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公共体育《健美操》(选修)教学大纲.

(完整word版)公共体育《健美操》(选修)教学大纲.

公共体育《健美操》(选修)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健美操

2、课程类别:必修

3、适用专业:公共体育

4、课程地位: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任选课程之一

5、总学时:72学时

6、总学分:4学分

二、课程目标

通过健美操课的教学与实践,使学生掌握健美操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与行为方式.

1、结合健美操教学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较系统地掌握健美操运动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技能,初步掌握运用健美操运动健身的方法。

3、使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成健美操的基本动作,提高协调能力和对音乐的理解力,充分表现出健美操动作的表现力和大学生的青春活力。

三、课程教学时数分配

(注:健美操选修课分2学期进行,每学期分36学时,总计72学时)四、教学计划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五、课程考核

[目的与要求]

1、学生掌握《健美操运动》基本理论知识。

2、初步掌握健美操运动的基本技术动作. (一)考核内容与方式 考核内容:技能与平时成绩

1、技能:随堂考核,以技评成绩为主,占总分70%。

2

、平时成绩:以学生出勤率及课堂表现为依据,占总分30%. (二)技能成绩评定标准:

六、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编写组编《健美操教程》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年

2.魏纯镭等编《健美操》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年

3。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第二套规定动作国家体育总局体操管理中心

健美操选修课教学大纲

健美操选修课教学大纲 (一)目的任务 1.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塑造形体美,陶冶美的情操,提高美的表现能力和欣赏能力。 2.掌握健美操基本理论、基本技术、比赛规则和方法,并能自主串编或创编健美操。 3.提高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兴趣,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使之成为群众性健美操活动的技术骨干。 4.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开拓创新、敢于拼搏、团结协作、不断进取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要求 1.技术方面:使学生掌握健美操基本动作和成套动作,达到《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三级。 2.理论方面: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健美操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素质方面:素质练习贯穿于教学始终的同时,还应注意所授内容的全面性、系统性、趣味性和实效性。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健美操提高课(一) 1.基本形体动作 2.健美操基本动作 3.健美操成套动作:《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三级 4.专项理论 (1)创编成套健美操的原则与方法 (2)健美操竞赛规则简介 5.身体素质 800米、仰卧起坐等项目的练习,重点发展有氧耐力和腰腹肌力量。 6.考试内容 (1)专项技术:《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三、四级成套动作(2)身体素质:800米、仰卧起坐 健美操提高课(二) 1.基本形体动作 2.健美操基本动作 3.《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四级 4.专项理论:健美操裁判方法简介 5.身体素质:100米、仰卧起坐等项目的练习 6.考试内容 (1)创编健美操成套动作(自编) (2)身体素质:100米、仰卧起坐

(3)理论笔试 (五)考试方法、要求及评分标准: 1.专项技术成绩评定标准 (1)90分~100分 整套动作熟练,动作规范、幅度大,姿态优美,有力度,表情自然有激情,有活力,动作与音乐配合一致。 (2)75分~89分 整套动作比较熟练,动作规格符合要求,幅度较大,姿态较美,有一定的力度,表情自然有一定的激情,动作与音乐配合较好。 (3)60分~74分 整套动作中间出现稍有停顿,能勉强完成整套动作,动作规范性不够,姿态一般,力度欠缺,表情平淡缺乏激情,个别动作与音乐配合缺乏一致性。 (4)60分以下 动作变形,基本姿态差,幅度小,动作笨拙,僵硬,不协调,不能完成整套动作。 2.创编健美操组合评分标准 (1)创编成套动作要求: ①成套动作必须表现出健美操动作类型、风格和动作的均衡性。 ②成套动作的时间为1分30秒,有加减10秒的宽容度。 ③动作与音乐配合一致。 ④成套动作必须包括七种步法。 ⑤成套动作出现俯卧撑4次或(跳跃、柔韧、平衡、腹肌4次),其中任意一类均可加20分。 (2)评分标准与比例: ①成套编排(艺术分)40分 ②完成情况(完成分)40分 ③难度动作(难度分)20分 3.学期考核成绩比例表

