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名特水产动物养殖学教学大纲

名特水产动物养殖学教学大纲

名特水产动物养殖学教学大纲
名特水产动物养殖学教学大纲

《名特水产动物养殖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名特水产动物养殖学》,适用于水产养殖专业用,可作为常规养殖教学内容的补充, 本课程总学时数为72学时。

二、课程的任务、性质和基本要求:

本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专业课,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学习名離济动物的形态学、生态学、生理学等方面的内容;了解世界及我国名特动物增养殖的发展概况;掌握名離济动物增养殖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技术;熟悉主要经济名特经济动物的养殖技术工艺及增殖方法。

本课程的学习,可以锻炼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组织生产、管理生产的实际工作水平;使学生初步具备独立开展名特经济动物增养殖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及应用技术硏究的能力,并能够进行应用技术开发硏究;同时可以指导和管理名特经济动物增养殖生产。

三、教学内容:

1.名特无脊椎动物的养殖,包括河蟹、虾类、螺类、海参海胆养殖,主要内容为这些动物的生物学特性,繁殖技术和养殖技术。

2.名特鱼类养殖部分,包括鸳类、鲫、虹鱒、鳗輪、泥鍬、胭脂鱼、绷等,掌握各种鱼类的生态习性,繁育技术及养殖技术。

3.名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养殖,包括蛙类、鳖、龟等要求掌握各种动物的生态习性,繁育技术及养殖技术。

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课时数

椎 河蟹的养殖 7

生物学特性

了解 理解 掌握

绪论

课程内容、发展意义.发展

趋势

人工繁殖和育苗天然海水育苗

半咸水育苗

仔蟹与蟹种培育仔蟹培育技术

蟹种培育技术

成蟹养殖池塘单养

池塘混养

湖泊养殖

虾类的养殖4

生物V

种苗生产,养成

疾病防治V

螺类的养殖6

生物V

人工繁殖技术V

人工养殖技术

海参、海胆养殖4

生物V

人工繁殖技术V

养殖及病害防治V

名特

包括釣类、虹鱒、香鱼、11鳗、胭脂鱼、胡子鮎蛔类、40

鱼类

鲂类、鹼鱼等名贵鱼类的养

养殖

生物学特性

人工繁殖技术苗种培育食用鱼养殖

名特

蛙类养殖两栖

动物与

般亍

动物

养殖

生物V 4人工繁殖技术V

蝌蚪、幼蛙、成蛙养殖V

大銳的养殖6

生物V

养殖池的修建V

人工繁殖技术V

人工养殖技术V

疾病防治V

合计72

四、说明:

本课程是一门水产养殖专业课程,与多门专业课联系紧密,要求学生在综合其他专业课的基础上,能够对各种名特水产品的养殖具备相应的认识,能够处理生产中常见的问题。

1?重点:(1)生物学特性(2 )养殖技术

2.难点:有些品种不常见,需要借助多媒体、挂图、录像给以感性认识,加深理解。

五、参考书目:

《鱼类增养殖学》

《贝类增养殖学》

《甲壳、贝类增养殖类》

《池塘养鱼》

《鱼类增养殖学》入学考试大纲

《鱼类增养殖学》入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1、参考教材 《鱼类增养殖学》王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2、题型及分数比例 1、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占40%;问题占60%。 2、内容比例 专业述语和专用名词的基本概念占40%; 水产养殖的基本技能占20%(注:具体的养殖工艺不列入考试范围);与水产养殖生产密切有关的基本理论占40%。 二、考试内容 绪论 1、我国鱼类增养殖的特色。 2、何谓综合养鱼? 3、何谓用生态养殖? 第一篇、总论(基础篇) (一)养殖鱼类生物学 1、试述物种与品种的区别。 2、试述优良养殖对象的选择条件。 3、试述主要养殖鱼类的食性、生活习性和繁殖习性。 (二)养殖水域生态环境与控制 1、试述各养殖水域中水环境的特点。 2、试述水的运动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3、试述水色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4、试述池塘溶氧的特点。 5、何谓热阻力、密度流、氧盈、氧债?它们对池塘溶氧有何影响? 6、试述溶氧对鱼类生存与生长的影响。 7、CO2、pH、O2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8、NH3与NH4+之间有何关系?它们受哪些因子制约? 9、试述精养与粗养水体中三态氮的变化与比例。 10、试述池塘、湖泊、水库生物的特点。 11、水域富营养化有哪些指标? 12、试述淤泥的特点以及对水质与鱼类的影响。 13、试述“藻型湖泊”与“草型湖泊”的特点。 14、试述养殖水体有哪几种脱氮方法。 15、何谓生物修复?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有哪些生物修复方法?(三)鱼类人工繁殖生物学 1、试述中枢神经系统在鱼类繁殖中的作用。 2、试述内分泌系统在鱼类繁殖中的作用。 3、试述环境因子对鱼类性腺发育的影响。 第二篇、各论(技术篇) (一)鱼类人工繁殖技术 1、试述鱼类人工催产的基本原理。 2、试述催产剂的种类、特点和功能。 3、何谓生长成熟和生理成熟?何谓排卵、产卵?何谓效应时间? 4、列出催产率、受精率、出苗率的计算方法。 5、如何防止亲鱼种质退化? (二)鱼苗鱼种培育 1、何谓夏花、秋花、冬花、春花、过池鱼种。 2、试述家鱼鱼苗阶段的生物学特点。 3、何谓整塘、清塘。 4、试述各类清塘药物,及其优缺点。 5、试述鱼苗清水下塘、肥水下塘和轮虫高峰期限下塘的优劣。 (三)池塘养鱼 1、何谓养殖周期?如何缩短养殖周期?

