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慢性咳嗽中医诊疗规范标准

慢性咳嗽中医诊疗规范标准

慢性咳嗽中医诊疗规范

一、诊断

㈠疾病诊断

1.医诊断: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咳嗽ZYYXH/T42008》(中华中

医药学会,2008年)及《咳嗽中医诊疗专家共识》(中华中医学会,2011 年)。

⑴咳嗽,咳痰或无痰。

(2)病程〉8周。

2.外感反复发作或脏腑功能失调引起,可伴有其他脏腑功能失调的症状。

3.医诊断:参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哮喘学组,2015

年)属于慢性咳嗽的患者。

⑴病程:咳嗽时间〉8周。

⑵病因:①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②上气道咳嗽综合症(UACS又称

PND$;③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EB);④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G

⑶症状:咳嗽,有痰或无痰。有时呈刺激性干咳,可伴有咽痒,对异味、

冷空气、油烟等敏感;或胸骨后烧灼感或反酸、暧气;或鼻塞、鼻后滴流感。

⑷辅助检查或体征: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病变,肺通气功能大致正常。① CVA患者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PEF变异率》20%②UACS变应性鼻炎的鼻黏膜主要表现为苍白或水肿,鼻道及鼻腔底可见清涕或粘涕。非变应性鼻炎黏膜炎表现为粘膜肥厚或充血样改变,部分患者口咽部粘膜可呈卵石样改变或咽后壁附有粘脓性分泌物。变应性咽炎表现为咽部黏膜苍白或水肿,非变应性咽炎表现为咽部复合黏膜充血或/和淋巴滤泡增生。③EB:痰细胞学检查嗜酸细胞比例》2.5%,排除其它嗜酸细胞增多性疾病。④ GERC食管24PH值监测Demeester积分三12.70,和或SA匡75%

⑸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㈡证候诊断

1•风盛挛急症:咽痒,痒即咳嗽,或呛咳阵作,气急,遇外界寒热变化、异味等因素突发或加重,多见夜卧晨起咳剧,呈反复发作、舌苔薄白,脉弦滑。

2•风痰袭窍证:咳嗽反复发作、咳痰、鼻痒、连续喷嚏、鼻塞、流涕,频繁清嗓、咽

后壁黏液附着、鼻后滴流感,或咽痒、咽部异物感或烧灼感。舌红苔白,脉弦滑。

3.胃气上逆证:阵发性呛咳、气急,咳甚时呕吐酸苦水,日间或直立位症状加重,平素上腹部不适,常伴暧腐吞酸,嘈杂或灼痛,舌红,苔白腻,脉弦弱。

4•肝火犯肺症: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红目赤,咳引胸痛,可随情绪波动增减,烦热咽干,常感痰滞咽喉,咯之难出,量少质黏,或痰如絮条,口干口苦, 胸胁胀痛,舌质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5.肺阴亏虚证:干咳,咳声短促,痰少粘白,或痰中带血丝,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常伴有午后潮热,,手足心热,夜寐盗汗,口干,舌质红少苔,或舌上少津,脉细数。

二、治疗方案

㈠辩证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风盛挛急症

治法:疏风宣肺,解痉止咳。

推荐方药:苏黄止咳汤加减。灸麻黄、蝉蜕、紫苏叶、紫苏子、前胡、五味子、牛蒡子、枇杷叶、地龙等。

加减:偏于寒者,加细辛、干姜以温化寒饮;偏于热者,加金养麦、黄苓以清热化痰;体虚者,加太子参、山萸肉以益气养阴;兼瘀者,加赤芍、丹参以化瘀通络。

中成药:可选用苏黄止咳胶囊等。

2•风痰袭窍证

治法:疏风宣肺、蠲痰止咳嗽

推荐方药:过敏煎加减。银柴胡、防风、乌梅、五味子、僵蚕、蝉蜕、桔梗、射干、白芷、辛夷等。

加减:痰热甚者,可加竹沥、天竺黄、竹茹以清热化痰;久病脾虚,酌加党参、白术以益气健脾。

3•胃气上逆证

治法:降浊化痰,和胃止咳。

推荐方药:旋覆代赭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旋覆药、赭石、法半夏、党参、

干姜、黄苓、黄连、枇杷叶等。

加减:若呃逆、泛酸较重者加吴茱萸、(煅)瓦楞以降逆制酸;痰多者加浙贝母、紫

菀以化痰止咳。

4•肝火犯肺证

治法:清肺泻热,化痰止咳。

推荐方药:黄苓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桑白皮、地骨皮、黄苓、青黛、海蛤壳、桅子、牡丹皮、浙贝母等。

加减:胸痛配郁金、丝瓜络以理气和络;火郁伤津,咽燥口干,咳嗽日久不减,酌加北沙参、麦冬、天花粉、诃子以养阴生津敛肺。

以上证候有明显兼夹证者,可在上述证候基础上根据兼夹证加减用药。

5.肺阴亏虚证

治法:清肺养阴,

治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方药: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滋阴润肺以止咳;桑叶轻清宣透,以散燥热;甘草、扁豆补土生金。

若久热久咳,可用桑白皮易桑叶,加地骨皮以泻肺清热;咳剧者加川贝母、杏仁、百部润肺止咳;若肺气不敛,咳而气促,加五味子、诃子以敛肺气;咳吐黄痰,加海蛤粉、知母、瓜蒌、竹茹、黄苓清热化痰;若痰中带血,加山栀、丹皮、白茅根、白及、藕节清热凉血止血;低热,潮热骨蒸,酌加功劳叶、银柴胡、青蒿、白薇等以清虚热;盗汗,加糯稻根须、浮小麦等以敛汗。

㈡针灸

根据病情可选择主穴:肺俞、中府、列缺、太渊、天突、合谷。风盛挛急

证,加风门、外关;风痰袭窍证,加迎香、廉泉;胃气上逆证,加中脘、内关;肝火犯肺证,加行间,鱼际。实证针用泻法,虚证针用平补平泻。

㈢穴位贴敷

根据病情可辩证使用疏风宣肺、止咳化痰药敷贴胸背部腧穴,可选:天突、膻中、肺腧、定喘、风门、脾俞等。

㈣刮痧、拔罐、砭石疗法

用刮痧油涂擦后背膀胱经、督脉,用刮痧板反复刮、擦,以微现红瘀为度, 可配合大杼、肺俞、定喘、风门、脾俞等部位拔罐、砭石治疗。

㈤其他疗法:根据临床情况可选用针刺手法治疗仪治疗。

三、疗效评价

㈠评价标准

痊愈:咳嗽症状完全消失(治疗后降至0分);

显效:咳嗽症状明显减轻(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少6-9分);有效:咳嗽症状减轻(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少2-5分);无效:咳嗽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㈡评价方法

⑴咳嗽症状积分:由患者每天根据自己前24小时的咳嗽症状,对照积分表进行判断记录:总积分二日间积分+夜间积分。咳嗽症状积分表可作为病情评价和判断药物疗效之用。

⑵咳嗽视觉模拟评分:咳嗽视觉模拟评分用于比较治疗前后的效果。使用

方法为让病人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选择一个分值评价自己咳嗽的程度。0分为没

有咳嗽,分数越高表示咳嗽越剧烈。

表2 视觉模拟评分

0 1 2 3 4 10

⑶生活质量评估:生活质量评估是咳嗽严重程度的主观评价方法,通过填

写专门的咳嗽生活质量表进行。可使用莱赛斯特咳嗽量表(Leicester cough

questionnaire,LCQ )

莱赛斯特咳嗽生活质量问卷

⑴在最近的两周里,您会因咳嗽而感到胸痛或腹痛吗?