《健美操》教学大纲

《健美操》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30102A/3A/4A 课程名称:健美操英文名称:Aerob i cs 课程性质:必修课程类别:通识教育课程 课程总学时:32课程总学分:1 适用专业:全院大一、二非体育专业开课系部:体育系 二' 课程的教学目的 (-)教学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国务院发布实施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指导思想。正确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熟练掌握健身健美操锻炼的方法和技能。基本掌握和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通过健美操运动的练习,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1.通过健美操教学,使学生掌握健美操运动的基本练习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正确地进行健美操锻炼,提高自己的锻炼能力,并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具有一定的欣赏健美操运动的能力。 2.根据自己的能力确定健美操的学习目标,自觉通过健美操运动改善心理状态,增强自信心。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态,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方法,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3.在健美操运动中表现良好的社会体育道德和互相尊重,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成为学校和社区体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组织者,具有指导大众健身和基层群众性健美操比赛组织与裁判的初步能力,为全民健身服务,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健美操专项体育课教学大纲

健美操专项体育课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健美操课的目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健美操运动,并掌握一定的健身方法。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高雅的风度气质,高尚的道德品质,优秀的心理品质。为学生终生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健美操课程,伴着优美的旋律,进行健康活力的操化展示。在运动中,加强身体姿态培养以及力量爆发练习;形式多样的健美操课程还增加了垫上练习,更能促进学生力量、柔韧、协调的全面发展。我们还会将啦啦操、爵士、街舞等健身手段作为介绍项目展示在课堂中。在理论课教学中,我们使学生更明确健美操项目的含义,了解竞技健美操、大众健美操、表演健美操以及啦啦操多种项目的特点。给学生科学健身,合理饮食等多方面练习给予正确的指导。 总之,健美操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面塑造学生,培养学生身心健美。 二、课程目标 1、使学生在思想上明确“形体健美”的概念,了解健美操运动。 2、使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掌握科学健身的理论。 3、使学生学会全国大众二级健美操一套。以及形体舞、啦啦操、街舞等风 格的小舞蹈三套。 4、使学生掌握一定形体训练及科学健身的方法。 三、课程任务及课程要求 1、全面发展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 2、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雅的风度气质。 3、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并掌握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方法。 4、提高学生的锻炼热情,为终生体育奠定基础。 5、要求学生热爱健美操运动,积极刻苦认真并全身心投入其中。 四、教学内容以学时分配 (二)专项第二学期(体育Ⅳ)

五、教学内容纲要 (一)理论部分 1、健美操运动项目介绍 2、健美操项目特点及分类 3、健美操的编排 4、形体健美的概念及塑造方法 (二)实践部分 1、健美操基本功 2、健美操成套动作 3、身体素质练习 5、爵士、街舞、啦啦操等项目练习 六、成绩考核内容及评分 专项第一学期: 理论20%课堂表现10%12分钟跑20%专项50% 专项第二学期: 理论20%课堂表现10%12分钟跑20%专项50% 七、主要参考书 《健身、健美操指导手册》王国勇沈越蔡颖敏编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健美操》肖光荣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版

《健美操》课程教学大纲

《健美操》课程教学大纲 《健美操》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健美操课程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健身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的体育课程。通过学习健美操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套路组合,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力量和耐力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团队协作精神和自我展示能力。 二、课程目标 1、掌握健美操的基本知识、技术和套路组合,提高身体素质和健身技能。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健康美的认识和追求。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 4、培养学生的自我展示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三、教学内容 1、健美操基础知识:了解健美操的起源、发展和特点,掌握健美操的基本术语和分类方法。

2、健美操基本技术:学习健美操的基本姿势、步伐、手型、呼吸和节奏等基本技术,掌握正确的运动姿势和基本技能。 3、健美操套路组合:学习并完成若干套健美操套路组合,包括但不限于基础套路、有氧舞蹈、流行舞等。 4、身体素质训练:进行身体素质训练,包括柔韧性、力量、耐力等方面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5、审美情趣培养:通过欣赏健美操比赛、表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健康美的认识。 6、团队协作精神培养:通过小组协作、集体展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7、自我展示能力培养:学习自我展示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四、教学方法 1、示范教学:通过教师示范、学生示范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健美操的技术和动作要领。 2、讲解教学:通过讲解技术要点、动作规范等内容,使学生明确技术要求和动作标准。 3、小组教学: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学习和练