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水产养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水产养殖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水产动物增养殖、营养与饲料、病害防治、渔业水环境科学与技术等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心理素质的本科人才,能在教育、科研、生产和管理等部门工作,从事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生产开发、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遵纪守法,爱校尊师、具有团结合作精神。 2、崇尚科学、勇于实践,具有一定创新意识、求真务实精神;具有军事基本知识,热爱体育运动,具有健康体质和良好卫生习惯;对矛盾、困难、挫折、突发事件具有一定的处理能力和承受力;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 3、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主要掌握动物形态分类、生理生化、遗传育种、生态学等现代生物学和环境科学基本理论,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有较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掌握主要养殖鱼类、贝类、甲壳动物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及成体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和病害控制等方面的基本原理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相关的实验和操作技能,熟悉主要生产环节的关键技术。 5、初步掌握水生生物资源调查、种质评估、水产养殖场(种苗场)设计、水产养殖新种类(品种)开发利用等方法与技术。掌握养殖水域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合理利用和规划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具备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熟悉国内渔业资源保护、水产养殖、水产品流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了解国际上相关的法律准则。 6、初步掌握从事科研工作的良好素质,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具有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三、专业准入课程 鱼类学、水产微生物学、动物生物化学 四、专业准出课程 鱼类生理学、水生生物学、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鱼类增养殖学、甲壳动物学及增养殖、贝类学及增养殖、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动物疾病防治学、水环境化学。 五、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浅谈微生物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利与弊

浅谈微生物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利与弊摘要:此篇综述探讨的是从微生物的角度来理解对水产微生物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影响。 关键词:水霉病;小瓜虫;水产养殖;观赏鱼 ;微生物;出血病 微生物是各类疾病的最终引发者。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除了细菌以外,还有病毒、霉菌、立克次体等。达到生态防治的目的,使养殖生产良性发展,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所以要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除了保持良好水质,施用抗生素外,疫苗免疫接 [1]种是防治病毒疾病和缅菌疾病的有效方法。但是,随着科技的深入,微生物又开始应用于水产养殖来改善水体生态环境,抑制杀死病原微生物,并可作为饲料添加剂,补充营养成分,改善养殖动物胃肠道有益菌群,达到生态防治的目的,使养殖生产良性发展,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所以学习好微生物的知识可以做到很好的预防鱼类疾 [13]病的发生和对鱼类疾病的及时诊断。让它来为我们服务。下面我们从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鱼病来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 首先,先来介绍几种常见的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 1.水霉病 水霉病(Saprolegniasis)常感染体表受伤组织及死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 [2]盖物,又称覆棉病或水棉病。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是水生鱼类的真菌病之一,引起这种病的病原体在到目前已经发现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该病是由真菌寄生鱼体表引起,主要是真菌门鞭毛菌亚门藻状菌纲水霉目水霉

科的水霉属和绵霉属。水霉病的发病初期,肉眼几乎觉察不到任何异常症状,随着水霉菌丝的大量繁殖, [3]病情会进一步恶化。菌丝呈丛状快速生长,犹如一团团灰白色棉絮,菌丝长短不一,向内外两个方向延伸生长,向内深入肌肉,蔓延至组织间隙之间;向外生长,俗称“生毛”,菌丝呈白色棉团状,因此水霉病又俗称“白毛病”。由于水霉菌能分泌大量蛋白质分解酶,病鱼受该酶刺激后,大量分泌粘液,并开始焦躁不安,游动迟缓,行动呆滞, [4]食欲减退,最后瘦弱而死。 2.小瓜虫病 小瓜虫病是全球性淡水鱼类普遍流行的一种常见疾病,在我国传统和名优养殖鱼类 [5]中时有发生,并易引起大批死亡,造成经济损失惨重。其病原为多子小瓜虫rIchthyo—phthirius肌峨触。寄生于鱼的皮肤、鳍条和鳃等部位。成虫球形,个体较大,大小 in advanc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party's patriotic youth Yu Qingzhi when Chang. Yu Qing Zhi, nanling County, Anhui Wuhu 7 Brook family beach people, after the start of the war, participated in the third war zone relative to the officer training Corps trainees, young Chang Shen Liqun from Shangrao, Jiangxi province, is the only military 为(0(3—0(8)毫米×(0(3—0(5)毫米,全身密布短而均匀的纤毛,体上有纵向纤毛线,前端腹面有一近似圆形胞口,并有大、小核,大核呈马蹄形,小核呈球形,紧贴在大核上,胞质内散布大量伸缩泡和食物粒。幼虫为长卵形。前尖后钝,后端有一根尾毛,全身分布均匀一致的纤毛。虫体游动活泼,并能随意改变形状。病鱼涉及各龄组的各种淡水鱼和溯河性鱼类,尤以鱼种危害更大。病鱼体表、鳍条

