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语文下册 缩句

五年级语文下册 缩句

五年级语文下册 缩句
五年级语文下册 缩句

五年级语文下册缩句、扩句练习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分数_________

一、缩句

1.爸爸从抽屉里不慌不忙地取出一支钢笔。

2.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

3.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

4.在美国考察的吉鸿昌昂首阔步地穿过围观的人群。

5.森林里有一只身躯庞大.性情凶恶的瞎熊。

6.那是小鸟温暖又舒适的巢。

7.这种照料行为是海豚及所有鲸类的本能。

8.我竟然发现了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

9.不少无法救治的重病患者在她的怀抱中平静地死去。

10.屹立在戈壁滩上的柳树有英勇无畏的气势!

11.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12.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

13.玻璃窗户上映出蜡烛的模糊的影子。

14.怕人的珍珠鸟居然惬意地趴在主人的肩上睡着了。

15这是铁路线上的一个小站。

16. 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17 火车两旁依然是逼人而来的山崖和巨石。

18 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愉快地做游戏。

19 一座富有民族特色的高大建筑耸立在眼前。

20 黑生生的脸上现出一丝得意的神色。

21. 小利挎着个篮子,蹦蹦跳跳的在前边引路。

22 在金鱼缸边,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

23 垂柳那边是一望无垠的稻田。

24.战士们像潮水一样冲向敌军司令部。

25胜利的红旗在隆华中学上空飘扬。

26 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

27 维勒尼克的爸爸兴奋的讲了许多中国见闻。

28. 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就散开了。

29. 我的窗前是一片茂密的树林。

30. 街上行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

31 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32. 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

33.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34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35 一瞬间,我的喉咙被心中激起的强烈感情堵住了。

36. 自习课上,他一不小心把小明的墨水瓶打破了。

37 他兴奋得把一个大苹果从树上摘下来。

38 侦察员被凶残的敌人捉住了。

39. 小红经过努力,把这篇课文背熟了。

40. 澎湃的波浪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上.

41 一只画眉鸟在树枝上兴奋的叫着.

42 我们走访了这个闻名华东地区的幼儿艺术团.

43. 那浪花犹如千万匹齐头并进的战马.

44 满载旅客的列车飞一般驶向偏远的山区小站.

45 轻轻的麦苗悄悄地抽出了嫩绿的叶子.

46. 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47. 美丽的松鼠常常在树上跳来跳去.

48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停在细细的电线上休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奶奶在水井边用水桶打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夏天的天气热得像个蒸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宽阔的钱塘江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活泼的小松鼠在松树上蹦来跳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小鹿侧着脑袋欣赏自己在水里的影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 绿油油的墓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夏天,火辣辣的太阳高高地挂在蔚蓝的天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 虹虹和姐姐在琳琅满目的书店里购买了一整套《上下五千年》和几本童话故事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每当夜幕降临,八角楼上的灯光就亮了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地停泊着乡村里来的敞口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汽轮发电机厂的工人师傅把一台台进口钻机熟练地安装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班的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扩句。

体育健儿取得了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车奔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蜜蜂飞来飞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黑熊表演节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浪花跳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猫捉老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鲜花盛开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华做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秧苗生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船开得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星星眨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枝叶展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缩句练习题

缩写句子 基础知识 缩写句子方法: 缩写句子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去掉其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保留主要成分,但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缩写句子的训练,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句子的基本结构,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句子的主要意思。 缩写句子是有技巧和方法的: (一)、“的”前修饰都删去。 如“美丽的蝴蝶飞走了。”中“美丽的”是用来修饰“蝴蝶”的,因此“美丽的”可删去。这句话缩写为“蝴蝶飞走了。” (二)、“地”前限制要删去。 如“人们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中,“都忍不住惊讶地”是用来限制“呼喊起来”的,它要删去。这句话就缩写为“人们呼喊起来。” (三)、“得”后补充说明也删去。 如“海力布着急得没办法。”中“没办法”是对“着急”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它也要删去。这句话缩写为“海力布着急。” (四)、数量词语照样删。 如“罗丹塑了一座女像。”中“一座”这个表示数量的词语可删去。这句话缩写为“罗丹塑了女像。” (五)、其他。如“非常”“刚刚”“曾经”等,或“坐起来”的“起来”、“落下去”的“下去”。 (六)、抓住主干来缩简。 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或“什么是什么”(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写句子。如“铁球同

时从高处落下来。”这句话就是讲“什么”——“铁球”,“怎么样?”——“落下来”。因此,这句话就可以缩写为“铁球落下来。” 同学们,我们在缩写句子时是要将各种方法同时综合灵活地运用的。如“几只小鸟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这句,请同学们想想,要同时用到哪几种方法? 缩写句子时注意事项: (1)缩写后的句子要保留原句的基本意思,句型也不能改变。如“哥哥的发型很漂亮”。应该缩写成“发型漂亮”。如果缩写成“哥哥漂亮”。就错了,因为它改变句子的原意。 (2)把句子中的修饰词语,即所谓的枝叶尽可能全部去掉,不能去一点,留一点。如“他非常详尽地向大家讲述了事情的详细经过。”应缩写成“他讲述了经过。”如果缩写成“他向大家讲述了经过。”或“他讲述了事情经过。”都是缩写不彻底,不完全,不能算正确。但有些特殊句子又不能把所有的“枝叶”都删掉。如“我班同学陈玉梅的妈妈原来就是我的邻居王叔叔的妹妹。”应该缩写成“陈玉梅的妈妈是王叔叔的妹妹。”如果缩写成“妈妈是妹妹”就成了笑话了,所以,什么样的枝叶要全部去掉还要视句子内容而定。 (3)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不能去掉,否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如“我在屋里没有找到那个装书的包”,应该缩成“我没有找到包”。如果把“没有”去掉,就变成“我找到包”和原句的意思大相径庭,就大错特错了。 (4)句子中谓语后面的“着、了、过”要保留,如果去掉可能会改变句子的句式、结构或语气、情感。如“平静的水面霎时漾起了一圈圈波纹”。可以缩写成“水面漾起了波纹”。