健美操教学大纲-大学体育

《健美操》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健美操是以人体为对象,以健美为目标,以身体练习为内容,以艺术创造为手段,根据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特点,融体操、舞蹈和音乐为一体的一项体育运动。健美操的动作有内容丰富、新颖独特、变化多样的特点。经常从事健美操练习,不仅使人体健美,而且能培养人的协调性、灵活性和乐感,而且陶冶心灵。根据高校公共选项课程培养目标,结合我体育课的培养目标,校公共体育教研室计划开设了健美操公共选项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健美操的基本技术、技能和基本理论知识,全面发展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突出健美操运动的特点。激发学生兴趣,塑造健美体型,为实现终身体育锻炼目标搭建良好的平台。 二、学习本课程学生应掌握的前设课程知识 (一)在课程学习之前,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观赏健美操比赛及表演,了解健美操的有关知识,并与课程任课教师和高年级的同学交流了解健美操课程的学习内容、上课形式和考试方式。 (二)制定学习计划,参加课余锻炼,观摩比赛录像,培养学习兴趣。 三、学时分配 章节 学时 理论实践合计 1、营养与健康、运动损伤的预防 2 2 2、教师自编认识音乐和基本步伐手型操 4 4 3、《有氧舞蹈》第二套8 8 4、舞操类组合练习 6 6 5、专项身体素质 2 2 6、基本素质练习(一般素质和专项素质)12 12 复习,测试 2 2 合计 2 34 36 四、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健美操基本理论(2学时) 1、现代健美操 2、现代健美操分类 3、现代健美操特点 4、现代健美操作用 基本要求:以概述形式对本项目作常识性介绍,使学生对大众健美操有直观了解。(二)实践部分(34学时) 第一部分:基本动作与专项素质练习( 12学时,讲授、指导、练习、课后作业) 1、知识点提示:包括基本手形、手位、脚位以及基本步伐,发展专项身体素质的各种练

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教学大纲

《健美操》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健美操是一项融体操、舞蹈、音乐于一体,以健身、健美为目的的体育运动项目。健美操是中等职业学校必修的一门课程,它具有健身、健心一体性,动作的多变性和协调性,运动负荷大而有针地性,并且它是一种在欢乐、愉快、激情的气氛中进行健身,同时实现知识,技能技术的增长,培养学生的协调性、表现力、创造力、以达到健身、健心和增长知识的整体效益.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精选和创编了不同类型、难度和运动负荷的健美操组合套路,使绝大部分学生对健美操产生浓厚兴趣,为学生今后终身参加健身运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任务是:1.全面掌握健美操运动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做到讲解科学化、教法多样化、示范规格化,突出师范性。 2.学习掌握健美操运动竞赛的组织与裁判方法,以及运动场地器材的修建、使用与管理知识等实际工作能力。 3.能全面地、系统地了解健美操运动发展的前沿动态,具有从事学校健美操运动教学与训练工作科学研究方法和能力。 4.通过健美操运动的教学与训练,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1、通过健美操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明确健美操的基本概念,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正确理解健美操基本动作的技术要点,掌握利用健美操运动锻炼身体的手段与方法. 2、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明确健美操运动项目在各大学校的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重要意义。 3、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思想。培养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掌握现代《健美操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热爱教育事业、思想品德优良、专业基础扎实,从教能力和富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高,即能胜任大、中、小学教学工作、教学研究及其它方面的社会体育工作。 三、课时计划及分配