名特水产动物养殖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①蚤状幼体:虾蟹等等动物刚孵出的幼体,外形酷似水蚤,故称蚤状幼体。 ②大眼幼体:又称蟹苗,是由Ⅴ期蚤状幼体蜕皮变态而成,对淡水敏感,有趋淡水性。 七日龄大眼幼体规格为(16~18)×104只。 ③外套膜:位于贝壳内面,紧贴贝壳,为左右两片软的薄膜,它包住内脏团, 保护内部器官。 ④中央膜:指外套肌痕以内的膜,较薄,呈半透明状,为植片区。 ⑤性逆转:动物由雌性变为雄性,中间过渡过程称为雌雄同体,这种性别转换的现象 称为性别逆转 ⑥饱食投喂:将饵料鱼分次投入鳜鱼养殖水体,每次投入均被食光,一直投喂到不引 起鳜鱼的摄食反应,不来抢食为止。 ⑦有核珍珠:河蚌的外套膜受到异物(如砂粒、小虫)侵入的刺激,受刺激的外表皮 细胞以异物为核,陷入外套膜的结缔组织中,则陷入部分外套膜表皮细胞自行分裂 形成珍珠囊,珍珠囊分泌珍珠质,层复一层把核包被起来,即形成珍珠。称为有核 珍珠。 ⑧无核珍珠:外套膜表皮细胞受到自身病理刺激后,受刺激的外套膜表皮细胞的一部 分进行细胞分裂,发生分离,随即包被了自己分泌的有机物质——角质蛋白,同时 逐渐陷入外套膜结缔组织中,形成珍珠囊,珍珠囊分泌珍珠质,层复一层地包被有 机质,形成珍珠。由于没有异物为核,称为无核珍珠。 二、填空。 ①九个养殖品种,分门别类 中华绒螯蟹属节肢甲壳纲、十足目、方蟹科、绒螯蟹属。 鳜鱼纲硬骨鱼纲、鲈形目、真鲈科、鳜鱼属。 黄鳝黄鳝属鱼纲、合鳃目、合鳃科、黄鳝属 河蚌隶属软体瓣鳃纲、真瓣鳃目、蚌科、无齿蚌属。 中华鳖属爬行纲、龟鳖目、鳖科、中华鳖属 罗氏沼虾甲壳纲,十足目,长臂虾科,沼虾属 大口鲶属硬骨鱼纲、鲶形目、鲶科、鲶属 小龙虾: 软甲纲、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 日本沼虾软甲纲、十足目、长臂虾科、沼虾属长臂虾科,沼虾属。 ②水产动物栖息环境、生活习性 ②各种品种养殖方式:(例如:稻田、池塘) ③特定苗种培育方式 三、单项选择。 不同鱼种:生长速度、性成熟年龄、繁殖盛期 不同品种食性(比如相互蚕食) 1.河蟹(1).河蟹,俗称毛蟹,大闸蟹,学名中华绒鳌虾,在分类学上隶属节肢动物门, 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方蟹科,绒螯蟹属。(2)生活习性①昼伏夜出②具自切再生现象③栖息习性(3).食性杂食性。 2.鳜鱼(1)属鲈形目、脂科、鳜鱼属。该属共7个种。(2)食性典型的肉食性底层 鱼类,终生以活鱼虾为食。卵黄囊还没有完全消失前就开始摄食比较纤细的其它饵料鱼。 (3)生长湖泊中当年达120g,二龄300g,三龄800g。人工养殖当年个体为200~600g 左右。(4)繁殖雌性个体二冬龄性成熟,雄性一冬龄性成熟。属多次产卵类型。繁殖时间5~8月,6月是盛期。漂流性卵,比水重,稍具粘性,有油球。

鱼类增养殖学(3)

《鱼类增养殖学》习题集绪论 1、我国鱼类增养殖的特色? 2、何谓综合养鱼? 第一篇总论(基础篇) (一)养殖鱼类生物学 1.试述物种与品种的区别? 2.试述优良养殖对象的选择条件? 3.试述主要养殖鱼类的食性、生活习性和繁殖习性? (二)养殖水域生态环境与控制 1.试述各养殖水域中水环境的特点? 2.试述水的运动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3.试述水色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4.试述池塘溶氧的特点? 5.何谓热阻力、密度流、氧盈、氧债?它们对池塘溶氧有何影响? 6.试述溶氧对鱼类生存与生长的影响? 7.CO2、pH、O2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8.NH3与NH4+之间有何关系?它们受哪些因子制约? 9.试述精养与粗养水体中三态氮的变化与比例? 10.试述池塘、湖泊、水库生物的特点? 11.水域富营养化有哪些指标? 12.试述淤泥的特点以及对水质与鱼类的影响? 13试述“藻型湖泊”与“草型湖泊”的特点? 14.试述养殖水体有哪几种脱氮方法? (五)鱼类人工繁殖生物学 1.试述中枢神经系统在鱼类繁殖中的作用? 2.试述内分泌系统在鱼类繁殖中的作用?

3.试述环境因子对鱼类性腺发育的影响? 第一篇各论(技术篇) (一)鱼类人工繁殖技术 1.试述鱼类人工催产的基本原理? 2.试述催产剂的种类、特点和功能? 3.何谓生长成熟和生理成熟?何谓排卵、产卵?何谓效应时间? 4.列出催产率、受精率、出苗率的计算方法? 5.如何防止亲鱼种质退化? (二)鱼苗鱼种培育 1.何谓夏花、秋花、冬花、春花、过池鱼种? 2.试述家鱼鱼苗阶段的生物学特点? 3.何谓整塘、清塘? 4.试述各类清塘药物,及其优缺点? 5.试述鱼苗清水下塘、肥水下塘和轮虫高峰期限下塘的优劣?(三)池塘养鱼 1.何谓养殖周期?如何缩短养殖周期? 2.试述理想池塘的池塘条件? 3.试述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鲂之间的关系? 4.何谓混养、套养? 5.何谓轮捕轮放?轮捕轮放有哪些优点? 6.何谓“四定”投饵原则? 7.试述鱼类浮头原因?如何预测、防止和解救浮头? 8.增氧机有哪些作用原理?如何合理使用增氧机? (四)天然水域鱼类养殖 1.天然水域有哪些养殖方式?试述各养殖方式的优缺点?

