里),lian(连),liang(良),liao(疗),lie(列),lin(林),liu(刘),long(龙),lou(楼),lu(炉),lu(吕),luan(乱),lue(略),lun(抡),luo(罗)。
(四) 声母g、k、h是舌根音。
1. 发g时舌根起与软腭接触,放开时发出声音,注意没有风。用g作声母的字:ga(嘎),gai(该),gan(干),gang(钢),gao(高),ge(歌),gei(给),gen(根),gong(工),gou(沟),go(姑),gui(规),gun(棍)。
2. 发k时舌根抬与软腭接触,放开时发出声音,注意要有风。用k用声母。Ka(卡),kai(开),kan(刊),kang(康),kao(靠),ke(科),ken(肯),kong(空),kou(抠),ku(枯),kua(夸),kuai(快),kuan(宽),kuang(筐),kui(亏

),kuo(阔)。
3. 发h时舌根抬起与软腭接近,放开时摩擦烦忧声。用h作声母的字:ha(哈),hai(孩),han(含),hang(杭),hao(蒿),he(喝),hei(黑),hen(痕),hong(烘),hou(喉),hu(呼),hua(花),huai(怀),huan(欢),huang(荒),hui(灰),hun(昏),huo(活)。
(五) 声j、q、x是舌面音。
1. 发j时舌面抬起与硬腭接近,放开时发出声音,注意没有风,用j作声的字:ji(机),jia(家),jian(尖),jiang(江),jiao(交),jie(街),jin(今),jiu(究),ju(居),juan(捐),jue(决),jun(军)。
2. 发声母q时舌面抬起与硬腭接近,放开时发出声音,注意要有风。用q作声母的字:qi(七),qia(恰),qian(千),qiang(枪),qiao(敲),qie(切),qin(亲),qiong(穷),qiu(秋),qu(区),quan(圈),que(缺),qun(群)。
3. 发x时舌面抬起与硬腭接近,放开时发出声音,注意是摩擦成声。用x作声母的字:xi(西),xia(虾),xian(先),xiang(香),xiao(消),xie(些),xin(新),xue(靴),xun(勋)。
(六)声母z、c、s是知尖前音。
1.发z时,舌尖抬起对准上牙,不要接触,中间留一条缝隙,放开时发出声音,注意没有风。用z作声母的字:za(匝),zai(载),zi(资),zong(宗),zou(邹),zu(租),zuan(钻),zui(最),zun(尊),zuo(作)。
2.发c时,舌尖抬起对准上牙,不要接触,中间留一条缝隙,放开时发出声音,注意要有风。用c作声母的字:ca(擦),cai(猜),can(餐),cang(仓),cao(操),ce(策),ceng(层),ci(词),cong(聪),cou(凑),cu(粗),can(参),cui(崔),cun(村),cuo(搓)。
3.发s时,舌尖卷起对准上牙,不要接触,中间留一条缝隙,放开时摩擦成声。用s作声母的字:sa(撒),sai(赛),san(三),sang(桑),sao(骚),se(色),sen(森),si(思),song(松),sou(搜),su(苏),suan(酸),sui(虽),sun(孙),suo(梭)。
(七)声母zh、ch、sh、r是舌尖后音。
1.发zh时舌尖卷起,对准软腭的前部,不须接触,中间留一条缝隙,放开时发出声音,注意没有风。用zh作声母的字:zha(扎),zhai(摘),zhan(沾),zhang(章),zhao(招),zhe(庶),zhen(真),zhen(真),zhi(枝),zhong(中),zhou(州),zhu(抓),zhuai(拽),zhuan(专),zhuang(庄),zhui(追),zhun(准),zhuo(捉)。
2.发ch时,舌尖卷起对准上七软腭的前部,不要接触,中间留一条缝隙,放开时发出声音,注意要有风。用ch作声母的字:cha(插),chai(拆),chan(挽),chang(昌),chao(超),che(车),chen(尘),chi(吃),chong(充),chou(抽),chu(初),chuai(揣),chuan(川),chuang(窗),chui(吹),chun(春)