健美操课程教学大纲

《健美操》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健美操是女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它具有健身、健心一体性,动作的多变性和协调性,运动负荷大而有针对性,并且它是在一种欢乐、愉快、激情的气氛中进行健身,同时实现知识,技能技术的增长,培养学生的协调性、表现力、创造力,以达到健身、健心和增长知识的整体效益。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精选和创编了不同类型、难度和运动负荷的健美操组合套路,使绝大部分学生对健美操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学生今后终身参加健身运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目的是: (一)通过健美操练习,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改善学生的形体,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优美感和表现力。 (二)使学生了解健美操运动的基本知识、编排原则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自编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和创造力。 (三)通过健美操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观赏能力,陶冶高雅情操。 (四)教学中,通过把健美操运动与健康和终身体育密切相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实现学生身体、心理、社会的整体健康。 二、课程基本要求: 1、要严格按照人体解剖特点,依次从头颈、肩、上肢、胸部、髋部到下肢、膝、踝科学的锻炼。发展柔韧、协调、灵活、力量、弹跳、平衡等身体素质。 2、提高音乐素养,陶冶情操,培养高雅气质。选择音乐要求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激发学生的活跃欲。 3、体现人体造型、变化、活力和动态之美,使形体和身心全方位发展。 三、课程的内容与要求: 第一部分健美操运动概述(12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健美操运动概述的介绍,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健美操的概念、特点和功能及发展过程,明确学习健美操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2、课程内容:

健美操课程教学大纲

健美操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612031 课程总学时/学分:36/2(其中理论4学时,实践32学时)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健美操必修课程,使学生对健美操基本理论和教学方法有个初步的了解;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韵律感和协调性;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避免不正确的技术对关节和身体造成伤害;培养学生遵守纪律、互帮互学、刻苦锻炼精神;并通过模拟考试和考试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临场发挥的良好心理品质。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大纲教学内容分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以基础理论为主要内容,在教学中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实践部分是以第二套全国大众健身操一级成套动作为主,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协调性和准确的健美操基本技术。要求学生了解健美操基本理论知识并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掌握正确的步伐练习。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理论部分(4学时) 1、健美操概述:健美操的定义,健美操的特点,健美操的基本体系 2、健美操术语:健身健美操基本步伐术语 3、看大众健身操一级动作录像并和自己的录像作比较,提高教学效果。 (二)实践部分(26学时) 1、基本步伐—基本姿态、步伐(踏步、走步、一字步、V字步、漫步、迈步移重心、后屈腿、点地、并步、交叉步、吸腿、摆腿、踢腿;跑、双腿跳、开合跳、并步跳、单腿跳、弹踢腿跳、点跳;半蹲、弓步)以及基本步伐的组合。 2、柔韧性练习—压腿、踢腿、纵叉和横叉 3、成套练习:大众健身操一级动作。 (三) 成绩考核(6学时) 1、考试内容:大众一级健身操。 2、考核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 [1]肖光来.健美操(ISBN7-5009-2466-6/G.2365).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0 [2]中国健美操协会.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第三套动作图解.北京精彩视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09.8 [3]国家体育总局.第三套全国大众健身操一级动作VCD.北体出版社,2009.8

健美操教学大纲

《健美操》教学大纲 一、说明 • 课程性质 健美操课程是被教育部列为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必修课,属于以实践课为主体含有理论课教学内容的专业课程。目前,健美操课除在体育教育专业开设外,还适应社会的需求,成为社会体育专业核心课、运动训练专业的选修课,总计36学时、2学分。 • 课程教学目标 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的为指导思想,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健美操运动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技能及锻炼方法,提高身心素质,培养审美与创造美的意识与能力,具备从事学校健美操教学及指导课外健美操活动的基本能力。 二、本文 • 教学时数分配

• 教学基本内容 一、理论课模块 (一)目的要求 使学生掌握健美操的基本理论、创编方法,以及竞赛裁判的基本知识,为学生从事健美操教学、编训、裁判工作及指导课外健美操活动打下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8学时) 第一单元健美操运动概述(健美操概述、发展历程)1+1学时 【主要内容】 健美操概述(健美操的概念、分类、特点、锻炼意义); 健美操发展历程(萌芽与雏形、初期阶段、健美操热、国内的发展、健美操的未来)。 第二单元健美操基本训练方法 1学时 【主要内容】 健美操素质训练方法(力量素质练习、柔韧素质练习、耐力素质练习); 健美操难度训练方法(A组动力性力量、B组静力性力量、C组跳与跃、D组平衡与柔韧训练)