水产动物疾病学试题库完整

水产养殖生物病害学疾病学 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30分) 1.病原是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其中,致病微生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寄生虫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疾病的发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疾病的经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个时期;疾病的结局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方式。 3.决定病原体能否致病的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病原对宿主的危害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NH3-N中毒往往发生在水体的pH值偏_______时,H2S中毒容易发生在水体的pH值偏________时;浮头发生在水体的DO值偏________时,气泡病发生在水中的DO值偏_______时;如果浮头在夜晚12时就开始出现,说明______________,如果浮头仅发生在凌晨6时以后,则说明_______________。 5.细菌疫苗的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细菌疫苗的接种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6.抗原是能刺激机体产生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并能与之结合而引起特异性

水产动物增养殖学(鱼类养殖部分)复习参考

《水产动物增养殖学》复习参考 (鱼类养殖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水产动物栖息于水中生长、发育、繁殖的动物。 2.水产经济动物在鱼、虾、蟹、贝等种类中,可被人们开发利用的水产动物。 3.水产动物增养殖学整合了鱼类、虾蟹类、贝类和其他种类增养殖的理论和技术,是研究增养殖对象生物学原理与增养殖技术的一门应用性科学。 4.繁殖保护就是通过休渔、定额捕捞等措施对渔业资源的保护。 5.放流就是把鱼类等种苗培养到一定大小,使它可以进行独立生活,具有抵抗敌害的能力,然后放到自然水域中任其索饵、生长、发育。 6.移植指把某一地区特有的生物种类引到其它地区,使其在新地区的环境条件中能继续生活、生长和繁洐后代(目的在于改善和充分利用某一特定天然水域的生产潜力,形成新的渔业对象)。 7.驯化被移植的种类在新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期的生存适应,发展了某些适应性状,使它们适应于新的环境中生活和繁洐后代,形成相当规模的种群。 8.鱼类增养殖学是研究海、淡水经济鱼类生物学特点及其与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关系的科学(由池塘养鱼学、内陆水域鱼类增养殖学和海水鱼类增养殖学三课合成) 9.水产业及其分类水产业又称渔业,是从海水和淡水水域中取得各种有经济价值的水生动、植物(鱼、虾、蟹、贝、藻等)以供人类利用的事业。按生产水域,水产业可分为淡水渔业、海洋渔业。按生产对象和生产方式,则可分为捕捞业、养殖业、增殖业、加工业、休闲渔业。 10.养殖在较小的水体内将鱼等品种养到商品规格以供上市的生产过程。 11.养殖的分类按基础设施,可分为池塘、河道、湖泊、水库、稻田、工业化、海水网箱、港湾养鱼等;按养殖对象,可分为鱼类养殖、虾蟹养殖、贝类养殖、藻类栽培及龟鄨蛙类养殖等;按水域盐度,可分为海/咸水(16‰以上)、咸淡水(0.5 -16‰)、淡水(0.5‰以下)

动物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_动物生物学

动物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_动物生物学 动物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_动物生物学 附件1 动物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动物生物学(A nimal bioloy)课程编码:***-*****14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数:60 课内实验时数:24 学分:2.5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动物教研室适用专业:生物技术适用对象:本科(四年) 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 动物生物学是生物技术专业的必修课,是学科基础课。其目的和任务是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功能、分类、生态、分布、发生、遗传、进化以及和人类的关系等,并通过对其的学习和研究,使学生系统掌握动物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增强动物保护意识,提高对动物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治学严谨、实事求是、勇于开拓创新的学习态度。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宜从二年级第二学期开始,以确保学生学习本课程具有所需要的生物学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表示“了解”;表示“理解”或“熟悉”;表示“掌握”;△表示自学内容;○表示略讲内容; 绪论 第一节动物学概论的发展简史 动物学概论的有关概念;研究动物学概论的意义;动物学的分支学科;动物学的发展简史○;动物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动物学概论的前沿内容。 重点:学习动物学概论的意义及动物学概论的前沿内容难点:

分支学科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 作业:简述动物学的发展简史?思考题:如何才能学好动物学概论?第二节动物分类系统 动物体的组成及结构;生物界的划分△;动物分类系统;动物进化路线○;动物学领域主要的学派及代表人物。 重点:动物分类系统 难点:动物体的组成及结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启发式作业:主要的动物分类系统有哪些?思考题:动物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第一章动物的细胞和组织 第一节动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动物细胞的结构;动物细胞的元素组成;动物细胞的细胞器功能;动物细胞的类型;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细胞凋亡△;细胞修复△;细胞再生○。 重点:动物细胞的结构难点:动物细胞的元素组成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演示法作业: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哪些?第二节动物细胞的周期与细胞分化 动物细胞的周期;动物细胞的分化;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G 1期的特点○;S 期的特点○;G 2的特点○;动物细胞分化的特点。 重点:动物细胞的周期难点:动物细胞的分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 作业:动物细胞的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第三节多细胞动物的组织、器官和系统 动物的组织;动物的器官;动物的系统;动物细胞的连接方式;动物体的结缔组织类型○;动物体的肌肉组织类型○;动物体的神经组织传导方式和传导原理△。 重点:组织、器官、系统的定义、组成难点:各个组织、器官、系统的功能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

#17-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2020版-水产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学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水产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学是关于特殊类群的水产经济动物养殖技术的课程,是水产养殖专业知识的选修课。本课程涉及的水产特种经济动物主要包括海参、海胆、海蜇、沙蚕、海马等,内容主要包括经济价值与发展动态、生物学特征、苗种繁育与增养殖技术等几个环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系统掌握相关水产经济动物的生物学特征、国内外发展动态、养殖基本原理、养殖工艺流程和综合实战技术,应具有开展水产经济动物养殖技术研究、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基本技能,应树立实事求是、敢于拼搏、勇于创新、适应产业、科学发展和贡献社会的优良作风和态度。 Culture of economic special aquatic animals will introduce the aquaculture technology of the special aquatic economic animals. It is an elective course of aquacultur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he special economic animals involved in this course mainly include sea cucumber, sea urchin, jellyfish, sand silkworm, seahorse, etc. the contents mainly include economic value and development tre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eedling breeding and breeding technology.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should systematically master - 3 -