五年级缩句和改病句Word 文档

句子专项训练 缩句知识点: 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缩句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什么怎么样”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如:“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周总理的灵车。”这是一个长句,我们就可以提问:谁——老奶奶;干什么——等待灵车。缩句后就成为:“老奶奶等待灵车。” 2.进行词语比较,找出主要词语。有些句子很长,修饰的部分较多,我们就要在几个词语中选出主要的,才能正确地缩句。如“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因为“野花”只能开在“草地上”。所以“草地上”是主要词,而“工人宿舍前”是修饰“草地”的。 3.如果是否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如“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应缩成“我不相信鬼话”,而不能缩成“我相信鬼话”。 4.将形容词,修饰词删去. 缩句时,要注意三条: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缩句训练题: 1、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 2、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 3、我们追寻诗仙李白在这里游览山水、痛饮狂歌的行踪。 4、繁花似锦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一幅美妙的图案。 5、童年的往事多得像天上的繁星。 6、我们要努力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7、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8、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于线。 9、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10、这是远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就读的妈妈特意送给我的圣诞礼物。 11、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

小学语文常见缩句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常见缩句练习题及答案 在小学中,缩句时一种常见的语文基础题。 缩句,就是去掉定语、状语、补语等“枝叶”,保留主语,谓语,宾语等“主干”。具体来说,“…的”往往充当定语,“…地”往往充当状语,“得…”往往充当补语。在缩句时,“…的”、“…地”、“得…”都是“枝叶”,都应删掉。句式如下: 1 ()的+名词或代词+()地+动词+()的+名词或代词 2 ()的+名词或代词+动词+得< > 如:清晨的阳光柔和地抚摸着一望无际的土地。缩句时,去掉“清晨的”、“柔和地”、“一望无际的”,剩下的主干是“阳光抚摸着土地。” 在缩句时,把字句在缩句中应保留“把+受事体”的内容,被字句在缩句中也应保留“被+受事体”。如:美丽的琥珀被波涛汹涌的大海卷到岸边。缩句应为:琥珀被大海卷到岸边。 在缩句时,“着、了、过”应保留在谓语后面。 在缩句中,我们不应硬套方法进行缩句,而要在理解句子原意的基础上,合情合理进行缩句。例:可爱的小演员差点儿在舞台上滑倒。若不细心理解句子原意的话,就可能会缩成“小演员滑倒”,而原句的意思是“差点儿”滑倒,并没有真的“滑倒”。在这里,“差点儿”虽是修饰成分,但不能去掉,因此,例句的正确缩句应是:小演员差点儿滑倒。 在缩句中,有的句子带有双谓语,双谓语在缩句时应保留。如:老人们喜欢到湖边的树阴下去钓鱼。很多学生都把这个句子缩成“老人们喜欢钓鱼。”或“老人们去钓鱼。”这两个句子都没有正确理解句子原意,忽视了双谓语。正确缩句应是:老人们喜欢去钓鱼。

缩句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 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什么怎么样”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如:“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周总理的灵车。”这是一个长句,我们就可以提问:谁——老奶奶;干什么——等待灵车。缩句后就成为:“老奶奶等待灵车。”又如:“这毛茸茸的在地上流动着的小绒球原来是刚孵出来的小鸡。”我们可提问:什么——小绒球;是什么——是小鸡。缩句后就成为:“小绒球是小鸡。” 2.进行词语比较,找出主要词语。 有些句子很长,修饰的部分较多,我们就要在几个词语中选出主要的,才能正确地缩句。如“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因为“野花”只能开在“草地上”。所以“草地上”是主要词,而“工人宿舍前”是修饰“草地”的。 3.如果是否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如“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应缩成“我不相信鬼话”,而不能缩成“我相信鬼话”。 缩句应注意的地方 缩句时,要注意三条: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五年级缩句

缩句、扩句练习题 一、缩句:去掉修饰词,只保留主干。“谁干什么,什么怎么样。” 1、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 2、都江堰是两千多年前李冰父子在岷江修建的一座大坝。 3、温暖的春风轻轻吹进我们的校园。 4、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明月。 5、爸爸给我们讲了一个有趣的笑话。 6、小女孩失望地看着越来越高的圣诞树。 7、可怜的小凡卡被老板娘狠狠地打了一顿。 8.戴着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捡起地上的碎纸。 9.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 10.从南方赶来的小燕子加入了这百花争艳的盛会。

11. 一群穿这破烂的纤夫使劲地拉着一艘没有张帆的货船。 12.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一副不可多得的珍贵的油画。 13. 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幅美妙的图画。 14、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茅屋里传出来。 15.皎洁的月光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 16.一个蜘蛛慢慢地爬过来。 17.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整个树林. 18.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 19.鸟的叫声透过树林的沙沙声模模糊糊地传来。 20.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婉转的夜莺的歌声。

21.呻呤声、叫喊声、断断续续的口令声充满了茂密的树林。 22.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23.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彩。 24.人民大会堂的旁边停放着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小汽车。 二、扩句:添加修饰词。 扩句的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四步, (1)读懂例句,审清要求,弄清扩的内容,在什么位置扩写。(2)看原句,弄明句子意思,想想如何恰当地搭配词语。 (3)按要求扩写句子 (4)对照原句,检查扩句,看是否保留了原句的主干,词语搭配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内容是否统一等。