第三单元健美操的创编(上、下) 2学时 【主要内容】 健美操的创编原则、步骤; 小组创编竞技健身操的要求(总体方案设计、造型创编、队形设计、健美操完成方面的要求)。 第四单元如何简单地剪辑音乐 1学时 【主要内容】 软件介绍(Adobe Audition);常用剪辑技巧介绍(界面介绍、标记选取、剪切粘贴、音量标准化、变速变调、添加音效、多轨使用、文件生成)。 第五单元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上、下) 2学时 【主要内容】 总则简介、健美操世界锦标赛、成套创编、裁判团、评分、得分、技巧动作、违例动作、纪律处罚、特殊情况。 (三)教学重点 以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为重点,注重教授学生健美操创编原则、步骤与方法。 (四)教学难点 由于健美操的竞赛分为健身健美操、竞技健美操、和竞技健身操三种性质的比赛,有三种不同的竞赛规则和评分方法,且竞技健美操评分规则比较复杂,要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全面掌握有一定难度,所以要精选最主要的内容,并选择好教学方法。 二、实践课模块 (一)目的要求 1、通过健美操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健美操基本技术技能和锻炼手段,完成不同类型的健美操套路学习任务,争取达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6级)水平;同时改善学生身体姿态和素质,增强协调性、韵律感,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通过以小组为单位从事学习、编训和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编训健美操的能力,提高审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意识与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团结互助、不怕困难、力争上游的团队精神。

健美操选修课程教学大纲

健美操选修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14031090 课程名称:健美操选修 学时:36 学分:2 适合专业:运动训练开课学期:5 开课部门:体育表演 先修课程: 考核要求:技术成绩80% 平时成绩20%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健美操》,人民体育出版社,201 2、1 2、《国家级健美操指导员培训教材》,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2003 3、《健美操创编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 4、《大众流行健身项目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5、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2008-2012.国际体操联合会.中国健美操协会印 制,2008、5 6、健美操运动员等级套路规定动作.国家体育总局审定.2008 7、《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第三套规定动作》,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 管理中心审定,2010、10 8、《大众健美操比赛评分规则》,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 中国健美操协会审定,2010. 5 一、课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给运动训练专业健美操选修课,该课程共学习共计36学时,考核通过可获2学分.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 具备基本的道德修养。 2. 具备专业要求的音乐修养。 3. 具有身体的表现意识。 4.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基本素质专业基本技能.专业基本体能及体 态。 5.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造力丰富的想像力。 6.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协作精神。 7.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全方位的综合能力。

三、学时分配 1、基本内容:基本姿态:弹动技术.重心转换技术.节奏的掌握; 上肢动作:手.前臂.上臂; 下肢动作:踏步.开合跳.提膝,等基本步伐。、 基本素质: 一般素质:力量.柔韧.协调. 速度.耐力; 专项素质:静力性力量.动力性力量.跳跃.支撑.平衡.柔韧.踢腿的基本技巧动作和难度动作. 套路练习: 大众健身健美操2、3级 基本能力: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信.勇敢;2.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健身操的一般带操方法 形态与控制:形体训练:站立.擦地.蹲.踢腿.控制.屈伸等; 2、教学基本要求:初步掌握体育表演专业的基本身体技术。 初步掌握体育表演一般身体素质训练的内容与方法并了解 专项素质初级内容。 培养学生的身体的基本形态及对肌体的控制能力.

大学本科《健美操》选项课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

《健美操》选项课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 《健美操》选项课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健美操》选项课是对大学二年级学生开设的公共体育必修课,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定的体育运动项目。健美操是以人体为对象,以健美为目标,以身体练习为内容,以艺术创造为途径,以艺术创造为手段,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 它具有健身、健美和健心的一体性,动作协调多变性及简单易学性,鲜明的节律性,运动强度的可塑性,内容的丰富性,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及广泛的群众性等项目特点。 本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是:每周2学时,计划教学周数34周,本课程包括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总课时数68学时。 本课程总学分数:2学分。 二、学时分配表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通过健美操教学与实践,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当代大学生。使他们能以人体自身为对象,按照人体的解剖部位和身体全面发展的要求,选择与练习者年龄、职业、身体状况等相适宜的动作和音乐节奏创编出具有特色的动作,并达到以下目标:1、运动技能目标:掌握健美操的基本知识,提高相应的运动技能、技术,培养锻炼者对健美操项目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生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2、生理健康目标:通过健美操项目的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还可以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增强肌肉和结缔组织的弹性,改善和矫正体型,培养良好的体态等诸多作用。3、心理健康目标:它有助于陶冶情操,缓解心理压力。培养乐观、热情、向上、自信等良好的个人品