1•一直都是2•大部分时间都会3•经常会4•有时会5•偶尔会6•几乎不会7•从来没有

⑵在最近的两周里,您曾被咳痰困扰吗?

1•一直都是2•大部分时间都会3•经常会4•有时会5•偶尔会6•几乎不会7•从来没有

⑶最近的两周里,您曾因咳嗽而觉得疲倦乏力吗?

1•一直都是2•大部分时间都会3•经常会4•有时会5•偶尔会6•几乎不会7•从来没有

⑷在最近的两周里,您能控制您的咳嗽吗?

1•从来没有2•几乎不3•偶尔能4•有时能5.经常可以6•大部分时间可

以7.—直可以

⑸在最近的两周里,您曾因咳嗽而觉得尴尬难堪吗?

1•一直都是2•大部分时间都会3•经常会4•有时会5•偶尔会6•几乎

不会7•从来没有

⑹在最近的两周里,您会因咳嗽而感到焦虑吗?

1•一直都是2•大部分时间都会3•经常会4•有时会5•偶尔会6•几乎

不会7•从来没有

⑺在最近的两周里,您的学习、工作或其他计划受到咳嗽的影响吗?

1•一直都是2•大部分时间都会3•经常会4•有时会5•偶尔会6•几乎

不会7•从来没有

⑻在最近的两周里,您的休闲或娱乐受到咳嗽的影响吗?

1•一直都是2•大部分时间都会3•经常会4•有时会5•偶尔会6•几乎

不会7•从来没有

⑼在最近的两周里,您曾闻到油漆、灰尘、烟雾等刺激气味而咳嗽吗?

1•一直都是2•大部分时间都会3•经常会4•有时会5•偶尔会6•几乎

不会7•从来没有

⑽在最近的两周里,您的睡眠受到咳嗽的干扰吗?

1•一直都是2•大部分时间都会3•经常会•有时会5•偶尔会6•几乎不会7•从来没有

(11)在最近的两周里,您每天都有阵发性的咳嗽吗?

1•一直都是2•大部分时间都会3•经常会•有时会5•偶尔会6•几乎不会7•从来没有

(12)在最近的两周里,您会因咳嗽而觉得失落或沮丧吗?

1•一直都是2•大部分时间都会3•经常会4•有时会5•偶尔会6•几乎

不会7•从来没有

(13)在最近的两周里,您会因咳嗽而感到厌烦吗?

1•一直都是2•大部分时间都会3•经常会•有时会5•偶尔会6•几乎不会7•从来没有

(14)在最近的两周里,您会因咳嗽而声音嘶哑吗?

1•一直都是2•大部分时间都会3•经常会•有时会5•偶尔会6•几乎不会7•从来没有

(15)在最近的两周里,您觉得精力充沛吗?

1•从来没有2•几乎不3•偶尔能•有时能5经常可以6•大部分时间可以7.—直可以

(16)在最近的两周里,您会担心咳嗽暗示着某些严重疾病吗?

1•一直都是2•大部分时间都会3•经常会•有时会5•偶尔会6•几乎不会7•从来没有

(17)在最近的两周里,您会担心别人认为您有病吗?

1•一直都是2•大部分时间都会3•经常会•有时会5•偶尔会6•几乎不会7•从来没有

(18)在最近的两周里,您会因咳嗽中断谈话或电话交谈吗?

1•一直都是2•大部分时间都会3•经常会•有时会5•偶尔会6•几乎不会7•从来没有

(19)在最近的两周里,您觉得咳嗽干扰您的同学、朋友或家人吗?

1•一直都是2•大部分时间都会3•经常会4•有时会5•偶尔会6•几乎不会7•从来没有

儿科小儿支气管炎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小儿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是小儿时期常见病、多发病,有急性和慢性两种,属中医“咳嗽”、“咳喘”范畴。多由外感风寒或风热犯肺以及痰浊、痰热内生所引起。初起以邪实为主,日久脾气肺阴均伤,能转成虚证或虚中夹实的病证。治不及时,咳嗽(喘)反复发作,会影响小儿的健康与生长发育。 【诊断】 1.急性支气管炎起病急,有恶寒、发热、咽痛、干咳,1〜2天后有少量黏痰,以后痰量多,颜色转黄或白色,黏稠难出。如出现鼻煽气急,高热不降,注意并发肺炎。 2 .慢性咳嗽,有反复发作和受凉发病史。 3 .两肺呼吸音粗糙,或有干啰音、痰鸣音。胸部X线检查,一般均在正常范围,或见肺纹理增粗。 4 .若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咳喘痰鸣者,要注意转成支气管哮喘或喘息性支气管炎。 【治疗】 本病的治疗方法,过去以内服药为主,近年来发展了敷贴疗法、拔罐疗法、雾化吸入疗法,以及香囊佩戴预防外感等外治疗法,可以缩短病程,减轻症状;采取了预防措施,能够减少发病和降低复发率。 一、辨证论治 小儿咳嗽,主要分外感、内伤两大类,由外感风寒风热致病的,称为外感咳嗽;若反复发作,脾肺气阴皆伤,痰热、痰浊内生的,称为内伤咳嗽。 1.外感咳嗽 (1)风寒咳嗽:咳嗽频作,干呛或有稀白痰,畏寒发热,鼻塞流涕,喉痒,苔白,脉浮。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举例:杏苏散加减(参见上呼吸道感染节)。 加减:寒重、咳甚或喘,加制麻黄4〜5g。发热无汗,表寒重者,加荆芥、防风各

6go (2)风热咳嗽:咳嗽不爽,痰黄黏稠,不易咯出,口干咽痛,鼻流浊涕,伴发 热头痛,微汗出,舌苔薄黄,脉数。此风热犯肺,宣肃失常。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药举例:桑菊饮加减。桑叶、菊花、杏仁、连翘各IOg,甘草3g,桔梗、薄荷各5g,芦根30g。 加减:发热、口渴重,加生石膏30g,黄苓IOg0气粗、喉间痰声辘辘,加射干6g,摹茄子6g,制麻黄5g,或用碟石滚痰丸(包煎)12g,去桔梗、薄荷。 2.内伤咳嗽 (1)痰热咳嗽:咳嗽阵作,痰稠色黄,咽干口渴,舌红苔薄,脉细数。 治法:清肺化痰。 方药举例:清金化痰汤加减。桑白皮、拿茄子、黄苓、贝母、白前各10g,甘草3go 加减:痰多,加鲜竹沥(冲服)20ml,天竺黄10g。 (2)痰湿咳嗽:咳嗽痰壅,色白而稀,胸满纳少,神疲乏力,舌淡红,苔白腻,脉滑。 治法:燥湿健脾,化痰止咳。 方药举例:二陈汤加味。杏仁、半夏、茯苓、白芥子各10g,厚朴、制南星各5g,甘草3g,陈皮6g。 加减:胸闷,加枳壳、苏梗各10g。 (3)阴虚燥咳: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口渴咽干,喉痒声嘶,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也有咳痰带血,午后潮热。 治法:清肺润燥。 方药举例:沙参麦冬汤加减(参见麻疹节•疹回期)。 (4)肺虚久咳:咳声无力,痰白清稀,面色眺白,气短懒言,语声低微,畏寒喜暖,自汗盗汗,舌淡嫩少苔,脉细无力。 治法:培土生金。 方药举例:六君子汤加减。党参、白术、茯苓、半夏、黄黄各10g,陈皮、五味子各5go