小学六年级语文总复习扩句缩句练习题

假如。 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人们都爱,爱她的,爱她的,爱她的。 14、仿造句子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1、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2、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 。 ○3、公园里的树真绿啊,人真多啊,花真美啊。 。 ○4、走进这片树林,鸟儿们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 二、缩句练习 1、凡卡带着甜蜜的希望熟睡了。 2、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3、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了高大坚固的万里长城。 4、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5、父亲仍旧穿着那件灰布旧棉袍。 6、白发苍苍的老人第一次见到高大雄伟的天安门。 7、年轻的妈妈脸上渐渐露出笑容。 8、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9、海边的沙地上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10、笑容满面的王老师捧着书本走进整洁的教室。 11、小螃蟹悠闲自得地挥舞着两只小钳子。 12、小鸟在那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 13、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 14、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脚的民工,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 15、五彩缤纷的气球迅速飘向瓦蓝瓦蓝的天空 16、这是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17、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18、孙平用自己的脚挡住了对方踢来的球 19、脚落在千年万年积累的几尺厚的松针上。 20、其实雄伟的万里长城更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三、扩句(至少扩两处) 1、老师批改作业。 2、詹天佑主持修筑国京张铁路。 3、歌声打破了沉寂。 4、海鸥飞过海面。

小学语文扩句缩句知识及100道缩句练习题(有答案)(可直接打印)

小学语文扩句和缩句专项知识及练习题(可直接打印) 一、扩句 1、什么是扩句? 扩句就是要求给句子的主干添上附加成分,使它表达的意思更具体,更形象生动。 例:奶奶在打毛衣。 扩句为:慈祥的奶奶在专心地打毛衣。 2、扩句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留句子原来的基本意思。 (2)加上的修饰词要准确,必须与“主干”搭配恰当。 练习题:把下面的句子写得更具体。 (1)同学们做操。 (2)少先队员扫墓。 (3)祖国在前进。 (4)小鸟唱歌。 二、缩句 1、什么是缩句? 缩句就是去掉原句的附加成分,保留主干,使句子简明。 例:蓝蓝的天上轻轻地飘着一朵朵白云。 缩句为:天上飘着白云。 2、缩句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留句子的主干。

(2)要缩成最简的句子,要去掉附加成分。 (3)一般来说,要删掉以下这些: A、“的”的前面的修饰限制的词语(包括“的”字)要删去。例:那位年轻的老师走过来了。 缩句为:老师走过来了。 B、“地”前面的修饰限制的词语(包括“地”字)要删去。例:老师认真地教我们。 缩句为:老师教我们。 C、“得”后面补充说明的词语(包括“得”字)应删掉。例:我兴奋得一蹦老高。 缩句为:我兴奋。 D、“在……中(下、里)”等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的词语应删去。 例: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取得了进步。 缩句为:我们取得了进步。 练习:缩句 (1)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 (2)喷薄而出的红日映照着大桥巨大的桥身。 (3)英勇无畏的八路军战士们如猛虎下山,直扑敌人的阵地。

(4)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了那次阻击战。 (5)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6)一头吸河水的老象深深地陷进了厚厚的淤泥里。 (7)他怀着十分快乐的心情向妈妈跑去。 (8)他那阴沉的脸上闪出一种冷笑的光。 (9)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10)这台教学仪器的结构十分精密。 (11)父亲在我心中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12)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13)狐狸狡猾地装作假惺惺的样子挤出了几滴可怜的泪水。 (14)敌人控制的“391”高地像一颗毒牙,揳入我们志愿军的阵地。

五年级语文缩写句子练习题

五年级语文缩写句子练习题 缩写句子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去掉其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保留主要成分,但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是小学高年级考试的常见题型。缩写句子的训练,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句子的基本结构,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句子的主要意思,现将缩写句子的方法技巧,以及注意事项总结如下,为同处一线的老师提供参考,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方法技巧】 1、抓住主干来缩简。 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写句子。如“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这句话就是讲“什么”——“铁球”,“怎么样?”——“落下来”。因此,这句话就可以缩写为“铁球落下来。” 2、“的”前修饰都删去。 如“美丽的蝴蝶飞走了。”中“美丽的”是用来修饰“蝴蝶”的,因此“美丽的”可删去。这句话缩写为“蝴蝶飞走了。” 3、“地”前限制要删去。 如“人们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中,“都忍不住惊讶地”是用来限制“呼喊起来”的,它要删去。这句话就缩写为“人们呼喊起来。” 4、“得”后补充说明也删去。 如“海力布着急地没办法。”中“没办法”是对“着急”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它也要删去。这句话缩写为“海力布着急。” 5、数量词语照样删。 如“罗丹塑了一座女像。”中“一座”这个表示数量的词语可删去。这句话缩写为“罗丹塑了女像。” 6、删掉“在……中(里、下)”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的词组。例如: 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我们取得了进步。 应缩短成:我们取得了进步。 这句话中,“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是用来强调在怎样的条件下“我们”才取得进步,可以删掉。 7、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否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如: 我在屋里没有找到那个装书的包。 应该缩成:我没有找到包。 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 应缩写成:我不相信鬼话。 如果把“没有”或“不”去掉,就变成“我找到包”“我相信鬼话”,和原句的意思大相径庭,就大错特错了。 8、句子中谓语后面的“着、了、过”和宾语后面的“啊、吗、呀、呢”等语气词要保留,如果去掉可能会改变句子的句式、结构或语气、情感。如: 大家一起登上了举世闻名的长城。 应缩写成:大家登上了长城。