鱼类增养殖学以往试题库(9)

鱼类增养殖学以往试题库 上海水产大学试卷 学年学期 2005~ 2006 学年第 1 学期考核方式闭卷 课程名称《鱼类增养殖学》 A/B卷( A )卷 课程号 12412330 学分 4 学时 72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分数 阅卷人 姓名:学号:专业班名: 一、名词解释(20分) 1、效应时间(5分): 2、成熟系数(5分): 3、补偿深度(5分): 4、氧债(5分): 二、填空题(30分) 1、河蟹亲蟹交配雌雄之比为:______; 罗氏沼虾亲虾强化配育时雌雄之比为:________. 2、在自然状态下,鳜鱼产性卵,其开口饵料以出膜1-3天 的鱼苗最为理想。 3、青虾的寿命为个月,在一年中青虾有个繁殖季节。 4、河蟹育苗亲蟹交配的适宜盐度为;适宜温度为。 罗氏沼虾育苗用水的适宜盐度为;适宜温度为。 5、罗氏沼虾亲虾刚产出的卵的颜色为;河蟹刚产出的卵的颜色为,幼体出膜前卵的颜色;青虾刚产出的卵的颜色为。 6、经济蛙类的养殖种类有、、、。 二、简答题:(24分) 1、黄蟹与绿蟹的区别 2、如何判别罗氏沼虾幼体质量的好坏 3、扣仔蟹培育过程中,性早熟产生的原因分析

4、鳖卵孵化的最适生态条件有哪些。 三、问答题(26分) 1、对青、草、鲢、鳙进行人工催产的机制是什么?(12分) 2、试分析名特水产品养殖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14分) 上海水产大学试卷(参考答案) 学年学期 2005~ 2006 学年第 1 学期考核方式闭卷 课程名称《鱼类增养殖学》 A/B卷( A )卷 课程号 12412330 学分 4 学时 72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分数 阅卷人 姓名:学号:专业班名: 一、名词解释(20分) 1、效应时间(5分):指鱼类从最后一次注射促性腺激素到开始产卵的这段时间。 2、成熟系数(5分):性腺重占体重的百分比。 3、补偿深度(5分):水中的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等于浮游生物消耗氧气时的深度称补偿深度(UE)。 4、氧债(5分):水中耗氧性微生物,有机还原中间产物,无机还原物在厌氧情况下,其理论耗氧值受到抑制的那部分值称为氧债。 二、填空题(30分) 1、河蟹亲蟹交配雌雄之比为:4~3:1 ; 罗氏沼虾亲虾强化配育时雌雄之比为: 2~3:1 。 2、在自然状态下,鳜鱼产微粘性卵,其开口饵料以出膜1-3天 的团头鲂鱼苗最为理想。 3、青虾的寿命为 14~18个月,在一年中青虾有 2 个繁殖季节。 4、河蟹育苗亲蟹交配的适宜盐度为 17~20;适宜温度为 8~12℃。 罗氏沼虾育苗用水的适宜盐度为10~12;适宜温度为26~28℃。 5、罗氏沼虾亲虾刚产出的卵的颜色为橘黄色;河蟹刚产出的卵的颜色为紫红色,幼体出膜前卵的颜色青灰色;青虾刚产出的卵的颜色为青绿色。 6、经济蛙类的养殖种类有美国牛蛙、美国青蛙、棘胸蛙、虎纹蛙。 二、简答题:(24分) 1、黄蟹与绿蟹的区别 黄、绿蟹是青蟹发育过程2种不同阶段的表现: 黄蟹是青蟹的蟹苗由仔蟹经3个月之后养成稍大的一点,性腺尚未成熟,体色为黄色,成为黄蟹;绿蟹是已经达到性成熟的饱满而肥大的蟹,也称青蟹。

浅谈微生物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利与弊

浅谈微生物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利与弊

浅谈微生物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利与弊 摘要:此篇综述探讨的是从微生物的角度 来理解对水产微生物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影 响。 关键词:水霉病;小瓜虫;水产养殖;观赏 鱼 ;微生物;出血病 微生物是各类疾病的最终引发者。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除了细菌以外,还有病毒、霉菌、立克次体等。达到生态防治的目的,使养殖生产良性发展,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所以要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除了保持良好水质,施用抗生素外,疫苗免疫接种是防治病毒疾病和缅菌疾病的有效方法[1]。但是,随着科技的深入,微生物又开始应用于水产养殖来改善水体生态环境,抑制杀死病原微生物,并可作为饲料添加剂,补充营养成分,改善养殖动物胃肠道有益菌群,达到生态防治的目的,使养殖生产良性发展,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所以学习好微生物的知识可以做到很好的预防鱼类疾病的发生和对鱼类疾病的及时诊断[13]。让它来为我们服务。下面我们从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鱼病来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 首先,先来介绍几种常见的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 1.水霉病 水霉病(Saprolegniasis)常感染体表受伤组织及死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又称覆棉病或水棉病[2]。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是水生鱼类的真菌病之一,引起这种病的病原体在到目前已经发现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该病是由真菌寄生鱼体表引起,主要是真菌门鞭毛菌亚门藻状菌纲水霉目水霉科的水霉属和绵霉属。水霉病的发病初期,肉眼几乎觉察不到任何异常症状,随着水霉菌丝的大量繁殖, 7