咳嗽中医诊疗指南

欢迎阅读 咳嗽中医诊疗指南 1 概述 咳嗽是因邪犯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所致的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病症。它既是一个症状,又可是独立的一种疾病。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痰有声称为咳嗽。临床上多痰、声并见,故以咳嗽并称。咳嗽之名始见于《黄帝内经》,并以脏腑命名,分为肺咳、肝咳、心咳、脾咳等,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咳嗽候》有十咳之称,除五脏咳外,尚有风咳、寒咳、胆咳、厥阴咳等。明代朱棣《普济方·咳嗽门·诸咳嗽》则分热嗽、冷嗽、肺气嗽和饮气嗽四种,后张介宾执简驭繁,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随着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咳嗽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影响人民健 康。近年来对咳嗽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认识上不断深入,丰富了咳嗽证治内容。咳嗽的病因已不局限于外感与内伤,目前更重视环境因素及鼻、咽喉疾病所致咳嗽。病理机制也有所创新,重视风邪犯肺、邪热结咽、胃气上逆、肝火犯肺、诸脏先伤后传于肺和外感内伤互为因果等。尤其在“风咳”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现代医学认为咳嗽是机体的防御反射,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但频繁剧烈的咳嗽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咳嗽按时间通常分为3类: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时间在3周以内,亚急性咳嗽为3~8周,慢性咳嗽超过8周。急性咳嗽常见原因包括普通感冒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亚急性咳嗽常见原因包括感染后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和咳嗽变异性哮喘,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等。上述咳嗽均可参考本专家共识治疗。

2 诊断与鉴别诊断 2.1 诊断要点 咳而有声,咯痰或无痰;由外感引发者,多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恶寒发热等表证;由外感反复发作或其他脏腑功能失调引发者,多病程较长,可伴喘及其他脏腑失调的症状。 2.2 鉴别诊断 2.2.1 肺胀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反复迁延而致,除咳嗽症状外,并有胸部膨满,喘咳上气,烦躁心慌,甚则肢体浮肿,面色晦暗。病机为肺脾肾功能失调,痰浊、水饮与瘀血互结。病情缠绵,经久难愈。 2.2.2 肺痈以咳吐大量腥臭脓血痰为特征,多伴有咳嗽、胸痛、发热等症。病机为热壅血瘀、蕴毒化脓而成痈。根据病变病理演变过程,可分为初期、成痈期、溃脓期和恢复期。 2.2.3 肺痨以干咳,或痰中带血、或咯血痰为特征,常伴有低热、盗汗、消瘦等症状。其发病是由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痨虫侵肺所致。 2.2.4 肺癌咳嗽持续、顽固不愈,反复咯血痰,或不明原因的胸痛、气急、发热,伴消瘦、乏力等。其病机为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正气虚弱,外邪入侵,痰、湿、气、瘀、毒等搏结日久,积渐而成。 3 病因病机 咳嗽通常分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类,外感咳嗽为外感六淫、疫疠时邪及环境因素所致;内伤咳嗽为饮食、情志、他脏疾患等内生病邪引起。内伤咳嗽又多因外感等迁延不愈、脏腑功能失调,表现为咳嗽反复发作,病势缠绵。目前临床上常见外感症状已消失,而尚无明显脏腑亏虚之象,咳嗽频发,遇刺激尤剧之证,为邪气留恋,肺气上逆所致。总之,均是肺气 不宣,失于肃降,而作咳嗽。

咳嗽(肺炎)中医诊疗方案

肺病科优势病种诊疗规范 咳嗽(社区获得性肺炎) 【诊断】 一、疾病诊断 (一)中医诊断 临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应询查病史的新久,起病的缓急,是否兼有表证,判断外感和内伤。外感咳嗽,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有肺卫表证。内伤咳嗽,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多伴有其他兼证。 (二)西医诊断 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38度。 3.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罗音。 4.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 5.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以上1~4项中任何一款加第5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可建立临床诊断。

二、证候诊断 1.风热犯肺证:身热无汗或少汗,微恶风寒,咳嗽痰少,头痛,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2.痰热壅肺证:身热烦渴,汗出,咳嗽气粗,咳痰色黄或痰中带血,胸闷,胸痛,口渴喜饮。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洪数或滑数。 3.肺胃热盛证:身热,午后为甚,口渴多饮,咳嗽痰黄,腹胀便秘,舌红,苔黄或灰黑而糙,脉滑数。 4.热闭心包证:壮热,烦躁不安,口渴不欲饮,甚则神昏谵语,惊厥或四肢厥冷。舌降少津,苔黄,脉眩数或沉数。 5.气阴两虚针证:身热渐退,干咳痰少而粘,自汗神倦,纳少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或数。 6.邪陷正脱证:呼吸短促,鼻翼煽动,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甚则汗出如油,四肢厥冷,烦躁不安,身热剧降。或起病无身热,面色淡白,神志逐渐模糊。舌质淡紫,脉细数无力,或脉微欲绝。 【治疗方案】 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及中成药 1.风热犯肺证

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

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 (2018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指南(2015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ZYYXH/T72-2008)。 (1)咳嗽是因邪犯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所致的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一种肺系病证。 (2)主要临床表现:咳而有声,或伴咯痰。 (3)由外感引发者,多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恶寒发热等表证;由外感反复发作或其他脏腑功能失调引发者,多病程较长,可伴喘及其他脏腑失调的症状。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2009版)。 (1)症状:起病急,通常全身症状较轻,可有发热。初为干咳或少量粘液痰,随后痰量逐渐增多,咳嗽加剧,偶伴血痰等。 (2)体征:查体可无明显阳性表现。也可在两肺闻及散在干、湿性啰音,部位不固定,咳嗽后减少或消失。 (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可正常。伴有感染者,可伴有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血沉加快。X线胸片一般无异常或仅有肺纹理增粗。 (4)无慢性肺部疾病者需除外肺炎。 根据病史、咳嗽和咳痰等症状,两肺散在干湿性啰音等体征,结合血象和X 线胸片,可作出临床诊断。 (二)证候诊断 参照《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指南(2015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ZYYXH/T72-2008)。 1.风寒袭肺证:①咳嗽、痰白、痰清稀,或干咳;②鼻塞、流清涕;③恶寒、无汗或并发热;④肢体酸痛;⑤舌苔白,或脉浮或浮紧。 具备①项,加②、③、④、⑤中2 项。 2.风热犯肺证:①咳嗽、痰黄或白黏,或痰少、咯痰不爽,或干咳;②鼻塞、流浊涕,或鼻窍干热;③恶风或并发热;④咽干甚则咽痛;⑤口干渴;⑥舌尖红,或舌苔薄黄或薄白干,或脉浮数。 具备①项,加②、③、④、⑤、⑥中3 项。 3.燥邪犯肺证①干咳,或痰少或黏、难以咯出;②唇鼻干燥;③口干甚则