3.发sh作声母的字:sha(沙),shai(筛),shan(山),shang(商),shao(烧),she(舍),shui(谁),shen(深),shi(诗),shou(收),shu(熟),shua(刷),shuai(衰),shuan(闩),shuang(双),shui(水),shun(顺),shuo(说)。
4.发r时舌尖卷起,对准软腭的前部,不要接触,中间留一条缝隙,放开时发出声音,注意声带要颤动。用r 作声母的字:ran(然),ren(人),ri(日),rong(容),rou(柔),ru(如),ruan(软),rui(锐),run(润),ruo(弱)。


调音疗法
发音不等于语言!

思维:口吃患者受害于思维!要克服首音的难发,按韵律讲话。

说话的条件:

1、要有健全的发音器官。2、要有健全的大脑。(支配语言构思)3、要有健全的小脑。(支配动作发挥)

4、要有健全的延脑。(支配呼吸气流)5、具有丛事语言的肌肉。



语言前障碍:

1、由于大脑机能的急俱进行,先使大脑思维有话形成,而气未形成。(有话没气)2、有气没话。

3、说话过急。4、伴有废气、废话、废字。5、语言死板。

口吃是由于多次口吃的发生,由于失败的经验太多了,由量变到质变了。

关键是第一个音出现了故障,第一音犯了以下错误:

1、急。心慌意乱,肌肉紧张。2、快。想一口气把话说完。3、短。第一音与第二音连的太紧。4、不独立。第一音与第二音几乎同时发出。

5、高和重。猛然一声,冲出第一音。

正常人发第一音做到以下要求:

1、平静:情绪稳定,肌肉松驰。2、慢一些: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3、拖长些:第一音少许拖长些。4、独立:说完第一音,再说第二音。

5、低和轻:第一音比第二音低,第一音比第二音轻,以上所述为法则说话,称为调音法。

调音法单语法则:

例:(调音法)

1、调字要比音法低。 2、调字要独立。 3、调字要少许拖音。 4、调字要轻轻无抵抗的发出。

5、吸气要明显。 1、音法二音高低一致。 2、音法二音比调字略高。

3、速度要慢。 4、字与字之间距离要相等。

语言要有音律: 轻柔缓慢 均衡连贯 强弱适宜 吐字清晰

心态:讲话时只注意讲话内容,不要注意讲话本身!

调音法是克服首音难发的一种方法。是按韵律来讲话,具有节奏感,可以解决说话急燥的问题。

还气法是一种平衡的讲话方法。讲话时要柔,就是有气无力、软绵绵的语气。

注意:方法在心中,要灵活、自然、舒服的使用。

调音法长句法则:由两个字或三个字的短语组成的句子为长句。

例:不用方法不说话

法则:1、“不,方,不”要比“用,法,说话”低。2、“不,方,不”要独立

且少许拖长。3、“用,法,说话” 要比“不,方,不”略高,它们高度一致。4、速度要慢,字距要相等。5、既要有节奏,又要连贯,像波浪起伏一样。

练习:你不能把握别人,但你可以控制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改变环境,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把握生命的宽度。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自信乃矫正成功第一秘决!

矫正口吃是韧性的战斗,没有坚定的自信,就难以取得理想的矫正效果!

长句训练:要有决心,要有信心,要有耐心,要有恒心,彻底消灭口吃。不投降,不气馁,不妥协,向口吃展开最终的斗争。从今天起,我讲话做到大胆勇敢,心平气和,保持自然,从容不迫,做到轻柔缓慢,均衡连贯,强弱适宜,吐字清晰。我坚信正常人也有口吃,偶然的口吃让它去吧!我何必自寻烦恼,自讨苦吃,人世间最宝贵的是健康!

在朗读时要有用方法的意识! 只有希望而没有行动的人,只能在梦境里得到安慰!

再次出现口吃的预感,是因为说话太急(不用方法,不吸气等)。

注意:再次强调灵活总结,使用自己适合的方法。

敏感字不要放在第一音即可,正常发音。

预感到口吃时一定要放慢速度,要有慢的意识!