小学语文缩句的一般规则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缩句的基本原则 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缩句一般采用问答法,即提出问题,找出答案,再把问题和答案连成句子。 问答法又分两种方法,一是“谁干什么”法,二是“什么怎么样”法。 1、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而不是语素 例如:“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不能缩成“熊猫吃叶”,而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因为“大熊猫”和“竹叶”是完整的概念,“熊猫”和“大熊猫”的外延并不一致。“叶”在这里是语素而不是词,“竹叶”才是词。类似的如“公园里的月季花像孩子那欢快的笑脸”中的“月季花”和“月光照进了我的办公室”中的“月光”等。 2、保留一些必要的附加成分 例如:“我班先进学生经常主动热情地帮助后进学生”。如果缩成:“学生帮助学生”则意思模糊,只能缩成“先进学生帮助后进学生”。保留了“先进”和“后进”两个附加成分,意思就清楚明确了。 3、否定句中的否定词要保留 例如:“真正的革命者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能缩成“革命不能低下头”。如果缩成“革命者低下头”则意思完全相反了.同理,“真正的共产党员不能出卖为人民服务的权利”只能缩成“共产党员不能出卖权利”,若缩成“共产党员出卖权利”则意思相反了。 4、“把”字句、“被”字句中的“把”字和“被”字要保留 例如:“密密层层的枝叶把阳光挡住了”,应该缩成“枝叶把阳光挡住了”,而不能缩成“枝叶挡住了”。又如“奔腾的黄河水被拦河大坝拦住了”,应该缩成“黄河水被大坝拦住了”,而不能缩成“黄河水拦住了”。

5、谓语后面的“着”“了”“过”应保留 “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若缩成“旧围裙里兜火柴”,是以前兜,还是现在兜?不明白。“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如:“张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有趣的课”,若缩成“张老师上课”,是正在上,还是上完了?不知道。“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如:“我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若缩成“我游览香山”,是正在游览。还是曾经游览?不清楚。可见谓语后面的“着”“了”“过”不能去掉。 6、复指成分应完整地保留 例如:“他们自己认真地进行了一年一度的考核”应缩成“他们自己进行了考核”。若缩成“他们进行了考核”或“自己进行了考核”意思都不完整。 7、表示方位的词组作壮语时应该完整地去掉 例如:“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奔驰”,就缩成“骏马奔驰”,不能缩成“骏马在奔驰”,此外,像“在……下”、“在……里”“在……外”“在……中”等句子中表示方位的词组作状语时,都不能保留“在”字,应该同后面的状语一起完整地去掉。 8、关于补语的处理 首先,动词谓语后面的补语一般应保留中心词。如:“大片大片的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应缩成“雪花落在头发上”。若缩成“雪花落”则意思不明了。其次,形容词后面的补语一般删去。如“中奖后的老王高兴得跳起来”,可缩成“老王高兴”。 第一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 原句: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缩句:A:灯照耀着建筑。 B:广场上千万盏灯照耀着宏伟建筑。 C:广场上灯照耀着建筑。 分析:缩句最重要的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特别是不能改变原句陈述的对象,即主语。另外,还要让压缩后的句子基本上像句话,不能缩得过分简略。 原句说的是“广场上”怎么样,而不是“灯”怎么样,A句改变了主语,当然也就改变了原句的意思;C句基本正确,但缩得过分简略;B句是正确的。 第二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谓语 原句: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缩句:A:老人们钓鱼。

【精选】部编版五年级语文《缩句》专项练习

【精选】部编版五年级语文《缩句》专项练习1漂亮的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花园里洋溢着笑声。 2任性、冷酷的巨人孤独地度过了漫长的冬季。 巨人度过了冬季。 3草地上还有鹿和兔子跑过的痕迹。 草地上有痕迹。 4小井的周围有许多小树。 周围有小树。 5金色的阳光照遍了美丽的田野。 阳光照遍了田野。 6在祖国南海湛蓝的海面上,撒着几十个绿宝石般的珊瑚岛。 海面上撒着珊瑚岛。 7每当春天来临,小园里那嫩绿的菜秧纷纷从土里钻出来。 菜秧钻出来。 8当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获得金牌的喜讯传来时,他激动得热泪盈眶。他激动。 9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在游泳池里游泳。 同学们游泳。 10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颐和园是公园。 11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许多五彩的画。 横槛上有画。 12离开祖国四百年的游子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游子回到了怀抱。 13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 我们登上了海塘大堤。 14万里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长城是奇迹。