《中国难治性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1)要点

《中国难治性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1)要点 慢性咳嗽是呼吸专科门诊中最常见的主诉,其病因复杂。由于既往临床医师对慢性咳嗽的认识不足,导致临床误诊误治现象普遍,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及生活质量。 尽管如此,仍存在部分慢性咳嗽患者经过全面检查仍无法明确病因,或经过常规治疗后咳嗽仍无明显缓解,这些情况属于难治性慢性咳嗽范畴。难治性慢性咳嗽已越来越成为临床中所面临且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 一、难治性慢性咳嗽的定义 本共识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在专家组讨论的基础上,建议将难治性慢性咳嗽定义为:依照中国《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咳嗽时长>8周,(1)经过推荐的规范检查和治疗后,原因仍然不明的慢性咳嗽;(2)经过针对慢性咳嗽已知病因的经验性治疗,咳嗽仍不能缓解的慢性咳嗽;(3)部分有慢性咳嗽病因的检查证据,但治疗效果差,咳嗽持续的慢性咳嗽。 二、流行病学与疾病负担

难治性慢性咳嗽患者往往因咳嗽症状迁延不愈反复就诊于多家医院,多次/重复接受各种检查,服用甚至滥用各种止咳药物、抗菌药物,并由此引起各种药物不良反应,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学习及生活质量,而且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三、发病机制 1. 外周机制: 2. 中枢机制: 四、临床特点 难治性慢性咳嗽病程可达数年甚至数十年。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国内多见于中年人,男女比例相当,但欧美以老年女性为主。病毒感染为难治性慢性咳嗽的最常见诱因。主要表现为全天间歇性发作性干咳,咳嗽通常起源于咽喉部,接触咳嗽刺激物(异味、香水、油烟等)、非咳嗽刺激物(大声说话、进食等)均可加重咳嗽。 五、诊断 难治性慢性咳嗽是一种排除性诊断,其诊断需要对慢性咳嗽的潜在病因进

咳嗽的中医诊疗要点详解

咳嗽的中医诊疗要点详解 定义 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冲击气道,发出咳声或伴有咳痰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 释义 有声无痰→咳,有痰无声→嗽,有痰有声→咳嗽 咳嗽的病名首见于《内经》 流行与发病 本病发病率高,据统计慢性咳嗽的发病率为3%~5%,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高达10%~15%,尤为寒冷地区发病率更高。 历史沿革 1.病因病机 《内经》对咳嗽的病因、症状、症候分类、病理转归、治疗都有详细论述:(1)《素问咳论》指出咳嗽是“皮毛先受邪气”:“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强调外邪犯肺或脏腑功能失调,病及于肺,皆能致咳。(2)五脏六腑之咳“皆聚于胃,关于肺”,咳嗽不止于肺,亦不离乎肺。 2.分类 《诸病源候论咳嗽候》有十咳之称:五脏咳、风咳、寒咳、胆咳、厥阴咳。 《景岳全书》首次把咳嗽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论述了外感咳

嗽和内伤咳 嗽的病理过程。 3.论治 (1)《景岳全书》强调辨证当以阴阳虚实为纲,外感咳嗽宜“辛温”发散为主,内伤咳嗽宜“甘平养阴”为主的治则。 (2)赵献可《医贯》对咳嗽的治疗提出“治之之法不在于肺,而在于脾,不在于脾,而反归于肾”。 (3)王纶《名医杂著·论咳嗽证治》:“治法须分新久虚实,新病风寒则散之,火热则清之,湿热则泻之;久病便属虚、属郁,气虚则补气,血虚则补血,兼郁则开郁,滋之、润之、敛之,则治虚治法也。” (4)虞抟《医学正传》:“欲治咳嗽者,当以治痰为先。治痰者,当以顺气为主,是以南星、半夏顺其痰,而喘咳自愈;枳壳、橘红利其气,而痰饮自降”。 (5)俞昌《医门法律》论述了燥的病机及其伤肺为病而致咳嗽的论治,创立温润、凉润治咳之法。 (6)《临证指南医案》:风——辛平解之;寒——辛温散之;暑——微辛微凉,苦降甘淡;湿——理肺治胃;火(温热)——甘寒范围 中医——咳嗽既是具有独立性的证候,又是肺系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本病咳嗽—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病症 西医——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等。

指南·标准·共识│中国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版)

指南·标准·共识│中国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版)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慢性咳嗽协作组 慢性咳嗽是儿童最常见的就诊原因之一。根据咳嗽性质可分为慢性干性咳嗽和慢性湿性咳嗽,干性咳嗽即无痰或痰量甚少的咳嗽,湿性咳嗽即咳痰量多者的咳嗽[1],但年幼儿童湿性咳嗽常无法咯痰,而仅表现为喉间痰鸣。准确的病因诊断是合理治疗的基础。慢性咳嗽病因复杂,具有较强的异质性。而慢性干性咳嗽和慢性湿性咳嗽的病因构成也存在着差异,两者的分类判断对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向价值。近3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慢性咳嗽协作组,在“2009—2010年中国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多中心研究”[2]的基础上,遵循《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2013年修订)》[3],对我国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病因构成做了初步的研究[4],结果显示:前四位病因是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UACS)、哮喘合并UACS、哮喘合并感染、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protract/persistent bacterial bronchitis,PBB)。为提高儿童慢性湿性咳嗽临床诊治的规范化,现推出《中国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版)》,我们深知,对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研究还处起步阶段,还需在临床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 1 慢性湿性咳嗽的定义

持续咳嗽,并伴有咳痰或明显痰鸣音,病程>4周。 2 发病机制 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主要病理机制为气道黏液高分泌及黏液清除障碍所致[5]。 2.1 黏液高分泌与慢性湿性咳嗽各种原因导致的气道上皮损伤、炎性细胞浸润及释放,均可致杯状细胞增生、黏液分泌增加,黏液高分泌导致气道黏液滞留出现湿性咳嗽[6]。黏蛋白(MUC)家族中MUC5AC 和MUC5B是气道痰液中的主要MUC成分。当呼吸道黏膜和肺泡受刺激(如感染、哮喘等疾病)导致多种炎症因子、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等增加,促使MUC5AC表达增高及MUC5AC/MUC5B比例失调,杯状细胞分泌黏液增加[5]。此外感染致气道上皮细胞损伤和黏液分泌,黏液潴留利于病原菌定植,进一步促发炎症,导致“恶性循环”[5]。 2.2 黏液清除障碍与慢性湿性咳嗽气道黏液-纤毛清除功能是呼吸系统重要的防御机制之一[7]。纤毛上皮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清除黏液,纤毛摆动清除黏液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通过纤毛的协调摆动,将气道中的黏液推进到口咽,咳出或被吞咽。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primary ciliary dyskinesia,PCD)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细菌性等)、空气污染等引起纤毛运动障碍,使得痰液排出减少,呼吸道痰量增加[8];同时纤毛运动障碍还可导致上下呼吸道感染的反复发生,黏液分泌增加。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CF)患者的上皮细胞氯离子通道调节缺陷,呼吸道黏膜上皮的水、电解质跨膜转运障碍,改变了黏液流变学的特性,导致气道黏液渗透压增高而干黏稠、纤毛摆动受限,黏液潴留[9]。支