病情会进一步恶化[3]。菌丝呈丛状快速生长,犹如一团团灰白色棉絮,菌丝长短不一,向内外两个方向延伸生长,向内深入肌肉,蔓延至组织间隙之间;向外生长,俗称“生毛”,菌丝呈白色棉团状,因此水霉病又俗称“白毛病”。由于水霉菌能分泌大量蛋白质分解酶,病鱼受该酶刺激后,大量分泌粘液,并开始焦躁不安,游动迟缓,行动呆滞,食欲减退,最后瘦弱而死[4]。 2.小瓜虫病 小瓜虫病是全球性淡水鱼类普遍流行的一种常见疾病,在我国传统和名优养殖鱼类中时有发生,并易引起大批死亡,造成经济损失惨重[5]。其病原为多子小瓜虫rIchthyo —phthirius肌峨触。寄生于鱼的皮肤、鳍条和鳃等部位。成虫球形,个体较大,大小为(0.3—0.8)毫米×(0.3—0.5)毫米,全身密布短而均匀的纤毛,体上有纵向纤毛线,前端腹面有一近似圆形胞口,并有大、小核,大核呈马蹄形,小核呈球形,紧贴在大核上,胞质内散布大量伸缩泡和食物粒。幼虫为长卵形。前尖后钝,后端有一根尾毛,全身分布均匀一致的纤毛。虫体游动活泼,并能随意改变形状。病鱼涉及各龄组的各种淡水鱼和溯河性鱼类,尤以鱼种危害更大。病鱼体表、鳍条及鳃瓣上布满大小1毫米左右白色点状虫体和胞囊,肉眼可见,俗称白点病。重症鱼体头部、躯干、鳍条处粘液明显增多,与虫体混为一体,好像覆盖一层白色薄膜,鳞片脱落,眼球浑浊、发白,表皮发炎腐烂、局部坏死。鳃上大量寄生时,粘液增多,鳃丝端部贫血,鳃小片破坏。病鱼在水中反应迟钝,游动缓慢,不摄食,成群游池边或水面。此病发病期短,常引发暴发性死亡[6]。 3.烂鳃病 3.1 丝状细菌性烂鳃病 丝状细菌性烂鳃病的病原体主要为毛霉亮发菌,它生长于有机质含量丰富、偏酸性的水环境中。在鱼体受应激反应后粘液分泌增加或脱落的养殖池中易发生,因而丝状细菌为水质不良生物指标。当丝状细菌大量于鳃丝发现时,一般鳃丝分泌粘液增加,鳃丝充血后产生血窦,呼吸困难,摄食量减少。本病常发生在气候交替的9月份,发病率较高,传染性不强,一般来说不会导致鱼的死亡[7]。 3.2 细菌性烂鳃病 细菌性烂鳃的主要病原体有:嗜水气单胞菌、嗜纤维菌、恶臭假单胞菌等,这些细菌同样为条件致病菌,仅当环境条件适应其繁殖,鱼体质下降时,入侵鱼体而造成烂鳃,尤其当水温达到28℃时,或当季节更替气候突变及养殖环境剧变时易导致此病暴发

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验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动物生理学实验 英文名称:Animal Physiology Experiments 课程编号:095023B 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 课程类别:专业扩展选修课 课程总学时:16 课程周学时:3 课程总学分:0.5 开设实验项目数:5 适用专业:生物检测 先修课程:动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实验 开课系部:生命科学系和生化实验中心 二、实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一)实验目的 《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程是本科专业拓展课程《动物生理学》的实验部分,是本科专业基础实验课程之一。课程教学目标在于通过实验动手操作,使学生掌握生理学实验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从实验中观察到的生理现象或效应,可加深对动物生理学理论知识的直观理解,为后续学习专业基础课程、掌握临床操作技能和开展科学研究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任务 通过课堂教学等环节培养学生扎实的动物生理学实验技能和创新思维与意识,支撑专业学习成果中相应指标点的达成。 (三)实验要求 主要以活体动物或具有生物学活性的材料为研究对象,采取急性离体和在体实验的实验方法,主要利用急性分离、离体灌流等实验技术设计动物生理学的实验内容,用以验证动物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大部分实验是以学生自己设计、动手操作为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及操作技能,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动手能力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通过计算机对实验结果的处理、统计以