15学校操场北边的墙上满是嫩绿的爬山虎。 墙上是爬山虎。 16小小的木匣里盛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 木匣里盛着东西。 17山上的果树在春风中欢快地摆动着细小的枝叶。 果树摆动着枝叶。 18颤颤巍巍的母鸡顺着墙根,扯长了如怨如诉的声音。 母鸡扯长了声音。 19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太阳照射着树林。 20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梧桐树。 风摇撼着梧桐树。 21北面那座秃山丝毫挡不住来自塞外的狂风。 山挡不住风。 22狡猾的狐狸一直盯着乌鸦嘴里的肉。 狐狸盯着肉。 23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 附近长着野蔷薇。 24客家人的民居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 民居体现了文化。 25汤姆.索亚是美国圣彼得斯堡小镇上一个淘气的机灵鬼。汤姆.索亚是机灵鬼。 26乡下的老屋旁种着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的桃花心木。屋旁种着桃花心木。 27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波义耳走去。 28我的耳畔又响起了队员们熟悉的笑声。 耳畔响起了笑声。 29他恼火地盯著晓得前俯后仰的同桌。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缩句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缩写句子 缩写句子方法: 缩写句子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去掉其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保留主要成分,但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缩写句子的训练,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句子的基本结构,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句子的主要意思。 缩写句子是有技巧和方法的: (一)、“的”前修饰都删去。 如“美丽的蝴蝶飞走了。”中“美丽的”是用来修饰“蝴蝶”的,因此“美丽的”可删去。这句话缩写为“蝴蝶飞走了。” (二)、“地”前限制要删去。 如“人们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中,“都忍不住惊讶地”是用来限制“呼喊起来”的,它要删去。这句话就缩写为“人们呼喊起来。” (三)、“得”后补充说明也删去。 如“海力布着急得没办法。”中“没办法”是对“着急”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它也要删去。这句话缩写为“海力布着急。” (四)、数量词语照样删。 如“罗丹塑了一座女像。”中“一座”这个表示数量的词语可删去。这句话缩写为“罗丹塑了女像。” (五)、其他。如“非常”“刚刚”“曾经”等,或“坐起来”的“起来”、“落下去”的“下去”。 (六)、抓住主干来缩简。 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或“什么是什么”(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写句子。如“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这句话就是讲“什么”——“铁球”,“怎么样?”——“落下来”。因此,这句话就可以缩写为“铁球落下来。” 同学们,我们在缩写句子时是要将各种方法同时综合灵活地运用的。如“几只小鸟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这句,请同学们想想,要同时用到哪几种方法? 缩写句子时注意事项: (1)缩写后的句子要保留原句的基本意思,句型也不能改变。如“哥哥的发型很漂亮”。应该缩写成“发型漂亮”。如果缩写成“哥哥漂亮”。就错了,因为它改变句子的原意。 (2)把句子中的修饰词语,即所谓的枝叶尽可能全部去掉,不能去一点,留一点。如“他非常详尽地向大家讲述了事情的详细经过。”应缩写成“他讲述了经过。”如果缩写成“他向大家讲述了经过。”或“他讲述了事情经过。”都是缩写不彻底,不完全,不能算正确。但有些特殊句子又不能把所有的“枝叶”都删掉。如“我班同学陈玉梅的妈妈原来就是我的邻居王叔叔的妹妹。”应该缩写成“陈玉梅的妈妈是王叔叔的妹妹。”如果缩写成“妈妈是妹妹”就成了笑话了,所以,什么样的枝叶要全部去掉还要视句子内容而定。 (3)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不能去掉,否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如“我在屋里没有找到那个装书的包”,应该缩成“我没有找到包”。如果把“没有”去掉,就变成“我找到包”和原句的意思大相径庭,就大错特错了。 (4)句子中谓语后面的“着、了、过”要保留,如果去掉可能会改变句子的句式、结构或语气、情感。如“平静的水面霎时漾起了一圈圈波纹”。可以缩写成“水面漾起了波纹”。

小学语文六年级缩句练习

名师堂六年级阅读与油站写作加(五) 缩写句子 基础知识 二、缩写句子方法: 缩写句子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去掉其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保留主要成分,但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缩写句子的训练,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句子的基本结构,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句子的主要意思。 缩写句子是有技巧和方法的: (一)、“的”前修饰都删去。 如“美丽的蝴蝶飞走了。”中“美丽的”是用来修饰“蝴蝶”的,因此“美丽的”可删去。这句话缩写为“蝴蝶飞走了。” (二)、“地”前限制要删去。 如“人们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中,“都忍不住惊讶地”是用来限制“呼喊起来”的,它要删去。这句话就缩写为“人们呼喊起来。” (三)、“得”后补充说明也删去。 如“海力布着急得没办法。”中“没办法”是对“着急”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它也要删去。这句话缩写为“海力布着急。” (四)、数量词语照样删。 如“罗丹塑了一座女像。”中“一座”这个表示数量的词语可删去。这句话缩写为“罗丹塑了女像。” (五)、其他。如“非常”“刚刚”“曾经”等,或“坐起来”的“起来”、“落下去”的“下去”。 (六)、抓住主干来缩简。

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或“什么是什么”(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写句子。如“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这句话就是讲“什么”——“铁球”,“怎么样?”——“落下来”。因此,这句话就可以缩写为“铁球落下来。” 同学们,我们在缩写句子时是要将各种方法同时综合灵活地运用的。如“几只小鸟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这句,请同学们想想,要同时用到哪几种方法? 缩写句子时注意事项: (1)缩写后的句子要保留原句的基本意思,句型也不能改变。如“哥哥的发型很漂亮”。应该缩写成“发型漂亮”。如果缩写成“哥哥漂亮”。就错了,因为它改变句子的原意。 (2)把句子中的修饰词语,即所谓的枝叶尽可能全部去掉,不能去一点,留一点。如“他非常详尽地向大家讲述了事情的详细经过。”应缩写成“他讲述了经过。”如果缩写成“他向大家讲述了经过。”或“他讲述了事情经过。”都是缩写不彻底,不完全,不能算正确。但有些特殊句子又不能把所有的“枝叶”都删掉。如“我班同学陈玉梅的妈妈原来就是我的邻居王叔叔的妹妹。”应该缩写成“陈玉梅的妈妈是王叔叔的妹妹。”如果缩写成“妈妈是妹妹”就成了笑话了,所以,什么样的枝叶要全部去掉还要视句子内容而定。 (3)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不能去掉,否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如“我在屋里没有找到那个装书的包”,应该缩成“我没有找到包”。如果把“没有”去掉,就变成“我找到包”和原句的意思大相径庭,就大错特错了。