《咳嗽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要点

《咳嗽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要点 一、概述 在内科门诊,咳嗽是最常见的求诊症状,对患者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有负面影响,需要规范诊治。 按病程咳嗽可分为急性咳嗽(<3周)、亚急性咳嗽(3~8周)和慢性咳嗽(>8周),按性质又可分为干咳与湿咳(每天痰量>10m1)。 根据X线胸片检查结果可将慢性咳嗽分为两类:一类为X线胸片有明确病变者,如肺结核、支气管肺癌等;另一类为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即传统概念的慢性咳嗽。 慢性咳嗽在社区人群中患病率约10%,可占国内呼吸专科门诊量三分之一左右,30~40岁年龄段最多,男女比例接近。 二、病因学分析 (一)病因 急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为普通感冒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其次为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等原有疾病的加重,或者为环境因素或职业因素暴露。 亚急性咳嗽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后咳嗽(PIC),其次为慢性咳嗽的亚急性阶段,少部分为迁延性感染性咳嗽。

慢性咳嗽常见病因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和变应性咳嗽(AC),共占慢性咳嗽病因的70%~95%。国内以CVA最常见,占慢性咳嗽病因的32.6%,其次为UACS和EB,而GERC近年有增多趋势。其他病因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气管-支气管结核、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药物性咳嗽、支气管肺癌和心理性咳嗽等。少见和罕见咳嗽病因所占比例很少,但涉及病因繁多。 少部分慢性咳嗽患者即使经全面检查和治疗,病因仍无法明确,称为不明原因慢性咳嗽或特发性咳嗽,近年来亦称之为“咳嗽高敏综合征。 (二)病理生理机制 由于咳嗽反射传人神经分布较广,因此除呼吸系统疾病外,消化、心血管、耳鼻喉等系统的疾患也可引起慢性咳嗽。 三、诊断方法与原则 (一)病史 (二)查体 (三)辅助检查 1.X线胸片: 2. 外周血常规: 3.气道可逆性检查: 4.肺功能检查

咳嗽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

咳嗽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发布 2019-05-13 来源:医脉通 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慢性咳嗽 评论(0人参与)一、概述 在内科门诊,咳嗽是最常见的求诊症状。按病程咳嗽可分为急性咳嗽(<3周)、亚急性咳嗽(3~8周)和慢性咳嗽(>8周),按性质又可分为干咳与湿咳(每天痰量>10 ml)。根据X线胸片检查结果可将慢性咳嗽分为两类:一类为X线胸片有明确病变者,如肺结核、支气管肺癌等;另一类为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即传统概念的慢性咳嗽。 二、病因学分析 病因急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为普通感冒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其次为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等原有疾病的加重,或者为环境因素或职业因素暴露。 亚急性咳嗽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后咳嗽(PIC),其次为慢性咳嗽的亚急性阶段,少部分为迁延性感染性咳嗽。 慢性咳嗽常见病因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和变应性咳嗽(AC),共占慢性咳嗽病因的70%~95%。 其他病因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气管-支气管结核、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药物性咳嗽、支气管肺癌和心理性咳嗽等。少见和罕见咳嗽病因所占比例很少,但涉及病因繁多。少部分慢性咳嗽患者即使经全面检查和治疗,病因仍无法明确,称为不明原因慢性咳嗽或特发性咳嗽,近年来亦称之为"咳嗽高敏综合征"。 三、诊断方法与原则 (一)病史询问咳嗽的持续时间、时相、性质、音色以及诱发或加重因素、体位影响、伴随症状等,了解痰液量、颜色及性状等和有无吸烟史、职业或环境刺激暴露史、服用ACEI类药物或其他药物史等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有特殊职业接触史应注意职业性咳嗽的可能。病史询问可大致明确咳嗽的分类和性质,便于病因探查。结合咳嗽特点和伴随症状等可为慢性咳嗽病因诊断提供线索。 (二)查体包括体型、鼻、咽、喉、气管、肺部等,如气管的位置、颈静脉充盈、咽喉鼻腔情况,双肺呼吸音及有无哮鸣音、湿啰音和爆裂音等。也要注意是否存在心界扩大、早搏、瓣膜区器质性杂音等心脏体征。多数慢性咳嗽患者无异常体征。 (三)辅助检查

中医内科支气管炎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有急、慢性的区别。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因病毒和细菌感染、物理和化学性刺激(如过冷空气)或寄生虫(如钩虫、蛔虫等幼虫)所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可以由急性支气管炎迁延而成,也与大气污染(如化学气体)、各种粉尘、吸烟与过敏等因素有关。本病以咳嗽为主症,属于中医学“咳嗽”范畴。急性的属外感暴咳,慢性的属内伤久咳,多因人体正气不足,气候多变,尤其冬春季节,外邪从口鼻侵犯于肺,肺气宣降功能失常而发生咳嗽;如反复发作,久延不愈,可导致肺气亏虚,痰饮伏肺,而形成咳喘。 【诊断要点】 1.急性支气管炎,初起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先有喉痒干咳,广2天后咳出少量黏痰或稀薄痰,逐渐转为黄脓痰或白黏痰,可持续2~3周。 2 .慢性支气管炎,多有长期反复咳嗽病史,秋、冬天气寒冷时易于复发或加重,早 晚咳嗽较剧,痰多为白色清稀或黏液样。此为单纯型,如伴哮鸣者则为喘息型。病程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与临床缓解期。如咳嗽频繁,咳吐黄脓或白稠痰,伴有发热的,应考虑继发感染;如兼见气喘、气短的,应考虑合并有肺气肿。 3 .检查听诊时两肺呼吸音粗糙或有散在性干、湿啰音(湿啰音以肺底部较多);在 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病人并可听到哮鸣音。血液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在急性支气管炎及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时可以增高。 4 .老年人、婴儿或体质衰弱的病人,如见发热较甚、气喘、肺部听诊有湿啰音等情 况,提示可能并发支气管肺炎,可作肺部X线检查。 【治疗】 一、辨证论治 根据外感新病和内伤久病的不同,临床上可分为风寒、风热、痰湿、寒饮等证型施治。 1.风寒起病较急,咽痒咳嗽,咯痰稀白或黏,并有鼻塞、流涕,或有恶寒、发热、头痛、四肢酸痛等症,舌苔薄白,脉浮(相当于急性支气管炎早期)。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化痰。 方药举例:止嗽散加减。苦杏仁IOg,枯梗6g,前胡10g,金沸草10g,紫WlOg,甘草3g。 加减:胸闷,泛恶、痰多、苔白腻者,加法半夏10g,橘皮6g,伴有气喘、喉间痰鸣者,去桔梗;加麻黄5g,佛耳草15g。