质。4、社会适应目标:它可以增进练习者之间的友谊,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以及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四、教学内容纲要 (一)理论部分 1、健美操概述: (1)健美操发展简况(2)健美操分类、特点及作用 2、健美操基本动作与术语 (1)健美操术语的概念与作用(2)健美操基本术语分类与运用 3、健美操基本动作 (1)健美操基本动作特点与作用(2)健美操基本动作的主要内容 (3)健美操基本动作练习过程的注意事项 4、健美操的创编 (1)健美操创编中的几个重要因素(2)健美操创编的目的 (3)健美操创编的指导思想与原则(4)健美操的创编过程 (二)技术部分 1、基本姿态练习: (1)形体练习 ①把杆练习:擦地、蹲、小踢、移动重心、画圈、压、搬、踢、控、控制、转体 ②把下练习:各种姿态、控制平衡、旋转、跳跃练习、舞蹈组合练习 (2)手臂练习:①手型、②手位及其组合 (3)下肢练习 ①脚位、蹲 ②基本步伐:踏步、开合跳、弓步跳、吸腿跳、弹踢跳、后踢腿跑、大踢腿。 ③基本步伐组合练习:低冲击、高低冲击、高冲击、操化组合。 2、专项素质的练习:提高弹跳力、发展柔韧性、腰腹部力量、身体的控制力等。 3、学习全国大众健美操第三套(二级)。 4、健美操7个基本步伐和手臂动作组合练习。 5、妈祖健身操。 五、课程教材 教材: 黄瑞国等主编,《大学体育教程》南海出版公司,2009.06 第一版 参考资料: [1]《健美操》黄宽柔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健美操》-课程教学大纲

健美操选项课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441302 课程名称:健美操选项课 英文名称:Aerobic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时:32学时 适用对象: 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1.中文简介 健美操运动,是一项以有氧运动为基础,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融体操、音乐、舞蹈于一体的追求人体健康与美的运动项目,借鉴了当下健身操舞中的流行元素创编出来的。内容包括:有氧健身操(舞)、广场健身操(舞)、爵士舞、民族健身操(舞)、排舞、尊巴舞等等,并且有规定套路和自选套路之分。 健美操选项课,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健美操综合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为目标,旨在通过科学的教学过程,使学生了解健美操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术技能和锻炼身心素质的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健美观;提高学生的协调性、韵律感和表现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体态,塑造美的形体,陶冶美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为终身体育、毕生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一)课程性质 《健美操选项课》是一门面向本科生开设的通识必修课,共开设二年,大一和大三每个学期2学分,共8个学分,每个学分32学时。 (二)教学目的 1. 使学生了解健美操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价值作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健美观和终身体育的观点。 2.明确健美操的基本概念,正确理解健美操基本动作的技术要点,掌握利用健美操运动锻炼身体的手段与方法,提高健美操的综合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