五年级缩句练习及答案

缩句练习题及答案 缩句,就是去掉定语、状语、补语等“枝叶”,保留主语,谓语,宾语等“主干”。具体来说,“…的”往往充当定语,“…地”往往充当状语,“得…”往往充当补语。在缩句时,“…的”、“…地”、“得…”都是“枝叶”,都应删掉。句式如下: 1 ( )的+名词或代词+〔〕地+动词+()的+名词或代词 2 ( )的+名词或代词+动词+得< > 如:清晨的阳光柔和地抚摸着一望无际的土地。缩句时,去掉“清晨的”、“柔和地”、“一望无际的”,剩下的主干是“阳光抚摸着土地。” 在缩句时,把字句在缩句中应保留“把+受事体”的内容,被字句在缩句中也应保留“被+受事体”。如:美丽的琥珀被波涛汹涌的大海卷到岸边。缩句应为:琥珀被大海卷到岸边。 在缩句时,“着、了、过”应保留在谓语后面。 在缩句中,我们不应硬套方法进行缩句,而要在理解句子原意的基础上,合情合理进行缩句。例:可爱的小演员差点儿在舞台上滑倒。若不细心理解句子原意的话,就可能会缩成“小演员滑倒”,而原句的意思是“差点儿”滑倒,并没有真的“滑倒”。在这里,“差点儿”虽是修饰成分,但不能去掉,因此,例句的正确缩句应是:小演员差点儿滑倒。 在缩句中,有的句子带有双谓语,双谓语在缩句时应保留。如:老人们喜欢到湖边的树阴下去钓鱼。很多学生都把这个句子缩成“老人们喜欢钓鱼。”或“老人们去钓鱼。”这两个句子都没有正确理解句子原意,忽视了双谓语。正确缩句应是:老人们喜欢去钓鱼。 一、缩句练习 1、可爱的小红在认真地看着有趣的新书。 2、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呼声。 3、这是一座拔地而起、造型奇特的新建大楼。 4、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的图案。 5、在农民们的辛勤劳动下,今年小麦的长势十分喜人。 6、生态保护区生长着上千株枝叶茂盛的银杉树。 7、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8、残暴的敌人秘密地杀害了我们党的优秀领导人李大钊。 9、我常常怀念故乡的许多熟悉的朋友。10、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的事迹深深地激励着我们。 11、秦始皇兵马俑吸引了世界各地千百万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12、江河里排着一条条雕饰得酷似游龙的船。13、桂林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14、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15、数万名群众炽热的目光凝神注视着天安门。 16、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17、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孩在湖边的大草地上尽情玩耍。 18、我们通过显微镜看到了不计其数的细菌。19、国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徐徐上升。 20、我激动得流下晶莹的泪珠。21、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月亮。 22、工人们在节日里仍然坚持劳动。23、洪亮的钟声在空中经久不息地回荡。 24、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停在细细的电线上休息 25、奶奶在水井边用水桶打水。 26、夏天的天气热得像个蒸笼。27、宽阔的钱塘江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 28、活泼的小松鼠在松树上蹦来跳去。 29、小鹿侧着脑袋欣赏自己在水里的影子。 30、绿油油的牧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31、夏天,火辣辣的太阳高高地挂在蔚蓝的天空。 32、鼎在远古的时候,是中国先民使用的一种炊具。 33、每当夜幕降临,八角楼上的灯光就亮了起来。 34、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地停泊着乡村里来的敞口船。 35、汽轮发电机厂的工人师傅把一台台进口钻机熟练地安装好了。

如何缩句

如何缩句 缩句,就是把写得比较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的枝干去掉,留下主干,使其简单明了,我认为缩句的原则是:留下主、谓、宾的中心词,去掉定、状、补,兼及句子基本意思不变和完整性。在缩句中,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些比较难处理的句子,教师难教学,学生难掌握,我参考了一些专家的意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提出一些实例和大家一起讨论,供同行们参考。 1、复指短语作主语或宾语时如何处理例:解放军叔叔在炎热的夏天练习射击。 这个句子的处理,实际上是遇到复指短语作主语或宾语时如何处理的问题。复指短语是由两个词或短语重叠在一起指同一个人或事物作同一个成分的,彼此有注释或补充说明的关系。复指短语作主语或宾语时,缩句时一般可保留表示某某人或某某事物主要词语;如果复指短语本身很短,也可以将整个儿复指短语保留在主干中。本句可以缩成:解放军叔叔练习射击。也可以缩成:解放军练习射击。不能缩成:叔叔练习射击。(因为主要词语是“解放军”)2、缩句时要不要保留补语 例: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 “在辽阔在草原上”是补语,故缩为:骏马奔驰。又如:一轮金黄的圆月高高地挂在蓝蓝的天空中。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缩句时要不要保留补语的问题。因为“在天空中”是补语,根据缩句精神,故应去掉。应当是:圆月挂。 (这一类题,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把前后联系非常紧密的补语留下来,比如“一串串快要成熟的葡萄像珍珠似的挂满了藤架。”缩为“葡萄挂满了藤架。”为了句子的完整性留下补语“满”。但从技术层面来看,不应当保留。)3、去掉状语,原句意思改变了怎么办 例:孩子在横木上差点跌到甲板上。有人认为,“差点儿”是限制“跌”的,说明孩子还没有掉下来,缩成“孩子跌到甲板上”句子的原来意思就改变了。我认为“差点儿”是状语,不应当删去。故应当缩为:孩子差点儿跌到甲板上。 4、“着、了、过”如何处理 例:他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大苹果。 “着、了、过”是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几乎没有独立性,是不能删的。应当缩为:他吃着苹果。 5、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 例: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缩句不能改变原句陈述的对象,即主语。例句主语是“广场上”,而不是“灯”,所以应当为:广场上灯照耀着建筑。此句,如改为: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广场上”为状语,应缩为:灯照耀建筑。 6、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谓语 例: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缩句既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也不能改变陈述主语的谓语,“夏天”是“状语”,故删去。原句主语是“老人们”,说“老人们”爱好干什么,故谓语是“爱好”,“爱好钓鱼”不等于“钓鱼”,“到树阴下”和“钓鱼”是两个连续的动作,都不能压缩掉。故答案应当为:老人们爱到树阴下钓鱼。 7、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 例:灰黑色的鸬鹚整齐地站在船舷上,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原句是一个复句,前面的分句说鸬鹚站立的动作,后面的分句说它像什么。应当分别缩掉两个分句。正确的缩句应当是:鸬鹚站,像士兵等待命令。 8、连动句的缩句 例: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炉旁补一张破帆。 这是个连动句,也就是说,句子所陈述的对象即主语连续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作。连动句中的谓语动词必须都保留在主干中,宾语必须或宾语中心语也必须保留在主干中。这句中“在火炉旁”是“坐”的补语,照例应当去掉,但如果缩掉主干就不成句,故应做保留。(我认为这类句子不应当成为学生练习内容。)此句缩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帆。通过缩句,有助于我们抓住长句的主要内容,提高概括能力,还能帮助我们理解句子。这是缩句对于学生学习语文的实用意义。既然缩句是为了帮助理解句子,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只要学生在缩句后,不改变句子的结构,不一定要缩到最简。如果作为一种冰冷的“语文技术”来考查学生,我觉得有背新课程中着重培养学生语感,谈化