咳嗽中医诊疗方案

咳嗽(感冒后咳嗽或感染后咳嗽)中医诊疗方案 一、中医病名:咳嗽 西医病名:感冒后咳嗽或感染后咳嗽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1)有明确的感冒或有呼吸道感染或慢性支气管炎病史。 (2)咳嗽为主,或伴有咳痰,或咽干、咽痒。 (3)肺部可无阳性体征或可闻及干性或湿性啰音。 (4)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或仅有肺纹理增加。 2.西医诊断:参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2009年)。属于急性咳嗽(病程<3周)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者。 (1)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鼻部相关症状,如流涕、打喷嚏、鼻塞,咽喉刺激感或不适,伴或不伴发热。 (2)急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呈自限性,全身症状可在数天内消失,但咳嗽、咳痰一般持续2-3周。查体双肺呼吸音粗,有时可闻及湿性或干性啰音。血常规检查:一般正常,病毒感染者,血中淋巴细胞可增加。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或仅有肺纹理增加。 (3)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诊断标准:咳嗽、咳痰连续2年以上,每年累积或持续至少3个月,并排除其他引起慢性咳嗽的病因(如肺

结核、尘肺、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心脏病、心力衰竭等)时,可作出诊断。如每年发病持续不足3个月,但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胸部X线片、呼吸功能等),亦可作出诊断。急性发作期:指在一周内出现脓性或黏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咳”、“痰”、“喘”等症状任何一项明显加剧。 (二)证候诊断 1.风寒袭肺证: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或见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2.风热犯肺证: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粘稠或黄,咳时汗出,常伴流黄涕,口渴,头痛,身楚,或见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3.风燥伤肺证: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 4.痰热郁肺证:咳嗽、气粗息促,痰多质黏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夹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口干而黏,欲饮水,鼻塞流浊涕,咽痛声哑,舌质红,苔薄黄或腻,脉滑数。 三、诊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风寒袭肺证

慢性咳嗽中医诊疗规范标准

慢性咳嗽中医诊疗规范 一、诊断 ㈠疾病诊断 ⒈医诊断: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咳嗽ZYYXH/T4~2008》〔中 华中医药学会,20XX及《咳嗽中医诊疗专家共识》〔中华中医学会,20XX。 ⑴咳嗽,咳痰或无痰。 ⑵病程﹥8周。 ⒉外感反复发作或脏腑功能失调引起,可伴有其他脏腑功能失调的症状。 ⒊医诊断:参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哮喘学 组,2015年属于慢性咳嗽的患者。 ⑴病程:咳嗽时间﹥8周。 ⑵病因:①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②上气道咳嗽综合症〔UACS,又称PNDS; ③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EB;④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 ⑶症状:咳嗽,有痰或无痰。有时呈刺激性干咳,可伴有咽痒,对异味、冷空气、油烟等敏感;或胸骨后烧灼感或反酸、嗳气;或鼻塞、鼻后滴流感。 ⑷辅助检查或体征: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病变,肺通气功能大致正常。①CVA:患者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PEF变异率≥20%。②UACS:变应性鼻炎的鼻黏膜主要表现为苍白或水肿,鼻道及鼻腔底可见清涕或粘涕。非变应性鼻炎黏膜炎表现为粘膜肥厚或充血样改变,部分患者口咽部粘膜可呈卵石样改变或咽后壁附有粘脓性分泌物。变应性咽炎表现为咽部黏膜苍白或水肿,非变应性咽炎表现为咽部复合黏膜充血或/和淋巴滤泡增生。③EB:痰细胞学检查嗜酸细胞比例≥2.5%,排除其它嗜酸细胞增多性疾病。④GERC:食管24PH值监测Demeester积分≧12.70,和或SAP≧75%。 ⑸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㈡证候诊断 ⒈风盛挛急症:咽痒,痒即咳嗽,或呛咳阵作,气急,遇外界寒热变化、异味等因素突发或加重,多见夜卧晨起咳剧,呈反复发作、舌苔薄白,脉弦滑。 ⒉风痰袭窍证:咳嗽反复发作、咳痰、鼻痒、连续喷嚏、鼻塞、流涕,频

常见病诊疗规范

常见病诊疗规范目录 一、咳嗽 (1) 二、眩晕 (3) 三、胃痛 (5) 四、腹痛 (7) 五、头痛 (9) 六、痹症 (11) 七、腰痛 (13)

常见病诊疗规范 一、咳嗽 咳嗽是由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气不清,失于宣肃所致,临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西医学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等以咳嗽为主症者,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诊断] 1、咳逆有声,或伴咽痒咳痰。 2、外感咳嗽,起病急,可伴有寒热等表证。 3、内伤咳嗽,每因外感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可咳而伴喘。 4、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正常或增高。 5、两肺听诊可闻及呼吸音增粗,或伴散在干湿性罗音。 6、肺部X线摄片检查正常,或肺纹理增粗,或见斑片状阴影。 7、本病应注意与哮病、喘证、肺胀、肺痨及肺癌相鉴别。 [辨证论治] 1、风寒袭肺 症状:咳嗽声重,气急,咯痰稀薄色白,常伴咽喉痒,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例方:三拗汤合止嗽散。 2、风热犯肺 症状: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嘎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粘稠,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肢楚身热,汗出恶风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例方:桑菊饮。 3、风燥伤肺 症状:喉痒干咳,连声作呛,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浮细数。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例方:桑杏汤。 4、痰湿蕴肺 症状: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胸闷气憋,尤以晨起咳甚,痰多,痰粘

“咳”不容缓,一起来学习慢性咳嗽的中西医诊疗

“咳”不容缓 ,一起来学习慢性咳嗽的 中西医诊疗 慢性咳嗽属于肺部系统常见的疾病,由于慢性咳嗽的致病因素比较多,医生 需要认真地研究诊断方法,以发现致病因素,进而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随着 社会发展,医疗发展水平不断地提高,在慢性咳嗽诊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中医与西医在慢性咳嗽诊疗方面均有建树,为此要认真地研究中医、西医慢 性咳嗽诊疗工作。 1慢性咳嗽的定义 当前认为咳嗽时间持续≥8周以上,X线胸片无明显肺疾病证据的咳嗽称为 慢性咳嗽。也就是说,患者咳嗽时间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患者需要及时就诊治疗 病症,避免病症的扩大化。 2慢性咳嗽的病因 2.1各种鼻、咽、喉疾病引起咳嗽 当鼻部疾病引起的分泌物倒流鼻吼和咽喉等部位时,就容易诱发人产生咳嗽。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大气污染程度加深。在这种情况下,更容易导致人们的鼻、咽、喉部产生疾病,进而增加咳嗽患病几率。 2.2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在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的情况下,人体就会受到刺激,进而发 生咳嗽症状。通常情况下,患者多在白天发生咳嗽,在刺激物的影响下,患者的 胃部容易出现灼烧的感觉。 2.3“哮喘”引起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随着咳嗽时间的延长,患者的病症将会扩大化。从最初简单的咳嗽除变为 “哮喘”。一般而言,在咳嗽超过两个月后,就容易发生“哮喘”。在患有“哮喘”时,患者会经常性咳嗽。夜间,患者咳嗽的症状将会加重。 2.4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引起咳嗽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是以气道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非哮喘性支气管炎,在患有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时,同样会导致患者咳嗽。患者主要以干咳为主, 其在白天与夜间都会咳嗽。在患有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时,有的患者对周围的 环境比较敏感,比如,灰尘、冷空气等都容易加重其病情。 3中医治疗慢性咳嗽方法 3.1疏风清热、润燥止咳法 慢性咳嗽患者的咳嗽频率高,咳嗽次数多。其以干咳为主,咳嗽痰量少。患 者除了出现咳嗽症状,还会出现胸闷的症状。另外,患者容易口干,希望多喝水 以缓解口干。同时患者肢体困重,希望通过多休息缓解症状。针对这种类型的患者,中医认为需要对患者进行疏风清热,采取润燥止咳法,以降低病症对患者的 身体影响。桑叶、杏仁、黄梨等具有清热的功效,中医可以将这些重要纳入治疗 方案中。其中,要将梨带皮切块放入水中,煎治药物,以增强梨在治疗患者咳嗽 中产生的功效。此外,可以在熬制的过程中加入冰糖,以更好地治疗患者。 3.2燥湿化痰、和胃降逆法 长期慢性咳嗽患者在平卧时咳嗽加剧,其痰量比较多,所咳出的痰色白呈泡 沫状。此外,患者容易出现胸闷气短,烧心等症状。同时患者的咽喉部容易发生 灼烧感。一般而言,患者夜间咳嗽症状将会加重。患者舌红,苔薄白腻或薄黄腻,而有的患者上腹会出现痛感。针对此类患者,中医需要对患者进行燥湿化痰治疗,行和胃降逆法。在治疗时,中医需要把竹茹、黄芩、枳实,乌贼骨等这些能够帮 助患者治疗咳嗽症状的药物纳入治疗方案中。 3.3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法