3.培养学生正确的体态,塑造美的形体,陶冶美的情操,提高协调性、韵律感和表现力,达到健身、健美、和健心的统一。 4.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为终身体育、毕生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健美操理论教学内容(2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1.1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了解健美操的起源与发展,健美操运动的概念与分类,明确健美操的特点及其在全民健身休闲中的地位与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健美观和终身体育的观点。 (2)通过对健美操基础理论知识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健美操的基本术语、编排原则、音乐与赏析等内容,帮助学生识记健美操的锻炼方法与编排原则等。 1.2教学要求 (1)重点:明确健美操的基本概念,识记健美操的锻炼方法与编排原则 (2)难点:掌握基础理论知识,领会健美操运动的特点与功能 2.课程内容 2.1健美操运动概述 2.1.1健美操的起源与发展 (1)国际健美操的起源与发展 最早可追溯到二千年前的古希腊,印度瑜伽与欧洲体操是国际健美操的雏形,国际健美操的发展包括:健身健美操的发展,竞技健美操的发展,国际健身协会和竞技性健美操组织的发展。 (2)我国健美操的起源与发展 1979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墓出土的西汉时期的帛卷,是迄今为止能够形象地反映我国健美操的最早的历史资料,华佗时期获发明的“五禽戏”是我国早期具有民族特色的人体健美操的套路。我国健美操的发展包括:健身健美操的发展,竞技健美操的发展,健美操运动项目管理体系的发展。 2.1.2健美操的概念与分类 (1)健美操的概念 健美操运动,是一项以有氧运动为基础,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融体操、音乐、舞蹈于一体的追求人体健康与美的运动项目,借鉴了当下健身操舞中的流行元素创编出来的。 2.1.3健美操的分类 健美操分为健身性健美操、竞技性健美操、表演性健美操三类。 近年来,在健身与艺术双重价值取向下,健美操课在活力“操”类课程基础上,增加了流行“舞”类课程比例。内容包括:有氧健身操(舞)、广场健身操(舞)、

《体育(3)健美操单项》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3)健美操单项》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内容: 《健美操》是全校各专业的必修课程。健美操运动是在音乐伴奏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有氧运动为基础、达到增进健康、塑造形体和娱乐目的的一项体育运动。它体现了人体在力量、柔韧、协调、节奏感、审美及表现力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健美操是在音乐伴奏下健身、娱乐于一体,同时也吸收了很多其它项目的健身特性,普及性、趣味性极强。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本课程旨在充分了解基本理论教学内容,掌握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学会运用。充分了解基本理论教学内容,掌握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学会运用。了解并运用部分健美操运动规则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能够欣赏健美操比赛和指导自身体育锻炼。使学生通过不同的健美操技术练习、游戏或比赛,既能锻炼身体、磨练意志,又能娱乐心情、陶冶情操,还可锻炼人的思维反应能力,灵活大脑。 一.教学内容 (一)基本理论课教学内容 1.1体育意识的培养 1.1.1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 1.1.2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1.1.3我院体育课程的目标和管理要求 1.2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 1.2.1健康的概念及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 1.2.2体育锻炼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1.2.3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的影响 1.3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 1.3.1心理健康及其标准 1.3.2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教学难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重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运用 (二)专项理论

2.1健美操运动的锻炼价值 2.2健美操运动场地与器材 2.3健美操运动的竞赛规则 2.4健美操运动的技术分析 2.5健美操运动的裁判法 教学难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重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运用 (三)实践教学内容 3.1健美操基本手型;健美操基本步伐 掌型(Blade):五指伸直并拢。 拳型(Fist):握拳,拇指在外,压在食指弯曲部位。 五指张开型(Jazz):五指用力伸直张开。 3.2《全国新大众健美操二级》、校园系列青春健身操《青春魅力》、全国啦啦操规定套路第一套《花球舞蹈啦啦操》 3.3身体素质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弹跳素质、灵敏素质 教学难点:身体素质的提高与健美操技术的掌握 教学重点:身体素质的提高与健美操技术的掌握 二、教学基本要求 (一)基本理论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充分了解基本理论教学内容,掌握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学会运用。(二)专项理论 教学要求:充分了解基本理论教学内容,掌握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学会运用。了解并运用部分健美操运动规则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能够欣赏健美操比赛和指导自身体育锻炼。 (三)实践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掌握健美操运动的基本技术,参与健美操游戏,体能得到提高。学会并熟练的掌握健美操运动的基本技术,能够参加健美操教学比赛,身体素质得到发展。掌握健美操运动规则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参与教学比赛的裁判,并能制定自身练习计划。 三、章节学时分配