小学语文缩句方法、习题附答案

小学语文缩句方法、习题附答案 小学阶段一般的缩句方法: (1)先找出句子讲的是哪一样主要的人或物。 (2)找出句子最后一个词语(去掉助词“得”字后边的内容后),如果是动词,那么句子就缩成两部分:人物+最后一个词; 如果不是动词,还要找出一个动词出来,句子就缩成三 部分:人物+动词+最后一个词。 (3)一般情况下不保留“的”“地”前边的词语,还有“得” 字后面的词语。 注意:1:人物有可能不止一个,如: 老师和同学激动得热泪盈眶. 李时珍是我国古代的一个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家. 2:“是”是一个动词要保留,如: 巍峨的金字塔是世界古代建筑的一个奇迹. 3:如果句子是问句,缩写以后同样也是一个问句。 如:

今天依然屹立不倒的长城不正是老动人民的血汗和 智慧的结晶吗? 例如:一位老红军讲了过去二万五千里长征中过草地的 故事. (1)人物是:“老红军” (2)最后一个词语“故事”不是动词,就还要在人物的后面 找一个动词:“讲”了 (3)句子最后缩成人物+动词+最后一个词:老红军讲了故事。 缩句时,要注意三条: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缩句的要求: 1.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 例如:“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 不能缩成“熊猫吃叶”,而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 因为“大熊猫”和“竹叶”是完整的概念,“熊猫”和“大熊猫”的外延并不一致。“叶”在这里是语素而不是词,“竹叶”才是词。 2.保留必要的成分 例如:“我班先进学生经常主动热情地协助后进学生”。

如果缩成:“学生协助学生”则意思模糊,只能缩成“先进学生协助后进学生”。 保留了“先进”和“后进”两个附加成分,意思就清楚明确了。 3.“着”、“了”、“过”要保留 “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实行,如:“同学们上着课”,如果缩成“同学们上课”,就没说清楚是现在上课还是以前上课。 “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如:“赵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难忘的科学课。”理应缩成“赵老师上了科学课。”若缩成“赵老师上课。”是正在上,还是上完了?不知道。 “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如:“我以前游览过美丽的桂林。”如果缩成“我游览桂林。”是正在游览,还是以前游览?没有说清楚。由此可见,谓语后面的“着”、“了”、“过”不能去掉的。 4.复指成分应完整地保留 例如:“我们理应遵守自己过去许下的诺言。” 理应缩成“我们遵守自己的诺言”。 若缩成“我们遵守诺言。”意思是不完整的。 5.表示方位的词组应该完整地去掉 例如:“我们在清澈的河水里游泳。” 理应缩成“我们游泳。”不能缩成“我们在游泳”。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缩句练习汇总

缩句练习 缩写下面的句子。 1、可爱的小红在认真地看着有趣的新书。 2、爸爸在书房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呼声。 3、这是一座拔地而起、造型奇特的新建大楼。 4、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的图案。 5、在农民们的辛勤劳动下,今年小麦的长势十分喜人。 6、生态保护区生长着上千株枝叶茂盛的银杉树。 7、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8、残暴的敌人秘密地杀害了我们党的优秀领导人李大钊。 9、我常常怀念故乡的许多熟悉的朋友。 10、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的事迹深深地激励着我们。

11、秦始皇兵马俑吸引了世界各地千百万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12、江河里排着一条条雕饰得酷似游龙的船。 13、桂林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14、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 15、数万名群众炽热的目光凝神注视着天安门。 16、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17、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孩在湖边的大草地上尽情玩耍。 18、我们通过显微镜看到了不计其数的细菌。 19、国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徐徐上升。 20、我激动得流下晶莹的泪珠。 21、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月亮。