慢性支气管炎诊疗规范(标准版)

慢性支气管炎诊疗规范 【诊断】 一、临床表现 慢性(每年持续或累计3个月、连续两年或以上)咳嗽(多伴咳痰,初时咳嗽有力、日重,并发肺气肿,肺心病后咳嗽多无力,夜间和早晨为重)、咳痰(多为大量白色粘液痰,清晨夜间较多。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加、且变稠、呈黄/绿色。年老病重者不易咳出),伴或不伴喘息。多在冬季反复发作,常以感冒为诱因。 急发作期及慢性迁延期体检肺部可闻干限性罗音,肺底居多,或可闻哮鸣音。 二、检查 调线检查早期无异常。可见两肺纹理增粗,紊乱,呈条索/斑点状或网状阴影,通常以两肺下野多见。 肺功能检查早期无异常。重症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占用力肺活量(F VC)的比值减少,即FEV1/FVC可<70%。 血液检查急性发作期或并肺部感染时,可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喘息型者嗜酸性粒细胞可增多;缓解期多无异常。 痰液检查 涂片中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已破坏的杯状细胞,并可见革兰氏染色阳性或阴性球菌和域杆茵;喘息型者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 培养可见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甲型链球菌、萘瑟氏球菌等常见致病菌。 三、分型和分期 分型1. 单纯型:主症为咳嗽、咳痰。2.喘息型:咳、痰、喘合并存在,但多先有咳嗽、咳痰后伴喘息,通常无明显家族史或过敏史,少数病人气道反应性可见增高。 分期 急性发作期:

指在一周内出现脓性或粘液脓性痰,或痰量明显增加(<50毫升为(+),50毫升~100毫升为(++),≥100毫升为(+++),或可伴发热等其它炎症表现。 或一周内咳嗽,咳痰,喘息三症中任何一项明显加剧者。 慢性迁延期: 指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症状迁延日久不愈。 或急性发作经治疗症状减轻,但一个月后仍未恢复到发作前水平者。 3.临床缓解期:指经治疗或自然缓解已达两个月。 四、诊断标准 (一)具有上述临床及辅助检查表现。(二)排除心肺等其它疾患所致者。 【治疗】 急性发作用及迁延期 控制感染 急性发作期选用敏感抗生素口服,必要时采用注射疗法。常用抗生素有青霉素、红霉素类及第一代头孢菌素,必要时亦可选用喹诺酮类。 迁延期者宜采用或并用中药清热解毒剂及扶正固本方药。 对症治疗 应用祛痰,止咳药以改善症状,痰多者忌用镇咳剂。常用药物有复方甘草片合剂、氯化胺合剂;溴己新(必嗽平)、乙酰半胱氨酸、α-糜蛋白酶;或中药。 有喘息、哮鸣音时使用平喘药(参考第四节支气管哮喘)。 临床缓解期 戒烟和/或避免烟雾刺激。 加强体质和耐寒能力锻炼,扶正固本。提高免疫功能,防治感冒。 清除鼻、副鼻窦及肺内感染病灶。 【疗效标准】

咳嗽的中医诊疗方案(参考模板)

咳嗽的中医诊疗方案 咳嗽是因邪客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不清所致,以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的病症,多见于西医急慢性气管炎。 一、诊断依据 1、咳逆有声,或伴咽痒咳痰。 2、外感咳嗽,起病急,可伴有寒热等表证。 3、内伤咳嗽,每因外感反复发作,病程长,可咳儿伴喘。 4、急性期查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5、两肺听诊可闻及呼吸音增粗,或伴散在干湿性啰音。 6、肺部X线摄片检查,正常或肺纹理增粗。 二、分证论治 1、风寒袭肺 证候:咳嗽声重,咯痰稀薄色白,恶寒,或有发热,无汗。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代表方剂:三拗汤合止嗽散。 常用药物:麻黄、荆芥、杏仁、紫苑、白前、百部,陈皮、桔梗、甘草等。 2、风热犯肺 证候:咳嗽气粗,咯痰粘白或黄,咽痛或咳声嘶哑,或有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舌尖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代表方剂:桑菊饮加减。 常用药物:桑叶、菊花、连翘、薄荷、桔梗、杏仁、芦根、甘草、前胡、浙贝母、牛蒡子、金银花等。 3、燥邪伤肺 证候:干咳少痰,咯痰不爽,鼻咽干燥,口干。舌尖红,苔薄黄

少津,脉细数。

代表方剂:桑杏汤加减。 常用药物:桑叶、豆豉、杏仁、象贝母、南沙参、梨皮、山栀子、天花粉等。 4、痰热壅肺 证候:咳嗽气粗,痰多稠黄,烦热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代表方剂:清金化痰汤加减。 常用药物:黄芩、山栀子、知母、桑白皮、川贝母、桔梗、栝篓、麦冬、甘草、陈皮等。 5、肝火犯肺 证候:咳呛气逆阵作,咳时胸胁引痛,甚则咯血。舌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治法:清肝泄肺,化痰止咳。 代表方剂:黛蛤散合黄芩泻白散加减。 常用药物:黄芩、青黛、海蛤壳、桑白皮、地骨皮,甘草,川贝母、郁金、桔梗等。 6、痰湿蕴肺 证候:咳嗽生重,痰多色白,晨起为甚,胸闷脘满,纳少。舌苔白腻,脉滑。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代表方剂:二陈汤和三子养亲汤加减。 常用药物:陈皮、半夏、茯苓、白芥子、紫苏子、莱菔子等。 7、肺阴亏虚 证候:咳久痰少,咯吐不爽,痰粘或夹血丝,咽干口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诊疗技术