调音法用在句子中只要有调音的意识就行,不必刻意用于每个词上,只要第一音用调音也可。

遇到难发时,把该字放在低音发出即可。或者先深吸一口气,吸长些,一口气说出,难发音一定要用低音发出!

调音法目的:按照韵律去说话。

调音法只要做到30%——40%就可以了,越多越好。

在外说话时要:1、看着对方说话。2、要想着用方法说话。

难发音定义:只要能念出来就不是难发音,有时发不出,有时发出。是难发现象而不是难发音。

用调音法朗诵诗词

要求1、每句的首音用调音。2、一口气,一句话。3、其它用半句调音,还气。

朗诵注意:1、内容,诗,抒情诗(注入感情,用方法)。为了掌握方法而朗诵,不是为了矫正口吃而朗诵。注意语言的流畅度,方法的自然性,树立信心! 2、从容不迫,安然镇静,善于用语言的轻重缓急,声调的变化。注意自己的语气,气息的紧密协调。
3、节奏要明快,明显,语句划分要合理,还有还气自如(停顿合适)。



慢语疗法

意念:从思想上、情绪上对慢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对行为上的一种灌彻。

作用:1、改变急躁的性格。

2、必须要经过的过程。

3、调理心境,入静感觉。

可能会有的顾虑:怕别人听出自己用方法,怕自己慢,别人会着急,不

好意思,爱面子思想,用方法怕听出,不用方法怕口吃,犹豫不决的心理。条件反射,最后又口吃。

慢的目的:1、使用方法。

2、去掉爱面子思想。

慢的要求:

1、速度要慢。

2、字距相等。

3、少许拖音。

4、去掉废词字。

5、语句之间停顿。

6、思想上要形成“慢”的意识,要做到时时刻刻处处用方法。

7、慢的自然,慢的轻松,慢的舒服。

注意语言的连惯性!

还 气 法

能够组成一个独立的完整意思的一个字、一个词,停顿一下。

符号:(吸气)——坚决——(吸气)——使用——(吸气)——还气法

用气托语:吸气——停——讲——停

每句先吸气,再说话!

口吃——慢语——还气

要求:1、速度要慢(慢字当头)。

2、字距相等。

3、还气明显(适当、及时、灵活),吸气要有声(慢点、长点)。

4、一口气最多讲2—3个字。

注意:吸气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要适中,吸气时脸上不能带表情,读完3个字后有剩余的气要自然呼出来。

要贯彻到日常说话当中! 被动——习惯——自然

还气训练:1、勤还气,讲短句,同时多用半截句,是矫正努力的方向。

2、最终追求的是:一口气,一句话。

3、运用自如,随心所欲。

4、到句子时,要合理划分句子。

5、吸气时要有吸气的观念(要潜移默化到说话的过程中,最终达到自然化)。

自然化——有意识——潜意识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语组成的是句子,即长句。

五个字已进入了长句练习。

多用半截句,要求不说完整话,要养成会停顿的习惯。

说话用问题时,一查速度,二查气,三查字距。

1、速度 慢 快

2、气 慢 快 相辅相成

3、字距 慢 快

与人交谈时要看着对方的脸说话,正视他,从心理上战胜他。现在可能会出现反复,是正常的,当有问题时,查上述观点。吸气时盯住一个目标,保持身体不动,可矫正动作性口吃。

八个字不多,两个字不少,五个字更好。气越充足,心情越平静。心理障碍是随口吃现象的存在而存在,减轻而减轻,消失而消失。



压声疗法


法则:说话时声带不能发生振动,也就是说话时不能发出音来。

要忍受!极大条件忍受!无条件接受!绝对接受!一定要忍受!

作用:1、向正常人过渡。2、改变急燥的性格。3、总结音量的互变规律。4、抵抗反复。5、使方法形成自然化,语言流畅化。


目的:1、巩固疗效。让方法进一步掌握,完善,查漏补缺,前几种方法如有做的不好的,可以在压声法中加强训

练。

2、加强方法灵活性使用。灵活化!3、去掉爱面子思想!