及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书写规范的实验报告,使学生初步掌握撰写科技论文的基本方 法。 三、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 四、实验内容、要求和所用设备 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四种基本组织 一、目的要求 联系机能了解被覆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及分布;观察并了解结缔组织的共同特征,并联系机能了解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及分布;比较观察平滑肌、骨骼肌和心肌三种肌纤维的结构特点;观察神经元的结构特点及尼氏体的形态与分布;观察有髓神经纤维的的形态结构;识别并比较观察各种血细胞与血小板的形态特征。 二、材料 四种基本组织切片;各种血涂片; 三、观察内容 1. 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的切片 2.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切片 3. 变移上皮切片 4. 复层扁平上皮切片 5. 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结缔组织的切片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题(资环)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题(资环) 一、名词解释 1.养殖和增殖 养殖:指将鱼放入水体中并加以适当管理,使其生长、繁殖,长大上市。 增殖:指对水体中原有渔业资源的繁殖和保护,使其形成渔业产量。 2.仔鱼和稚鱼 仔鱼:指刚从卵膜孵出,卵黄囊较大,眼无色素,身体具鳍褶的鱼苗。 稚鱼:指鳍褶完全消失,体侧开始出现鳞片至全身被鳞的鱼苗。 3.鱼苗和鱼种 鱼苗:系指孵化脱膜后的仔鱼和稚鱼的统称; 鱼种:指供池塘、水库、河沟等水体放养,以养成食用鱼的幼鱼。 4.鱼苗培育和鱼种培育 鱼苗培育:指将鱼苗经15~20d的饲养,培育成全长3cm左右的稚鱼。 鱼种培育:指将夏花分塘继续饲养2~5个月,使其长成全长10~20cm的幼鱼。 5.绝对繁殖力和相对繁殖力 个体绝对繁殖力指一尾雌鱼在繁殖季节前卵巢中所怀的成熟卵粒数。 个体相对繁殖力指一尾雌鱼在一个生殖季节中,单位体重或单位体长所具有的平均怀卵量。 6.增养殖水域和水域环境 增养殖水域:指所有适宜水生经济动植物生长、繁殖、索饵、越冬及洄游的水域。 水域环境:指水生经济动物生存所需的各种自然条件。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 7.池塘养鱼和网箱养鱼 池塘养鱼:是利用经过整理或人工开挖面积较小的静水水体进行养鱼生产。 网箱养鱼:指在天然水域中设置由合成纤维网片或金属网片等材料装配成的一定形状的箱体(称网箱),借助箱内外不断的水交换,维持箱内适合鱼类生长的环境,利用天然饵料或人工投饵,高密度地培育鱼种或饲养商品鱼的养鱼方式。 8.生态养鱼和综合养鱼 生态养鱼:指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和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在总结传统渔业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的综合养殖生产模式。 综合养殖:是以养鱼为主,渔、农、牧(或渔、农、牧、果)和农副产品加工综合经营及综合利用的生产形式。 9.合理放养和放养效益 合理放养:指使放养鱼类种群对天然饵料的利用程度尽可能与水体的供饵适应,在能养成商品规格的成鱼或能达到预期规格鱼种的前提下,可以达到最高鱼产量的放养密度。 放养效益:指产出量与放养量的比值。 10.水域生产力和水域鱼产力 水域生产力:指单位水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能生产生物有机质的能力。 水域鱼产力:指自养生物所固定的太阳能再转化到鱼类的生产能力,是水域内在的产鱼潜力,即水体在不投饵、不施肥,依靠天然饵料(初级或次级生产力),通过逐级营养层次的能量转化,可能提供的最大鱼产量。 11.水生生物资源和渔业资源 水生生物资源:是指以水域、滩涂为主要栖息、生长、繁衍场所的生物物种(生物多样性)资源和它们的生物量(渔业产品)资源。

水产动物病害习题

简答题 第一章 1. 水产动物病害学的定义是什么? 水产动物病害学:是研究水产养殖动物(鱼、虾、贝等)疾病发生的原因、病理机制、流行规律以及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 水产动物病害研究发展具有哪些主要特点? 3. 简述我国水产动物病害防治的发展过程。 4. 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如何? 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 与水产动物本身的生物学知识有关:如各种水产养殖动物的形态学、分类学、生态学和生理学等; 2. 与病原体的生物学知识有关:如寄生虫学和微生物学等; 3. 与养殖水体环境化学知识有关:如水化学和环境与水质监测技术等 4. 与病害监测技术有关:如生物制片技术、PCR 技术和电镜技术等; 5. 与病害防治研究与应用知识有关:如病理学、药物学、药理学和水产动物免疫学等。 第二章 1. 影响海. 病原:又称病原体,是能引起疾病发生的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 2. 病原的种类 1)致病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单细胞藻类等 2)寄生虫:包括原生动物、吸虫(单殖吸虫和复殖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寄生蛭类、寄生甲壳类等。 1、产动物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水温(T水)、盐度、溶解氧、酸碱度、透明度、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余氯、营养不良、动物本身先天或遗传的缺陷、机械损伤。 2. 宿主、病原体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病原体疾病的发生往往不是某个单一因素影响的结果,而是病原、宿主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3.病原体疾病的来源与传播方式有哪些? 4. 病原对宿主有哪些危害作用?影响病原体致病的因素有哪些? 病原对宿主的危害: 1) 机械损伤:寄生虫的吸盘、钩和口器损伤皮肤、鳃等组织 结果:功能伤失;继发炎症感染 2) 夺取营养:某些病原是以宿主体内营养为食:肠道寄生虫 3) 分泌有害物质:如:细菌和病毒分泌毒素、某些寄生虫分泌 蛋白分解酶等 4) 压迫和阻塞:如:绦虫、孢子虫的胞囊等(影响性腺发育) 5) 其他疾病的媒介:如:鱼蛭、桡足类等 5. 试述水产动物疾病的综合预防措施? 彻底清池1) 清淤:(新池浸泡1月)旧池清淤 2) 药物消毒:水泥池:1/10000的KMnO4或含氯消毒剂等。 土池: a. 生石灰清池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普通生物学基础实验A教学大纲(生科)动物生物学

(生物科技行业)普通生物学基础实验A教学大纲(生科)动物生物学

普通生物学基础实验A2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207313 学时:34 学分:1 开课对象:生物科学系本科生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课程英文译名:BasicalbiologyexperimentA2 一、教学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是高校生物类壹年级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从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出发,建立壹个科学、合理的动物生物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使学生通过本课程实验教学,不只是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而是更能切实掌握动物生物学基本实验技能,正确使用常规仪器,学会正确记录,分析讨论实验结果,初步综合运用已学实验技术方法设计简单实验。在实验教学中,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和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习惯的训练。为继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以动物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为基础,精选重组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及知识范围,操作难度适宜的自选实验的比例,引导、指导学生初步设计实验。建立壹个既和理论课有壹定互补作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科学、合理、实用性强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在切实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理论联系实际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求实的态度,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在突出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为先导的基础上,以进化上有重要地位门