22、工人们在节日里仍然坚持劳动。 23、洪亮的钟声在空中经久不息地回荡。 24、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停在细细的电线上休息 25、奶奶在水井边用水桶打水。 26、夏天的天气热得像个蒸笼。 27、宽阔的钱塘江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 28、活泼的小松鼠在松树上蹦来跳去。 29、小鹿侧着脑袋欣赏自己在水里的影子。 30、绿油油的牧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 31、夏天,火辣辣的太阳高高地挂在蔚蓝的天空。 32、鼎在远古的时候,是中国先民使用的一种炊具。

小学六年级语文缩句练习及答案

习题五:缩句练习 1、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手枪。 2、客家人的民居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 3、汤姆.索亚是美国圣彼得斯堡小镇上一个淘气的机灵鬼。 4、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呼声。 5、骨骼和大牙都慢慢的变成了石头一样的东西。 6、我的耳畔又响起了队员们熟悉的笑声。 7、他恼火地盯著晓得前俯后仰的同桌。 8、我住在乡下时,天天都会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 9、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泻下来。 10、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之一。 1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12、果园里缀满了沉甸甸的柿子和红彤彤的苹果。 13、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 14、张思德同志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15碧绿的千山万壑和朦胧的山间云雾构成了一幅精美的山水画 16、他是个非常有趣的瘦小的老头儿。 17、这是一个无名的、没有人居住的荒岛。 18、这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教训。 19、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 20、八千多日子从我手中溜过。 21、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顶碗少年的面前。

22、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答案:手指正是两瓣。 23、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位姑娘。 答案:唐东杰布认识姑娘。 24、吉鸿昌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答案:吉鸿昌献出生命。 25、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 答案:树枝上点着蜡烛。 26、在船舱里,鲁滨孙找到了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 答案:鲁滨孙找到东西。 27、几个戴着脚镣的同志,在往常放风的地坝中间扭起迷人的秧歌。 答案:同志扭起秧歌。 28、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 答案:人经得起考验。 29、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 答案:唐东杰布留下了铁索桥。 30、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答案:影儿闪过了。 31、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实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答案:万户是人。 32、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翅膀,在太阳光里快乐地飞舞。 答案:小苍蝇飞舞。 33、桃花心木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 答案:桃花心木枯萎了。 34、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女走上讲台。 答案:妇女走上讲台。 35、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 答案:脸庞显出神情。 36、17世纪的一个夏天,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答案:波义耳走去。 37、他们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 答案:他们进行实验。 38、远远望去,那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衣服,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画。答案:衣服像画。 39、一位渔民在金黄的沙滩上发现了一块晶莹的琥珀。 答案:渔民发现琥珀。 40、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接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答案:浪花涌过来。 41、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嫩叶的柳丝。 答案:微风吹拂着柳丝。 42、人们成群结队地拥向河岸,去迎接那两个乘敞篷车归来的孩子。 答案:人们迎接孩子。

小学语文缩句的一般规则

缩句的基本原则 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缩句一般采用问答法,即提出问题,找出答案,再把问题和答案连成句子。 问答法又分两种方法,一是“谁干什么”法,二是“什么怎么样”法。 1、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而不是语素 例如:“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不能缩成“熊猫吃叶”,而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因为“大熊猫”和“竹叶”是完整的概念,“熊猫”和“大熊猫”的外延并不一致。“叶”在这里是语素而不是词,“竹叶”才是词。类似的如“公园里的月季花像孩子那欢快的笑脸”中的“月季花”和“月光照进了我的办公室”中的“月光”等。 2、保留一些必要的附加成分 例如:“我班先进学生经常主动热情地帮助后进学生”。如果缩成:“学生帮助学生”则意思模糊,只能缩成“先进学生帮助后进学生”。保留了“先进”和“后进”两个附加成分,意思就清楚明确了。 3、否定句中的否定词要保留 例如:“真正的革命者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能缩成“革命不能低下头”。如果缩成“革命者低下头”则意思完全相反了.同理,“真正的共产党员不能出卖为人民服务的权利”只能缩成“共产党员不能出卖权利”,若缩成“共产党员出卖权利”则意思相反了。 4、“把”字句、“被”字句中的“把”字和“被”字要保留 例如:“密密层层的枝叶把阳光挡住了”,应该缩成“枝叶把阳光挡住了”,而不能缩成“枝叶挡住了”。又如“奔腾的黄河水被拦河大坝拦住了”,应该缩成“黄河水被大坝拦住了”,而不能缩成“黄河水拦住了”。 5、谓语后面的“着”“了”“过”应保留 “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若缩成“旧围裙里兜火柴”,是以前兜,还是现在兜?不明白。“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如:“张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有趣的课”,若缩成“张老师上课”,是正在上,还是上完了?不知道。“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如:“我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若缩成“我游览香山”,是正在游览。还是曾经游览?不清楚。可见谓语后面的“着”“了”“过”不能去掉。 6、复指成分应完整地保留 例如:“他们自己认真地进行了一年一度的考核”应缩成“他们自己进行了考核”。若缩成“他们进行了考核”或“自己进行了考核”意思都不完整。 7、表示方位的词组作壮语时应该完整地去掉 例如:“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奔驰”,就缩成“骏马奔驰”,不能缩成“骏马在奔驰”,此外,像“在……下”、“在……里”“在……外”“在……中”等句子中表示方位的词组作状语时,都不能保留“在”字,应该同后面的状语一起完整地去掉。 8、关于补语的处理 首先,动词谓语后面的补语一般应保留中心词。如:“大片大片的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应缩成“雪花落在头发上”。若缩成“雪花落”则意思不明了。其次,形容词后面的补语一般删去。如“中奖后的老王高兴得跳起来”,可缩成“老王高兴”。 第一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 原句: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缩句:A:灯照耀着建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