4、通过压声以后进行过渡,安全地提起速度,还可以消除许多难发现象。



要求:1、速度越慢越好。2、字距越相等越好。3、说话越轻越好。4、话越多越好。5、还气越明显越好。


口 型 操 练 习 (八节)

1、鼓腮。用舌头左右鼓动腮帮,速度由慢到快,强度由弱到强。2、舌头饶舌床转圈,好比用舌头洗牙。(顺时针,逆时针)

3、伸舌头。(向上、下、左、右伸)4、刮舌。舌头翘起刮上膛到牙齿间。5、打帮子,声音越响越好,嘴型要不停变化,肌肉完全放松。6、吸吮法。舌头顶住牙齿不停吸。7、“哈”气法,深吸一口气,用气“哈”出。

8、用三指(食、中、无名)用力(顺时针、逆时针)转动搓嘴唇。

说话速度提升:匀速:匀速字距——匀速还气——匀速讲话

提 声 的 标 准

一、讲话前,是否存在着心理障碍和不自然的思想准备?(60%)

二、讲话时,是否做到一句话一口气?(100%)

三、讲话时,是否做到速度控制在自己能力范围内?(95%)

四、讲话时,是否做到字距相等?(98%)

五、讲话时,是否做到字音连贯清楚?(98%)

六、讲话时,是否存在急于表达?(85%)

七、讲话时,第一音是否轻轻无抵抗的随呼出气流发出?(95%)八、方法是否用入生活中去,形成日常化、习惯化、灵活化?(75%)


实 践 中 矫 正

一、把方法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二、撇开自尊心。
三、突破是实践矫正的关键。

泰然处置 行若无事 听之忍之 无为而制


四、生活中方法应用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不要改变讲话语气。(要用平常说的话,比如用方言的还用方言)

2、思想上不要有顾虑。

3、速度能不能快?(根据自己能力决定速度),要保持匀速讲话。不能有意识加快,让它不知不觉中加快!

4、方法用多久?(至少用半年)要坚持!方法也不能有期排除,让它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5、方法怎么用?与人说话时先说一句慢话——匀速讲话——(如果)速度越来越快——停顿——深呼吸——说慢话(循环) 这样说话就会感觉很顺畅了! 

 例:你上哪儿去?

6、还气灵活应用。气长话长,气短话短,快气快话,慢气慢话。

7、心态应放平:正常人应该有的,我也应该有,正常人没有的,不去追求。如果在生活中出现了口吃情况,不要在意,要做一个带有口吃的正常人。

暗 示 疗 法

定义:暗示是不迟疑的、无条件的接受一种行动或计划。用它来达到自己所

要达到的目的。

方法:晚上睡觉时,在半睡半醒时深呼吸,然后默念鼓励自己的话,比如:我不口吃了,我是正常人。连续说1-2分钟,这样第二天心态就会变的很好。

诱 导 法

定义:所谓诱导,就是第一个音不要过急过重的猛冲出来,而是从容、轻柔、缓慢的,逐渐加重的发出来,发到应有的高度后,立即向第二个音轻松的滑动。



特 性:1、声音高不起来。2、速度快不起来。

何时用:1、第一音重时用诱导。2、急于表达用符号“ ”。3、难发音时变声调。

回 家 后 的 注 意 事 项

1、一进家门,先说30分钟慢话,然后进入匀速讲话。适应环境后每次先说10句慢话然后匀速讲话。见到生人后,先说一句慢话,进入匀速讲话。

2、半年内要保持字距相等,匀速讲话,一口气一句话。

3、生气时30分钟内不要讲话,之后讲慢话10句,或者用还气法一口气讲两到三个字。

4、白天感觉不好时,晚上压声,第二天再提声。

5、白天讲话速度快时,晚上跟家人用慢话调整一下。

6、如果方法用不上,立刻把声音压下来。

7、无论口吃屡次出现,心情不要波动,顺其自然。

8、方法不能有期排除,让它在无意识中忘掉。

9、如果遇到难发现象或伴随动作,深吸一口气,呼掉,再吸气,开始说两句慢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