类的代表动物(实验动物)为材料,贯穿生物学原理,由简单到综合,由基础性到提高层次的实验,构成包括基本实验—综合性实验—自选性和设计实验3个层次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本课程总共34学时,1学分。 实验壹动物细胞、组织的制片和观察 实验目的 1、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能够规范和较熟练地使用和维护。 2、学习掌握涂片法制作动物细胞显微玻片标本,动物组织平铺片等临时装片和涂片的制 作方法。 3、了解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4、掌握动物的4类基本组织结构特点及其结构和机能的关系。 实验内容 1、双筒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和维护方法。 2、制备口腔粘膜细胞标本,观察细胞形态结构。 3、制备和观察蛙的肠系膜平铺片、蝗虫的肌肉组织分离片、血涂片。 4、利用显微镜观察动物4类组织玻片标本。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双筒光学显微镜,无菌牙签,解剖器材,玻片,注射器,染色缸,蛙,蝗虫 7%生理盐水,0.9%生理盐水,0.1M碘液或0.1%亚甲基蓝,1%硝酸银,甲醇,姬母萨染液。 实验二原生动物系列实验 实验目的 1、学习在显微镜下对运动活泼的原生动物的观察和实验方法。

特种水产养殖学

《特种水产养殖学》课程教案 第一篇无脊椎动物养殖 一、学时:10学时。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珍珠形成的原理,学会珍珠植片的手术方法,并知道哪些因子会对珍珠的质量产生影响,要求学生基本掌握养蚌育珠的技术。 掌握日本沼虾、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的生物学特点,明确虾类养殖与鱼类养殖在池塘环境条件、饲养与管理等方面的异同,并且初步掌握这几种虾在养殖中的培育技术。 了解河蟹的生物学特性,学会区分各水系的河蟹,即长江水系的河蟹与其它水系河蟹在外部形态和生态上的不同点,掌握辨别性成熟蟹种的方法,掌握湖泊围栏养蟹、池塘养蟹及稻田养蟹的技术要点与操作方法。 三、教材分析 1、重点: 河蟹养殖,珍珠的植片手术,虾的生物学特性。 2、难点: 不同水系河蟹的区别、珍珠的植片操作技术、虾类养殖与鱼类养殖技术的异同点。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第一章养蚌育珠,第三章罗氏沼虾的养殖,第四章河蟹的养殖。 2、读书指导法:第二章日本沼虾的养殖。做法是布置学生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写一“日本沼虾养殖技术”的文章,教师阅后,掌握学生作业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在记分册上记分,但在作业上不批改,然后利用一学时时间让学生交换作业批阅,最后由教师总结,一是专业上的问题,二是写作上的问题。使学生明确日本沼虾养殖的技术要点,同时也明确该类文章写作的方法。 3、讨论法:在各章安排有一些相关的分析讨论题。 4、实验法:河蟹的解剖观察。 五、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福尔马林浸制标本,实物等。 六、教学过程: 概述、课程内容、思考题

第一章养蚌育珠4学时 概述、河蚌的生物学习性、河蚌育珠技术(15分钟的VCD,让同学对整个过程有一个总体了解)、然后进行全面系统的讲述,重点是植珠操作及影响珍珠质量的因子分析,在讲述疵珠的产生及预防时给同学们传看一疵珠项链的实物。课程最后提出一讨论题:在河蚌育珠手术中是否可采用一些新的生物技术?启发同学们将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结合,引导学生查阅专业期刊。 第二章罗氏沼虾的养殖2学时 第三章日本沼虾的养殖1学时 在讲授第二章时,布置第三章的自学,并利用实验课看一短的光盘资料学习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在这三个品种中,注重生物学特性的学习以及形态上的比较,重点是了解和掌握虾类养殖对池塘环境、水质条件、饲养管理的特点,采用课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明确虾类养殖与鱼类养殖有哪些不同点。第四章河蟹的养殖3学时 考虑到无公害养殖技术的推广,本章首先介绍无公害养殖的概念及河蟹的无公害养殖技术规范,重点放在不同水系河蟹的鉴别、性成熟蟹种的产生及预防、河蟹养殖技术上。在河蟹蟹苗的培育中介绍江苏连云港农民的养蟹实例。在河蟹的养殖模式中,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析比较湖泊围栏养蟹、池塘养蟹、稻田养蟹的特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七、教学后记 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及讲述生动、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了启发教学。学生存在的问题是习惯于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积极思考不够,不愿发言,回答问题时表现出不能联系以前学过的一些基础知识,课外资料看得较少、思路不开阔等;在写文章时,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道此类科技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对第一章的一些基本概念仍有部分学生没掌握。本人的主要问题是课前没有强调学生进行预习,应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课下准备。 第二篇名特鱼类养殖 一、学时:17学时 二、教学目的

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水产动植物增养殖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我国特别是环洞庭湖区大水面健康养殖和加工的需要,能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养殖技术开发与推广、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产科学、生物科学和水域环境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以及水产增养殖、渔业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接受有关生物学和化学实验教学、水产增养殖实践性环节、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水产经济动物和植物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病害防治、水产生物育种及渔业水域环境调控等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现代生物科学(包括形态与结构、分类、生态、生理生化、遗传育种等)和环境科学(包括水环境化学、水处理技术等)的基本理论; 2. 掌握水产经济动物和植物的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病害防治、育种及渔业水域环境管理、调控和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 掌握主要养殖鱼类、甲壳类、贝类、藻类和其他经济水产动物的人工育苗、育种和成体的集约化养殖等生产环节的技术关键; 4. 掌握内陆水域(池塘、湖库、江河和稻田等)、浅海、滩涂的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与规划的基本方法,了解现代化养殖工程、海洋渔业和水产品加工利用的基本知识; 5. 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水产增养殖学、生命科学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6. 熟悉有关水产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水产养殖、捕捞和渔政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水产品贸易的有关法规; 7. 具备扎实的数学、化学、计算机等基本理论知识,能熟练地应用计算机; 8.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的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9.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