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诊疗技术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痰多、气促等症状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是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属祖国医学中咳嗽、哮喘、痰饮的范围。 主症 咳嗽,气喘,咳痰,病程长及反复急性发作而加重。多在冬春季发病,发作时咳嗽加剧。痰量增多,喘促不宁,有的病人甚至不能平卧。咳嗽和咳痰,尤以晨间起床后明显,痰量也以清晨较多。如属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在发作时常有哮鸣音,呼吸常显困难。 病因病机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多由饮食起居,吸烟嗜酒,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长期互相作用,逐渐引起肺脾虚弱,复感外邪侵袭,诱发成疾。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肺气虚弱,外卫空疏,利于六淫外邪乘虚而入,邪客于肺,使肺气不得正常宣降,故咳嗽,气喘之症遂作。脾主运化,脾虚则运化失职,不但饮食谷物精微上奉日少,水湿亦因之停聚为痰饮,痰饮上逆,阻塞气道,故喘促痰多。肾主纳气,主水主命门火,肾虚则气不归根,故动则气促;命火不足,则水失其制,上泛为痰。 辨证施治 根据病人病情表现,注意分清标本及分清久病和新病。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中医理论,一般急性发作期以治标为主,或配以西药的消炎、解痉、止咳、祛痰等治疗;缓解期则以固本为主,多以中医中药固本治疗,以调补肺脾肾三脏为主。 1.外寒内饮 主证:恶风寒,发热或不发热,无汗,咳嗽,气喘,喉中痰鸣,痰多而清稀。形寒肢冷。常随气候寒冷而病情加重。 舌质淡,苔薄白或滑润,脉弦滑。 治法:温肺化饮,宣肺化痰。 选方:小青龙汤(《伤寒论》)加减。 药物:麻黄10g、桂枝10g、白芍10g、干姜8g、细辛3g、法半夏10g、五味子10g、甘草3g。

咳嗽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1版)

咳嗽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国内外已对咳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诊疗指南[1]。近年来中医药诊治咳嗽取得了较大进展,形成了一些规范⑵。为了充分认识咳嗽防治的重要性,对中医诊治咳嗽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2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专家,成立全国咳嗽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起草小组,在进行充分讨论后,结合国内外现有诊疗指南和中医诊疗特点,依据循证医学原理,广泛搜集循证资料,并先后组织国内肺系病专家就咳嗽的证候分类、辨证治疗等系列问题进行讨论,制定了咳嗽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草案)”。2010年7月30日至8月1日,全国中医内科肺系病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自治区海拉尔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专家对咳嗽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草案)”再次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修改,2011年2月26日由核心专家组在北京进行了最后审定。现将全文公布如下,并希望在今后的应用中不断完善。 1概述 咳嗽是因邪犯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所致的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病症。它既是一个症状,又可是独立的一种疾病。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痰有声称为咳嗽。临床上多痰、声并见,故以咳嗽并称。咳嗽之名始见于《黄帝内经》,并以脏腑命名,分为肺咳、肝咳、心咳、脾咳等,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咳嗽候》有十咳之称,除五脏咳外,尚有风咳、寒咳、胆咳、厥阴咳等。明代朱棣《普济方.咳嗽门.诸咳嗽》则分热嗽、冷嗽、肺气嗽和饮气嗽四

种,后张介宾执简驭繁,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随着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咳嗽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影响人民健康。近年来对咳嗽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认识上不断深入,丰富了咳嗽证治内容。咳嗽的病因已不局限于外感与内伤,目前更重视环境因素及鼻、咽喉疾病所致咳嗽。病理机制也有所创新,重视风邪犯肺、邪热结咽、胃气上逆、肝火犯肺、诸脏先伤后传于肺和外感内伤互为因果等[2]。尤其在风咳”方面取得重要成果[3-4]。 现代医学认为咳嗽是机体的防御反射,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但频繁剧烈的咳嗽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咳嗽按时间通常分为3类: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时间在3周以内,亚急性咳嗽为3〜8周,慢性咳嗽超过8周。急性咳嗽常见原因包括普通感冒和急性气管一支气管炎,亚急性咳嗽常见原因包括感染后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和咳嗽变异性哮喘,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等。上述咳嗽均可参考本专家共识治疗。 2诊断与鉴别诊断 2.1诊断要点 ①咳而有声,咯痰或无痰;②由外感引发者,多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恶寒发热等表证;由外感反复发作或其他脏腑功能失调引发者,多病程较长,可伴喘及其他脏腑失调的症状。

2022中国难治性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全文)

2022中国难治性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全文)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咳嗽指南的颁布与相继更新,国内临床医师对慢性咳嗽常见病因的认识与诊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难治性慢性咳嗽,为经过全面检查仍无法明确病因,或经过常规治疗后咳嗽仍无明显缓解的咳嗽,已越来越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为推动难治性慢性咳嗽诊疗规范化,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中国咳嗽联盟组织有关专家共同制订了《中国难治性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共识主要包括定义、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评估以及治疗七个部分,其中重点阐述了难治性慢性咳嗽的诊断、评估及治疗,旨在更好地指导国内临床实践与推动相关研究工作。 慢性咳嗽是呼吸专科门诊中最常见的主诉,其病因复杂。由于既往临床医师对慢性咳嗽的认识不足,导致临床误诊误治现象普遍,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及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我国《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09)》《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及《咳嗽基层诊疗指南(2018)》的颁布[1, 2, 3],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及以临床线索为导向的经验性诊治日趋规范化,多数慢性咳嗽可以获得明确的病因诊断,患者经过病因治疗后咳嗽缓解,我国慢性咳嗽的诊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尽管如此,仍存在部分慢性咳嗽患者经过全面检查仍无法明确病因,或经

过常规治疗后咳嗽仍无明显缓解,这些情况属于难治性慢性咳嗽范畴。难治性慢性咳嗽已越来越成为临床中所面临且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难治性慢性咳嗽是一种排除性诊断,目前诊断标准不统一,且缺乏规范的治疗方法;为推动难治性慢性咳嗽诊疗规范化,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中国咳嗽联盟组织有关专家,结合近年难治性慢性咳嗽领域的研究进展,针对难治性慢性咳嗽的定义、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评估以及治疗等内容,于2019年8月8日召开了第一次专家讨论会,先后共经过3次专家讨论,参考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ACCP)、欧洲呼吸学会(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ERS)颁布的国际咳嗽指南[4, 5, 6, 7, 8]、中国《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2]及《咳嗽基层诊疗指南(2018)》[3],制订了《中国难治性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旨在更好地指导国内临床实践与推动相关研究工作。 一、难治性慢性咳嗽的定义 长期以来,国内外关于难治性慢性咳嗽的定义尚未完全统一。早期有文献称之为“特发性慢性咳嗽(idiopathic cough)”,ACCP推荐使用“不明原因咳嗽(unexplained cough)”这一概念[7],意指患者可能存在潜在的咳嗽病因,但以目前的医疗技术条件尚未发现。澳大利亚称之为“难治性慢性咳嗽(chronic refractory cough)”[9]。难治性慢性咳嗽这一诊断名词已被越来越多的指南和文献采用[4, 5,8]。咳嗽敏感性增高是慢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