大学本科《健美操I》《健美操Ⅱ》课程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

《健美操I》《健美操Ⅱ》课程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 《健美操I》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健美操I》是健美操学科教育的入门课程,是本科学生学习健美操的基础课程,也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 健美操是以人体为对象,以健美为目标,以身体练习为内容,以艺术创造为途径,以艺术创造为手段,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 通过理论课教学,使学生了解健美操运动概述,初步掌握健美操基本动作与编排和健美操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技术课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健身健美操基本动作和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第二套规定动作,培养学生对健美操运动的兴趣。学完本课程后通过教考分离进行统一考试。 本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是:每周2学时,计划教学周数35周,总课时数70学时。其中教学与实践66学时,机动4课时。 本课程总学分数:4学分。 二、学时分配表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体育教育专业每个学生必修之课程。通过健美操的基本知识理论、技术的学习,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从事健美操基础教学、编排能力、组织竞赛和裁判工作的能力的学校体育教师,并具有运用健美操的手段和方法在指导社会体育活动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本课程各章的教学要求如下: 第1章健美操概述

本章介绍健美操概念及作用、目的、分类和特点以及健美操发展简况,树立学生学好健美操的信心并明确学习本学科的方法。 第2章健美操基本动作与术语 本章介绍健美操术语的一般知识与意义,掌握健美操术语的记写方法及动作单线条简图法及基本动作。 第3章健身健美操的教与学 本章介绍健身健美操技能与指导技巧、教学方法、健身健美操课的设计与实施及安全。 第4章健美操竞赛组织与裁判方法 本章介绍健美操竞赛的意义、种类及内容,掌握健美操竞赛的组织及健美操竞赛的裁判方法。 四、教学内容纲要 第三学期 理论部分 第1章健美操概述 1.1 健美操概念及作用 1.2 健美操目的、分类和特点 1.3 健美操发展简况 第2章健美操基本动作与术语 2.1健美操术语 2.2健美操基本动作 2.3健美操基本技术 技术部分 1、基本形体练习 (1)把杆练习:擦地;蹲;小踢;移动重心、踢、控。 (2)把下练习:各种姿态;控制平衡;舞蹈组合练习。 2、基本动作及组合动作 (1)基本步伐:踏步;开合跳;弓步跳;吸腿跳;弹踢跳;后踢腿跑;大踢腿。 (2)上肢动作练习:手型;手位;手臂路线变化。 (3)组合动作:低冲击;高低冲击;高冲击。 3、大众健美操等级动作(内容详见VCD,一、三级) 第四学期 理论部分 第3章健身健美操的教与学 3.1 健身健美操技能与指导技巧

《健美操专项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健美操专项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 健美操理论与实践课程是一门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具备较强的运动技能和专业技能,将健美操专业知识与技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健美操的英文名称是“Aerobics”,即有氧体操或有氧舞蹈。是有氧运动的一种。它是一项融体操,艺术、舞蹈、难度和音乐为一体,以有氧练习为基础,以健,力,美为特征的体育运动项目。本课程从健美操基本动作及基本技术入手,通过由易到难的成套动作及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逐步增强对健美操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在身体素质提高的前提下,进行难度和强度较大的健身操技术和技能教学和练习,并进行简单的竞技健美操的教学和练习。另外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和满足部分学生的需要,从教学开始,教学内容在以健美操为主体的基础内容。通过学习,在改善体态,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加深对美和健康的理解,根据项目特点,在学习和练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吃苦耐劳,勇于尝试,反复练习、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和配合才能实现动作的完成,通过理论课程的教学会使学生学习到健美操的基础知识外,也使学生感知到很多运动员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国际大型比赛中为国争光,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运动,树立目标,坚持不懈、自强不息。最终形成自信勇敢、自我欣赏、自我展示、爱国爱家的人生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为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和心理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能掌握健美操运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的进行健美操锻炼,掌握健美操创编的基本原理和技能,能够具备编排健美操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健美操欣赏能力。使学生具有全面发展与健康有关的各种体能,提高自己的运用能力,能够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具体表现如下: 1.了解健美擦发展的历史和发展前景,了解健美擦的概念、特征、内容和编排的原则及要求,掌握健美擦的项目特征和技术技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